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teachers优质课(精选20篇)
1.小学teachers优质课 篇一
1、教材分析:
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也是一种较难表现的抽象物,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本课以“风”为创作题材,为的是让学生更关注自然生活及自己身边的事物,并通过各种教学途径,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和感受各种不同的风及风刮起时所见到的情景与不同的感受,能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本课是一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绘画课。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是想象力与创造力比较丰富和活跃的时期,学生已经能较客观、实事求是地认识周围事物,并能凭记忆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能加以想象。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感受风的奇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操作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绘画,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大自然及生活的美好。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2、教具准备:
本节课我准备了以下教具:多媒体课件、风车玩具、水粉颜色、油画棒、几幅范画。学生要准备画纸、颜料、油画棒、画笔等。
还有一些道具是小组活动用的:第一组是扇子和花;第二组是电吹风和雨伞;第三组是帽子和电风扇;第四组是一碗清水;第五组是彩带;第六组是气球。
3、教法学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接受能力以及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本节课我较多的采用了活动教学法,强调学生自己动手,例如我让学生玩风车、小组合作利用手中道具变魔术,将单纯的技能学习变成有趣的竞赛活动,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发挥其主动性。
此外我还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先让学生感受风扇吹出的由弱至强的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大量“风”的图片、美术作品,听各种风的声音,并在学生创作时以“变幻之风”音乐作为背景,给学生创设了现实中“风”的情境。
另外我采用演示法,让学生找出作品中需要修改的地方,还有给作品添加线条增强画面效果环节,跟学生一起互动,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我还改变了学生的绘画工具,采用油画棒水粉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绘画表现方式。
本节课作业,想象是切入点,表现是关键。光靠教师大量的解说和演示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因此我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自己去寻找风、发现风、感受风,通过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引导者,疑点难点师生一起研究解决。从而逐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深入了解水粉油画棒巧妙结合的作画方法。
说教学过程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导入新课
1、我设计以玩风车游戏的方式导入。学生通过吹、跑等方法不仅转动了风车,也调动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这时我简单地揭示风的形成原因,因为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看不见也摸不着。
2、为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发言,我设计了奖励办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请来了风妈妈一家,谁能在今天的课堂上积极发言,就可以选一个自己喜爱的风娃娃带回去。这种竞赛形式可以激励学生在下面的环节中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活跃气氛。
二、感受体验
1、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打开教室里的电风扇,并调节风挡,让学生感受到由弱至强的风,接着播放各种风的声音,引导学生想象风中的景象。通过创设情景力求让学生多方位认识风,强化学生的感受。
2、接下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刮风时各种物体形态的变化,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培养学生观察力,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三、尝试训练
1、首先我设计了一个魔术环节,给每一组分发不同的道具,小组集体讨论如何变出风并表现出来。每组讨论后推选两名代表上台表演,评出最佳魔术师和小助手。这个环节不仅能让学生自主探究风来时人物和道具发生了什么变化,课堂气氛也达到了**。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接着我也故作神秘地要变出风。用实物投影展示一张事先画好的范画,然后用排笔刷上颜色,瞬间露出白色蜡笔画的风。趁学生惊讶时快速提问:谁能来揭秘老师的魔术表演?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我就直接揭示答案。
3、接着多媒体出示几位画家的范画,提问学生这些画哪些地方很好地表现了风?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画家表现风的不同线条,并让学生上黑板画一画。
4、接下来是学生示范环节。我用实物投影出示两张没有表现出风的范画,启发学生对范画进行修改(请个别学生在投影仪上进行实践操作。)
四、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象画一副与风有关的画,注意画出风来了的感觉,可以用线条画风增加画面效果。2、播放《变换的风》音乐。巡视过程中及时指导。
五、交流评价
1、自我评价:认为自己画出风的感觉的同学将画贴在黑板展示区。(发挥主动性)
2、学生互评:说说你认为哪幅画有风的`感觉?(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
3、教师评价: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使他们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拓展延伸
风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还能转化为一种新能源。利用风能发电,可以有效缓解地球能源紧张的状况,减缓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最后播放一段2分钟的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风力发电带来的好处。这个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为学生养成健全的心智。
小结
这堂课,我注重营造学习氛围,广泛运用多媒体,将学生的体验和活动贯穿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也变得格外生动、有活力。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的理解,还有不足之处请多指教。谢谢!
2.小学teachers优质课 篇二
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的教育资源都是以课时为单位进行开发的, 资源较大, 针对性不强, 使用时的灵活性受到极大限制, 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快速普及, 将教育资源微型化、碎片化使其能在这些移动设备上方便的进行存储与读取的需求日益强烈。在这一需求下,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类型应运而生。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 它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 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其主要特点包括:主题突出, 指向明确;资源多样, 情境真实;“短小精悍”, 使用方便;半结构化, 易于扩充。
我国最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佛山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 他还率先在当地举办了微课大赛, 推动了当地微课资源的建设。目前我国的微课资源相当一部分是由学科一线教师根据教学需求自行进行制作的。这些微课与实际教学联系紧密, 针对性强, 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但是往往难以形成系统, 视频的质量也难以保证。近些年, 许多企业看到了教育资源开发领域的巨大商机, 也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开发。这些资源多用于商业领域, 各环节均由专业人士参与制作审查, 视频质量相对较高, 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因此, 笔者以某企业制作的“黄冈微课堂”为例, 浅谈中小学优质微课的制作方法与实践过程中得到的一些启示。
1 微课的制作过程
该项目中, 企业根据目前市场需求, 听取专家建议, 准备制作一系列针对中高考知识点梳理讲解的视频。鉴于知识点梳理这一定位, 专家建议采用微课这一表现形式进行制作。整个微课的制作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 前期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为微课的正常拍摄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通过专家确定参与微课制作的讲课学校及教师;与学校及教师进行沟通, 确定讲课的内容、授课方式;将学校及学科教师提供的方案交与专家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 如此反复直至方案完全合乎要求为止。
详细的授课内容及方案定稿后, 学科教师需根据授课内容自行制作PPT等资源。PPT的制作与老师平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一样, 但有几点需要注意: (1) 课堂内容不可过多, 尽量以单个知识点为主来进行讲解, 讲解的时间长度不宜超过10分钟。 (2) 课件设计需要注意条理性, 兼顾知识的逻辑结构, 若能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生动活泼则更好。 (3) 课件制作时切忌过于花哨, 课件在授课时只起到辅助作用, 若过于花哨反而宣兵夺主, 影响课堂质量。 (4) 字体的大小、PPT的背景色需要与拍摄人员进行沟通, 若有特殊要求需要提前了解, 避免反复调整。
在学科教师制作课件的同时, 微课拍摄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摄影棚并进行拍摄准备。所需硬件有:笔记本电脑一台 (用于PPT的播放) 、投影仪两台 (两台投影需同步, 一台用于拍摄, 另一台用来提醒教师所讲内容) 、话筒一个、摄像机一台、黑板一个、PPT翻页激光笔一套、时钟一个 (用于提醒教师讲课时间) 。将仪器按需要进行组装并调试, 确定无误后可即可。
1.2 视频拍摄阶段
视频的拍摄阶段为微课制作的核心阶段, 开拍前应浏览一遍PPT测试其是否能正常播放以及播放效果是否满意, 审核好后可进行1至3分钟的试讲来让教师调整拍摄状态, 并测试耳麦音量是否正常、画面构图是否合理。正式开拍后, 现场其他人员需保持安静。拍摄过程中, 摄制人员需要注意教师授课内容是否正确, 是否有口误等问题, 若有问题需及时提醒, 记录问题产生的时间点, 便于后期剪辑。如果拍摄过程中出现错误, 需要重复一次出错的地方, 以便后期更好剪辑。另外, 若一次拍摄课程较多, 最好每条视频前打板, 做好场记, 这将能极大提升后期制作的效率。
教师穿着应自然得体, 切忌反光或条纹状衣服, 以免影响拍摄质量, 授课时应紧紧围绕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讲解。讲课时, 切忌过度展开, 总时长应当控制在10分钟以内。在知识点讲解完毕后, 教师应提供相应的练习方便学生进行自测巩固, 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开拍后, 教师需等待3秒再开始讲解, 拍摄结束前, 教师同样需要等待3秒方可离开, 以便后期剪辑。
1.3 后期制作阶段
先用photoshop或AE制作出片头片尾, 注明标题、授课教师等信息, 若有需要还应制作出水印, 添加于视频中。视频需要添加字幕的, 应当分层制作字幕模板, 一层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5个字。
选定好剪辑软件后, 就可开始视频的制作了。将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导入电脑中, 存放在固定的盘内。打开剪辑软件, 导入拍摄的原始文件以及片头片尾、字幕模板等素材, 并分类保存好。根据拍摄时记录的内容选定要剪辑的素材添加到时间轴上, 找到要剪辑的结点进行剪接。剪辑内容的时长以5-8分钟为宜, 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据佛山市微课大赛作品抽样统计数据表明, 这一长度的微课既能让教师把一个知识点讲清讲透, 学生也能花较少时间学到最关键的内容而不会感到疲劳和注意力分散。心理学相关研究也表明, 这个时间长度非常符合学生的视频驻留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当然, 这一时间应根据学科性质和学习对象的特性进行适当调节, 通常理科的平均视频时长要小于文科,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者的专注时长也会有所提高。
剪接完成后, 需对接点进行处理, 不可让接点有明显的跳帧现象, 否则会影响观看者的舒适度。一般常用的处理手法是加入转场特效或插入PPT进行过渡, 然而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转场特效, 过多的转场特效会对学习者形成干扰, 影响学习者思维的延续性及关注度。因此, 合理的添加PPT应当作为处理这一问题的首选方案。
视频剪接完后, 可在预览框中进行预览。若长度接口都调整得当后就可在视频前后按要求添加片头片尾, 还应在其他视频轨道上添加字幕、PPT、水印等内容, 并再次进行细节调整, 添加转场特效、PPT等。最后剪辑完成后重新预览审查, 完成后按标准输出视频后, 便可生成最终视频。最后, 将做好的成片按要求传到相应的教育资源平台即可供学习者使用。
2 微课实践的启示
