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安全工作手册

2024-08-12

驾驶员安全工作手册(精选8篇)

1.驾驶员安全工作手册 篇一

文章标题:酒店(饭店宾馆)驾驶员安全工作责任书

饭店驾驶员是饭店的特殊工种之一。安全行驶,对于促进饭店工作效率,提升饭店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饭店安全工作责任管理要求和饭店与部门签订的《安全工作责任书》,结合驾驶工作的特点,为维护驾驶员和乘客,以及饭店的财产安全,维护饭店和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博雅,树立良好的博雅形象,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的原则,由部与驾驶员签订安全驾驶责任书。

[-http:///]一.饭店驾驶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和服从领导,明确责任,认认真真地抓好驾驶和行车安全工作,确保博雅财产和博雅员工、博雅顾客的生命安全。

二.根据饭店安全管理分级责任制要求,该部门经理或主管为该部门驾驶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必须在饭店分管总经理指导下,依法对部门驾驶安全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和管理,并指导驾驶安全工作的开展。驾驶员为具体责任人,在总经理和部门领导的指导下,对行车安全和车辆财产安全负责。

三.配车部门,要加强对所属驾驶员工或车乘人员的安全教育。宣传行车和乘车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应急和安全防范能力。不定期组织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做好驾驶和行车安全工作。

四、驾驶员要加强责任心,切实做好的行使和车辆安全管理工作,严防出现行车安全事故。

1、驾驶员必须持有符合驾驶车型的有效驾驶证,妥善保管车辆证件,出车时必须带齐所有行车证件。不得擅自同意无关人员搭乘车辆。更不得将车交与他人驾驶,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当车驾驶员自负。

2、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认真钻研驾驶和修理技术,爱护车辆。勤检查,勤维修,勤保养,车厢内经常打扫,保持整洁,车体经常洗刷、养护。始终保持良好的车况,不准带病车上路。

3、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及饭店对驾驶安全责任的有关规定,严禁酒后或疲劳驾驶。严禁开“斗气车”、“霸王车”。若违反交通法规肇事,一切后果自负。

4、驾驶员要自觉遵守派车规定,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时间严守岗位,服从调度,服从大局。做到不见派车单或主要领导未批准,不随便出车;无派车单私自出车者,以旷工论处,5、驾驶员没有出车任务时,车辆无特殊情况应停放在指定的停放地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出(包括驾车外出),有事找不到的视为旷工,驾车外出产生的一切费用自理;因擅自驾车外出造成伤亡事故或经济损失的一概由驾车者承担责任。

6、及时办理有关车辆的技术检测、年检、年审、养路费、保险费等手续。

7、熟悉并学习必要的安全救护知识,制定行车安全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车载消防及急救器材,遇事沉着冷静,及时报告,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8、认真参加交警部门或饭店组织的安全培训活动,平时要刻苦学习,对技术精益求精。

9、增强保密意识,领导在车上谈论的不宜外泄的有关问题,驾驶员不得对外泄漏。

10、要服从并认真做好饭店安排的其他事务工作。

五、用车部门要服从车管部门和驾驶员的指导,部门间要通力协作,切实做好驾乘人员的安全防范工作。并根据“谁用车、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报批手续,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

六、用车部门或个人及车管部门,要对汽车本身和车内的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负责,严防损坏、丢失。如出现损坏、丢失事件,将追究有关责任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七、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如发生车辆和人员的重大安全事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驾驶员及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按照饭店要求,部门与所属的驾驶签订的《驾驶员安全工作安全责任书》要及时上报行政部存查,便于分清和落实责任。

九、本责任书一年一签,有效期一年。签订之日起生效。

十、本责任书一式三份,饭店档案室、车属部门、驾驶员各一份。

格林博雅饭店部部门负责人:

驾驶员签字:

