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建设局转发(6篇)
1.金华市建设局转发 篇一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金华市建设局2008年工作总结
和2009年工作思路
一、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主线,认真组织开展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狠抓落实,稳步实施,进一步完善了中心城市的功能,改善了市区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推动了公用事业向农村的拓展和延伸,促进了全市经济健康稳步运行,提升了建设系统的良好形象,市区连续第三年被评为“十佳宜居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全年各项目标顺利完成,并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援建青川灾区活动板房的任务,市建设局在市机关部门年终考核中获得了第5名的好成绩。现就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市区城建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硬环境
2008年,市区城建重点项目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统筹兼顾,重点推进的原则,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充分做好前期调研,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
1.重新调整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方向,确定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四突出原则”(即突出安排对城市提档具有战略带动作用的项目,突出安排涉及市民切身利益急需建设的项目,突出安排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突出安排建设资金、偿贷机制、前期工作基本落实的项目),对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了认真筛选和审定,牵头实施的城建项目17项,文体项目4项,总投资2亿多元。其中金华市博物馆工程9月份顺利完工并完成向主体单位的移交工作。市文化艺术中心工程完成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审查和原艾青纪念馆旧房鉴定工作。市体育中心工程完成了方案设计。中国婺剧院工程完成了可研报告编制、地质勘探和初步设计评审工作。
2.进一步规范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管理,加强了重点项目的日常管理、调度和协调工作。认真总结了这几年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经验,成立了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强化基础设施项目督查和协调工作,强力推进基础项目建设。新建和改造了丰亭东路(农产品批发市场段)、人民东路(明月街至环城东路段)、红军巷、迪尔路、5号路、柳青街等道路工程。完成了东市街、迎宾大道、五一路、飘萍路、婺江东路、解放西路、中山路、人民东路、新华街、胜利北街等一批道路路灯的亮灯工程,有效地完善了城市功能。
3.妥善解决城建遗留问题。在市政府分管领导支持和国土、规划部门的一起参与下,妥善处理了原市二百地块问题,由婺城区人民法院按法律程序进行强制执行拆除。
(二)抓好公用事业服务工作,满足市民生活需要
1.抗冰雪灾害,确保供气、供水和公交正常运营。今年初南方发生严重冰雪灾害天气,我市城市供水、公交、管道燃气等公用事业受到严重影响,我局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使市区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基本不受影响。积极帮助市区两家供气企业向上游气源供应及运输单位协调、沟通,采取有效措施优先保障生活用气和商业用气,确保了市区燃气的正常保障供应。及时启动供水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备足工具设备器材,确保市区供水。公交车辆采取安装防滑链、运用GPS调度系统等措施,确保了车辆运行和乘客的安全,通过各相关单位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使市区供水、供气、公交等公用行业的灾害影响降到了最低,没有让市民群众的生活受到太大影响。 同时积极指导公交春运工作,圆满完成了2008年公交春运任务。共投入运营车辆456辆,实现客运713.71万人次,行驶里程321.52万公里,运营收入1354.1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7%、-1%和2.1%,没有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2.认真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方案,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依据乡镇地理环境、乡镇区域经济规模、资金投入能力等实际,提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处理工艺、设计建设规模等建议,制定了三年建设计划。完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10个,开工建设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6个。全年共处理污水7341.6万立方米,COD削减量19306.93吨,比上年同期新增COD削减量2403吨(不含义乌)。
3.积极开展创卫工作。根据市政府创卫工作要求,我局拟定了“创卫”活动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对市区破损路面进行了整修,修补路面3万平方米,人行道修补5.9万平方米。疏通改造地下管网830米,淘挖窨井6138只。新建改造绿地3.7万平方米,修复树池、花坛400只。对1.8万平方米的闲置地块进行了整治。同时对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了加强市区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方案和管理流程。二是对内环沿线的生活与建筑垃圾开展集中整治;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到共建单位二七新村社区开展卫生保洁、劝导讲文明等活动,并帮助社区解决创卫疑难问题。三是建立创卫工作巡查和创卫工作评比制度,加强排水许可、“五小”行业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四是开展了养护单位自查、相关处室复查和局领导抽查的“三查”督查活动,对每周创卫工作计划进行督查,确保创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五是根据建筑施工特点和创卫工作要求,从文明施工的角度,制定了施工现场11项整治标准和闲置地块整治标准。要求各施工企业和闲置地块产权单位要认真抓好创卫的落实工作,制定整治计划,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位管理,每半月组织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治。使创卫工作深入到每个工地,每个企业,营造人人参与创卫的良好氛围,确保了创卫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4.继续实施市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供水、城乡公交一体化等规划,使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在认真做好城市供水工作的同时积极为农村供水提供服务,努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全市新增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农村44个镇、395个村,受益人口357801人。市区完成向农村供水(接水)新增受益人口74671人,超额完成了省建设厅、市政府下达的城市供水向农村延伸任务指标。组织专业人员对市区近40个村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湿地、污水管网建设及5个镇级垃圾中转站建设进行了技术指导和服务。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平均达到69.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达到53.6%。市区公交新增、延伸、调整公交线路22条,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公交运行网络。
(三)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今年,我局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想方设法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一是继续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根据我市房地产业发展实际,出台了《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金华市区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意见》。二是加强房地产开发资质和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的监管。今年,全市新批房地产开发企业22家,物业服务企业10家;为104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办理延期或定级手续,为3家符合资质升级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了升级;给所有开发资质已过期和到期、还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出限期办理通知书。三是强化行业规范,编辑了《房地产、物业管理政策汇编》,便于企业学习、掌握和运用,努力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物业服务企业提供周全的服务;四是加大了企业信用档案的催报工作,加强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五是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开展了市区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建立了低收入住房档案,编制完成了《金华市区2008—2010年住房保障规划及计划》;完成了洪源经济适用住房第一期4.1万平方米(13幢、484套)工程建设。加大市区住房保障实施力度,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全年共解决廉租住房208户,其中实物配租85户,租金补贴56户,租金核减67户;销售经济适用住房130套。六是加强物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出台了《金华市区物业管理办法》,制定了《金华市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加强物业维修专项资金监管,对没有及时上缴住房保修金的单位进行了催缴。到年底,已累计归集物业维修专项资金1.98亿元、物业保修金2981万元。
全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0.55亿元,房屋施工面积1181.34万平方米,竣工房屋254.4万平方米,房产税收15.89亿元,占全市总税收的17.7%。市区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4.57亿元,房屋施工面积为421.32万平方米,市区竣工房屋88.4万平方米,房地产税收3.93亿元,占市区总税收的18.1%。
(四)以做大做强建筑业为目标,全力推动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我局紧紧围绕“做大做强金华建筑业”这个目标,着力在优化产业结构、规范建筑市场、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等方面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建筑业继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安全生产情况总体比较平稳。全年完成建筑业建安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实现利税70亿元,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54项(其中鲁班杯2项,国家银质奖3项)。
1.进一步加强对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监管,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今年以来,我们重点加强了对招标文件备案、评标专家抽取、入围投标单位抽取、招标情况书面报告、施工合同备案、项目经理工作手册登记与注销等环节的监管。今年共办理开标、评标、中标建设工程项目117个,通过招标成交的建设工程投资额为17.43亿元,受理招标公告备案127个,资格预审文件备案106个,受理招标文件备案129个。办理项目经理登记、注销194个,受理中标通知书备案117个。
2.加强外地进金建筑业企业管理,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认真抓好《金华市建筑业企业诚信管理规定》的贯彻实施工作,做好外地进金建筑业企业信用管理档案登记工作。目前外地进金建筑业企业诚信管理和信用档案管理工作已逐步走向正轨。今年共有82家外地建筑业企业按规定办理了企业信用管理档案登记手续,27家外地建筑业企业按规定办理了《金华市建筑业企业诚信管理手册》。为了规范我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秩序,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4月份出台了《金华市外地进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对进一步规范检测市场,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提高工程质量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加大了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针对当前建筑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严重、无施工许可证施工及违法挂靠、违法分包、违法转包等突出问题,我们加大了检查和处罚力度。全年共出动执法检查1200人次,查获违规单位或个人130个,立案查处159件,罚没款144.5万元。
4.规范施工许可证制度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强化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管理。全年市本级共办理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60个,建筑面积约174.5万平方米,办理施工许可证率达到了95%以上。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工程279个,竣工面积291万平方米。
5.努力提升企业资质和行业人才结构。今年共新批11家三级企业取得资质证书,37家三级企业获得资质增项;新批4家劳务企业;有22家三级企业晋升为二级企业,13家二级企业获得资质增项;有12家二级企业晋升为一级企业,7家一级企业获得资质增项;新批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一级主项2家,增项2家;新批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二级主项3家,增项2家;企业的资质结构体系进一步优化。全年累计发放了7015本建造师证书,其中一级建造师2323人,二级建造师4692人,人才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6.工程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由于近年来工程质量投诉不断增多,我局开通了投诉热线,建立了工程质量投诉管理领导小组,并有专人负责日常处理,加大了对投诉的处理力度。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不良记录管理,对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隐患的施工企业列入不良行为记录,降低其信誉度,使工程质量与市场准入挂钩。全年共受理各类工程质量投诉12件,已处理12件,做到投诉受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全年共创出双龙杯优质工程41只,钱江杯优质工程17只,鲁班奖优质工程2只,国优银质奖工程3只;获省先进企业7家,省优秀经理8名,省优秀项目经理23名。我市QC小组成果中,有10个获得省建工质协优秀奖,有5个获得省部级优秀奖。
7.提升员工素质,强化安全监管。一是组织各行业现场管理岗位考试一万二千多人次,继续教育六千人次,为建设行业提供合格的一线管理人员。二是抓好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的再教育培训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共有2500多个三类人员通过了再教育培训。三是强化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组织施工企业进行特种作业人员岗位安全培训,使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达100%;三是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行兴办民工学校和全员培训,全年企业全员安全培训人员在3万人次以上。同时大力开展专项整治,严格执行两项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形势趋于稳定。今年重点是加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安全质量监督工作程序、监督制度和工作制度。认真开展建筑工地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检查工作,大力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建设系统死亡考核人数为3人,仅占省厅考核控制指标数7人的42.9%,安全生产形势保持良好态势。
(五)以建筑节能为重点,全力促进勘察设计业健康发展
今年我局继续将建筑节能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明确提出了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的目标与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建筑节能措施,全市完成了40万平方米的节能示范工程指标。
一是组织新闻媒体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建筑节能的政策规定和重要意义,推广建筑节能理念,营造了有利于建筑节能工作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二是开展培训与交流,提高节能意识。组织全市建设系统25人参加了建设部举办的第四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产品博览会。开展了建筑节能设计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共有建筑结构专业583人、水电暖专业有92人参加省培训、考试。通过培训和交流工作经验,为积极营造我市重视建筑节能的市场环境奠定了基础。
三是切实抓好施工图设计审查关,加强行政监管。我市把建筑节能列为施工图设计审查的一项主要审查内容严格把关,从工程建设的源头把住了建筑节能的第一关,对我市开展建筑节能工作起到了保障与推进作用。通过抓好施工图审查制度的严格落实,增加了对各县(市)、区的建筑节能工作指导的监管环节,大大促进了建筑节能工作从市区向县(市)、区推广与开展。
四是开展专项检查,强化监督管理。为全面摸清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现状,我局完成了《全市现有建筑节能现状及对策》课题的调研,对全市59个在建项目进行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发整改通知书18份,提出了整改建议,要求限期整改,对整改项目进行复查,并召开了专题检查通报会,有效促进了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五是加大科研投入,发展新型建材。在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中,开展建筑科技项目申报,市建材试验所有限公司的《高石粉含量人工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研究》和市质监站、金职院《夏热冬冷地区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实证研究》等七项课题申报省科研项目,完成五个项目的新材料推广鉴定申报。全年建设项目优秀勘察设计的评审,共有51项勘察设计项目获奖。
(六)全力支援地震灾区,圆满完成援建安置房建设任务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局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承担了金华市援建四川灾区1万套过渡安置房及配套用房建设任务。把援建工作作为头等政治任务来抓,迅速成立了局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了金华市援建青川过渡安置房施工现场指挥部临时党委,派出精兵强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援建工作,到7月20日援建任务全部完成,共建设过渡安置房6297套(经建设部调整我市援建任务为6285套),超额完成12套,成为我省第一批4个赴川援建地市中最早完成任务的地市,充分展现了金华建筑大军的铁军风采。
同时,我局系统认真组织了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和抗震救灾“特殊党费”缴纳等有关工作。局系统参加抗震救灾捐款3970人捐款847396元,慈善一日捐321人捐款45105元,向四川藉在金务工人员捐1元钱活动1482人捐款19805元,549名党员交纳“特殊党费”193150元,共计捐款1105456元。有力支援了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另外,建筑业系统捐款2100万元。
(七)认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干部队伍服务水平
1.加强局系统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打牢思想基础。一是根据上级党委的部署,在全系统认真开展了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重品行、讲操守、增本领、提效率、转作风”专题教育活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得到增强,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提高,为全市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二是在全局开展“共产党员先锋岗”争创活动。使党员牢记宗旨,立足本职,争优创先,拼搏奉献,进一步强化先进性意识,明确先进性标准,实践先进性要求,发挥先进性作用,引导党员按照先进性的标准和要求在建设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认真开展了“六型”党组织争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局系统有6家党组织通过了组织部检查考核组织的验收,有2个单位推荐上级表彰。
2.不断强化党风廉政责任制。一是健全廉政工作体系。以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为抓手,完善全局党风廉政工作网络。落实干部谈话、诫勉、个人重大问题报告和廉政监督等制度;二是加强对干部职工进行廉洁自律教育。按照上级纪委的要求,落实局党组同新任的干部廉政谈话制度;进一步规范建筑有形市场,监督各方在工程建设中依法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推出“工程建设项目廉政责任书”等强化建设系统干部监督制度。积极探索新的有效监督手段,做到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党委的监督就跟踪到哪里。三是积极开展建设系统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开展自查自纠,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了建设系统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3.认真开展作风和效能建设。始终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作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点来抓,树立审批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努力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一是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办事大厅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对所有许可项目的许可条件,应提交审批资料、审批程序和流程进行了再次修改更新和印制,并在相关网站和触摸屏上公示,增加依法办事透明度,扩大了许可结果公开内容,窗口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一审一核制、限时办结制、AB岗制,全年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3109件,收费缴行政事业性收费1395.26万元,法定时限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96.5%以上。未发生投诉事项。二是认真做好日常矛盾纠纷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排查,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今年办理行政诉讼案件3件,行政复议案件3件,房屋拆迁行政裁决3件,受理信访337件,局长信箱147件,其中省厅书面和市信访局等单位交办重要信访件34件,办理信访复查复核案件6件,按时报结率100%。我局被中共金华市委建设“平安金华”领导小组评为涉奥信访与维稳工作先进集体。三是修改完善常用的85项行政执法项目(许可、备案等)执法程序和流程,按政务信息公开要求通过局网站,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网站向社会公开。制定了“市建设局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申请指南”及“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告知单”,制定和扩广了行政执法文书格式文本,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自查和评查,推动了行政执法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4.有效落实为民便民举措。一是认真办理两会建议提案。今年共承办142件两会建议提案,其中主办件66件,办结率达到100%,满意率达到85%以上,在市人大组织的建议办理工作评议中我局的满意度最高。二是办好“12319”城建热线、“行风热线”和 “民生热线”,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全年受理各类来电1200余人次,受理处理率100%。
此外,建设文化建设、工会、人事教育、综治、计生、信息、法制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教育培训工作经验在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书面交流。《浙中建筑》杂志在全国全省评奖中均获最高奖。
(八)工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党政班子的领导带头作用,在圆满完成繁重城建任务的同时,班子的凝聚力得到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得到提升,部门的服务形象得到树立,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总结:
一是始终以大局意识统领工作,迎难而上。过去的一年里,尽管我们在建设事业推进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面临各种挑战,但我们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部署,始终服从服务于城建发展大局,各部门、单位也始终与建设局工作保持一致,坚决服从上级领导的决策部署,有的甚至是牺牲部门和单位利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讲条件,不畏困难,围绕城乡建设中心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是始终以使命意识鼓舞斗志,奋力争先。过去的一年里,尽管各项重点工程矛盾协调多、施工难度大,诸如区域供水、文体设施等项目更是工程浩大,细节繁琐,没有等靠要,而是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破解难题,推进工作。在重点工程推进的关键阶段,不少同志放弃节假日和其他休息时间,无怨无悔投身到热火朝天的建设事业中,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直接推进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三是始终以服务意识改善民生,造福百姓。在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造福百姓的原则,坚持到群众中去,了解民情,征求民意,解决民难。对老城区路灯改造、老小区整治以及城中村市政设施改造等,都是在现场调研征询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计划,最大程度让工程项目贴近老百姓的需要。
四是始终以创新意识破解难题,谋划发展。过去的一年,建设部门的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量大,无论是繁重的城建工程还是大量的管理服务工作,都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始终以创新意识,破解一个又一个建设、管理与服务难题。
过去的一年,在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建设事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城市维护还不到位。随着城区面积日益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也不断增加,相应地对城市的维护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城维费的严重不足,致使城区部分地段仍还存在道不平、灯不明及部分市政、绿化等基础设施损毁后而无法得到及时修复的现象。
2.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我们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机制,采取各种措施狠抓招商工作。但招商引资的实际到位率还有待提高,一些项目还停留在洽谈上。特别是群众关注度高的一些项目,如二百地块的招商工作也还没有实质性进展。
3.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任务依然艰巨,业主行为不规范问题依然突出,对“五无”工程监管处罚缺乏力度,建筑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4.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普遍趋紧。部分开发企业经营困难,少数开发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出现了法人“失踪”,楼盘“烂尾”以及因民间融资引发的法律诉讼,楼盘房产被法院查封等等问题,给购房者利益造成了损害,发生了群体性上访事件,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5.市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不顺,造成了建设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政策实施缺乏统一性,容易让一些不法商人钻空子,给市民利益造成损失。
二、2009年工作思路
2009年,我们要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尤其是近3年内投资住房建设9000亿元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为抓手,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四城一奖”)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改善民生,启动机构改革,理顺体制机制,规范行政管理,促进行业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浙中崛起,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国60周年献礼。重点将抓好以下“四加一深一强”工作。
