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导游词

2024-07-11

江西的导游词(共13篇)

1.江西的导游词 篇一

上周,我和妈妈去了趟江西婺源,下面,我把这次旅游的经历给大家说一说吧!

我们从早上7点出发,汽车沿着高速公路一段接着一段的行驶,在长江上就分别过了时尚新颖的军山长江大桥、朴素平凡的黄石长江大桥和雄伟壮观的九江长江大桥。在妈妈的指点下,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地形地貌我也作了些观察。

我们生活的蔡甸属于江汉平原,一直到浠水边境都是一路平坦,一接近蕲春,地形就变为丘岭地带了;蕲春过了是黄梅,地势又一路平坦,棉花田随处可见。过了九江长江大桥也就进入了江西省,车大概又行驶了20多公里就望见了我国的.四大名湖之一的鄱阳湖。湖的北岸平伏得像一张地毯,南岸依山带水,群山绵绵。妈妈告诉我,说这里是古代的战场,是兵家必争之地,我看着这峻峭的山峰,似乎也体会到了易守难攻这个成语的含意。再接下来到了景德镇,真不愧为我国的瓷都呀!沿路大大小小路灯灯杆全都是瓷烧制的,而且形状各式各样,图案也是各式各样。我们一车的人都是大为赞叹。出了景德镇市区,汽车继续向婺源方向一路奔驰,几乎是行驶在迷魂阵之中。车窗外的青山一座座就像堆在我的周围似的,若把手伸出窗外都能触得到。也许是从未经历过,我堪至有点害怕。

下午4点,车终于到过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导游直接将我们带到了这次行程的第一个景点――李坑。“坑”字在当地指溪流。全村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以李姓居多,所以称“李坑”。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建筑,新奇有余,只觉得很美。

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的第一个景点是书记的故乡――江湾。参观了村中还保存着的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古风古韵,让我见识到了历史的价值。

出了江湾,导游领着我们又到了另一个古村落――晓起。晓起村始建于公元787年,距今近28历史。村中保持600余年的房屋有几十幢,风格鲜明,气势非凡。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商第官第无不折射出这方钟灵毓秀的土地曾经有过的辉煌。

“红星闪闪放光彩……”这不是我们排节目的歌吗?还是电影《闪闪红星》的主题曲呢!在这天呀,我还见到了这部电影的拍摄地之一的古石滩。只可惜,这个季节是枯水期,潺潺湍流无法重现;电影中青翠的竹林也被无知的村民砍伐了。这个景点在祥云风景区内,除此之处这里还有一座被清代某一个皇帝敕封的寺庙叫黄莲寺,据说供奉的菩萨都有1千多年,算是历史悠久吧!

就这样又过了一天,第三日是返程。第一天来的时候不是路过景德镇吗,可是还没有仔细见识过那里的瓷器呢!所以返程的时候我们特意在景德镇逗留。瓷器真是太美、太丰富了,让我说我还真不知道从哪里里说起,因此回来后我让妈妈帮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关于景德镇瓷器的资料,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景德镇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当代的景德镇,瓷雕工艺精湛,工艺种类齐全,有园雕、捏雕、镂雕、浮雕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饰丰富,有高温色温、釉下五彩、青花斗彩、新花粉彩等;艺术表现力强,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丽堂煌,鲜艳夺目。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景德镇陶瓷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三天的旅程虽只是走马观花的游览一番,但还是令我大开眼界。我想,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一次又一次的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朱熹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的一生不只是坐在教室里学习,更要走出去,去游历,去长见识,这也是一种学习呀!

2.江西的导游词 篇二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对导游人员的生存现状分析研究,从地域、职业性质、社会角色、地位、薪酬、生存现状等进行研究,并且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研究水平也比较高。但对江西导游人员的研究不是很多,尤其是在《旅游法》背景下对江西导游人员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的分析和对策研究还是很少的。而江西导游生存发展现状确实与江西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在《旅游法》背景下江西导游人员的生存状况,查找产生不同生存状况的原因。同时分析导游生存状况和导游服务质量的关系,探寻江西导游良性发展的对策,提高江西导游服务质量水平,为促进江西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导游生存状况的测量体系构建

对于导游生存状况,国内外专家主要从职业、保障、角色、薪酬、心理压力、培训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经过笔者的导游生涯体验和对江西部分地区导游人员的访谈和调查,发现测量导游生存状况的主要指标由导游收入、社会角色、学历及培训状况、社会保险以及心理压力和职业期望等构成(如图1所示)。

导游收入,是保证导游基本生活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导游生存状况优劣的重要体现。导游的社会角色,是体现导游生存的价值,是导游给自己的定位,是社会给导游的评价,它反应导游生存的意义。社会保险,是导游生存的重要保障,是规避导游生存风险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培训情况,是导游提升自我,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心理压力,是导游生存状况优劣的自我心理体验,它作用于导游的生存状况。

三、《旅游法》实施前后江西导游生存状况的比较分析

(一)比较分析生存状况的相同特点

1.导游收入

对于导游人员的收入在《旅游法》实施前后有哪些相同之处,笔者通过调查整理出江西导游薪酬结构对比表格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出,《旅游法》实施前后,兼职导游人员都没有基本工资,也没有社会保险,因此说兼职导游人员的收入状况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对于专职导游人员来说,《旅游法》的实施,虽然在“回扣”上有所变化,但是导游人员的收入结构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工资仍然不高,小费依然很少,社会保险也较难落实到位。同时,仍然具有波动性、不稳定性。导游对自己的收入都表示不满意。

2.社会角色

对于导游人员的社会角色,笔者分别对景区游客、旅行社、市民进行调查。在《旅游法》实施前后有不少相同的地方。我们发现《旅游法》实施前后,江西导游的社会角色有不少地方没有改变。她们依然是游客心目中的旅游资源的讲解员,旅游活动的组织和落实者,旅游产品的促销员;同时也还是旅行社的形象代表,旅游计划的执行者、组织者,旅游产品的促销员;也始终是公众定位的讲解员、服务员、促销员、地区形象代表、宣传员等角色。

3.学习和培训状况

导游人员的培训状况也是导游生存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导游人员参加培训能丰富各项知识,提高服务水平,规范行业及企业管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以适应日趋剧烈的竞争和环境。但在笔者对导游人员、旅行社管理人员以及旅游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查中发现,不管是在《旅游法》实施以前还是实施以后,导游人员的培训都存着:参与培训主动性不强,重视程度不高,功利性较强,不注重导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等特点和现状。

4.社会保险

《旅游法》的实施对导游人员的社会保险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旅游法》实施前后,它们之间仍然有不少相同的地方,造成导游的社会保险在不少方面没有发生改变。笔者就社会保险对江西部分导游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如(表2)所示:

首先,《旅游法》的制订虽然让导游人员的社会保险更加有法可依,但是由于旅游业和旅行社业的竞争愈来愈剧烈,再加上导游的工作特点,导游人员的社会保险并没有受到旅行社的重视。因此,《旅游法》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部分旅行社不与导游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购买社会保险的现状。其次,由于江西省相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滞后,对导游社会保险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造成导游的社会保险很难落到实处,为导游人员购买保险的旅行社比例仍然比较小。第三,江西导游人员的社会保险意识依然薄弱,她们仍然不愿意主动为自己建立社会保险账户,支付保险费用。她们宁愿把旅行社补贴的社会保险金用在其它方面,并不用来购买保险。

5.心理压力及职业期待

《旅游法》实施前后,江西导游人员的心理压力相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导游的职业特点、收入带来的生活压力以及社会公众对导游行业的整体评价。首先,从导游人员的工作性质来看。《旅游法》的实施并没有改变导游人员为旅行社的不足“补台”的工作性质。导游人员依然要发挥她为旅行社的不足进行解释、弥补等职能。其次,《旅游法》实施前后,江西导游人员都承受着不小的生活压力。其主要表现在超负荷的付出并没有换来满意的收入。并且这种收入还夹杂着不小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最后,是由社会公众和舆论媒体带来的对导游行业的整体低评价。导游人员在工作中和社会交往中,无法找到归属感、成就感以及社会的认同感。由此可见,《旅游法》实施前后,江西导游人员依然承受不小的心理压力。

