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2024-06-14

浅析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精选14篇)

1.浅析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篇一

浅析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

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赖永贵

(2008年7月发表于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摘要:中职财务会计专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中等教育。应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加强会计实践性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我国中等职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传统财务会计教学通常采用“文字表达经济业务,丁字帐户讲解会计处理”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偏重理论讲授,而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实践也限于校内模拟实习。由于教学过程简便易行,故至今仍是会计教学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从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脱离实践可以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现在的中职会计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缺乏实践经验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会计学科比其他社会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这就要求培养的对象应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运作技能。因此,本文通过对会计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浅析,改变现行会计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闭门造车的现状。开发研究适应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实践能力;编写适应中职教育的会计实践系列教程,丰富实践性别教学内容;建立与实践环节相适应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与实训基地;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考评,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 实践性教学 改革措施

一、绪论

财务会计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已形成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为培养中初级财务工作专门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它在提倡“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的今天,也暴露出实践性教学严重缺乏的问题。现有财会专业教学计划对实践教学的规定很笼统,实践教学内容、时间、组织方式方法不够明确,更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实践性教学的比例不到30 %,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的“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40%左右”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应不低于1:1”的要求相距甚远。致使在教学中实践环节的落实随意性大,可落实可不落实,落实多少以及质量好坏缺乏监控。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财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文化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中等专业管理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不仅要依靠理论教学,还要依靠实践教学,更要依靠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实践教学环境:财务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以提供学生会计实验、实习需要。但是,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常照搬照用外省、外校的材料,而且一用几年不变,又通常主要以工业企业为案例。校外实习也是套用多年不变的老模式,根据学校给定的实习计划,要求学生从翻阅凭证,查看帐簿、报表开始,到自编凭证、登帐、编制会计报表的操作。使得实践教学只能得到一些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处于实践教学的最低层次。而实习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对实习学生的不放手,及本身实习时间短促,又只能使得实践教学如蜻蜓点水般的掠过,应付了事。如此种种,与如今会计实际工作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大相径庭。

(二).教学观念:对中职的财会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中职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的很明显。尽管中职会计教师已认识到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还存在着对会计实践性教学这样那样的片面性理解。往往追求形式,搞走过场。

(三).实践教学方式:现今中职教师正逐渐地从“三个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状态向多媒体教学转化,其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但针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会计课件制作上没有突破,课件内容完全来自教材,缺乏来源于社会实践的案例创作。

(四).师资水平:从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脱离实践可以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实习指导教师指导能力不一,影响实习效果,有些实习指导教师受自身实践能力、社会经验、学历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训任务,有的甚至还误导学生,从而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导致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现有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普遍重理论、轻实践。

我国目前会计专业从课程设置上看,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一个结构庞大的学科体系,强调学科的完整与系统,导致在课程编排上出现重理论课、轻实践课的倾向,使职教课程失去特色。结合我自身的教学体会,我们目前的教学基本是以理论课程为主,通常要占到总学时的70%以上,而实践操作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常在毕业前4个星期(80---120课时)做模拟实习,最后给出半年的时间到单位实习。在校的模拟实习我感觉是在做表面文章,好的学生能够从前到后做上一遍,而更多的学生就直接将他人做好的作业抄一遍就算了事,这能提高动手能力吗?再说到单位实习,目前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基本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将学生向社会上一推了事,虽说要求学生开具实习证明和实习单位意见,但水分还真不少,假证明、假意见现象严重,广大职校往往视而不见。通过这种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意识能提高吗?

(二).实践教学缺乏系统实用的模拟教材,硬件设施难以支撑模拟教学软件的有效运行

财务会计专业课程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国家经济政策每年都会有一些增加或调整,但模拟实习教材却跟不上这种变化,许多模拟教材比较老,漏洞也较多,这样即使经济理论与政策变动,教师能通过备课来使理论教学与时俱进,模拟实习教材却难以及时进行更新,这就使得实训的政策依据与最新经济政策脱节,达不到实习的目标和要求。虽然已有少部分学校已经在硬件配置上进入了先进行列,但更多的是硬件设施难以支撑模拟教学软件的有效运行的现状。例如,实验室的电脑因老化、配置低问题使一些专业实习软件不能顺利运行。

(三).缺少与实践环节相适应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有的学校甚至完全是手工实验操作,其实验实训能力、效果可想而知。另外,目前中职学校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的方式一般以给对方培养人才为条件设立,但每个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是极其少的,而学校因为经费不足又不可能给对方在经济上予以补偿,这样对企业来说收入与付出不等同,另一方面因财务工作的特殊性,不愿成为学校的会计实训基地。由于校内、外实训基地严重缺乏,使得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大多数学生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去找工作,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非常少.(四).教学、实习指导教师指导能力不一,影响实习效果。现在的中职会计实习指导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缺乏实践经验是毋庸置疑的,进入中职教学岗位后,正值中职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教学任务繁重,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大多数中职学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五).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说,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各学校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对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却还不完备,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指导教师各行其是,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四、建议改革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一).开发适应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实践能力;

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首要工作是明确实践课程,保证实践课时,这必然引发课程改革。如今中职财务会计专业采取的仍然是学科课程模式,学科课程模式较充分地考虑了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并将其与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相结合,易于组织教学,但它由于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容易使理论脱离实际,学科之间联系性不强。而活动课程模式是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学生掌握技能为目标,较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意知识、技能、态度的整合性和协调性,这些正可弥补学科课程模式的不足。那么,我们可以走继承和发展之路,综合两者的优点,在已有财会专业的学科课程体系中渗透活动课程,从而落实实践性教学。从技能教学的角度看,活动课程有三类:一类为学习新技能的技能学习课,它与知识教学相互交融;一类是为巩固某一学科的知识、技能而设的技能训练课;还有一类是为形成综合专业能力而设的技能运用课。

1.设置阶段实训课程,又称为课程实训。它是以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与学科教学紧密联系,经过多次实践和论证,例如我校筛选了财会专业八门必修专业课,这些学科除完成课堂授课任务外,还必须完成相应的阶段性实训。在课时上,将其学科总课时分解成授课课时和实训课时两部分,授课课时用于该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实训课时是专门用于技能的系统训练。这一分解使得课程实训拥有320个课时,实践教学首先从课时上得到了保证。值得一提的是,实训课时的增加,并不是单纯增加每门课程的总课时,而是通过内部调整,缩减理论课时才能加大实践课时,而理论课时的减少必须对教材合理规划,目前教育部规划出版的财经类专业教材恰恰在内容上已明显地体现了“必须、够用”的原则,使得这一改革成为了可能。

2设置综合实习课程(包括社会实践和综合模拟实习)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社会,每学年安排一周的社会调查或社会见习,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安排有80至120个课时的综合模拟实习,此外,在毕业前安排两个学期的社会实践。通过教学计划的改革,落实了实践课程及时间。专业课程(选修课除外)课程实训和综合实习的实践课时占45%。

(二).编写适应中职教育的会计实践系列教程,丰富实践性别教学内容;

编写系列实训资料,实践性教学的课程、课时以及实施指导方案是实践性教学落实的重要前提,而实践性教学内容是实践性教学的质量保证。对于以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的学科,如:《珠算》、《点钞》、《计算机基础》、《会计电算》等,侧重于熟练动作或程序的训练,对于智力技能的训练,需要置学生于一定的思维环境中,由于财会工作岗位的特殊性,目前,真正让学生上岗实习非常困难,模拟成了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那么,模拟实习需要大量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资料。

1.一般课堂教学阶段: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技能内容,技能教学较分散,难以编写系统的资料。该阶段实践教学需要的资料依赖于教材和教师的适当补充基本可以解决。

2.课程实训和毕业实习阶段:所需要的实训资料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组织编写或选用。实训资料的编写必须遵循循序渐进性原则和仿真性原则。每种实训资料的编写以及各种实训资料的衔接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此外,资料仿真度越高,学生感性认识就越强,训练的质量也就越高,因此,编写时应请会计工作的实务人员参与或指导。课程实训资料的编写还应突出针对性和互补性。第一,课程实训对技能的训练相对集中,针对性强,那么,就要针对所要训练的技能从多角度多形式提供训练资料,如:货币资金中的结算方式的技能训练,针对七种结算方式的办理过程,从收款和付款两个角度组织业务,反复训练越多,学生掌握越熟练,认识就越深刻。第二,各学科之间,特别是会计专业课之间,知识技能联系紧密,实训资料要互为补充,避免重复训练,才能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综合模拟实习阶段:系统性是指实习内容应围绕会计工作的全过程,包括设置账户、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编制、登记账簿、成本核算、对账结账、会计报表编制及简单的财务分析指标计算和分析这一系列工作环节。综合性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实习应尽可能地涉及本专业主干课的知识和技能,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收、财务管理、会计电算等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是指综合财务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如:经理、业务、仓管、出纳、会计等岗位,还要突出与银行、税务部门的业务往来,便于流转实习。

