白朴《天净沙秋》教学设计

2024-12-01

白朴《天净沙秋》教学设计(10篇)

1.白朴《天净沙秋》教学设计 篇一

《天净沙·秋》教学设计

赵各庄第一小学

王振伟

教学目标: 阅读背诵《天净沙·秋》 借助注释,图画,准确了解元曲的内容,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3 拓展阅读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与白朴的《天净沙·秋》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2 比较两首元曲的区别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设计:

一、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说一说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季节。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有关秋天的诗句。

大屏幕出示有关秋天的诗句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走进元代曲作家白朴眼中的秋天。板书课题《天净沙·秋》(元)白朴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介绍元曲:

天净沙:曲牌名

秋:题目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散曲又分为套数和小令。这首元曲属于小令

三、学习《天净沙·秋》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小令,读熟读通顺。学生齐读

个别读

读完这首小令说说你的感受。诗人都写了什么?(1)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太阳渐渐西沉,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那么的孤寂,那么的落寞,拖出长长的影子。炊烟淡淡飘起,几只乌鸦栖止在偻佝的老树上,时不时发出几声令人心寒的啼叫。

白朴巧妙地运用了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萧瑟冷清的画面: 作者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 萧瑟冷清的秋景图

我们应该怎么朗读,语气语调要低沉,缓慢(2)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顺着它远远望去,远山青翠、溪水清澈;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着,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

活跃,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

我们要读出豁然开朗的感觉,给人以无限的生机,乐观向上的情绪,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3)一点飞鸿影下

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映着夕阳的余晖,一个黑色的雁影,在天幕中疾习而下。

这一动态的骤然出现,打破了静景的观感,使人心为之一动。“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更显速度之快!

语速要稍微加快,显示出大雁飞行的速度之快,表转折。

作者先写萧瑟之感,一句转折之后又写美景,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这么写?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生平。

四、介绍作者: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晚年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他先后经历了金和南宋的灭亡,后在蒙古的统治下,他对蒙古统治者充满了厌恶的情绪,早年兵荒马乱中母子相失,使他常有山川满目疮痍之叹,更感到为统治者效劳的可悲。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而以亡国遗民自适,以词赋为专门之业,用歌声宣泄自己胸中的郁积。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

五、这首曲子总体给人的感觉是虽有凄清之情却无悲伤之感,重点表达作者的达观态度和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视角上的远近结合,远处是秋山和秋水,并且具有特征的色彩——青与绿;近处是秋天的植物:草、叶和花,白、红、黄更是和谐烘托,五彩纷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之画卷”,渲染了秋景,传达了浓郁的秋意。给你一支画笔,你能把秋天的景象描绘出来吗?

六、拓展积累

我们再来欣赏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作者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 萧瑟 冷清 明朗 绚丽

2.《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与构思 篇二

放声朗读,唤醒情感。

(多媒体展示:带着我们的情感,带着心灵的体验,朗读诗文,要读出诗歌的内涵,读出游子的悲哀,读出抑扬顿挫,读到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才真正读懂马致远了。)

二、绘

(多媒体展示: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马致远的这首小令正体现了这一点,请同学们揣摩这首小令的意境,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把你所想的绘成一幅画。)

三、议

各组交流自己所画的画,学生之间互评。

四、品

(多媒展示)

1.小令中运用最多的是哪类词?

2.小令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3.小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4.小令中最让你喜欢的词有哪些?

五、比

(多媒体展示)

原诗仿作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海南行

枯藤老树昏鸦,沙滩贝壳脚丫,

小桥流水人家,椰树和风早霞,

古道西风瘦马。海鸥白帆浪花。

夕阳西下,旭日东洒,

断肠人在天涯。畅游海角天涯。

通过原诗与仿作的对比阅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情感的理解,体会寓情于景的传统技法。

六、拟

(多媒体展示:一切景语皆情语,马致远寓情于景的写法把本来抽象的、难以表达的悲苦之情,借助景物画面将其刻画得淋漓尽致,本诗堪称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景物被赋予感情色彩后,使景物同感情融为一体的情形屡见不鲜。)

1.垂柳婀娜多姿,像为我的到来翩翩起舞;枝头的鸟儿正在卖弄清脆的歌喉,唱着欢快的歌;水面上的涟漪好像漾开一个又一个笑窝。

2.垂柳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打着哈欠;一群鸟儿飞到柳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丢,丢,丢人!”;湖面上一圈一圈的波纹如一张张嘲笑我的脸。

七、联

“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鸟语花香可以令人心醉,也可以令人心碎。同学们在写作时也同样可以寓情于景,景中有情,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的文笔,将我们的喜怒哀乐浸润在景物之中。

(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成果)

生甲:那次考试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回家的路上,平时那毒辣的太阳变得温柔了许多,虽然还是以往的温度,但在我眼中,它是咧开了笑脸祝贺我的;平时烦躁的知了声也像是给我献上的颂歌。

生乙: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独自一人走在这空寂的荒野小路上,望着那阴森的树林,听着树叶发出的令人惊悚的哗哗声,我的腿也软了很多,心跳个不停。

生丙: ……

八、结

(多媒体展示:是境,是景,水乳交融,情景映衬;是意,是情,相辅相成,相济相生——“秋思之祖”当之无愧!)

