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法指导的现实意义(精选14篇)
1.数学学法指导的现实意义 篇一
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摘要:重视和挖掘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理论支持。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二重性、协调性、比例性、效率性、可持续性等全面、科学的经济思想,客观上要求我们从重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重视节约社会总劳动时间、重视各生产部门的比例性和协调性、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发展;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3-0014-05
经济发展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古典政治经济学将经济发展作为研究核心,内容涉及“富国裕民’等主题及劳动、分工、资本积累等手段的研究,也是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源头。但在后来的演化中,西方经济学开始局限于以生产函数技术分析为基础,忽视动态分析的经济增长理论。针对二战后众多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现实,许多经济学家拓展了经济发展的内涵,但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理论仍难以应对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发展难题。然而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已形成了丰富的经济发展思想,这应成为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的理论支持。
一、国内探索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三种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供了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丰富素材,国内学者对我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探索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思想。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经济发展时大多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探索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探索从研究方法的差异上主要可划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和逻辑,以柳欣、王璐等为代表。他们认为,马克思用建立在社会关系之上的社会剩余分析方法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柳欣认为,马克思在继承斯密、李嘉图分析传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总量理论体系来解释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第二种模式主要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析逻辑,以孟捷、赵峰等为代表。孟捷以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产品创新是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唯一重要力量”为假设,认为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存在逻辑上的缺陷,探索了如何在考虑产品创新的基础上重新构造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模式,以进一步完善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赵峰认为,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不仅探索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而且敏锐地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包含的深刻矛盾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他借用新古典经济学均衡思想,通过对前提假设、基本结论和劳动分工理论的探讨,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转换成马克思主义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论证的结论是:劳动分工是马克思再生产的前提,同时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分工是矛盾的统一体,三者统一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史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第三种模式是运用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模式,主要以贾根良为代表。贾根良认为,亚当?斯密开创的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经济均衡和经济演化两部分,前者经过李嘉图、马尔萨斯、约翰?穆勒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以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其分析特点主要是,“经济学家们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定:经济人(给定)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研究)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相互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后者经由马克思发展形成了经济演化的路径。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的不均衡过程,他以分工概念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技术变迁,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来自于技术变革和企业重组的竞争,在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和动机下,形成了资本主义长期的增长潜力,通过不可逆的、虽非长时间持续出现但却以审慎步骤进行的技术变革和创新,走向不均衡和不平衡。因此,马克思提出了一个报酬递增导致资本主义内在演进的宏大理论体系。国内学者借鉴各种经济学思想和方法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进行探索,推动了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重新认识。但如何将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相结合是当前我国经济学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全面充分理解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是突破这一重大课题的前提。
二、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明确表示,“我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因此,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从横向看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的运动规律,从纵向看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发展过程和趋势的规律,从总体看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发展的二重性思想
二重性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也是对现实经济现象、经济过程的客观反映。“马克思方法的精髓是应用唯物辩证法揭示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二重性学说”,“矛盾二重性不仅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且存在于构成客观事物的要素之中。”具体来说,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也决定了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一方面是一般的劳动过程,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运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运动过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二重性表现在:一方面是创造社会财富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社会生产二重性的内在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决定了其发展趋势。马克思运用二重性原理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机制是社会分工协作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一方面,分工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又促进了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另一方面,企业内分工与社会分工的相互促进导致了产业和社会结构的演进,内在地蕴含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力发展机制。其次,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受社会生产关系制约的特征。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分工和技术发展过程受制于资本增值的根本目的和动机。资本追求增值的目的和外在竞争压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社会分工和技术进步,体现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和创新机制,而这一矛盾又决定了资本积累机制。再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的内在矛盾既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 不稳定性甚至经济危机的趋势。一方面,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由于激烈的竞争,单个资本获取的超额剩余价值都是暂时的,追求长期超额利润的动机决定了资本集中和形成垄断的趋势,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的发展,而垄断意味着社会资源的社会化控制及更多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成为资本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资本集中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不断增多,资本的有机构成也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手段与经济发展目的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些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会呈现出不稳定和稳定交替的现象,甚至导致经济危机等经济周期现象。
(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比例性思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并论证了“资本主义不协调发展”的命题,发现不协调发展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同时探索了关于现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规律问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比例性的论证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在微观层面上,马克思主要从单个生产者出发进行论证。第一,单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协调性和比例性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单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协调性和比例性。商品中凝结的劳动能否得到社会认可,一方面取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取决于商品中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生产部门进而在各种商品生产上的配置比例,这一客观要求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各个层面和整个过程。第二,单个企业资本或部门资本运动的协调性和比例性。这一客观要求贯穿于单个资本或部门资本运动的全过程。具体来说,企业资本生产中使用价值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投入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的比例与协调问题等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微观层次上对比例性、协调性的客观要求。产业资本运动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资本职能形式必须依次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再转化为商品资本。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必须依据社会客观的需要比例划分为三种形态,分配于三个阶段上。如果背离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和三种形态变化的比例性和协调性的客观要求,或在某个阶段、某一职能形态上发生阻碍、中断,都无法实现资本价值增值的目的,从而否定其自身的存在。资本周转理论则论证了单个资本在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受到劳动时间配置的比例性和协调性的客观约束。从宏观层面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被认为是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最集中的体现。马克思通过划分两大部类及对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发展思想。主要包括:第一,社会总资本各组成部分比例分配的客观性。第二,社会总资本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实现是整个社会总资本生产的平衡性和持续性运动的前提。马克思强调了整个社会总产出与总需求在使用价值量上的协调和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生产部门与生产单位之间配置的比例性要求,这一规律是通过资本流动来实现的,内生于资本增值的本质。
(三)经济发展的效率性思想