二OO年月日

《酒店(饭店宾馆)驾驶员安全工作责任书》来源于,欢迎阅读酒店(饭店宾馆)驾驶员安全工作责任书。

2.驾驶员安全工作手册 篇二

A、科学膳食以养目。平时要注意饮食的选择和搭配, 多吃对眼睛有利的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如瘦肉、鱼、蛋、豆制品、蔬菜等, 还可以食用一些保健粥、保健汤、保健食品等, 以利于营养眼睛, 避免因缺少某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影响到眼睛的健康, 造成视力的下降。如果平时来不及进食补充的话, 也可以适量地通过服用善存片之类的维他命加以补充。

B、加强保健以明目。可经常用双手按摩双眼, 不仅可以保持眼部的青春活力, 而且可以预防视力的下降。采取适当的转动眼球的方式, 锻炼眼球的活力, 以达到舒筋活络, 改善视力功能的目的, 使眼睛更加的灵活、敏锐。并经常用热水、热毛巾或者是水蒸汽等熏浴双眼, 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 防止眼部疾病。

C、正确使用以护目。平时用眼不要过度, 除了在行驶途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要用眼外, 在看电视、看书读报时, 都要有严格的规定时间和次数, 不可过长、过滥。车辆的玻璃要保持清洁, 使驾驶员感到赏心悦目, 对后视镜等的安装位置及角度要精确, 便于观察, 减轻眼部的使用强度。如果是在强阳光下行车, 要及时放下遮阳板, 或戴好防护眼镜, 避免强光刺伤眼睛。行车中途停车休息时, 应该利用短暂的瞬间, 将身体坐直, 放松眼球, 极目平视远处, 以缓解眼部的疲劳。

3.论驾驶员综合素质与安全驾驶 篇三

[关键词] 驾驶员 综合素质 安全驾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连续几年井喷,全国汽车驾驶人数量保持快速增长趋势,而相对应的是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我国目前正处于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鉴于在人、车、路、环境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交通安全系统中,汽车驾驶员作为交通参与者处于核心地位,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应当首先从驾驶员的因素入手。公安部交管局局长指出,据对我国28000起交通事故的分析,人的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占96.4%,由驾驶员违法所造成的事故占74%[1]。本文将分析驾驶员综合素质与道路交通安全的关系,探讨提高驾驶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为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实现安全驾驶提出对策与建议。

1 驾驶员素质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地位及作用

行车过程中,道路交通环境要靠驾驶员感知,车辆行驶要靠驾驶员控制,交通安全与驾驶员的素质息息相关。汽车驾驶员的素质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囊括了心理、生理、技能、法律、思想道德和科技等素质的复杂综合体。

违法驾驶造成交通事故者占有较大的比例,据统计,驾驶人员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行驶等违章操作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80%[2]。可见,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是影响整个交通安全体系的主要因素和决定性因素。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由其心理、生理等因素所决定,而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好坏又取决于驾驶员综合素质的高低,驾驶员队伍整体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交通安全。

2 驾驶员综合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分析

2.1 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心理素质是安全驾驶的砝码。汽车驾驶员心理活动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影响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心理特征主要包含人格、注意、环境三个因素。

2.1.1 人格因素。与不安全驾驶行为相关的人格特质主要包括感觉寻求、易怒特质等。以感觉寻求者为例,感觉寻求者并不将超速、追尾等驾驶行为视为危险,反而认为这是高超驾驶技能的体现。而攻击性驾驶行为常出现在受到挑衅或感到受挫的情景下,有易怒特质的司机容易产生愤怒的状态,继而表现出该行为。

2.1.2 注意因素。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分为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两个方面。无意注意是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要主观努力的注意,主要是由事物的外部特别所引起的。无意注意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要主观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要求驾驶员关注路面动态与交通指示。

2.1.3 环境因素。行车环境中各种不同的特征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表现。在驾驶研究中,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的因素中,直接的环境因素如乘客,时间压力,交通堵塞;间接的因素如驾驶行为相关的文化因素[3]。

2.2 驾驶员的生理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生理素质是安全驾驶的必备条件。驾驶员开车虽然不是重体力劳动,但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承担着很大的压力。驾驶员不但需要有健康的心理,更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以及人体各个器官功能的协调和配合[4]。在车速和交通密度不断提高的当下,对驾驶员提出了更高的生理素质要求。影响安全行车的生理素质集中反映在疲劳驾驶与病态驾驶两个方面。

