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期间费用分析(8篇)
1.企业期间费用分析 篇一
浅谈企业期间费用的预算与控制
{摘要}企业期间费用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生产制造过程中,产品和产品没有直接关系,不包含在产品成本核算中。从而往往被管理者忽略。本文从期间费用的预算和控制的重要性来分析期间费用的控制欲预算,来增加利润,集中在六个方面问题;前期成本预算和控制,缺点和危害,讨论这些问题的企业,并指出企业应该提前做预算,控制,评估后,明确的权利和责任,落实奖惩,防止漏洞,损失的利益,然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关键词]期间费用;预算;控制
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些成本的产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当前产品管理和产品销售与产品的产量直接相关,不是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制造过程,很容易确定发生的期间,而难以区分其应该属于产品,所以它是不包括在产品制造成本中的生产成本,但如果从损益中扣除。期间费用作为期间成本,是企业资源的减少,但是企业的成本预算和控制必然与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相关。合理的成本控制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调高,减少资源浪费,节省成本,有助于利益最大化。
一,期间的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成本控制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如果企业想盈利能力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加强预算和控制成本。1,成本预算和控制是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实施严格的预算审批制度,通过预算所有费用的成本,根据成本差异的分析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并最终形成有效的掌握成本,以确保目标的实现成本,提高项目的效率,降低成本。
2,成本预算和控制是促进各部门、各单位形成一个有机的成本控制系统。只有这样,每个部门可以共享的责任成本控制,改进管理,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和费用。
3、成本预算和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责任制的实施保障。实施经济责任制是明确的具体部门和岗位责任、权利和利益。成本有效的控制系统,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成本控制,可以评估工作表现,正确实施上述措施,以促进经济的持续改进系统的责任。二.成本预算和控制的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和控制没有足够的重视。下属部门预算不够重视,没有一个合理的期望下一时期的资本要求,有一个“多”的心态,一旦形成企业的心理问题将突出显示,不知道多少钱,应该准备什么。
(2)制定预算的方法使预算不够灵活。一些企业在提交给部门预算通常是基于实际的预算增加了20%-30%来填补自己的预算报告被拒绝,这个预算过于机械,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会花费大量时间,因为去申请追加预算程序是非常复杂的,如批准结束回到手中,它可能是一个月已经过去了。简洁高效的预算方法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3)制定的责任机制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许多企业往往是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制定控制标准,方法简单,但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不考虑未来的市场规模和相应的管理需求,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节俭支出管理人员,更容易受到严重的压力指数。这产生一个控制指标和实际管理需求的差距,未来成本管理工作的隐患。(4)内部控制的可靠性不强。内部控制的方法、程序和测量组织、控制、检查和调整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活动管理目标、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与预算失控,预算将流于形式,因此是否加强内部控制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以确保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有时可能会出现偏差,如果不纠正,内部可靠性就会受到质疑,一切努力是风投。
(5)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预算评价是评估和评价预算执行结果的企业内部各级主管部门,这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经理人。预算评价是预算控制过程的一部分,因为预算的执行和完成的及时评估,因此它不仅是一个动态的评价,也是一种综合评价。预算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利润预算管理循环。是否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预算和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员工的信心和动力。
(6)责任的有效结合奖励和惩罚机制不能发挥作用。由于权力的分解和责任,没有完美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导致企业预算办公室前,控制返回的控制、评价和评估、预算和控制不能与真正的评价相结合,这样的责任第二,导致企业预算,控制控制,评估评估、预算和无法控制和评价实际结放在一起,使实施行使的权利和责任的分离,没有真正的奖励和惩罚的基础使预算和控制失控。
三、预算和控制的解决方案,旨在企业工作的问题,必须采取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使预算和控制发挥真正的作用,提前做预算,控制,事后评估,明确他们的职责,落实奖惩,堵塞漏洞,防止效率的损失。(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预算方法。一般来说,预算制订以来跟随一个过程:首先由总部下属部门和业务单包预算,辅以各种需要填写本申请表格和要求完成销售和业务预测。经济历史学家德鲁克认为,并不是一个工作有目标,但恰恰相反,目标来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公司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行到下属的管理,当组织高层管理者确定的目标,必须进行有效的分解,到不同的部门,每个人的分目标,下属经理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和奖惩。因此,企业预算,可以说是目标管理的体现。
(2)建立经济责任制度,使飞机进入真实的地方。经理授权履行职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合理的授权是实现权责对等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根据责任大小的经理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经理完成任务的好坏,不仅取决于主观努力和其质量,合理和优越的授权有密切的关系。高级经理使用他们的权力和履行职责,必须有一个严格的监督检查,以便掌握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办公室。监督检查应主要由授权的捍卫者。负责的权利不仅束缚极性和主动性的管理,并使责任制没用,最后不能完成任务,不负责任的权力,必须鼓励盲目指挥、滥用权力和官僚作风。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必须实现在责任!(3)加强内部控制,分析差异,控制的实现。企业管理控制的基本功能是测量性能和行为矫正,包括一定的标准、计量行业性能,分析和纠正措施的差异。差异发现现在在企业管理并不困难,只要实际表现与预期的标准相比,可以发现偏差。本身的差异,然而,却发现问题并提供线索,引导注意力的作用,并不意味着预算执行的直接原因。所以理解之间的差异的真正原因,你也应该使用预算差异分析方法,如计算的区别,根据线作为方差分析的科学原理。为了揭示差异为好的企业管理控制的原因应该使用弹性预算差异分析,并根据归因的原则探讨视力低下的原因,寻求解决方案。此外,管理者不能孤立的价格或数量差异评估每个部门的业绩,仅强调价格或数量在部门的作用反而影响企业总部的效益。
四、履行社会责任的措施。
1,避免税收违法行为,及时主动足额纳税。企业应该意识到社会责任的税,主动权在自己的实践中履行他的义务。公司税,一方面,是购买他们使用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的社会价值。从契约理论的角度看,企业的存在和社会环境,包括员工、消费者和政府,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的企业本身应该执行合同义务的合同,和照顾好各方的利益。因此,企业应该充分及时纳税,并认真落实纳税义务在实践中,不逃避税收,更不能抗税,合格的企业,能够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例如,施工企业不能夸大成本减少税款,同时,根据目前的税法,市政大楼的建筑公司一些土地补偿可以免征营业税,建筑施工企业不能漏洞,膨胀的业务,否则就不会失去。同时,根据需求应该记账或使用本企业的账户应认真落实税法要求,为了减少税收工人工作;同时根据当地工程人员的要求支付的个人所得税的比例。
2、积极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实践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够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当有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为了迎合立法者的意图,积极实践社会责任。有资格捐款的税收法律,例如,有一个固定比例的减税、免税,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条件,社会捐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与此同时,土地增值税的施工企业,立法者对普通住宅20%以内免征土地增值税,建筑公司在条件允许,也可以使用优惠政策。
3、积极的思想,努力为税收更为合理。企业应该在条件允许下,税收和法规制定者议员积极提出建议,并积极提出建议相关的行业协会。好后,促进税收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努力的目标。例如,在建筑业,包括建筑设计、建设、土木建筑等相关行业,这些行业有自己的协会,一些重要的做出突出贡献,该公司还有一个人民代表大会,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在正确的情况下,为了适应方式提供建议。所以企业应该从建筑材料采购、使用、存储和存储完成后剩余的材料回收和每个链接重成本节约和控制。首先,在材料采购过程中,采购部门必须做一个全面的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研究,以合理的价格购买质量保证产品;其次,在建设的过程中使用,剂量使用应该有严格的记录和控制;同样,在存储材料,精致的材料必要的维修保护;剩下的测量必须回收材料后,让一个合适的地方,结束直接浪费。此外,对于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还应该有严格的要求,并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操作、维护、维修管理,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降低改革成本,降低项目成本。
