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总结(精选15篇)
1.县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生活,突出人文关怀,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构建和谐校园,积极引领中小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全面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二)积极推进德育生活化,引领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新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机制,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德育导师制,重点突出引导与防控,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深入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平安校园、书香校园、美丽校园、快乐校园”,努力搭建学生展示个性和特长的平台,大力倡导开设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五)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努力整合德育资源、教育力量,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创设和谐环境。
(六)深入开展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品牌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的知名度。
三、主要措施
(一)锻造队伍,造就一支高素质德育队伍
1、抓好学校德育管理队伍的建设。(1)县教育局召开两次学校德育工作
会议,一次团干部会议,二次少先队工作会议,提高为学生服务的能力和意识。(2)每月定时召开县城学校政教主任例会,整合县城学校的教育力量。(3)组织开展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
3、抓好教职工职业道德的建设。各校通过抓学习,建制度、搞活动、严奖惩等方式,教育引导教职工牢固树立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理念,遵守师德规范,爱岗敬业,爱生奉献,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全员参与的德育观。
(二)丰富载体,进一步完善活动育人机制
1、致力于创建规范性校园。进一步深化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各校要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认真安排好养成教育内容、时间、空间,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把《守则》、《规范》具体化、细目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突出从“做”中养成好习惯,不断改进行为规范达标的评估机制,全面开展新一轮行为规范达标活动。
5、积极开展创“绿色学校”、创“文明学校”、创“示范性学校”活动。各校要根据实际,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做好班级文化和寝室文化创建工作,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丰富德育的内涵,提高德育的功效。
(三)突出关爱,进一步完善引导与预防机制
(四)整合力量,不断推进德育工作社会化
2、重视家庭教育,不断提高家教水平。各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县家庭教育讲师团”赴各校讲座、家访、家长开放日(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家长培训,努力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五)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学校德育工作品牌
1、各校充分运用遂昌各地具有独特人文资源和自然禀赋的资源,通过汤显祖文化传承学校、遂昌十番和遂昌茶灯戏传承学校,让学生接受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使校园成为一个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快乐园”。同时,充分运用王村口红色古镇、九龙山自然保护区、万亩茶园等资源,让学生接受教育,努力形成“一校一品”的格局。
2、树立以课题研究促进德育工作全面发展的理念,深化班队活动课改革,中队活动展示,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德育课题研究,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3、深化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机制改革,继续抓好“道德积分”、“星星卡”、“太阳卡积分”、“雏鹰争章”、“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公民”、“道德银行”等制度的实施。
4、重视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各校要十分重视经验地梳理、总结提升和包装,以及对外宣传工作,努力打造成“一校一品”。各校每学期有1—3篇德育经验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介绍,并做好存档工作。
四、主要活动
月份
主要活动
1月1、2007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考核
2、制定2008年德育工作计划
3、迎接浙江省农村少先队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的准备工作
4、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5、寒假(春节)期间的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文明礼仪等方面教育
6、组织收看36集“与法同行”法制教育专题片(1-6月)
2月
1、寒假(春节)期间“艰苦奋斗,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实践体验生活活动,开展“手拉手”献爱心系列活动
2、始业教育,学生养成教育训练
3月
1、反邪教警示教育,社会综合治理宣传教育活动
2、开展“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和“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3、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4、全县学校德育工作会议
5、“快乐健身,我为奥运加油”系列活动(3――9月)
4月
1、申报德育课题
2、向省市教育厅局推荐2007学年度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3、学校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会议
4、“环保、节能、减排”征文活动
5、“与法同行”征文比赛
5月
1、“诚信教育”月
2、班主任工作研讨会
3、德育论文、少先队工作论文、少先队活动方案设计评选
6月
1、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比及表彰2、2007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估
3、“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月
7-8月
1、局机关工作人员学校德育工作学习会
2、评比优秀班主任和各类先进工作
3、各种夏令营、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4、“书香假期”活动
5、师德教育周活动
9月
1、始业教育,学生养成教育训练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3、学校德育工作研讨会
4、班队活动课展示
10月
1、少先队工作会议,争章展示活动
2、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
3、申报省市示范学校、绿色学校
11月
1、法制教育月
2、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创新大赛
12月
1、“行为规范达标竞赛”月2、2008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考核
3、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
以上不完善之处,另作补充。>>>>
范文网
