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心灵随笔

2024-12-20

爱的心灵随笔(17篇)

1.爱的心灵随笔 篇一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有了爱而美丽,也因为有了爱而精彩。

那是我、五六岁的事儿了,那天深夜里,我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难受惊醒了,我连忙推醒了爸爸,爸爸一看我那难受的神情,就立刻强打起精神,起来给我量体温。

“三十八度五!”爸爸突然惊呼起来,连忙叫醒了妈妈。

我心里猛地一颤:那我岂不是发烧了?于是,他们立马动身,一秒钟也不耽搁一起送我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爸爸就忙着挂号、开方、取药、收费,妈妈在旁边一边轻轻地拍着我,一边说:“睡吧,睡吧,一醒来就好了。”我还隐隐约约地能感到妈妈把外套披在了我身上……不知过了多久,我发现现在就在医院的输液大厅里朦朦胧胧地可以看见那还在一滴一滴滴的输液瓶和爸爸妈妈那慈祥的脸,我的心里不由自主地涌上了一阵叹息:唉!我为什么要的这个病呢?

父爱如山,母爱如雨。

他们为我做了那么多事,我应该要感激他们。

2.爱的心灵随笔 篇二

一、让孩子们感受爱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全社会都在关注着他们, 应该让他们感受全方位的爱, 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1) 让孩子感受教师的爱。“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之一。教师为人师表, 应当以爱育爱。一年级新生刚来到学校时, 既新奇, 又害怕。为了让他们顺利过渡, 每天早晨课前, 我早早地来到教室, 面带笑容迎接每一个孩子, 或是带他们唱歌跳舞, 或是一起做游戏, 让他们感到快乐, 喜欢上学。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我把班上孩子的生日记录下来。轮到谁的生日, 我就送给他一份小礼物, 并带着学生为他画生日蛋糕, 唱《生日歌》, 小寿星特幸福。我和科任老师携手细心呵护着孩子们, 给了他们慈母般的爱。

(2) 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父母的爱博大精深, 可孩子们享受惯了, 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 不但不珍惜, 还常常抱怨。这是当今家庭教育最可悲的现状, 应该让孩子懂得父母的爱, 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易。于是, 我要求学生听妈妈讲怀孕、生育、抚养孩子的故事, 再看看父母每天都为他们做了些什么, 并列出了父母养育他们大致所花费用的账单, 然后在班上交流。还特别请来重病孩子的家长讲述关爱孩子的感人故事。孩子们深深体会到父母的爱, 恩重如山。

(3) 让孩子感受社会的爱。孩子们容易感受到身边的人对他们的关爱, 却忽略了来自社会的爱。我便让孩子们从生活、学习、安全等方面去调查了解有多少人为他们服务。我跟孩子们一起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 强调“保护未成年人, 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还把《义务教育法》的相关内容告知学生, 如“实施义务教育, 不收学费、杂费”。孩子们恍然大悟, 深感爱之厚重。

二、让孩子们学会爱

如今的孩子大多只会爱自己, 不会爱别人。这是由于许多家长平时对孩子学习上要求得多, 生活上要求得太少, 无论遇到什么事, 总以孩子的学习为重, 事事包办代替, 对孩子百依百顺, 给他们无限关怀与疼爱, 却不注意培养他们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所致。仅仅让孩子感受爱是远远不够的, 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学会爱, 奉献爱, 传承爱。

(1) 让孩子懂得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 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和做人的基本准则。要让孩子们学会“感恩”, 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 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 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 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感恩教育”要以活动为载体。我给孩子们讲了很多感恩父母的故事, 深深地打动他们, 利用榜样感染他们。我和孩子们常常背诵感恩的诗歌“感激生育你的人, 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还举办了“感恩回报”的主题活动。为了让他们落实到行动上, 我便要求学生写感恩日记, 从家庭学校开始, 学会回报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 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 也更加尊重自己。

(2) 让孩子乐于奉献。感恩以接受恩惠为前提, 没有奉献哪来感恩。当孩子们懂得知恩报恩时, 爱心教育应进一步深化, 一定要培养孩子们乐于奉献的精神。什么是奉献?汶川大地震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地震期间, 我和孩子们关注着、讲述着那一个个感人的场面:灾民不顾亲人救他人;解放军、警察、消防官兵奔赴灾区, 不顾余震的危险, 争分夺秒地营救灾民;志愿者涌向灾区, 满腔热情地为灾民服务;食品、用品、药品一批又一批运往灾区;国内外的募捐场景……处处体现了人们无私的奉献。博大的爱帮助汶川度过了难关, 使我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借此教育学生, 当别人有困难时, 应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学校组织捐款时, 孩子们十分踊跃, 态度真诚。六一儿童节时, 我组织学生举办了“送温暖”的活动, 孩子们为灾区小朋友唱歌、跳舞、说笑话, 然后录制成光盘, 把文具、玩具、爱心卡片等礼物送给汶川孤儿。这个节日, 孩子们温暖了他人, 也温暖了自己, 过得更有意义, 更快乐。

我坚信, 只要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播下爱的种子, 持之以恒地培育, 孩子们对父母、师长、朋友的小我之爱就会逐步发展成为对社会、祖国的大我之爱。在爱的传递中,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让孩子们唱着《感恩的心》, 唱着《爱的奉献》豪迈地走下去, 他们的人生将会充满阳光, 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张燕.读懂心灵[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2008.

3.让心灵沐浴爱的阳光 篇三

关键词:后进生 心灵 关爱 热情 感染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333-0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和他们架设心灵的桥梁,成为慧眼的伯乐,并倾注长久的热情,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爱的雨露,健康成长。

所谓的“后进生”是暂时思想上和学习上相对落后的学生,但他们是有思想有主见,相对独立的人,他们渴望能融入集体之中。如果我们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温暖,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乐于接受教育。只要多给后进生一些关爱,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那么所有的孩子都一样可爱,一样能干!我从事教学十年来在后进生转化上尝试了很多方法,以下几点让我们师生产生了共鸣。

一、用爱敲开尘封的心灵

常言说得好,浇树浇根,交人交心。要想转化后进生,首先要成为他们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心声,取得他们的信任。同学都讨厌害怕后进生,不愿和他们亲近,即使他们有过勇于改正错误的表现,但也经常难以得到重视、信任和鼓励,因而他们产生了心理对抗;另一方面,一般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经常成为老师批评、家长打骂、同学嘲笑的对象。为了表示不满与反抗,他们在外表上往往表现出傲慢骄横的样子,而其内心却又经常低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对自己缺乏信心。久而久之,形成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表里不一”的心理特点。外表对批评满不在乎,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外表对人对事漠不关心、不太合群,内心却渴望友谊、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教师要主动靠拢后进生,从各方面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怀和照顾,有效消除他们的心理对抗。这样,后进生的心灵之窗才会打开,教育才会奏效。对后进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仅要爱,而且要爱得深沉、持久。在他们违章犯规时,教师应予以细致的、恰当的、合情合理的批评教育,使他们心服口服,并下决心纠正错误;还应要求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克服教育,养成、巩固并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后进生看到希望,重新回到集体的怀抱,放心学习。

二、抓住长处和优点,改进短处和缺点

大多数后进生一开始也在努力追赶,但由于没有得到重视和关注,距离越来越大,最后不得不放弃,最终成为课堂的“客人”。如果老师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微不足道,也要即使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找到展示自我的舞台,扬起理想的风帆,找到成功的动力,那么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后进生因成绩很差,表现不好,从小就活在老师、家长的白眼中,人们对他们批得一无是处。殊不知,他们曾为此而悄悄地流过多少泪,为此自悲,为此悔恨交加,但又不知该怎么办。久而久之,他们没有受到老师一次表扬,没有感到一点点学习上的乐趣,于是就会产生厌学和畏难情绪,学习成绩自然太上不去,其他方面也会松懈下来。所以教师要大力挖掘后进生的“亮点”,一旦发现,立即当众表扬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是一名不错的学生,在某些方面能够做得比其他同学好而受到老师的表扬”,使他们找回自信,感受到学习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一旦发现后进生在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我做到了这一点,后进生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三、倾注长久的热情

爱,使心灵相通;爱,让世界不再孤单。爱是生命的火焰,有了它,一切将焕发生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毕竟还小,自控能力有限,要想转化不是一次两次教育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学生的一错再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能认为是学生的屡教不改,这是变化中的新错误。这项细水长流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的特点。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放宽自己,满怀热情,培养和陶冶学生的的道德情感,稳定和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一名宽容的师长吧,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长期耐心的引导,坚持不懈的倾注你的关爱,并且不要害怕失败,让他们从阴暗的角落走出来,享受阳光的温暖,踏踏实实向前进。

四、让大家的爱感染他们

首先让全班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只有几个后进生在旁观,这对他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自然而然的受教育。另外,我很注意拉近师生距离,亲近差生,少指责,多鼓励,少埋怨,多理解,少冷漠,多关心,少否定,多肯定,融洽同学关系,使他们感到老师并没有抛弃他们,同学没有拒绝他们,班集体欢迎他们,从而唤起他们的自尊、自爱、自强。这样差生就会渐渐向班主任打开心灵之门,转化也就水到渠成。

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采取其他的一些办法,如:针对“后进生”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转化;着眼“后进生”的前途,进行长远规划,逐步提高要求;学校的分级管理同班级的帮教小组协同转化;调动非正式小团体的积极因素为转化因素;讲究批评艺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由“他律”变“自律”;把握教育最佳时机,及时引导,做到锲而不舍……本着对后进生 “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的原则,成功的转化了一大批后进生,让他们的心灵沐浴爱的阳光,重新茁壮成长。