五、结论的实践证明,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整体,整体而言,动态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建筑施工企业建设项目应当及时反映成本的变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低消费,使项目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一个整体。孤立地强调数量差异或传播,任何一方可以降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的竞争力。应用合理方法来控制成本的日常支出。,根据一些企业的实际经验,一般应该抓住在以下几部分:1,建立人工成本,实现完全控制。总体完成目标设定、分解到下属部门为单位预算管理,严格控制。
2、建立必要的费用审批制度。严格执行预算制度,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在预算之内没有特殊情况,没有预算费用,不得批准。
3、建立必要的费用报销审核系统。审计的内容主要是:文档的内容是真实的,费用是否符合报销的范围,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预算指标,是否程序完成。(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由于主管部门缺乏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量化评估的基础上,在评价过程中评价管理费用指标和节省成本超支,和替代的责任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的评估,缺乏科学。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价系统的预算,根据多数员工的意见,这样我们就可以共同参与评价体系的发展,有利于共同遵守。(五)完善奖惩机制。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全面参与,充分报道和跟踪,控制系统,以确保预算的主要指标的全面完成,需要严格的预算评估方法的基础上,负责部门预算执行结果,绩效评估的实现。实施月度预评估,季度现金,清算方法,和实现的结果清算公司的清算。预算和运营商的实现,员工的经济利益,奖励和惩罚,这样运营商,员工和企业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的统一社会责任,最大限度地动员的经理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加强控制和改善的动机,一个好的预算计划还应该包含一个里程碑,为了及时的实际结果和比较的阶段目标,评估实施预算,为了纠正偏差,加强行为。为了提高执行,领导者不仅要为下属提供一个可行的目标,还应该授予相应的权力和资源来实现目标,和实现的具体实现步骤,讨论解决方案,寻求有效的措施来实现我们的目标。为了敦促执行完成的目标,可以实现和结果的实现付款链接,通过奖惩机制来控制目标的达成。
结论;本文解释的税收和企业社会责任,限于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本文的不足,部分还需要进一步后好。希望这将有利于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二、【参考文献】
1、王斌.企业预算管理及其模式[J].会计研 究,2005(11)
2、财政部企业司.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杨修发,朱启明.成本管理会计学[M]成 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马敬民,刘敬芝.全面预算管理重在控 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4)
5、张涛,文新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经 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
6、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中国时代经 济出版社2002 年版。
7、(美)约翰·W·纽约特罗姆《组织行为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年版。
8、孙德利,周桂权.建筑业税收管理 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山东工 商学院学报,2007,10.51-54.9、郑榕.企业社会责任的税法透视[J].涉外税务,2007,12.42-46.10、郭成程.企业社会责任与税收政策 当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01.22-25.【袁征,邵长菊.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 本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科技信息,2009(1)
11、吴良涛.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探 讨,现代商业, 2009(1)
3、钱群.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核算及 控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7)
2.企业期间费用分析 篇二
一、加强中小企业期间费用管理的重要意义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行业不同,那么对中小企业的界定的标准就不尽相同,随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按照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综合界定。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计入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而应计入发生当期损益的费用。这些费用都是企业当期发生的,其发生额不影响下一个会计期间。期间费用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三大类。其中,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由企业共同负担的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差旅费等),还有企业的工会经费、聘请中介机构费用等;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或收到的现金折扣。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加强期间费用管理具有重要的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意义,具体表现在:
1.期间费用控制是加强中小企业费用管理的重要手段
首先,企业要对期间费用实施严格的控制,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结合当年的费用预算,严格开支范围和金额,进而降低企业费用,提高整体效益。以招待费为例:企业为了拓展业务,都会设定一定比例的业务招待费。许多的企业对招待费没有严格的控制,认为反正是单位的钱,实报实销,因而造成招待费用开支无度,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严重。因此,企业应制定招待费开支标准和报销流程,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招待费支出预算,对于超出预算或者不符合开支范围的,财务人员有权拒绝报销。
2.期间费用控制是实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组成部分
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比较薄弱的。很多财务人员都会有体会:那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在单位往往是形同虚设,不出事领导不重视,一出事才会想起“亡羊补牢。”往往会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作为企业费用重要组成部分的期间费用的控制,无疑在“内控制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期间费用进行统筹规划,科学编制费用预算。严格期间费用开支的审批手续和流程,确保业务经办和财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对期间费用实施严格控制。
3.期间费用控制是实现中小企业业绩管理的重要保证
期间费用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然发生和存在的。对期间费用控制的好坏程度,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期间费用控制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当期利润。比如,如果企业对自身的资金运用和周转没有很好的规划,对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没有进行前期科学的论证和考察,盲目进行项目投资,会造成大量资金积压,从而大大增加企业的筹资成本,债务利息增加,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偿债压力和债务损失。因此,期间费用控制得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益。
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期间费用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在期间费用的管理上,还相当薄弱。更多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只是充当的只是一个核算的角色,而会计的管理职能却发挥不出来。各种费用没有开支标准,很多企业甚至没有划分成本项目和费用项目的界线,也没有严格的财务制度规定。或者,即使有财务制度,由于没有具体的操作细则以及各种客观理由的存在,在执行过程中依然会偏离轨道。具体表现为:
(一)管理费用管理混乱,范围划分不清晰
在部分中小企业中,管理者对产品成本控制会制定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对于管理费用的控制则比较随意。随意伸缩管理机构的层次,使之成为调剂利润的手段,随意粉饰经营业绩,使会计信息失去可比性[1]。一些参与成本管理的企业领导,为了达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经常将经原本应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中,从而加大了期间费用。还有一些生产企业,对原材料的保管、发放,登记过程缺乏监管,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也是间接增加管理费的原因。
另外,在企业发生的排污费、技术开发费、财产保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支出,随着经济发展,受益对象会日趋明显,不能单一划归为管理费用。
(二)广告费支出无限扩大,销售费用控制不合理
在产品销售过中,企业的广告费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企业只关注产品质量的开发,认为只要产品质量好,做好销售和广告推销,就会给企业带了更大的收益。在这种观点支配下,许多企业对于这些费用缺乏控制,对自己的产品投入大量的广告宣传费用,完全没有正确核算庞大的广告费用支出能不能给企业带了实际意义上的好处,造成这些费用的开支无度。