2.县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篇二
一、用爱沟通, 用心感化
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 是一种自我牺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成为孩子真正的教育者, 就要把自己的心献给他们。”可见, 热爱学生是教师进行德育工作的前提。聋生因自身缺陷, 自卑感较重, 感情比较脆弱, 任何一个有损自尊的表情、动作都会刺伤他们的心灵,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甚至抵抗心理。因此教师要把自己全部的爱奉献给他们, 用爱去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生活上悉心关爱, 学习上耐心指导, 用慈母般的心去感化学生, 用朋友之心去指导他们。在这样温馨的氛围中, 用爱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而这种师生关系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因素, 是一本活教科书。学生生活在关系和谐的环境中, 心情舒坦, 情绪乐观、积极稳定, 感到生活是一种乐趣, 从而逐渐形成对人与人之间的正确信念。从感情上不断扩大爱的范围, 学会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别人, 对人对己、对环境都有一种积极的态度。比如:关心集体、助人为乐、不怕困难, 等等。这些特点经过不断地强化会逐渐稳定下来, 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倾向, 成为学生性格的一部分, 如热情、诚恳、乐观、与人为善等。
二、以言为尺, 以行为标
教师的言谈举止本身就是一种直观教育。俗话说“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 作为特殊教育教师, 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 使其成为一种引导聋生模仿的标尺。
我国春秋时期的伟大教育家孔子曾把教师“以身垂范, 言行一致”作为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个基本要求。他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而不从。”为了把聋生早日培养成“残而不废, 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教师首先要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全面塑造好自己, 给学生作出示范和表率。正如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 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 “请你记住你不仅是学科教员, 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 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既要做学生的“经师”, 也要做学生的“人师”, 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存, 这也是聋校的任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 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以身作则。这样, 学生才会拿教师这个“标尺”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从而让学生从教师的要求转变为自觉行动, 并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定势, 最终内化为学生固有的思想品质。
三、由点到面, 由静到动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特殊地位, 学生一般都有“向师性”, 即都尊重、崇敬教师, 乐于接受教师的影响, 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重视、关怀、鼓励和教育。因此,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中找到好的典型, 树立为其他学生的榜样, 促进德育工作由点到面的推进;反过来又用全体学生的整体德育目标来指导学生个体的行为, 让学生从接受单纯的说教走到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这样, 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为在活动中主动地接受教育, 突出了德育工作的参与性与组织的目的性, 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另外,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聋生生活经验相对贫乏的缺憾, 使之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陶冶性情, 在切身体验中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聋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特殊而复杂的工程, 它关系着聋生身心发展甚至他们的一生。因此, 特殊教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注重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 要注重做好聋生的德育工作, 使他们成为“残而不废”的劳动者,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特殊教育学校 (以下简称“特校”) “德育”是特教工作者按照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 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聋生心灵的教育活动。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有两个层次上的考虑:一是德育目标的明晰性与准确性, 二是德育工作的特殊效果, 即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个性, 以取得最佳德育工作效果。
3.县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篇三
我校多年来一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大胆尝试,形成了自己的“三四五” 特色工作机制。
一、坚持“三个渗透”
即教学渗透、德育渗透和管理渗透。
教学渗透:提倡课堂中的“阳光教学”,要求教师把阳光带进课堂,即“把微笑带入课堂,把民主带入课堂,把鼓励带入课堂”,使课堂充满了温馨、温暖、温情,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性。
德育渗透:不是单一的进行,而是教学活动与德育活动的有机结合。
管理渗透:要求所有教师把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使学生在各科的学习中锻炼自己的心理品质。
二、实行“四个结合”
1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健康课堂。我们探索得出心理课“阳光课堂”教学模式,即:课程内容“阳光时刻”,课堂氛围“阳光明媚”,教学形式“阳光灿烂”。在课堂上,心理老师根据学生的学段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心理测试,并及时调查总结,矫正治疗,让每个孩子摆脱不健康心理的阴影,成为阳光少年。
2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形成健康校园。每年的清明节、运动会、六一、国庆节等盛大的节日,我们都对学生进行坚持出操好习惯的培养,克服困难意志力的锻炼,竟争意识的培养,集体荣誉感等方面的教育。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训练活动,如“竞选大队委”、“小角色体验岗”、“无批评日”、“心理健康教育班队会” 、“生活自理比赛”、 “我为父母做点事”、“磨砺教育”、“学习要养成好习惯”、“感恩的心”、“学法交流会”等。在活动中,孩子们获得了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3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形成健康科研。本着“困难产生问题,问题产生课题,课题带动研究”的工作思路,我们一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在这方面也取得一些成绩,远的不说,2005年,我们研究的课题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圆满结题,我校3名教师被评为课题研究先进个人。我校教师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撰写了大量论文,有5篇获阶段科研成果奖,22篇获优秀课题研究成果奖。