1) 微课对于教师而言用途广泛, 既可以作为传统课堂的补充拓展, 又单独用作知识点的梳理。对于学生而言, 可以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即可查漏补缺又可按需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 合理选择学习主题, 细分知识点, 将微课的设计环节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开发出真正实用的微课资源。
2) 微课程一般不会只拍摄一个知识点, 通常会多个视频组成一个系列或专题。因此在设计时应当注意微课的整体性及各个知识点呈现的先后顺序。
3) 目前我国的微课设计大多数仍是讲授类为主, 教师仍然是填鸭式教学, 只是将资源型式做了更改, 但换汤不换药, 很难引起学习者的足够兴趣。其实微课虽然只有短短10分钟, 但其表达方式仍然可以多样化, 教师应当多尝试自主学习类, 讨论类, 探究学习类等有利于发挥学习者自主性的授课方式, 真正改变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
4) 学校在建设微课资源时, 可以考虑采用校企共同开发制作的形式。学校负责课程设计实施, 企业负责课程的制作推广。这种形式能让学校以较少的资金投入, 用专业的制作团队, 制作出高品质的微课资源。同时, 通过企业的参与与推广, 也能促进优质微课的共享, 避免资源重复建设与浪费。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 2011, 10:61-65.
[2]陈鹏.微课堂的设计与制作[J].吉林教育, 2013, 05:83.
3.小学语文优质课的可行性教学策略 篇三
实现小学语文优质课,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反思并改进个体的施教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本文就如何评价和实现优质的课堂教学给出一些建议,希望能给老师们的教学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评价优质课堂教学的基本点
近年来,同行们都在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这里的“教学”指的是“教与学”,“实效性”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具体地说,一节语文课后,怎样看待学生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呢?
(一)评价“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
把《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细化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就要制定准确、全面、操作性强的具体教学目标,并且在课堂中有效落实。制定教学目标应避免以下两种现象。
1.照搬教参、忽略学情。“教师教学参考”,既然是参考,就不能盲目照搬。有些目标不适合任教学生的实际需要,其积累、理解、感悟、生发情感的增长点在每个班级是不尽相同的。教学目标必须与任教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此,依据学情制定目标,是实现优质课的基本要求之一。
2.空洞无序、不易操作。每一节课所达成的目标应该具体、明确。目标清晰,才能引导教师在课前预设、课上生发以学定教的操作方法与手段,空洞的目标是根本实现不了的。教学目标既包括学生课堂学习中,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所积累、获取、提升的内容,还应涵盖掌握这些内容的方法与策略。
例如:执教《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感。(2)在研读文本与感受人与动物真挚情感的同时,学习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表达出来的。
目标1,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准确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层面进行了定位,即“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感。”目标2,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融入了《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即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两条目标中,不仅将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同时又涵盖了达成目标的方法与策略。
评价一节语文课,首先应评价“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要依据整个教学过程,反思目标的达成效果。从研究的角度说,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也能检验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得当。
(二)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行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行为,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根本,也是评价语文优质课的主要内容。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行为”应关注以下要素:(1)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程度;明确、具体、恰当,体现可操作程度。(2)学习条件: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资源的处理。(3)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处理教学预设与学生生成的效果)。(4)学生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深度。(5)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的宽松程度、融洽程度。(6)教学效果:目标达成度;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教师与学生的精神状态。(7)教学特色: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二、实现优质课堂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一)关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在课堂学习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习的潜能。其可行性策略有:
1.培植自信心。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2.感受成功的乐趣。通过动口、动脑、动笔、动手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感受成功的乐趣。
3.发挥评价的功效。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有相当多的激励性评价,更重要的是恰如其分地引导性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的广度、参与的深度和学习的效果。
(二)关注“双基”教学的落实
语文学习中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是语文课程学习的主旋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其可行性策略如下:
1.加大指导与训练的力度。注重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指导学生主动地积累词语,准确地运用词语;注重在生活中识字,扩大识字量;努力减少错别字。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年段特点,进行必要的、到位的基本技能训练。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与默读的指导与训练,特别是指导与训练学生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边读边质疑、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边读边生情、边读边积累、边读边感悟、边读边评价、边读边发现、边读边揣摩。
2.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恰当的读书方法自主地阅读,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品语言、悟情感、赏语言、学表达。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注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加强读写结合,培养自学能力。
3.教学设计应考虑学生的起点与终点。在40分钟的课堂学习里,学生在怎样的起点上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学生提高的过程有哪些显性的特征……这些因素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增长点,也是教学评价的重点。比如,有的课上过多地、一味地在理解文章内容上下功夫(有些又不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就会淡化对表达方法的领悟;有的课上,学生批画得好、质疑得好、表达得好、交流得好、朗读得好……可是体现不出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体现不出学生情感由浅入深的过程,完全是一种展示。这些都说明执教者在教学设计时,忽略了学习者的起点与终点。
(三)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可行性策略如下:
1.培养“提笔就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应加强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和正确规范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生应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课堂上应加强握笔、写字姿势的指导,培养按笔顺规则书写的习惯。
2.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这一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有的放矢地慢慢教、慢慢练,逐渐使学生在读书时,自觉性地、习惯性地拿起笔,把自己边读边思考的结果,在字里行间圈圈点点、勾勾划划,同时写些简单的批注。既有随读随写的内容,又有读后积累与感悟的内容。这样的读书,有成效、有收获。
3.培养主动积累、恰当运用的良好习惯。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和运用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累语文知识、积累读书方法、积累言语表达形式和语言规律、积累情感体验等。应努力寻求积累与运用的结合点,一方面为学生创造多样的运用环境,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运用中有目的的积累。
(四)关注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语文教师要建立大语文学习观,要时刻认识“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师重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学生就能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在生活实践中巩固书本知识。其可行性策略如下:
1.要根据教材要求,指导学生开展丰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要开发校本教材,设计并实施有特点的,适合学生兴趣点的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应设计一系列小规模的、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把听说读写训练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同时,加大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整合力度。在综合性学习中,提倡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五)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敢想、敢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利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应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注意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4.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篇四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1】
公开课教案 《麻雀》教学设计
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王 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嗅、摇撼、扎煞、掩护、拯救、嘶哑、搏斗”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扎煞、掩护”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过程与方法:
1.练习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语句,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体会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小麻雀而奋不顾身的勇敢的献身精神,感悟“爱”的强大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和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形象,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教学难点:
体会第四、五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三、教学策略
