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家长会计划

2024-09-14

中学家长会计划(精选12篇)

1.中学家长会计划 篇一

家长学校教学计划-中学家长学校教

学计划

篇一:贾庙中学家长学校教学计划

为进一步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提高我校家庭教育的水平,创造有利于培养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家长教育素质,制定我校家长学校教学工计划。

一、加强领导管理工作

学校要将家长学校教学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考核评估之中,加强教师的责任感,促进教学工作的落实。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指导教学工作,加强对家长学校的领导,不断完善家长学员报名注册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制度,评比表彰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家长学校的教师,学期初要做好计划,制定工作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

二、家长学校教学班组织方式

我们在认真总结过去家长教育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今年家长学校班的设置,按学生年级班数设4个班,使家长受教育面达到50%。再设一个优秀学生家长班,旨在和学生家长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特长。

三、加强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要根据上级家长教育实施计划,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家长学校的教师,定期召开这些教师的会议,组织他们学习。首先使他们明确实施家长教育素质工程的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了解家长教育素质工程的内容和要求。明确任务,组织他们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他们搞好总结,交流经验,并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使家长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选择好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上级规定的内容主要是:

向家长传授中学生的生理学知识,以便让家长加强子女的卫生保健和指导子女体育锻炼;

向家长传授中学生心理学知识,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增强教育子女的针对性;

向家长传授教育学知识,帮助家长了解教育子女的原则方法;

向家长传授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帮助家长了解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以便向子女传授。

在教学形式上,要力求灵活多样,教师讲,让学员也讲,展览、参观等。设立家庭教育咨询服务日、家长信箱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采用讲授式、座谈讨论式等。

篇二:寿春中学家长学校20xx年

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家长教育的发展,以《安徽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工作试行条例》、《安徽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课程计划》、《安徽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教学大纲》为依据,以《现代家庭教育教材》为主教材,以“孩子入学、家长入校”为基本要求,以教育家长确立现代化家庭教育的观念,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为目标,家校联教,共同培养“四人”新人。家长学校教学计划

二、教学安排

本,家长学校要继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现代家庭教育教材》为主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转变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家长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把学生家长希望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

方向。

家长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要重视对学生家长思想政治教育,把教子做人放在第一位,提高子女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家庭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孩子,平等沟通,把握亲情教育的特点,学会科学的教学方法,教育孩子学会求知,真正发挥家庭教育应有的作用。

学生家长要身教重于言教,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做表率,在家庭教育中做合格的家长。

家庭教育要和学校、社会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教育一致,针对子女的年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避免过度要求,导致教育失败。家长学校教学计划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学生实

际和家庭实际,解决家教中现实问题,切忌空洞说教。要认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三、教学安排

三月份:

2.中学家长会计划 篇二

一、开端计划家长参与理念的形成与政策发展

(一) 开端计划家长参与理念的形成

据美国经济机会当局的调查, 美国二战后大约有三千万 (约占全部人口的1/4) 的人口属于贫困人口。[1]1962年, 美国社会学家迈克·哈林顿 (Michael Harrington) 在其所著的《另一个美国:美国的贫困》 (The Other American: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中提出:“要加强对年轻一代的关注, 如果他们得不到直接的帮助, 就可能会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成为新一代的贫困人口。”[2]按照哈林顿的说法, 导致贫困代代相传的根本原因就是贫困文化本身。因此, 消除贫困文化也就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所在。哈林顿的观点得到康奈尔大学教授、社会心理学家和早期儿童发展专家、后来成为开端计划规划委员会 委员的乌林·布朗芬布伦纳 (Urine Bronfenbren- ner) 的认可。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 布朗芬布伦纳进一步提出: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家庭和社区, 不帮助社会制定适合家庭发展的社会政策就不可能真正帮助儿童。没有任何一年或两年的项目可以持续促进儿童的发展, 除非家长成为儿童发展的动力。[3]乌林·布朗芬布伦纳所提出的:为了斩断贫困文化传递的链条, 在帮助儿童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父母发展的思想奠定了开端计划家长参与儿童保教活动的理论基础。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 开端计划从1965年发端以来就把家长参与作为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和改进贫困家庭面貌的最有效的途径。

开端计划对于家长参与的最初规定是:一方面可以邀请贫困家长作为辅助人员参与儿童教育活动, 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儿童教育问题;另一方面为贫困父母提供兼职厨师和维修人员的工作机会。[4]这也是开端计划实施以来最初的家长参与形式。

(二) 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细化

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细化主要是贝茜·德雷珀 (Bessie Draper) 努力的结果。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父母能够尽可能地参与到儿童保教活动中来, 1967年在贝茜·德雷珀的主持下首先制定了《开端计划家长参与培训手册10A-A》 (简称10A) 。培训手册对家长参与机构组成、机构目标、家长的责任和权限, 家长参与的途径和方式等都作了的规定。比如10A规定家长参与机构的组成为:中心层面的家长咨询委员会, 代理层面的政策咨询委员会和授权层面的政策咨询委员会。这些家长参与机构的成员要求50%都来自参与开端计划儿童的家长, 另外50%来自各种社会组织;10A还详细规定了父母参与开端计划的四种途径和方式:1.父母参与开端计划项目和实施决议的制订;2.父母以雇员、志愿者、考察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活动;3.父母接受开端计划中心成员的来访;4.父母参与教育活动。所有家长参与机构的重点都应放在家长参与开端计划的实际问题上来。除此之外, 该手册还强制规定家长在各类儿童发展项目中享有优先被雇佣权。[5]1970年, 联邦儿童发展办公室对开端计划政策手册中的家长参与条款进行了再次修订 (70.2) 。新条款首次明确了中心、代理机构和授权机构各层次的责任;为了避免混乱而用图表分别标出代理机构和授权机构董事、政策委员会及开端计划领导的各自职责。图表进一步说明了各家长参与机构在什么情况必须征求家长的意见, 家长什么情况下履行其责任, 什么情况下拥有决策权;同时规定了开端计划政策委员会的职责, 赋予了政策委员会批准或否决开端计划代理机构和代理人任免的权力, 以及批准或否决开端计划预算的权力。此外开端计划还详细规定了关于家访的要求, 如果家长同意, 开端计划工作人员一年至少家访三次, 这种做法在今天的家访中还一直沿用。[6]最后, 《手册》阐明父母活动基金可以被用于解决社会问题或公众关注的问题, 例如, 健康、教育、福利和住房问题, 为了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 开端计划规定了活动基金适用于什么样的家长活动。[7]

(三) 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丰富化

1970年之后, 系列开端计划不断推出新的家长参与项目, 在鼓励更多家长促进自身发展方面不断丰富。比如, 1976年开端计划资助了家长教育课程的更新;1982年要求对贫困家庭的自立情况进行系列考察;1986年则开展对父母致富课程等等。由于参与开端计划的贫困父亲只占总数的10%, 从90年代初开始, 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开始鼓励父亲参与到开端计划的决策活动中, 或者通过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父亲的就业能力。1991年, 开端计划有6个项目接受了特别资助, 其中就有两项是对父亲参与开端计划项目的资助。这两个项目是:佛罗里达州派勒斯县的父亲参与实验, 新泽西州摩斯尔县的男性参与项目。佛罗里达的实验项目主要是为贫困父亲或男性监护人开办多种培训项目, 内容涉及面试、就业准备技巧、文化知识、高等教育入学准备、儿童发展和管理、药物滥用、人际关系、文化敏感性以及其他一些领域。此外, 该项目还要求参与者策划、实施一个社区服务计划, 并制定了相应的预算。[8]

二、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实施效果

目前, 开端计划已经覆盖了全美50个州, 另外包括哥伦比亚特区、波多黎各、维尔京群岛、外太平洋岛以及其他将近150个部落。[9]同时, 由于包括家长参与在内的开端计划资助项目不断增多, 联邦政府开端计划拨款数额几十年来持续上升。据统计, 联邦政府1965年开端计划拨款9600多美元, 1981年投入10.7亿美元, [10]2011年增至76亿美元。[11]几十年来, 开端计划家长参与的诸多项目对贫困家庭好转、儿童保教质量、提升家长自身文化素质及帮助家庭走出贫困境况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