2.2.1 疲劳驾驶。疲劳是由于体力或脑力劳动使人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引起的。睡眠不足、连续驾车时间过长、气温偏高或偏低、单调的交通环境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感。疲劳驾驶不仅使驾驶员的心理状态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还会降低驾驶员听觉和视觉的敏锐度,反应能力、操纵能力、动作准确性也会随之下降,造成驾驶员短暂瞌睡或对道路判断错误,严重者导致事故发生。

2.2.2 病态驾驶。良好的健康状况是驾驶员安全驾驶的重要保证。但是,驾驶员生病了又不得不服药。由于疾病,驾驶员服用了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这些药物常用、易得,服用之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比如: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会大大降低、动作不协调,也很容易酿成祸患。

2.3 驾驶员的技能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驾驶技能素质是安全驾驶的保证,突发事件中驾驶员的瞬间反应及果断处置更决定着人和车的命运。据统计,因驾驶技能造成的交通事故占驾驶员原因的40.7%[5]。驾驶员的技能素质包括驾驶基础知识和驾驶操作技能两个部分。驾驶基础知识主要是指驾驶员应该熟知的基本的驾车常识。驾驶员深入掌握驾车基础知识,避免不当操作,能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包括对汽车空间位置判断的能力、综合控制汽车的能力、正确观察和判断道路交通情况的能力、正确使用灯光等装置的情况、安全驾驶行为和文明驾驶意识等。驾驶操作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也是在不断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完善的。驾驶人员只有掌握了一般操作与特殊操作相组合的精华技艺,面对复杂多变的道路环境及其不同的行车条件,才能把握要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灵活变通,达到确保行驶安全的效果[6]。

2.4 驾驶员的法律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法律素质是安全驾驶的重要基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是汽车驾驶员行车的基本准则。驾驶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体现在心理、生理、技能等方面,还表现在对交通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知识的认知与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上。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建设在不断完善,比如:自2011年5月1日起,醉酒驾车列入刑法,秉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的理念,管理部门对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加大。驾驶员应自觉学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遵章守法,树立安全行车思想,破除侥幸心理、过度自信心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管理部门应当进一步引导广大驾驶员重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把道路交通安全、道路运输有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内容纳入驾驶员素质再教育工作,使广大驾驶员熟悉、掌握道路交通安全和道路运输法律法规,遵章守法,从而减少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确保安全驾驶。

2.5 驾驶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安全驾驶的重要保证。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不论是思想、态度或行为,都决定着个人道德素养是否合格。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合格了,才能指导其用心做好工作。因此,要加强驾驶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实践表明,一个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驾驶员能够学会控制脾气和情绪,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文明、礼让驾车,从而实现安全驾驶。反之,如果行车中未养成好的驾驶思想道德,纵容驾驶陋习,遵章守法、规范驾驶、安全驾驶意识缺失,无视他人安全,常常将导致严重的、无法挽回的后果。

2.6 驾驶员的科技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科技素质是安全驾驶的有力保障。一方面,驾驶员必需有一定的科技素质才能掌握汽车的结构、原理、性能和对其进行维护保养,才能避开安全驾驶的误区,胜任驾驶这一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比如,空档滑行既浪费燃油又毁制动器,还可能熄火造成巨大安全隐患,在下坡时,严禁利用空档滑行。另一方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安全科技是事故预防的重要力量。驾驶员借助新技术给汽车加装主、被动防碰撞安全辅助系统,也可以减少因碰撞而引发的事故,从而提高安全驾驶的系数。

3 全面提升驾驶员综合素质,有效化解交通安全风险

人、车、路和环境在现代化的道路交通体系中已融为一体,成为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复杂的社会大系统。因此,驾驶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3.1 源头入手,严把培训考试关口

