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出租汽车管理的调研报告(精选13篇)
1.关于我市出租汽车管理的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我市客运市场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新河交通管理所代晓璐
为维护我市客运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为市民出行提供安全便利的交通运输,近日,市交通局通过调查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目前我市客运市场管理和发展情况开展了深入的调研活动,通过了解现状、查找问题、综合分析原因,为进一步改善我市客运市场管理、推动客运市场发展提出了好的意见建议。
一、目前我市客运市场管理和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交通主管部门坚持把客运市场管理作为交通行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不断强化措施,加强管理,客运市场得到了稳定有序的发展。特别是客运出租业和城市公交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走向了规范发展、壮大规模的新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极大地满足了群众需求,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市有道路客运经营企业4家;全市道路客运线路64条,其中:市内线路13条,跨市地线路26条,跨省线路2条。全市现有道路客运班车411辆,其中:市内班车355辆,跨地市班车35辆,跨省班车21辆。全市现有客运出租汽车134辆,96年实施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经营权10年期限。全市公交营运线路13条,营运车辆168部,线路总长度达160公里,1年营运收入达2000万元,固定资产已达2460万元,城市公交成为我市城市交通的主力军。为促进我市公交客运市场的良性发展,市交通局和城乡建设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对我市客运市场的管理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对运输企业的行业指导、管理,不断规范客运线路班车、出租车的经营行为。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在主要客运汽车站设立驻站办公室,派驻工作人员协助企业进行管理。二是坚持不懈的打击“黑车”非法经营活动,净化客运市场。建立长效打黑工作机制,量化工作任务,采取机动灵活的工作方式对“黑车”进行查处。同时重点打击非法载客的二、三轮摩托车,2006年以来,共查处“黑车”365台,二、三轮摩托车260辆。三是加强对群众投诉客运车辆违章、宰客等违规经营行为的查办工作,完善各项投诉制度,采取谁处理,谁签字的责任制,确保群众举报投诉问题得到落实。在此基础上,推出举报投诉处理时限,保证事事都落实、件件有回音。四是大力扶持公交公司实行以“体制、机制、票制”改革为主的“三制”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挂大靠强等措施,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打造自身“造血”功能,平度公交走出了一条公益事业靠改革求发展,向市场要效益的全新发展道路。
二、目前我市客运市场管理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公交客运在满足群众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管理、收费和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交客运市场的正常秩序,阻碍了公交客运行业的健康发展,并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出租车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客运出租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低,服务不规范,态度差,特别是在夜间经营的出租司机,无服务资格证上岗的情况比较普遍,由此引发的服务差、宰客现象严重,乘客对出租车的投诉也大部分集中在夜间。由于大部分出租车有主、副两个驾驶员,其为雇佣关系,为了经济利益,车主经常更换驾驶员,新驾驶员在不经培训、无服务资格证的情况下参与经营,违章现象时有发生。为了逃避乘客投诉、举报,很多出租车不按规定摆放服务资格证和采取种种办法遮挡牌照,给乘客投诉和有关部门对其进行查处增加了难度。大部分出租车还存在着车容车貌不整洁,车内环境脏乱差等现象。
(二)出租公司不能对出租车进行有效的管理。1996年,在实行经营权有偿使用的同时,个体经营者全部挂靠到出租汽车专业公司,但出租公司的实质是服务公司,公司和车辆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挂靠关系,所谓的企业管理人员仅仅几个人,仅为出租车提供证照办理、代收税费等一般
性服务,主要为收取挂靠费,对出租车基本上没有管理措施及实施管理。
(三)出租车候客站场少,影响交通秩序。我市出租车候客站场建设长期未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现有的几处停车点,形不成规模,基础设施不配套,缺乏综合服务功能,造成出租车乱停乱靠、占道经营、各自为战的局面,影响交通秩序,并危及道路行车安全。
(四)城市公交缺乏规范化管理。目前,我市尚未出台对城市公交的管理及扶持政策,经营无法可依,依赖政府协调的随意性大,很不稳定。即使市政府提倡大公交思想和战略,也没有从条文上确定下来,各方面对城市公交的地位、作用及其意义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区域区划存在着矛盾,城市公交实现“城乡一体化”困难重重。
三、造成我市公交客运市场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私下倒卖出租车经营权现象严重,出租车经营权价格不断上升,导致新购出租车经营业户的负担加重,经营不规范。1996年,我市实施了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每辆车经营权1.5万元,使用期限为10年。随着城市规模膨胀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出租车市场运量不断增长,但为保护出租车经营的利益,保持出租车经营群体的稳定,一直对出租车实行总量控制。经过几年的经营与发
展,出租车行业成为赢利较高的行业,出租车经营权的价格已被私下炒到了15--20万元。虽然交通管理部门严格清理私下转让出租车经营权,并处罚了一些经营业户,但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还是想方设法蒙蔽过关。由于私下炒卖,导致出租车经营权价格的升高,出租车形成了投入高,回报慢的现象。
(二)企业管理和市场意识十分薄弱。运输企业普遍采取挂靠、承包、租赁等方式经营,“重收费、轻管理”,经营理念落后,企业缺乏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的紧迫感。由于管理、经营能力不足,服务水平跟不上,也给交通部门管理客运市场增加了难度,使管理出现脱节,导致经营者违章经营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客运市场一直未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不能实现吐故纳新、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客运业的发展壮大。
四、整顿公交客运市场的措施和建议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公交客运业的发展,为市民提供安全、便利、迅速、舒适的交通服务,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推动我市公交客运业的有序发展:
(一)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要通过提高市场准入条件,加强企业资质管理,促进市场合理分工,促进企业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经营,逐步规范挂靠、承包、租赁经营行为,可以通过提高管理费、客运车辆入股经营等方式,实现客运企业及营运车主的责权利平衡。
(二)进一步改革客运线路审批制度。要简化审批层次,转变审批方式,规范客运线路审批程序,建立市场推出机制,实施客运线路使用权期限制,促进合理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三)不断提高客运运力水平。以胶州市发达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公路网为依托,构建高速客运网络,加大班车密度,牢固占领道路客运业的市场优势。加快中高级客车的更新速度,提高单车运载能力,提高舒适化程度,提高客运经济效益。
(四)进一步提高认识,理顺管理体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城市公交是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产业,优先发展城市公交,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政府及主管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组织领导,通过完善城市公交场站设施、建设公交专用道路系统、制订优先发展的相关经济政策等举措,促进城市公交的健康发展。同时,针对我市公共客运管理体制分割、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现象,应本着“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明确界定城市公共客运管理部门,集中由一个部门管理,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规划,统一执法尺度,统一服务质量,从而引导市场有序竞争。
2.关于我市出租汽车管理的调研报告 篇二
电动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三大类。
混合动力汽车专利分析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由传统的汽油机或柴油机与电动机结合提供动力的车辆, 它既保留了传统汽车的动力性能, 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节能减排的实际效果, 而且这类汽车技术上已较为成熟, 成本也相对合理, 因而已成了当前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日、美两国的混合动力汽车早已进入中国市场, 其中国专利申请量分别占申请总量的16.0%、12.2%, 德、韩、法紧随其后, 但专利较少。尽管中国的专利申请远大于其他国家在华申请的总和, 但从专利种类的构成比例上来看, 中国的实用新型专利占份额较大, 接近50%, 而其他国家几乎全为发明专利。从申请人排行来看, 丰田、通用分列前两位, 本田排行第六, 表现了跨国集团的研发实力和对技术的保护力度。以奇瑞、比亚迪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企业排名靠前, 它们在自主研发混合动力汽车的相关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国内总体情况是申请人数量较多, 专利量较为分散, 与国外专利量多集中在几家大规模企业的情况有明显差别, 这也是导致国内专利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之一。
纯电动汽车专利分析
纯电动汽车是完全由电动机提供动力的新型汽车。储存电能的动力电池是纯电动汽车最关键部件, 也是成本最高的部件之一。日本占据了镍氢电池技术的制高点, 并设置了严密的专利壁垒, 因而众多欧美汽车厂商纷纷越过镍氢电池直接发展锂电池和燃料电池。在中国申请的纯电动车专利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德国这些汽车技术及产业均发达的地区。国外企业在华申请的基本都是发明专利, 而有效专利所占比例较大, 表明各国在中国的专利布局已经具备一定规模, 这为其大规模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日本在中国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居第一, 表明日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术, 这需要引起中国企业的注意。我国纯电动汽车专利申请量的前10名中有7家外国企业, 丰田以458件的专利量远超其他公司, 可以看出国外在纯电动汽车技术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专利布局已初步成型。国内仅有比亚迪和奇瑞的申请量与外国企业较为接近, 这种情况值得引起国内纯电动汽车产业的高度重视。清华大学在电动汽车专利量位列前茅, 体现了其较强的研发实力。
燃料电池汽车专利分析
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采用了燃料电池提供能量。燃料电池的相关专利申请在国内从世纪80年代就开始出现, 最初以日立、西屋电气、三洋电机等国外申请人为多。燃料电池汽车专利申请量前四名由外国企业垄断, 分别是丰田、通用、松下、三星, 日韩企业遵循其一贯重视专利量的战略;美国巨头通用汽车将燃料电池作为其长远目标, 也申请了大量的专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进入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开展研发工作, 是国内最早开展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 也是目前国内在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科研力量最为雄厚的科研单位。
国内外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二十一世纪以来, 能源问题、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的挑战。汽车产业的转型、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以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电动汽车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汽车工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1.美国、日本、欧洲等各国政府相继公布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和国家计划, (1) 美国联邦政府将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 作为国家新能源政策战略的重要组成, 计划到2015年在本土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投入使用。 (2) 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动上, 日本政府一直在通过援建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等措施力助该产业的发展, 并计划到2020年开发出至少17款纯电动汽车、38款混合动力车。 (3) 法国政府于2009年10月1日公布旨在发展电动汽车和可充电混合动力汽车的一揽子计划, 其最终目标是在2020年前生产200万辆清洁能源汽车。这些计划涉及多个领域, 包括研发、电池生产、充电设施建设以及工业化生产等。
2.国内电动汽车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国家“十二五”电动汽车相关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 将继续坚持“三纵三横”研发布局, 发挥已有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的作用, 以不同产品技术链上下游配套研发, 带动不同企业资源整合, 形成以产业化为目标产学研联盟的科技项目组织模式, 为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目前, 各试点城市纷纷出台地方优惠政策, 加快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120辆纯电动客车也成功应用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 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 现已进入后“世博”常规公交使用阶段, 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纯电动客车运营示范基地, 推动了国内各大城市应用推广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我市电动汽车的应用推广及前景
青岛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 每年都将主、承办众多的国内外重要会展和赛事, 特别是2014年世界园博会已在青岛成功举办, 更加推动了青岛率先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景。
落实国家政策出台地方补贴
