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共10篇)
1.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 篇一
“教育政策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 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 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协调教育的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1]免费师范生政策是国务院2007年颁发并于同年秋季执行的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承担对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的政策。具体的规定是:免费师范生入学前要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 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 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免费师范生一般要回到生源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10年以上, 如果违约, 应退还按规定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 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等。
二、政策分析
教育政策分析是对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与监控、终结及政策周期的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2]
(一) 免费师范生政策制定背景分析
1. 思想根源。
师范教育的首倡者是梁启超。他于1896年在《时务报》发表了《论师范》一文, 阐述了他的师范教育思想, 于此开启了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先河。他提出“今日中国之大患, 苦于人才之不足, 而人才之不足由学校不兴也”。因此,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而“人才兴, 在开学校”。[3]梁启超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师范教育, 是对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思想引领。后来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如陶行知等都极力提倡师范教育, 并提出宝贵的师范教育思想并应用于实践。
2. 社会背景。
首先, 当前城乡差距巨大, 广大的农村地区师资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保证。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左右, 农村教育显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但是, 就目前以培养师资为主的师范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问题来说, 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大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到急需师资的农村从教, 纷纷涌向城市的局面造成了人力资源两级分化的日益恶化, 与此同时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大城市人才济济, 竞争激烈使得很多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 造成人才的浪费与闲置。而广大的边远地区却又是人才匮乏, 师资严重不足, 教育质量滑坡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制度的建立、政策的颁布, 所以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再度复苏。
其次, 贫富差距严重, 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面临着上不起大学的困境。自1997年的半收费到1999年大扩招的全收费政策的落实一直到2007年期间, 师范生由先前的不收费到半收费再到全收费政策过渡过大, 从某种意义上打消了师范生从事教育的积极性, 尤其是去边远地区从事教育的意向。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讲, 投入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允许师范生到边远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而国家颁布的免费师范生教育一方面是为贫困大学生上大学解决了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国家优惠政策的出台, 使得大学生获得一定的现实收益。
最后, 农村社会结构是以农业为基础的乡土社会结构, 地缘、血缘关系构成农村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 再加上农村长期生产力的落后, 文化的保守性与滞后性, 使得农村人口流动出现一潭死水,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甚至出现向下流动的形势。所以广大的农村社会急需注入新的观念与文化, 需要先进的生产力与生产技术。免费师范生的出现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建设、发展。有利于给农村人口接受先进的教育与理念, 有助于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 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
三、免费师范生政策执行分析
“政策执行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功能环节。”[4]免费师范生政策自教育部颁布后, 六所部属师范高校第一时间在中国教育部网站和相关媒体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对免费师范生政策做了详细的解读、宣传, 并从学校内部从师资、教学手段、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与方案上做了积极的准备。
六所部属师范高校于2007年9月开始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全面实施, 招收第一批免费师范生。北京师范大学同年招生计划450人, 分别从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上海、广东、海南招收。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招收720人, 其中增加了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招收免费师范生1000人, 投放西部的名额约950个, 次年招收1400人;西南大学2007年招收2945人, 主要偏向中西部地区, 2008年招收2945;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计划招生数为1528人, 2008年招收1866人;华中师大在全国招收免费师范生2200名, 2008年招2300人;陕西师范大学在2007年招收了2600名免费师范生, 占全校招生名额的三分之二, 2008年招2640人 (表1) 。从招生人数与分布来看, 六所部属师范高校主要面向中西部, 尤其是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十二个省、市和自治区。并有向中部及东部沿海地区招收的趋势。如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地区招生, 北京师范大学在广东招生, 华中师范大学在武汉招生等等。免费师范生在全国招生的覆盖面将逐渐扩大。
(注:统计数据来源于各高校招生简章。)
六所师范大学在免费师范生的培养上, 也是竞相制定了一些培养方案以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在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上建立“双导师制”, 并启动了“名师导航计划——免费师范生与名师面对面”系列讲座, 设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英华助学金”等来促进并激励免费师范生的学习与成长。华东师范大学为免费师范生专门建立“孟宪成书院”, 采取住宿制书院模式, 学生集中住宿, 并在宿舍楼里开辟专门的研讨室。在课程设置中开设6门孟宪承书院通识系列讲座课程, 旨在加强师范生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素养, 拓展师范生的学科视野, 掌握学科前沿理论与知识。并将尝试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将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东北师范大学启动了“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培养工程”, 并对师范专业实行“本硕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内容改革上, 强调专业课程教学的师范性, 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贯通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华中师范大学筹划成立“华中师大教师职业能力拓展中心”, 分别从师范生口语能力、书写能力、信息能力、沟通能力、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拓展。并积极筹备建设集生源地、实习基地、研究基地、服务基地、远程教育基地五位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陕西师范大学实施“2+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并经常组织师范生到实践基地开展教学观摩、教育实习和教育调查。积极筹划建设“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研究中心”, 建立相应的实验室, 实现教师教育培养从知识范式向能力范式的转型。学校还尝试对免费师范生实行一年后一次专业分流模式。西南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培养理念中, “专业化”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免费师范生上注重“师农互补”, 学校将招生、实习、就业一体化。[5]六所师范大学无论是在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课程设置, 还是课外实践等环节都纷纷出台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 以更好地实现免费师范生培养目标, 为培养优秀的教师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四、免费师范生政策运行的保障体系及终结与周期分析
政策的运行保障体系包括政策的评估与监控。“政策评估界定为: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 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 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它是政策分析的重要方面, 是一种具有特定标准、方法和程序的专门研究活动。政策监控是为了实现政策的合法化与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而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 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质量, 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政策效率。”[6]免费师范生教育是依据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央编办、人事部制定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 》, 旨在培养大批优秀教师, 提倡教育家办学, 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该《办法》通过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规定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于2007年9月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其政策依据相关的法律及评估体系进行定期的评估与时时监控。高校、各地教育厅、学生个人在免费师范生的培养上签署了相关的协议以确保免费师范生教育的顺利进行。关于政策周期主要有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决定。免费师范生政策主要解决广大西部地区以及边远地区师资匮乏且分配不均、质量差等问题, 所以其运行周期要视问题解决状况而定。目前来看, 问题的解决还是一个长远的目标。
五、政策联系
“政策联系是表示一项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状况。教育改革作为社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必然与其他部门的改革有着紧密联系。”[7]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出台必须要联系社会其他部门的改革并与之保持必要的平衡。当今农村以及一些欠发达地区师资短缺的根源是由于当地缺乏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教育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所以导致农村师资流向城市, 欠发达地区师资流向发达地区。免费师范生政策由国家制定颁发, 能解决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师资短缺的局面。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如若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些地区的不良体制, 不能从教育环境、社会保障角度根本保障每一位教师的权益, 不能彻底解决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 那么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势必会在不久的将来遇到阻碍。有专家指出:师范生免费对促进教育均衡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但农村师资问题是个系统工程, 不能指望一两项措施就会见到显著效果。有专家认为:必须置身于城乡差异的大背景下来考虑, 除了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一措施外, 还需要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结构问题, 需要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水平, 提高农村教师收入。有专家认为:完全按照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解决教师资源配置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干预政策来保证教师的培养和供给, 促进城乡之间的流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地方政府和农村学校要为免费师范生到农村任教服务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8]总之, 农村教育师资结构的调整、教师待遇的提高、工资的合理、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师流动平台的合理搭建、农村及落后地区对教育的认识及对教师观念的改变等等都影响着免费师范生政策。必须运用政策联系的视角去审视和确保免费师范生政策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孙绵涛等著.教育政策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4][6]陈振明主编.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于桂霞.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评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04 (6) .