(一)加大住房建设,确保住有所居,争创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1.抢抓机遇,努力争取中央补助资金,扩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2.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3.落实《金华市区2008-2010年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规划》,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加强非住宅直管公房管理。
4.确保市区住房项目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功。
5.调整和改善直管公房管理,进一步理顺住房保障体制,把直管公房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有机结合起来。
(二)加快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再创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1.年内开工建设体育中心、中国婺剧院、文化艺术中心、江南滨江绿化带提档改造等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狠抓形象进度。
2.开工建设一批市政项目,确保城市道路通畅。重点抓好双龙北街路面拓宽工程、通济桥拼宽工程、双龙大桥加固工程、金品小区土石方平整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以及金竹路二期、东市街南延工程的前期工作。
3.改善居住环境,做实各项工作,与各有关部门一道再创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三)加强公共管理,提高城市品位,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节水型城市 1.加大环卫投入力度,确保城市环境整洁。
2.强化公用事业的监管,提高供水、污水处理、燃气、公交的服务质量。3.加强协调和管理,力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在建设系统不失分。
4.努力突破城乡界限,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大公用事业向农村的延伸力度。
5.加大节水力度,对照各项指标,明确责任任务,为2011年申报国家节水型城市打下良好基础。
6.认真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方案,确保省建设厅下达我市2009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COD去除量和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计划任务指标的完成。
(四)加速绿化步伐,改善居住环境,夯实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基础
1.加快市区绿化提档扩绿步伐,提升绿化指标,为2011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夯实基础。
2.做好新形势下市政园林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在抓好滨江绿化带提档改造的同时,重点抓好市民广场的提档改造工程。
3.加大空置地块的简易绿化,做好城郊区域水体保护和周边绿化工作。4.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扩大生态建筑面积。
(五)深化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1.出台相关政策,稳定和促进房地产业发展,落实差别化的税收信贷政策,鼓励和支持合理的住房消费,因地制宜采取收费减免等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加快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建设。加强和改善房地产中介市场管理,促进市区住房二级市场稳定。
2.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查处房地产开发、交易等环节违规行为,努力做好“中港”事件等相关楼盘的后续工作。加强对物业管理工作的指导,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企业,培育品牌企业,推动物业服务行业水平的整体提高。3.优化建筑业等行业资质结构,建筑业特级企业年内争取晋升成功1家,一级企业争取晋升成功5家。进一步完善生产安全保障机制。确保不突破安全指标数。加大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减轻企业压力,切实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
4.加强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和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工作。做好全市监理企业资质就位申请工作,严格造价咨询市场准入和清出机制。
5.加大勘察设计行业监管力度,试行工程设计任务招投标承包制,确保全市全年重点工程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率在98%以上。
(六)强化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建设系统三个文明建设
1.启动建设行政机构改革工作,为理顺机制体制打好基础,不断提高建设系统的行政效率。
2.深入推行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并做好工程质监费、拆迁管理费、造价管理费取消后的相关工作。
3.加大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力度,努力开创建设事业新局面。
4.做好建议和提案办理、信访、综治、维稳、普法等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和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抓好全系统的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对社团的管理工作。
5.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工作,以“着力改善民生优化发展环境,建好中心城市推动科学发展”为载体,继续开展“阳光建设”等各项活动,树立建设系统良好形象。
金华市区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措施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1.1 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预防、控制住宅工程存在的墙体裂缝、楼地面裂缝、渗漏水等质量通病,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金华市区范围内(包括金东区、婺城区区划范围)新建、扩建的住宅工程(含单身公寓)。其他建筑工程可参照执行。
1.3 在住宅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和质量监督等建设活动中,除执行国家和浙江省的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外,还应执行本规定。
1.4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措施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各履其责。
1.4.1 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列为监督重点。
1.4.2 设计人员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1.4.3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的设计措施列入审查内容。1.4.4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纳入对应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内容。对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工程,或技术复杂的工程,或平面、结构、受力等比较特殊的工程,应结合工程实际编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专项技术方案,按规定要求报批后实施。
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应将对应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技术方案和施工措施,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对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工程,或技术复杂的工程,或平面、结构、受力等比较特殊的工程,应先制作样板示范。1.4.5 项目监理部应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对应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的具体监理要求和监控措施,作为《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的重要内容之一。
1.4.6 记录、收集和整理技术资料时,应包含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技术方案、施工(监理)措施、隐蔽验收等内容的相关资料。
1.5 确定住宅工程建设工期时,应综合考虑实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措施所需施工期。
第二章
设计技术措施
2.1 应综合考虑布设建筑电气、给排水、有线电视、通信网络等设备管线。建筑电气、给排水、有线电视、通信网络等设备专业留设的洞口、线槽等对实体结构有影响时,应经具备注册执业资格的建筑、结构专业设计负责人会签。
2.2 采用换土回填作为持力层或地面回填层时,应注明回填材料和承载力、压实系数等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
2.3 在承重墙上留设电气接线箱、配电箱、消防箱等设备洞口时,以及埋设电气、给排水等设备主管时,应对墙体的削弱部位采取明确的加强措施。
2.4 平面形状突变处、应力变化较大处或应力复杂处的承重砌体,以及开窗砌体外墙的顶层、底层窗台处,应设置加强带。长度超过25米的结构单元端部(不少于一个开间,当端开间宽度小于2.7米时为不少于二个开间)的承重砌体和外墙,宜采取设置加强带等措施。
加强带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通长现浇带或配筋砌体。
2.5 埋设电气、有线电视、通信网络等设备管线的现浇楼板,厚度不得小于管外经的3倍,配管外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35mm。跨度大于及等于3米的现浇楼板,厚度不得小于100mm;跨度小于3米的现浇楼板,厚度不得小于90mm;现浇板厚度也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的1/35(双向板)。
现浇板内多根管线并列处,应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表面加设耐碱抗裂纤维网片或钢丝网片(网片宽度不小于管线范围加400mm,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网片的技术指标、设置部位,在现浇楼板结构层施工时同步加设该网片。钢丝网片厚度不小于0.6mm。
楼板的削弱部位,如管线汇集处,应采取明确的结构补强措施。
2.6 屋面(包括露台)和长度超过25米的结构单元端部(不少于一个开间,当端开间宽度小于2.7米时为不少于二个开间)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得大于150mm,板上部受力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
2.7 在现浇梁板的尺寸变化较大处,结构薄弱处,易产生集中应力处,变形、收缩应力较大处,以及跨度大于及等于4.0米的现浇板,应综合考虑温差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应力集中等因素,适当增加配筋并配置双层双向钢筋;板的纵横两向,上、下层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5%。
2.8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受力主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板跨度大于及等于4.0米时,板上部受力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
2.9 厨房、卫生间及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标高应比相邻其它房间楼地面低,卫生间的高差不小于50mm,厨房及其他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的高差不小于30mm;四周边(包括管道井四周)的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120mm;结构层应采用自防水混凝土,且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防水隔离层优先采用高分子防水材料。
混凝土翻边宜与结构层一同浇筑。在确定楼地面的结构层高差、混凝土翻边的结构高度时,应考虑楼地面坡度、面层厚度等因素。
2.10 屋面防水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采用涂膜防水层时,防水层厚度应符合表2.10的规定。
表2.10
2.11 屋面内檐沟应考虑其保温隔热要求。檐沟、泛水、变形缝、女儿墙等部位及突出屋面的排气管、烟道等节点,应有防水防渗构造详图。突出屋面的烟道、排气管等构件(管件)周边,应设置一道同屋面结构一起整浇的混凝土防水圈,其高度应高于装饰面50mm,突出物与防水圈之间预留20mm×20mm的凹槽,用硅胶类耐候胶密封。
2.12 外墙上悬挂空调外机的部位,应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
第三章
施工、监理技术措施
3.1 采用的掺合料及减水剂、缓凝剂、塑化剂等外加剂,应按规定要求进行型式检验、适应性复试,并具有相应的型式检验报告、适应性复试报告。拌制砌筑砂浆、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要求严格控制人工砂、掺合料及减水剂、缓凝剂、塑化剂等外加剂的实际掺入量。
当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混合砂浆时,以及采用“砂浆王”等材料代替石灰膏制作混合砂浆时,应按规范规定要求重新确定砂浆配合比。
3.2 对预拌混凝土,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并能改善混凝土收缩性能的产品,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粉煤灰的掺量不应大于15%,并应综合考虑粉煤灰等掺合料、人工砂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满足设计要求后,构件处于一类环境条件时,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宜大于0.6;构件处于露天、室内潮湿等二a类环境条件时,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宜大于0.55;高强混凝土单方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千克。
3.3 应严格有效控制现浇板厚度、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3.4 现浇板内预埋各类配管时,配管应布置在板上、下层配筋的中间,配管外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35mm。管路应合理分散布置。
3.5 应严格检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含砂率、入模坍落度和温度,严禁在泵送、浇捣过程中向混凝土中加水。
夏季浇筑混凝土应尽量避免在当日高温时段。混凝土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构件表面湿润,避免太阳暴晒、失水;后续施工期间,混凝土构件表面也应避免太阳暴晒、失水。
3.6 合理控制主体结构施工速度。混凝土养护期间,无可靠技术措施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进料平台处现浇板应按施工荷载加强。
3.7 模板支撑(包括挑架)必须按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复核计算,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必须在结构可承受施工荷载及允许变形情况下,并按规定要求报批后,才可按拆模方案拆除模板支撑。
3.8 砌体砌完后2天内,不得在该砌体上敲凿设备洞口、沟槽。混凝土构造柱边砌体,在砌完后2天内,不宜在该砌体上安装构造柱的模板、浇捣构造柱混凝土。砌体砌筑完成后,15d内不宜粉刷。3.9 严禁在砌体中无序预埋设备管线。混凝土砌块墙、多孔砖承重墙和墙厚小于200mm的多孔砖非承重墙,不得在墙二侧对应位置均采用切割或敲凿的方法留设沟槽。
3.10 外墙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外墙洞眼应按规范要求留置,采用半砖、防水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从内外二侧分次堵砌(堵封)密实,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塞填密实;表面第一道抹灰应采用防水砂浆。
3.11 外墙涂料面层宜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的弹性涂料。3.12 厚度大于30mm的抹灰层应采取加强措施。外墙抹灰砂浆中宜掺入聚丙烯等抗裂纤维材料。东西山墙外表面抹灰层宜采用防水砂浆。
3.13 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应在前一层完成所需养护后再进行下一层抹灰。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
外墙抹灰层应合理设置纵横伸缩缝。分格条不应采用塑料分格条。
3.14 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的刚性防水层与墙体、女儿墙及突出屋面的构筑物(或构件)的交接处应留置缝隙,缝隙宽度不应大于30mm且不小于20mm,并用柔性防水材料嵌填、用硅胶类耐候胶密封或粘贴卷材等防护层。
分仓缝应上下贯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和杂物,并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嵌填密封材料、用硅胶类耐候胶密封或粘贴卷材等防护层。
3.15 涂膜防水层的涂刷方向必须相互交叉,最后一道必须与排水坡度方向一致;严禁漏涂、透底、堆积现象;严禁涂膜防水层在固化过程受太阳暴晒。
3.16 卷材防水层收头处,钉压压条的钉距不得大于450mm。
3.17 屋面布置设备时,其台座必须直接做在结构层上,严禁铺设在防水层上。出屋面的洞口、管道及井(烟)道等构筑物(或构件),应在防水层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准确预留、预埋,不得在防水层上打孔、开洞。
3.18 设在厨房、卫生间及有防水要求的楼面的各类管道,在楼面处必须预埋带止水圈的刚性防水套管,套管顶面应高出楼地面装饰面不小于50mm;在管道周围做混凝土台座的,台座必须直接做在基层上并宜与楼板一起浇筑,严禁台座直接做在面层上。
3.19 卫生间的木质门框必须采取防水、防腐措施。
3.20 门窗拼樘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可由施工单位委托门窗生产厂家进行验算,由监理人员进行核查。
拼樘料与门窗框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插接深度不小于10mm。
3.21 连接固定铝合金窗框的镀锌铁片的间距不大于500mm(转角处不大于150mm)。对砌体,洞口边的固定件位置应用混凝土实心予制块代替多孔砖或砌块。
3.22 外窗的室内窗台应高于室外窗台,高差应不小于5mm,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不得小于10mm,其缝隙内应在清理干净后注射发泡剂。
第四章
附则
4.1 本规定由金华市建设局负责解释,用词说明参照国家标准。4.2 本规定从20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凡在2009年1月1日后出具施工图审查报告的项目,应执行本规定。原《金华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技术导则》停止执行。
科学发展促经济
服务企业有作为
——关于建设系统做好服务企业工作的思考
夏
康
贾亦俭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央和地方均果断地出台了有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增长的政策。面对各类企业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建设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企业携手共克时艰,尤其是在全省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之际,我们更要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为振兴金华经济,做大做强浙中城市群内核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为企业服务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1.服务企业,化“危”为“机”。作为外向依存度较高的金华经济,自去年以来同样受到了全球金融动荡、经济滑坡所带来的影响,包括建筑业等建设行业在内的各类生产企业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目前举国上下共寻对策,积极适应内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变压力为动力,想方设法化“危”为“机”。在此大背景下,我市建设系统要全面迅速投身到全省的“企业服务年”活动之中,深化作风建设,深刻认识帮扶企业之紧迫性和必要性,为加快浙中崛起、经济平稳增长添加助推剂。
2.深入企业,重塑形象。2008年,市建设局在市委市政府综合考核中排名在政府部门第5名,被评为了全市先进单位。但局机关和局属单位14个涉企科级岗位评议名次都很不理想,在129家评议单位中局属市白蚁防治站名列倒数第三,致使该单位主要负责人被免了职。这充分说明我局对企业(含自己所直接服务的建设类企业)的服务还没有到位,企业对我们还有许多意见和看法。尽管有一些是由于市和区的体制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但主观责任还在于我们自己。对于这个薄弱环节该如何加强、怎样弥补?要应引起建设系统每位员工的深思。亡羊补牢犹未晚,只要我们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通过真诚不懈地努力,我们的良好形象必定会得以重塑。
3.优化环境,做强内核。金华市本级虽为浙中城市群的内核,但经济实力却不如义乌;而且,今年省委省政府将实施进一步扩权强县政策,市对县(市)的社会经济权限基本放权到位,以后市政府及各部门的主要精力将放在市本级。为打造一个能够辐射浙中城市群的强力内核,我们首先要从抓经济开始,而经济的基础单元就是企业;因此,我们要以建设浙江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为己任,全力以赴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二、创新思路,提高效能,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1.加强沟通,深入服务。今年我们全系统计划开展“百名干部联千企”活动,全系统各单位和局机关各处室,尤其是14家参加涉企评议的单位和处室,每位干部职工要至少联系1至2家企业,走访3家以上企业(含本系统),局分管领导要对口联系2家以上企业。通过经常性地走访辖区内的重点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及时掌握并尽最大努力解决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送政策,送服务,关温暖”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通过12319城建服务热线,全天候地掌握信息,随时随地解决企业难题。通过政务信息公开,主要是建设系统各网站和政务信息公开受理点,及时宣传建设系统的政策和动态,了解企业需求,办理企业事务。
2.关口前移,真心服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效率,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树立“便企、利企、安企”的观念,切实转变工作的方式方法。始终明确企业是财税主要贡献者的道理,为企业把关不设关,有权不设租,管理显服务,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局机关要尽快整合行政审批职能,成立行政审批处,努力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时限,将关口前移,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必要时为企业上门办房产证和施工许可证等。主动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减免缓”有关政策,从今年起停收建设工程质监费、造价咨询管理费、房屋拆迁管理费等相关费用,并积极做好停止收费后的配套服务工作;对仍在收费的项目要想方设法降低收费。市白蚁防治站等相关单位要加大服务对象的回访力度,积极走访需要服务的企业,主动为企业进行免费白蚁检查、防治宣传等工作。局建筑业管理处、市安监站、市建设监察支队等单位要提前介入企业的厂房等建设工地,帮助企业顺利走过有关建设程序,办理相关证照,坚决杜绝“一罚了之”现象。
3.立足本职,优化环境。今年起我局提出了要用3年时间实现“四城联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之目标,努力提高城市品位,扩大金华的知名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同时还要实施一大批文体及公园等重点建设项目,为企业发展提供配套设施,为企业项目落地创造条件。围绕工业项目,我们要积极为各开发园区完善硬环境,加快水、公交、管道燃气、垃圾中转站、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一些道路的破损、路灯设施、企业员工居住相对集中的小区物业管理、困难职工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问题,使企业能安心生产,提升产业集聚能力。
4.市、区协力,确保满意。市、区(含部分省级开发区)两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本着“完善体制,服务经济,提高素质”的要求,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思想认识。在走访调研、座谈讨论等活动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有关情况,结合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本系统为企业提供效能服务的长效机制;并加强监督,落实责任。各局属单位和局机关相关处室要与局党委签订责任书,并将涉企服务列入考核的内容之中。每位涉企科级岗位被评议对象要制订目标,给局党委写出有分析有对策的检查报告。对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追加涉企评议内容;各区到市局办理房产领证时要有承诺书;在走访企业时,在区辖地域内区建设局有关责任单位要陪同走访,共同了解企业的状况,倾听企业的呼声。积极完善服务对象办事满意度反馈单制度,重视企业和群众的意见,改善服务态度和质量。局效能办将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明查暗访,及时通报。
三、服务至上,扩大内涵,积极扶持本系统各企业做大做强
建设系统行业多、企业众,对金华的经济贡献度很大,仅与工业同列二产的建筑业一项,2008年全市建筑业建安总产值就达一千亿元,实现利税70亿元。全市房地产业也功不可没,2008年全市房产税收达15.89亿元,占全市总税收的17.7%,其中市区房产税收3.93亿元,占市区总税收的18.1%。努力为建设系统的建筑、房产、勘察设计、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公共事业等相关企业做好对口服务,不仅对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提升建设管理部门的服务内涵和锻炼干部队伍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为此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规范建筑业和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企业信用档案建设步伐,推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为相关企业建立《诚信管理手册》。积极出台扶持相关企业的政策,打造政务服务平台,为各建设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尤其是要帮企业解决融资渠道少、信用担保难、拖欠工程款多等突出问题,协助企业向省内外和国内外拓展市场。
2.加快建设类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企业。按照省委“创新创业”的总战略,帮助企业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引导企业推进结构调整,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从单纯的施工企业向勘察、设计、监理等在内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变,从单纯的建筑向建材、房地产等上下游延伸,在做大做强主业同时实现多元化经营,在企业资质升级等具体事项中建设主管部门要全程服务。同时还要积极帮助企业提升现代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吸引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3.要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素质,打造人才服务平台。要发挥市建校等培训机构的作用,为企业培养一批合格的一线施工和管理人员。大力推行兴办民工学校和安全人员全员免费培训;积极开展各类人员的继续教育,更新员工知识。想方设法为企业在职称评审等方面创造条件,使企业人才队伍结构更趋合理。
4.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区块改造引进企业和项目。2008年我局在燃气行业成功引进了外资项目。下步建设系统重点要在“二百”地块、五佰滩江心岛、尖峰山区域、迎宾大道两侧区块等黄金地段引进信誉好的各种企业,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之理念,做好项目包装工作,以真诚的服务态度打动投资方,确保引进优秀企业,建成优质项目。
总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企业服务的途径和内容都很多,为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责任也很大,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上同样大有作为,关键要看我们的具体行动。
(夏康系金华市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贾亦俭系金华市建设局党委委员)
姚栓柱副局长谈“四个加快”和“四个优化”
姚栓柱副局长于2月5日在金厦建设公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四个加快和四个优化”,对我们进一步搞好建筑业的工作很有针对性和迫切性。
四个加快:一是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思想观念、监管方式、经济发展方式都要加快转型升级;二是要加快科技支撑的步伐。企业资质升级,承建高、大、难、精的项目,都要靠高科技支撑;三是要加快市场拓展的步伐。金华建筑市场已遍布31个省(市、区),已有20多个产值达10亿元以上区域基地,要把区域优势拓展为整体优势;四是要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步伐。文化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是软实力,对一支军队是战斗力,对一个企业是生产力。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延伸一点讲,一个企业如没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走得就不会太久,不会很远。
四个优化:其一要优化管理。企业内部要形成一个诚信机制,要优化团队精神;其二要优化环境。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营造和谐的环境,要优化安全的环境,不但生产要安全,而且政治上、经营上也要安全;其三要优化队伍。要优化决策队伍、骨干队伍和民工队伍;其四要优化业务。对工程项目要先进行科学评估后再考虑是否承接,资金不落实的项目不要承接。不要盲目地投资、集资、扩展,签订合同时不要什么苛刻的条件都答应,不要搞阴阳合同,不要企图通过修改合同来弥补损失,要用合规合法合理的合同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姚栓柱副局长的四个加快和四个优化可谓提纲挈领,是对金华建筑业科学发展的理性思考和经验之谈,新的一年,我们要切实抓好这8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发扬革命老黄牛的精神,科学拼搏,和谐奋斗,转危为机,确保全市建筑业继续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创出更加辉煌的业绩向建国60周年献礼!