首先,驾管部门、驾校和相关医疗机构共同坚决把不符合申领机动车驾驶证身体条件要求者拒之“门”外,确保驾驶员的心理、生理水平。其次,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教练员的再教育培训,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准,提升教练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掌握,更好地传授学员驾驶技能。再次,根据2012年3月公安部交管局《加强机动车驾驶员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加强驾驶员培训考试,切实提高驾驶人综合驾驶技能,提高考试标准,扎牢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第一道防线。

3.2 强化宣教,营造社会舆论氛围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站等媒体,运用手册、传单、横幅、标语、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一方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大力宣传一大批安全意识高、熟知相关法律法规、驾驶技术精湛、道德高尚、服务水平高、心理素质良好的驾驶员,另一方面对违章违规、发生安全事故给社会造成危害者加大报道力度,以儆效尤。通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激励先进,敦促后进,摒弃交通陋习,为创造安全、有序、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积极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驾驶员安全意识、法规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保意识。

3.3 惩防结合,多措并举综合引导

通过行政、法律、经济、道德、科技等手段综合引导,多管齐下提升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建立驾驶培训质量倒查制度和考试发证、执法管理责任倒查制度,如:对于体检时弄虚作假,由于驾驶员身体条件不符合规定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对进行机动车驾驶人体检的医疗机构实行倒查,追究医疗机构和当事人的责任。对于不文明驾驶,依法从重从严处罚,并建议在申领驾照时,增设道德素质考察科目,考核“准司机”的道德素质。不仅运用经济杠杆让违章肇事驾驶员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支付更多的人身保险和车辆保险金,而且把严重交通违法不良记录纳入征信系统长期保存,影响其贷款、职业准入、出国留学等,提高其“违法成本”以加大惩戒、威慑和教育力度。此外,相关职能部门可引导驾驶员主动加装各种主、被动汽车防撞保护安全辅助系统等设施,以提高车辆行驶时的安全系数,降低事故风险。

参考文献:

[1] 潘涛.驾驶员交通素质障碍及解决方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2] 傅晓薇.公路交通事故与驾驶人员相关性分析[J]. 河北交通科技,2009, 6(4): 58—60

[3] 蒋丽, 李永娟, 马峻峰.不安全驾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人类工效学, 2011, 17(2): 85—88.

[4] 张鸣.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分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128—129.

[5] 段亚丽, 高国天.浅析驾驶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J]. 职业技术,2011(9): 133—134.

4.驾驶员安全工作手册 篇四

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为了深刻吸取甘肃正宁县“11.16”校车安全事故的教训。我中心校按照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文件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工作,认真开展校园交通安全检查、校车安全隐患排查、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结合我中心校实际情况工作总结如下:

1.认真学习、领会精神

认真学习自治区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做好冬季有关工作及开展学校交通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桂教电[2011]47号)文件精神。认真学习《柳教安稳字〔2011〕66号关于转发自治区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做好冬季有关工作及开展学校交通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的通知》、《柳教安稳字〔2011〕67号关于加强校车安全管理 确保师生平安出行的紧急通知》、《鹿教安稳[2011]77号关于转发上级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张贴校车管理标语的通知》、《柳教安稳字〔2011〕68号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车管理及驾驶人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柳教安稳字〔2011〕69号关于开展柳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校车摸底排查的补充通知》。接第一个通知后,我中心校立即开了个紧急工作会,由我中心校校长※※※主持,参与人员有安稳办主任※※※、安稳办副主任※※※和安稳办干事※※※。会议确立了快、全、久的工作精神。快就是立即执行,全就是检查要力争全面,久就是这项工作要长久地做下去。2.落实责任、加强检查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并要做到检查与整改相结合,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坚持边检查边整改,检查促整改,以整改推动校园安全、和谐环境的良性发展,切实维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的良好形象。发动所属各校、园自查后,中心校再督查、复查;重点检查、排查了各校校车情况、学校周边交通设施情况、学生乘车上下学情况。

从“11.16” 校车安全事故以来,我中心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1月17日安稳办副主任卢开成和办事员※※※配合县交警队深入※※※小学、※※※小学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11月18日派安稳办副主任※※※到县交警队参加交通安全会议。