马克思经济发展的效率性思想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社会总劳动时间的节约性使用,即社会关系意义上的劳动的有效率使用。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经济中,能体现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社会属性的只能是人们凝结在商品中并通过商品交换体现出来的抽象劳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经济思想中关于有效使用劳动的含义就包括两个方面:节约社会劳动时间及增加生产性劳动的同时减少非生产性劳动。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存在着节约劳动时间的机制,这就是价值规律,即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的差别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经济利益及其在竞争中的地位,所以商品生产者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并扩大生产规模,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规避不利的竞争地位。而且降低劳动成本、节约使用劳动时间也是资本增值的内在要求,包括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机制、资本不断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等机制在内的节约机制、资本循环过程中通过对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节约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机制等。同时,马克思在批判亚当?斯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概念。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是作为使资本能够形成剩余价值,因而能够表现为资本,表现为自行增值的价值的因素来为资本服务的劳动。”反之,则是非生产性劳动。马克思是从生产关系意义上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非生产性劳动的增减完全取决于资本增值的目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复杂化,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经济特性越来越明显。非生产性劳动也越来越成为利润增加的一个重要领域。按照劳动价值论思想,一些非生产性劳动成为不必要的劳动时间浪费,既增加了社会物质资源浪费,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违背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原则。
(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思想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是辩证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资本主义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在内在矛盾的推动下可持续性与不可持续性的交替过程,但最终的趋势是不可持续、甚至趋于崩溃。具体来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历史局限性逐渐累积的过程。资本增值的本性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推动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的发展,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另一方面,资本积累规律也决定了其后果,即资本家的财富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大规模积累共存,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同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服从于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的根本目的,因此,对自然资源的无止境攫取、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漠视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产生的不可持续现象。
(五)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
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是马克思对经济发展思想的重大贡献。迄今为止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分析都是以强调静态均衡为特征,反映了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机械的、静态的和封闭的世界观。而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之上,是用发展变化的观点与方法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马克思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一,马克思是用历史的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和过程。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时指出,“只要它(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绝对的最后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在状态或只是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在内在矛盾推动下的动态演变过程。第三,从总体上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总是在内在基本矛盾
作用下,呈现出“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的周期性动态特征。
三、运用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尽管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都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因此,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科学思想完全可以用来指导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伟大实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机制仍未形成。因此,只有以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科学思想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一)兼顾生产力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按照马克思经济发展的二重性思想,经济发展不仅是生产力的发展,也是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后者更强调人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既要强调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殊矛盾,又要重视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结合。当前,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机制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制度已基本确立,但这一体制需要不断结合我国新的社会实践和时代特征进行完善。因此,一方面要强调发展,继续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进程,创造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重视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结构的协调性、发展趋势的稳定性,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主要的任务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继续通过深化改革化解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建立起大多数人参与经济发展进程、大多数人民群众受益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重视节约社会总劳动
目前,很多学者强调的有效率使用资源是指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在内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的有效使用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由相对价格表示的稀缺性来提供信号以引导资源配置的。与这些资源本身的供给量、经济体系需求量密切相关的是一种纯粹技术上的表达,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这种效率思想无法科学说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运动的本质。马克思强调经济发展要节约社会总劳动的思想是建立在社会关系分析的基础之上,其节约社会总劳动是指整个社会劳动者劳动效率的提高,要尽量减少非生产性劳动的浪费。因此,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规范和引导,减少如商品广告营销、过度包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非生产性劳动,将经济发展真正转变到依靠提高产品质量及产品技术含量的路径上来。
(三)重视各生产部门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马克思指出,整个社会劳动时间按照社会分工在各部门的按比例配置是制约整个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客观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按照价值规律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已经充分发挥作用,但同时,包括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粗放式发展模式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矫正,这说明市场经济在解决经济发展方式上是失灵的,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信息问题,存在着激励制度的严重缺陷等。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机制外,更要重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规划和引导,特别是通过法治建设、科学的规划决策机制和程序的建设及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来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四)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内在地决定的,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不可持续的现象是由资本关系及资本全球化本性决定的。因此,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要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形成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的市场化补偿机制和社会补偿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形成经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长久机制。
参考文献:
[1][2]贾根良,发展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3,37
[3][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11,16
[4]杨志,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我国公有资本的本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23
[6]贾根良,西方异端经济学主要流派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5
[8儿美]塞缪尔?鲍尔斯,理查德?爱德华兹,弗兰克?罗斯福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
[9]杨文进,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增长之道――兼论“节约悖论”的破解[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责任编辑:杜磊)
2.数学学法指导的现实意义 篇二
一、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化特点, 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习是为了能更好地生活, 既使自己能更好地生活, 又能让别人更好地生活。这应该是当今人们对于学习目的的普遍共识。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强调语文来自生活, 是为生活服务的, 应该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1. 通过语文学习认识生活
《文心》中指出:“你们尚是孩子, 今后所读的文字却都是现成的东西, 不是现代的大人做的, 就是古代的大人做的。他们不但是大人而且都是文人, 他们自己的内外经验, 并不预计给你们读的。你们能懂得多少, 就懂多少, 从文字里去收得经验, 学习经验的方法。你们不久就要做大人了, 趁早把思考力、想象力练习到水平线的程度, 将来才不至于落伍。” (第9页)
学生是在学习语言作品、学习文化的过程中, 逐步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在本轮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 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育是这样一个课程——发展语言, 发展思维, 传承文化, 培养人格, 促进人的社会化, 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语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生活、认识生活, 并且让学生终身受用。
2. 通过语文学习更好地生活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而学习本身也是生活。所以, 生活才是学习的起点和终点。
在《文心》第十三章中, 乐华根据父亲的教导开始留心生活, 并取得了不小的收获。“把衣服穿在身上, 最污浊的是领和袖。因为污浊的缘故, 洗濯时特别吃亏, 每件衣服先破损的大概是领袖部分。领袖是容易染污浊的, 容易遭破损的。衣服的领袖如此, 社会上的领袖何尝不是如此……”“鸡是光明的报道者, 它第一次喔喔开声却在半夜, 正是时间最黑暗的时候。我听了这夜半的鸡声, 不禁想到革命者的呼号。” (103页) 生活的现象是再普通不过了, 而他联想到的事理却极其深刻, 实在是难能可贵。
所以, 达到理解还不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 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 从而用语文装扮自己的生活, 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3.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是生活的。语文的一切来自生活, 语文学习的内容都与生活密切相关, 同时, 语文的学习形式也应该是生活化的。
