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课堂,有效教学(精选13篇)
1.和谐课堂,有效教学 篇一
有效教学和谐课堂作业
海林市朝鲜族中学
宋金光
一、课堂提问基本要素
精心设计注重目的性
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
新颖别致注意多样性
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
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
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 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
因材施教注意针对性
二、导课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
导课是一堂课的开始,犹如开场白,也类似于跳高运动员的起跳前的助跑。有一句谚语:“头开的好,等于成功了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也的确如此。导课设计的好,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整节课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数学课中的导课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介绍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几种导课方法。
一.温故引新导入
温故引新即:以旧知识导入新课。这是数学课最常用的传统的导课方法,也是数学课必不可少的导课方法,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内部各个分支都有关联,甚至密不可分。教材中内容亦然,各单元,各章节之间互相紧密联系,形成一种连续性。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把新旧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未知知识转化成已知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对新内容有亲切感,很快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新课上,它适用于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在讲解分式乘除法时,先复习分解因式和约分法则,分式乘除法就迎刃而解了。
二.问题导入
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提出一个或一串问题,在学生试答之后引出教学内容。这一导课方式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为问题和疑问使学生产生一种对答案的需求,而随后的讲授又形成对学生需求的满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Bruner)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问题和疑问是教师首先应该呈示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正是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价值,最终掌握那些他认为有用处和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如:在讲授“灯光与影子”一课时,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相关问题:大家看过皮影戏吗?皮影戏是怎样演出来的呢?进而使学生知道皮影戏的原理实际上就是用灯光把剪纸照射到银幕上的影子。很自然的导入灯光与影子。
三.故事导入
学生是喜欢听故事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以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导入新课。几乎每一个科学发明和发现的背后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如:在讲授勾股定理一课时,可讲故事“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在2500年前,去朋友家作客,看着朋友家一块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状的砖铺成的地板发呆,突然恍然大悟的样子,站起来大笑着跑回了家。同学们知道他发现了什么吗?”用毕达哥拉斯在地板砖中发现了勾股定理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勾股定理。学生立刻被引入很想探索勾股定理的状态。
四.儿歌导入
数学课比较枯燥单调,用儿歌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可大大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初中数学引入用字母表示数时,用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这样自然导入初中阶段很重要的学习内容,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中这样处理学生非常感兴趣。
五.诗歌导入
由于数学课本身的局限性,使它不可能象语文课那样形象生动,象物理、化学课做实验那样活泼有趣,天天复旧引新老一套,学生听都听腻了,一点兴趣都没有。但新课程中的一些内容给数学课的导课带来了新的生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导课渠道。如在讲三视图“从不同方向看”时,引用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导入。一改传统的数学课的导课方法,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言,再配上多媒体画面和音乐,营造一种情绪气氛,从感情上扣人心弦,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轨道。这样的导课学生感到既新鲜又有趣。
六.实验导入
中学生有好奇的心理,一般都爱观察又很好动,因此课堂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总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让学生自己画两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测量、旋转、撕叠、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这样不是单纯的听老师说教,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没兴趣,而且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发现,培养了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的能力。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七.以其它科目导入
中学各科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在许多情况下互相交叉,互相依托。在教学中注意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帮助学生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促进本学科的学习。在讲授新课时巧妙地联系与所教内容有关的其它学科知识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所学内容。比如:讲解反比例函数时,可先做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著名的“杠杆定律” 的试验,利用
“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这一定律,使其中的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即为常数)时,问动力与动力臂有怎样的函数关系来导入。这样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可使学生比较感兴趣。使得以前千篇一律的,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导入变得和物理、化学课一样有实验,有观察,且使学生意识到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相贯通。
课堂导课的方法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应该注意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总结更多更好的导课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和谐课堂,有效教学 篇二
由上可见, 课堂心理氛围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对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那么该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呢?
一、尊重学生, 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
尊重是学习的活力。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征和禀赋,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内在的潜能,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 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明确地认识这一点。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 平等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关心学生,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容易得到提高。现在的学生, 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 处在心理断乳期。他们正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 渴望得到大人的承认, 渴望成为自己的主人。而在日新月异的新世纪, 他们又面临着太多的诱惑。我们只有充分地尊重他们, 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真正关心他们, 理解他们, 用平视的目光注视他们, 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 才能提出适当的意见和建议, 成为他们的朋友和良师, 才能在课堂上实现真正的平等与和谐, 我们的教育才能收到“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创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组织学生活动。而在课堂中不仅有师生的交往, 还有生生的联系, 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重视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的建立。大量的事实证明, 在那些有着良好班级人际关系的班级里, 同学之间在课堂上也形成了团结友爱的风气, 相互尊重, 相互体谅, 这样的班级学生往往敢讲、敢问、善于思考, 乐于合作, 课堂心理氛围良好, 而在那些同学关系恶劣的班级里, 课堂上往往容易出现嘲讽、攻击、压抑等不良气氛, 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往往多疑、胆小、不敢发言、怕遭人耻笑, 课堂氛围自然不佳。
三、合理确定学生学习方式, 构建和谐课堂
愉快和谐课堂教学就是着眼于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热爱学习, 主动投入, 能动地获得知识。
3.和谐课堂,有效教学 篇三
关键词:新学考高考模式;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G633.3
在新学考高考模式下,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政治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以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笔者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为例作了以下尝试:
一、目标和谐,追求三维目标的内敛化
教学目标意识的落实不仅有利于调控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有利于及时把握教学信息并转化为相应的有效生成。因而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有正确性的教学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意识要求教学目标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全面性要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就是要考虑课时目标与课程目标,把过程控制与结果落实有机结起来。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政治课堂教学要有效,不仅要考虑知识获得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的发挥程度,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受到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在情感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努力的状态,在方法上表现为独立思考、善于提问、敢于质疑,在过程上表现为多元对话互动、体验、合作、探究。基于政治学科所面临的现实考验,应实现知识运用能力与价值提升的和谐统一。
在《国家财政》的教学中笔者对教学目标作了如下设置:(1)知识目标:理解财政的含义和实质;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财政的作用;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2)能力目标:初步理解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初步理解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能力;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培养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监督政府对财政使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的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这一教学目标的设置,既落实了知识和能力目标,夯实了“双基”,又兼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而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双主和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保护、利用、发展学生的这种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成果的享受者,并且不断把这种需要转化为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的动力。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种发展水平的思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秩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地解决智力任务;第二种水平是最近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根据这一理论,教师的主导性应着力于架设现有发展区与最近发展区之间的桥梁与纽带,重在给学生指明方向,引导上路,实现由未知到所知的蜕变。这也就意味着作为师生平等关系中首席的教师,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合作者、评价者、参与者与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
在《国家财政》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引用大量的资料,将抽象的财政进行了具体化。如“在财政的作用”这个本节课的重难点中引入了以下三个材料:(1)播
报时政新闻:2014年“民生账本”: 社会保障事业支出7152.96亿元,增长9.8%;教育支出4133.55亿元,增长9.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133.55亿元,增长15.1%.(2)播报时政新闻:“2015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由172个项目组成的重大水利工程包,西部地区涉及70个项目,是项目数量最多的地区。2015-2016年,西部重大水利工程计划开工数量28个,其中甘肃省项目最多投资最高。”(3)播报时政新闻: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表示,2015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重点支持薄弱环节。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2014年的“民生账本”,使同学们明白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国家兴建的大型工程,使同学们明白: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2015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同学们明白: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成为材料的提供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积极性很好地调动了起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也发挥了主导作用,实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和谐统一,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逻辑和谐,实现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融洽
把握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联结点有利于激活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同学生的学习资源与学习渠道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学生的生活逻辑与现实学习起点也具有差异性。教师应考虑学生本身所掌握的潜在的学习资源与生活经历,再反思教材的理论逻辑,理性把握知识的网络结构。
在《国家财政》这框的教学中笔者引用大量的资料,让学生根据资料以及自己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感受财政这个抽象的事物。除了在“在财政的作用”这个本节课的重难点中引入三个材料外,还在其他环节引用了许多资料。如在导入新课环节引用了时政新闻:“从2015年5月18日迄今,短短45天的时间内,发改委集中批复了23个基建项目,其中包括6个机场项目、6个铁路项目、7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超过7728.7亿元。再加上一季度批复的项目,上半年发改委批复的基建项目总投资额度已达8922亿元。”如在“国家预算”这个知识点引用了名人名言:(一)国家的预算是一个重大的问题,里面反映着整个国家的政策,因为它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毛泽东)(二)预算不是一个钱柜,而是一个洒水器:它抽上来又洒出去的水越多,国家就越繁荣。(巴尔扎克)(三)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预算能力。(希克) 又如在“财政收入与支出”这个知识点中运用了两则新闻:新闻播报一: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直白地说,就是国家的钱袋子。十二五这五年,国家的财政实力明显增强,钱袋子越来越大。2011年,这个钱袋子里装进了10万亿元人民币;到了2014年,钱袋子里的钱更多了,一年就装进了1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增长了68.9% 。2015年全年装满15万亿元。新闻播报二:钱袋子里的钱多了,可花钱的地方也不少!十二五期间,很多钱都用到了和百姓相关的民生领域。像教育、住房保障、医疗,这些老百姓最关心的事,财政这个钱袋子里支出的数额,平均每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像在教育方面花的钱,2014年就比2010年增加了1万亿。而住房保障和医疗卫生方面,2014年花的钱都比2010年翻了一倍多。通过一系列的资料让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了很好地对接,实现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也能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生活,提高感悟生活的能力。
四、讲探和谐,在传授中强化探究能力
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论性教学内容应更多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以教师的传授为主,而具有较强生活体验性的教学内容应更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的探究愿望与能力。
在《国家财政》的教学中对于“财政的含义”、“ 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含义”等知识点可以采用教师讲授的形式。同时,对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等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也应更多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以教师的传授为主。而对于具有较强生活体验性的教学内容则应更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究中培养学生“勤想、乐说、善做”的探究能力。如在导入新课环节,由“发改委批复基建项目近9000亿”这个时政新闻,引导同学们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仅仅依靠个人出资能进行这么大工程的建设吗?(2)修建这些大型工程应该由谁来出资?(3)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国家财政》。如在“在财政的作用”这个本节课的重难点中通过多媒体展示三个材料后,让学生思考分别体现了什么作用?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结论。又如教师可提问:“财政收入是不是越多越好?财政收入和支出有哪几种关系?财政盈余是不是最佳的财政收支状况?”等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思想。通过辨析,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府要合理安排财政,更好地发挥财政为社会和人民造福的作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和谐,站在育人高度,才能真正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準(实验)
[2]《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到底是什么样》 中国教育报 张圣华
4.和谐课堂,有效教学 篇四
关键词:体会 有效 心得 教学 低效 心得体会 反思 课堂 进步 案例