我市制定并出台了《青岛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财政扶持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规定2014年和2015年, 对在本市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补助, 乘用车按照2013年中央财政补助标准1:1补助, 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其他车辆按照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的20%进行补贴。补贴政策不实行退坡机制, 相关标准按国家2013年度补贴额度计。充电设施建设企业建设公共充电桩将获得设备投资额 (不含土建工程及其他支出) 30%的财政补助。
目前, 我市对新能源乘用车车辆购置补贴居全国最高水平。按照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委《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 在2013年度, 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80km≤续驶里程<150km, 给予3.5万车辆购置补贴;150km≤续驶里程<250km给予5万元车辆购置补贴;续驶里程≥250km给予6万元车辆购置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 (含增程式) 纯电续驶里程≥50公里, 给予3.5万元车辆购置补贴。2014年和2015年补贴标准分别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降低5%和10%。我市补贴政策参照国家2013年标准且不退坡, 因此目前市民在我市购买小型乘用车最高可获国家及市级财政补贴达11.7万元。
推广示范带动采购千辆电动公交
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倡导推广应用电动汽车的号召, 在没有被纳入首批试点城市、没有中央财政补贴的情况下, “量力而行, 积极推动”, 于2010年底确定了在节能减排效果最优、示范引领作用最强、市民环保意识提升最给力的公共交通领域, 开展纯电动公交车推广应用工作。2011年4月25日, 首批9辆纯电动公交车上路运行。至2013年底, 投入运行的纯电动公交车共450辆;2014年550辆纯电动公交车推广目标中492辆已完成采购, 其余58辆已进入采购程序。到2014年底, 我市纯电动公交车数量将达1000辆。目前, 已投运的520辆公交车, 开通公交线路30余条, 累计安全运行里程5700多万km。
新能源出租车推广方面, 已完成车辆推广及充电设施建设方案编制工作, 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明年上半年将陆续投运纯电动出租车。
公务车推广方面, 制定并实施《青岛市党政机关及公共机构公务用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明确市直及市内三区政府机关、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60%, 其他各区 (市) 考虑到地理、工作配套等因素, 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 以后逐年提高。此外, 在社会车辆推广方面, 部分企业对通勤班车、集团化购置私人用车、物流和乘用租赁用车等提出了购买计划, 将陆续订购。
基础设施先行加快建设充换电网络
今年以来我市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建设全面提速, 目前已由青岛供电公司建成薛家岛、延安一路、深圳路、莱西4座充换电站, 流清河、珠江路、城阳汽车站等地的充换电站在建。截至目前, 实现安全运行1200余天, 完成充换电服务48万余次, 服务车辆累计行驶里程5700余万km, 充换电电量5900万余电池度。
充电桩建设方面, 由青岛供电公司和青岛特锐德汽车充电有限公司等充电设施建设企业建成交、直流充电桩共246个。主要分布在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高新区等。包括青岛大学、株洲路、薛家岛、城阳区政府、海慈医院、松岭路、青岛农业银行 (崂山区支行) 、高新区管委、李沧首佳交易市场等20余个站点, 全市充换电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此外, 市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青岛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发展规划》, 将明确构建全市公共快充网络, 到2015年将建成与车辆推广数量相匹配的充电服务网络。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发提速升级
据悉, 我市近年已启动一批电动汽车及核心零部件项目, 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支持。其中, 青岛海霸能源集团正在推进新能源电动客车及核心零部件项目;青岛宏耐新能源科技公司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具有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可快速充电、绿色环保、功率性能出色、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澳柯玛股份公司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 2011年成立电动汽车研发中心, 主要研发高节能、轻量化电动汽车, 目前已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控集成、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研发领域取得较大成果。
3.关于我市中考体育加试的几点思考 篇三
一、对我市中考体育加试项目类型的分析及思考
从加试体育项目类型来看,50米跑、原地投掷实心球、立定跳远都属于田径类。都是以时间或远度来计量运动成绩作为其共同特征的。跳绳是可以归类于民间体育项目,要从功能上来说,是发展人的跳跃能力的,也可以归于田径类。所以总的来看,我市中考体育加试考察的都是田径项目。从事田径运动可以发展人们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及协调等方面能力,而其中耐力素质是人体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是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什么是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也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调查,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尽管有了显著提高,可是中小学生的体能水平却在下降,其中表现尤其突出就是耐力素质。笔者曾从事多年的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一提到上耐力跑课,就唉声叹气,极不情愿。反观我市中考体育加试项目,又人为的避开了耐力跑项目,只是考察了学生速度、力量等能力,这样的考试范围狭窄,有重要缺陷,不利于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不利于体育教学,没有考在实处。新课程目标体系中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目标,教学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以耐力跑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吃苦精神是卓有成效的,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方面有较大影响。因此我建议我市中考体育加试在保留原有项目基础上,可考虑增加耐力跑项目(男1000米,女800米)。另一方面中考体育加试项目类型也要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田径项目,目前初中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教材中占70%以上是田径、体操、球类。在一个体育运动开展得很成熟的地区,甚至可以加试体操和球类项目。体操运动可以发展人的力量、灵敏、协调等基本素质。球类运动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在体育教学中也占有很高的比例。建议我市中考体育加试田径项目仍然保留,再添加对体操与球类项目的考察。在具体操作上,田径项目是规定项目,而体操与球类项目是可以采用由考生选项考试。比如:以球类为例,考试范围限定在篮、排、足,在篮球的投篮(1分钟定点)、排球的垫球(双手原地)、足球的颠球(单、双脚都可以)三项中任选一项。
二、对我市中考体育加试赋分的分析及思考
目前,我市中考体育加试的分数满分是30分(共三项,每项十分)与文化课总分750分相距甚远,与语、数、英三学科各150分也差距太大,与分值最少化学学科60分相比,也只是它的的一半。提高中考体育加试的分数,不是为了要分数而加分数,而是在于促进体育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享受优质体育教育,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就我市寿县地区来说,体育教育资源发展极不平衡,有完整400米跑道的学校仅有3所,其中一所还是私立学校,全县70余所初中有像样的碳渣跑道只有几所。全县体育教学设施总体较差。体育专业教师人数虽然逐年在增多,但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还是较匮乏。部分学校领导轻视体育教学,不在乎有无专业体育教师,有认为谁都可以教的思想。有些学校体育课程是开足了,可还是停留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体育课堂教学还是保持在放羊式上,一个哨子,两个皮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状态。反过来说,有些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很高,可敬业精神太差,导致他们的体育教学长期处在“糊”的阶段。上述两种情况在其他地方同样存在。中考体育加试是一把丈量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尺子,它的分量如何关系到学校体育教学的走向。同样提高中考体育加试分数对学校管理者及专业教师也是一种鞭策,对学生是一种积极的动力。总分30分的分数偏低,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从体育深层意义上讲,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够理解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对自己以后人生有多大影响。许多青少年习惯于敲敲键盘的生活方式,他们头脑聪明,但体能状况却令人担忧。如今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放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2007年1月7日胡总书记在钟南山等15位知名人士的信上做出:"增强青少年体育,促进学生体质的改善"的批示。我们教育主管部门能否从调整中考体育加试分数入手,来真正贯彻落实党的体育决策,从目标上引领学生切实发展体能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强体质。建议我市中考体育加试分值要提高,可以考虑设定总分60分。其中田径30分,体操与球类各15分。
三、中考体育加试对学校体育教学走向的思考
4.关于我市出租汽车管理的调研报告 篇四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把优先发展公交作为缓解市民“出行难”,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措施,并把公交发展纳入城市管理的范畴,实行了公交线路开辟、站点设置、票价确定等方面的统一管理。
2006年11月20日,由深圳市新国线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我市城市公交车正式开通,运行管理由新国线集团(天长)运输有限公司负责(简称公交公司)。截至目前,该公司拥有营运车辆104台(均为空调车),已开通市内公交线路8条,营运线路总长度达83.6公里,拥有员工199名,建有集维修、停车、员工食宿、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公交基地一座,调度中心8个。自我市城市公交开通以来,公交公司不断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紧张的压力。
1、运行线网覆盖面不断扩大。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新建道路的增多,公交公司不断投放车辆、增开线路,市内公交线路从开通初期的1路、2路两条公交线路,增加到现在的8条。同时为确保市区中学学生上放学安全,开通了学生专车,每天安排30台公交车专门接送晚自习学生。公交车的开通解决了市民出行车辆少、车况差、价格高的问题,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的比例明显上升。
2、运行时间适时延长。公交公司根据夏、冬季节气变化,适时调整运行时间。夏季(3月—9月)首班5:50,末班20:30;冬季(10月—次年2月)首班6:00,末班19:30。
3、运行价格持续优惠。几年来,公交公司严格按照政府指导定价,一直实行每人每次乘车1元票价,坚持发放每月50元学生月票和每月60元成人公交月票。先后实行了伤残革命军人凭军人残疾证免费乘坐公交车和7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共发放免费乘车卡4000余张。每年高考期间,全市所有高考考生凭准考证可免费乘坐公交车,深得市民称赞。
4、运行服务逐年提升。五年多来,公交公司切实加强对公交车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通过开展“文明公交线路”和“城市公交之星”的评比活动,不断提高公交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服务水平。公司因此获得了多项荣誉,多次被集团公司、市文明委、市直党工委、城管执法局表彰奖励。省、滁州市和我市新闻媒体多次宣传报道了驾驶员陈德萍的先进事迹。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几年来,城市公交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但城市公交运行和管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公交车首末站停车场严重缺乏。公交车首末站停车场急需建设,除经济开发区以外,东门、南门、北门的公交首末站均无安全停车场所,尤其是天长中学停车场,每天共有4条线路60余辆车从此发车,夜间停车达80余台。车辆的维修保养也在占道搭建的工棚内完成,司机食堂、调度室、点钞中心、办公室沿天中围墙搭建。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永福东路开通在即,这个综合性临时停靠点将会严重影响交通,必须全部迁移。公交车在路边违章停靠和调头,既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也无法保障按时发车,还时常阻碍道路交通,公交车在路面上违章停车、调头,曾发生多次交通事故。
2、公交车辆严重老化。由于公交车辆长期超负荷运行,车辆老化严重,有的尾气排放超标,排气管黑烟不断,有的车厢锈迹斑斑,尘迹点点,且车内外商业广告既多且滥,有损城市形象,经常被市民投诉。目前,公交公司有近60台公交车急需更新。
3、驾驶人员缺乏。目前,我市公交车虽然较滁州市其他县市公交车运行时间长1个多小时,但仍不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但目前公交公司只有驾驶员156名,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4、线路覆盖面不到位。目前,我市城市路网框架不断扩大,城区新建道路不断增多,但部分道路尚未开通公交车,存在盲区,线路覆盖不全,如南市区千秋大道等。
5、公交服务尚未到位。在运行过程中,虽然市城管执法局和公交公司已经采取措施,加强对公交车驾驶员的教育管理,但仍有少数公交车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对乘客的询问不耐烦、停靠车辆不规范、随意猛揿喇叭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意见和建议
1、大力扶持和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第一,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为实现“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机制。第二,进一步明确公共交通的公益事业属性,制定优惠政策,逐年增加对公交事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长期、稳定、合理的公共财政补贴与价格优惠机制。第三,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公共交通场站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将公共交通场站作为新建居住小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配套建设的一项内容,实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
