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教学点滴(精选8篇)
1.小学文言文教学点滴 篇一
小学作文教学点滴谈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让课堂充满人文的灿烂的阳光,才能使作文成为一种真正提高人素质的活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做真人、求真知、抒真情、吐真言,就须让学生懂得追求人性之美。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作文教学更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实确定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
一、培养小学生搜集、积累素材的能力。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小学生作文要“具有真实的内容”,而且要求内容要具体,这就要搜集、积累大量的素材。这些写作的素材是从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来的,要培养学生搜集、积累作文素材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方法多种: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对发生在身边的事物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写下观察记录。如,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生活习惯等,观察要入微,写的作文才有血有肉;
2、扩大阅读范围,向学生介绍有益的书刊,要求摘录好词、好句,为自己习作时灵活运用。对能灵活运用这些好词、好句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爱读书,养成的良好的练笔习惯;
3、有计划地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课外活动,寓作文教学于实践活动之中。如,教师在布置学生写《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之前,让学生开展“击鼓传花”活动,作文时,有位学生写道:“……鼓声又一次响起来了,我暗暗庆幸,今天的运气真好,红花始终没有落在我的眼前。正想着,红花又一次传到我面前,还没来得及往下传,可该死的鼓声却停下来了。我的心怦怦直跳,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心想,唉!要是刚才快点往下传就好了……„表演节目‟,快,快!几个调皮鬼正在起哄着。同时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只好壮大胆子来到同学中间表演节目……”这位学生把击鼓传花“活动”的细节及内心感受表达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作文时就不会无话可写了。
4、要引导学生拓展空间,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积累写作素材。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学生作文是否有创意,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是否丰富。因此,我们认为拓展作文素质的积累空间是决定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基础 .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正好适合孩子的味口。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喜欢的这些活动,使学生获得心理感受,建立起实事实物的概念,积累写作素材。a.让学生走进生活.b.让学生走进大自然c.让学生走进书籍。
5、教师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增加“随笔”写作量。a.摹仿课文练写。b.以课文为基点,鼓励学生实践感知,随笔成文。c.让学生展开想象,填补课文内容的空白。d.鼓励学生 e.坚持每周写一则周记。
二、课外延伸,扩大课堂学习成果。
学生课堂上感悟到的一些习作知识,进行课外小练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课内与课外两者相互配合,可以充分发挥整体效应,促进课内学习,扩大课堂教学成果。
如学生学会了写日记,懂得写日记的方法后,鼓励学生持之以恒,课外坚持记日记,用适当的方式组织交流写日记的成就和体会、评选优秀日记、编辑优秀日记选等;学写书信后,让学生课外给亲戚朋友写信,等等。再像课外观察练笔,包括一些新鲜的生活感受、一次愉快的小队活动、一件可爱的东西……学生学做编辑,把自己优秀的习作整理成作文集,或抄写,或打印,并画画美化……让学生充分地利用课余的时间,结合各个学科的有用知识,做自己喜欢做的、感兴趣的事,并把自己课堂上所学到的写作知识、技巧等运用到实践中去,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又很好地巩固了课堂知识,扩大了课堂学习成果。
(一)、生活与观察的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你瞧,四年级一班的一节作文课上同学们正在给三毛贴鼻子。台上的同学被蒙住眼睛后是左摸右摸,还真不知道该把鼻子贴在哪,只能跟着感觉走了;台下的同学则指手划脚乱指挥,继而是开怀大笑。开展这样有趣的活动,然后即兴写作可谓屡见不鲜。顶气球比赛、掰手腕、老鹰捉小鸡……从那些难忘的活动而来的丰富材料、真实感受,像小泉眼里汩汩流出的水一样自然通畅。生活有情文有情,善从文中品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来源。”一个会写文章的人首先是有较强观察能力的人。指导他们进行“有意观察”,用“有意”的机制激发观察事物的能动性,就能使他们眼前展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
1、抓住天时,及时体验。不同的季节,大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春天百花盛开,生机盎然;夏天骄阳似火,热浪逼人;秋天硕果累累,金黄一片;冬天寒风刺骨,冰天雪地。不同的时间,天气也会瞬息万变。或是晴空万里,或是大雨倾盆,或是浓雾弥漫,或是大雪纷飞……作为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及时引导学生体验。今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我让学生置身雪中,观察雪花,触摸雪花,感受雪花。让他们尽心感受,尽情地欢笑。因而奇迹般地写出了一篇篇优秀习作!如:一会儿就到处是它们的身影,有的钻进脖子里,给人凉嗖嗖的快感;有的落在头发上,瞬间把你化妆成老人,有的在半空中招手,邀你共舞。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把雪花拽在手中,仔细观赏。可刚接住,它就从指缝中溜走了。置身其中,仿佛整个世界都为雪而醉。迈开步子,当脚刚触地时软软的,只听咯吱一声陷了下去,走得越远这种感觉越深厚。