(一) 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目前美国许多研究报告都证实了开端计划家长参与项目对于儿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比如米德高报告 (MIDCO Report) 显示儿童的进步与父母是否是开端计划的决策者和学习者有直接关系;佩里学前教育对于处境不利儿童的跟踪调查也显示:一周接受两次家访的儿童比没有家访的儿童受益更多;另外据开端计划家庭影响项目的一项研究表明, 在明尼苏达州家长参与开端计划加强了家庭的亲密度和社会的适应性, 研究人员由此推测这将会使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更好。尽管《威斯汀豪斯报告》的研究者历来对开端计划持有异议, 但该报告的研究者却对该项目给以了积极的评价, 他们认为家长积极参与开端计划对孩子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80%的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因为开端计划有所提高。[12]

(二) 对贫困父母自身发展的影响

很多真实的故事都证明了开端计划家长参与项目对于家长自身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开端计划的成功故事》一书中, 家长们讲述了开端计划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变化。在新墨西哥州卡尔斯巴德, 名为欧内斯廷·卡拉斯科的志愿者在1966年加入开端计划, 起初她连高中学历都没有, 该项目帮她取得学士学位, 最后获得了教育硕士学位。她当上了教师, 建立了当地第一所双语幼儿园, 并在1979年担任了中学校长。[13]在阿拉巴马州, 一个叫金的女孩, 当妈妈告诉她要当姐姐的时候, 她哭了。因为按照传统, 金作为家里的大女儿不得不辍学去照顾弟妹。金16岁就为人妻了, 26岁已经是6个孩子的妈妈了。金很早就认为自己的教育生涯走到了尽头, 不会有任何发展深造的机会了。但是后来金加入阿拉巴马州李县的开端计划项目, 该项目给了她重回校园继续深造学习的自信, 从此她从一个不会打字, 甚至羞于接电话的秘书成为了开端计划一个家长参与项目的打字员, 后来又取得了学士学位, 最后成为阿拉巴马委员会人力资源协调员, 她的6个孩子也相继大学毕业。[14]

(三) 促进了贫困父母经济的独立

开端计划家长参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帮助贫困父母就业, 一边促进贫困家庭经济状况的好转从而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1983年, 在对开端计划的长期效果进行一项全国性调查中显示, 有7%的家长表示开端计划帮助他们找到了工作, 有9%的家长表示在开端计划的帮助下, 他们得以继续学业。接受政府援助的家庭数量从49.2%降到了33.1%。还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在调查中表示他们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如数据显示:未参加开端计划项目时, 仅有20.4%家庭的经济状况在贫困线以上, 而参与开端计划项目以后, 则有27.8%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上。另外, 一些数据还显示:在参加开端计划之前, 母亲的就业率是23.2%、父亲是68.4%, 而参与开端计划之后, 母亲的就业率增加到37.9%、父亲则增到74.2%;住房拥有率也从参与计划前的20.8%增长到了25.7%;另外, 在参与计划前, 贫困母亲中只有27.7%拥有大学学历, 而后, 这一数字增长到了38.5%。同样, 贫困父亲中拥有大学学历的人数也从参与计划前的23.4%增长到了31.1%。[15]

三、对完善中国学前教育法规家长参与的启示

中国现有的学前教育行政法规虽然对家长要参与到儿童保教活动中有明确要求, 但还没有注意到家长参与儿童保教活动对家长自身发展和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同时迄今还没有一部行政法规能细化家长参与的具体条款。要完善中国学前教育行政法规对于家长参与的规定, 直至推进相应的立法工作, 我们有必要先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 立法者要从思想意识层面上全面认识家长参与儿童保教活动的重要意义。家长是儿童的启蒙教师。家长参与儿童保教活动不仅会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 家长参与儿童保教活动家长特别是对于那些文化程度不高且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家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也非常有益。据索长清《对城市弱势群体子女 早期教育现状调查———沈阳市3-6岁流动儿童为例》显示:城市弱势群体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处于初高中的比例较高, 其中以初中学历数量较多。这些家长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科学方法, 教育能力明显不足, 加之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对自身在儿童教育的作用缺乏明确认识, 主动参与儿童保教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另外, 由于自身受教育水平低, 很多家长往往缺乏自信心, 很难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为教育程度不高且处于社会弱势群体地位的家长提供多种儿童保教活动的机会, 一方面能够为其子女享受较好的家庭教育奠定基础。同时, 家长参与各种儿童保教活动本身也为家长参与社会生活、主动与人沟通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有形无形中能够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提升其自信心, 对摆脱弱势地位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其次, 制定完善的家长参与保教活动细则, 推动家长参与儿童保教活动。当前, 我国学前教育行政法规仅仅对家长参与儿童保教活动提出了简单的要求, 比如1989年《幼儿园规程 (试行) 》第八章“幼儿园与幼儿家庭”提出幼儿园和家长“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要求;1991年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保育和教育的要求”中进一步明确双方要“共同商讨教育方法”:200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有关家长参与的叙述是:“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16]但是所有的行政法规均没有对家长参与的组织管理机构、家长参与的资助、家长在何种情况何时间参与、家长参与的方式和途径等进行明确规定, 由此导致行政法规对于家长参与儿童保教活动的实践指导不力。借鉴美国开端计划家长参与系列规定的做法, 我国学前教育行政法规的制定有必要在细化家长参与儿童保教活动的细则上下更大的功夫。

参考文献

[1]李晓红.美国先行计划初探[D].重庆:西南大学.2006:9

[2]王树民.美国贫困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 2004:104.

[3][4][5][6][7][12][13][14]Edward Zigler﹠Susan Muenchow.Head Start The Inside Story of America’s Most Successful Education Experiment.Basic Books, A Member of the Perseus Books Group, 1992, p101, p100, p106, p111, p113, p114, p115, p116.

[8]刘彤.美国开端计划历程研究[D].河北大学, 2007.12.

[9]Head Start Today2013.03..http://www.bmcc.edu/Headstart/21Century/part1.htm

[10]宋占美, 阮婷.美国处境不利儿童补偿教育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12.04:27.

[11]Fiscal Year 2011 Head Start Funding Guidance ACF-PIHS-11-02.2013.03.http://eclkc.ohs.acf.hhs.gov/hslc/standards/PIs/2011/resour_pri_002_042111.html.

[15]Valora Washington&Urjean Oyemade Bailey.Project Head Start Model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Garland Publishing, lnc.New York&London.1 995, P67.

3.农村中学生家长陪读的利弊分析 篇三

一、陪读现象的成因分析

笔者所处的学校就是地处农村的完全中学,近年来陪读的家长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原来的单纯高三、初三毕业班陪读,现已扩展到非毕业班。有些家长陪读,确实是出于家庭允许,家长自愿,孩子所需,如有些孩子有先天不足或经常患病等。而更多的一些陪读家长则是出于随大流,跟形式,不顾实际。综合分析起来,农村中学生家长陪读一般有这样几个原因:

1.家庭经济条件的好转。现在大多数农村中学生的父母的手头相对有了一定的盈余,孩子小时,由于在外忙着挣钱,没顾及到孩子,现孩子上了中学,是成长的关键期,一般由父母抽出一人,亲自来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想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更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高考或中考增添一份力量。

2.圆自己未圆的梦。一部分家长由于长期在外打工,挣到钱的同时,更尝到没文化的艰辛,后悔自己当时没好好读书,把这出人头地的机会全寄托于孩子身上,说什么也要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让他们出人头地,不再走自己的老路,于是就亲自来监督孩子读书,以自己在外的切身体会来时常教育孩子,圆孩子的大学梦,也是圆自己曾经未圆的梦。

3.孩子攀比使然。有些学生看到别人有父母来陪读,帮助做饭洗衣照料生活,感觉非常自在,就不顾自家的实际情况,也吵着要自己父母来陪,而家长为了迁就孩子,在孩子的要求下不得已来陪读,这在陪读家长中也不在少数。

二、陪读的利

有家长在身边照顾,在一定意义上是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无生活后顾之忧。有家长陪读的学生们,不再会为放学后吃什么而犯愁,早已有细心的家长为其准备好可口的饭菜,不再会为换掉的衣服未洗而担忧,他换掉再多的衣服,都会由家长洗干净、放好,准备他随时来换。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好好学习,除了听课、做作业不能代办外,包办了所有能帮的事,即使连上床脱衣服,也都包办了,使得孩子只剩下了学习的时间,当然,也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比一般学生时间更多、环境更好的一个学习之所。

2.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管理、沟通与交流。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对中学生的教育应该是这种立体式的。而有些家长常年在外,疏忽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使得家庭教育的缺失,更使得孩子对一些社会现象不能及时明辨是非,也就会导致个别孩子误入歧途。而有家长陪读,无疑促进了这种立体式教育的形成,尤其是对一些问题生,这种立体教育,可使其更好地转变,使他们有倾诉烦恼的对象,使他们躁动的心灵有个宁静的港湾,从而可以减少一些青少年犯罪或一些学生的过激行为。

3.可使某些学生的成绩在稳定中提高。现在中学为了高考或中考,一般平时的教学考试、测验相对较为频繁,陪读家长离校较近,可以随时到校了解自己孩子成绩,若见成绩有下降趋势,就可及时提醒孩子,或及时与教师交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成绩,从而在稳定中逐步提高。

三、陪读的弊

家长对孩子的陪读,虽有以上诸多的利,但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其实陪读对有些孩子是有利的,但对有些孩子也有很多不必要的弊。

1.孩子缺乏独立性。家长长期的陪读,只会给有些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得不到及时锻炼,使其到社会上还是只会依赖父母,缺乏自己的主见,这样的学生怎能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又怎能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工作。现在不乏媒体报道,我们的新生代大学生们,有些除了只会读书、学习外什么都不会,那么试想,国家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将会为国家贡献什么呢?