2、逐步提高公交司乘人员待遇。要加大投入,提高驾驶员福利待遇。公交企业要保证驾驶员的“三险一金”。为提高驾驶员的积极性,可以设立节油奖、安全奖和服务奖,每月安全行驶、无投诉的就可以获得相应奖励;在生活保障方面,建设专门的休息室,配备吸烟室、食堂等设施,切实解决公交车驾驶员的后顾之忧,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3、提高城市公交车服务质量。第一,要加强车辆的检查和维修以及新车的投放力度,条件成熟时应考虑引进清洁能源的车辆,使公交车更加安全和环保。第二,加强公交车清洁。公交车至少要做到每天清洁一次,在首末站等候发车时,司乘人员要及时对车内垃圾进行清扫。第三,对车身、车厢及站台内的商业广告进行清理,加以规范,给线路标志图、公益广告以及介绍天长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留出足够的空间,以营造和谐、温馨、文明、舒适的公交出行环境。
4、优化公交线网,延长服务时间。公交公司应采纳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增加公交线路,逐步更新已经老化的公交车,有计划地购置新车。根据市民要求,适当延长公交车服务时间(夏季和冬季运行时间各延长一小时。即:夏季末班车调整为21:30,冬季末班车调整为20:30),增加上放学和上下班时段公交运行班次。
5.关于我市出租汽车管理的调研报告 篇五
一、社会组织建设管理现状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和政府关于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民政部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突出培育重点,依法登记,分类指导,强化监管,着力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社会组织稳步发展,整体质量不断提高,截止10月底,市共有社会组织7133个(市级社会组织1094个),其中社团4026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091个,基金会16个。社会组织从底的2673个,增加到底的6710个,增长了151%,年平均增长率为17.7%。社会组织已遍布市城乡,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登记管理情况。在培育发展上,一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公益慈善类和社区社会组织;二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培育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三是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行业协会;四是围绕社会反映强烈的教育难、医疗难、文化活动难和娱乐健身难等问题,培育发展好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福利事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先后制定了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重点社会组织得到较快发展,年增长率达15%。已培育农村专业经济协会648个、社区社会组织1067个、行业协会890个、培育各类基金会16个。全市40个区县均建立了慈善会,有569个乡镇(街道)建立了稻草援助中心,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慈善组织网络。在管理服务上,一是逐步完善政策法规。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30多个政策文件,有力促进了社会组织组织的规范发展。二是创新社会组织体制机制,推进了政社分离改革。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党政机关与社团的政社分离改革,实现了人员、资产、利益、业务和办公场所方面的“五脱钩”。三是加大了执法和监管力度。依法查处了对外经济交流协会、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市辣椒协会和市巴渝民间文化艺术协会等,同时通过登记管理、日常监督、年度检查、信息公布、执法监察以及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和职业资格认证活动等手段加强监管,规范了社会组织行为。四是开展了登记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依法审批登记,规范工作流程、简化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社会组织建设发展情况。市社会组织保持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自身能力建设不断加强,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功能作用日渐显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对100个市级社会组织问卷情况看,90%的社会组织,健全完善了以章程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和内部管理制度,社会组织法人治理机制初步形成,领导班子建设日渐加强,专职工作人员年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已形成制度,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广泛执行,自律意识和诚信观念不断增强。社会组织发挥的功能作用日渐显现。一是在慈善和社会救助方面作用突出。今年汶川“5?12”地震灾害发生后,市各类社会组织各显所长,发动社会捐赠,组织自愿服务,开展社会工作,甚至直接参与第一线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市社会组织及会员单位累计捐赠款物达3.29亿元,占全市捐赠款物总额的31.6%;二是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作用明显。主动参与兴办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事业,积极提供社会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抽样调查,共举办公益活动15108场次,折合社会经济效益2.8亿元,主要业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02亿元;吸纳2495名社会人员就业,其中,下岗职工1821人,学生674人。三是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一些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积极承接了政府分离和转移的部分职能。据调查,有8个社会组织承担了政府委托17项职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项目25个,协助政府招商引资5000万元。渝北区餐饮行业协会受政府委托向国家成功申报了“中国水煮鱼之乡”和“中华美食街”项目。8个社会组织荣获“市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经济分析”等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四是服务会员作用显著。据调查统计,共举办培训3168次,组织研讨900次,举办或组织参展216次,提供咨询服务14913次,协调会员之间或会员与消费者之间纠纷2493次,促进了各会员或会员企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市
社会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市“314”总体部署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全市现有社会组织7133个,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2.2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12省区中列第8位,不及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6,仅相当于美国的1/45,社会组织对我市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很低。
(二)社会组织自身能力较弱。市社会组织普遍功能不完善,服务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运行体制机制不灵活。活动经费紧张,创收能力不强。从抽样调查看,年收入200万以上的占18%,50-200万的占26%,10-50万的占22%,10万以下的占34%。社会组织,特别是社会团体活动经费主要依靠会费,而社会组织的规模不大,会员数量有限,普遍反映经费紧张。社会组织的专职工作人员较少,平均仅有3人,且多数为离退休人员,专职工作人员待遇较低,47%未办理社会保险,留不住人才。
(三)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限制了社会组织发展空间。一是政府部门职能转变进展缓慢,椐抽样调查,仅有8%的社会组织承接了政府部门转移、委托的部分职能。二是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机制尚未建立,政府没有将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所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小政府大社会格局尚未形成,服务型政府尚在建设之中,许多政府部门由于部门利益,不愿意将职能转移、授权或委托给社会组织。
(四)登记管理法规政策滞后。现行法规政策严重滞后,一是直接影响到涉外社团的登记、备案等工作的开展;影响到撤消社会组织的依据和效力;关系到社会组织的票据、税收、员工社会保障等问题。二是由于法规的滞后和处罚规定过于原则性,难以达到有效管理社会组织的目的。如在年检工作中,经常遇到社会组织无故不接受年检,社团表现尤为突出,有的两年、三年不参加年检,由于没有刚性的规定,造成执法困难。
(五)优惠扶持政策缺失。国家对社会组织的优惠政策都只在一些个别或零星的政策中体现,而没有对整个社会组织作系统的规定,造成目前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三类组织之间或某类组织之中的不同类别之间所享政策不同,影响了社会组织整体的作用发挥和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如只有基金会和公益救济性社团享受税前扣除的优惠政策;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仅有民办学校、民办医院、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享有优惠政策。目前除稻草援助中心有一次性专项补贴、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仅有少数区县制定了一些资金扶持外,我市从制度层面上还没有扶持政策。
(六)登记管理力量薄弱。全市现有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人员74名,其中专职工作人员只有33名,兼职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0%,40个区县中,只有6个区县设有专门的登记机构,仅占14%,登记管理力量十分薄弱。全市社会组织现有7000多个,与京、津、沪数量相当,但我市本级登记管理机关只有12人,与京、津、沪(150人、50人、80人)比较,力量十分悬殊,不能适应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需要。
三、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建议及措施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314”总体部署,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构建和谐,对社会组织建设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及工作措施。
(一)建议加强规划和立法工作。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管理的新任务、新要求。建议市各级政府把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予以实施。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管理的调查研究,根据国务院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现行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确保市社会组织依法规范和健康发展。
(二)建议加快政府职能转移步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小政府、大社会”格局和建设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要求。建议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通过“三定方案”,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加快职能转移步伐,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交给社会组织。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机制,通过制定政策将政府部门授权和委托社会组织承担管理服务事项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三)建议加强区县登记管理机构建设。针对目前登记管理机关力量薄弱和区县登记管理机构不健全的现状,建议在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切实加强登记管理机构尤其是区县机构建设,充实登记管理力量,建议市编委发文督促各区县加强和充实登记管理力量,统一要求区县民政局设立民间组织管理机构,配备5—8名行政编制人员。
(四)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力度。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培育发展重点,力争市社会组织年增长率达10%以上。一是围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认真贯彻落实渝府办发(316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发展步伐;二是围绕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三是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类和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四是围绕社会反映强烈的教育难、医疗难、文化活动难和娱乐健身难等问题,培育发展好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福利事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五)强化社会组织规范管理。根据社会组织的不同类别,加大分类规范、分类管理的力度。一是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二是建立完善信息公开制度,重点抓好基金会、慈善会和乡镇稻草援助中心等公益慈善类组织的信息公开,积极探索建立社会监督机制。三是进一步巩固社会组织政社分离改革成果,防止反弹和回潮。四是加强年检和日常监管,强化年检工作严肃性,对2年以上未参加年检的社会组织,依法予以撤消登记。加强日常监管,督促社会组织自觉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五是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文书,加强人员法律培训,加大执法力度,对社会组织的违规违法活动和非法社会组织,坚决依法予以查处。
6.关于我市出租汽车管理的调研报告 篇六
按照《XXXX年关于我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调研方案》,XX月份通过针对小区住户的调查问卷约XXXX份,共收回到有效问卷约XXXX份;XX月份根据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数据整理,并作了情况汇总(详见附件《问卷调查情况汇总》)。
结合《XXXX物业管理条例》,及《XXX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草拟以下的实地调研工作安排:
一、实地调研工作计划(详见 《实地调研提纲》)成立3个调研小组,由参议委主任、副主任分别带队,组员由参议委成员出任,具体人选待商议。
1.走访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了解我市物业管理总体概况;了解《XX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的实施情况、《XX市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情况。
2.走访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了解其功能定位。在规范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行为,协调各相关方面关系上如何发挥作用?在工作中遇到哪些困难?