(三).建立与实践环节相适应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与实训基地;

1.完善校内的手工模拟实验环境。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每门专业课程结束后,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应该针对本门课程所讲述的主要内容为学生开设模拟实验。为了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在模拟实验开设前,教师应进行大量的调研和取证工作,模仿真实企业的情况,为学生事先准备好实验资料,事先复印出所有的模拟材料。实验不要求数据材料一定是真实的,但为了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应尽量采用真实的、或者模拟真实的材料进行实验,从而以逼真的实验资料进行教学模拟,使学生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如同置身于某一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中,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同时,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化会计电算化应用,积极推广会计实用软件、多媒体课件、考试软件的使用。教师利用会计核算软件教学,能全面、形象地介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学生可以加强对会计核算程序的理解,还可以进行练习,在计算机环境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会计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制作成画面、图象、文字和声音等为一体的,具有智能结构、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利用考试软件,自动生成考试盘、考试试卷、自动阅卷、成绩查询和试卷分析。

2.建立企业实习基地,开展校外实习。教师组织实习小组定期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及其他业务部门实习,请企业会计人员讲解企业里发生的各项业务,这种实习组织方式,能使学生们能身临其境,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配合实验室里的模拟数据练习,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通过校外实习,让学生有机会到实际工作中去演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校外实习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也可以由学校组织进行统一的校外实习。当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需要学校与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我国多是政府办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存在一定的难度,鉴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许多单位对此都抱有谨慎的态度。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与企业合作开发和研究各个经济领域的课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理论问题,提高效益,还可以作为企业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基地,提高企业财会人才素质,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可见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可以使企业和学校得到双赢。

(四).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是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基础和主力,加强对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的训练,有计划有步骤的鼓励教师到企业现场实习,创造条件让会计教师平时经常到第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会计循环各个阶段的实务操作,并能够解答会计循环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中一些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具有综合会计信息、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并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达到中职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2.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担任客座教授,让他们既到学校指导会计教学工作,进行教师培训,又让他们担任会计课程教学,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知识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校内会计教师素质的提高。以《会计电算化》课程为例,我校专业组与XX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由其财劳部资深的电算化专家来校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将企业最新的财务软件及其应用,及时传授给学生,使他们真正了解会计电算化技术在企业的操作,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3.采取上送下派方式,提高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对未经过实践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差的教师,下派到业务部门、企业等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考评,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实践性教学的规范与完善,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考评,是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实践性教学的环节多,内容丰富,因此对实践性教学的考评也应是多样化的。

1.改革常规卷面考试内容,加大对技能的考核。考试内容的变化,可以起到导向教学的作用,促进在一般课堂教学中贯彻实践性教学的思想,重视了技能教学,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例如:对《基础会计》考试,引入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以及报表编制等操作题,分数占50%以上,并要求严格按规范操作,通过多年实践,师生欢迎这种实操考试,成绩显著提高。

2.建立等级化的评价体系。侧重于操作技能的考核,主要是以快和准为标准,应重结果的考核和评价,在实际操作上较为简单易行,其评价也多数采取等级制,如珠算的定级考试。但财会专业中存在大量的集操作和智力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教学,而且多数侧重于智力技能,例如:算账、记账,涉及面广,对于它们的考核不能只重结果,更应重过程考核。规范性和准确性是其评价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必须评价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态度,如:出勤情况、及时性等。因此,对于模拟实训的考评,可采取层层量化,最后等级化的评价方式。以毕业实习成绩的评价为例,根据毕业实习包括的基本环节内容,先设计出各环节的阶段性评价量表,确定每一环节的评价项目和分数构成,按各量表评分,并执行有一个项目评价不合格则此环节甚至本毕业实习的成绩为不合格的规定,然后,再将每一环节的分数按权重折合计入毕业实习总结性评价表,计算出总得分,再按优、良、中、合格、不合格的分数段折合出毕业成绩的等级。这样,实践性教学的评价不是一锤定音,而是综合化了体系化了。

3.尝试运用计算机,减轻评价的工作量。对于一个大型的模拟实训作业,仅数据就有成千上万,人工评改既费时又费力,还不一定准确,计算机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且会计电算又为运用计算机进行评价创造了条件,所以,可以通过手工与会计电算的结合,以计算机为手段来查找错误评定成绩。

4.探讨抽题考核的新办法。这一考核办法可用在终结性考试,如毕业考试,将会计工作过程分为若干段,填制原始凭证为一段,编制记账凭证又为另一段,以此类推,编制若干段的实操考题,学生随机抽取到哪一段就实操哪一段的内容,可以节省考评时间。这种考核办法虽不能考查全部技能,但由于是随机抽题,学生只有全面掌握了,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考试结果仍然能够反映学生的水平。

五、结束语

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教育,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职教改革的必由之路,而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从实际出发,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会计专业教师要结合本校的实际,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又具有本校的培养特色,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各种需求。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2001年7月2日 教育部印发

2、<<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2000年3月15日 教育部颁布

3、陈至立:“在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高职高专教育

改革与建议》1999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下册)

4、杜怡萍:“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8期

5、胡博华 王新昌 鹿瑞云:“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经验初探”<<卫生职业教育 >>2005年06期

6、王明霞:“对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03期

7、白仲林:“会计信息系统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8、赵继:“教育改革和建设中若干问题的反思与前瞻[1]”中国高等教育,2001

9、雷灵变:“浅谈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03期

10、陈立波:“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02期

11、苗红卫、王传永:“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中国成人教育》2004年第8期

12、吴雪萍:中英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式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13、于淑荣:“刍议成人高等会计教育改革” 《中国成人教育》2004年第7期

2.浅析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篇二

1 进行校本研修, 编制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

中等职业院校生源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对知识的接受、掌握能力相对较差。教学中所用传统教材注重系统性、理论性和完整性的编写方法, 教材中的一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 且对中职学生来说, 实用性又不强, 往往学生因为这一部分知识听不明白, 打消了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我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师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组织在一起, 进行了校本研修, 针对我校学生现状编制了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的使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

现代职业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强调实用技能, 强调知识创新。而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 即所谓“三中心”, 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在教学方法上常采用“满堂灌”, 这于当今社会强调的素质教育不能同步, 因而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积极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

2.1 案例教学法 (Fallstudiensmethode) :

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 直接对包括有一些疑难问题, 同时也可能包含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为教师与学生提供的是同样的信息, 利用这些信息在分析过程中, 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课堂进行讨论研究, 虽然最终可能没有确切的结论, 但解决问题的种种可能性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已经被师生充分地预见和了解, 通过分析案例展示了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达到为今后职业作准备的目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及今后在职业活动中的应变能力。

2.2 项目教学法 (Projektmethode) :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它是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教师把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以项目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学生自己进行信息收集, 设计方案, 进行项目实施, 然后得出最终的评价。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 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2.3 模拟教学法 (Simulationsmethode) :

在一种人造的情境、环境或模拟设备中学习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模拟训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能感悟未来职业岗位的氛围, 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许多重复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 且成本较低。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增强学生的从业能力。

3 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的教学, 增设相关专业课

学校原来只开设了《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低压电器设备运行与维修》、《仪器仪表应用》、《电机与变压器》等专业课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 工业自动化装置被广泛使用, 而PLC是自动化装置中应用最多的设备, 因此学校购进了PLC实验装置台, 组建了PLC实验室, 开设了《电气控制与PLC》、《三菱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与应用》课程。同时学校还增设了一个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实验室, 该系统包括电话交换系统、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广播音响系统、安全防范于公共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以及火灾自动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等, 电工专业的学生通过接触学习, 初步了解了通讯自动化、楼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消防自动化和保安自动化。