一是在古代诗歌中注重朗读品析,促使学生初步获得语感,同时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是在一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使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彻。

三是架设心灵的桥梁,拉近学生与古代诗歌的心理距离,同时在这种联系学习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四是搭建扩展平台,突破教材的状态,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补充、扩展和延伸。

以下结合教学设计做具体阐释:

朗读品析法——透过朗读品析,从语言的气势、韵味、节奏等,引领学生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通过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节奏,读出一种凄凉悲哀。

语境解读法——通过比较性的语境创设,也就是仿作和原诗的对比,在一亮一暗,一喜一悲中,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联系生活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反过来促进其更好地理解文本,达到“不言喜而喜不自禁,不说悲而悲痛欲绝”的神奇效果。

3.《天净沙秋》古诗词赏析 篇三

一提到“秋”,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那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作)。殊不知,元曲当中写到关于“秋”的作品甚多,最为传神的当属白朴的《天净沙·秋》。如果说,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的话,那么,白朴应义不容辞地被推为“秋意之圣”。本曲首二句白朴用如椽之笔,在不着一个谓词的情况下,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桠不动纹丝,乌鸦树羽辍立枝头。

第二句,则是在前两句描摹的大范围中的一角特景。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这一动态的骤然出现,打破了静景的观感,使人心为之一动。“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更显速度之快!

第三句是最能传秋意之神的.句子。首先是视角上的远近结合,远处是秋山和秋水,并且具有特征的色彩——青与绿;近处是秋天的植物:草、叶和花,白、红、黄更是和谐烘托,五彩纷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之画卷”,渲染了秋景,传达了浓郁的秋意。其次,全句未著一个“秋”字而处处见“秋意”,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4.《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 篇四

秋思》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

七百多年来,当人们提起“乡愁”这个词语,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运用了名词的串联,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

二、作家作品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等15种。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

秋思》最为著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

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天净沙”是曲牌名。

三、合作探究,感知理解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朗读: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齐读„„

3、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这首小令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的分析。

讨论明确:

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

四、品读赏析

全班再次有感情朗读。

品味语言,体会独特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作者写景,既不夸张,也不用典,纯勇白描勾勒,语言凝练,言简意丰,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五、学生大声诵读,当堂背诵,教师抽查。

六、小结 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确,我们通过朗读,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其中的意象,从总体上感受了诗歌的意境;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绘秋的思乡之情,进入他的艺术境界,我们的文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升。

教学反思

本篇的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1、将学生的诵读和想象的训练作为诗歌教学的重点:通过诵读,给学生创造语感,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诵记能力;通过想象,给学生创造画面感,训练思维感悟能力。

5.《天净沙·秋》教学设计 篇五

设计理念:

1、文因情而生,故语文教学要抓住“情”字,体现人文性。

2、语文要读,诗歌更要读。在读中想景,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念人。

3、读与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工具性。

4、注重扶放的过渡,渗透学法,授之以渔。

教学流程:

一、教学《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我国唐代诗歌非常有名,出了许多有名的诗人,你知道的有谁?背一首他的诗。

2、到了宋代,词又相当有名,你知道的词人有谁?请背诵一首他的作品。

3、而到了元代,曲又非常流行。(板书:元曲)今天学习一首元曲——《天净沙·秋》。(板书)读文章要先读好题目,“天净沙”是这首曲的什么?“秋”呢?从单单一个“秋”字,你知道了些什么?(秋季,秋景。)

4、读读这首元曲,多读几遍。读通,读顺,读出曲的节奏美。

5、指名读,随机点评。

6、借助注释,仔细读读这首曲子,思考:这首曲写的是秋天什么时候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秋天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从“落日、残霞、轻烟”可以看出。)

7、孤村与轻烟,落日与残霞,老树与寒鸦,读完后,你觉得秋天傍晚的景色是怎样的?(凄凉、冷清、孤寂……)

如果你看到了,你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村子太孤寂安静了;大发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看到饱经沧桑、毫无生机与活力的老树,听到寒鸦鸣叫,真是凄凉。)