3.选取几个典型的小区, 进一步了解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在实际运作中遇到的问题。业委会方面:人员架构、经费、信息披露、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协调、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交存、管理,提取和使用等。物业服务企业方面:进驻时间、工作用房、人员架构、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信息披露、如何做好服务等。
二、形成提案的方向
1、如何更好落实《XX市物业管理条例》,进一步推进我市物业管理业健康发展?
2、如何提高《条例》的可操作性。如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业委会运作缺乏指导:业委会的成立、成立后的日常运作、重大事情的决定,物管公司的招标以及业委会成员相关培训。深圳在这方面的规定较为全面细致)。
3、如何解决早期老旧住宅小区的维修维护。
①资金;②制度: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汕头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出台《提取管理办法》(类似《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以明确具体的提取程序(适用项目及需提交的具体材料)。③存在的历史问题和困难。
3、如何解决我市物业管理覆盖率较低的问题。
许多老旧小区,包括城中村改造建成的小区,物业管理公司难以实现经济利益,或不愿意接手或相继退出,造成物业管理覆盖率相对较低。这一块该如何解决。
4、物管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在创建和谐小区,建设幸福XX上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如如何解决物管纠纷等。
附:
调研组人员、走访对象
3个调研小组,由参议委主任、副主任分别带队,组员由参议委成员出任,具体人选待商议。
第一组 组
长:
成员:
走访对象: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市房产管理局)、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
第二组 组
长:
成员:
走访对象:XXX花园等
第三组 组
长:
组
员:
7.关于我市出租汽车管理的调研报告 篇七
乌鲁木齐市分别在2010年12月9和2013年4月3日, 因气价上涨、运价偏低、出租汽车司机流失、供需矛盾加剧、市民“打的难”以及“黑车”盛行等问题, 召开了两次调整出租车运价听证会, 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参会, 各方就是否提高出租车运价及增加出租车数量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最终于2013年4月10日开始, 乌鲁木齐市出租车起步价由现行6元可乘3公里调整为10元可乘3公里。续租价、等候费仍按现行标准执行。
乌鲁木齐市官方认为, 提高乌鲁木齐市出租车起步价至少基于以下三点:第一, 现行运价难以承担车用天然气涨价影响。2011年10月9日起, 乌鲁木齐市社会车用天然气销售价格由2.08元/立方米调整为4.07元/立方米, 调整幅度为95.67%, 这使得出租车运价成本大幅度提高。第二, 出租车从业人员收入在提价前偏低。现行起步价6元可乘3公里, 与同类城市同车型运价相比, 乌鲁木齐市出租车运价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第三, 市民急需解决“打车难”等问题。为倡导市民绿色环保出行、低碳出行, 使更多的乘客选择公交车为出行方式, 充分利用乌鲁木齐市优良的“BRT”等大公交资源, 缓解“打的难”。同时, 挤压无证营运车辆的生存空间。提高出租车运价是一个有益选择。
二、以团体模型分析乌鲁木齐市出租车提高起步价政策
(一) 团体模型的理论
团体模型是1956年美国学者厄尔·莱瑟姆在《政治的集团基础》一书中系统阐述的。团体理论认为, 公共政策实际上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 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制约这种平衡的力量来自不同利益团体的相互影响。毫无疑问, 公共政策往往更偏向影响力大的利益团体, 公共政策的相对稳定依赖于团体斗争均衡状态的持续。一旦这种状态被破坏, 公共政策就会起变化, 带到新的平衡形成, 新的政策随之出现。任何利益团体政治影响力的减弱或增强都会延伸到政策的制定领域, 从而导致公共政策程度不同的变化。其变化的方向无疑更靠近力量增强的团体的要求, 远离力量减弱的团体的要求, 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平衡。
(二) 与出租车起步价调整政策相关的利益群体
本文将从出租车起步价调整政策相关的四类利益群体即消费者群体、出租车公司和燃气公司群体、出租车司机群体及政府分别进行分析, 讨论他们在政策制定中的特征及态度。
1. 消费者群体
消费者群体规模大, 成员分散。对于城市的出行问题而言, 出租车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所以, 其消费者规模庞大, 虽然消费者有着对同样产品“物美价廉”的共同追求, 消费者却往往是单独行动而无法达成集体的经济。
从利益角度分析, 在解决“打的难”的前提下, 花费越少越好, 消费者群体总体上对提高起步价是持反对意见的。
2. 出租车公司和燃气公司群体
这一群体规模小, 成员可谓少而精且有组织目标的主动结合, 因此具备较强的行动力, 此外, 这一群体的成员集中, 信息交换便利, 利益一致性强, 且容易与政府沟通交流, 更容易参与集体政治活动。
出租车公司的收入直接来自出租车司机向其缴纳的车辆承包费和管理费。一旦出租车起步价提高, 出租车公司对规费实行操纵, 会使得自己成为运价上涨政策真正的受益方。而对于燃气公司来说, 在出租车调价后, 燃气公司的利益不会受到威胁, 由于此前燃气价格的上涨, 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运价上涨政策的收益方。
3. 出租车司机群体
这一群体规模较大, 但成员较分散。其规模远大于出租车公司规模, 又小于消费者群体的规模。且缺少“有力”的代表与政府和出租车公司进行信息的交流。
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来源则是在车辆营业额中扣除承包费、管理费与车辆养护费等运行成本后的余额。即使调价政策可以使司机营业额实现增加, 但面对运营成本的增加与规费的上涨, 加之市民可能因出租车起步价上调而改乘BRT、公交等出行方式后, 增加的营业额很可能被抵消, 出租车司机的实际收入水平未必会比之前的状态有明显的增加。
4. 政府
一方面, 政府制定政策是总是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另一方面, 各级政府官员作为具体政策的执行者, 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政府进行运价调整后必然会使出租车行业营业额上升 (假设市场需求缺乏弹性) , 进而政府会实现税收收入的增长。而作为个人的政府官员, 在缺乏监督机制的条件下就容易滋生各种寻租。对于出租车调价, 政府可以说是政策的受益方。
(三) 分析结果
基于以上四类利益集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支持出租车提高起步价的群体有出租车公司和燃气公司群体以及政府, 反对者主要是消费者群体, 而出租车司机群体实际收入水平未必会比之前的状态有明显的增加, 他们的态度较模糊。
运用团体模型分析, 公共政策总是倾向于实力强的利益集团, 在提高乌鲁木齐出租车起步价的政策制定上, 很容易得出, 出租车公司和燃气公司群体以及政府是实力强的一方, 而公共政策更偏向影响力大的利益集团, 政策变化的方向无疑更靠近力量增强的团体的要求, 远离力量减弱的团体的要求, 因此, 调价势在必行。
三、总结
乌鲁木齐市提高出租车起步价后, 尽力解决市民“打车难”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黑车泛滥的状况。另外, 每辆出租车自调表工作完成次日起, 取消天然气补贴。尚未完成调表工作的出租车仍按6元可乘3公里起步价执行。总之, 这一政策正在有条不紊的实施当中。
8.关于我市出租汽车管理的调研报告 篇八
关键词:小排量汽车 甲壳虫 MINI Cooper 改装
中图分类号:U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116-01
大众汽车公司是德国最大、最年轻的德国汽车生产厂家。旗下的甲壳虫汽车是大众公司最有名气的产品。全球几代人把甲壳虫汽车,选为他们一生中的第一部汽车。因为它的个性化很容易让人一眼就会喜欢,1998年新甲壳虫的出现,又掀起了人们心里的那股激情。新甲壳虫它外型设计使人不禁想起它当年的风采,尽管有不同阶段的外形变化,但新甲壳虫还是继续保持了它原有的风格和相似的外型,气泡形状的车顶是它永久的经典。圆形的大灯、圆形的车顶、圆形的屁股、圆圆的轮拱,一个绝对可爱的园组合小家伙呈现在大众眼前。特立独行的风格和与生俱来的时代感,是它的身份标签,而它尖端科技的应用、一流的品质与配备,令人爱不释手。新甲壳虫有它的独特之处。它的设计更强调人性化的体验:浑圆的仪表板,清晰地显示车速,发动机转速和油箱油量等重要信息。方向盘、变速器手柄和手刹,让人得心应手。控制面板便于操作,可以体会到设计与人体工程学是如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后视镜上方的蓝色液晶显示器,室外气温和时间一目了然。前大灯仿佛一双俏皮的眼睛注视着前方。尾部的造型像是一张可爱的笑脸,充满朝气。外观总体造型增加了许多魅力分值。高科技的电子防盗系统,令你真正无后顾之忧。
相对于大众甲壳虫,宝马MINI Cooper 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1958年第一部MINI原型车诞生。全新的MINI Cooper在外形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大而圆的前照灯以及平顶、短尾的设计,秉承了MINI家族的风貌。这样娇小而独特的外形是MINI的招牌形象。MINICooper的色彩搭配非常丰富,既可以选择车身与车顶同色,又可以选择车身与车顶不同色。新MINI感觉前脸方面的变化不算太大,最为明显的区别也许就是前雾灯与隔栅的造型了,老款车型的保险杠上的两组车灯如今已经融合成一对;隔栅方面,上下呼应的隔栅合并在一起,保险杠与发动机盖的过渡更加紧密且柔和。其实全新设计的元素还是很多的,比如大灯清洗装置、进气口、保险杠等等。黑色窗围与白顶继续沿用在新车中,典型的MINI的设计。内饰方面,复古是主要元素,设计中的最大亮点是仪表盘,挂钟般的造型十分个性。
MINI的灵动、甲壳虫的趣致,它们都为汽车界增添了不少绚丽的色彩。坐进新甲壳虫车内,舒适的座椅把身体稳稳托住。圆弧形的车顶保证了前排乘员拥有足够的头部空间。前方的视野很通透,方向盘饱满、称手。大大的圆形时速表指示清晰,发动机转速表小得可以。它的动力系统注定了甲壳虫温和的性格,行驶在城市里,甲壳虫显得灵活自如。虽说动力平平,但油门响应较为灵敏,加速感随传随到。方向盘的操作力度偏大,由于车轮被布置在车身四角,所以超车时连续左右并线,稳定性仍相当不错。而遇到紧急情况,脚踩刹车,优异的制动表现顿时令人感到安心。平实朴素的内饰不像MINI那样到处流露出深厚的古典韵味,但用起来还算顺手,但后排乘客的空间以及行李厢的容积被牺牲掉了。
如果是绝大多数男士要甲壳虫和MINI当中选择一辆的话,我相信他们会舍甲壳虫而选MINI,因为MINI是给那些天性爱玩的人准备的,它有两重精彩,甲壳虫则没有。这就是MINI与甲壳虫的最大区别。MINI的车体小巧,车身低矮,四个轮子尽量放在车体的四个角,这种先天的布局让它有着一种近似卡丁车的驾驶感。造型上,乘员位置是一种怀旧的设计,前挡角度很大,几乎直立在驾驶者面前,不过正因这种设计,驾驶人视线与前方路面的角度较大,座姿也较低,相同速度下,MINI会令驾驶者有速度更快的错觉。回到车内MINI 也到处充满着乐趣。中控下方一排飞机按钮式的操作开关,速度表移向中间,读取较不易,转速表单独位于方向盘后,这种分开放置的方法是复古潮之一。MINI的油门踏板,在由宝马接手后改为了地板式,这种跑车化的踏板设计不失卡通之感。
9.关于我市蔬菜产销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九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4月20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周玉生的带领下,对我市蔬菜产销情况进行了调研。副市长庆德超应邀参加调研。委员们实地察看了天长街道杨圩村蔬菜大棚生产基地,大通镇天翔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周氏羊业有限公司,邀请部分蔬菜生产大户、专业市场和超市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会上,委员们听取了市农委、天长街道、仁和集镇、大通镇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关于我市蔬菜产销情况的通报和部分菜农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市蔬菜产销工作进行了研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市蔬菜产销情况及存在问题
1、种植面积锐减,蔬菜均衡供应令人担忧。据农委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市蔬菜种植面积约1.6万亩(含农民自用地),年产量约3.5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是过去的四分之一。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我市蔬菜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蔬菜供应80%来自外地。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部分菜地被征用,蔬菜规模种植面积锐减。天长街道过去有2千多亩菜地,现在仅有400亩左右。铜城、汊涧等镇成片种植蔬菜现象已不存在。大多数农民也由过去的自种自食转变为依靠市场供应为主,这一转变使得零星蔬菜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本地蔬菜生产量锐减。
据调查,我市蔬菜供应大多来自扬州、徐州、淮阴三大批发市场。这一供求结构,导致我市蔬菜价格偏高且波动性较大。调查结果表明,我市蔬菜价格,高于周边其他县市。一旦遇到雨雪或干旱等灾害性天气,蔬菜价格成倍增长,有些蔬菜有钱难买的现象将不可避免。
2、市场建设滞后,交易平台尚未搭建。市区现有万家福、千秋乐和南城河三大菜市场,由于容量小、设施陈旧、管理落后等多种原因,导致了我市蔬菜供应基本依靠外地批发,致使蔬菜价格高、品质差。
3、重视程度不够,指导和服务缺失。目前我市对蔬菜生产还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尚未形成高效运转的服务机制。蔬菜生产大多为自发性,缺少政策支持和具体的技术指导。天长街道杨圩村十几户菜农种植的400多亩蔬菜,全都依靠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来协调和服务。想扩大规模既缺少资金又担心承受不了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风险。技术指导和服务跟不上,严重影响蔬菜的生产和销售。
另外,蔬菜大面积种植的保险机制尚未形成,成为制约蔬菜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市周边的南京市栖霞区、张家港市都先后实施了蔬菜大棚保险政策。