叶圣陶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初就提出, 语文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发生联系。他在论语文教学时说:“第一须认定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儿童所需要的”就是指语文教学应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从教育方法上, 他说:“担任国文教授的教师呀, 你们为儿童全生活着想, 固当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 即为国文教授的奏功着想, 也当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这里的“相当的境遇”, 其实说的是教师应在学校里创设一种与学生实际近似的情境。要知道, 传统的语文教学, 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背一些他们不知所云的古书, 如四书五经之类的。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语文教学教授的内容虽然已是文言加白话了, 办学形式也由私塾转而为现代教育, 但语文教育的目标骨子里并无两样。叶圣陶先生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他曾说:“从前颇有人做得很好的文章, 可是不能写一封抒情寄意的书信;这因为他们早已把写作与生活分隔开来, 而写抒情寄意的书信却是生活上的事情, 所以没法应付了。可见有一些父兄的告诫与教师的教导正是学生的灾难, 他们希望增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实际却在阻遏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他看来, 写作不应当与生活分隔开来。反观如今的语文教学, 这一问题有没有很好地解决呢?其实还没有。因为我们教学生写作, 还不是完全地为他们的生活着想, 而是为他们的升学 (小升初、中考、高考) 着想, 于是着力点就发生了偏颇。我们这些“好心的父兄”、“好心的教师”的教导, 不也成为了学生的灾难吗?他们的作文有“学生腔”, 有“八股气”, 其根本是忽视了语文 (写作) 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没有做到“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叶老在上世纪20年代就大声呼吁:“国文教授并非是限于教室以内的教科啊”, “国文教授并非是限于书本以内的教科啊”!
语文如果离开了生活, 就会失去魅力, 失去生气, 就不是真正的语文, 至少不是一种活的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 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当我们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时, 叶老的这些思想、呼吁还是令我们深思的。
二、运用触发式学习方式, 促进知识的自我建构
《文心》提出了“触发”式语文学习方式, 对当代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读书贵有新得, 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工夫。所谓触发, 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 觉得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 是触发;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 得到一种印证, 是触发;觉得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 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你目前所经验着的事物, 发现旁的意思, 这也是触发。” (98页) 从这一段系统的阐发当中, 不难看出“触发”的关键在于由此及彼的感悟和联系。
1. 知识深度的纵向“触发”
在《文心》第二章《方块字》中就集中讨论了文言文用字和白话文用字的区别, 很重要的区别之一是词类活用, 学生先有了词类的知识, 知道名词、动词等概念, 再学词类活用变得顺理成章。比如, 学生先知道了“烛”是名词, 那么根据生活常识再理解它在“明烛天南”中可以解释为动词“照”就容易多了, 而且学生的词类知识也更加丰富, 以至于在放学路上见到广告、标语都要去仔细研究它们的词类及活用情况了。 (13页)
2. 知识广度的横向“触发”
比如, 在《文心》第十二章《戏剧》中, 孩子们从中国古代戏剧与外国戏剧的研究中获得灵感, 学会如何编排反映抗战的戏剧。不仅如此, 在这个事例中, 孩子们大脑所储存的信息在实践中被使用被激活, 诚如《学习的革命》所指出的那样:“你应该通过弹钢琴来学习弹钢琴, 通过打字来学习打字, 通过骑自行车来学习骑自行车……”有目的地使用和运用是拓宽和加深知识的有效办法, 这与今天所提倡的“为迁移而教”的思想是一致的。
3. 纵横相互渗透的“触发”
《文心》第十四章《读书》中王先生曾这样说:“……我近来留心读书, 也是一种触发的结果。我住到这寺里来, 每日清晨傍晚都听到和尚的诵经声, 那声音高低缓急很有规律, 日日听, 日日一样。我觉得我们平日读文字, 也应该有个规则方法, 于是对于读法就发生了研究的兴趣了。” (109页) 王先生由此对音律发生研究的兴趣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教给学生, 而学生又能把这样的知识广泛地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志青自从王先生注重读书的声调以后, 他不只对于读书, 就是平时谈话, 当众演说, 对于高低、强弱、缓急三方面也留心揣摩;所以他说的话很能引起人家的注意”。 (163页)
4. 不同学科间的相互“触发”
《文心》第二十章《小说与叙事文》中教英文的张先生与孩子们谈小说的本质。第二十二章《两首〈菩萨蛮〉》中教绘画的李先生讲解词的知识。第二十九章《习作创作与应用》中教国文的王先生解释李先生的画作《母亲》, 并论及“应用之作、习作、创作”的关系。第十八章《左右逢源》中乐华听从先生的建议把数学的题目要求和条件比作是作文的中心和材料, 加快了解题的速度;慧修从绘画课上学得的有关“背景”的知识可以用来帮助理解小说的背景, 由构图的远近法联系到文章景物描写的层次感;复修从英文翻译中文的练习中提高了国语的水平;等等。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 “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全面与和谐是教育的原则。倘若现在的教育工作者能从普遍联系的原则出发, 以培养全面的和谐的发展的学生, 也许就不太会出现各科独立、偏科严重的现象了。
三、强调自主学习, 注重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关于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这样表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本质上说读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作者的意思完全吻合, 只能以自己的经验尽可能接近作者的意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理解作品既有共性, 即大家都能读出来的东西, 同时理解作品又具有个性, 即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理解。身临其境和感同身受是阅读最重要的因素, 这也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原则。叶圣陶先生《文心》中的许多表述已经体现了个性化解读的理念。
1. 个性化阅读的基础是文本的具体化
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 作品包括具有未定性的文本和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 二者的结合才是完整的作品。没有读者的阅读, 没有读者将文本具体化, 文本只能是未完成的作品。
从语文学科来说, 作者、作品、读者这三者的关系微妙而又复杂。作品是作者的人生体验, 读者是否能读懂这体验取决于读者知识的累积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倘若读者没有这样的或者是类似的经验理解起来必然困难。“现在中学里, 先生所教的是选文, 所选的是世间比较有名的文章。或是现在的人做的, 如鲁迅的《秋夜》, 或是古时的人做的, 如姚鼐的《登泰山记》。这些文章本来不为你们写作的, 是他们写述自己的经验的东西。你们年纪这样小, 经验又少, 当然看了难懂。” (5页) 这种状态今天依然没有改变, 不管是以知识组元还是以主题组元, 所选教材都是“大人”或“古人”或者是“外国人”的经验。在第八章《诗》里, 乐华、大文对于新俄作家的诗《工场的歌》和《天国的工场》感到非常惊讶和不能理解, 因为他们既没有到工场去过, 也没有看过类似的诗歌。而当乐华有了工场的生活体验后对这样的诗歌自然就产生了亲切感。这再次说明没有生活经验确实很难理解作品。作为教师, 应该做的是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经验, 帮助学生走入情境, 将文本具体化。
2. 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是自主阅读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 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然而个性化的第一要义是自主阅读, 没有读者的自主, 所谓个性化无从谈起。自主阅读又是创造性阅读的前提, 而只有富有创造性的阅读, 才是真正意义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 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
教师根据教学参考资料解读作品, 根据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套路分析课文, 只能算是肢解课文, 是程式化的解读, 是灌输。
叶圣陶先生认为, 在教学中“须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 即以学生为本位也”。因此他提出了变“教”为“学”、变“教”为“导”等具有全新理念的主体性教学方法。变“教”为“学”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变依赖学习为自主学习。他指出:“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 主动学习, 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 即为改进教学之一。”这就是说,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其有学习的主动权, 能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确定学习目的和学习进度。真正的自主学习必然是人自为学、自学自得的异步学习。第二层意思是变灌输学习为尝试学习。他在谈到训练学生读书习惯时指出:“我们遇到一篇文章或一本书, 都不可预言必然能了解, 总是准备着一副心力, 尝试去了解。尝试的结果, 假如果真了解了, 这了解是自己的收获, 印象必然较深, 自己对于它的情感, 必然较浓。假如不能了解, 也就发现了困惑所在, 然后受教师的指导, 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 其时在内容的领悟上和方法的运用上, 都将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 对于以后的尝试, 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无论成功与否, 尝试都比不尝试有益得多。”叶圣陶先生强调的尝试学习, 不仅是教学方法的转变, 而且是教学次序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可以概括为由教而学, 先教后学。这种教学观, 学生的学是教的附庸, 并受动于教;是教师先教, 学生后学, 教师先讲, 学生后练。叶圣陶先生的教学观, 逆转了传统的教学次序, 变“教学”为“学教”, 提倡学生自学, 教师辅导。“自学辅导”的重要特点, 就是把学生的“学”置于重要位置上, 将带有尝试性的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变“教”为“导”要做到以下两点:一要引导学生善于自学。叶圣陶指出:“教师特别致力于引导学生善于自学, 绝不是越出了教师的职责, 绝不致贬低了教师的尊严。正相反, 我以为惟有能这样做的教师才够得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他还说:“导者, 多方设法, 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 卒底于不待教师之谓也。”一句话, “导”为了使学生自得, “导”是手段, 自得才是目的。二要少教多导, 适时而导。叶圣陶先生“教师当然须教, 而尤宜致力于导”的论断清楚地说明, “导”和“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导”是第一位的, 教学要以“导”为主, 在提示、启发、引导、点拨等方面多下功夫。
叶圣陶先生的《文心》教学理念, 是我国语文教育思想宝库中闪耀的明珠, 对我们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有着很大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 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2) 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4)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5) 《叶圣陶散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3.数学学法指导的现实意义 篇三
【关键词】 高中政治 经济 生活 现实 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075-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而我们的社会制度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如果用政治术语来说就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俗的说,就是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植根于经济基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很多学生都说进入高中以后,政治课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了。之所以说有意思,是因为政治课不仅仅只像初中那时一样仅仅涉及社会制度、国家政治制度,时事热点等政治问题,更涉及到了经济和哲学领域,让学生对政治的概念有了一个比较整体的把握。这些全新的领域不仅仅是实践以后得出的真理,更是指导我们生活实践的金玉良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高中生思想的完善和人格修养的形成更是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下面笔者就高中政治中经济部分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进行初步探索
一、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我们经常会开玩笑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因为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钱,可见,金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入高中以后,学生基本上都逐渐走向独立,开始独立生活,独立消费,也开始独自面对金钱的考验。很多学生在金钱观念上没能好好地把握一个好的尺度,铺张浪费的有之,奢侈成性的有之,坑蒙拐骗的也有之……进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害人害己。那么高中生究竟该怎样把握对金钱的“度”呢?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金钱充当的是一般等价物的角色,和货币一样,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和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与货币一样有三点:从起源看,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但对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高中生更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才能拥有纯洁的灵魂,高尚的道德,人生的路要长远的走下去,才能过得更有意义。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家人的宠溺下长大,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同时养成了骄奢的不良消费习惯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这些孩子经常互相攀比,讲排场、要面子,最后造成消费透支。高中生正处于思想变更时期,教师要引导他们坚决转变消费思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 量人为出,适度消费。(过度节约不可取) 所谓适度消费: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包含不滞后消费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
