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

2024-08-23

浅谈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共13篇)

1.浅谈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 篇一

浅谈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无锡市芦庄实验幼儿园金秀澜

【文章摘要】小班孩子年龄小,认知能力较弱,因此容易出现词语贫乏,语音不准,句子不完整的现象,于是我们利用孩子的日常生活,为他们创设与之相适应的语言环境,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小班的幼儿具有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喜欢听别人给他们讲故事,乐于和成人交谈,对成人有较强的依恋感情,所以小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也是幼儿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语言环境教师指导家园合作

《纲要》中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并不是“鹦鹉学舌”,而是要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流,讲话有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小班孩子年龄小,认知能力较弱,因此容易出现词语贫乏,语音不准,句子不完整的现象,于是我们利用孩子的日常生活,为他们创设与之相适应的语言环境,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小班的幼儿具有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喜欢听别人给他们讲故事,乐于和成人交谈,对成人有较强的依恋感情,所以小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也是幼儿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

一、创设与幼儿身心相适应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陈鹤琴先生曾说:“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是最好的教具。”创设一个既有教育作用,又轻松愉快的语言教育环境,是每一个幼儿语言发展所需要的。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他们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为幼儿一生的语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

书作为知识的源泉,是开发幼儿智慧的钥匙,由于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对色彩有强烈的敏感度,而这时正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阶段,我们在班内提供色彩鲜艳并且可操作的布娃娃书,还在班里创设了内容丰富的“baby书屋”,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供了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图书,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老师引导幼儿爱读书,鼓励幼儿自己翻看新图书和自己喜欢的图书,鼓励幼儿用语言及非语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经验,体验交流的乐趣,为孩子创设轻松的、自由的环境,使幼儿在宽松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中能无拘无束的学习,从而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现能力,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2、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以幼儿为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小班幼儿语言表达的活动环境,设置了不同的语言活动内容,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积极的自我体验。如:在开学初,我们将活动室布置成“快乐的一家人”、“可爱的宝宝”等情景,幼儿很喜欢这样的活动环境,老师通过让幼儿看看、说说我的家、我自己,幼儿在认知活动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认识的兴趣,从中增长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从而使幼儿的认知、情感等得到健康发展,促进了幼儿心理健康,达到了活动目的。

二、运用多种适合小班幼儿的有效方法,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4岁的幼儿正处于言语发展迅速的时期,可实际说话时往往用词、发音还不够准确。与生活有关的、已经历过的或带有很大情景性的内容往往能引起他们说话的愿望。因此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幼儿的说与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动中学,在说中动。要选择有童趣简单的内容让幼儿学习,积累幼儿的语言经验。如:在图书角里我们摆放幼儿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左脑开发右脑》、《宝宝爱问的为什么》等,以及图文并茂的小图书、小卡片等。孩子的好奇心强,这些形形色色的图画,形象生动,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便于他接受。另外在教孩子看图书时,要一边看画一边讲,把画页上的内容概括成一、两句话,用简洁、生动、形象、适合儿童口语特点的语言讲出来,这样使孩子感到亲切,便于他们记忆和复述。

幼儿语言的培养不是单一的,它必须和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为幼儿提供轻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成长,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作为教师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1、多方位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思维

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决定了小班学习活动的素材,应来源于孩子的生活中,但却要经过我们教师加工、润色后,才更适宜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因此在活动中,我们的提问设计从“开放性、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出发,让孩子积极回应,快乐对话。如在活动《醒来了,睡着了》中,我设计了“太阳是什么样?”等问题,让孩子们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充分的想象,巩固了孩子对太阳特征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幼儿的经验。

2、多角度提问,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在设计学习活动的提问时,提问尽量想要有所创意,具有开放性,还要以点状提问,多角度设疑,这样才能让他们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来思考问题。如在《熊宝宝的小芽芽》的生活活动中,我就以熊宝宝的口气提问:“我是熊宝宝,为什么我的种子不结果,请你们帮帮我,想个什么办法?”这样,孩子们以角色的身份投入到故事的情境和氛围之中,想象自己帮助熊宝宝想办法,获得帮助别人的快乐。

3、多有效追问,了解幼儿真实想法

在活动中,会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孩子的回答往往是出人意料的。我们不能凭自己的想象肯定或否定孩子的回答,而是面对孩子表述不清或不大明白其含义时多追问一句。在《穿鞋》中,当我问到:“你喜欢穿好朋友的鞋吗,为什么?”天豪站起来说:“不舒服,脚疼。”我追问了一句:“那你为什么会脚疼呢?”“因为我的脚大,他的鞋子太小了!”通过我的追问,让孩子体验到了大胆表达的机会。

总之,让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问题,进而在老师的支持下,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经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幼儿园工作者的面临的一个重任。

三、利用幼儿有效的家园途径,感受亲子交流带来的乐趣

1、家长要做好榜样,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3——4岁的幼儿正处在接受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期,这时候对孩子进行普通话的教育与培养,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家庭中家长以身作则与孩子用普通话交谈,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乐意讲普通话,特别是围绕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与生活,谈一些符合孩子语言特点的,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乐于说、乐于讲,并时时要求她用普通话表达,从小培养幼儿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同时家长应注意用规范的语言来与幼儿进行日常交谈。

2、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双休日家长可带孩子去公园、书店、游乐场所等地,充分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周围的景物,在玩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识事物,鼓励幼儿勇于交谈,如与小朋友、售货员、管理员们进行对话。有时,也让孩子与小动物们、植物谈话。这样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孩子们的内心在想些什么。孩子们的大脑中有了内容,自然会流露出想说的欲望,同时为幼儿的想象插上了美丽的翅膀。

3、睡前讲故事

睡前讲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最温馨最幸福的时刻,孩子依偎在妈妈、爸爸身边,听着有趣的故事,不但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语言的熏陶,此时家长可适当的提问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通过说来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等等,从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推荐报刊书籍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有关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意义,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然后,通过家园联系栏把我们的月、周培养目标、活动

内容,向家长公布;还把语言教学内容如:故事、儿歌印发给家长,这样一来,家园便能向着共同的目标培养幼儿。

总之,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在培养幼儿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将对幼儿语言的训练贯穿在幼儿的全部生活中,多创造机会让幼儿说,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让内向的幼儿大胆说,让爱说的幼儿说得好,让全体幼儿都能说会道,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的共识。

2.浅谈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 篇二

在我国,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为实现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 寻找最为适合的教育方法, 诸多音乐教育家和学者进行了多年的改革和反复实践。从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一直到中学, 每周都有一节音乐课, 对相应年龄段的孩子进行节奏、音准、音色的教育, 特使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学校还将声乐、器乐的学习进入校园和课堂, 丰富音乐教学的手段和学生们掌握、学习的渠道。

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从整体上说来, 应该是立足于早期音乐教育基础之上的, 我们的教育思想也应该是高度重视童年形成性格时期饿音乐教育。根据很多国家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 3岁至7岁的年龄是学习和接受教育最重要的阶段。这个年龄被损害或者被疏忽的地方, 将来很难再得到补救, 这几年对于人的一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 我国古代乐论《乐记》明确记载“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并描述了音乐是以怎样不同的声音表达出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六种不同的心情。所以说如果孩子在6、7岁的时候还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 那么这个孩子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将很难有所成就。只有在这个年龄阶段甚至更早进行引导、教育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后果, 特别是音乐教育。幼儿园园和小学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 现在的社会中, 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 年轻的父母们很少能够对于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给予特殊的注意。而在幼儿园或者小学的音乐课堂上, 这种集体的活动, 特别是在音乐发展的最初阶段, 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这个环境中学习, 再为孩子们创造表演的机会, 是他们能够有更加高涨的热情参与进来并使我们检验教育成果。

好的教材和优秀的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在于要培训好的师资。对孩子的音乐教育最根本的硬件条件还是老师, 特别是针对这个年龄特点的高水平的老师。这就需要我们在许多领域和文化的鉴赏力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培养。能达到这样要求的教师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创造奇迹, 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孩子们可以挖掘的潜能是巨大的。

音乐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和升华, 古希腊时期的亚里斯多德就把音乐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 认为音乐能表现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相互对立的品质和其他性情。在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上, 针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不应该使用僵硬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也不应该将纯理论性的音乐知识作为教学重点, 因为过于具体的讲述、规定, 反而会限制教师表现他们的才能, 束缚他们因地制宜的创造性发挥, 教学方法本身就应该是教师们创造性适于教学环境和对象的天地, 之所谓“因材施教”。但是, 首先要对老师们进行良好的音乐训练, 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精神境界、热爱艺术热爱儿童, 有崇高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我们现在的体制, 基本上幼儿教师都是经过幼师或者师范院校多年综合培养出来的, 都基本上具有基础能力, 但是在教育工质量和数量相结合,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同时积极听取教师的意见, 建立良性的评价与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1]邱月.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环境”再设计.艺术教育[J],

作的过程当中要学习、掌握根据不同儿童的实际情况, 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儿童“互动”的过程, 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种变化。所以说幼儿园和小学校不必采用什么固定的程序, 教师可以在他们所知道的教学方法中选择最适用的, 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灵活的运用实施。

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 怎样找准切入点很重要, 怎么能够让孩子被兴趣引导进来、并始终保持兴趣是一个教师能力的体现, 也是其教学法是否得当的检验。在音乐的四要素 (音准、音色、节奏、强弱) 当中, 每个环节都可以针对孩子们设计多种教授方法, 例如教学开始进行时, 不是急于理论概念的学习, 而是把幼儿时期都耳熟能详以及学习过的歌谣用色彩图画画出来;把他们会唱的歌曲印制成五线谱和歌词。如果能有将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入学校教育, 会使儿童产生极大兴趣, 激发他们的音乐求知欲望。