在实践中,很多中小企业在销售费用的控制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管理人员及以及企业领导不可能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再加上负责审核的人员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真正的审核作用。有些中小企业还存在任意多转、少转或不转销售费用,如中小企业在管理费用等项目超支时,可能将其超支部分挤入销售费用有关项目,造成利润不实。
(三)财务费用核算不准确,与资产成本项目划分不严格
对于财务费用,尤其是通过债务筹资的企业,对于计提的借款利息费用,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确认,是该将借款利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是该计入资产成本还是计入当期损益,许多企业在这方面的划分并不十分严格。如果将借款费用都计入财务费用,会增加当期费用,影响当期损益。而如果为了调节当期利润,将原本应该费用化的借款利息资本化,无疑又会虚增资产成本,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企业在产品购销过程中,销售人员使用现金结算,比赊销手段更能取得价格上的优惠,许多企业对现金折扣的管理不到位,进而滋生腐败现象,造成资产流失,从而损害企业自身利益。
(四)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期间费用管理模式僵硬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能力,从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存在一定的观念陈旧,缺乏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使得单位内部财务管理部门成了摆设,财务人员难以发挥作用。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中,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管理者集权现象严重,许多管理者财务会计法律意识淡漠,对财务管理方法及模式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研究,容易造成单位财务管理混乱、监管不严,最终导致账目混乱,资产流失[2]。
还有一些中小企业通过期间费用来控制利润,对期间费用的摊销随意性较大。该计提时不计提,该摊销时不摊销,相关人员在审核时又不严格把关,致使企业利益受到影响。
三、中小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具体措施
中小企业要想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取得先机,就必须加强内部管理,从提高管理水平、全方位控制成本费用角度出发,对期间费用进行管理和控制。具体包括:
(一)加强培训管理,提高期间费用管理意识
期间费用不被重视,这在很多企业都存在的现象。对于许多中小企业的领导和财务人员来说,可能更重视的是产品成本的核算,而对于期间费用的控制却不被重视。而事实是,期间费用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动力。因而,企业管理者应该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对期间费用的管理意识,防止可能出现由于期间费用管理不善带来的风险和腐败问题。
(二)规范管理费用的使用,提高管理费用使用质量
企业管理费用支出混乱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费管理制度,因此,企业必须对管理费用进行规范化,制定统一严格的标准。首先必须有效控制管理人员的数量,在企业的管理层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员工作效率低下,但是费用却是畸高。中小企业的管理部门在处理业务的时候一定要在处理好工作的同时有效的控制管理人员数量,从而降低管理费用。比如一些管理者的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各种职务消费,都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中小企业领导层加强内部控制,应制定明确的管理人员支出范围和标准。例如:规定招待费、差旅费开支标准,年度预算状况,本着少花钱多办事,廉洁高效的原则,控制好管理费的开支。
(三)转变营销方式和理念,降低销售费用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我们应该积极采取多种适当的营销方式,积极开拓不同的销售渠道,降低销售费用。在销售费用中,除了销售人员必须的工资薪金支出、差旅费支出外,还有很大一笔广告费用的支出。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产品特性,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以降低成本费用。比如,制定相应的订货系统,对市场进行前期考察与预测,及时掌握客户信息,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订货方式,将产品销售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将企业内价值增值较少的业务进行外包,从而降低销售费用。
(四)加强财务费用的管理,合理筹措资金
中小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规模大小,经营情况,已经资金的周转使用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投资项目、投资领域,将企业资金进行合理筹划。尤其是使用债务筹资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前期合理科学的调研与规划,尽量避免因乱投资导致企业资金和利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五)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加强期间费用的管理和监督
期间费用控制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个业务部门及财务部门相互配合,也需要得到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财务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具备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专业的财务管理方法,增强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增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中小企业应针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现状,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从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出发,加强内部控制,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注释
1[1]陈文丽.《关于私营企业期间费用控制的探讨》,《经济论坛》.2013年第10期
3.企业期间费用分析 篇三
[案情]
原告:艾科·艾尔提德
被告:盖拉多海运有限公司
原、被告于2008年10月13日签订船员雇佣合同,约定原告受雇担任被告所有的“NORDSTAR”轮船长。2009年12月29日,该轮因被告与案外人间的纠纷,被上海海事法院依法扣押。2010年2月9日,原告以被告一直拖欠工资、伙食费及其他劳动报酬等为由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终审判令被告支付截至2009年12月29日的上述费用及相应利息。期间,原告始终在船上履行职责,并与其他船员共同参与船舶看护。船舶扣押期间,未见被告对船舶与船员履行船东义务。
2010年3月1日,原告与案外人中海工业(上海长兴)有限公司(下称中海长兴)签订《垫付费用及权利转让协议》,约定在船舶扣押及拍卖期间,原告继续留船工作,负责船舶看管及日常维护工作,并确保船上人员及财产安全。为此,中海长兴按照法院认定的原告雇佣合同项下的工资及其他劳动所得为标准,向原告按月垫付工资直至船舶交接完毕。2011年1月26日,“NORDSTAR”轮经法院依法拍卖后,与新船东完成船舶交接手续。
原告诉称:自2009年3月起,涉案船舶因存在其他纠纷,始终处于留置和司法扣押状态。2009年12月30日至2010年2月28日间,原告为维护船舶安全一直驻船看守,未获任何报酬并自行垫付了伙食费。故请求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为保存、拍卖涉案船舶所应承担的看护费用及相应利息,并要求从船舶拍卖款中优先受偿。
被告辩称:原告于2009年2月14日辞职,且双方雇佣关系亦于同年4月14日到期,故原告自愿留船与被告无关,后者不应承担诉请费用。
[裁判]
上海海事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受雇在被告所属的“NORDSTAR”轮上工作,在该轮被依法扣押,且被告未指派其他人员上船看护的情况下,原告继续留船履行船员职责,维护船舶安全,系为船东利益所为。无论其船员雇佣合同是否终止,由于被告怠于行使船东权利和不履行船东义务,原告的留船看护行为应被视作为保存、拍卖船舶而继续提供劳务,其获取报酬的船员权利依法应当予以支持,被告作为该轮船东理应向原告支付船舶看护费用、日常伙食费及相应利息。
综上,法院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诉请的船舶看护费用及伙食费并承担相应利息。
[评析]
与该船舶扣押相关的船员及第三人与船东系列纠纷中,若以具有法律意义的时间点进行阶段划分,实际上存在三起前后相接的案件。其一为船舶扣押之日前船东拖欠船员的工资;其二为船员诉请自船舶扣押之日起至其与案外人签订费用垫付及权利转让协议之日的船舶看护费用,本案即为此案;其三为上述案外人向船东索要截止涉案船舶经法院依法拍卖并交接前垫付的留船看守船员的相关费用。三起案件所折射出的扣押船舶在拍卖交接前的看护费用认定问题值得探讨。
一、船员之船舶看护费用的认定
船舶从扣押伊始直至拍卖变现的全过程中,为确保债权人最终顺利实现债权,必然会产生一些费用,主要包括:1、行使船舶优先权产生的诉讼费用;2、保存、拍卖船舶和分配船舶价款产生的费用,包括船舶看护费用、债权登记费用以及拍卖相关费用等;3、为海事请求人的共同利益而支付的其他费用,包括对船舶的保险费和必要的供应、维修等费用。上述费用均符合《海商法》第二十四条中规定的“应当先行拨付”的情形,其中,认定船员的船舶看护费用符合海事司法实践的价值取向。
船员债权较其他海事请求权而言,具有涉案主体相对较多、债权数额相对较小的特点。此类债权往往为数甚微,与其他债权者利害关系不大;而对船员而言,则多赖以为生,关系甚巨。因此,尽可能地通过审判实践保护船员权益是海事审判机关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海运事业发展之需要。此外,如本案中,被告自涉案船舶产生纠纷时起即怠于履行船东义务,在法庭上又以船员劳务合同已届期满、其后不存在船员工资作为抗辩,法院若依该抗辩不能将原告诉请认定为先行拨付的费用,则势必对背井离乡、尽忠职守的外籍船员产生不公,不利于船员权利的有效保护。
有观点认为,船舶看护费用的法理基础主要是无因管理,即为他人管理事物、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以及没有法定或约定之义务。我们认为二者虽有不同之处,但亦可参照视之。实践中认定船舶看护费用应遵循以下要件:1、船舶已被合法留置或依法扣押,船东不能提供担保或未尽到相应义务,致使船舶有被拍卖变现以偿还债权的可能;2、船员有自愿留船看守或依据与第三人的约定留船看守的行为,且该行为满足船舶看护的合理需要,并符合债权人劂沿东的共同利益;3、船员无法定义务,或与船东间不存在约定义务。本案中船员的自愿留守行为即符合上述条件,因此产生的船舶看护费用有权从船舶拍卖款中优先拨付。
二、船员工资与看护费用的区别和联系
本案中,船舶从扣押到拍卖的整个期间,原告作为船员均留船工作,原告向船东主张在此期间产生的费用,理论上可能产生两种定性,一是以船员工资的形式进行主张,二是以看护费用的形式进行主张。
从二者的区别上看,船员工资属于《海商法》规定的可以享受船舶优先权的海事请求,相较于普通债权而言可以优先受偿;而船舶司法扣押期间产生的看护费用,则属于优先权实现的必须费用,在船舶拍卖的价款中先行拨付,也就意味着比属于优先权范围的海事请求还要优先受偿。从二者的联系上看,对船员而言,其在船舶扣押前后留船工作的内容是相同的,因而不论定性为船员工资还是看护费用,在最终的费用标准上均可以参照劳务报酬的标准进行计算。