2.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消费要有主见,要保持冷静头脑,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使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3.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①体现新的发展观要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②绿色消费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4.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的困难,帮助我们获取新的成就。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要戒奢从简。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在任何时候都是应该发展的。实践证明,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风已过时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和有害的。
三、巧妙利用价值规律,减少消费支出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例如2003年非典期间,为了预防非典,白醋、板蓝根等消毒物品的价格上涨是平时的5倍;1997年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导致12人发病,其中6人死亡。为了预防禽流感,鸡鸭肉类食品滞销,价格普降,许多养殖场被迫倒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学生肯定会思考为什么物价会在特定的时间段里上涨或下调呢?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商品价格?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政治学中商品价值规律的知识来具体进行讲解了。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而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样看来价格应该是稳定的。但是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又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其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的。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就会升高,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就会降低。由此看来,只要能巧妙地利用商品价值规律,在商品供过于求时购买商品,就可以减少消费支出。
4.试论农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四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创始者,海峡两岸人民都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今年5月22日新闻报道,台湾人民做大寿司,纪念炎帝神农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1992年、1993年在炎帝神农生辰期间,湖北随州市先后举办了“炎黄文化与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和首届“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以后每年炎帝神农的诞辰都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为了弘扬炎帝神农文化,促进海峡两岸交流,湖北省今年又举办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论坛,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拟就炎帝神农开创农耕文化来分析他的伟大贡献和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炎帝神农首创农耕的伟大贡献和历史意义
(一)农耕是伟大的历史变革
在我国众多的古籍中,有许多炎帝神农开创农耕文化的记载,摘录几段如下: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果木之实,食赢蜮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
“民人食肉、饮血、被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
相应的条件下,农耕才能成为可能。这些条件主要有生产工具、居住条件、储藏条件等。这种对农耕条件的需求,推动了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居所条件的改善和储藏器皿的发明。炎帝神农在发明农耕的同时,也创造和改善了相应农耕生产条件。
1、首创耒耜等农耕生产工具。从采集狩猎生产转变为农耕生产,两者劳动对象不同,方法不同,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后者比前者远为复杂细致。采集狩猎生产只需要简单的收割、打击、射杀(弓箭)等工具。而农耕生产从整地、播种、中耕、施肥、灌溉、到收获、储藏等有一系列的工序,没有相应的工具,生产就无法进行。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说过,“非器田不成”。炎帝神农适应这种生产客观的要求,发明耒耜,《易〃系辞下传》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耒和耜都是木制启土工具,是当时从事农耕生产最主要的工具。从当时的水平来看,是一项很重要的发明。
2、建造定居住所。在神农发明农耕以前,人们靠采集渔猎为生,经常流徙不定,只能“缘水而居”(《列子〃汤问》)、“穴居而野处”(《易〃系辞》)。极不适应农耕生产的要求。种植农作物,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地,定居守护和管理。这就需要建造人工居所,摆脱依赖天然洞穴居住的被动局面。所以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是密
影响农耕生产的发展。相传神农为了解除人类生存受到的威胁,更好地发展农耕生产,深入山野,辩尝各种草木的性味,从而发明用中草药医治疾病和创伤的方法。《世本〃作》说:“神农和药济人。”《帝王世纪》说:“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就夭伤之命……。”《史记〃三皇本纪》也说:“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这些说明,自神农开始,古代才有中医中药,神农是我国医药学的创始人。也正因为如此,秦汉之际成书的第一部药物学典才名之曰《神农本草经》。
(三)农耕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原始社会晚期,在当时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逐渐形成了炎黄、东夷、苗蛮三大氏族集团。根据各种记载和传说,大致可以认定上古中华民族就是由这三大氏族集团融合而成的。炎黄集团中,黄帝由于战胜了炎帝神农族、东夷九黎族(以蚩尤为首),成为氏族部落联盟的盟主,成为最先统一中原地区的领导者,以后又战胜三苗族,加速了三大氏族集团的融合。黄帝就自然的被推崇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而炎帝神农族由于较早地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农耕文化,有较为发达的农业,人口得到迅速的增长,地盘不断扩大,在三大集团中占据有利地位。即使在今天,我们从历史遗迹,依然可以看到炎帝神农活动广阔的范围。如陕西宝鸡渭河流域一带是炎帝神农最早农耕种粟
(四)农耕文化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根据炎帝神农发明农耕推断,神农的时代,大体上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当时是氏族社会,没有国家,没有阶级,不属于文明社会。随着农耕生产的发展和繁荣,中华大地上逐步地出现一些文明因素、出现一些文明地点和文明核心地区,这正是文明起始阶段的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炎帝神农发明农耕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为文明社会的诞生打下了物质基础。神农时代,我国的农耕文化,已逐步发展起来。根据考古发现,当时驯化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有芋、粟、稻、黍、油菜、小麦、大麦、高粱、稷、葫芦、白菜(或)芥菜、麻、花生、芝麻、甜瓜、蚕豆、莲子、菱角等,从种类上分,已栽培成功了粮食作物、纤维作物和蔬菜作物。
驯化饲养的主要动物有猪、狗、羊、牛、马、鸡、驴、鸭、蚕等,除了食用、役用外,还建立了原始的蚕丝业。中植业和饲养业并存,互相促进,推动了社会经济进一步繁荣。从而引起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农产品的增加、手工业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剩余产品的增长,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分化、文字的创造、文化科学的兴起和国家政权的形成。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文明社会的诞生。可以说没有农耕文化就没有文明
生了原始的歌舞和乐器,还有装饰文化、集市文化、茶文化等等,传说这些都与神农有关,是神农对原始精神文化的贡献。
另一方面,神农及其族人,在长期的农耕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一代代地传承,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中产生了总结经验,改造自然,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的思想。这些思想有的后来成为道家思想的源头,有的成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综合技术体系思想的源头。炎帝神农在制耒耜、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驯畜禽、养动物等劳动实践中,培养了勤劳勇敢,不怕困难,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这些精神后来都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成为我们民族的重要精神遗产。
二、原始农耕文化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一)原始农耕的发展
农业可以分为原始农业(使用木石农具)、传统农业(使用金属农具)、现代农业(使用现代化农具)三种历史形态。自炎帝神农发明农耕进入原始农业阶段后,原始农业不断发展,至夏朝时出现了金属农具,已有精耕细作技术的萌芽。至战国、秦汉时期,精耕细作已发展为成熟的技术,终于形成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综合技术体系。这个综合技术体系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它是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括改善农业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各个方面。正是在这种整体观的指导下,人们看到了生物体这一部位与那一部位之间的联系,这一生育阶段与那一生育阶段之间的关联,看到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之间的关联,并加以利用。也正是在这种整体观的指导下,我国古代农业重视农业系统中废弃物质的再利用。在“三才”理论系统中,人不是以自然主宰者身份出现的,而是自然过程的参与者,人与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因而产生保护自然的思想。人可以干预自然,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违反客观规律。因此中国的传统农业总是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即所谓“三宜”,把这看做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循的原则。但在客观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们认识了客观规律,就有了主动权,可以“盗天地之时利”,可以“人定胜天”。“三才”理论要求,精耕细作要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总之“三才”理论中包涵很多辨证的科学思想,为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原则,在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2、重新认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西方式的农业现代化,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由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是把自然界分解成各个部分,分别进行研究的,对事
5.关于公文的现实意义 篇五
欣悉你项目部喜获xx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和xx城建项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表扬信,表彰你项目部在克服重重困难的情况下,按照合同工期提前完工,对你项目部的工作给予绝对的肯定。
自开工以来,你项目部全力以赴投入施工建设,克服了施工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高质量、高效率的开展各项工作,比合同工期提前x天完成了施工任务。充分发扬了“忠诚、感恩”的企业精神;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奉献精神;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牺牲精神;任劳任怨、顾全大局的主人翁精神。充分体现了十公司能打硬仗的光荣传统和顽强拚博的优良作风。
为表彰xxxx科技园项目部作出的突出贡献,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对你项目部给予一次性奖励x000元。希望你项目部全体人员以此为契机,继续保持荣誉,再接再厉,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同时,号召公司各单位向xxxx科技园项目部学习,全面增强管理能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企业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xx十局集团第十工程有限公司
6.社交礼仪的现实意义 篇六
社交礼仪的现实意义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成。”所谓“礼”,是教人尊敬与关心他人,使之合乎情理。所谓“节”是教人在言谈举止上要恰到其分,使之合乎事理。可见,小到人与人的交往,大到国家间的交往,都必须遵守社交礼仪规范,否则就会失礼失态。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有“礼仪之邦”之美誉。
在大力提倡注意精神文明的今天,讲文明,讲礼仪,讲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体的社会公德。本文是阅读关彤编著的《社交礼仪》后,对书籍中关于“社交装束”“社交惯例”“社交语言”“社交礼节”“社交工具”“交际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等内容的总结和反思,着重探讨社交礼仪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现实意义。
西文中“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etiquette,原意长方形纸板上面书写进入法庭所遵守的规则秩序,因而这种纸板被视为法庭上的通行证。巧合的是,“礼仪”正好成为当今社会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可
见社交礼仪对大学生充当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约束。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
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大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因此,当代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是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对外开放的国策打破了长期封闭的环境,使得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坐井观天已难以适应形势,惟有从井底跳出,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方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意识。要从狭小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除了应具备一些必备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了解如何与他人相处的法则和规范,这些规范就是社交礼仪。礼仪的学习能够帮助学习者顺利的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能够更好地树立起自身的形象,在与他人交往中给人留下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美好形象。