4.让爱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 篇四

事迹概述:王子环,铜官山区长江路小学教师。十六年来,他辛勤耕耘,利用节假日时间,带领学生到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慰问空巢老人;精心编辑班级《雁之路》作文周报,义务辅导学生作文。从2009年暑假开始,数十次舍弃节假休息日,带着各校小记者开展活动。先后荣获市“十佳班主任”、铜官山区首届“德艺双馨的人民教师”等称号。

王子环老师是铜官山区长江路小学教师。十六年来,他在小学教育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不辞辛劳,无私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的忘我劳动,受到了人们的尊敬。近年来,他先后荣获铜官山区首届“德艺双馨的人民教师”、铜官山区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佳德育工作者”、铜陵市“十佳班主任”和铜陵市“争先创优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2011年2月23日,《铜都晨刊》以一个整版的篇幅介绍了他的事迹。2012年3月21日,《铜陵日报》“视点”专栏介绍了他在教育农民工子女上取得的成效。2011年下半年至今,他先后到铜陵市十几所小学做先进事迹报告„„

一、爱是辛勤的耕耘。多年来,身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王老师一心扑在班级工作中,在学生广阔的心灵世界里播种耕耘,取得的成效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可。

爱是辛勤的耕耘。多年来,王老师一心扑在班级工作中,在学生广阔的心灵世界里播种耕耘。每天早上,他会早一些来到教室转转。课间活动时,他常常会走出办公室,到班上走一走,看一看,和学生聊一聊。傍晚放学了,他会到班上看看学生值日的情形。他说:小学生生活经验不丰富,教师从他们的日常生活细节上发现不足,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及时提供有效的示范引导,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温暖的关怀,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又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他们的生活本领。

王老师注重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他们班举办了《雁之路》作文周报、一天一期《班级日报》、一天一句格言、一人一个“座右铭”等文化特色活动,寓育人于文化活动中,深受学生的喜爱,促进了积极向上班风的形成。

王老师重视依法治班,强调法制,避免人治,避免班主任和班干部在管理班级中的随意性。他组织全班同学思考、讨论,针对本班实际,制定了富有特色的班规(试行稿)。在班规中,他们对犯错的同学要求写说明书、做好事、唱一首歌,或朗诵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笑话。这样的纠正方式,既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又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关怀和帮助,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二、爱是忘我的劳动。王老师的工作并不只是在工作日、校园中,也不只是管好学生、上好课,他常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带着学生到社区开展实践活动。

爱是忘我的劳动。王老师常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带着学生到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每次到社区开展活动前,他都要预先策划,组织学生进行各项准备,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他总是用心去做。2011年寒假,王老师组织班上科技小社团的学生开展“节水、爱水,从我做起”科技实践活动,获得了全国三等奖。2012年寒假,他组织学生开展了“科学节电我行动”科技实践活动,获得市一等奖。

几年来,王老师带着学生开展社区实践活动时,时时不忘关怀空巢老人。例如,2011年中秋节前,他组织班上学生来到阳光社区一位空巢老人家,给老人带去了鲜花、月饼、水果等礼物,还为她表演了精彩的节目。2012年中秋节前,他组织学生来到阳光社区慰问一群企业退休老人,向他们送去了节日的祝福„„

三、爱是执着的担当。工作之余,王老师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义务辅导学生作文,结出了香甜的硕果。

爱是执着的担当。王老师除了在课堂上用心教学生写作文,还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经常挤出课余时间义务辅导学生作文。几乎每天晚上,他都要挤出一些时间,坐在电脑前为学生修改作文。有的学生作文写得不如意,他就通过网络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他们班举办了《雁之路》作文周报。每期周报上都要刊登十几位学生的习作,每篇习作他都要用心修改。尽管每编辑一期《雁之路》周报要花费几个小时的课余时间,他依然克服孩子小、家务活需要做等诸多困难坚持去做。如今,《雁之路》作文周报成了他班学生一份独特的精神食粮,学生汲取着这份精神食粮的丰富营养,作文进步得非常快。

王老师不仅义务辅导本班学生,还乐于义务辅导别的班级的学生。他说:“做教师不仅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不管是辅导本班学生还是外班学生,只要看到了学生的进步,我就觉得十分充实和自豪。”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王老师辅导学生写的作文屡屡在《小学生作文选刊》《青少年日记》《铜都晨刊》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四、爱是无私的奉献。从2009年起,王老师义务担任了铜陵日报社校园小记者活动辅导老师,他的奉献精神和取得的成绩使他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爱是无私的奉献。从2009年暑假开始,在报社邀请下,王老师数十次舍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带着各校小记者开展活动。暑假里,他们去铜陵国电厂参观先进的发电设备,去螺蛳山顶观测日全食的奇异景象;双休日,他们去中医院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去部队近距离感受当代最可爱的人的风采„„

近三年来,王老师义务指导本校和外校小记者发表的稿件有200多篇,其中有20多次是以专版的形式刊登在《铜都晨刊》上。2010年和2011年,他两度被《铜陵日报》社评为校园小记者活动“优秀指导老师”。

五、爱是积极的进取。为了教好书,育好人,教学之余,王老师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阅读、反思和练笔,成为学校教育科研领头雁。

爱是积极的进取。为了教好书,育好人,王老师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阅读、反思和练笔。他经常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专业书籍,提高思想认识。通过阅读介绍毛蓓蕾、魏书生、李镇西等老师教育教学智慧和经验的书籍,他进一步懂得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学生就要理解、尊重、关怀和信任学生。

积极的进取,使他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领头雁。2011年,他被评为学校名师和铜陵市骨干教师。

5.爱的教育随笔 篇五

这是一本充斥着人间真情的书,翻开书便看到一篇篇令人感动的故事。优异的孩子。安利柯在慈祥的父亲、慈爱的母亲和和蔼的老师的教育下,和那帮精灵般的伙伴健康快乐地成长。

它是以日记的形式讲述安利柯在学校里、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第一卷就很吸引我。卷讲了刚开学的事。安利柯告别了三个月的假期,开学了。学校里的人熙熙攘攘,安利柯上了丘林小学三年级。他认识了为人仗义的卡罗内,性格开朗的柯莱蒂,弱不禁风的奈里,兔脸儿的泼可来西,爱虚荣的华梯尼,商人卡洛斐,傲气十足的诺琵斯,残疾的克洛西,欺软怕硬的弗兰蒂和漂亮有才能的代洛西。

其中我最喜欢卡罗内,他为人仗义,但是他的母亲不幸很早就去世了。卡罗内简直就是奈里的保护神:在十月二十六日弗兰蒂一而再再而三,的嘲笑克洛西残疾的样子,还学他母亲卖菜的样子。使克洛西愤怒到极点,失去了理智,用全身的力量砸他的头,但是却砸到老师的身上,卡罗内勇敢的站出来,老师弄清后,很赞赏他的精神。我也很赞赏卡罗内的精神。卡罗内还很正义,他看见弗兰蒂欺负弱小他就毫不留情的打了弗兰蒂一个耳光,让他在地上转了三圈。读到这里我不禁笑出声来,弗兰蒂经常欺负别人,现在他也吃到苦头了,在书里,我觉得安利柯的父亲白契是一位很明理的父亲,他在日记教导安利柯的一字一句,都给我很深的启示。

在安利柯抄的每月例话中我看到了许多篇很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篇《六千里寻母》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的内容是一个妇人从意大利的热那亚到南美洲去打工去当女佣,但是一年后她皆无音讯。她的小儿子――一个13岁的小男孩一人独自去寻找他的母亲,路程达到六千里之多。读完后我都有点不相信。

6.爱的结构随笔 篇六

《爱的结构》列举了从古到今的典型事列,来说明爱是如何构成的。令人深思的文章,文美意丰。

不知道哪一天起,时常有人劝我信佛。对于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诗人扎西才让先生,才让是个老实人,他的话我坚决相信。那一次聊天,我从内心油然而起了两个字——“敬佩”。是对才让的敬佩,更是对一个民族的敬佩……

神真的一直在关注着人类吗。有没有神。我们生存的地球与天地宇宙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对话关系。这些文字,我没有用问号,因为,在人的眼里,在当代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切,早已有了所谓的定论。

在这样的定论里,人们在心底里嘲弄或者不理解藏民族在朝圣路上的长拜,以为那是迷信。在同一时间里,在河北千里大平原上,一位年逾耄耋的老头子,半蹲在田头,他捋下一穗谷子,在粗糙的手掌上搓出米粒,放进嘴里咀嚼着。老人的行为,同样会被不理解或者嘲弄……

还是在同一时间里,在江南水乡的一座褐色陈旧的屋檐下,一位瘦小的老人在精心制作伞的骨架,那是在一个下雨的天气里,雨水一滴滴从长满青苔的瓦楞上滴落,在他家的屋后有一座池塘,池塘里种满了荷花,烟雨迷蒙的水天墨色里,响着小鸟的叫声。但是,这一切在制作油纸伞的精瘦老人的眼前,只有手底下正在赶制的伞架,是一个具象的东西。

