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机械论文

2024-06-13

现代机械论文(精选10篇)

1.现代机械论文 篇一

1、TRIZ一般方法:首先、将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加以定义、明确;然后根据TRIZ理论提供的方法,将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转化为类似的标准问题,而针对类似的标准问题总结、归纳出类似的标准解决方法;最后,依据类似的标准解决方法就可以解决用户需要的特特殊题了。

2、物理冲突:为了实现某种功能,一个子系统或元件应具有一种特性,但同时出现了与该特性相反的特性

3、物理冲突的解决原理:a、空间分离原理;b、时间分离原理;c、基于条件的分离原理;d、整体与部分的分离原理

4、冲突的分类:管理冲突、物理冲突、技术冲突;定义:是指一个作用同时导致有用及有害两种结果,也可指有用作用的引入或有害效应的消除导致一个或几个子系统或系统变坏。

5、技术冲突与物理冲突的区别:技术冲突总是设计两个基本参数A与B,当A得到改善时,B标的更差。物理冲突仅涉及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或部件,而对该子系统或部件提出来相反的要求。往往技术冲突的存在隐含着物理冲突的存在,有时物理冲突的解比技术冲突的解更容易获得。

6、技术的阶段:新发明、技术改进、技术成熟;或者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退出期。

7、负向参数:指这些参数(39个通用工程参数)变大时,使系统或子系统的性能变差。

8、应用进化模式与进化路线的过程为:根据已有的结构特点选择一种或几种进化模式,然后从每种模式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进化路线,从进化路线红确定新的核心技术可能的结构状态。

9、有限元常用的单元类型:a、杆状单元;b、平面单元;c、薄板弯曲单元和薄壳单元;d、多面体单元;e、等参数单元;f、轴对称单元

10、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a、假设物体是连续的b、假设物体是完全弹性的c、假设物体是均匀的d、假设物体时各项同性的e、假设位移和变形是微小的f、假设物体内无初始应力

11、体力:是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

12、减小解体规模的常用措施:a、对称性和反对性b、周期性条件c、降维处理和几何简化d、子结构技术e、线性近似化f、多工况载荷的合并处理

13、梯度两个性质:a、梯度向量▽f(X(k))与过点X(k)的等值线的切线正交b、负梯度向量—▽f(X(k))方向是函数在点X(k)处的最速下降方向

14、可靠性分配的原则:a、技术水平b、复杂程度c、重要程度d、任务情况

15、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a、平衡微分方程;b、几何方程;c、物理方程

16、平面问题的基础理论:a、平面应力问题(几何形状特征、载荷特征);b、平面应力问题(几何形状特征、载荷特征)

17、几何简化;a、子结构技术;b、线性近似化;c、多工况载荷的合并处理

18、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包含的的部分:a、设计变量与设计空间、b、目标函数;c、约束方程;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a、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一般形式:minf(X)X属于R的n次方 ;b、约束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minf(X)属于D属于R的n次方。

19、优化计算机的迭代终止准则:a、点距准则;b、函数下降量准则;c、梯度准则

20、黄金分割法搜索的一般过程:a、给出初始搜索区间(a,b)及收敛精度ε,将λ赋以0.68。b、按插入点计算公式 α1=b-λ(b-a)、α2=a+λ(b-a)计算α

1、α2,并计算其对应的函数值f(α1)、f(α2)。c、根据黄金分割法的区间消去法原则缩短搜索区间。为了能用原来的插入点计算公式,需要进行区间名称的代换,并在保留区间中计算一个新的插入及其函数值。d、检查区间是否缩短到足够小和函数值收敛到足够近,如果条件不满则返回到步骤2。e、如果条件满足,则取最后两插入点的平均值作为极小点数值近似值。

21、可靠性分配的原则:a、技术水平对技术成熟的零件,能够保证实现较高的可靠性,或预期投入使用时可靠性可有把握地增长到较高水平,则可分配给较高的可靠度;b、复杂程度对简单的零件,组成该零件的零部件数量较少,组装容易或故障后易于修复,则可分配给较高的可靠度;c、重要程度对重要的零件,该零件失效将产生严重的后果,或该零件失效常会导致全系统失效,则应分配给较高的可靠度;d、任务情况对整个任务时间内均需连续工作以及工作条件严酷,难以保证很高可靠度性的零件,则应分配给较低的可靠度。

22、可靠性分配方法:a、等分配法;b、再分配法;c、比例分配法;d、综合评分分配法

23、平均寿命:对于不可修复产品指产品从开始使用到失效这段时间有效工作时间的平均值;对于可修复产品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24、可靠性指标:a、平均寿命;b、寿命方差与标准差;c、可靠寿命与中位寿命;d、维修度;e、有效度

25、中位寿命:指按由小到大排列时位于中间位置的产品的寿命;

26、维修度:对可维修的产品在发生故障后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修复的概率。

27、有效度:指可维修的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时,在某时刻具有或维持其功能的概率。

2.现代机械论文 篇二

1 现代机械设计的特点

现代机械能够分成很多种类, 制造工艺上也很复杂。从功能的分类角度来看, 包括能动, 传输, 运转, 操作以及最终的控制等方面, 每一个子系统又能分成更为细小复杂的小小系统。现代机械设计比起其他系统也有自己的个性。不仅仅是对于机械本身的结构, 性能原理等了如指掌。更了解与之相关的各类学科。包括传播学, 机械学, 甚至包括美学, 生物学, 经济学等等, 使得自己的技术有较为全面的竞争能力。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2 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 Aided Design, 简称CAD) 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新的方式方法利用了最先进的计算机手段, 能够快速而高效地完成工程设计方案, 使手动工作的低效率低准确率的弊病得到解决。使构图工艺得到进一步提升。将人的智慧与计算机的高运转能力相结合。计算机作为人的能力的延伸, 主要包括计算能力强, 精准度高, 程序化自动化强大, 这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相互配合, 有利于在发挥人的能力的基础上降低人的劳动强度和时间, CAD系统想要运行必须将硬件与软件相互结合。

硬件系统承载着计算机技术的基础部分, 属于辅助技术, 但是必不可少。而软件是核心, 它是人们想要利用的主要对象。CAD也由这两部分组成。1) 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3个层次;2) 系统软件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自动管理和控制, 它处于整个软件的核心内层, 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等;3) 支撑软件是帮助人们高效率开发应用软件的软件工具系统, 亦称为软件开发工具;4) 应用软件是用户利用计算机以及它所提供的各种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 自行编制的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程序。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1) 建立数学模型:一般机械零件基本都有现成的数学模型, 但对没有数学模型的则首先要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2) 设计程序框图:程序框图根据手工计算的步骤来设计;3) 用高级语言编制程序:根据程序框图来编程;4) 程序调试:程序编好后, 先仔细检查源程序, 然后将其输入计算机进行试算, 再对程序适用范围的边界、转折点进行试算, 要求与手算结果完全吻合。