其次,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范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商品流通关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同时更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皇帝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这对于企业和服务行业而言,就更需要积极的适应这种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总是需要具体的人去实施、操作的,这些实践者如不懂得现代的社交礼仪,那么就很难在市场上立稳脚跟。比如说一个供销员上门推销产品时,如事先不敲门径直而入,那是不礼貌的,甚至会被人误解。所谓“礼多人不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仅为自己也为组织均应更多地了解学交礼仪的知识,帮助自己顺利走向市场、立足市场。作为明天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理应在此方面走在前列。
再次,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正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尤其是人们交往的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了不见面的远程沟通,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的变化,给人类社交礼仪的内容和方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沟通的条件下,实现有礼有节的交往,去实现创造“人和”的境界,就必须学习和运用礼仪。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交际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交流,而信息乃是现代社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由此可见,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是现代人立足于社会并求得发展的重要条件。
最后,学习礼仪是争做“四有”新人的需要。党和国家号召每个大学生均应争做“四有”新人,即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要争做“四有”新人,那么学会必要的礼仪知识也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经常会对擦肩而过的一位教师或同学行注目礼,这是因为他们高雅的气质或潇洒的风度深深吸引了我们。那么如何在与人交往中,给人留下好印象呢?起码的一点就是多学一点社交礼仪,它可
以免除你交际场上的胆怯与害羞,它可以指点交际场中的迷津,它可以给你平添更多的信心和勇气,做一个有教养的、有礼貌的、受人欢迎的现代人。因此,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社交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为交往的内涵服务;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提高文化道德修养,学习积累一些必要的社交礼仪常识。社交礼仪相关的选修课和讲座逐渐在大学开设,而社交礼仪这一类的书籍。就像社交礼仪这本书,里面涵盖了诸如日常社交装束、社交语言、交际礼仪、社交礼仪等方方面面,我们大学生要在日常学习与工作中重视社交礼仪,让社交礼仪成为习惯,成为一种从骨子里面透出来的优雅气质。
7.数学学法指导的现实意义 篇七
一、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 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革命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 是我们党长期革命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从建党初期, 经过井冈山斗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在延安整风期间, 毛泽东在领导革命的实践中建立起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体系, 并发展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形成了我党的群众路线的完整理论。党的群众路线, 是指引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法宝, 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重要法宝之一。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 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就是人民群众。我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原则的体现,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 是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 说明了群众的力量, 指出了我党取得胜利的奥秘所在:只要依靠人民, 相信人民群众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和人民打成一片, 这样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任何敌人都能击垮。“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要切实做到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强调:“基本的领导方法就是要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 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 党的正确思想也只能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来的过程就是认识世界, 探求规律的过程。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就是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 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 每一个斗争, 不但领导干部懂得, 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 都能掌握。”毛泽东对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密切联系群众的丰富经验的高度概括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充分展示了毛泽东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领导艺术。
二、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现实意义
“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源泉”。群众路线就是我党获取不竭力量的源泉。毛泽东确立的群众路线当前仍然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坚持一切“为民”的思想, 是实践党的根本宗旨, 是党的事业成功的保证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又提出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 要求全党必须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根本宗旨和性质的体现, 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也是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
2. 坚持一切“靠民”的思想, 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全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前进, 我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
一切依靠群众, 是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 只有靠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才能落到实处, 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3.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是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认为群众中蕴含着极大的智慧并提出“卑贱者最聪明, 高贵者最愚蠢”的论断, 他主张遇到问题困难, 就要到群众中去调查问题的历史和现状。领导者要树立“知识来源于群众的观点”, 这对于领导者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当好群众的学生, 都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和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 充分倾听群众心声、意见、建议和要求, 这对于实现正确领导, 充实领导者的经验起着重要作用;坚持尊重、集中群众意见, 遇事同群众商议的民主作风, 对于吸取群众正确意见和方法, 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坚持这样科学的领导和工作方法, 我党就能实现自己的正确领导。
三、新时期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不管是回首历史、立足当下, 还是平视前方、展望将来, 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事业蓬勃发展的常备法宝。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 任何强敌都能够战胜, 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在新形势中, 群众路线被赋予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 在此我们至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坚持贯彻群众路线。
1. 创新观念, 真正树立好群众观
一种观念要想被人们接受, 这种观念必须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在新时期, 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基础上, 从时代背景出发, 不断吸收先进理念和思想成果, 创新观念, 坚持好群众观点。我党实施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和观念性前提和核心所在就是要把“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作为指导思想。要贯彻实施群众路线, 就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可以说没有明确的观点, 就不会有真正的路线。那么我党在施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 如何确保群众观点成为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自觉意识?这一问题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正确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力。除此之外, 还得矢志不渝坚持“以人为本”。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2. 正视问题, 寻根问底, 把握好解决问题的方向
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我党的宗旨, 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 是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是我党克敌制胜的法宝, 是我党的生命线。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 一些领导干部颠倒“主仆”关系, 群众观点淡漠, 遇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小圈子的利益、部门利益, 不关心群众疾苦, 群众的安危冷暖;还有些领导干部, 办事主观臆断, 不深入调查研究, 热衷于搞政绩工程, 甚至为政不廉, 滥用职权, 腐化堕落等等。这种官僚主义作风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与党的群众路线是完全对立的, 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损害了党的威信, 腐蚀着党的肌体、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最终影响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只有把握好了方向, 群众路线的实施过程才不会偏离轨道。
3. 立足实际, 完善制度, 正确运用群众路线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
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方法就是“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这就要求始终凸显群众的主体地位, 维护群众的利益, 强化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在群众路线的施行过程中, 首先要始终以群众为主体, 以群众的利益至上, 真正深入群众了解问题, 解决问题。其次要有制度的保障和约束。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在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要坚持不断完善群众路线方面的各种制度, 从制度上保障群众路线的落实。实现当前实现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具体说, 要完善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制度、干部行政问责制度、群众利益表达制度等一系列相关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体系, 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的畅通, 约束领导干部和相关责任人真正关注群众, 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摘要:群众路线理论是毛泽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群众路线理论在新民主主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 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实践的动力, 进一步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 密切党群血肉联系, 不仅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迫切需要, 也是提高领导素质、做好领导工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毛泽东,群众路线,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史兰.深刻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实践基础和时代要求[J].党建研究, 2013 (7) .
[3]张本林.毛泽东群众路线的本质规定及内在联系[J].学习与实践, 2007.
8.数学学法指导的现实意义 篇八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展示;意义;思考;实践