11月19日安稳办办事员※※※陪同教育局安稳办检查组到※※※进行安全检查。

11月21日中心校长※※※、中心校安稳办主任※※※和办事员※※※到※※※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排查了两幼儿园的校车。

11月22日中心校长※※※、中心校安稳办主任※※※和办事员※※※到※※※进行安全检查,让这四所学校签了《校车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书》,并让各校按《关于张贴校车管理标语的通知》精神,做好用标语横幅的宣传工作。

11月23日办事员※※※到※※※进行安全检查和校车、司机等相关的排查。11月24日办事员※※※到※※※进行安全检查,让这五所校、园签了《校车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书》,并重点检查了交通安全标语横幅的宣传工作进展。

3.无力解决、汇报上级

我中心检查到的凭我校之力无法解决的交通安全隐患如下: ① ※※※校门外或路口公路段没有减速带。②※※※学生返校、回家乘坐超载车。4.加强教育、增强意识

要求各校继续对师生安全防范教育,学校实行每周一大讲,每天一小讲的方式,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特别是增强启迪和新苗两幼儿园的校车司机的交通安全意识,要求其严格遵守各项相关的交通营运法规,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超员、开慢点、安全第一。要求※※※在每个周五都要对师生进生交通安全的教育,把交通安全行为规范。要求其他没有住宿生的学校也要对经常性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

5.家校联合、扩大战果

要求学校与家庭联合教育。让各学生家长学习《学校交通安全告家长书》,并让各校收好各家长的回执,做好相关的存档工作。加大家校在安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学校的管理面,增强家长对子弟的安全管理,如有学生未到校,要在第一时间内联系家长,共同追踪学生的去向,做到人人管安全,个个来防范。教育并要求家长配合不让学生骑自行车上学和回家,对需乘车上学回家住宿生一律不许到高速公路拦车,由家长负责接送学生上下学。以上是我中心校近期交通安全检查及校车安全管理的工作汇报,由于平时交通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加上近期的重点检查、防范和教育,所辖各学校现均未发生任何事故。但也还有我中心校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望上级能尽快帮助解决。

※※※心校

5.驾驶员安全责任 篇五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结本地工程的实际情况对驾驶员特订出如下安全责任制度,望广大驾驶员和车主自觉遵守和认真落实执行安全顺利的圆满的完成这一工程项目。

一、驾驶员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运输施工。

二、驾驶员必须做到《三勤四不漏》保证车辆各部位安全可靠,保持良好的运输车况。

三、每台车必须设置刹车降温水。

四、从起点运输到止点倒土严禁接打电话,装车按先后次序进行。

五、严禁在岗穿拖鞋、光赤膀,严禁酒后驾车,抢道超车运行,严禁在工作途中疲劳驾驶和打瞌睡。

六、每台车主的车辆必须具有三证《驾驶证、行车证、保险证》特别是第三者责任险,任意缺少一件和无三证自行上岗的一切后果自负。

七、每台车主必须具备证件与车队鉴定安全责任书才可上岗,如不具备三证要求上岗的,一切后果自负。

八、严禁在本公司工作的所有人员打架、斗殴、寻衅闹事、操动罢工、赌博、嫖娼等违规违法行为,一切后果自行承担。以上规定望广大车主及驾驶员配合执行。

除上述规定之外,任意缺少一样证件,自愿上岗的,一切后果自行承担,甲方不负任何责任。

车主:驾驶员:车牌号:

6.驾驶员安全承诺 篇六

为了强化交通安全责任意识,明确管理和使用机动车辆的安全责任和义务,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本人自愿承诺并遵守、认真履行下列条款内容:

一、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郑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行业管理部门的管理规章制度,并依法组织教学。

二、积极参加交管部门组织的交通安全教育学习和培训,并接受

定期的安全知识、驾驶技能和文化水平的考核。

三、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洁身自好,廉洁教学,严格

遵守收费管理制度,不向学员索取、收受财物,不向学员谋取利益,不利用职责之便贪占公共财产,谋取私利。

四、精心维护驾驶车辆,严格落实车辆“三检”制度,保持车辆

技术状况完好,严格按规程操作车辆,杜绝车辆机械事故的发生。

五、模范遵守国家各项法律和社会公德、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道路交通安全法,遵守驾校一切规章制度,保证文明驾驶、安全教学,明礼诚信,举止端庄,作风正派,以身作则,严于律已,宽于待人。

