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鞋子 观后感

2024-06-22

小鞋子 观后感(13篇)

1.小鞋子 观后感 篇一

上个星期,老师给我们观看了一部发人深省的电影——《小鞋子》,使我深受启发。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9岁的阿里在回家的过程中把妹妹的鞋子弄丢了,怎么找也找不到!为了不让父母发现和责备,兄妹两个达成了这样的协议:每天早晨妹妹穿着哥哥的鞋子先去上学,哥哥在巷子口等妹妹回来马上互换鞋子,哥哥再去上学。可是因为妹妹的老师有时拖课,害得阿里三番两次迟到,差点被主任赶出学校。后来阿里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参加学校的马拉松比赛,第三名是一双新鞋子。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阿里最后得到的却是第一名。而在此时此刻,他的爸爸给他和妹妹买了新鞋,正在回家的路上……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觉得十分惭愧!影片中的阿里才9岁,就要学会帮家里父母的忙,而我们却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阿里虽没有像我们这样优越的环境,但他懂得吃苦耐劳、自力更生,即使生活再艰难,也从不抱怨、从不耍任性。而我们呢?即使生活在比他们优越的环境里,有能力去学习更多,懂得更多,但我们却没有用心去做,用心去学。为什么阿里和妹妹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并且取得好成绩?我想这应该就是他们不在逆境中消沉,主动刻苦学习的结果吧!

没错,生活窘迫压不跨人,关键是人对生活的态度。如果我们都能用乐观、积极、认真、坚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那还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呢?故事的结尾,阿里的父亲给兄妹俩各自卖了一双鞋,这更加让我们领悟到了:没有真正结束的幸福,幸福一直都在路上,一直都在自己的身边。

2.小鞋子 观后感 篇二

1.1电影叙事结构的界定

电影叙事结构, 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精细的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是一部影片的核心内容, 影片的总体结构框架包括空间结构、时间结构等各要素在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中的分解、配置与组合。其中, 影片的结构关系与表达方式是一部影片的叙事结构中最基本的一个层面, 确立影片的基本面貌和风格特征是其叙事结构最重要的方面。

1.2因果式线性结构

“所谓因果式线性结构, 内含着两个非常明确的要义:一是指该结构模式主要以事件的因果关联为叙述动力来推动叙事进程;二是指其叙事线索以单一的线性时间展开, 很少设置判断时间进程的插曲式叙述, 更不作一条叙述线索以上的并置性 (对比、交织、复调式等) 处理。”[1]通常状态下, 我们要讲清楚一个或几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前因后果, 就必须要有一个线索, 清晰明了的叙述列表或者可以说是叙述结构来贯穿整部影片。这就意味着, 一部完整的影片, 首先应当有一个导火索, 向观众交代故事的起因作为开头;其次就是故事的经过, 这其中矛盾纠葛是怎样进一步延展;再次是全片的亮点, 是其中的转折把故事推向了高潮从而引出最后故事的结束。与此同时, 单一线性时间的展开, 使某种契合点保持在这种结构的叙述进程中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的实际进程中, 也使得观众很大程度上在自己的幻想意识中给予认同。就此, 可以简单地把因果式线性结构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时间线索上的顺序发展为主导, 以事件的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 追求情节结构上的环环相扣和完整圆满的故事结局。”[1]

二、影片《小鞋子》的叙事结构

2.1采用因果式线性结构

以马基德·马基迪作品《小鞋子》为例, 该片采用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 是一部在环球电影舞台上, 在国际视野中具有典型特点的伊朗影片, 将伊朗电影的简洁、朴素的风格推向完美的境界。《小鞋子》以接近生活性的叙事, 前所未有的热情, 展现儿童生活和心灵的纯粹与美好, 也正视了孩子的力量。它的叙事基调充满了苦涩, 叙事情节线索极为简单, 剧中单纯、可爱的莎拉和善良、懂事的阿里将创作者所塑造的人物性格表现的如此形象。影片复杂曲折的故事刻画了心灵, 塑造了人物性格, 呈现了当时社会风貌, 这是因果式线性结构所着重体现的, 并传达了其审美意图和艺术观念。