新时期,新要求,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面对着严峻的改革任务,要提高课堂效率,从各个方面入手,展开有效的改革。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需要对我国的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方面作出相关的调整。所以,我们应该要加强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研究,加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展示,提高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运用,使用范围。由此,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问题展开了相关探讨,并且,对于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相关方法提出了新见解。希望可以更好地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一、什么是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就是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同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简洁生动的方式在小组或者是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来,结合课堂中老师的讲解来检验自学的效果。
二、学生展示的意义
首先,学生展示就是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自主探究或者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老师可以肯定并加以修正学生的思维方向和学生成果,在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展示不像语文课堂的学习必须运用语言和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并认真组织语言,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保证是合乎逻辑的,在这个基础上将内容加以生动形象化,语言保证合乎语言规范的表达,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然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剂。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都占有重要地位,一般情况下,没有兴趣的东西你是不怎么愿意去学习、去了解的。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对初中数学课堂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同时竞争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竞争比平常状态有更大的紧张感,压力感。在竞争过程中学生想获得自尊心、成就感的需要更为强烈,潜在的动机可以成为学习的动力。有了竞争意识也为以后道路奠定基础。
最后,学生展示是在课堂中老师的审视和几十位同学的注视下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有助于可以培养学生在大众场合发表意见的胆量和勇气。并且老师通过这种展示方式,可以大致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研究程度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更好的有针对性的确定下一步学习的内容和策略。所以,学生课堂展示既是教师了解学情的方式,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教师应当把学生课堂展示作为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示。
三、学生展示的方法
学生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常用的展示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口头展示:针对的是内容丰富,容量较大的内容,比如知识点的概念和描述现象等。
(2)书面展示:主要内容有定理的推理、证明和探究的过程以及解答例题等。
(3)表演肢体语言展示:通过手势、表情、姿态等方式来帮助说明,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4)实物模型展示:重点是空间图形内容的学习,通过动手制作并展示,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四、学生展示的思考与研究
第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枯燥无比的课程,如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把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有趣也是一门学问。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人教版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心思和思维,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投入课堂。把现实中长碰到的情景应用与数学生态课堂提问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数学魅力。比如在解决排列组合的相关问题时,可以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板书:作图,从A村到B村有3种不同的走法,按这3种走法中的每一种走法到达B村后,再从B村到C村又有2种不同的走法。因此,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3×2=6种不同的走法。进而得出结论: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第二,在数学课堂上不仅要注重互动方法,更要注重学生的反应。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理解所学到的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反应,看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相关知识点。许多时候老师在提问后都会无视学生存在,自行进行讲解,怕会碰到无人回答问题的尴尬场面。这种自问自答形式,让提问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也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提问问题的麻木性和对老师解决问题的依赖性。所以老师要注重学生的课堂提问反应。比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对课堂例题可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提问,循序渐进,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
第三,学会引导学生自己提问,提高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老师在教学时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维,鼓励他们自主提问,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正确对待,这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有效的途径。人教版的数学教材,很大程度上都比较人性化设置,在教材内容上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提供了便利。处于新的时期,我们要做到也是俱进,同时也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反思当前教育的困境,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创新教育观,老师应以兼容并包的博大襟怀,去伪存真的务实态度,广泛汲取各路先进教育教学思想之精华,博采众长,为已所用,真正从为了教好自己的学生出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出发,去组织好我们的语文课堂,形成适应新形式更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用我们的辛勤共同托起祖国的明天。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课堂的重要内容,运用得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唐国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1)
[2]石进华.“过程性”原则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02)
[3]张奠宙,王振辉.关于数学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谈“火热的思考”与“冰冷的美丽”[J].数学教育学报,2002(02)
[4]赵多彪.创新教育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功能探讨[J].河西学院学报,2004(02)
[5]赵多彪.创新教育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基本原则初探[J].教育科学研究,2002(09)
9.浅析周易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篇九
《周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珍贵文化典籍,在中国文化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对于在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国文化举世惊羡的空前繁荣起了不可替代的重大历史作用。《周易》原为卜筮之书,但在发展过程中,开始具有两重作用:一是占卜,二是智慧的积累与启示,成为哲理与人生智慧的教科书。
古圣人在《易经》和《易传》中所阐述的道理,是来源于对人们生存活动的观察和归纳,是自形而下的器物层面上升到了形而上无象无物的道理境界。其形而上说教的目的则在于指导规范形而下人们的生存活动。
《周易》是跟“玄学”挂钩的。这与“魏晋玄学”颇有关系。魏晋玄学的一个特点,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相当程度上的合流,亦即论证“名教出于自然”。名教者,儒家伦理也;自然者,道家玄思也。两家思想的这种合流是有文献依据的,这就是当时玄学家所谓的“三玄”:《老子》《庄子》《周易》。前两部书都是道家的,唯有《周易》素来是被视为儒家经典的:儒家以“六经”为原典,而《周易》为所谓“六经之首”。但事实上,《周易》本来并无所谓哪家的。唯其如此,先秦诸子许多都跟《周易》有所关联。
不仅如此,事实上可以说:此后的一部中国思想史,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部《周易》诠释史。在汉代经学里,“易学”极为昌盛;董仲舒的哲学,所取于《周易》的观念尤为显著。接下来是魏晋玄学,已如上述。汉唐佛学也与《周易》多所关联,般若学脱胎于玄学,这是众所周知的。至于宋明理学,其中的易学更是蔚为大宗,理学大家莫不治《易》,理学家往往同时也是易学家。直至现代所谓“新学”,《周易》仍然发挥一种基本思维模式的作用。
一、《周易》特点
1、阴阳的普遍性
《易经》有六十四别卦,每卦皆有六爻。爻象只有两种,要么是阴爻,要么是阳爻。为什么把爻称谓阴阳呢?据郭沫若先生生前考证,卦、爻象由来已久,它们最早是生殖文化时代的象形文字,阳爻最初的形状是,象征男性生殖器,谓之阳根;阴爻最初的形状是,象征女性生殖器,谓之阴根,阴阳称谓由此而来。周易的八经卦都是由三个阴阳爻的不同排列构成的,而六十四别卦则是分别由两个经卦的排列构成的。这就是说,阴阳在卦象中具有普遍性,即任何卦象都是阴阳的组合,卦象的不同,仅在于组合情形的不同而已。
更主要的是,在《周易》作者那里,六十四卦分别代表社会与自然不同类别的事物,所以六十四卦都是专卦。例如乾卦是官贵者专卦、坤卦则是民佣者专卦、师卦是军旅专卦、震卦是雷电专卦、丰卦是农业专卦、蒙卦是教育专卦、咸卦是婚恋专卦等等。当然,《周易》作者也注意到六十四卦不能涵盖天下万事万物的情况,而在大量的实际占验中也存在某一专卦占验它事的情形,所以大多数专卦都有关于专卦事类之外它事的附载。总之,六十四卦是涵盖自然与社会万事万物的。即一切客观存在者可以用阴阳的不同组合来概括与表述,也就是说,一切客观存在无不具有内在的阴阳性,阴阳性是一切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属性。《周易》作者的阴阳性,就是我们今人所说的矛盾性,两者的差别仅在于借喻的事物不同。《周易》作者在司及阴阳普遍性的同时,也注意到阴阳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就是六十四卦的阴阳爻组合都是各不相同的。专卦分野的依据就是不同类的事物具有不同的阴阳性。《周易》作者对阴阳性的这个理解和表达,在哲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大的意义。
2、阴阳的平衡性
易象共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经卦,每卦三爻,共有二下四个爻象,其中阳爻
十二、阴爻也十二,阴阳总体上是平衡的。同理可知,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个爻象,其中阳爻一百九
十二、阴爻一百九十二,阴阳在总体上也是平衡的。这种阴阳总体上的平衡性也反映在揲筮法中。在最初《周易》作者创造的揲筮起卦法中,阳爻出现的概率是32/64,即1/2,阴爻出现的概率也是1/2。这就说明,阴阳总体上的平衡性是《周易》阴阳说的一个基本观点,而不是偶然的巧合。
今天的大量科学研究都证明,阴阳的总体平衡性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例如,世界人口总量上说,男性与女性基本上是对等平衡的。在一个原子中,正负电荷的总量也是平衡的。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讲的也是能量总量的平衡。一个国家的金融管理,也必须遵守货币总量与社会物质财富总量大体平衡的原则,否则,经济运行就会出问题。
但在每一卦的具体阴阳爻结构构成上说,阴阳之间则是不平衡的。八经卦卦象中,无一卦是阴阳平衡的。总体的平衡与具体的不平衡是对立的统一。唯其具体上是不平衡的,才有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从而推动客观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易经》六十四卦首乾坤而终于既济未济,所反映的就是由具体的不平衡向具体的相对平衡发展变化的过程。乾六爻纯阳、坤六爻纯阴。这两卦都是绝对的阴阳推移,所以六十四卦从乾、坤为发展变化的始点。既济卦六爻三阴三阳,达成阴阳平衡;未既卦六爻也是三阴三阳,也达成阴阳平衡,所以六十四卦的相互演化终于既济和未既。既济卦上坎下离,阳上阴下,阴阳相向。而未济卦上离下坎,阴上阳下,阴阳相背分离。既济在前,未济在后,说明《周易》作者已经认识到阴阳平衡只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趋势,而不是发展变化的终极。任何阴阳平衡状态,那怕看上去绝对平衡的状态,也还是要打破的。这个阴阳说观点也是极为重要的。
3、阴阳的对立性
所谓阴阳的对立性。就是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否定的趋势。在六十四卦中,这种对立性最为鲜明的就是乾坤两卦。乾卦六爻纯阳,把阴爻完全排斥、斗争和否定了;坤卦六爻纯阴,把阳爻完全排斥、斗争和否定掉了。《周易》首乾坤,就是强调和突出阴阳的对立性。在《周易》作者那里,阴阳对立性的价值并不在于破坏性,而在于动力性。正是这种阴阳的对立,才促使客观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在卦序方面则表现为由乾坤两卦演化出阴阳同一的六十四卦来。由乾坤到既济,阴阳由对立达到最完美的统一。未既也是理想的阴阳统一,但不如既济完美。既济在前、未济在后,说明在《周易》作者那里,对立与统一都是手段而不是标的,客观存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才是最主要的。而对立与统一都是促使客观存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动力。
二、《周易》的现实意义
1、处理天人关系的三大法则:识天、顺天、乐天
《周易》关于吉凶祸福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规律。《周易》有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它总是用自然现象来类比社会现象,用自然现象的己然性来论证社会现象的应然性。这里,《周 易》首先强调的是知天,即认识、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知天,这是人生的第一要则。知天并不是目的。知天的目的是顺天。天有它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要顺天,关键要抓住时机。时机抓住了,一帆风顺;时机失去了,后悔莫及。那么,人怎么办?《周易》认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关键性的地方也就那么几步,有些人善于审时度势,迅捷地捕捉住时机,一步登天,有些人则因一念之差、一步之迟而顿失时机,惜哉悲哉!古往今来,多少成败荣枯竟就在这一步之中,命乎?非也,乃时也!