而在对职业期待方面表现出的相同点有:对导游职业的认同感不高,导游职业生涯规划模糊,对本职业缺乏热情和信心,很难从本职业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这也造成不少导游人员不愿把导游职业当成自己的终身职业,总在想办法为自己寻找更好的替代职业。

(二)比较分析生存状况的不同特点

1.对收入的冲击。《旅游法》实施前后,江西导游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旅游法》实施以前,江西导游的收入大致由基本工资、回扣、带团补助及小费构成。而《旅游法》实施以后,江西导游收入则主要由基本工资、带团补助、社会保险及小费组成。这种看似薪酬结构模式的细微变化,其中却蕴涵着不小的玄机。回扣,在《旅游法》实施以前,是导游收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旅游法》实施以后,导游的这部分收入出现急速下降。这也是造成江西导游人员收入普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2.社会角色有了变化。《旅游法》实施以前,旅行社虽然把导游人员定位为企业的“形象代表”,但却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她们往往成为旅行社不正当竞争的“工具”和“帮凶”,并且代替旅行社承担不少责任。《旅游法》实施以后,旅行社的竞争更加规范了,这就要求旅行社对其聘用的导游人员加强管理,为其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使她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得到提高,真正成为企业的“形象代表”,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回头客”,打造自己的品牌。

3.学习培训状况的影响。《旅游法》实施以后,旅行社的竞争逐步要进入规范的轨道,导游人员的社会角色也要求回归“常态”,导游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就需要进一步加强。调查中发现,旅行社为了适应剧烈的市场竞争,他们会为导游人员提供更多培训的机会,以提高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优质的导游服务来争取更多的“回头客”。导游人员则在旅行社团量下降的情况下,为了适应导游行业的竞争,不得不主动参与各种培训和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可以说《旅游法》的实施,使旅行社和导游人员组织、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了,各种培训的力度也有所加强了。

4.社会保险有了改变。《旅游法》实施前,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的支持,同时,江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滞后,这也为旅行社不重视导游的社会保险提供了机会。

然而,当《旅游法》实施以后,江西导游人员的社会保险就有法可依了。首先,旅行社为导游人员购买保险的比例提高了,他们会通过不同形式为导游购买保险。调查中了解到,有些旅行社是为导游人员办理社保账号;有些旅行社则是定期的付给导游人员社保经费;还有的旅行社是把购买保险作为激励员工的一项措施,部分或者全额的为其导游人员购买。其次,导游人员的社保意识得到加强。《旅游法》的颁布使导游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导游人员的收入有所下降。导游工作的不稳定性、不安全性等使得导游人员会主动要求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为其购买社会保险。购买社保的比例得到提高。

5.心理压力和职业期望存在不同。《旅游法》实施以后,旅行社的“零负团费”等恶性竞争得到遏制,导游人员的薪酬结构也逐渐透明化,江西导游人员的心理压力从某种程度上得到缓解。旅行社不能随意安排购物或安排另行付费项目,导游人员不需再去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完成各项“指标任务”挣“昧心钱”了,导游人员真正回归充当旅游者的“购物参谋”。但是,由于收入的普遍下降,也使她们增加了巨大的生活压力。社会保险制度得不到真正全面的落实,使得不少导游人员的心理压力有增无减。

三、促进江西导游良性发展的建议

经过对《旅游法》实施前后江西导游人员的生存状况分析,我们了解到江西导游的生存状况并不如人意。尽管由于《旅游法》法的实施,改善了导游生存状况的社保、社会角色、学习培训等环境,但也带来了诸如收入的下降、心理压力仍然较大和职业期望的下降等不良状况。导游生存状况成为束缚导游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导游人员的生存环境,是促进江西导游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江西旅游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政府促进江西导游良性发展

1.不断完善导游管理法律制度。

2.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

(二)社会给江西导游宽松的舆论环境

1.媒体传播江西导游正能量。

2.社会以客观的眼光看待江西导游。

(三)企业为江西导游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旅行社建立合理的导游管理制度。

2.相关企业为江西导游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加强导游队伍整体建设

1.自觉提供导游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2.完善江西导游队伍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张艳萍.成都导游人员生存状况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王启.河南省导游人员生存状态调查及对策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3]贺昌文,唐治东,宋书武.黑龙江省导游人员生存现状调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7).

[4]李东和,张鹭旭.《旅游法》对导游人员的影响研究——基于导游人员感知的视角[J].旅游论坛,2014,(7).

[5]陈乾康.导游人员生存状态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

[6]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2013-10-15.

3.江西的石砚 篇三

这里说的石砚,是指以专用石材制作的砚。这类石砚与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相比,虽然同是石材,但石材的质地却不一样,专用石材的质地更适合于研墨。启用专用石材制砚,是古代劳动人们在实践中的一种创举,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繁荣。

启用专用石材制砚,始于唐而盛于宋。宋代的制砚业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砚,绝大多数为石砚,而这些石砚的产地又分布于祖国各地,因此,产生了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地方砚种。在这些砚种中,江西境内所产的砚,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种类多的特点,在我国砚坛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龙尾砚,又称歙砚,早在唐宋时就名扬海内,被誉为“天下之冠”。

龙尾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龙尾砚,因石产江西婺源的龙尾山而得名。而歙砚,则婺源历代属古歙州所辖,以州名称之为歙砚。

据宋人唐积《歙州砚譜》载:龙尾石开采的最早年份为唐开元年间,距今有一千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又据明人李日华《六砚斋笔记》中云:“端溪未行,婺石称首,至今唐砚垂世者,龙尾也。”由此可见,龙尾砚的起源早于端砚。

龙尾石以青灰色为主,也有青、黄、红、绿色等。砚石中的天然纹色十分丰富,有金星、金晕、眉纹、罗纹、鱼子等五大类几十上百个品种。其石质细腻,温润如玉。正如宋代大书法家苏东坡在《孔毅夫龙尾砚铭》中所云:“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毂里,金声而玉德。”因此,早在南唐,龙尾砚的采制业就为官方组织开展,由朝廷委派砚务官李少微,进驻龙尾山,组织民工,督制采石制砚。两宋乃至明清,龙尾砚的采石制砚业务一直由官方主办。由此,可见其珍贵程度。

然而,龙尾石的开采十分艰难,宋人曹继善在《歙砚说》曾有记叙:“麻石三尺,中隐砚材数寸而已,犹玉之在璞也。坑往往在溪涧中,至冬水涸合,三二十人方可兴工,每打发一坑,不三数日必雨,雨即坑垅皆烟塞,较其工力,倍金银坑中取矿者,此其所以贵也。”

所以,南唐后主李煜称龙尾砚为“天下之冠”。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的蔡襄将龙尾砚视为“和氏璧”一样珍贵,他在诗中云:“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还有宋代黄庭坚的《砚山行》、苏东坡的《龙尾砚歌》,等等,对龙尾砚都予以推崇和赞赏。龙尾砚也就成为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所求的宝物。

龙尾砚始于唐,盛誉宋,衰退与明清,复兴于当代。

解放之后,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龙尾砚的采制业重新焕发生机,并出现了继宋之后的又一繁荣时期。当代书画名家譽其为“石冠群山”、“砚国明珠”,并受到日本、韩国等文化商人的青睐,国人更多的将其作为工艺品、艺术品来珍藏。今天,在婺源从事龙尾砚制作业的人数达千人以上,龙尾砚制作已成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罗纹砚,为全国产量最高的砚种之一。

罗纹砚,石产玉山縣的怀玉山下沙岭一带。其石理如丝罗,故称罗纹砚。也旮怀玉砚之日。

据《玉山縣志》载:玉山罗纹石,唐代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已开采。宋代杜绾《云林石谱》中云:“信州玉山縣,地名宾贤乡,出石溪涧中,色青润,扣之有声,土人采而为砚,甚挫墨。”可见,以罗纹石制砚在唐宋时就有之,明清两代沿续发展,到清末民国初期,玉山的采石制砚业仍产销两旺,仅“西坑的制砚业在生产旺年,有10万元(法币)以上收入。”(1985年版《玉山縣志》)。而后却日渐衰退,“产量很少,几乎濒临绝境。”(1985年版《玉山縣志》)。

解放后,罗纹砚的采制业与其它砚种一样出现了繁荣的局面,1964年起,在縣城、童坊、樟村、女必姆等乡村相继办起了砚厂。80年代初,全縣生产砚台就高达20万方,从数量而言,为全国砚种中之最。