现在,我们正在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子课题“小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竞争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健康成长!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个人素质的飞跃。
4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健康家庭。我校有95%的学生家长是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不当,所以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培训,提高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协助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每学期我们开展一次家长讲座活动,在家长会上,我们让家长和孩子直接对话,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这种做法引起了家长心灵的震撼、行为的转变,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收到了良好的实效。
三、建立“五条疏导渠道”
4.山竹县学校德育常规实施条例 篇四
新时期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和班主任(辅导员)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学生自身主动认识、积极体验,使其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法制意识和健康心理,培育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德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德育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建设德育工作队伍、科学设置德育课程、丰富德育内容和形式、加强德育工作科研、组织德育工作评价等六个环节。
一、制定德育工作计划
(一)学校应制订年度和学期德育工作意见。学校要根据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德育工作的要求,结合学校德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围绕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制订团(队)工作计划、学生会工作计划和班主任工作计划,体现整体性。德育工作应按照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
(二)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体现完整性、时代性、生活性和操作性。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要指导思想鲜明、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格式规范、操作性强。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工作、具体措施、活动安排等要素。计划的目标、工作措施及活动安排必须体现社会发展特点,具有时代性;必须贴近学生实际,具有生活性;必须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三)及时充实和调整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活动或措施,要及时调整、补充。
二、建设德育工作队伍
(四)学校要完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党支部(总支)、工会、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家长委员会等相关组织机构负责人及德育课程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德育导师为成员。学校校长要主持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组织全体教师、职工,通过校内外、课内外各种教育途径,实施《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在开学、期中、期末召开三次德育工作会议。
(五)健全学校德育工作机构。学校设立政教处(德育处、学生处)、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组织,明确一名副校长分管德育工作,政教处主任具体负责学校日常德育工作。主要职责包括:提出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和工作进程;协调年级组、团(队)组织、班主任、辅导员之间关系;检查记载学校日常纪律、卫生情况;组织全校性的重要课外、校外活动,指导、检查、考核班级德育工作;研究学校德育现状与发展趋势;检查德育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组织期末德育工作总结及表彰奖励工作等。
(六)加强班主任、德育导师队伍建设。学校要建立班主任和德育导师后备资源库,建立和健全班主任、德育导师选拔聘任、培养培训和考评激励机制。认真做好各级“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优秀德育导师”评选、推荐和宣传工作,使班主任和德育导师成为教师向往和社会尊重的职位。
(七)开展全员德育活动。每一位教职工要增强德育意识,落实德育任务,做到有制度、有措施、有测评,落实到位。每学期学校要对每个教师进行全员德育的测评,并把测评结果纳入到教师年度考核中。
(八)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德育工作队伍。认真选配品德与生活(社会)、思想品德教师,力争做到专职化。同时,聘请“五老”(老同志、老干部、老专家、老英模、老战士)有关部门的道德模范、杰出人物、政法干警和优秀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请他们到学校参与德育活动。聘请法制副校长,配合学校做好法制教育工作。
(九)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意见,谋求家长委员会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学校的重大活动,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国旗下讲话、大型主题教育、家长学校等要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代表参加。
三、科学开设德育课程
(十)开设好品德与生活(社会)、思想品德课程。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途径,学校应按照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好课程。任课教师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联系学生实际,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杜绝空洞说教、死记硬背。
(十一)实施学科德育渗透。德育课程以外的其他学科任课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的德育资源,自觉地、有意识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学校还应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把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生活。
(十二)开设好专题教育课程。学校应根据国家要求开展行为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禁毒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诚信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和廉洁教育等专题教育,并开设少先队活动课程。学校要按规定课时在地方与校本课程中统筹安排好专题教育,使学生知晓专题教育基本知识,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丰富德育内容和形式