2.盲目加大学习负担。有些家长要求严格,只允许孩子成绩进步,不许退步,若发现有退步,或对孩子成绩不如意,便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加大孩子学习负担,加班加点,严重扰乱了孩子的正常学习秩序,其做法当然是适得其反,造成恶性循环。

3.加重孩子心理负担。有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不惜辞去工作来陪读,若见孩子成绩没有立竿见影之效时,就会有不满情绪,时常在孩子面前唠叨,说父母为了他读书,付出了很多,若再不好好学,怎能对得起父母等诸如此类的话,这不仅不会促进孩子学习,反而影响了孩子,给他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4.产生逆反心理。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的孩子,很希望和父母团聚,但若长期在一起,尤其是那些喜欢唠叨孩子成绩的家长,对于正处于青春期逆反的孩子而言,往往会造成与家长逆反,与父母对着干。我就经常遇到找我评理的家长,说自己辛辛苦苦来给孩子陪读,付出了很多,可孩子却不买账。

5.隔代教育的错位。有些家长为了陪读,而自己又走不开,只好让祖辈们来,比如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陪读只能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对学习情况则一无所知,有时对老师的严格管理还不能理解,只知一味骄惯、纵容孩子,反而埋怨老师要求过严,使得教育严重错位。

另外,有些家长,本身素质也不高,在陪读时又无所事事,往往耐不住寂寞,或三五成群打牌,或生活不检点,这些不良现象,都会给陪读的学生造成很坏的影响。

四、如何应对陪读现象

作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其情固然可以理解,但不顾实际情况,贸然地加入到这陪读大军中来,有时可能适得其反,造成拔苗助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固然重要,是应该加大投入,但切不可简单地理解为陪读就是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到底该不该陪读,我认为应考虑好以下几方面:

1.家庭是否允许。有些家庭既无多余人手,又没有好的经济来源,这样的陪读无疑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对家庭、对孩子都没有什么好处。

2.要不要锻炼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现在一般初高中都提供宿舍,让孩子集体住宿既能锻炼其生活自理能力,更能培养其集体观念。等孩子到了高三或初三,若家庭允许,再来陪读也不迟。

3.孩子是否同意家长陪读。如果是家长一厢情愿地来陪读,而孩子却持反对意见,那就最好不要陪读了,这样只能造成孩子与家长逆反,不仅对孩子学习无益,甚至会伤害了孩子。

4.听取班主任意见。有时班主任可能比家长更了解孩子,陪读前,最好能听取班主任对孩子的评价,听听老师的意见,看是否真的需要陪读。

总之,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是没错的,陪读也是重视孩子教育的一种表现,也是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一种较好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作为家长,既要做好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更要学会放手。■

(作者单位:安徽六安市新安中学

4.张村中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大力弘扬“以德育人”的家教理念,把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氛围,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地成长。

二、工作目标

1、按教学计划圆满完成教材课程。

2、使广大家长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家教理论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3、加强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家长学校师资水平。

三、工作要点:

1、大力宣传“以德育人”的家教理念,提高广大家长的家教意识。宣传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明确为国教子的责任和义务。

2、根据教材,系统传授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指导家长掌握科学教子的方法。

3、帮助家长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家长自身的教育行为,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4、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培养家长的先进典型。

四、工作措施

1、建立家长学校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制定《学校章程》、《家长委员会职责》、等规章制度。是家长学校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健全家长委员会的建设,聘请有社会威望和影响的家长为委员会委员。各班学生家长为委员会委员。家长委员会负责日常具体工作,每学期有委员会组织家长进行一次家教知识讲座,组织家长为学校出谋划策。

3、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教理念,及时解决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不良行为,确保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4、定期召开家长会。

学校要求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家长可以到教室听任课教师讲课,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掌握孩子课堂学习情况,及时与学校领导和教师交流教子的经验方法。

五、活动安排

三月份:

建立家长学校委员会

四月份:

组织家长委员会成员参加学校活动

五月份;

家长交流经验六月份:

召开毕业班家长会

什川中学政教处

5.毛都中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篇五

宁江区毛都中学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 “三个代表”理论为指导,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发展为总目标,以家长学校培训为主阵地,促进家长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科学化、规范化,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身体素质、劳动习惯、审美情操及心理品质得到全面提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

二、组织机构:

组长:包少辉

副组长:李强张文彬

成员:各班主任

三、教育内容:

1、新世纪,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

2、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中学生学习生活。

3、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如何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指导。

4、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5、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卫生、心理健康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6、后进生的成因及预防、矫治。

通过上述内容,使家长明白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教育孩子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集体,关心、爱护、尊重他人,遵守纪律,知法、守法,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严禁孩子抽烟、赌博、作弊、酗酒、出入营业性舞厅、游戏机室和参与迷信活动等,防止孩子违法犯罪。教育孩子重视知识,热爱科学,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根据社会需要,确立职业理想。教育孩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集体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以艰苦朴素、勤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的观念。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正确分析和接受社会信息,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教育措施:

1、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庭教育组织,根据大纳主要内容,开展指导家庭教育活动,还可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请家长参加学校活动等方法向家长讲授家教知识,指导家庭教育。

2、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尊重学校的教育意向,支持学校的教育措施,积极参加家长学校学习,了解家庭教育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身形象,树立优良家风,创立学习型家庭,优化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建立家庭教育委员会,兴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争取社会有产单位和部门进行积极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争取各单位支持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学习和其他家庭教育的有关活动。

五、活动时间及安排:

活动时间:每学期一至二次(具体时间另定)

方式:以讲座、看录像为主,以经验介绍、座谈为辅。

6.中学家长会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先进的理论、正确的观念、科学的方法武装广大家长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社会有用之材。

二、工作目标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学校是加强家庭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和重要途径,凡在校七至九年级学生的父母必须确定一人,坚持学完全部课程,家长受教育的巩固率达80%以上。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率达85%以上,家长出勤率达85以上,力争获得市级示范家长学校的称号。

三、领导小组

组长:柴代猛

副组长:高宗奎

成员:各班班主任老师

四、办学形式

以学校开办家长学校为主,同时发挥社区优势同社区联合举办短期培训,整合教育资源,举全社会之力办好家长学校。

五、工作方法与措施。

每次授课辅导员要严格考勤作好记载每次活动后要写好小结。

1、认真备课精心教学。授课教师必须精心备课认真准备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既有理论又能结合实际深入浅出注重对孩子的心理辅导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也可以多样化让家长能悟出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2、强化过程注重考评。教学要有规范性在家长学校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过程,就是要求家长人人参与学习,人人有学习笔记,有一定数量的心得体会等。同时也要注重结果,就是对授课内容要进行检测,了解家长掌握的情况以便及时反馈信息。

3、总结调查狠抓典型。在开办家长学校的过程中教师工作要细致要能及时发现典型,如家长通过学习转变了教育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的典型,家长通过学习

提高了认识加强了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的不良行为得到改正的典型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典型人和事教育家长从而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六、教师队伍建设。

一支热心家教工作具有一定的家教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家长学校的教师实行专兼结合,以在职教师为主体退休教师为补充。同时聘请社会知名人士、教育专家、教育孩子成功人士来学校讲座,现身说法。用鲜活的例子教育家长让家长从中吸收好的经验和作法。