(李 米)
义乌市08年建筑业取得好成绩
1月12日,浙江省义乌市建筑行业协会举行新春团拜会,70家建筑企业负责人欢聚一堂,总结去年所取得的成绩,共商新一年的创业创新大计。
去年,全市建筑企业顶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克服建筑材料大涨大跌、人工费定额偏低、工程招投标存在不良竞争现象的困难,紧紧围绕“事故少发生、事故零死亡、争创优质工程、争创经济效益”的目标,想方设法寻找商机,千方百计挖掘潜力,狠抓施工项目质量和安全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年共签订工程项目合同额126.63亿元,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3.6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18.8万平方米,未发生较大质量、安全事故。
(毛应建)
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
理性应对
努力保持东阳建筑业平稳持续发展 ——东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施侍伟
(编者注:2月4日,东阳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东阳市委、副市长施侍伟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本文是该报告的摘要。)
一、2008年建筑业工作简要回顾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85亿元,同比增长21%;新承接业务合同额750亿,同比增长16.4%;上缴国家税金超26亿元,同比增长48.5%;实现利润18.4亿元;建筑业增加值97亿元;上交本市地方财政3.2亿元(不包括房地产开发),同比增长20%,占全市地方税收总收入的23.6%。建筑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的同时,各主要环节也表现出了良好发展的势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一是企业资质等级继续提高。全年完成三级升二级企业9家,二级升一级6家,合计15家,还有11家企业取得了三级资质;二是大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全年完成产值5亿元以上的企业16家,完成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80.6%。完成10亿元以上的企业11家,50亿元以上2家,中天集团以178亿的产值蝉联全省建筑业企业第一;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年获国家级科技创新奖2项,获国家级工法9项,国家级QC成果12项、国家行业标准1项,获省级工法6项,省级QC成果7项,省级行业标准2项。
(二)建筑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至去年底,全市建筑业在建面积9818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达4496万平方米。我市建筑企业在不断扩大广东、陕西、河南、湖北等主力市场规模的同时,中天集团还首次开拓西藏市场,使我市建筑市场遍及全国31个省市,成为成功开拓大陆所有省市建筑市场为数不多的建筑大市。在专业项目领域,中天七建承接了广州地铁工程首个盾构项目,并于去年10月进入始发掘进阶段,整个工程将在今年竣工。在海外市场领域,东阳三建在阿尔及利亚承接了造价3.7亿美元的一万套住宅工程;海天集团也实现了境外工程零的突破,承接了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造价约8.16亿元的五星级酒店,该工程已于08年11月正式开工。
(三)质量安全管理有了新提高。全行业深入贯彻落实质量技术标准,着力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建筑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创优夺杯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去年共创下“鲁班奖”2项,分别是中天集团承建的湖北楚天传媒大厦和西安名都城综合楼工程;创国家银质工程奖3项,分别是中天建设集团慈溪家电科技城会展中心、歌山建设集团宁波君悦大厦工程、鼎立建设集团杭州西斗门研发基地1号产业楼;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43项(其中“钱江杯”15项),文明标化工地102项,地市级标准化管理工地442项的丰硕成果。
(四)企业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这几年,我们很欣慰地看到,我市一大批建筑企业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不忘承担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市广大建筑企业以大爱和无畏的精神,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活动,踊跃为灾区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建筑业系统累计募捐财物价值超过2000万元,交纳“特殊党费”22.2万元。与此同时,中天、海天、三建、歌建四家企业还代表金华市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远赴四川省青川县参与援建过渡安置房,完成过渡房6297套,成为我省各参建地市中第一家提前完成任务的单位。在社会责任感方面,中天集团表现更是突出,已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十大慈善”企业,去年更是捧得我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此外,还有许多企业家积极捐资家乡建设,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为改善家乡生产生活条件作出了积极贡献。我觉得,一个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一块含金量极高的无形品牌,不仅能赢得社会公众信任,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且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2009年建筑业面临的形势及奋斗目标 2009年我市建筑业的总体目标要求是:坚定信心,理性应对,以企业转型发展为主线,调整发展战略,创新管理举措,在转型中求机遇,在稳定中求发展,确保完成建安产值610亿元,力争有更好的结果;确保完成4家建筑企业的资质升级;上交税收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略有提高;争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40项,“鲁班奖”或国优1项。
三、2009年政府对建筑业的支持与承诺
做大做强建筑业,加快推进“建筑强市”的建设步伐,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口头重视上,更要在如何抓好政策、制度的落实,理论指导如何化为实践发展上做足文章。我想这方面的工作,不管是从政府管理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大有文章可做,这就是今年我市建筑业重点要做的事情,要力争在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都有新的突破。从政府层面讲,内容很多,但特别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支持:
(一)思想认识必须有新的转变。90年代以来,我市很多人,包括部分政府官员,都认为建筑业占用了我市大量的人力、资金、土地等资源,没有多少地方税收,是为外地经济做贡献的产业,严重影响了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我觉得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是对建筑业的误解,很不公平。为什么这么说?建筑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地位已经根深蒂固,首先,它每年为社会就业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今年我市建筑业从业人员已达到31.5万人,其中本市就有11.9万人,其次,从富民的角度上说,贡献更大,十多万建筑大军每年赚回的钱少说也有几十亿,人均收入提高几千元是不争的事实,建筑业成为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主渠道已是无可厚非。再次,在对地方财政贡献上,建筑业上交的地方税收已连续多年占全市地税的四分之一左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四,在提高东阳知名度上,市外许多人认识东阳都是从“东阳建筑”开始的。从耳闻“东阳建筑”到目睹“东阳建筑”,再到认识东阳。“东阳建筑”已成为东阳的一张闪亮“名片”,这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因此,对东阳建筑业的认识,必须重新审定,旧的观念要及时转变,要从人文关怀着手,支持建筑业的发展。
(二)支持程度必须有新的提高。去年,市里出台了两个针对做大做强建筑业的政策文件,虽然与大家心里期望还有一定距离,但其涉及的举措之实,优惠之多,层次之高,力度之大,在我市建筑业发展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在全省来说也是领先的。今天很多企业和个人受到了表彰,尽管我市财政十分困难,但市委、市政府一定会及时、公正地兑现政策规定的举措和奖励,让广大企业真正感受到政府的公信度,享受到政策的优惠和荣誉奖励。虽然对一个企业来说,这个资金不起作用,但对东阳政府来说,也是尽了很大努力的。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角度看,对支柱产业地位的建筑业重视程度还必须进一步提高,09年已对贡献奖的条款进行了修改,今后市里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和完善政策和制度建设,要制定更多的实施细则,要把现有的政策活灵活用,并加大执行力度,让广大企业享受更多的优惠和实在,如对购买地铁建设设备,政府一次性奖励补助中天七建200万元。同时,把做大做强建筑业“总部经济”列入市里重要的议事日程(初定在江北高新产业园区内划出地块进行建设),切实解决企业总部用地难问题,真正把对建筑业的重视提升到新的高度。
(三)服务企业必须有新的举措。政府对各建筑企业的服务,不能光看数字,只做表面文章,更重要是体现在亲近理解、办事规范、优质高效上,使企业在全国各地的服务环境比较中觉得,还是家乡好,形成一种心甘情愿为家乡作贡献的舒心环境。
市建管局要充分履行职能,积极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认真研究全市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工作,及时研究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维护企业利益,促进行业自律。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及时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及决策咨询服务,定期组织企业开展学习、研讨、交流活动,促进共同提高。建筑业协会要积极开展双向服务活动,配合主管部门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要积极做好省、市建筑行业协会有关企业、工程和个人的评先评优推荐工作,打造我市建筑业品牌。各镇乡、街道要从民生、就业、富民的高度,认真抓好建筑业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企业改革、资源整合等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推动企业加快发展;要重视建筑业劳动力转移与培训,精心组织好建筑劳务的对外输出工作。
其他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关心支持建筑业的发展。金融部门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对建筑业资金扶持开展调研,开辟出适合建筑业发展的贷款管理模式,增加建筑企业授信额度,加强封闭贷款运行力度;公、检、法部门要加大对侵害建筑业发展经济案件的打击力度,对采取内外勾结、骗取企业钱财的项目经理、工程负责人该立案就立案,该逮捕就逮捕,决不能手软;发改、人事、工商等有关部门要为企业引进人才、改革改制、外向开拓、注册登记提供优质服务;税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筑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建筑行业特点开展人性化税征工作。
四、2009年对建筑业企业的建议与要求
在此,我也对各建筑企业提一点建议与要求。从企业层面讲,就是如何在危机中摸索新的发展模式,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顺利渡过难关,实现化危为机的转变。
(一)建筑企业要适时进行转型升级
今年,我们要利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切实清理我们在思想上、观念上、精神状态上的问题,大胆开辟出一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路子,引导全行业破除思维定势,树立敢闯精神,克服满足既得利益、不愿付出代价、小富即安等陈旧观念,在思想上来一次“脑筋急转弯”。
1、以人才机制创新助推企业转型。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一是要按照现代企业用人标准,将家族式的用人管理向职业经理人的管理转变。二是要重点培养和选择在建筑经济管理、科技应用与创新、工程预决算等建筑业各专业领域的拔尖人才,形成高层次人才优势,促进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参加更高层次的建造师培训考试和资格申报,同时组织好广大建筑工人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建筑业队伍的综合素质。四是要不断引进大学毕业生,并有针对性地放到施工一线,放到不同的岗位上锻炼、培养,蓄积东阳建筑业发展的后劲。在用人标准上,要坚持公开竞聘、择优上岗、任人唯贤的原则,吸纳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充实企业的管理队伍。同时要想方设法留住人才,感情留人、薪酬留人、事业留人等各方面,都要制定出既能使人才工作积极进取、又能留住人才的用人机制。
2、以科技创新助推企业转型。要积极探索和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来带动企业转型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认真做好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力争年内再有4家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二是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科研专项补助,促进科研经费所得税税前抵扣等优惠政策的落实。组织力量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依靠工程项目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加强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过程指导和监督,推动企业将工法、QC活动的开展与十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紧密结合。
3、以经营方式转变助推企业转型。在大力完善承包经营管理方式的同时,适度推行直营与承包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学会两条腿走路,特别是针对那些高、大、难工程,一班直营的施工队伍更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要花大力气,苦练内功,在发展工程总承包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以施工主业为中心,积极向路桥地铁、科研设计、建筑材料等相关领域和行业延伸,真正组建起集规划、设计、施工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式总承包企业,从而在企业资质重新定位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要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今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然而,机遇与风险总是并存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周期进入衰退阶段后,与政府公共支出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会增加,建筑企业的市场机会相应增多;随着建材价格的下跌,部分承包工程的成本会有所下降,有利于在建项目的顺利完工;海外建筑企业资产贬值,为中国建筑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对外投资合作、调整业务结构和提升业务层级,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必须把握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首先,在地域扩展上,有能力的企业要大胆地尝试“走出去”战略。特别是四家特级企业必须创造条件积极“走出去”。这方面,中天、三建、海天三家企业已经开始涉足海外市场,并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三家企业要积极为我市其他企业传授承包海外工程的经验,有可能的话可以提供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的空间。同时,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专业整合,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形成联合开拓市场的机制,让我市更多建筑企业走向海外。
其次,在行业内部,要实施组团作战,以集群优势开拓市场。我市单个企业的竞争力并不弱,但整体优势不如他人,共同开拓市场的效果也不尽人意。核心问题在于很多企业间不愿密切配合,不能协同作战。希望建管局和各建筑业企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好这个问题,努力改变单兵作战、孤军奋战的现状。特别是国家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后,目前路、桥、地铁等建筑市场很大,但众多企业由于缺乏相应资质而无法承接工程,这一点上,我想,是否可以搞企业联合,我市建筑企业之间互相补充,在人力或资质不够的情况下共同承接业务,共享成果。
此外,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选择跨行业发展,去尝试拓展新的行业。
(三)企业管理水平要有所提高
当前,观念不够新、机制不够活、制度不够健全、人才易流失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工程项目已面临微利甚至无利的艰难处境。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坚持严管、增效,和谐发展。不再追求量的扩大,而是充分注重质的提高,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首先,要大力宣传中天集团的先进管理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努力建立高效、充满活力的企业管理模式,要尝试聘请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把董事长的管理权加以下放,不断建立完善管理规范和制度。一是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股权流转,优化股权结构,坚持以岗定薪、薪随岗变、绩效挂钩,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创新人才管理理念,坚持公开竞聘、择优上岗、任人唯贤的原则,吸纳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充实企业的管理队伍,并且要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三是要实行质量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的运行、监督和激励机制,层层分解指标,制定奖惩措施,落实管理责任;四是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安全设施,积极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和工程施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大力营造关爱生命、强化安全的良好氛围;五是要加强民工合同和工资管理,努力降低欠薪给我市建筑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要培养起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当前我们的建筑企业对于如何防范风险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如何应对风险、应对危机方面则略显不足,这主要是没有明确战略思想的原因,希望各建筑企业要培养起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好危机应对措施。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文化力也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前,我市许多建筑企业对员工思想工作重视不够,对于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不知大家有否到过青岛的海尔集团,一进公司,墙上贴着的都是员工们自己提炼的宣传标语,这样的企业文化让每一个新到公司的人都被震撼和深深感染。因此,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企业更加能够凝聚员工的人心,更加能够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更加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对2009年的工作来说,这个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2009年全市建筑业的工作目标已经明确,做好今年的建筑业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全市建筑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要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我市建筑业科学发展、争先发展,确保我市建筑业顺利、平稳渡过金融危机,为加快建设“建筑强市”,实现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海天建设集团2008主要工作业绩
2008年,海天人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拼搏奋进,以辛勤的汗水和艰辛的努力,续写了海天集团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新篇章,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克难求进,有的放矢,主要经营指标稳中有进。2008年,集团公司在前几年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全年新签合同额80亿元,完成建安产值50.7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7%、7.89%和4.0%。此外海外市场取得零的突破,海外新签合同额8.16亿元,完成产值1000万元。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形势下,集团公司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揭示了海天综合实力,抗风险能力一年更比一年好。
(二)精细管理,群策群力,集团管控能力进一步强化。
加强全集团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以建设部特级资质标准调整及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为契机,人力资源部对公司各类人才进行归类整理,集团公司人才库基本成型,摸清了全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为集团公司2009年特级资质就位奠定了基础。2008年共引进大中专毕业生58人,高级会计师1人,一级建造师4人。加大职工再培训再教育投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全年举办和参加培训10起,共培训400余人次。
财务管理不断规范。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核算,集团公司制定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与会计人员签订了《财务人员岗位责任书》。进一步密切了银企关系,到目前与我公司合作的银行有建行、中行、广发、交通银行等15家。依托海天存贷款管理系统,实现了资金的统一计算化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较好地规范了资金管理风险,为集团公司的各项生产资金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内审工作稳步推进。集中对公司历史遗留问题、久办不结案件进行梳理,加大监察审计力度,理清了相关证据链,为清除公司发展障碍,维护集团公司合法权益做了一些积极的,有效的基础工作。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和内控审计,重点以承包合同管理为主线,把握履约效果、借款的确认、债权确认等关键环节,保障了集团公司经营成果不流失。
(三)凝心聚力,创新创效,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继《大面积普通混凝土地面及耐磨地面一次成型机械研磨压光工法》国家级工法申报成功,又获得3项省级工法,二项工法获得浙江省建设厅立项,获得国家专利一项,建设部华厦科学技术奖一项。我公司主编的国家行业规范《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正在编写中。集团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被核准为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投入260多万元购入企业管理软件,组织多次操作人员培训,信息化建设协同办公平台、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已建立。
(四)齐抓共干,合力共为,社会影响力增强。
2008年,集团公司获全国文明工地1项,创出“钱江杯”优质工程奖1项,“白玉兰杯”优质工程奖2项,“扬子杯”优质工程奖1项,“飞天杯”优质工程奖1项;省级安全标化工程15项,省级节约型样板工程3项,省级用户满意工程1项,省级QC成果一等奖2项。连续25年获东阳市文明单位。连续18年保持了金华市文明单位称号;被评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荣获首次“上海市建筑业诚信企业”称号;连续3年被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授予AAA资信称号,被浙江省建筑业协会评为诚信企业;获中国工程建设社会信用AAA级企业;从市场影响力上看,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大大提升,集团公司已成为具有良好商誉和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集团。
(五)国外市场,重点突破,海外经营有新收获。按照集团公司“走出去”的战略,06年拥有外经权证,07年取得对外援建项目B级资格,08成立了海外工程部。2008年,集团公司承接阿联酋诺福特·艾比斯宾馆项目。该工程位于阿联酋首都,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地下室为4层,地上22层,高约88米,由二个塔楼组成,为五星级酒店。工程造价为人民币8.16亿元。
(六)严密组织,协调配合,海天大酒店建设进展顺利。目前主体工程进度按预定计划全部结顶,2009年10月竣工,2010年元旦正式开业。
(七)抗震救灾,大爱无彊,彰显海天人的社会道义。“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集团公司立即行动,捐款捐物共计200余万元。派出120多人组成的海天集团赴川突击队奔赴灾区前线。提前10天优质完成援建1276套活动板房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受到浙江省和四川当地领导高度评价。浙江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授予我集团公司集体一等功、二等功各1项,集体三等功4项,个人一等功1项,个人二等功2项,个人三等功13项。被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各1名。有5名骨干员工火线入党。
(八)制订措施,维护稳定,集团公司稳定渡过“经济寒冬”(1)加强内部合同管理。(2)加强银企合作,建立银行保函和其他担保互动的关系。(3)千方百计做好资金回笼工作,加大了应收款的催收力度。(4)项目部对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拿出措施,解决问题,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5)认真做好民工工资发放工作,确保民工工资发放到人。(6)加强信息管理,做好风险动态管理。
东阳三建2008主要工作业绩
2008年,通过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仍然保持了企业整体的健康稳定,顺利完成了控股公司下达的任务指标。主要表现在:
新承接业务量:完成任务指标的101%(不含国外)。完成产值情况:完成任务指标的118.%(含国外)。
创优指标:省级优质工程任务指标5项,实际完成5项;地级优质工程完成16项。标化工地指标:省级标化工程任务指标15项,实际完成26项,超额11项。利润指标: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指标。上交款指标:已提前超额完成。
回顾2008年的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主要体现了以下十个特点:
一、“稳”字当头,企业发展步入了健康、有序、可持续的轨道。
一方面审时度势,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和宏观调控形势的走向,加强对房地产行业和建筑市场态势的分析与调研,加大了项目信息的收集力度,在严格筛选和强化风险防范的基础上,瞄准风险相应较低、效益相对较好的重大项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抢抓机遇,强化业务经营。
另一方面,我们切实坚持“对重点基地、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的原则,坚定实施“承揽大项目、拓展大市场、构筑大基地”的经营战略和对重点分公司给予重点关注、重点扶持的扶优扶强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重点基地和重点项目中的标志性、超高层、新技术示范项目。
此外,针对房地产项目条件日益苛刻、风险日益加大的趋势,我们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公建项目和市政、装饰、安装等专业项目的拓展力度,以避免项目类型过度单一所带来的过大风险,也充分利用专业资质资源,并为今后相关专业资质的晋级提供业绩保障。
从各分公司来看,青海分公司新承接业务量达13.47亿元,在全公司独占鳌头。安徽分公司、中山分公司势头也很好,新承接业务分别超5亿和4亿,山西、南京、上海、丽水、东阳、杭州、西安、重庆、北京、宁波、山东等分公司势头比较平稳。
二、严把三关,风险控制卓有成效。一是把好源头关,严格坚持业务经营风险防范标准,严格实施项目前期调查摸底、可行性研究、商信调查、风险论证、合同会签等风险把关程序;
二是把好过程关,对所有在建项目、已落实项目和已竣工未决算项目的风险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应对,问题严重的派员蹲点,该交涉的交涉,该整顿的整顿,该停工的停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三是把好竣工验收关,这是控制风险的最后也是我们能够占据主动的最后关口,比较好地把好了交钥匙、交资料和备案这三个主动权及用好合同法规定的“优先权”。
同时,切实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法律风险防范力度,依法维护企业合法利益。
三、多管齐下,资金回收成效明显。
公司高度重视财务资金的规范管理,并先后召开了三次财务工作会议进行动员与布置,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首先,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财务直线管理体制着手,清理财务管理死角,力争达到百分之百的覆盖率;其次,对有严重违约的分公司、项目部进行内部审计的基础上,严格实施重点监控制度,认真实施资金日报制度,加大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加强资金风险防范,进一步加大分公司、项目部的风险责任落实力度;第三,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狠抓资金管理有关程序和制度的及时有效执行,并围绕公司“扶优扶强”政策,切实加强资金计划管理,合理调度和运用资金,加快资金周转率、提高资金利用率;切实加强帐号管理,严查资金体外循环。第四,切实加强成本费用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第五,强化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责任心,与企业保持高度一致,敢于坚持原则,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尽心尽职地维护企业的利益。
四、规范管理,公司综合实力继续提高。
08年,我们针对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理顺和健全内部管理体制,根据“责、权、利”相等和“逐级管理”原则,从抓机关效能建设和分公司建设着手,进一步强化内部规范管理,努力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高和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首先,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明晰了机关各部门管理权限和职能,强化计划和流程管理,协调、理顺机关各部门之间相关工作的衔接,形成“各负其责、相互负责”的责任体系,确保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提高管理效率;强调除出现重大问题或遇到重大困难,公司机关在工作程序上一般不得越过分公司直接参与项目部事务;同样,也强调项目部不得越过所在地分公司直接要求公司插手项目部事务。同时,通过岗位经济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和首问责任制、绩效评议制等有关制度的落实与实施,狠抓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促进机关人员的强化工作责任感,提高管理与服务意识,做到“人责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家”。