(十三)明确各学段序列化德育内容。小学重在品德启蒙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引领小学生逐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初中重在进行良好品德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个人和他人、个人和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高中(职业类学校)重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常识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形成由浅入深、循环上升、有机统一的德育课程体系。
(十四)开展序列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制度规范,如《一日常规》、《班级公约》等。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要进行检查,督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和诚信教育。
(十五)开展序列化的月(周)主题教育。要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德育工作内容、重大节庆日,体现层次要求,对各年段月(周)主题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确定每个月(周)教育主题,实现德育活动内容的序列化。
(十六)组织开展序列化的主题班团(队)会教育活动。班级应围绕学校月主题,安排好每周班团(队)会教育专题,组织班团(队)活动,做到有主题、有教案、有反思,要成立班团(队)会课教研组,经常开展班队课比武或观摩活动。班队课要体现学生道德主体实践特点,做到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
(十七)规范仪式与典礼教育活动。学校仪式与典礼包括升(降)国旗仪式、总结表彰仪式、入学(党、团、队)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颁奖典礼和纪念性典礼等。学校要精心设计活动仪程,认真准备活动内容,保证仪式与典礼的教育效果。要建立仪式与典礼管理制度,长期坚持,形成学校传统。升旗仪式要结合月主题,开展国旗下讲话教育活动。国旗下讲话要主题鲜明、贴近实际、形成序列。
(十八)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学校要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以及“七七事件”、“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要事件纪念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歌咏赛、演讲会、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十九)落实措施转化后进生。学校对后进生转化要有计划和转化措施方案,帮教人员落实到位。开展“每日一谈”活动,要求每一个教师每日至少找一个学生谈话,尤其重点关注后进生。
(二十)营造书香校园。学校应成立以分管校长为组长的读书领导小组,建立学校管理干部、教师和学生读书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图书推介会、读书演讲会、读书沙龙,培养师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要开放学校图书室,建立班级图书角,满足师生阅读的需求。着力开展好“中华经典诵读”和干部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读书征文竞赛活动,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二十一)开展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活动。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校训,制作校旗、校徽和校歌,要建立师生成果展览室、校史陈列室、学校荣誉室、团队活动室、心理健康咨询室等,建立黑板报、橱窗、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等,充分利用这些校园传媒开展教育活动。要广泛开展励志格言警句征集、班级誓词征集、优秀板报评选等活动,定期举办学校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等师生广泛参与的教育活动。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坚持开展班级文化活动,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二十二)发挥校外德育基地和社区教育作用。学校应主动与公民道德馆、民俗乡风馆、烈士墓、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旅游景点、消防大(中)队、法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单位和社区建立校外教育关系,并实行挂牌,利用这些专门场所和设施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考察、调查活动,做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
(二十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应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每学期按照具体活动安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航空科普轮训活动,学校要引导学生自主策划、设计集体活动方案,开展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十四)密切家校联系。中小学要普遍建立家长学校,安排好系统的家教课程。通过家长接待日、教学开放周(月)、家长会、家校联系卡、家庭访问、校讯通等方式,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思想、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五、实施德育科研
(二十五)成立德育工作研究组织。学校要成立班团(队)会课教研组、班主任工作教研组和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研组,设立教研组长,建立教研工作制度,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定期开展校本研究,提高德育针对性、实效性。
(二十六)开展德育科研活动。应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专题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意见。对单亲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子女”和新居民子女的教育问题,网吧对青少年学生的不良影响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七)写好教育随笔。学校要引导教师进行教育行为研究。鼓励教师坚持写教育随笔,记录教育偶得,再现育人智慧,反思教育得失,记载学习所悟。教育随笔要真实具体,能以小见大,体现运用教育理论进行的理性反思。
(二十八条)开展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交流。学校要每月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有针对性地解决班主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每学期末召开德育工作经验总结交流会,评选德育优秀论文,交流德育工作先进经验。班主任要提供书面总结,包括主要工作成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六、组织德育评价
(二十九)建立和完善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定期学习制度、理论研究制度、班(团、队)会制度、检查评比制度、总结交流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建立让学生参与管理与自我管理的制度。如:红领巾监督岗、示范岗、一日班长制、值日、值周生制度、队干部轮流制、文明寝室制度等,所有制度应形成体系、装订成册,并通过多种形式让师生知晓、执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制度文化,同时,所有制度应形成德育常规管理档案。
(三十)组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小学全面推行“学生综合素质监测”。学校每学年要组织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要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任课教师评定、班主任评定、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要将定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结合起来。班主任撰写学生操行评语要体现个性化和人性化,语言亲切、感情真挚、用词恰当,有利于激励学生健康成长,要注重学生平时突出表现的记载和评价。