七、具体安排

九月份制定家长学校活动计划、家长学校开学典礼、家长学校专题课授课。十月份成立家长委员会、与家长成员取得联系商讨确定本学年活动。十一月家长优秀论文比赛、家长知识讲座安全教育系列

十二月份家庭问题问卷、咨询、测试。

7.中学家长会计划 篇七

关键词:家长委员会,寄宿制高级中学,运行机制

曾几何时, 教育——一件本来应该安安静静做的事情, 来到了聚光灯下, 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 而家校关系又是教育中的敏感话题之一。随着社会发展, 家长对教育的期待值也越来越高, 美好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之间的差距总是让家长充满失望。家长们在一起谈到孩子, 谈到教育, 除了抱怨就是无奈, 他们抱怨学校, 抱怨老师, 也抱怨社会。而学校和老师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和满肚委屈, 甚至是不满, 他们认为现在很多家长太娇惯孩子, 缺少与孩子的沟通, 在教育投入上金钱多而精力少, 在教育评价上挑刺多而宽容少。可以说, 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一直存在着这样一条鸿沟。

建立家长委员会, 并发挥其沟通学校与家庭的作用, 化解家校双方的潜在矛盾, 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途径。首先, 家长委员会作为一个组织, 它具有群众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这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家校双方的平等, 最大程度地减少沟通过程中家长一方的种种顾虑和对学校、教师的偏见。其次, 家长委员会作为一个组织, 它的正常有序运行, 可以使很多问题得到及时而客观的关注和反映, 尽可能地避免问题的堆积与恶化。最后, 家长委员会作为一个组织, 它可以在和学校民主沟通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其作为家长阵线的优势, 有针对性地做好部分家长的思想工作, 促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同一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在第十三章“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中明确提出把“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作为“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2012年2月, 国家教育部又通过颁布《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来进一步深入推进这项工作。这充分表明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已经迫在眉睫,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全面深入地开展相关工作。

杭州第四中学下沙校区 (以下简称“四中”) 作为一所寄宿制高级中学, 在家校沟通方面面临的问题比普通走读学校更为严峻, 为了使学校工作有突破性发展, 学校将家长委员会作为新的工作增长点, 高度重视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近年来, 学校在家长委员会的运行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机制

1. 校长主导。

家长委员会并不是新鲜事物, 早在1988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第四章“德育大纲的实施途径”就提到“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建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方式, 密切与家长的联系, 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因此, 很多学校都有家长委员会这一组织, 只是彼此运行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现行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 即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等观念也已经是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无论是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 都说明校长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意见》强调成立家长委员会是教育制度创新和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强化民主管理、拓展发展空间的大事。但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家长委员会的存在不仅没有强化校长的权力, 反而对校长的工作有了更多的制约。另外, 家长委员会的顺利运行有赖于家校双方的良性互动, 各种意见建议或者行动方案要得到校长的支持才能落地, 否则还是空中楼阁, 如果处理不当, 有时甚至会使家校双方矛盾加深。因此, 无论是家长委员会的建立还是其后续运行, 校长的认识和态度具有决定意义。

四中自从实施寄宿制管理以来, 历任校长均十分重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积极作用。为统一认识, 校长多次在行政会、教师会和家长会上强调建立家长委员会的意义, 明确家长委员会的功能与作用。与此同时, 学校将家长委员会相关工作纳入学年工作计划, 校长牵头落实起草《杭州第四中学家长委员会章程》 (以下简称《章程》) 。《章程》不只对家校双方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有了明晰的界定, 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工作中的越界行为;更重要的是为日后家长委员会制定具体工作制度奠定基础。校长的大力推动使得家长委员会的建立能够得以快速推进, 并且为日后顺利运行铺平道路。

2. 宣传跟上。

目前, 很多学校的家长委员会不是有名无实的“空壳”, 就是依附于学校并成为学校说服其他家长和全体学生的工具, 这使得家长委员会处在更加尴尬的境地, 严重影响其自身形象。之所以造成这样恶性循环的后果, 和很多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为我所用”的初衷有很大的关系。事实上, 家长委员会“用”在学校工作的哪些方面, 怎么“用”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为彻底改变家长委员会在很多家长心中的负面印象, 学校变以往家长委员会“为我所用”为“为学生所用”, 把家长委员会工作定位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最和谐的家校空间”。这样, 学生在和谐的家校环境中获得最好的发展, 家长自然满意了;而学校也在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获得办学水平的提升和教育价值的彰显。学校在对家长委员会有了科学定位以后, 就动员一切力量, 利用各种形式, 在校内外营造氛围, 让家长、老师, 甚至学生都能充分了解, 为家长委员会的建立造势、铺路。

议题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及其制定的要求, 往往决定着公民参与的易进入程度, 而工作涉及的利益关系人数量越大、参与范围越广, 参与的积极性也就相应越高。基于这样的认识, 学校着重向全体家长介绍家长委员会的具体工作职能, 即可参与的活动议题。首先, 学校在制定《章程》的过程中就多次召开教师和家长座谈会, 一方面是听取意见建议, 完善《章程》内容;另一方面座谈会本身就是很好的宣传途径, 在讨论中加深认同感。其次, 通过各个班主任利用暑假家访的机会, 更广范围听取家长意见, 在开学前以德育研讨会的形式集中反馈。当《章程》定稿以后, 新学期开学不久, 学校马上召开有关家长委员会工作的专题家长会, 由校长亲自向全体学生家长进行宣传动员。

3. 选举民主。

从家长委员会能否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责任感, 能否得到其他家长的支持, 委员会主要成员能否尽心尽责等角度来看, 家长委员会由家长选举的效果最佳, 学校指定的效果一般, 而定选结合效果最差。同时, 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立家长委员会本身就有推动学校民主建设之功能。因此,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 家长委员会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是必须的, 是最理想的选择。

不过,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 家长委员会成员的工作纯属义务奉献, 而工作没做好却需要承担责任, 甚至受到其他家长的批评指责, 心理压力会比较大。因此, 家长委员会主要成员必须符合“有精神, 有能力, 有时间, 有担当”四个基本条件, 即第一要有奉献精神, 愿意为大家服务;第二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能够做事, 做成一些事, 如果有某些专长、知名度当然更好, 这样也会方便做事;第三, 有一定的空余时间, 这是非常必要的, 家长委员会的成员需要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来处理相关的事情;第四, 要有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学校要求班主任根据“四有”基本条件, 利用家访掌握情况、了解想法, 并通过适当的方式与部分非常适合做家长委员会工作的家长沟通, 鼓励其参加竞选。这样事先适当干预的方式, 一方面可以尽可能保证家长委员会成员日后正常开展工作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不会妨碍家长民主选举的需要。另外, 学校考虑到家长人数多以及高中阶段的学生每个年级的特点差别大的特点, 在《章程》中设置了年级家长委员会和学校家长委员会两个相对独立又有紧密联系的组织, 并规定采用不同的选举办法。年级家长委员会由年级家长直接选举产生, 而学校家长委员会则由三个年级家长委员会全体成员选举产生。

二、家长委员会的运行机制

家长委员会建立以后, 严格按照《章程》相关规定开展工作, 其正常运行实际上就是履行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 拨云见日———知情权。

从目前家校沟通情况来看, 家长在知情权方面的保障还是很不错的, 学校总会定期或不定期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校讯通、校园网等形式向家长通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 我们充分注意到家校沟通的重要性, 推出“月信制” (一个月左右给家长写一封信) , 及时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后阶段的工作安排。尤其是在碰到节假日时间调整以及运动会、春秋游、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的时候, 学校一般都会提早半个月左右给家长写信, 通知相关事宜。

但是, 上述家校沟通方式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家长获取信息相对滞后而且被动, 许多家长会有“雾里看花”的感受, 而家长委员会建立以后, 这一情况得到很大改观, 原来的“雾里看花”转变为“拨云见日”。首先, 从时间维度上看, 家长委员会通过听取学校发展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的方式, 提前知晓学校的发展方向、重点工作以及主要教育教学活动安排等情况, 充分实现知情权的优先, 而且为参与权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其次, 在空间维度上看, 家长委员会根据《章程》规定, 使家长从校外走到校内, 甚至可以走进教室, 深入课堂。这样, 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从形式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在内容上也较以往更为具体深入。