摘 要:《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反思案例心得体会》...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那么,有效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该关注哪几个方面呢?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不少教师教学后,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叹:我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没有实施完,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讲;或者...目前我们的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学效率存在问题,存有一些低效、无效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那么,有效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该关注哪几个方面呢?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不少教师教学后,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叹:我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没有实施完,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讲;或者是我这堂课上得很顺手,该讲的内容都讲了,学生配合得也很好。其实他们都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的课堂教学关注的究竟是什么?是关注教师准备的知识呢?还是关注教师上课顺不顺手?笔者认为,首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教师,上课要有“对象”意识。
进行有效教学改进案例
案例片段:
合理调整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检查复习一般在课前5分钟内完成、导入新课用1分钟左右、新知教学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巩固练习安排10分钟左右、全课总结1分钟左右,课堂作业8分钟左右。这样分配教学时间的理论依据是:学生的有意注意力一般只能坚持20—25分钟,课前的20—25分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间,所以新知的教学必须要在课前的20—25分钟内完成。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的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人、因年龄、因课堂教学的精彩程度的不同而异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复习和新授的时间要进行合理灵活地调整。有的知识与旧知联系紧密,学生对旧知理解和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检查复习一定要扎实,此时的教学重点可能不再是新知的教学了,而在于检查复习,所以复习旧知的时间就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不一定要在前五分钟结束复习。这样虽然复习的时间增加了,但是由于旧知复习得实、复习得透,为新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知,新授时间就会大大缩短,甚至新授时间会短于复习时间,这样也能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反思:《卧薪尝胆》教学反思
5.和谐课堂,有效教学 篇五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英小学 王静洁
艺术课程是学习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总目标中指出要增强与人合作、与人和睦相处的意识,提高合作的意志品质,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艺术教师可以发挥良好的人格魅力,加强与学生的和谐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各种音乐表现能力,切实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创设教学互动氛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指导下,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往总是扮演严肃、严谨,教授知识、解答疑问的角色,发挥着自上而下传授知识的主导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教师要和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和学生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与学是互动交流的,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之间是的相互作用是相互促进的。我们应该明确教师不是课堂的统治者、知识的拥有者和唯一的传授者,应该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心情舒畅的时候学习,工作,思路才会开阔;而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思路就会狭隘。在课堂上,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会勇于举手发言,发表自己观点,才会勇于表现自我,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自由、愉快的教学氛围是促成交互的动力之一。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和谐互动的保障,教师要善于创设师生和谐互动的氛围,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服务于学生的学,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体验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该导向时导向,该启发时启发,该设疑时设疑,该鼓励时鼓励,顺应学生的“学势”,帮助学生多思、多说、多表现,只有通过这种彼此尊重、相互认同的师生互动,才能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情感交流,通过语言、微笑、眼神、手势等媒介与学生产生表情互动,相互感染,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能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使学生愉悦、积极地参与交互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在和谐气氛中,相互感染、相互碰撞、相互激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探索的气氛,不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可以帮助一些学习困难的同学,起到互助的作用,通过音乐将彼此间的情感进行了充分而有效的交流,无形中形成了交流合作的良好气氛。
二、师生和谐互动,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和谐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及时地引导学生正确表现音乐,贴切的进入音乐的世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音乐活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是单一的,教师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和学生自始至终一起积极参与所有的音乐活动而非旁观者,有时作为导演,有时扮演听众,还有时充当“红娘”„„角色的变化就是为了鼓励师生间的交流碰撞,启发学生,恰当的进行引导,把艺术殿堂的绝色佳境推介给学生,诱发出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音乐课上,可以通过设计游戏情境,营造活跃的气氛,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达到优势互补,师生之间相互合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创设情境,互动表演。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生乐学。新课程也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活动中,如果知识内容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
比如低年级的歌唱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师生对唱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交换对唱内容来学习歌曲,不仅可以降低学习复杂歌曲的难度,并在对唱的过程中,可以提出音色调整的要求,适当进行力度、速度的处理,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怦然心动”,在活动中“百感交集”,感知“豁然开朗”,觉察到“妙不可言”,进而于不知不觉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进行互动表演,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2、小组合作,角色扮演。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自主学习或角色扮演,造型设计等,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在小组中要进行商量,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在小组的角色分配中,怎样才能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满意,教师在学生商量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参与其中,给出中肯的建议,并参与其中一组的一个角色,哪怕扮演一棵大树,一棵小草,也能使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小组的活动,并在小组互动中能及时的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3、因势利导,发挥特长。
音乐教育具有凝聚群体与张扬个性的作用,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的沟通与思想的交流,能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开掘,个性得以张扬,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有的学生有较强的歌唱能力、有的学生擅长表演舞蹈、有的学生节奏感非常好,喜欢用打击乐器来为乐曲伴奏,有的学生更愿意摆造型,做一朵默默无闻的小花、小草或大树,在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帮助每一位有潜质的学生发挥其特长,和其他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三、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音乐表现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在课堂中实现“授之于渔,而非鱼”,从而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性。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动情的歌唱、热情的演奏、激情的舞蹈、角色化的表演,使学生在歌唱及表演中抒发情感,教师的主动参与及创设的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合作表演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配合,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表现力。
比如:在听音乐进教室的过程中,我们和学生一起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在互动中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在和老师的互动中,也能及时的感受到美的正确的表现方式,提高审美情趣和表现美的能力。在歌唱、演奏、小组合作表演、小乐器即兴伴奏等方面,教师与学生和谐互动,发挥学生主动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在各项活动中,四、师生多层次教学互动,提高音乐课堂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进行有效预设的设计者,要使学生在有效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在预设各教学环节时,应该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角度去审视师生有效互动的问题,力求在完成中探索、总结出更多促成师生有效互动的实施策略,建立多层次、多方面的互动,这样的互动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6.和谐课堂,有效教学 篇六