8、第三句写的是什么?鸿雁有什么有什么特点?(一点:说明远,高;影下:说明速度快。)从大雁的这些特点你体会到了什么?(大雁在振翅高飞,大雁的动感美等。这就是冷清之境中的秋的“活力”。)

9、最后两句,作者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颜色)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绚丽多姿、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这就是秋的绚丽多姿。)

10、过渡:在作者眼中,秋是孤寂、凄凉的,又是充满活力的,更是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

11、练习读好。前两句读出凄凉、冷清、孤寂的感觉,声音要轻、缓。第三句要读出作者看到飞鸿打破凄凉、冷清、孤寂后的惊喜,读出飞鸿速度之疾,之快。最后两句要向人们展示一个五彩绚丽的世界,声音略快略高。

12、文因情而生。(板书)白朴的大半生在做官,他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于是选择了离开。归隐山林或许是冷清的,这是孤寂的人生;但能在寂寞中振翅高飞,这是奋斗的有追求的人生;在经历孤寂、奋斗以后,你便会拥有秋天般多彩多姿、绚烂迷人的人生。作者就是通过这首曲来表达这样的心境的。

13、配乐朗读。人们说,诗歌就是音乐,音乐就是诗歌。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节奏美,音韵美。(男生读,女生读,教师读。)

二、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总结学法:要读熟,读出节奏美,韵律美。

2、指名读,适时指导。

3、请同学们仔细默读《天净沙·秋思》,用你的一双慧眼发现它与《天净沙·秋》

有那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曲牌相同,作者朝代相同,都写了秋季、秋景,都写了老树、乌鸦,写了夕阳西下傍晚时的景色,景色都有令人凄凉的感觉。

不同点:题目不同,作者不同,景色也有不同,表达的情感不同。

4、这首曲写了夕阳西下时作者的所见,所思,所闻。夕阳西下,是什么时候?

夕阳西下,是鸟雀归巢的时候,看着眼前的“枯藤老树昏鸦”,内心无比悲凉,因为——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是人们顺着弯弯的小桥,沿着潺潺的流水回到温馨的家的时候,家里有白发苍苍的父亲,正在缝补衣服的慈母,有活泼可爱的孩子,有勤劳贤惠的妻子……可看着眼前这无比温馨的家的画面,令人倍感悲伤,我也有一个温馨的家,可是,此时却——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陪伴作者的只有寒冷的秋风、一匹骨瘦嶙峋瘦的老马,还有这条漫长的不知尽头的古道。因为——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你因何肝肠寸断?(因在他乡,有家难归,因此情此景此地,因浓的思乡情。)

5、集体配乐朗读。

6、配乐口头改写。

夕阳西下,在这条漫长的不知尽头的古道上,慢慢走来一个人,只见他蓬头垢面,面容憔悴,一脸的沧桑。陪伴他的是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凛冽的寒风卷着黄沙,打在脸上,卷起他枯黄的长发。眼前,“枯藤老树昏鸦”,令人倍感凄凉,“小桥流水人家”让人无限羡慕,让游子不由地想起家乡那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馨的家园;想起了年迈的父亲,白发苍苍的母亲,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勤劳贤惠的妻子………夕阳西下,正是鸟儿归巢,羊儿归圈,人儿回家的时候。想想自己,今夜又要栖居何处?看到此情此景,游子不由地吟诵出一首曲来——(师生配乐同诵《天净沙·秋思》)

7、我们写文章要注意对环境、景物的描写,用景来衬托心情。我们也要记住,文因情而生。

总评:

1、文因情而生,故教学要抓住“情”字,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这两首元曲都写了秋景:《天净沙.秋》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享受美景的情致,是对人生理想的抒发。前两句,作者营造了一个秋天黄昏孤寂清冷之境。紧接着用“飞鸿”打破沉寂,使得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后三句,由远及近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的画卷,一切令人赏心悦目,凄凉冷清孤寂之感一扫而光。人生就如此曲描写之境界:只有忍受得孤寂冷清,只有在孤寂冷清中振翅高飞,努力不止,人生才会变得色彩斑斓。《天净沙·秋思》借秋景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枯藤老树昏鸦”乃“夕阳西下”时凄凉之景,令人心悲;“小桥流水人家”则为温馨之景,易勾起游子思乡之情思;“古道西风瘦马”勾勒出了游子只有瘦马相伴、西风相随,而脚下古道却悠远、漫长、崎岖、坎坷的悲凉处境。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已然衬托出“断肠人”流落他乡、有家难归、遥思故园的凄楚。教学时,就是通过读出情感,想象意境,玩味语言,让学生与文本交流,与作者沟通,使心灵受到触动。