[5]陈茜, 李斌.六所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及培养方式[EB/OL].http://www.eol.cn/bkjq_2928/20080425/t20080425_293643.shtml, 2008-4-25.
[7]蔡瑜琢.高等教育政策分析方法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4) .
2.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篇二
而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质量低、教师质量低、结构不平衡,学生无法享用优质资源,这会影响广大基层、农村、边远地区学生的未来成长成才,严重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进程,这就需要国家动用中央财政力量和制定政策予以扶持,才能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因此,国家在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的同时,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就成为势在必行的紧迫性任务。
我国今年在教育部直属六所师大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实行毕业时的岗位落实制,要求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10年以上,并提供政策优惠。免费的根本目的是:为鼓励更多的人长期、终身从教,造就一大批优秀教师、教育家。免费政策是国家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将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七点:
一、是解决教育结构失衡促进教育公平的战略举措
我国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史无前例,不过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与漏洞,尤其是教育结构失衡问题显得突出。我国东、中、西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基础教育中,东部地区教师质量较高,中西部地区质量低;城市与农村间教育质量差距大,特别是农村偏远地质量更低,导致发生学生失学、转学现象;教师流失较严重。流动特点:从东部到西部、从农村到城市,从非集中地到集中地;多年来师范生招生弱化,数量大减。诸此种种,要解决它已非地方能力所及,只有国家干预才能协调处理,这也是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原因与契机。
义务教育的公共特性决定了师范教育仍保留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师范教育并非是纯粹的市场行为与个人行为,不能将它全部市场化。而师范免费正好保证了教育的公共特性,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解决教育结构失衡,促进资源共享与教育公平,扭转教育边缘化倾向,增进社会和谐,弥补中西部地区优质师资的不足,为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二、为基础教育提供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我国基础教育教师总数不算少,但教育质量不高,“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这是对农村边远地区教育的写照,其教师年龄偏大、质量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大头在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对高水平教师的迫切要求。要促进师范教育创新,实行师范免费就很有必要。而实行免费教育,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的高度重视,它通过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育结构,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实施优质教育资源支持计划,使人才培养能满足基础教育的质量需求。因此,免费教育能为中小学提供高素质教师,输入新鲜血液,优化人才结构,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能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师资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三、有利于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脱颖而出
免费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大批优秀教师、教育家,而国家为师范生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和成长的空间。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遵循“严进严出”的原则。生源上吸收优秀学生进来,培养模式上,对师范生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让名师名校长进入课堂,让学生感知教师职业的价值与幸福,从中探寻成功教师共通的成长规律,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与信心;开设中外教育家思想课程,课程体系精品化,培养方案要优化。在就业问题上除了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外,还规定服务期为10年以上,是为鼓励长期、终身从教。基层农村特别需要人才,这里更有师范生成长的空间,能发挥他们的智慧,体现人生价值。要培养优秀教师、教育家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才有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是由教育效果周期长决定的,而农村经历是不错的锻炼磨砺机会,这就需要师范生不怕艰苦,在奉献中丰富自己的阅历,增长人生经验,提升专业水平。在基层,师范生会碰到不少教育实际中的典型的突出的问题,会激发对之研究解决创新的热望,能激励师范生以赤子之心奉献于教育事业,艰苦的磨砺会促进个人真正成才。因此,国家的免费政策和基层的艰苦锻炼为师范生提供了成长的空间,是造就优秀教师、教育家的沃土与环境,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四、有利于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
国家高度重视师范教育,实行免费教育、岗位落实制,并为就业提供一系列的优惠,这种政策能将优秀学生吸引到师院,把最有才华的学生培养成人民教师,吸引全社会优秀的人来当教师,最终能在全国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在全社会树立起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让人们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巨大魅力和社会价值,使教师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使教育成为最受尊重的事业。
五、有利于形成开放竞争的人事制度
免费政策中规定,师范生到基层就业时应增加周转编制,这将会促进户籍、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的逐步变革,使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人才流动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化、良性化,它会打破市场与地域限制,使现有人事管理制度弹性增强,使有志于教育之人投身于教育事业,也促使社会多行业领域的人事制度受到影响,去模仿、创新,逐渐地改革、完善,最终在全社会推动开放竞争的人事制度的形成。
六、是促进社会就业解决民生的好举措
免费政策能推动扶助贫困大学生上学政策的发展。其生源的大部分名额投向中西部地区,有助于解决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生活难、找工作难问题,又使他们被培养成社会急需的教育人才,就业时可享有不少优惠,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举多得。这个政策深得人心,给许多家庭困难学生和那些立志从教的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它会使农村教育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农村的孩子、家庭、整个社会都会因此受益,是解决民生促进就业的应时之举。
七、能适应国际上教师教育大学化的趋势
师范生免费教育为义务教育源源不断地提供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能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与质量,使我国教育更好地与国际接轨,适应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升教育竞争力,增强我国的文化国力。
正如俄教科部长安得烈·富尔先所说:“国家和政府对学校、教师、师范教育体系的关注态度决定着我们社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振兴国家的真正的财富源泉不在银行,而是在今天的学校里。”所以,我国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意义十分深远。
3.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 篇三
免费师范生政策为缓解农村教师师资队伍紧缺、提升农村教师师资队伍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知道AAAA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AAAA,希望对你有用!