其次,实施各项举措,继续加强分公司建设。计划对分公司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把这项工作与相关责任制结合起来,作为对分公司经理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公司半和检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分公司的组织机构建设应该说有了一定的成效,职能管理人员到位情况都比以前有所加强,经营管理能力有所提升,这也是公司在严峻考验面前能够顺利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有的放矢,切实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首先,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班子、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制度,做好事前把关。公司强调所有项目必须配备符合规定的足够的管理力量,必须经过公司分管副总审核才能开工。其次,着重抓质量、安全、技术等施工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督促各分公司、项目部严格执行公司有关制度,进一步加强职工质量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职能人员的责任心,采取一切强制性措施加强对隐患项目部的整改,严防事故发生。第三,狠抓贯标,以标准、规范的宣贯来来转化各分公司、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提高规范意识,进而带动全公司施工生产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第四,加强经验交流。召开了施工管理现场会,组织中山、青海、丽水、安徽、温州及山西赵红斌项目部等分公司、项目部在会议上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成功经验,促进相对落后的分公司能够认真学习,改进提高。第五,切实加强监督、检查,采取一切强制性措施加强对隐患项目部的整改。第六,继续加强了设备管理,修订了公司设备租赁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努力为生产服务。
六、全力以赴,做好特级资质申报准备工作。
特级资质重新申报是关系到企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虽然说新的特级资质门槛很高,有的条件仅靠公司自身无法解决,我们要达标的难度很大。但我们决不放弃,动员公司机关各部门和各分公司、项目部的全力配合,积极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举全公司之力,全力以赴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并已取得一定进展。
在技术进步方面。5月份成立技术中心,6月份与合肥工业大学达成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积极跟踪、推广、应用建筑前沿科技,陆续开展相关开发研究,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已获得初步成果。主编《大直径扩底灌注桩(墩)技术规程》国家标准一项,参编行业标准一项;3项专利已进入实审阶段;《型钢与ф48×3.5钢管组合支模工法》等2项工法被评为省级工法。信息化建设也已在推进中;科研经费单独建账问题也已在实施。我们准备在09年一季度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同时,围绕项目需要,积极开展QC攻关等科技创新活动,努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和工艺水平,提高科技效益,并获得了一项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一项浙江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并获多项金华市优秀QC成果奖。
营业税指标方面。各分公司从07开始在当地上缴的营业税发票已在全面整理汇总。
“授信额度”达标事项,有待控股公司给予解决。
七、尽力而为,继续拓展海外市场。
经过多年的努力,海外公司已经成为公司最大的分支机构之一,规模、产值、效益等方面均已居公司前茅。
5月底,楼正文总经理率公司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公司驻阿尔及利亚办事处检查指导工作,对海外公司的各项工作作了详细的部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回国后于6月10日召开了海外工作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海外公司的主要工作任务。
经过海外基地和国内各部门的紧密协作,海外事业总体趋势良好,一些问题在逐步得到解决或缓解,各方面主要工作也有了一定的改进和提高。
八、以人为本,队伍建设有了新的起色。
08年,公司在民营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以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契机,切实抓好劳动用工管理。
目前各分公司、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已达80%,劳务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率已达92.5%。
二是公司严格执行业务骨干管理制度。08年,经过考察、考核、民主评议,提升了6位一级业务主办和3位二级业务主办,公司机关人员钻业务、求上进的风气上升,服务水平也有了新的提升。
三是高度重视公司业务技术水平提升工作,鼓励员工积极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并在主管部门规定期限内及时为已通过资格考试人员办理了注册手续。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有114人获得了一级建造师合格证书,有140人获得了二级建造师注册证书;继续重视职称评审工作。公司今年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级职称评审,其中,申报高、中级职称的有14人;进一步加强了职教培训工作,举办了建造师、项目经理、五大员、会计证、施工方案编制、概预算、特殊工种、中岗证书等各种短期培训班,还积极组织人员参加集团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各种培训,已有690余人次参加了学习和培训。重视民工素质教育,加强了民工夜校的统一管理。为更新干部员工知识结构和提高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公司机关内部也制订了每月学习计划,组织机关人员学习政治时事和业务知识。
四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员工管理。为了解大中专毕业生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发展情况,特地组织了一次大中专毕业生员工有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并派员到基层一线与大学生员工座谈;公司领导层也在每年一度的大学生员工工作会议上与大家面对面交流。在倾听大学生员工呼声的基础上,公司又提出了几条关于大学生的使用、培养问题的要求和措施,体现了企业对大学生员工的重视和关心。
九、灾区援建再立新功,企业声誉不断提升。
公司历来崇尚“诚信立身、信誉兴业”宗旨,坚持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取得信任,以一流的质量品牌去赢得支持,以实在的经济效益再发展企业”的指导思想,在业内树立了良好企业信誉口碑。
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公司在第一时间发起捐款倡议,通过各地有关部门、慈善机构向灾区捐款96万余元。在随后的灾区援建工作中,在蒋立天副总的带领和指挥下,经过70多天的艰苦奋斗,提前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援建任务,成为全省进度最快、竣工最早、质量最好,验收全部一次通过的援建企业,得到了当地政府、驻军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浙江省建设厅、金华市、东阳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认可,公司被浙江省援建指挥部授予了集体一等功,并受到了建设部的表彰。公司副总经理、援建总指挥蒋立天等人被授予了个人一、二、三等功,并被授予“浙江省抗震救灾援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公司争光添彩。
公司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先进建筑业企业、金华市建筑龙头企业、金华市先进建筑业企业、金华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单位、东阳市纳税十强、东阳市建筑业龙头企业、东阳市先进外经企业、东阳市先进基层工会等荣誉,并连续第四年位居浙江省百强民营企业之列,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又得到了新的提升。
十、抓好文明创建,切实提升企业软实力。
在大力抓好企业物质文明建设,推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继续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并继续保持了省文明单位荣誉。
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注重党员教育,积极开展主题教育,通过多项措施,多种途径,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宗旨、信念和奉献精神教育,从而提高了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和政策、科技、文化水平。
党委积极从优秀团员青年和企业骨干中培养建党积极分子。今年公司新发展22名新党员,并有28人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凝聚力。关心职工生活,凝聚人心,稳定队伍。
总之,在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公司始终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始终坚持稳健原则,攻坚克难,奋力拼搏,顺利完成了全年各项主要任务指标。
歌山建设集团2008主要工作业绩
过去的一年,歌山建设集团全年共新承接工程业务58.3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7%;实现建安产值51.8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36%。先后获得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省百强民营企业、省先进建筑业企业,省援建四川广元过渡安置房先进单位、集体一等功,省进沪施工优胜单位、省进赣施工先进单位、省进赣施工创优先进企业,上海市建筑业诚信企业、上海市建设行业质量管理优秀企业,金华市建筑业龙头企业、市先进建筑业企业、市企业信用等级AAA级企业,东阳市“龙头”建筑企业、市先进党组织等多项荣誉。基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
(一)抓建筑主业,促多元发展,经营业绩稳步提高。杭州、宁波、江苏、安徽、上海、西安、天津、山西等区域公司的发展强势明显,已培育成具有相当竞争能力的区域市场。先后在杭州、宁波、西安、秦皇岛、南京、太原、天津等地承建了20多项高大难工程。在多元化发展上,浙江东欣房产公司在抓好遵义“东欣·彩虹城”首期住宅产品销售的同时,第二期开发建设正在抓紧进行中。四川雅安温州商城的B区扫尾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集团公司与有关单位在苏州合作开发的建筑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的商业、住宅项目,已取得新进展。集团公司计划总投资3.6亿元兴建的现代化商业与办公大楼“歌山大厦”,施工建设进展顺利。
(二)抓创优夺标,重科技进步,企业品牌不断提升。在认真执行法律、法规和各类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时传达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不断完善和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制,积极开展“全国质量月”、“安全生产月”和“隐患排查治理年”等活动,积极组织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攻关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科技进步。全年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银奖1项,钱江杯、杜鹃花杯、天府杯等省(市)级优质工程5项,省级优秀安装、建筑装饰奖8项,地市级优质(结构)工程13项;省级用户满意工程6项;省市级标化工地17项,地市级标化工地14项。创实用新型专利2项;省级工法4项;各级优秀QC成果15项。企业技术中心已通过省级鉴定。
(三)抓持续改进,强管理基础,综合素质持续增强。为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力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集团公司积极推进企业管理改进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夯实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组织制定《2009—2011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发展的努力方向。继续开展管理体系内审与复审,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方针、目标与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了管理绩效。深入推动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建设,换版升级公司网站,进一步展示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四)抓财务管理,严审计监督,企业运行健康有序。在各区域公司对所有在建和竣工项目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以及集团公司对重点项目现场调查后,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工程项目的风险防控能力。注重强化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财务现场指导与检查工作,不断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在加强各级法务队伍建设的同时,组织管理人员和项目负责人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及时为下属单位提供法律服务,努力清理有关经济遗留问题和债权债务,妥善处理各种经济纠纷和投诉问题,继续开展对分公司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审计等工作,有效地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健康运行。
(五)抓人才开发,重素质培育,队伍建设有所改进。为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集团公司在实行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等形式,不断积聚和开发人力资源并进行优化配置的同时,通过组织继续教育、从业资格、岗位培训,大力引进各类管理人才和高等院校毕业生,积极申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六)抓创建工作,构和谐社会,文明建设又上台阶。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党、工、团等组织,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发挥各自优势,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企业四个建设的新成果,全面展示了集团公司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晟元集团2008主要工作业绩
2008年公司的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晟元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晟元集团的企业形象有了新的提升。
一、以管理创新推进企业发展转型升级。
公司坚持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企业文化建设引领企业科学发展。公司基本完成了增资扩股与公司内部股份改制工作,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股东结构和母子公司管理,有效地提高了集团的管控能力。晟元品牌被评为2008中国品牌500强;08年继续保持全国建筑业500强和全国民营500强荣誉;获金华市建筑业龙头企业、金华市建筑业诚信企业、金华市纳税信用AA级、安徽省环境保护示范单位、银行资信AA一级、省投入产出调查先进单位、守银行信用企业、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单位等荣誉多项。
二、加强经营管理,企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各项主要经营技术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集团公司产值29.35亿元,同比增长20.82%;完成公司建筑业总产值27.18亿元,同比增长24.23%,预计全年实现利税1.1亿元,利润超2000万元,在岗员工人均年收入为25900元,同比增长10%。面对大环境的挑战,公司审时度势,进一步加大了省外和中西部市场的开拓力度。首个区域性管理的第五建筑公司在广州注册运行;海外分公司迁址上海,与上海分公司合署办公;原总承包部改制为直属公司,完成产值同比增长43.71%。全年省外产值占31.26%,同比增长97%。公司调查分析了国内16个省市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并汇编成分析报告,完善项目成本分析、投标评估和合同评审制度,努力确保工程中标质量。全年承揽业务额31.93亿元,超额完成年计划14%;工程投标中标率为31.12%,超额完成年计划中标率1.12%。
三、项目管理整体水平有效提高
以创建精品工程、标化工地为抓手,努力提高项目管理整体水平。通过“安全生产月”和首个 “百日安全生产”活动,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有序可控,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实现全年安全无死亡事故。2008年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安全达标率100%。获省优质工程“钱江杯”1项,省级表扬工程1项,省级优秀装饰工程1项,市优质工程“双龙杯”7项,“衢江杯”1项,市级优质结构工程8项。获金华市安全生产管理示范企业称号,创省安全文明标化工地2项,市安全文明标化工地6项,市级安全大检查通报表扬工地1项。一年来,涌现出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1人,浙江省优秀项目经理2人,金华市优秀项目经理9人。
四、科技兴企迈出新步伐
公司与浙江大学建工学院联合成立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后,进一步完善了研发职能。建立科技开发与应用计划总结制度,出台《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和《公司工程科技应用与创新奖励办法》(试行),明确了研发经费的收取、管理和奖励办法。落实技术责任制,与基层单位签订科技创新目标责任书。《埋入式橡胶止水带施工工法》是公司获得的首个省级工法,《混凝土养护水的循环再利用》课题被列为省级科技研发项目。申报浙江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个,施工进料口半自动安全防护门正在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召开公司首届科技大会,对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技论文进行了表彰。持续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和群众性技术攻关活动,2008年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1项,省优秀QC成果2项,市优秀QC成果7项,连续六年获市QC成果发表“组织奖”。
五、企业基础管理不断加强。
实行部门对口职能管理目标责任制,强化系统管理;举办公司三个标准宣贯培训和考试,强化执行力,确保企业标准的贯彻执行和整体目标的实现。
全年收回拖欠工程款3000万元,其中收回账龄2年以上应收外欠款1000万元,占应收款额的30%。建立由法律事务工作者和基层单位法务干事组成的法律服务体系,签订法律管理责任书,防范经营法律风险。认真做好应起诉案件工作,全年应起诉案件共174件,标的24129.93万元。加强审计工作,邀请审计机构对公司14家基层单位经济责任制承包情况进行了审计,做好离任审计、审计,对个别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并已限期整改。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稳定核心员工为重点,继续实行差异化用工策略,继续强化绩效管理工作,有效地推进了公司各项管理工作的提高和员工自我管理机制的建立。全年员工平均人数11232人,其中参保正式员工777人,弹性聘用管理和一线生产劳务用工10455人;管理和技术人员795人,其中弹性聘用109人,新聘员工83人,退休及解除劳动合同81人;现有经济技术人员741人,其中中高级职称269人,初级职称472人;现有注册建造师213人,其中一级注册建造师68人,二级注册建造师145人,其他各类执业资格注册师12人;现有各类职业资格证、上岗证、从业资格证、特种作业及三类人员安全证件880本(套),其中国际项目经理证5人,职业项目经理证15人,项目部五大员岗位证670人,财务、人力资源、档案、经营、文秘等从业资格证80人,电焊、起重、电工等各类特种作业资格证60人。全年继续教育、三类人员考试、岗位培训、学历提高等1800余人次,企业三大标准培训考试300余人,与劳务公司合作培训班组长120人。加强员工社会福利工作、全年提取社会保险和公积金1053万元,同比增长13%;支付员工医疗费44.34万元,发放退休人员补贴费用50.60万元。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参保正式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100%;公司劳动管理经市劳动行政部门年检合格获A级单位。出台《工程项目部用工与工资管理办法》,建立民工工资支付应急预案,切实维护民工合法权益。
六、创建和谐晟元,以优秀文化打造晟元软实力。开展十七大主题教育、“兴我晟元、创新创业”大讨论和“我与企业共命运、同舟共济谋发展”的征文比赛和主题演讲活动,激发员工坚定信心,共克时艰,正视大环境的挑战,为晟元持续发展奋力拼搏。抓好民工工会组建工作,全年新建项目部工会7个,2000余名民工加入工会,新员工工会入会率达98%以上;举办工会干部专题培训班,努力提高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工会结合夏季防暑降温检查和慰问工作,深入13个基层单位、项目部进行重点安全隐患检查,重点抽查现场民工居住、饮食安全,以确保民工的生命安全;开展创建“文明现场和谐工地”活动,其中一个项目部已通过验收。组织安全宣传文艺小分队到项目部演出,受到义乌市领导的高度赞扬;600余人参加市总工会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采用多种形式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营造安全生产氛围,收到良好效果。组织“晟元之星”评选表彰活动,成功举办公司首届职工运动会,来自基层单位的11支代表队368名员工参加了14个项目的比赛。
加强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消防管理和档案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全年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24份,外出施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15份,出具计生证明13份。公司重视安全保卫工作,组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15个、治保调解小组15个、义务消防队8个,签订综合治理责任书28份;办公大楼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对消防安全系统进行检测,调解处理各类案件纠纷50多起,确保企业内部治安稳定和消防安全。全年立卷归档文书档案78卷,技术档案1387卷,统计档案8卷,财务档案700卷,查借阅档案531人次。继续抓好子公司档案管理达标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档案管理。
宣传工作卓有成效。《晟元集团报》每月按期刊出,先后获全国建设行业内部报刊“金页报刊”和浙江省建筑业报刊评选一等奖;在《施工企业管理》、《建筑时报》、《浙江建筑业》、《金华日报》、《浙中建筑》等报刊杂志发表种类报道、论文29篇(则);获浙江省建设政研会“和谐文化建设征文”
二、三等奖论文、市直党建调研和理论文章三等奖各1篇。
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年系列活动,编辑公司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纪实专题片和资料册、2000-2008年宣传报道汇编;重新修订编制企业画册。根据“三五”企业发展规划要求,重新修编《企业文化建设纲领》和《晟元集团企业文化纲领》,着力增强晟元集团的软实力。
积极为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奉献爱心,履行社会责任,争做优秀企业公民。“5.12”纹川大地震后,广大员工捐款382125元,受到浙江省慈善总会的通报表彰;公司110名党员还交纳特殊党费30700元再献爱心。公司捐资20万元修建的贵州省思南县风清小学(晟元希望小学)即将竣工,公司员工结对资助36名贫困学生达2万余元。
致远建设咨询监理公司2008主要工作业绩
2008年,主要业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营领域进一步拓展
为应对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严峻形势,公司注重在扩大经营范围上狠下功夫。在新增工程咨询、招标代理、人防工程监理资质的基础上,2008年,又新增了造价咨询、水利工程监理等资质,为公司开拓多渠道经营打下了基础。
二、各项经营指标超额完成(1).竣工、开工项目 2008年新开工项目53个,总造价284333万元。其中,土建项目44个,建筑面积243.77万平方米,总造价268938万元;市政、园林项目9个,总造价15395万元。2008年竣工项目53项,总造价318610万元。其中,土建项目46项,建筑面积278.24平方米,总造价307485万元;市政、园林7项,总造价11125万元。2007年新开工项目54个,总造价302087万元;2007年竣工项目59项,总造价173071万元。
(2).签订监理业务合同
全年共签订监理业务合同92个,合同款额3168.06万元,比年初目标的2750万元增长了15.20%。
(3).质量目标:
2008竣工验收合格率100%;钱江杯优质工程4个(建筑面积62393平方米),比年初计划的3个超1个,与去年持平;创双龙杯等市级优质工程12个(建筑面积288183平方米),比年初计划10个超2个。创浙江省安全文明施工标化工地11项;创金华市等地(市)级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化工地23项;创金华市等地(市)级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9项。
三、质量巡检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年共巡检监理项目140项次,累计历时6个月。在被检查的项目中,受通报表扬项目12项次,占总巡检项目的8.6%,受通报批评项目18项次,占总巡检项目的12.9%。被检查工程项目的数量比去年增加9.4%,基本覆盖所有在监工程。
四、人力资源管理,不断优化
受外围环境的影响,2008年人员变动较为频繁。截止2008年底,公司在册员工总数为403人,比去年的399人增加4人;持证上岗人员316人(不包括已获证但未注册的人员),持证上岗率82.5%,比去年增长了1.6%;
全年共组织参加岗位资格考试6批次,通过44人.其中,参加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16人,通过5人;参加全国注册咨询师考试11人,通过2人;参加省监理工程师考试53人,通过19人;参加省监理员考试30人,通过17人;参加国家人防监理工程师培训1人,通过1人。另外,增加高工2人。
五、积极参加公益事业
积极参与社会捐助活动,建立公司“慈善基金”专户,为帮助学校建设、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重返学校做出了贡献。历年来,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致远监理”奖学基金,每年为学校提供2万元奖学金;为柳湖社区提供共建经费1万元,支持社区建设;为金华五中捐资8万元;积极响应由金华市统战部、市工商联合会号召的“千企联千村,建设新农村”活动,与塔石乡井上村结对子,3年来,已共为该村资助扶贫资金9万元,为该村的新农村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参与市妇联“春雷计划”,资助贫困大学生4名;为四川灾区捐款3万元。
五、注重党建工作
1、发展党员工作
2008年公司支部发展预备党员1人;外单位转入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确定为发展对象的1人;2008年向公司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5人,累计向公司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29人。2008年全年共交纳党费3870元。广大党员在交纳党费和向地震灾区捐款的基础上,再为灾区踊跃交纳特殊党费5820元,捐赠衣被100余件。
2、“两新”组织党建创建工作显成效
根据市委组织部和局党委的部署,公司支部根据“五个有”的要求,对党员活动室进行了重新选址和布置,经市委组织部和局党委验收合格,并被市委组织部确定为2009年在金华召开的浙江省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四个备查单位之一。通过大量的创建工作,被中共金华市直属机关工委评为2008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先进单位。
六、获得的主要荣誉
①被浙江省建设厅评为浙江省建设系统信用建设先进单位。
②被浙江省建设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评为浙江省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③被浙江省建筑业协会、浙江省监理协会评为浙江省优秀建筑业企业和浙江省优秀监理企业,总经理赵肖春被浙江省建筑业协会评为浙江省优秀建筑业企业经理(全省监理行业唯一荣誉)。
④被金华市建设局评为金华市先进建设工程监理单位。⑤被金华市建筑业协会评为诚信单位。
⑥被婺城区新狮街道柳湖社区评为社区共建工作先进单位。⑦被金华市人民政府授予“绿化达标单位”。
鼎立建设集团2008主要工作业绩
2008年鼎立建设集团坚持以房地产业、医药、建筑业、橡胶四业并举发展的战略,凭借上市公司的平台,在非常困难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依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上缴东阳税收比上年增长28.8%。
一、鼎立股份顺利摘帽,并成功完成二次增发。集团公司自2006年全面入主上市公司后,全力支持鼎立股份做大做强。08年3月6日上市公司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顺利撤销股票交易特别处理。8月份,又高效完成二次增发,募集资金近5亿元,这是自股改以来的第二次定向增发,大大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和主营业务持续盈利能力,实现了鼎立股份历史性的飞跃。
二、房地产业成为淮安地产龙头。自2005年开始,公司在淮安已累计投资超过15亿元,房地产开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相继开发了大批优质楼盘,成为淮安房地产开发龙头企业。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的香榭丽花苑是集住宅、商贸、娱乐、医疗、教育、文化事业于一体的高级国际社区,荣获“国家明星楼盘”、“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占地650亩的城东花园、徐杨小区是公司与淮安市政府合作的BT工程,被誉为“苏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楼高33层的鼎立国际大酒店,建成后将是淮安第一家五星级大酒店,08年5月顺利封顶并全面进入内外装饰阶段。08年12月30日,上海又传来喜讯,公司成功在上海购买了150亩土地,拟建上海鼎立高尔夫花苑高级别墅群,为09年进军上海房地产开发市场和创造利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医药业特色明显,前景看好。目前,公司下辖宁波药材、江西九华、南昌天一等医药企业。各药业公司充分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亮点纷呈。宁波药材“寿全斋”品牌入选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老字号”,并荣获“浙江省医药商业企业十强”;江西九华药业是国内最大的纯中药栓剂生产基地,5月份又通过纯中药栓剂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验收,其栓剂多项指标位于国内最高水平;南昌天一被江西省科技厅授予“高新技术企业”,其主打产品“虫草川贝膏”为国内独家产品。
四、建筑业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创优夺标有新突破。公司凭借多年来优质品牌和稳健发展的战略,在业务承接、区域拓展、建安产值等各方面稳步提升。在稳固发展原有老基地业务的基础上,高效开发新市场。同时,公司致力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了管理机制,加大了工程监管力度,以创优夺标为核心,深入实施品牌战略。08年公司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1项,省地市级优质工程7项。其中,江苏书香名邸花苑二期工程获江苏省“扬子杯”,金华市金发豪园二期工程获金华市“双龙杯”,淮安鼎立国际大酒店工程创出“江苏省标化工地”等等。公司注重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续写了连续10多年无安全生产事故的记录,被评为“金华市安全生产示范企业”。