2、利用地利,尽情体验。每个人生活的周围总有一些特殊的地理优势。有的靠山,有的临水;有的是繁华都市,有的是静谧乡村。无论何地,教师都要充分利用地利优势,让学生尽情体验。我校地处农村,在指导学生写秋天的景物时,便利用我们农村得天独厚的优势,带着学生走进田野,进行教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积极性。我便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心去感受。面对那么美丽的景色、那么清新的空气,坐在松软的草地上,心里是多么惬意!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仔细的观察之中,并融入了自己的体验。交流时有声有色、兴趣盎然。这绝非一幅挂图、一个课件所能及。这样生动活泼、来源于生活的训练使学生觉得熟悉生活也是风景,产生了主动写见闻,用笔表达心声的强烈愿望。
3、创造人和,丰富体验。有些景物学生从未见过,有些事情学生闻所未闻,这对学生素材的积累极为不利。我们必须创造机会,丰富学生的体验。(1)、参观旅游。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无奇不有。那新颖别致的建筑、静谧朴质的田园、千奇百怪的鸟兽等,无不令人赏心悦目。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领略那美不胜收的景色。触发写作灵感和激情,热情洋溢地为神奇的大自然撰写壮丽的诗篇。(2)、举办活动。学生天性好动爱玩,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让他们动手做一做,体验事物发生的过程。写科学小品文时,让学生先做科学实验,如鸡蛋浮起来、蜡烛灭了等;写小动物时,让学生回家饲养一只小动物,长期细致的观察;写场面时,开展大扫除、拔河、扳手腕等活动。
抓住天时、利用地利、创造人和有效地疏通了学生创作的源头,学生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考试时自然文思泉涌,一挥而就,再也无需抄袭、捏造.在生活学会观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抓住写作的灵感,获取自然充足的写作的素材.
(二)、创造生活,解决选材
指导小学生作文,首先面临着一个“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写作的原材料从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来自生活,如果把文章比作鲜花,那么生活就是培植鲜花的泥土。然而,学生生活比较单调,再加上他们不知道观察,不会捕捉,不懂收集,有时让一些有趣的事,有意义的事悄悄地从他们身边溜走。当需要写的时候又“无话可说”,于是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
1、精心安排一年中的各种节日。如元旦开个联欢会;春节搞个慰问活动元宵节做个有趣的彩灯;三八妇女节给妈妈送件礼物;植树节在房屋后种棵小树;儿童节更可大做文章等等。通过节日巧安排,在让学生节前,每个人设想活动方案,并写出计划,节日,安排精心的活动;节后,根据个人的感受写一写《_____的节日》。
2、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因为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学生的共性是喜欢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学习观察、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学生有了深刻体会再让学生写作,这样学生想得到、写得出,材料就在眼前,作文就在心中。比如我班经常开展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活动,通过活动指导观察、引导思维。让学生紧紧抓住那些大自然的杰作“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去观察,去感受,然后写出观察日记。在组织学生到公园里去找“春、夏、秋、冬”前,先学生读一读有关的文章,了解一下有关的知识,积累一些相关的语言材料。这样,学生在“找”前有准备,“找”中有方向,“找”后有感受,写起作文就会比较顺利,此外,还可以精心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活动。总之,只有学生热爱生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只有自己“真”有所动,才能写出生动的真情。利用活动展示情境,既提供了写作素材,又使学生在乐中写作。
3、精心安排交流,提炼写作素材。我们可安排多种交流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让学生多方位交流。谈谈双休日活动、假日生活,参加兴趣小组的感受,谈谈喜怒哀乐,谈谈对人、对事的看法……在交流中,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发现并提炼写作素材。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在作文时“无话可说”的困难便得到了解决。
4、精心安排实践,走向创新。“创新”是指作文教学的核心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小学生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者,还是应用者和创造者。除了学习范文做语言操练外,还必须引导学生将学会的作文本领去实际应用,决不能只在作文本上写家信,试卷中发通知写启事。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要掌握这种工具,必须让小学生的作文尽一切可能,在尽可能大的范围里,在尽可能丰富的层面上得到实际应用和模拟应用。只有在充分的实践运用过程中,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写作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和全面素质。