这位精瘦的制伞老人并不知道,就在他身居的这座老屋前边的巷子里,走过去了一位诗人。戴望舒,他的灰色长衫被雨水浸润,从心田里漫溢出柔情。细雨依旧呢哝,小巷依旧迷离,一个抽象的,然而却是清晰的江南女子,打着一把油纸伞,浮娜地融汇在烟雨迷蒙的墨色里,这是诗人的爱,是戴望舒的爱。但是这一切,都和那位制伞的精瘦老人没有关系。老人想的,就是多做几把伞,他的所有的爱,或者,准确点说,这位精瘦老人的所有情感寄托,就是油纸伞,他做了一辈子的油纸伞,没机会,也没心情知道戴望舒。虽然,戴望舒谁都知道。但是,促使人们知道戴望舒的油纸伞,却真正是这位精瘦的老头做的。

还是在同一时间里,一位织布的奶奶九十九岁了,她在老式的木质织布机前让梭子像鱼一样游来游去,她织出的粗花布在今天已经成为稀有的艺术作品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这些和这位老太太没有一点瓜葛,她大概在十几岁时就开始织布,那是她的豆蔻年华,那时候的她很美丽,最美丽的时候是她当新娘的时候,那天,她盖着红盖头,披着金色的流苏走下花轿,在她的记忆里,那天的月亮是粉色的。

粉色的月亮,是我后来想象的。因为,我就是这位新娘的孙子。奶奶从嫁到爷爷家起,就开始织布,她于去世,终年99岁。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她织出了多少土布,没有人计算过,也不需要计算。就像后来我写奶奶时的粉色月亮,是虚构的。只有奶奶留下的粗布,是具象的,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我不知道奶奶的坟在哪里?听老家人说,奶奶的坟被高速公路覆盖了。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流泪了,不仅仅是奶奶的坟找不到了,更重要的是,奶奶留下的土布也全都找不到了。

记忆中美好的东西,在诗人或是作家的笔下,变成了自我安慰式的臆想,成为所谓精神食粮,粉饰着人类日趋坚硬的感情。人类世界,原本就有的精神追求,是不需要谁来赞美或是自以为是地以为这样或是那样。就像藏民族匍匐在朝圣的路上,和高铁、高速公路、飞机这些当代的什么东西是没有关联的,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瓜葛的话,那就是人类自以为是的嘲弄。

这种嘲弄改变不了朝圣者的意志,他们的思想很简单,就是一步一长跪地匍匐在朝圣的路上。所谓当代人嘲弄他们,是觉得他们愚昧;然而,以所谓当代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这些朝圣者时,也许你们并不知道,这些所谓的愚昧者,他们在广阔的草原上有成群的牛羊,他们的财富可以买下半座城市。由此我肯定地说,在当代人拜金的价值观里,这些愚昧的人完全可以以王者的身份高居在皇座之上。

还是在同一时间里,在甘肃省永昌古县城,一位编织地毯的老人要把他的手艺传给儿子,老人自豪地对儿子说,这门手艺的老辈子人,曾经在皇帝的造办处当过教师,乾隆皇帝御笔批注过。但是,儿子不屑父亲的手艺,因为,地毯卖不出去,没有钱可以赚。儿子走了,去了深圳,后来成了公司高管,他一个月的薪水就能抵得上父亲织地毯一年赚的钱。但是,这位编织地毯的老人依然年复一年地编制他的地毯。那是在焉知山下,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上,传说,每天晚上,都有狐狸衔来草编的花环,去迎接出嫁的新娘。实际上,那是天地接壤的地方,在那里,有一条彩色的丝带,那是天地造爱迸发出的绚丽,老人编织的地毯,就是这样的美丽。

传说是美丽的,永昌的地毯所以好,是因为焉知山下水肥草美,这里牛羊成群,诗人说,“风吹草低见牛羊”……

由此,这里产出的羊毛质地是世界上最好的,有了最好的羊毛,有了热爱地毯艺术的传承人,永昌的地毯自然是美丽的。但对于今天这位编织地毯的老人来说,他就是要编织地毯,他不是为了爱,也不是为赚钱,你可以说地毯是他的命,因为,他一天不编织地毯,他就难受,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东西。

由此,爱,能有的具象的东西,就是与天地之间原本就存在的一种神灵般的,并且是可以看得见的情感转换的东西,就像那位耄耋老人把生的谷粒放在嘴里咀嚼一样。或者,那位制伞的精瘦老人,他的血液里已经有了制作油纸伞的基因,他做出了一把又一把精美的油纸伞,让江南女子在雨巷里走过去,于是,就有了诗歌,也就有了我们说的所谓的爱……

在这个星球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生灵诞生,小生命呱呱坠地的时候,女人与身俱来的母性就擭取了她的全身,从这一天起,她与孩子之间的媒介,就是爱。那么,爱是什么?造物主或者说天地用了什么样的超能让生灵们有了母性,从而,天地之间有了一个抽象的,不可触摸的情感,这种情感只能去感受,却看不见,这就是爱吗?

在云南的一处偏僻的乡村里,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百岁老人,他们长寿的秘诀很简单,用最为传统的劳作方式勤劳地活着,那里没有现代的所谓产业结构,森林里还长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参天古树,清泉从石上流过,孔雀在草丛中开屏。即便有燕子衔泥在你家的堂屋里筑巢,主人也不会驱赶它们。秋天,燕子们飞走了,春天,又回来了。燕子成了这家主人的亲戚,年年走动,岁岁请安。

在同一时间里,我居住的这个大院里,曾经有一个俱乐部,先前是播放电影的,后来,电影没人看了,因为家家都有了电视机,后来又有了信息更为发达的网络,于是,电影再没人看了,那家俱乐部,也就闲置下来了,成了雨燕的天堂。这些精灵一样的小鸟,在下雨的天气里,常常让我在深夜里看到沸腾的河面上,成千上万的雨燕以图腾的姿态在水里蹿跃……

后来不久,这个俱乐部被拆除了。自那一天起,燕子越来越少了,时至今日,我再也看不见燕子们了,它们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再后来,我赖以生存的老发电厂也废弃了,在它的旁边,又建起了更大的发电厂。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我发现有成百上千的鸽子栖息在那座废弃的发电厂里,它们以一种特有的神秘质感,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我由此感慨,并且由此产生出无限的想象力,勾勒出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神秘的图画,在我的意识里,竟有着那样多美丽的憧憬。我在想,只要人离开了,生命就会填充过来,我们的世界,就再一次有了图腾的景象。

我们再回到河北方千里大平原,那里的农民在冬天快要来临的时候,种下了小麦。到了这个时候,一年的忙碌就算结束了。晚上,人们钻进在热被窝里,酣畅淋漓地大睡。他们睡的那样香,孩子的小脸都睡出了苹果一样的红晕。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雪了,这北国的雪呀,总是在人们熟睡的时候,悄然地簌簌地从容地下起来,仿佛千万个小姑娘围着红围巾在天空中轻舞飞扬,天空唱着无声的歌,万籁俱寂的夜晚,悄然的为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早晨推开门,满眼里都是晶莹剔透的银白,好大的雪呀……

天地被雪压得实实在在的,冬小麦在厚厚的雪底下睡着了。这是冬闲时节最为瓷实的睡眠,是几千里的睡眠。人们围着火炉说话儿,吃着秋上新收的炒花生,怎么会有那么多话要说呢?一家人坐在炕上,盖着一条被子,脚挨着脚,说着说着话儿就睡着了。

北归的大雁叫醒了酣睡的人们,春天的裂河声,消融了冬小麦身上的积雪,春风从渤海湾一直吹到保定,几千里的小麦伸着懒腰往上长。忙喽,北方的汉子扛着锄,扑趿着大脚片子结实地走在大田里,从这时候开始,所有的一切都洋溢出浓烈的爱。日上三竿,是吃“腰食”的时间,也是爱意浓浓的时间。这时候,男人看见,他的女人头上盖着一方荷叶,肘挎着一个竹篮,风摆杨柳般走来,竹篮里有饽饽、有小米粥、有疙瘩咸菜。这些,都被一方兰花布盖着,就像女人心疼劳作的男人一样,她那颗心里,装满了对自己男人的疼爱。她知道男人最爱吃什么?其实,男人只要看见女人鼻翼上的汗星子,看见柔软的花布大襟那两坨颤颤的要命的地方,男人就知足了。这时候,庄稼还没有半人高,千里大平原的青纱帐,还挡不住人影儿。其实,女人是明白的——那酣睡了一个冬天的小麦,到了秋上,割了麦,搓出粒,磨出精白的粉,擀成长长的面条儿,有多香呀……美好的季节里,女人说,知道,知道你贪,快吃吧,吃饱了好干活。心里却在说,心急燎火的没出息样儿,就等不到晚上……

瞧,这是怎样的一幅水墨画呀,戴望舒,你来一趟北方吧,去到千里大平原的青纱帐里走一圈,你肯定会迷路。但是,促使你迷路的主要原因,是那青纱帐里藏着的数也数不清的风流故事。你迷离了,一定能写出和《雨巷》迥然不同的散文——爱的散文。

北京故宫,又叫紫禁城。6前,明成祖朱棣按照南京紫金城的样式,在北京建造,历经24个皇帝,由此,全世界都知道了“天安门”这个名词。这是自封为“天子”们的家,不仅霸气,并且飞扬跋扈。70年代,一位来自甘肃一家电厂的草民出差来到了北京,到了北京,是一定要去观赏天安门的。他如愿了来到了天安门前,此刻,他的内心是那样的激动和崇拜,唯一遗憾的是,他因为穷,没有照相机,不能为自己在天安门前留下一张照片。

他环顾四周,看见一位朴实的男人有照相机,于是他小心翼翼地走到那人面前,又小心翼翼地央求那位有相机的人为他拍张照片,并且说,愿意多给他钱。那个人和蔼地笑了,说,你把你家的地址留给我就行了。他为他拍了照片,仔细地记下了他的地址,谢绝了他递过来的钱,就走了。

他们素昧平生,彼此与对方,都是一位过客罢了。后来,那人回到了甘肃电厂,继续过着他平淡的生活。意想不到的是,他收到了他在北京天安门前留影的照片。从这一天起,他和那位素昧平生的人成了书信往来的朋友,非但如此,十几年后,他还携家人一起去了那家人生活的城市。又过了几年,那家人也携家人来到了他家。他们两家,由此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像亲戚,像至亲,直到今天,这俩家,已经成了彼此不能分离的一个整体。

这是一个承诺,在紫禁城天安门前的一个承诺。这样的承诺,继承了中国几千年道德操守,这样的道德操守,是中国人贡献人类的宝贵财富。可是,在今天,这样的操守,我们做为中国人,自己还在遵守吗?