《麻雀》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
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的献身精神,热情地歌颂了“爱”的强大的力量。
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体现“学用语言”的教学原则。
即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将阅读和写作关联,促使学生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以表达真情实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围绕“爱”字展开教学,先整体感悟故事中的爱意,再逐一品析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形象,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读中想象情境,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感悟“爱”创造的奇迹;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恩有爱的生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文本中浓浓的爱意
1.同学们,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麻雀》这篇课文中有哪些角色?(“我”、猎狗、小麻雀、老麻雀)
2.这些角色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快速读课文,完成填空。
出示课件:
在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想( )小麻雀。
老麻雀( )小麻雀,吓( )了猎狗。
我( )了猎狗。
3.学生读文,交流。
4.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中却蕴含着一种浓浓的味道,不知你感受到了吗?(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快速读文,旨在紧扣教学目标,先找出文中出现的角色,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脉,初步感知课文体现的浓浓的爱意。
(二)感悟小麻雀的可怜
1.这浓浓的爱意,是由一只小麻雀的遭遇而展开。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
预设:学生说到小麻雀神态的句子。
出示课件:
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预设:
(1)这是对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写?(神态)
(2)请认真读读这句话,想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麻雀?(可怜、无助的麻雀)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呆呆地、无可奈何)
(3)“无可奈何”在这里指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理解:小麻雀没有办法可想感到很无奈),带着小麻雀的无奈,我们再读这句话。
预设:学生说到小麻雀外形的句子。
出示课件: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1)这是对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写?(外形)
(2)从这外形的描写中,你感受到小麻雀怎么样?(小、可怜)
3.因为麻雀太小,所以才会从巢里掉下来,站到这陌生的地方,遇到庞大的猎狗,它呆呆地、没有一点办法,只能无助地拍打着小翅膀,多么可怜啊!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读一读第三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再分别从“神态”“外形”两方面进行品析,感悟此时的小麻雀又小又无助,
非常可怜,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同时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感悟猎狗的可怕
1.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描写小麻雀的神态和外形的句子,体会到这是一只可怜的小麻雀。
那这是一只怎样的猎狗呢?请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猎狗的句子。
2.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3.自己轻轻读读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猎狗这样凶,小麻雀多危险啊)
出示课件:猎狗张开大嘴图。
4.看看此时的猎狗,张开血盆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显得多么凶狠。
想想那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嘴角还是嫩黄,个头不过咱们拳头那般大,如果猎狗一口咬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多么令人害怕的一幕!你感觉到这紧张的气氛了吗?一起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想象体验文中意境的能力。
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情境描绘,借助图片,为学生创设一个紧张的氛围,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更让学生得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为下文感悟老麻雀的勇敢埋下伏笔。
(四)感悟老麻雀的勇敢
1.就在这危急关头,谁出现了?(老麻雀)
2.它是怎样做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动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画出描写老麻雀的句子。
3.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1)这句话中主要描写了老麻雀哪个方面?(动作)哪些动作?(飞、落)
(2)“像一块儿石头似的”是什么意思?(突出表现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的勇敢和坚定)
(3)小小的动作描写带给我们的思考,一起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关注老麻雀的动作,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生动地描绘了老麻雀在情急之中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
对理解老麻雀形象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指引学生在平时习作中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
4.它还有什么动作令你感动?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1)什么叫“扎煞”?(张开)
(2)它张开了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它可能在叫着什么?
(走开,你这可恶的猎狗!不许你伤害我的孩子!)
(3)它为什么要“绝望地尖叫”?(它感到很害怕)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句话。
5.它还有什么动作令你感动?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1)哪些动作让你感动?
(2)老麻雀拿什么来掩护小麻雀?(自己的身躯)那拳头般大小的身躯,能掩护得了吗?(掩护不了)所以,现在的老麻雀是什么心情?(紧张、害怕)
(3)老麻雀紧张成什么样子了?(浑身发抖,声音嘶哑)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句话。
5.小学英语优质课观课报告 篇五
听了袁学林老师的课,课堂上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课堂表现积极活跃,发言面广,参与主动而又充分,兴趣的持续度较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保持有效互动,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得到有效保证,思维能力、自主合作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了发展,并且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其中,语言拓展环节On Mother’s Day 是课堂上的一大亮点,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过,拓展还可以更加大胆,可以设计几个情景让学生选择,比如奶奶生病了,妈妈出差了,爸爸工作忙的时候你会干什么?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用。
教师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真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2)善于利用多媒体,演唱,画画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3)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3、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讨论或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上课教师积极为学生创造了全面开放的英语学习环境。教师通过真实的或创设的情景使学生理解所学的新的语言知识,再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技能训练和交际活动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比如:别出心裁的组织教学,唤起学生的注意;逼真的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真诚实效的辅导,促进每个学生的指导,从而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这些措施都极大的优化了课堂资源,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6.小学音乐优质课听课心得 篇六
我有幸去龙城小学听了这次小学音乐教学优质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将自己一些粗浅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这次优质课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空间,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美、让学生在音乐中创造美”。
综合这次教师的教学方式,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一、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本次参加讲课的教师都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老师们的课件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实用有效,不花哨,不杂乱。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富有创意。多媒体的使用恰到好处,教案制作、歌谱制作新颖、首先由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导入,还有教师制作的油灯。在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用图谱展示音乐,给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音乐。但在多媒体的使用中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今后大家在制作课件时应注意尽量使课件中的所有音乐素材音量保持一致。
第二、备课方面
教师备课的三个要素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和学法。本次听课的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各位参赛教师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尤为突出,因为教师使用的学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所以在这一环节上更体现了教师的优秀素质和课堂应变能力。把秘密藏在橘子里,导入新颖,在歌曲新授完毕后,老师简单的舞蹈邀请学生伴唱。开始老师跳得很起劲,可现场学生唱得音量小又没激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停下来并要求学生有感情的再来一遍,但老师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刻意随着学生的伴唱越跳越没激情,这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主动停下来,并且自己提出了问题所在:因为唱的没有激情,所以跳得也没激情了。在接下来的新轮授课中,学生主动提出要有感情的演唱一遍为老师伴奏。可见在这堂课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作了充分估计,并对各种状态预设了积极的应对,所以才有课堂上的临乱不惊,精彩迭出。
第三、教师的音乐基本功
在优质课中,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大部分老师的基本功就非常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第四、专家点评,明晰今后工作思路。
本次观摩活动令人印象深刻,获益颇丰的还有专家点评。几位专家针对参评课的点评和建议,可谓提纲挈领、一语中地。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应紧紧围绕学生来设定,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目标来展开。(变‘通过教学使学生„„’为‘学生能够„„’)
(2)备课时应反复琢磨,多唱、多听音乐作品,突显“音乐形象”,把握“音乐要素”。
(3)设定的问题应该突出“音乐”性,要实际。
(4)对歌词挖掘很深,却忽视了对音乐要素的挖掘。如:“休止符”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节奏、旋律的对比呼应等都应是把握的要点。