我们要想尽一切方法提倡学生用学会的作文本领去干预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小学生的作文应用应当是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可以鼓励他们在家庭、班级、学校、社会等四个不同的层次尝试模拟的和实际的运用。可以为学生的作文应用开辟多种渠道。例如:为爸爸妈妈提供节日菜单,为老师同学的生日在电台电视台点播节目;为班级发通知,出板报稿;向校长写建议书,提出教育教学的新建议、新设想,为学校的艺术节、科技节、联欢会设计广告语、海报;为好交警、好医生、好事情,写表扬稿寄送有关部门,为家乡的城市建设提建议,批评社会上乱用错别字,投诉违纪违法的事件……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张贴自己满意作文的权利和园地;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编写各种各样的报纸,录制个人的语文学习音带。四年级后,有能力的孩子利用假期编写出版自己的《童年的梦》、《五彩路》、《希望的花蕾》……,让他们过过作家编辑的瘾;帮助和鼓励一部分学生参加各种报纸刊物的作文大赛、投寄作品,创作童话、寓言、故事、相声等为班级或学校的活动课程服务……
一句话,可以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应用方式。只要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的一切可能的办法、形式、机会,我们都没有理由放弃。
(三)、创设展示机会,尝试成功喜悦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更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使自己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周可安排一次佳作欣赏课。请本周日记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后请小作者谈体会,同学展开讨论。并且利用学习园地和宣传窗,展出优秀作品。每当看到自己的习作前站满了欣赏的同学和家长时,内心总有说不出的喜悦。开展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选择面,给每个学生以机会,让优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困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这样一来,班上便会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个个信心百倍,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更加浓厚。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表现,是学生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创造性地提炼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感于一体的自主创造的思维过程,是学生自我个性和内在感受的真实再现。这就决定了小学生作文的本性应显现自我、闪现生活、美化人生、抒写情怀。
二、作文应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作文教学中应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把作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从作文即生活的意义上说,学习作文也是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培养他们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不仅是学习作文所需要的,更是养成学生健康开朗的个性心理,形成较强的生活能力所需要的。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也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
在过去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已有不少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如日记、书信、请假条、表扬稿、读书笔记等,但我们这里强调的实际应用应该比这些范围更广、更实际、更生活化、更具交际性。当学生丢失了心爱的铅笔盒,教给他写一篇充分感情的“寻物启示”。当学生面临困境而得到他人热情帮助时,鼓励他们制做抒写“谢意卡”,送给帮助过自己的人,以表达真诚的谢意。当自己做错了事,得罪了别人,伤害了友情时,建议他们制作抒写“歉意卡”,表达自己的愧疚,争取别人的谅解,鼓励他们直视自己的缺点,分析自己的不足。当学生对班级建设有许多新的良好的建议时,教给他们写建议书。当学生对干部、同学、老师有意见时,教给他们写意见信……作文还可以与活动结合起来:新年快到了,鼓励学生为联欢会编写话剧、小品的剧本,也可以设计贺年卡,编写新年祝词;建议每个学生为少先队活动设计活动计划和方案;运动会上,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写采访稿,写新闻报导;可以开展“电影评论”“行家评球”等活动,给学生评说的机会;还可以让学生自创游戏,制定编写游戏规则;在“我的拿手菜”活动中,让学生总结烹调方法和劳动心得……这多种多样、别致、有趣的训练形式,不仅使学生在兴趣中写作,在写作中尽兴,而且把作文与生活,作文与活动,作文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高了作文的综合能力。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表现,是学生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创造性地提炼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感于一体的自主创造的思维过程,是学生自我个性和内在感受的真实再现。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写作学习活动中,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让他们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自觉地进行构思和写作,从而感受成功的快乐。
2.小学文言文教学点滴 篇二
一、在学习中创设表演情境
《小熊的birthday》是利用学生在幼儿园听过的母语故事的原形与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让学生参与身临其境的表演, 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情境法的运用要注意一下两个方面:
1.“有的放矢”——重视目标性
一节课首先需要一个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来支撑。如果这个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那么这节课就是合格的课堂教学。因此, 在情境的设置上要做到:
A.设置“语境”突出难点。根据教学需要, 有选择地、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不仅可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 突出难点, 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露其运用语言的机会。
B.设置“语境”化解难点。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让学生带着兴趣, 借助对教材的某一语境话题进行相互交流、操练和运用语言, 化解知识难点, 以达到口头表达的正确性和流利性。
2.“来之生活, 回归生活”——把握现实性
A.走进生活。随着观念的日益更新, 教学已不仅局限于课堂, 而是开放型的。在日常生活中, 要利用一切机会, 帮助孩子拓宽英语学习和使用的环境, 使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感受英语、巩固和运用英语。
B.趣味性拓展, 回归生活。学生对我课上补充的内容显得饶有兴趣。如在教dog, 就教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学生对这句谚语非常感兴趣, 也很快地记住了这个词!
二、教学要设计线路
学习课本教材5B Unit8 B and D—牛津小学英语, 我做了以下的设计。
What do you have?I have…What does he/she have?He/She has…
此课围绕这一连锁句型展开活动式英语教学课, 通过听说写读、做唱玩演等活动的设计, 把抽象的学习内容形象化, 将死板的课程变得直观, 让学生在愉快的节目、新奇的课程中设置场景、营造出其乐融融的口语氛围, 让学生在近乎游戏的学习中学到知识, 增进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引领, 学生探索, 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①“a telescope, a tin-opener, a pot a stove, a blanket, a towel”要求熟读背诵并且听写无误。
②“What do you have?I have…What does he/she have?He/She has…”要求在交际中能够熟练使用。
③通过演练, 要求学生能够和别人互通有无, 养成礼尚往来、乐于助人的美德。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重视情感影响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使学生不怕出错误, 敢于开口说英语。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盎然,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知识容量的增多, 学习难度的加大, 兴趣的保持程度则会因人而异。有的学生会完全丧失兴趣。针对这一现象, 我们应该多关心鼓励、以实际行动切实地帮助学生重新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处处体现出英语氛围
在老师的带动下, 英语氛围浓厚, 有的班级开设英语活动课, 如朗诵、唱歌、讲故事、英语角、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及演讲比赛等, 对校园、班级环境布置上也尽可能体现英语。为他们创设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我身感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 也适时转变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 以参与者、全作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 与同学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安排平等、民主的互动式研究、交流、组织、参与。在校园里碰到小朋友打招呼要坚持用英语, 并且不断增加词汇, 延长语句。比如, 刚开始的时候直接用Hello!慢慢地可以运用Hello!Nice to see you!How are you?对一些英语指令也可以从简单到复杂, 从单一到两个或多个。
此外, 还可以利用歌曲和舞蹈来引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比如, 设计“我最棒”擂台大比拼, 要求学生在这一情境里展示自我, 学生灵活运用I’m…I can sing/dance…接着, 才艺展示自己的英文歌曲和舞蹈。个个学生跃跃欲试, 所展示的英文歌曲个个不同, 有的学生还展示了课外所学的英文歌曲, 这一活动不仅操练了第二语言的单词、句式, 体验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更萌发了他们用第二语言交往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比拼, 增加了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热情, 正所谓一箭双雕!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语言交往的机会, 学生在与老师的交往中观察老师, 模仿老师;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互相学习、相互交流, 使第二语言的学习显得生动而又活泼。
五、小学英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首先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素质, 学识渊博、师德高尚、艺术高超、谈吐文雅、多才多艺、有一口纯正的英语口语, 教师还要有为人师表的道德魅力、举止优雅的品格魅力;教师不光要个人素质高, 还要有课堂教学中灵活机智的教学方法;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重视情感影响。
教师举止优雅的品格魅力作用无穷, 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 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 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教师要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 身教重于言教, 学生受到影响。
六、让学生学习英语有自豪感