学校家长委员会在每年暑假期间, 会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学校学年工作计划的讨论;而各个年级组会就年级主要活动向年级家长委员会征求意见。家长的知情权得到更大的保障后, 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力度也变得更大, 尤其是在运动会、春秋游、文艺汇演等重大德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效果最明显。另外, 学校家长委员会还根据《章程》规定, 专门制定了《杭州第四中学家长进课堂若干规定》, 让“神秘”的课堂通过制度的方式有序有限地向学生家长开放, “孩子在学校到底学些什么?”“孩子在学校到底是怎么学的?”等疑问的答案, 家长都能了然于胸。而事实上, 这样的知情权的有效保障, 其实也完善了家长的参与权和监督权。这种开门办学的方式不仅对家长有利, 其实对学校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会促使学校的工作更全面、仔细, 会促使教师的教学更严谨、科学, 可谓一举两得。在实践的过程中, 家校双方都必须认识到知情权是履行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前提, 双方都要拿出更多的诚意, 尤其是校方要有更多的包容和谅解, 把这锦上添花之事做好。

2. 有的放矢———参与权。

全面而深入的知情权为家长的参与权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充分的信息了解、切实的利益相关, 让家长的参与更理性而有效。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 家长委员会在学校德育管理、高效课堂建设以及推进新课程改革等方面大有作为, 每个学期学校会选择一两件事情作为重点工作, 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日常管理, 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目前学校家长委员会较为成功的运作案例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参与学生奖惩制度的修订。

家长委员会参与学生奖惩制度的修订, 既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权, 又可以使学校对学生的奖惩措施得到广大家长的最大理解和支持。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 没有家长参与的制度一定会为日后的落实埋下隐患, 毕竟高级中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未成年人, 有很多工作都需要作为监护人的家长的配合。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 学生周一至周五都住在学生公寓, 可以避免每天的“舟车劳顿”, 学校、家长、学生都深知这一点。过去, 碰到有学生违反相关纪律要求, 学校就会根据管理制度对相关学生采取暂时取消其住宿资格的措施。学生不能在学校住宿, 就需要家长每天接送, 自然给家长的生活带来干扰, 因此在具体落实这项制度的过程中, 来自家长的压力很大。班主任、年级组长等相关德育工作人员往往需要花很多精力事先与违纪学生家长沟通, 然后再作出决定, 而这很多时候又会影响制度的严肃性。自从有了家长委员会参与以后, 学校对相关制度进行细化, 更多地考虑家长对问题的看法态度, 对很多问题作了更详细、更人性化的补充, 这也保证了制度能得到家长更大的支持, 落实起来自然更加容易。家校对问题的看法保持一致, 教育的效果也就更理想了。

(2) 参与学校重大德育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实施。

自从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以后, 学校每年的重点德育活动如运动会、春秋游、文艺汇演、毕业典礼、成人仪式、周会等等, 都有了家长委员会的参与。这不仅大大减轻了学校组织这些活动的工作压力, 更重要的是活动本身有了更多的创新元素和亮点, 同时也为更融洽的亲子关系创造了好机会。很多有专业背景和特长的家长参与学校周会, 通过主题讲座、报告的形式给学生和老师带来别样的教育机会, 深受师生的欢迎。

(3) 参与学校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随着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最大亮点的选修课在很多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同时也让学校深感压力重重——师资的安排和特色课程的开设。学校经过商量, 决定借鉴家长委员会参与周会等重大活动的经验, 同样希望通过家长委员会, 利用广大家长的强大力量, 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选修课建设, 不仅走上报告台, 更能走进课堂, 走上讲台, 亲自为孩子授课。这既是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参与, 也是家长换个场合履行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权。我们对此满怀期待, 我们也有足够的信心把这件好事做好。

(4) 参与学生的周末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外地市学生在杭州主城区就读的比例越来越高, 随之也就给学校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周末留校学生如何管理。作为杭州全寄宿制规划设计的重点中学, 我校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解决方案。目前, 基本上每届学生中都有30~50不等的外地市学生周末无法回家, 需要生活在学校。而高中学生又还都属于未成年人, 需要成人的监护, 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了学校的身上。现在很多家长, 尤其是这些外地市的家长不是“没时间”就是“没能力”管孩子, “全权托管”, 殊不知这样不完整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尤其是孩子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如何依法且合情合理地解决这些学生家庭的实际需求, 学校认为家长委员会可以有所作为, 甚至可以“主动”担当相关工作。家长委员会集体商议, 互相协调, 和学校一起为学生服务, 就很好地解决周末管理的困难, 这不仅有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 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这样的担当其实是家长对自己作为孩子监护人责任和义务的切实履行, 是家长教育权的具体实践。

3. 循序渐进———监督权。

根据《意见》的精神, 家长委员会是由学校主导建立的组织, 是学校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 家长委员会作为家长民主选举产生的群众组织, 其工作上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正是家长委员会的依附性和独立性并存的特点, 决定了其运行过程中行使监督权的复杂性。另外, 家长委员会关注学校教育, 无法排除一些功利动机、众多家长的非专业背景以及家长委员会组织本身的短期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监督权必须稳妥处理, 将其与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相结合, 逐步有序推进。

从高级中学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育的监督权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纯粹监督, 二是通过参与实现监督。第一类譬如家长委员会监督学校的收费情况、依法治校情况, 对学生的评优评先是否符合相关制度等等。第二类参与性监督就显得更深入, 目前从学校的实践情况来看, 有两项工作的开展还是很有效果的。

(1) 参与学校各类自主招生推荐的监督工作。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高考改革的稳妥推进, 自主招生 (包括浙江省的三位一体招生) 已经成为很多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学校充分认识到公开是公平的基本前提, 也是“民心所向”, 因此, 每年都会针对此项工作设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并让家长委员会全程参与其中, 有了家长的参与和监督, 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争议, 有效促进学校作出科学、民主的决策, 让关系学生升学的重大事情在社会的阳光下运行, 避免对学生利益的无谓侵害。

(2) 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现对教师工作的监督。

这项工作的推进一定要慎之又慎, 因为它会涉及教师的权益, 如何实现有序有度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学校将其与原有的家长开放日结合, 家长委员会根据工作安排事先与学校教务部门联系, 由学校协调家长委员会相关成员进入课堂听课的时间和范围。家长进课堂听课对老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一方面课堂更加透明, 需要接受来自除了同行以外的评价, 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了解更真实的课堂, 更全面的自我。而对学校来说也成了促进教师发展和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手段, 成了家校合作的新途径。

三、家长委员会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的工作具有很强的义务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工作的随意性, 更不能抹杀它对工作不断完善的一种追求, 而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反馈是促使工作不断完善的一种有效途径。

1. 评价主体。

目前, 很多地方把家长委员会的相关工作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内容之一, 因此, 工作的评价实际上更多的是教育相关行政部门对学校工作的检查、评价。而根据家长委员会依附性和独立性并存的特点, 家长委员的评价不应该局限于此。第一, 家长委员会的第一评价主体应该是全体家长, 这个可以在换届的时候进行, 当然也可以在学期中间进行, 但是一年一次比较合适, 不宜太频繁。第二, 学校也要做好对家长委员会工作的评价, 毕竟它是在学校的主导下开展工作, 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就可以通过座谈的形式来进行, 在沟通中评价, 在评价中沟通, 效果会更好。第三,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 对由家长委员会具体牵头实施的具体工作进行评价, 来自学生的评价会成为家长委员会做好学生服务工作的最大动力。第四, 上级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也需要参与评价考核, 并向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及时反馈。第五, 家长委员会成员还需要做好自我评价工作。

2. 评价内容。

工作评价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应该是《章程》以及每学年的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 当然不同的评价主体, 具体条目可以在评价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适当选择。

3. 评价频次。

一般来自全体家长、学校、学生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不宜过多, 一学年一次为好;而家长委员会的自我评价则可与工作例会等相结合, 一个月或两个月一次。

4. 评价方式。

评价是对家长委员会成员工作的一种认可和促进, 因此, 学校高度重视家长委员会工作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建设, 充分利用评价所伴随的强大的洞察力和信息提供能力, 发挥其对家长委员会工作指导的作用。

评价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调查问卷的方式, 二是座谈会的形式, 三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根据学校的实践来看, 一般全体家长、学生的评价均采用调查问卷, 而且问卷可以做成机读卡形式, 更有利于最后的数据处理;学校评价和家长委员会的自我评价则更适合座谈会的形式来进行, 即在沟通中完成评价和反馈;而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则以检查、书面和口头汇报等形式来实现, 最终教育行政部门予以评定。当然无论采取哪种评价方式, 一定要保证评价内容能及时准确反馈 (书面或口头) 给家长委员会成员。