金星砚、吉州砚、赭石砚、石城砚、菊花石砚等各具特色。

金星砚,石产江西庐山脚下的星子縣横塘驼岭。以石中纹理金星之名称作金星砚。其实金星只是星子石中的一种纹理。星子所产之石为青灰色,石中有粗细罗纹、金星、金晕和眉纹,还有不少无纹理之石。实际上,金星指的不仅是有金星的星子石砚,而是星子石砚的统称。因此,人们又称其为星子砚。

在宋代米芾《砚史》所载的“庐山青石砚”,无疑指的是现在的星子金星砚。就此而言,金星砚的采制最迟始于宋代。但自元之后乃至民国,有关金星砚的史料所见甚少。建国后,星子縣政府对恢复金星砚的生产很重视。成立了专业工厂,为金星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金星砚石的纹色与龙尾石很相似,其硬度低于龙尾石,便于雕琢。古今皆有以此来冒充龙尾砚而谋取高利的现象。

吉州砚,据宋代杜绾《云林石谱》云:“吉州数十里,土中产石,色微紫,扣之有声,可作砚,甚发墨。”吉州即今江西吉安市。吉州石砚,色近似端石,且发墨,在宋时就有一定有名气,宋人唐询在《砚录》中将其排名于我国石砚第十位。可见吉州石砚在宋时砚坛中的地位。

赭石砚,石产江西省修水縣境内,其石多为赭色,故称赭石砚。赭石砚在清代道光年间曾作为地方进贡朝廷的贡品,由此,又称作贡砚。

赭石砚自道光时作为贡品后,其制作业在不断沿续。据《修水縣志》载:历史上,征村潭埠山上,有石产制砚。赭石的具体产地就在潭埠山和梅岭山,梅岭山的储量比较大。解放前在縣城有作坊制砚。真正使赭石得以发展的当数现代。在地方政府的重视支持下,自1964年起,修水人开展了对赭石砚的砚石矿藏的勘察,开采和对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继而成立了专业生产机构,使赭石砚在国内外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赭石,石质细嫩,结构紧密便于雕琢。其砚石除赭色外,还有淡绿色等,这两种石色常出现在一石之中,为一层赭色一层绿色,或一截赭色一截绿色,也有全是赭色、绿色的。石中常出现条状纹理和不同石色所形成的色晕。

石城砚,石产江西省石城縣龙岗乡黄石山。以縣名称石城砚。

石城砚于九十年代初与世人见面,观者无不以其美妙的天然纹色而留下深深的印象。我国当代著名鉴赏家史树青、著名书法家沈鹏等均欣然挥毫为石城砚题词赞美。那么,以石城石制砚始于何时呢?曾有一说为北宋时期,由当朝命官陈恕(石城人)将此砚带入朝廷,且深得皇帝赏识,并赐名“龙砚”。然而,如此受皇帝赏识之龙砚,却在有关砚的史料中无从考证。也许被史料遗漏,也许史料被人遗漏,也许是传说。

石城石中的天然纹理,色彩丰富,美妙动人,极具观赏性。

菊花石砚,所谓菊花石,即石中有如菊花状白色的天然石纹,故称菊花石。在我国现已发现的菊花石产地有湖南浏阳、湖北黄石和江西永丰等地。其中最早用于制砚的为湖南浏阳的菊花石,始于清代后期,最晚的是江西永丰,始于现代。而永丰的菊花石论质地、论纹色与以上两地的菊花石相比,毫不逊色,可以说有过之而不及。

4.江西省内景区的导游词 篇四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的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五百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历代诗人墨客,更是慕名而来,纷纷赋诗填词,历史上李白、白居易、岳飞、文天祥、苏东坡、李时珍 、徐霞客等均到过此处。庐山寺、庙、宫、观多达三百处,是我国佛教和道教的中心之一。庐山以避暑和冬游胜地享誉海内外,其各国风格的别墅为中国名山所罕见。

庐山,作为著名的世界遗产地,历经多年的开发建设,其在地理、资源和服务功能上的三大优势进一步显现。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峡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5.江西石钟山的导游词 篇五

欢迎来到湖口石钟山,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湖口石钟山的概况:

湖口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石钟山历史悠久,其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

为解决此谜,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 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谜底终于揭开了。

6.江西鄱阳湖的导游词 篇六

湖盆由地壳落下,不断淤积而成。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50公里~70公里,北部狭窄处只有5公里~15km。在平水位(14~15m)时湖水面积为3,150kk㎡,高水位(20m)为4,125kk㎡以上。但低水位(12m)时只有500kk)㎡。湖体通常以都昌与吴城之间的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或东西)两湖。松门山西北为北湖,或西鄱湖,湖面狭窄,实为长通江港道,长40公里,宽3~最窄处约2.8公里km。松门山东南为南湖,或东鄱湖,湖面辽阔,是湖区的主体,长133公里,最宽74公里。平水位时,湖面高于长江水面,湖水北泄长江。

承接赣江、抚河、新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流域面积16.2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西省土地面积的97%。年流入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总和,最终通过九江市湖口县注入长江。

鄱阳湖保护区鸟类300多种,其中水鸟115种,珍禽50多种,约占全国水鸟225种的51%。2023年,这里的`白鹤群越冬种群超过4000种,占世界白鹤总数的95%以上。

2023年被江西省旅游局评为江西省十大新旅游景区、江西省重点发展景区、全省先进旅游景区。

★ 江西旅游景点导游词

★ 江西牯岭导游词

★ 关于江西婺源导游词

★ 江西的著名景点导游词

★ 江西大觉山导游词

★ 美丽江西景点导游词合集

★ 江西婺源晓起的导游词

★ 鄱阳湖赋优秀作文

★ 江西高考作文评析

7.江西的导游词 篇七

关键词:江西省,电子商务,对策

在前一阶段对江西省电子商务发展的SWOT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看到电子商务在江西省的发展虽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但也有其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 采取有效对策, 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江西省电子商务发展的道路。

一、克服劣势摆脱困境, 完善江西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

1. 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首先, 政府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指导;其次, 电子商务的建设涉及到多行业、多部门, 政府要加强对电子商务有关协调机构的建设, 提升我省电子商务跨部门、跨地区协调能力;第三, 加强对民众电子商务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增强公务员、企业职员、公民的电子商务意识。

2. 加强信息资源环境的建设

一方面, 互联网是电子商务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只有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互联网的应用效率, 才能大力推进政府部门、大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另一方面, 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 只有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网络配送体系, 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应用于物流中, 才能为我省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

3. 创建稳定的市场环境

如今, 人们在购物、娱乐、旅游、金融、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信息需求日益增加, 电子商务能够在这些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 为了加速江西电子商务的发展, 应尽可能地挖掘人们对电子商务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电子商务能够在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良好服务, 创建一个良好而又稳定的市场环境, 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利益。

4. 保障安全的交易环境

信息安全保障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 电子商务在我省要得到快速的发展, 就必须有稳固的信息安全保障。在电子商务实践中, 要结合具体情况加强安全技术研究, 不断完善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法规, 从而改善我省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环境和信用环境。

5.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电子商务人才

电子商务需要具备信息网络技术知识、经济和商务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人才问题。一方面, 加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力度, 扩大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以在校培养为主, 结合网络教育、继续教育、自学考试、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专业化人才;另一方面, 出台有关电子商务人才引进政策, 吸引各地优秀人才来我省共创电子商务事业。

二、利用优势抓住机遇, 创新发展江西电子商务

1. 在巨大市场潜力下, 拓宽江西电子商务发展的空间

(1) 积极开发江西农业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可以把分散的农业资源和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 可以提高江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 我们应该积极开发江西农业电子商务。首先, 要让农民掌握电子商务知识, 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实践中;其次, 加强农产品生产标准的制定, 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改善实行农业电子商务的环境;第三, 重点加强果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稳步开展农业电子商务;第四, 发挥主要农产品企业在资金、技术、加工、物流配送等方面的优势, 带动其他农产品企业协同发展。

(2) 充分开发江西旅游电子商务

旅游电子商务已成为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应根据我省旅游资源的实际状况, 采取相应措施, 加快我省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一, 政府大力扶持, 搭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第二, 积极探索旅游电子商务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第三, 大力培养旅游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