3 系统化机械设计方法

现代机械设计已突破传统的机械设计只注重机械产品单纯能实现预期功能的要求, 使机械设计向自系统化、信息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机械系统设计及其控制技术把原有机械产品的性能、功能以及制造技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甚至使原有的机械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所以机构产品的系统化设计及其控制技术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用新兴技术改造传统机械工业的有力措施。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快, 产品的属性进一步提升, 而使用周期缩短, 更换的频率越来越高, 在产品的设计中, 特别是在机械工艺方面, 设计者的思路开始赶不上人民不断发展的需要, 现在, 计算机设计应当注意计算与规范等的进一步探究。而且有了一定的效果, 而产品开发初期方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却远远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系统化设计方法将设计任务由抽象到具体 (由设计的任务要求到实现该任务的方案或结构) 进行层次划分, 拟定出每一层欲实现的目标和方法, 由浅入深、由抽象至具体地将各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使整个设计过程系统化, 使设计有规律可循, 有方法可依, 易于设计过程的计算机辅助实现。系统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设计看成由若干个设计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 每个设计要素具有独立性, 各个要素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并具有层次性, 所有的设计要素结合后, 即可实现设计系统所需完成的任务。在系统化机械设计过程中, 为使设计工作更为科学合理, 常把一个机械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相联系的比较简单的子系统, 可使设计和分析比较简便。根据需要和可能, 各子系统还可再分解为更小的子系统, 依次分解, 直至能进行适宜的设计和分析。系统分解时就注意以下几点:1) 分解数量和层次应当相互配合, 如果分的不够, 系统仍不够简单, 不能达到简便工作的目的。分解太多, 每个子系统相对容易解决, 而综合起来难以应用。2) 分界面也应当简单。选择的重点应当放在最简单, 最容易处理的地方。3) 保持能量流、物料流和信息流的合理流动途径。通常机械系统工作时都存在着能量、物料和信息3种转换, 它们从系统输入到系统输出的过程中, 按一定的方向和途径流动, 既不可中断, 也不可紊流, 即使分解成各个子系统, 它们的流动途径仍应明确和畅通;4) 了解分系统分解与功能分解的关系与不同。系统分解时, 每个系统仍是一个系统, 它把具有比较密切结合关系的要素结合在一起, 其结构组成虽稍微简单, 但其功能往往还有多项。而功能分解时, 是按功能体系进行逐级分解, 直至不能再分解的单元功能。

4 结论

网络手段的快速发展, 可以保证两地以上的地点之间相互交流, 达成构造和生产的目的。并使得产品完成的效果能够达到消费者的需求, 不过, 能使这一方式有效实现的一个前提就是完善三维可视效果。这要求相关的软件得到落实。尤其在构图设计方面能够有效得到普及。除了三维可视软件以及智能软件以外更要包括媒体技术的应用。它在计算机技术中的效果也不能忽视, 现在, 机器的设计方案向着辅助功能, 自动化智能化, 两地同步设计等角度发展, 因为产品设计的电脑化方式刚开始, 不算成熟, 其内部方案标准以及相应的软件也不能被充分开发利用, 所以, 应当充分调动人员对于智能, 系统工程, 软件, 硬件等的充分扩展理解。调动各方面的因素, 为最终设计出完整出色的规划方案服务。

摘要:本文说明了机械设计当中一些特性, 并说明了计算机技术在当中所起的效果, 现代机械设计将过去过分看重对于结果的要求, 而在手段上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使机器的科学自动化水平得以提升, 并向着智能程序化方向前进。

关键词:现代机械设计,系统化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

参考文献

[1]丁继斌, 封士彩.机械系统设计及其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3.[1]丁继斌, 封士彩.机械系统设计及其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3.

3.探讨现代机械设计方法 篇三

【关键词】机械 计算机 设计 探索

机械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其目标是在各种限定的条件下设计出最好的机械,即做出优化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的发展,机械设计水平发展得很快。多种设计技术和理论交叉融合,使得机械设计方法进一步拓展,设计手段也更加精确化和智能化。

1现代机械设计概述

1.1现代机械设计的内涵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人们将机械设计方案的过程分为不同的设计阶段,如用户体验阶段、设计方案阶段、技术设计与工艺设计阶段等。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产品技术的发展不再单纯依赖于设计者的思想灵感或经验技术,而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并且是以知识为基础,具有科学设计手段的现代机械设计技术。随后,现代机械设计又引进了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法理念,例如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这些都为我国的机械设计理念增色不少。

1.2现代机械设计的特点

现代机械设计种类繁多,其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现代机械设计可以从实现功能的角度来考查,其中包括系统功能、传统功能、执行功能和操作功能等,这些功能都可以用来协助机械的运作,每一种功能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一般都是凭借计算机网络或其他一些现代化机械设备,引进先进的现代化设计理念及方法,创造出具有现代化机械设计特点的作品。现代机械设计的主要工具也是计算机,如利用计算机计算、分析、绘图等,可以大大提高现代机械设计的效率。

2现代机械设计方法

2.1现代机械设计的优化

设计的优化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方式的优化,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对产品的结构以及性能进行优化设计,这样的优化是为了保证设计出的机械产品一方而具有外在的品质保证,另一方面是保证产品的内在的质量。优化设计一般分为两种方式。

2.1.1数学规划实现的设计优化

我们说的数学规划法,就是把数学规划的理论作为基础,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优化方法。这种算法对理论依据有很高的要求,同时对设计流程的规格也有着严格的标准。因为这种规划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要进行很多的迭代,并对数学模型要求高性态。所以这样的优化方式的适用范围很小,适用于目标明确,容易建立数学模型或者结构不复杂的机械设计中。

2.1.2人工智能实现的设计优化

现代机械设计是我国人民创造型劳动中的一种,机械设计的过程需要进行以下四个步骤,任务的明确,设计方案,设计技术以及设计施工,并且每个环节都要及时地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仔细分析,对设计的模型进行修改与合理性评价。人工智能优化设计活动有下面两种,一直对设计数值的计算,内容主要是大量的绘图与计算分析;二是对设计方案进行设计以及推理,内容主要是方案的提出,方案的优化以及设计结构等方面。因为思考和推理是这种优化活动的基础,所以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