何谓“乐天”?乐天就是对人生抱种达观的态度,超越具体功利的审美的态度。人生之苦,大多在过于执着于功利诸如金钱、名誉、地位之类。有了这些东西缠身,人就超脱不起来了,自由不起来了,快乐不起来了。人在世界上不能做到事事都如意,一方面人应该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力求达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不要把一次的成败、一事的成败看得过重。如若自己的理想、愿望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原因未能达到,也不应因此而颓废。就算这种不成功是“天意”吧,也应对“天”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人生的意义是非常丰富的,难道除了不断地办事业就投有别的吗?人当然第一要义是谋生,但最高境界却是“乐生”。乐天知命除了表现为对功名利禄的一种达观态度外,还往往表现为与大自然建立一 种和谐关系。徜徉山水,寄情自然,忘形骸于天地之外,这实是人生一大乐趣。
《周易》“乐天”思想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影响甚大。陶渊明、李白就是两位最著名的代表。
2、处理人际关系的三大法宝,守正中孚尚和
天人关系虽然是《周易》哲学的主题,但《周易》探讨天人关系目的还是为人处世建立原则。《周易》于这方面的讨论是宏观的,而于人际关系的讨论是微观的。《周易》认为,人之处世,第一要义是要找到自己应处的位置。
“守正”这是《周易》推崇的为人处世的第一法宝。按照《周易》的观点,天地万物各有其位,人不例外。每个人都应在世界上找准自己应处的位置,如若这样,世界就是有序的了,就不会有祸乱产生了。
《周易》推崇的处世法宝第二当是“中孚”。“孚”,诚信的意思,“中”,在这里表示出自内心的意思。《周易》的哲学是主体论哲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周易》谈主观能动性包含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个是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要“和同于人”“富以其邻”。
第一、如果缺乏诚信,就会出现思想隔阂,就会产生纷争。比如讼卦,卦辞就说,“讼,有孚窒惕”。就是说:为什么会去打官司呢?是因为彼此的诚信被窒塞了,这话说得很 对。人与人之间,难免不发生利害冲突,但如果能开诚布公,相互谦让,至少不会闹到非公堂上相见不可。
第二,诚信比物资重要。
第三,诚信也要落实在帮助人上。讲诚信不能只是口里说说,而要落实在行动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实在帮助人的具体行动上。
第四,只要处处以诚信待人,广施恩惠,其实是不必去问吉凶祸福的。益卦九五爻辞说得很清楚:“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周易》关于“孚”的思想后来为儒家大加发展,提出“立诚”这一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建构上起了重要作用。
《周易》推崇的处世第三法宝是“和”。“和”在《周易》中是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和”与“中”常常联:在一起,号称“中和”。“中”要求做事不走极端,要适度,“和”则要求与他人关系要谐调,要顺畅。“中”是讲个体所处的位置,“和”则是讲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和”往往以“中”为前提,“中”往往以“和”为归宿。“和”的思想体现在《周易》的整个体系之中,而整个《周易》体系就是一个生命通达、循环不息的和顺的整体。
阴阳和顺是《周易》尚和思想的精髓。阴阳和顺指的是性质相对或相反的事物的交流、沟通与统一。守正,中孚,尚和--这是《周易》作者从其对生活的深刻体察中所总结出来的处理人事关系的三个基本法则。
3、处理一切事务的三大要义:果决、审慎、适变 虽说《周易》谈自强不息,谈果决很多,但给我们印象更深的,还是警惧、审慎。它不乏青壮年进取的气概,但更多是老年人的忧患和智慧。
《周易》名之为“易”。“易”的解释很多,但“易”最基本的意义——“变易”,恐怕要肯定下来。《周易》不论从它的内容还是从它的形式来看;它都是讲变化的书,讲宇宙自然怎么变,人类社会怎么变。讲这些变,落脚点还是人应该怎样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适变”是《周易》谆谆告诫人们的第三个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条法则。
适变的前提是知变;也就是说要知道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变。关于这《周易》谈得最多。
《周易》认为,事物发展是经过了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当事物发展到了它所能容许的最高限度,它就要发生突变,向另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即《系辞·下传》所说的“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虽然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周易》并不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是完全无能的,它强调人可以认识、掌握这种变化的规律,以变应 变,唯变所适。这就非常了不起。
承认规律可以认识,可以掌握,这就无异于说,人可以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实际上,整个《周易》讲的就是人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
《周易》中占筮的形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的人生哲理。从本质上来看,《周易》是一部哲学著作,是一个把握人生的金钥匙。《周易》最大的可贵就在于它不仅揭示客观世界变化的规律,而且告诉人们如何去认识、掌握这些规律,从而尽可能地去争取更好的结局,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10.五四运动的现实意义 篇十
微电子12-1班 钱莹莹 2012213353
今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94周年纪念日。众所周知,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其导火索是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由于北大学生的主导作用,5月4日也成为了北大的校庆日。
然而,五四运动给我们当代大学生又带来了什么。或许有人会说给我们带来了一天假期,按照国务院规定,青年节(5月4日),14至28周岁的青年放假半天,但有关单位执行效果不理想,就拿我来说,我记不得有哪次是因为青年节而放假。但半天假就能阻止五四运动的影响,显然不能。
先撇开我们书本上的那些,五四运动将先进青年追求和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历程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直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先进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的大道理不说,五四运动把我们青年一代的思想从保守的束缚和禁锢中拉了出来,才有了今天的各抒己见,才有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这些让我们更加自由舒适地享受这现代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不受束缚,我们敢于追求真理。
最近一阶段全国都在发起我的中国梦活动,中国梦离不开我们青年一代,离不开有思想的青年一代。封建时期也有青年,但那些思想受到严重束缚的青年,不是寄希望的一代。五四运动后青年,是爆发后的一代,这样的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的。
总书记说中国梦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未来社会的发展急需大量勇于创新创造的人才,而这些在旧世界是无法实现的,五四运动释放了革旧迎新的力量。五四运动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五四中的那一代,敢于实践,不是把运动的思想停留在纸面上,而是不怕流血牺牲,让空谈主义瞬间不复存在,这也是现实社会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
11.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 篇十一
[关键词]学习;历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329-01
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
历史是“昨天”的人与事,“今天”的人和事“明天”就成了历史。历史就是本来面目,是过去真实事件的记载;历史是人们对过去事实及前人经验的概况和总结。学习和研究历史,能帮助人们通过理解历史从而更好地认识现在,把握未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的今天就是从历史中发展而来的,所以要弄清楚事物的来龙和去脉,就必须好好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我们要意识到自己正是生活在历史之中,忘记历史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所以,要充分认识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
1、读史可以明鉴、指导国家未来
历史其实就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处理为我所用,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会受益无穷。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耳闻目睹、言传身教固然重要,但如果有人能够加以整理、提炼和保存,然后将精华传播于世,其效果将会大大的提高。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常常会发现身边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祖先的事迹那里找到答案,这有助于我们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历史能为当代人的生活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对国家关系,社会习俗,民族发展等各个方面的理解。如对民族史政治史等方面的研究,会对我们当代的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对经济史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对经济发展的模式、规律等诸多因素加强了解,从而对经济问题做出更准确的判断。著名的天文学家竺可桢,正是在阅读和研究了我国史志、方志、古诗、游记,掌握了中国古代气候变迁的线索之后,才写出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篇著名论文。因此,历史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不了解历史就难以很好的把握现在,科学地展望未来;不了解历史的人,其人格也难以准确定位;忘记历史的民族是不会有什么希望的。
历史不能重来,我们从历史长河中,总结国内反思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从辉煌到衰败、再到重新崛起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国家和我们自己都是一种思考。有些历史已经让我们的前辈付出过沉重的代价,重复这种历史只会让我们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品读历史朝代的兴衰和更替,吸收其他国家和各民族的历史教训和经验,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才能使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更好更快的发展。
2、读史可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从国家历史的角度看,国家有必要向全体国民灌输本国历史,从而增强人们的自豪感、荣誉感、归属感和整体的凝聚力。我们应该为自己生在中国而感到骄傲。因为中国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那是我们的先人创造的。如蜚誉世界的陶瓷、丝绸、四大发明、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等直到今天还被世界各地人民交口称赞。我们应该为有勤劳智慧的祖先感到骄傲,对于自己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充满信心;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要保护和发掘历史遗产,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所共同的历史渊源,是维系我们之间关系,增强彼此认同感的坚实根基。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站在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讲,我们学习世界史也是为了了解我们周围的国家,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通过与发达国家经济腾飞相比较,进一步了解国情、增强使命感,还可以通过吸取东欧、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教训,深刻理解新时期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方针,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的伟大抱负。
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能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凝聚力是促进国家发展,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条件,民族凝聚力的丧失会使国家陷入动荡和内乱。“欲灭一国,必先去其史”,可见学习和了解民族历史的意义十分重大。
3、读史可以激发个人的聪明才智
“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讲得非常正确和精辟。历史上各朝代的兴衰、存亡和更替,一场场你死我活的较量,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中国历史好比自己身上的文化基因,心手相连,血脉相通。一部盛唐史,是多少中华儿女的美丽梦境;一部晚清史,又凝聚了多少中华儿女的血和泪。读中国史,犹如欣赏一个人的生命,每当读到一些历史人物的点点滴滴,我们的心也会随之跳动。读“三国”,看到诸葛亮将一切国家大事都运筹帷幄,一片忠心帮助刘备成就大业。读“汉史”,看到韩信在刘邦和项羽两人的历史争斗中,立下赫赫战功,而最后自己却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读“唐史”,看到李世民发动的宣武门之变,为了争权夺利,和兄弟及父亲反目,自相残杀、血肉模糊的中国宫廷内部皇族成员之间的残酷斗争。
外国历史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他们的生活轨迹,又会深深的影响了世界的历史和足迹。居里夫人为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精神,哥伦布、麦哲伦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等,都给人们以强烈的感染力。读世界史,尤其要读欧洲史,因为欧洲的历史悠久。读英国作家利顿·斯特莱切的《女王不出嫁》,看到给英国带来强盛的英国童贞女王伊丽莎白的才华与成就。读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在革命的断头台上:玛丽王后的最后岁月》,看到一个普通的女子,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悲惨命运。读俄罗斯的彼得大帝的故事,看到他是如此的好学,并给俄罗斯带来繁荣和强盛。
读历史,欣赏历史上一个个留下足迹的历史人物的生命,品读历史人物的生活点滴,了解他们所有的对和错,那些历史教训,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欣赏历史人物,品读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会激发我们的聪明才智,使我们少走弯路,少受挫折,有利于我们在未来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健康顺利的发展。
4、读史可以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
历史可以让后人了解许多古今中外的大事,扩大后人的知识面,增长见识,丰富头脑,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大量历史人物的爱国名言,如孙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毛泽东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激励我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等历史名言有利于培养人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的事迹,可以使人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气魄和胆略,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通过对哥伦布、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让人们掌握一分为二的观点,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使人们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民大众与领导个人作用等之间的辨证关系,透视历史发展的规律。
