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舞蹈教学

2024-08-19

游戏化舞蹈教学(精选10篇)

1.游戏化舞蹈教学 篇一

浅谈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

【摘 要】趣味化教学是尊重学情的需要,幼儿园教师要在舞蹈教学中强化舞蹈表演形象性,激发幼儿舞蹈表演的欲望;重视舞蹈表演模仿性,为幼儿提供舞蹈表演的“扶手”;重视舞蹈表演童趣性,促进幼儿舞蹈表演迁移;赋予舞蹈表演幻想性,激活舞蹈表演的创造力等。

【关键词】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

中图分类号:G61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20-01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展期,培养幼儿兴趣应该成为幼儿园一切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激发幼儿舞蹈学习的内动力。

一、强化舞蹈表演形象性,激发幼儿舞蹈表演欲

幼儿园儿童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抽象思维相对薄弱。因此我们在舞蹈表演教学时,要强化舞蹈表演的形象性。

首先,舞蹈表演形象化是自身特性的要求。舞蹈表演艺术往往通过舞蹈艺术形象塑造来加以实现,形象化的舞蹈形象有助于直观地传达舞蹈艺术构思,也有助于舞蹈表演者展示舞蹈作品艺术,带给观众强烈的直观感受;其次,舞蹈表演形象化是学情的需要。幼儿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对形象化的事物往往表现出更强烈的热情,兴趣往往更加持久。强化舞蹈表演形象性,直接影响到幼儿舞蹈表演学习,将有助于激发幼儿舞蹈表演的愿望,调动幼儿舞蹈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舞蹈表演的积极情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考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深受幼儿喜爱的艺术形象,将舞蹈表演与幼儿生活结合起来,与其他艺术表现手段相结合,例如舞蹈形象取材于自然生活中的动植物、卡通形象造型、童话故事等,这将大大提升舞蹈表演的形象性。

二、重视舞蹈表演模仿性,给予幼儿舞蹈表演“扶手”

幼儿刚接触舞蹈表演艺术,缺乏舞蹈表演专业知识与表演技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重视舞蹈表演的模仿性,给予幼儿舞蹈表演学习“扶手”,逐步提升幼儿表演能力,也使幼儿在模仿中获得自信,培养幼儿兴趣。

(一)教师示范。幼儿的生活圈是有限的,教师是幼儿接触频度较高的群体,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幼儿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舞蹈表演教学中进行示范教学,发挥自身在舞蹈表演教学中的亲和力,使幼儿乐于模仿。教师的示范不仅能够给幼儿以学习的“扶手”,而且能够增进师幼情感,增强幼儿舞蹈表演学习兴趣。

(二)媒体观摩。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迎合了幼儿舞蹈表演学习需求。我们要善于借助媒体,通过引导幼儿观摩媒体,学习舞蹈表演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将自己从示范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参与师幼舞蹈表演互动。媒体展示还可以达到聚焦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对舞蹈表演中的重难点动作进行“聚焦”,强化并放大、放慢细节,这是教师示范教学所难以达到的。因此,媒体观摩不失为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的有效手段。

三、重视舞蹈表演童趣性,促进幼儿舞蹈表演迁移

对于趣味的认识,不同的认知客体产生的感知效果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能够俯下身子,走进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视角去审视“趣味”,重视舞蹈表演的童趣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在舞蹈表演中进行有效迁移,激发幼儿舞蹈表演兴趣。

(一)舞蹈表演题材“幼儿化”。舞蹈表演童趣性需要我们在选择舞蹈表演题材时,根据幼儿学情,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际与认知实际的题材。例如结合幼儿的游戏活动,喜欢玩具,喜欢大自然中可爱的小动物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幼儿园舞蹈表演的题材。

(二)舞蹈表演动作“幼儿化”。幼儿园舞蹈教师要积极转变理念,不能从专业舞蹈的角度对幼儿提出要求,舞蹈动作设计要“幼儿化”,将幼儿生活中的动作有机融入舞蹈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参与舞蹈表演的主动意识,而且使舞蹈更贴近幼儿生活,表现幼儿天真烂漫的童趣。

四、赋予舞蹈表演幻想性,激活舞蹈表演的创造力

幼儿想象力丰富,这种想象力是幼儿舞蹈表演必不可少的。幼儿园教师在选编舞蹈时,要赋予舞蹈表演幻想性,激发幼儿艺术表演的创造力。

(一)选择富有想象力的舞蹈素材。幼儿园教师在选择舞蹈素材时,要根据幼儿兴趣爱好,选择深受幼儿喜爱的舞蹈素材,例如《遨游太空》这类深受幼儿喜爱的素材。在表演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要尊重幼儿,对于幼儿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活动要给予积极评价,激发幼儿表演创造力。

(二)多给幼儿提供舞蹈创造的机会。幼儿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这需要幼儿园教师多进行引导,尤其要给幼儿提供舞蹈创造的机会。在编舞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倾听幼儿的想法,要给幼儿的创造性表演留足时间,只有尊重幼儿的表现力,才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激发幼儿对舞蹈表演的兴趣。

总之,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是提升舞蹈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尊重幼儿学情的需要。幼儿园教师要立足于学情,积极探索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路径,寓教于乐,在快乐学习中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宣伊.“趣味化”教学形式让幼儿爱上奥尔夫音乐律动[J].家教世界,2013,(06):89-90.[2]唐秀琼.舞蹈创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3(Z1):45.