承诺人:

7.驾驶员年龄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 篇七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汽车数量持续增长, 交通事故也急剧增加。我国交通事故数量与死亡人数稳居世界第一。统计数据表明, 大约每5分钟就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死亡, 每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交通事故的频发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交通事故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 牵涉到人、车、路、环境和管理多个方面的因素。驾驶员作为车辆的操纵者, 道路的使用者, 环境条件的感受者, 是道路交通系统活动的主体, 对于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有着较大的能动性, 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首要因素。驾驶员年龄与驾驶员的交通特性有极大的关联, 对交通运行安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 年龄对驾驶员交通特性的影响

驾驶员从少年时期开始到青春时期时, 运动机能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在20~40周岁阶段驾驶员的运动机能处于一个高峰时期, 但在40周岁以后一般按一定的比例缓慢下降。而驾驶员精神机能的变化与运动机能明显不同, 驾驶员的精神机能从儿童期开始上升, 一直到中老年时期才能达到一个高潮期。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年龄对驾驶员交通特性有很大影响, 主要表现在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反应特性、速度估计特性和操作特性, 它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1.1 年龄对视觉特性的影响

视觉是眼睛对外界事物影像产生的生理反应, 它是驾驶员获取信息及识别的主要手段, 给驾驶员提供80%的交通信息[1]。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 主要依靠视觉来获取交通信息。因此, 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要求驾驶员要有良好的视觉特性, 并为此进行各种项目的视觉检查。驾驶人的视觉特性包括驾驶人的静视力、动视力、暗视力、深视力、立体视力、视野及色感等等。年龄对驾驶员视觉特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静视力、动视力以及暗视力上。

静视力是指人在静止状态下的视力[2]。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 仅有约5%的视觉信息来自于静视力。研究发现, 静视力从46~50岁开始出现明显的个体差异, 有显著下降和正常衰减两种趋势。

动视力是指人在运动状态下的视力。由于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 车辆不断运行, 身边的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中, 约95%的视觉信息都来自于动视力。人的动视力主要跟车速有关, 车速越快, 动视力越差, 但年龄也对动视力有一定的影响。在35岁以前, 人的动视力都处于一个逐渐增高的过程, 35岁以后逐渐趋于平稳, 到50岁以后缓慢下降。如图1所示。

暗视力是人在黑暗状态下的视力[3]。很多驾驶员夜间行车容易出现“夜间性近视”, 约150~200度。人的暗视力在30岁以前就已经发育到最佳, 而后逐渐趋于平稳, 在45岁以后逐渐下降。如图2所示。

此外, 随着年龄的增长, 驾驶员患眼疾的概率加大, 一旦患上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 将影响驾驶员眼睛的有效移动, 不同程度地产生弱视和失视, 从而导致视觉机能下降。基于上述理由, 对于年龄较大的驾驶员 (尤其是职业驾驶员) 在驾车时必须要作出合理的限制。

1.2 年龄对反应特性的影响

反应是指驾驶员感受外界刺激后, 经分析判断, 开始动作的过程[4]。从视觉到听觉感觉器官接收到刺激到做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称为反应时间。驾驶员的制动反应时间与交通事故率成正比, 反应时间长的驾驶员会增加车辆制动的距离, 易发生车速判断失误及行车间距判断误差, 因此存在着较大的事故倾向性。

年龄是影响驾驶员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 生理机能逐渐老化, 反应能力会有所下降。30岁以下的驾驶员反应能力强, 反应时间短, 但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波动较大。30岁到45岁这个阶段, 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开始缓慢下降, 45岁以后开始大幅度下降。如图3所示。