(三十一)抓好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评价。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采取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和学校领导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每月对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进行量化考评,考评结果与班主任(辅导员)津贴发放挂钩,并作为班主任(辅导员)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的依据。学校每学年度要对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入班主任工作档案。
(三十二)建立学生奖惩制度。学校应定期组织评选表彰优秀学生,如十佳少先队员、十佳共青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队)干部等,同时设立特长生、进步生等单项奖,积极推进个性化评优的办法,形成有学校特色的奖励制度。学校应严肃校纪、校规,对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和屡教不改的学生应当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处分,并将处理情况通知其家长。应对受批评和处分的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建立教育管理档案。
(三十三)表彰优秀德育工作者。县教育局每年举行一次“优秀教师”、“德育先进集体”、“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优秀德育导师”评选表彰活动,每年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议,表彰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和德育先进集体。学校要建立表彰制度,定期开展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辅导员(含校外辅导员)评选活动。
山竹县中小学德育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试行)一、一日常规 1.每日组织升降国旗;
2.每日两操(眼保健操、大课间活动)及纪律检查评比; 3.每日环境卫生打扫并检查;
4.每日学生进校仪表、着装、佩戴标志检查; 5.每日一歌;
6.每日第一节课前五分钟班级召开晨会; 7.每日值周领导及教师要巡视校园;
8.每日每个教师至少找一个学生谈话,尤其重点关注“八生”。二、一周常规
9.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
10.每周一次班会或团队会(时间、内容落实); 11.每周有行为规范教育和训练重点; 12.每周有各项规范评比情况公布; 13.每周一次年级组集会教育;
14.每周坚持校园学生广播(或校园电视台)播出二次以上。三、一月常规
15.每月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
16.每月一期德育工作专栏(宣传窗、黑板报、队角等);
17.每月一次主题教育,以爱国主义、行为规范教育等为重点,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进行;
18.每月一次卫生大扫除;
19.每月检查一次《班主任工作手册》;
20.结合主题教育,每月开展一次优秀学生评选活动。
四、学期常规
21.每学期有学校(政教处、少先队)、班级德育(含少先队)工作计划和总结; 22.每学期团队有教育活动安排;
23.每学期有德育工作计划总结例会;
24.每学期学校计划中有“育人”要求,学校总结中有“育人”总结内容; 25.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联系会; 26.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家长开放日”; 27.每学期两次心理讲座; 28.每学期有学生思想品德评定;
29.每学期评选一次文明班集体、文明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等; 30.每学期有“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安排; 31.每学期至少有两次德育工作专题会;
32.每学期开展一次全员德育测评,并把两学期的测评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
五、学年常规
33.每学年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34.每学年进行一次班主任工作培训;
35.每学年评选一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等并召开表彰会; 36.每学年评比表彰一次优秀德育工作者; 37.每学年向家长通报学生受表彰情况; 38.每学年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5.县教育局长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讲话 篇五
今天,县教育局在这里召开全县学校德育安全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 交流全县学校德育安全工作经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县学校德育安全工作。刚才,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两位同志就传染病预防、食品卫生工作等作了一个很好的专题辅导,叶其森副局长布置了下阶段学校德育安全工作,胡元胜书记就学校维稳工作作了布置,请一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抓好全县学校德育安全工作讲几点意见。
先讲讲德育工作
一、以提高素质为前提,优化德育工作队伍
德育工作队伍素质的优劣,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败。因此,我们要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学的德育工作队伍。
1、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广大教师 要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生 观,不断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当前,有偿家教较为严重,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制止。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2。重视教师队伍的理论学习和培训。新时期要求广大教师要了解教育的新动态,掌握管理的新知识,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理论,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各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在职学习和培训,制定和安排教师的学习和培训计划 ,为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提供必要的条件,邀请教育管理专家和先进德育工作者,举办报告会和专题讲座,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艺术。
3。加强班主任 队伍的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我们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各学校要确实做好班主任的选拔、培养、指导、培训的工作,特别要重视青年班主任的培养,采取以老带新的“结对子”方式,选择努力、进取、优秀的老班主任,在实践中进行“传、帮、带”,以他们的高尚师德、敬业精神和丰富的经验来感染和指导年轻班主任,做到新老班主任,“互学、互促、互勉、共进”,以提高年轻班主任的素质。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班主任认真做好学生的管理和培养工作,把班主任工作经历和业绩作为评聘职称的重要条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班主任的待遇。
二、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为先导,开展经常性教育
思想品行教育应是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必须常抓不懈,我们培养学生“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习创造),首先就是学会做人。