作为机械设计重要的内容,设计方案的设计以及推理设计的结果对产品的质量起养关键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能为设计中的非数值计算工作提供保障。

2.2现代机械设计的并行设计

我们说的机械设计的并行设计就是在对机械产品进行设计的时候,通过应用IT技术中的CAM或者CAD技术,以集成或者并成的方式对产品设计出合适的生产步骤。这种设计方法要求机械设计人员,从设计的最初阶段就要对机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周期内的设计,测试,工艺规划以及配置进行细致的考虑和规划,将产品的概念设计到产品的报废等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把握。根据设计的效果,通过对并行设计进行全面的评价,对产品的设计进行改进,能有效地保证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次成功率,还能够增强企业的自身管理以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2.3现代机械的网络协同设计

一般来说,所谓的网络协同设计,就是通过利用现代的网络机制,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设计资源以及设计任务进行统一,以协同工作中的机制以及平而支撑工具为基础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而完成对机械产品的研发以及设计工作。随着现代IT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网络时代中的宽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所以利用现代化中多媒体实时数据的传输特性,一方面能够对机械设计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解,另一方面还能建立起数据平台,这个数据平台是以web为基础的,进而解决web中数据的修改、访问以及传输工作,从而进一步实现数据的共享,进一步满足现代机械设计过程中的技术要求。

结语

总之,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首先要进一步分析市场需求、国家的发展方向,居民对机械设备的具体诉求,之后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系统优化,保证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可以长久地被应用,最后再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和加工工作中。相信在日后的相关工作中,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能够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开依沙尔?热合曼 买买提明?艾尼.基于骨骼重建机理的连续体结构仿生拓扑优化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14(05)

[2]尤芳,陈建军,曹鸿钧,谢永强.随机变量下的热传导结构拓扑优化设计[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06)

4.论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论文 篇四

纵观近些年来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 当今机械制造业的内涵与水平早已今非昔比。世界各国俨然都将机械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展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优先发展。因此,清楚的了解我国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情况,对促进与提高我国机械加工技术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笔者即从机械加工技术的特征入手, 分析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内容与发展,以期为促进我国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做出有意的参考。

1 机械加工技术的基本特征

当今的机械加工技术其是多学科最高新技术的融合,并俨然成为一种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现代制造产业。如若我们对机械加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刨析,则可以看到,其基本特征如下:第一,现代机械加工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科学,其将机械、计算机、信息、材料、自动化等学科有机结合,并随着不同对象、不同时间的改变而变化。

第二, 现代机械加工系统具有信息密集性与多功能性,因此,其在加工生产中能够按照订单的实际需求,加工制造出成本与批量无关的机械加工产品,进而满足机械加工产品的个性化市场发展要求。

第三,现代机械加工技术呈现出智能化运转。所谓的智能化运转就是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使用智能加工制造系统代替人为的手工操作。用智能加工制造系统去管理机械加工的整套流程,真正实现机械加工技术的自动化发展。在智能加工制造系统中,智能与集成是并列存在且相辅相成的,智能是集成的促进,而集成是智能的支撑。

第四,现代机械加工技术逐渐形成设计与工艺一体化。在传统的.机械加工设计中,其机械加工设计与机械加工工艺往往是分步进行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工艺是从属于设计的。也正因如此,在机械加工中往往会出现设计与工艺相分离的情况,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机械加工设计往往就必须受制与机械加工工艺,无法满足机械加工产品的质量需求。因此,在近些年的发展中, 我们加大了对设计与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以工艺为突破口,逐渐在机械加工中将设计与工艺相结合,不断努力实现设计与工艺一体化,提高机械加工技术水平。

第五, 始终将精密加工技术作为机械加工技术的关键点,加强对精密、超精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大对其的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机械加工技术水平。

第六,提出机械加工产品生命周期的全新理念。现代的机械加工技术不单单是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其更是一个产品生命的开始,而这一理念的提出,使得制造业在机械加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的形成与使用, 更要考虑到产品的处理与报废。因此,现代机械加工技术要做好机械加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工作,特别是在报废处理环节上,应该能做到材料的再次循环利用,以此紧跟节能环保的时代主题。

5.现代机械论文 篇五

(摘要)论述了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支撑和保障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提高等方面,阐述了农业机械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引 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现代农业是以农业机械化为物质技术基础的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是国家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物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得以有效实施和推广的关键载体,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在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内涵较之传统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加拿大把现代农业定义为“农业及农产食物产业”,美国定义为“食物和纤维体系”,日本定义为“农业、食物关联产业”。加拿大农业及农产食物产业由一系列现代经济部门组成,包括初级产品生产者(农场主)、生产资料供应者以及食品加工和零售商,直到消费环节。美国食物和纤维体系划分为3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供销环节,即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产前环节主要是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包括农机、农药、农膜、化肥、柴油、种子、饲料等投入物资的供应;产中环节包括种植业从种到收,畜牧业从育肥到出栏,林业从栽培到采伐,渔业从放养到捕捞等;农业产后环节包括农产晶的收集、运输、加工、储存和销售。日本农业、食物关联产业划分为五大产业部门:农林渔业部门、关联产业部门(食品产业、资材供应产业)、关联投资部门、饮食业和关联流通产业部门。我国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划分为3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学科和领域;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从上述不同国家对现代农业的表述可以看出,现代农业突破了原有传统农业的内涵和领域,农业机械的运用贯穿于每个环节。因此,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农业机械化与建设现代农业的关系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继而相继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些国家在建设现代农业道路的选择上大致可分为3类。一类是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和低价能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机械,以机器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这类国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一类是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荷兰等,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农用工业,提高化肥与农药施用水平,致力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类国家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一类是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如法国、德国等,既重视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这类国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综观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虽然各国在建设现代农业的道路和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但都无一例外的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要素中影响现代农业进程的关键因素,并且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形成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业竞争力的强弱。

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的限制,机械作业实施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为农场规模扩大,农产品品质提高,形成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可能。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农业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是农业机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作业都是靠机械设备来完成。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每个农业工人拥有的机械设备达1.5万美元,比制造业工人拥有的机械装备高22%。法国和德国的每个农业工人拥有的固定资本也在2 000美元以上,日本每个农业工人也拥有1500多美元的农业固定资产。这些国家的农业固定资本主要是机械装备。生产要素的选择和组合不同,反映出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进行生产的方式不同,也反映出不同国家和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具有不同的水平。在农业生产中选择生产方式不变、增加劳动投入和选择改变生产方式、增加机器投入、减少劳动投入是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其结果是前者生产力提高缓慢,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缓慢,竞争力弱;后者生产力提高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加快,竞争力强。