二、关于做好我市蔬菜产销工作的建议
1、强化领导,形成机制。建议成立高规格的“菜篮子”工程领导组。由市长担任领导组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同时建立工作考评机制,加强蔬菜生产、流通各环节工作的专项督查调度以及年终的考核工作,确保扶持政策和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搞好规划,建好基地。建立覆盖全市,以市区居民为中心,兼顾各镇(街道)的保障性菜地。根据皖政[2010]98号文件的要求,城市居民人均保障性菜地应不少于20平方米。按我市30万城镇人口
计算,在“十二五”期间保障性菜地应按照不低于万亩的标准来规划。建议将天长街道杨圩村、大通镇坝田村、永丰镇红庙村、仁和集镇芦龙社区作为蔬菜专业生产基地进行建设,逐步形成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稳定的蔬菜基地。
3、出台政策,重点扶持。建议市政府设立蔬菜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对蔬菜产业化发展实行以奖代补。重点对连片种植蔬菜500亩以上的进行补贴;对建设标准化钢架日光大棚的,参照其他县市区的做法,按照每亩4000元左右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推广应用滴灌、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等新技术、新材料的,按投资总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或提供材料支持。同时整合支农资金,统筹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退耕还林、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来配套实施“菜篮子”工程。要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做好规模种植大户的蔬菜大棚保险工作。
4、打造平台,建好市场。建议在注重提升改造现有市区三大蔬菜市场的同时,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在市郊合理规划布局,建设设施齐全的专业市场。通过招商引资在城郊兴建辐射苏皖的大型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减少菜农和市场对接的中间环节,使我市蔬菜价格趋于合理。对投资建设大型农副产品专业市场的,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5、强化服务,搞好指导。我市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存在着技术落后、服务跟不上的现象,一旦遇到严重病虫灾害,将会给蔬菜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市农委已投入200多万,建立了农副产品检测中心,但由于缺少工作经费,导致工作不能正常运转。建议市政府明确由市农委牵头,具体承担技术服务和指导,同时安排专项资金,确保检测
中心正常运转。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桥梁纽带和自律与服务作用。条件成熟后,可成立天长市蔬菜生产协会。协会和蔬菜专业合作社要做好产业内部的协调与服务工作,指导菜农错开大宗蔬菜的种植和上市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实行总量控制,以防止过度性生产造成的“菜贱伤农”现象。
10.关于我市出租汽车管理的调研报告 篇十
点击数:863 时间:2013-1-6 作者:中共黄山市委党校第33期青干班第3课题组
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在全省全面推行美好乡村建设。根据市委党校教学计划安排,第33期中青班第三调研组,就加快我市美好乡村建设课题走访了市直有关部门,并深入区县了解基层干群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期望和要求,现形成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一、我市美好乡村建设基本情况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南部,现辖三区(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四县(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和黄山风景区,市域面积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148万,其中农业人口111.67万,占75.4%。全市有101个乡镇(其中53个镇、48个乡),6个街道,743个行政村(包含32个村改居),3500余个自然村,8900余个村民组。乡镇平均人口1.4万人,比全国少1.47万人、比全省平均人口少2.8万人。村级平均人口1530人。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生态资源,通过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四大平台,大力推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服务业发展,加快黄山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皖中、皖北、沿江地区相比,我市拥有明显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快黄山美好乡村建设应大有作为。
根据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我市从2013年开始,每年重点培育建设100个以上中心村,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周期2年;每年治理改造300个以上自然村,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建设周期1年。到2016年,力争全市5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市9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要求,各区县优先选择乡镇政府驻地村、特色产业村、交通干道沿线村、重点景区周边村、历史文化名村及城市规划区外的远郊村进行规划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古村保护型、优质生态型、产业带动型、异地安置型、综合提升型、扶贫示范型村庄。目前,市县均成立了美好乡村建设组织机构,召开了动员大会,出台了《实施意见》,共推荐了115个中心村申报全省第一批建设计划,开展了两期全市美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二、我市美好乡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亲身感受到农村的发展变化,见证了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特别是城区近郊农村和具有产业特色优势的乡村,基本达到了村庄秀美,村民富裕,设施配套,宜游宜居的目标。但多数乡村,由于资源优势不足,规划建设滞后,其生产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普遍存在“脏、乱、差、弱”等问题。突出表现在:
生活环境较脏。主要是农村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农药化肥等引发的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垃圾乱倒,胶袋乱飞,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垃圾随处可见。多数村庄没有垃圾收集点,没有垃圾处理设施,改水改厕还没有完全达标。少数地方还是人、畜混居,禽、畜放养,生活环境不容乐观。“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治理赶不上污染速度”的现象相当普遍。尽管有些行政村建立了“村收集、镇运输、县(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但由于垃圾数量增长较快,原来垃圾处理经费预算被不断突破,经费不足影响垃圾运输问题越来越突出。垃圾处理难,污水处理更难。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刚刚起步,受村民居住分散影响,污水集中处理成本高,解决难度大。垃圾、污水处理已经成为美好乡村建设中最直接、最紧迫、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
建房秩序较乱。与市县(区)城区建设相比,农村建设普遍滞后,规划监管不够。大部分乡镇没有配备规划管理人员,农村建房的日常监管仅靠乡镇土地管理人员,加上规划监管职能的缺失,在无规划、弱监管的情况下,农民建房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致使大批农村建房挤占道路、河道等公共施设和资源。村庄内道路拥挤、布局零乱,只见新屋,不见新村现象较为普遍。对这些村庄进行旧村改造、风貌整治的工作异常艰难。
生活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差,便民设施少,文化生活贫乏,农民整体上素质不高,生活习俗落后。由于生活习惯以及公共设施的不配套,目前农民文化生活相当贫乏,除了电视、麻将、扑克几乎找不出其他的时尚健康的娱乐活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管理机制的缺失,一些乡村的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闲置空置,特别是村级卫生室有场所无医务人员,村民就近看病难问题仍然存在。
发展基础较弱。表现在各区县经济实力较弱,财政仍是吃饭财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较弱。广大农村产业发展基础弱、村级集体经济弱、农村劳动力队伍弱以及基层干部能力水平较弱。目前,全市101个乡镇中,税收收入超1000万的有41个,占40.6%;743个行政村中具有特色产业型的有99个,仅占13.3%;有经营收入的村476个、占64%,其中集体经济超过10万元的只有151个;无经营收入的村267个、占36%。广大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目前约有43.1%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下的人,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普遍缺少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主力军和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当前,美好乡村建设尚处于探索和积累经验的阶段,全省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建设模式,各地美好乡村建设的资金几乎靠各级财政筹集投入,这种状况对政府财力十分有限,民间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的区县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三、加快我市美好乡村建设的建议
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各地既面临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接受一次不小的挑战。为此,建议市委、市政府:
(一)要高度重视工作部署的整体性、政策落实的连续性、工作推进的可行性。
一要重视工作部署的整体性。“美好安徽”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的“顶层设计”。就我市而言,必须做好市一级的“顶层设计”。从调研、规划、实施、考核、验收,到形成黄山特色的建设模式和长效机制,都需要通盘考虑。不能把美好乡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简单的升级版。各地要有整体性、高起点的建设规划,而且这个规划要将全市(全县、全区)作为一个大景区、大项目来布局,按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要求,从道路建设、村庄改造、产业布局、配套设施建设、村民素质提升等各方面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从调研情况看,各区县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依据是各地的实施方案,规划偏重中心村一级层面,特别是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规划方面考虑不够。而在市级层面也缺少必要的审核、把关手段,这就为日后简单建设、重复建设、低层次建设的提供了机会和漏洞。目前,市城乡规划局正在制定实施美好乡村建设规划指导意见,这将对区县做好布点规划、片区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标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各地经济、资源、环境、风俗等情况不尽相同,存在差异性,对各地制定的规划指导、建设项目审查、资金使用监管、工作评价考核等工作整体性考虑和安排就显得非常关键。
二要重视政策落实的连续性。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省市县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由于是“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部门间的政策或多或少带有部门想法,各级政府之间亦然。这势必影响政策的含金量,进而影响政策落实的连续性、实效性,也无形中增加了政策落实的阻力。各级美好办如何统筹协调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如何保证落实省、市美好乡村建设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相关项目后续政策连续性?如何保障美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的不重复、相配套、高质量、合民意?这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
三是重视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工作推动快与不快,不取决于动力大小,而取决于阻力大小。美好乡村建设最大受益者是农民,工作推进最大阻力也来自农民。这就要求我市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作用,考虑当地农民意见。要防止“以长官意志代替民意,领导决定一切”。项目安排要少做“锦上添花”之功,多做“雪中送炭”之事。要制定完善的项目实施可行性方案,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确保工作推进的可行性、实效性。