眼下,一位大爷摔倒在大街上,如果谁去搀扶他,还要找证人、录像后才敢去帮助这位“摔倒”的老人。我们由此可以说,爱,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在湘西的家族寨子里,一位世代做姜糖的小伙子,娶了一位美丽的土家妹子做媳妇。他们以甜蜜的姜糖为养家糊口的支撑,日子是在甜蜜中渡过的。这是在湘西的大山深处,没有人知道这个土家山寨的古风醇香。也许,人们只是从沈从文的小说里知道了湘西古镇后,便有了游客来参观沈从文笔下的这座边城。游客们以边城为圆心,不断地扩大游玩的半径,后来,人们终于发现了那位做姜糖的人家和他们的古寨,在游玩的过程中,游客们发现这位做姜糖的小伙子的媳妇美丽的一如天仙。于是,他家的姜糖生意越来越好。再于是,有文化的人给小伙子提议,让他花钱注册,并制作了有他漂亮媳妇头像的姜糖袋子,把他家的姜糖放进袋子里出售。

实际上,他的漂亮媳妇就成了他家祖传姜糖制作的代言人。他家的姜糖通过他美丽媳妇的形象,卖到了全国各地,但是,有一天,他的`媳妇走了,她到哪去了?有人说到大城市去了,也有人说到国外去了。大家的说法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一定是到了一个奢侈的地方去过奢侈的日子去了。

但在我的意识里,她的消失,就像我奶奶的坟被高速公路覆盖了一样,是一种世界发展向前行走的必然趋势,一切都在发生着,一切都发展着,唯一丢失的,是爱。

还是在江南的一个古镇上,这里也有一个小伙子,承继了祖业,学会制作一种甜蜜的切糕。这种切糕是用糯米和藕粉砂糖做的,其中有一道工序非常重要,就是要把制成的甜糕切成薄入纸片的长方形状。那是一座江南古镇,很像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我最喜欢的一条街,是用青石板铺就的路,似乎永远的湿润,使得石板上的花纹,格外地清晰。这条石板街的宽度,也许只有一个人的肩膀宽吧?所以,街两边的各类铺面门对门,老板们都熟络的像一家人一样,这里的铺面几乎都是杂货铺,油纸伞、红灯笼、竹扇、江南的丝巾、枇杷、荔枝、丝绸、锅碗瓢盆……这里的铺面都是古老陈旧的木质建筑,是那种油亮的黑褐色,这样悠长的色彩,伴随着南方人吆喝生意的软语呢哝,一直向前延伸到纱一样的雾岚里……

那个制作切糕的小伙子每天在他家的铺面前用一把特质的刀切甜糕,他几乎不用眼睛看,就能把甜糕切的如纸一样薄。他每天从天蒙蒙亮一直切到天色黑下来,切出的糕片,大概成千上万吧?他说,不累,一点不累。我喜欢这个手艺,家传的。靠着这个手艺,我娶到了媳妇,有了儿子还有了女儿。

你就是蒙上他的眼睛,他也能飞快地切出薄如蝉翼的糕片,这是一种熟练到条件反射的手艺。他们祖祖辈辈靠这个手艺一代代繁衍生息,传递的不仅仅是手艺,是爱,是血脉之爱的传递。所以我要说,爱是抽象的一种意识,就像母亲有了孩子后,条件反射地就有了爱。爱存在于天地之间。

那么好吧,我们现在该到穿越的时间了。南国有佳人,南国也有英雄。佳人叫虞姬,英雄叫项羽。北国有佳人。北国也有英雄。佳人叫貂蝉,英雄叫吕布。时间在重叠中向前顽强地挺进,历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哲学家——这些只有在中国才会产生的奇怪的叫人不能忍受的专家们,他们把这两位美女统统定性为乱国的狐妖。把这两位英雄定性为莽夫或者蠢货。但是,他们忽略了做为人在天地之间存在的一个起码的基础——爱。

项羽一生只爱一个女人,就是虞姬。吕布为爱貂蝉可以不要江山。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又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两位英雄,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天下第一男人,帅气、英雄气、武艺盖世,无人能敌。这俩男人都有一幅软心肠,为了爱,可以舍弃一切。正所谓侠骨柔肠。

这俩男人都是被阴谋杀死的,被后人,被千年以后的各类专家们耻笑。如此,所谓天下,所谓中国的天下,是崇尚阴谋的文化。是崇尚阴谋的历史。是崇尚阴谋的权威。那么,啥也别争论了,中国足球,所以屡屡被外国足球揍的鼻青脸肿,就是因为,足球比赛靠的是实力,阴谋在足球场上玩不转。

我可以定论,在世界杯的竞技场上,只有中国女人对中国男人越来越恨铁不成钢的份,他们会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对比出中国男人丑陋不堪的那幅恶心的嘴脸。这不仅仅是一次世界杯、几场足球赛的事。这是中国男人丢人的大事情。因为,一个崇尚阴谋的男人男权世界里,他们一旦走出去,能有的作为就是丢人。

在我的审美意识里,我爱东方的女人,我最爱中国的女人,是因为中国的女人有着最为优美的身体曲线,有着最为柔美的眼睛和最为动人的身体气息。这些,无论是南美洲还是北美洲或是欧洲女人都没有的美丽。这些国外的女人,她们身上散发出的更多的是男性的赫尔蒙气味。所以,我喜欢东方女人,最喜欢中国女人。可是,我为我生活在一个阴谋充斥的世界里感到孤独,因为,我们的历史就是一部阴谋史。历史上能够撑得起“男人”这俩字的男人——项羽和吕布,他们身里身外的柔情侠骨,历史给予的定论是嗤之以鼻。

那么,我一介草民,做为男人,是悲哀的。

圣诞节刚刚过去,我来讲两个发生在圣诞节前后的真实的故事,在国外,一小孩偷了超市的糖果,因为家里很穷,圣诞节他没有收到礼物。超市店员发现他偷东西,没有抓,没有报警,没有逼他跳楼,而是给他戴上了圣诞老人的帽子,并且还拿了一整盒糖果给他,告诉他:“孩子,圣诞老人一直在你身边,没有忘记你!”

在同一时间里,在中国西部的一座古城里,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因为家里穷,在超市里,她的钱只够买一瓶矿泉水。可是,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各种食品诱惑着她,于是,她偷了一块巧克力,超市店员抓住了她,不仅对她罚站,还叫来了小女孩的父母亲。悲惨的事情发生了,小女孩的妈妈对小女孩又撒又打。超市还不放过她,还要罚小女孩父母亲的钱。小女孩对这个无情的世界绝望了,她以最为极端也是最为悲壮的姿态,从高楼上跳楼下去,她死了,在豆蔻年华的时候……

项羽、吕布、小女孩,跨越千年的三个人,用不同的死去的方式,道出了一个叫人不能接受的箴言:这里,只有阴谋。这里,只有一个道理,成者公侯败者贼!这里,不管你用了什么手段,只要有权,有钱,就拥有了君临天下的本钱。这是一个叫人没法接受,又无可奈何的真实的现状,你不服不行。

春夏秋冬,雁去雁归。四季,在善良的劳作的人们的心里,永远是那样的分明。那位做油纸伞的精瘦老人,他去世时,也许都不知道谁叫戴望舒。还有,我的奶奶,一位活了九十九岁的善良老人,她的坟被高速公路覆盖了。但是,她不知道,或者说,她根本就不需要她的孙子的悼念。我,也不知道在哪里为她烧纸,为她磕头……

因为,我已经有许多年没有看见大雁南来北往的飞翔雁阵了。到了晚上,再也听不见那悠长的雁鸣声了。它们都到哪儿去了?