因此,本案中,法院最终认定,无论船员雇佣合同是否终止,由于被告怠于行使船东权利和不履行船东义务,原告的留船看护行为应被视作为保存、拍卖船舶而继续提供劳务。原告为维护相关债权人和船舶所有人的共同利益留守船舶,有权获得相应报酬,且上述报酬费用系为保存、拍卖船舶而发生,应属可在船舶拍卖价款中先行拨付之项目。就看护费用和伙食费标准,法院则认为,外籍船舶在扣押后虽不能随意移动或再航行,但在船船员未经许可不能下地,其他人员未经批准亦不能上船,船舶的妥善看护与航行具有同样特殊性,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日常维护,且生效判决已就该轮进港靠泊修理期间的船员劳务费用和伙食费标准作出了认定,故原告看护费用和伙食费按照上述标准计算并不失当。
三、第三人垫付的船舶看护费用的认定
前述第三起纠纷所涉及的第三人依据《垫付费用及权利转让协议》而支付的相关费用,从理论上说,也有两种可能的主张方式。若第三人以其垫付的为船员工资向船东主张该笔费用,则第三人的债权从性质上也属于可主张船舶优先权的海事请求范围。船舶优先权的取得分为原始取得方式和继受取得方式,我国《海商法》第二十七条,以及《1993年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国际公约》(下称《1993年公约》)的类似规定,为此种分类提供了依据。照此分类,产生之后经过转移的船舶优先权属于继受取得的船舶优先权,继受权利人有权向债务人求偿。易言之,为海事请求人垫付了费用或代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人可代位行使原海事请求人之权利。
若第三人以其支出的费用实为船舶看护费用向船东主张,则该费用仍系为保存、拍卖涉案船舶,并为其他海事请求人的共同利益而产生的第三人的看护成本,符合《海商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实践中认定第三人垫付的船舶看护费用实则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被垫付的费用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即船舶看护费用是否符合前文所述的要件;二是该第三人是否已经实际垫付了费用。事实上,对此类费用的认定不宜过于苛刻,因为在船舶已被依法扣押、船东怠于履行义务的情形下,要求船员自愿留船看守,等候船舶拍卖变现以维护自身权益往往很难实现,此时更需引导和鼓励具有利害关系和经济实力的其他主体出面承担,从而更经济有效地维护涉案各方利益。
4.企业期间费用分析 篇四
项目部领导:
在元旦到来之际,为了丰富广大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营造和谐、友谊、快乐的文化氛围,项目部工会、项目部团委拟定在2010年12月31日(晚20:00-22:00)举行游园趣味活动。
游园趣味活动分为投乒乓球、飞镖、一分钟跳绳、猜谜语、抹鼻子、钓鱼、吹蜡烛等活动。
为了较好的开展此次活动,特计划购买奖品500份,每份8元,共需活动经费4000元。
妥否,请项目部领导批示。附件:元旦期间游园趣味活动项目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
1、游园趣味活动
活动时间:2010年12月31日(晚20:00-22:00)活动地点:联营体食堂 参加人员:项目部所有人员 活动项目:
(1)投乒乓球:一桌、一盆、乒乓5个,站在3米外将球掷与盆内,进入盆内3个乒乓球得一张奖卷;进入4个乒乓球得二张奖卷;进入5个乒乓球得三张奖卷。
(2)飞镖:投掷飞镖,每人投5次,环数达到 40 环得一张奖卷;达到 45环得二张奖卷。
(3)一分钟跳绳:在一分钟内跳绳次数达40个得一张奖卷;达70得二张奖卷;达90得三张奖卷。
(4)猜谜语:猜中谜语的得一张奖卷。
(5)摸鼻子:参加者用布条蒙上眼睛,所占位置距目的地五米,摸准前方小丑的鼻子者得1张奖卷。
(6)钓鱼:参加者用鱼竿在1分钟内的时间把瓶子钓起者得1张奖卷。
5.企业期间费用分析 篇五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相应地,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成为决定企业能否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但是企业的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企业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企业内外资源的整合方式应运而生。本文将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对人力资源外包的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对人力资源外包的成本的分析以及人力资源外包的规模选择,对企业采用人力资源外包模式的选择和实施给于建议。关键词:人力资源外包
交易费用
成本
规模 1人力资源外包简述
1.1人力资源外包的含义
人力资源外包是一种特殊的外包形式,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概念进行
过界定,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如果要很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首先我们要对人力资源外包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做出区分。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拥有并可加以开发的、能够推动企 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员工的总和,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 面。人力资源外包,指企业利用组织外部的人力资源,更经济、更有效地完成组 织内部人力资源活动所涉及的工作,如劳务派遣或人才租赁等业务就属于人力资 源外包范围。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一项系统性管理职能,是为了支持组织的发 展、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人力资源获取、配置、开发、考评、激励等一 系列管理的过程。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不同于人力资源外包,是针对企业人 力资源管理职能而言的。
本文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utsourcing HRMO)是指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或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及技能等原因,将原来由企 业自身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或全部职能工作,通过签约付费的方式委托给 专业从事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职能服务的外包服务商运作的一种管理模式。其 中外包服务商即外包承接方,是按照外包双方签订的协议或合同和项目计划书为 企业提供预定服务并收取既定的服务费用的机构或组织。
1.2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优势与风险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速度和效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相应的对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人力资源外包越来越显示 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1.优势
欧美许多大公司的实践表明,推行人力资源外包其实是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整 个组织机构运作施加外力管理,从而在人事管理、企业技术资源管理、企业提供的服务 等各方面大大提高运作效率,并实现降低成本。结合专家学者,咨询服务公司和人力资源经理的意见,发现它能给公司带来下列的收益。
(1)聚焦主营业务
人力资源外包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许多企业的实践证明,如果将所有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由企业内部的雇员来完成,一方面耗费成本较大;另一方面,由于 人力资源部门人员花费了大量时间在这些事务性、常规性的工作上,以至于没有足够的 时间、精力来规划公司长远的人力资源战略。企业逐渐认识到没有必要雇用那么多人来 做基本的人力资源工作。但是基本的人力资源行政操作又必不可少,于是一些公司就把 这些事务性工作转交给了人力资源外包机构。来自翰威特咨询公司的资料显示,通过外 包可以让企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能够谋求的最大利益。企业可以 将人力资源管理中那些事务性、程序性的工作付诸外包管理,与专业的外包管理机构建 立合作伙伴关系。事实上,许多公司正在通过外包服务供应商为其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 管理方案,确保突出经营重点和提高绩效。外包服务供应商能够帮助人力资源从业人士 从日常行政管理职责中解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在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职能上。
(2)使企业实现最佳资源配置
任何一家企业在可获得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管理资源等各种资源)上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外包能使企业将用于非关键业务的资源与设备用于刀刃上,从而 更好地或更直接地服务客户。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中辅助业务的外包,既节省了公司大量 的人力、物力,降低运作成本;又可使公司专注于核心业务,确立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
(3)增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效能
人力资源外包能够大大增进人力资源部门服务组织的效能,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人 力资源管理制度。当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无力、不擅长或不便于满足某些要求时,将任 务外包给社会上的专业服务公司或顾问人员无疑将是必然的选择。好的咨询公司可以帮 助企业突破逐渐老化的管理模式,制定清晰的工作说明书和岗位规范,将员工考核记录 及时归档,管理员工进出记录,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 度能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能够使企业更快更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
(4)掌握专业的管理程序与服务
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人力资源外包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高层经理发现自己正面临着 法规、政策、金融、技术、公司治理等风险。而那些专业人士所提供的优质的人力资源 管理服务,正好是经理们所需要的。例如,市场上的人才竞争促使公司内部的薪酬福利 制度设计更加复杂,外包服务商可以凭借经验、知识、技术等一系列优势帮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调整薪酬福利管理的操作流程,以免除企业在这方面的后顾之优。