2.2事件的因果是叙述动力

叙述动力, 无非就是叙述的推动之力, 其研究多体现在文本自身结构要素的动力方式, 如情节推进、事件的因果、时间序列置换等方面, 则叙述会让我们了解, 获得, 直至最后理解。《小鞋子》就是以事件的因果作为叙述动力, 以一双鞋子来展开情节的。影片开始的长镜头叙述画面中让我们了解了那样的底层社会, 了解了孩子的纯真无助, 了解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事儿给孩子们带来的灾难。

影片片头以字幕衬底, 画面是修鞋老师傅在给莎拉修补鞋子——主人公阿里出场, 待鞋修好, 拿着袋子去了菜店——把鞋袋随意放到店铺外面的鞋架上, 就进店里挑土豆——收废品的把阿里的东西误以为是废品收走——阿里买完土豆发现鞋子已不见。这个长镜头既是影片的开始, 也是影片事件发生的导火线, 这根导火线将作为其叙述动力的起因来贯穿全片。

2.3情节结构上环环相扣

莎拉放学回家, 穿着哥哥不合脚的鞋飞奔回家的途中, 把鞋掉入水沟, 鞋子顺着河水不断向前飘, 莎拉边追边伸手去捞, 可每次离鞋子都近在咫尺却难以碰到, 最后鞋子被卡在了那里, 可怜的小莎拉蹲在水沟边哭, 幸好好心人的相助, 才让莎拉穿着湿漉漉的鞋子回了家。

随后, 剧情戏剧性的转折, 因果式线性结构遵循的就是一种戏剧性叙述惯例。莎拉在操场上看到了有人穿着自己丢失的鞋子。放学后, 便跟踪着“小鞋子”, 记下了那小姑娘家的地址。可当他们在小姑娘不远处看到她的父亲是盲人时, 善良、同情让他们没有要回鞋子, 而是默默离开。

故事仍在继续, 因“小鞋子”而起的情节也在慢慢变奏。假日, 父子前往富人区打工赚钱, 原本或许可以用打工赚来的钱为妹妹买双新的鞋子, 可是转折再次出现, 完工后父亲自行车的突然失灵, 使家境雪上加霜。

情节再次变奏, 操场上莎拉巧遇盲人家小姑娘, 看到她脚上的新鞋, 得知自己的鞋已被小姑娘的妈妈卖给收废品了, 莎拉希望再次破灭。

最后的转折, 莫属影片中马拉松比赛这一段的高潮戏, 视觉节奏与叙事推进张弛有致, 动人心弦。5000米的比赛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多么难, 可是为了对妹妹的诺言, 他义无反顾。赛场上, 把莎拉奔跑回家的镜头加入, 与阿里跑步的画面交替切换。阿里虽在比赛, 但心中还想着亏欠妹妹的及对妹妹的许诺, 慢放镜头频频出现, 让我们清晰地看了阿里已突破疲劳极限, 仍在全力冲刺的情形。几位选手几乎在同一水平面上, 似乎分不出胜负, 最终就那一刹那, 阿里一步之差领先得了冠军。阿里看着远处领奖台上崭新的运动鞋, 感觉是那么遥不可及。当记者给阿里这个冠军拍照留念时, 前近景中的特写看到了阿里绝望的眼泪充满了眼眶, 后景模糊中是领奖台上与兄妹俩的愿望擦肩而过的运动鞋。

2.4完整圆满的故事结局

好的结尾, 引人入胜, 结尾的意味深长调动了人们的审美思维积极性。《小鞋子》的结尾给了我们惊喜——父亲在为家中购物, 随着摄像机, 隐约看到车架上放着一双男式球鞋和女童鞋。尾声, 一段唯美的画面给人留有回味, 许多鱼儿游来亲吻阿里满是血泡水泡的双脚, 仿佛是在抚摸他, 安慰他, 含蓄隽永, 暖意盈盈, 阿里似乎不再携带伤痛。圆满的结尾, 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牵动了人的心, 让人流连其中, 审美情趣越发高涨。