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主要的内容
《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由免费师范生招生学校、免费师范生本人及其监护人、免费师范生定向就业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签订,协议就三方权利和义务、终止协议、解除协议及违约情形及处理等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约定。《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由省教育厅拟定,并于考生填报志愿前公布。
考生在报考免费师范生前,要全面了解《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相关内容,报名时要承诺被录取后签署《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
录取工作完成后,由培养学校将经本校、各定向就业市教育局签章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送给录取为免费师范生的考生,考生持《录取通知书》和经考生本人及其监护人签字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按培养学校规定时间及要求报到入学。未签订《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的考生视为放弃普通高校入学资格。
培养学校在考生报到入学并完成学籍注册后,将考生及监护人签字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邮寄或送达免费师范生定向就业市教育局。
免费师范生报考的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的山东学籍高中阶段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免费教育师范生定向就业招生:
(一)热爱教师职业,品行良好,遵纪守法。
(二)通过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且夏季高考成绩不低于我省首次划定的本科二批录取控制线。
(三)自愿承诺签订并履行免费教育师范生协议,保证毕业后在省内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少于6年。(四)具备认定教师资格的身体条件等。
2017年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协议书
甲方:(招生学校)
地址:
法定代表人:
乙方:(学生姓名)
家庭住址:
身份证号:
丙方:(定向就业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
地址:
法定代表人: 山东省师范生免费教育,旨在适应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需要,培养造就学有专长、胜任多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全科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根据《山东省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鲁教师发[2017]1号)精神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甲、乙、丙三方达成以下协议,共同遵守:
一、协议签订的前提
第一条 乙方具备普通高考(夏季)报考条件和认定教师资格身体条件,热爱教育事业,毕业后志愿到农村学校长期从教,有志于终身从教,自愿报考甲方师范免费教育相关专业。甲方经审核,认为乙方符合择优录取条件,同意录取乙方为免费师范生(以下简称免费师范生)。
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条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依据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办法和录取原则,对报考甲方师范类专业的考生进行审核,择优录取免费师范生。
将免费师范生的录取通知书一份以及经甲方、丙方签字盖章的本协议书一式四份一并寄送乙方。乙方及其监护人在本协议书各份文本签字后,录取通知书生效。
第三条 按照培养学有专长、胜任多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全科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的目标,制订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方案,提供优良的教育教学条件,对乙方实施教育培养,进行管理和综合评价。
第四条 按照省定的标准,在乙方四年修读年限内,免除学费,免收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
第五条 关心乙方学习成长,并为他们继续深造、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三、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 持本人及其监护人签字的本协议书一式四份及录取通知书到甲方报到,经甲方复查合格后,正式注册入学,成为免费师范生。
第七条 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及甲方的教育培养方案,接受甲方的教育培养,修读年限为四年。第八条 在四年修读年限内免缴学费、住宿费,并领取生活费补助,同时可参加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评选。延长修读年限期间,费用自理。
第九条 在校学习期间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条 按时完成甲方规定的教育教学计划,达到教育培养方案的要求,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及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第十一条 按照《山东省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和本协议,乙方毕业并达到第十条要求后,由丙方落实在农村学校任教岗位,且乙方服从丙方安排在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少于6年。
第十二条 符合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可在职攻读与教学业务相关的硕士学位。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四、丙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三条 向省教育厅提出免费师范生需求建议计划。在录取之前向甲方提供由法定代表人签章同时盖有丙方单位公章的本协议书。
第十四条 负责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工作岗位,按照派遣计划办理派遣手续,组织用人学校与免费师范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落实乙方任教学校,确保有编有岗。
第十五条 为乙方到农村学校任教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第十六条 支持甲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推动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与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第十七条 负责签约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履约管理,建立诚信档案,对于违约者,要求其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和交纳违约金,公布违约记录,并记入人事档案。
五、终止协议
第十八条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规定审批程序,终止本协议:
(一)在校学习期间,经甲方指定的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认定,因身体原因不能完成学业;
(二)在校学习期间或协议规定服务期内,经甲方或丙方认可的教师资格认定体格检查指定医院确认,因身体原因不宜从事教师职业。
六、解除协议及处理
第十九条 乙方在校学习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有权解除协议,乙方不再继续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且须在学籍取消之日起一个月内向甲方一次性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
(一)因触犯刑律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国家规定或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被开除学籍;
(二)受到甲方退学处理或自动退学。
第二十条 乙方培养期满未按时取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乙方应在甲方规定的毕业离校之日前一个月内向甲方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
七、违约情形及处理
第二十一条 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承担违约责任,丙方应追究乙方相应的违约责任:
(一)乙方毕业后未按本协议到农村中小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乙方应在违约处理决定后1个月内,一次性向丙方退还所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该费用50%的违约金;超过时限须按每天1的比例支付滞纳金。
(二)毕业后在农村中小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未满6年且未经丙方同意的,从乙方离开农村中小学校任教岗位之日计算,按不足服务年限(包括离开当年)每年16.6%的比例一次性向丙方退还所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该费用50%的违约金;超过时限须按每天1的比例支付滞纳金。
八、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协议未尽事宜,凡属国家及相关部门有规定的, 按有关规定执行,其他事宜三方协商解决。
第二十三条 本协议经甲、丙方盖章和法定代表人签章,以及乙方及其监护人签字捺印后生效。
第二十四条 本协议书一式四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一份存入乙方个人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签订日期: 2017年 6 月 日
乙方(签字捺印):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乙方监护人(签字捺印):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4.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 篇四
各位校长:
你们好!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东北师范大学的支持,感谢你们对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的关注,为使校长们了解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师范生教育硕士)的有关事宜,现将我校师范生教育硕士整个培养工作安排通报如下: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和《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0】3号)等相关文件的精神,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均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修满课程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师范生教育硕士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