(5)提高员工满意度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企业普通员工或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必须面对 人事局、“劳动局、教育局、派出所、社会保障中心、人才交流中信、保险公司、培训机 构等各个不同的部门或机构,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普遍偏低。在企业实 施人力资源外包后,企业员工只需要面对专业的人力资源外包机构,大大简化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节省时间,有利于提高员工满意度。
(6)持续性获取先进的专业技术
继信息技术革命之后,人力资源职能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人力资源职 能的成功运行,需要加大技术投资力度。例如,人力资源职能需要通过技术资源提供电 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开发相关应用软件和平台,为员工和经理提供自助服务:建立 数据库和知识管理系统,行之有效地运用员工数据。上述方面需要进行重大投资,而外 包协议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获取和持续性拥有最新技术的途径,不仅可以让外包服务供应 商持续性提供最新系统和技术,而且可以避免这些投资。
(7)控制经营成本
在有效控制和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第一流的高效运作和服务方面,外包的积极作用 也相当显著。外包服务商可以凭借服务于众多企业的规模效应而有效控制成本,并可以 博各家所长,积极采用市场上最佳的人力资源操作方案与操作体系。翰威特上海福利计划与人力资源行政服务首席顾问柯嘉利女士一再强调说,人力资源的实际成本比人们想 象的要高出很多。她说,在处理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过程中,成本并不仅仅是付给 雇员的直接的薪酬福利费用,对公司而言,还包括电脑硬件、软件系统的费用,以及办 公费、管理费、还有培训和发展费用。另外,还有员工离职所带来的一些风险。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往往还会忽略或低估另一个成本,即时间成本。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的 David Ulnch教授指出,人力资源部门通常花费600l0至80%的时间 进行行政管理类的工作,仅有不足20%的时间用于担当企业战略合作伙伴、支持员工利 益和担任相关人力资源问题的专家,这些时间如果计算成钱的话,也是一个很大的费用。所以企业对于成本的预估是远远低于它的实际成本的。
2.风险
尽管人力资源外包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人力资源外包,企业可以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创造和发掘新的机会。然而,实施人力资源 外包并不轻松,它是一种高风险的策略。如果盲目追随潮流,追求时尚,忽视其风险分 析及防范,则不仅无法给企业带来预期的优势和效益,反而会让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Gilly和Rasheed X2000)曾总结了外包存在的风险:变革减少、来自供应商的竞争、交
易成本上升、管理费用分配和关税。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源外包不仅意味着机会和收益,也带来风险和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Cl)企业文化传递失真的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也是企业文化理念传 递的过程,是员工及顾客对企业认知的过程。外包发生后,双方企业文化的差距往往会 导致企业理念传递的失真,对企业形象在员工及顾客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冲击。一些大型 跨国公司接受此种外包服务时,这种现象以及所带来的后遗症尤为明显。任何企业都有 自己认同和尊崇的企业文化,都会用一定的价值观尺度去衡量各项工作。如果将工作外 包出去,外包商的一些理念可能跟企业的存在差异。如招聘外包,就存在不同价值标准 问题,有一些企业认为跟自己文化比较相近的人,可能由于外包商认为不太合适,就会 漏掉。再如培训,培训要超前,要与企业的业务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若外包机构不熟悉 公司的运作、企业文化、企业目标与政策,它是不可能设置到位的培训课程的。
(2)企业机密泄露的风险即安全性问题
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企业会将相关资料提供给外包供应商,企业内部的有关资料 就会处于一种半公开状态,例如,企业架构、高层培训等若外包出去,势必要让外包机构的顾问对公司的每个岗位设置、岗位描述,对每个人员的评估以及对职员的核心技能、相关技能是否达到需求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这其中有一些属于企业商业机密,一旦泄漏 就会对企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我国目前外包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因而外包造 成企业内部机密泄漏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3>对相应的环境变化反应迟钝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全体员工的高满意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关注外 部环境,发现其对本企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反馈信息,研究应对策略。随着外包业务 的开展,这条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要么随之消失,要么即使外包供应商为企业提供此类 服务,也往往会因为双方的沟通问题,造成信息传递的延迟,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会 不再像过去灵敏了。
(4)可能造成专业人才流失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后,企业相当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人员的职责由直接参 与管理转变为协调外包服务工作,这种状况可能会使这其中的专业人才或骨干力量因为 不能直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而另寻高就,甚至跑到竞争对手公司中去。
(5)无法控制工作质量
关于人力资源外包,有很多企业似乎都疏忽了一点,那就是外包并不表示某项工作 的管理结束了,而是意味着另一种管理开始了。这是一种不同的管理,而且往往更难。在这一管理模式下,你不是在要求本企业的雇员按质按量的完成工作,而是要让外部人 按质按量的完成工作。既要让他们高质量的完成工作,还不能动用招聘、解聘、升职、奖励这些熟悉的手段,控制工作质量的难度变得更大。
此外,大多数企业将人力资源外包都是为了降低成本,但如果仅仅出于节约成本的 目的而决定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些业务外包,就往往会导致战略上的短视,尤其当企业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外包管理监控不善时,无论实施效果还是节省开支都难如人愿。而且,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外部服务机构和客户公司之间签订的合约不可 能十分完备,这样就使得交易成本增加,短期交易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如果公司 的人力资源职能处于各种与外部签订的合同的约束关系中,它满足变动的组织需求的灵 活性就会降低。再次,过多的业务外包及对外包的管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部门 的战略性贡献能力及在组织中的地位。
2人力资源外包的理论基础——交易费用理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Coase)在其论著《企业的性质》(1937)中指出,企业 的本质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取代。首先,市场的运行要花费成本,通过成立一个组织,允许某一权力(“企业主”)指导资源的配置,可以节省某些成本。其次,政府拥有管制 权利的机构常常对市场交易和在企业内部进行的相同交易区别对待。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分析,Coarse得出了企业为什么存在的结论:企业的出现是由于 市场运行成本的存在。从 Coarse的交易费用理论可以看出,企业使用市场一定产生成 本,当内部交易费用低于外部交易费用时,企业应该选择内部化;当市场交易成本小于 企业管理成本时,企业就会更多地使用市场。企业的边界是由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管理 成本间的比较决定的。
按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当交易费用为零时,资源不论按何种制度或组织形式来配置,最终都不会影响资源的有效使用。然而现实中交易费用是普遍存在于各种形式的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制度或组织配置资源的效率是不一样的。按照科斯的观点,当某种资源通过市场配置的交易费用小于通过企业内部配置的交易费用,人们在理性情况下就会选择通过市场来配置这种资源。企业是采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是采用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取决于配置人力资源的方式产生的交易费用的大小。
交易费用理论还认为,理想的管理模式(或结构)取决于它对特定组织的独特性。就人 力资源而言,独特性是指组织内部的独有性和外部的稀有性,如果一项人力资源管理职 能或活动特定于某一企业,或者在外部市场上难以获得,那么它就具有较高的独特性。人力资源的独特性越高就意味着外部化成本越高,这样的人力资源活动应该由组织内部 规划,而不宜借助于外部资源;人力资源的独特性越低,就意味着人力资源活动的标准 化程度越高,外部化成本越低,人力资源经理应该考虑把这样的人力资源活动外包给市 场。
网络社会的到来、人力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利用外部人力资源的交易费用在不断下降;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的全球化,扑面而来的市场基于及其易逝性,使得企业在很多情况下采取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方式具有更小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理论是解释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合理性的理论基础之一。3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机制分析 3.1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成本分析
当企业有一个市场目标,仅靠企业内部现有的人力资源难以实现时,则可采取两种策略: 策略一 通过再投资,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或招聘;
策略二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借用外部人力资源的力量,完成任务。对于这两种策略本文要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对其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1)对于策略一,分析如下: 仅靠企业内部现有的人力资源实现市场目标,企业的净收益为P1,则 P1=(P01-C11)-(C12+C13)-C14-C15
(1)