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讲授”,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因此,要构建高效课堂,首要任务是要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农村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语文教师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名校经验,大胆创新、不断完善,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并结合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成功地创建了“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四步导学”课堂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这种“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课堂展示为平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助,以师友互助为补充,以追求高效课堂为目的,其核心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四步导学”模式具体是指“四步八环节”,所谓“四步”是指每一堂课应该包括“预习交流―探究释疑―巩固提升―总结归纳”四个步骤,八环节则是指教学过程要体现以下八个方面:
1、预习交流、明确目标;
2、预习质疑、提取问题;
3、围绕问题、自主研学;
4、合作探究、互助释疑;
5、当堂练习、自测互评;
6、拓展延伸、互助提高;
7、自主总结、分享收获;
8、评定优秀、共享快乐。“四步”要达成的目的分别是通过学生自主预习,明确目标,提取问题;通过组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互助释疑;通过精心设计拓展练习,促进学生能力整体提升;通过师生、生生多向交流,促进学生自评自结,整合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经过近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出四大优势:一是师生有激情,课堂气氛活;二是课堂形式新,容易吸引学生;三是学生参与多,学习积极性高涨;四是教学效果好,学生解决问题的效度高。在这样的课堂上,不管是创新的小组合作形式,还是师生相互激励的方式;不管是学生大胆的回答和展示,还是教师有效的鼓励和点拨,都展现出了师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氛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
二、“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于创新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促使师生、生生多维互动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关注全人教育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把课本研读权还给了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了学生,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了学生,把质疑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了学生。“四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围绕“八大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以自主探究为主,教以科学创新为先”的教学理念,解决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两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达到什么目的?我们应该怎样教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三、教学中教师如何灵活运用“四步导学”这一教学模式
“四步导学”这一教学模式在理论上讲适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但由于学科的差别很大,每个班的学情也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学科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变通才行。同一学科在教师熟悉课改基本操作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课堂操作也应该采取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方式。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特点,只有这样,课堂才能充满生命力和激情。因为“四步导学”教学模式要涵盖不同的年级和学科,所以它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和原则,其中“八大环节”的每个环节实际上都包含着一个教学理念,而教师在具体的运用中要灵活掌握而不是机械照搬。教学需要模式,但不能被模式捆住手脚,因为教学模式不能代替教学内容,它只是实现教学内容的手段。
就拿初中语文课堂而言,首先,在“预习交流”环节中,让学生以导学案为载体,用质疑的思想去自主学习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预习中提出的较有价值的问题,与导学案预设的问题以及课堂上生成的问题一起组成问题链。接着,“探究释疑”过程中,学生通过围绕问题“细读课文,赏析语言”的自主研学、合作探究、互助释疑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环节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第三、“巩固提升”阶段,通过“当堂练习,拓展延伸”的自测互评,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达到互助提高的促学作用。第四、“总结评价”部分,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分享收获,提高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策略,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是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
7.和谐课堂,有效教学 篇七
《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21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突出显示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拓展了教师创新思想和创造性实践的思路。构建了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 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 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 满足学生的需求,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 这是体育课程新的标准。因此在实际教学上, 教师的学科基本能力与教学能力培养都将是一项更重大的挑战, 将教师专长予以最佳协调配合的协同教学, 是解决课程统一可能衍生的问题极佳方法之一, 同时也是体育课堂教学需要着力改变的内涵。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解决许多实践问题与理论问题,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总结, 创建出新型的教学模式,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互动, 从而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教学。
1 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为实现有效互动奠定基础
课改呼唤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课堂, 更加关注学生, 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
巧妙的导入。体育课的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 要有一个好的开头,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然而, 有研究表明, 体育课开始前, 学生的心理状态、兴奋程度、情绪高低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例如刚结束一门课的学习或考试之后来上体育课, 学生大脑兴奋性过高, 短时不易抑制。又如午休后来上体育课时, 学生往往表现出大脑兴奋性过低, 又可能课前因为各种原因, 注意力难以转移到体育课上来, 将直接影响学生技术技能的掌握, 甚至出现伤害事故, 破坏和谐的课堂气氛。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一旦学生从学习开始就没有引起注意,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进入学习的状态, 只有在精力充沛, 生理状态良好时, 才能很好地承受运动负荷。因此, 巧妙的导入, 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利于和谐氛围的创设。例如在学习健美操时, 由于学生对健美操不是很了解, 老师对健美操做个简要介绍后, 如果能配上音乐, 在学生面前表演一套动作优美, 节奏感又强的健美操, 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这种良性刺激, 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提高其学习兴趣。又如在寒冷的冬天上篮球课, 开始学生冻成一团, 步都不愿跑, 这时放动感的音乐, 组织学生一起跳兔子舞, 一听到这音乐, 学生的兴致大增, 一曲终了, 学生都跳热了, 这样接下的课就好上多了。
生动形象的示范讲解。教师的示范讲解做到形象生动, 而且时间不长, 才能使学生不感到厌倦。学生积极性达到一定高潮时, 教师又要做到适可而止。如“蹲踞式起跑”这一动作起源于“袋鼠”起跑时卷缩身体;“各就各位”时象紧压的弹簧;“预备”时象拉满的弓;“鸣枪”时象离弦之箭。“蹲踞式跳远”腾空步时手臂动作象一手拿镜子, 一手拿梳子做准备梳头的动作 (一手臂高, 另一手臂低) ;“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手臂动作就象鸭子伸脖子等。同时可以用“顺口溜”来形象的的描述动作, 这类形象的语言只要运用的恰当, 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根据内容的特点, 采用让学生自由组合的练习形式、自主练习和教师引导的练习形式或分组练习, 师生点评的互补形式等。当然, 在新、难动作教学时, 要充分运用视觉的直观性, 可用挂图、影象、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来满足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的需要;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总之, 作为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情绪的变化作适当的控制, 做到高时就低, 低时就高, 使课堂气氛和谐。
除此, 根据职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及时地掌握学生的身心状态, 了解学生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使学生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 一般教师会在下课前宣布下一节课的内容, 使学生对新课有必要的先例准备。当然也会采用计时跑、追逐跑、计名跑、接力跑、游戏跑等练习手段, 把“无趣”教材变为有趣的教材, 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 积极地创设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 以便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教学。
2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为实现有效互动提供保障