1、要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养成教育开始,从一点一滴抓起。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 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观念、道德知识和礼仪、礼貌、礼节教育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求广大中小学生从坐、立、行、笑、谈、唱的“小事”做起,倡导“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规范,提高文明素质。在学生中开展争做文明学生、文明市民的活动。学校要通过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设立文明监督岗,充分发挥学生相互监督的功能,规范和约束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
2、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一要改进德育课教学方式,德育教学活动要有针对性,要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合时代特征、积极抓住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确实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二要注重各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教师必须要深挖教材的思想内涵,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其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树立远大理想。三要加强学校美育工作,通过艺术教育课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达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的作用,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3、以班会为重要阵地。班会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与否,利用好坏,对班集体的发展,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要纠正把班会变为“自习课”、 “布置工作课”和“批评教育课”的不正确做法,要认真策划、精心安排每一次班会,通过班会对热点、焦点问题展开讨论,做到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富有意义、收效显著,使班会成为师生智慧的结晶、师生或同学之间情感的交融、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黄金时段。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实施渗透教育
德育工作应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特点,重视丰富和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并以此为载体,实施渗透教育,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得到全面的、主动的、和谐的发展。
1、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育人氛围。各学校要从办学理念、学校历史、办学特色、师生规范、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挖掘学校亮点,形成学校亮点项目。重视校园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因地制宜,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和硬化工作。加强文化长廊、文化园地、墙报、板报等校园人文景观建设。积极创建和谐校园,创造轻松、愉悦、融洽、舒心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创办绿色网络教室,为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确实做到校园环境优化、面貌整洁卫生、人文气息浓厚、师生和谐相处、安全措施到位,形成良好的环境育人氛围。
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文学社团,办好墙报、专栏,搞好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文艺体育爱好者,积极开展各种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各种表演和竞赛活动;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和各种电脑制作培训,引导电脑和网络爱好学生参加校园网的建设和各种比赛活动。学校要根据当地实际开发和创造更多学生喜欢并乐于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交流思想、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丰富知识,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四、以社会实践为契机,强化思想道德教育
我们要针对学生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规律,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感染力强的社会实践活动,要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要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以生产劳动、科普科技、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带出了校园的象牙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德育工作由学校的课堂教育转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体悟,强化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炼、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
五、以多方位教育为途径,拓展德育的空间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才能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要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
1、加强家校联系,积极办好家长学校。各校要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和家庭教育观,探讨共同配合教育的途径,交流教育的经验。各学校要经常家访,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和建议,加强互动和配合,共同协商和解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和家庭联系沟通机制,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德育活动,参与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2、加强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认真做好聘请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工作,学校法制教育活动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抓落实、见实效,避免法制教育流于形式、不见成效的做法。要做好心理健康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设置心理辅导信箱,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邀请心理健康专家作心理健康辅导报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加强与社区的联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要积极主动争取社区、村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及时向社区、村反映学校周边的情况,通过社区、村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邀请社区、村的领导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同社区、村联动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学校和社区、村联动的教育平台。