P01表示完全抓住市场机遇,企业从中所得到的毛收益;C11表示由于紧靠企业内部现有的人力资源而未能完全抓住市场机遇所造成的损失;C12表示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的工资;C13表示企业内部现有人力资源的管理费用;C14表示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再投资成本;C15表示利用企业内部的非人力资源的费用。(2)对于策略二,分析如下: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实现市场目标,企业的净收益记为P2,则 P2=(P02-C21)-(C22+C23)-(C24+C25+C26)-C27
(2)
P02表示完全抓住市场机遇,企业从中所得到的毛收益;C21表示由于企业的外部人力资源利用不当导致的未能完全抓住市场机遇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C22表示企业内部现有人力资源的工资;C23表示企业的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费用;C24表示企业支付给外部人力资源的工资费用;C25表示企业寻找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对象的交易费用,包括寻找外包对象、了解对方的相关信息和谈判签约的费用;C26表示签约与外包伙伴合作中企业所花费的费用。包括协调、监督契约的费用,处理违约的费用;C27表示利用企业的非人力资源的费用。
企业是否采用人力资源外包模式来实现这一市场目标取决于哪种情况带来的净收益更大。
当P2
P1,且P2>0时,即人力资源外包模式获得的净收益大于传统的仅靠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模式获得的收益,企业则会决定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来实现这一市场目标。
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经济的到来,使得现代企业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模式的交易费用大为降低,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具有现实可能性。
3.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规模 从经济学的角度,一个企业的规模是由一个企业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决定的,当一个企业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该企业会继续扩大规模已知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记企业的规模为M,对应的收益为U,成本为C,则企业最佳规模的边界为: U/M =C/M
(3)如果企业在实现其市场目标的过程中,发现仅靠现有的内部人力资源不能实现时,就需要考虑扩大内部人力资源的规模,或暂时通过人力资源外包借助外部人力资源等措施,这时就需要考虑人力资源外包的规模问题了。假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投入的人力资源规模为h,h内指仅靠内部人力资源的规模,h外指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规模,所带来的收益为U,对应的人力资源成本为Ch,根据(2)式得 U=P02 Ch=C21+C22+C23+C24+C25+C26 h=h内+h外
假设1 对于给定的市场目标的实现,企业无论是利用策略一还是利用策略二所利用的非人力资源相等,且常数C0,即C15=C27=C0。
假设 2 对于给定的市场目标的实现,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一定,且不论这些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或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而利用的外部人力资源,两种情况给企业所带来的毛收益相同,但成本不一定相同。由假设条件和(1)、(2)式可推得: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也是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根据假设条件2,则有P02/h=P02/h内=P02/h外
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假定C21有α(0<α<1)比例来自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交易费用,有1-α来自外部人力资源交易费用。根据式(3),有
P02/h=(C21+C22+C23+C24+C25+C26)/h P02/h内=(C22+C24+ αC21)/h内
P02/h外=(C23+C25+C26+(1-α)C21)/h外
6.企业费用系统项目总结 篇六
计科1101班11150041李媛媛
同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费用管理系统的一些基本功能和组成情况,包括系统的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划分以及数据库模式分析等,重点对应用程序的实际开发实现作了介绍。达到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且应用程序功能完备,符合了费用管理系统作为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的要求。费用管理系统是企业资金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企业费用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由于费用管理是企业资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反映企业资金活动状况的综合场所,合理的费用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加快资金流动的速度,保障企业资金链的顺利运行,对实现企业费用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分析如此情况,我们使用SUN公司的JAVA语言,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接口进行编程,尤其是SSH开源框架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短期内就可以开发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本项目的开发环境,以windows7为操作系统,以Oracle为数据库平台,以Tomcat为应用平台,以Internet Explorer、FireFox为客户端软件。本项目所运用的技术即
SSH 在J2EE
项目中表示了
3种框架,即Struts+Spring+Hibernate。
Struts对Model、View和Controller都提供了对应的组件。ActionServlet这个类是Struts的核心控制器,负责拦截来自用户的请求。Action常由用户提供,该控制器负责接收来自ActionServlet的请求,并根据该请求调用模型的业务逻辑方法处理请求,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JSP页面显示。
Spring是一个开源框架,它由Rod Johnson创建。它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而创建的。Spring使用基本的JavaBean来完成以前只可能由EJB完成的事情。然而Spring的用途不仅限于服务器端的开发。从简单性、可测试性和松耦合的角度而言,任何Java应用都可以从Spring中受益。
Hibernat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使得Java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Hibernate可以应用在任何使用JDBC的场合,既可以在Java的客户端程序使用,也可以在Servlet/JSP的Web应用中使用,最具革命意义的是Hibernate可以在应用EJB的J2EE架构中取代CMP完成数据持久化的重任。
企业组织结构模块:企业由人员构成,人员按部门组织。企业具有职员名册,应当登记人员的编号、姓名、业务角色。一个职员最多具有一个角色。企业具有多个部门。大型企业的部门划分可能是多级的。本系统只需登记一级部门,一级部门下直接登记全部下属职员。在形式上,可以设立一个部门“总经办”在其中变化的情况。应当登记各部门的编号、名称、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从员工名册中选择,可以随时更换。部门编号在登记之后不得修改。部门下属员工从职员名册中选择。一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
费用项目模块:系统应当能够登记、修改和删除费用项目。例如水电费、差旅费等。费用项目登记的属性包括:费用项目编号、费用名称。常见费用项目如下:日常开支方面有:小额辅料、办公用品、办公室水电费、通讯费、汽油费、行车停车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办公费、快递费等。生产开支方面有,原材料、辅料、厂房设备维修保养、生产用水电费、运费、广告费、推广费、渠道费固定资产方面有:生产设备购置费、非生产设备购置费。
审批流程模块:企业的预算、报销等审批流程是丰富而多变的。系统应当能够增加、删除流程。常见流程举例:办公用品报销、小额差旅费报销、大额差旅费报销、小额业务费报销、大额业务费报销、其他日常开支报销、固定资产报销、工资福利发放。一个办公用品报销的流程例子如下:开始→入库审核(库管员)→预算合规性审核(财务经理)→总经理审核→总经理→结束。流程定义的属性应当包括【流程编号】自动生成的一个编号。【流程名称】概括流程任务的极短文字例如差旅费报销。【流程描述文件】用技术性语言描述的流程节点和流转规则通常是一个XML文件。流程实际执行的时候还应当包括下列属性。【流程实例号】用来表示一个在执行的流程的编号,通常是自动生成的。【执行状态】具有下列状态:-1代表已取消、0代表已建立、1代表执行中、2代表执行完。关于流程描述文件。使用专门的桌面应用工具进行设计。企业费用管理有关的流程,应当能够和一个预算申请或者报销申请对应,在流程流转过程中,要能够查询到这个预算申请或者报销申请的详细资料。
预算管理模块:预算管理模块包括预算录入、预算审批和预算查询子模块。预算录入是将计划申请的费用项目录入电脑。使用预算单元对预算费用进行统合管理。预算单元可以是单个工程项目,可以是某类业务工作,也可以是公司日常开支或工资福利等。预算单元下面才有费用项目。系统应当能够增减预算单元能够修改预算单元的名称。预算单元具有是否经过审批的属性,新录入的预算单元是“未经审批”的。系统应当能够在预算单元下增减费用项目、修改费用项目的属性。费用项目的属性有编号、名称、金额。预算审批是对于预算内容,使用统一的审批流程进行审批。审批模块应当从已经定义好的流程中,选择适合于做预算审批的流程,来对录入的预算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应将预算单元标记“审批通过”的。预算查询是对于已经入库的预算,提供查询功能。报销管理模块:报销管理包括报销申请和报销审批。报销申请子模块就是一次报销只能对应于一个预算单元。若报销申请页面上费用项目是空的,可以选择或更换预算单元,若已经增添了费用项目则不能再更换预算单元。可以从对应的预算单元下,选择任意的费用项目添加到报销表中。同一代码的费用项目可以反复出现在报销表中。报销申请应当具有下列属性,报销人、费用发生的日期、备注信息、合计金额。每一项费用应当有对应的金额、用途说明、凭证粘贴单号。填写报销申请时,还应当选择适宜审批本次报销的流程。本子模块搜集到的数据,将存入数据库中。新提交的报销申请处于“未经审批”状态。报销审批子模块就是对于报销内容,使用报销人选择的审批流程进行审批。审批通过的报销应设置为“审批通过”状态。
具体功能实现:系统维护功能包括员工管理功能、费用项目管理功能、部门管理功能、角色管理功能和审批流程管理功能。员工管理功能包括增加员工、删除员工、修改员工和为员工安排角色。费用项目管理功能包括增加费用项目、删除费用项目和修改费用项目。部门管理功能包括增加部门、删除部门、修改部门和为候选员工分配部门。角色管理功能包括增加角色、删除角色和修改角色。审批流程管理功能包括增加流程、删除流程、暂停流程和恢复流程。个人信息管理功能包括员工登陆。员工登陆包括员工查看个人信息、员工登出和修改密码。预报销单元管理功能包括报销创建和报销单元记录。审批流程功能包括查看审批历史记录和处理审批任务。