根据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首先表现在节奏上的特点, 音乐知识的学习二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首先表现在节奏上的特点, 音乐知识的学习首先应从节奏入手。让孩子们用两手交替敲击课桌, 并且唱出相应的节奏“da”做基础练习或者按照熟悉的儿歌音高唱出节奏音节, 同时脚踏固定拍子。以此提高儿童识别节奏的能力。当然, 法无定法, 这些儿童音乐练习都可以配以情景, 在游戏中得以实施。例如:由2至4名儿童分别打击一首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歌曲的开头节奏, 打击后让其他儿童辨别它们是那首歌曲开头儿乐句, 然后让全体同学们歌唱。这是通过节奏音型识别歌曲的练习, 也锻炼了节奏记忆。

如何让儿童识别音的高低、强弱呢?现在很多幼儿园和小学校都开有竖笛课, 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渠道和工具。比如说教师可以用笛吹出音高相差二度、五度的不同音高, 要求儿童用两支手臂有间隔的抬起或者落下表示出他们间的音高差别。在这样的练习过程中尽量让孩子闭上眼睛, 有利于孩子间互不影响、集中精力用耳朵识别。年龄越小音程间隔越大, 随着听力的发展, 才能逐渐分别出相近的音和音程。音的强弱的区别也可以让儿童在游戏中得以学习。可以用肢体动作配合练习, 在唱歌的力度强时, 打开双臂, 力度越强, 双臂越开向两侧;表示弱时, 使双臂收拢, 力度越弱, 双臂越收拢, 抱住双肩加以配合。还可以让儿童站成一圈, 随着歌唱的声音力度变化做渐强、渐弱的练习。渐强时儿童们慢慢的站起, 减弱时则要慢慢的蹲下去, 或者渐强时让孩子们抬低头, 渐强时让孩子们弯腰低头等等, 这也表明了力度的紧张与松弛、渐强和减弱的过程。

好的教学实践不仅仅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概念, 而应该是使音乐的概念、知识联系着音乐的感觉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材在学生已掌握的基础上, 由学生自己发现探新的音乐现象, 只有在这些现象被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时, 才有可能作为真正的知识传授给他们。

没有音乐的生活就像公园里没有鲜花。你可以有公园, 但是没有鲜花、没有花香、没有色彩。音乐使人们歌唱在一起、演奏在一起, 这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量, 是一种使人们精神高尚、充实、健康的力量。音乐绝不是金字塔尖的少数人财富, 它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够接近, 这是最高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 音乐工作者和教育学家们都尝试着寻找道路和方法, 在实践过程中尝试通过儿童教育去达到目的。

[2]苏韬.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中国轻工教育

3.浅谈课堂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篇三

【关键词】审美教育; 课堂;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在课堂上激活学生思维,唤醒学生沉睡的潜意识,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进行兴趣盎然的牵动内心和情感的探究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课题。审美教育在塑造人的感性生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育人健全而完整的心灵和人格方面,有着其他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所以深入研究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下面重点就审美教育在具体课堂中的运用做如下的阐述:

一、体现情感性

情感性是审美教育的首要特性。所谓情感性不仅是指审美教育主要以情感为中介,从而达到以情动人、陶情养性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审美教育中,情感并非仅仅表现为一种单纯的手段,它还是审美教育的直接目的之一。如果审美教育不能开启人的情感世界的大门,不能引起人情感的激动,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审美的目的。而在审美教育中,人的情感一旦被激发起来,活跃起来,就不仅会在学生的心灵中唤起一种新的力量,而且会使学生心中留下持久而深刻的印象。

平时说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定是爱美的,同样一个爱美的人,一定也是热爱生活的。“美趣”与“生趣”就是这样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只有热爱,才会关注,师生之间才会有彼此心灵的接触;也只有彼此心灵的接触才能有独特的发现。婴儿刚刚萌生的细细乳牙,首先总是被其母亲发现的。心灵有时是一根“柔弱的弦”,教师的职责就是时时审视,照料与爱护这种“柔弱的弦”,并扶持它,鼓励它,使之逐渐坚韧起来。

审美教育的全过程都应灌注着人的情感。其实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灌输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培养追求知识的热情。理想教育不仅仅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更重要的是使人们热爱真、善、美。比如欣赏作品时,通过把作家作品产生的背景、所处的时代、作者当时的境遇感受结合起来解读,学生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才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二、以学生活动为中心

同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审美教育是教与学相辅相成、双向互动的关系。但在审美教育中,学生处于活动的中心,教师则主要起启发引导的作用。审美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根本之点在于,审美教育必须组织学生参与并投入审美活动,通过审美活动获得收益。

以活动为中心的原则要求美育以情境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尽管在美育中理论分析、知识传输也起一定的作用,但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营造特殊的氛围,以启发和诱导的方式使学生在一种自由愉快,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潜移默化地得到陶养,则是美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同时也要求美育教师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和语言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多用形象化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也可利用幻灯片、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形象化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的效果。

同时多给学生自己感悟的机会,引导学生注意比较发现。教师不能急于用介绍式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感悟与认识,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获得要创设具体的情境,或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实现,使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下产生共鸣,内化为自身的感受。

三、过程性特征

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理想与情趣,提高其审美的素质和精神境界,而这一目的体现和实现在审美教育的全过程中。如前所述,审美教育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过程,教师组织学生学习音乐和美术,并不是为了表演和获奖,更不是为培养音乐家和美术家,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艺术和生活,培养对艺术形式的感受和表现力。

下面一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审美教育的过程性特征,说北京的某监狱组织犯人来种花和养鱼,取得了明显的改造效果,原来犯人的种花和养鱼,并不是为了种花而种花,为养鱼而养鱼。但就是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一种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和珍惜之情会在犯人的心底悄然滋生。我们课堂审美教育是否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呢?

教学中的训练就应该有这样一种境界。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在阅读感悟中、综合训练中、习作指导中,让学生思维的花朵悄然绽放,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古人评价教育教学时,以“春风化雨”作喻,描绘了一种最高的境界,这是确切、聪明的,“春风化雨” 的轻柔与无声过程正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

四、全面性的原则

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完满人格的建构,尽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每一个方面都不可或缺,但美育却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审美教育是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具体的课堂中,我们平时有更多的强调智育,而忽视审美教育的现象。智育往往侧重于发展和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而审美的教育则致力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其次,智育也可以利用审美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如以情动人、寓教于乐和形象化教学等)来提高教育的效果。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或美感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包括美感教育、美学知识的普及和以美的规律贯穿其中的普通教育等方面,是以追求完美的人生为最终的目的,因而有审美教育为完人教育之说。

我们这次主要关注审美教育对智育的意义。审美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形式教育,即形式美和美的形式的教育。而对形式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是开发智力和创造力的基础。因为对形式的感知和表现的能力,一方面是人的想象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另一方面也是培养人从内容与质料中提炼、概括抽象形式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而想象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又是一切智力与创造力发展的前提。

4.浅谈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 篇四

姓名:左悦

单位:杨店中心校

2012年国家教育部向下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个指南的印发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有很好的帮助,他使幼儿的实施者有了一致的方向。我现在以一个家长和一名幼儿园老师的双重身份谈谈自己在运用《指南》进行教育的看法。

一、《指南》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指南》不是单单试用于幼儿园教育机构的,它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同样也具有指导作用。在《指南》的说明中这样指出:“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因此作为家长也要了解学习《指南》,这样才能把家庭教育做得更好。

(一)《指南》使家长全面细致的了解幼儿教育的内容

1、改变了家长的教育误区

中国传统的家长认为对幼儿的教育就是幼儿会数多少数,会背多少古诗等一些文化知识。如果孩子没别人学的多就觉得自己的孩子太笨。还有的家长家长甚至会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而大大出手,进行棍棒教育。这些家庭教育的方法都是不科学的,会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而现在有了《指南》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家长知道早期教育并非“超前教育”,了解目前这种教育趋势的害处。知道了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要关注孩子每个领域的发展发展,要具有全面性,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特点。所以说指南改变了家长的观念,使家长们走出了误区。

2、明确了教育内容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的内容往往是以自身的理解和想法进行安排的。由于家长的水平不同安排的内容也不同,有些可能是对孩子有帮助的,而有的可能是没有帮助的,甚至还是有害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在家长通过《指南》知道幼儿的教育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又划分为若干方面。如健康领域家长知道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它包括健康的体态,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并且对每个目标又根据年龄段做了细致的划分,每个目标下有附有教育意见。这样的内容安排使家长能很全面很细致的理解自己的宝宝目前发育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这样家长通过《指南》知道了该教幼儿什么,知道如何安排内容才是适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

(二)《指南》使家长知道幼儿具有个体差异性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老师经常说个体差异,而家长对这一点却不是很了解,他们总希望别的孩子会的自己的孩子就要会。

《指南》细致明确的指出了各个的年龄段各个领域的目标,这样家长可以很有针对性的了解自己幼儿学习与发的展的方向。例如在语言发展发面有的家长看到别人的四岁半岁孩子会写自己的名字,而且还会写几个简单的汉子,而自己的孩子五岁却不会写而且人都很困难。这个家长就觉得自己的孩子很笨,而且让自己在朋友面前很没有面子。于是她天天在家教孩子怎么写怎么认,教了很长时间可是效果并不明显。当这位家家长向我说出这个事情的时候我特别心疼这个孩子,我和家长说了很多道理可她好像并不是很理解。现在《指南》出来了,我推荐她看看,因为《指南》中针对每个领域每个年龄段的合理期望,我希望这些对她有帮助。她后来和我聊天说对她帮助很大,他没事就会拿出指南看看,思考自己如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教育。所以《指南》的出台使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时更加理性。