2.游戏化教学实施探讨 篇二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①要求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小学游戏化教学应运而生。所谓游戏化教学,就是在课堂中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它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师分析教材内容的特点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后,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②然而,能否在小学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关键基于游戏精神视野下的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游戏教学内容的选择

新课标指出,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游戏化教学中应该把这种思想贯穿进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因此游戏教学内容选择至关重要。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发展,要经历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主要阶段。小学生的年龄段为6、7岁――

11、12岁之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其感知事物主要来自直接观察和亲身接触。而且小学生活拨好动、集中注意时间较短、有较强的好奇心等。因此游戏内容的选择应具备直观性和趣味性。老师应努力设计有趣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真正回归游戏课堂,发挥其主体作用。二是游戏内容要“健康向上”。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小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游戏教学应用的原则。

第一、“三适”原则。即适当、适时、适度。适当,就是教师必须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案例及教学策略;适时,就是游戏教学要选择好时机;适度,指游戏内容难易程度适中。第二、游戏方式的多样化,不断推成出新。才能保证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让游戏充分发挥学习的作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第三、游戏设计注重学生个性需要。游戏教学设计面向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班级,教师在对游戏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大多考虑的是班级整体效果,这就容易轻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要。因此在游戏教学的设计中,要体现学生个性化需要。第四、增强游戏内容的实效性,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游戏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主动建构,主动体验,主动创造,享受生命的美好。

三、游戏教学应用方式

一是利用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导入新课前,要让学生对游戏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师也可以亲自演示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需要用到学生还没学习的知识点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游戏介绍从而轻松导入新课,不知不觉中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三备”原则。即教师准备,学生准备,游戏教学实施准备。教学之前,教师对课堂需要的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着手进行准备。同时要求学生准备好游戏过程中所需要的道具。在游戏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的动向,积极灵活的应对游戏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游戏教学课堂之中有着沉着、冷静、有序的教学智慧。三是实施监督,及时反馈。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施监督学生的行为,学生也要及时反馈自己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必要的还要给予学生刺激强化,及时调整课堂的节奏,便于游戏教学安全有效地进行。四是利用游戏检查学习效果。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准备一个简短的小游戏,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来检测学习效果。五是利用游戏进行课后练习。完成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游戏教学平台让学生自愿完成学习任务来巩固学习内容。

总而言之,小学游戏教学的科学实施,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是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现代教学发展趋势的。它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师生互动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现代人素质。

3.游戏化思维教学大纲 篇三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总 学 时:32 讲课学时:32 实践学时:0

总 学 分:2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对象:数字媒体技术

先修课程:无

参考文献:

[1] 凯文 韦巴赫.游戏化思维.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0

[2] 罗杰斯.通关游戏设计之道.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1

二、课程设置目标

1.认识游戏化思维,用游戏设计方法和游戏元素来重新设计非游戏类事务的思维方式的课程目标;

2.明确数媒游戏的创意性思维训练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3.明确游戏使用者、玩家的心理接受过程的应用实践;

4.认识游戏关卡设计就是设计好场景和物品,目标和任务,提供给玩家以及游戏人物一个活动的舞台;

5.说明游戏关卡的设计布置要素,把握玩家和游戏的节奏并给与引导,最终达到平衡游戏关卡架构的目的;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应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设计和开发数字媒体技术相关领域中所存在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设计方案对社会、经济、法律、安全、健康的影响。

课程目标1~5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避免设计开发的数字媒体产品违反有关国家法律法规,或者特定族群的文化习惯等。

课程目标1~3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数字媒体技术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课程目标3、5

10.沟通:能够就数字媒体系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课程目标2、4

四、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和措施

课程目标

达成途径及措施

课程目标1.认识游戏化思维,用游戏设计方法和游戏元素来重新设计非游戏类事务的思维方式的课程目标;

课堂讲授、提问、答疑

课程目标2.明确数媒游戏的创意性思维训练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课堂讲授、提问、答疑

课程目标3.明确游戏使用者的心理接受过程的应用实践;

课堂讲授、提问、答疑

课程目标4.认识游戏关卡设计就是设计好场景和物品、目标和任务,提供给玩家(游戏人物)一个活动的舞台;

分组讲授、进行项目模拟设计

课程目标5.说明游戏关卡的设计布置要素,把握玩家和游戏的节奏并给与引导,最终达到平衡游戏关卡架构的目的;

分组讲授、进行项目模拟设计

五、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一:游戏关卡概述 支撑课程目标1(建议4学时)

教与学要求:本知识单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认识游戏关卡的发展概况,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并能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与学方法:教师通过介绍游戏关卡的发展,引导学生逐渐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认识热门游戏关卡设计的发展概况。

知识点1:什么是游戏关卡

主要内容:以游戏进程和游戏元素来设计的脉络与结构。

知识点2:非游戏类事务

主要内容:游戏之外的关联性需求与整合性设计。

知识单元二:数媒游戏的创意性思维训练 支撑课程目标2(建议4学时)

教与学要求:本知识单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明确数媒游戏的创意性思维训练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教与学方法:教师通过介绍数媒游戏的创意性思维训练课程及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使学生认识并掌握游戏的创意性思维。

知识点1:叙事性思维训练

主要内容:游戏关卡设定与文学叙事性相结合的设计模式。

知识点2:冲突性思维训练

主要内容:游戏的各个关卡之间的冲突、可逆与跳跃的设计模式。

知识单元三:明确游戏使用者的心理接受过程; 支撑课程目标3(建议8学时)

教与学要求:本知识单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认识游戏使用者、玩家的心理接受过程与使用喜好度,明确它们的研究内容、学习方法。

教与学方法:通过教师授课,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游戏,使用者、玩家才会感兴趣。游戏设计的目的分析,玩家的分类,玩家的期望等内容详细分析。

知识点1:使用者、玩家的分类

主要内容:使用者与玩家的身份背景分析。

知识点2:使用者、玩家需求的调查

主要内容:以多款热门游戏为案例分析使用者、玩家的心理状态与使用喜好度。

知识单元四:认识游戏关卡设计内容 支撑课程目标4(建议8学时)