2、语文要读,诗歌更要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想景,在读中念人。

读首先要读得熟练,有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其次,读中想象,把文字转化成画面,在脑际形成意境。再次,读中悟情,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入情入境,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与意,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乃该曲情感之中枢。怎样体悟游子肝肠寸断的情绪?因为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采取把口述景致与诵读相结合,层层递进,步步累积,直至感情到达爆发点。

3、读与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工具性特点。

在读、想、悟、说的基础上,在对语言凝练的文本充分解读之后,让学生自由改写,是对文本的再学习,是对学生想象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的具体体现。

4、注重扶放的过渡,授之以渔,渗透学法。

对事物相似性与相异性的鉴别是人类思维的基础,鉴别相似性与相异性是一种高强度的学习活动。因为两首元曲相仿的地方甚多,为学生自学提供了相似的文本基础。通过找出相似性(共同点)和相异性(不同点),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引导发现两首元曲诸多共同点之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读悟,体会其不同点,进而深刻体会:文因情而生,不同的心境产生截然不同的文学作品,即使在所选取意象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板书设计:

(文因情而生)

凄凉、孤寂、冷清

凄凉之悲

天净沙·秋

充满活力、振翅高飞 天净沙·秋思

温馨之悲 断肠人在天涯

绚丽五彩斑斓

6.天净沙 优秀教学实录 篇六

转载

2015-05-17 11:14:48

《天净沙秋思》教学实录

该课获2014年(第八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初中组)一等奖 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 殷会荻/执教、整理

一、初读:用朗读引起解读的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请一位同学把这首小令朗读一下。(生朗读)

师:可否对你刚才的朗读做一个自评? 生:不是非常好。

师:哦,你自己不太满意?为什么呢?可否说得再具体一点? 生:字音都读对了,只是有点不熟练,还不大投入感情。师:说得很好,朗读诗歌一定要投入感情,你可以再试试吗? 生(摇头):对不起老师,我想再准备一下。

师:没有关系,你先请坐,还有没有谁愿意试试?(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可不可以说说,你的朗读跟刚才那位同学有什么异同? 生:我读得比他慢,因为我觉得这样比较好。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觉得这首小令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读慢一点更能表达这种感觉。

二、解读:通过解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促进朗读的水平(一)从标题入手,初步体会这首曲的情感

师:你说得很好啊!我们用怎样的语速去朗读一首诗歌,是跟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有关系的,现在,我们还只是朦胧地感觉到这首小令有些忧伤,至于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忧伤?到底为什么忧伤?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读才能更深入地解读。请问,你们平时阅读一篇文章会首先关注什么呢? 生:先要看标题吧。

师:这位同学有很好的阅读习惯。的确,阅读一定要先关注标题,因为标题往往会跟文章要写的内容或情感有关系。(板书:天净沙·秋思)不过,这首小令的标题似乎跟我们平时所学的诗歌的标题不太一样,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这个标题分两个部分。课下注释里说,前面的“天净沙”是曲牌,我觉得,后面的“秋思”才是标题。

师:说得好,看来课下注释必须得关注。那么哪一部分跟这首小令的内容情感有关系呢? 生:秋思。师:“天净沙”呢?

生:我读过一些宋词,词有词牌,词牌一般都规定了这首词有几句话,每句话有几个字,还有格律什么的,我觉得曲牌也是这样的。

师:这位同学阅读面很广而且会学以致用,举一反三,非常好!如果说标题跟这首小令的内容和情感有关,我们就先来解题,首先,看这个“秋”字,这是一个季节,一般来说,这个季节会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生:挺忧伤的。

生:也会有丰收的喜悦啊。

师:的确,秋这个季节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但是回想一下你们读过的描写秋天的古诗,大多数情况下,表达的都会是什么情感呢?

生:以前我们也学过像张籍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我觉得伤感的凄凉的比较多一些。包括这首曲,好像也有这种感觉。

师:是啊,所以刘禹锡才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呢。再来看这个“思”字,如果要用它组词,可以组成什么呢? 生:思念。生:思绪。生:思乡。生:思虑。师(板书):这些词都把“思”放在前面了,换个位置再组一下试试。生:相思。生:情思。

(二)抓住曲中的意象以及关键词,深入体会文本的情感

师:真不少!如果再去翻翻词典可能还有更多呢。黑板上这么多词语,也有可能有哪一个或几个词语就可以用来描述这首小令所体现的情感呢。到底哪些可用,我们还要来看这首小令,先要把作者“写了什么”梳理出来,请大家再把这首小令读一遍。

生:我发现这首小令中有一个词“断肠人”,课下注释的意思是“形容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告诉我们这首小令写的是漂泊天涯的忧伤之情。

师:这位同学很敏锐,一下子就抓住了这首小令的关键词,很好!只是,我还有个疑问,这首小令共有28个字,除了“断肠人”这三个字,其余25个字又在写什么呢?

