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晨检工作制度

2024-12-09

学生晨检工作制度(共10篇)(共10篇)

1.学生晨检工作制度 篇一

景电幼儿园学生晨检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确保学生的健康和教育教学开展,特制订本制度。

1、在每日上学时,由各班班主任负责检查学生缺勤情况,逐一询问缺勤原因,登记因病缺勤的学生名单,并进行电话追踪访问,了解其诊治情况。

2、早晨学生上班后,班主任检查学生是否有发热(体温高于37.5℃)、咳嗽等不适症状(采取询问的方式),进行初步检查,并认真做好晨检记录。对有上述症状的学生立即带往医院就诊,疑似病人由班主任送医院或由家长带回诊治,经医院排除传染病后方可来校上课。

3、如果发现疑似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的情况,班主任立即上报学校办公室,由学校办公室向县疾控中心和县教育局汇报,并立即按照《景电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

4、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及精神状况,对状况不好的学生及时测量体温,发现发热学生,立即向办公室汇报。

5、检查、督促学生做好个人卫生。

2.学生晨检工作制度 篇二

(2012—2013学)

各班要进一步完善学生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的追查与登记制度,坚持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和对因病缺课的学生进行追查与登记。我校班主任为班级晨检责任人,办公室主任为校教导处和各处室人员晨检责任人,并指定政教处专门负责学校晨检和学生因病缺课追踪登记工作进行监视、检讨,负责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培训,负责收集各责任单位的晨检信息,并做好统计和上报工作,负责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宣传。

一、晨检

1、晨检时间

常规情况下班主任老师要在每天第一节课课前5~10分钟完成对学生的晨检,同时填写相关登记报告表,当日上午10:00前报告给疫情报告人员。

在有疫情的情况下班主任老师要在每个学生进入教室前完成对学生的晨检、午检,同时填写相关登记报告表,马上(不超过第一节课下课)报告给疫情报告人员。

2、晨检内容与步骤

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位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一看:观察学生精神状态、面色等,有无传染病早期表现;二问:询问学生自身感觉、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三摸:摸学生的额头和手心,有无发热现象,怀疑发热时再测量体温:四查:对有

异常情况的学生要检查手、足、口、皮肤等部位有无皮疹、疱疹。晨检是学校每天必须进行的一项严肃的工作。天天要做,月月如此,以便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扩散、蔓延。

晨检结束后,班主任老师要认真填写《晨检及缺课登记表》。

3、晨检报告

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人时,应当及时隔离患病学生,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要做进一步排查,确系传染病例或可疑病例时,要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区教育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领患病学生到医院诊治。学校疫情报告人要将上述情况认真填写到《学生晨检异常病因排查、因病缺勤追查结果登记》中。学校疫情报告人要与家长建立联系,对患病学生的诊断结果及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追踪,并将情况及时向班主任老师和学校领导通报。

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

学校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进行病因追查和登记。由班主任老师负责查清原因。发现缺勤的学生是传染病病人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区教育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将上述情况认真填写到《学生晨检异常病因排查、因病缺勤追查结果登记》中。学校疫情报告人要与家长建立联系,对患病学生的诊断结果及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追

踪,并将情况及时向班主任老师和学校领导通报。

三、发现、隔离、报告、登记传染病的同时,学校应进一步加强晨检及因病缺勤追查工作,做好通风与消毒,加强宣传及健康教育,密切关注本校疫情动态,在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内每日向疾病防控中心对疫情动态及晨检、因病缺勤追查结果实行“零报、日报”。

潮南区陇田东波学校

3.晨检制度 篇三

晨检是预防各种流感传播的首要环节,晨检的目的时及时发现病人,防止疫情的传播,根据本校《长春市双阳区第二实验小学流感疫情防控方案》建立晨检制度。晨检也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1、保证在学生进校门时做好相应的晨检,把好进门关。