参考文献

[1]张浩、冯晓临著.《影视作品分析》.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5, 88~234

[2]姜敏、黄钟军著.《电影作品赏析》.石家庄:方圆电子出版社, 2005

3.温暖的小鞋子 篇三

对于很多人,伊朗是一个有着神秘色彩的国度,那里有高大的枣椰树,印着繁复花纹的毛毡,带着黑色头巾的妇女,以及眨着美丽大眼睛的儿童。阿里就是这样一个孩子,电影《小鞋子》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阿里给妹妹补鞋,却不慎弄丢了鞋子,当他告诉等待已久的妹妹莎拉时,妹妹的眼神从期待变成了怨怒,然后变成无奈。家里的贫困已经让父母不能再为他们买新鞋了。最后他俩达成一致:莎拉穿阿里的鞋子,等她放学了,就把鞋子还给阿里。

莎拉穿着阿里的鞋子去上学了,那是一双怎样的鞋子啊,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它太大了。萨拉站在队伍里,脚不自觉地在地上摩擦,希图缩到谁也看不见的地方。终于到下课了,她一路跑到和阿里约定的巷口,阿里早已等候在此。他们匆匆交换了鞋子,莎拉穿着拖鞋回家,阿里则一路狂奔到学校,却还是迟到了。

第二天,莎拉提前离校,她在窄窄的街道上奔跑,因为跑得太快,一只鞋子飞了出去,落在了街道旁的沟渠里,莎拉赶快俯下身子去捞,却怎么也够不着。终于鞋子堵在了下水道口,莎拉看着离自己很近的鞋子,却无能为力,她蹲在路边,哭了。

在路人的帮助下,莎拉拿到了鞋子。阿里穿着湿鞋子,再一次迟到。鞋子又湿又脏,阿里和妹妹决定洗鞋子。

这是一组很美的画面,在中午的阳光下,莎拉和阿里拿着刷子给鞋子涂上肥皂,不一会儿,鞋子就被洁白的泡沫覆盖了。他们用手盛起泡沫,对着嘴,吹出一个个大泡泡。泡泡在空中飘动,因为阳光的缘故,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

但是泡泡折射的世界只存在于瞬间,下一秒泡泡破灭,他们被拉回了现实。阿里第三次迟到,主任要他退学,幸得老师说情,阿里得以继续呆在学校。爸爸带着阿里去城市为富人整理花园,挣到了钱,他俩兴奋地讨论这些钱的用途,说要给莎拉买新鞋子。不想车子坏了,两人撞在树上,钱没了,爸爸受伤了。

一天,莎拉在学校发现有个女孩子穿的粉红色蝴蝶结的鞋子,正是她丢失的。两人跑去,准备要回鞋子。这时,他们看到那个女孩的爸爸,是一个盲人,这是一个更贫困的家,也许他们更需要这双鞋,她决定放棄要回鞋子了。可是莎拉还是没有鞋子,为此,哥哥一直心中有愧。一次,阿里得知学校有长跑比赛,季军的奖品是一双球鞋。他激动不已,不顾老师的斥责,终于在错过日期后报上了名。

在长跑途中,阿里不断提醒自己,要得到季军。很多孩子中途退赛,阿里却越跑越快,他脑海中闪过无数场景——妹妹穿着宽大的鞋子在路上奔波,妹妹失望而又极力忍耐的眼神,妹妹说“我没有告诉妈妈”时那种天真的口吻。阿里的呼吸越来越粗重,但是他跑得越来越快,终于他第一个冲过了终点。

阿里哭了,他难过地垂着头,面对摄像机,眼里全是希望破灭的忧伤,没有人能明白一个冠军的忧伤。

阿里回到家,他把跑烂的鞋脱下,露出一双磨得红肿的脚,他把脚伸进水池,金色的鱼儿围过来,在他脚周围欢乐地嬉戏。整个画面变成柔和的橘色,而电影就在导演营造的温和气氛中结束了。