生:我发现作者在这首小令中写了很多景物,比如说小桥流水、昏鸦、瘦马,还有夕阳。生:还有枯藤老树。生:“人家”也是景物。

生:古道,西风,也是景物,只不过西风用眼睛可能看不到,要用触觉才行。师:有道理。先看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这句话给你们怎样的感受呢? 生:昏鸦,课下注释里解释是“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这个“昏”字让我感觉到黄昏日落的凄迷。

师:这位同学抓住了“昏”字来赏读,抓关键词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而且“凄迷”一词用得讲究。很好。只是我有一个问题,黄昏时乌鸦归巢,让我看来应该是一种很温馨的景象,比方说你放了学,爸爸妈妈下了班,迎着落日的余晖高高兴兴回家,不是很温暖的吗?怎么会有凄凉之感呢?

生:这个作者应该会触景伤情的吧,因为乌鸦都能归巢,他却回不了家啊。

师:很好,你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乌鸦归巢在别人眼里可能没什么,可是在诗中的“断肠人”眼里,却会触景伤情,同样的景物,在不同心情的人看来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色彩。生:枯藤老树,藤蔓枯萎了,树也老得失去生机了,好像挺颓败的,让人伤感。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枯,老。

师:对啊,如果改成“青树翠蔓”呢? 生:就变得生机勃勃了。

师:所以你们看,这句话中的形容词多关键啊!那么

我们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除了语速要放慢一点之外,是不是还要通过重读来把这些词语来强调一下?大家来试着读一读。(生散读,一生示范朗读)

生:老师,我发现第二句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感觉挺温馨的啊,刚才说“昏鸦”的时候不是说在“断肠人”看来黄昏时归巢的乌鸦使人触景伤情吗?我感觉这里应该也是同样的道理,小桥流水人家,的确是温馨的,但是这种温馨的景象会引起漂泊的旅人更大的伤感。

师:精彩!这位同学很会听课而且会活学活用。的确,第二句是温馨之景,在古诗中,有时候会有“以乐景写哀情”的情况出现,比如六年级的时候咱们学过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异乡的景物虽然很美,但在背井离乡的诗人眼里,却只会引起“乡关何处”的伤感。

生:“古道西风瘦马”这一句又让我觉得悲伤了。跟第一句差不多,“古”、“瘦”几个形容词给我这种感觉。

师:说得再具体一点。

生:古,就是古老,年头很长了,可能就破破烂烂。瘦,好像很没力气,没有精神。师:不错!马“瘦”,可能是因为什么呢? 生:可能是因为走了很长的路,太累了,还可能因为没吃饱。师:马是如此,骑在马上的人呢? 生:也是一样瘦,而且心情很差。

师:之前走了很长的路,之后就能看到目的地了吗?

生:我觉得看不到,不然人的心情就可以好一点了,不至于“断肠”了。

师:让我们想象一下,在一条长长的破败没有人烟的古道上,一匹没精打采的瘦马驮着一个心情很差的瘦人,更何况,还有西风吹来——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是西风? 生:西风就是秋风。

师:秋风萧瑟,吹在人的身上是什么感觉? 生:很冷。

师:只是身上冷吗? 生:心也很冷。

师:前两句还是因为看在眼里的景物而感觉凄凉,到这一句就直接写到断肠人自己身上和心里的凉了,真是凄凉之上更有凄凉啊。现在我们再把这三句连起来朗读一下,感受一下。(生齐读)

师:第一句和第三句的语速以及重读部分都处理得很好,我建议第二句的语速稍微轻快一点,语调上扬,这样我们的朗读可以不那么呆板。再来试试看。(生再齐读)

师:在这首小令的前三句,作者用了三组非常典型的秋景来渲染自己的忧伤之感,让我们这些读者也倍感凄凉,但是,大家是否注意到到了第四句,作者又用一个“夕阳西下”把所有的这些景物都放到了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里。设想一下,如果换成“朝阳初升”,又会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呢?

生:应该是意气风发,充满希望的。师:那么夕阳呢?

生:我记得句诗,叫“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西下总会引起人的伤感之情。师:有的时候,夕阳也会让人联想到迟暮,年纪大了,不中用了什么的。

生:我再补充一下,我觉得这里作者想说一个旅人,远离家乡,已经走了很长的路,眼看着夕阳渐渐沉下去,却又不知道今晚能够在哪里停留,更不知道自己将要走向哪里,此情此景,让人实在太伤感了!