2、晨检内容:体温,如发现体温高于37.5C,告知其居家医学观察7天。

3、向各班级班主任了解学生缺勤情况以及具体缺勤原因,因病请假的,应电话联系家长了解情况。

4、每天要认真填写《晨检记录单》。详细测温、详细记录,发现温度高的必须采取措施,凡是发热的不能进校门。

5、应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校由校医负责此项工作。各班班主任和家长配合、协助校医一同做好晨检工作。

6、晨检工作情况应及时登记,及时汇总分析。

7、如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向区疾病控制中心和区教育局报告。

长春市双阳区第二实验小学

o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中阳(校长)副组长:李选楠(副校长)

成 员:宫 伟 赵 华 佟宝庆 段小影 戴淑杰 王革平刘立新 马 宁 刘 宏 陈玉玲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李选南(副校长)信息传报员:陈玉玲(校医)

消 毒 员:王光远 周方才 韩 红

健 康 监 控:领导小组其它成员、校医、各班主任

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方案

为做好我校学生甲型H1N1流感预防与控制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提高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联防联控,科学处置,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的安全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规定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我校成立了有力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组织协调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动员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严肃性与紧迫性,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科学、有效地处置,有效控制疫情蔓延扩散,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二、工作目标

重点做好宣传教育与预防工作,通过本案的实施,加强领导,协调各室、各班工作,完善管理,健全制度,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甲型H1N1流感在学生中的发生与传播。

三、工作原则

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加强教育,预防为主;强化领导,群防群控;依法管理,科学防治;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四、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学校一把手对全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负总责,成立由后勤副校长为副组长及有关领导为成员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协调我校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五、领导小组职责

领导小组职责: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学校一把手对全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负总责,后勤校长具体负责,其它领导在一把手统一部署、指挥、协调、督促、检查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具体工作。

六、突发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及防控措施

(一)突发事件监测

建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监测系统。每天由班主任上报各班缺勤情况,并查明缺勤原因。对因病缺课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跟踪观察,根据情况变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二)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

1、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报告程序,学校一旦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相关知情教师或部门应立即通知校医室,校医室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向区教育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启动预防应急预案。

2、在学校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并确保信息畅通。

(三)防控措施

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

1、通过学校每天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的全覆盖消毒和常规消毒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杀灭空气、物体表面等残留的病毒。

2、各班级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做好对本班级学生的宣传和预防教育工作。

3、加强疫情应对物资准备。

4、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倡导环境卫生、科学洗手等卫生行为,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5、加强教室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6、各班级要认真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

7、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区疾控中心及区教育局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

学校一旦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立即启动预案:

1、立即启动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加强疫情的通报。

2、严格执行进出入校门的管理制度。

3、发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要及时与卫生、疾控部门联系,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做好教室通风换气工作,并加大消毒措施。

4、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根据区教育局和区疾控中心的防控意见指导本校的防控工作。

6、凡有发热或流感样症状的学生一律停课一周居家医学观察。

1个班级出现1例及以上甲型H1N1流感病例,或者同一班级有5名及以上的学生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则该班级停课。

如果14天内,同一学校有2个及以上班级需要停课时,该班级所在年级停课。如果14天内,同一学校有2个及以上年级需要停课时,该学校全体停课。

(七)工作要求

1、发现流感样疫情应尽快(2小时内)报告区疾控中心和区教育局。

2、我校上报甲型H1N1流感疫情由校医室具体负责。

3、广大教职员工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和公共场所,要勤开窗,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

4、各班班主任对师生卫生安全、校园卫生安全工作各司其职,对于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卫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将视情节轻重给与相应处分。

(1)发生疫情后,责任报告人不报、迟报(2小时以上未报告的为迟报)、漏报、瞒报或授意他人不报、迟报、漏报、瞒报疫情的。

(2)学校发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后,不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或不配合卫生行政部门采取控制措施的。