(5)不要太过重视教学环节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如部分课堂歌曲完成不好,学生展现太少,只因被其它活动冲淡。“自己唱歌才是最好的体验!”(6)欣赏课应培养学生一种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
(7)音乐应该是“听”出来的,是一个从感性(声音)——理性(谱例)——感性的过程。
(8)创编活动可有一个特指的范围,避免整首歌曲的创编。用“lu”“la”等模唱时要适当,因为对于学生来说相当于新学了一首歌,难度过大。
(9)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突破和创新。可超越教材内容、追求多样化的课堂。
(10)应当注意的教学细节:
避免教师一遍一遍地跟唱;起拍时手势、语言等要干净,不要重复;多媒体画面太花哨,会影响听觉;避免过多专业术语的运用(太成人化);刚学会歌曲时不要马上用伴奏带;避免和学生太过亲昵的肢体接触;教师无意的走动、活动、转身等不要破坏了音乐营造的意境。
7.怎样准备一堂优质课 篇七
一、勇气、信念、坚持
其实我是一个不太自信的人, 虽然在任务面前不会逃避, 但很少主动地去迎接挑战, 但这次比赛的过程中, 一次次让我知道了勇气和自信的重要。做任何一件事, 特别是我们在进步的过程中都少不了勇气, 教研中的一次发言、争取参加一次此赛, 都是勇气的开始。有了勇气之后要在心中树立一个信念, 也就是目标。目标可以大, 也可以小, 只要正确。有了信念贵在坚持。回忆其整个参加比赛的过程, 还有那些为准备比赛而不眠的日日夜夜, 多少次跌倒的时候想要放弃, 又因内心不灭的信念而折回, 这就是坚持, 相信坚持就会胜利。其实坚持是最难的一件事, 汗水与泪水是坚持的写照, 对成功的渴望和不辜负他人的期望就是坚持的动力。最后是反思, 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觉得反思的重要;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使我觉得反思对一个老师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参赛过程中我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 反思每一个教学环节, 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特别是参加技能大赛, 亲身感受大赛场面的激烈竞争, 感受到自己需要加强的地方还很多很多, 心中也有了新的努力方向。
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一件事只要准备工作做好了, 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就一节课而言, 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从开始准备到正式上讲台讲课, 这期间所有工作, 包括备课资料、教案设计、多媒体课件和具体细节等。
1. 备课资料准备。
掌握这节课所有的备课资料, 这是讲好一节课基本前提。查找备课资料途径有两种: (1) 利用手头现有资料, 主要是教师用书及专业书籍, 教案及教辅资料。 (2) 上网查找这个环节要根据时间和个人的习惯来定。时间充分, 可多多益善, 时间少, 要宁缺勿滥。
2. 教案设计的准备。
我个人认为要准备三种: (1) 自己看的教案; (2) 给他人修改的教案; (3) 给评委和其他听课教师看的教案。
3. 多媒体课件的准备。
4. 具体细节的注意。
在准备的过程中, 会碰到一些具体的事情, 如果处理不好, 会影响最后的结果。首先, 关于试讲;其次, 心态与情绪;再次, 别人的意见要听取, 但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不然最后会变得面面俱到而丧失特色;最后, 凡事要有计划。
三、什么样的课最受欢迎
讲课如同做菜, 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是不可能的。但一节好课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基本原则:用思想引领课堂。一节课不管是传统的, 还是非传统的, 都要体现一定的思想高度, 比如我在设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课时, 整堂课贯穿一个思想:即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将原三角形中处于不同位置的三个内角集中在一起, 拼成一个平角或同旁内角, 问题即可解决。
2.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8.把常规课打造成优质课 篇八
我们学校也有类似的情况。从2008年开始,我校开始推行“五环自辅教学法”,并设计了公开课的评价标准。经过7年的努力,大多数教师的公开课,个个都很精彩。但一推门听常规课,往往就会发现问题成堆。
我认为,真正的优质课是把常规课上得扎实、上得有效。评价常规课好坏的标准可能有多条,但主要看三个方面。
一是目标的达成度。好的常规课,应该目标明确,并实现目标。在听常规课中,我发现许多教师课堂目标不明确,或叙述笼统,或可操作性差。大多没有深入思考,没有科学研究,没有结合学情,有的只是从教参中或资料中照搬几条作为课堂教学目标。真正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经过认真研读,把握课程标准、考试大纲、高考试题和教参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现状,确立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教学。去年冬季,我听《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的生物课,发现教师上课对目标细化解读得有理有据:
课标考纲: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能力考核Ⅱ。
目标细化:1.举例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细化说明的方式)。2.进行图表(如柱状图、示意图等)数据的解读(细化图表的方式)。
课堂教学、例题均围绕上述目标展开,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效果很好。
二是看学生的思维量。好的常规课应该是有思维量的课。可有些课只有机械的记忆和训练,没有思维碰撞的火花,理科有些预习问题设计得没有思维量。如听《宇宙航行》的物理课,老师提问:“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若改为:“请同学们尝试用两种方法,推导出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就会增加思维量,让学生在推导计算中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我校的教学案,专门有“预习反馈”一栏,让学生把预习中的问题写出来,便于教师二次备课,但学生很少写出自己的问题。在高中的课堂上,学生习惯于听讲,习惯于让教师给一个标准答案。有些教师一遇到学生提出“奇怪”的问题,就有一种恐慌感,急于把学生拉回到自己预设的教学中去,这样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是看教学的落实度。再好的课堂,再好的方法,没有落实,学生没有收获和成长,那都是零。举两个例子:两周前,我听《任意角》的数学课,教师在讲完之后,让学生写出终边在第一象限角的集合,我观察20个学生,发现有4种不同的答案,学生也不知道对错(事后知道4个答案中有2个是正确的),教师没有规范和引导。同样我听《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的物理课,老师讲解一道选择题,我观察16个学生,有9人做错,其中只有1人事后纠错,对每个选项作了批注,并做出错因分析,其余的都只是更正了一下答案。这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9.小学语文优质课学习心得 篇九
小学语文优质课学习心得
今天是参加教科院第十五届小学优质课观摩评议会的第二天,共听了七节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内心一次次的受到冲击,一次次被各位授课教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感受自己与其差距之大,各个方面都有待于提高。
一.教学方法。每位教师都能抓住一篇课文的关键点(关键词句、关键问题)来展开,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重点段引导学生读书、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如赵云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这堂课就抓住了文本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来展开。从中体现了生命是怎样的飞蛾,怎样的小花苗,使学生理解生命的真谛。而张琨老师执教的《小屋》就是抓住了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读中谈感受,使学生明白童年小屋给作者带来无穷无尽的快乐,教育学生珍惜童年生活。这些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
二.学法指导。所谓“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今天徐丹老师执教的《画风》这堂课,就特别注重指导学生边读文边做标记的学习方法。赵云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这堂课,从什么是有感情的朗读,到怎样概括课文内容,再到多读课外读物,多方面的告诉学生怎样掌握学习一篇文章的方法。楼晓老师执教的《鲸》这堂课,更是让学生体会到对于一篇课文的学习,要查阅相关的大量资料,例如蓝鲸、白鲸、海豚等,才能把课文理解透彻。从每位老师所执教的课上,我都能看到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这引起我不断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把学法指导放在首位,是否教会了学生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该如何改正自己这方面的不足?
三.技艺展示。在每节课教学后,各位教师都会展示他们的技艺,每每这时,我都会被他们的才华深深吸引,也在无尽的感叹中反思自己。各位老师深情的朗诵,精湛的绘画技巧,有趣的魅力汉字,动听的《春江花月夜》,综合各项技艺的吟诗画。让我的听觉,视觉处以高度集中的状态,太美妙了。才华横溢的教师们由衷地敬佩你们,身为你们的同行,觉得有些惭愧,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自身有哪项值得骄傲的技艺。
10.小学数学优质课听课体会 篇十
四堂课均从复习旧知开始,循序渐进,将三角形相关知识点通过练习逐步再现。
思考:如何上好复习课?
复习课我认为有这么几点要关注的:
1、对旧知的回顾再现。学生对已学的知识了解多少?如何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我们需要从点、线、面得角度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点。
2、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通过旧知的回顾整理,了解学生掌握薄弱的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达到巩固的效果。
3、寻找知识的生长点,关注后续学习。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为后续的学习作铺垫的。如何在旧知的回顾中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有效应用,是复习课的重点。
11.浅谈音乐优质课 篇十一
关键词:音乐课;师德;多媒体教学;教师基本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62-01
一、音乐课与师德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而敬业精神本来就是高尚师德的一种体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师德核心,是一个爱字。”教的好与差是基本教学能力的体现,而认真教与否,是师德作风的最好见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积累有关资料,积极展开教师之间的互通互融,做到资料共享,会提高你的教学效率。处处以学生,基于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为学生发展构建现代化新的教学体系,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把一种民主科学的课堂内容与方式交给我们21世纪的中国学生。
二、音乐课与多媒体教学
《音乐美学》指出:音乐本身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的非语义性,非摹拟性及自然性是音乐欣赏中拓展感受的基础。可见,音乐欣赏中支持“奇异思维”的本意就是鼓励创造,他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体现了“生本”教育的价值所在。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切记不要限制了学生的“奇异思维”。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效果直观、形象、生动,教师上课时会节省很多时间,而让学生通过视听进行思考,发挥想象并拓展创造性学习,无疑能取得绝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欣然,学生乐学,教师何乐而不为呢?只是多媒体要用的恰到好处,如果影响了教学效果,那我们宁可摒弃﹗记得在黄山的一次音乐教师新教材培训会上,北京八中的特级教师李存说:“上课时我还真没有用过多媒体课件,见你们都用,那我也试试吧﹗”李存老师的这节课只做了简单的课件,课堂气氛特别热烈,教学效果极好,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当时台下全省千余名音乐教师都切切实实做了一次李存老师的学生,受他的激情感染,大家都投入到做学生的角色中去,在李老师的指挥下纵情豪歌,整个礼堂充盈着音乐声。任何时候,我们不要忘了多媒体是辅助我们搞好教学的,别忽略了音乐课本身的主体位置。
三、音乐课与其他学科
新课程改革提倡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相融,但是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知识点,只能说它们之间是相通的,却永远是不可替代的。一个人可以博学,但总要有一技专长,就是要有“精点”,比如中专艺术课评比有位美术教师在讲到线条时引出了旋律线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曲线并用手做了示范说“这就是旋律线。”作为音乐教师,对这种解释,你岂能无动于衷!当然音乐和美术都属与艺术的范畴,但它们同时又都各具个性,想做好一个高水平的艺术课老师,我们只有孜孜以求,不断提高自己!优质课评比中,有这样两个课例:一是《三阳关叠》,教师“之乎者也”的语言很快将学生带入《三阳关叠》的离愁别绪之中,可见教师的文学素养很高,可一节课中很少听到音乐声,而代替它更多的则是古典诗词的讲解,音乐课成了古典诗词课。二是《中国民族器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确花费不少心思,但音乐课欣赏不同于历史课。既是中国民族器乐欣赏,就应该重在欣赏各历史阶段的器乐作品,而历史只是器乐内容的一条线而已。任何时候,也不管你选择何种题材的作品,首先你要明确的:你上的是音乐课,那就要以“音乐”为主,尽情发挥“音乐”的特殊魅力,不要本末倒置,吃力不讨好,反而有“越位”之嫌呀!