4 运用各种仿真软件, 提高实验效率和学生实验能力

中等职业院校资金相对较少, 实验器材准备不足, 学校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实验室, 配置了Multisim仿真软件、FX-TRN-BEG-C三菱PLC仿真软件、Prote us嵌入式系统仿真软件等。采用软件仿真的方法, 在计算机上虚拟出一个全开放性的仿真实验和课件制作平台,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试仪器先进、元器件品种齐全的电子实验室。即克服了实验室在元器件品种、数量上不足的限制, 又避免了学生实验时可能造成仪器损坏等不利因素;同时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针对性训练,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传统的实验方式相比较, 应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 使实验的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而且在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熟练使用仪器能力、电路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5 强化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技能型人才

学生在参加电工专业操作技能实习实训时, 指导教师要做到理论实践合理穿插、实践训练切近实际, 采用检查、评讲、比赛等方式, 对实习实训情况进行了解, 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 使学生了解自己实习实训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通过对学校机械加工厂车床设备进行现场维修工作, 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义, 通过实战能够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如今, 职业教育迎来良好发展形势的又一个春天。作为职教教师, 我们必须趁着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东风, 勇于探索, 敢于实践, 学习和运用当前最先进的职教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中职毕业生, 才能真正地面向企业、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复合技术人才, 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牢固的基础。

摘要:本文通过对校本研修、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增设相关专业课、强化动手操作等几方面, 针对学校的现状提出了中等职业院校电工专业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课程改革,校本研修,行为导向教学法,仿真软件,新技术

参考文献

[1]雷正光.《职教课程实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2月.

[2]周正新.《Multisim与电路设计及仿真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07年7月.

[3]雷世平.《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职教论坛2003年7月.

3.浅析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 篇三

关键词:乐趣培养; 教学方法;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15-001

随着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电气技术也迅猛发展,而电气技术的发展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对专业维修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迫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必须提高技术含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技能人才。在教学中必须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笔者总结了多年电工电子技能教学经验,根据电工电子技能课程特点,讲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乐趣培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兴趣不仅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创新之母。中职学生的基础普遍较薄弱,因此,在学习该门课程时易产生抗拒、畏难的情绪。有很多人由于其在初中的学习成绩差,渐渐产生了自卑感,甘居人后。尤其是有的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思想,对专业没了兴趣。所以在加强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的同时,必须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实践、多探索,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联系起来。学习技能必须先让学生觉得有趣而乐意去做,只要对自己的学习和训练产生了浓厚的乐趣,才会乐此不疲地去学习和参加训练。电工电子专业都是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学生一开始接触这些知识时很自然地会产生兴趣,教师就应该引导这种兴趣,并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各种教法让学生保持、发展这种兴趣。有一次,在日光灯电路安装的练习过程中,一名男生进行通电试验时,灯管出现两头发红,中间不亮的情况。于是,笔者把学生们组织起来,先用疑问式的方法问他们在家是否也遇到这种现象。学生都说有,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现这种情况。就此,笔者把器中的小电容去掉,日光灯又亮起来了,学生们高兴极了。从此之后,学生学习技能课热情高涨,还有些学生主动要求参加电工兴趣小组。

多媒体教学手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其丰富的教学内容、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构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一直倾向于借助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而具体,通过声音、图片、动画于一体的展现,理论知识不再抽象难懂,且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教学时间。最主要的是多媒体教学可以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 改革教学方法,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所谓实践出真知。理论知识是为了实际工作服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性较强,它的形成是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的反复练习来实现。根据电工电子专业教学目标,学生要在2年或3年内掌握技能和达到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需要通过技能教学来完成。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电工电子技能训练一般是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导致技能训练和理论互相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确切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学效果不显著。为此,笔者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讲授元器件的识别方法时,笔者将课堂搬到了实训室。尽管电阻、电容、电感都是最常用、最普通的电子元件,但对于没见过、没用过这些器件的学生们来讲,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很难想象出真正的元器件是怎样的。而把这些内容放到实验室里对照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边听边识别,并动手用仪表进行测量,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控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表的使用方法。又如,在电机控制中电动机按钮连锁控制正反转电路,其工作原理分析难度较大,但在实训室中教学,让学生先看老师演示效果,然后参与动手操作练习训练,学生便很快掌握了其工作原理。把理论知识自然地渗透到实践教学中,不仅节省了空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三、提高自身素质,争做“双师型”教师

教师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要想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质量,必须要先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过硬的操作水平,在业余时间还应加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培训和学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技能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样一种情况,两名专业水平相差不大的老师分别对该课程进行讲授,一般会出现一名老师非常受学生欢迎,而另一名老师则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由于教师的思路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造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启发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索真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进行启发式引导,最终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为了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技能和继续提高其学习兴趣,我们在课外时间成立电工兴趣小组,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电路,如门铃、防盗报警器、声控灯、调频无线话筒等。通过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4.浅析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篇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到发展和应用。电工电子的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要求高。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需要,很多中职学校对于电工电子的实训教学进行了改革。本文将针对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于实训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究,以期能为促进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子电工 实训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电工电子的实训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1]。但是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电工电子实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职学校不得不对传统的实训教学方式做出改革,以期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能多合格的人才。因此对于中职学校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改革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电子电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

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电子电工实训课程的考核多以试卷为主,使得学生在应对考核的时候重点去记忆实训的步骤或者过程,而动手操作能力还是无法得到测试[2]。这样一种不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得老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不能把重点放在实训上,影响了对于实训课程的重视程度。

(二)基础理论掌握不全面,影响技能的提高

虽然在课程的安排上理论课居多,但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对于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不高。他们大多数基础比较差,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接受速度慢,因此更喜欢上实训课[3]。但是理论基础是保障实训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理论作为基础,实训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对于理论基础的缺乏,使得学生的电子电工技能很难提高。

(三)教学设施条件差

学校的电子电工设备设施是保证实训课程的基础,因此没有完善的实施条件就会使得实训课程上,不能掌握紧跟时代潮流的技能。如果学校的设施落后,社会上以及淘汰掉得使用设施,学生在实训的时候还要使用,那么实训课程也就没有意义。另外,对于学校的教学条件还包括老师的综合素质。大多数中职学校师资力量缺乏,老师的综合素质也不是很高,老师的教学方式多采用以理论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电子电工技能的实训造成很大的影响。

(四)实训课程太少,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

电子电工课程的教学,是非常注重实践性的。但是目前中职学校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电子电工的实验课程安排较少。老师对于理论课的安排较多,而考核的成绩也多以理论为重点,因此老师的教学重点还是理论。但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具备技能型的人才,因此中职学校的课程安排不够合理,使得培养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改革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创新实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于电子电工这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更需要创新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老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出适合提高教学效果的情景,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积极和老师交流,并能够独立解决实训中的问题。在新的实训教学方法和方式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二)加强学校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的建设

电子电工的实训教学,要做到以基础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的教学,不仅要建设好校内的实训基地还有建设好校外的实训基地。对于校内的实训基地,学校要不断引进新的设备设施,使得学生的实训能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相结合。校内的设施建设,要能够满足老师教学的开展和学生技能的训练。能够给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职业环境,促进学生对于实训的认识,加强对实训过程的重视。而校外实训基地,就要通过校企合作或者其他方式,让学生真正得到实训,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明确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向。对于教学环境的建设,直接影响学生实训的效果,而通过让学生进入企业实训,使得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够更好的结合,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改进电子电工实训教材的内容

电子电工实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对于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方面要做出改进。中职学校在开展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时候,要加强和相关企业专家的联系,和专家一起来分析相关岗位工作的过程,然后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和时代发展不脱节。在编写实训系统的指导书时,要多加入实训例子,对于实训过程中的内容要适当的插入图画,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简单,使得实训过程更加顺利。另外还要和实际生活加强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对于实训内容的编排上,要注意形成一个系统,使得内容模块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现在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于实训教学的改革是必须的。而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全面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得改革的效果更佳。不管是在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和方法还是对于教材的改进,都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最终解决电子电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更加优秀的电子电工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5.浅析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篇五

本人这一学期任教12电子(1)(2)班<<液晶电视>>和<<家电维修技术>>课程,并负责中级工考证实训。学期即将结束,特作个人总结如下: 首先:始终坚决服从学校各部门领导的安排调度,工作认真负责。其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考工要求,学期开始就认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的贯彻和落实。