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说:“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的差别是相当重要的,而农民的能力的差别是最重要的。”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阐述了农民的能力和素质与现代农业的关系。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修养,才能较好地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维修及相应的农业机械化技术。2003年,我国乡村已有农机户3 054.6万户,占乡村总户数的11.5%,农机作业服务组织20多万个,乡村农机人员3 742.3万人。也就是说,我国农民中已有10%以上不是使用手工工具的传统农民,而是使用农业机械生产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根据1990?2002年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用每百个农业劳动力中文化状况表示)的历史数据,对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指数显著正相关,在此期间,农业机械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指数提高o.238 9。国际经验也能给我们提供很多例证。例如,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的美国农民,不但普遍受到12年义务教育,受高等教育的也占30%以上,而且这个比例越来越高,无论是农场主还是一般农民,都会使用农业机械,农业劳动生产率都非常高,这也是其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强的重要原因。

农业机械化过程将产生内生增长的良性循环效应,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过程,其中包含农业机械化过程。从各国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形式看,尽管各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共同点都要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由于农业机械化是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技术进步过程,农业机械化投入是农业生产方式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新陈代谢过程。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农业机械化投资会引致知识的积累,农业机械投入与知识积累形成一种有形投入与内生增长相结合的复合资本品,又将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技术进步又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投资的效益,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高竞争能力。

农业机械化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划分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不是看它生产什么,而是看它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20世纪末,美国工程技术界把“农业机械化”评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巨大推动作用的20项工程技术之一,列第7位。这一评价基于100年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所引发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力地保障了世界农业发展和食物安全。客观地反映了农业机械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国际上通常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人提高,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农业机械化的过程,是农业生产要素中农业机械增多、农业劳动力减少的过程,也是农民收入提高,工农差距、城乡差距缩小,农工贸协调发展的过程。因此,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有密切关系。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农民收入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社会进步、产业结构和贫富状况的重要指标。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都小于8%,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在2%~5%之间,现代农业生产不仅能用很少的人力生产出保障社会需求的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保障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食物安全,还可转移出很多的农业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使世界经济更加繁荣,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此时,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都能达到甚至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农业和整体经济协调发展,社会需求和消费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大量转移和由农村向城镇转移成为可能,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调整优化,使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从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2003年,全国农业机械原值达到3362亿元,乡村农户平均拥有农业机械原值1300多元,占农村住户年末每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25%。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04亿kW,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31kW。拖拉机保有量达到l 494万台,其中大型拖拉机97.26万台。联合收获机36.22万台。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拖拉机数量o.77台,配套农机具1.18部;每百户拥有拖拉机数量6.1台。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3%,其中机耕水平47%,机播水平27%,机收水平19%。有12个省(市、区)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0%,其中8个超过50%。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在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中,小麦基本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播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4%和?2.8%。水稻栽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为6%和23%;玉米播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为47%和1.9%;大豆播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为47%和23.2%。棉花、甘蔗、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及牧草机械化等仍是薄弱环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必须加以解决。一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已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农业机械化投入不足,农机品种、质量、农机作业项目和农业机械化服务不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人口过多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业机械化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症结,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很低,与农业大国的地位及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很不相称,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适应农业参与国际竞争。

从总体上看,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依据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判断,仍处于初级阶段(即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时期),仅相当于法国20世纪50年代,韩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迫切需要国家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其发展。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推进农业机械化”,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的支持政策,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对于鼓励和扶持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将发挥重要作用。按照国际惯例,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加快工业化发展时期,是国家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借鉴国外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经验,依照WTO农业协议给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空间,对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加快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建设步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已正式实施。围绕该法,完善配套措施和保障手段,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行业宏观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加大政策法规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保护力度。

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购置和使用补贴力度 从2000年开始,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折期。2002年,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福建、辽宁、山东、黑龙江、湖北、吉林、重庆、山西等14个省(市)处于或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2003年,全国人均GDP超过1 000美元,城市化水平达到40.53%,全国税收收入超过2万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进入反哺期和转折期的省(市)和地区将继续增加。因此,中央财政补贴应加大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力度,以增加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除采取政府补贴、部分出资的政策扶持外,还可通过建立基金、提供优惠贷款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业机械化,发挥政策调控功能,以调整、优化我国农业机械装备结构,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依法对农业机械作业继续执行免税政策,对标准化、规模化机械作业实行一定补贴政策,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强农机经营主体的竞争力。

实施农业机械用油优惠政策 对农用燃油实行减免税和价格补贴,是WTO成员国政府通过生产资料补贴给农民的间接性收入支持。我国应尽早实施农用燃油补贴政策,以降低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业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在国家将要实施的燃油税改革中,应依法对农业用油实行免税政策。并通过部门转移支付的方式,对田间作业用油实行30%~40%的价格补贴。补贴对象以农业机械经营者为主。

加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科技的投入力度 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应依法加大对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从事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应尽快建立农业机械科技开发专项基金,组织实施重大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和配套机具的开发和生产。重点解决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科研开发总体滞后,不能满足结构调整需求等问题。对市场需求大的短缺产品进行重点开发。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和示范推广,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部门、推广部门参与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 结合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选择有一定基础、区域经济明显的市(县),进行重点示范和扶持,提高农业机械装备和机械化水平。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培训等服务。通过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示范作用。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规定,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

加强公共服务和从业人员培训 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体系,行使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增加投入,加强培训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培训手段和设施,增强培训能力。采取多种措施,分期分批对农民机手、农业机械专业户和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人员开展农业机械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并将培训费用支出列入部门财政预算。

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继续实施农业机械化“走出去”战略,加强政府间的农业机械化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加强农业机械标准化、质量监督等领域的交流,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另一方面扩大有竞争优势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输出和农业机械产品出口。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国内农业机械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扩大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鼓励国外先进农机企业到我国合资或独资办厂,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竞争能力和农业国际竞争力。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农业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和农民收入提高,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症结,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为更好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投入力度,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杨敏丽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副教授

白人朴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 敏 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

6.现代机械论文 篇六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中期总结报告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列入2015年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以来,按照《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印发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职字〔2015〕22号)有关要求,积极开展试点工作,现将试点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

在2015年7月,我校组织教务处、招就办等有关部门就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充分论证,完成了申报工作并获得批准。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及我校实际,学校出台了《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细则》;确定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试点专业;试点班招生人数为50人,并由学校招就办做好宣传和招生考试工作;教务处负责制定了《实施办法》、相关规章制度、教学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完成了第一学年课程标准和教材准备工作。