有的学生以会说英语而感到自豪, 有的对英语学习不以为然, 有的对英语学习很有兴趣, 有的则感觉英语学习非常枯燥。作为英语教师, 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关注小学生的情感培养, 让他们在其乐融融的情境中学习。首先, 教师要重视赞美的力量, 对于小学生来说, 犯错司空见惯, 由于年龄小, 在他们的心中并不认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有多严重的后果, 甚至在他们看来自己并没有犯错。严厉批评或会起到暂时的震慑作用, 但从长远来看, 真正能触动学生心灵深处最柔软地方的, 仍是和风细雨的谆谆教诲。既使是班里最调皮捣蛋的学生也愿意做一个好孩子。让我们把英语课堂变成表扬与鼓励的课堂, 让每一名学生每一节课都能从中得到学习的动力, 让我们把对学生的所有提醒与责备放到下课以后, 为他们指引通向未来的方向。
21世纪需要的是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而小学英语是基础, 教师教学必须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只有这样才会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才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实现自主发展, 最终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摘要:从学习中创设表演情境、教学要设计线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重视情感影响、处处体现出英语氛围、小学英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让学生学习英语有自豪感六个方面, 对小学英语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线路,情感影响,英语氛围
参考文献
[1]小学生英语教学管窥.吉林教育出版社.
3.小学作文教学点滴 篇三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质量;语文素质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使用,它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写作教学。下面就谈谈我是如何一步一步引导小学生进行写作文的。
一、激发写作兴趣,学生有话可说
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教师只知轻松地命题,而学生挖空心思想不出语句,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通过玩、说、记、看等活动过程,将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玩,是一种乐趣,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中可以开发智力,增强孩子对生活的体验。教师应因势利导将这有利趋势用在写作上。三年级第一学期是写作的起步,可以多安排一些特定的玩耍项目,有组织,有顺序地进行活动,人人参与,尽情地充当角色。在活动中学生既当演员,又当观众;既要精彩地表演,又要周密地观察。
如写《放风筝》作文,就是九月初借着凉爽的秋风,踏着厚厚的草地,表演者呈现出不同的放风筝姿a势。玩耍之后个个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室。就是连沉默寡言的学生也议论不休。教师趁热打铁,这不是口述作文的好机会吗?在黑板上写出题目后,提出“放风筝”有趣吗?请你把这个活动的经过说出来,看谁说得清楚、具体,能把听者带人“放风筝”的场面中。
激情促使学生有话可说,连说带动,各有不同,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还悟出了“风”的作用。
所以说,作文就是说话。写在本上就是一种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只要把话说完整,事情经过说具体,让别人听了或看了就明白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听了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之后,不约而同地说:“现在就写《放风筝》作文,我们有话可写了。”
因此,由玩到说,由说到写,学生不仅体验到了写作文的愉快,也会逐渐迷上写作文的。
二、注重口头表达,培养语言情感
特定的语言蕴含着特定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日常的行为习惯中严格要求学生说话时所表达的情感。与同学朋友交流.与家长对话,与教师交谈都应该注意感情色彩的作用。尤其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应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用词贴切,使感情表达的真切。在朗读课文时更注重每句话和每个词的感情。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注意体会句子的感情,让学生选择喜怒哀乐时情调,抑扬顿挫地读每句话,充分表情达意。
只有这样,在写作文中,就会周密地考虑用词修饰句子的作用,和标点符号不能乱用的误差。就会处处注重情感的表达方式,文章的中心就会明确地表达出来。
三、写好文章过渡,完美篇章结构
能够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并不难,难点是让每个学生把握好文章的过渡,使文章各层次、段落之间彼此连接,上下贯通。让读者的思路顺利地由前过渡到后,没有阻隔的感觉,使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过渡段是非常重要的。
过渡方法有好多种,如总分法,插入法,设问法,转换法等。而小学生常用总分法,由总起到分述或由分述再总结的段落层次。其次就是用设问法。即小作者先提出一件事情的某种现象,然后再提出问题,引出了回忆和记叙的内容。其他的过渡方法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有时还可以用一个词、一个句能使文章过渡得流畅。学会文章的过渡就像前进道路之中的座座桥梁,畅通无阻。
四、领悟修改方法,养成修改习惯
学会说话写话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那么教会学生修改文章是作文教学的目标。人,往往找自己的缺点难,找别人的缺点很容易。
教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作文的方法是:首先浏览全文,了解大概内容是否真实。其次,要细读,一句一句地念下去,从修改错别字人手,要是发现不通顺的句子,用符号标出,能修改尽量用修改符号修改。要是遇到用词不当或标点符号使用不对都应耐心修改。