总之, 家长委员会的建立与有效运行不仅能够保证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实现家长与学校的良性互动, 有利于解决当下学校教育教学的诸多困难, 而且也是进一步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 每一所学校都应该结合自身实际, 创新机制, 凸显实效,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应有功能,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德育大纲[J].人民教育.1995 (4) .12

[2]孙柏瑛.公民参与形式的类型及其适用性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J].2005 (5) .126

8.中学家长会计划 篇八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046-01

[摘要]目的:探讨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儿童计划免疫的方法。方法:实施切实可行的引导方法,对6007例计划免疫接种记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片区内99.2%的儿童家长主动带子女来院接受计划免疫接种。结论: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工作的知、信、行等,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而提高。

[关键词]儿童计划免疫;家长认识;体会

计划免疫普及工作做得好,不仅与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分不开,而且与家长对计划免疫工作的支持息息相关。家长的支持与自身提高计划免疫知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1]。我们就如何提高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能力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对象

为2005年1月~2007年12月来我院接种疫苗6007例,均有计划免疫接种记录。

2方法

实施计划免疫宣传、政策鼓励、优质服务等综合措施,引导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工作的知、信、行;以片区内计划免疫适龄儿童为基数,计算儿童家长主动带子女来院接受计划免疫的接种率。

3结果

3.1接种率统计,见表1。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2007年比2006年有大幅度提高,其中2007年新生儿143例全部实现接种。仍有25例接种项目不全或没有接种(家长携子外出打工等原因)。

3.2向儿童家长共发放计划免疫调查表1000份,收回有效调查表930份,满意率率为98.8%。

4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儿童计划免疫的方法

4.1用好的政策鼓舞家长:目前,常规免疫在四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此项政策的实施不仅让儿童受益、家长高兴,而且大大促进了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进展。

4.2用娴熟的技术信服家长:在为儿童预防接种时,我们注意接种部位的选择避开炎症、硬结、疤痕及病变部位;严格无菌操作;皮肤消毒用消毒药由内向外旋转式涂擦,面积不小于5平方厘米,待干后再注射;选择正确的接种途径,分清需要皮下、肌内或者口服等;详细询问有无禁忌症,严格掌握一般禁忌症、特殊禁忌症和绝对禁忌症;严格检查一次性注射器质量;同时考虑一些夹杂因素(如笔头接种、无效接种等)。通过上述准备工作后,方可为儿童实施疫苗注射,这样不仅能保证接种免疫成功,也让家长信服。两年来,我们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把大城市先进技术经验学到手,用新颖的项目、地域领先的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计划免疫接种工作。

4.3用优质的服务感染家长:在为儿童及家长服务时,我们时刻注意自身的医德医风的修养,文明用语、礼貌、周到、细致、耐心、态度和蔼、衣着整洁、配戴齐全(为儿童注射时穿白大衣、戴口罩、帽子)、微笑服务,用自己充实的专业知识、技术知识解答家长的疑惑。我们给接种的儿童准备了多种玩具,让他们在玩乐中愉快地接受免疫接种。

4.4利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来影响家长。其中包括:①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我们在接待家长带领儿童主动来院接种及走访入户调查及时,均发放宣传单,讲解预防接种能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易感性、切断构成传染病流行的生物学基础、实现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知识点,借题发挥、因势利导。②以点带面式的宣传。家长对健康、保健认知水平不同[2]。我们在每片区域里选择部分家长,他们理解能力强,有表达口才,以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帮助我们宣传计划免疫知识,效果非常好。③加强新闻媒体的报道,主动协助市疾控中心定期在电视、报刊上做有关计划免疫知识问答、访谈等方面宣传。④对个体户、无业者、工人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和父亲反复叮嘱计划免疫接种的利害,尽量减少免疫接种的盲点。

5讨论

9.问安中学家长会小结 篇九

本次家长会分年级于本周星期三、四、五三天进行。各年级在分

管年级的领导和年级组长的组织和指导下,工作积极、主动,严谨、踏实。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家长更多的了解了学校、了解了老师、了

解了学生。家长和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使家、校结合进一步加

强。本次家长会共到家长500多人,仅几十名名家长因各种原因未能

参加。家长对自己的子女在问安中学读书感到放心、满意。对学校、对子女的未来充满希望。可以说,这次家长会取得圆满成功。

问安中学

10.汇文中学家长会安排 篇十

一、时间:5月5日(周日)上午

二、程序:

1、7:50前各位学生家长进校入班2、7:50-8:35家长跟班听课,查看学生作业、成绩、小结。3、8:45-9:30班级召开家长会。

(1)班主任作班级工作总结,对学生品德学习,行为习惯等,有实例分析。

①学校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长足发展。

办学特色:主动学习,多元发展。

②小班化教学,学生人人受关注,人人有进步,尖子生更优,成才率更高。

③老师教学负责、严谨,对每一位学生高度负责。④学生学习刻苦、主动,学风严实。

(2)科任老师代表发言

(3)学生代表发言

(4)家长代表讲话

(5)家长自由发言4、9:50-10:35家长集中开会(三楼多媒体教室)

三、准备要点:

1、校门外有欢迎展板。

2、5月4日课外活动时全校大扫除。

3、各种材料准备精细。

11.“明日行动计划”挖掘中学生创意 篇十一

马新BMW 7

系在北京首

航。除了启用

高效引擎和

节能技术,新

BMW 7 系全面引入BMW 互联驾驶科技,以

呼叫中心和互联网接入两大平台集成前所未有

的尊贵服务和功能,将豪华车的定义推向了一

个新的新境界。

据悉,新BMW 7 系配备BMW 互联驾

驶,结合为中国用户全新设计的带手写输入板

iDrive 按钮和全新BMW 专业导航系统的第三

代BMW iDrive 系统,从便捷性、信息娱乐和

安全性三个层面上全方位提升,为客户提供全

天候“管家”级专业服务,带来最尊贵体验和

最安心旅程。

旅程中,乘客可以得到咨询服务,包括随

时随地与服务专员建立免费通话,服务专员可

快速查询兴趣点和发送行驶路线至导航系统,

并提供航班和酒店预订等私人服务;紧急救援

协助:车辆可以在发生碰撞时自动检测碰撞强

度及驾驶者/ 副驾驶的受伤情况,并自动向救

援中心发出信号。 □文/ 中华工商时报

“明日行动计划”挖掘中学生创意 “在中国 为中国”

GE科技节开幕

联想成为全球最大个人电脑公司互联驾驶科技亮相北京

设计更为简洁方便的北京立交桥、对马路

红绿灯的智能化控制提供解决方案、设计更为

科学合理的分类垃圾桶……日前,北京市人大

附中进行了一场创意大赛“明日行动计划”吸

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明日行动计划”,即ATVenture (Action for

Tomorrow Venture),哈佛大学每年的录取新生

都会参与这项活动,同时在其下属的HSYLC

(中美青年领袖峰会)也进行开展。“明日行动

计划”进入中国高中,旨在为中国高中生提供

一个将理想付诸行动的舞台。

据了解,在“明日行动计划”中,学生们

将在助教的指导下,就共同关心的社会议题展

开研究和讨论,并组成10 人团队合作完成一个

改善社会某种现状的项目提案。而提案中的优

秀者将有机会参加全国性的比赛。组织者表示,

举行这样的创意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

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 □文/ 记者 李鹏

在个人电脑发展史上,PC 行业的全球第一历

来被发明了计算机的美国企业所垄断,但今天,中

国的企业——联想创造了历史。全球著名市场调研

公司Gartner今天发布的第三季度PC行业报告显示,

联想历史上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PC 厂商,全球市

场份额达15.7%,而惠普则为15.5%。

对此,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杨元庆表现得

很平静,他表示:“分析数据的发布再次表明了联想

持续而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也证明我们的成功模

式仍然在发挥作用。”

据了解,联想在并购IBM PC 部门之后,把在

美国罗利的研发中心、日本大和实验室与联想在北

京和上海的研发中心进行整合,打造中国IT 产业史

无前例的“全球创新三角”。到2012 年9 月,联想

已拥有46 个世界一流实验室,在全球拥有7800 项

专利以及专利申请,其中有6000 余项是发明专利。

□文/ 科技日报

图/CFP

图/中华工商

图/中国日报

主题为“中国创新 增

长共赢”的GE 中国研发

中心科技节正式拉开帷幕。

今年的科技节恰逢“在中

国为中国”研发战略实施

五周年。从2008 年项目启

动以来,“在中国为中国”