2015年9月,我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正式组织实施。学期初,学校首先完善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初步建立了第三方中介评价考核办法,对试点工作进行过程管理;启动了第二学年课程标准制定和教材编写工作。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采用“中考+招聘”的模式,学生在参加文化课考试入学后,山东天创制动装置有限公司、联想集团等合作企业委派人力资源部经理向学生宣讲,介绍了企业情况、岗位设置和岗位标准,组织学生参加知识性的笔试和综合性的面试,确定了人员名单,组建了机电技术应用现代学徒制专班一个,共计50人。学校组织校、企、生签订了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三方协议,并组织学生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等。

为了保障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由学校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及企业管理人员、带徒师傅共同成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组。经过工作组成员多次磋商,共同制定了企业师傅聘任标准、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的激励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及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实践计划、企业轮训岗位群实习计划等。

(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岗位资格标准,共同明确了人才的三个能力培养目标,即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据此制定了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合作企业所需人才规格,同时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中

职院校的教学要求,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组量身定制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专班人才培养方案。全程采用“理实一体化+岗位实训”的授课模式,使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

(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实训教材建设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组围绕人才需求,明确了目标岗位,进行了工作任务分析,梳理了岗位关键任务和核心职责,提炼出完成关键任务所需关键能力,依据关键能力匹配学习目标,继而架构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

整个课程体系将分成理实一体课程模块和岗位实训课程模块两个部分。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第三至第五学期,每学期用约两个月时间在校参加由合作企业专家、带徒师傅参与的理实一体课程模块的学习,另约两个月时间到企业跟随师傅进行岗位实训;第六学期,学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

在校内理实一体课程教学阶段,根据《山东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要求,参考合作企业岗位实际,重新修订了《车工》、《钳工》、《数控车编程与加工》、《维修电工》等四门课程标准,使培养目标更加对接合作企业岗位实际。

针对入企岗位实训,以企业为主,制订了相关岗位标准,据此对学徒轮训岗位群进行技能达标考核。

合作双方经过初步协商,建立了“日查、月结、周反馈”的教学质量监控标准。

按照理实一体教学组织模式,由校企双方技术人员共同编写了基于岗位工作内容的《车工》、《钳工》、《数控车编程与加工》、《维修电工》四门课程的实训教材,现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预计今年9月份正式使用。

二、经费使用

根据试点进度,目前没有经费支出。经费预算严格按照省厅有关文件执行,即:合作企业每接受1名学徒并经考核达到学徒培养标准,按5000元标准补助企业,其中:3000元用于带学徒师傅的奖励,2000元用于补偿企业的水电、耗材等。

三、主要收获

(一)深度合作促共赢

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为支撑,校企双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把工作岗位的技能训练与学校课堂的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既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也重视专业素养和从业技能的训练,增强了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的融合度,成为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校企深度合作也促进了学校专业教师技能水平的提升。

(二)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

现代学徒制采用校企双方合作提供培训课程,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培训相结合,更注重“工作体验”、“做中学”,使学生上岗前得到良好锻炼,提前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实现“零距离上岗”,校企双方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路径培养人才,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可以对其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对优秀学生进行挑选,真正达到优化用工的目的。对学生而言,大部分学徒毕业后能被原企业录用,就业前景比较明朗。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是一种真实的情境教学,师生和师徒处于同一教学情境下,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学习者不再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具体任务和项目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的意愿和学习的效果达到最强和最优。此外,师傅和徒弟一直处于同一任务情境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师傅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学生做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正是这种即时沟通与反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进程,使学生的疑问即时得到解决,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有重要意义。

四、问题与建议

(一)优质合作企业的遴选难度大

目前,由于缺少有效的政策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的实际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加上学校自身实力不强、缺乏吸引力,企业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强;企业由于市场及人力资源需求的不确定性,使优质合作企业的遴选难度加大。

(二)加强师傅的选拔培养

师傅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体,关系到学徒制实施的成功与否。所以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数量庞大的师傅队伍,承担师傅职责的人员必须是企业的业务骨干和资深人士。师傅的选拔,要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引导、学校公开招聘、企业推荐、实习生推荐等多种形式,将那些吃苦耐劳、敬业爱岗、作风正派的能工巧匠、业务骨干、技术负责人等纳入到师傅资源库。要制定师傅的考核管理办法,通过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去激励师傅努力工作;要加强师傅之间、专任教师和师傅之间、师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调整、纠正现代学徒制实施中的错误或不恰当的地方,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要加强与师傅所在企业的沟通,使带徒工作成为企业工作的一部分,为师傅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要加强对师傅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尽快成长为一名德艺双馨的双师型教师。

(三)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的管理和薪酬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强了校企的密切合作,校企管理、技术人员的互兼互聘行为成为常态。但该部分人员的管理及薪酬的记发等缺少政策支持。

济南电子机械工程学校

7.浅谈现代机械设计方法 篇七

1 现代机械设计的特点

现代机械种类繁多, 其结构形式千差万别, 结构的复杂性也在逐渐增大。机械系统在功能上划分, 可以分为传动系统、动力系统、操纵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等, 而每一个系统又可以根据需求的不同来细化为更小的子系统。与传统机械设计不同的是, 现代机械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对机械工作的原理、运动方式、能量传递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计算、分析、构思, 同时还必须要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运用仿生学、控制论、美学、价值工程等多种科学知识, 将这些看似与机械无关的科学知识, 运用在机械设计中, 从而使得机械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竞争力。

2 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 Aided Design, 简称CAD) 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计算机高速运算和快速绘图的强大功能而被广泛应用到工程设计及产品设计服务中,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手工设计绘图方式, 让设计人员从绘图板、绘图铅笔、丁字尺这些传统的设计工具中解脱出来, 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 更是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开发的速度和精度, 使得科技人员的智慧和能力得到了延伸。计算机具有运算快、计算精度高、有记忆、逻辑判断、图形显示以及绘图等功能, 而人们则具有丰富的经验、无穷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两者相结合, 有效地提高设计质量, 缩短设计周期, 极大地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CAD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物质基础;软件系统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核心, 决定了系统所具有的功能。软件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处于整个软件的核心内层, 它的作用是对计算机资源进行自动管理和控制, 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等。支撑软件又称为软件开发工具, 是一种软件工具系统, 它的作用是帮助人们高效率开发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程序, 它是用户利用计算机以及它所提供的各种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自行编制的。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首先要建立数学模型, 虽然对于一般的机械零件有现成的数学模型可以使用, 但对于没有数学模型的就需要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 这是成功进行设计的第一步;接下来, 根据手工计算的步骤设计程序框图;然后根据程序框图用高级语言编制程序;最后进入程序调试环节, 程序编好后, 要对源程序及程序适用范围的边界、转折点进行试算, 试算与手算结果要完全吻合。