(3)学校发生传染病疫情后,妨碍和拒绝采取应急措施。

(4)对区卫生局或教育局提出的整改意见未按要求时间进行整改的。(5)对防控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力造成疫情扩大等后果的。(6)有其他与学校传染病疫情发生直接相关的失职行为的。

(八)联系电话

校长室电话

(白天):84266891 主管校长电话(白天):84251228 校医室电话

4.中学晨检制度 篇四

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处理,预防学校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特制定此制度:

一、班主任教师负责每天早晨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每天早晨要求班主任提早到校,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并认真做好晨检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到德育处,必要时向校长直接汇报。

二、晨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对未到学校的学生要及时想办法了解缺勤的原因。

三、每日晨检情况要做好记载,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内容包括为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

四、对晨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出现发烧、头疼、咳嗽以及不能确定的症状、现象,要及时报告学校,需要送医院治疗的由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每天早第一节课,由学校安排的专人向中心校进行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不得漏报或瞒报。

5.学校晨检制度 篇五

一、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景检查报告第一职责人。级组长为本级组学生健康情景检查报告的负责人。

二、每一天进行晨检和健康观察,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学生每一天早读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晨检,由班主任负责检查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景,并将晨检情景填写好,报级组长,级组长汇总本级情景后报医务室。

三、晨检中一旦发现师生中有发烧、头痛、咳嗽等异常可疑症状者时:1.立即报告学校医务室,并将身体状况异常学生送至隔离室;2.由班主任立即通知学生家长送往医院就诊,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3.班主任及时做好晨检台账。

四、如班级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由医务室根据具体情景通知总务处和宿管部安排对相关的教室和宿舍进行消毒、清洁工作。

五、如果晨检时间以外学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人人有职责及时报告。

六、对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进行跟踪调查,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对发热、咳嗽的师生,做到每一天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景,对发现“疑似病例”,应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各班主任要对发热、咳嗽的学生情景进行追踪,每一天是读前与学生家长坚持联系,并将患病学生情景及时报学校,做到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

七、患病学生必须在病愈后,由班主任向校医报备,经校医核实后方能回校复课。

八、传染病高发期,根据学校和班级情景,需要加强防控力度,适当对应增加午检(14:20)和晚检(19:00)

九、各部门若不及时报告,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职责。

6.高庄小学晨检制度 篇六

为加强预防传染病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杜绝传染源在学校传播,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特制定小学生晨检制度如下。

一、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按照区教体局要求认真做好本单位学生晨检工作。

二、负责晨检人员是学校分管领导、校医和经过培训的班主任。

三、晨检时间:为早晨学生入校时间至8点。

四、晨检地点:学校大门口及各班教室。

五、晨检程序:分两次晨检

第一次晨检在大门口,由学校分管领导和校医负责; 第二次晨检在各班教室,由班主任老师负责。

四、晨检内容及方法: 第一次晨检:

1.摸:用手摸学生额头,将体温异常的学生先带到隔离室(学校传达室可作为临时隔离室),再安排专人进行体温测定。

2.看: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面色、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3.问:询问在家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咳嗽、腹泻等症状;是否接触过来自有疫情地区的人员;家中有没有传染病人等。

4.查: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对易感儿童进行检查,同时检查有无可能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携带入校。

校医摸过异常学生后,要立即洗手或擦拭消毒,方可进行下一步晨检工作。

5、根据询问和查看的情况,若有身体发热的学生,特别是出现发烧、头疼、咳嗽、手上出现疱疹等,以及不能确定的症状,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通知家长领回学生,并要求到区级医院诊察,同时办理相应请假手续。第二次晨检:

1、学生进入教室后,班主任有次序的组织学生洗手,并再次进行体温测定、询问、查看晨检内容,记录体温。

2、对第一、二次晨检确诊发热劝其离校的学生,要做好记录,与患儿家长保持联系,电话追踪医院诊断结果;对因病缺课学生要进行病因追踪,了解学生的发病情况、确诊时间、确诊医院等详细信息,并做好登记记录;对晨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出现发热、头疼、咳嗽以及不能确定的症状、现象,要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校医。