2013年,经学生自主申报,所在学校和招生学院考核,我校共在15个专业方向录取1335名师范生教育硕士。2013年秋季学期,学生完成了4门公共课和2门专业课的网络学习,同时进行了师生互选和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的提交。本学期学生们正在进行2门公共课和2门专业课的网络学习,以及开题报告的前期准备工作。按照《东北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相关要求,学生在学期间需集中到校2次。第一次集中时间为入学一年后的暑假,主要进行8门课程的集中面授和开题报告;第二次集中时间定于论文答辩前一周,主要是听取系列专题讲座和完成论文答辩。
经研究决定,我校今年暑期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集中面授时间为7月13日至7月29日,共计17天。此次集中时间紧、任务重,学生们要在集中期间修满8门网络+集中课程的18学分,还要在与导师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完成论文开题报告,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撰写打下坚实基础。相关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表明,作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免费师范毕业生面临的工作压力很大,许多学校都在暑假期间安排了补课、培训等任务,也就是说他们的“工学矛盾”非常突出。为保证师范生教育硕士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更好地为所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带动和促进所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希望各位校长能够为学生们暑期返校学习提供方便,积极配合我校顺利完成师范生教育硕士暑期教学工作。
各位校长,东北师范大学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六十余年来为基础教育界输送了大量专业思想巩固、基础知识宽厚、教育素质高、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功扎实的毕业生。现如今,东北师范大学正在通过坚持教育创新,发展办学特色,不断提升教育品质,为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东北师范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教育届的支持与关注,欢迎各位校长到东北师范大学访问、讲学,为基础教育发展和免费师范生培养献计献策。
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5.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 篇五
一.活动背景随着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逐渐认识,同学们的好奇心逐步褪去。有些同学由于对自己未来目标和发展方向不明确,学习没有紧迫感和压力感。作为大三的学生,目前也面临着思考未来择业方向何去何从的严肃问题。面对日期激烈的就业竞争,一方面我们要扎实好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了解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前景,提前规划同学们的大学发展方向。为了帮助11级教育学院各个专业同学及早了解就业形势,确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激励大家全方面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师教育水平,决定举办此次免费师范生实习就业交流会。二.活动目的1.扩大同学们对本专业在就业方面的了解;
2.提前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和职业方向;
3.提升同学们学习的紧迫感;
4.通过这次活动提高教育学院各专业同学对彼此的了解熟悉程度,达到学习上互相进步,生活上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效果;
5.增进同在校师兄师姐的沟通和交流。
三.活动主题
教育学院免费师范生实习就业经验交流会
四.活动对象
教育学院大四毕业生及大三学生
五.活动时间
拟定在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19;00
六.活动地点
田家炳楼201,202,203(崇鋈楼闻道堂)
七.活动嘉宾
教育学院大四学长学姐(最好每个省份一人)每班7-8人
八.活动开展
〈一〉活动前期准备
1.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到场指导(待定)
2.邀请不同专业的大四学生,各个专业十人
3.开展宣传工作,包括制作宣传板及网络宣传
4.申请教室,及安排会场的布置(沙龙小组形式)
5.准备活动过程中所需的物品,包括签到册及饮用水
6.选好主持人,并完成主持稿及PPT的制作
7.安排各部门的职务,确定签到人员,礼仪及照相人员等 〈二〉活动流程
1、主持人宣布交流会开始。
2、主持人简单介绍此次经验交流会的意义。
3、主持人介绍会议指导老师、简单介绍各个专业的师哥师姐。
4、三个班的代表简述本专业就业实习情况,每人五分钟;
4、分组混合自由问答;
5、邀请老师对此次经验交流会总结;(如果有老师)
7、主持人宣布此次活动结束。
8、活动结束后,与嘉宾合影留念。
9、组织有秩序的退场。
10、对会场进行整理。
九.注意事项
1、邀请的嘉宾及大四学生要及时确认(教育班-陈杰、李玉等负责;学前-董晓聪、刘成云等负责;教育技术--刘洋、董长治等负责)避免出现不能到场的情况;
2、活动的准备工作要落实,需要用的东西茶叶、纸杯、院旗要确认(生活部、办公室)
3、安排人员进行拍照、写新闻(编辑部),要注意照片的质量;
4、主持人要合理控制整个过程,保证各个环节紧促、顺畅进行;
5、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
6、注意做好会场秩序的维持工作(组织部、体育部)
7、做好活动总结,汲取经验,弥补不足。
十.活动预算
1.给到场嘉宾提供茶叶、水等
6.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 篇六
2007年3月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 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 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建立相应的制度。按照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一新政策, 今后考入这6所大学的师范大学生, 四年在校学习期间免缴学费、住宿费, 领取生活费补助;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 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 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3年。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这项政策结束了自1997年以来我国大学实施招生并轨后师范生收费教育, 恢复了改革开放后一度实施过的师范生补助教育的政策。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 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 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二、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效性评价
(一) 谁制定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
免费师范教育的最直接利益者是教师群体, 尤其指向农村中小学教师。从提升师范教育地位, 强化教师社会地位,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来说, 政府的初衷都是值得肯定的。教育政策议程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公众议程, 另一种是政府议程。在我国, 由于党组织和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在此情况下, 常常是党组织和政府主动寻求和发现问题, 并把它直接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 从而使这些问题并不经过公众议程而直接形成政策问题。可以说, 党和政府是我国各种重大政策问题的主要提出者, 在政策问题的认定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 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直接将“师范生免费教育”纳入议程。显然, 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过程。但是, 在政策制定的同时, 并没有设立一个“自下而上”的反馈阶段, 就直接将政策化为“实验性”阶段试点实施。
(二)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帮助有多大
“国家下决心采取这一优惠措施, 主要目的是要让最优秀的人当老师, 就是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教师。”那么, 仅仅依靠免费政策就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吗?事实上, 免费最有可能吸引的是因贫困而上不起大学的学生, 使免费成为上大学的绿色通道。教师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母机”, 担负着培养、培训合格师资的重任。但是, 由于教师工作 (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 的繁重和生活的清贫, 导致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相对于非师范生而言, 师范生的学费一直都很低, 还有国家的生活补助。但是, 面对中小学教师的清贫, 尤其是西部及广大边远的农村地区经济条件之差, 80后的学生大都会选择“自我淘汰”, 更不用说90后。“家有隔夜粮, 不当孩子王”, 只有那些考大学无门, 或经济条件受限的考生才会被自我淘汰到师范院校。免费决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扶贫, 免费不是师范教育的前提和终极目的, 而只是其中的手段。如果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未来发展受到限制或者没有好的发展平台, 即使免费接受教育, 也不会有人愿意投身教育事业。不要让免费成为走上教师岗位的功利性手段。
再者, 在当前, 国家大力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通过创办各种奖学金制, 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虽不完善, 但已经可以使一个勤奋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所以, 仅以免费为条件, 甚至贫困家庭的子女为了改变自己未来的生活, 也会谨慎选择师范专业。面对“三年支教契约”和二次就业的困难, 使原本有志投向教育事业的学生也不敢填报。这样造成的结果只有成绩不算太好, 家庭经济条件又非常困难的学生才会无奈的享受。那么, 原有期望的优质生聚集的场面还会出现吗?