(三)以“天涯”这一关键词为抓手,更深层次地把握文本的情感内涵

师:说得太好了!这真是令人情何以堪啊!下面请大家听一段这首小令的演唱,听的时候请注意,我们在朗读中重读的词语,演唱者是如何处理的?(听赵志刚的昆曲演唱)

师:谁来说说,演唱者是如何处理我们重读的那些词语的? 生:像“枯”、“老”、“昏”还有“古”、“西”、“瘦这些词语,他都拖长了音调。生:有的词语如果他认为需要强调可能也会反复地唱,我发现有一个词,“天涯”,他唱了好几遍。

师:对啊,这个词语刚才我们没有特别注意,那么他为什么要唱几遍呢? 生:为了强调嘛。师:那为什么要强调这个词呢?“天涯”,这个词语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呢? 生:感觉很遥远。

师:是啊,所以我们经常用“天涯海角”这样的词语形容及其遥远。

生:我觉得这个词语还描绘出在一个很大的空间里,主人公特别孤单,而且好像在画面中他骑着马渐渐走远,越来越悲伤寂寞。

师:你说得非常好,这种空间上的远,也许是作者在这里想特别强调的,那么这种“远”是从主人公到什么的距离远呢?

生:到他的家乡,或者说家,亲人,都是遥远的。

师:说得很好。距离的远,是一种解读,或许这个“天涯”又是指另一种遥远呢? 生:也可能是精神上的远。师:具体说说看。

生:这里的遥远又或许可以理解为主人公与自己的人生理想之间的很大的距离,他现在这种漂泊天涯的处境很可能不是他一开始想要的,比如说,杜甫年轻的时候也曾经雄心勃勃的,还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是老了之后却“老病有孤舟”,所以此情此景让他倍感失落。

师:说得很好!通过刚才对这首小令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短短的二十几个字原来包含了那么厚重的情感,让我们再回到小令的标题,看看刚才大家的组词,可以说,这首小令可能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也可能是对自己人生处境失意所产生的种种思绪,总而言之,作者借助于秋天的种种典型景物,表达出了主人公悲伤的情思,然而这一切不是诗歌直接告诉我们的,而是我们借助于诗中的景物以及一些关键词语读出来的,读这首小令,思乡的人有同感,思念亲人的人也会有同感,人生不得志的人同样会有同感。诗歌尽管含蓄,然而可以引起各种共鸣,这正是读诗的魅力所在。最后带着感情再来朗读一遍。(生完整朗读课文)

三、小结:归纳同类作品的解读路径

师:最后,一起小结一下,回顾这节课我们解读这首小令的过程,看看能否总结一点阅读同类作品的方法。

生:要从标题入手,思考标题的含义。

生:在这首小令中要抓住一些形容词理解景物描写要表达的情感。生:还有一些看起来不大起眼的词,比如“天涯”,其实可能对理解这首小令的内涵很关键。生:刚才那些同学说的关键词在朗读的时候要强调一下。

四、拓展:为学生提供由“学得”到“习得”的机会

师: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可以试试用今天课堂上所学的阅读方法来解读和朗读白朴的《天净沙·秋》,先自己朗读一遍。(生朗读)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一下?(生朗读《天净沙·秋》)

师:有没有觉得这首小令的读法跟刚才那首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生:有的,要重读一些形容词,比如孤、落、残、轻、老、寒,还有青、绿,白、红。师:语速呢? 生:也要慢一点。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前两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名词前面的几个形容词描绘出给很朦胧有点灰暗的景物,有点伤感。师:说得不错。那么后几句呢?

生:哦,好像有点不一样——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几种颜色搭配得很鲜艳,感觉不伤感了呢。

师:对啊,景物从朦胧到明丽了。那么这两句语速还要那么慢吗? 生:要稍微快一点。

师:语调呢?是下降还是上扬? 生:要上扬一点。

师:好的,那就按照刚才所说的,请再读一遍。(生朗读)师:有没有发现前两句的伤感与后两句的喜悦是怎么转变的?

生:中间还有一句,一点飞鸿影下,课下注释里说飞鸿就是飞翔的大雁。我觉得是从这一句转变的。

师:我好像还不太明白到底是怎么转的。生:我也说不清楚。

师:谁来解释一下,这首小令是怎么把感情从忧伤转变为喜悦的?(生思考)师:“一点”是表示大雁飞得远还是近呢?“影下”呢?