3 系统化机械设计方法

现代化机械设计正在向智能化、柔性化、系统化、信息化发展, 而不再是把实现机械某一个单一的功能来作为设计的目标。从系统的角度为着眼点, 机械系统设计过程中, 为了让机械产品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必须要在产品制造技术、功能、性能等方面, 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 让产品的结构产生质的飞跃。在对传统机械设备改造的过程中, 系统化设计和控制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人们对于机械产品的功能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日益增多, 这就导致了机械构造变得越来越复杂, 产品寿命期逐渐缩短, 机械产品更替的频率逐渐加快。尽管如此, 机械产品实际上所展现出的功能仍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现在, 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广泛应用于整个产品设计的过程中, 从最初的设计计算, 到设计绘图, 再到生产规划和加工制造, 计算机辅助设计都充分表现了独特的优势并且成果喜人。然而, 对于产品开发初期方案的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还是有着不足, 不能完全满足设计的预期需求。

如何让整个机械设计更加系统化, 设计过程更有规律性, 从而更好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于是, 系统化设计法应运而生, 采用这种设计方法, 可以将设计任务由抽象到具体, 由浅入深进行层次的划分, 然后对每一层次的既定目标和所采取的方法进行规划。系统化设计法的优势在于, 每一个设计都是相对独立却又保持着有机的联系, 这些个设计结合在一起, 就构成了完整的机械系统设计。

为使设计工作科学有效的进行, 在机械系统过程中, 首先要把一机械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 各个子系统相对比较简单, 相互之间存在着联系, 各子系统还可再分解为更小的子系统, 以此类推, 直至可以满足设计和分析的需要。系统分解时需要注意:首先要把握好分解数和层次。分解数太少和太多都不可以, 太少则导致子系统仍很复杂, 不利于进行模型化和系统优化, 太多又会对总体系统的综合造成难题。其次, 分界面不能过于复杂, 可以在要素间结合枝数 (联系数) 较少和作用较弱的地方选择分界面。此外, 通常机械系统工作时, 能量、物料和信息三者之间存在着转换关系, 从系统输入到系统输出的过程中, 按一定的方向和途径流动, 不可以中断或产生紊流, 即便分解成各个子系统, 它们的流动途径仍应畅通和明确, 在设计过程中, 必须保持能量流、物料流和信息流的合理流动途径。最后, 需要了解到, 系统分解与功能分解的不同。系统分解时, 它把具有比较密切结合关系的要素结合在一起, 其结构组成虽稍微简单, 但其功能往往还有多项, 每个系统仍是一个系统。而功能分解时, 是按功能体系进行逐级分解, 直至不能再分解的单元功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智能化的设计软件、媒体、超媒体工具、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机械设计领域并展现出了优势。目前, 智能化设计、异地协同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些技术还处在起步的阶段, 还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 扩展领域知识, 提高技术水平, 从而让机械设计得到更大的提升, 以适应快速增长的经济需求。

参考文献

[1]丁继斌, 封士彩.机械系统设计及其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3.) .

8.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综述 篇八

【关键词】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发展现状;特点;创新

1、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隨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机械工业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利用国内的技术资源,有计划地对企业的技术进行了改造。历经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机械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本土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的繁荣、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据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在全球所有销售或使用的工业产品中,小到玩具、服装,大到电器、飞机和轮船,都会出现中国制造的标志,这充分显示了迅猛发展的中国机械工业在世界的地位,因为如果没有高度发展的机械工业,上述各类消费产品就没有生产它们的最基本的工具。

但是,我国的机械工业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机械工业结构不合理。在产品结构方面,生产的中低端产品大大超出市场需求,而生产的高端产品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机械工业结构分布方面,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发展落后;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丰富的一般性的制造加工人力资源,而严重缺乏创新型的高科技人才和杰出的企业家;在组织结构方面,主要表现为竞争力弱,缺少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在形态结构方面,多为传统的制造加工业,而现代制造服务业严重不足。二是机械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虽然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机械工业大国,但是其高端装备仍然要依靠进口。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我国机械工业不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升级得不到有力的支撑。再加上政府和企业往往把目光盯在眼前的经济效益上,长远发展眼光不足;强调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却不注重科学研究;先进技术依赖引进,但是不重视消化吸收。

2、现代机械设计制造的特点分析

机械设计的制造的发展是与各种学科的发展分不开的。不仅是机械专业,还要应用到哲学、心理学、思维和智能科学的研究成果,现代应用数学和化学、物理学等的研究成果,机械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技术、检测技术和自动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当代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以及现代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现代设计技术的理论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具有以下特点。

2.1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过于注重人的感性经验和主观态度,对人员的技艺和判断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从而能够制定出更多更快速的方法。现代传统的机械设计更加注重的是新的方法和经验。

2.2传统机械设计制造比较单纯地侧重于机械自身所要求达到的能力;而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更加讲究各个要素的配合。具体说就是:机械设计制造理念与所处的环境和人的需求相适应,充分考虑到人的生物性和感官等因素,并且周密考虑机械生命循环的整个过程,充分计算好从设计、加工到使用、修理、报废等与人和环境的联系,从而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平衡了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3传统机械的设计制造更加注重力学的作用,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强调把握力学能力,而现代设计制造发展了这类效果,具有了更宽阔的设计的领域、更广的范围、更多样的手段。

2.4在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流程方面,在总的目标下,设计方案形成很多的层次,每一遍的方案经修改后进入下一轮,因此要消耗很多的时间和能源才可能完成一个设计,而选择的所谓的最好方案,也可能因为没有直观的感受而带有主观性。现代机械设计对于重复浪费的现象有了很好的避免措施,在计算机内直接输入数字和方案,从而得出立体图,设计人员通过内部数字的调整,就可以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3、现代机械设计制造的创新

机械创新制造设计主要是指,设计者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对现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加以利用,设计制造出新颖、实用、具有创造性的机械装置。机械创新设计制造技术与机械系统、优化、可靠性、计算机辅助、有限元等设计一起,构成现代设计方法学库,邻近学科的有利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随着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认识和思维科学、人脑研究的发展,人们益受重视机械的创新设计制造。原因有二:一是专家系统、人工智能、认识和思维科学、设计方法学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二是研究和发展创新设计,有利于对于人类的创造思维机理进行解释,又能够推动一系列科学的发展。