(三) “免费———自费———免费”的意义何在
师范院校由免费到自费, 从表面上看是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 遵循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基本理论, 但是从事实上看, 师范教育收费改变了师范院校本身的结构和未来走向。
第一, 收费导致师范院校“师范性”淡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 国内大学兼并现象严重, 各个大学为了比名气、比排名, 纷纷向研究性、综合性大学转变, 师范院校也不甘落后, 各师范院校增设了许多非师范专业, 而师范专业的办学特色被削弱和忽视, 师范院校师范性也被逐渐淡化。
第二, 收费导致教师职业吸引力低下, 从而影响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是一个清贫的职业, 尤其是中小学教师, 他们每天工作量和压力大, 但经济收入却很少, 相比公务员工作的体面, 很多人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十分慎重。师范类院校向来以低分数和低学费来吸引学生。师范院校收费后, 因为在同样要交费又自主择业的条件下, 教师职业越来越不被人看好, 更无法吸引优秀生源报考, 师范教育走上了一个不正常的偏路, 出现了“跳板现象”, 使教师职业成为最无奈的选择。
第三, 收费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教育不公平。高等教育具有个人产品的属性, 处于教育的高端和末端, 是对个体教育的拔高, 但师范教育属于特例, 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往往毕业于师范大学。整体实力较强的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端就业市场, 注重科研而轻视实践, 导致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匮乏, 过多的师范毕业生拥挤在高中阶段。考虑到四年大学的机会成本,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拼命向经济发达地区跑, 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严重匮乏, 东西师资差距, 城乡师资差距日益凸显。
(四) 免费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吗
首先, 实行免费教育的师范院校只有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 并且是全国最好的师范大学, 培养的学生代表了中国最高师范生水平, 同其他师范院校学生相比, 他们有一种心理优势和优越感。当他们毕业后是否愿意去农村工作呢?是否会选择毁约而选择留在东部发达地区?甚至是否会抛弃档案, 选择“离家出走”, 并不从事教育工作呢?免费即使从事三年支教, 三年后他们的离去使当地的基础教育又回到了以往的平静, 很难说这三年支教从根本上提高了当地的基础教育质量, 也很难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公平。当免费是否只充当了通向大学的阶梯时, 东西部师资分配, 城乡师资差距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缩小呢?
其次, 三年支教结束后, 这些师范生重新获得了择业自由, 他们中的一些人要回到大城市进行第二次就业, 那么谁来保证他们二次就业?他们还有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的机会吗?教育作为改变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形式, 是很多人改变自身命运的一个有效途径。特别是在户籍制度森严的二元社会结构下的我国, 很多农家子弟希望通过升学这个途径改变自身的农民身份和世代在农村生活的命运。简单说, 就是要离开农村。如果按照已有的免费政策, 如果学生选择了免费师范教育, 那他毕业后就要回到农村教书, 免费意味着泯灭了贫穷学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初始想法, 强化了社会分层的存在。
再者, 如果部属的师范院校学生在毕业后都去西部或农村支教了, 那么东部地区以及大城市的中小学校到哪里去招聘教师呢?这些学校如果招聘不到部属师范院校的学生, 只能放低标准, 从省属师范院校招聘毕业生。这对部属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 也是一种教育上的不公平。
三、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有效实施的建议
(一) 提高教师的地位, 实行教师公务员制度
教师已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具体到人, 更不是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而是一种职业, 一种生存方式。教师也有七情六欲, 需要柴米油盐。真想让更多的优秀青年致力于教育事业, 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话, 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及社会地位。为什么只有教师去考公务员, 而没有公务员去考教师?就是这个道理。在许多发达国家, 教师都具有公务员身份。近几年, 我国教师的地位有所提高, 但离教师应有的地位还相差很远。教师没有公务员的待遇, 各种保障很少, 却又要求他们从事一种国家的公共事业, 履行一些公共责任, 这是不合理的。实行教师公务员制度, 不仅教师的待遇会更有保障, 而且其职业荣誉感也会更加稳定、坚实。
(二) 改变政策上的不公, 拉近城乡教师的薪酬差距
近几年, 国家确实采取了不少措施来提高教师待遇, 但是, 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的状况并没有多大改变。一个本科刚毕业的教师每月的平均收入是1000元左右, 正是这种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差不多的待遇, 导致了飞出去的大学生不愿飞回来。不高的工资待遇无形中加大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压力, 使他们无力重视自身的发展与提高, 这也是造成农村教育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 实现师范生免费教育, 可能保障师资源头有活水而不枯竭, 但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待遇, 就很难保证优秀教师不流失。
(三)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建立配套的师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在高校扩招, 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背景下, 免费师范生如果进行第二次再就业, 就会比普通大学毕业生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压力。因此, 要采取措施来消除支教学生的后顾之忧。政府可委托高校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 确保他们在支教结束后能从高校获得与应届生同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支持;政府可出台相关的社会保障条例, 确保他们在再就业不成功的情况下能够享有一定的失业救济金和基本生活补贴。
同时, 这种“买一赠一”的免费生, 进了免费的校门就意味着端起了今后的“铁饭碗”, 如果免费的师范毕业生思想品质不合格, 教育水平不过关怎么办?三年契约已在, 不能让他下岗, 不是误人子弟吗?因此, 首先要提高认识, 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教师教育与培训的重点, 把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作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其次要建立考核制度, 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从人为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
参考文献
[1]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3]周济.师范生免费教育意在“让最优秀的人当老师”[EB/OL]. (2007-3-9)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content.
[4]孙锦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设计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6) .
[5]朱爱学.我看师范生免费教育之利弊[J].问题分析, 2007 (10) .