(于林娜摘自作者博客)

4.《小鞋子》观后感 篇四

伊朗电影《天堂的小孩》又名《小鞋子》,它是伊朗电影史上第一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讲述了一对兄妹与一双小鞋子的故事。

小阿里取回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时,不慎把这双妹妹仅有的鞋子丢失了,为了免除父母的惩罚,他央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每天妹妹上学时穿他的鞋子,然后下学后再换给他去上学。于是兄妹仅有的这双鞋子每天就在两个人的脚上交换着,能够找回丢失的鞋子或者再拥有一双鞋子的渴望在两个稚嫩的心中与日俱增地堆积着,因为他们既要逃避父母以及迟到可能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还要躲避对于他人鞋子的羡慕所带来的折磨。阿里试图和父亲去城里打工挣钱,父亲却意外受伤,治病花去了本来答应给妹妹买鞋的钱。后来,阿里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通知时,苦苦哀求老师批准他参加比赛,因为比赛季军的奖品中有一双鞋子。在比赛中,阿里奔跑着,他的眼前晃动着妹妹放学后奔回来与他换鞋以及他换好鞋后奔向学校的脚步,他要取胜,他要获得那双鞋子,他在奔跑,在极度疲劳中奔跑,后来他跌倒了,为了胜利,他又不顾一切地爬起跑向终点并在混乱中率先撞线。当人们向小冠军表示祝贺时,阿里抬起的却是一双充满失望的泪眼。他的父亲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车上,放着买给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而此时,阿里回到家中,妹妹难过地走开了,阿里脱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经彻底地磨烂了,阿里把打满水疱的脚泡在院内的池中,散出一阵阵淡红色,一群鱼向他游来。

整部作品情节饱满、画面干净、演技自然,让人不知不觉被其吸引,不知不觉与剧中人物同悲共喜。还有片中随处洋溢着的浓浓的异域风情也让我们备感新鲜,仿佛眼睛的盛宴,跟随摄影机尽情领略西亚这个古老又陌生国度的民俗风情。长长窄窄曲折迂回的石头巷子,中间略微凹陷的排水沟;围绕圆形水池而建,有着高高台阶的伊朗民居;彩色地毯;沿街的店铺;高鼻深目、肤色微黑的波斯人种,身披头巾,黑衣黑裤的妇女和女孩…这些主要场景和人物可能概括了伊朗社会的现世生存状态,真实自然不造作。

5.《小鞋子》观后感 篇五

整部影片围绕鞋子展开,所有事情皆因鞋子而起,也许饱含了生活的无奈,也许有贫穷带来的苦涩,但于我,品到的更多是爱的味道。

阿里和妹妹萨拉之间表现出了浓浓的兄妹之情。阿里无意弄丢了妹妹的鞋满怀愧疚,把自己的鞋与妹妹分享,在得到奖品后第一时间送给妹妹,得知长跑比赛季军奖品有一双运动鞋,为了帮妹妹赢得一双新鞋去求老师报名参加,这些无不渗透着哥哥对妹妹纯洁的爱,那是种不含杂质的,简简单单的爱。哥哥的想法很简单,只想弥补自己的过失,让妹妹和其他孩子一样穿着漂漂亮亮的新鞋去上学。妹妹也很天真,很善良,很可爱,她为了不让哥哥受父母的责骂,对哥哥弄丢自己鞋子的事闭口不谈,哥哥送给她一支笔,她就能把烦恼抛之脑后,灿烂的笑容又出现在她的脸庞上。孩子的纯真在兄妹俩身上展现无遗,就像一阵清风吹拂在我的心上。

阿里的父母之间透露出深深的夫妻之情。阿里的母亲为了家庭操劳卧病在床,阿里的父亲眼神中满是心疼和担忧,更是因此责怪阿里不懂事,不帮妈妈分担家务。或许阿里的爸爸太过担心妈妈的身体,他忘了阿里也只是个孩子,一个本该享受他快乐童年而不是挑起生活重担的孩子,但不管怎样,这一切都因为阿里的爸爸对他妈妈爱得深切。