教与学要求:本知识单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明确游戏关卡设计的场景和物品、目标和任务。

教与学方法:教师以多款热门游戏为案例讲解,学生观察学习,并分组模拟项目设计。

知识点1:游戏关卡设计的场景和物品

主要内容:游戏关卡设计的场景和物品如何布置与规划。

知识点2:游戏关卡设计的目标和任务

主要内容:游戏关卡设计的目标和任务如何策划与实现。

知识单元五:平衡游戏关卡架构 支撑课程目标5(建议8学时)

教与学要求:本知识单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明确游戏关卡的设计布置要素,最终达到平衡游戏关卡架构的目的。

教与学方法:教师以热门游戏为案例,学生观察学习,并分组模拟项目设计。

知识点1:设计进程的取舍关系

主要内容:设计者要动用一切手段达成设计目标,但各种技术上和非技术上的限制使得设计者必须做出判断和一定的牺牲。所有的设计活动都是两者牵制作用的结果。

知识点2:完善相关设计项目

主要内容:关卡设计既是把头脑里的设想具体化、可视化,逐渐完善设计项目的关卡细节,最终整合成一个相对成熟平衡的游戏关卡架构。

六、成绩构成和评价方法

1.成绩构成本课程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包括操行成绩、大作业两部分,其中:

(1)操行成绩:主要考核学生是否遵守纪律、学术诚信等行为规范,由平时出勤次数构成,占总成绩的20%。

(2)大作业:占总成绩的80%。

教学大纲撰写人:刘梦洋

审 核 人:

4.如何有效实施游戏化教学 篇四

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记者会议中,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学前教育,在回答记者的问题,再一次的明确提出:要综合治理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表示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游戏模式,而不是教学模式。陈鹤琴先生也曾经说过,游戏是幼儿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幼儿的工作,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因此,幼儿教育游戏化是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幼儿教育游戏化更是当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教育理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所谓游戏化教学活动即是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等潜移默化地融入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通过游戏,大胆表达、释放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如何有效地实施游戏化教学呢?

一、建立游戏化课程,以幼儿为主体

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如何在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要求幼儿教师加强对幼儿特点的分析,幼儿园大班、中班以及小班内幼儿的平均智力状况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敏感程度等有明显差异,在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兼具理论影响下,幼儿园教育游戏课程实践相关活动的进行也要遵从这一客观实际。教师要更新理念、转变策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把枯燥的灌输转化为乐趣的体验,把被动的受教转变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变压力为动力,变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

幼儿园管理者与幼儿教师共同进行幼儿游戏课程开发,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的教学游戏也不尽相同,教师也应根据情况作出调整,以不同的角色身份进行指导。改变以往单一化、成人化、固定化的审美趣味、指导方式、评判标准,不以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幼儿。当然,开放的指导方式,并不是放任孩子、任其发展、不闻不问,认为不干预就是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而是间接有效地进行指导,从而实现活动中潜在的发展价值。?

二、融规则于游戏中,变他律为自律

皮亚杰认为游戏规则是由幼儿们自己商定的,一旦确定了规则,参加的人就有义务遵守它。在游戏活动开展前,教师应与幼儿约定规则,并清楚地将规则告知给每一位幼儿。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修改和完善,能加深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增强其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如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中,按照规则应该是老狼抓住谁,谁就当下一轮的老狼。可由于幼儿都想当“老狼”,于是出现了“老狼”抓、没人躲的现象,孩子们失去了兴趣,也达不到锻炼幼儿奔跑的目的。于是教师请孩子们想出了许多办法,最后确定“谁最先跑回动物的家,谁当老狼。”这样就调动了幼儿奔跑的积极性,游戏又恢复了生气。

幼儿的游戏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缩小了的社会。教师要善于将规则渗透于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游戏活动特别是区域活动中学习和体验各种规则。教育工作者对规则的最终期望是规则能成为孩子行为的内部参照,因此孩子对规则的理解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灌输。如幼儿通过游戏“红绿灯”,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充分认识不遵守交通规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在“银行”的游戏中,顾客取钱需要排队;“图书馆”内须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及借阅图书的规则;在建筑角内与人合作搭建及整理玩具的规则,等等。幼儿通过游戏相互交流着彼此的经验,明确所学到的各种规则都与自己密切相关,明白规则不仅约束着别人的行为,同样也约束着自己的行为。

三、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准备

游戏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活动材料的选择、设计、利用上力求具有开放性、多变性、探究性和操作性。要求材料本身可变化、可重组,蕴含着多种多样的玩法,便于幼儿通过亲身的观察、探索、操作练习等获取真实的、具体的活动经验,能为幼儿进行创造性探索与表现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撑。

教师可以在游戏之前与幼儿一起制造道具,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能够自主地参与游戏。例如,在表演游戏《大灰狼和兔子》时,老师会与孩子们共同计划游戏中需要的道具,分工合作,开发他们的动脑思考能力,幼儿自己制造出来的游戏道具才是真正符合其自身需求的游戏道具,这样可以发挥其想象力以及与其他同伴相互配合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和乐趣,强化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识,不但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还能享受自己制造游戏的快乐,满足幼儿的成就感。有的教师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思考,这种行为往往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挑选的游戏道具如果没有达到幼儿心中的预期值,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另外,规定幼儿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下进行游戏,就会抹杀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减少游戏乐趣的同时也不能发挥出游戏带来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要把游戏交给幼儿来选择,使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游戏。