再次是重点抓句子的修改方法。看语序是否颠乱,句中的修饰词是否恰当。增字掉字会不会影响语句通顺。删词删句要准确。接着再看段落结构要清楚,层次要分明。
最后评价出这篇文章的优缺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学生会修改别人的作文,就会修改自己的作文。习以为常通过修改还养成在脑海之中对句子先推敲再写作,边写边修改的好习惯。一篇文章也就有水到渠成的希望了。一旦学生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自然就会修改自己的文章。
俗话说:一篇成功的作文重在修改。所以,作文还应设计“纠错课”,“发问课”和“联想课”,分步进行,逐步达到扩散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4.小学文言文教学点滴 篇四
教学目的:
1、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式,设计研究问题的方案;将实验中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推理,揭示自然现象;将探究结果与科学知识相比较,修正自己的结论;能够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小水滴在自然界中的循球变化。
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通过探究云、雾、雨、露等的成因,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认识到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认识到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准备:云、雾、雨、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出示小水滴形象)小水滴能旅行吗?怎么旅行?
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水滴的旅行。(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我们分主题来研究。
1、提出问题:小水滴在自然界会变成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生:水蒸汽、冰、雨 生:雪、冰雹
3、微视频播放故事:小水滴的旅行。
4、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生:水蒸发到空中,遇冷变成了很多小水滴,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变成了云。
生:小水滴越来越多,云支撑不住了,就掉了下来,变成了雨。
师:谁还来补充?
生:如果温度低,小水珠就变成了雪或冰,降落下来。活动二:我们分主题来研究。
1、研究雨和雪的形成。
(1)模拟雾的形成过程实验方案。(2)视频出示雾的形成。
2、研究雾和云的
(1)模拟雾和云的形成过程实验方案。(2)师生交流,观看视频,得出结论。活动三:交流小水滴在自然界的循环。
1、师:我们知道了水在自然界中是循环的,那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呢。(视频播放)
2、描述小水滴循环的路线并画出示意图。
3、介绍资料卡:小水滴在自然界的循环。
四、拓展活动:
思考:水在自然界中是循环的,生活中为什么我们还要节约用水? 学生讨论
生:有些水我们是不能饮用的,如海水。生: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教师总结:尽管水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但淡水资源却极为贫乏,节约淡水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5.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设计 篇五
1、熟悉两则文言文中的生字生词,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教案。
2、能根据文后的注释理解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生活实际,悟出两个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背诵两则文言文
2、联系生活实际,悟出两个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完成《学奕》的学习任务)
一、预习探究
1.读课文,熟悉本文生字生词。
2、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3、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生词,指名认读,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指名读文。
(3)检查自己结合注释对文的理解情况
(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二、合作交流
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1、让学生自由反复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师生共同讨论,再进一步结合注释,联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3、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4、练习背诵课文。
三、品读感悟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说一说,教案《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教案》。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联系实际谈谈,目的是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做事的重要性。)
四、扩展延伸
把以前学过的文言成语故事再讲一讲背一背;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文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完成《两小儿辩日》学习任务
一、预习探究
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注意停顿。
2、说一说《两小儿辩日》讲的是件什么事。
3、检查预习
二、合作交流
(1)教师指导理解“孰、为”两个字的意思和读音。
(2)生生互动,交流收获,质疑解疑。(你读懂了哪一句?还有哪些问题?谁能解答这些疑问?)