专项研发基金已累计投入

超过1.7 亿美金,专门研

发针对中国市场的新产品、

新技术和新的解决方案。

截至当前,“在中国为中国”

研发项目已诞生了近40 项

新技术和产品,并在中国

及全球市场获得成功。

GE 科技节是GE 全球

五大研发中心每年共同举

行的科技嘉年华。通过产

品演示、论坛活动及互动

游戏等方式,科技节将充

分展示GE 在“在中国为

中国”等众多研发领域的

最新产品与技术。

GE 中国研发中心总裁

陈向力博士说:“令我们感

到振奋的是,我们的科研

成果与国家‘十二五’规

划和医疗改革十分吻合,

也印证了我们与中国共同

成长的发展理念。”

□文/ 闫超华

08—09.indd 8 2012—10—13 AM 0:32:06

科技生活 2012年10月15日9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10 月

10 日在中国宇航学会举行的庆祝2012 年世

界空间周科普报告上透露,嫦娥三号计划将于

2013 年实施,嫦娥五号计划在2017 年完成我

国无人月球探测“绕落回”中的第三步也是最

后一步——取样返回任务。

欧阳自远说,嫦娥三号将于明年执行“绕、

落、回”计划中的第二步。届时,嫦娥三号的

着陆器和月球车将同时降落在月球,联合执行

任务,这在世界上还是首次。嫦娥三号落月后

的主要任务是精细探测月球局部地区,包括化

学成分、矿物组成、地质结构、月球表面环境

等。着陆器上将安装一台天文望远镜,将首次

实现月基天文观测。 □文/ 科技日报

近段时间,“经梧太

极第一代传人闫芳老师

收徒仪式上推手”的视

频在中国乃至世界引发

轩然大波, 女“ 大师”

不需肢体接触就能将多

名男弟子击打得上蹿下

跳, 被网友讽为“ 像摸

了电门”、“这不是武术,

是妖术”。

10 日,“ 太极拳大

师李经梧百年诞辰纪念

座谈会”上,闫芳师傅

李经梧次子李树峻等后

人委托项国员等入室弟

子向社会公开声明:“维

护国粹尊严,荡涤门内

浊流”,“因为闫芳的假

太极拳推手,把中国的

太极拳推向了深渊,而

且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

我们一致同意将闫芳开

除山门。”

李经梧后人及众入

室弟子针对近期社会上

疯传的关于太极拳的

“怪”现象,正式向社会

承诺:“ 维护国粹尊严,

荡涤门内浊流”。

□文/ 中国日报

近日,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所研制的老人

服务机器人近日通过了专家组现场鉴定。这项新成果为解决日益

严重的老龄人口激增与护理人员短缺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新方法。

该项目来源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千家万户机器人”项目

中的“老人服务机器人”课题。该项研究突破了家庭环境下机器

人自主行走、物体抓取、多通道人机交流、远程报警等关键技术,

研制出高可靠、低成本的老人服务机器人样机。

该研究所副主任孙少明介绍,如果家里的老人摔倒了,这种

机器人会发出请求援助的讯息,确保在第一时间通知老人的亲人;

如果老人口渴,只要发出语音指令,它会马上递杯水;它还会提

醒老人吃药,陪老人聊天、下棋。 □文/ 新华社

日前,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助理研

究员刘强和李剑武在西双版纳州关累镇勐远考

察石灰山季雨林时,发现了兰科玉凤花属植物

的新纪录种,并根据发现地将其中文名译为勐

远玉凤花。据悉,该新纪录种为我国首次发现

报道。

刘强介绍说,兰科玉凤花属植物全世界分

布多达600 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目前,我国记载的有54 种,其中19 种为我国

特有种。玉凤花属植物由于块茎2 个对生,形

似人的肾脏,因此民间将其形象地称为双肾参。

据记载,勐远玉凤花分布于泰国、老挝和

越南,生长于400 ~ 800 米的草地中。在我国

分布的植株生长在1000 米左右的石灰山季雨

林生境里。从形态上来看,勐远玉凤花与我国

的版纳玉凤花最接近。不同的是,勐远玉凤花

唇瓣侧裂片的外侧几乎达基部,具有多数深的

线状裂条,侧萼片反折,唇瓣上有红色锈斑。

□文/ 中国科学网

嫦娥五号2017年月球取样

我国发现兰科新种勐远玉凤花

推手整得像

“摸电门”

闫芳被逐出师门

12.中学家长会计划 篇十二

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施的“技术准备计划”(Tech Prep)是衔接中学教育与中学后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是美国解决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和教育改革等问题的一项策略,是美国社会多方面需求的综合反映。

(一)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

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但美国雇主对其雇员的技能水平并不满意,他们经常抱怨那些只有中学毕业文凭的雇员数学、英语等基本技能很差,并缺乏良好的工作习惯,不肯安心工作,等等。[1]学术界对美国教育这一状况的批评也很多。如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选择:高技术还是低报酬》和《职业对学校的要求是什么》两个重要报告批评了现行教育系统没有把进不了大学的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熟练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工作者。[2]据调查,1992年,美国16~24岁的青年人中大约有340万人没有完成中学学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中学生中有四分之三没有继续接受教育,这些青年尤其缺乏21世纪劳动者所需要的技能,缺乏产业界所需要的知识。[3]

(二)适应美国就业结构变化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工作岗位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不断增强。美国劳动力市场对专业人士的需求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基本稳定在20%;而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则从1950年的20%增长到1991年的45%;对非技术工人的需求已从1950年的60%降到1991年的35%,2000年降到15%。[4]1973年至1984年间,增长速度最快的10个行业依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7.8%)、服装行业(6.8%)、饮食业(5.0%)、金融业(3.9%)、食品零售业(3.3%)、地产业(2.6%)、批发业(2.4%)、仪器及有关产品制造业(2.4%)、保险业(2%)。[5]从这一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实施“技术准备计划”是为了适应就业结构变化的需要。

(三)应对美国青年高失业率

美国20世纪90年代总体失业率较低,但是失业人口中青年的失业率相当高。美国1990年和1993年25~54岁人口的失业率分别为4.5%和5.8%,但同期其15~24岁人口的失业率达到11.1%和13.3%。[6]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报告提出,“在美国,大家越来越认为要取得成功需要更多的教育,但争论的焦点在于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中学阶段,过多的年轻人接受内容泛泛、导向不明确和对未来没做什么准备的一般性教育,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7]报告列出统计数据:美国中学毕业生约42%~50%升入4年制学院,其中50%的人离校终止学习,而大学毕业生中50%~60%没有立即找到工作,或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因此,青年的高失业率以及人们对美国中学教育现状的不满,促使美国联邦政府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上推出“技术准备计划”的策略。

二、“技术准备计划”的理论与实践

(一)“技术准备计划”的目标

“技术准备计划”是由美国社区及初级学院协会前主任戴尔·帕内尔(Dale Parnell)提出的,他在《被忽视的大多数》(The Neglected Majority)中,将中学生分为四个“四分之一”。[8]前“四分之一”称为“高校绑定组”,即学习成绩特别优异且已经充分做好升入大学深造准备的学生群体;后“四分之一”称为“问题严重组”,即不论在教育、社会及经济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群体。这两个群体都能够得到中学的密切关注,要么为其提供可适用课程,要么为其提供指导性服务和其他资助项目。而学业成绩及能力处于中间部位的两个“四分之一”群体却因为不受学校关注而被称为“被忽视的大多数”,这两个群体由于缺乏稳固的数学、科学、交流和技术学科背景,往往无法适应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工作,在面对大学要求的基本学术技能时也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帕内尔提出的“技术准备计划”就是针对这个“被忽视的大多数”学生群体设计的,旨在增强他们的学术能力和职业技能,满足升学和就业的双重需要。

帕内尔的“技术准备计划”不仅引起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还得到联邦政府的认可。1990年国会通过的《卡尔·D·珀金斯职业与应用技术法案》(《Carl D.Perkins Vocational and Applied Technology Act》)中,还专列了《技术准备教育法》(《Tech Prep Education Act》)作为其组成部分。[9]1991年,联邦政府就为此拨款6,300万美元,1992年更增加到9,000万美元。[10]政府部门希望通过“技术准备计划”,在中学与中学后教育机构之间建立一种正式的衔接协议,为那些不能或者不愿意升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提供高层次的数学、科学、交流和技术教育,从而实现学术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共同发展,为学生升学与就业做好双重准备。因此,“技术准备计划”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11]:培养更具国际竞争性和适应性的劳动大军;为美国的雇主提供大量的、高质量的新一代雇员;帮助企业发展,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技术准备计划”不仅力求将中学与大学(特别是两年制学院)相连接,而且力求将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其目的在于使中学毕业生不仅能够适应新经济提出的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要求,同时能够适应大学对学生基本学术技能的要求。