四、有效观察强化教育意识

幼儿在游戏中可能会引发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观察的同时能够正确地对问题进行解决,对幼儿的自主思考行为加以肯定。比如,班级进行《三只燕子》游戏时,有的幼儿发现室外正在下雨,通过自己日常的观察与思考,就会自行地表演燕子低飞躲雨的情形,且对自己的表演十分满意。可是有的幼儿会不理解其想法,认为他没有按照排练要求的动作进行表演,这时候教师就要对幼儿的行为加以肯定,并要抓住这个教授知识的机会,为其讲解动物习性的同时,还要对表演的幼儿加以表扬,激发其以后自主思考的能力。游戏教育比单纯的教育要来的更加生动、形象,在游戏当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幼儿自己独立的面对问题,后经教师适当引导并解决问题时,教育知识的印象就会更加的深刻,效果会更好;如果教师没有发现问题的存在;并对幼儿的行为给予否定,不但会打消幼儿对游戏、学习的积极性,更还会使其失去自主思考、自主行为的能力,只会遵循教师的意思完成各种事情,认为只有教师规定做的才是正确的行为,从而无法达到游戏教育的目的。

五、让幼儿参与游戏评价提高认识

游戏活动评价往往以结果为主要内容,忽视了游戏过程中的其他教育价值,如孩子行为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等。幼儿正处在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中,要让幼儿学会自律,必须让幼儿掌握判断是非的标准。参与活动的评价,以规则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能有效提高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在游戏过程中,除了要定好规则,要求幼儿自觉遵守外,更重要的是在评价环节强调规则的执行情况,让幼儿理解遵守规则是保证游戏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学会依据规则来评价游戏的效果。例如在体育游戏“奥运之星”中,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规则要求幼儿必须先完成一个垫上前滚翻,然后跨跃障碍、举起重物,最先到达的队为胜。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来评价,强调规则的遵守情况,结果发现幼儿评价内容丰富,对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能够明确指出。可见,让孩子们参与游戏的评价,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克服自己的冲动,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也教育了自己,体验到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诚实、质朴的品质。

5.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篇五

【摘 要】在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关注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看法和态度。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能够逐步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兴趣,进而帮助他们树立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信念。而体育游戏教学就是我们向学生逐渐渗透这一思想的媒介。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游戏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 游戏化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5.059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全民健身的时代。健身房、健身器材、健身设施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面对这一状况,我们的体育教学迫切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要从根本上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进而帮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为他们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在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的很多教师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这样的教学缺乏一定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对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作用不大。面对这种情况,当前这个阶段,我们的体育教师有必要转变自己的这种思想,树立游戏化教学的教学思路,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还是不成熟的,意志的自觉性微弱,没有足够的耐性,而且自控能力也很差。体育又多是在室外进行的,受到多方面的干扰,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传统的体育教学使得我们的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地进行体育锻炼的,没有加入个人的喜好,因此,无法取得积极的效果。而游戏化的体育教学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体育锻炼的兴趣也是很有帮助的。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以及交往能力都可以得到发展,学生勇于创新、勇敢竞争的意识也得以培养起来。因此,加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游戏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游戏化体育教学的特点,表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游戏化体育教学相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更加容易调动小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在日常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要首先明确游戏化体育教学的相关特点。这里主要是和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来对比的。体育游戏是在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结合人体的跑、跳、走、投、大脑的思考能力等基本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实现的。同时,我们根据教材的需要,针对其中的体育健身操有针对性地加入了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情节,这对于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是很有帮助的。这些体育游戏既是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活动。与此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些体育游戏进行教学,也比较容易得到实施,因为它们都是根据我们日常的生活实践得来的一系列动作,也参考了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接受情况,所以说是非常适合我们的小学体育教学的,也会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和欢迎。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体育教学,可以极大地放松小学生的身心,可以为他们的成长带来极为有益的帮助。此外,体育游戏的内容非常宽泛,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所有体育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体育游戏的内容,而且场地器材可多可少,简单易行,便于我们普及和推广。

其次,在具体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清楚体育教学游戏化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而有效提高我们的整体教学效率。

在日常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正确看待游戏的作用是我们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针对教学过程的各个分期,教师要明确体育游戏的有效性。在课前环节进行的体育游戏,我们可以称之为热身活动。将游戏作为教学的导入环节,让我们的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获得相关的经验之后进行升华,学习到体育中的一些知识,从而使学习具有豁然开朗的效果。如果我们把游戏作为后续的教学活动,主要目的是巩固我们课堂上已经学习了的理论性知识,这对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影响也是很有帮助的。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过程向知识内容进行转化,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游戏和教学的转化是指将教师在教育目标下的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化为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小学生普遍都会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掌握了他们的这一心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多多思考,努力挖掘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相关素材,为他们进行高效的学习活动带来轻松愉悦的环境。其中,我们也要考虑游戏名称的趣味化和形象化,以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良好的兴趣。小学生面对这一新鲜的教学模式,一定会打心眼里喜欢,这样也就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整体教学效果。

最后,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再来具体地看一看如何有效地组织我们日常的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

面对小学体育教学,教师首先就要考虑场地的问题。体育教学需要一定的场地,其选择主要根据参加人数的多少以及游戏活动的范围的大小来确定。面对小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首先考虑到体育场地的安全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充分保障体育场地的安全。选择好了场地,接下来教师就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进行教学,这就要考虑到天气、学生的学情等因素。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我们的教学环节,帮助我们的教学活动获得顺利的开展。例如,在我们进行跳大绳的游戏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性,又要关注游戏的秩序性,充分保障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当然,在面对新的游戏的时候,首先可以由我们的体育教师进行示范,然后学生再模仿操作,这样也增加了一定的安全系数,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此外,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选择的那些游戏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能够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要善于了解小学生的所思所想,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教学才可以取得有效的成就。

6.“课程游戏化”教学理念的落实 篇六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地处城市边缘,孩子们不仅能接触来自城市的前沿信息,而且农村特有的文化传统也不时地影响着他们。如何让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体现在一日活动中呢?针对这些特点,幼儿园运用这些特有资源,运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指导幼儿具体的教育实践。