7.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 篇七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 师范生 免费教育
[作者简介]张明志(1971- ),男,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人力资源评价研究。(重庆 400047)
[中图分类号]G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46-02
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从内涵上讲它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由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加以确认和保障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提供相对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三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从层次上讲包括广义、中义与狭义三个层面的均衡:广义层面是指区域之间,即不同发展水平与发展类型地区之间;中义层面是指区域内教育发展的内、外部条件不同的社区、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狭义层面是指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是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从实现途径上包括三个步骤:一是师范的基础性决定了教育要重点发展;二是教育的战略性决定了师范要优先发展;三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决定了教育要优质发展。师范生免费教育新阶段源于2007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一战略选择为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适合中国发展的教育大家勾画了蓝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必然
师范生免费制度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产物,而普及义务教育需要有充足、合格的师资作保障。为此,专门培养师资的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产生。由于长期以来教师待遇、地位低下,为确保师范学校招收合格学生,并确保其毕业后服务于义务教育,师范生免费待遇和履行服务相结合的师范生免费制度产生,师范生免费制度遂成了独立的师范教育制度的典型特征之一。师范生免费教育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2007年秋季入学开始实行,旨在通过开展部属师范大学的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为培养造就大批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这意味着废止已有十年之久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再次获得新生,是继全部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政府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与现实的紧迫性。
我国开放的师范教育制度在1922年得以确立,原来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改为独立师范院校、中学师范科、大学教育学院共同承担的师范教育系统。自此以后,中师合并、高师升格,独立的师范院校在1922年以后屈指可数,有限的师范生的免费制度随之消亡。1933年颁布的《师范学校法》,使得师范学校在法律上有了独立的根据,师范生免费制度也因此而恢复。1939年颁布《师范学校毕业生服务规程》规定师范生服务一律3年,在服务期内升学或从事教育以外的职务,违者追缴其学膳宿费,如有特殊情况者,经省市教育行政机关核准,得暂缓其服务期限,但暂缓期限不得超过3年。1942年又进一步明确师范生服务的范围必须以小学教员为限。近现代中国社会战争频发、政治腐败、国力贫弱,教师的专业价值并未得到应有认可,师范生免费制度也当然是一纸空文,履行服务的职责自然落空。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与教育要求的均衡性特点突出。1997年师范院校开始实行招生、收费并轨和自主择业的教师教育体系,由于缺乏整体设计和政策支持,教师教育开始出现边缘化的倾向,师范院校数量急剧缩减,师范生生源数量和质量也呈下降趋势,很多师范高校、教育学院通过更名、合并,升格为非师范院校。师范院校工作重心向非师范专业的转移,直接影响了以培养师资为首要目标的师范院校办学定位,导致教师教育的边缘化和师范性的退化。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不失时机地提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2002年5月“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为在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主题,随后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实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政策,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与政策。2005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今后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因此,师范生免费教育必须突破原有体制障碍,进一步强化其办学特色与优势;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搞好教师教育的创新;克服功利主义、短视行为,着眼于基础和长远等。
二、师范生免费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致使师范教育出现被弱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在不断纵深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深刻感受到最大“瓶颈”来自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尤其在西部地区,这一问题更为明显。从长远看,这些都不利于教育的百年大计。因此,国家适时推出师范生免费教育体现了国家意志,关系到改革与发展全局,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有利于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伴随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出台,教育部为“免费”设定了条件:免费师范生入学前要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体现了国家要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师范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决心。但是,在整个大学生就业由市场双向选择和教师培养走向开放的大趋势下,总会出现师范生不愿当教师和非师范生想当教师的问题,同时由于城乡差距,教师待遇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与其他行业或职业存在的差距,容易促使这些优秀的教师向城市流动,向发达地区流动,向高收入行业流动。如果不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届时即使有约束条款,这些素质高的教师也有可能放弃教师资格,离开教师岗位,去从事别的工作。因此,在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一系统工程时,各方面要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国家层面要加大立法定规;政府要制定配套措施;学校要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坚守诚信,树立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信念;学生自己要勤奋学习、勤于实践,具备解决基层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前应着力解决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要解决一些农村和贫困地区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目前还有一些农村贫困地区较普遍地存在着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国家规定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在一些县乡被扣减项目,工资待遇标准被压低执行,引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不满。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和谐关系,使农村教育、农村学校得到和谐发展,必须理顺农村教师的心气,如果他们心存怨气,心藏不满,不仅会影响农村教育的和谐发展,而且对即将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和即将就业的师范生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二是要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应该肯定,这些年来国家采取了不少措施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但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的状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变。目前,中西部农村,甚至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和山区,中小学教师的月收入在800~1500元之间,本科毕业出来为师者一个月的收入也就800多元,工作约30年临近退休的教师一个月的收入是1500多元。这种待遇标准同进城打工农民的待遇差不多,甚至比一些打工农民的月收入还要低。两相比较,带来的不仅是农村教师的失落,更多的是影响家长和学生对师范院校的选择,影响他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可以说,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职业真正有吸引力,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三是要确保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政策得到落实,切实维护农村教师和广大学生的基本权益。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教学条件艰苦,加之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状和长期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力度不尽如人意。当前,一方面农村学校教师工作任务重、待遇低、生存环境恶劣,使得农村骨干教师大量流失,从而极易导致学生辍学、流失;另一方面许多农村学校(尤其是村级小学)因“优质教育”难以保障等因素导致学生流失严重,地方政府不得不大量撤、并学校,许多学生被迫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外的地方上学,使《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学生“就近入学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等等。因此,当我们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发挥高师院校的“引领”作用,为农村和贫困落后地区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时,更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服务”意识,正视农村教师队伍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着力于当前,着眼于长远,下大力气解决农村教师的生存与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师范的基础性和教育的战略性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做好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只有如此,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才可能实现初衷,收到长远之效。
三、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坚持科学发展的时代诠释
和谐社会中的教育公平应该表现为个人接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和起点的公平,而不应该是金钱、物质、权力、地位的直接再分配。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要求实行比资本主义更高水平、更加公平的义务教育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也为发展义务教育事业提供了优越的制度条件和坚实的经济基础,因此,确保教育公平,不仅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社会各界、政府职能部门应建立相关的保障制度,积极推动教育公平,从而达到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无论是在现实还是终极意义上,教育不公现象的存在都是不正常的,因为它不符合现代教育公平以及社会公正、和谐的理念。义务教育是大众化教育、普及性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在这种体制下就读以及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一部分具有较强的高贵感、优越感、贵族感,而另一部分则是具有较强的卑微感、自卑感、平民感。这无论如何都不符合我们举办义务教育事业的初衷,同时也违背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原则。如果说我们为了发展经济,在经济领域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非均衡发展原则的话,那么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和师范生免费教育领域我们无论如何都应当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均衡发展理念。
毋庸讳言,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解决教育均衡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公平程度,从而增强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发展问题。师范生免费教育就是新时期教育领域关于和谐与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应注意:一是扶弱不抑优,补谷不削峰。教育均衡发展是指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其主要内涵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以符合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除此之外,鼓励所有的学校办出特色,基础好的学校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充分发挥在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培养、课程建设和改革等方面的表率作用,对薄弱学校给予政策牵引、思想引领以及提供师资队伍的培训。这样既保证了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配备,又在承认办学差距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补偿提高薄弱学校的竞争力。发展也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打破平衡,迈向新的平台,并在新的平台上实现均衡。在这个动态发展过程中,掌管资金投入、资源统筹、政策安排的政府发挥着核心作用;同时,教师队伍的均衡是关键,再好的政策要靠教师去实施,美好的设想要靠教师去落实,因此“和谐与发展”既是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宏伟目标,也是现实追求。
总之,刚刚起步的师范生免费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中一项新的课题,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开展免费试点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农村地区教育和发展趋势,把对农村教育特点的研究、农村教育技能掌握以及为了农村教育服务的责任心等“趋农”教育作为师范生培养的重点内容予以突出成为题中之义。“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推动师范教育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无疑也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有二百多所师范院校,部属院校进行师范教育试点只是发展师范教育的一个示范性方向,地方师范院校更需要免费政策的惠及。把免费政策适时推广到地方师范院校,能够增强地方院校师范专业的招生竞争力,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为农村教育提供优质师资,最终突破和超越部属师范院校的“重点”和“试点”之嫌,从而迎来教育均衡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制度的构建与超越: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朱永新,王智新.当代日本师范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Z].2007-05-09.
[4]黎婉勤.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5).
[5]叶进.和谐社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观[J].求索,2006(11).