再有:在实施计划的时候,紧紧围绕知识的够用性与实用性,理论讲解不求深入,只求够用, 去繁留简,不断拓展学生思维,以达到“管用,够用,适用”之目的。

最后: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强调自我能力的进步.始终坚信“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的理念,经常学习资深老教师的教学方法,吸收和借鉴宝贵的教学经验,业务水平取得了十足进展。

6.浅析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篇六

摘 要: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创新型专业,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专业技术实践教学也应紧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开创创新发展道路,在提升人才培养的同时全面提高中职学院的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范围,本文对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策略进行深度探索,进而更好的为社会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创新实践

实践教学和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为复杂,在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全面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一个大规模的工程,不仅教学模式需要改革,教师教学环节设计和学生听课习惯都是迫切需要改革的内容。实践教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工程实践的过程转变,进而达到专业培养的目的。

一、中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传统教学模式

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设立最初,无论是文化培养还是专业实践课程都开设了实践项目,但是由于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没有得到切实提高,专业实践课程没有达到文化理论课内容升华的设立目的,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反而起到了限制作用。如果对实验课程加大管理力度,势必会造成中职学生学习压力,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导致了中职院校毕业学生实际能力较弱,不能快速步入工作岗位。就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来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不大,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脱节,大多都是结论验证性学习内容。这种学生被动学习的中职教学现状迫切需要专业实践教学的革新。

二、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教学策略

(一)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实训,工学交替以及毕业设计、实习等基础课程,知识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是互相独立分开进行的。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推进逐渐深入,培养理论基本功扎实且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业型人才已经成为教学重点,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有机结合,逐步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专业实践教学的革新,例如在教学《EDA技术》课程时,教师可以选择日常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简单小产品进行设计,像是电路设计、智力竞猜抢答器电路设计、交通灯控制电路设计等;在教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时可以选则整流器、助听器、扩音机、楼道感应灯等简单常见的物品;《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可以开展情境模拟活动,由实习动员、专业认识、调研、专家讲座、企业参观、小组汇报等环节构成,提高学生参与程度进而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以课堂实际为制定基础,以深化专业实践教学为目标,深入推进中职教学模式改革,向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迈近。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交相呼应,通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真正将中职院校打造成为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为社会提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质人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精通电子设备技术的专业人才,这不仅仅需要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锻炼学生将课本知识灵活应用到设备实践的能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是人才培养的两大板块。明确教学目标,进而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参加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再是漫无目的盲目的动手操作,而是有目的性、有选择性的自主选择实践活动内容,这对学生决定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正确判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电气控制与PCL技术》课程教学原本安排了两节课时,课堂上对一部分重点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实践操作,但是受到授课时间限制,实验内容无法一次性完成,这就造成了学生下节课还需要重复上节课实验内容的弊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将两节课改为整周教学,一共四周。让学生自行思考讨论,教师对重点问题引导教学,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动手实践,亲自完成电气控制和PLC技术项目中电力设计和电器元件安装等步骤,通过参与程序编制与调试、技术资料编制等科技性较强的工作,学生不仅仅动手能力有所增强,思维逻辑型和理论知识也得到巩固和提升。真正结合教学目标达到了双赢的专业实践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是教育事业现阶段改革的重要成果,在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形式下应运而生的新型职业教学模式。不仅仅对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中职学校培养和企业接轨的技术型人才也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价值。在专业实践教学中,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理论知识为支撑”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创新型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相互结合,最大程度上实现“强化能力,重在应用”的实践教学目标,进而达到为企业培养更多创新技能型专业人才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7.浅析中职电子专业渐进的教学模式 篇七

电子线路课程为例, 电子线路课程是许多专业的基础课, 学好这门课程, 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但电子线路是一门比较难懂的课程, 有些概念比较的抽象, 学生不容易掌握。电子线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但鉴于学校设备的不足, 许多实验都不能展开, 这对课程的教学开展, 学生的掌握, 都有比较大的影响。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仿真软件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 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是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线路仿真与设计的EDA工具软件, 它具有比较直观的优点, 整个操作界面就像一个电子实验工作台, 绘制电路所需的元器件和仿真所需的测试仪器均可直接拖放到屏幕上, 轻点鼠标可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软件仪器的控制面板和操作方式都与实物相似, 测量数据、波形和特性曲线如同在真实仪器上看到的一样。当Multisim仿真软件和大屏幕投影机相结合时, 它所体现出来的课堂教学优势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比如:在电子线路课程中, 对放大器这个内容, 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 波形也比较多, 只有通过比较直观的图形,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显的比较容易点。在这个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结合多媒体技术, 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电路的连接, 元器件参数的设置。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能随时改变元器件的参数, 当每个元器件的参数发生变化是, 电路的情况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知道电路中每个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每个元器件发生故障的时候, 电路会有怎样的表现。从而在今后的实际电路实验中, 就能根据电路表现出来的故障现象, 去判别产生故障的原因。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既能做到教师的演示的主导作用, 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 当专业课程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学生从枯燥的理论课程中解放出来,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理论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对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这样的掌握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是职业学校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 紧密联系理论知识, 加强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以理论知识来指导实习实验, 反过来通过实习实验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从最基础的项目做起, 由浅入深, 由易道难。还是以电子实习实验为例:以利用万用表对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等电子器件的检测, 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各种元件的特性, 在检测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 学生会通过理论的知识去分析问题, 这样通过实际, 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巩固。另外, 学生通过分析出现的问题, 就会去研究如何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钻研透了每种元器件的特性, 也为今后复杂电路的分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除了元器件的检测以外, 还加强对学生焊接工艺的训练, 通过焊接工艺的训练, 使学生在元器件的整形、装配、焊接等方面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具备了整体装配的能力。然后可以通过安装收音机或者无线话筒等之类的电路来检测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的掌握情况, 虽然是安装一个收音机或者无线话筒, 但其中要考查的内容很多。首先是对提供的安装元件进行逐一检测, 确保安装的每个元件都是质量可靠的, 其次是对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安装及焊接, 考察学生装接的工艺水平。第三是安装完成以后, 还要对所安装的电路进行调试检测, 在调试检测过程中又会涉及到多种测量仪器的使用。当学生自己安装的收音机收到清晰广播节目, 或者当学生听到自己组装的无线话筒传出自己的声音时, 学生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通过这样的训练,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对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学生实训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加强考工考证培训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 既懂得理论知识, 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的专业使用人才。由劳动部门组织的考工考证就是学校和社会需求很好的一个切入点。通过考工考证的训练, 不仅使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有系统的训练提高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工厂式的训练更能使学生毕业以后就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的工作。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 通过大强度的考工训练, 培养了学生刻苦耐劳的精神。以苏州无线电调试工考工为例, 学生通过对稳压电源、场扫描电路、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可编程定时报警器等8个电路的安装, 调试、检测、数据测定、数据处理等一系列的工作, 使学生有较高的装配和焊接工艺水平。在检测电路的同时, 也能熟悉对仪器仪表的使用, 通过这样考工的实训, 学生能很熟练得操作各类仪器仪表。在整个实训过程中,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碰到问题的时候, 学生会学着运用已有的知识, 去分析、解决问题,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幅的提高。

8.浅析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篇八

【关键词】中职教育;电工电子专业;实习实训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一、前言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定义不再仅仅局限于学富五车,而应该还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中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一线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主要途径[1]。电工电子类专业教学是中职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电工电子行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因此,对于这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当前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中,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不管是对于学生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的进步,对电工电子类专业的实习实训教学进行改革,都是势在必行[2]。

二、当前中职电工电子类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在中职教育中,电工电子专业是一門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最终都是要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增强实习实训教学效果的因素,如由于有些中职院校的实训内容缺乏新意,单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3]。此外,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中职教学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使得对于实习实训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中职电工电子专业实习实训改革的具体措施探析

实习实训教学是中职教育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电工电子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相关工作,对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的不足应当引起重视,推进中职电工电子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改革,促进教学的有效发展,成为了刻不容缓事情。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试着对其改革的具体措施提出建议。

1、增强学生电子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实习实训教学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中职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较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些老师和师生会有诸如理论知识有什么用,会操作才行的错误认识。其实,在学生走进实验室或实训室时,如果对电子的相关知识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的话,是很难展开实践训练的,有时甚至由此引起的一些失误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老师在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这种错误观念,要采取措施不断增强和完善学生理论知识的体系,从而在实习实训教学中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老师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发现和体会到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蕴含的乐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乐于学习;对于较为抽象和艰深的理论教学,老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等展开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老师也要不断重申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提高对其重视程度,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修养,在实训过程中才有可能创新和拓展,提高专业技能。

2、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多加考虑当前社会发展方向和就业形式

学生在毕业之后,都是要走上工作岗位的。为了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情况的出现,学校教育就应该与时俱进,和社会发展保持相同步调。因此,在电工电子专业改革过程中,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要多多参照当前社会中电子工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就业取向,从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学生掌握好理论知识之后,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多偏重于实践训练,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摸索和动手训练的时间。老师也可以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如在讲解元器件识别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一边讲授相关理论,一边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实验视频或者直接让学生进行实物演练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促进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3、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拓展思维

老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通过实际操作,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会僧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加以培养,如实践能力,解决问题和实践探究能力等,争取从多方面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这样,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当遇到一个新问题和新事物时,学生不至于乱了阵脚,而是能够冷静下来,清晰地思考应对和解决的措施,切实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实训教学对于电工电子专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增强其教学有效性非常重要。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不断尝试和创新,从而切实找到实训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促进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永祥.新形势下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学园.2014,(29):181.