重视社区活动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出现,社区体验活动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我们经常带孩子深入社区,利用社区的有效资源,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我们结合平时的节日,定期带领幼儿参加社区活动。如:重阳节到了,孩子们带上糖果和提前精心排练的节目走进敬老院,邀请爷爷奶奶们开展“九九重阳敬老情”的联谊庆祝活动。为爷爷奶奶们晒晒被子、唱歌跳舞、包饺子等,还把礼物送给老人,老人们也情不自禁地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大家有说有笑。老人们体验到孩子们对他们的尊敬和尊重。

社会实践活动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平等的环境,调动幼儿全部感觉器官感知事物:看、听、嗅、触,使幼儿走进社会,走进成人的世界,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我们根据课程安排,结合幼儿的学习需要,组织幼儿参观超市、菜场。亲身体验到菜场、超市买东西是孩子们十分开心的事,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更多的商品和水果蔬菜,而且对“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初步学会了理财;能够克服“买什么”“怎么买”“钱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个活动是幼儿的一种真实生活的体现,只有孩子们亲自体验实践,幼儿才会觉得更有生活情趣,更觉得快乐。

开发乡土田园教学资源

农村幼儿园区别于城市幼儿园,无尽的田园色彩随着不同季节的变化,也展现出别样的风景:春天,金黄的油菜花、红色的桃花、紫色的蚕豆花都盛开了,我们带着领孩子们走在田间小路,孩子们兴奋不已;夏天,果园里传来孩子们的阵阵笑语,那亲手摘梨的喜悦无法形容;秋天,那小山似的稻草堆惹得孩子们欢呼雀跃,拾稻穗让幼儿在无形中懂得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从而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冬天,孩子惊讶不已的是温暖的蔬菜大棚,冬天还有西瓜、葡萄吃,真让孩子感到好奇;农村田边沟边爬行的龙虾、青蛙宝宝捉害虫、蜜蜂妹妹采花粉;每到水稻、小麦的种植和丰收季节,都是孩子们学习的大好机会。同时,收割机、压路机、大吊车、挖土机,还有果园等,都给我们提供了科学教育内容。平时只要谈到梨子,孩子们便争先恐后的讲起“那一天我摘得一只梨子有我的头大呢”“梨子就是长在这里的呀”“原来摘梨子也有技巧呀”等说不完的话题。记得有一次带孩子们捉泥螺,孩子们浑身都沾满泥水,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还打起了水仗。

设置主题活动

在小班《瓜果乐》主题开展中,我们带孩子去农贸市场,让幼儿对各类蔬菜水果进行观察,想象香蕉像月亮,刺猬似的芋头,小老鼠似的白萝卜,小船似的毛豆荚、扁豆荚等。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我们还给孩子们提供了许多辅助材料,如小木棍、棉签、尺子等,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探索使用各种工具与辅助材料。幼儿将教师提供的材料制成各种有趣的物体,这些东西只要孩子稍稍改变,就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还将黄瓜、杨桃、香蕉等切成小块,再用牙签串起来,一串串不同风味的水果串看得孩子们直流口水。区域活动时,孩子们在手工区的表现更棒了,各种形状的物体造型,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对操作活动的欲望。

在今年的六一活动中,我们结合“争创文明城市,从我做起”,组织孩子开展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孩子们拿着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的宣传标语小旗,走进社区工厂、街道,一路高喊口号:“秸秆还田,增产肥田;禁烧秸秆,还我蓝天。”孩子们不仅在活动中体验到童年的幸福,感受生活的快乐,还能学到一份参与环境保护的责任心。

家园合作有效形式

“三八节”期间,我们把孩子们的妈妈请到幼儿园,让孩子们为妈妈表演节目,给妈妈送上心爱的礼物,如:孩子们自己制作的小手环、小项链等,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在开展亲子活动中,让家长走进我们的课堂,向幼儿介绍医生、消防员、警察等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让他们知道各种职业有其不同的特点,从而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的开展,孩子们的知识面扩大了,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受益匪浅。

孩子们走进社区,走进田园,让课程游戏化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得到不同层次的体现。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家园合作中体验着各种角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各种技能,在感知中获得生活经验。以上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将不断摸索,争取更多的创新,将课程游戏化理念: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真正落实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

7.科研论文:音乐教学游戏化 篇七

科研论文:音乐教学游戏化

摘要: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孩子们唱多少首儿歌、跳多少支舞蹈,而在于如何让孩子们真正走进音乐、喜欢音乐甚至爱上音乐。幼儿的主要的学习手段与方式是游戏,将游戏融入音乐课堂,符合孩子们好玩、好动的心理特征,音乐课堂也因游戏的参与而更加生动活泼,孩子们更加喜闻乐见。这是对传统灌输式音乐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关键词:音乐教学 游戏

正文: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老套、内容单调,缺乏生动的形象。教师机械地教,强调幼儿整齐划一的演唱,音乐课堂死板呆滞、毫无生气。不但没有让孩子们享受到美妙的音乐带来的乐趣,反而扼杀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自然也限制了孩子们想象创造的空间。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音乐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幼儿音乐教育从指导思想到教育活动的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纲要》强调“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教师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用喜欢的方式感受与体验。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对成长的适应,是幼儿的自发学习。将游戏融入音乐教学,让幼儿伴随音乐一起游戏,在快乐的游戏中自主探索音乐的奥秘,从而获得美的熏陶,是、形象的了解音乐、熟悉歌词,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音乐游戏是孩子们我们幼儿阶段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和游戏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音乐指挥、促进、制约着游戏活动,而游戏活动又能帮助孩子们具体喜欢的一种活动,能带给幼儿美的享受。许卓娅教授注重通过游戏化的音乐教育活动激发、诱发和激励幼儿通过努力满足其合理需要,并通过各种传统、现代的游戏,将音乐游戏融入到幼儿教学活动中,有效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艺术表现。因此,游戏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意义非凡。

二、那么如何将游戏更好地融入音乐活动呢?