加涅有一句响亮的口号:为学习设计教学。今天的体育教师更应该注重设计。不仅要精心备教材, 备学生, 备情境, 备自己, 还要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 在横向和纵向结合的设计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 使体育课堂丰富多彩。而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每节课周而复始的重复练习, 学生产生了厌倦, 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一点一点的消失。因此要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 教师必须对教材文本进行重构, 从而构建和谐课堂, 高效地完成体育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做如下尝试:首先, 高一年级上学期以游戏内容为主, 把技术性教材游戏化, 从游戏的“趣”字上引导学生学习。如立定跳远教材, 根据动作特点。设计游戏课, 将教学内容融于游戏之中, 通过“兔子跳”、“青蛙跳”、“袋鼠跳” (套布袋跳) 、“老牛拉破车” (两人套着呼拉圈并脚跳) 、“飞跃黄河”等游戏活动, 把单一、无味的立定跳远教材形象化、趣味化, 使课堂教学内容多姿多彩, 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个性。其次, 高一年级下学期以提高技能为主, 把训练性教材融汇于竞赛化形式, 将经常学习、重复练习的教材渗透到竞赛活动中。学生在逞强好胜的心理驱使下忘情的练习, 即便是反复演练的次数再多, 学生也会乐此不疲, 从而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到了高二年级则以培养自锻能力为主, 把民间体育、健身性体育、大群性体育引入课堂并结合教材进行创造性改编。如把投掷课设置为“飞标”、“抛绣球” (把垒球制成彩球让学生对抛) 、“打保龄球” (持实心球掷用“易拉罐”自制的“保龄球”) 等, 教学内容融娱乐性、技术性、健身性、创造性于一体,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主体性意识在课堂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科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根据中职生的特点, 优化教学设计, 使这种学习的欲望与教师的导向产生“碰撞”、“共鸣”, 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等的多边互动形成“共振”, 和谐地去实现教学目标, 满足学生的需要。以“毽球”为例, 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教学的需要, 把实用、简易、趣味、娱乐及锻炼价值高的融为一体, 实现有效的互动, 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具体的做法:
3 扮演好师生角色, 是实现有效互动的条件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为当人们产生这种安全感时, 他们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他们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而无须压抑, 真知灼见、创新火花才会迸发, 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张扬。在体育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心理自由的空间和心理安全的氛围, 这种氛围的产生, 首先依赖于教师对自己的角色的正确定位。
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个角色,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一方还是学生一方的心理与行为变化都会给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与社会学理论中被称为“互动”现象, 其中以教师的变化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饰演具有两面性。教师愉快的心境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除了饰演好自身角色外, 还必须饰演学生, 与学生一起参与练习, 一起游戏, 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起到极大的促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两面性是完成一节和谐体育课的重要条件, 是调音符!
4 激励性的评价, 促使学生自我持续发展态度的形成
在课堂教学中, 准确合理的评价, 能把学生已形成的学习上的内在需要充分调动起来, 使学生始终保持乐此不疲且持之以恒的积极学习状态中。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 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 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当他受到激励时, 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这就是说, 同样一个人, 在通过充分激励后, 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体育教学激励性评价是为了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在成功喜悦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练习过程中, 设置了“模范学员的演示”这一环节;在课堂学习总结的五分钟里进行自我评价, 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对动作结构的把握, 把握动作结构, 能与随后的学习任务明确而直接联系, 能综合新动作并同已有的动作融为一体, 也能有效地激发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自信,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当教育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世纪时, 作为不可缺少的体育课, 追求的是和谐的教育之风。体育教师要把握好《标准》的内容标准, 从思想到行动上自觉地按照《标准》的要求开展体育教学,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更多的有效的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便课堂上时时奏响出融洽和谐之曲。
参考文献
[1]程守军.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J].希望月报.上半月, 2007, (11) .
8.提倡有效教学 构建和谐课堂 篇八
一、合理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一定要围绕着教学目标,紧贴教学内容,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在课堂实践中应用智慧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有利于促进学习的环境。创设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情境;创设源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而对于情境创设的这些方法,要因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而定,不能泛泛使用。
二、倡导自主探究以学生为本
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认真听数学”为“动手操作数学”。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学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例如:“学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之后,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利用学具拼一拼,自己探究出来。动手操作时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要引导学生采取边说边做操作,边讨论边操作,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
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有目的选择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教学活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白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那些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解决的问题,应大胆的放,放的真心,实在,收要收的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改以来,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除了要认真进行分组、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外,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一是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二是合作交流应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合作交流是低效的。三是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學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
三、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评价。教师应锤炼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准确不能模糊,生动还要丰富,严谨不失幽默,中听更要中用,独特不乏创新。
四、必须遵循学习规律,给学生留足参与时间
学生的思考、动手操作需要时间,老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由于学生的思考时间不足,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很多问题,但只是一问一答的解决,达不到引发悟性的目的,有时滔滔不绝的讲,其间虽然也给学生参与提高了一定的机会,但没有给学生留足时间,这样就达不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目的,也是低效教学。因此,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主动权,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尽可能激发他们的自我投入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9.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篇九
今年五月,我有幸来到古都西安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主办的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的进修培训,聆听了专家教授的主题报告,受益匪浅,特别是山东即墨二十八中李志钢校长的报告——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令我感触颇深。之后,我又买了和谐互助教育品牌解读——《活力课堂》,回来后,认真拜读,为即墨二十八中的这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所深深吸引。细细研究之下,得出几点感悟。
一、“和谐互助”课堂教学策略可以培育学生互助友爱的民族精神