四、信息量与学生的接受能力
新课改的终极目的:还给学生——自主择学的时间;教给学生——自发创造的观念;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探索性、创造性、研发性,教师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较大的信息量,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促其自觉选择性学习。但一节课只有45分钟,信息量过大,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学生云里雾里,又如何能激起其求知欲望,而自主创造性学习呢!
五、优质课与教师基本功
缺乏教学能力与方法的教师,一定不是一个好的音乐教师,而一个教学能力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就有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音乐教师。
当然,掌握的专业技能的范围越宽,水平越高,对教学就越有帮助。教师的技能水平,工作态度,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等都影响着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础技能的培养。具备高超基本功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准确而富有感染力的示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模仿的“样板”,给学生留下具体操作过程的直觉印象,而且还具有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功效。优质课评选中,大部分教师只顾多媒体操作而忽略了作为音乐教师的最大魅力——教师示范。
总之,要想上好音乐课,作为教师除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外,还要不停地学习充电,真正让音乐课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12.怎样上好音乐优质课 篇十二
关键词:优质课,教学,设计
优质课是音乐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是检测音乐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一种良好方法, 一节好的优质课需要从选题、设计、语言、内容等等, 不断的推敲琢磨, 不停的演练, 最终才能脱颖而出。
一、慎重选题
选好题是上好课的基础, 好的课题能事半功倍, 不但能突出教师基本功, 还能呈现不同的亮点。
课题的选取首先要根据上课老师的自身素质而定, 要扬长避短, 切不可随心所欲。声乐专业可选取唱歌课, 课堂教学以唱为主, 上课过程凸显自己声乐水平;舞蹈专业可选取与舞蹈有关的歌曲或乐曲, 课堂教学以自身展示和教舞蹈动作为主;器乐好的, 可选取有关西洋乐、民族乐的欣赏课, 能显现自己专业水平, 让学生仰慕, 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其次, 要适合当前背景, 如亚运会、奥运会、建国六十周年等等, 课题要切合当前形势, 更有创意。还可以根据时间背景来选题, 春、夏、秋、冬四季, 根据讲课季节而定, 春天讲与春有关的歌曲《渴望春天》《春天奏鸣曲》等;夏天讲《夏日泛舟海上》;秋天可以聆听《金色的秋天》《四季——秋》等;冬天可唱《踏雪寻梅》《铃儿响叮当》等。最后, 定题要定好讲的、易讲的, 好讲就是内容丰富——可讲;通俗易懂——好讲;特点鲜明——易讲。像民族的就易讲, 也能凸显特色, 如蒙古、新疆、西藏, 可讲人文背景, 地方特点, 风俗习惯, 服饰、乐器, 乐曲风格、舞蹈特点、风土人情等, 任意切合一点都能讲的很精彩。总之选题要与自身特长结合, 扬长避短, 突出特色, 展现自我。
二、精心设计
巧妙的课堂设计是上好课的关键。课讲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课堂设计, 就像设计师设计衣服, 有的衣服很华丽但不实用, 有的适用但不好看, 怎么才能让衣服既好看又实用呢, 要突出特点、彰显亮点, 美化细节, 强化内容。讲课不但如此, 还要符合学生特点, 既要调理清晰、逻辑鲜明、又要有内涵, 有诗情画意。如:《大海啊, 故乡》一课, 采取听海——唱海——戏海——悟海四个环节, 一目了然;《唱脸谱》赏脸谱——唱脸谱——画脸谱——演脸谱更是层层深入;《青春舞曲》设计“听一听”、“唱一唱”、“打一打”、“跳一跳”;《阿西里西》设计“创设情景——感受美”、“聆听歌曲——体验美”、“学唱歌曲——表现美”、“艺术实践——创造美”;另一设计:学海初探——排异解难——沙城点兵——学海拾贝等等多有深意。再如《亚洲之声》重点介绍日本、朝鲜、印度, 可设计:日本《樱花》——吹 (用竖笛代替尺八吹奏歌曲) ;朝鲜《清津浦船歌》——唱 (演唱朝鲜歌曲感受其魅力) ;印度鼓舞——跳 (跳印度舞蹈体验其舞蹈特点) ;印度尼西亚《甘美兰》——打 (用桌、凳、笔等材料进行打击乐演奏, 体会甘美兰音乐合奏形式) , 这样的设计“吹、唱、跳、打”等活动贯穿整堂课, 不仅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快速把握各个国家音乐特点, 而且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加强师生合作能力, 体验新课改理念。
三、祥写过程
教案的书写首先要规范,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各环节要完整, 缺一不可。教案的书写要注意以下几点:1.字体要规范, 标题小二号黑体, 正文小四号宋体。2.课题要清晰明了、不能繁琐冗长。3.导入要短小精悍, 直扣主题。4.正文要条理清晰、详略得当。5.板书设计要新颖、适当。6.及时进行课堂反思、总结。
其次, 教学祥案要包裹讲课的每句话, 语言要简练清晰, 一语中的, 每句话都要反复不断推敲、琢磨, 既不能太书面化, 也不能太口语化, 既要具有亲和力, 又不失规范。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能突出重点, 把握难点, 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衔接语言要过渡自然, 不留痕迹, 例如讲《节奏的魅力》在绕口令导入完过度到第一环节就用奖励的性质, 说“同学们表现这么好, 我就再奖励大家xxxx……”, 优美的过渡语让听者感觉很舒服、自然。远比很多老师“接下来, 然后, 下面……”等好听多了。
四、充分准备
正式讲课前要反复不停地试讲, 在试讲的过程中要根据情况不断修改教案, 试讲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往往要进行几十遍, 上到自己能非常流畅的背讲下来, 正所谓的“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正式讲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所需的教具带好, 设备调试好, 衣着要大方得体, 最好与讲课风格相匹配, 一切物质准备好以后, 上场前要做好心理准备, 不能紧张、怯场, 只要自信就不会怯场, 只有准备不充分时才会紧张, 紧张的心理会导致语言错乱、歌唱跑调、弹琴错音等, 一切的客观原因在评委眼里都是苍白无力的, 唯有凭借自己的实力战胜自己。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 希望每位老师珍惜每次拥有的机会, 认真准备, 讲出精彩的自己。
13.小学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十三
先说说区级讲课比赛这事。去年的z区教研员讲课比赛后,刘主任就经常对我们说,教研员要多多锻炼,多参加一些讲课比赛,当时有点心动,想着明年一定要参加。今年开学后,区里的讲课比赛形式发生了一点变化,不再是以往的学校推荐两个名额,而是学校推荐一个,区里抽一个。接到区里的通知后就让全体数学老师们自愿报名。后来z老师报名了,心想讲课这事又泡汤了,咋好意思和好同事争这一个名额啊,心里有点失落。带着这份失落感去开了学期初的z区小学数学教研员会议,会议后刘主任说学校推荐两个名额,抽一个,心情立马就阴转晴了。
抽到课题后开始着手备课了。先认真看了各版本的教材和教师用书,有了点自己的想法后,又在网上看了很多名师们的教案和视频,然后开始备课。但这次区里的讲课比赛战线实在是太长了,忙乎了不到一周,紧张的心情放松了很多,每天都是在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卢主任在后面一次次的催我试讲,终于第一次的试讲开始了,课上得是一塌糊涂,那种懒散的心理顿时烟消云散了。从第一次的试讲后,每天晚上都在很用心的备课(我属于夜猫子型的),过来几天第二次试讲又来了,虽然比第一次好了很多,但很多环节还是不满意。最后在卢主任和同事们的建议下,换掉了很多环节。从最开始的数小棒,到后来的数豆子,再到最后的数星星。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满意。试讲了5次后教案终于定稿了。为了让我更有把握的上好这节课,卢主任又让我试了两次。
终于区讲课比赛开始了。我抽到的是我们这同一课题的第八节。讲课当天学校领导都去了,上台前紧张了下,曲校长递过来一杯水,说润润嗓子,心里很感动,一口热水喝下去,紧张感消失了一大半。上台后眼里只有那可爱的24名二年级孩子,紧张感消失了。自我感觉良好的上完了课。因为卢主任在另一个组,课后立马给他打电话,说超水平发挥了,课上的很好。之后很坦然的等待着结果。
4月11号早上,领导说我和z都选上了,心里那个乐啊。真的如刘主任所说,生了个双胞胎。乐呵呵得开车带曲去区教研室开会。会上领导说五节课就我那节课得需要动大手术,动大手术的我那节课最后说。给他们四个说课的时候,我当时心里很纠结,终于轮到说我这节课了,说着说着,自己突然感觉二小那节课设计的非常好。就给刘主任说我想用二小那个教案。刘主任和姜姐都同意了,感觉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心里又阳光灿烂了。下午回校后给卢主任说了下,卢主任说人家的课设计的是好,但时间这么短,你能上出来吗?很自信很得意的说没问题。
回家后开始看他们的那节课,越看心里越没底,给听过这两节课的N多人打了电话征求意见,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越说我越糊涂。那晚是我参加讲课比赛来最纠结,最痛苦的一晚,就睡了一个小时的觉,最后自己决定全部搬来用,不改了。天快亮了,教案基本算顺下来了。第二天一早,卢主任让我试讲,讲完后我哭了,第一次哭,没有比这次讲的更差的了。我的骄傲自负打败了我。9点半左右卢主任带我去二小,当时z中午第三节讲课,我下午第一节。到了二小附近,主任让我自己在车上在把教案顺几遍,他去听z的课,结果迷迷糊糊的趴车上睡着了。卢主任听完课后说回学校,重新备课。中午两个小时时间重新整合了两节课。好的东西不能吸收为自己的也不是好的了。下午上课时明显感觉自己很吃力,一句话抛出去之后不管学生怎么说怎么想,脑中就想着下句该说什么,磕磕绊绊的上了一节课。
课后刘主任问我自己的感觉,我说那节课的确设计的很好,但时间那么短,我消化吸收不了,我还是想上我自己的课。刘主任同意了,在一些环节上又做了一些调整。这回心里又自信了,有底了。回校又对着卢主任空说了N次,终于迎来了我人生第一次的市讲课比赛。课上的还算顺利,基本展示了我那节课想体现的东西。课后熟悉的同事们都说上的很好,一等奖肯定没问题。我对他们也对自己说,课前奔着一等奖努力,课后奔着二等奖来,心里坦然的。
14.小学英语优质课观摩总结 篇十四
这一次到xx观察研究我刚刚去上班不到三个月的新老师都很幸运,让我珍惜。在我走之前我会决心学习,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两天的学习很快结束,但我获得了很多。虽然我的记忆也很清楚,灵感仍然,回家,我很快打开了电脑,记录了这段经历的体验。
这一次我学会了增加我的英语教学知识,拓宽我的视野,看看前沿的英语课是什么。我自己的英语课,什么是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我的课堂的缺点和不足,以及我未来的方向努力。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河南省第八届第一届高中英语班教学与教学观察研讨会,作为新工作成为一名新老师正在抱着心态的心态,所以我非常认真地听。做了一个小心的笔记,仍然注意到很多旁注的地方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为了观察学习,我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语言方面
比赛的教师基本上在课堂上教,尽可能 可以为全世界的孩子创造一个环境。英语课语言流利,语言技能深厚正宗。语音清晰自然,优先顺序正确,对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讲话夸张无辜。课堂语言,特别是教学语言,教师特别注意讲清楚,缓慢的声音,甚至重复说明语言,使学生理解学习的任务,从而有效地完成课堂活动。教师做得很好,我会在未来工作,练习英语口语,尽可能使自己的口语自然正宗,尽可能在课堂上讲英语,语言尽可能简单。
二,黑板边