(二)要着力抓好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关键环节。
宣传教育是基础。良好的村风和现代生态文明意识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条件。要通过群众喜爱的宣传形式,引导农民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变大操大办、盲目攀比、乱排乱放等陈规陋习,养成科学消费、大事俭办、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要把治理农村生活环境写进乡规民约,把生态文明指标作为美好乡村建设、文明家庭评选的重要内容,坚持用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做到赏罚严明。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农村生态文明创建活动,鼓励使用无磷清洁产品、新能源,提倡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抓好农民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生态环保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组织村干部和农民参观“美好乡村建设”的典型村落等方式,帮助农民树立新观念,养成好习惯,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础建设是突破口。要以规划为引领,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在便民利民、完善功能上下功夫,见实效。全面完成第一批115个中心村建设规划,重点在改善中心村硬件。大力推进第一批中心村水、电、路、气、房、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通村到户,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要突出村容整治。全面完成中心村内危房改造,推进农村建房整治工作。要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加大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中心村垃圾处理覆盖机制;超前做好农村污水处理规划,突出重点地域开展污水处理,积极推进农村卫生 “改厕、改圈、改厨”,解决“上气、下水、循环”难题,逐步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推进村庄内部整治,做好污水处理、畜禽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从而整体上改变村庄面貌。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产业发展是持续动力。农民就业增收,始终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根本。突出兴业富民,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见实效。要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巩固拓展工程和农业产业化“635”转型增效行动,着力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特色村,让农民从发展产业化中共享利润。加快以生态农产品深加工为支柱产业的新型生态工业发展,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要建立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创新保护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工业、城镇化等多产业、多领域融合发展。
(三)要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保洁、公共设施建管、农民素质提升、工作评价体系等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监管的机制。美好乡村建设,一半靠建设,一半靠管理和维护。要加快实现中心村垃圾处理机制全覆盖。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美好乡村建设物业管理办法,试行社会化、公司化经营模式。在市县范围内探索建立“美好乡村长效物业管理基金”,按照市县财政拨一点、乡镇财政拿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渠道筹措,重点用于村容卫生日常保洁和公共基础设施日常维护。建立村道监督员、河道监督员队伍,实行定期监督结果公示制度,并将公众参与卫生行动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严格执行垃圾清运和集中处理制度,让百姓逐步养成垃圾分类进箱、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设施建管的机制。继续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把生态文明作为送文化和种文化的重要内容,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书下乡,把群众热衷参与的文体活动深入推进,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内生活力。要把实施民生工程、惠民实事与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结合起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要加快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力争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都有标准化卫生室、有1名全科医生。公共服务实现“自来水、污水处理、文体中心、医疗卫生室、计生服务室、金融惠农网点、直销网点七配套”。
三是建立健全农民素质提升的机制。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当前,急需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要抓好农民技能培训,特别是留守农民的培训,增强造血功能。要“多予、少取、放活”,搞好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合作组织,吸引出外务工的农民回乡搞建设,创业办实体,创造条件实施回引工程,对具有致富能力、创业有成的外出务工青年,引导他们回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新鲜血液。
四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运行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规划项目评审机制、项目建设协调机制、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工作推进督查机制、工作创新保护机制、项目建设验收机制以及美好乡村建设验收评价等各项机制,确保“美好乡村”各项建设内容落到实处。我们坚信,全市上下通过5-10年不懈努力,我市一定会建设成为“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家园。
指导老师:聂 涛
成 员:张徽秀 吴开秋、汪雨晖、程鹏彪
11.关于我市出租汽车管理的调研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汽车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有效方法
0.引言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汽车现代生产系统管理中汽车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已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汽车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市场竞争适应能力直接受到汽车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效果高低的影响。本文就汽车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从不同方面与不同的角度作了探讨和分析。
1.提高汽车生产现场检验的管控职能
在我国汽车生产企业中,要想符合实际的最大限度提高汽车产品质量,就必须提高汽车生产现场检验的管控职能。因此,对于汽车产品质量的现场检验工作,汽车生产现场质量监督者和质量检验者必须高度加以重视。
1.1产品输出端的管控
总装车间是全部零件汇聚在一起的地方,同时也是决定汽车各个部位质量的关键,因此为了确保汽车汽车质量奠定牢固基础,我们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监控表来跟踪检查以及分析各种指标的发展趋势。
1.2汽车产品制造过程中对于各环节进行管控
在我们对于汽车产品制造过程中进行各环节的管控时,一方面既要确保汽车各个安装点的焊接稳定性,另一方面更要确保成品件自身的质量,以此使得成品的最终安装到位。我们必须对于频繁产生问题的点进行严格审查与跟踪,以避免不协调问题出现在汽车总装装配过程当中。
1.3产品原材料输入的管控
汽车生产企业必须确保组成汽车所用的原材料没有质量上的问题,以此使得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客户的需要。关于原材料的输入,在汽车生产企业中所有分车间都有着存在,比如冲压车间的板材等方面,而这些原材料的输入都是离不开管控工作的。因此,在汽车生产企业中检验过程必须采用完整的多种形式的表格,主要包括:进厂检验情况每日报表、材料试用检验通知单、进厂物料检验每日报表、供应商品质量记录表、供应商质量统计表、原材料进厂检验报告表等等,通过有效管理这些表格,切实做好产品原材料输入的质量管控工作。
2.实施实效性管理方法
汽车生产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实施实效性管理,就是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管理。具体采取以下四方面措施:
2.1明确检验方式
建立起相关责任人的抽检或不定期巡检制度,明确检查的责任人,通过检验确保汽车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
2.2明确检验频率
在明确检验频率过程中,责任人对于抽检还是完全检查的选择,必须结合其所在工序的稳定性以及第一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差别。
2.3明确管理点持续改进
对于加強管理中的管理点,指的是生产过程中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序及重要部位。在最后完成质量整改工作之前,持续跟踪质量问题,明确管理点,有利于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
2.4明确管理方式
详细记录检查的结果,并且画出相应的管理图。这种管理方式,既能够借助于现场管理台账保证工序质量,又利于对汽车产品的加工质量的评价更加科学有效,以此保证工序的开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3.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项目
汽车生产企业必须根据质量管理流程图来对从原材料入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根据先策划后实施再检查最后改进的管理程序进行工序运转,从而使得汽车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3.1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汽车生产企业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就是指具体的展现出来汽车生产企业的整体精神面貌。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来创造汽车生产企业的良好文化氛围:培训广大职工业务技能、宣传企业文化理念、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等。营造一个好的文化氛围能够将公司的良好形象也给展现出来,最终使得汽车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工作顺利开展。
3.2质量责任制
在当前情况下,为了规范所有在职工的质量工作行为,我们需要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实现所有职工各司其职的良好局面,从而更好的完成汽车生产现场管理的工作,最终提升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同时,通过建立健全职工考核制度,明确考核具体内容,以避免问题在汽车产品质量上的发生。
3.3培训与人员管理
目前,由于质量检验的队伍中一部分人员是工人提升而来,就技术素质而言,还跟不上质量检验工作发展的需要,缺乏检验工作实践的经验。因此,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对这些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培养他们对生产现场问题进行解决的基本功,和对排列图和因果图的熟练掌握,将数据作为说话的原则。生产企业现场质量管理的贯彻和落实直接受到检验人员素质高低的影响。
3.4“6S”管理方法
现场质量管理并不仅仅是抓产品的质量,还跟其他生产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6S管理活动对所有在职工进行了要求。第一,在整理阶段,对制定必要物和不必要物的标准进行明确,明确将不必要物清理出现场的方法;第二,在整顿阶段,明确根据定点定容定量的原则对必要物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如何整理办公桌面以及工作台面,如何科学规范标示必要物,如何根据一定的原则对生产流程进行重新规划;第三,在清扫阶段,对每个员工和每个区域的清扫方法以及清扫责任进行制定;第四,在清洁阶段,对每一个员工的6S管理职责进行科学严谨的制定,使员工考核与清洁成果挂钩;第五,在素养阶段,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职工良好的生产习惯,提高其综合素质。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汽车生产现场质量管理进行了探索。通过对汽车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各方面的探索,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在汽车生产企业中现场质量管理的作用,将汽车生产现场管理理念更新引进,提高产品质量,促使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陈晓波.关于汽车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的探索[J].化工管理,2013,22:255.