阿里一家和邻居之间展现出纯纯的邻里之爱。阿里的妈妈有病在身,家里也很贫困,却没忘了同样生活困苦的邻居,还让阿里给他们送汤,邻居为表谢意,也给了阿里一点东西,在我们眼里,那些东西并不贵重,甚至不值一提,但那里面蕴藏的邻里之情是无可替代的,是极其珍贵的。

阿里和他的老师之间存在着悠悠的师生之情。阿里是个成绩优异的孩子,老师对他也是喜爱有加,信任有加。阿里连续好几天上学迟到被主任发现,阿里又不愿意说出真实情况,主任无法容忍,想要开除他,恰巧被老师看到了,老师帮他跟主任解释,最终阿里又回归课堂,阿里的老师能对阿里伸出援助之手,就体现出老师对学生平凡而又伟大的爱。

此外,影片还表现出了主角阿里身上具备的孩子的纯真。弄丢妹妹的鞋子,最怕的就是被父母责怪,因此希望妹妹帮自己隐瞒。在迟到之后只被主任说了两句就哭了起来,长跑比赛一心想得第三,一心想要双运动鞋送给妹妹的阿里在夺得冠军之后流下了失望的泪水,这些都是一个孩子才会有的可爱而又让人为之触动的行为,这也是影片贴近生活,打动人心的地方。

6.《小鞋子》观后感 篇六

他最让我钦佩的是他的坚持,他丢了妹妹的鞋后,没有放弃,而是想办法应对困难。因为鞋子的事而迟到几次后,他不灰心,而是努力找丢了的那双鞋子。有一次他和他爸爸出门当园丁挣钱,没有人招他们,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挣到了一笔钱。他想参加跑步比赛,可是人数满了,他没有放弃,而是一再问老师······从这些事可以看出阿里是一个不忘目标,拼搏向上的孩子。

再回想一下我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就半途而废,能坚持做一些大事情的次数很少很少,阿里是一个家境不好的孩子,他能坚持,我为什么不能呢?

7.两双大眼睛一双《小鞋子》 篇七

小阿里在买土豆的时候,弄丢了刚刚给妹妹修好的鞋子。他翻遍了所有的箩筐,仍然找不到那双已经褪色的红鞋子。

阿里内疚地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妹妹。妹妹责怪哥哥,哥哥哭了,妹妹也哭了。

因为家境贫困,父母实在没有多余的钱来给妹妹买一双新鞋子。兄妹俩只好约定共穿一双鞋去上学。从此以后,大家常常可以看到哥哥或者妹妹狂奔在上学的路上。

阿里偶然间看到长跑运动会的通知,上面说季军可以获得一双新球鞋作为奖励。他苦苦哀求体育老师帮他报名参赛。老师同意后,他狂奔回家告诉妹妹这个喜讯。

终于到了比赛的那天,阿里拼命奔跑,一心只想得季军的他一不小心得了冠军。冠军的奖品是一套运动服,并非阿里想要的球鞋。阿里伤心地哭了。

回到家,阿里脱掉已经跑烂的鞋,把满是水泡的双脚泡进了鱼池。金鱼们纷纷簇拥上来,亲吻着阿里受伤的小脚丫……

拥有一双漂亮的新鞋,就是这对贫穷但乐观的兄妹俩最大的愿望。最后,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我们不妨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好好看看这部电影。

常熟市实验小学的几位同学在沈春媚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此片。看完后,他们有很多话要说——

我是莎拉我想说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爸爸妈妈靠打工养活我们一家人。我是阿里的妹妹,我叫莎拉。

当哥哥说他把我的鞋弄丢了的时候,我心里特别委屈。我突然好羡慕那些富家的孩子,他们的鞋子坏了、丢了,都可以重买一双新的,可我却……为了不让生病的妈妈知道这件事,我只好和哥哥轮流穿他的球鞋——我上学时穿他的球鞋,放学后马上回来换他穿,他再去上学,就这样日复一日。可那鞋太大了,总会让我晚些回家,为了不让哥哥抱怨,我只能拼命奔跑。一天,我发现我丢失的鞋竟被另一个女孩穿着!我悄悄跟在她的身后,来到她家门前,啊,那真是我的鞋!可那女孩的爸爸是个盲人,他们的生活一定也很困难,最终,我没有上前要回鞋子,默默地离开了。

终于,哥哥参加了学校的跑步比赛,季军的奖品中有一双球鞋,我欣喜若狂!可最后哥哥却得到了冠军,我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呢?