据佛教徒们说,现状是末法时代。什么是末法时代?我不懂。然而,我怀念深夜里伏案写作时,蓦然听见深夜的天空,传来大雁的唳叫声。那种带有神性的美丽的长空雁叫,让夜晚的黑暗,延伸出了无限的美好遐想。你能感受到天籁之间,旋舞起绮丽大美的北极之光,那样神圣纯洁的光芒,在太阳升起之前,在东方鲜红的朝霞冉冉而起之前,就已经让我们的世界最为具象地展示出了她的伟大的绚丽……我只有匍匐在大地上,向着宇宙大哭……

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幻想……或者是遥不可及的美丽。她存在着,又是虚幻的。当我疲惫地走在上班的路上时,当我在广场上做早操时,当我在办公桌前接到一个又一个所谓工作电话时,我心中最为具象的东西就是,我又要面对现实,我又会看见一张张察言观色虚伪苟且的肮脏嘴脸,又要一次又一次地去围绕着这些肮脏的嘴脸,用自己无奈的厌恶极了的双手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有的人,用手里的权力获取了成吨的被叫做“人民币”的东西。而真正的人民,他们的小女孩,却连一块巧克力都买不起,并且因为一块巧克力受尽了那些趾高气扬的,拥有大量成吨的“人民币”的人的羞辱……

“人民币”不属于人民。天不是人民的天,地不是人民的地。佛说,这是末法时代。一句末法时代,就概括了一切!这,说服不了我。但有一点我肯定,正因为凡此种种,才会有了更多的人皈依佛门,用这种办法去寻找所谓来世的福音。

但我仍在呼吸,但我仍在活着。

我明白了,那位做油纸伞的精瘦老人,他不知道戴望舒,也不需要戴望舒,他的目的就是做好他的每一把美丽的油纸伞。我奶奶可能在去世前想起了他的大孙子,但是,她不需要她织出的粗布被列为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她需要什么呢?我去哪里问她?她的坟冢在哪里?

我必须要说明的是,如果说,真如劝我信佛的人士说的那样,佛能拯救我的灵魂,能回答我的所有疑问的话,我将义无反顾地皈依佛门。可是,我看到的是什么呢?我看到的是,一个削尖脑袋想当官的人,自己的爹住院他熟视无睹。但是,公司老总手上长了个疮,他却心疼的热泪盈眶。我看见的是,一群又一群工人的汗水变成了血,血又变成了价格昂贵的所谓XO红酒,被权贵们当做美好生活的点缀品。而创造这一切的工人们,却一次次被严厉地追问,你还想不想干了?!想不想你干了?!!

莫言无奈,天才莫言。他让我们把《西游记》倒着读,于是,一切恍然大悟。屠呦呦,逍遥悠悠,扶摇直上,背负青天向下看,一切都是那样的荒唐可笑。

爱的结构,在天,在地,在宇宙。在乡下,在业已消失的文明中,在最为边沿的——那些被当代唾弃的原始部落里。爱的结构,就在扎西才让的诗歌里,在朝圣的路上,那些一步一长跪的愚昧的虔诚里……

7.爱的心灵随笔 篇七

一、赏识激励教学策略的正面导向作用

心理学专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无论是从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著名的实验中, 因专家的结论而备受教师赏识和赞赏、成绩显著提高的那些随机选出的学生的典型事例;还是发明大王爱迪生因小学的学习成绩差, 常受到教师和同学的歧视、讽刺, 而他的母亲却始终对他大加赞赏和帮助, 促使他最终成为“发明大王”的故事, 我们都不难发现, 是教师和母亲的赞语———赏识和激励, 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从而化作了学习的动力, 使他们不断走向成功之路。爱迪生说:“没有母亲的赞赏和激励, 就没有我的一切。”

心理学实验表明:对人格的积极肯定和评价, 在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 人便会感到鼓舞和振奋。试想, 当一个学生生活在缺少赏识和激励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的精神将是孤寂的, 如果长期得不到积极的肯定, 生命的潜能将受到压抑, 内心将充满痛苦和沮丧。

经验告诉我们, 少年儿童本身并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 多数情况下, 是靠他人的态度来进行自我认识, 其中家长和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 学生身旁最亲近的人的一句赞美, 会令他们信心百倍, 热情陡涨, 而一句轻蔑的嘲讽, 足以让他们信心丧失殆尽。所以说, 最残酷的伤害, 是对一个人自信心的伤害, 最大的帮助是给人以支撑起人生信念风帆的信任和赞赏。

从学生的心理需求来说, 他们渴望别人的肯定, 渴望成功。学生的心, 是一片不染尘俗的纯净天空。他们不仅需要爱抚更需要真诚的赏识和鼓励, 哪怕是教师只言片语的赏识和激励, 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会把这种成就感的信心和勇气延续到下一次行动中。所以, 我认为, 作为教师一定要敢于表扬、善于表扬、勤于表扬你的学生, 让学生在教师赏识激励的语言中, 获得向上的力量。

二、赏识激励教育的语言特点

在实施赏识激励教育中, 特别是在口头表扬过程中, 教师要多用肯定性、激励性语言, 语调多采用商量的口吻, 这样, 才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保持, 才能达到更好的激励作用。

在课堂上, 当学生圆满的回答问题后, 你说一句:“你真棒”。当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时, 你对他说:“祝贺你这次取得了好成绩, 只要能坚持下去, 你的目标很快就能实现”。教师的张口之劳便是对学生的巨大鼓励。当提到学生的缺点时, 像“你能行”;“在这方面注意一点, 文章会写的更美”;“如果……就更好了”;“你要是……教师就更喜欢你了”。在教师的赞美声中, 学生得到了被赏识的激励, 被期盼的积极心理效应, 学生就会更加努力, 在赏识激励的教育中, 完成人格的健全培养甚至是素质、成绩的飞跃。

赏识的语言要有激励性, 否则, 学生会对教师的赏识产生厌倦或反感的心理, 而且不恰当的表扬还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有一位留学生去导师家做客, 看到导师的小女儿后就夸她长的漂亮, 等孩子走开后, 导师批评留学生说:你表扬孩子没有错, 但你不该表扬女儿漂亮, 原因是, 漂不漂亮是父母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不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样表扬, 会滋生孩子的优越感, 会让孩子在生活中放弃努力。导师说:对那些先天因素决定的, 孩子不能选择的方面不要夸, 你夸孩子长的漂亮不如夸孩子仪表端庄服饰整洁, 你夸孩子聪明, 不如夸他学习刻苦, 这样的赏识才能既激励学生努力, 又能弱化他的优越感, 增强他的平等意识。

赏识的语言要做到言如其实, 恰如其分, 不可过轻, 也不能无限夸大, 过轻的表扬会令学生产生失望的情绪, 过头的表扬有时会让学生产生自满的情绪, 有时还可能使学生误认为你在嘲笑他。信口开河, 随心所欲的表扬, 不但起不到鼓舞激励的作用, 反而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三、赏识激励方法的运用

赏识激励教学策略, 通常以口头表扬为主, 但不仅限于此。教师对学生伸出大拇指, 或是一个双手鼓掌的动作, 一个示意性的微笑, 一个赞赏的眼神, 一次赞许的颔首, 一束喜悦的目光, 一次中肯的评语都是对学生的肯定与称颂, 使学生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常言说:上帝都允许孩子犯错误, 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笔者认为,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 为师者应该以宽容平和的心态, 站在学生的角度, 进行换位思考, 通过多角度思维的方式, 找出学生在犯错误过程中的“闪光点”。

育才中学的老校长陶行知先生, 有一个著名的四快糖的故事, 有一天, 他碰到一个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 就将其制止, 并对怒气未消的男生说:“请你去我的办公室一趟好吗?”等陶行知向其他学生了解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 只见那名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 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 我不让你打人, 你立刻住手了, 说明你很尊重我”, 男生将信将疑的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 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 说明你有正义感”, 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快糖给他, 这时男生哭了:“校长, 我错了, 同学再不对, 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 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陶先生的教育方法, 很值得好好借鉴。他善于从多角度思维, 从犯错误学生身上寻找其优点或闪光点, 善于用犯错误学生身上的积极情感克服和战胜消极情感, 充分挖掘学生内在诱因, 积极调动学生的内因产生变化, 而不是靠威严从外在因素上促使学生改正错误。

赏识激励策略, 就像阳光沐浴了学生的心田,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从教者千万不要吝惜表扬、夸奖、赏识和激励, 即使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

我们的部分教师在教育犯错误的学生时, 往往批评多于鼓励, 甚至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 企图引起学生的重视, 来唤醒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效果恰恰适得其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必须吸收新的教育理念, 用新的教学策略来教育学生, 应该从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的教育故事中受到启迪。

四、赏识激励要根据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频率

一般来说, 优生受到表扬的机会会很多, 那么, 对优生则应适当提高赏识的门槛, 降低表扬的频率, 对其一般性的优良品行和学生普遍性的优点, 表扬则可“轻描淡写”, 但感情要真挚, 言辞要恳切, 促使其加压奋进, 更上一层楼。对于中等生和暂时落后的学生, 要善于抓住其点滴进步和行动中的亮点, 及时予以表扬, 加大表扬的频率。必要时, 对于表现一贯较差的学生, 教师应为其创造受赏识的机会, 以使其尽可能的受到更多的表扬。

总之, 赏识激励你的学生是一名合格教师应有的素养, 赏识激励教育是师生的牵手互动, 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 是教师从心底里珍爱学生的表现, 它能使学生在人生长河中信念永存, 会使学生步入成功的殿堂, 同时也会铸就教师的成功。

摘要:赏识激励是洒向学生心灵爱的阳光。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激励策略, 要从实际出发, 坚持正面导向, 把握语言特点, 灵活使用方法, 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赏识激励的频率等。

8.以爱的名义滋润心灵的花海 篇八

2008年7月初的一天上午,瓦蓝瓦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正在田边地头割草的田国华夫妇与一位朋友在路边相逢,他们闲聊了一会儿,因为天气热,朋友从车上抱下一个大西瓜。朋友刚把半个西瓜切成牙,还没来得及招呼他俩吃,田国华的妻子李士素就发话了:“那半个西瓜不要切了,留给他们吃。”