生:我明白了,这句话是写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越来越近。

师:不错!我们再读一下前两句,会发现这两句描写的景物颜色暗淡,当这只大雁越飞越近,近到影子都投到地上的时候,刷的一下,景物也由远变近,一下子明丽鲜艳起来,人的心情似乎也跟着变好了。我们可以试试看把这种情感的变化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生配乐朗读)师:读得很好。再看看,这首小令跟前一首还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标题差了一个字。

师:差的好像不仅仅是一个字的问题。

生:前面那一首叫“秋思”,既写秋景,更是用秋景来写人的“思”,这一首只是写秋天的景,思不思的好像不那么强调。

师:说得很有道理。这一首小令里没有出现一个抒情主人公,情感也不像前面那一首一样悲伤到底,而它们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很善于用形容词渲染气氛。这节课我们读了两首《天净沙》,通过讨论,我们学习了一些解读诗歌作品的方法,也练习了朗读,我觉得自己在同大家的讨论中很有收获。至于这两首小令在艺术上那一首更高明,历来有很多说法,这个且听下回分解吧。

教后记:我对古典诗歌阅读教学的的一点思考

《天净沙·秋思》是我在六年前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评比活动中的上课篇目,虽然当时那节课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总觉得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够好,因此,在这次“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中,我又选了这一篇目,并重新备课,重新设计了教法,期望自己这节课更能够更加体现“回归常识”的教学理念,并使学生和自己有更多的收获。反思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关于朗读与文本解读关系的思考

古人教孩子读书,都非常注重吟诵,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出声朗读,反复读几遍,便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而读出声,读出感情,则是读者对诗词本身的情感的二次表达,也是再创造,初中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对这种展示自我能力的再创造往往非常有兴趣,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很注重创造书声琅琅的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表达和展示自己。然而,也常常见到有些课堂朗读的花样繁多,自读、齐读、配乐朗读,学生读得兴高采烈,声振屋瓦,课堂上花团锦簇热闹非凡,但是过后细想想,这些朗读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学生在上课开始的朗读和这堂课结束时的朗读水平似乎并无差别,朗读水平高的学生依然很高,水平低的依然很低,甚至羞于开口,既然是语文课,那就不应该只是个别人的朗读秀场,而一堂语文课上完,学生的水平并未得到任何提高,这节课还有必要上吗?我的理解是,课堂上的朗读,其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而是通过朗读激起解读的兴趣,再以解读促进朗读的水平,两者相辅相成,才是根本。比如在《天净沙》这节课上,学生的阅读起点是有差别的,有的学生在初读这首小令的时候因为并未理解其情感,所以朗读语速过于轻快,而有的学生感觉到这首小令所表达的情感是有些伤感的,所以朗读的时候语速较缓慢,这时,教师适时地指出,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跟作品的情感相关,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解读作品,从而使学生懂得这首小令表达的情感带有伤感凄凉的色彩,同时,在朗读的时候不但语速要注意稍缓慢些,而且需要重读作品中的一些形容词,因为正是这些词语渲染出这种凄凉伤感的氛围。在解读的过程中,教师一直不忘记进行朗读指导,并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练习,学生的朗读与解读相辅相成,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实践证明,这也是古典诗词阅读课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关于阅读课堂“追问”的思考

7.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篇七

《次北固山下》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学常识,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意思;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四课(板书)

二、作者简介和题解。(预习检测)

1、作者、背景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思:思绪)。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三、朗读明义。1.学生自由朗读。

2.听范读。

3.作划分节奏的指导并齐读。

(提供舒缓背景音乐:马思聪的《思乡曲》)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教师小结,指导朗读要求:①节奏停顿②轻重缓急③抑扬顿挫④感情充沛。

四、解释下列词语(小组讨论1分钟+展示)

(1)枯藤:干枯的枝蔓

昏鸦: 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3)断肠: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4)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五、检查翻译

展示完,小组起立同桌之间复述句子意思(2分钟),抽学生(小飞侠)复述诗句意思)

过渡:看来同学们掌握得还不错,理解了诗意,这首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呢?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探究案

六、品析诗句 感悟诗情

1.此曲表达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具体通过哪些景物表现出来的?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独立思考2分钟、小组讨论2分钟。小组展示)

师做引导,三张图片()

七、写作手法

清代学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这首小令通过描写这么多的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呢? 寄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八、小结

8.天净沙秋思教学后记 篇八

诗歌鉴赏的教学,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从此来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形成素养。在过去的诗歌教学中,由于应试专家和老师们精心炮制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鉴赏活动,而是追求技巧的运用和答案的要点的完整性,跳过了感知和想象的心理层面。我认为诗歌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尊重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从术语、文化知识的抽象的植入转变到文化感悟的培养,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有关诗句的意象、意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通过此课,我感受颇多,反思也很多:

1、团结出战动力,团结出凝聚力:

这节课虽然只是四十五分钟,看上去是我一个人和36名学生的展演,但,在我的背后有整个的教研组,有宋昀老师的悉心指导,有李英军老师的耐心指点,有崔玉萍老师的鼎力相助,有王峰军老师的中肯建议……所以尽管还没有达到学校领导,特别是董校长这样的语文专家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在讲课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集体力量的伟大!