1.游戏化的导入为幼儿创造自由宽松的氛围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对孩子来说,兴趣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是上好音乐课的前奏,在音乐活动中,游戏化的导入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执教小班的音乐游戏《小鱼游游游》时,我用小椅子围成一个小池塘,让小朋友们带上小鱼头饰,我以“鱼妈妈”的身份用温柔的声音对鱼儿们说:“鱼妈妈今天带着小鱼到池塘里玩一玩,好吗?”孩子们欢呼雀跃。当欢快、动听的音乐响起时,大家做着各式各样小鱼游的动作进场。又如《开火车》的音乐游戏,上课伊始,教师、幼儿分别扮演火车司机和乘客,伴随着由远到近的火车音乐声,开始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一路上,师幼与火车波尔卡的音乐相伴随。每个孩子都能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进入游戏中,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妙旅程,为更好的进行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2.多元化的操作材料让游戏趣味盎然

《纲要》指出:“我们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音乐活动中,我们身边的一些材料也能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报纸就是最简单、可行的道具。在《七士进阶》的音乐欣赏中,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两两合作抖动报纸,感受节奏带来的变化,体验游戏的乐趣;还有撕报纸游戏,幼儿注意根据播放的长音、短音来判断报纸撕得长或短。生活中多样化的材料可以为我们表现好听的音乐,例如纸盒、塑料袋、奶粉罐„„。在音乐教学中一些节奏练习往往形式单

一、枯燥,通常是“x x|x—|”诸如此类的节奏型,单纯使用拍手、拍肩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质地的材料来敲打发出好听的声音,引起幼儿兴趣,或者在瓶瓶罐罐里装上一些米、黄豆、绿豆等,通过敲打发出的声音表现出不同的节奏。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亲手制作教具,孩子们除了能体验到创造的乐趣,音乐的表现力也大大增强了。《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强调“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孩子们往往对新奇的事物充满着兴趣。教师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找寻身边可利用的材料、工具和物品,支持幼儿的艺术活动,肯定幼儿的创新行为。

3.将故事情节贯穿于音乐游戏中

每一个音乐和歌曲都描绘了一定的情绪和情景,教师要适时的将情绪和情景模拟和再现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小班音乐活动《拔萝卜》旋律简单、通俗易懂,贴近幼儿生活,特别适合幼儿进行表演游戏。课上我为幼儿讲述了拔萝卜的故事,孩子们很感兴趣。在小朋友们熟悉了故事之后,我将精炼的歌词唱出来,小朋友们很快就记住了。在游戏中,我为幼儿准备了老爷爷、老奶奶以及各种动物头饰,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音乐一播放,小可爱们就伸出小手拔萝卜,仿佛真的进入了角色,他们表现出了想拔萝卜的渴望,拔不出的焦急以及拔出来的喜悦,把各角色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周围的小观众也看得乐呵呵的。我被孩子们的表演深深打动了。在大班音乐《大鱼和小鱼》中,通过创设情境,把歌词改编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授新歌的导语,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让幼儿了解歌词的内容,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大大激发了幼儿表演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增加故事情节,有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孩子用心感受与体验音乐的情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所学歌曲。

4.将丰富的合作方式加入音乐游戏中

在音乐活动中有时还需要小朋友之间的合作游戏,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符合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譬如潘浩瀚老师执教的大班《凳子乐》的游戏,孩子们手拿着凳子随意踏步,当老师说“1”时,孩子们就自己一个人坐下来,随后继续踏步,当老师说“4”的时候,孩子们就要四个人坐在一起„„游戏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数概念、合作意识,非常有趣,孩子们乐此不疲。我把这个游戏也搬到了音乐课堂上,效果也是不错的。在游戏中加入丰富的合作方式,是很多音乐游戏的需要。例如中班音乐活动“熊与小鸟”的游戏,我让一部分男孩扮演小熊,一部分女孩扮演小鸟,随着优美的音乐声响起,笨拙的小熊与机灵的小鸟自由地跳舞、嬉戏,别提多开心了。孩子们在游戏中增强了表现力与合作意识。适当运用这样的合作游戏,可以促进音乐课程的良好发展。

5.为了更好的实现音乐教育目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游戏之前要明确游戏的规则,让幼儿思路清晰,明确要求。孩子们只有明确游戏规则,音乐游戏才会有意义,课堂秩序才能够得到保证。

(2)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幼儿音乐学习的质量。

A.教师要了解幼儿身体动作特点的知识。确保幼儿的游戏任务的难度是适度的。要将教学内容控制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B.在执教过程中,要为幼儿创设愉快、宽松、自由的精神环境,构建积极频繁的师幼互动。通过精心设计提问,充分尊重幼儿、耐心倾听、巧妙的回应幼儿,让每个幼儿在满足中充满兴趣。

C.“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幼儿都喜欢被赞扬。幼儿参与课堂的兴趣除了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教师在活动中的赞扬与肯定:“你们说得很有道理”。“说得很对。”“不错。”巧妙地运用赞扬和肯定,让幼儿觉得被认同,教师是与自己站在同样高度的,是平等的,幼儿的心理就得到了满足。

(3)游戏是为了幼儿更好的掌握音乐知识,音乐游戏只是一种形式,设计时必须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有些幼儿游戏时只知道好玩,之后问他学到了什么,他只记得游戏中的部分动作。游戏不能只追求教学形式的生动,而忽略了音乐游戏的目的。否则本末倒置,事倍功半。