其和谐互助高效课堂策略源于即墨二十八中的学雷锋活动中蕴含着深刻的雷锋精神,这恰是我们所要培养的一种互助友爱的民族精神,是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和谐是一种状态,互助是一种品质,“和谐互助”是一种至高的课堂学习境界,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的课堂价值追求,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良好品德行为等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真正实现了智育和德育并举的理想“高效课堂”。师友在互帮互助中,很容易找到成就感、归属感。师友互助的学习范围往往会超出课堂,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同时师友互助有利于学生借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进而从中获取社交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别人,热心互助,真诚待人等良好品德。
二、“和谐互助”课堂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
我们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在于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和谐互助”的课堂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关键的地方讲解点拨,课堂上,教师的因势利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不再拘束于单纯的“听、学”,而是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共赢,真正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主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例题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讲。教师所讲,只是那些学生费尽心思而学不会的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自主探索精神,整个课堂以学生自学互助为主,完全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使全体学生都有所提高。
“和谐互助”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的共同发展。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学生自主学习,互助交流,启动思维,使学生会自学了,会主动思考了,质疑创新能力强了,动手实践能力棒了,会主动亮出自己表达了,练就了自信,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互助还有利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花费时间少而收获明显,能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成功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兴趣、意志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和谐互助”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分享到合作的乐趣,都能在和谐的空间之上挥动思维的翅膀,从而乐在其中,收获颇丰。
三、“和谐互助”课堂教学策略可以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高效学习,课外实现为学生减负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把课内与课外、老师集体讲解和学生一对一讲解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点对面与点对点的结合,极大的增加了课堂有效学习时间,将一个老师关注全班每个学生,演变成了全班一半的师傅关注另外一半的学友。由一位老师变成一半多的老师在关注学生,效果显然十分显著。并且师友在课外联系也很密切,由知识传授扩展到学法指导,由习惯规范扩展到兴趣培养。这种课堂的效果具备了实时效果、累积效果。尤其从学生的学习状态看:师友互助能真正动起来,能够通过互助解决问题,并能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可以说,“和谐互助”的高效课堂实现了“时间+策略==高效”的目标,使课堂真正达到了高效,而课堂的高效就腾出了课外的时间,学生在课外就可以不会有沉重的作业负担,这就切实地为学生减负,就可以达到“把健康还给孩子,把时间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的目的了。
四、“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实现了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实行“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教师的教学观要有根本性的转变,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教”。教师注重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完成作业以及钻研问题、寻根究底的习惯的培养。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激以学趣,授以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重过程而轻结论,在设计问题时要求学生写出解题思路,将隐性思维凸显为显性过程,这有利于学生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讲得越多,学生想得越少,这就需要精讲精练。“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对老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高效的备课,高效的点拨,高效的总结,高效的提升,高效的展开师友互助。尤其在多个互助环节,教师的应变能力、驾驭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概括总结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这一教学策略更好地诱发了教师的创新能力,老师们在全面实施“和谐互助”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革创新,使“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更加完善,更加富有生命力。课堂上,教师以学定导,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教师语言要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导”的方面,学生会的不导,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这样,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这些对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总之,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推行是对教师自身认真履行好教书育人职责的一个提升,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必须具有幽默的语言、强大的亲和力和豁达的人生观。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拥戴。
五、“和谐互助”课堂教学策略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在我们学校课堂上借鉴推行 当然,各地各校各学生都有不同点和谐互助课堂教学策略不可能尽善尽美地在各个课堂全部套用,我们在学习引用中,还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学习吸取其精髓,扬长避短,灵活运用,结合校本实际,探索出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办法,完善提高,真正意义上把新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10.数学课堂教学的自然与和谐 篇十
数学教学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情感和意志的活动过程.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活动过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构成了数学教学中一个自然而和谐的统一整体.只要有几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细思这些失败,与当时课堂气氛过于紧张或过于随便、处理过程不够自然有很大关系.可以明确地说,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处于“自然而和谐”状况,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而教师的仪表与教态、教师的教学语言和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是构成课堂“自然与和谐”的三个主要因素,下面就这三个方面谈谈营造“自然与和谐”的方法.
一、教师的仪表与教态
人的仪表包括躲才、象貌和服装两个方面.前者是人固有的生理条件所决定的,一般难以改变.而服装,亦即装饰是整个仪表美的重要内容,它是增加身材美、容貌美的条件.教师在讲台上其仪表既要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又要服务和服从于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环境.其具体要求是:整洁大方,庄重朴素,轻便协调,色彩和谐,一定要避免两种极端现象,即过于华美或过于随便,如果教师的服装颜色过于耀眼,款式过于奇特,与众不同,在课堂中就给学生以“鹤立鸡群”之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有不自然之感.同时,这种师生服装不和谐造成了学生“不融老师”的心理,自然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教师的服装过于随便,长衣大袖,拉拉沓沓,甚至满身污垢,敞胸露怀,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形成课堂气氛懒散,出现学生不尊重老师的现象,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的服装过于华美和过于随便都不可取.
另外,教师的教态对营造课堂的自然与和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要以精神饱满,情绪高昂的姿态健步走上讲台.切不可在学生面前显得有气无力,或显得心情不愉快.开始讲课时,教师的表情要亲切而不过分随意,严肃而不过分紧张,使学生在一个宽松、舒适的气氛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显得端庄大方,举止从容,精神饱满,雍容自然.在运用手势和站立、行走上要处理得体.我们说手势的运用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可多,也不可无.动作自然,不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站着讲,也可以边越走边讲.但,在一个地方站的时间不可太长,并且要注意不影响学生的视线.站立时要给学生一种轩昂、自然、生气勃勃的印象.行走时可在讲台上行走,也可走下讲台.但,应显得以容不迫,并且要根据板书的多少决定行走的多寡.
二、教师的教学语言
有人说:“教师应该是语言大师”,这话并不过份.因为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为使课堂气氛自然优雅,和谐协调,根据教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应从如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明白,简炼.说话明白是教师语言的起码要求.教师讲课时,要恰如其分地遣词选句,准确地讲清楚各种概念、公式和定理.就是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使学生能听懂教师讲的意思.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那种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空话连篇,不着边际的讲话,也是说话不明白的表现.
语言简炼,就是指教学语言的“少而精”,要言而不繁,恰到好处,不滥用语言.数学的定义、定理和公式本来就是精炼、简洁而明快的.教师应该抓住内容的重点、难点,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地讲解.这样就能腾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有利于发展智力,还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部分作业,以减轻课外负担.