1.3 年龄对速度估计特性的影响

速度估计特性是人体自身的一种特性, 这种特性决定了人对车辆速度和周边环境变化感知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数源于速度的竞争, 驾驶人对速度的估计能力和把控能力是驾驶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驾驶员通过对车速的判断和估计来调整自身的操作, 以适应道路交通的需求。总体上看, 年龄低于30岁的驾驶员会更多的估计车速过慢, 年龄在30~45岁的驾驶员速度估计较为准确, 年龄在45岁以上的驾驶员会更多的估计车速过快或速度过慢。如图4所示。

1.4年龄对操作特性的影响

驾驶员的操作特性也是影响行车安全的一种特性[5]。在行驶过程中, 主要的操作是针对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加速踏板和方向盘。由于操作错误引起的交通事故主要是不能正确地踏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 以及对方向盘的转动过度或不足。因此, 操作错误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增加, 驾驶员的操作技能会趋于稳定, 驾龄也随之增大, 驾驶员的操作熟练程度更好。所以, 驾驶员年龄对操作特性的影响更多体现在驾驶员驾龄的增加。当驾驶员年龄超过50岁时, 由于其运动机能的下降, 驾驶员的操作能力又逐渐降低。如图5所示。

2驾驶员年龄与交通事故率的关系

驾驶人的年龄会影响驾驶人的交通特性, 引起交通事故率的变化。年龄太大会导致驾驶员的运动技能和精神技能下降, 捕捉信息慢, 反应迟钝, 速度估计失准, 操作迟缓, 且更容易引起疲劳, 注意力难以集中, 在紧急状况下, 不能迅速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而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年轻的驾驶员相对各项机能较好, 体力充沛, 反应迅速, 但驾驶经验匮乏, 且通常喜欢冒险, 超速抢行, 面对一些突发事件容易出现操作失误, 这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 低于30岁驾驶员的交通事故率要高于平均的交通事故率, 年龄在15~19岁的驾驶员高出平均值68%, 年龄在20~24岁间的驾驶员也要高出平均值53%;年龄在30~65岁的驾驶员的交通事故率低于平均的交通事故率, 在30岁以后, 驾驶员的交通事故率明显降低, 到50岁左右的驾驶员的交通事故率降到最低, 随后开始缓慢上升;65岁以后, 驾驶员的交通事故率又开始急速上升。如图6所示。

3 结语

随着驾驶员年龄的不断变化, 其运动机能和精神机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会影响到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从而影响到行车安全。但除了年龄, 驾驶员的性别、驾龄、健康、学历、个性、情绪等也会对驾驶员的基本交通特性产生重要影响, 在探究驾驶员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时, 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才能更加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摘要:驾驶员作为交通系统的主体, 是影响行车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本文从驾驶员年龄出发, 分析了驾驶员年龄对驾驶员交通特性及交通运行的影响, 探讨了驾驶员年龄与交通事故的关系, 对深入研究驾驶员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驾驶员,年龄,交通特性,交通事故

参考文献

[1]苏通.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与行车安全的关系[J].现代农机, 2009 (5) .

[2]赵炳强.驾驶员动态视觉特征及其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 1998 (5) .

[3]杨立本, 等.夜间视力与行车安全的相关性及年龄对夜间视力的影响研究[J].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 .

[4]王飞龙, 连晋毅, 余国亮.年龄及分心对反应时间影响与安全车距分析[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4 (4) .

8.浅谈驾驶员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 篇八

关键词:个性心理;心理素质;安全行车

汽车驾驶员在行车途中由于种种心理原因,对交通法规中的一些规定有禁不止,明知故犯,时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综合分析认为,驾驶员行车中的心理原因与安全行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驾驶员心理素质差异分析

每个汽车驾驶员的心理活动,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性格、能力、气质等,而人的心理活动的认识、情感、注意等到也和个性心理特征紧密相联,从而带有个人特点。

第一,性格与安全行车。人们通常把性格特征按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首先,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对待工作认真、实干,有的不负责任、得过且过等。其次,性格的意志特征。如有的人自制力强,严守纪律,而有的表现急躁、粗心大意等。再次,性格的理智特征。有的人细致、主动,有的轻率,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上述性格特征对汽车驾驶员安全行车有着直接影响。作为汽车驾驶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努力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