五、橡胶业抓技改强管理,品牌效应不断延伸。橡胶业是传统产业。胶带公司深入推进降本增效活动,以新技能求突破,以强管理创效益,市场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进一步发挥。“骆驼”牌再次荣获上海市名牌产品,鼎立胶带再次荣获胶带行业唯一一家“十大宝钢股份优秀供应商”。
一年来,企业在诚信法制建设、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形象方面也都取得了新成效。
华厦建设集团2008主要工作业绩
二00八年,我公司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企,诚信经营,围绕加快企业发展,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重开拓,谋发展,促效益持续增长
公司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业为主,多元经营,建筑主业取得较大发展。根据公司年初制定的目标方针,生产经营工作扎实有效,2008年承接业务达20亿元,完成产值15余亿元,上缴地方税收超500万元。
公司下设12个分公司,施工基地遍布京、赣、皖,在巩固原有的施工基地的基础上,新开辟拓展的青海、柳州、鹰潭等新基地和市场,发展形势比较乐观。2008年先后承接了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实验用房项目建安工程,广西柳州“国信·凤起新都”二期29#-33#楼、会所及5#地下车库工程,杭州市电力局之江用电管理及抢修服务用房工程,西安市铜川市集贤花苑商住楼A、B座工程,郑州市中业大厦工程,江西旺府世家1-4#楼工程,西安海升国际1#楼工程等一批大体量、高标准的施工业务。公司所建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100%,各项经济指标名列行业前茅。
公司以“质量第一,安全生产”为宗旨,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深入开展创优创标工作。截止2008年底,获地市级标化工地4只:浙江理工大学加建2#楼工程,金华市东银大厦工程,郑州翰林居一标段工程,西安金源·幸福源泉2#楼工程;获地市级优质工程西湖杯奖1只:杭州朝晖2#地块工程;获地市级“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样板工地”1只:江西南昌天瑞花园2#楼工程。
公司在注重建筑主业发展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科学决策,推动“三产”发展,今年年初杭州华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位于杭州九堡的“汇盛德堡”顺利开盘。在杭州房地产市场萎靡的情况下,“汇盛德堡”销售量持续攀升。华厦大酒店的餐饮和旅游业务,是体现华厦的一个亮丽窗口,作为东阳市区唯一一家“四星级”酒店,在经营管理方面做足文章,在东阳的服务产业中脱颖而出,受到上级领导以及客户好评。
公司大力投资建设的东阳世贸大酒店是一座集商务会议与旅游为一体的五星级酒店。本酒店建筑面积七万平米,拥有600间客房,同时具备餐饮、康乐、会议、购物、展示、会所等各项功能。先进的设施、齐全的功能,成就浙中地区最具规模和品味的五星级商务酒店。东阳世贸大酒店预计今年年底结顶。
二、立目标,出实招,谱和谐发展新曲
为确保工作的顺利有序的开展,切实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公司将安全质量等重要事项纳入全年发展规划,确立总体目标和责任。年初公司陆续同下属分公司及项目部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督促各分公司与各个项目部、各项目部与各班组、各个班组与每个职工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公司积极响应上级领导部门要求,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国质量月”等活动,并针对质量安全检查的情况,组织人员开展“CIS形象专项整治的活动”。同时每半年组织分公司开展一次顾客满意度调查显示,顾客满意率达95%以上。一年以来,未发生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整体情况较好。同时,公司于年初就要求各分公司与民工签订合同,从而确保能按时保额的发放农民工工资。2008年全年未发生农民工工资问题。
公司全面发展QC攻关活动,各分公司成立QC活动领导小组,分公司负责人具体负责,全员参与,因地制宜的开展工程项目的技术攻关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公司在2000年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基础上,2003年又通过了“质量/环境/安全”三合一体系认证。今年公司贯标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12月份顺利通过2008外审。
三、抓管理,求实效,建完善管理体系
受经济危机影响,面对当前严峻形式,公司狠抓基础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以诚信经营为重点,以高效运作为目标,以职业道德建设为基础,逐步形成了“以情系人、以制度管人、以文化凝聚人”的管理体系。公司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为适应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组织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重新修订了《公司管理制度汇编》。公司总部机关继续坚持每月一次的工作例会制度、部门经理值日制度、员工去向管理制度,有利的推动了机关工作,改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
公司建立健全人才引进、管理使用、激励机制。年初根据工作性质及定岗定员的需要,进行人事调整,使各部室人员配备更趋合理。在人才引进方面,进一步拓宽管理渠道。通过中国建筑英才网、省市人才网和公司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等渠道,根据招聘计划和用人部门需要,共招聘中高级人才十余人,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在对人才的管理使用方面,通过定人、定岗、定责,确定其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同时公司也及时组织申报各类符合条件的职称申报工作。另外还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参加函授、网络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在激励机制这一方面,公司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体制。
四、馈社会,创文明,树华厦品牌形象
今年五月,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董事长许宝鸿带头、公司总部及其下属分公司人员踊跃捐款达120余万元。资助60名贫困东阳普高学生每学期1000元学费,直至完成三年高中学业。
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参加“三城同创”活动,作为东岘社区共建单位,及时参加共建会议,全力配合社区共建工作,完成社区布置的各项任务,共同搞好社区文明卫生工作。在社区“三城同创”活动期间,公司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社区各项文娱活动,如“迎中秋庆国庆晚会”、“三城同创共建和谐吴宁联谊会”。
江北新区石宅小区是我公司“村企共建新农村”的“双百结对”村。在结对共建活动中,注重创新,资源互补,共建工作扎实推进。今年以来石宅小区创建文明村工作,在我公司相助下,组建了文化娱乐活动中心,成立了文艺演出队,文化活动多姿多彩。今年8月石宅小区举办了一台“迎奥运、展风采、树新风”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我公司选送的女声小合唱“拥抱明天”、舞蹈“咚巴拉”得到一致好评。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规模和实力与日俱增,始终遵循敬业、团结、务实、创新的企业方针。2008年获得“全国工程建设行业优秀企业”、“金华市建筑业骨干企业”等荣誉称号。继续保持“浙江省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浙江省优秀建筑企业”、“浙江省建筑业诚信企业”、“浙江省档案管理先进单位”、“金华市文明单位”、“金华市先进建筑业企业”、“金华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东阳市建筑十强企业”、“东阳市文明单位”、“东阳市纳税百强企业”、“东阳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农行AAA级信用等级企业”等荣誉称号。董事长许宝鸿荣获“全国工程建筑行业优秀企业家”、“杭州市慈善个人奖”、“金华市慈善个人奖”、“东阳市建筑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金华市建筑业企业优秀经理”。同时也荣膺浙江省企业发展研究会会长、杭州慈善总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回顾2008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些许不足。新的一年,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公司必定不折不扣按照总体部署,脚踏实地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综合素质,通过更加科学的管理和细致的工作,将公司的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实现公司健康、持续和快速的发展。
新东阳建设集团2008主要工作业绩
2008年,是新东阳发展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外观新颖独特的新东阳建设集团办公大楼落成、集团成立揭牌;机制实现平稳转型;完成建安产值比上年增长100%、施工基地进一步扩大;集团公司被评为金华市、东阳市骨干企业,继续保持东阳市级文明单位称号;通过东阳市级档案达标;完善和重新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形成新东阳企业文化体系;继续保持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完成装饰公司、市政公司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取证工作,顺利通过了三个体系监督审核,完成体系文件的换版;初步建立了集团公司人才库。回顾过去一年工作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主业,多元化稳健发展
08年,是公司新承接业务量最大、完成产值最多,子公司稳健运作的一年。集团公司本着稳妥积极、有序拓展市场的方针,在平稳发展老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基地。先后开拓了四川、青海、河南、河北和省内萧山等新市场,并根据市场发展前景,审时度势,在河北、山东设立了第八建设公司,在郑州着手设立第九建设公司,对规模暂不太大的成都、西宁、萧山、宁夏和本市先后成立了分公司,为公司今后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承接工程项目34项,共计建筑面积达142.8829万平方米,合同造价约为17.66亿元,比07年增加了3.5倍;其中合同额超亿元的工程9项、25层以上高层8项,仅第三建设公司在太原一地承接超亿元工程三项,建筑面积达29.5万平方米,较好地落实公司提出的多承接高、大、难工程项目的要求。在做好新业务承接的前提下,集团狠抓在建项目的进度,使今年完成产值与2007年相比翻了一翻,较大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
集团公司在做强做大主业的前提下,加强对子公司的指导。万博置业有限公司在东阳开发的两个项目,运作平稳、进展良好;鑫盛装饰、新东阳市政等子公司目前业务开展顺利。兴华劳务公司逐步实现施工总承包与劳务承包协调管理的配套体系。
二、提升企业品质,树立新东阳形象 一座城市现代化进程与实力,建筑是代表。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公司办公大楼毋庸置言更是企业整体实力的展现。5月24日,新东阳建设集团办公大楼的落成,大大提升了新东阳建设集团的社会影响力。
企业形象是企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表现。08年在提升公司外在形象、办公条件、现代化办公等硬件设施的同时,与时俱进,围绕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需求,对集团公司内在管理进行了一次深入整改。由集团办公室牵头,各部室配合,几易其稿,体现管理创新亮点的《管理手册》制定并印发到各部室、子公司。从制度上理顺内部管理关系,明确集团定位和子公司定位,形成合力,强化综合实力,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保证新东阳建设集团三年来良性发展的快车驶入更加宽广、快速的跑道。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整体提升了新东阳品质,使08年成为新东阳企业形象建立的标志之年。
三、人力资源管理逐步细化,保障企业发展人才需求 兴企之要,惟在得人。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本,企业要“长大”,争一流求突破,必须从“人本管理”这里找突破口。尤其是经过三年初步成长期的新东阳,如何能够更好地吸引人、管理人、留住人,仅靠重组之初的领导魅力,是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08年,人力资源部组建,使人力资源管理从原来的事务性、应付性向管理性、专业性转型。重新疏理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结合经营过程中所需各类证书的情况,有争对性地组织培训、取证,共取得三类人员证书83本、中岗证书22本、职称证书55本;制订了《人力资源管理办法》,从集团公司、子公司、建设(分)公司自上而下统一实行三级招聘、二级管理,突破了从前仅靠人情管理的现状,用先进的管理体制,激励人、留住人。建立了人才库,并将逐步实现人才共享,保证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根据新的劳动合同法,结合建筑企业的用工特点,分类重新签订了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四、质量兴企,让恒久品质铸新东阳品牌
品牌战略是关系到一个企业兴衰成败、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决策,建筑企业的优质工程是企业品牌的代言人。08年,公司在各项经营业绩上升的同时,继续坚持质量兴企的品牌战略,全年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各类质安检查100多次,发放整改通知单60多份,创出省级优质工程1项、省级文明标化工地3项、地级标化2项、获市级QC成果三等奖。建立完善了质安管理网络和质安管理队伍,对专职质安员以会代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安全意识,从源头上保证了企业平安建设。
以新大楼搬迁和体系文件换版为契机,重新统一了企业形象设计,制作成光盘统一发放,打造完美优质的新东阳品牌。
五、安全合理运作资本,加强财务管理力度 任何企业只要能够合理地运用好资金成本,必定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08年,尽管国家对基础建设投资进行了宏观调控,许多建筑企业都受到较大影响。但新东阳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吸引一些银行主动上门授信贷款。公司结合现阶段经营需求,根据轻重缓急合理地安排各类资金借贷。为保障企业发展,强化管理,制定了《资金借贷管理办法》,从制度上进一步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命脉,财务队伍又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公司进一步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以会代训,提高了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不定期组织财务检查,加强监管与指导,防范于未然。
六、培育新东阳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团队
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经过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企业发展、团队凝聚的过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文化建设更是成为企业各项工作的重心。公司利用大楼搬迁,整体形象提升的有利时机,完善了各类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了员工活动场所、阅览室、员工食堂、“员工之家”、“党员之家”等一系列硬件设施,丰富员工的生活;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注重组织建设,及时吸收新党员,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岗位技术比武;建立了新东阳网站,为加强团队的沟通与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工会组织以民工学校为阵地,关心教育员工;监督基层单位及时发放民工工资,确保企业和谐。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健康发展,获得员工的认可、社会的尊敬,就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08年汶川大地震,牵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公司全体员工积极为灾区人民捐款,公司董事长、总裁带头捐款六万和五万元,全体员工共捐得款项近百万元;6月初,副总裁何刚平不惧余震的危险亲自带领施工队伍到青川援建临时用房;9名党员同志交纳特殊党费14500元;公司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青川灾区,12月10日,公司领导带着浓浓的爱心为青川县观音店小学送去首期15万元奖学金、助学金以及22套教师工作服、500套学生校服。此项基金期限为五年,充分体现了企业发展及时回报社会的拳拳之心。
浙江土木建设有限公司开展民工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2月13日,浙江土木建设有限公司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国际会展中心Ⅰ标工程施工现场开展民工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为节后开工确保安全生产做好充分准备。
节后一上班,浙江土木建设有限公司即按照“一线操作工人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做到每人持证上岗,教育领先,交底在前”的要求,特别选用一套专为农民工“量身定做”的音像教学片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内容为《钢筋工》、《焊工》、《架子工》、《砌筑工》、《抹灰工》、《建筑电工》、《油漆工》、《中小型建筑机械操作工》、《木工》、《防水工》、《建筑业农工务工常识》等十一个大块,并通过民工现场提问,安全员即时解答的教学方式,使近百名民工较系统掌握了岗位知识、质量安全、文明生产、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毛应建
叶康)
广宏建设公司2008主要工作业绩
2008年,公司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优胜单位、金华市建筑业龙头企业、金华市先进建筑业企业、金华市文明单位、东阳建筑业十强和骨干企业首位等。何飞龙总经理也被评为第一届浙江省民营经济领军人物、东阳市建筑业管理优秀人才。综观08年工作,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回顾。
一、完善体制,规范制度,行政改革和教育培训有成效。制定了《行政改革方案》。进行了部门优化设置、管理人员调整和机关车辆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制度化建设,整顿了机关工作作风,严肃了工作纪律。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管理制度》。
公司全年共组织中岗证书取证、二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各类考试、教育培训10余次,参加人数约378人,为公司资质增项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转变思路,控制风险,狠抓经营效益最大化。
1、及时控制风险。为了降低企业资金风险,垫付资金高的项目不接;为了最大化利用建造师资源,工程量较小的项目尽量少接;为了保证项目的正常运作,信誉低的项目经理坚决不用。
2、加强在建项目风险控制。一是对边远项目和“问题项目”实行重点关注政策。即“重点检查、突击检查”相结合,“跟踪监督、不定期指导”相结合,还落实公司各级领导和责任人的对接,及时查访,及时掌握了解项目情况,帮助处理突现和疑难问题。对所管项目建设过程中资产的正确运用、各类经济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执行、施工合同的履行、国家规范、标准及公司二大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在项目的全面贯彻执行等的监督职能作了明确,在控制管理成本,掌握项目情况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重新修改出台“在建项目情况月度统计表”,使公司职能部门对每个在建项目的月度完成产值、创优创标和形象进度等内容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3、加强遗留问题项目处理及清欠工作。
由经营、财务、法审成立清欠工作领导小组,一方面清理历史旧帐,一方面控制在建资金,力求逐年降低应收款额度。清欠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就公司“遗留问题”,“清欠问题”召开研讨会,提出了各种应对措施和方法:一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对接监管和服务。二是加大清欠工作力度,回笼资金。
三、安全生产措施得力,安全工作进一步得到强化。
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视为全局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是坚持层级管理,明确安全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有效发挥了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的职责和作用;二是积极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制定企业安全应急预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应急演练;三是坚持定期大检查与不定期重点抽查相结合,强化各项安全措施;四是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五是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月”活动,确保了项目安全生产始终处在“可控、在控”状态。
四、文化建设有声有色,抗震救灾表现突出。
08年,广宏公司党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公司工会组织机关女职工开展了庆祝“三八”妇女节羽毛球比赛,组织员工观看了市总工会职工艺术团“送戏到企”的慰问演出和“情系职工、服务会员、休闲旅游”活动;公司团总支开展了“五四”青年节野外拓展训练活动。尤其是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公司工会立马发出“爱心捐赠倡议书”,积极组织机关、分公司职工为灾区捐款、捐物、献血,全公司上下共收到捐款30多万元,其中何飞龙总经理个人向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浙江建筑业》、《浙江建筑安全》、《浙中建筑》、《东阳报》等媒体对公司的赈灾情况作了报道,公司内刊也开设了“特别报道”栏目进行重点报道。充分体现了“广宏人”的爱心和优良品德。
金厦建设公司2008主要工作业绩
2008年是我公司的发展年。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总体上可概括为四句话:经营业绩稳步增长,企业管理日臻完善,重点工作接近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紧抓不懈。
一、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全年新承接工程业务20.82亿元,其中跨工作量18亿元,比年初制订的经营目标超额38.8%,比2007年16.5亿元增加了4.32亿元,提高了26.18%;全年完成建安产值12.08亿元,超过年计划20.8%,比2007年增加4.08亿元,增长51%;全年上缴税收4000余万元,其中上缴磐安县财政税收300余万元,比2007年增长76.47%;完成国外建安产值1200万美元;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达100%;向国外输出劳务人员240人。
二、企业管理日臻完善
1、狠抓施工现场管理,重视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取得了质量安全双丰收。永康五金城二期商务办公楼工程荣获了2008“钱江杯”优质工程奖,这是磐安县建筑企业所获的首个浙江省优质工程奖;宿迁浦东国际花园项目部获得了5项宿迁市“项羽杯”优质工程奖和7项市级文明标化工地;安徽繁昌阳光花园项目部获得了芜湖市文明标化工地;浦江东方和园项目部获得了金华市文明标化工地。
2、加强财务监管力度,资金管理措施更加到位。公司从加强会计队伍力量着手,开展委派会计业务培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尤其是对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采取了统一开设银行账户,开通网上银行,远程监控管理资金流,实现现金流量网上周报制,工程款通过指定账户统一调度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防止和杜绝了资金管理失控的问题。
3、规范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控制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公司各处室与项目部密切合作,各类合同的评审、签订、履行都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管理程序操作,及时了解掌握业主信用状况,有效地防范了企业经营风险。各项目部及时发放民工工资,一年来没有发生拖欠民工工资现象。公司通过了2008金华市信用管理示范企业验收;全省重点工程招投标领域企业信用评级获得了AAA级的评价;12月底向中国建筑行业协会申报了首批国家级三A建筑业诚信企业。
4、推行绩效考核制度,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根据各岗位2008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采取逐级考核的办法,对每位员工进行工作绩效量化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年薪挂钩。绩效考核制度对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明显的作用。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更加优化,人才培训,职称晋升,人才的配置和使用等制度更加完善,对项目经理等重要专业管理人员采取优奖劣汰的办法,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经理队伍的整体素质,2008推荐了一名浙江省优秀项目经理,这是磐安县建筑行业从未参评的一个空白奖项。公司人员结构趋向合理,增加了委派会计,缩减了公司机关办公人员,从而体现了开源节流的积极作用。
三、重点工作接近目标
1、国际市场开拓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我们加快了开拓国际建筑市场的步伐。除了蒙古分公司承建的项目在正常施工外,阿尔及利亚折合9亿元人民币的住房建设项目工程已经中标,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广场10亿元(人民币)造价的工程项目启动了洽谈程序,其总承包方案已经基本商定。
2、国内市场稳步发展,亿元基地脱颖而出,重点工程承建再取佳绩。为了拓展市场,增强承接工程项目能力,2008年新增设了直属公司、第一分公司、东海分公司等分支机构,在巩固老客户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诸多开发商、建设单位建立了新的业务联系。广东、河北、西安、河南、贵阳等地的分公司或项目部承接业务能力后劲十足,发展成了产值超亿元的施工基地。在承接浙江省重点工程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继申嘉湖高速公路J19项目部荣获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后,7月份,我公司又以5100.27万元的造价,承包了浙江省重点工程——诸永高速公路仙居、永嘉段项目房建施工工程。
3、召开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工作会议。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公司在11月初召开了一次由中层骨干和项目经理参加的,以认清形势、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确保公司稳健发展为主题的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挺直腰板、处变不惊、内抓管理、外拓市场、争抢先机、稳中求胜”的经营策略,为今后一个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4、档案管理省级达标通过验收。为了使公司的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公司把档案管理达标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一系列的档案归集、整理及其整改工作,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面貌大为改观,档案室从硬件设施到档案整理使用均符合标准要求,于12月24日通过了档案目标管理省级认定验收。
5、集团公司组建工作准备就绪。按照年初组建集团要“统筹规划、精心组织、逐步推进,稳妥实施”的计划,今年基本落实了组建集团的各项准备工作,集团名称已经预先核准登记,子公司的变更登记已大部分完成,集团公司注册资料基本准备就绪。
四、企业文化建设紧抓不懈
公司每周安排半天时间组织员工学习,提高员工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使广大员工自觉遵纪守法、遵守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公司党支部和工会工作不断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今年的抗震救灾募捐活动中,公司广大员工积极捐款捐物,全公司共捐款35万元。公司工会在高温季节会同行政对各项目部的一线员工进行慰问活动,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10月初,公司出资承办了由金华市体育总会和桥牌协会主办的“金厦杯”桥牌联赛,公司桥牌队在金华市桥牌联赛总决赛中获得了冠军。这是我公司重视社会公益活动,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又一体现。
创业建设公司2008主要工作业绩
2008年,公司全体员工围绕着公司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面对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信息高度透明,行业管理日趋规范,施工技术不断升级的形势,正确认识公司在市场中的定位,强化竞争意识;提高公司内部管理水平,控制成本,改善服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努力完成各项指标
2008年,完成了装修装饰一级资质的申报工作,完成了“三合一”内审和外审换证工作。完成产值104599万元,完成县内地方税收538.9万元。创出了上海市“白玉兰杯”一项,省标化工地3项,省级优质结构1项,金华市“双龙杯”一项,创市级优质结构文明标化工地各4项。
企业先后获得了浙江省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上海市建筑业诚信企业,金华市建筑业肯干企业,金华市“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浙江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浦江县十佳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全年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发布招聘信息十多次,累计应聘人员30多人。制订《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劳动合同台帐》并做好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的新签、续签及管理工作;依法办理日常调动、新增人员的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的增减手续158人次;新建集团公司人事档案及电子档案资料42份;及时登记、汇总员工取证资料档案;组织参加各类培训、考试、考核、评审;完成了高级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的申报;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的考试注册等工作,至今已有一、二级初始注册建造师和临时建造师57人(其中一级26人,二级31人),通过增项注册8人。一年来共组织各类证件的培训、考核、考试、评审331人次,取得各类证件252个;累计各类考试培训、取证费用12.92万元。
三、加强安全质量创新
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公司以“抓质量安全、树企业形象”为统领,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质量为先”的工作理念,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入开展以“安全生产月”和“八个一”活动为重点的“安康杯”劳动竞赛活动。狠抓了工程的现场管理,对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安全生产疑难问题克难攻坚,实现了工程的安全生产及质量、安全创优目标和安全、质量监管工作目标,为促进公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工作中以安全生产措施为契机,切实查漏补缺,逐项落实安全整改措施;以制度来规范管理。2008年共出动质量安全综合检查260余人次,出具整改通知书48份,相关整改意见760余条,整改内容基本整改到位,对整改不到位处及违规违章的项目部和个人处以相应的经济处罚,树立了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威慑性,促使了公司质量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四、狠抓技术创新