2、充分理解了“课文无非是例子”的含义

讲授诗歌要紧紧抓住朗读这把金钥匙,这节课上,我们就充分运用了这一点,于是,学生反复读,而每一遍读的要求又在循序渐进的提高,做到了读中学、读中赏、读中悟、读中背,读中拓,于是,各类诗歌体裁的学习方法,学生都会了。那么,这个例子的作用也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3、诵读教学是我自身教学的薄弱环节。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一向自信的我在讲此课之前也有过很多犹豫,在同志们的鼓励下,我坚持下来了,但是,不可否认由于自身驾驭能力有限,所以,本课虽有拓展,但是明显感到容量较小、密度不大,相对于知识爆炸、信息爆炸、智慧爆炸的今天这个时代来讲,我还显得过分保守,也明显暴露出我自身功底不够深厚,学习不够深入,知识不够扎实等诸多缺点,于是,我在头脑中有设计出一系列的读书方案,当然包括读屏,争取能在短时间内有所提高,尽量对各类课型有深入的把握和理解,不负众望。

9.《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总结 篇九

1、团结出战动力,团结出凝聚力:

这节课虽然只是四十五分钟,看上去是我一个人和36名学生的展演,但,在我的背后有整个的教研组,有宋昀老师的悉心指导,有李英军老师的耐心指点,有崔玉萍老师的鼎力相助,有王峰军老师的中肯建议……所以尽管还没有达到学校领导,特别是董校长这样的语文专家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在讲课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集体力量的伟大!

2、充分理解了“课文无非是例子”的含义

讲授诗歌要紧紧抓住朗读这把金钥匙,这节课上,我们就充分运用了这一点,于是,学生反复读,而每一遍读的要求又在循序渐进的提高,做到了读中学、读中赏、读中悟、读中背,读中拓,于是,各类诗歌体裁的学习方法,学生都会了。那么,这个例子的作用也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3、诵读教学是我自身教学的薄弱环节。

10.天净沙 秋思教学反思 篇十

石琳

每周的星期三是我们语文组集体教研活动时间,本周我非常荣幸地接到了讲一节公开课的通知。我准备尝试我没有讲过的公开课的课型——诗歌,于是,征得了备课组全体成员的同意,《古代诗歌四首》被初步确定。

但是,四首诗一节课下来,必然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再说刚刚开始上七年级的学生,自然不会读诗的方法,无法融会贯通。于是,我们又商定,压缩内容,择其要来讲,于是乎大致确定为《天净沙秋思》。力求让学生能够在此课上感受到学习古诗的乐趣、方法技巧,更主要的是可以融会贯通,感受到朗读和体会是读诗的要着。

一、课前研读

于是我开始研究《天净沙秋思》其文: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起伏,顿挫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自然,历来被推崇为描写自然的佳作,堪称“秋思之祖”(《中原音韵》)。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你看:夕阳下,乌鸦归巢,小桥边,农人回家;而荒凉古道上,瑟瑟秋风中,我们的主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独行,夜宿何处,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愁肠寸断、倍思故乡!全曲不着一“秋”,却写尽深秋荒凉萧瑟的肃杀景象;不用一“思”,却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可是要能为学生传达出这种“风流”谈何容易?

于是我们又开始着眼于马致远其人。马致远(约1251-1324),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但他是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而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很显然是他晚年之作,因而“断肠”之痛可以随处看到。

二、初定学案

基于这种考虑,我决定无论是出示课题解题、还是回顾归类思乡诗;无论是吟读诗歌,感知情境的初步感知,还是解读诗歌,进入情境的深入赏析;无论是评读诗歌,深化情境,还是最后走出诗境,回归作者本人的文人情怀,我们都可以看到学生的积极的、踊跃的、全面的、深入的参与,在这节课上,我能够感受到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能够感受到学生声情并茂的表达,能够感受到学生抑或浓郁抑或恬淡的哀愁,能够感受到他们对马致远其人抑或深刻抑或肤浅的理解,这些都是我所期望的,也许,读诗、词、曲,也就大抵如此了„„

三、教后反思

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应力求达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此同时,听过好几节语文课,有些教师只在于过多进行内容分析,而忽视了作者的情感抒发,“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词语、句子进行品读和赏析,品读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同时对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拓展延伸,像讲到“昏鸦”时,我让学生读相关诗句“饥啅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元稹。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文天祥”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昏鸦”意象的理解。

上一篇:青春展风采的主题演讲稿精美稿本下一篇:了解ktv服务礼仪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