创新设计制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生产生活中对现有机械产品的性能(技术性、可靠性、适用性以及经济性)进行改善;二是为了满足新的生产生活的需要,设计制造出新的产品。创新设计制造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于机械产品创新发明的机理、模式和方法进行探索,程式化、定量化地看待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制造过程。

受地域广、人口等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的机械工业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这难以掩盖其发展方式过于粗放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对机械工业的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不足,致使重复建设同类型的机械产业,且区域发展不平衡,核心竞争和经济效益都比较低下。因此,必须要改革机械工业发展模式, 优先考虑机械工业质量的提高,坚持以集约型增长方式取代变粗放型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多的时候,我国的机械工业走的是世界采购、国内组装的发展道路,不但本土技术严重缺乏,而且严重制约着发展的规模和产品的效益,更是制约国内机械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鉴于此,在“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应抓住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的有利契机,加强开发基础技术、工艺和产品,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促进主机与零部件行业相互配合和推进,实现二者的同步发展。

坚持“绿色为先战略”,一是在机械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做到节能减排;二是在研发制造使用机械工业的产品的过程中,坚持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的目标,走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9.现代机械论文 篇九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多年来,我市始终把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加以落实,农业机械化装备及作业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到2011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57万千瓦,农业机械原值达24200万元,拖拉机保有量达676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221台,小麦收割机426台,玉米收割机377台,机引配套农机具7393(件);配套比达1:3.5,机耕机播水平均达100%,小麦机收水平达95%以上,全市农机作业综合水平达73%以上。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1.14亿元,纯收入达到0.5亿元。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十一五”时期农机化生产先进集体,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在一连串荣誉面前,少数领导同志误认为永济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机部门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就连一些农机工作者也为自己今后干什么?如何干?而一筹莫展。面对如此形势,我市农机化到底还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已成为我们农机工作者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本人结合全局农机工作调研活动月,深入基层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确保现代农业发展,《决定》同时提出要“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要“支持农用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这既对我们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纵观50多年来,我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主要是解决粮棉生产的耕作、排灌、播种、植保、收获、运输六大环节农民劳动强度过大的问题。而随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现有的农机装备已不能满足种田大户的需求。他们迫切需要的是农业劳动过程的机械化。城东街道平壕村种田大户尚金生说:他承包的460亩粮田虽然基本实现机械化了,但仍要为每年夏秋两季晒粮而发愁。因为几十万斤粮食晒不干,粮站不会收,花70元/天、人,且管吃、管烟,还找不到人,仅今年小麦晒干就花费近万元。如果碰到连续阴雨,肯定是丰产不丰收。因此,他迫切希望政府扶持发展5-6吨的谷物烘干机,为种田大户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丰产丰收。而王朔村李安稳仅承包50多亩,如果将机具全部配套齐全,则要投资50多万元,既不划算,又承担不起。因此,他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农机服务组织为其提供优质、方便的农机作业一条龙服务。

(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基本形成了

城西蔬菜生产产业带、于乡洗马大棚西瓜生产产业带、于乡北梯蒲州文学葡萄生产产业带,蒲州黄河滩水产养殖产业带,黄河滩芦笋生产产业带。这些特色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土地产出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还是依靠农民艰辛劳作的结果。据了解城西西姚温村开过年后进入蔬菜种摘期,几十名50-60岁的男女劳力仍汗流浃背地采摘西红柿。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种蔬菜是赚钱,就是用工多,人太苦,年轻人怕苦嫌累不愿干,只好找老头老太。为解决用工矛盾,去年,他们争取上级支持,投入10多万元,购置了大棚卷帘机。今年他们计划再争取农机部门支持购置微耕机进行大棚耕作、起垄、作畦。下一步,还将购置了蔬菜育苗机械或蔬菜移栽机械,以实现蔬菜生产的机械化,将设施蔬菜种植推向高效农业发展快车道,据了解我市已发展设施蔬菜1.3万亩,仅此一项年可增加农民收入5000余万元。葡萄种植大户孙国兵告诉我们:现在种植葡萄都靠人工,尤其是葡萄移栽、修剪、中耕,劳动强度大,花50元/天还找不到人。如果有这方面的机械来替代,不仅可以节约其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进而提高苗木成活率。特种水产养殖场卫场长说:这几年农机部门推广的池塘增养机、饲料投铒机,对水产养殖发挥了增产节本作用。但听说有一种渔塘微孔增养设备,比增养机使用效果更好,希望农机部门及早引进推广。

.(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更加先进的农业机械为其服务,另一方面,要求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走集约、节约之路。城东种田大户尚金生去年近460亩小麦全部实行精少量播种,较传统播种节约种子4600多斤。如果全市50万亩小麦全部实行精少量播种,可节省种子250万公斤,相当于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千万元。城西街道农业农机副主任廉和平反映,前多年,秸杆禁烧,年年喊,但禁而不止,一到农忙,旅游路两边到处都是烟雾弥漫,关键是秸杆没有出路。现在农机部门利用7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配套秸杆还田机,实施秸秆还田,效果很好。今年超人奶业有限公司购置了秸杆捡拾打捆机,对那些不愿实施秸杆还田的农户,实行捡拾打捆,集中堆放喂养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目前农技部门推广的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技术,也迫切需要先进的农业机械作为载体。在农业机械发展方面,现有农机具老化严重,能耗高,性能差,也不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要求。一台使用15年的拖拉机与一台使用5年的拖拉机相比,每年多消耗柴油200千克左右。目前,全市大约有使用15年以上的大中小型拖拉机共计2000多台,10年以上的联合收割机130台,每年多消耗柴油200多吨,约占全市2011农机用油的5%。

二、以建设农机强市为目标,理清农机化工作新思路

当前,我市已形成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设农机化强市的良好的社会氛围、经济基础、技术条件、市场环境、体制机制,机械化生产方式普遍赢得农民群众青睐,已成为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重要载体,国家、省财政逐年增加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标准,又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在此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立足我市实际,理清农机化发展新思路。

(一)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及设施农业装备工程。以确保粮食生产

安全为重点,加快农机作业由小麦、玉米生产的主要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引导农民发展种子精选、包衣机械、粮食烘干、加工、仓储机械,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顺应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加快实施农机化发展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运销业全面发展的战略转移,加快引进、试验、示范适应蔬菜生产特点的耕整、起垄、作畦机具,解决菜地耕整、平田、起垄等工序的机械化作业难题,逐步发展蔬菜保鲜、育苗、移栽、喷(滴)灌等机械。稳步发展渔塘增养、饲料投饵、鲜活农产品运输等机械,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高效农业持续、快速发展。