(3) 大力开发江西物流电子商务

江西有其地理优势, 我们要认真制定我省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大力开发江西物流电子商务。首先, 整合物流资源, 利用计算机网络, 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其次, 规范物流市场, 积极促进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第三, 加强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

2. 重点突出逐步扩大江西电子商务市场

目前, 在江西省全面开展电子商务的条件尚未成熟。电子商务的开展应当重点突出、由点到线再到面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1) 第三产业率先引入电子商务, 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电子商务发展

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业、通讯业、餐饮业、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教育、文化等各类服务业对于电子商务的市场需求较大, 并且这些行业也比较容易开展电子商务。因此, 可以在第三产业率先引入电子商务, 并以此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一、第二产业在我省的经济结构中仍居于主导地位, 占有很大比重。第三产业电子商务发展好了, 第一、第二产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就具有扎实的基础, 这样我省的农业、冶金、汽车、有机硅、稀土、铜等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有了保障。

(2) 重点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

重点大型企业拥有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 有开展电子商务的良好条件, 可以以它们为基础, 开展电子商务的典型示范工程。此外, 重点企业具有较完善的供应链, 可以以重点企业为核心, 以供应链为纽带, 带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3) 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

一个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我省发展电子商务应立足城市逐步向农村渗透, 逐步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和农业信息化建设, 带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结束语

面对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要用战略性的眼光, 结合江西的具体情况, 以网络为基础、以政策为保障、以教育为根本、以企业为核心促进江西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精棋 沈玖玖 彭 蕾:江西发展电子商务策略思考.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Vol.6, No.3 Jul.2004

8.收藏江西善感的灵魂 篇八

——许纪霖

散文是最贴近灵魂的写作,相对其他文体,在散文中你可以更直接地看到作者心灵的欢欣、迷茫、愤怒、忧愁。江西这片红土地,不仅有务实的地域因子,也散落着无数深沉、善感的灵魂,正是这些或细腻或雄浑的心灵诉说,制造了“江西散文”在全国散文领域内的浩大声势。

青年文论家李贤平诗人出身,自然对美好的灵魂格外多情,为了纪念和收藏这些曾经的歌唱,他以一己之力,以理想主义者的热情,孜孜寻觅,继主编《诗江西》后,主编《江西现当代散文选评》,皇皇五卷本,囊括江西散文百年佳作,更邀请各省名家为每篇入选散文点评,是相当浩大的工程,其中的繁琐艰辛不言自明。

翻看《选评》,像看一部老电影,黑白的色调,颗粒粗糙的胶片,过去的时光缓缓苏醒,逐格放映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生人救亡图存的热血,四五十年代生人建设新天地的豪迈,六七十年代生人价值观崩溃、理想幻灭的迷惘,七八十年代生人寻找精神家园的执着……收藏了一段段历史的侧写,也收藏了一代代人心灵的跋涉。

《谛听天国的神秘声音》就是一例。作者摩罗。读这篇散文,能够很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曾经全身心陷溺于十九世纪人文主义精神资源中的个体,在更深入了解人性后那种无所归依的深刻痛苦。

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本主义精神曾经极大地鼓舞了作者,支撑了作者,他相信人本质上是光明的、向善的,世界会好的。

但是年岁愈长,历事愈多,他也越来越发现人性的黑暗,固不可彻。人本质上是复杂的。人很难——或许永远不能——借助道德和理性导引自己渡过欲望之河,达于彼岸世界。

他不得不放下曾经的支撑(精神世界的崩塌也像《盗梦空间》中梦境的崩塌一样惊心动魄吧),试图借助宗教重抱对人类的信心。但是我们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对于宗教是多么隔膜!作者耗尽全部心力,也只能“从他们模糊的背影里感受希望之光”。

作者的虚弱感真诚而宝贵。这也是那个独特的年代——八十年代——给一代人带来的共有的挣扎。相比而言,很多“官样散文”里从不触及这样的灵魂探求和灵魂自救,他们的灵魂全部预装好了程序,自动运行。

作者为自己寻找到的新的支撑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应该永远保持最大的善意,保持最真诚的祝福和祈祷,但永远不要抱有什么指望。……即使对于自己,我们也很难有多少期待和信赖。人性如此,历史和现实如此,我们作为人性的承载者,作为历史传统和现实环境的创造物和体现者,怕是也难于超越诸般缺陷和罪孽吧。……意識到自身境遇的荒谬和精神的局限,……以更强大的心力去担负起我们对于世界和对于自身的责任。在每一个最关键的时刻从麻木与疯狂的临界点上奋身腾跃、毅然返回,这就是我没有对自己完全绝望的惟一理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对自己的要求,不放弃自己爱的责任,这就是我对人类依然保持某种程度的敬重和希望的惟一理由。”

应该说作者历尽精神苦旅终于找到的这个新支撑是智慧而深刻的。而《江西现当代散文选评》给人的享受和启迪绝不只这一篇。

9.介绍江西篁岭的导游词 篇九

篁岭景区采取“产权收购、搬迁安置”的开发模式,抢救濒临衰败的古村落,并对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进行规划、保护,保持其原真性。景区经营采取“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的商业模式,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文化娱乐、民俗体验、旅游会展、业态经营等品质型转型升级。

篁岭景区试营业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央视新闻、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旅游报纷纷跟踪报道,央视直播多次走进篁岭。篁岭景区还承办了全国网络媒体江西行、全球华人媒体江西行、外媒看江西等大型媒体采访活动,让各大媒体记者留下深深的印象。篁岭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传统村落、江西省首批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示范点、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篁岭晒秋”被评为最美中国符号。篁岭被网友赞誉为世界最美村庄、全球十大最美梯田!

今天的篁岭景区朝着打造世界级最美古村样板而努力,让篁岭走向全国,享誉世界,成为世界游客休闲、度假、体验、分享高端品质旅游和文化交流的理想目的地。

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家级4A级景区“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的篁岭景区,我是你们的讲解员小X,今天很荣幸由我给大家担任向导,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的篁岭之行带来快乐。

我们刚刚乘坐的是升级改造后的脱挂式观光索道,全长1228米,高差196米,空中运行时间为5分钟。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海拔500米的篁岭岭头,因“修篁遍岭”才有了篁岭的雅名。(“篁”其实是一种竹子,篁岭多竹,其中不乏有方竹、毛竹、水竹、观音竹等,我们景区沿途也随处可见这些竹子。篁岭是婺源古村落的经典代表,保存了大量的农耕文明时代特征。整个篁岭景区,分为三大主题板块:一是“大地飞歌”,体验多色块梯田组成的大地艺术对视觉的冲击;二是“云中漫步”,体现大跨度索桥、溜索对胆量的历练;三是“天上人间”,展现篁岭古村的村落构造,古民居上的晒秋传统,还有古老天街的商贾、美食、民居、民俗的无穷魅力。让每一位游客真正体验到“民俗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

在景区开发之前,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徽州村落,也曾一度濒临衰落和消亡。由于受地形限制,篁岭交通不便且严重缺水,绝大部份农田、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在山下,使村庄逐步半空心化。这样一来,村里大部分闲置房屋都因年久失修而腐烂倒塌;独特的“晒秋”景观也逐年消失。那么,篁岭村开发的第一战是怎么打的呢?咱们刚刚在缆车内看到山脚下的公路旁有一排排整齐的房屋,那儿叫篁岭新村,是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公司出资新建的,村里有68套新徽派风格安置房,24套老年公寓和单身公寓,住在村里的320人全部是从原篁岭古村迁出的。篁岭通过这样一种古村落旅游产权收购以及搬迁安置的方式。保持了原有村落建筑和古村文化的”原真性”,并对古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进行规划、保护,为景区发展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篁岭古村依山就势而建,四周古木环抱,后龙山以青松为主,村脚水口林以红豆杉群为主,我们现在正走在村西进村的水口林中,以香枫和古樟居多,树龄大多在几百年,最长达到了千年以上。篁岭古村由曹文侃建村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580余年。所以篁岭也是曹氏聚族而居的这么一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

民俗展览馆(祠堂)

我们现在来到村口,此处地势较为开阔,篁岭先人在这里建了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平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近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婺源县目前正在努力构建以观光接待型为基础,以休闲度假康健型为重点,以文化体验型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有一系列特色活动和特色产品,像“民间灯彩巡演”“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婺源乡村过大年”等等,还通过“婺源乡村文化旅游节”“婺源茶文化节”等节事,来展现婺源民俗、民间文化特色。