7.浅议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 篇七
一、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私营企业管理费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不能准确核算管理费用
造成这种结果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下面几种情况都会造成管理费用核算不准确: (1) 一些私营企业在产品成本上有严格要求,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 使自己受到奖励, 它们的管理者就会将本来应该划入产品“生产成本”的一些费用支出记入到管理费用中去, 使管理费用核算不准确; (2) 由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共同引发的费用的核算, 如排污费用、技术开发费用、财产保险费用、矿产资源补偿费用、检验费用、诉讼费用等随着生产的发展, 受益对象会日趋明显, 完全归于管理费用核算就不尽合理了。这样也会使管理费用核算不准确。 (3) 不少的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等的管理不严, 保管不当, 以致出了问题也无人问津, 资产损失浪费严重, 间接增加管理费用, 使管理费用核算也不准确。
(2) 管理费用控制不合理
在我国市场监管体制仍不够完善的情况下, 大多数私营企业会难以避免的利用某些长期资产和各种准备金作为平滑利润的基本工具, 现在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对各种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具体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 减值准备的计提一般都是由企业内部机构进行评估或财务人员凭职业判断进行会计处理, 这样的会计处理很难保证公平合理, 由此会导致管理费用控制不再合理。
2. 私营企业销售费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销售费用处理流程过于复杂
个别私营企业在销售费用报销程序上比较复杂, 凡是报销的销售费用, 不论金额大小必须填写一大堆的报销单据且需要经过多个部门主管与经理的审核签字;但负责审核的主管经理仅仅流于表面形式、没有真正的发挥审核监督作用, 如此做仅仅是耗费人力物力, 增加报销人员的负担而已。
(2) 销售费用核算变通的不够恰当
有不少私营企业存在任意多结转、少结转或干脆不进行结转销售费用。如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目超过标准规定时, 他们可能就会将其超过标准的费用计入销售费用有关项目, 如此变通办法会造成多记销售费用, 最终导致利润不在真实。
(3) 销售费用审批控制还不够严格
私营企业销售费用审批控制标准不一致, 销售费用审批控制模式属于消极被动型。在实践中, 很多私营企业在销售费用的审批控制上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财会人员及审批领导根本不可能跟踪到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过程, 因此对每笔支出是否合理较难做出判断。
3. 私营企业财务费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将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混淆
财务费用反映的是利息支出和相关的手续费费用等, 它构成私营企业的筹资成本;而冲减财务费用的收入则主要包括存款利息收入, 是私营企业本质上的投资收益。由此可见, 计入财务费用的支出是与私营企业的筹资活动直接相关的, 而收入则是与私营企业本质上的直接投资相关, 把两种经济性质不同的活动在同一个会计科目中进行核算是不太妥当的。
(2) 容易引起内部腐败现象
私营企业财权一般都是高度集中的, 资金主要由领导支配, 如果将借款费用全部计入财务费用。由于购买材料等通过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结算比赊账的价格要低, 所以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将现金进行购买的东西做成赊账, 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通过其差额获得无息贷款。
(3) 资金的运用缺少科学分析
资金就像是私营企业的血液, 人体要靠血液在身体不停流动的, 为整个身体的器官提供营养。因此, 私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不停的进行周转作为保证, 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维持正常的运营。如果资金的周转速度慢, 将给小本经营的私营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大多数的私营企业往往认为货币资金越多越好, 造成货币资金闲置, 未参加周转;而还有些私营企业恰恰相反, 资金使用没有规划, 大量购置不动产, 而造成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货币资金, 最终陷入财务困境。
二、从企业内部加强期间费用的控制
1. 加强内部监督以降低管理费用 (1) 控制管理人员数量
在管理机关, 最大的浪费发生在于人多事少、工作效率低下, 费用较高。因此, 我国私营企业管理部门在处理业务时, 应当在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控制管理人员数量, 以此来降低管理费用。
(2) 对管理人员费用支出进行控制。
作为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 行为的控制基本上依靠个人自己, 一般没有明确的约束体制, 可能会导致费用支出上的失控。私营企业领导层应制定明确的管理人员支出的规章制度, 并强化监督管理, 确保管理人员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
2. 优化销售方式以降低销售费用 (1) 将销售渠道专业化
按照私营企业集中核心能力的管理思路, 对私营企业价值增值较少的业务外包, 节约管理者精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当今社会物流业已经非常发达, 企业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这样会大大降低自身管理和运营物流业务所发生的费用。
(2) 提供订货服务系统
现在市场竞争激烈, 私营企业必须提供给客户更便利的订货条件, 同时加强对市场监测, 由此节省销售库存, 进而控制生产的数量。
(3) 销售费用的确认要合理
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销售费用。在销售的业务中销售费用发生数额较多的, 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 根据受益情况的不同确定当期应负担的销售费用。对于当期发生的销售费用, 应该确保其支出的可靠性、真实性, 如支付给其他单位的销售费用支出, 应确保从其他单位取得的有关原始凭证的可靠性、真实性;对代销的手续费用应结合代销的手续合同、代销清单检查按规定的销售费用的费用率支付手续费等。
3. 对财务费用加强监督管理 (1) 调整会计科目的设置
将利息收入与汇兑收益在“财务费用”科目中的核算内容取消, 再新增个损益类科目“财务收入”, 把利息收入与汇兑收益在此科目中进行核算, 并在利润表中新设相对应项目予以反映, 从而把“收支”信息独立出来, 克服现行“财务费用”科目设置与报表反映存在的弊端, 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 对现金流量加强控制
巩固私营企业货币资金集中调度成果, 搞好私营企业现金集中存储与调度, 随时控制货币资金存量。减少的货币资金闲置, 减少私营企业临时周转的资金贷款以节约利息费用支出, 初步实现了对现金流量的统一调度和控制。
(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 根据企业资金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投资领域进行投资, 尽量避免因乱投资导致企业资金和利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失;其次, 准确把握负债比例, 避免因盲目追求企业发展, 避免新项目因负债过多而导致沉重的利息负担, 同时避免原来的经营项目因资金不足而不能正常进行;再次, 通过企业网上银行实时查询、划拨结算系统, 充分发挥网上银行的优势, 通过开展银行授信, 借短还长, 采用滚动操作的方式, 来降低利息支出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从政府角度谈加强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监管
1. 政府要完善私营企业的法律法规
政府对私营企业的发展要高度重视, 逐渐完善私营企业相应的法律法规, 同时还要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和执法的力度。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要进行高度的重视,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让私营企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发展。
2. 政府要加强其社会监督作用
政府中的财政、工商、审计等部门应加强管理, 充分发挥其社会监督作用。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 监督各企业单位对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贯彻情况, 严格追究企业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责任, 使其重视国家会计的法律法规, 为企业会计核算能够规范化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与条件。工商部门也应加强审核条件和力度, 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坚决的打击和治理。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已经备受重视, 并已成为维护市场经济体制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 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进一步完善,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必然会对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例如全面推行私营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批签字制度, 使不规范的财务管理行为及时得到发现和改正。这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加强私营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将会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3. 政府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行会计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并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后续教育。按照我国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 所有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从事会计工作。