(陈依阳)

假如我是导演

“灯光准备,场地准备,演员准备!各部门注意,《小鞋子》隐藏结局正式开拍!”

这次,阿里看到了希望:全市长跑第三名的奖品——正是一双鞋。他立马去请求老师让他参赛,老师也没法儿,只好同意了。在比赛中,小阿里几乎拼尽了全力冲向终点,他的目标是得到季军,他要赢得那双鞋子。正当他奋力冲刺,筋疲力尽之时,他被拽倒在地。为了得到那最最宝贵的季军,他爬起来,不顾一切地往前冲,过去的一幕幕在眼前闪现:莎拉上完课从学校回来,两人用最快的速度在墙角交换鞋子,阿里换上鞋,飞跑着去学校。一次次的奔跑,一次次的竭尽全力,让阿里能自如地调整自己的速度,“第三,第三,第三……”他在心里喊着,终于,阿里的前面稳稳当当的只有两个人了。阿里小小的身影不顾一切地紧随其后,他真的得到了季军,他赢得了那双鞋。

阿里快乐地拎着鞋,又蹦又跳地回到家,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家人,一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何聃骏祎)

老师也有想法

《小鞋子》是一部伊朗电影。虽有1998年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影片、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桂冠,甚至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儿童电影”,起初我却不认为这是一部可以吸引孩子的作品。因为这样贫困的生活,离我们的孩子实在太遥远。可是,很快我便发现我错了。有个孩子在观后随笔中这样写:“阿里和他的妹妹一起刷鞋时,用手上的泡沫吹着泡泡,那些泡泡五颜六色,多姿多彩,就像他们的生活,即使再贫穷、困难,也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

我惊异于他们捕捉到了这样转瞬即逝的细节。是的,除了看到贫穷而心生怜悯外,我们孩子的眼睛,居然也能看到阿里和莎拉手中升腾起的透明泡泡,在阳光下闪着绚烂的七彩的光。他们也能看到,阿里和他的妹妹,是如何为了自己的梦想奔跑,他们用自己无限强大的力量在奔跑。这力量的来源,是生活,是责任,更是他们长久以来的信念与梦想。

8.《小鞋子》观后感 篇八

九岁的阿里在买菜时无意中弄丢了妹妹的鞋子,他们二人都知道自己家里很穷,便达成了共识:不给父母说阿里弄丢了她的鞋子。为了成功说服妹妹穿上自己的旧球鞋,阿里把,自己一只漂亮的铅笔送给了妹妹。

他们约定:妹妹穿上哥哥的旧球鞋去上学,放学以后偷偷在一个小箱子里,把鞋换过来,哥哥再去上学。但因为种种原因,阿里迟到了好多回,要不是老师说情,阿里还险些上不了学。

一次偶然的机会,阿狸看到了这样一张公告:全市长跑比赛三等奖是一双崭新的球鞋。阿里便下定决心争取要跑到第三名,为妹妹赢得一双好的球鞋。阿里便哭着找老师,老师也可怜他的家境,便答应了这个小小的请求:让阿里参赛。