(3)师生合作交流,重点解决文中的两个问题。
(补充资料:太阳距离地球到底有多远。)
四、品读感悟
1、看了两小儿的表现,你想对两小儿说些什么?
2、作为孔子能坦白自己也有所不知,你想对孔子说些什么呢?孔子是一个什么人物,结合手中的资料谈一谈。
3、这么博学的人也有不懂得问题,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4、练习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6.小雨滴小学作文 篇六
今天下了一场雨,听父母说这是春雨可滋润植物,让植物长的更好更快。雨,丁丁东东打在棚顶的波浪板,滴滴东东打在树林的叶子上。哗啦哗啦的水声,像一股清泉,从地底下涌出,高兴的哗啦哗啦哗啦。高兴的你推我挤似的。
打开一朵美丽的花伞,走在树林里,你会听见雨滴滴的打在树上,泥地上,草地上。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座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
这吹来一阵风,水珠全跌了下来,咚咚咚 嗵嗵嗵 啪啪啪 敲在小伞上,地面上,好像城市就是一面鼓,雨滴们好像要把城市敲响。
7.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策略探析 篇七
策略一:课堂设境, 突出“趣”字, 建立“首应效应”。
“首应效应”是指人与人第一次交往时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 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 文章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1. 借助媒介, 以乐激趣。小学生的好奇心强, 初学文言文可能会有着浓厚兴趣。教师要合理地利用这一心理需求, 适当讲一些与文言文有关的轶闻趣事、寓言、典故、文言名句, 以激发学生学习了解文言文的好奇心。也可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 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
如, 在教学《伯牙绝弦》一文时, 通过对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两个人物身份、地位的比较, 学生知道了是琴声让一个樵夫和一个音乐家成为知音, 感觉太不可思议了。两个人的相遇相知充满了“羚羊挂角”的玄妙色彩,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由此感悟到伯牙与子期的友谊是超越世俗的, 从而得“知音”之精髓。
2.古白对读, 以情激趣。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 对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和实词、虚词完全不了解, 这些都妨碍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使他们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用白话文小故事引领, 引导学生先了解文言文的意思, 为学生建立一个具体的语言交际场景, 然后再古白对读, 使学生主动地去触摸文本中的字、词、句, 领悟其中的内涵。
有位教师在教学《学弈》一课时, 请学生快速阅读老师发的小故事材料, 并熟记心中, 然后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们讲得很动情。之后老师告诉大家:“这个小故事其实是一篇古文的翻译, 在原文中只用了55个字。让我们一起看看古人是怎样用文言文来记叙这个故事的。”这样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 使学生产生了较强烈的阅读期待, 降低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 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策略二:目标分层, 落实“三读”, 感受文言语言特色。
关于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文言文, 也可以根据这三个层次指导朗读,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循序渐进地推进学习。
1. 一读:巧断句, 读正确。文言文中有许多生僻字、多音多义字, 间或还有一些通假字。教学时首先要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然后再在停顿、重音、语气、节奏等方面下工夫。针对一些难读的句子, 教师可以画出停顿线, 然后再领读。如:“梁国/杨氏子/九岁, 甚/聪惠。……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对于古今朗读的异同点, 教师要着重指出。如上文的“家/禽”与我们现今语言中的“家禽”读法不同, “家/禽”独立表达意思, “禽”是指“飞鸟”。古文中的一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往往为一个词语。
2. 二读:知大意, 析语言。在文言文教学中, 先要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对一时还不能读懂的句段, 不必急于求解, 可借助工具书帮助疏通词义, 求得大致的意思, 或者进行猜测, 以意会之。之后在教师的指点下, 再去细细品读句子, 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精妙, 以及文言文具有的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
如, 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名学生语气平淡地读道:“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 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教师点拨说:“听你刚才的语气, 大概说服不了孔子吧!”学生马上明白那是一个反问句, 语气要强烈一些。于是, 该生边读边做手势比画, 极具感染力。
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文章的内容, 赏析语言, 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特质, 在反复诵读中获得自身语言的发展, 凸现了文言文教学的本色。
3.三读:善吟诵, 勤积累。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诵读可以帮助学生品味文句, 积累词汇, 逐步掌握文言文用词造句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伯牙绝弦》一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朗读, 痛心地读, 坚定地读, 孤独不舍地读……在反复诵读中, 文言语言如同己出, 吟诵如吐心语, 同时感受到“知音”难觅。