增强企业竟争力 为了加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技术含量,按照公司的发展规划,在项目部全面开展QC小组活动,充份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2008年的三月有五项QC小组成果参加了金华市第十次QC成果发表会,其中获得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 发表奖二项。四月份,黄宅·嘉毅金色海岸项目部QC小组被评为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为了进一步加强QC小组活动管理,引导各分公司和项目部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活动,把成果汇编成册,发放给相关分公司和项目部。
认真做好新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的审核工作,根据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对住宅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水平,编制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控制技术措施,并对企业标准按公司先进水平进行了修改和整理。
五、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扩大公司社会声誉
“春泥计划”是今年省文明委为了促进全省农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而制订、推行的一项工作计划,公司响应县政府号召,对“结对帮联、共创文明”行政村檀溪镇寺前村的图书室、活动室、电影院等活动场所进行装修和改造,并新建二个篮球场、乒乓球场,捐赠图书,学习用品,活动器材;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推荐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县建设新农村从我做起”演讲比赛并获二等奖,参与县总工会、共青团浦江县委、浦江青年联合会共同举办的迎奥运“浦江青年职工趣味运动会”,公司十名青工运动员经过奋力拼搏,夺得了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多次组织全体员工参与“慈善一日捐”,捐资、捐物、捐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无情人有情,汶川地震牵动着创业公司每个干部员工的心,总公司发出倡议书后,得到全体员工热烈响应,在二天的时间内就筹集了爱心捐款五万多元。公司响应市局号召,积极参与灾区重建,及时完成市局布置的工作任务。
六、提升企业文化,增添企业活力
公司创办的“创业建设报”到现在共出版十八期,该报作为企业的内部报刊,对促进文化交流,探讨施工经验,丰富员工精神生活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在全省建筑业报刊评比中再次获优秀奖。
随着企业网站应用层次的不断提高,对公司的网站进行了更新,丰富了网站内容,加强公司的网站管理。
七、提高企业凝聚力
党工团建设共发展
党支部和工会组织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组织党员参加十七大精神竞赛活动,完成市非公企业党员示范点申报,组织党员向县关爱基金、5.12地震捐款,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政治建设,使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建立了党员示范岗,开展了党员责任区活动。新发展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转正2名。获得了县非公企业先进党组织称号。
公司充分发挥工会和共青团作用,组织员工去旅游,组织员工体检;高温季节由单位主要领导带队奔赴各项目部、工地进行慰问、发放防暑降温用品,对生病住院职工也及时予以慰问,今年四川大地震后,工会组织对各项目部灾区职工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给予精神和物质帮助,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凝聚力,稳定了职工情绪。
新华建设公司2008主要工作业绩
二OO八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公司也同全国一样取得优异成绩。一年来,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创优质、树品牌”发展思路,遵循“规范操作、精心施工、诚信服务、争创一流”的质量方针,重视机械设备投入,实施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科技创新活动。2008年所承建工程的合格率达100%;完成建筑工程产值20210万元;上交利税993.3万元;解决就业人数2767人;发放工资近7000万元。2个项目获得浙江省建筑工程“钱江杯”奖;3个项目获“省安全文明施工标化工地”奖;3个项目获“金华市优质结构”奖;2个项目分别获金华“双龙杯”奖和永康市“方岩杯”奖。公司连续4年被评为“永康市劳动管理信得过单位”、“浙江省建筑业诚信企业”,被评为“永康市纳税优胜企业”、“金华市安全生产示范企业”。徐玲玲总经理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
一、多学习,提素质,增强凝聚力。
知识是无价之宝,力量的源泉之一,不断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必要途径。员工学校是加强员工教育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的阵地和平台。员工素质决定员工技术水平,是企业工程创优质、树品牌的基础。一是今年来公司领导亲自带头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教育,还主动选派骨干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业务技术教育培训、学习达200余人次,培训经费达5万多元,二是在公司和各项目部积极创办员工学校,利用这一平台,使用现有场所和教学工具,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为教师,组织员工开展“观奥运”、“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畅谈会、职业道德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文化教育、项目部施工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法律规范、操作规程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多种形式的各项业务技术学习教育培训。这样既培养了他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理念,尽快适应工作生活环境,又满足了员工在物质、文化、技术、政治和维权等方面需要;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又为创优质、树品牌工程创造了条件,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二、以人为本强管理,把员工权益放在首位。
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员工既是企业的创业者,也是企业的主人。管理主要是管人,就是管心。管心就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公司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加强员工管理,稳定员工队伍,维护员工权益,作为保障企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首先: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知人善用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今年来,公司先后积极引进各类人才百余名,根据各人的特长、专业技能和要求,合理安排到所需的岗位,使其人尽其才,各尽所用。同时与他们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完善员工管理考核奖罚、工资福利待遇、节假日休息等规章制度,落实好涉及切身利益的工资待遇、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维护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其次:在项目管理中,从抓工程进度、技术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材料管理、成本核算、资金使用到员工的吃、住、生活卫生环境与员工工资发放等各个环节。公司坚持以诚待人、以信留人,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对项目部安全生产设备资金投入和员工工资发放,不管工程项目资金运作遇到多大困难,公司始终把安全资金投入和兑现员工工资放在首位,公平、及时足额把劳务工资发放到每个员工手中,从不拖欠,更不赖帐。几年来从未发生员工工资纠纷和民工闹事上访事件。公司连续4年被永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劳动管理信得过单位和被评为浙江省建筑业诚信企业。其三:合同、档案管理名列前茅。合同、档案是公司重要的信息资源,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合同档案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司领导十分重视合同、档案的管理,把合同、档案管理同创建诚信企业结合,列入领导议事日程,建立管理机构,明确分管领导,配备专职人员,完善健全二十余项规章制度,投入资金5万余元整理自公司创立以来积存的各种文件、图纸、技术资料千余卷(册),并编目上架,保存和开展利用,为企业经营、工程结算、财务管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维护了企业的权益。被评为“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A级单位”,在永康市建筑企业中名列第一。
三、争创标化工地,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安全是职工最大利益。公司以“创标化工地”为契机,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根据上级部署认真开展企业安全隐患整治、“百日安全督查”活动。一是从完善制度,增加设施投入,提高员工意识、防护能力入手。及时修订、完善、二十余项规章制度、规范,结合项目部实际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投入数百万元购入施工机械设备和防护用品,确保施工安全。二是注重抓骨干、抓重点、抓难点。从公司到项目部做到自查、互查、抽查结合。深入现场、项目部、班组认真开展安全法规知识教育培训和安全隐患的整治督查活动。以规范标准为依据,结合实际,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发现事故隐患决不放过,严肃认真整改。做到思想上警钟长鸣,制度上严密有效,资金投入保证需要,技术设备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严格细致,隐患整改快速彻底,事情处理严肃认真,无发生安全事故。今年来购买、发放各种培训教育教材1000余册。组织参加各级教育培训200余次,自己组织培训教育2600余人次,培训经费达3万余元。公司承建的浙江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厂房工程被评为“省标化工地”奖、“金华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奖,并被推荐申报金华市“双龙杯”奖。公司被评为“金华市安全生产示范企业”,是永康市建筑业唯一的一个单位。取得安全效益双丰收。
四、以质量求发展,以品牌拓市场。
以质量求发展,以品牌拓市场是企业成功的基石。公司始终坚持“以诚保质,以质取信,勇创品牌”的经营理念,把工程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企业竞争的基础来抓。项目是企业效益的源头、形象的窗口和管理的落脚点。工程项目中标后:一是公司选配技术好、能力强的骨干组成项目管理班子抓工程管理,公司领导分工蹲点、联系工程项目,指导监督项目部,以对历史、社会、业主高度负责与精益求精的精神,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齐心合力、精心施工。二是各项目部从项目经理、技术人员直至每个员工严格以现行有效的施工规范、标准、工艺、设计要求为依据,从我做起,点滴抓起,精心操作,环环紧扣,步步扎实。全面实施“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四控制,“合同、信息、现场”三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工期目标实现。今年来公司所承建的工程项目合格率达到100%。公司承建的永康市重点工程,金华海关驻永康办事处业务技术大楼,金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永康办事处业务用房工程,分别获得2008年“浙江省建筑工程钱江杯奖”,占永康市获奖工程二分之一,为永康的城市文明建设增添新的亮点。三是积极向杭州、丽水、衢州地区市、县,拓展市场,并承建部分工程。最近又中标参建永康市重点形象工程之一总部中心C-3地块商务楼,工程产值为1.6亿元,企业在永康信誉度直升,市场更广阔。
公司虽取得巨大成绩,这只是刚刚起步,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在新的一年里,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克难攻坚,顺应时势,立足新起点,争创更多的优质品牌工程而努力奋斗。为永康的城市建设增添新的亮点。
金华市工程建设第十一次QC小组成果发表会
获奖名单
一、组织奖
东阳市建筑业协会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新世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等奖 企业名称
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新世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世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QC小组名称
技术中心QC小组
合肥市中心医院QC小组 冯金荣QC小组
中天市政分公司QC小组 潘小全QC小组
QC课题名称
钢十字梁装配式塔吊基础研发与应用 型钢与?准48钢管组合支模创新与应用 型钢混凝土转换桁架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 创新大口径PCCP管安装工艺 提高不锈钢板踢脚线成型质量 三、二等奖 企业名称
浙江东阳木雕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新东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鼎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晟元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龙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广宏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创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QC小组名称
普陀山项目部藻井拼装QC小组 基地综合楼俞桂良QC小组 鼎立广场项目部QC小组 湖州二环南路项目部QC小组
金华市诚融园艺有限公司厂房项目部创优QC小组 中天二建省人民医院项目部QC小组 金基·晓庐项目部QC小组
武义工商事务中心办公楼工程QC小组 杭州市委党校迁建项目QC小组 东阳市人力资源市场一期QC小组 黄宅嘉毅·金色海岸项目部QC小组
QC课题名称
确保古建藻井拼装质量 提高砂岩板铺贴质量
高层大悬挑结构施工技术的改进
解决桥梁箱梁0#节段混凝土表观裂缝问题 外墙干挂花岗岩质量控制
确保2.5m厚重晶石地下室顶板支模架施工安全 提高聚氨酯发泡喷涂屋面保温施工质量 水泥彩瓦屋面质量控制
提高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合格率 研究拉结筋锚入砌体施工新方法 提高民工安全意识 四、三等奖 企业名称
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振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世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晟元集团有限公司 成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永康市新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名称
武义县隆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东阳市南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金华金宇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华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核工业金华建设工程公司 浙江创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金华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金华市三方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新华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金磐建设有限公司
武义县金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QC小组名称
望湖城XI标段项目部QC小组 中天二建机关QC小组
杭州市严家弄路工程QC小组 永康市物流中心营业房项目部金国春QC小组 义乌国际会展中心项目部QC小组 浙一医院项目部QC小组 黄华通项目部QC小组
常宁帝煌大酒店项目部QC小组
永康市森林消防指挥中心工程QC小组 中天浦江便民服务中心项目部QC小组 QC小组名称
县实验中学图书科技楼工程QC小组
永康市五金城一期七区市场改造一标项目部QC小组 浙江博尚电子有限公司厂房工程QC小组 海升国际1#楼工程QC小组 义乌污水处理QC小组
兰溪粮食储备中心项目部QC小组
东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QC小组 送电一班QC小组
环城南路延伸工程Ⅰ标项目部QC小组
永康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厂房项目部QC小组 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期——万吨冷库QC小组 王宅小学教学楼QC小组
QC课题名称
楼层临时垃圾通道设置 确保高处作业吊篮使用安全
大跨度桥梁拆除新工艺的探索与应用 变形缝结构施工支模体系创新 确保高大结构门式支模架搭设质量 地下室自防水底板混凝土防裂控制 降低养护混凝土自来水用量 框架柱混凝土质量控制 提高屋面分仓缝施工质量 强化项目安全管理 QC课题名称
提高瓷质内墙砖阳角施工质量 外保温女儿墙压顶的工艺改进 提高大型厂房地面的施工质量 保证GBF空心楼盖施工质量 降低钢筋混凝土水池的渗水量 确保18米跨拱板的质量 防止柱阳角漏浆
优化夏季高山基础养护质量 减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隐患 提高外墙真石漆观感质量
提高混凝土无梁板与柱帽施工质量 构造柱模板安装防止漏浆
第十一次QC小组成果发表会点评
丁家荣
我受金华市建筑业行业协会委托,对本次QC成果发表情况进行点评。
一、对本次QC成果的主要优点汇总如下:
本次QC成果发布会共收到QC成果74个,类型涉及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总体质量好于往年。
1、大部分QC成果课题名称确定规范、简洁、明确、针对性强,避免了以往课题过大、过空,名称太长,不精练等缺点。其中大部分成果选题理由简明扼要,能用数据或图表说明选题的必要性、具体性和充分性。
2、值得可喜的是,此次QC小组活动成果技术含金量较高,对在实施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措施纳入企业有关工法、标准、规程、制度。有很多工艺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如“大跨度桥梁拆除新工艺的探索与应用”、“钢十字梁装配式塔吊基础研发与应用”等在课题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修订后申报省级工法乃至国家级工法,为后续工程提供了参考。大多数的成员能够针对新形势、新问题积极创新,通过有效的、求真务实的活动,为企业解决了许多现场实际问题,尤其在建筑节能、绿色施工方面有了新的研究,如“降低养护混凝土自来水用量”、“确保胶粉聚苯颗粒外墙保温系统施工质量”、“确保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提高聚氨脂发泡喷涂屋面保温施工质量”等,取得显著成效,对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节能降耗,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了QC小组活动的积极作用。
3、大多数小组活动符合PDCA循环程序:从选择课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确定主要原因、制订对策、按对策实施、检查效果、制定巩固措施、总结和下一步打算都符合要求。活动中广泛运用了许多数据和图表来说明问题,应用统计工具的意识和水平较往年有所提高。
二、本次QC成果存在的问题
1、统计工具的运用有三方面的问题:
(1)规范的排列图非常少,至少有1/3多的排列图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现状调查后,未列出质量缺陷频数统计表,缺少画图数据。累计频数计算有错误。
“帕累托”曲线的起始点标注不正确(应从坐标0点开始),频数、累计频率标注位置不对,频数应注明计量单位,每个矩形应标明频数,标题不规范。制图人、日期等有漏标现象。
画图后未作任何分析,未具体找出主要的质量问题。
(2)用于分析原因的因果图、关联图偏简单,对4M1E分析不深入,基本上是第一层原因。如“工人质量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设计不合理”、“设备老化”、“责任心不强”、等等,而怎么“不规范”、“不到位”、“不合理”,为什么“老化”、“不强”、“不规范”,都还可以往下进一步分析,直到可以直接采取措施的程度。也有的因果关系不严密,或者原因和结果间无因果关系,甚至有的因果关系颠倒,如:“基层表面有油污、浮尘”是原因,“基层清理不干净”是结果,箭头从原因指向结果。类似的逻辑关系错误可以在很多QC成果中找到。
(3)工具运用还不够广泛,表现在应用工具的种类偏少,以排列图、因果图、关联图、对策表为主,缺乏新意,建议今后加强统计工具的学习和实践,将更多有效的统计工具应用在QC小组活动中,提高活动的水平。
2、要因确认有四方面的问题:(1)末端因素没有逐条确定,有遗漏,如因果图、关联图末端原因明明有10条,到确认表中却只有8条,而且文字描述不一致。(2)要因确认的方法不当,应该是运用现场测试、测量,现场验证,调查、分析等科学的方法来确定,而不是采取讨论通过、举手表决、打分法或其他主观办法决定。(3)要因确认的过程和内容偏简单,分析不深入,确认要因的论证不足,缺乏说服力、逻辑性差。
3、对策表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1)对策表栏目不完整,“5W1H”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对策表中必须有: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2)很多成果对策和措施混淆,内容相近。其实对策和措施是不同的,“对策”是针对方案或项目提出的纲领性要求,即做什么,而“措施”是对策的具体展开,有具体的步骤,即:怎样做,两者不同。(3)对策表表头不当,即:对策表所列内容的顺序不能颠倒,5W1H的内容位置互换的比较多,要先有“对策”,然后“目标”、最后“措施”,逻辑关系不能混乱。
4、对策实施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对策实施与对策表中措施不对应,未按对策表中的内容逐条实施,针对几项对策要有几个具体措施的实施描述,并与对策表一一对应。(2)对策实施过程描述过于简单,不具体、不祥尽,可操作性不强。此次QC成果中能阐明“何时、何人、做了什么、怎样做、做得怎样”的为数不多。
5、有些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但未提供相关单位对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的证明材料。效果应有充分的证据,尽量用他方数据来佐证,否则难以使人相信取得的效果。在此次QC成果中有体现的如:“钢十字梁装配式塔吊基础研发与应用”,提供了相关部门的经济效益证明。
6、大多数的QC成果没有描述制定的企业工法、标准执行后的效果,不能证明小组成果能够维持在良好水平上。如“我们QC小组对此进行了认真总结,编制了一套详细而完善的施工工艺,向总公司申报公司级作业指导书,企业工法”,在标准化及巩固措施中,没有看到编制的工法是否被批准推行,推行后的效果如何的描述。
7、很多QC成果在下一步打算中未提出新的课题和目标。但象东三建、中天、晟元、鼎立、海天等部分QC成果就在这点上做的很好。
8、在发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1)发表的仪态,有待进一步的改革:如口吃、单手插袋、发表时没有抑扬顿挫的良好口语表述。有些电脑操作员与发表人的配合还不默契、顺畅。(2)在QC成果制作及发表时发现了明显的规范性错误:如金华地区是地震烈度6度以下,不须抗震设防,而某个成果中有金华建筑物按建筑7度设防进行抗震设计。请大家以后注意。(3)制作的QC成果质量还须进一步的提高。制作时,要注意底色与字色的分辨率,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些成果制作粗糙,存在文字、标点上的错误。个别QC成果其实是很优秀的成果,在制作中缺少了效果图,缺少了许多辅佐的动感图片,以至于没有得到更理想的成绩。
以上是本人一点粗漏的见解,若有不对之处,敬请专家、同仁批评指正。若有得罪之处,敬请各位原谅。点评的目的是为了今后大家做的更好、质量更高、活动更规范。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把金华的QC成果做的更好。
(作者系金华市建设技工学校校长、国家级QC小组活动诊断师)
优化建筑业管理工作的理性思考
李克力
改革开放30年来,金华建筑业实现了由“泥木工仓库”向“建筑大市、强市”的跨越。成绩的取得,疑聚着几茬市、县建筑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建筑业协会的领导、各建筑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建筑战线上广大干部员工的心血,承载着几茬建筑业管理者为把我市打造成为建筑业强市的梦想与希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我市建筑业如何由粗放型的量的扩张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的质的提升发展模式转变,做为建筑业管理者不能不做出思考,以引领全行业的发展方向。如何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内优外联”发展战略,优化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内部管理流程,对外采取兼并重组、联合重组的方式延伸产业链,拓宽竞争领域、增强抗风险能力,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如何引导企业做专做精,帮助指导企业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制度构架建设,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而更好地规范建筑业市场行为;如何引导企业由粗放式量的扩张发展模式向集约化质的提升发展模式转进,增大科技支撑做为企业发展后劲,以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如何引导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抢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尤其是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形成企业竞争新优势;如何引导金华市域范围企业相互协作支撑,形成市域经济的强势支柱产业,打造金华建筑业的大市域集团品牌,实施金华建筑业大军团作战,实现更大更好的社会声誉,为金华经济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等等。这些问题,无论是行业管理者,还是企业管理者,都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做为管理者在宏观上应有引导之能,在微观上须有指导之功。
一、加强建筑业管理队伍建设是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呼唤
建筑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这些管理制度与办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发挥了其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金华建筑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壮大,也正是因为有过去几茬管理者不断创新管理制度与办法,以不断适应行业发展内在要求的必然结果。因此,一支时刻保持创新精神的管理队伍、一支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思考问题的管理队伍是我们达成目标任务的基础保证。
1.创新管理理念,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提升管理工作层次
管理就是服务。首先,服务是一种态度。没有对自身职责做到清晰的认识界定,没有为社会经济发展事业献身的执着热情精神,是很难把管理工作做好的。要使团队的事业不断推进发展,就必须以满腔热情的态度做好服务工作,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理念混迹于社会事物的管理之中。
其次,服务要有准则。服务(管理)要体现鼓励先进,鞭策(反对)落后的“是非”观。比如说:我们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要体现扶优扶强的原则精神,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对只顾赚钱而社会责任缺失的,就应该让其在行业内没有活动市场,使其自感可耻,从而敦促其重新拾起缺失的社会责任而一道前进。那种不分“良莠”一视同仁的服务态度是不可取的。
最后,服务要讲究方法。所谓讲究方法无非是一方面要求做到对事物的逻辑关系有个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对人的情感因素有个基本认同,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多行换位思考,我们的方式方法就必然会得到被管理(服务)的对象的认可和首肯。
2.创新学习方式,打造学习型工作团队,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一是没有新的学习观就没有新的领导(管理)。不断地学习创新是新时代领导(管理)工作的前提。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科技进步或时代变革,都带来了领导(管理)方式的改变。要使我们的指导具有权威性,进而转化为执行力,我们的指导就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断变化的实际,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思考,通盘掌握专业管理知识,不仅要做到能对显现的问题就事论事,还要做到能从显现的问题背后发现潜藏的危害,使我们的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前瞻性、预见性,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
二是专业监督检查指导要体现专业化水平。我们的管理(指导)是要切中要害的指导,不能仅停留在面上的泛泛指导,因此不仅要对现场中存在的直观问题进行指导,还要将其上升到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规程规范层面上进行指导,使我们的指导真正起到启示的作用、警示的作用。比如质安站的检查评价内容要随着实践认识的加深,不断丰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如安监三阶段评价的内容过于单薄,亟待丰富完善加以改进,以使我们的主观评价尽可能地逼近客观事实,更具客观公正性。
三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之策,提升解决处置问题的能力。我们的指导是对一定的实际,一定实践的指导,如果我们的指导脱离了客观,就要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在工作指导上就会犯错误。我们的认识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我们工作指导上的体现就是实践——指导——实践——再指导——再实践。比如通过调查研究(实践)我们认识到了现场管理人员到位及履职情况的问题,经分析研究原因(认识)后找到了监督管理的办法,督促(指导)其加以改进。因此说调查研究既是世界观的问题,也是方法论的问题。
3.创新工作机制,规范管理流程,提升管理体系协调运行能力 努力构建“归口管理、统分结合、条分细理、纲举目张”,权责归
一、责任落实的管理体系。做到有责必有权,有权必有责,责任不推委,责任落实于具体的人,任务完成于具体的人,人人坚守好自己的阵地,坚守住整个管理体系的第一线。体现在具体工作上就是要坚持工作的联动性与一致性的原则。
一是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实施工作联动。一方面是市、县两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联动,围绕着打造金华市建筑业品牌战略,在行政监督检查、评优评先等工作方面统一标准要求、达成工作共识;如通过召开建筑业企业管理工作研讨会(形势分析会)的形式交流管理工作经验,促进区域行业发展的管理水平提升。另一方面是系统内各单位工作上进行协同配合,实施联动。如市建设工程安监站在组织对工地现场进行安全巡查检查时,对发现的无规划许可证、无土地使用许可证、无施工许可证、无资质企业施工以及检查中连续二次下达停工整改的项目主动移交市建设监察支队进行检查处理,形成工作流程的良好闭合。
二是加深对工作性质、任务的认识,寻求工作上的一致性。首先要保证管理体制的一致性。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坚持和倡导市(区)同城同标的管理理念。其次要保证工作任务的一致性。比如局系统单位为达成某项工作任务的需要而拟制的有关政策指导性文件,凡涉及建筑业管理的必须报局相关业务处室进行统盘把关,尽可能避免“不全面”或“各自为政”的问题发生。再次要保证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如局建筑业管理与市建筑业协会对建筑业的工作管理所期望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工作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而已,要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推动及评优评先的评价等方面达成一致,形成合力。