李士素说的“他们”,就是在他家干活的维吾尔族农民工。这天上午,8位维吾尔族农民工正在田国华家承包的青贮饲料地里拔草。朋友听了李士素的话,既感动又吃惊:“你们两口子真行,吃个西瓜还想着要留一半给他们。”

切好的西瓜田国华没顾上吃,就过沟下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半里多路,把半个西瓜送到了维吾尔族农民工手里。

新疆是有名的瓜果之乡,当时的西瓜也就五六角钱1公斤。“一个西瓜值不了几个钱,但是人心值钱,这几年这些维吾尔族同胞和我们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有好吃的不能少了他们。”朋友早就知道老田夫妇是古道热肠的好心人,今天的所见所闻,又让他对这对夫妇增添了几分敬重。

买买江的新家

田国华夫妇是农八师石河子总场清泉集社区五连的普通职工,他们上个世纪60年代随家人进疆,当时还都是孩子,后来上学读书,分配工作,成了兵团屯垦戍边大军中的一员。随着兵团农牧团场改革日益深化,老田家的土地承包面积不断扩大。地越种越多,劳动力需求也越来越大。于是,买买江夫妇最先走进了老田家。

今年45岁的买买江身世很苦,小的时候父母离异,他跟随母亲生活,不久母亲也去世了,买买江成了流浪儿。后来他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落了户,娶了妻,再后来有了3个孩子。他们那里土地少,作物结构又单一,两口子辛辛苦苦忙活一年却糊不了5张嘴。迫于生计,买买江就和大儿子四处打工挣钱,跑遍了南北疆的许多地方。

后来听人说,到兵团团场打工好挣钱。2004年秋天,买买江来到石河子总场清泉集五连,帮一家农户摘西红柿。后来这家人的西红柿摘完了,买买江找不到活干,急得团团转。老田夫妇听说了,就找到他,说:“到我家去干吧,保你一年到头有活干。”买买江就像干渴的人找到了清泉一样,忙不迭地答应了。

老田家没把买买江当外人,而买买江干活也舍得卖力气,不喝酒不惹事,过了一段时间,老田夫妇就主动提出来,让买买江把媳妇也接过来,两口子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买买江当然求之不得,很快就把妻子帕提古丽从老家接了过来。

老田夫妇自己住老房子,却把一溜3间新盖的红砖房腾出来给买买江夫妇住,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根本不用买买江夫妇操心,老田夫妇早早地就给他们准备好了。就这样,来打工的买买江在石河子总场清泉集有了自己的新家。

快乐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几个月过去了。一天,细心的李士素发现帕提古丽情绪不好,脸上还有泪痕,问她有什么烦心的事,她却不吭声,还是老田向买买江打听才打听出来。原来是帕提古丽牵挂远在伊犁的两个小女儿,想着想着就流下了眼泪。老田夫妇商量后决定,让买买江夫妇把两个女儿和儿子都接到身边来,让他们全家在这里团圆。

当老田夫妇对买买江夫妇说出他们的想法时,买买江夫妇愣住了,他们不相信世上有这么好心的人。全家人能团圆,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他们转念又想,自己两口子到田家来,已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再把3个孩子接来,不知又要给老田一家增加多少负担。李士素看出了买买江夫妇的心思,对他们说:“儿女是爹娘的心头肉,一家人分两地,又隔这么远,你牵我挂的,心里都不是滋味。接过来我们帮你们,有我们吃的就饿不着孩子,有我们穿的就冻不着孩子。”

老田夫妇的热心和真诚深深地感动了买买江夫妇,夫妇俩抽了个空,回了趟察布查尔,把3个孩子都接了过来,把家也一起搬了过来。

跑前跑后让孩子们上学

买买江一家5口在老田家团圆了,大儿子已经十七八岁,可以到外面挣钱,可他们的两个女儿一个12岁,一个10岁,正是上学读书的年龄。虽然全家人在一起了,但买买江夫妇又为两个女儿上学的事犯起了愁,一是他们在团场人生地不熟,而且没有常住户口,孩子转学、入学的手续办起来很费事。二是他们全家搬过来是白手起家,两个孩子到城里上学住校,所需费用不是个小数目。

就在买买江夫妇愁眉不展的时候,老田夫妇早已把转学的有关事项打听好了,两个孩子上学的钱也为他们准备好了。田国华对买买江说:“你们就放心吧!孩子上学的事我带着你们去跑,学费的事也不要发愁,不管多少我都先垫上,再苦再穷也不能误了孩子的前程。”

不久,买买江夫妇的两个女儿终于走进了石河子市民族中学的美丽校园,奔向了她们人生的新路程。

2006年元旦刚过,一天晚上,老田看电视时看到一条新闻,说国家对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给予免学费、免学杂费并补助生活费的优惠政策。老田当即叫来买买江,商量着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享受到这项待遇。

第二天,老田就带着帕提古丽,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换乘了几次车,才赶到16公里以外的石河子市民族中学。他们找老师找校长打听,通过什么程序才能办好此事。来回折腾了好几次,光打的的钱老田就花了60多元。当学校领导答复说:“你们的手续办齐了,按政策孩子的学杂费都免了,每个孩子每学期还能享受到400元的生活补助。”这时,帕提古丽感激地对老田说:“多亏有你们,孩子们才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政策。”

血浓于水的骨肉情谊

说起老田夫妇和他家的维吾尔族农民工,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句话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2006年秋天,来老田家拾棉花的阿不都夫妇还没干几天活,阿不都的妻子阿孜古丽突然发病,肚子疼得直不起腰。老田夫妇顾不得多想,赶紧找了一辆车,连夜把她送到10多公里远的团部医院。住院期间,老田夫妇和他们的小儿子田孝礼去看望了好几次,除了水果和营养品,又先后两次给阿不都夫妇送去了400多元钱。住院花的1000多元,也全是老田夫妇垫付的。

2007年秋天,李士素见来她家打工没几天的维吾尔族小伙子艾哈买提的头发脏得像毡片一样,就打来一盆热水,拿来洗发水和毛巾,亲手给艾哈买提洗了头,又把艾哈买提换下来的脏衣服洗干净晾了起来。艾哈买提拉住李士素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在喀什我有个维吾尔族妈妈,在石河子我有个汉族妈妈。”

半个多月前,买买江突然感到头痛,老田专门坐车到石河子市的大药店,咨询了医生后,买回3盒治头痛的药送到买买江手里。买买江要给钱,老田说啥也不要。

几年来,无论是肉孜节、古尔邦节,还是中秋节、春节,老田夫妇都要特意买一只肥羊回来,几家男女老少近20口人欢聚一堂,一起热热闹闹地过。

老田夫妇把他家的维吾尔族农民工当亲人,而维吾尔族农民工也把老田一家当自家人。老田76岁的父亲4年前得脑血栓留下了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买买江夫妇就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父亲照料。只要老田夫妇不在家,他们就轮流去照顾老人。天气好时,他们用轮椅把老人推到院子里晒太阳,陪老人说说话;饭做好了,总是把第一碗饭端到老人面前。每当说起这些,老田夫妇就很感动。他们说:“别说是非亲非故,就是亲生儿女,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个样。”

“他们是奔着好日子来的”

这几年,长年在田国华家打工的就有4家维吾尔族农民工,5年来,他们每年春天都像燕子一样准时归来。田国华常对妻子说:“他们到咱家是奔着好日子来的。我们不光要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还要想办法让他们多挣点钱。”

平时,他们在老田家干活,一家两口每月能挣上2000多元钱;到秋收时摘西红柿、拾棉花都是计件活,每人每天都能挣六七十元钱。这几家维吾尔族农民工在老田家打工,一年下来,除去全家人的生活和子女上学的费用外,好的还有万把元钱的节余,差的也有七八千元的积蓄。

买买江和玉素甫及家人到老田家以后,全家人住的房子都是老田夫妇提供的。仅房租和水电费,他们一年就要少开支三四千元。

新疆的冬天比较漫长,差不多有半年时间,于是,老田就通过亲戚朋友关系,把买买江安排到附近一个养牛场去干活,把玉素甫安排到老田表弟家去干皮毛加工。这样,两人一年到头都有活干,每年收入都有2万多元。

老田夫妇和维吾尔族农民工亲如一家,相互帮助,大家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老田家这几年买了新楼房,还添了两台轮式拖拉机。买买江和玉素甫家不仅告别了贫困,在银行还有了存款。买买江和玉素甫夫妇对未来的富裕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他们盘算着,在老田家好好干,让孩子把书读出来,过几年也在石河子买套楼房,就在这里安家了。

本不是一家人,却过起了一家人的日子;院落、劳作、日子将4个家庭、两个民族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种和谐和睦让人心醉不已,这种血浓于水的民族深情就是幸福吉祥!

责编/伊和和

9.爱的定义随笔 篇九

有人说:“爱是一杯水,只有偿尽酸甜苦辣的人才懂得个中滋味。”

有人说:“爱是一壶酒,只有循环醉醒之间的人最懂得之中醇美。”

也有人说:“爱是一碗茶,只有品过沧海桑田的人最知晓其中茗香。”

也有人说:“爱是一首歌,只有历尽艰辛磨难的`人最熟悉其中音符。”

还有人说:“爱是枷锁,将禁锢向往天空的翅膀。”

还有人说:“爱是坟墓,会埋葬向往多彩的青春。”

在我心中,爱就是一个人类恒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魂,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爱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有句话说得好:自古忠孝两难全,其实你不必给予我们太多,爱就是理解和宽容。

朋友,现在你知道爱是什么吗?