篁岭也不例外,现在将篁岭宗祠打造成为了一个民俗展览馆,对婺源特有民俗、古徽文化通过实物进行展示,打造婺源文化艺术民俗村落。大家可以细细参观,看完后,我们从侧门出,到竹山书院。

竹山书院

虽然在传统的婺源县志里没有篁岭竹山书院的记载,但它的名气却很大,因为歙县雄村,就有同名的竹山书院。

这座竹山书院,位于曹氏宗祠侧边,原书院由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捐赀创建。曹振镛,歙县籍篁岭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官至大学士。把竹山书院建于曹氏宗祠侧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绵世泽”的意思。

书院门前有焚纸塔,也叫字纸炉,古代人“敬惜字纸”, 对有文字的纸张不能随意丢弃,否则有辱斯文,焚纸塔就是供书院师生焚烧废弃字纸的。

古代教育特别强调“敬慎”。所以,整个书院的建筑风格体现简洁朴素,突出教育功能与氛围。书院分前堂和后堂两大部分,是主要教学区,楼上是藏书阁。

前堂部分有风雨廊,侧边墙壁上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是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的碑刻,它不仅是岳麓书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传播朱子理学为主的书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节自重、廉洁自律、济世救民”的思想,作为书院教育的优秀传统,被世代继承和发扬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的学说和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现在书院里正在进行的是全国名家美术作品邀请展,主题是“写生篁岭”。

(备询:大门门楼上的砖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凤楼格式,整体上是一卷打开的书卷或画轴。“竹山书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龙”,左为“兄弟登科”,右为“孟母教子”等砖雕。都与读书有关,寄托了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殷切期望。

书院边门上方的砖雕图案,场面宏大,人物生动传神,是徽州砖雕的经典代表作。两块砖雕上图是“校场赛艺”,下图是“畅游琼林”。两块合在一起,就隐含着文武双全的意思,当然也是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期望。)

天街

徽州古村很重视村庄布局,讲究风水。篁岭古村依照“天街九巷,三桥六井”布局建设。篁岭天街长388米,横贯东西,九条巷道由天街分支,延展至村庄的各个角落。天街是篁岭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也是篁岭的“商业一条街”,两边商铺林立,各种当地特色的业态在此汇聚,这里有婺源三雕之一的木雕,在现场雕刻、修复;有民间艺人制作竹编用品等。

酒店接待中心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篁岭景区即将启用的酒店接待中心。

篁岭景区引入安曼国际度假酒店的品牌理念,对原有的古宅行外立面改造与修缮,内部装修成精品度假酒店,游客可以来此休闲度假,使景区的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转变,

这种老宅保护与商业开发结合的新模式,把闲置的老宅从充分利用起来变为财富,不只是简单地把老宅作为参观景点,而是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度假活动,将其建设成为了深度体验婺源本土生活文化的基地。

我们现在右手边这些民居的二楼就是景区已经建设好的精品酒店客房。

竹虚厅

刚才步入天街时,我们有欣赏到婺源木雕技艺的展示,现在我们看到的竹虚厅,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临街一面全部为木雕,图案精美繁复,极尽奢华,是一座木雕艺术的宝库。门面上的6方木雕图案,左上是“赵子龙救阿斗”,左下是“关公送嫂”,中上是“九代同堂”,中下是“文武百官图”,右上是“周文王打猎”,右下是“状元及第”。四根木柱上的梁撑的木雕主题,从右到左,依次是福、禄、禧、寿。门罩上裂纹还有梅花和竹子的雕刻,意为“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竹子又代表竹报平安、步步高升、节节高之意。

竹虚厅的最初的主人是曹元功,他崇祯八年(1635年)拔贡,授职湖广兴山县知县。

众屋

这幢建筑就是篁岭的众屋,当地也叫厅屋,是曹氏家族聚会、议事的地方。这座众屋居于篁岭天街的中心位置。祠前场地开阔,是篁岭的“中心广场”,自然也是最热闹的地方。门额上“圣旨”两字体现了曹氏在朝为官的地位。现在众屋改造成了一个酒吧,是西式酒吧进驻中式厅堂的典型代表。

绣楼

关于绣楼,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那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抛绣球选夫君的地方。但婺源没有这样的风俗,婺源过去特别重视礼法,儿女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等级森严”,不会抛绣球选夫君。

第二种说法是,富家小姐绣花缀朵的地方。富家太太、小姐们闲来无事,就在高楼上绣着花,顺便看看楼下走过的人,还有楼外的风景,以此来排解心中的寂寞,打发无聊的时光。

作为了解(当前婺源的主要休闲娱乐场所40余家,主要旅游购物场所400余家。宾馆200余家。其中四星5家,三星7家,国际大酒店、婺源宾馆正在创评五星级宾馆,总床位1.7万张;全县共有农家乐3300余户,床位1.6万张,餐位11万个,解决了1.8万名农民就业,平均户经营净收入达到6万多元。)

各位领导,现在我走在的是天街商铺最为集中的一段,两旁商铺林立,商铺里商品琳琅满目,展示了婺源丰富的物产,说到物产就要说说我们婺源的“四色”特产了,“四色”指的就是“绿、黑、红、白”。绿就是婺源绿茶,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以“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特点被誉为中国绿茶品质最优者,黑则说的是中国四大名砚中的歙砚,因婺源唐代隶属于歙州管辖,物以州名而得名歙砚。红就是大家现在看见的池塘中的中华荷包红鱼了,它是我们婺源独有的一种优良食用鱼,明万历年间由沱川人余懋学从宫廷传入婺源民间。因头小尾短,背高腹园而得名荷包红鱼,荷包红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请各位领导上台阶,继续参观,我们再来说说最后的一样特产“白”,“白”说的就是我们婺源的江湾雪梨,江湾雪梨体大肉厚,皮白核小,汁多味美,它之所以能成为婺源的四大特产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味更因为它对于婺源人有着特殊的含义,在古徽州,有这么一句谚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那么徽州的男子在十三四岁就要出外去学做生意了,在他们离家的时候,就会在自家房前种上一棵梨树,也带走一掊(pou)土,寓意着离乡不离土,另一方面,商人做生意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有利可图了,种梨也寓意着“得利”,也是一种吉祥的寓意。

晒工坊

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米脆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我们到晒工坊里去探个究竟。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体验。

晒工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人的祖宅,原主人是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篁岭人曹永护与曹希例父子。到曹永护四代都是单传,但由于他们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美德美名闻名乡里。积善人家,必有余庆,由于行善积德,后来,曹希例育有了五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曾孙、玄孙有二百多人。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一直延续至今,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

院里种植了香柿、红梅等,一个半月池蕴含了祖先对篁岭人信守“中庸、适度”的辨证观教育。(“人生忧喜一半一半,名利得失一半一半。财富聚散一半一半,修行佛魔一半一半。”)

整个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上方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梁柱上,雕刻的主题特别能反映主人对后代的期许。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门一方是“福禄双寿”,两边为“六郎出山”和“一马当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与《朱子家训》匹配一起的一个个小型木雕图案,它们的主题都是围绕着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八仙器物等来表现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动的场景,大家不妨细细欣赏。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放着自鸣钟,两边摆放花瓶、方镜,一钟、一瓶、一镜寓意“终生平静”。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今天,篁岭来了这么多贵宾,又恰逢春节临近,篁岭人准备了过年的待客果籽,请大家品尝。)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篁岭种田种地所需的农具,在这后堂也有摆布。

怪屋

怪屋的二楼就叫“倒屋”。什么东西都倒过来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么东西都颠倒着。

倒屋、隐身斗篷,体验不一样的拍摄效果。

怪屋的一楼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门和窗户是斜的,什么都是斜的。大家有什么感觉?头晕站不住了吧?(原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正常房子的空间位置,在大脑中已存在着某种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会感觉空间错乱,)告诉大家一个避免头晕的诀窍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怡心堂

婺源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中,徽派民居保留相对完整。但是,古民居类似采光、排污、修缮、产权分散等“先天不足”始终困扰居住者,大部分古民居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加之利益驱动,屋内能拆的门片、花窗、花坊等木雕构件也被古董贩子“外卖”至全国各地,房屋也变成了空宅,婺源徽派古建资源流失非常严重。