8.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 篇八
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就业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关于印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的通知》(教师〔2010〕2号)文件精神,确保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新疆生源地免费师范毕业生(以下简称免费师范生)到我区中小学任教,鼓励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鼓励优秀青年长期从教,鼓励免费师范生到边远贫困地区任教,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统筹,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编办、自治区财政厅等部门组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厅学生处,负责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自治区中小学任教。自治区教育厅牵头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指导、落实工作岗位、办理派遣和接收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人事接转工作;编办负责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的编制;财政厅负责落实相关经费保障。
二、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和《师范生免费就业协议书》规定,自治区及各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人社、编办等部门,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额内,提前安排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编制计划,有空编的先使用空编,对满编或超编的,由自治区和各地、州、市机构编制部门统筹调剂解决所需编制,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
三、自治区免费师范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于每年7月中旬前向各地、州、市发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信息,各地、州、市要于每年9月底前向自治区免费师范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岗位需求计划,自治区免费师范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全区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情况,及时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公布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信息。
四、自治区免费师范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用人单位与免费师范毕业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供需见面活动,进行双向选择,为毕业生落实任教学校。毕业前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其档案、户口等由培养学校直接迁转至用人单位及用人单位所在地户籍部门;毕业前未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其档案、户口等迁转至自治区教育厅,由自治区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到师资紧缺地区的城镇中小学校任教。
五、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间仍然享受派出学校原工资福利待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要为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服务提供周转住房等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六、免费师范毕业生在协议规定任教服务期内,按规定,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在学校之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免费师范生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未能履行协议的毕业生,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已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由自治区教育厅通知培养学校取消学籍。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履行协议的,需报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自治区教育厅负责自治区生源地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履约管理,建立诚信档案,公布违约记录,并记入人事档案,负责管理违约退还和违约金。
七、保障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是落实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的关键环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以及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高度重
视,密切配合,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和支持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为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创造条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
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吐尔逊·伊不拉音自治区教育厅厅长
副组长:同继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
文学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谢光德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王富强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
自治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教育厅学生处,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米吉提·买买提自治区教育厅学生处处长
副主任:赵明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干部(人事)处处长
张子军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处长
王冰自治区编办区直事业编制处处长
戴跃红自治区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
成员:李欣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干部(人事)处干部
马永升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干部
杨文海自治区编办区直事业编制处干部
田雨鑫自治区财政厅教科文处干部
9.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 篇九
人的公告
上饶中学、上饶市一中、上饶市二中、上饶市实验中学是上饶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中学。根据学校发展及教学工作的需要,同时根据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编办、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江西省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赣教发[2011]3号)和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做好2019届教育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赣教师字〔2018〕32号)的文件精神,为继续做好我市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市直学校任教工作,经研究决定,将继续招聘教育部6所直属免费师范生,同时根据《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试行)》(赣人发〔2006〕7号)和《上饶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急需和短缺人才直接考核实施办法》(饶人发〔2006〕94号)文件精神,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普通高校全日制硕士及以上研究生。计划共100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名条件和要求
(一)招聘对象
符合招聘条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历)届全日制硕士及以上研究生、教育部直属应(历)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届毕业生指2019年7月1日之前取得学历、学位的2019年应届毕业生。年龄计算方法为:35周岁及以下是指1984年月1日1以后出生、30周岁及以下是指1989年月1日1以后出生。
(二)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或香港和澳门居民中的中国公民;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身体健康;
4.具备招聘岗位所需资格条件。
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具备报考资格: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或曾被开除公职的;
2.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或者司法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3.受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限的;
4.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
5.现役军人;
6.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读的非2019年的应届毕业生(此类人员也不得以已经取得的其他学历报考);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
(三)岗位条件
招聘岗位及具体条件详见《上饶市教育局直属中学公开招聘应(历)届免费师范生或应(历)全日制研究生岗位一览表》(附件1)。
二、招聘程序
(一)报名和资格审查
现场报名。符合招聘岗位条件的应聘人员于2019年1月7日至8日上午9:00至下午17:00到上饶市教育局八楼会议室(上饶市行政中心广信大厦B座0802室)报名并接受资格审查。2019年应届毕业生可按毕业时的学历学位进行报考。
报名时,应聘人员须提供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教师资格证(2019年应届毕业生提供学生证、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及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证明)及《上饶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登记表》(一式两份)(见附件2)等材料,硕士研究生还必须提供本科学历和学位证书,并交一寸免冠彩色照片3张。每名应聘者限报一所学校的一个学科岗位。在编在岗人员须出具所在单位及主管部门和所属人社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
资格审查贯穿于公开招聘全过程,对于应聘人员提供虚假材料的,一经发现,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此次招聘岗位不受开考比例的限制。
(二)面试
面试工作由市人社局、市教育局会同招聘单位组织实施。
1.①面试方式、内容:面试采取说课方式进行,说课教材为现江西省各中学使用的中学教材。面试内容为招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表达艺术、板书艺术、教态仪表等教学实践能力;②上饶中学和上饶市一中的体育岗位另外加试专业技能。
2.①面试时间15分钟,面试满分为100分。面试成绩未达到70分者不予聘用;②上饶中学的体育岗位专业技能成绩未达85分者不予聘用、上饶市一中的体育岗位专业技能成绩未达70分者不予聘用。
3.①成绩计算方法,上饶中学和上饶市一中体育岗位以外的招聘岗位总成绩按面试的分值计算。面试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尾数四舍五入。②上饶中学和上饶市一中的体育岗位以面试入闱(面试成绩70分及以上)人员的专业技能成绩计算,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尾数四舍五入,面试成绩不计入总分。
4.面试成绩和专业技能测试成绩由面试人员现场签字确认。
三、体检和考核
1.①上饶中学和上饶市一中体育岗位以外的招聘岗位,根据面试成绩按招聘岗位从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体检考核对象。面试成绩相同的,则另行组织说课确定入闱体检、考核对象。②上饶中学和上饶市一中的体育岗位按专业技能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体检考核对象。专业技能成绩相同的,则另行组织专业技能测试确定入闱体检、考核对象。
2.体检由市人社局统一组织实施;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6〕140号)和有关规定执行,行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体检费用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收费标准收取。