这次老师可能是为了节省时间在黑板上的设计大多数老师都提前准备好了,一些类在写主题之前,有些画了一个好的书板框架。课堂上,很多教师的黑板设计并没有写出来而是张贴了。老师根据演讲的节奏,把贴纸放在黑板上一段时间,然后把预先写的句子的纸盒放到黑板上,课程下来,黑板被盖上。我不知道我是否没有看到这个世界,当游戏应该是这样的,或老师的游戏 你做得好吗?事实上,在这个观察研究中,我想看到更多的真正的教室黑板,而不是提前做。不是说不能提前准备,如果有需要贴纸,彩排在贴纸上可以提前准备好,喜欢书面的句子提前贴在黑板上时不是很好。但是,有很多老师都做得很好,他们简单的笔画很生动,用英语写的也很漂亮,特别是一些老师在黑板上画四线三胞,更标准化,更标准化小学生,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做得很好,值得学习。
三,奖励一面
这一次,教师使用的奖励分为两类: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给老师,老师可以给学生口语奖励,学生已经被称赞,心理满意,会更注重课堂,更积极回答问题,形成良性循环。还有一些教师除了及时给予口头赞誉外还给予物质奖励,如小贴纸,小卡片,学生已经得到奖励,学习热情甚至更高。有一些老师使用小组比赛活动,班级学生分为两个 小组,两组教室以小卡的形式表现得分在黑板的两侧,使学生总是注意小组的得分,小组的贡献对积极贡献,学生是进入课堂的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
四,课堂活动
通过这项研究,让我对英语课堂活动打开了视野。教师围绕课堂活动的学习目标设计,可以描述为丰富多样,辉煌。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活动都很新颖,很有创意。像老师让学生在对话的情况下学习对话的配音;华丽的老师设计桃树,以上全词,地面有两个篮子,让学生通过桃活动练习一个字母的发音;杨静晶老师在足球比赛这一课中,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老师拿出了准备好的电视盒,找到一个同学做cctv5记者,广播游戏现场,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在这个观察中有许多例子。教师是聪明的设计,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坚实的知识,印象更深刻。
第五,ppt平方 表面 老师是非常好的ppt做,为老师提供方便,听,视频,图片,声音,练习,和地球帮助老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还体验到在各种ppt中学习英语的快乐。摆脱没有ppt造成的不便,学生对学习英语更感兴趣,更愿意学习。
15.小学teachers优质课 篇十五
一、课前备课中仔细钻研课标和教材
进入21世纪, 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了重大的课程改革,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就是在这股大潮中孕育而生的。新课标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学的基本依据, 它对初中生物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身为教师应充分认识课标、教材和教学实施之间的关系, 明确贯彻课标是第一位的, 课标制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 课标和内容制约着教学方式的选择, 这是必然的逻辑顺序。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研读课标, 并在课标的指导下感知教材。教材是众多专家经过反复提炼的结晶, 是我们备课、上好课的“指路航标”。教师要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 深钻教材, 明确教材的逻辑系统, 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教师还应站在教材之上, 以先进的理念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使用好教材, 充分发挥教材的功用, 使学生得到个性而又长足的发展。
案例一:“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课, 对应于课标是“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教师可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到生物都具有生长现象, 由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所以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就是生物生长的基本活动。但由于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细胞, 加上七年级学生感性认识强, 理性思考较弱的特点, 我们可设立分割橡皮泥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探究细胞分裂后的数目变化过程, 从而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的自然过渡。这将体现出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灵活变通。我们教师要注重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 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二、课堂教学中把握“预设”和“生成”
新课程中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主要论题。对于新课程, 我们必须建构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新课程强调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 培养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必然导致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的预设, 还要注重课堂的生成性。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设是指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 知道教什么, 怎么教。同时又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智力结构和原有基础等的差异, 明确为什么这么教。在教学中只有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 对学生分析准确、透彻、具体, 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 是教师用“鸟瞰”的视角驾驭教学, 实现优质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案例二:“动物的行为”一节, 我是这样准备预设的:首先明确课标要求是“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然后钻研教材内容, 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经历的过程”:一通过观察录像和图片, 关注动物的生活, 知道什么是动物的行为;二通过“蚂蚁的觅食行为”的“联想-质疑”“活动-探究”等过程, 说明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这是教学的明线。本节课的教学, 力求通过资料分析和探究实验, 让学生享受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体验科学的获取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这是教学的暗线。教学中紧抓两条线索, 不仅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更通过动物后天学习行为的启示, 渗透情感教育, 让学生体会到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上课过程中, 由于精心预设, 一开始感觉挺顺畅, 感觉学生能按照我的引领, 不断地探索顿悟, 但在一个班完成“蚂蚁的觅食行为”的探究实验时, 学生出现了一些意外的生成。如我在提供材料时给了白糖、红糖、盐等供学生选择。结果就有学生提出白糖和红糖不光味道不一样, 形状也不同, 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变量, 不符合探究实验的要求。用白糖和盐做实验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当时有那么一瞬间我感到了慌乱, 但紧接着我就对学生说:“大家能发现这样的缺陷, 说明大家对探究实验要求有了较好的把握, 这也体现出了大家对实验的严谨求实态度, 这给了老师极大的鼓励和信心。老师在这方面思考有所欠缺, 那我们现在大家一起来想想, 用什么办法就能使这个实验真正成为对照实验?”学生们纷纷出谋划策, 经过大家讨论, 认为可以提供盐水和白糖水, 或者用口味相同但颜色不同的糖, 如:彩虹糖等作为实验材料。这节课由于材料问题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但在这节课中我关注了学生创新精神的闪光点, 在课堂上实行二次备课, 巧妙回避了矛盾, 激发课堂趣味, 发展了学生思维, 这都是本节课的收获。
从本则案例中可以看出:精心的预设在教学中未必都能得到期待的生成, 相反那些无预设却不期而至的意外生成, 是新课程教学中常常会面对的场景。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全面考虑、周密设计, 课堂上才能有效引导, 游刃有余。教师在预设时还应留有空间, 这样课堂生成出的问题才能及时捕捉、判断、重组, 适时反馈、指导教学。
三、课后关注教学反思和学习
新课程要求完整的备课应是“教学前预设、教学中的二次备课、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等, 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教师通过反思, 在吸收教学长处的同时, 还能发现问题, 从而找出原因并及时解决。同时课堂上还会经常发生一些突发状况, 教师如果能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记录下来, 通过反思、感悟, 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 就能形成一套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多本著作中都提到,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 就是要读书, 读书, 再读书。常读书和常思考, 会使教师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 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 又能努力探究补救途径, 更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 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 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
16.一堂优质课的标准 篇十六
一、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育目的包括教育目的和教养目的。教学目的是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养目的指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如果说一堂课中应完成的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都完成得比较好,自然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丫,也就是说这堂优质课已初见成效。
二、贯彻好教学原则
贯彻好教学原则,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在教学中丰富、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教学中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进行启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消化当堂的教学任务。这是好课的宗旨,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积极性,又要因材施教照顾到每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这样才能保证这堂课达到高质量。