第二方面,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有趣味.我们教育的对象都是些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教师的语言一定要以他们的心理特征出发,不但要善于说理,而且要富于表情,要以语言的趣味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数学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应注意的是,我们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有趣味,并不是无原则地逗人一笑,把课讲成“闹剧”.一定要密切结合教材,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掌握分寸,恰到好处.要在正确的观点指导下,以有力的逻辑论证,精辟的分析,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达到顺利地传授知识,有产地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最后,教师讲课的语言要有节奏感,教师讲课的声调高低,节奏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必须和谐、“合拍”,才能形成教学语言的最佳节奏,才能产生听课的最佳思维状态.教学语言速度过快,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趟,他们没有琢磨消化的时间,学生的知识就容易“夹生”,学生听课感到吃力,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掉队.教学语言速度太慢,给学生讲述的知识跟不上他们的需要,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展开,就必然影响着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讲课声音太高,语言的刺激太强,会使学生很快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影响注意力的保持,这样会降低听课的效果,教师也会很快变得声嘶力竭.讲课声音太低,有气无力,声淡音微,使学生听起来十分吃力,并且由于过多地需要“有意注意”来维持听课,学生容易疲劳.
教师讲课的语言节奏,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而巧妙地控制和调节,使之快慢得当,高低适宜.教师要运用语言声调的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的印象,唤起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特别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的地方,教师的语言应该放慢,语言应该加重,应该有高低、有停顿.达到师生的双边活动自然、和谐的目的.
三、启发式教学的自然与和谐
现代教学论中启发式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原则.它是在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教学理论的遗产,在现代教育与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其核心是启动和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精神.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必须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置疑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恰当地组织和引导他们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既有思维目标,又有思维方向.同时,应当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才施教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的分类指导与个别指导,使学生顺利地开展思维活动.然而,我们反思自己,在课堂进行启发式教学往往在一个不自然、不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大有装腔作势、做表面文章之味.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识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
(2)抢时间赶进度,不安排学生应有的思维时间与空间,导致师生思维的不同步.
(3)忽视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周密设计和组织,缺乏对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引导与指导,使学生思维的目标与方法不明,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最后只好教师包揽.
(4)忽视学生思维活动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把各种思维指向纳入教师思维的框架之中,不仅压抑了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也不利于调动和爱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使启发式教学落到实处,防止上述情况在课堂上发生,我认为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
(1)对基本概念的学习,必须重视原始材料和背景的介绍,使学生明白概念引入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2)解题教学重视分析、启发思维.要求学生以大众心理、常规方法处理教学问题.对特殊方法与技巧可介绍,但,要适可而止.在为什么这样思考,怎样思考上下功夫,暴露思维过程.
(3)课堂提问或是有疑而问,或是让学生思维引向深入,防止“无病呻吟”,无故发问.多个别发问,少集体作答.多给学生思考,不草草收兵.要照顾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提问,要重视提问的作用,切忌问题提得过深、过全、过多.(4)教师应自觉培养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当启发式教学未按原定方向进行时,教师应沉着、冷静,做到顺水推舟,不压抑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另一种情境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
11.和谐课堂,有效教学 篇十一
一、 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良因素
1. 英语教学方法创新程度不足
英语教学方法是英语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教学策略。不同的英语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磨砺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但是很多英语教师仍然套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按部就班,缺乏有效教学方法的创新,长此以往就忽略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这便与新课改的宗旨“明确提出要加强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相违背,因此,英语教师只有将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2. 现代化英语课堂教学手段缺乏新颖性
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教学的手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科学利用。虽然各中学都应教育部号召引进了很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但是以其中多媒体教学为例来说,虽然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时尚备受各中学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但是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目光都被多媒体的画面和音乐所吸引,而真正的英语教学内容都是在这些虚拟的画面之外的,因此在做英语训练的时候很多学生的反应速度根本无法满足英语课程顺利开展的进度,不仅如此,教师长时间地运用这种单一的多媒体教学致使教学手段缺乏新颖力,学生们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并不利于有效英语课堂的构建。
3. 英语课堂教学的容量比较有限
我国教育改革的最重要宗旨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如此,这也是新课改贯彻实施的有力保障。但是很多中学在对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考量的时候,仍然以笔试成绩为标准,尤其以高考制度为主。很多英语教师将高考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标杆,这不仅抑制了英语教师本身的创新能力,而且还限制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广泛性,致使教学容量相对有限。
二、 摒除不良因素,实施有效性教学,构建和谐英语教学课堂
1. 加强师生沟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英语教学不同于小学和大学英语教学,其教学重点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英语教师应牢记向英语课堂要质量,那么如何向英语课堂要质量呢?质量就是所谓的学习效果,如果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创建和谐的、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们自然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英语学习质量和效果都会相对提高。让学生始终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授课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英语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学生拉近关系,平等相处,始终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左右,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教师给予他们的关爱,且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情感态度变化,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信心,这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英语教师虽然可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给予學生更多的帮助,但是其中也有着很多的无奈,如高中英语教学目前普遍存在着课时较少且任务繁重的问题,很多教师往往感觉力不从心,而学生因为没有相对较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学习效果也并不显著。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应该合理设置英语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导入更多新颖的教学环节如英文音乐、幻灯片、话剧等,以这些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压抑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在玩的过程中训练学生们的听力和词汇积累等能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英语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及时的反思,从而促进有效英语教学
教学反思不仅能让英语教师发展自身专业技能、提高自我,还能让英语教师很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从而更好地促进有效英语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实施。英语课堂教学反思涵盖了三个部分:课前、课中、课后,课前反思顾名思义就是英语教师要对备课环节进行有效的反思,备课内容一定要具有高度的预见性,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英语教师的备课内容一定要在全面了解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开展,因材施教,英语教师只有进行这样有序的备课才能明确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对该堂课的教学时间和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课中反思就是要求英语教师要有足够强的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课后反思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反思行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任务完成后,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行为等进行分析、总结等,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12.和谐课堂,有效教学 篇十二