(三)《指南》使家长了解如何对幼儿进行教育。

《指南》中教育建议这一部分很清楚的告诉家长如何对幼儿进行教育,建议很具体到位,家长容易理解。这一部分使家长知道自己要如何引导幼儿。例如在健康领域中有这样一条建议“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在平时我们知道要让孩子多睡觉这样对身体好。但我们并不知道多是多少如何来睡,但家长看到这条建议就很清楚的知道具体的时间范围,午睡该如何来睡。平时有家长和我聊时会说我家宝宝脾气特别大,只要有一点满足不了就大叫。我给他们的建议是他发脾气时你不要理他让他自己发泄一会就好了,发泄完了再解决问题。但现在我看到指南中的这样一条建议“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如: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成人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现在我觉得这条建议比我运用的方法要细致全面的多,而且家长也和知道如何实施。所以说这个《指南》就像一个贴身的老师能有效的帮助家长。

二、指南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一)《指南》使老师明确了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

目标在老师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就像是一个航标,它引领者我们老师带着幼儿向这个方向前进。如果一个老师目标都不明确将不能正确的带领幼儿前进。但目标如果过大或者是模糊也会使老师和幼儿找不到前进的方向。现在印发的《指南》相对于《纲要》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更详细、更具体。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在每个领域所需要达到怎样的目标。有了这个目标老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是也就更有教育性。

(二)《指南》使老师知道要注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作为一个老师不仅要知道幼儿有个体差异,而且还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在指南的说明中明确指出了这样一条。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平时总说个体差异但我们真正按照个体差异来实施来要求的不多,较多还是以一个标准来衡量幼儿。现在学习了《指南》我知道幼儿的学习不仅有速度的差异,还有方式的差异,还有兴趣的差异。所以我们老师要尊重他的差异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重视他们每一个发展阶段。

(三)《指南》使老师明确了自己的角色

我们总是说老师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引领着幼儿陪伴者幼儿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但通过对《指南》的研究学习我觉得老师还是一个解说者,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全方位的解说,发现他们每一个亮点。如我们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制定的活动目标只是一个对幼儿的合理期望,而并非是一个必须要达到了能力。老师不能因幼儿的能力不同而做出判断性的评价。而老师要做的是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根据个人差异提出不同的期望。我认为这样的幼儿老师才是一个真正领会了《指南》意思的老师。

三、《指南》将家长与老师的教育目标统一化

5.浅谈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 篇五

浅谈如何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督导工作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督促检查推进工作落实,具体指导推动任务进展,各级党组织分别向所属单位派驻了督导组。督导组各项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活动成效,直接影响群众信任。如何按照中央从严治党要求,强化督导措施,严格督导过程,提高督导质量,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交出一份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让所督导单位敬佩的答卷。笔者谈以下几点粗浅认识:

一、明确职责、摆正位置。

督导组承上启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主要任务是按照活动要求,向所督导单位提出工作建议,指导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加强督促检查,了解所督导单位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解决;同时把好关键节点,审阅活动开展各项重要材料;对所督导单位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作风情况作出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任务就是责任,责任就是动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央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正“四风”,修身养性,把思想统一到群众路线上来,意义重大。督导组作为各级党组织的“钦差”,既要对党的事业负责,从严要求做好督查工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又要联系被督导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好帮助、指导工作。把党组织的殷切期盼带到基层,把所督导单位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查摆出来,加以整改,打造风正、气顺、人和的工作环境,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和谐的政治保证。

二、提高素质、乐于奉献。

笔者认为督导组要全面完成督导工作任务,首先应从自身做起,务必做到政治合格、素质过硬、乐于奉献。

所谓政治合格。就是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统一到总书记一系列讲话要求上来;在行动上深刻理解和把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深入学习,吃准吃透中央精神,把握准开展活动的程序及方法,促各单位既把“规定动作”做到位,又把“自选动作”做扎实。同时还应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党员领导干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治病”是手段,“健康”是目的,最终实现打造奋发有为治黄干部队伍的目标。

所谓素质过硬:“打铁先要自身硬”,没有一支党性强、业务精、作风正,特别能战斗的督导队伍,督导工作就难以富有成效地开展。因此督导组成员要具有公道正派的品行,客观实际地对待每一个同志;要具有严谨细致的品行,严肃对待工作,认真坚持原则,准确把握政策;要具有求真务实的品行,真抓实干,扎扎实实地做好督导工作。同时按照刘云山同志“不接受宴请,不收受礼品,不游览名胜,用模范行动做好督导工作”的要求,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廉政纪律和保密纪律。

所谓乐于奉献:教育实践活动督导工作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要做好此项工作,就要有一种任劳任怨、勇于奉献的思想境界。督导组处于上层与下层的中间层,如教育实践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就是党组织失察,督导组失职。当前所督导单位的工作正处于伏秋大汛及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达到开展活动与实际工作两不误?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同时在查摆问题及整改落实中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可能不理解、不配合;学习讨论中可能思想认识不到位,具有厌倦情绪。这就要求督导组要因势利导,多思、多想、多谋,摆正各种关系,加强协调沟通,善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乐于奉献,努力工作,确保活动不走过场。

三、踏实工作 务求实效。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所谓督导,就是既要督查又要指导。只督不导,督就会缺少方向感;只导不督,导就少了力度。不督不导,那就成了“泥菩萨”。督导组不辱使命,就要把握好“督”与“导”的关系。事前研究制定督导工作方案,确保工作程序不乱;事中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工作安排;事后总结工作经验,提出意见建议。从严要求做好督查工作,从实际出发做好指导工作。笔者认为重点应做好指导、引导、疏导及督查、督促、督办等具体事宜。

方法上指导。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是重点。指导所督导单位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及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通过学习,把握实质,明确方向,才能有效开展讨论;查摆是难点。在民主测评、讨论分析、召开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查摆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四风”问题;整改是目的。找准“病因”,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党的一贯宗旨。因此督导组要牢牢抓住学习、查摆、整改三个关键环节,采取会议、谈心、调研等方法推进活动开展,工作中积极的给予指导,确保方法得当、效果明显。

程序上引导。教育实践活动分为“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阶段。引导被督导单位切实把“规定动作”做扎实、做到位,鼓励探索符合实际、富有特色的“自选动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解决问题、取得实效。同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引导所督导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活动安排到位、征求意见到位、对照检查到位、整改落实到位,推动加强制度建设,保证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思想上疏导。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开门搞活动,督导组多到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多到党员群众中听取意见,多到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争取最广大党员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因地制宜更好的开展督导工作。督导组担负着督查指导的重任,业务上要精,思路上要明,学习政策理论,开展工作研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督导工作,争做开展此项活动的专家,给党组织当好参谋。并加强与上级党组织的沟通,加强与所督导单位的协调,遇事多商量,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时间和进度,保证督导工作“顺水行舟”。

查摆问题督查。督导组要敢于坚持原则。做好督查工作,落实动员会、民主生活会、专题讨论会党员领导干部问题查摆情况,对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肤浅空泛的、查摆问题避重就轻的、自我剖析浮光掠影的、没有把自己摆进去的,都要及时指出,予以纠正。

整改问题督促。督导组要善于开展工作。督促学习讨论、工作总结、制度清理等具体事宜。对所督导单位集中整治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特别是要对中央《意见》中明确的四个方面情况督促整改,切实解决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并督促所督导单位建章立制。

处理问题督办。督导组要坚持持之以恒。特别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督办工作,当时能够解决的立即办,近期可以解决的马上办,一时不能解决的跟踪办,并采取回头看的方式,了解所督导单位问题解决情况。只有不走过场,群众才能信服。

6.浅谈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 篇六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信息形象化、生动化、综合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因人施教,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获得全面的发展,较易地达到教学活动最优化的目的。

1.1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动力。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信息形式多样化、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趣味盎然的情境,设计引人入胜的情节,再现生活景物,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不产生疲劳、自觉的状态下,集中注意力,轻松、愉快、自然、主动的学习。

在大班语言文学活动“ 蒲公英”中,我一改往日看图片听教师朗诵的传统教法,而是为幼儿选择了一段关于蒲公英的短片进行播放,并在播放的过程中配乐朗诵。优美的音乐声中蒲公英静静地绽放,微风拂过,白色的绒毛随风轻轻的飞起,比柳絮还要轻,就好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积极地交流自己的感受。

1.2优化教学内容,巧妙解决教学难点。

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对于抽象的现象、知识或抽象的概念往往不易理解,借助多媒体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利用图、文、声、像等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内容,把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把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教学知识变为生动形象具体可观的事物,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从而使幼儿得到较多的感性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

例如:在大班科学“地球的好朋友――太阳和月亮”活动中,其难点是让幼儿理解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关系。(教育论文 )在教学中我充分的运用课件,以拟人的动画形象模拟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关系,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的呈现在屏幕上,公转、自转的概念形象化,清楚地表现出三者的运转关系,使幼儿轻松容易地获得了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知识经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1.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缩短教学时间,教师依据教学的需要,可以对画面、声音进行主动调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从而使看不清、看不到的东西变得触手可及,大大增强了教育的表现力,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宫的协调作用,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 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小树叶”中,重点是教会幼儿制作沙画的技能,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的示范只能面向部分幼儿,遮住的幼儿不能同时学习到该技法,教师经常需要分组示范,这样不但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而且教学效率不高。运用多媒体技术后,教师通过使用实物投影器进行示范讲解,不但解决了教师示范遮挡幼儿视线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示范图像小,不清楚的问题,幼儿不但看得清楚,听得明白,而且缩短示范讲解时间,使幼儿有了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