3.考核由市教育局负责,主要对拟聘人员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以及有无违法违纪等情况进行考核,并对其资格条件进行复审。
4.对因体检、考核不合格或本人放弃等原因造成的缺额不予以递补。
四、公示和聘用
经体检考核确定的拟聘人员名单由市人社局公示七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无异议的,由市人社局办理聘用、人事代理等相关手续。聘用人员享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聘任通知下发后,30天内不能及时到岗上班的,视为自动放弃聘用资格。
本次招聘由市纪委派驻市人社局纪检组、市纪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组进行全程监督。
附1:上饶市教育局直属中学公开招聘应(历)届免费师范生或应(历)研究生岗位一览表.xls
10.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 篇十
关键词: 师范生 免费教育政策 困境 对策
民族的发展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在教师。有学者指出:师范生免费教育将吸引更多优秀的寒门学子入读师范院校,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民教师,是师范教育推进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2007年国家出台有关师范生免费教育新政策文件——《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国务院决定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采取这一重大举措,就是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2]。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现状
随着新政策颁布,师范生免费教育再次进入大众视线,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从已有数据看,从2007年秋季开始,六所部属高校开始招生,首次招生共录取10737人,招生计划重点向西部倾斜,中西部的生源占90.8%;2008年全国共录取免费师范生11383人,比2007年增长了646人,招生计划重点继续向中西部倾斜,中西部生源达到90.7%;2009年我国共计划招收免费师范生12112人,比2008年实际录取人数增加729人[4]。从三年招生情况看,免费师范生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果,招收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生源和教育现状的重视程度令人欣慰,对加强改革示范教育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一)有利于推动教育公平
近年来,国家坚持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从免费师范生政策招生环节可以看出,2008年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录取的免费师范生中农村生源占58.8%,在已录取的免费师范生中,中西部生源占90.7%,使更多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同样可以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弱势群体开辟了一条新的助学渠道,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二)保障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
我国当前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从根本上保障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通观各校的培养方案,虽然具体设计不一样,但体现出一些共同特点:重实践、重熏陶、重专业、重体验,突出核心课程建设,强化职业生涯指导,贴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各地以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契机,纷纷出台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广东、甘肃、江苏等地对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本科毕业生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分年度返回学费和住宿费。相关措施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职业吸引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契合温家宝同志在论述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论述中最根本、最深切的愿望:“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免费师范毕业生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取得明显成效。在社会就业总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广大高校毕业生唱响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建功立业的时代强音。
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中的困境
许多学者普遍认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中国总体的教育质量,并且政府应当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推广到更大范围。但目前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实施还面临一些困境,现就招生环节、培养环节和就业环节三方面谈谈看法。
(一)招生环节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中,投放所有免费师范生教育名额于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这一做法引起社会热议。整体而言,尽管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一定意义上为实现教育公平作出贡献,但实际上政策范围内的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进一步强化了优势教育资源的集中,不利于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直接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5]。
而就个体而言,华东师大的宁本涛从机会成本视角审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高中生选择决策的影响发现,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际上并不能保证“最优秀的人”从事教育事业,而对贫困家庭出身的高中毕业生完成高等教育显得更有意义[6]。因此,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招生环节中已显现出发展困境,与政策实施初衷略相背离。
(二)培养环节
由于免费师范生在就读大学期间享受着免交学费和住宿费并且发放生活补助的政策优惠,使他们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没有经济上的压力,同时在相同就业形势下,他们毫无就业压力,从而容易滋生懒惰、懈怠的学习态度[7]。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长此以往,免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不免令人担忧。
同时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使免费师范生完成上大学的心愿,但对享受权利过后义务的履行显得很迟疑。政策中明确规定: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不能考研究生,只能报在职研究生等,带给免费师范生巨大压力。在这一点上,容易导致免费师范生违约行为发生,事关免费师范生的诚信问题。
(三)就业环节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此政策规定将免费师范生改变自身包括家庭社會分层现状的希望打破,制造出新一轮教育结果不均等。免费师范生用十年教师生涯和两年农村服务契约换回四年的教育费用,这一付出和回报似乎不成正比。更可能导致免费师范生违约率高的现象,几万元的赔偿金和就业自由相比,后者的吸引力显然更大。因此,免费师范生能否顺利上岗仍有悬念。
三、对策建议
(一)公开、公平、公正落实好招生工作
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为了吸引优秀人才成为未来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所以,这个“免费”不应是扶贫,而是“择优”。免费师范生招生工作的“择优”顾名思义就是选择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免费师范生的招收主要通过提前批次录取进行选择。这里分数是重要的录取标准,也是目前唯一的标准。而“择优”即选择“以教育为爱好”的有志者,选择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适合从教的优秀人才。所以在招生实际过程中,招生学校不仅要“择优”,更要着重选择教育爱好者。鉴于此,可以考虑增加招生面试环节,重点考查一些“非智力”因素,如爱心、责任心、亲和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也可通过面谈、心理素质测试等手段,选拔适合当教师的学生,招收那些认同教师职业、确认自己有教育教学专业发展潜能、愿意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从而尽可能避免招收那些将接受免费师范教育当做跳板的学生和身心条件不适合当教师的学生[8]。另外,加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宣传很有必要,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报考师范院校。
(二)切实抓好培养质量
首先,调动免费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把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统一。不仅使未来的教师掌握某一门学科或专业,而且加强师范生作为教师的职业性训练,尤其重视师德教育训练,使他们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工作的优良品质。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采取有效激励机制[9]。如采取奖学金激励机制,奖学金高低要拉开档次,数量要大一些,并且覆盖面广一些,从而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在加强文化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同时,各师范院校还要注意对免费师范生进行以“诚信”为核心的师德教育,提高免费师范生的履约率,实现免费师范生政策的预期目标。学校应对免费师范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享受权利与承担相应的义务是统一的。这项教育不但能使他们明白在法律强制下必须承担义务,而且能增强他们在以后工作中的责任心。
(三)完善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机制
建立合理的免费师范生流动机制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一方面,对于那些经过考察确实不适合做教师或者不愿意当教师的免费师范生来说,应该给予其重新选择的机会,确保输送给中西部地区“留得住、用得上”的教师。另一方面,对于有意向从事教师职业的非免费师范生来说应该建立合理的进入机制,同时退还其相应的教育投入,允許其享受免费师范生待遇[10]。真正实现“把最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师范院校,把最有才华的学生培养成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张继平.师范生免费:一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7):52-56.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 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http://www.gov.cn/zwgk/2007-05/14/content_614039.htm
[3]吴遵民,刘芳.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刍议[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83.
[4]孙大宏,对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的反思与展望[J].新课程研究,2013,181,5-7.
[5]阿艳芳,向钘.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述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8):81-84.
[6]宁本涛.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学习者选择的影响——基于“机会成本”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1).
[7]武媛媛.浅谈免费师范生政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5):19-20.
[8]胡俊.免费师范生政策探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32-33.
[9]王欧轶.当前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44.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推荐阅读:
陕西师范大学关于2007级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总结工作的通知08-12
河南免费师范生政策08-12
免费师范生读研报告10-16
2023级免费师范生读研准备文件10-21
班级活动总结--与首届免费师范生交流会08-14
师范生小学教育实习日志07-19
初等教育师范生实习总结报告07-21
英语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总结.doc07-08
关于师范生教育实习个人自我鉴定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