一、制定有效的, 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使教学的灵魂, 它支配着教学全过程, 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 它解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 教师教学必须严格依据课程标准, 认真研究教材和分析学生情况, 全面整合和落实三维目标。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得越好, 课堂教学会越有效, 所以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并加以实施是上好一节课的有效前提, 课堂教学要体现有效性, 要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确定不同的目标, 切莫千篇一律。在讲解四则运算这一单元时, 首先创设兴趣情景:“小猴子吃苹果, 妈妈给它买了三个, 但小猴子吃完三个还想吃, 于是小猴子妈妈又买两个”: (1) 小猴子一共吃了几个苹果呢? (2) 第一次比第二次多吃几个苹果呢?这样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 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身边找到数学, 发现数学。教学目标设计要关注全体学生, 尤其是学困生, 要切合学生实际, 要具体, 分层, 以便于分类施教。
二、努力钻研教材, 备好每一节课
课前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教师通过认真的备课, 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针对重难点选出教学适当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有效教学;其次理清课本的结构, 根据上课的需要, 可以对教学结构做出相应调整, 只有不断地反思与改进, 才能够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根据上课的需要, 可以对教材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 也只有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 上课时才能够游刃有余, 课堂气氛才能够和谐, 课后,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和检测得出及时反馈信息, 通过这些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并对下一次的教学进行调整, 同时也要及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学生提供的宝贵建议能够帮助教师更有效的教学, 每单元数学讲完之后我都要进行一下测评,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基础技巧的掌握状况, 通过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精讲精练, 突破难点, 激活学生兴趣
所谓精讲就是教师对基础知识用少而精的语言, 抓主重点, 调整揭示知识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 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动脑思考, 所谓精炼, 练习题选择要典型, 不贪多求全, 以一当十, 提示训练效率, 同时深入学生实际, 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 让他们找到纠正错误的途径和方法, 对学困生倍加关注, 重视学困生的信息反馈, 让他们尽量多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满足他们对知识的不同需求, 数学练习形式要结合实际, 设计丰富多样, 新颖有趣的练习内容, 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
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设计中只有着眼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方式建构, 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 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 变苦学为乐学, 变听中学为玩中学, 变个体学为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互相学习,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 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五、教学设计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 共同成长
课堂教学设计要倡导民主和谐的课堂文化, 要体现对师生、教师、生生的人文关怀, 关注师生共同成长, 体现课堂中师生和谐, 生生和谐, 学生发展和谐,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要蹲下来做学生的朋友, 在教学中积极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景, 一种平等的对话情景, 在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交流, 更主要的是通过心灵进行平等的沟通,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 赞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愉悦、民主平等的气氛。我在讲解四则运算时, 因为本单元有些难度, 因此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内容不放心, 缺乏自信, 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除了在教学中给予正确的评价时, 在学生解决困难时, 面带微笑, 这样让学生放下包袱, 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
在合作教学中,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 应该平等交流, 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自己去想, 自己去问, 自己去玩,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师生相互尊重, 不轻易否定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 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 认真思考, 深刻钻研, 相互讨论, 敢于质疑,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 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久而久之, 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慢慢的, 课堂中学生爱发言的多了, 参与讨论的人多了, 学习的劲头足了, 实现课堂上互动共鸣, 课堂氛围真正达到了愉悦和谐。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利用课件, 网络资源, 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改进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时有效促进教学的一种手段, 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 更重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评价判断出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还存在着什么问题。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 通过巧妙的评价, 处理课堂上的意外, 让评价恰到好处。
13.和谐课堂,有效教学 篇十三
孙芝杰
在这个学期我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下面就本学期我已经进行的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探索,来对我们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探索进行总结与反思,并提出整改措施。
一、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的实施情况介绍
这学期在实施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教学中,我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下默契: 1.课堂纪律良好,很安静,学生配合得很好,训练有素。2.课堂容量大,精选不同的题型、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提高。3.学生不得乱讲话,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老师没有急于给答案,而是投影学生的作业来让全班同学来帮忙纠正,最后老师点评。
二、和谐高校思维对话教学值得肯定的地方
我能利用一切闲余时间积极讨论、探究适合本班的有效课堂教学。并能多听多学其他同科老师的的示范课,然后讨论,总结优点,学以致用。达到了课堂结构简洁明,学生配合好,师生互动足,每节课以学生练习为主,真正做到了精讲多练。
三、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课堂纪律较差,造成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时较难安静下来。精讲多练针对于这些学生较难落实;
2.练习题设计不尽合理。设计的填空题多,思考题少。适合中下层生和优秀生的题少。
3.我还不能熟练掌握及运用高效课堂的技巧,个别章节还存在讲得过多的情况。
四、整改措施
1.要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确保课堂纪律安静有序。特别是刚接班的年级。只有良好的纪律才谈得上高效课堂。2.坚决摒弃“灌输式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只会是老师吃力不讨好,只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缺乏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我要坚决摒弃。
3.课堂要精讲多练,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基础知识需要铺垫,需要讲,但更需要精讲,然后剩余的时间就给学生练习,让学生通过动笔动手动脑来掌握巩固知识。
4.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①认真落实集体备课。
②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重难点知识。
③整合教材:教材的编写有一定的连贯性、逻辑性,但有些教学内容比较繁乱,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整合,来提高教学效果。
④注重整体:要从整体上把握这节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拓展补充。
⑤注重联系:一方面要注重学科内跨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另一方面要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用鲜活事例应用于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只有经过这样的“立体备课”,才能把握这节课知识的“长度、宽度、高度”,才能把这节课知识讲清、讲透、练透,只有通过这样的备课,其后的课堂教学才谈得上高效。
5.设计好上课的每一个环节:
①导入:上课怎么样导入。
②提问:提什么问题,提多少个问题,学生回答了问题老师要怎样来点评。③练习:课堂做哪几种题型、做几道题、时间大概要多少。④作业:作业要达到巩固复习的效果,而且要少而精。6.精选课堂练习。
【和谐课堂,有效教学】推荐阅读:
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读后感09-09
《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读后感10-09
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认识与实践09-14
优化分层教学,构建和谐高效的化学课堂09-19
初中数学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和谐发展08-21
小学和谐高效课堂探微08-13
营造小班生态课堂,关注学生和谐成长06-09
即墨28中“和谐互助课堂”之我见06-25
聚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构建智慧高效课堂07-02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