历史中还有大量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故事。如戚继光忠心报国,邓世昌以身殉国,文天祥一身浩然正气,谭嗣同合身变法,董存瑞合身炸碉堡等,还有许多为了中华民族的危亡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革命先烈们,这些英雄行为及坚定的信念,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学习人类的传统美德,从历史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积极进取的品格,真诚善良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学习历史,牢记历史,珍惜今天,为祖国的未来和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
[2]《中国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12.数学学法指导的现实意义 篇十二
关键词:数学探究教学法设计
多年来, 普高扩招, 大学扩招, 剩下来的, 能进入中职和技工院校读书的, 无论是初中毕业生, 还是高中毕业生, 其文化基础均十分薄弱。特别是数学, 这些学生不懂的、不会的、怕学的、厌学的, 实在太多、太多!那么, 如何将这批学生教好、学好, 确是数学老师必须认真思考并要全力解决的课题。
下面笔者就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意识,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谈一点探究教学法, 敬请同行斧正。
1 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数学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 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 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体验,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研究数学的积极态度, 掌握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 发展数学研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2 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2.1 方法性原则
所谓方法性原则, 是指数学探究式教学应重视数学方法论为指导, 教给学生掌握发现和探究问题的方法。
2.2 过程性原则
所谓过程性原则, 是指数学探究式教学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 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以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2.3 问题性原则
所谓问题性原则, 是指数学探究式教学要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围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展开教学。
2.4 开放性原则
所谓开放性原则, 是指数学探究式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探究问题的方式上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3 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模式 (图1)
3.1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问题的提出通常依赖情境的创设。探究式教学可创设激发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可创设明晰思想方法的问题情境, 可创设介绍数学文化的问题情境。
3.2 方案探究, 形成假说
数学探究式教学中的“形成假说”, 主要是指学生在数学探究过程中, 产生的疑惑或发现一定问题时, 根据自己了解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一种或几种解决方案。
3.3 意义探究, 数学建构
问题定向后对关键点进行探究。对出现的问题, 教师不宜急于告知, 要尽量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 通过相互交流和沟通, 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即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中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3.4 实践探究, 数学应用
学习的目的是运用知识、规律去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 寻求新的方法。教师可通过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题组训练等形式让学生在有坡度, 有变化的练习题中夯实基础, 提高能力, 做到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最终达到由授“鱼”到授“渔”的转变。
3.5 延伸探究, 拓展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定向、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和结果进行反思, 如问题的探究是否全面, 问题的解决是否彻底, 所运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果有何意义等等。
4 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案例
以“测算升旗杆的高度”为实际活动案表2数学探究活动实验报告例, 来说明探究式数学教学过程。
4.1 活动设置
通过已学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知识去探究测算旗杆的高度。
4.2 策划组织
以测算升旗杆的高度为任务目标, 组织学生运用已学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知识去探究, 找出完成目标任务的方案和途径。
4.3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知识内容。
(2) 人员及任务准备。
首先学生分组, 以自愿组合为原则, 按8人组合成活动小组;其次活动小组由专人负责, 人员要有明确分工并确定小组工作的具体任务方向。
(3) 测量用具准备。
每一活动小组必须备有测量仪器 (经纬仪) 、皮尺、直尺、铅笔、计算器等。
4.4 活动实施
(1) 各活动小组进入测量场地进行实地考察, 探究达到目标任务的方案。
(2) 各组内成员对测量方案进行讨论。
(3) 对方案中所需的数据进行测量, 填写实验报告 (附后) 。
4.5 活动评价
各活动小组采取组内自评, 组间互评, 教师总评相结合方式, 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合理地评价。
4.6 反馈矫正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实验报告呈现的结果, 进行合理修正, 尽量把误差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5 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数学教学, 不仅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经验和数学建模的过程, 体验合作交流学习的乐趣, 主动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化被动学习为我要学习,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主要的, 它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一贯教学原则, 真正实现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 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既培养了兴趣, 又发展了能力, 是中职、技工院校非常实用和行之有效的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数学探究式教学, 要求教师要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 把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知活动突现出来,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再创造”过程。
数学探究式教学, 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的条件, 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表1, 表2) 。
参考文献
[1]董彦波.转变学习方式, 培养探究意识[J].数学教学通讯, 2009, 3.
[2]曾荣.数学探究式教学:培养主动发展的人[J].数学教学通讯, 2010, 7.
13.论教师节的现实意义 篇十三
人们常常喜欢用“灵魂的工程师”来形容老师,他们执一根教鞭勤勤恳恳点中外,站三尺讲台兢兢业业到古今。在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中,教师,一直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承担着教育学生、培养后代的重任,为人类文化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
自1985年起,我们已经度过了29个教师节,9月10日这个平凡的日子也因教师节而变得光辉灿烂。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教师节到底有何重大意义?
在我看来,教师节最重要的意义是肯定老师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在全社会形成敬师爱师的氛围。《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们传授给我们知识,使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还传授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使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他们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这个社会需要人才,所以更需要良师。每年通过庆祝教师节,让全社会关注教师群体,使他们成为最瞩目的人物,要让老师们看到,他们辛勤耕耘出的成果是这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其次,通过教师节,选出教师模范,可以激励老师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进步,同时可以在社会上产生榜样的力量。悬崖小学上的支教夫妻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妻,地震中用自己的身体遮护学生的谭千秋老师,奋不顾生、舍己为人的张丽莉老师,是他们为这个社会带来了正能量。
第三,通过庆祝教师节,可以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俗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重道自古以来便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在文革时期,由于错误的批判知识分子,很多老师不被尊重爱戴,反而被批为“臭老九”,使我国传统文化遭受重大损失。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重视教师节这一节日,在老师们度过教师节的同时,国人也应该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如今注重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现代社会,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科技的进步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由此可见,老师这一职业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发展与他们息息相关。在此,借着这个特殊的日子,衷心的祝愿所有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14.重读德鲁克的现实意义 篇十四
我们在GDP成为全球前二位的时候,也透支了高昂的成本:包括环境、资源以及劳动力的红利。中国企业在管理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同样没有得到解决:包括什么样的绩效才是真正的企业绩效?我们的管理到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管理者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我们一直谈经济危机,一直谈中国经济的复苏,中国的经济确实已经看到了非常强劲的增长趋势,但是有一点,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只有美国工人的4%,与1975年的韩国类似。
中国的企业经过30年的努力已经拥有了竞争的两大优势――成本和销售,但问题是,成本已经不再是最关键的因素,技术和创新才是未来的趋势。我们打造了传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生产、销售和服务上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现代的企业竞争必须拥有的核心要素并不在生产、销售和服务上。它是在无形的资产上,在有素养的员工上,在驱动资产的能力上,在快速反应的机制上,还有满意的顾客群、不断超越自我和真正明确的道德规范。
今天我们看一个企业是否可以持续发展,重要的是看企业是否具备以上的一些特质,而不是看它具有多大的生产规模、能够销售出多少产品或者在服务上花费了多少努力。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管理百年的今天,彼得・德鲁克的思想对于中国企业最大价值是回归管理和企业经营的精髓:创造顾客、卓有成效以及创新精神。
首先来说创造顾客,
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德鲁克曾经这样定义企业的目的:“关于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这个定义:我们事业的答案只能从顾客那里去寻找。我们做任何企业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顾客在哪里?在这个问题上,顾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国内很多企业往往会忘记顾客在哪里,这也就是我一直推荐大家读德鲁克的书的原因。常胜公司的秘诀就是不断地为顾客创造价值。
德鲁克告诉我们,所有的结果只存在于企业外部。某种意义上来讲,商业经营的目标就是让顾客满意。有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曾经跟我说,他的公司接到一位顾客的投诉,但这家公司调查之后下了结论说,遇到这样问题的顾客在它所有的顾客群中只占万分之一,所以该公司认为这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当看到他们的报告时,我感到非常的悲哀。因为对于企业而言,不存在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这样的概念,每一个顾客都是你的全部。
德鲁克告诉我们的第二个概念是卓有成效的管理。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中开宗明义: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在我的人生当中,这本书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三本书之一。这本书影响了我的事业、学习、研究以及终身成长的方向。
第三个是创新精神。德鲁克告诉我们,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近50年来美国经济已经完成了管理型经济向企业家经济的深刻转型。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实践的精神,而创新是企业持久生命力的来源。企业的竞争能力实际上就是使用和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而企业真正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造顾客价值的能力。
与很多管理学家相比,德鲁克贡献的不仅仅是思想,更多的是思想对实践的解说和指引。当实践被他的思想指引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管理的版图为之改变。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他的思想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被众多的大企业追随的原因所在。
【数学学法指导的现实意义】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法的作业10-19
浅谈数学学法指导10-22
初一数学学法课07-07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08-22
异步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10-08
数学课“六步”教学法之我见06-29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07-04
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09-17
浅谈“数学史”的教育意义09-29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百分数的意义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