[2]宋立辉.如何做好汽车生产现场质量管理[J].职业技术,2012,08:129-130.
12.关于我市出租汽车管理的调研报告 篇十二
一、汽车信贷在消费信贷中的特定风险浅析
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实质上是将潜在的消费欲望转为现实的消费需求的实现工具, 同时这种消费属于超前消费。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相对于大型的信贷投资而言, 就好比银行的零售产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银行处理风险的对象是单个客户, 操作烦杂。2、贷款的审批以定性为主, 定量为辅。处理方式粗糙, 管理失效, 与实际风险脱节。
(一) 汽车的特性
汽车的管理是主要的风险因素。借贷的标的是汽车, 其特点不同于房贷, 汽车是易消耗品, 其价值随着汽车的使用而渐渐降低。如果汽车消耗得较大, 那么就容易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而当汽车作为抵押对象得不到及时处理时, 其价值也会因“相对过时”而加大银行的损失。这些特性决定了汽车信贷风险的特殊性。
(二) 我国保险承担机制和法律保护体系尚未完备
在我国个人消费信用体系还不十分健全的今天, 贷款时银行的审批材料大多由贷款申请人提供, 这些因素容易造成信息不完整、材料真实性得不到保证的结果, 加之, 银行对客户的诚信调查也力不从心。另外, 从保障方面来说, 在贷款中经常会出现“善意”欠款或“恶意”欠款等情况。保险承担机制和法律保护体系上尚待完善之处无疑给汽车信贷消费增加了难度。
1、风险承担机制相对失效
风险承担主要是为了风险转嫁, 如保险公司和汽车经销商等机构的加盟和合作。在实践看来, 保险公司提供的相应保险为贷款提供保障, 但是运作的效果不理想。汽车经销商以责任连带人的身份, 凭借其专业知识为银行提供技术指导。由于汽车经销商的商人身份, 其以销售业绩的提高和利润收入的增长的本质, 使贷款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 目前国内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承担机制呈现的是相对失效状态。
2、法律体系不健全
法律保护方面, 人民银行1988年制定《汽车消费信贷管理办法》是唯一一部关于汽车消费信贷的专门法律, 另外《商业银行法》和《经济法》的相关条款也可以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服务, 但是由于针对性不强, 无法对借款人进行有效和较全面的行为规范, 这样加大了借贷的风险。这样的借贷盲区只能让银行慢慢探索, 无法完全放开借贷的深度和宽度。
(三) 银行在借贷以后处于劣势地位
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本质属于银行向顾客授信的行为, 在这种委托代理的关系中, 银行处于信息劣势和操作劣势。
首先, 银行无法及时知道客户的收入情况, 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变动对还款能力的影响。对信息的掌握滞后, 银行在采取应对措施的时候, 事情往往已经恶化。其次, 是还款的主动性决定权主要在授信方, 同时取决于他们的还款意愿, 自觉程度和道德修养。由于汽车消费信贷资本巨大, 一旦出现违约, 银行的投入就将面临沉没的危险。总的来说, 借贷的普遍风险加上汽车信贷的特殊风险, 组成金融环境在该领域的不确定性, 这些都是汽车信贷业发展的重大阻碍, 所以观望和浅度开发成了银行的主要态度。在这种情况下, 汽车信贷业的发展势必会遭受巨大的阻力。
二、银行对汽车信贷的态度
随着风险问题的日益暴露, 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开始受到银行的冷落。多数银行在还款方式上还是采用首付, 然后分期付款这一传统形式, 以单一的业务类型满足的是少部分人群需要。主要采取的是由客户自己提供申请材料, 然后进行审批贷款, 这种粗放型经营方式, 其风险系数大为提高。银行以其经营主体的垄断地位, 在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还有诸多缺陷的环境中, 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该市场的主动改造, 采用了比较保守的策略在保护自己的情况下来获得利益。表现为提供的信贷标的主要是中高档汽车, 属性要求是新的, 对二手车和汽车租赁一般不作考虑, 如银行更倾向发展业绩比较好的奥迪A4的贷款业务, 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不大。
其次从汽车消费信贷的担保制度上来看, 一般来说, 汽车消费信贷大部分都是用自有住房作抵押, 担保形式单一。而从信贷策略来看, 目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标准大部分是一刀切, 银行对信贷划出了一个统一标准, 所有的消费者都将面对这个统一标准。可见, 银行只是把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作为一种附属业务来抓, 并没有在这方面注入太多的人力物力。
三、建议
面对我国当前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 我们该如何改善这些环境、克服阻力, 以使得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呢?笔者试着从以下这些方面来做探讨。
(一) 营造良好环境, 构建汽车信贷业发展基础
我们在这里讲的是金融的虚拟环境, 主要是从信用的需求和供给的角度, 阐述良好环境基础的必要性和积极性。
1、引导消费者, 扩大需求
消费者方面:消费者由于个人存在消费意愿, 但同时受到大额消费形成货币积累的约束, 所以产生了对信贷的需求。据统计, 一般国家个人消费倾向在跨越其平均收入的6—8倍时困难较大, 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因此在购买汽车这种大宗商品时, 汽车信贷就会成为他们的主要求助对象。然而我们知道, 人们对存在需要和实际消费的时间差的忍耐程度受个人不同观念的影响。拿我国来说, 传统保守消费观念虽然在向超前消费转型, 但是在转变速度和范围上都起色不大, 这时候我们要借助一种诱导因素, 来催化人们的消费观改变, 这股力量就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良好环境, 切切实实地通过超前消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包括税费的减免、银行政策的开放、办理程序简化优化及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从本质上拉动消费者的需求, 提高他们通过汽车信贷进行汽车消费的激情。
(1) 进行减免税费改革
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税负种类多、税负高, 极大地增加了购买者的成本。目前, 我国的税费分为轻型轿车、普通轿车、高级轿车等几类, 但是调节作用不大。可降低轻型轿车的税负, 推动消费。同时一些国家对贷款消费汽车的消费者进行分阶段收费, 即借贷前期、借贷后期和拥有等几个阶段的方法也是可以借鉴的。收费的合理化和人本化, 对消费者而言也更好接受贷款买车。
(2) 开放银行政策
银行政策的开放是满足市场需要而进行产品的创新, 拓展业务的行为。我们知道客户存在不同的需求。要求借贷产品要有针对性的多样化。把不同地域的不同人们进行综合分析, 了解他们还款能力、还款方式、借贷周期的差异, 从单一借贷方式中走出去, 防止顾客的流失。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发展潜在的客户群。这是一个银行提升业务竞争力的过程, 也是满足消费需要的手段。
(3) 简化办理程序
办理程序简化的目的是砍掉消费者办理贷款业务时产生心里疑虑的第一道门槛。简单明了的办理程序, 为顾客提供了便利, 更有利于汽车信贷业务的接受。
(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这里主要是指低保。超前消费的顾虑在于一旦失业, 如果没有足够的存款就无法正常生活, 所以人们选择了储蓄而不是超前消费。虽然我国有低保, 但是我们的低保只能维持人们的最低生活保障线, 这种预期的不确定性, 让人不敢借钱消费。然而外国的发达国家的国家救济却可以保证人们的温饱, 从而消除人们对未来预期收入的担忧, 以保证消费进行。但是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限, 我们只希望它能逐渐适当地提高。
2、为银行搭建舞台, 完备信用信息平台
商业银行的汽车信贷业务是应借贷需求起而起, 应借贷需求落而落。所以说, 广大的市场需求是银行所需的良好环境之一。然而从银行的商业性来说, 其本质特点是追求利润。如果在借贷利息固定的条件下, 即收益一定, 如何降低成本成了银行扩大利润的主要途径。
目前可以改善的有管理成本。管理主要是指发放贷款前的信用管理, 银行通过信用评级的方式来审核贷款风险, 然后选择为满意的对象提供贷款。假如满足实质条件的对象是广大的, 那么寻找和确定这些对象的前提条件是有一个完整的个人消费信用体系为他们提供信息, 才能让银行消除对消费者的诚信度的质疑, 这样消除忧虑后才能大力发展汽车消费信贷业的发展。个人消费信用体系是外国的先进体系, 其建立是一个长远和浩大的工程, 但是这样不是加大成本的投入了吗?其实不然:一方面, 个人消费信用体系组织把信用管理人员从社会整个劳动力集体中分离出来, 实现社会分工, 提高劳动效率。另一方面, 它把信用评级程序化、规范化, 大大减少了对单个客户信用信息管理的费用。从短期来看, 前期的投入是巨大的, 因为我们把它看作是固定成本的投入。但从长期来看, 它也是一种可变成本, 一旦体系建立起来, 只剩下维护和升级的问题, 成本分散到后期, 相对没有体系的情况下的投入也就小很多了。成本的降低提高了银行对汽车消费信贷的积极性。
(二) 进一步完善信用管理的“关键先生”——个人消费信用体系
消费贷款作为所有类型银行中利润最高的业务, 把握和发展好了它, 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把掌握了银行的收入命脉、巩固了自身的主导地位、提高了竞争力。汽车消费信贷, 作为消费信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分量可知轻重。
从2003年开始各地汽车消费贷款余额快速下降, 冲击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违约率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如何控制违约率, 实现银行的真实利润, 最关键的问题是个人消费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让银行可以有效和高效地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它就是一把刀, 银行想吃透汽车消费信贷这块蛋糕, 就离不开这位“关键先生”。
1、个人消费信用制度归纳
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消费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 其重要原因是其完备的个人消费信用体系。个人消费信用体系使消费信贷无论是在风险防范还是在办理效率方面都大大提高, 从而使信用消费信贷成为银行更乐意办理的借贷种类。在长期发展和逐步积累的过程中, 西方国家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运作机制。一是完善的个人信用调查机制。个人消费信用业务的开展基础产生的前提与是个人消费信用调查。二是规范的个人资信评估机制。国外银行一般采取两种方法对个人资信进行评定, 即主观判断法和信用评分的数量分析法。三是风险防范制度;担保、保险和证券化。信用消费与担保相结合政府和保险公司的信用取代了难掌握、易变化的消费者信用, 使消费信用可以在稳定和安全的环境下运作。
2、对我国发展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加入WTO, 金融业将面对着巨大的挑战, 商业银行若不加紧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则会在日后的市场竞争中, 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也将会与时代的更新变革相脱节。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 许多没有涉及的相关领域自然是一片空白, 所以我们需要经历程“初步建立— (A) —改进—完善—获得成熟”的发展过程
A代表的是实现第一步的手段, 包括学习借鉴、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等。美国在个人信用制度上的经验是先进的, 通过学习其整套的信用管理体系, 将会在探索的道路上给我们很多启发。然后把先进的经验、适用的制度和中国的特色阶段相结合, 通过创立属于自己的完善制度, 规范管理, 以不断取得进步。
同时, 在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过程中, 还要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 切不可过急过燥。1、我国构建个人信用体系应采取渐进式策略, 即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 在政府和中央的在支持下, 在商业性原则指导下, 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 在条件成熟的大城市率先建立资信公司。目前, 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 接下来可以在各大城市逐渐展开。2、中心辐射覆盖的方法, 是以大城市为中心, 带动周边城镇和地区在该项目的发展, 最终完成全国化的个人信用体系的推广。