[2]张菊琴.中职电工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及对策[J].职业教育.2014,(9):310.

9.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设想 篇九

随着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明朗化,带动和促进新一轮专业教学改革和课题建设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目前会计教学中亟待解决的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需重新构建会计专业教育体系;其次,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教材建设方面也应同步跟上。

一、构建新的中职会计教育体系

1.统一对会计职业教育的认识。传统的会计教育早已存在,那么传统的会计教育是否就等同于今天的会计职业教育呢?这二者是有区别的。传统的会计教育是会计知识的普通教育,即学校内的会计课程教育,它侧重于以现有的会计教材作为教学主导,通过教师讲授完成教学任务,再辅以一定的模拟实习而完成,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指令性的计划,由下属部门和单位来培养。市场经济阶段,多数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已经具备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至少是很快就能上手的,而传统的会计教育还不能充分满足这一点。

目前,我国的会计职业教育还处于初步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职业教育体系。会计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包含职前(或岗前)、职中(或岗中)以及职业未来发展要求的动态教育模式。现存于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等不同层次中,可分为“以学术为主的”高层次会计职业教育和“以技术应用为主的”中低层次会计职业教育两类,二者各成体系又相互联系,满足会计职业岗位的不同需求。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侧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中低层次的会计人才,即具备较为全面的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如填制凭证能力、登记账簿能力、总账及报表核算能力、出纳核算能力、工资核算等能力。此外,还应当培养学生基本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

2.建中职会计专业教育体系。现行会计专业教育中,专业课时已多于文化基础课的课时,实践教学也已占了较大的比重,但总体上还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并未独立开来,其评价体系也只是形式而已,主要还是看重理论考核。针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模式,即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例为5:5,发达国家如德国已达3:7。

⑴会计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①课程设置方面。可由学校教学部门来进行,也可由校企合作来进行。后者的课程设计,既有利于调动企业助学的积极性,又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培养目标脱离实际的现象。

除了会计的主干课程和辅助课程之外,《会计英语》也应在该体系中占一席之地。

②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必需、够用、实用、培养能力为本位。“必需”是指,由于会计学科的专业特性,如会计的六大要素,一个都不能少讲,少一个会计要素,将会打破整个核算体系,会计就不能成其为会计了。

“够用”是指,在专业会计各章节中较难、较少接触到的业务可少讲甚至不讲授,并简化可讲授内容,在一定量的情况下保质,避免“贪多嚼不烂”。

“实用”是指理论教学应以实际应用为杠杆。将课程内容按岗位划分为若干单元,比如《财务会计》课程,其理论内容对应着出纳核算、材料核算、往来核算、工资核算等各会计岗位的工作,则可按岗位分单元来进行理论教学。

③理论教学的形式不必完全与实践教学“泾渭分明”,即不一定等理论教学完全结束后再实训。就某一门课的教学来说,可以尝试先让学生动手干一干,然后归纳总结,再开展理论教学。比如前文所述《财务会计》课程,概念、方法与应用是财务会计学习与应用的核心要素。就目前学生的素质来说,对于课程中隐含的会计情境缺乏一个感性的认识,无法将教师强调的重要会计概念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的内涵与会计总结的交易和总结过程相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可以就某一岗位先让学生动手实践一下,如出纳岗位的验钞、点钞、开支票、登账等工作,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再来讲授“货币资金”这一章节的规章制度、核算等内容,学生就更容易接受了,并可以自觉纠正前一阶段实践环节的问题。

④学习的单元(或岗位)的多少,可由学生根据个人条件,自由选择,毕竟,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动力是不同的。当然学习的单元越多,就业的条件就越好,由此可解决,有能力的同学可多学,而程度较差的同学至少也可学一技之长,避免了“一刀切”,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分层次。

⑵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要相应依托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教学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体系、教学条件体系来完成。

①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环节的实践活动获得感性认识,掌握职业技能,并促成良好职业习惯、职业道德的养成。

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理论教学内容设定实践教学计划。对会计专业来说,主要由实训课、实习课二个环节组成。实训是对学生包括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是理解专业知识、熟悉和基本掌握操作技能的必要环节,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所从事工作的内容和对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尤其是综合实训,通过模拟项目对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实训场所主要以校内为主。

实习是应用性实践教学,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技术应用能力,其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税收、金融等诸方面的业务。除此之外,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实习主要在校外进行顶岗实习。

③实践教学条件体系。主要是指实践教学设施的配备。会计专业硬件设施的投入相对较少,可建立手工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形成同步进行的模式。

④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相对独立开来之后,实践性教学管理应当打破原有的惰性,建立一套新的管理办法,对参与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学生根据其实训的单元及训练情况,分别进行独立的成绩考核,而不是附在某门课程的理论成绩之中。同时,要求会计专业学生通过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二、创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相应的教材体系

1.课堂教学仍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但创新是其主旋律。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为它有着其他渠道教学不可替代的特点。课堂教学实际上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交流,是通过语言、语调、表情、肢体动作等一系列的行为与思想的互动来实际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主体与学习知识的主体同样重要。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显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有“缄默知识”即“教学生学习”。

⑴课堂教学是“学生在学习”,教师是引导者。我们常常发现,强迫学生学习毫无效果而言。学生必须意识到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把学习内容个人化,知识才被当成个人记忆的一部分储存起来。当老师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理解课程内容,把宝贵的课堂时间花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进行总结上,教会学生以适合自己思维的方式总结上课的内容,并且指导学生做到这一点时,他们才是真正在“教学生学习”,这是有效的学习,以良好的个人学习方式扩展的课堂教学。

①告知学生课堂教学的总体框架。学生应该首先了解课程的计划和目的,过去,老师的教学计划常常是留给自己看看。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学习的效果,如果让学生首先了解课程的计划和目的,对学生来说,学习的过程也变得更加透明。要经常提及课程的总体情况,以便学生能够把具体的内容与课程的总体构架结合起来,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才能有意识地参加课堂活动。

②分析制定面向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对于那些听课能力差的学生来讲,介绍上课内容时,老师只是一味地讲是没有用的,进行课程的总体介绍对他们基本上没有帮助。因此需根据班上所有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制定教学方法。据研究,有以下五种不同的学习类型:视觉倾向型,听觉倾向型,动觉倾向型,总体把握型,分析倾向型。

视觉倾向型的学习者:需要图像、图表、图形、彩色代码,即视觉感受新知识。

听觉倾向型的学习者:需要问问题,在交谈中、讨论中、争论中获得清楚答案。

动觉倾向型的学习者:课堂中所占比例最大,他们首先通过身体或精神感觉来获取信息,之后,才能用其他模式处理他们在学习任何知识之前需要亲身体验(真实的或在想象中体验)。

总体把握型的学习者:需要了解整体轮廓的概念。他们需要知道“这对我有什么意义?“这怎么实现?”“这将导致什么结果?”