我们篁岭景区针对这种情况开创了“徽派古建异地搬迁保护模式”,把散落在婺源乡间的,面临腐烂倒塌的,但百姓无力维修的有价值的古建,搬迁在篁岭集中保护,让这些古建在篁岭获得第二次生命。对于这种异地搬迁保护模式,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央电视台也进行了报道。

现在我们看到的怡心堂,就是从许村搬迁到篁岭来的,其前身是婺源许村镇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老屋,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的客馆。

整栋房屋飞金彩绘、金碧辉煌,这种彩绘古建,在婺源仅此一栋。怡心堂大门的木雕精美,中国承续了千百年传统木雕“教训子孙、礼义廉耻”的题材,都在这座怡心堂门面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其木雕主题:上排从左至右分别是刘备赴江东、夜访寇准、杨业战韩昌、文王访贤、弃官寻母;下排从左至右:子孙满堂、战长沙、八仙祝寿、讨荆州、连中三元。朩雕画面还有丹凤朝阳、金玉满堂、梅兰竹菊、荷叶、圆月、宝瓶……)

怡心堂分前堂后与后堂,前堂头顶有藻井,藻井本来专用于祠堂、亭阁的天花板装饰,很少用于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馆里构建了藻井,可见他的别出心裁、财大气粗。后堂陈设了一些婺源乡村特色的家用器具,如小孩的火桶等。

树和堂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一幢官厅,叫“树和堂”。村庄有人在外为官,回故里修建官厅,既显身份又备祭拜之用。这座官厅的主人是曹鸣远,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进士,官至江西才子之乡抚州府临川知县。

砖雕门楼被称为“文化门”,这官厅虽属常见的字匾门,但整体月眉形窗罩搭配八字形窗,门罩飞桅戗角,瓦当勾连,彰显气势。水磨青砖精雕细刻,花边人物应有尽有,“杰应歧灵”的门额则显示了主人“英雄不问出处”的境界。徽式民居两边院墙要略高一些,因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又称封火墙。

官厅内饰较为简单,一般都会有天井,主要是采光通风,天井下摆了一口缸,缸里的水主要起到消防的作用。而这水是天上的雨水,又称无根水,所以又有天降鸿福之意。下水道是古代铜锁状,寓意锁住水源,锁住财源,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有幅对联“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意思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有持之以恒之心,让仁爱和正义做自己的朋友,良好的行为准则成为自己的老师和做人的标准。

晒秋观景台

篁岭村庄依山而建,可谓“地无三尺平”,村民晒晾农作物只能使用竹簟晒在自家屋顶木架上。祖辈起,他们就用竹筛匾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收获季节,房前屋后成了晒簟的世界。长长木竿托起圆圆的竹簟,竹簟里晒满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稻谷,形成婺源特有的篁岭“晒秋”农俗特色景观,篁岭因“晒秋”而闻名遐迩,并成为摄影爱好者的乐园。有关篁岭“晒秋”的摄影作品,曾在全国获得十多次大奖,还荣获了“最美中国符号”。

如今,“篁岭晒秋”已成为固定民俗展示,春晒茶叶蕨菜,夏晒茄子豆角,秋晒辣椒黄菊。时令变化,竹晒匾里所晒之物也在不断换新,你在不同季节,不同角度都可以拍到满意的晒秋作品。这里也是晒秋观景台,拍晒秋的好地方。

婺源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来命名的3A级的旅游区。目前,婺源全县共有景区景点20多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个(江湾),国家4A级景区10个(卧龙谷、灵岩洞、李坑、思溪延村、文公山、鸳鸯湖、汪口,五龙源、源头、篁岭)。在整体上已经形成东西北三条旅游精品线路:东线“梦里老家古村游”,西线“山水奇观生态游”,北线“古洞古建古风游”。

现在,我们右手边的这栋建筑,是篁岭的一个餐厅“天街食府”,可同时容纳500人用餐。现在所行路段,是天街的延伸段,目前景区正在进行二期建设,建成之后,这里将开发成为美食一条街。将婺源的传统美食集中在此,一方面展示了婺源的传统饮食文化,另一方面丰富了篁岭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加快了篁岭从单一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业态经营品质型的转变。

除篁岭景区外,近两年,婺源县还成功打造了五龙源漂流、源头生态度假村、丛溪庄园、九思堂度假宅院等特色旅游产品。婺源县委县政府紧随江西打造旅游强省的目标,制定了“一个最美,两个第一”的发展策略,也就是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县,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

婺源自古就有书乡,茶乡的美誉。自宋到清,全县中进士550多人,仕宦2665人,历代的文人学士留下了3100多部著作,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篁岭也不例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宰相。曹氏父子宰相,协助主持朝政75年,影响了清朝大半个历史,成为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尤其是曹振镛,在嘉庆皇帝出巡期间,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处理政务,代君三月,民间就有了“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传唱。前方的牌坊上刻有圣旨二字,便体现了皇帝对他们的宠爱有加。

(下一步,将突出抓好总投资5亿元的大型山水文化演艺、总投资8亿元的沱川旅游综合开发、总投资4亿元的国际会议中心、总投资15亿元的水墨上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重大旅游项目,努力使婺源成为一个四季皆旺、老少皆宜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力争在,全县接待游客达到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0亿元。)

三号观景台 远眺梯田

各位领导,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篁岭景区的三号观景台,

篁岭是个典型的农业村落,除了少数士子习儒读书之外,大多数村民都是终生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篁岭几乎没有平畈的段田,都是山上开辟出来的山田,从而形成了我们往对面所看见的规模较大的梯田。

公司把这些梯田流转过来,打造农业观光园,种植梯田花海。现在田里都种上油菜,今年的3、4月份,千亩梯田油菜花盛开,眼前将是一片灿烂的花海。

为延展婺源油菜花的主题,公司结合旅游高峰周期轮换花卉种植主题,营造梯田花海景观、大地艺术。油菜花谢后,公司将种植柳叶马鞭草、孔雀草、一串经、醉蝶等各种花卉,形成又一季花海。

此外,在观光园还种有紫薇、三角梅、樱花、牡丹、玫瑰等各种主题花园,错开花期,使游客每次造访都有不同的景观与感受,从而发展成为婺源四季旅游产品新亮点。

除了观赏效益,篁岭也在不断提升梯田的经济效益,在土地上,“篁岭模式”采用公司+农户形式,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将农民土地进行流转,利用梯田打造四季花谷、奇异瓜果园,与农户共同开发观光农业。同时通过订单农业,形成经营产业链条,将农户真正融入产业项目中,达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村挣钱效果。

从观景台下行

婺源也在继续打造四季旅游精品路线。现在,我们可以春探人间花海,去江岭梯田看油菜花美景;夏享冰凉世界,去五龙源漂流、去灵岩洞内一边避暑一边看溶洞;秋天,可寻梦里老家,不但有篁岭晒秋、还有石城、长溪的枫树林景观;冬天更是可以去鸳鸯湖游甜蜜乐园。

作为婺源古村落的典型代表,篁岭堪称是婺源文化的缩影了,婺源历史悠久,唐开元28年,即公元740年建县,当时的县城设在了清华镇。清华,因“清溪萦绕,华照增辉”而得名。后公元9迁至古镇蚺城,因城内有座蚺城山,形状起伏如蚺蛇而得名。唐咸通年间后歙州刺史卢肇命兵驻守于此,因其三面环水,一面依山,形似待发之弓箭,而得名弦高镇,1946年改称紫阳镇。说到紫阳,就要说到我们婺源的一位大名人,他就是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朱熹的家族是婺源的著姓,以儒传家,现在我们南门的老街上还有朱家的老宅。里面有一口井。据《婺源县志》记载,朱熹的父亲朱松出生的时候,井内气吐如虹,因此也称作“虹井”。到朱熹出生的时候,一道紫气贯井而出,人们把紫气东来看成是吉祥的预兆。因此,朱熹把紫阳当作自己的别号。到朱熹死后第九年,皇帝赐他谥号为“文公”,之后把朱熹的“四书集注”列为国学。后来宋度宗赐朱熹的故里婺源为“文公阙里”。不错,朱熹虽然出生在福建,但是朱熹一直将婺源做为自己的祖籍地,他一生中两次专程回婺源祭扫祖墓,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和传说。