二、加强建筑业工作的有序管理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
我们要保持工作指导(管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就必须跟踪事物的发展变化,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不断修正充实我们的方法和措施,一劳永逸是不存在的,“旧船票”是登不上“新客船”的。
1.改进和完善行政监督检查指导方式
一是完善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流程。局每年组织一次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拉网式大检查,旨在通过检查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并对安全管理问题较多的施工现场实施行政处罚,以起到警示告戒的作用,增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认真负责程度。检查工作由建筑业管理处组织市安监站、市建设监察支队有关人员实施;对检查停工整改项目,由分管局领导带队,建管处汇同政策法规处组织市建设监察支队、市安监站有关人员实施;复查后研究处理结果,由法制处有关人员提出处罚意见,其它人员充分讨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由局分管领导柏板,以充分体现权力运行制衡的原则。二是加强对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改变过去只重视现场检查指导,缺乏对企业“主体”检查指导的现象。旨在敦促企业完善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全方位地提高管理水平。检查工作由局分管领导带队,由建筑业管理处组织市建筑业协会、计财处、局工会、局监察室有关人员实施。局分管领导着重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经营方针及管理理念等方面进行检查指导;建管处主要从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管理措施、机构设置及管理人员实际在位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市建筑业协会主要从企业文化建设、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运用等方面进行检查指导;计财处主要从企业的资金管理与运营状况、民工工资发放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指导;局工会主要从维护企业员工权益方面进行检查指导,着力推进社会责任意识;局监察室主要从规范市场管理及作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政策宣贯。以此敦促企业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
2.改进标化工地评选工作管理办法
改进完善市标化工地的管理。施工单位提出创标申请报市建设局并抄报市安监站,由市安监站负责标化工地挂牌管理,按标化工地管理办法实施监管,对不符合管理办法的实施摘牌,在完善三阶段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对创标工地进行打分排序后报市建设局评标小组。市局评标小组由局分管领导、建管处、法制处、市建协及相关专家组成。市评标小组有关成员结合实践调研活动、面上指导工作以及检查企业管理等途径对工地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得出整个面上工地现场总体情况后,确定评选比例,按确定的比例由局评标小组讨论研究确定。
对省标化工地的管理。总体按省标化工地管理办法执行,由建管处分管安全负责人组织安监站有关人员负责现场挂牌管理,在现场既体现现场安全管理指导,又要进行标准规范及政策法规层面上的宣教宣贯。市区省标三阶段评价从市标管理;县(市)的省标由市安监站集中组织1—2次巡查检查,得出总体基本评价并进行排序后报局评标小组,由局评标小组综合平衡后报省厅。三阶段评价市安监站见章跟章,以充分体现市、县两级行政监管联动的原则精神,同时减少行政管理成本,减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与企业的繁琐之负。
笔者后记:此文为笔者在金华市建设局中层干部竞聘中的笔试答卷,算是笔者从事建筑业安全管理工作三年来工作总结与思考的急就之作。笔者深知,以笔者从事建筑业管理工作浅显之经历,要想把建筑业管理工作说透彻,几无可能。虽说理性的态度是有的,思考也是极尽冥思苦想了的,但自己深知这终归是“管孔之见”!然思来想去,或也有一、二点可取之处,鉴于此,祁盼起到抛“砖”引“玉”之功,引发全市建筑业管理工作大讨论,促进我市建筑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若能形成我市建筑业发展“百家争鸣”的局面,那么我市建筑业“百花齐放”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此亦为笔者之期许,是为后记。
(作者系金华市建设局建筑业管理处副处长)
金华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对策
黄昌锦
根据市建设局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和我站《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从去年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历时近一个月时间,通过深入造价咨询企业和发征求意见函的形式开展调研,调研主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我市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我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况
我市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形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当时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从事单一的建筑安装工程定额管理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长足发展,目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已不再是单一静态的定额管理,而是已发展成多阶段、多层次、多方面的造价动态监督管理,包括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编制、执行、解释,承发包双方工程造价纠纷协调,建筑市场人工、材料、机械市场价格信息测算发布,城市住宅工程成本测算,以及造价咨询行业的监督管理等方面。
目前,全市从事建设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共31家,外地进金企业设立分公司并办理务案的有2家,其中甲级资质的企业5家(含2家外进分公司),乙级资质的企业28家。截止10月30日已注册的造价工程师441人,持证的全国造价员1761人,据统计2007年、2008年造价咨询业人均产值分别为12.9万元、14.4万元。
二、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贯彻执行计价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省从1984年起开始编制使用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经历了1984、1994年版的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但随着建筑业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发展运用,我省从2004年10月1日起执行由省建设厅、财政局、发改委三部门联合发文的2003版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目前建筑市场上还有不少县、市普遍使用1994版的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严重影响了新计价依据的推广使用,扰乱了建设工程造价计价管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依据原建设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第149号令)、《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第150号令)、《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管理办法》(省长第173号令)等部门规章、地方规章以及部门规范性文件,缺少相关法律、条例,执行过程中约束性不强,监管力不足。
⒉工程造价控制深度、广度不够
多年来,我市的建设单位、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侧重在项目建设的后期工程结算阶段控制造价,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因此经常出现结算超预算(合同价)的现象,造成竣工结算办理困难,引发经济纠纷,影响社会和谐。
根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工程造价控制应覆盖整个工程建设全过程,即从工程立项、可行性调研、初步设计、直至项目投入使用后的评估。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而我国习惯于把造价控制放在施工阶段,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账的现象。造价控制起不到应有效果。
⒊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不平衡、规模小
尽管我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有31家,但是各市、县分布不均衡。像浦江县目前还没有一家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纵观我市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普遍实力薄弱,规模偏小,技术力量不强,没有充分发挥出工程造价咨询的作用,应对市场的变化能力有待提高。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基础薄弱、从事业务比较单
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综合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及向外发展的能力;行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存在行业、地区、部门垄断封锁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公平竞争的发展。
⒋工程造价技术人才欠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从1998年开始执业资格考试以来,我市取得工程造价师注册资格的专业人才只有441名,分别在施工承包、造价咨询、建设监理以及设计等单位执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具备高级职称的造价咨询人才就更少,有的虽已经取得造价师执业资格,但缺少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或实际工作能力,像“挂靠”、“在岗无证,有证无岗”的现象不少。
造价从业人员工作单一,接触面少,工作服务领域小,缺乏相关联的基本知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光会算账、算钱,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要,迫切需要一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⒌工程造价行业存在无序、恶性竞争现象
受宏观经济调控影响,房地产业、工业企业技术更新改造等出现了投资下降趋势,出现了粥少僧多现象,无序、恶性竞争有一定市场。具体表现:一是行业自律公约难以落实,缺少相互监督机制;二是存在压价收费承揽业务,核对造价质量下降;三是存在已明令废止的由财政、审计部门颁发的审价资质作为招牌工具蒙骗市场现象。
三、对策措施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要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各项工作,把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贯彻运用于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针对我市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完善。
⒈确立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地位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法》第六十一条明确规定“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但是《建筑法》颁布实施已十多年,至今没有出台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条例,工程造价管理法律地位不明确,在实践中没有制约手段,而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均根据《建筑法》制定了相关的条例。因此,我们积极向上级行政部门建议及早制定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条例。
⒉加强新计价依据和清单计价规范的推广力度
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是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的重要体现,对建设科技创新及科学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一,抓住今年省建设厅启动修编2003版新计价依据的有利时机,积极献言献策,推荐金华施工单位参加修编,应尽可能地把企业的诉求反映到新修编的定额中,务求实用性、可操作性,使之完善计价依据;其次,对现行的计价依据进一步加强宣贯,采取有效措施推广执行;再次,督促造价咨询企业在代理、编制和审核过程中采用现行计价依据。去年11月份我站为了推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8版),举办了两场技术讲座,有620人参加,取得了很好效果。
⒊转变工程造价控制思想观念,拓展业务范围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与时俱进,引导造价咨询企业探索发展新路。造价咨询活动要从传统竣工结算拓展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去,把工程造价控制重点切实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前期,即转移到项目决策、设计阶段和施工现场动态监控。真正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好,社会效果显著的效果。
⒋培育、扶持造价咨询企业资质上台级,规模上档次
全市甲级企业3家,大多数是乙级企业,承接业务受到限制,制约了企业发展状大。因此,我们要主动积极创造条件培育、扶持一批企业在资质等级上台级。借助金华房地产企业、施工承包企业在市外、省外开发承建工程的有利条件,鼓励造价咨询企业跟出去创业,谋求发展状大。
⒌加强技术培训,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工程造价队伍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作为规范准则,涉及和运用其他技术经济学科的成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要搞好这项工作,必需有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工程造价队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迫切需要一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复合型和综合型的造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要加强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再教育。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在建设项目中和各方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且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它要求造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多层次的知识,他们除了要对本专业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外,还应对设计内容、设计过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经济法律法规等有全面的了解。今年我站和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对目前已经获得执(从)业资格的人员,要有计划、有目标、多层次的进行继续教育及培训,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工程造价技术、法规、管理体系及其发展动向,扩大内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性或区域性工程造价组织的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使目前造价从业人员在智能结构、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三方面都能满足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
⒍完善造价行业监管体系,规范市场行为 我市造价咨询企业签订了行业自律公约,目的是加强对造价咨询市场秩序、执业行为、诚信服务等方面的自律监督,共同维护好赖以生存的企业发展环境。一个失序失范的市场,难以健康发展。加强自律建设,归根结底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操守和品行。为了眼前的利益,采取不正当手段竞争,如伪造执业资格印章、免收基本费或少收基本费等等,可以满足一时之需,但难保长久实效,最终害人害己。因此,加强自律建设是大家共同的责任,立足规范经营是企业发展做大做强的基石。
今年我站在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增强造价管理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性的同时,依法依章加大监管力度,使造价管理工作不搞形式主义,注重实效,把日常监督管理与定期检查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竞争环境。
(作者系金华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站长)
陈昆忠市长检查商城二期工地
1月14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昆忠一行在市安监局、公安局、发改委、交通局、建设局、交警支队、消防支队等领导陪同下视察金华商城二期工地。
陈昆忠市长在认真听取了商城二期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情况汇报后又仔细检查了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陈市长对该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组织、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表示满意。陈昆忠指出,临近春节这个传统佳节,千万要绷紧质量安全这根弦,让工人们度过一个安祥、欢乐、和谐的新春佳节。要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规范管理、文明施工、着力把好质量安全关。要管理安排工期,严格按施工程序办事,努力把工程建成精品工程,造福一方百姓。
陈市长一行对商城二期工地的视察是对我司工作的最好鼓励和鞭策。集团公司领导表示我们将严格按照科学的施工方案,抓质量、抓进度、抓安全,重现场,严管理。按照集团公司的《项目管理手册》严格执行各项工序的管理,建立科学的质量、安全管理网络,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预防、强防范,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同时,发扬基业人吃苦耐劳的光荣传统,秉承“建优秀品质,筑卓越人生”的企业使命,力争工程早日结顶,为金华建设添砖加瓦。(盛桂迪)
东阳市召开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
省建设厅、金华、东阳市各级领导出席会议
2月4日上午,东阳市一年一度的建筑业工作会议在该市行政中心隆重召开。省建设厅副厅长樊剑平,省建筑业管理局局长张奕,省建协副会长朱荣培,金华市市长助理李国辉,金华市建设局副局长姚栓柱,东阳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等了出席会议。会议由东阳市政府陈晓市长主持。
东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施侍伟代表市委、市政府在会上作建筑业工作报告。(报告主要内容见本期)
金华市委常委、东阳市委书记张仲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建筑业为我市经济
2.金华市建设局转发 篇二
2012年5月, 为摸清市属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素质状况, 确保制定的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方案有的放矢, 金华市国资委开展了市属国有企业财务人员基本情况摸底调查。本次调查涵盖了51家一级监管企业及其下属子公司, 各类财务人员总计188人, 男性28人, 女性160人;96人所学专业为非财务会计类;有会计职称的120人, 其中:助理会计师80人, 会计师34人, 高级会计师6人。截止本次调查时点, 有5家单位未实现会计电算化, 其余实行会计电算化企业仅有3家单位对财务软件及时进行了升级。
当被问及企业最近三年有无组织财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情况时, 调查显示仅有一家企业曾统一组织下属分支机构与子公司财务负责人与主办会计参与有关企业内部管理与税收筹划的培训, 两家企业财务负责人参加了由中介机构组织的有关企业涉税事项培训, 其余企业尚未进行过除每年财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之外的其他任何有关财务的培训。在回答企业财会人员最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更新培训时, 31家统计单位中有19家明确提到最需要更新税务知识, 有24家单位明确提到要加强有关基本会计业务处理的培训。
从调查结果来看, 市属国有企业财务人员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度较低, 专业知识亟需更新, 人才梯队有待进一步完善, 后续人才培养有待加强。财务管理活动是企业生命的血液, 财务管理活动的水平也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命。如何提高市属国有企业财务人员队伍素质是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
二、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双管齐下, 全面加强企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培养
为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管理水平, 金华市国资委一方面从外部公开选拔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企业财务管理经验的高层次人才, 另一方面积极实施企业中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程, 不断提高市属国有企业财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一) 引进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 进一步增强财务队伍实力
2011年, 金华市国资委面向全省公开选拔了5名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充实到金华市国有企业监事和财务总监管理中心。该5名人员均具有中级会计师职称, 并且还分别拥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土地估价师等执行资格。截止目前, 已经有3名人员外派至市属国有企业任财务总监, 在规范企业财务核算和管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 实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程, 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1. 积极开展企业财务人员业务培训
市国资委积极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对策研究、开放式教学等方法, 按照高端企业财务人才培养工程的要求, 提供个性化、系统化的培训和“菜单”式服务, 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战略, 邀请成就突出、理论素质高、在财务领域有较强影响力的财务实战专家和理论专家进行培训, 让“财务精英”培训“准财务精英”。
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市属国有企业新会计准则培训及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培训, 既从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专门邀请了专家学者对国家新颁布的财经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讲解, 又从上海和杭州邀请了具有丰富财务实战管理经验的专家就实务问题进行了授课, 近三年参加培训人员累计已经达到300人次。按财政部门要求组织了2014年全国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 有多位市属国有企业财务负责人参加了培训并通过了考核。
在做好每年专项业务培训的同时, 金华市国资委及时转发文件通知, 要求各市属国有企业认真做好每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组织工作, 保证继续教育的规范性、严肃性和及时性。此外, 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理论与素养, 防止出现财务人员职务犯罪, 金华市国资委计划从2015年开始, 在加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培训的同时, 就会计人员职务犯罪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内容进行专项培训。
2. 创新教育培训机制, 全面灌输终身学习理念
方便业务交流与学习, 建立了金华国资财务交流群, 一方面及时发布各项工作通知, 上传国资财务报表软件更新补丁, 收发各类财务报表等资料, 另一方面及时转发有关会计职称和执行资格报名考试通知, 将硬性培训与自主学习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增强企业财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紧迫性, 帮助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创建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企业。
2014年度市属国有企业财务人员有符合条件的6人参加了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会计理论实务考试, 6人全部通过;3人参加了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资格考试, 2人顺利取得了CIA合格证书。
3. 保证教育培训经费
企业教育培训投入确保不低于企业工资总额的2.5%, 市国资委还从每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再安排一部分资金, 用于市属国有企业财务人员培训投入。
三、结语
2011年以来, 金华市国资委以市属国有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为契机, 狠抓基础管理, 统一了会计核算办法, 指导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改进管理流程, 优化财务信息系统, 大大提升了会计的准确性、专业性和科学性, 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 初步实现了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有机融合, 强化了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管控, 实现了投融资担保采购等重大财务事项的统一管控。
加强财务队伍建设非一朝一夕, 特别是建立一支满足市属国有企业发展、人才梯队合理、后续人才培养有明确渠道更是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金华市国资委将以此为抓手, 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助力企业经营管理提升。
摘要:近年来, 金华市国资委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出发, 以市属国有企业财务人员基本情况调查为契机,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认真实施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程, 大力抓好职业教育培训, 努力适应市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职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有力地促进了市属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
3.金华市建设局转发 篇三
作者:贾亦俭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超常规快速发展,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见》(浙委[2006]64号)的出台,以及金华市委、市政府适时推出“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加快浙中城市群建设已成为省、市、县(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紧迫任务。金华的城市建设也从婺江北岸时代到婺江两岸时代,再发展到正在步入的金华江(含婺江及支流义乌江、武义江等)时代。如何进一步做好具有城市及社会经济发展划时代意义的浙中城市群建设工作,迈向高速发展时代,值得每位有识之士的深思和探讨。
一、金华城市建设走向金华江时代的必然性。
1、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华市现辖行政区域内,古时大部分地域属于越国,小部分属于姑蔑国,其中姑蔑国的国都就在婺城的九峰山下;秦时在现辖区内设县治至今已2229年,设郡治已有1741年,之后在金华或设郡、州、路、府,或设道、区、专区、地区、省辖地级市,最多时曾管辖过19个县(市),包括衢州地区及丽水、绍兴、杭州的部分县(市)。金华自古以来为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明显,一直是浙江中西南部(金衢丽)地区的中心城市。尽管行政区划的调整,使金华的辖区面积有所缩小,但金华现辖区域仍是浙江中西南部(金衢丽)地区经济最活跃、发展最快地区。随着核心区金华市区的不断发展壮大(为闽浙赣皖四省九地市协作区的龙头城市),浙中城市群雏型的初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并加快浙中城市群建设,城市发展快速步入金华江时代,使其成为浙江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城市发展进程的一个正确选择。
2、社会现实的要求
浙江省建设厅的《浙江省新型城市化模式研究》调查报告指出,浙江省中南部地区(主要指金衢丽地区)是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相对较低的地区,2002年该地区的GDP总量为1065.82亿元,约占全省的12.58%,其中浙中城市群是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核心,也是带动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引擎。目前该地区各地市城市化水平都在30%以上,处于城市化水平加速发展的时期,基于以下3个原因:
1、浙中城市群已初具规模,对本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带动能力逐渐增强;
2、该地区受浙江省北部和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区的带动作用明显;
3、该地区紧邻皖赣地区,腹地广阔,该地区城市化将实现超常规发展,将是未来浙江省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预计到2020年环杭州湾地区、温台地区、金衢丽地区人口将分别达到3000万、1500万和1100万人。
据城建统计年报统计,2006年金华市所辖行政区域内城区人口已达205.49万人,城区暂住人口144.55万人,城区生活人口已达350万人。其中金华市区城区人口49.34万人,城区暂住人口10.85万人,合计60.19万人;义乌市城区人口54.14万人,城区暂住人口71.62万人,合计125.76万人;两地城市人口共185.95万人,占了全市城市人口的约53%。全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共259.92平方公里,其中金华市区为67.7平方公里,义乌市区为56平方公里,两市建成区面积共123.7平方公里,占了全市城市建成 区面积的约50%,这就决定了浙中城市群必须以金华一义乌为轴线发展,鉴于金华城区发展空间较大、义乌人口过于密集的现状,可以通过金华、义乌城市的对接来解决人口和产业分工等问题,金华与义乌间的距离为40多公里,而且之间还有一个金东经济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做跳板,两市相连已不遥远。而义乌与东阳更是相距仅16公里,金华与永康也相距不足50公里,金华与兰溪更是仅20多公里,期间还有一个金西开发区,用高速公路相连,时空已非常近。以金华为中心,沿金华江成ㄚ字型的沿江城市组团形式所构建的浙中城市群已十分清晰。因为浙中城市群的城市基本上都沿历史上统称的金华江而建,金华江含婺江(兰江)及二大支流东阳江(义乌江)、武义江(永康江),东阳江、武义江、婺江成ㄚ字型分布,金华的城市建设已到了组团式发展的金华江时代,这是一个以ㄚ型(代表胜利符号)出现的城市形态。