第二,气质与安全行车。从驾驶员这一职业角度来看,气质一般可分为四个类型:一是兴奋占优势的类型。这一类型的人,其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在行车中对情况判断处理不理智。二是灵活占优的类型。这一类型的人虽然敏捷而灵活,但是工作轻率、不稳定,对行车安全也是不利的。三是惰性占优的类型。这一类型的特点是安静,动作比较迟缓,但缺乏生气,反应迟钝。在复杂交通情况下,常表现出判断措施犹豫不决。四是软弱占优势的类型。其行为特点是细心,守纪律,但反应能力差,在突变情况下,应变能力较差,因此也有不利于行车的因素。

第三,情感与安全行车。人的情感可分为激情、应激和心境三种形态。激情型驾驶员处理特殊情况不能沉着。应激型驾驶员遇到险情能否正确地处理,转危为安,这取决于驾驶员的性格特征和知识经验。心境型驾驶员驾车处理情况方法是否得当,措施是否得力,这要看当时驾驶员的心情所处的状态,如状态良好,处置情况动作就轻松敏捷,行车就安全。

第四,注意与安全行车。人的注意可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汽车驾驶员注意能力对安全行车是有很大的影响。有的驾驶员无意注意能力强、有的驾驶员主动注意能力强。一般来说无意注意是影响行车安全的。

二、驾驶员心理素质变化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第一,长时间行车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驾驶员长时间驾驶,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心理素质会自然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在此种不良心理状态下行车,会使驾驶员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四肢酸懒、行动迟缓、情绪低沉、烦躁不安;导致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各种异常情况。

第二,驾驶中各种情况引起驾驶员恐慌和焦躁心理对行车安全物影响。行车时,驾驶员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使驾驶员心理发生变化。如道路平坦会诱发驾驶员驾驶单调形成道路催眠,弯曲道路由于车辆连续转弯产生厌烦心情;车辆拥挤和堵车会使驾驶员产生急躁情绪,遇交通事故会使驾驶员产生恐慌心理。这些心理变化都是行车不安全的诱因。

第三,交通运输日益激烈竞争产生的利益所求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由于交通运输行业的无序竞争,驾驶员大都多拉快跑,使驾驶员追求利益心理加重,一味的利益所求心理驾驶车辆,往往不顾安全行驶条件,抢客源,开快车、超载车,甚至强行超车會车,从而导致行车不安全。

第四,驾驶员行车中任意妄为形成侥幸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在行车过程中,有的驾驶员明知超速超载、车辆带“病”上路、无证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的危害,但是由于他们存在侥幸心理,行车中一旦遇到险情时很难全神贯注,沉稳操作,不是惊慌失措,就是反应迟缓。

三、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第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纠正驾驶员不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信心、习惯,约束行为。所以驾驶员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热爱驾驶工作,明确自己职业的责任。在日常行车中,不违犯交通法规,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坚持文明行车。

第二,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驾驶员要能适应艰苦条件下的劳动,身体应该完全没有影响驾驶工作的疾病,当驾驶员过度疲劳,患有疾病时就会出现血压不正常,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心理紧张,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驾驶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行车中才能保证精力充沛,从容不迫地应付各种异常交通情况。

第三,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驾驶员反常心理活动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因此,驾驶员在行车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当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时,要进行自我调解和疏导,用各种方法缓解消极情绪,尽量减少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提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反应能力、精神承受压力和自我控制调节的“应激”能力。

第四,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能素质。驾驶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只有技术过硬,处理情况才能做到胆大心细,安全可靠。这就要求驾驶员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和对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从而提高技能素质;过硬的技能能保障驾驶员心理稳定,使驾驶员情况处理得当和正确,真正做到“车行万里,处处平安”。

参考文献:

1、蔡笑岳.驾驶心理学[M].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

2、邢邦志.心理素质的养成与训练[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保险公司组织结构图下一篇:生产车间班组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