3.班主任对病症学生在治疗期间的情况要跟踪,多了解、多关注,做好记录。

4、对确诊为传染病患儿的所在班级,要开窗通风。应进行消毒处理。

五、晨检情况统计。8:30前,校医对两次晨检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将晨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登记,并关注当日情况。如有异常情况,通知家长带学生去医院诊治;如有来自有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国家的发热病人或流感样病例(或与其密切接触的流感样病例)、正在隔离和医学观察人员、不明原因流感样死亡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例情况、生猪养殖场饲养、扑杀(屠宰)等高风险人员流感样病例,要立即上报区教体局体育处和区疾病控制中心。

六、校长负责晨检记录的检查工作,传染病流行期间,每天检查一次。

七、严密注视学校及周边环境情况,一旦发觉或发现有传染性疾病流行,要告知学生及其家长,采取果断措施,以防扩大或交叉传染。

八、学校对饮水、洗手设施要定期清理消毒,有专人管理。

九、晴天,晨检安排在大门口,家长不得入内;如遇下雨天,晨检则安排在教学楼大厅门口,家长不得进入教学大楼。

十、患病学生康复返校时,须携带区级以上医院证明,证明确实病愈,并经校医(卫生保健员)验证同意后,方可入校复课,同时将医院诊断证明或病例复印件留校存档。

7.幼儿园晨检制度 篇七

一、晨检要求:

每天幼儿入园,须在园门口接受保健医生和值班老师的晨间检查。

二、晨检内容:

一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二看:一般情况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三问:个别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三、晨检记录 :

晨检后,保健医需将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下来,并与当班教师一起关注当日幼儿情况,如有异常情况,保健医进行临床诊断决定入园或去医院诊治。

四、告知家长并请家长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工作:

1、来园时必须带孩子参加晨检。

2、疑有疾病或传染病迹象,应主动与保健医生联系,我们将视病情进行全日观察、追踪、隔离。

3、不要让孩子带危险物品。

4、每天带手帕或餐巾纸,勤剪指甲、勤理发,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孙桥镇小学附属幼儿园

8.幼儿园晨检制度 篇八

2. 晨间入园时(8:00),负责晨检人员应向家长询问幼儿健康状况,并按程序对幼儿进行检查,午睡后(2:10)对在园幼儿进行健康观察。

3. 对幼儿晨午检的程序为:

(1) 一摸:有无发热(可疑者测量体温);

(2) 二看:一般情况(精神状态、面色),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手、足、口有无皮疹等);

(3) 三问:幼儿在家体温、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4) 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检查卫生情况,督促幼儿勤洗手。

4. 班上老师在各项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发现异常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尽快离园。对发热病儿做到“三不”即不来园,不上课,不外出。

5. 对在园幼儿的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由检查者负责记录,班上老师登记在《晨检记录表》上 。

下皇庄幼儿园

9.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篇九

一、每天上班前,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员及食堂负责人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晨检和健康观察,及时掌握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食堂从业人员有急性发热、头痛、化浓性皮炎、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将其调离工作岗位,劝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待病痊愈后经医生证明后方可上岗。凡发现有从业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须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二、每天做好从业人员晨检查记录。

10.学校晨检制度 篇十

晨检是发现传染病的.首要环节。为加强晨检工作,特制定制度如下:

一、保证在学生进校门前作好相应的晨检,把好进门关。

二、晨检资料:体温、传染病症状、体征等。

三、向各班主任了解学生缺勤状况及原因,因病请假的,应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状况。

四、加强平时的晨检工作,防止流行传染病爆发。

五、晨检工作状况应及时登记,并按月、年分析、汇总。

上一篇:修水县公安局开展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汇报下一篇:蒲公英的四季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