1.4因人施教。

幼儿由于遗传、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力会参差不齐。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可能在同一活动中因人而异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这样便会阻碍教学最优化,不能使每个幼儿都达到“最近发展区”,而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流向、流量和进程,适应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灵活方便。

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加减”中,教师在讲授新知时随机调控,根据幼儿的学习掌握程度适时开展巩固练习,如果幼儿学习较快就可以多举一反三完成练习题,如果幼儿学习较慢就可以多举例讲解示范,帮助幼儿理解内容、掌握方法,这样,教师就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人施教,达到教学最优化。

1.5创造氛围,实施艺术美感教育与情感教育。

利用多媒体能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幼儿对大自然、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感受自然美、艺术美,并从中受到情感教育。

如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天安门”中,教师通过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节日庆祝场景的课件,使幼儿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天安门的雄伟、壮丽。当观看到升旗仪式时,有些幼儿情不自禁地哼唱起国歌,有些幼儿还离开座位站起来行注目礼……在活动中,幼儿不仅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到天安门的雄壮,而且从情感中体验到中国人的伟大和自豪,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幼儿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充分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但是多媒体的不适使用也会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2.1多媒体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要与传统的手段有机结合。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从而优化教学活动,使幼儿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切不可牵强附会,搞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滥用多媒体。例如在诗歌“小熊过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以童话的形式呈现诗歌的内容,但是不能取代传统的分句教学,否则容易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幼儿的诗歌学习。

2.2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时,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坚决克服重教轻学,以教代学的倾向,始终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着重于激发、促进指导幼儿的学习。同时,也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人机交互不能取代教师与幼儿间的交互作用,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策略融于课件的合理运用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8 以内的加减”中,教师把 8 的分合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幼儿,花园里有5只蝴蝶,又飞来了3只,最后出现 “?” 的画面,当幼儿看到这些场景时其实心中已经明白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了。

2.3运用多媒体技术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该用时慎重选择应用,力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不必要的媒体形式最好不要出现,以免干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占用教师必要的讲解、幼儿的思维活动时间。例如在大班美术绘画活动“熊猫”中,重点是让幼儿描绘出熊猫的各种形态,教师只需要利用多媒体边播放轻松的音乐边呈现熊猫的一些生活片断就行了,而不必要在此过程中过多地利用声音媒体讲述熊猫的生活习性,这样做容易干扰教学重点,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2.4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在发展感官的活动、手工操作活动及社会实践性活动中即是如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优选适当的教学策略,不要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新颖性。如在中班社会性活动“不要和陌生人走”中,教师只用为幼儿设置游戏场景,不必要辅之以多媒体技术,让幼儿在实际的角色扮演中学习自我保护知识。

7.浅谈动画教育中的教学与实践 篇七

动画是一门综合类学科, 它既有普遍性又同时具有特殊性。普遍性表现在它与其他门类学科有着莫大的联系, 动画专业包含了文学编剧、镜头语言、美术设计、表演、音乐、光影效果等等。动画的教学正是将这些与之相关的学科门类与动画创作进行系统而有效结合, 提供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它的特殊性在于, 动画是一门虚构的艺术, 在动画片中出现的角色, 场景, 色彩, 甚至是光线效果都是人为创造出来的, 而这些虚构的事物必须是看起来合理的, 否则就不能被观众所理解与接受, 因此动画的创作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之外, 还必须要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 这就要求动画的创作者拥有相当强的实践能力。另外, 与动画相关的影视语言、技术表现等手段都在随着观众接受能力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着, 脱离实践, 理论知识也将停滞不前, 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动画专业的学习需要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 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课堂老师的讲解上, 那所教育出来的学生永远也只能是在纸上谈兵并且是对过时理论的老生常谈。

由此可见, 在动画教育中, 课堂教学提供的是系统的动画基础知识, 脚踏实地的投身动画创作则是对动画人才能力的更进一步提升, 因此, 在我院两周实践教学的安排下, 作为动画专业指导教师, 大胆的将正值二年级的动画专业学生拉出课堂, 面对社会, 将教学引向实践。在课程开始之前, 指导教师就为学生努力创造实践平台, 结合南宁电视台具体项目进行教学实践计划, 在接到项目之后, 全班十六位同学根据各自特长分为5个小组分工合作, 每组独立完成一部时长为2分钟的动画小短片, 创作时间为两周, 风格形式不限。在整个创作过程中, 全班模拟公司制作方式运作, 实行组长负责制, 即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组长统筹各项工作以及负责在组员与指导老师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小组成员工作必须听从组长安排。

第一阶段:选定剧本。各小组选取所要表现的内容作为剧本, 选定题材后要开始收集大量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深入研究, 比如其中一组创作的剧本为《高斯的故事》, 为了让影片表现得更合理, 他们需要了解高斯这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环境因素以及他的性格、爱好、具体行为, 还有围绕他所发生的事件等等, 只有在对故事有了深入的了解, 才能更好的为剧本进行丰富与润色, 从而使得故事能够顺利的展开。在对所表现的主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 要开始确定影片的表现风格, 由于对各种风格偏好的不一, 组员间容易产生分歧, 这个时候组长要积极发挥协调作用, 老师亦要进行具体指导。经小组讨论决定出统一的影片风格之后, 各成员在组长的安排下开始分工, 分工主要为三块, 简易分镜头脚本绘制、场景设定以及角色造型设计。这个阶段安排时间为三天, 虽然时间有限, 但是非常重要, 剧本一旦确定下来, 之后的工作就要严格地按照剧本的要求进行下去, 所以在前期对于剧本的考量必须端持严谨态度, 否则后期工作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第二阶段:制作。剧本, 场景, 角色, 镜头基本确定之后, 就可以开始后期制作, 由于时间与场地及一些硬件设施的限制, 同学们选择相对较好掌握的FLASH软件作为制作手段。制作阶段是一个反复论证与修改的阶段, 各小组利用两天时间完成影片片头或者影片片段的设计, 然后全班组织进行一次集体看片, 先将各组所制作的片头、片段、角色设定等图像资料在大屏幕上逐一播放, 创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整体构思之后, 请全班同学作为观众进行点评并展开讨论, 讨论过后, 各创作小组根据观众所提的建议对自己的作品开始第一次的调整。当然, 并不是说所有的建议都是符合本组影片表现的, 所以在收集了大家讨论的重点后, 创作小组内部还需要根据自己再次分析, 为影片制定修改方案。全班讨论在整个制作环节中是十分重要的。首先, 在这个过程中打破了组与组之间的界限, 在学习其他创作小组优点的同时, 也认识到自身的缺点, 在进一步的动画制作中更明确本组的方向。同时, 组与组之间作品的对比, 也会在班级中形成积极良性的竞争状态。其次, 让创作者脱离主观的视角, 以更加客观的角度观察自己所创作出来的影片, 这种视角的转换有利于学生摆脱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 创作出更符合观众喜好的动画片。第三, 有助于老师对各组作品风格, 创作思路有进一步的了解, 进而能够针对每组影片所出现的问题具体指导。

待各组影片基本完成后, 全班再一次坐下来集中播放作品并进行再次讨论, 因为有之前工作做准备, 所以这一次大家基本都是在保持大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对影片进行细微的调整, 如音效的调整、画面细节的完善、字幕添加等等。在这次讨论中除了对作品相互点评之外, 还有重要的一环, 就是各组成员对本次创作过程进行自我工作总结, 将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面对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方法, 以及学到的经验整理成文字表述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比如, 有一个小组在总结中提到, 由于该组成员全是女孩子, 所以在剧本构思方面她们发挥了女孩心思缜密的特点, 在对一些细节的观察与表现较为细心, 设计的风格也比较讨喜。但同时, 软件的操作也成为了她们的薄弱环节, 除了根据工具书学习之外, 在具体操作中遇到问题, 她们亦会上网查询或是请教同班的软件高手, 在各方面的帮助下最终解决问题, 通过问题的解决也使自己的操作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有不少小组的成员基本上是第一次经历制作一部动画从头到尾的完整过程, 虽然有过去课堂上理论知识作为指导, 但是具体到制作时, 也遇到了许多想象不到的难题, 如, 镜头内时间的控制、动画中间帧的增减、前后镜头的衔接关系、音乐与画面的配合等等, 这些问题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逐一克服。

总结此次教学实践周, 对同学们起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首先, 通过对专业理论的不断实践, 加深了对本专业的认识。除了以前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之外,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还遇到了许多之前预想不到, 需要他们去思考去解决的具体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与总结, 大家对本专业的认识更加深刻。此外, 一部影片的完成在增加学生成就感的同时也加大了他们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在完成此次影片的制作之后, 都积极主动的开始筹备下一步作品, 并表示, 在这一次创作中所积累的经验他们会带入今后的创作当中。其次, 结合社会课题进行实践, 让同学们脱离象牙塔的保护, 对社会需求有了更直接的了解与体会, 慢慢脱离过去以个人为中心的创作思想, 更多的站在观者角度进行创作。同时对社会需求的了解也帮助学生更加明确了自己将来的学习方向。最后, 动画是一个团队合作的事业,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 学会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对工作责任感的初步培养。

摘要:本文通过借鉴动画教育先进地区的经验, 结合广西本地动画产业发展现状, 将课堂带出社会, 将教学引向实践, 力求摸索出一条适合本专业发展的特色道路。

8.浅谈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 篇八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改革 酒店与旅游业 教育与实践