到了比赛那一天啊,阿里奋力的往前跑,不顾一切的向前冲。摔倒之后迅速爬起来向终点冲去,但他得到了第一名。看着她泪汪汪的脸,我的眼泪也止不住的想往下流。

影片最后,爸爸正在回家的路上,为他的两个孩子买了一双崭新的鞋子。

9.《小鞋子》观后感 篇九

《小鞋子》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名叫啊里,在一次买东西时,丢失了妹妹唯一的鞋子,为了不增加父母的负但,他央求妹妹不告诉父母,从止兄妹二人共穿一双球鞋,伦流着穿,为了不迟到每天都奔跑着上学、放学,兄妹二人渴望鞋子的心日欲积增。

有一次,妹妹发现自己丢的鞋,就领看哥哥去,可当他们看到那个小女孩的家境并不比自己家的好时,他们自己默默地离开了,他们是多么的善良,阿里是个懂事,好学的孩子,他一直想找回妹妹的鞋子,弥补自己的过失,阿里为了给妹妹一双新鞋,请求老师给自己参加比赛,阿里只想得季军,凭着坚持不泄的毅力,完成自己的梦想,在混乱拼搏中取得了冠军,可他很失望,这部电影太让我感动了,阿里在比赛时跌倒了,但是他不怕痛、不怕苦,只为那份责任,圆自己的梦想,他们是多么的善良,上进,他的.这种毅力让我很感动,很值得我学习,这部电影鼓舞着我前进。

10.小鞋子观后感 篇十

在这个暑假中,我看了几篇学校推荐的电影《功夫熊猫》、《夏洛的网》……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小鞋子》。

这部电影讲述了发生在伊朗一个贫苦的家庭,主人公阿里帮妹妹莎拉去补鞋时,意外中把莎拉的鞋子弄丢了。回家后,阿里央求妹妹暂时保密,不要告诉父母,并与她达成协议:每天妹妹上学时穿他的球鞋,放学后再换他去上学,并且答应妹妹一定会给她买双鞋。兄妹俩天天如此,奔跑在那上学和放学的小巷中。当阿里看到马拉松长跑比赛,季军的奖品是一双运动鞋时,他决定参加比赛,但却错过了报名的时间,经过苦苦的哀求,老师终于破例让他参加了比赛。电影的高潮就在阿里的跑步比赛上。阿里为了得到想要的鞋子,极度疲惫地奔跑。后来他跌倒了,但为了信守对妹妹的承诺,他凭着这股信念又站了起来,继续向前奔跑。最后,他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终于赢得了比赛,当他得知冠军的奖品并不是鞋子时,他的双眼充满了失望。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心潮澎湃。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他的心智是那么成熟。他并不是怕挨父母的打,而是不想给已经贫困的家庭增加负担,那种敢于担当的品质那种在赛场上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心灵震颤。电影看似简单的结局,让我产生了无数的遐想……

11.电影《小鞋子》观后感 篇十一

初次看《天堂的孩子》也叫《小鞋子》的时候,我爱上了它那隐藏在情节背后深邃的情 感,无论是人情、亲情亦或是坚持。影片讲述的其实就是一个“ 寻找” “ 亲情” 的故事,其中还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广大观众们感到厌烦的剧情。然而,这部影片最终还是得以和国内的 一些寻找亦或是亲情的神剧鲜明地区别开来。可以说,在“ 寻找” “ 亲情” 这样一个设定之下, 影片主人公的经历及感悟才是《天堂的孩子》遥遥领先于那些粗制滥造的神剧甚至是其他一 切电影的地方。 现在,就来看看同学们对这部电影的感想吧。 阿里和他妹妹在这个贫穷地方不光不感到自卑反而更突出了他们人性的那种善良,怕父 母操心而轮流穿着一双破球鞋,甚至为了妹妹参加长跑只是想得到一双鞋子。阿里很懂事, 知道照顾妹妹 体贴父母,以及对善良的尊重都让我眼前一亮,能够替他而骄傲。伊朗是一 个战火纷飞的国家,生活贫穷甚至连食物都难以支持生计。伊斯兰教中那种对生活苦难隐忍 对抗的顽强精神和伊朗民族豁达的乐观主义精神告诫我们要执著地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而不是消沉产生厌世的情绪。