3、浙江省战略发展的需要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环杭州湾、温台、浙中城市群是我省的三大主体城市群”,“浙中城市群要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重点加强金华市区、义乌、永康、东阳等城市之间的联系,建立健全共建协作机制,形成建设合力,逐步向衢州、丽水部分县市拓展,使浙中城市群成为带动浙中地区乃至浙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
《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也指出,到2010年,基本形成省一级城市经济框架。即杭州城市经济圈、宁波城市经济圈、温州城市经济圈和浙江中西部城市经济圈。金华及周边城市形成浙江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雏形。
原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2006年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时指出,要突出城市群这个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从国际经济经验看,城市群发展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实际上是都市圈或者大都市连绵带,如我省的环杭州湾城市群、温台沿海城市群。第二种是由多个实力基本相当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如我省的浙中城市群。
2005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达到56%,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但由于浙江省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较大,浙江北部及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已较高,逐步步入大都市连绵区的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从注重量的提高到质的提升上转移,而浙江中南部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化发展尚处于向心集聚的发展阶段,城市化将在量的提高上迅速扩展。从而,浙江省下一步城市化的快速提高将更多的由浙江省中南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来支撑,浙中城市群将起着带动金丽衢地区和杭州地区的建德、淳安等县(市)发展的中心城市重任。在战略高度上看,以金华江为生态带相连的浙中城市群将扩展影响到近半个浙江省的陆地。
二、金华江时代城市建设的主要形态
(一)浙中城市群核心区金华市区的依“三江”布局调整建议
金华市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城始至1992年的婺江北岸阶段,当时建城区基本上都在江北,江南只有少量的农房;第二阶段为1992年至2002年的婺江阶段,主要建筑物基本分布在婺江两岸;第三阶段为2002年金东新区开建以后的金华江时代(2002-2006年为初期,2007年以后为实质发展期),建城区迅速拓展,建筑物分别依婺江、义乌江、武义江发展。浙中城市群发展要求,今后不仅市区城市建设要步入金华江时代,整个浙中城市群建设也要走向金华江时代。
2001年第5次修编的金华城市总体规划,将金华市区的城市以近似于长方形的衣服口袋形状规划,分三环布局,以“三纵三横三环”为框架,用棋盘式网状道路相连,八一街为城市的主轴线。
2004年编制的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将浙中城市群构筑成“一主(金华)二副(义乌、永康)、三块四轴”的城市群结构框架。其中金华主城区以“一中两翼两三角”的形态出现,即当时的建城区(中心区)加上金东新区和婺城新区(两翼),以及金东经济开发区(原金三角开发区)、金西经济开发区二个省级开发区组成的“两三角”。同样以八一街为主轴线。
目前中心城区已与“两翼”:金东新区、婺城新区连成一体,城市主轴线八一街(含迎宾大道)也已往北突破三环与北山的国家级双龙风景区相连,往南突破二环与南山生态园区相接,全长15.2公里(不含南二环以外),因南北各有南山、北山相夹,发展空间已不大。为发展浙中城市群,尤其是加速与义乌相连,金华市区的城市发展轴应调整为以金华江(婺江、义乌江段)生态轴为主轴线。目前的金华建成区已有很大一部分沿义乌江发展,而且金华与义乌之间的金东经济开发区也在义乌江畔,作为风格独特的“一江春水向西流”的金华江,金华主城区的发展应该追本溯源,以向上游发展为主,兼顾下游。首先,通过纬度式的发展,东进(连金东开发区、接轨义乌)西拓(连金西开发区、衔接兰溪);其次,沿武义江南下,通过武义县城延伸至永康。分轻重缓急,集中精力,优先向东发展。为浙中城市群的首尾相连打下良好的基础,发挥好浙中城市群内核的辐射作用。
(二)浙中城市群的沿江组团式发展
1、城市群发展的主要策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我们要通过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稳步推进城市群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聚合主轴线(金华市区一义乌的高速公路、铁路、城市快速干道)、依托两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永康科技五金城)、构筑四沿带(金义、东浦磐、金兰、永武)、培育多集群(汽摩配零部件生产、小商品制造、五金机械制造、现代医药与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新兴高附加值产业等八大产业集群)、营造生态网(城市群绿色宽敞空间、绿色生态空间网络)”的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完善规划,合理布局,优化城市群发展框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点促进城市群内基础设施等网络化布局和一体化建设,实现城市相互融合和资源共享。
2、城市群中各组团城市的功能定位
浙中城市群的各城市应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城市建设应注意互相靠近,成片发展,城市功能定位要基本准确。
(1)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金华市的功能定位为浙江中西部的金融服务中心,交通信息枢纽、汽车及现代医药和精细化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及人居休闲中心、高新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科教人才基地。
(2)副中心义乌要以国际商贸城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带动作用和空间扩散效应,着力提升小商品的商贸流通和制造优势,逐步成为集商贸物流、日用小商品制造、购物旅游为一体的国际商贸城市和重要的商贸旅游城市。
(3)永康、东阳、兰溪3个中等城市,尽管目前各城市人口都未超过50万,建成区面积均未突破40平方公里,但都是浙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康市重在发挥“中国科技五金城”品牌优势,建设国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五金机械工业基地、重要的汽车摩托车及配件制造基地和产品与原材料交易中心、中国五金名城;东阳市重在加强区际间的功能互补和分工合作,积极发挥轻工纺织、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影视文化等产业,建设中国影视文化城、浙中先进制造基地;兰溪市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培育现代医药、纺织、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注重与金华市区的产业协作和功能互补,建设重要的工业基地,休闲旅游胜地和山水生态城市。
(4)培育浦江、武义、磐安3个特色城市。浦江着重发展水晶工艺、挂锁、缝纫等传统特色产业,建设以旅游和休闲为特色的山水城市;武义着力建设以温泉、古村落旅游为特色的宜人居住的生态旅游城市;磐安建设具有生态特色的旅居休闲城市。
总之,在浙中城市群的组团式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坚持五大原则:一是在发展空间上有序增长、整合发展;二是在发展策略上凸现中心、强化功能;三是在发展措施上统一规划、一体布局;四是在发展重点上保护生态、彰显特色;五是在发展保障上强调认同、文化亲和。
三、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来支撑城市建设和发展
金华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缺少强有力的一批产业来支撑,而传统的工业化已无法支撑快速城市化发展的要求,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支撑金华将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除了上述城市定位中提及的金华优先发展的八大产业外,笔者认为还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培育与城乡建设紧密相关的建筑业及房地产业、旅游业。
1、建筑业及房地产业
我省的建筑业总产值和利税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金华市在全省位居第四,有省政府命名的二个建筑之乡:东阳市、义乌市。2006年全市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已达43.97万人(未含总部迁往杭州的广厦集团),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661.39亿元,实现利税45.03亿元,其中金华市区建筑业总产值达98.22亿元,实现利税6.42亿。2006年全市建筑业上交地方税收10.9亿元(市区2.61亿元),与全市房地产业上交的地方税收12.06亿元(市区3.58亿元),合计占了全市地方税收的36.62%,其中市区为38.3%。目前全省建筑业生产总值和建筑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已上升到6.5%左右,东阳市的建筑业值已达到当地GDP的2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金华重点扶持发展建筑业有以下优势:
1、可以产生可观的利税,其中仅地方税就可达总量的15%以上;
2、该产业无污染,所占社会资源不多;
3、能提供大批就业岗位,尤其是能解决大量农民的转岗问题,4、发展后劲足,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据统计,全省每增加1亿元的房地产值产生的总带动效应为1.409亿元,而1亿元的建筑业产值总带动效应为19.719亿元。进一步做大做强建筑业已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紧迫任务。
与二产建筑业相辅相成的还有三产房地产业,近年来我市尤其是市区的地方税收有30%以上来自房地产业。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房地产业的投资已开始明显下降,但只要正确分析金华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得出一个必须让其平稳发展的结论。首先随着浙中城市群的效应逐步显现,金华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的命名,金华各种环境的不断优化,“居在金华”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周边城市市民和附近农民的选择;其次,全省地级市中金华房价倒数第二,周边县(市)房价多高于市区的独特现象,让投资和居住均成为外来者的首选;第三,民工的大量涌入,户籍制度改革在即,这批民工需要留在金华居住,小套型的经济适用房将热销;第四,汽车的逐渐普及,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有车库的新房子也将成为市民住房升级换代的主要目标;第五,随着全省提倡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而全省的城市化加速发展地区又集中在金华的浙中城市群,将来这一地域的城市人口将快速增长,所以,我们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衡着陆,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2、旅游业
金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旅游副中心,境内风景名胜密布,文物古迹众多,商品丰富,物价便宜,是世人旅游购物的好去处,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
1、交通十分便利,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飞机等立体交通,确定了金华为全国49个主要交通枢纽之一的地位;
2、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众多的市、县级风景名胜区;6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2处省级文保单位,值得旅游参观的去处十分密集;
3、旅游形式丰富,有购物游:如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永康的中国科技五金城等;有影视游:如东阳横店的影视基地等;有文物游:金华的侍王府、八咏楼,浦江的上山文化、江南第一家,东阳的卢宅等;有生态游:各风景名胜区、及武义的温泉、古村落、磐安的生态休闲区等;有爱国主义教育游:如横店的红军长城博览城,金华澧浦的日军炮台、义乌崇山日军细菌战纪念馆等。旅游是三产中的“阳光产业”,前景十分美好,金华要及早培育,要以金华市区的山水城市文化旅游区为中心,让游客尽量吃住在市区,再向周边县(市)各景区分散。市区要进一步盘活古子城一日游(太平天国侍王府、八咏楼、天宁寺、中国茶花文化园等),双龙风景区要理顺体制、将黄大仙祖宫充分开放,利用叱石成羊、回音坛等做足旅游文章;国保单位婺州瓷铁店窑要做好开发保护工作,通过让游客参与陶瓷制作等互动形式吸引游客。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做好旅游组团工作,培训一批合格的导游人员,突出旅游区的特色,丰富景点的景观人文内涵,发掘整理出景点的传奇故事,使旅游产品从单一转向综合。改变以往的过境游为目的地游;改变以往单一的政府为主转向政府为主、市场运作、企业为主体的模式;改变过去单一的城市形象推广转型为以形象宣传为核心、以品牌推广为主体、以区域联合、企业联合促销为组织形式的推销模式,来进一步做好金华的旅游产业,将金华推向国内外旅游市场,召来源源不断的游客,来推动金华的经济发展。
4.金华市建设局转发 篇四
关于金华市龙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进行人防
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通知
各县(市)人防办、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人防办《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国人防〔2009〕282号)文件要求,金华市龙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已于2010年8月份取得了人防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乙级资质,证书编号为国人防施审字第26号。为认真贯彻浙江省人防办《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的通知》(浙人防办〔2010〕18号),进一步提高我市人防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质量,经研究决定,从2010年9月1日开始,金华市的人防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事项交由金华市龙源工程咨询有 1
限公司承接办理,收费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金华市龙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要规范审图行为,严格执行审查标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科学、高效地做好人防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工作。各县(市)人防办和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为确保人防工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审图之前就有关人防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事宜先征求人防主管部门和图审公司的意见,以充分发挥人防工程的战备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特此通知。
附件:
1、金华市人防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须知
2、金华市防空地下室设计技术咨询要点
二O一O年八月三十日
5.金华市建设局转发 篇五
主题教育月活动的通知
作者(来源):人事科发布时间:2011-09-27 各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各直属学校(幼儿园): 现将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1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粤教师函[2011]94号)发给你们,请按照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各类学习活动,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请各单位及时报送开展主题教育的内容、好的做法、取得的实效和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二、各单位要广泛发动和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征文活动,并组织好优秀征文的评选推荐工作,每所学校至少报送两篇征文。请各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各直属学校按照《“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主题师德征文活动方案》的内容和格式要求,于10月10日前将纸质(A4纸打印,一式3份,征文首页注明主题、作者、组别、单位全称、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通讯地址及邮编)和电子文稿报送我局人事科。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评审,择优刊登,并颁发荣誉证书。
三、主题教育结束后,各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各直属学校要形成书面总结材料,于10月13日前报送我局人事科。联系电话、传真:2121315
附件:关于开展2011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的通知
6.金华市建设局转发 篇六
近年来, 金华市政府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电商换市”战略部署下, 把以电子商务为主要特色的网络经济作为“一号产业”来抓, 并希望通过5 到10 年的努力, 让金华的网络经济处于省内乃至国内领先水平, 努力打造全国网商集聚中心, 争创中国软件名城, 建设全国网络经济强市。
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发育, 金华在B2B、B2C、C2C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专业化电子商务企业, 经营规模和竞争力跃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金华电子商务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现在正成为全国电商生态链最活跃、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
作为电子商务最重要形式之一的网上购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参与, 电子商务送货的功能主要由物流企业承担, 因而在物流方面的需求大大增加, 从而推动了快递业的蓬勃兴起。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不仅提升了物流业的地位, 而且对物流业的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规模和更高层次的要求。
1 金华电子商务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 受益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金华市的电子商务物流需求不断扩大、电子商务物流产业逐步成长。2015 年1-9 月, 金华市完成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快递业务量5.94 亿件, 同比增长49.2%, 实现快递业务收入47.99 亿元, 同比增长34.15%, 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位列全省第二、分列全国第六和第八[1]。电子商务的发展, 标志着金华市专业市场向“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融合的发展模式跨越, 为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创造了市场需求, 更加为金华市物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 2015 年双十一期间, 金华发货量位居全国第三, 11 月11 日-11 月17 日, 金华市快递业务量突破6000万件, 同比增长102.5%, 其中共处理出港快件5500 万件, 同比增长99.3%, 进港快件776 万件, 同比增长111.4%[2]。
由此可见, 金华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但由于起步较晚, 呈现了诸多不足, 如快递的发货速度、服务质量等。在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4 年全国快递业务量50强城市排名中, 金华 (义乌) 列第6 位[3], 而快递服务满意度则列第44 位, 说明快速快递服务的整体满意度不高, 跟业务量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此外, 还存在物流企业规模偏小、信息化程度较低、人才缺乏等不足。
经济的快速增长、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都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目前金华的物流体系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 电子商务物流已经成为一个制约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引起了公众对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业的极大关注。
2 金华市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困境
2.1 电商物流企业规模层次不齐
截至目前, 金华市有经许可的快递企业140 余家, 快递服务网点600 多处, 大部分的物流企业规模较小, 抗风险能力不高, 且大部分业务集中在EMS、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天天、汇通等大品牌的快递企业中, 在2015 年前三季度, 上述8 个品牌企业的快递业务量约占全市总量的93%。
2.2 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
目前金华电子商务物流的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 以金华国际物流园区、浙中物流园区、义乌国际物流园区、义乌国内物流园区、浙中铁路物流园区、永康现代物流产业园区、金华兰溪港及后方物流集聚区等七大物流产业服务集聚区为核心的区域物流网络基本建成, 但从整体上看, 在电商物流的配套设施方面还比较薄弱, 特别是现代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较为滞后, 无法满足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发展需要。
2.3 高素质物流人才缺乏
由于物流企业入门门槛较低,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虽然金华拥有丰富的高校人才资源, 但大部分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 所学知识过于理论, 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浙江省发达的电商商务贸易和快递网络, 创造了众多快递、仓储等相关岗位, 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 金华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将偏向信息化、物联网等现代物流方向, 高素质人才极其稀缺。如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称“广厦学院”) 每年校园招聘会上提供的物流岗位都在300以上, 而物流专业每届的学生只有150 余位, 物流学生供不应求。
2.4 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缺乏产业联动
据有关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70%以上的网购业务需依靠快递完成, 快递行业50%以上营收来自电子商务, 可见电子商务与物流是互利共存的关系。但是, 目前, 金华物流园区的建设较为分散, 没有很好地与电子商务园区相结合, 导致相互间较少沟通, 很难产生联动效应。另一方面, 电子商务通过压低快递价格来降低运营成本, 导致快递市场出现价格混战, 如此一来, 必将不利于电商、快递发展, 势必两败俱伤。
3 金华市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出路
金华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具有明显的优势,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 金华位于浙江省的中部, 是交通总枢纽以及第四大现代物流枢纽, 政策上也具有发展优势, 随着义乌保税物流中心的批复、金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全面推进、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的顺利入驻, 金华市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的战略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3.1 积极培育、引进大型电商物流企业
应该充分利用金华的产业集群效应, 积极培育、引进大型先进的电子商务物流企业, 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让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从而带动小型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发展, 同时, 也要对小、弱的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进行扶持,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金华市政府在2015 年11 月印发了《金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5 年) 》 (以下称“三年行动计划”) 。在计划中, 金华市政府明确表示要通过登门招商、专题招商、项目招商等形式引进25 家有实力的物流企业, 力争到2015 年, 全市“5A”级物流企业达到2 家, “4A”级物流企业达到8 家, “3A”级物流企业达到60 家, 另外组建中小企业联盟1 个。
3.2 搭建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网络平台
利用政府的推动作用搭建物流企业联盟的网络平台, 为电商消费者提供及时便捷的物流信息查询服务, 如在“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到的“3340”工程, 建设现代物流集聚平台和智慧平台:即基于“互联网+”的现代物流互联互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6]。
3.3 加快电子商务专用物流设施建设, 加强产业联动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电商发展初期, 网络订单主要通过实体店向消费者配送, 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这种物流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订单需求, 很多零售商纷纷建立了虚拟店铺来应付快速增长的订单需求, 这种方式提高了配送速度, 但也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 对于大规模物流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以亚马逊为例, 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要新建超过5 万m2的大规模设施平均20 处左右。
电子商务专用物流设施能提高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管理水平, 从而达到降低电子商务物流成本以及提高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质量的目的。同时, 应依据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来规划并建设物流设施, 如结合金华地区的产业优势, 依托中国小商品城、中国科技五金城、东阳木雕城、东阳红木家具市场等专业性物流服务需求, 加强与电子商务园区的合作, 共同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的提高。
3.4 加强电子商务物流需求预测
由于金华市 (乃至全国) 电子商务在短时间内迅猛发展, 因此, 对电子商务物流设施的需求也急速增加, 但是在电子商务普热的情况下, 对电子商务物流需求量的预测问题也需重视, 并加以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需求量的预测能够使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更好地应对订单量剧增情况下出现的配送问题, 同时, 从长远来看, 也可以为物流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 对减少物流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5 加强政校企之间的合作
充分调动政府、企业以及学校三方的力量来完成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培养, 其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 明确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重要性。同时, 相关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与物流企业达成合作关系, 深化校企合作, 创新合作的形式和机制:通过开办“校中厂”和“厂中校”, 加强校企在教学、实训以及师资等方面的合作, 通过在企业设置学生实践岗位, 让学生进行岗位锻炼, 来切实了解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如广厦学院物流专业, 与金华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义乌海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等公司进行校企合作, 通过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参与教材编写、参与课程教学以及接收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等方式, 让学生了解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 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一方面, 培养的学生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另一方面, 也使物流专业的学生有了高的就业率和对口率, 近三年, 广厦学院物流专业的就业对口率都保持在95%以上, 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物流人才。
4 结束语
物流业作为现代化的新兴产业, 是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 对于金华市来说更是经济化领域的主导力量。随着金华市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佐助, 电子商务物流业也得到了有效的扶持, 相信在金华市政府“三年行动计划”的推动下, 金华市电子商务物流也会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
摘要:以金华市电子商务物流为研究对象, 调查了金华市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现状, 总结目前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存在的困境, 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以进一步促进金华市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金华邮政管理局.2015年1-10月金华邮政业经济运行情况[R/OL]. (2015-11-19) [2015-12-1].http://zjjh.spb.gov.cn/xytj_3995/tjxx/201511/t20151119_681944.html.
[2]王偲华.金华快递业务总量同比翻番[N].金华晚报, 2015-11-21 (002) .
【金华市建设局转发】推荐阅读:
金华市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试行办法200512111-09
2024金华公务员面试时事热点:金华市研究建筑垃圾如何做到资源化回收利用10-25
金华市房地产交易市场管理所09-27
金华调查报告07-06
浙江金华中考英语作文07-05
金华业Java面试题07-01
游金华山作文750字09-10
金华村老龄工作总结11-28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11-14
金华区建筑工地专项整治行动方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