8.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论文 篇八

1.1应试教育的弊端

在长期应试教育形式的影响下,我国基础教育管理显得异常保守,将学生优秀与否与考试成绩划等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考出好成绩,这也正是为什么学生毕业以后与社会脱轨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问题是关键所在。目前实行的应试教育正在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与家长普遍不重视体育课程,学生体质下降是与学生从小培养的体育兴趣分不开的,学校和家长对体育课程的漠视,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加上目前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要想真正改变这一现状,就应该从小学开始,引导学校和家长重视体育教学,设计更好的体育游戏,使体育课程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有力手段。

1.2不能忽视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

目前学校与家长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没有时间去玩游戏,没有时间去锻炼身体,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学生身体健康不仅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同时也与学生的健康家长以及家庭的幸福紧密相关。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问题已经非常严重,面对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部已经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视,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解决学生的体质问题,就要从小学教育阶段开始,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体质进行锻炼。

1.3体育游戏的教育优势

首先,体育游戏存在寓教于乐的优势。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兴趣会直接影响学生在体育游戏过程中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和提高。所谓寓教于乐,重在强调体育游戏的娱乐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欢乐中游戏,在欢乐中体育,进而使学生在欢乐中学到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身心发展都不成熟,所以要选择适合他们参加的游戏来进行教学。对此要求小学体育老师自身教学能力优良,深入了解该阶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积极向上且能够让大多数学生参与的游戏,让每个学生有能乐在其中。

2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多元效应

2.1体育游戏对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影响

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经过体育游戏锻炼以后的学生,其基本活动能力与身体素质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体育游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对学生完成基本任务的能力起到了培养作用,学生的各项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手段,体育游戏和其他体育活动一样,将身体运动作为主导,提前设计好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与其他体育活动一样具有健身的作用。此外,在体育游戏中运用的体育手段比较强,所以会对学生起到比较全面的锻炼效果,学生参与到体育游戏中主要出于自己的直接动机,对有趣的游戏过程进行体验,因此参加游戏是学生自愿的行动,这种自愿性的行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2.2体育游戏对学生活动水平的影响

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等因素是影响学生是否能够产生对体育课兴趣的重要因素。学生之所以会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主要原因是在体育课程中学生可以尽情表现自己,体育游戏教学的进行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体育活动水平,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事先对所有学生进行合理安排,给学生制造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产生成就感,进而喜欢上体育课。新课程实施以后,师生角色被重新定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中心,体育教师在课程中应尽量少讲一些专业知识,多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进行主动的学习。例如笔者在体育课中组织班级的足球赛,教师自己当裁判,利用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足球比赛规则进行了解,进而对带球、奔跑等动作进行练习。在比赛过程中体育教师将具体的动作进行简单讲解以后,将其融入到体育游戏中,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动作,体会到参与游戏的乐趣。

2.3体育游戏对学生文化学习兴趣的影响

小学生的负荷不应过大,小学体育课堂中玩游戏是主要的部分,以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为主,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为学生留一些活动的空间,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进而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在传统体育游戏中一般以身体活动游戏为主,教师可以将一些语文或者数学方面的重视融合在传统游戏中,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大脑智力进行开发,同时还能对学生的文化学科兴趣进行开发,使学生体会到活学活用的重要性。

3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教学可以对学生爱好体育的意识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学科成绩,因此,笔者建议体育教师应该进一步明确体育游戏的具体教学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与能力,注意体育游戏方式与内容上的创新,最终激起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逐渐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

9.体育教学项目游戏化探索论文 篇九

一、体育教学项目游戏化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健身

体育教学项目游戏化强调个体的实际参与性,无论游戏的开展形式还是内容都是提前设计好的。作为一种重要的体育形式,游戏也必然具有体育最本质的作用即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与此同时由于游戏本身的独特性,使得游戏的开展能够得到非同凡响的效果。在开展游戏化体育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出于其自身爱玩、好动的天性,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并乐于其中体验游戏的乐趣。相比较其它体育形式,游戏更容易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参与游戏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以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进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得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二)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

就体育项目游戏化而言,一是游戏活动的开展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的,受规则约束,这有助于学生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纪律的习惯。二是大多数游戏的开展都是采取两组竞争对抗的方式进行,学生只有对其体力、勇气、智力进行充分的运用才能赢得游戏的胜利。由此可以看出游戏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努力进取、顽强拼搏等优良品质的培养。三是游戏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集体式的活动,这要求学生只有互相合作、帮助、众志成城才能完美完成游戏任务。学生互相合作的这个过程也正是学生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养成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的团队意识是在极为愉悦的课堂氛围环境中逐渐得到提升的,这也更加凸显出了体育项目游戏化的有效性。

(三)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在开展体育项目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竞争其个体的智慧、技能、体力在集体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游戏化的体育锻炼给予参与者的不仅仅是乐趣、成就,更有紧张、激烈、惊险等各种新奇的体验。通过努力成为游戏的胜利者,还能使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使学生在心理、生理上得到快乐感和满足感。作为一种重要的集体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学生互相帮助、了解、交流,增进友谊、培养感情。与此同时,游戏还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烦恼、驱逐寂寞、减缓压力,使学生能够暂时忘却生活、学习中的各种烦心事,在互相交往的过程中社交知识、经验都得到培养和提升。

二、体育教学项目游戏化开展策略

(一)教学目标科学化

对于体育教学来讲,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化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关系到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只有提高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才能循着正确的方向将游戏化体育项目继续进行下去,使游戏化体育教学的延展性得到提升。由于体育教学与专业体育机构的体育培训不同,它相对来说专业性不强,对学生的要求也没有专业体育培训机构那样严格,教育对象大多是在校的学生。因此,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应是让在校的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应有的体育教育,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技术,比赛和教学中的各项规则也应适当的宽松,教学中所用器材以及场地则应按照教学的需求进行配备。基于以上原因,在开展体育项目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应以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来科学地对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目标进行规划,切勿实行“拿来主义”对专业体育训练机构的训练目标进行原封不动的照搬。总之教学目标的科学化要求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意识进行培养;二是通过磨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三是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爱好及兴趣进行培养,使其在头脑中形成体育锻炼终身化的意识;四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更要让其体会到体育的乐趣。