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高等教育改革要从中国的国情和现实出发,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当前我国社会最大的特点是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封闭转向开放。当前中国面临三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旅游教育改 革,要转变计划经济下、封闭状态下的办学观念和办学模式,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旅游高等教育的需求,满足社会 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实现三大任务贡献最大力量。 但是,我国旅游院校教育与实践还存在很多问题, 高等旅游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王文君,2000):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在专业课的教 学中,存在重课堂讲授,轻学生参与;重技能操作,轻知识应用,致使学生应用能力差异成普遍问题;实践环节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中国大部分院校的旅游专业实 习,由于企业不配合,学校不重视,并没有达到实践的目的。学生在实习单位充当劳动力,无法进行管理实习或换岗实习。而且将来毕业生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与 此休戚相关。

同时,在旅游院校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旅游院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包括旅游信息化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可能仍然无法满足现代 旅游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这其中有学生及旅游企业的因素,但作为未来酒店旅游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的旅游院校,特别是高等旅游院校,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旅游 院校应探索方法并根据现代旅游业的实际要求调整教学的课程,注重实践教学,扩大学生知识面。专业课的设置在以学科和知识逻辑为依据的基础上,学校应该了解 市场需求的变化,只有满足顾客需求的生产才是有价值的, 因此,深化改革高等旅游教育与实践的结果应该是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这项工作要求高等教育不仅满足社会的短期需求,也能够满足社会的长期需 求, 因此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预测工作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文下载htt 陈肖静(2000)指出,高等旅游教育供给必须满足酒店旅游产业需求, 只有与产业实践

相关联, 高等旅游教育才有根基。脱离产业需求,高等旅游教育就是空中楼阁。旅游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就是不断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高等旅游教育改革必须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 明确目标和定位, 才能走向规范和成熟。学校与企业要结成难于割舍的纽带, 通过校企的密切结合---更多更好的创造学生相关能力实践操作的机会,这必将为高等旅游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新的办学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也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创造充分条件。旅游教育和旅游行业如果紧密联合起来共同发展,成为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于是很多问题就能顺利解决。

从 世界范围看,旅游院校课程改革正在向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活巨变的更高水准的综合化方向发展。在此全球课程走势的宏观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未来课程之 发展自然也将顺应此大势。既有单一学科的综合化,也有整个课程系统的综合化,强调传统课程、跨学科课程并存,必修课与选修课互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 渗透,做到优化和有序,以利于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课程形态的整体化,则意味着课程的学术性和实践性并重。这两者并驾齐驱, 将推进我国旅游专业跨世纪课程形态建设中的学术性和应用性紧密结合的大趋势。

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超越我国传统的单纯“以课 堂教学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固定僵化模式,应体现现代教育的智慧、能力和发展一体化综合的特色。 高校旅游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但它又不能是唯实践至上,依附于实践的功利目的,而成为实用主义的教育版本。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 旅游教育具有的科学性,应体现在它应有自己内在的思想体系和核心,这些正是构成旅游从业人员智能素质的重要基础;旅游教育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它不 是纯学院式的封闭教育,它有自身强烈的行业特点与明确的目标性。因此,实践目标应成为指导高校旅游教育改革具体过程实施的方针和检验评估旅游教育成效的重 要标准。

参考文献 1. 王文君 (2000 ) <中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比较研究>,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第11卷第1期,第21~26页。

9.浅谈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 篇九

许多老师对智障儿童进行康复教育时,往往只注重了文化知识或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技能的训练,使所传授知识过于呆板,脱离实际,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厌学现象发生,使得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对智障儿童的劳动实际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智障儿童最有效的康复训练.第一、通过劳动实践可以开发智障儿童的智力.首先劳动实践在智障儿童的认知及概念形成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由于劳动实际过程中,我们所接触的劳动环境,劳动对象是最直接,最真实的东西,它们显得最直观,也就很容易使人明白和认识.这样旧使人很容易思考,也就有利于头脑中概念的形成.当智障儿童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实践活动时,就会接触到许多的工具,如桶,盆,镐等,在接触中,智障儿童逐渐对这些工具产生印象,这是桶,那是镐,经过反复的使用这些工具就会形成了“桶”和“镐”的概念和印象,接着对这些工具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但形成了概念而且明白了这些工具的结构,用途等,这样的概念形成过程就简单多了,比起单纯的课上讲解显得容易多了,这对智障儿童来说,效果就更明显了。

其次,劳动实践能完成许多在课堂上无法用语言表达或 亲身感受的东西。象我们给学生上“锄禾”这节课时,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去体会,理解诗中的意境,可想而知对这些智障儿童来说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就是教师的描述在真切也不会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如果通过实践活动,用真实的情境和场面,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在烈日下进行一次锄禾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诗的内容,知道“一粒米”的来之不易。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才容易记住,同时在活动中对学生也进行了思想方面的教育,学生学得自然,老师教起来也轻松,教学效果会更明显。

另外,智障儿童最大的困难是他们不能看见和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他们一旦离开了“事实”就对事物关系不能思考,通过劳动实际却使学生能明白许多复杂的道理,以及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我们对智障儿童教“水的用途”时,如果凭空的课上讲述,把水的用途机械的逐一罗列出来,这样学生很难接受,也很理解,可是如果我们通过劳动实践的方法去教这节课就容易的多了,在课前我们组织几项活动,让学生去洗手去洗衣,让学生植树浇水,让学生打水喝......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回忆总结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水的用途,水可以浇花,洗衣,饮用等作用,这样的教学就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在劳动实际中学生亲身参与就使知识明朗化了,学起来当然容易的多了,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

最后,劳动实践使智障儿童善于动脑,勤于思考,促进 他们心理过程的发展。思维和想像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丰富而正确的事物表象的获得。在劳动过程中,孩子容易形成正确的事物表象,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这些知识在劳动过程中要经常的反复重现,便于牢固的保存在孩子的头脑中,起到强化训练的作用,通过看和做,听和说,孩子能实际的感知物体的各种不同的行状,色彩,表面性质等多方面的特征,形成正确而丰富的表象。这些为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营养,有助于克服各方面的障碍。在我组织的擦玻璃活动中,因为窗子高处的玻璃够不到,这怎么办呢?孩子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尽量把脚翘的更高些,但还是不能解决,有的同学就会动脑想办法,结果搬来板凳,双脚踩上去,问题便解决了,这一简单的搬凳动作,却是孩子动脑思考的结果。当困难摆在智障儿童面前,他们就要去思考,想办法去解决,这要通过心理活动来完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孩子的脑转动了,就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有的同学虽然搬来凳子,但放的位置太靠窗子,身子紧贴着窗子,擦起玻璃来太吃力。有的同学就会移动一下凳子,这样擦起玻璃就灵活多了,虽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另一问题又顺利解决了。这样的过程是动脑的过程,思考的结果,心理活动的作用,因此陶行知老先生一贯主张“在劳力上劳心”即在劳动中活动脑子,善于思考,勤于学习。

第二、通过劳动实际可以补偿智障儿童的缺陷,并发展智障儿童的能力。

智障儿童大部分都存在感官方面的障碍(器质上的或机能上的)象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运动障碍等,这些障碍的存在,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等方面的接受能力,但是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可以帮智障儿童补偿这些功能的缺陷。我们人体机能的任何功能都是在劳动实践过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劳动活动中,对各种感官功能的形成也最容易。丧失了的功能也可以得到恢复,有缺陷的功能可以得到补偿。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要积极的参与,而且各器官之间彼此要经常反复的协作与配合,在实践过程中能使智障儿童的各种器官得到锻炼,使其功能水平不断提高,使器官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从而协调完成各种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智障儿童会和各种各样的人、事、物相接触。当他们面对这些人、事、物就会产生各种刺激,在产生刺激后,智障儿童就会做出反应,这样他们就会和人产生交流和学习,对事就会产生态度和看法,对物便产生了表象认识。在人、事、物的刺激下,智障儿童就会提高各种能力。在与人的交往间便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做事就会提高思维和逻辑能力;对物的观察会提高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第三、智障儿童的训练目的就是让他们自食其力或为有用的劳动者。这要通过劳动实践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费尽 心思去康复教育这些智障儿童,其最终目的是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同时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就离不开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就必须以此为中心去训练这些智障儿童,让他们去接触劳动,懂得劳动,并参与劳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独立自主的完成基本的劳动任务,做些最起码的生活自理劳动,做一些之家务劳动,能够自食其力,解决个人的生活问题。

大量的成功案例也为我们证实了劳动实践活动的意义深远,令我们不可忽视。我校有位学生叫贾庆龙,他是一名智障学生,起初在班级中属于一般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差,社会交往能力不高,劳动技能也不强,生活知识面狭窄,三年前我校举办了首批劳动技能培训课,让他参加校内劳动教育,曾经让他做过保洁员,让他打扫校园卫生;让他做过澡堂管理员,负责澡堂的卫生工作;通过锻炼,把他安排在伙房工作,开始只让他帮助择菜、提水,渐渐的在适应工作的情况下能独立的进行切菜机的操作,还能操作电动土豆脱皮机等多种厨房机械;现在的他已不是一名依靠父母挣钱来上学的学生了,已能自食其力,成为学校的一名职工,学校已不再收他的学费,而给他每月发工资,给他各种福利待遇。通过这几年的劳动实践锻炼,他的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语言表达流利了,有序了。记得有一次由于我校的技校 学生与门卫发生了冲突吵起架来,正巧贾庆龙返校遇上,目睹了全过程,回来后马上讲述整个事件的过程,虽然不是十分周全,但事情基本能表达清楚了,我感到太惊奇了,惊奇地不是吵架的事,而是他的表现,真是令人吃惊。在劳动的过程中贾庆龙不但从语言表达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热切在社会交往能力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前不久有位同事请喜宴,他老早就得知了,并主动给这位同事祝贺,宴席上他还主动为新人敬酒祝福;经过劳动实践贾庆龙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是劳动实践的结果。在我校像贾庆龙这样的成功案例还有许多,如现在走上工作岗位的徐燕妮,她以前也使我校的学生,但通过劳动实践培训,现已在伙房的面点间工作,为学校的师生服务着,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技能教育,先后成立了各种劳技小组,对这些智障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教育,现如今的拖把制作实践活动,洗衣活动等。