12.伊朗电影《小鞋子》观后感 篇十二

伊朗电影《小鞋子》观后感

没有煽情的哭诉,浮夸的演技。《小鞋子》让我看后久久回味。现在的大片,大多花哨,观众去看,也不过是图个热闹。像这种类似记录的片子很少有人愿意捧场。原因有很多。而这部片子之所以成为伊朗唯一提名奥斯卡奖的电影,的确有其独到之处。以前很多表现底层人民生活题材的东西大多苦楚不堪,剧情悲惨,不是连天炮火就是爹死娘嫁人,观众来看电影,看完之后一肚子的郁闷与沉重,肯定不会受欢迎。这部电影同样表现底层人民生活,却是平淡记叙伊朗一个普通底层家庭的日常生活,而所谓的这种电影惯有的“痛苦点”,不过是小主人公丢了妹妹的鞋子,两人为了不被父母责骂也不让父母担心,轮换着穿一双球鞋上学,两个人都强烈的渴望拥有一双新的鞋子。哥哥对妹妹觉得愧疚,这在一个小男孩的世界观中弥补这种愧疚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奖品给妹妹。得知参加长跑季军的奖品是一双球鞋,哥哥又眼泪汪汪的求老师让他参加。小主人公哭着求体育老师让他参加时,只有一句话“请老师相信我,我一定会得第一的”。眼神里的坚定和委屈让我深深震撼了。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细细品查,一朵花里就有整个世界。小男孩对于一双鞋子的渴望和成年人对于金钱、事业等等的渴望是一致的。影片用最平实的描写将这种渴望表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值得谈的是影片的结尾,主人公阴差阳错得到了冠军,回到家失落的面对妹妹失望的眼神感到十分沮丧。脱下已经烂掉的球鞋,在池子里静静泡着被磨起来的水泡,一群红色的金鱼游了过来。另一面,其实爸爸已经买好了给他们兄妹俩的新鞋子……这种结局干净利落却又让人回味无穷。爸爸如何来的钱买鞋子?兄妹俩看到渴望已久的新鞋子又会是怎样的表情?小主人公会不会因此而对自己拿到冠军再次高兴起来?父母又会怎样?这一切都不得而知了。

13.小鞋子观后感 篇十三

影片是以贫瘠破旧的伊朗小街为背景,以阿里一家为典型,主要围绕阿里弄丢一了妹妹莎拉刚补好的小鞋子之后向妹妹承诺一定会帮她找回鞋子并与她秘密一交一换穿自己仅有的一双球鞋上学(阿里与妹妹上学的时间恰好错开)的故事而展开,它通过孩童的视觉真实的反映了伊朗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面貌。他们生活虽然贫苦,但是他们心地善良,非常乐观开朗。尽管家里连买粮食都要赊账了,煮汤时还不忘要送点儿给邻居;清真寺的糖也决不拿一点儿为己用;虽然自己没鞋穿也决不忍心向盲人家的女孩要回鞋子……等等这些细小的情节都体现了他们一精一神上的知足。

一次长跑比赛,季军的奖品是一双三星球鞋,阿里想为他的妹妹跑一双球鞋。可是报名已结束,阿里千说万说才说服了老师给他一次机会,在长跑时他落后了,可是想起妹妹的话,他把自己的能量激发出来了,一下跑到第一,可是他在等对手,一等不要挤,自己成了第四名要到终点,他速度太快,一下子冲过了终点线。得了第一,他没有感到兴奋,看上去却很沮丧。很多人给他拍照他也不理,让他抬头他就配合一会儿。回到家,他脱一下鞋子,鞋底已在比赛中磨破了个大洞,脱一下袜子,脚上有很多水疱,他把脚放在养鱼的大池子里,一群金鱼游过来有的围着他的脚转,有的用嘴触碰他的脚,仿佛再给他疗伤。故事到了最后,让兄妹最高兴的应该是看到父亲为他们每人买了一双鞋子吧。

影片中的阿里和妹妹即善良懂事,又体谅父母,都是好孩子。他们应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上一篇:交警大队四查活动心得体会下一篇:工地例会施工方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