一个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 可以以其专门的信用报告机构, 运用科学严谨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借助完善的法律体系及规范发达的金融市场环境, 服务汽车消费信贷业。在各银行联网时, 各个单位就可以方便快捷地从这个统一的客户信息数据库中提取信息。这样一种科学化, 法制化, 规范化的运行机制, 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离不开它, 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的延续更需要它。
(三) 提高汽车信用风险的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借鉴外国的实践经验, 可以看出在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支持下的汽车信贷公司的运行模式, 可以产生最理想的管理效果, 是我国汽车信用风险的管理的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因为既懂汽车又懂信贷的专业性公司可以应对汽车消费信贷出现的诸多问题。当然, 改进现在“直客式”和“间客式”的信贷模式, 减少现行制度的弊端, 才能实现专业化。
专业化的道路是一个需要反复探索, 反复改进的长期过程。其中涉及到的不仅是银行和保险公司, 同时国家政府的引导和汽车销售行业的辅佐同样重要。
1、国家的引导在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我国, 其主导作用不能动摇。
主要体现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上。由于银行力量的局限性和体系建立的前期巨大消耗, 体系的建立就犹如公共产品的提供。主要表现为: (1) 体系建立成本大, 花费时间长, 短期不见收益, 这需要国家对成本进行负担。 (2) 由于“免费乘车者”的存在, 使单个银行不愿提供这项服务。 (3) 银行个体对个人建立个人信用体系会导致低效率或服务有限。在一定程度上, 个人消费信用的信息共享就犹如公共服务, 只不过它是在间接地服务整个社会。国家就是体系建立的领导者, 用它的号召力和优越性打破当前的不良局面。
所以, 商业银行想要努力拓展汽车信贷业务, 加快专业化的步伐, 需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努力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在国家试图努力刺激消费, 拉动经济增长的形式下, 只要银行表达自己的积极意愿相信会在各个方面得到国家的支持帮助。
2、多方银行作为国家领导的跟随者, 其实是过程的主要参与者。
银行除拥有专业信贷知识作为技术指导外, 其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多方聚集, 形成强大的资源后盾, 才可以保障体系建立的全面性。
在各个银行联网的条件下, 银行之间就建立了统一的战略目标, 形成积累效应, 进行分散信息的有效汇总, 建立统一的客户信息数据库。银行在办理汽车消费信贷带业务的时候, 就可以快速提取客户的相关资料, 通过系统的评定标准, 有效快速地评定其还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个体的局限性。
3、体系的建立是重要的, 它可以降低借贷风险, 为赢得保险公司的参与带来可能。
完善专业化的主要内容还包括风险的分散和避免机制, 利用保险公司对汽车消费信贷的担保, 有效的风险转嫁, 通过降低风险, 提高银行的生命顽强程度, 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 是专业化进程的保障机制的主要组成。
首先, 保险公司及其相关机构在风险规避上有着丰富独到的专业经验, 银行需要联合保险公司作为同盟, 对不同的汽贷业务进行精确的风险精算, 将损失最小化;其次, 银行在得到同盟的情况下, 可以利用一些信誉好、实力强的保险公司, 以在违约贷款的处理中占得主动;再次, 在风险转嫁上得到了保障, 银行面临的汽贷风险也随之减少, 更有利于加快该项业务的发展。
4、汽车销售部门中的技术人才为专业化提供专业支持。
鉴于汽车消费信贷其自身的特点要求, 银行不能完全运用普通信贷的方式, 全面掌握这项信贷风险的管理。通过与汽车销售部门的联合, 弥补自身经验的空白, 有效控制汽车的评估和处理, 减少诸多盲目和错误, 从而把风险的管理提上一个新高度。
四、结论
如何实现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难题, 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诸多障碍已经共同筑成了其发展的壁垒, 但是目前却缺少一股有效的力量扫清阻碍。想要打开这个不良局面, 首先需要国家的支持, 带动银行的积极性, 引导保险机构的加盟, 探索出拥有汽车消费专业技术的信贷公司。从而规范汽车消费信贷的外部环境, 优化其内部体系, 最后才能真正促使汽车消费信贷业走上正轨。
摘要:汽车消费贷款虽然在推出之初曾得到迅速的发展, 但是自2003年开始, 各地汽车消费贷款余额快速下降, 其发展在汽车消费信贷保险政策变动、贷款违约率上升的情况下便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汽车消费信贷现状和特点分析, 结合汽车消费信贷的特定风险和当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汽车信贷所持的态度, 在充分探析的基础之上, 提出解决汽车消费信贷所面临问题的思路、手段和方案。
关键词:信贷风险,个人消费信用体系,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傲.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现状与发展对策[J].大众商务, 2009, (03) .
[2]吕伟昌.汽车消费信贷风险问题探究[J].中国市场, 2007, (04) .
13.关于我市依法行政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十三
4月9日—18日,市人大《依法行政》课题调研组对我市依法行政的情况进行调研,课题组分别走访了市人民政府、沙县人民政府、市公安局、工商局等7个行政单位和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召开了六场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调研组进行了认真的研讨,现提出调研报告
如下:
一、我市依法行政的基本情况
总的看,这几年,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人大关于依法治市的决定和决议,全面落实市政府制定的《依法行政的实施规划》,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行政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依法办事的机制基本形成,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促进了各项法律、法规得到全面和正确的实施。各级政府在依法行政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各部门都把建立健全制度做为依法行政的最主要措施。市工商局制定的行为规范就有七章94条,全面规定了行政执法的要求、责任、查处案件的公示办法及评议考核的监督体系等。公安部门将办理各种案件的程序规范化,共建立健全制度89项。在这些制度中,对依法行政行起到明显促进作用的主要是这几项:一是罚缴分离制度。即行政处罚与罚没收入相分离,实行“收支两条线”,有效地制止了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二是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各部门做出的重大行政处罚措施均必须报市政府备案。部门内部也规定:较的大处罚案件由局务领导集体研究决定,这样做,能有效避免发生错案。三是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把行政执法的依据、权限、程序、要求和结果向社会公开,增强政务、警务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四是错案的追究制度。对违法、失职和不当行政的责任人员,依照《国家赔偿法》、《行政监察法》和《公务员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追究责任或给以处分,有效促进了执法人员依法办案。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把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做为一项重要工作,经常性开展法律和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定期辅导、集体轮训、闭卷考试等方式,使执法队伍的政治、法律、业务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遵纪守法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意识进一步得到增强。
自1999年起,全市开始实行执法主体资格认定和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制度,目前已有49个行政执法主体和19个授权单位得到确认。已有9500多人通过资格考试,持证上岗。
3、不断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为了防止和纠正执法上的偏差,各级各部门都加强了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设立了法制、纪检、督察等监督机构,负责案件的法律审核、复议应诉和执法检查等。在对案件的复核审查中,能坚持以实事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把好事实、证据、程序、定性、适用法律等各道关口,不袒护、不包庇。对那些事实不清、处罚失当或证据不足的案件坚决予以纠正。
近年来,各执法机关都加强了对执法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通过开展执法检查、设立举报机制、建立监督员队伍等措施,有力地查处了执法队伍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促进了依法行政工作的进行。
二、存在问题
1、执法主体的资格和人员构成仍有不合规定的情况,执法人员的素质仍有待提高。
执法主体必须合格,这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目前全市虽已对各执法主体的资格进行了确认,对执法人员进行了考试,但仍有少数单位存在执法主体资格不合规定的情况。例如,市城管办是市政府进行城市管理的主要机构,在清理占道经营等方面,要经常与市民或单位发生行政管理行为,罚没和收费的数量都比较大,但这个机构是一个临时性的单位,进行执法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执法人员的构成也较复杂,是由多个单位抽调而来或临时雇佣组成的。城管办在城市管理中负有极为重要的责任,如果执法地位长期不能明确,对搞好城市管理是不利的。此外,还有一些部门的执法主体资格也不明确,例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隶属党委宣传部门,但经常要对出版、发行等事项进行行政管理,其执法主体的资格急需理顺。
执法主体的另一个问题是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目前执法人员还存在自身法律水平不高、业务不熟、不文明执法等问题,个别人员还存在循私枉法,营私舞弊等行为,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水平是当务之急。
2、规范性文件的管理仍不够有力,争权争利,政出多门的情况仍存在。
【关于我市出租汽车管理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我市规划建设管理调研报告07-07
关于我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调研报告08-30
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的调研报告06-09
关于我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情况的调研报告12-14
关于我市天然林保护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10-13
关于我市城市社区建设的调查08-06
广州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财政局关于加强我市预算支出管理请示的通知10-23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