10.浅谈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 篇十

关于自主学习的定义有多种,目前,我国学者对自主学习的认识有一个共同之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这说明自主学习依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个交互作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不能割裂、对立教与学的关系,把自主学习等同于学生自己学习。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经过长期的学习过程训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步发展成为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依托网络环境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网络教育的运作,给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提供了巨大的自主学习空间,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学习材料、活动场所、学习方式和手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服务体系。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是满足个性化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物质条件。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师生处于“准分离”状态,使得学习者不得不处于“自主”的学习状态,这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策略上从机械、被动学习向研究型、效益型的灵活性学习转变,在学习形式上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向以自主学习为主,辅之合作学习的方式转变,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要求,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然而,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成人学生在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自我控制方面还不能适应网络学习发展的需要,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班级面授教学过分依赖,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不习惯面对计算机屏幕进行阅读、思考和记录;不善于在网络上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不善于利用,更多习惯文字印刷教材;学生自学中的孤独感和“人机”对话中的枯燥感,急需得到教师周到的引导和帮助。因此,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显得十分必要。

通过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分析和总结,我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是可以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引导策略来逐步实现。

1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的指导是学生能顺利自主学习的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得到教师的协作。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方式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发布、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学的实施、学习的进行、教学效果的测试与评价,并利用各种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互式学习、交流讨论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诱导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挖掘学习潜力,指导学习方法。成人学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经历,尤其关注知识的实用性,在学习过程中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利用网上在线平台作业的布置、批改、审查、提交过程,指导学生消化理论知识,借助协作小组和教师的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直接将知识向能力转化。作业练习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充分利用在线平台的实效性抓落实,效果比较明显。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情境下,教师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精心设计组合教学要素,开发、编制出操作性强、实践性突出、形式新颖的作业,有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深化巩固学习成果,从而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

2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在课程学习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习者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个性特点、认知能力的不同,帮助学生确立具体、适当的课程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课程大纲、教学实施要求设置具体的、近期的、可以完成的学习目标,学生必须针对自己的需求、客观条件与环境,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连续、均衡性地实现学习目标。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课程实施方案细则安排的进度表提交一份学习计划,交课程教师审定,在一学期内教师要随时对照抽查,了解学习的进度,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检查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引导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规律,有意识的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的能力。3加强学习时间管理

成人学习,往往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时间较少。教师要尽量指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有效地利用零碎时间,增加学习的节奏,强化时间意识,规范自主学习的行为,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最大限度提高学习的时间利用率。在实践中引导学生选择参加课程导学、疑难解答、期末复习的面授辅导;在自主学习时间里适时参加在线平台互动区的讨论;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等,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学生有效的学习。

4建立学习自信心

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自主学习的成果,从而获得成就感。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在线交互平台为师生、生生之间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学习信息和资料,共享学习方法和心得创造了条件,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线讨论,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进行相互合作、交流和帮助,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在学会运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主动建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学习信心。注意在评价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师不仅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而且还要不定期地抽出时间来检查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学习反馈。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标引导、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指导实践中,学生基本能够初步作出适合自己学习计划,能够主动调整、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一部分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选择、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自我监控、学习的坚持性等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

自主学习的目的不是对学习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已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完成知识的再创造;也不是学习过程的简单复制,而是学生在治理自己的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形成学习技能和发展个人能力的目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互环境,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管理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良的服务。这不仅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真正自主学习的要求。教师只有对教学规律不断研究,主动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才能科学指导,才能有效引导和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保证学习的质量,淡化学生对面授,对教师的依赖,为全面实现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1.浅谈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 篇十一

摘要 目的:1岁~3岁早期亲子教育。方法:根据哈密基地1岁~3岁早期亲子教育需求与现状,通过亲子教育的环境创设、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等的综合研究,填补哈密基地1岁~3岁早期亲子教育空白,探索早期亲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并加以推广应用。结果实现适合哈密石油基地早期亲子教育方法,全面做好油田1岁~6岁学前教育基础工作。得出4点结论。结论一:符合1岁~3岁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环境;二、针对不同层次家长的不同需要开展亲子教育的策略与方法;三、汇编适合1岁~3岁早期亲子课程教学展示页;四、完善亲子课程。

关键词 亲子教育 敏感期 吸收性心智

一、项目背景

研究表明1岁~3岁这个阶段是孩子一生中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孩子最快乐、潜能开发最省力、效果最好的时期。

而现阶段基地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婴幼儿智力开发,轻个性、情感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过多限制、过度保护导致许多孩子自理能力差,自主性差;同时,有些家庭存在隔代抚养或请保姆照管孩子,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生疏。所以,为了进一步推动石油基地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实现基地l岁~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的普及化,提高家长的科学教养水平。开展1岁~3岁婴幼儿早期亲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使早期教育更为系统全面,更具专业性,为孩子从诞生那刻起就步人健康成长的轨道提供机会与条件。

1.现状分析。(1)幼儿情况。哈密石油基地l岁~3岁婴幼儿普遍是在家中,由老人或保姆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包办教养婴幼儿,或者任由婴幼儿自由发展,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安全第一就可以了,忽略了婴幼儿身心成长的关键期。

(2)家长。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如何教育却大有学问。目前,基地家长对3岁前婴幼儿的教育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重养轻教;重智力轻品德;缺乏教育孩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此外,望子成龙的父母们还有一句口头禅:“绝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所谓起跑线指的就是学校教育,很多家长不惜一掷万金,从小学到大学,为孩子层层铺平道路。实际上,许多家长却忽略了人生的起跑线从0岁就已经开始了。 还有一部分家长开始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但是不知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和指导婴幼儿参与活动。

2目标。(1)探索油田l岁~3岁婴幼儿早期亲子教育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全面发展。(2)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同时指导家长掌握科学、规范的亲子教育指导方法。f3)通过亲子活动的实施,促进亲子教育教学及师资专业水平素养能力不断提高。本课题研究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二、前期准备

1.做好亲子班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的素质决定了亲子早期教育基地的起点与发展,为了使亲子班的教师掌握1岁~3岁幼儿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为早期教育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我园注重对教师进行了早期教育培训。学习了1岁~3岁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皮亚杰的建构论为理论基础,结合陈鹤琴教育思想与理论(家庭教育理论为主)、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等,探索亲子班的构建与发展、形成适宜的亲子教育活动内容与方式。同时为提高老师的教育技能我们请进“喜洋洋早教中心”的老师进行亲子培训,为了丰富亲子班教师的各方面知识,购买了相关书籍《亲子教育活动》《O一3岁宝宝智能全书》《阳光宝宝在成长》《亲子教育方案系列》《快乐亲子同》《婴幼儿学习活动指导手册》《儿童感觉统合训練实用手册》等相关的书籍和光碟。

2.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1岁~3岁幼儿创设适合活动的环境。中心在筹备亲子班工作中,从场地提供、设计装修、师资的培训、教具材料的配备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亲子班开办过程中,从上至下,从行政管理、卫生保健以及教育教学、家长宣传等细节工作层层把关,确保亲子教学活动高质量的开办。

根据l岁~3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第二幼儿同将二楼的两间教室进行了美化改造,在环境创设中体现五大要素:安全第一、绿色环保、温馨童趣、适宜活动、功能配套,突出“亲、静、软、明、趣”五大特点,为婴幼儿及家长提供了一个宽畅、明亮、舒适、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对地面进行了多样化处理,在地板上铺了地垫、地毯等。选用儿童喜爱的形象、色彩鲜艳的墙饰使幼儿感到了温馨的氛围。

依照婴幼儿玩具配备目录,按照幼儿发展的目标,配备了攀爬滑行、弹跳、摇摆平衡、球类等综合练习类的玩具、以及搬运搭建、拖拉推走、投扔滚趴、穿编套叠、敲打转拨、舀夹、感官感觉等五大类百余种玩教具。

同时为家长创设了交流平台,为家长提供了休息的沙发、饮用水和育儿刊物,是等候宝宝的家长交流、学习的场所。

3.调查与招生宣传。(1)调查。我同自筹备开办亲子班,对所在的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七区、八区、十一区等小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走访了两百多个家庭。深入到防疫站了解各小区内1岁—3岁婴幼儿的情况,详细记录了孩子的人数、名单及家庭情况。

通过对基地200名家长现场问卷调查、交流。

可以看出油田早期亲子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家长对早期亲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理念缺乏。

②隔代教养和保姆照顾偏多,亲子情感生疏。

③幼儿生活习惯差,自理能力弱、个性发展以自我为中心。

(2)宣传。向小区居民、家长发放宣传早期教育的传单,使他们了解早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开通网上宣传工作,向小区宣传亲子教育的宗旨、亲子教育的各类活动、1岁~3岁早期教育的意义及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三、亲子教育的实践与实施