(二)“技术准备计划”的实施理念

美国“技术准备计划”的实施理念建立在这样的认识上:如果学生具有坚实的学术基础——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学、科学、社会交流和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就可以对其进行良好的职业技术教育。《卡尔·D·珀金斯职业与应用技术法案》提出:“有联邦基金支持的每个计划都必须是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整合……通过内在连续的课程使学生获得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12]法案还支持以社区学院为主导进行中学课程与中学后课程的整合,并认为对那些没能够升入大学学习的人来说,职业教育并不是终结性教育。因此,美国“技术准备计划”的实施理念也可归结为如下三个整合。

1. 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

“技术准备计划”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在传统的中学教育课程中纳入另外一种教学方法,从而使其成为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一边进行学术知识传授,一边提供职业技能指导。一方面,职业技能教育课程系列的学生加强了学术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普通课程系列和学术课程系列的学生完成一定的职业课程学习。这使所有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了继续升学或者直接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平等。

2. 中等教育课程与中等后教育课程的整合。

[13]“技术准备计划”可满足经济对提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的要求,同时也改变了过去将职业教育视为终结性教育的观念,为选择职业课程系列的学生提供了与其他课程系列学生同样的发展机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还是直接就业。

3. 学校本位课程与工作本位课程的整合。

将学校教育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更有效地掌握工作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14]为日后的升学或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三)“技术准备计划”的课程模式

“技术准备计划”的课程模式强调中学与中学后教育之间的课程对话,整合中学和中等后教育,加强这两级教育之间的衔接,减少课程重复,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美国中等后教育包括:两年制的职业技术学院、2年制到4年制的社区学院及4年制的大学。因此,“技术准备计划”的具体模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有2+2模式,2+2+2模式,4+2+2模式。

2+2模式。这种模式是指11年级和12年级的学生自愿选择进入该计划,选修中学后教育前2年水平的职业技术课程,中学毕业之后,再正式进入2年制学院继续学习相关课程。该模式希望将中学的课程与技术教育相联系,为学生在应用科学、应用数学、文学和技术课程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2+2+2模式。这种模式是在2+2模式的基础之上,开辟了学生继续到4年制大学本科学习2年的通道,实现“专升本”。学生在中学和职业技术学院完成职业基础课程,再进入社区学院学习,真正掌握某一职业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一些社区学院还与附近的大学达成协议,允许学生毕业后再到4年制大学本科学习2年,成绩合格后可以获得学士学位。[15]

4+2+2模式。4+2+2模式反映了中学课程与中学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它是在2+2模式和2+2+2模式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以路易斯安纳州的学习计划为例[16],中学的9年级至12年级,学生就要选择和确定学习的主要方向,制定4年学习计划。学生前3年在普通中学或职业中学学习学术知识和相关的职业技术知识,第4年学生半工半读,半天在学校学习,半天在工厂工作。学生中学毕业之后,有三种选择:一是直接就业;二是进入社区学院学习更高程度的相关课程;三是升入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继续学习。

三、“技术准备计划”的实施成效

尽管“技术准备计划”刚开始只是针对特定学生群体而设立的一项课程计划,但良好的实施效果促使许多教育专家将其视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种良好渠道。[17]从这个角度而言,“技术准备计划”更是一项以培养学生技能和能力为重点的、能够推动整个教育体系向前发展的教育策略。[18]因为“技术准备计划”具备一种能力:仅用3年到4年的时间,就能够服务于“在美国近70%的中学里就读的88%的美国高中生”。[19]

(一)“技术准备计划”的积极作用

1. 提高了中学毕业生的升学率

参与“技术准备计划”的中学生大部分能够实现升学和就业的顺利过渡。美国学者布莱格(Bragg)从1998年开始进行一项关于技术准备计划成果评估的研究,他们在美国八个地区设置了对照组。研究发现[20],在为期4年的研究刚进行到2年时,参与“技术准备计划”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了大量大学水平的学术课程和技术课程后,大部分都能够升入2年制学院或4年制大学学习。而且在这八个设置了“技术准备计划”的地区中,至少有70%的参与者在高中毕业1~3年内进入中等后教育机构学习。有的直接在毕业后进入2年制学院学习,有的则从事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兼职工作。

2. 加强了中学与中学后教育机构的联系

“技术准备计划”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中学毕业生进入大学的机率,而且加强了中学与中学后教育机构的联系。随着研究进度的深入,布莱格发现,“技术准备计划”的实施不仅加强了高中与大学(主要是2年制)的衔接,同时增强了学生与雇主之间的联系。参与“技术准备计划”的各组织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都建立了更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中学教师与大学的技术类教师之间、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与企业的代表之间都加强了密切的联系。

3. 增强了学生和教师的综合素质

布莱格发现经过“技术准备计划”熏陶的高中毕业生相对没有参与该计划的学生而言,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高中毕业后所面临的升学或者就业方面的挑战;同时,那些原本不能或者不打算升入大学学习的中学生也能够得到严格的数学、科学、交流和技术教学,而不再是停留于低水平的学科学习;相比之下,参与“技术准备计划”的教师也更善于调整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利用现实世界的情景教授传统的学科知识。

(二)“技术准备计划”实施的个案研究[21]

为了响应纽约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Rudolph Giuliani)于1998年提出的改善纽约市教育状况的要求,纽约市公立中学(New York City Public Schools)和纽约城市大学斯塔腾岛学院(College of Staten Island)联合签订为期5年的“技术准备计划”合作协议,力求培养学生的数学、科学和交流能力,提高大学的保留率和毕业率。为了检测该计划实施的实际效果,纽约市教育局和纽约市立大学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该实验将参与“技术准备计划”的学生设为实验组,将没有参与“技术准备计划”的学生设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人数与对照组的人数相同,且综合成绩都处于年级排名25%~75%之间。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如下所述。

1.“技术准备计划”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将8年级至12年级学生的英语、数学、科学成绩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参与“技术准备计划”的学生(实验组)比没有参与该计划的学生(控制组)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成绩。在英语、科学成绩上,实验组比控制组提高幅度大得多,实验组的英语成绩提高了1.1%,而控制组却降低了0.8%;实验组的科学成绩提高了15.2%,而控制组只提高了1.3%。在数学成绩上,虽然实验组和控制组都有所下降,但实验组仅下降了0.4%,而控制组则下降了2.8%。总的说来,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提高了4.7个百分点,而控制组只提高了0.4个百分点。[22]

2.“技术准备计划”有利于同时提高男女生的学习成绩

在参与“技术准备计划”的8年级到12年级的学生中,实验组男生与女生在英语、数学、科学方面的成绩,以及最后的平均成绩的变化差异值都小于1.96,[23]也就是说,该计划对学业成绩的提高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

3.“技术准备计划”有利于入学考试通过率的提高

在实施“技术准备计划”以前,美国很多州的高校都存在超过60%的新生入学后需要补修课程的现象。以在斯塔腾岛学院为例,在其新生入学考试中,除前25%外的学生中有90%的1年级新生无法全部通过三门技能评估考试。斯塔腾岛学院还指出,从1994~1997年只有20%的学生能够通过入学评估考试且入学后不需要补修课程。自从实施“技术准备计划”后,情况发生了改变,实验组的入学考试通过率明显高于控制组,以数学、阅读、写作三门考试成绩为例,实验组的通过率为70.4%,而控制组的仅为20%。[24]

此外,“技术准备计划”还提高了斯塔腾岛学院的保留率和进入4年制大学深造的升学率。[25]该计划实施之前,该学院只有5%的学生最终取得副学士学位,几乎没有人转入4年制大学深造。而该计划实施之后,以1998年为例,参与该计划的学生中,有85%都坚持到最后且按时毕业,平均GPA成绩为2.75,每学期至少获得12个学分。相比之下,没有参与该计划的学生中,平均GPA成绩只有2.1,且平均每学期获得学分不超过8个,甚至只有不到8%的人可以按时毕业。

上一篇:小学语文《四个太阳》说课稿下一篇:张裕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