分析倾向型学习者:为数极少,在传统的课堂上表现得很好,喜欢摆事实,列表单,抠细节。需要有机会以自己的方式组织事务。

针对以上类型,可相应制定教学方法:

多感官教学方法:对于专业课程中的分类、步骤、程序的内容可用有特色的图画、图形、图表形式,色彩、符号来表示,以增强记忆。

对于概念、计价、核算的内容,可采用“问题线索”的模式,一开始学生依旧习惯于被动接受,不敢想,不会甚至不敢提出问题,教师将学生可能所出现的问题分类汇总,或者将抽象的教学内容情景化,以具体问题的形式出现,采用分小组讨论、发言、辩论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获取知识。

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如货币资金,可采用先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方法,使学生获取直接经验,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又培养了动手能力。

⑵强化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辅助,使学生对课程理论和知识点加深理解,主要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来完成,各单元(或模块)的实训要与实践教学计划吻合,保质保量,不能走过场。

⑶加强多媒体辅导教学。多媒体教学在其他专业的教学中,应用频繁,而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少之又少,这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又使学生感到少了一些时代气息,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手工状态。其实,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充实课堂教学内容,非常适合案例教学。但是,在课件制作方面要对专业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以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教材建设,它是教改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市场上各种会计类统编教材很多,重复出版的也很多,但内容和形式真正有新意、再版率、满意率特别高的却很少,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会计专业本身变化快、改动少,导致短期行为,即根据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在原来教材基础上修修补补,每本教材都像一本制度讲解,怎么能引发学生兴趣?二是教材编写的适用范围界限模糊,中职和本科的教材差不多,没有突出难易、技术性和学术性之分,中职会计专业教材内容上应倾向于中、低级,增加案例和“实务模拟”的比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10.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篇十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传统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模式、教学的目标、计划、课程、模式等诸方面的现状以及改革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计算机专业 现状 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应用在各个行业的不断扩展,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观念、目标、计划、课程、模式、考核等方面均应进行改革。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公共必修课,那么如何提高计算机操作的课堂教学效果就是值得众多计算机教师去努力探索的问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既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的职业学校很多还是拿“双证”,毕业证和资格等级证书。出发点是好的,学生多了一张“通行证”,但也有弊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果差的现状。学生仅仅是为了拿证书,这就导致其知识面的局限。不少计算机班的学生在学完课程后,仍然不知道如何合理的选购电脑以及正常的使用电脑。中职计算机学生的能力目标至少应包含以下方面:能熟练使用XP 等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的安装、启动和使用;熟练运用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检测和防治计算机病毒;软件常见故障的检测和排除;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技术、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从就业看,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平面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较多。

总之,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不能有效地完善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服务于本专业等问题。基于对以上几点的认识,现如今有必要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课程的改革

(一)长期以来.包括计算机专业在内的中职课程体系较深地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

(二)如何及时调整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认为必须跨跃三个层次,即一打基础、二要提高、三有特长。

一打基础。在第一学期中,要求学生学好计算机学科的基础课程并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主要学习的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磁盘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技术、Word、Excel等办公软件。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通过相应的技能训练和技能比赛,使学生具有熟练操作键盘的能力、文字的编辑排版能力、灵活使用操作系统的能力,能胜任信息收集、录入与数据处理和办公文秘等初级人才岗位,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提高。第二学期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有深度、有难度。学习的主要课程有:常用工具的使用、计算机原理、编程语言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电脑的组装与维护。加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使他们具有用常用工具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的编程能力;具有对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调试、使用、优化以及日常维护和维修的能力。

三有特长。要求学生人人有自己的“长处”。我们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在前两学期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术业有专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分成“局域网维护与管理班”、“多媒体制作班”、“网页设计制作班”,让每个学生形成各自的“特长”。其中“局域网维护与管理班”学习的内容主要有: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器使用与管理、网络布线与小型局域网的搭建等,使学生具备局域网搭建、维护的能力,能胜任局域网维护与管理的工作岗位。“多媒体制作班”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多媒体技术应用、电子影集的制作编辑技术、FLASH动画制作技术、VCD的制作编辑技术、图像编辑处理软件、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及视频编辑技术等,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多媒体制作能力,能胜任多媒体制作的工作岗位。“网页设计制作班”主要学习网页设计基础知识、图像处理技术、FLASH制作技术、DreamWeaver网页设计等,使学生具有网页设计和制作的能力,能适应网页制作与设计的工作岗位。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模拟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算机硬件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其次.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其三,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其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显然.建立在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交互式教学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教师应将多媒体技术熟练地、广泛地运用于计算机教学之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黄秀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讨论 2009年10月

11.浅析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篇十一

关键词: C语言 单片机 编程

1.中职C语言教学现状

C语言是一门广泛使用的计算机高级语言,中职电子类专业都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并为后续课程(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C语言”、“嵌入式系统”)做基础性准备。因此,对于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来说,C语言是一门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但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中职学生数学、英语底子弱,又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抽象类的编程课程,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反映这门课枯燥难学,大部分学生半个学期下来还没入门,虽然有些同学能听懂老师讲的,但实际操作起来无从下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提高编程能力,笔者结合“单片机”课程,进行了一次教学改革尝试。

2.C语言教学内容改革

2.1原则:够用就行,不必深究算法。

首先,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普通教育分流出来的,他们的智力并不差,在动手能力等方面甚至有优势,但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要求他们中的多数人掌握超出对应的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文化知识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遵循够用原则。

其次,电子专业学生不同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注重实用,不探究为什么,笔者在教学中重视怎么用,用最简单的算法,让学生便于理解,做到会用,能显示程序的基本功能效果,让学生快速体验成功的乐趣。

2.2根据专业需要选择教学内容。

C语言作为电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照搬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是不切实际的,笔者根据多年的C语言和单片机教学,了解哪些知识点特别重要必须掌握,哪些可以完全不涉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调整,与单片机中c语言的实际编程相联系。这样可以抽出时间抓住重点,提高教师教、学生学的效率。

为单片机服务的只需要学变量、表达式、if条件选择、witch-case、for、while循环、函数数组那些结构体、指针、各种排序算法等,就可以暂时舍弃,等到学生入门了,自己回去专研,在优化液晶点阵字时候再学,这时学习起来就不难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c语言和单片机结合教学。

一个知识点的C语言代码在C语言编译环境中运行非常枯燥,学生往往不知所言,实训环节将C语言和单片机结合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把兴趣放在首要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编程的乐趣。我校单机实训室有30套亚龙YL-236单片机实验台,可以满足一个班级上级练习的需要。由于学生没接触过单片机,初期的连线需要花点时间让学生熟悉,教室的投影直接显示接线方法,在老师一一检查接线后,在保证连线后,就可以实施实训环节的教学。

实训教学内容与单片机项目,笔者简单列出下面表格,教学内容对应在单片机中的项目,在项目中学生掌握C语言的各个知识点。

由于最简单的单片机程序都会出现循环、函数等知识,对于这些知识,采用黑箱原理,即让学生不用理会程序的意思,直接复制教师的代码,集中精力研究教师要求的实训内容。比如以下程序:

#include //包含单片机寄存器的头文件

voidmain(void)

{

P1=36/5; //求整数

while(1){//无限循环防止程序“跑飞”

}

}

通过这个程序,点亮led灯,本程序用于变量和表达式的学习,关于头文件,while(1)循环这两个知识点学生不必深究。表达式获得的值通过WedWin软件编译环境显示变量的值和点亮的8个led灯亮灭组合成二进制数。表达式的数值让学生自由变换,列出自己表达式情况,完成实验报告,如下表格。

通过这个过程,电子电工专业学生一开始就把C语言、单片机、二进制数有机集合在了一起,比单纯的C语言的教学更加生动,趣味性更强,实训结果直观。同时在程序中简单修改,可以让8个led流水的动起来,流动的模式变幻无穷。

3.结语

将“C语言”与“单片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C语言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单片机的动手能力。通过简单的单片机应用使学生产生成就,学生在两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将两门课程结合起来,不仅克服了厌学、机械学习的弊端,而且通过实际的操作,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为学生们进一步深造或者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波,陶宁.“C语言”与“单片机”相结合的教学研究.光学技术,2010(12):109-110.

[2]汪宋良.高职电子类“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研究.职教通讯,2013(15):12-16.

[3]黄光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才智,2011(35):250.