三、选择良好的教法,组织好教材传授知识
教学方法有多种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等。根据教材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讲授科学课时多采用演示法和实验法,学生在学习中更能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又动手实践操作了整个过程。在学生的脑海中再不认为科学课有多神秘、多难。我们老师只是这节课的引路人,学生们却在此中尽情地发挥想象、相互协作,揭示科学的奥秘,本节课的目的超质量地完成了。可见,教学方法只要得当,我们教师既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
四、用美的语言打造好的课堂纪律
教师的语言关不容忽视,它如同七彩画板一样吸引学生。教者的语言清晰、简练、生动、趣味盎然、富有感染力,这是语言关的标准,如:我们在讲解语文课时,语言关尤其重要。现在教材内容多样性,我们老师就必须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营造教学氛围,使学生沉浸于愉悦中或沉思中,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授课过程的障碍消除了,此时师生共同活动的积极性高,整个课堂上充满了生动的学习气氛,教者还愁设计的教学目的达不到吗?
五、教者以敬业、热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
现在的学生对于美的追求,不只是追求视觉美,更重要的是由内而外流露出的人格魅力,所以我们在授课时不能随便,不修边幅,更不能仓促上阵,嚼饭喂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课下深挖教材,融入个人情感于其中设计好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以新颖、高雅的教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会被老师的魅力所吸引,近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总之,我们教师要上好一堂课不易,人常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告诫我们老师在课下要精心准备,在课上才能展现风采。
作者单位陕西省华阴市岳庙办工农小学
17.小学音乐优质课听课感想[范文] 篇十七
丁
玲
我在肥城听了音乐优质课,每节课各有特点、亮点纷呈,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汇课过程中,每位老师所呈现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听完之后我感觉每节课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并且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各位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营造了互动、探究、创新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就简单总结一下:
一、以故事为主线,体现其音乐性。
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例:
1、在引入音乐活动前,用音乐故事《图兰朵》导入。
2、活动中,律动音乐、游戏音乐、创编活动的背景音乐等,如《快乐的舞蹈》、《摇船调》都以音乐为主。
3、活动后,以音乐作为结尾,结束新课如《美丽的黄昏》、《思乡曲》。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不同情绪的音乐,让学生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和模仿、律动、游戏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又增强了音乐性。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了教材,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留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得很有整体性。
三、学生自主创编,其乐无穷。
一节课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师的教,还得看学生的学。看整堂课是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中。例如:《快乐的舞蹈》高潮就在创编活动这一环节。“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毕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教师就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若在分组创编并展示时能让学生自主探索,自由发挥,教师只稍加点拨、指导这堂课会更加出彩。
四、教师基本功扎实,课堂效率高。
18.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总结 篇十八
2016年3月30日我校举行了数学教师课内比教学评比活动共有8名年教师参加这次比赛。优质课后全校数学教师进行集中总结、评课。以下是对这次评优课的集中评述
一、好的方面
1、参加评优课的老师思想重视。课前老师们都认真准备精心备课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并进行试教虚心请教反复修改教案和课件。8名参加评优课的教师中有7名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全校数学老师都踊跃前往听课。
2、注意情境教学的创设。参加评优课的教师都能精心设计新课的引入通过故事情节、趣味的动画图片、设计课前疑问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大多数教师能结合教材特点及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实践中认识数学内容从中掌握数学知识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小组讨论、集中汇报等课堂学习方法。参赛的8节课中不论是概念教学、运用定律还是解决问题教师都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掌握知识的乐趣。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知识的纵横联系。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回答问题、表述理由之中及时引导学生说完整的一句话合理表达数学原理。并重视知识的延伸。如魏艳萍老师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过程层次分明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练习设计由浅入深既注意基础训练又注重培养学 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重视课后总结。
参加评优课的老师都非常重视教学的前后呼应检查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在课后的总结中让学生谈谈这节课当中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在和谐的气氛中畅谈各自的收获或解决一些疑问。
4、教师基本功较扎实。具体表现在对教材的理解、教学设计、普通话水平及把握课堂的能力等方面。
二、存在问题
1、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语言的严密性或知识的严谨性。
2、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发生知识性的错误。
3、个别教师在教学中讲得多让学生领悟、说理太少。
4、关于对预设与偶发生成的关系处理问题上当课堂上出现与自己预先的设计不同时教师对这课堂偶发资源不能很好去把握、利用、开发。
三、促进建议
1、各老师应加强业务学习特别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水平。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团队协作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2、课堂教学应作充分准备落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每节课都学得充实在快乐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
数学教研组
19.如何上好一节优质课 篇十九
一、科学利用教材
1.认真学好教材, 理解编排意图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 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线索, 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在新课程下教师要学好教材, 理解编排意图。就知识编排来说, 新教材具有“跳跃性、分散性、情景化”的特点, 与传统教材“系统性、连贯性、规范性”的特点有差异;新教材中还有许多的“留白、空白”, 特别是编排上以情境图的形式代替了以往教材中的准备题, 将有关内容蕴藏其中。教师如没有真正弄懂、悟透、领会其意图, 就会造成知识和方法的遗漏, 如果随意删改、更换、替代, 更会造成教材本身资源的流失。所以,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 要了解课时、章节、单元、分册和全套教材的知识体系, 做到教前心中有数、教时有的放矢, 要追问教材所提供材料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做到全面把握、有效挖掘与合理运用教材。如“比例的意义”, 老教材的编排是“复习例题→巩固练习”, 系统性、连贯性极强, 而课改后的教材编排是情境图, 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比的意义”。
2.以教材为依托, 拓展教材资源
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拓展教材资源, 如学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后, 可以让学生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有关平行四边形图形的面积计算。另外, 教师也可以根据教材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拓展, 如教学“0的认识”时, 拓展知识:“0”既可以表示没有, 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 如温度;“0”是一个数, 是一个自然数, 也是一个整数;“0”是一个偶数;“0”是任何自然数的倍数;“0”有占位的作用;“0”不能做除数、分母和比的后项。
二、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 它就像一个极富磁力的“点”, 将教学中的各个要素紧紧地吸附在它的周围, 教学中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围绕目标进行的。“目标”决定着教学行为, 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 而且是教学的归宿, 同时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学目标主要是针对一节课的活动而设计的, 必须有明确具体的特点, 教师制定的目标如果是大而空、高而难, 一节课的完成质量和效果都不会太好。如“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教学目标是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 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各种方法, 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 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 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能在有效的情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重点是探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难点是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特点, 应该把这一节课的目标定位于:理解计算组合图形的各种方法;有效的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围绕目标进行, 才能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性强。