(二)正确把握教学的趣味性

体育项目游戏化教学的开展要求无论是其内容还是方式、方法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但是如若不能对游戏的趣味性进行科学、适度的把握,游戏化教学就会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游戏,而失去了教育的意义,甚至还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意外事故,对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在开展体育项目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必须对教学的整个过程开展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开展适度的趣味化游戏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的安全性、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保障。具体来讲,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一是对项目游戏化教学的实质性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明确,“游戏”只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方式,是为了更好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切勿因过度游戏而对体育教学造成影响。二是无论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还是执行都必须合理、严格化,教师作为游戏中的裁判更是要做到公正无私,不能有所偏向,以使学生在游戏中的纪律性、组织性得到强化,保障体育教学整体目标的实现;三是对学生在游戏中所表现的态度及思想给予关注,并围绕激励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评价;四是在游戏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鼓励学生自主创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以运动项目特点为依据进行适当改造

10.教学游戏使英语课堂趣味化 篇十

石河子第一中学 外语组 孙洁

引言: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 所做的事情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求知。同样的道理,学生要是对英语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好奇心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自发地去学习。因此,要使学生掌握英语学科的知识,首先要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谈谈我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教学游戏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体会。

一 需要短小课堂游戏的理由

教师备课时,通常首先计划需要讲授的主要内容,如:一项语法知识,语法练习或朗读课文等。但是当主要讲授的内容准备就绪时,你确信(希望如此)其内容丰富多彩且有趣之后,或许你会觉得仍然需要补充一些其他内容以使课堂教学更加完整,流畅。或许你需要,例如:

1.每堂课开始时的快速“热身”活动以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讲授新课之前简短的单词复习法。

3.紧张的学习和精神高度集中之后让精神放松的小插曲。4.为课堂内容或情绪的转换做准备的简短适应性活动。

5.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课程的小游戏。

除日常备课之外,你会发现这些活动在非例行工作中也非常适用,例如:当你为其他老师代课,需要一些简捷,易准备的内容;为英语俱乐部或英语晚会提供更丰富的活动内容;帮助一些新生彼此熟悉;或有效地利用不期而遇的剩余时间等。二 如何用游戏激发英语课堂气氛

趣味活动本身除具有娱乐功能外,也具有学习功能。它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将游戏机制引入教学,不是将游戏与教学简单相加,而是要找到游戏与学习的切合点,将学习与游戏有机统一起来。在趣味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控制好课堂纪律,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要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方式,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要将游戏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将学习内容寓于饶有趣味的活动中,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活动设计

英语课是高效快节奏的,在游戏的设计上必须从整体考虑,而且要让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个别学生经过努力之后也能够成功,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习英语的趣味。在设计游戏时,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活动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在活动时要强调小组合作,注意组内合作,明确每个成员的个人职责。

(2)加强知识性、创新性、娱乐性的有机结合。教师在开

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随时观察学生的举动,了解他们的积极性,掌握学生的倦怠程度。如果学生对所进行的活动丧失了兴趣,那么教师就要及时停止活动或者考虑换另一种活动方式。同一个活动应尽可能地编成不同的类似活动,以免产生厌倦感。

(3)设计趣味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知识、技能范围,同时渗透着启发性的学习方法。教师在介绍活动规则后,有时要给予示范,因为有时适当的示范比长篇大论的话要来得有效得多。

(4)趣味活动必须有现实意义,与生活密切相关,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善于贴近生活,从学生的所见所闻及实际生活着手,要善于把所学的知识点前后融会贯通。

(5)趣味活动前,教师应做必要的准备。教师应先示范或协助同学示范,这样可以在一开始就避免混乱,使活动井然有序。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需从旁指导,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在活动中切不可中途改变规则。课堂教学结束时,应将趣味活动延伸到课外,如布置抄写、默写等作业,调动学生兴趣

2.介绍几种英语教学游戏

逢七过:将全班按纵行分成若干组,教师任意指定一个学生开始说one,然后依次让第二个说two,第三个说three …说到seven,seventeen…或七的倍数(如fourteen, twenty-one等)

时,就不报数而用拍手代替,并且在拍手时说一个刚学过的比较难记的单词,如contribution等,若拍手时报了数,或者报错了数字,就被罚下去,并换一个单词,游戏重新开始,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读英语单词,还可以复习单词,这个游戏除了可以分组竞赛外,还可以在全班进行。

歌曲听力和阅读:把歌词给学生,里面空出一些地方让学生填。可以每十个词留一个空,或选择一些你想让他们注意的更有用的含有词法或语法内容的地方(在一首两到三分钟的歌内)。学生们两人一组来填,连续放几遍直到他们完成。

跑默课文: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前的墙上贴有一段课文或一篇作文范文,并给每组发一张白纸。游戏开始时,每组成员轮流记一句话,回到座位上写下来,看哪个组记得对,速度快,既到达复习课文,又练了拼写,同时还可以对课文或范文内容提问,让学生根据所写的东西回答问题。

无序的句子:从课本中选出一句话,打乱顺序后,写在黑板上:“early the I week to during have to go sleep.”学生们重新组织句子,并把原句写下来。“I have to sleep early during the week.”或“During the week I have to go to sleep early.”如果时间充裕,可以给出一系列类似的句子,运用这种形式复习一项语法知识。

总之,要让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

上一篇:名著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下一篇:“手拉手”营销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