[4]郭天祥.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全攻略.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2.浅析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篇十二

技能竞赛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岗位的社会性活动, 突出高技能、新技术的要求。其中有行业专家、企业高手参与, 在竞赛内容上, 构建职业标准化平台, 并依据职业标准编写竞赛实施方案、技能理论和实践操作规程。竞赛试题既符合国家最新职业技能标准, 又要贴近生产实际;既能涵盖新知识、新工艺的关键环节, 又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 从而突出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把竞赛纲要的内容向专业教学计划中渗透, 把优秀生培训中得到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逐步向日常教学中推广, 以技能大赛为导向, 搞好专业建设, 解决好精英教育和成功教育的矛盾。在抓好优秀生培养、积极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的同时, 以技能大赛为契机, 加快推进中职校专业建设的步伐。

二、利用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学校坚持以服务当地经济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把工学交替, 校企合作, 学生技能比赛, 教学模式改革与职业资格取证作为工作重点。那么如何根据大赛的指导思想及考核内容, 寻找好的教学模式来符合当代中职生的特点?针对电子专业职业技能要求, 实习实训任务以项目驱动形式体现其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学中做”, 老师在“做中教”。如在“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比赛项目中根据教学实际分为几个子项目:电子技能与实训、电子测量与技术、DXP2004等, 然后将以上实训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模块, 每个基本训练模块对应一个实训项目。以《DXP 2004印制电路板设计》为例, 这门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利用计算机来操作, 动手操作项目比较多, 学生对计算机有一种“亲切感”, 那么如何发挥这门课的本身特点, 让学生更快、更好、更轻松的学习这门课呢?根据大赛中对DXP的要求, 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以大赛试题为中心, 设立项目, 分配任务, 按照基本训练、专业训练、综合应用训练进行分类, 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进行评价, 把学生完成的实训项目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起来, 并把绘制完整的实训项目打印出来, 对成果进行展示、评价, 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 小组与小组之间比赛,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这样不但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而且要求学生取得相应的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的职业资格证书, 这样通过技能比赛“以做带学、以赛带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来促进专业建设改革, 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更贴近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利用技能比赛增强学生职业素质,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 但中职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勤于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所以通过技能比赛来充分体现中职生的优势, 来增强中职生的竞争意识, 检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依据职业技能考核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设置, 贴近职业技能考核环境, 培养学生认真沉稳有序的工作态度, 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放弃的顽强拼搏精神, 从而促进在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以职业技能考核为目标的技能培训, 使学生普遍达到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能力, 进而通过技能比赛选拔优秀学生, 引导其他学生以优秀学生为榜样, 努力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 通过技能比赛来培养中职生的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企业管理理念以及创新精神, 满足企业需要的一线高技能专业人才,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为将来参加工作做准备

四、利用技能比赛实现校企合作, 培养面向企业的技能型人才

学校大力推动产学结合, 以就业为导向, 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以技能比赛为纽带,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通过实地考察, 用人单位不仅了解了学生的现在, 也了解了学生成长的环境和过程。技能比赛的成功举办也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特别是行业企业的参与, 一方面给中职学校的教学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为比赛提供设备和经费支持;一方面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不仅把学生管理从学校延伸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工学交替, 让学生带着任务按照岗位技能要求参加锻炼, 让学生参与具体的生产实习操作。

五、利用技能比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技能大赛为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产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具体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让教师有了问题意识。“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技能大赛中暴露的诸多问题, 反映在教师身上是其知识的结构性缺失。国家和省都制定了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的规制性和激励性政策,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问题的焦点已不是讨论教师要不要下企业的问题, 而是要探讨教师到企业“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教师从技能大赛中发现问题并在企业实践中寻求学习的路径和解决的办法, 这是提高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效能的关键所在。二是让教师有了开发意识。陶行知说过:“教的法子要按照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按照做的法子。”职业学校教师如果没有“做”的功夫, 就难以有“教”的本领, 甚至连“教”的资格都没有。“做”的功夫是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体现。职业学校教师要实现从“授”到“做”的角色转变, 以“做”定“教”并有效地组织教学, 其关键在于教师的课程教学开发能力, 其具体任务如:设计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途径;加工信息资源并采用合适的方式提供给学生;策划和设计良好的学习环境等。三是让教师有了合作意识。技能大赛搭建了行业与企业合作的平台, 为职业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提供了契机, 产教双方以技能竞赛项目为纽带, 以教学产品开发为抓手, 以教学成果分享为目的, 实现双方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合作双赢, 正如新龟兔赛跑故事中所设计的, 在陆地上由兔子背着乌龟跑, 在水中由乌龟驮着兔子游, 最终一起到达终点。技能大赛让教师真正从学校走入企业、从课堂走入现场、从理论走入实践。

技能大赛是对我国职业教育成果的大检阅, 它不仅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 职业教育有大赛”的新局面, 更引导人们重新认识职业教育, 并且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因此, 我们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模式, 充分挖掘资源, 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实训能力, 提高就业能力, 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与企业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因此职业教育的工作是我们做为职教工作者不断努力与探索而奋斗终身的使命与责任!

摘要:职业大赛作为一种新的推动中职教学改革的方式, 它不仅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 还对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也为与企业合作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奠定基础。

13.浅析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篇十三

关键词:色彩搭配;空间构想;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现代视觉传达艺术中,“色彩构成”是其基础理论之一。近些年的设计教育发展,基本确立了由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三大构成组成的视觉相关专业和设计专业类的基础学习科目。动漫专业作为我国近年来成立的新兴艺术专业,中职阶段的课程教学中针对色彩教学体系的构建还是处于摸索时期,建立与中职动漫专业相适宜的色彩教学体系,是施行中职动漫专业色彩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笔者对自己所在的中职院校自开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以来的课程设计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总结。动漫专业课程设置根据其色彩基础教学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色彩空间认知能力、动态把握能力、色彩表现能力、色彩心理掌握能力以及空间环境的理解表现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的培养构建主要以色彩教学为基础,再依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做一些细微的调整。当下中职动漫设计专业的色彩教学构成上存在的问题

1、专业特色的色彩构成教学制度的薄弱和教材选择的不当。由于中职所开设的动漫设计专业,主要模式构建是仿照本科学院而进行的,因此,相对应的课程安排、理论教学设置和相关实践教学的分配比例上都与本科院校相差无几。至于课程教材,也是与本科院校的内容完全一样。而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都与本科院校毫无关系,因此在动漫学科的教学方面,若中职院校沿用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将会使得专业所教授的学识概念变得晦涩且难以理解,不能进一步对教学效率有所提升。所以在教学选材和教学模式施行方面,中职院校应该突出职业教育的优点和特色。

2、专业定向不够明确,没有充分体现出中职院校的培养特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庞大的市场需求,动漫专业在我国各中职院校的开展越来越广泛,同时社会对动漫专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职教育的初衷就设定为为社会需求而培养相关技术人才,所以在当下抓住动漫设计专业的给予是十分恰当的选择。但是,笔者所了解到的中职动漫教学,大多数的院校在专业教学方面没有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致使教学效率不高。因此,各个中职院校应该对动漫专业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和教学模式探讨,从而摆脱当下教学的投机性和盲目性。由于该专业的开设时间较短,而且在教学经验上又无从借鉴,所以现在的中职动漫专业的课程设计都是仿照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而进行的。也就是说,中职院校的动漫专业教学就是本科院校专业教学的“缩影”。因此在课程设计方面存在有结构安排不够合理,理论课程过多而实践课程过少以及课时安排不足等突出问题。

3、课时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及与后续课程衔接的缺乏。由于中职院校对动漫专业教学经验的匮乏,从而导致盲目地将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加以利用。如此一来,中职院校对动漫专业的方向就没有有明确的针对性,例如比较于剧本编导、动画角色设计以及游戏场景设计等多个动漫专业的学习来说,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因此中职院校在该专业课程的内容安排和教学针对性方面要加以完善。中职动漫专业色彩构建教学体系改革的相关思考

1、色彩构建基础比重的适当增加

锻炼色彩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主要分为两种,1.色彩构建的色彩调和(简称为色彩调和);2.色彩对比练习。其中,色彩调和练习是色彩理论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基本训练,其形成过程经过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综合,并且在空间装饰上的应用十分频繁;色彩对比练习则使得学生对色彩把握的准确程度有所提升并锻炼其色彩创造能力的有效训练。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在色彩课程教学体系中提高上述两种练习的实践课时比例,从而使学生的色彩创造能力有所提升。