三、选择恰当方法
一堂好课不在于教师教得如何精彩, 而在于学生是否学得主动、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有法, 但教无定法,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一位名人说过, “一切事情都要从兴趣开始”。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去探索, 才会在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克服困难, 才会有一种必胜的信念。教学方法的选择, 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接受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因此, 教师在讲授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数学教学不是教几个公式、教几道题就可以让学生学好,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内化知识、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对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创造性的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 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手段, 如教师的言语、表情、手势和板书在教学中的效果, 有时是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难以达到的;而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功能, 即多媒体教学, 也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望尘莫及的, 故此两种教学手段具有良好的互补性。讲好一节优质课, 是所有教师的梦想, 要实现这个梦想, 注意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把握课堂的动态生成尤为重要。
四、追求高效课堂
优质课应该是教师心态平和、教风平实的课, 是质朴无华的课。优质课拒绝“花拳秀腿”, 无需过多的标新立异;优质课要有创新, 但不必过于刻意求新, 也不必去追赶时髦或非要贴上改革的标签。真正在求真、求实上下功夫的课, 才有可能是一堂好的优质课, 要上好优质课, 还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构建学习小组
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有大致的了解, 将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进行合理搭配, 以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 尽量让各个小组间的水平相近。根据学困生的个性特长, 给他们安排适当的小组角色, 让大家通过合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 每个小组成员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学困生也能在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重建自信, 培养和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设计问题分层
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使活动具有交互性, 让不同的学生既能浅层参与, 也能深层参与;既能行为参与, 也能思维参与。让学困生参与的过程, 成为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设计出有层次性的合作内容, 在设计问题时应尽量照顾到学困生, 为其设计一些难易程度适当的问题, 让学困生在现有基础之上, 经过自己努力和别人的启发引导也能够回答出来, 让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以激励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合作热情。
3.培养合作能力
20.对优质课大赛的思考 篇二十
所有参赛课都体现了新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每堂课都能看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热火朝天地讨论,还有学生争先恐后地在黑板上展示答案.学生回答时个个语言流利,角度多维.笔者感叹不已,暗恨自己不能有幸教到如此优秀的学生.一堂课基本的环节一般是教师“出示自学问题”,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然后教师“点拨”,最后教师“拓展延伸”.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形式多样,声、光、电、画齐全,师生互动合作,其乐融融.
这情景不禁联想到笔者曾经参加一次新课改的系列讲座,其中有一位主讲者是某校教改示范校的教师,她给我们播放了学校课堂的视频.教室里挤满了学生和观摩教师,学生并非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而是三五成群很随意地围在一起讨论,讨论结束后就开始以小组为单位一字排开站在教室中央来展示,他们或激情演讲或深情朗读或表演话剧,或走到教室外的走廊上,在属于自己的展示黑板前快速写着什么.整堂课节奏紧凑,看得笔者也很紧张.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可做,他们“学”的不亦悦乎!可是讲课教师始终“隐”在观摩老师中,最后这位“隐”师才出现,画龙点睛地做了一番言简意赅的点评,然后下课.
看完视频,笔者对课堂模式的印象与理解瞬间被颠覆.毋庸置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课堂不再沉闷枯燥,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这样的课堂更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然而当尘埃落定,静下来的时候,就觉得有些疑惑:学生在这堂课中到底收获了多少?其中有多少学生真正有收获?那些没有机会展示的学生是否也弄懂了那些颇有深度的问题?课堂上,学生做题,思考问题一定要讨论吗?合作探究是深入解题的唯一途径吗?教得充分到位吗?学得扎实吗?学生的思维真的深入吗?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了吗?这些显然是需要商榷的.
当然,作为年轻教师是非常憧憬新课改的,希望教育届能借新课改之风,扬新理念之帆,启新教育之航.但是,如果不能真正理解新课改的要义与精神,而急功近利追求“形似”,怕只会剑走偏锋,邯郸学步!
笔者认为,数学课堂不能太热闹、太流于形式、太注重教学手段.该静的时候还是让它“静”一会儿为好.新课改并非就一定要让课堂“闹”起来,不管什么问题,不管问题简单与否,一定得有“讨论”,似乎若不如此,就不足以彰显新课改之精神.
然而,“讨论”应基于对一个问题进行较深入地思考,进而得出一个结论,再与别人交流探讨.若学生还没来得及沉潜到提出的问题中去思考就叫他们去讨论,那么,头脑空空的他们拿什么来讨论?即便不是一无所知,即便有了一点自己的观点,没有给他们更多的深入思考时间,他们的思考、观点也是浅层次的.思考的时间越长,思考的结果会越深入越周全越精彩,常言道“静水流深”就是这个道理.
再者,动辄讨论的数学课堂使得那些本来就不爱思考的学生得以在热闹的讨论中滥竽充数,随声附和,依赖其他相对善于思考、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的思考.思维能力稍差,反应较慢一点的学生还没来得及真正思考就在讨论中被别人的思想所影响左右,最终不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
由此想到了被冷落的“静”.所以,一个真正充分尊重学生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多的、安静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给他们的想象力、分析力更多的锻炼机会.这样,他们有了自己的观点与问题,在这静思中,教师能感受到的思想的潮流在波涛暗涌中碰撞,稚嫩的思想在拔节生长,思维振动翅膀准备自由的飞翔……
让“课堂静一会儿”的声音早已从一线教师心里出来,江苏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严华银就极力主张“让语文课堂安静”.他说:“让学生真正自主并成为主体,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索,接着与同学、与老师静静地研讨,悄悄地对话,正是在这一神圣的殿堂里,静谧的情境下,语文的营养如随风潜入的春夜细雨,在有无之间缓缓注入.”数学课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其实考量一个数学教师的水平,不仅要看他让课堂动起来的能力,更要关注他让课堂入静的能力.数学课堂只有在静中方显其博大与深邃.
数学课堂要能入静,只有这样才能给教师一片宁静的天地,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斐然的才情;只有这样才能还学生一个高远的天空,让他们在不被打扰中静静地思考、领悟与表达,借助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实现对知识正确、全新高度的解读和有真情、有思想高水平的领悟与表达.
入静的数学课堂并不高深,但一定要有入静的教师、入静的学生,进而才可能有入静的课堂.
入静的教师———胸有成竹者方能静
能入静的教师,课堂外的准备一定多于课堂内的讲解.
能入静的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有力度更有深度.“讲”时不高谈阔论,惜字如金,往往切中要害,举一反三.“教”时不灌输,善点拨,往往能四两拨千斤;“问”时问题精炼,指向清楚,更注重问题的品质与内在联系,往往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得轻松,学得快乐,他是课堂的艺术家.
入静的学生——入静是一种真学习的状态
能入静的学生,一定能享受思维的快乐.他们在学习中会认真思考自己的理解对不对、全不全,通过内心的品味,反复推敲,参考比照等方法寻求最佳的答案,他们是学习的主人.
能入静的学生,一定能善于积累,喜欢钻研做题.他们更能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美,课堂内外,他们犹如走进百花园的境堂,时而驻足这朵,时而陶醉于那枝,时而又惊艳于这一树,流连其间,将这些美沉淀于心,又将其真情地表达出来,他是数学美的鉴赏者和传递者.
入静的课堂——入静是师生共同努力营造的学习场所
入静的课堂,一定是平静的表层下裹着的热烈.学生在宁静中品味深远和精致,他们的思想是活跃的,情感是奔放的,心灵是自由的,思维的列车在宁静中驶向远方.
入静是一种高度,入静是一种境界.入静如山之静默,入静如幽涧潺湲,入静是“春雨惊出清谷天”,入静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入静的数学课堂深深扎根于科学和艺术的广袤的大地,是最朴实而又高效的.
这样的数学课,真好!
参考文献
【小学teachers优质课】推荐阅读:
五年级英语教学反思:Unit 1 My new teachers07-14
A Card to The Teacher的初中英语作文400字07-25
pep五年级上unit1 My new teachers 第一课时教案09-16
小学数学优质课学习10-20
小学电教优质课活动总结07-07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标准11-04
小学品德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10-20
小学语文教师说课优质08-12
小学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08-16
小学语文教学优质课观摩活动汇报材料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