1.婴幼儿方面。(1)幼儿情况:由于幼儿的年龄、个体差异不同,制定了科学的、合理的教学内容,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关注、得到均衡的发展。设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发展需要的班级及教学目标。根据1岁~3岁婴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对婴幼儿进行3个月一个年龄段的分班,共分为6个班。

(2)课程设置与买施。亲于教育是在一种真买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参与指导,是实现活动与指导的融合。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相处,遇到具体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帮助。亲子教育课程则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l岁~3岁亲子教育的具体、系统的方案。

根据多元智能发展教育理论,亲子课程内容领域之广,主要涵盖以下几个领域:日常生活练习、感官练习、语言数学、科学文化认知、艺术体能建构等。

2.教学方法的探索及亲子课程模式。(l)教学活动初始,在婴幼儿活动过程宝贝操作环节中,允许幼儿自由操作中更换玩具,通过一段时间实施与观察,发现幼儿专注力短,秩序性乱,并且没有耐心,只想着去更换玩具,并没有完全投入到操作玩具的过程中,家长在指导的过程中平凡包办代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过教研活动,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教师进行操作前的规范和要求,并和家长奇思妙想,挖掘每种教具的多种操作方法引导和吸引婴幼儿,尽量不让幼儿频繁更换玩具,最多只能更换两种玩教具,鼓励婴幼儿自己创造不同的操作方法。通过多次的要求和方法调试,观察和引导,婴幼儿从最初的不习惯到自己创造方法,同伴互相学习,初步改变了操作活动不专注、不安、秩序性乱的习惯。在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支撑下,在教师们的实践一总结一再实践一再反思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婴幼儿身心特点,形成了自己的亲子课程模式,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即Heelo时间一音乐时间一线上精灵一工作展示一幼儿展示一游戏互动一结束。通过亲子活动,促使家长、教师、幼儿三位一体同步成长。

(2)教学内容有“序”进行。按照每个年龄段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敏感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创设适宜的亲子教育教学活动。亲子教育主要抓住幼儿的敏感期,加强秩序感的培养,在闩我人格形成期内抓住幼儿心理特点,帮助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帮助幼儿进行良好的家庭到幼儿同的过渡,更快适应幼儿同这个小社会集体生活。

①语言及社会交往能力。通过组织课前儿歌律动,婴幼儿闩我介绍、才艺展示、唱hello歌等形式,让幼儿适应环境,熟悉同伴,培养婴幼儿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婴幼儿克服胆怯、害羞的心理,增强闩信心,提高适应能力,发展婴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②精细动作的发展。老师进行工作展示,婴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精进了手指的精细动作,培养了双手配合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及手部的控制力,提高了婴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③大运动的发展。通过各种游戏,儿歌律动,感统训练,增强了婴幼儿的体能,促进婴幼儿身体各器官的灵活、协调运动能力,发展爬、走、跑、跳、蹦等各种基本动作。

④语言数学。通过学习,认识自己、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社会常识、感官教具(区分大小、颜色、形状等。)提高婴幼儿的认知能力。语言的发展包括口语的发展和文字语言的发展。在六岁前都处在语言敏感期。那么口语的发展是孩子在语言的环境当中自然习得的,在自然习得的语言过程中,蒙特梭利特别提出“三阶段法”练习。让孩子掌握一些词汇,把词汇和一些动作、一些现象的结合。

数学教育是由浅入深,领域很广,我们用具体的教具展示多种数学的内涵,而且是形象化的展示,为孩子今后学数学奠定基础,培养孩子对数学爱好兴趣。

通过数学语言教育,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愉悦地进行社会交流和交往,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婴幼儿学习的兴趣及爱好。

⑤生活技能。生活技能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通过日常生活练习培养幼儿锻炼闩我生活的能力,如何去适应和他人相处,适应社会生活,适应环境。要做一个独立的人,做一个具有人格的人,必须具备生活的能力,因此日常生活练习不仅促进着动作、身体的发展,它也培养着婴幼儿的智慧能力。

通过抓、捏、握、倒、夹、切、舀等工作,课前课后婴幼儿穿脱鞋子、洗手、上卫生间等,让婴幼儿尝试闩己的事情闩己做,提高了婴幼儿的生活闩理能力与良好的生活习惯。

⑥感官练习。让宝宝在爬、走跑、钻的各项有效活动中,提高全身运动的协调性,并感受亲子运动的乐趣。宝宝从出生到五岁处在感觉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当中,各个器官处在最活跃的状态,是孩子能力提升、提高的最好时间段、最好的机会。蒙特梭利提出,感觉要从根本训练,一种感觉训练的时候,别的感觉不要参与,感觉刺激以孤立化的形式出现在孩子面前,这样就使孩子的某种感官最集中地去接受这种刺激,不受其他感官刺激的干扰,有助于各种感觉能力的提升。 通过感官教具的实践操作,使婴幼儿的感觉器官集中接受刺激,从而提升婴幼儿的感觉(视、听、嗅、昧、触摸等感知觉)能力。

⑦音樂。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培养了婴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及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学习音乐儿歌律动,培养了婴幼儿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认知能力,提高了四肢的灵活性。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拍打节奏,培养婴幼儿敏锐的听力和节奏感。

⑧建构能力。通过拼、捅、搭、建等集体操作,激发婴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婴幼儿对颜色,形状的认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让婴幼儿学会与人分享与合作。

⑨美工活动。通过粘、贴、刺、剪、撕、卷、涂色等活动,发展了婴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及手部的精细动作,提高手腕部的控制力,培养对美的感受力。

⑩感统训练。运用感觉统合训练的理念及部分感统器材,对婴幼儿进行爬、走、钻、跳、跑、翻等四肢运动和躯干平衡等运动能力方面的训练。增强婴幼儿体能,改善感统失调现象。

⑩科学文化及社会性。以温馨的情景、轻松的游戏为形式,引导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让幼儿逐步学会理解他人、接纳他人、愉悦他人学会轮流、等待、合作等良好的社会行为。

丰富幼儿认知,培养幼儿对美的认识,增强幼儿肢体的协调能力,进一步增进亲子感情的相互沟通和交融。

3.幼儿效果。对53名能力测查对比得出:(1)婴幼儿适应能力强,减短了分离焦虑期。从最初的20天到现在的7天~8天。(2)婴幼儿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生活自理能力不断增强,综合能力全面和谐发展。(3)幼儿个性不断完善,亲子情感逐步增强,社会交往能力比较融洽。

4.家长方面。(1)家长观念的转变,并且能接受亲子活动的方式与方法。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如何培养教育幼儿上,每个家庭都各不相同,同时家长存在教育观念上的不一致,有的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还因为家长的溺爱,使孩子不良习惯较多,如:孩子吃奶嘴、吃手指、抱枕巾睡觉等,家长对孩子的娇惯、溺爱会使幼儿养成自私、任性、独占或胆小、懦弱、动手能力极差等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不当养成的,不良习惯形成后纠正起来很困难。

因此,我们要重视早期教育,通过亲子教育活动和家长说明会,提高家长对幼儿早期教育的认识,帮助家长了解婴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规律,在亲子教育活动中,通过游戏、动手操作、师幼互动等方式,帮助幼儿发展闩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引导父母学习正确培养幼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家长在家也能根据婴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采取正确的方法,家同同步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使幼儿在同在家都能够健康成长。 通过举办家长说明会、集体培训、个别交谈等方式,家长转变亲子教育观念,逐步接受亲子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2)开展家长的亲身体验,初步掌握科学、规范的亲子活动指导方法,提升家长亲子指导能力。1岁~3岁教育与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它为人一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抓住幼儿生长的关键期,利用亲子教育活动内容,使家长对培养幼儿早期性格、各种能力习惯的方法、目标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比如幼儿1岁~2岁时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在亲子教育活动中,老师们会安排许多发展幼儿语言的内容,“介绍自己”、包括回答老师的问题、启发幼儿相互间的交谈,就连父母和孩子间的谈话内容也会因此而丰富起来。老师利用各种教育手段让幼儿在活动中乐于说话勤于说话,为幼儿提供发展语言的机会,创设发展语言的良好环境。

在亲子教育活动中,幼儿在完成各项活动任务时,与家长密切配合、交流,既发展了幼儿语言、动作的协调性,又使幼儿及家长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上满足,亲情得到沟通和交流,也是家长通过活动对培养教育幼儿的方法得到加强。

(3)以“爱心献给孩子,真心服务家长”的服务理念,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健康发展,全面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①课前课后与家长沟通交流,解答家长的育儿困惑,共同探讨好的育儿方法,同时还发放课后指导延伸材料,做到家同共育。

②定期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及时了解家长对我们工作的看法和意见。

③真情服务,做好后勤保障。

5.教师方面。(l)教师闩身专业能力和素养不断成长与提升。

①集体汇编了不同年龄段亲子教学课程展示页,制作亲子玩教具。

②广泛阅览、学习亲子教育专业书籍,提高专业理论知识。

③吸取好的教育经验,加强师资培训工作。

(2)扎实开展亲子教科研工作,促进亲子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完善。通过教科研活动,提出授课中出现的疑惑和难点,与老师们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制定措施,解决问题,不仅促进亲子教学不断完善,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①创设符合1岁~3岁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环境。

②能针对不同层次家长的不同需要开展亲子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③教师掌握指导家长参与亲子工作活动指导方法。