★ 一个成功者的定义

★ 职业道德定义

★ 一个名一份爱700字作文

★ 导数的定义

★ 定义幸福作文

10.爱的寂寞杂文随笔 篇十

那一刻,我不想说,只为那梅花的溅落换来春天的五光十色;那一天,我不愿说,只为那生命里压抑已久的心中的沉默;那一月,我不再说,生命的指纹早已告诉我——春天才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快乐!

那一年,我双手合十,不为拜佛,只为生命中有一个她让我无限的快乐;那一世,我走过千山万河,不为此生的困惑,只为来世能够趟过幸福的长河。只是那一夜,我抛弃了所有,却让我无法看到你生命中的光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四季有花开花落,爱情有甜蜜也有苦涩。

人的一生大多都在奔波,有的为物质有的为精神,物质多者叫富者精神多者曰学者,但二者多数的时候往往不可兼得。富者往往精神上有些匮乏,学者往往物质上有些短缺。也就是人们所说:富者迷茫穷者乐!

我知道有一个人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我,我高兴的时候他会远远躲开我,我失意的时候他会适时的悄悄走来看我,我真的很感谢很感谢!只是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对他说!

有人说我是很笨的,可不少的人却说我的智商很高呀,有人说我缺根筋呀,可我找遍了全身却不知道少在哪里呀,呵呵!

一种生活来自感情,一种心事来自感觉,在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过一些或少或多的不快乐,我们不必抱怨更不必惶惑,上帝给了我们一切,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快乐的生活!

我摆脱了心的羁绊,接受了你善意的点拨,我忽然觉得好快乐。

人生很多的时候是为感情而活,但有的时候人们却又常常被感情所折磨,甚至彻底的迷失了自我。

一夜的长谈使我明白了许多,我依然是狂傲不羁的独行自语客,因为有一些梦里的东西,只能在心里留下最美好的感觉。

也许你并没有真正的读懂我,因为深夜里的寂静,最容易让人找回真正的自我。

因为寂寞走进网络,因为网络走进困惑,网络与现实的搏杀,谁也没有真正的嬴家。

倘若有一天你离开了网络,不知你是不是很快乐?网络依然四处散开着,依然有那么多悲欢离合。

我知道你很爱我,我知道你为我曾是那么的心痛过。可现实生活,实在让你难以摆脱情感上的折磨,也许这原本就是我的错,你不应该在网络里认识我,让你为我如此的难过!其实,网络生活就是这样让人困惑,总是让人们相遇后而又悄没声息的错过。

我知道你不会永远深爱着我的,我曾说了这么多,你依然这么做。一次一次的决绝,你依然故我,我所能做到的也只有就此别过,我已实在不想再说,因为我说了大家都不会快乐,何苦呢,何苦呢?就此别过,就此别过,便是我今生最好的选择!

你虽然老是说我是你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可我嘴歪眼斜,更不用说走起路来一颠一跛,虽然不断腿不少胳膊,但与你并肩走在一起却让人笑话。呵呵,我有自知之明呐,人活了四十多,难道连这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吗?在这里我真诚的奉劝你找个好婆家,别再为我不吃不喝,我真的没什么特别,虽然我也是喜欢你的青春靓丽以及令我神往的一头美丽飘逸的长发,但我只能把你写成我的诗歌,别再也无法给你什么,就此别过,就此别过!亲爱的小妹,别再埋怨我好吗?

老天不知何时变得这么冰冷,本该下雨的天气却突然飘起了雪花。雪纷纷扬扬的,给乍暖还寒的初春多了些落寞的感觉。本来柳枝已逐渐翻绿,本来迎春已开出粉嫩的花,本来早已苏醒的树也要发出翠绿的细柔柔的嫩芽,可被这一场无情的空中雪呀,打击的七零八落!

如其是说老天下是雪,还不如说老天下得是雨呐,初春的土地早已发热,空中的雪飘落在地上就早已溶化,还上哪里去看那春天满地的昂贵的雪?

雪后的第一轮圆月揭开了春的寂寞,烟火弥漫的月夜有雾打这里走过,岁月的孤单真的很让人难过,就在这一夜我心痛过,甚至感觉要彻底的把心撕裂。

11.缺爱的心灵是最危险的 篇十一

因为家暴而处于风口浪尖的“疯狂英语”李阳,接受央视“看见”栏目采访,诚恳承认:自己当着孩子的面把太太按在地上打的时候,是内心魔鬼的疯狂出笼。

李阳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肯定,“妈妈爸爸”的称谓,到现在他仍然喊不出口,正常亲子关系里的那种安全感和爱,他没有。所以,他极端自卑,自卑的另一面是自负,他首创的“疯狂英语”就是对自卑的一种“治疗”,其著名的口号是:我骄傲,我不要脸。他也认识到,“疯狂”是自卑者的一种自我蒙蔽或者缓冲,换一种“硬朗”的东西来掩盖内心的虚弱。据他的美国太太说,在机场,李阳喜欢故意迟到,不登机,广播里呼喊他的名字催促,他会很兴奋,然后希望入座的旅客知道与他同机,再有人找他签名就会很有成就感。

缺爱可能导致的后果除了自卑,还有情感淡漠。李阳太太说,他没有也不需要亲密的人,甚至也不需要太太,最令人无法接受的是,他坚定认为与美国太太的结合就是“实验”,生的孩子也是实验品……陌生人的呼喊拥戴,才让他感到自我的存在与自在,他不需要真正的亲密关系,早年,有次父亲探亲回来想与他一起睡,他愕然,他恐惧……主持人柴静问:你为妻子做过的最令人感动的事是什么?李阳回答:“我本可以一年都不回家的,但是每年我回家了20天。”

在他真实的辩解里,感觉到他理所当然的冷酷、自私、偏执与无情。爱情,亲情,对他而言,不需要,也习惯这样的冷漠,虽然在面对上百上千的学员的时候,他是那样激情澎湃。而这一切的人格分裂,与童年缺乏温情的陪伴与教育是直接相关的。

不少男性从小缺乏必要的亲情抚摸,有可能会出现“皮肤饥饿”症状,然后在同伴推搡、打架里得到心理满足、平衡;更多的男人在成年后,假装威猛、强硬,执著于事业、成功,不顾家,不屑于儿女情长,其实是一种病,是缺乏爱的能力的表现。

12.爱的教育读书随笔 篇十二

原来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在教育学生与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只有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我们的教育。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爱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爱则爱在平凡中,爱在细节中。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们的心。爱体现在对学生的每一次谈话,每一句语言当中;体现在老师看学生的每一个眼神中;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

13.教育随笔:爱的感化 篇十三

今年的小班不知道怎么?比以往都乖巧听话。从宝宝班到小二班最让我担心的是孩子们中午在幼儿园午睡这个环节,可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孩子都非常听话,,以前的小班中午睡觉中班大班的老师都要下来帮忙一个多周,今年就帮了两天,再就是我们班里的老师自己照顾,基本上每个孩子都能睡上一觉。只有怡然小朋友每天中午怎样的方式他就是不睡觉,而且因为一点点小事她就嚎嚎大哭,其他孩子都受影响。我就观察怡然,每次哭的时候嘴里不是说着:“我的小辫子没有了”“我流鼻子啦!我要纸擦一擦!”一会儿又会哭喊着:“我的裤子找不着了!”如果我们安慰她,让她别哭,她也会大声地哭喊着:“我不哭了”,可是哭声一点也没有小。每天中午都会因为小怡然其他孩子睡睡醒醒。 怡然的这种哭,让我这个作为母亲的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我要走在怡然的前面。”就是在怡然哭之前,我要把他想说的,想要的提前帮他解决。又要到快上床的时间了,我满怀细心的跟其他三位老师说:“今天我要用一个伟大母亲的爱来感化小怡然。”说完这句话,我们都笑了,其实当时我也没有把握会成功。其他老师都和以往一样组织孩子们上床,我呢,拿来一大包餐巾纸,抱着怡然来到小床边,帮她脱下小鞋子放到床下,帮他脱下外裤顺手叠整齐放到依然的小枕头边,帮她盖好被子就开始抚摸依然的头,边抚摸边说:“怡然乖,快睡觉,老师会一直在床边陪着你,还为你拿来了这么多的纸,留着给依然擦鼻子,小辫子老师也帮你保护着,不让它丢,放心吧,搂着你的小裤子睡觉吧。”说完这话,我就发现怡然没有前几天那么激动,慢慢的闭上眼睛。可是一会儿,猛的把眼一睁,刚要大哭的时候,我马上把餐巾纸递给她,帮她擦鼻子,并小声的说:“不怕怡然,老师在,老师帮你擦鼻子,你的小辫子还在这,裤子也在。”怡然好像找不出什么哭的理由,就又闭上眼睛了,这样反复了几次,我发现她睡着了,而且睡得很香。今天小二班的孩子们都在一个安静而温暖的环境里甜甜的睡着了。看到孩子们都睡得那么香,我心里不知道有多么的温暖和开心,就像看着自己孩子小时候睡觉一样。这一天也是我和孩子们升入小班最开心的一天,从哪以后我一直是这样做的,所以小二班都在一个安静温馨的教室里睡着甜甜的觉。 案例分析: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老师也不太熟悉,没有安全感,和老师一起游戏玩耍还可以,要是在幼儿园睡觉,没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可想而知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我问过怡然的妈妈,怡然在家必须有大人抱着、搂着睡觉。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老师一定要用十倍、百倍的细心、耐心、和爱心照顾他们,让他们感觉幼儿园就是他们的家,老师就是他们的妈妈。我爱这些孩子们。