婺源因“地当婺州水之源”而得名,隶属于歙州管辖,公元11,歙州改称徽州,又属徽州府,与休宁,黟县,歙县,绩溪,祁门合称一府六县。民国元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管辖。34年为了在江西进行“剿共”的需要,把婺源划归江西管辖,但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不同的原因,当时在京、州、府的徽州人,联系了一些仕宦商贾,不断上书,请求回皖。这就是婺源历史上有名的“回皖运动”蒋介石迫于无奈,在47年又把婺源划回了安徽,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才正式划给了江西管辖。

所以婺源1200多年的历史都浸透了徽州文化,和江西的赣文化是很不相同的,我们的古村落、古建筑、古文化包括我们的方言、饮食、民俗等都是浓郁的徽派风格和特色。

现在前方就是篁岭的水口林了。水口文化是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婺源的水口被后人称之为“中国乡村最古老的公共花园“。这是徽州人对人居环境整合保护最原始的范例。在徽州,一个完整的水口,包括有水口建筑和水林。在婺源,人们相信:“树养人丁、水养财”,早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以前,婺源人的祖先就按照古老的规划理论,也就是风水学把村庄健在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把入水口成为“天门”。出水口成为“地户”, “天门”要打得开,意表” 广纳财源”,地户要闭得紧,这样才能锁住才气。在婺源自古以来还流传这一句话,那就是“赤膊龙脉水光口,子孙代代往外走”。“龙脉”指的是村庄所依靠的这座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山上和水口的地方都没有植被,就不能留住人才,村庄的人丁就不会兴旺。所以,婺源人不光在水口林植树,而且决不允许砍伐,为此还制定了“杀猪封山”的村规民约,对偷伐、滥伐林木者,全村人声讨,除处罚金并通告外,并要从当事人家中拖出生猪当众宰杀,全村按人头送肉。在物资匮乏的那是,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惩罚了。

岭水口林以南方红豆杉为主,共78株。红豆杉被誉为“植物大熊猫”,,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我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篁岭有如此规模的红豆杉群,实属珍贵少见。红豆杉浑身都是宝,树皮中提取的紫杉醇更是具有抗癌的功效。它们与牌坊、拱桥、五显庙等一起彰显徽州古村落水口文化。

在婺源的其他水口种的最多的就是樟树,樟树一年四季常青,而且枝繁叶茂。一是树木越茂盛就代表村庄的人丁就越兴旺;二是树木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谁代表财,这样一来,村庄的财气就不会流失太多,还有一方面,在村庄的去水口建水口林,也是为他人着想,就是为下游的村庄涵养水土,充分的体现了徽州人”儒雅“的思想品德。

婺源森林覆盖率高达82.6%,古树名木很多,江西挂牌保护的名贵古树游11000余棵,我们婺源就有5500余棵,占整个江西的一半多。在以红色文化,绿色山水为旅游主打的江西,我们这方的绿色山水,更显得璀璨夺目,进入21世纪以来,即使旅游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开发过程中,依然坚持保护优先,以文化与生态的珠联璧合作为我县乡村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对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建设,增强了婺源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在优势。对此,县委县政府重点实施了五大工程:一是绿化美化工程。通过造林绿化、封山育林、“十年禁伐阔叶林”等绿化工程,优化全县生态大环境;把油菜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上升到新的产业来培植,在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沿线茶园套种开花果木,每年套种梨树、桃树等带花苗木15万余株,打造“花海婺源”。二是文化保护工程。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管理体制,规划了古村落村民建房新区,缓解村民建房与古村落保护的矛盾,推进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三是水体保护工程。严厉打击炸鱼、毒鱼、电鱼的行为,严禁化肥、渔药养鱼,切实保护水体生态;依法规范河道采砂,做到限地段、限季节、限量开采。四是环境保护工程。关闭“五小企业”近200家,尤其是不惜年减少税收近千万元,关闭了年消耗阔叶木材近10万立方米的木材加工企业和高耗能有污染的电石企业;对主要公路沿线、景区景点坟墓4000多座进行了搬迁并绿化。五是城乡清洁工程。已建成全省首家县城垃圾处理场,县城污水处理厂也已建成投入使用;县财政平均每年安排每个行政村10000元卫生费,用于处理乡村垃圾,以此带动了群众自觉维护村容清洁。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全县的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优美。

结束语

10.江西导游词 篇十

井冈山,革命历史辉煌,自然风光绚烂,红绿辉映,融为一体,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5A级旅游景区。井冈山,以其辉煌灿烂的革命历史,铸就了蜚声中外的“红色摇篮”。井冈山,以其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被世人赞叹为“绿色宝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井冈山享有“天然动植物园”的美誉。这里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苍茫—,飞瀑流泉,融雄、险、幽、奇、秀为一体。春天,群山叠翠,郁郁葱葱,杜鹃花开,艳丽多姿,尽显秀美景色;夏天,山高气温低,林茂而风起,故盛夏虽热而无酷暑;秋天,满目黄杉红枫,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冬天,银装素裹,冰晶似玉,一派北国风光。井冈山森林覆盖率达到86%以上,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数超过80000个,人称“天然氧吧”,是理想的旅游避暑休闲疗养胜地。井冈山,以其深邃的红色文化底蕴,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巍巍五百里井冈,100多处革命旧址遗迹散落其间,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坚定信念的生动课堂,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近年来,井冈山先后获得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卫生城、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7亿元,同比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41亿元,同比增长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总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81元,同比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9元,同比增长16。4%;全年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1。71亿元、贷款余额44。09亿元,存贷比达61。49%;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19。75%,达5834户。成功引进3个亿元以上项目,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4亿元,增加值8。7亿元。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荣获“中国十大最具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全年来山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旅游收入近90亿元。

11.我与《江西教育》的邂逅 篇十一

那是到一所学校参加教研活动,中途休息时,我来到校长办公室,随手拿起书架上一本杂志。“《江西教育》的确办得不错,值得一读呢!”我还没看清杂志名,校长就介绍道。“是吗?这杂志我真还没读过呢。那您借给我看看吧!”

回到家里,我打开目录浏览起来,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题目:《 观照年段目标,抓好语言训练点》,这不是我的同事撰写的一篇小论文吗?常常看到身边老师的文章在本省一些杂志上刊发,没想到这本外省的杂志上也有同事的文章,心中顿添一种亲切感,便迫不及待地品读起来。“杏坛沙龙”“名师导航”“教研视点”“教学赏析”“师路心语”……每个栏目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名师导航”里的文章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理论的航向,读之如醍醐灌顶。比如《作文训练必须从写完整的文章开始》——我原以为作文训练要从学造句开始呢。“直面新课程”讨论的都是课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新颖的观点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教学赏析”介绍了许多精妙的教学设计,先进的教学方法,非常贴近教学实际,让人觉得应该学,也学得来。

“师路心语”中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更让我感受到老师们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丰富的教育智慧。李雪姣笔下的钟老师爱生如子,他师爱的光辉始终照耀和温暖着每个学生的心田,深深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吴凤波老师关爱学生,细致入微,成为孩子们的“班妈”;李新老师从父亲给果树施肥时说的一番话联想到当前的教育,让我明白了“关爱学生,要保持最有效的距离,做到关爱有度,关爱无痕,那才是大智慧,才是大爱,才是最美丽的境界”。有时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就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钟智明老师床头的那本《百合花》,让我明白如何去呵护学生幼嫩的自尊心;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怎样化腐朽为神奇?《一堂“跑题课”》让我受益匪浅;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可以品出教师的酸甜苦辣,犹如闵支农老师《品教师三味》一样,只要心中有爱,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够收获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读着“师路心语”中一篇篇传递着教师们浓浓教育情思的文章,想到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过去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一幕幕便浮现于脑海中,那种对学生、对讲台的无限眷念之情在心中涌动,让我欲罢不能。于是,我在电脑前“凝神思索”,一篇《难忘讲台情》一挥而就。第二天我又做了点修改润色的工作,试着把文章投到《江西教育》,没想到的是,不到半个月就接到“师路心语”栏目编辑的电话,告知我的文章将被采用。

我庆幸自己曾与《江西教育》邂逅,从那以后,每到一所学校,我都会和老师们谈论起它。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教师与《江西教育》邂逅、牵手,他们也一定会和我一样,受到启迪,引发思考,从而收获到属于自己的惊喜。我更相信《江西教育》会越办越好,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最忠实的朋友。(作者单位:湖北省长阳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本栏责任编辑罗贤良