6.环境。营造温馨舒适、安全健康的亲子活动空间。((特点:亲——亲情、亲切、亲近;静——安静、宁静;软——柔软;明——直观、明了;趣——童趣)。 婴幼儿,是易感者,所以班级卫生I:作更是要做好,特别是消毒工作,我们坚持课前课后用消毒液擦拭地垫,窗台及教室地面卫生,每天对玩教具及教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定期清洗拖鞋及大型玩教具,使婴幼儿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四、推广运用与前景

1.推广运用。(1)解决油田1岁~3岁婴幼儿早期亲子教育存在的隔代亲及科学育儿理念,推广l岁~3岁婴幼儿早期亲子教育科学指导教养方法。

(2)根据不同层次家长的不同需要开展亲子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提升油田家长对1岁~3岁婴幼儿的早期亲子教育观念的理解和认可,拓宽家长的教育思维及空间,不断增进亲子感情,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特征。

(3)有效利用社区资源达到共享,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三合一”法亲子教育,提升油田l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保教服务质量与水平。

2存在问题。(1)师资综合能力及再继续教育培训还需不断提升,亲子操作教具不断丰富和完善。(2)拓宽家长宣传渠道和指导服务方式,体现服务理念。

3前景。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的方法,从婴儿早期开始,对幼儿前庭、智能、行为发展提供方法与指导。由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或看護者共同参与的一项具有指导性、互动性的活动,普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促进孩子综合能力全面成长,亲子感情融洽和谐健康发展。

通过l岁~3岁早期亲子教育的不断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过程,探讨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逐步将亲子班开办发展成亲子专业园所。

(1)亲子教育是近年来年轻家长关注的焦点新生事物,它离不开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合作,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体现。应逐步实现一体化的亲子教育,采取多种方式让社会了解婴幼儿早期开发的重要性,进而不断改变亲子关系和谐发展,同时促进婴幼儿的综合智能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与协助,共同发展成长。

(2)亲子教育课程应符合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寓教于乐,让婴幼儿在与父母的互动游戏中有所获得。同时应结合同本课程,开发出富有特色的亲子教育课程。

(3)幼儿同逐步成立早教课程开发研究小组,不断了解学习吸收国际最前沿的早教理论,定期观察亲子教育活动中婴幼儿的反应与表现,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性的亲子课程作准备。

(4)亲子教育的内容与项目应不断拓展,满足不同家长与市场的需求,如婴幼儿心理咨询与矫正、婴幼儿游泳、婴幼儿抚触、准妈妈课程等等。

(5)亲子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陈鹤琴家庭教育思想为亲子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亲子教育又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与保障。

12.浅谈成仿吾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篇十二

一、“培养青年教师, 提高中老年教师”

新中国建立伊始, 教师大量缺失。1966年, 成仿吾说“我校教师与其他学校一样, 缺乏经验。”为了迅速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必须大力提高现有教员的政治思想水平与专门学识, 培养熟悉自己专门业务的年青教师。

1952年, 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 成仿吾提出一个战略任务, 他说:“一定要在不长的时间内, 培养出一支新的师资队伍, 接好老教师的班”。除积极培养新教师外, 还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专长。成老提出要善于区别他们思想言论中的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和学术观点, 不应把老教师一脚踢开, 要做到“人尽其才”。号召老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下,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二、“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成老根据多年教学经验, 认为同学对单纯的讲授不容易发生兴趣, 因为单纯的讲授不能开动学生的脑筋去深入的思考, 而自学就容易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心, 启发他们主动学习自觉思考。所以, 要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 应把讲授和自学都抓起来。讲课还是主要一环, 要少而精, 联系实际。教师是引路人, 不是前人经验的传声筒。讲课时要留有余地, 点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而不必牵着他们走。下课后, 同学们自动组织起来, 分成若干互助小组, 按规定的学习进度阅读学习材料, 并进行漫谈会和讨论会, 随后, 由学生会的学习委员收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教给教员, 教员再针对这些问题, 综合研究并解答。同学们比较满意这种教学方法。他们说:自学是自己的要求, 一方面是主动地去学, 一方面实在自己要求下解决写问题, 会很快的进步。在学校中需要自学, 毕业后更需要自学, 因为四年时间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学生, 所以要养成自学能力。但是自学不是容易的事情, 要加强教师对自学的指导。

三、“与旧科学斗争, 为新科学开路”

重视教师的研究工作是每个大学校长必备的素质, 但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成老十分重视开展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他认为:“这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民教师所不可缺少的。”高等学校的一个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独立工作的熟练技巧, 以及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技能。这一任务要由多方面工作来实现,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开展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

他对同学们说:“有人认为, 高等师范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教师, 不是培养研究人员, 可以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这是错误的。这种偏向应该迅速纠正。我们在学习期间如果不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来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 将来就不能独立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教育工作中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例如:如何培养人们的共产主义道德, 如何准备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等。这些都是重要的课题, 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有责任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1956年成老在东北师范大学学生科学讨论会上, 作了《把学生的科研活动广泛地开展起来》的报告, 热情的鼓励学生, 希望同学们象斯大林教导的那样, 敢于向陈旧的科学进行斗争, 并为新的科学开拓道路。

四、“做无产阶级的理论战士”

成仿吾反对教育独立于政治之外, 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总是标榜“为教育而教育”, 以为教育可以同政治和社会生活分离, 实际这是不可能的。旧中国的学生不是向左接受革命的影响, 就是向右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 足以说明在现实生活中, 教育是不可能与政治划清界限的。用马列主义旗帜占领教育阵地, 加强马列主义理论教育, 是新中国与旧中国、新大学与旧大学的根本区别。若办不好, 那不仅培养的人才会缺乏思想武装, 失去灵魂, 久而久之国家与民族的存亡都是问题。成仿吾反复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我们今天不是为学习马列主义而学马列主义。我们掌握马列主义的武器首先是改造自己。因此我们学习马列主义, 不是钻研他的词句, 而是学习他的精神实质, 立场观点。如果离开这个方针, 就不合于我们的需要, 只读书那是教条主义的学习。”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棵草去。”用这句话来形容成老一点也不过分。出生于书香世家的成仿吾, 无怨无悔地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付出了毕生的智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始终保持着自己为人师表的高尚操守, 为后继的校长树立了榜样。他关心学生, 尊敬教师, 即使在那样黑白颠倒的年代, 亦未曾放弃自己的理想, 不愧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教育家。

摘要:一直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革命家成仿吾, 在多年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文章选取了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四个方面, 系统阐述了成老的高教思想与实践。

关键词:成仿吾,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成仿吾文集》编辑委员会.成仿吾文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5.[1]《成仿吾文集》编辑委员会.成仿吾文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5.

[2]中共教育科学研究所.成仿吾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2]中共教育科学研究所.成仿吾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3]《成仿吾传》编写组.成仿吾传[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8.[3]《成仿吾传》编写组.成仿吾传[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8.

[4]成仿吾传.战火中的大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4]成仿吾传.战火中的大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5]范大明.略论成仿吾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 (12) .[5]范大明.略论成仿吾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 (12) .

13.浅谈幼儿教育与实践论文 篇十三

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方法

一、前言

高校是发展科学、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先行者,是学生思想进步的引路人。重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养成是提高教师道德品质的关键。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决定高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因此,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决定一所高校的发展。要想建议高水平学校,必须先拥有一支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师队伍。目前,高校教师大多都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在教学经验、知识水平上都很充足,在职业道德修养上方面也应大力提高层次和水平,做到在教学科研、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上的双高。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现象冲蚀这社会,消极懈怠的风气任由其弥漫下去,也许蔓延到高校教师层面。因此,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提高教学质量、净化社会风气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高校教育的教师,按照教师的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是一种自律行为。遵循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原则。从实质上说,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是教师在道德方面的再教育,更是教师内在品德提升的动力。

三、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首先,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对教师职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需要树立新的知识观和人才观,也需要更强的责任感。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学生数量多样和类型复杂,面对如今教育对象、环境的不断变化,教师应关心相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业等问题。

其次,市场化的高等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引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市场化的高等教育,应当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相结合。因此,市场化的高等教育给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同时也为高校教师道德修养规范体系完善增加动力。

最后,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国家化的高等教育,对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国际化教育向生活方面眼神,对高校教师的眼界、见识的提出具益处,有助于高校教师自觉培养、提升全球职业道德修养意识,高校教师在遵循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同时,对不同背景、价值观迥异的大学生要实行教育,更要帮助学生理解、运用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第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导高校教师要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正确的方向。在现代社会,价值观是多变的,所有人都有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价值观是因人而异,作为知识传播者的高校教师来讲,教师的价值观对学生、社会都有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因此,作为高校教师而言,坚守良心、正义、道德底线,时刻有自己明的分辨

能力,能够杜绝、识别不良诱惑。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对于学生起到了表率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师价值观的树立,更重要的是有由他们的社会角色决定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好道德方面的模范,是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

第二,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来源于实际实践,又很好地指导实践。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养成过程中,首先必须与实践工作互相结合。教学实践、教育实践、社会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检测的平台,在社会日常活动中,和学生沟通过程当中,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老师、朋友、亲人的身份对待身边所有的人。提高自文化水平、道德修养,深入切实的社会实践中,加强自己的道德水平。在现代社会,新型的教育、实践模式需要有完善的道德准则来补充,教育精神始终要与职业道德标准相匹配。

第三,在不断学习中进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方面,是没有绝对的最高领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积累和学习。在道德品质方面,可以通过学校开展风尚、道德活动加强这一方面的学习,让更多的高校教师参与进去。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在增长了知识,也净化了心灵,更提高道德品质。在如今高校当中,职业道德修养的宣传教育,用务实的精神,为教师、学生带来崭新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从整体上得到了提高。五.结束语

上一篇:企业给员工的表扬信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