14.爱的心灵随笔 篇十四

作者:李思坤

出版: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责任编辑:王天明熊晓君

定价:29.00元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无私,要去爱别人。可是,有99.9%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我们有的只是责任、义务与标准。其实,爱应该是合一的。在那里,没有分别,只有融合;在那里,没有痛苦,只有爱。要达到合一的境界,就要从人体的能量开始着手转化。而要想我们的能量变得纯净,我们每一个“身体”都要被净化,即对应身体中7个脉轮的不同生命向度,能够保持敞开和流动。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文字亲切贴心。作者李思坤为走在成长道路上的人尤其为女性呈现了一张如何寻找爱的地图。她介绍了自己的经验:通过静心、呼吸、“三字经”以及独特而有效的昆达里尼瑜伽,一步步消除负面能量、接纳自我,进而获得自由、超脱,达到身心合一。那时,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淡然的人,一个拥有圆满关系的人,一个充满爱的人。

《30岁洛丽塔的真人养颜经》

作者:蔷薇豆

出版:辽宁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徐 悦

定价:29.80元

洛丽塔为Lolita的中文译音,用来形容富有诱惑力的早熟女孩。“洛丽塔”并非一味的天真,也不是不符合年纪的傻气,她可以有永远白嫩的肌肤,永远乌黑的头发,永远像个公主。

该书作者蔷薇豆在读幼儿园时就产生了对美的自觉,并开始偷用妈妈的化妆品。后来,她因为过度养护导致皮肤出现问题而反省,决心将保养从单纯“变漂亮”提升为一门人生哲学而努力研究。在这本书里,作者将家族流传下来的中医养生传统和内调理念,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就像身边最好的朋友在和你聊天,没有繁杂的步骤,所以你不用强迫自己变得多么辛苦,不用花费很多金钱,不用担心节衣缩食。一步一步,你就可以把自己变成生活中的明星、平民中的公主。书中附送作者奉献的30年美容单品,它们都能买到且比较便宜。

《低碳阴谋》

作者:勾红洋

出版:山西经济出版社

责任编辑:刘晓宇

定价:32.00元

如今,“低碳”似乎正变成一个秀场,各种沾边不沾边的都想往上面靠。但是,“低碳”仅仅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那么简单吗?我们普通人该如何尽到自己的一份力?我国在“低碳时代”又该如何作为?作者客观冷静地结合我国国情,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从政治、经济、科技、历史、地缘等角度对“低碳”进行了全面解读。

目前的经济学著作,大都是居高临下的态势,《低碳阴谋》却用另一种角度解读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熟悉的故事,去讲述自己的看法,更贴近人们的阅读习惯。其中一章《碳黑锅,二氧化碳怎么成了罪魁祸首》尤其贴近我们的生活,读来饶有趣味。比如,杨贵妃吃的荔枝是从何而来,竺可桢如何解读中国千年气候变化,上世纪70年代盛行“地球变冷”的缘由,“二氧化碳”是怎么被妖魔化的,气候变暖的道具为什么是北极熊和冰川,等等。

15.爱的畅想随笔散文 篇十五

你是我清晨醒来呼吸的第一缕阳光,深夜伴我进入梦乡。有你的时光,万物生长,我拥有全世界。

你给了我生命之歌,唱出悲伤和快乐,连同黑夜一起沉醉。我歌颂你温柔的名字,回赠上帝一个完整的你。

你给了我深蓝的欲望,使我在无尽的海洋中,寻求春暖开花,寻求燃烧的智慧真理。你仿佛停在不凋的`生命树上,我努力表现对你的渴望,甚至我混沌时。

你和时间一起轻叩我的额头,使我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我爱上了幻想,爱上了和时间静坐,爱上了和你对视。

你诞生时,给了我一条路,我不懈的努力一直同这条路延伸。

你使我从陌生到熟悉,又从熟悉到陌生,相望一生,我逃不脱茫茫云海。

你每一次到来都使我的生命之海白浪翻滚,无论我以何种姿态挽留你,你都要离开,那片海域终会平息。

16.爱的表达随笔 篇十六

周五,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对妈妈说“我爱你”。回到家,虽然我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可内心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久久不能平静,害羞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怎么说出口呢?我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不斷鼓励自己:不要紧张,这只是表达你对妈妈的爱,你一定行的!

吃完晚饭,我一边心不在焉地写作业,一边注意着妈妈的一举一动。快8点了,妈妈总算忙完一天的家务,坐在沙发上看起了电视。我鼓足勇气,蹑手蹑脚地走向妈妈,平时三四秒走完的路,此时我觉得走了一个世纪那么长。终于,我走到了妈妈面前。妈妈抬起头,面带微笑地问我:“怎么啦?有事吗?”我一紧张,脑海里突然一片空白,舌头仿佛打了结。“呃……我……”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灵机一动,说,“我……我想吃水果!”说罢,我长舒一口气,一溜烟儿跑回书房。

一到书房,我便一个劲儿地埋怨、责怪自己。此时,一幅幅与妈妈在一起的幸福场景浮现在眼前……妈妈每天不辞辛劳地照顾我,付出了多少心血啊!

我在书房里练习了无数次后,再次鼓足勇气,走近妈妈。看到妈妈慈爱的面容,我心中的.紧张烟消云散。我凝视着妈妈乌黑的眼睛,大声说:“妈妈,我爱你!”妈妈脸上闪过一丝惊愕,很快,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她拉着我的手,亲切地说:“我也爱你!”我发现有晶莹的泪珠在妈妈的眼眶里熠熠发光。

17.爱的心灵随笔 篇十七

关键词:随笔;作文教学;高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更多地希望能够在学生的作文里面看到那些美好的事物:优美的风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清澈潺流的溪水,崎岖蜿蜒的小路,五彩缤纷的鲜花;希望能够听到他们发自肺腑的诉说,针砭时弊的愤怒,痛苦无助的呻吟,收获成功的快乐……可是,一次次翻开学生的作文本,我感到非常失望:有的完全是胡编乱抄、文不对题、三言两语,还有的错别字连篇、语言苍白,真可谓“状况”百出。立意、选材、结构、表达等各方面无不欠缺。教师一提到作文,学生就愁眉紧锁,甚至学生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经过调查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是因为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在与学生多次沟通交流后,我决定以“随笔”为突破口,逐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这种形式很适合为作文所困扰的学生。于是,我要求学生每人每周写一篇随笔,题材、文体不限,只要是他们感兴趣,想写的都可以写,字数要求400~600字。学生马上开始提问:“我想写出社会上一些不好的行为或现象,可以吗?”“可以写我家的‘多多(宠物小狗的名字)吗?”“我最喜欢周杰伦了,可以评价他的歌么?”等。在得到我的肯定后,我看到了学生眼神中的惊喜之情。

法国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学生来说,亦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第一周、第二周的随笔交上来了,我欣喜地发现,有三分之一学生的随笔虽然在表达、结构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但较以前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三言两语”式作文基本不见了踪影。有些学生记下了自己家庭的点滴幸福,尽情享受“爬山、野炊”的乐趣;有些学生记录了与好朋友一起玩乐的欢快场景,感受着世间最纯真的友情;有的学生记述了收集到的自己所喜欢的明星的生活逸事;有的学生记录了家里的小宠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我“夜以继日”地批阅着,看到他们愉悦的记录,我会觉得高兴,看到他们的进步,我为之欣喜。

第三周、第四周的随笔交上来了,我非常惊喜,很多学生描写了自己的内心独白。我觉得世界上最感人的作品往往是作者内心的真实独白,一篇篇随笔在率真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在清纯中呈现着心地的善良,在低沉中渗透着内心的苦闷……通过阅读学生的随笔,我听到了他们青春的誓言,读出了他们青春的激情与梦想,感受着他们青春的迷惘与彷徨。

在随笔中,除了那些让人愉悦的记录外,还有一些学生写出了生活中使自己困惑、茫然或烦恼的事情。有的学生写下了自己难以自拔的网上之恋,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他内心难言的痛苦与茫然;有的学生写了父母经常吵架,他总觉得父母的争吵是自己所导致的,所以内心非常烦躁苦闷,但却也无能为力;有的学生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将自己抛在一边,与那些有父母在身边陪伴的同学相比,内心会有一些自卑和哀怨。

随笔让我走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读着他们的孤独与伤感,我常常满怀感动。面对他们的困惑和烦恼,我在他们的随笔本上写下了我的理解、我的鼓励和我的期望。希望通过我的开导,可以缓解他们内心的苦恼,找回本该属于他们的快乐。

长期以来,我让学生坚持写这样的随笔,对于他们内心的真实独白,给他们以适当的开导,渐渐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不再那样枯燥乏味,无话可写,他们也学会了用自己的思维去阐述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作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随笔引领我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我快乐着他们的快乐,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更收获并享受着写作给予我们的成功与快乐。

参考文献:

[1]王欣欣.写好随笔——写作教学的切入点[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8).

[2]汤敏英.浅谈随笔教学与高考作文的关系——从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说起[J].才智, 2011(6).

[3]许钟予.中学语文随笔写作教学中的美育渗透[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4]刘建始.返璞归真——随笔化写作教学的真谛[J].天津教育,2011(6).

上一篇:聊聊我的好朋友作文下一篇:小班小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