策略三:活化方法, 突出训练重点, 体现“初小”衔接。
崔峦老师说:“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 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 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 感受一下, 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文言文是中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六年级学生即将升入初中,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渗透一些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1援结合语境理解法。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 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因此, 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 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如教学“为设果, 果有杨梅”一句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揣摩这句话中“设果”“果有”的意思, 体会到杨氏子很有礼貌, 懂得待客之道。
2援关键词联想法。关键词往往是指文言文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词。教师要善于抓住最能表达意境、传递情感的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重点品读、扩充想象。如教学《伯牙绝弦》中“峨峨兮若泰山”一句时, 引导学生想象:“读着这样的语句,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8.小学作文教学点滴谈 篇八
一、在教学上,老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写作进行阅读积累;在写作训练时,指导学生将所积累的材料表现在作文当中
矛盾先生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模仿作文是写好作文的起点。在教学《虎门销烟》时,老人、青年、小孩那兴奋、热闹的场面描写,教师可进行精彩的讲读分析,然后要求学生变换角度,写写与课文内容一致的片段模仿;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可指导学生进行人物外貌的片段模仿等。要强调的是,模仿绝不是抄袭,而是在模仿中创新,在借鉴中求异。
模仿作文的基础就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无点墨,何以作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积累词汇与语言材料。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巩固学生感知,扩大学生视野。在指导学生写《春天的校园》一文时,为了反映出春天的特点,为了让学生积极调遣自已的“语言材料库”,我首先让学生回忆或者查找有关春天的片段或文章,让他们初步懂得春天该如何描绘;然后我播放了有关赞美春天的录像,通过文字与画面的结合,加强学生“看”与“说”结合的能力;最后,我带学生来到操场,指导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选取自己眼中最能反映春天的特点的事物写下来,要求他们在写的时候做到用词准确,生动具体。结果,学生的作文除了运用了课文中大量的词语,如“嫩绿的柳丝,光彩夺目的春天,各色鲜艳的鲜花,绿油油的草地……”,写得最多的就是升旗台旁的那三棵高大的木棉树,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孩子们的文章动静结合,读了不由令人慨叹:“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建立自己的“语言材料库”
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因此无论是口语交际课还是作文课,我们都可以发现,学生面对自己熟悉的话题时,总是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就算不会善用好词佳句,也不会写得空洞无物。平时,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开展“故事大王”比赛、“美文诵读”比赛等,激发说的兴趣;开辟“读书专栏”、“每日一句”等,激发写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长此以往,必见成效。
其次在进行课内、课外阅读的同时,鼓励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时,对学生的要求可由浅至深,由简单到复杂。一是抄。摘抄好词佳句。二是写。写你的感受等。哪怕一两句话也行。只要学生愿意写。除此之外,就是熟读背诵。诵读多了,印象就会深刻起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越来越到位,提笔作文便能表情达意,得心应手。正如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所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吾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绝。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要注意,我们地处方言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用普通话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尽量用普通话交流,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在作文中出现大量“阿姆话”的现象。
【小学文言文教学点滴】推荐阅读:
小学课外文言文及翻译11-03
小学文言文常见字翻译11-25
小学作文教学点滴体会07-15
小学作文教学点滴论文10-16
浅谈小学文言文朗读指导12-17
小学生升学考试必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目10-27
文言文审美教学06-10
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07-26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10-31
文言文教学参考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