2、重点突出动漫色彩构建课程的特征

所谓色彩构建指的是对具备一定形状、位置固定关系以及面积大小的不同色彩之间进行搭配,从而摸索出色彩和色彩之间和谐并具有美感的构建规律,提高学习者对色彩的敏感程度,可以说是对学生色彩思维方式的培养。所以在课程中,除了对色彩知识有所教授以外,还应该提高对后续学科延展性的重视。强化感知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训练过程,同时也是色彩构建的基础,教师群体应该对该课程的教学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使教学本质得以提升。

一个适合动漫专业的色彩教学体系的建立,首先要将色彩教学所占的课程比例进行提高,从而使得学生的色彩基础训练力度得以强化。笔者对现行的教学体制所了解到资料显示,对于色彩训练课程的安排设置一般为一个学期,课时总量在60左右。按照这样的课程安排,完全不能满足动漫专业的基础训练要求,更别说能使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动态把握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训练。动漫专业的教学离不开对色彩基础的强化训练,只有在课时方面的比例进行提高,使得色彩运用训练时间有所满足才能保证对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有综合性的提高。

3、对学生与学科专业之间的相关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基于中职动漫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是仿照本科院校教学,从而在色彩教学这部分还不能够与中职教学进行匹配完全,虽然在某一程度上,本科院校的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能够适用于中职动漫专业的色彩能力锻炼,但是要想在这方面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则要对教学模式做相应的一些调整。动漫专业中所设计到的室内设计方面主要侧重于空间色彩认知和色彩搭配两个方面,因此,课程教学的方向应该有所明确。尽量在教学课堂上多安排“色彩调和”的训练内容,使学生在严谨的色彩构建训练中以比较直观的方式理解到色彩调配的作用,有利于他们今后的专业技能学习。

4、色彩课程设置中要具备明确的侧重点

从以上对动漫专业课程设置的描述中不难看出,色彩调和能力、色彩表现能力、相关色彩心理的把握和创造能力以及空间色彩的理解、协调能力是该专业对于色彩基础的要求配备。所以,中职动漫专业的色彩课程教学应该以上述能力培养为侧重点,对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从而在边教学边实践边摸索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出一个适和中职动漫专业所匹配的色彩课程教学体系。

总结

14.浅析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篇十四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B-0035-0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数学是中职学校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其教学也要紧紧围绕办学方针,助力学生的就业创业。然而,与高中生不同,中职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技能培训,即专业技术的学习,为此,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学习已成为当前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课题组立足学校精细化工专业,分析数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中职精细化工专业的数学教学改革实践。

一、精细化工专业数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教育部关于进行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中,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提出了三大课程教学目标,其中第一条为“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可见,数学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它具有预备性和服务性两大特点,必须服务、服从于职业岗位需要,即中职数学教学必须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中职数学教学也要服务于精细化工专业课程的学习。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坚持的办学方针,旨在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在未来工作中主要从事技术性方面的工作,需要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知识,而“任何一门技术的背后一定有数学”,精细化工专业也不例外,因此,中职数学教学改革也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导向,将数学教学与精细化工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这句话鼓舞着不少理科生,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在这名言中,为什么不是理数化、理化数、化数理或化理数,而是将数学摆在物理和化学的前头呢?曾有人说:“物理学家一定是数学家,而数学家不一定是物理学家”,可见,学好数学是学好物理的前提,即数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所以,学好数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前提,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有必要为精细化工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二、精细化工专业数学教学改革的“三步曲”

受狂热的“大学梦”影响,大多数初中毕业生都选择进入高中就读,而各中职学校对录取的学生普遍没有“考分”要求,这些学生的数学“考分”基本不高,基础较差,缺失学习自信心,对数学的厌恶和恐惧心理较重。对此,课题组采取了“三步曲”对中职数学服务精细化工专业课程的实践进行探索。

(一)第一步:知识“补牢”,重树信心

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对数学学习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肯定学不好数学,常常陷入过去的失败中。因此,重新树立学生对数学的信心就成为数学教学的首要问题。(www.fwsir.Com)“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学生无法从过去学习数学的阴影中走出来,那么可回顾学习以前所学的一些知识,教师应选取一些有趣的`、易懂的数学基础知识,让他们体会到以前的数学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学。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安排4个课时与学生一起“补牢”知识:

1.第1课时:亲师信道。首先,要求学生将数学书放回抽屉,从视觉上消除他们的顾虑;然后,在黑板上写上“上数学课是会呼吸的痛”,引导学生通过怒吼、狂叫等方式来发泄内心的不快,从而缓解他们对数学的压抑情绪。其次,在黑板上写“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哪一个?”(这是由华中师大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数学教师孟昭奎微博发起的),学生自由地表达意见之后,教师表态“先救语文教师”,并说明这一微博调查的发起事情以及公布结果:该条微博引来近15000条转发,在近2000人参与的投票中,有76%的网友将票投给了“先救语文老师,将数学老师留下”,学生在关注其他人的投票结果时,对数学老师产生怜悯之情。最后,通过一些常见的、有趣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学生就会发觉数学老师易于亲近,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第2――4课时:旧知新学。旧知新学,教师可以选择多项式的乘法 (采取两国领导人机场接见时的情景模拟)、十字相乘法 (进行“竖看、斜看”分解,“横看”写因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 (介绍抓住要点、套路解答)等,让学生明白数学公式不能死记硬背,而是有规律可循,甚至可以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将答案找出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重拾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第二步:知识“打基”,开启学途

学习数学比较重视基础知识,更注重逐步累积递进,同时,数学知识有一个比较严密的知识体系,各个知识之间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职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在2009年编写的中职数学教材中划分了“基础、职业、拓展”三个模块。所以,中职数学教学不可绕过基础知识的教学,而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改革来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1.知识趣味化处理。比如,AB类比为“男孩提出的每一相亲要求,女孩都满足,那么男孩会主动打电话约女孩”,以此类比A=B, ;再如,补集类比为切蛋糕问题 (用小刀C在大蛋糕U上切走小蛋糕A,就得到了补全蛋糕 )。

2.数形结合助理解。比如,含绝对值不等式|x|<a,可先从含绝对值方程|x|=a开始,然后利用绝对值几何意义,画出图形,最后在方程的图形上探究不等式。

3.实施德育渗透。比如,讲授予“空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联系“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空色色,色色空空”感悟佛家的最高境界――空,并对当前社会中五一、十一等节假日的“垃圾海洋”进行反思、呼吁,与班级教室清洁卫生联系起来,呼吁每个人都清理自己制造出来的垃圾,并放置于指定地点,体地将“空”垃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更自信地走在自主学习数学的路上。

(三)第三步:知识“延伸”,数专结合

在中职学校,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着重要作用,而数专结合是让学生知识“延伸”最科学、有效的途径,数学结合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配合与合作,二是将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

在实践中,本课题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数专结合进行探索:一是召集学校精细化工专业的所有专业教师,由他们根据所教专业教材内容,共同提炼专业学习所需的数学核心知识。经过多次研讨,本课题组将方程(组)、不等式(组)、函数、百分比、数列、对数、排列组合、极限等确定为数学核心知识,然后针对每一知识点选取适当的化学例题实施数专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二是数学教师要学习精细化工专业教材,虚心向精细化工专业教师请教,并深入课堂听课学习,加强化工知识技能;同时也邀请精细化工专业教师深入数学课堂指导教学。三是与精细化工专业教师同上数专结合课,即化工专业知识部分由化工专业进行解说,而数学部分由数学教师解答。当然,数专结合课最好是由数学教师或者精细化工专业教师一人授课。

总之,中职数学服务精细化工专业课程的实践进行“三步曲”,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自信、数学基础、专业服务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教学改革是急不来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实条件交叉融合实施,逐步推进。

【参考文献】

[1]丁华。基于“数专结合”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教育 (C版),2012 (35)

[2]彭伟健,高晓兵。中职数学课堂“隐性辍学”现象分析及对策[J]。广西教育 (C版),2013 (7)

[3]宋卫成。例说数学在化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学,2009 (7)

【基金项目】 2011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课题(桂教职成[2011]41号)

【作者简介】高晓兵 (1985- ),男,江西永丰人,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数理逻辑、中学数学和中职教育。

★ 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 深圳大学化学专业考研经验

★ 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

★ 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初探

★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专业就业前景

★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 材料化学专业大学排名

★ 材料化学专业简历

★ 材料化学专业求职信

上一篇:2023-2024第一学期教研组计划下一篇:有趣的吹画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