(二)实施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农民群众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体,要发挥并保护好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农民买得起、用得好。因此,在以培养农村农机人才和典型为手段,借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实施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普及,一方面,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普及应用提供技术保障,另一方面,让农民充分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三)实施农机装备调优工程。加强对农机化发展的宏观调控,引导农民优先发展70马力以上拖拉机及配套的旋耕机、深松机、秸秆粉碎机、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免耕播种机、小麦玉米两用联合收割机等。同时,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加快现有老旧机具的更新和淘汰,鼓励发展节油、节水、节肥、节种、节药农业机械,大力推广秸秆还田、高效植保、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等环保型机械化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农机服务组织创新工程。一是深化基层农机服务体系改革。按照“稳定公益性,放开经营性”的原则,强化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及农机监理等公益性职能,把农机供应、农机维修、农机跨区作业等推向市场。对从事公益性职能的人员,定职责、定目标、定报酬、定考核,激发他们为农服务热情。二是加快农机服务组织创新。积极引导并鼓励农民机手将分散在千家万户的机具联合起来,成立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开展耕作、种植、植保、收获一条龙服务,形成农机服务的规模效应。并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因势利导,规范合作组织经营服务及内部管理行为,提高农机服务质量和合作效益。三是加快农机化技术创新。鼓励农机研发生产企业加强产、学、研、推结合,利用国内国际农机化技术资源,促进农机化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抢抓机遇,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

当前,农机化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近年来,中央连续下发的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中型农业机具给予一定补贴”,将农民购置农

机补贴项目上升为全国“两减免三补贴”重要的惠农支农政策。2012年,中央将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我们要抢抓当前机遇,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一)切实加强对农机化工作的领导。市镇村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依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将农机化发展主要目标列入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把农机化装备及作业水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硬性指标,与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等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农机部门要主动介入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协助搞好农业产业化园区配套农机具发展规划,及时引进优质、高效的农业机械投入新农村建设,以实际行动赢得市镇两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二)突出重点加大对农机化投入。多年的实践证明,财政投入具有“四两拔千斤”的导向作用,能有效调动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近年来,中央连续下发的一号文件都明确对购买农机的农民实行财政补贴。因此,财政部门要把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作为今后支农投入的重点之一,逐年增加财政预算,按照农业生产急需、农民生活急用、机具性能较优的原则,科学确定农机购置补贴的范围和标准。就我市而言,今后财政对农机购置的补贴,应重点向以下几个方面倾斜:一是加大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补贴力度,研究制定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精少量播种机、深松机、秸秆还田机等补贴政策,提高大中型拖拉机与其配套农机具比例,推进农机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二是加大设施农业、精深加工和现代流通业配套机具补贴力度,引导农民发展大棚卷帘机、耕整机、喷(滴)灌机械、蔬菜干鲜果仓储保鲜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鲜活农产品运输机械等,为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提供现代装备支撑。三是加大环保节约型农机补贴力度,建立农机更新报废补偿制度,引导农民淘汰更新老旧农机具;研究制定节药、节水、节肥等农业机械补贴政策,尤其是要着力提高大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的植保机械;研究制定涑水河河道清淤、千万只肉鸡饲养工程畜禽粪便处理、玉米、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等机械化补贴政策,提高农村废弃物利用水平,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三)加快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创新。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建设,坚持农民自愿,民主管理,互助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引导农民机手通过机械联合、技术联合、服务联合等多种形式,发展农机股份合作制、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多方争取省市农机部门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组织的建立,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成员开展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及教育培训等。要与有关部门联系,争取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注册登记,依法取得法人资格时,免收注册登记费用;国土部门对农机服务合作组织建造机库、维修车间等所需用地,按临时农业用地审批使用;税务机关依据有关政策规定,免征农机服务合作组织从事农机作业及技术服务中的营业税、所得税;金融机构将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机服务合作组织列为信贷优先支持对象,简化贷款手续,增加贷款投入。农机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机服务合作组织的指导与服务,及时提供作业市场信息、政策法律咨询,协助其完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尤其是帮助解决跨区作业中发生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其发展壮大,努力将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培养成农机服务产业和农机化发展的主力军。

(四)完善农机法治化管理机制。全面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农机销售市场管理、农机维修网点管理及农机报废更新管理。农机部门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建立健全农机质量保障制度和农机安全监督制度,加大农机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农机打假治劣专项整治活动,逐步将农机化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五)加大农机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机化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加快农机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农机化科技下乡活动,定期组织有关经销商开展新型农业机械巡回展览活动,结合农时季节特点,组织开展新型农业机械现场演示,让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亲身感受农机化在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

10.现代机械论文 篇十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农业机械设备日常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是体现在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责任问责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相关农业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这不仅降低了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无法满足农业机械工作的实际要求。

2.2农业机械技术不成熟

农业机械技术不成熟会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从而降低了农业机械技术的质量和水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结构发展体系,这种不成熟的技术会直接导致农业机械发展的不健全以及不平衡。

2.3农业机械技术人员水平低

农业机械技术人员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大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有很多农业机械技术人员自身水平和专业化能力较低,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技术的正常持续发展,从而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3改进建议

现阶段,虽然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逐步正规,但是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其具体方法如下:

3.1重视农业机械的作用

在农业机械发展的过程中,要想使其在农业发展中能够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农业机械的作用,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的质量和水平,优化农业机械的使用效果。与此同时,在这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真正将农业机械进一步优化发展,无论是相关单位还是技术人员都要充分的认识到农业机械的作用,使其能够发挥其实效,进一步重视农业机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3.2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农业机械的发展为整个农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此需要逐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优化农业机械的效果,相关工作人员一方面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多学习、多借鉴、多交流,真正将农业机械的工作发挥出来,实现农业机械的进一步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相应的基础。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相关单位和个人,重视现代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将传统的粗放型农业逐步转变为集约型农业,优化现代农业的自身发展。

3.3优化现代农业结构

科学良好的农业结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和投入,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结构,真正将农业机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水平和效果,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在现代农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先进的农业机械理念和方法,创新农业机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够优化现代农业的自身结构。在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和责任问责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位,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从而实现农业内部结构又好又快发展。

4结束语

上一篇:二0一四年度森林防火承诺书下一篇:小蚂蚁逛世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