12.江西修水的扶贫开发新路 篇十二

一、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实施整村推进扶贫

近年来,我县把扶贫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找准扶贫工作位子,以整村推进为重点,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新途径。坚持以开展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和后进村建设为切入点,抓两头带中间,以点带面推动工作顺利开展,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 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在148个重点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480万元,实施项目287个,完成896个新农村建设点的“三清三改”工作,新建村级公路127条556公里,新建桥梁21座,解决了近6万村民的行路难问题,新建农村供水工程150处,解决了1.7万农村贫困人口的饮水困难,修复和加固河堤6500米,水渠29500米,保护农田2500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300亩。 同时,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先后有1个中央单位、5个省直单位和71个市直单位与我县重点村实施定点挂钩扶贫,为贫困农户订规划、定项目、助资金、捐物资、搞培训、解难题、 送科技、倾情奉献,真抓实干,不脱贫不脱钩,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515万元, 加速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引导56家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捐赠资金3060.1万元, 捐物折款364.2万元,捐资兴建学校24所,其他公益性、生产性项目65个。 县里安排96个县直单位到9 5个重累计捆绑扶持项水县委委会主唐晓荣点村开展定点帮扶,目263个,项目资金多达4530万元。组织2088名党员干部参与结对帮扶工作,共扶助贫困户2124户,户均帮扶资金在2000元以上。

二、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积极实施移民搬迁扶贫

我县地处修河源头,是全国生态示范区,是南方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拥有林地面积32万公顷,其生态变化对整个修河和鄱阳湖流域将产生重大影响。在扶贫开发中,我县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坚持保护治理与开发建设并举,将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和深山区群众的生存状态,我县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按照“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总体要求和“政府主导、农民自愿,整体搬迁、分类安置,政策支持、自建家园”的工作思路,着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后,10577户移民摆脱了对山林的依赖,在新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等,逐步富裕起来。同时,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了江西修河源五梅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程坊库区、黄龙山两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封育管理面积达60余万亩。

三、坚持扶贫开发与产业富民相结合,积极实施产业化扶贫

扶贫工作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逐步走向富裕,而产业扶贫是提高扶贫效益的关键和核心。我县坚持“市场导向、项目覆盖、龙头带动、贷款扶持”的工作思路,把发展扶贫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因地制宜,挖掘本地优势,培植适合地方发展的特色产业,重点推进蚕桑、茶叶等主导产业的发展。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良好机制。按照“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模式,积极组建蚕桑、茶叶、生猪、药材等专业合作社124个,走出了一条专业合作、共拓产业的脱贫之路,我县第一个合作社----漫江蚕桑生产合作社,2009年获得了国家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奖补资金20万元。同时,积极实施信贷扶贫,在10个贫困村开展“村民互助资金”试点,每村安排1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发放生产借款1 19万元。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安排财政贴息资金65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贷款2600万元,贴息资金的放大效应达40倍,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目前,全县有桑园面积9.3万亩,并形成了制种、催青、收烘、缫丝、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体系;茶叶面积8.75万亩,茶叶年产量突破3万担,成为全国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中药材种植面积6.8万亩,中药材产业年产值达8000万元,成为江西五大中药材产业建设基地之一;全县70%的贫困户和水库移民户参与扶贫产业开发,户均增收720余元。

四、坚持扶贫开发与提升素质相结合,积极实施劳动力转移扶贫

13.江西导游词最新 篇十三

江西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导游词

各位朋友你们好,我首先代表我们旅行社以及我个人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我们现在要参观的是八一起义纪念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栋大楼是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原来是江西大旅社,建于1923年,是一栋标准的徽式建筑,并且是当时南昌最高的建筑之一。

进入大厅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建军七十周年之际,江泽民总书记在这里游览参观留下的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大家现在看到的房间是起义部队卫生员的房间,对面的是警卫员的房间,中间是天井,天井不仅能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还蕴涵了天圆地方的意思。地上的鹅卵石象征了一个个金元宝,而这些空白的线条则形似一个巨大的锁,有锁财的含义在里面。在天井四周的四个水缸是大旅社的消防设备,在起义的时候用来给起义军喝水用的。当时旅社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木质结构,一直在解放以后才逐渐改变成为砖木结构的。

接下来我们要去看的是江西大旅社的喜庆礼堂,这里原来是给有钱人做寿办喜事的地方,起义军的领导同志曾多次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部署起义的有关问题。这边陈列的四把太师椅,两个茶几和那面穿衣镜都是原物,其他的家具都是复制的。这座钟所指的时间是南昌起义打响的时刻,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大礼堂右边是九号房间,这里是起义时军事参谋团的开会处,当时这里的房价是三块大洋一天,而一个大洋折合人民币大概是100元,可想而知,当时大旅社的消费之高了。在左边是十号房间,在起义的时候,起义军的领导同志们曾在这里工作过和休息过。

请大家跟随我来二楼把,这是25号房间,周恩来同志曾经在这里办公,这里也是旅社最好的房间,不仅有落地玻璃,还有电灯和电话。

进入二楼大厅后,大家看到的五尊雕塑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刘伯承。两边的浮雕是从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拓印下来的。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一个现代化的屏幕投影机,演示了朱德如何以设酒席,打麻将,吃饭的名义,牵制住了敌军的两名团长和团副,让起义顺利进行的情景。

南昌起义是在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爆发的,1924年初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5月,孙中山先生创建了黄埔军校,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触动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利益,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华东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又在武汉宣布分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无数革命者倒在血泊中,大革命惨遭失败。

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在七月上旬,中共中央否决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路线,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总方针。后来在七月中旬,中共根据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并派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领导这次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1927年七月24日,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当时,得知会议内幕的叶剑英由庐山赶至九江,在九江甘棠(tang2)湖的一条小船上与叶挺,贺龙商定,不去庐山开会,转道去南昌。

7月27日,前委成立后,根据准备的情况决定,起义由原定28日晚改为30日晚。7月28日,周恩来来到贺龙指挥部,将起义计划告诉贺龙,并征求他的意见,贺龙表示坚决拥护党的决定,周恩来当即以前委的名义任命贺龙为起义部队的总指挥。起义的时间定于1927年8月1日凌晨4点,后来由于军中出现了叛徒,起义提前2个小时为凌晨2点举行。

这是1927年南昌城的沙盘模型,当年南昌城四周都有城墙,共有七座城门,市中心那座白色高大的建筑就是江西大旅社。这四周是当年起义部队的驻地,参加起义的部队有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朱德创办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等。

起义部队二万余人,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指挥下,向敌人驻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战斗进行了四个多小时,起义军完全控制了南昌城。歼灭南昌守敌三千多人,缴获机枪八百多挺,步枪四千多支,子弹七十多万发。

战斗打得最激烈的是进攻敌军总指挥部的时候。敌军的精锐部队大部分都驻扎在这里,并且早已得到叛徒告密,事先做好了准备,战斗打响后,起义军奋不顾身,贺龙,刘伯承,周逸群等同志也在第一线指挥战斗,起义军很快就占领了敌人的军政首脑机关,那个可耻的叛徒也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南昌起义的火种,迅速燃遍了全国,点燃了各地革命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八一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在革命的危机关头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他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的开始,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1933年六月30日中共中央决定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纪念日,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江西庐山概况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

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庐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庐山的概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国伊始,政府就开始谋划修筑庐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组成庐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处,这年冬天,这条公路正式开工。第二年(1953年)8月1日,这条长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车。后来,人们称这条公路为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盘山而进,有近四百处弯道,所以毛泽东在《登庐山》一诗中,有跃上葱茏四百旋”之句,其实呀,这条公路的弯道只有399个弯,所以有人说,毛主席也是吹了一小点点牛的。这条公路庐山居民常称之为毛泽东路线”

1970年10月,庐山南部登山公路开工,第二年7月1日通车,人们把这条路称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为上庐山的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以后,又有人在庐山修筑数条缆车道与公路。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

传为大禹时所作的《禹贡》及稍后的《山海经 》,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淘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江西庐山牯岭导游词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庐山牯岭镇的中心公园,这里是牯岭街的标志,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牯岭---这座山城。

上一篇:新年愿望的英文下一篇:我的未来想象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