另外, 还要针对我国私营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现状, 加大现行会计制度特别是私营企业会计制度的培训力度, 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这是全面推进加强私营企业会计核算规范的重要环节。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 我国的经济也在快速回暖, 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私营企业存活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发展的潜力也越来越大。加之私营企业对自身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 解决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成熟。再加之政府的不断关注、努力和支持, 相信私营企业在期间费用的控制上会越来越好, 私营企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私营企业的明天也会无限美好。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私人开办企业的热情空前的高涨, 致使私营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私营企业在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在私营企业中, 有不少企业都忽略了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管理理念僵化落后, 使企业管理仅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的管理模式之中, 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对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 私营企业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期间费用的控制, 一直都是大家研究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私营企业
参考文献
[1]陈小斐:浅议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N].现代经济, 2008年, 7卷第12期:68~69
[2]胡安亮: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J].大众商务, 2009年7月, 第103期:90~91
[3]黄卫桃:我国中小企业期间费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 2009年3月:64~65
[4]王健:试论企业期间费用控制[N].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8月, 23卷第3期:123~
[5]米晓丽:浅议期间费用预算与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管理荟萃, 2009年, 9期:5~7
8.企业期间费用分析 篇八
【关键词】 借款费用; 企业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
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产品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等特点,充足的资金和连贯完整的资金链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为保证房地产项目的顺利进行,房地产开发企业通常采取借款方式来筹措项目运营所需的资金,从而发生大量的借款费用。那么,如何对这部分借款费用进行财税处理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借款费用的含义及内容。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其内容包括:1.借款利息,指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资金发生的利息、发行公司债券发生的利息,以及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发生的带息债务所承担的利息。其中,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带息债务,是指企业在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过程中购买工程用物资是以带息的方式进行结算的(如以带息应付票据购买工程物资)。2.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指发行公司债券等所发生的折价或者溢价在每期的摊销金额。3.因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指企业在借款过程中发生的诸如手续费、佣金、印刷费等交易费用。4.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导致市场汇率与账面汇率出现差异,从而对外币借款本金及其利息的记账本位币金额所产生的影响金额。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费用会计处理
1998年以前,我国会计实务对除固定资产购建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外,其他借款费用,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开发房地产而借入的资金所发生的利息等借款费用(不论开发产品是否完工),均直接计入“财务费用”核算。
1998年1月27日,财政部印发《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在“对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房地产开发业务会计处理规定”一节中首次明确:“股份有限公司为开发房地产而借入的资金所发生的利息等借款费用在开发产品完工之前,可以计入开发成本或开发产品成本”。
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对于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含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应当予以资本化。
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商品房属于存货范畴,且其要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一般要经过一年以上的时间,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建设期发生的利息支出应予资本化,计入“开发成本”或“开发间接费用”,计入“间接开发费用”的最终通过分摊也转入“开发成本”。而在项目完工后的清算期发生的借款费用应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费用税务处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涉及的税种主要有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
(一)企业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为建造开发产品借入资金而发生的符合税收规定的借款费用,可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归集和分配,其中属于财务费用性质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在税前扣除。
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开发房地产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房地产完工前,应计入有关房地产的开发成本;在房地产完工后,应计入财务费用。企业发生的这些借款费用均可依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可见,在借款费用扣除方面,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已经实现很好的衔接,易理解,好操作。
(二)土地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时,计入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凡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允许在不高于商业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的限额内据实扣除。否则,并入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10%”的比例以内计算扣除。由于上述规定是以原有会计制度为背景,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与当时的会计处理是一致的。但根据目前的会计处理方法,笔者认为,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时特别要注意,在房地产完工前已计入有关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利息支出已经在“开发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中,因此,这里所说的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是指在房地产完工后计入财务费用的部分,不包括在房地产完工前已计入有关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利息支出部分。
三、建议
修改或补充土地增值税暂行相关规定,使之与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以及会计制度有效衔接起来。一是“利息支出”与会计制度、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的口径不尽一致,建议将其扩大为“借款费用”,以便操作;二是必须将开发产品完工前已计入“开发成本”的利息支出剔除出来,与开发产品完工后“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合并,按规定计算扣除。
【参考文献】
[1] 段志群.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2).
[2] 武巧环.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费用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J].中国市场,2006(9).
[3] 卢志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J].当代经济,2009(2).
【企业期间费用分析】推荐阅读:
企业筹建期间利息收入如何处理08-26
期间费用核算管理制度09-06
企业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08-01
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十一五”期间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10-05
企业常年法律顾问费用10-06
企业支付离、退休人员费用的税务处理10-18
江苏省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操作办法(试行)06-15
两会期间清查方案06-17
大运会期间09-11
春节期间防火措施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