4、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学校要加强与当地公安、工商、城建、文化、卫生、交通等部门的联系,发现学校周边及社会上有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现象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予以清理整顿。
下面谈谈安全工作
一、 思想再重视
目前,我县各校的安全形式总体是好的。当然我县中小学在抓安全管理、抓安全落实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学校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仍存有麻痹松懈思想;二是管理制度 重建轻用,落实不到位,“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还没有形成;三是少数学校在“三防”上还要加强;四是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五是有些学校校园周边环境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学校门口不通畅,整治存在一定的难度,等等。可以这样说,全县中小学安全稳定的形势依然不轻松,我们务必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能抓得紧、严、实,绝不能松劲懈怠、敷衍塞责。各校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牢固树立安全稳定高于一切、压倒一切的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扎扎实实地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为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措施重落实
1、进一步落实安全“一岗双责”制。根据《庆元县教育局关于落实一岗双责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庆教普〔〕3号)文件精神,各校要制定并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时段、每位教师,构建安全管理防护网和长效机制。
2、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各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学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要定期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为师生进行法制安全讲座。要广泛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活动。要扎扎实实搞好每年 的“安全教育月”活动。
3、进一步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各校要紧密结合实际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防火、防震、防踩踏等为重点,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置意识和自救自护技能。
4、进一步强化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各校要建立健全周末放心车管理的各项制度。不断加强与公安、交通等部门的联系沟通,解决好学校周边交通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学生上放学提供交通便利。要进一步规范学生路队建设,确保走路回家的学生安全到家。要规范学生集体校外活动,建立事前向教育主管部门申报制度,并严格落实交通安全责任。
5、进一步强化学校重点场所和时段的安全管理。坚持学校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要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整改责任,确保整改到位,不发生问题。安全检查要突出防火、用电、防雷和饮食卫生等重点。要配齐配足应急照明装置和消防设施、器材,并加强日常维护,确保有效,保证应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要定期对学校锅炉、避雷装置等设施进行检测、检查,确保其性能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学校要加强食堂、商店管理,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定期组织他们体检,做到持证上岗,严禁以包代管。定期对学校商店进行检查,严把质量关,决不让假冒伪劣商品、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食品流入校园。要加强对体育器械、运动场所、实验设备、化学药品等教育教学设施的管理和检查,确保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平安顺利开展。随着天气转暖,各校要提前预警,切实开展防溺水教育活动。
6、进一步加强学校公共卫生安全管理。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根据季节特点进行传染病预防工作,提前预警,加强教育,确保不发生聚集性疫情发生。要加强水源管理,定期检测和消毒。
6.县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篇六
XX年我系统的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和大力支持下,我局结合学校安全工作形势,按照国家、省、州安全生产电视电话精神,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围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目标,大力强化学校安全责任,认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学校安全职责,明确学校安全责任,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排除学校安全隐患,切实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不失时机抓好学校安全各项防范工作,为全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落实责任,强化学校安全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安全责任制度。各学校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教育局与学校,学校与教师、学生及家长,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安全责任。形成了从教育局到学校、到教师、到学生、到家长,全社会都来关心安全、管理安全的工作局面。二是针对开学前后、“五一”、“十一”、汛期等事故多发期,及时研究对策,下发文件,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学校安全工作管理进
一步加强。并适时派出督查小组严格督查各校落实情况。三是按照“严管理,重防范”的工作思路,从以下六个方面狠抓了安全工作:一抓校舍安全。在每次检查督查中,都将校舍安全列为重点,要求对危房进行登记造册,凡鉴定为D级危房的,坚决拆除,停止使用。凡鉴定为B、C级危房的,一定要维修改造后,才能使用。凡有木摞子房子的学校,一定要消除火灾隐患。二抓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安全。为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严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今年3月、9月,我们与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一起进行了食品卫生专项检查,对校园食堂、餐具,以及学校小卖部进行了彻底清理,严禁腐烂变质和“三无”产品流入校园,危害师生健康。对没有办理卫生许可证的食堂坚决关闭,严格要求食堂从业人员定期健康检查,持证上岗。三抓消防安全。以“119”消防日为契机,大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通过看安全光碟、发放消防资料、灭火演练、火场逃生演习等活动向学生传授防火、灭火知识以及报警、自救技能。今年3月,全县教育系统吸取民族中学、民族小学、政府街小学、合哨小学发生的火灾教训,开展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通过排查整治,各学校添臵了消防设施,整改了老化电线,消除了火灾隐患。今年秋季开学后全部更换了老化线路,消除了火灾隐患。四抓交通安
全。常年坚持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和行路安全管理,广泛开展了创建“交通安全文明学校”等活动。以“学校周边道路秩序好、学生交通事故零发案”为目标,通过建立长效保障运行机制、交通安全教育机制、交通安全管理机制等,规范广大中小学生的交通行为,提高其自我防护能力。五抓危化物品管理。要求各学校制定危化物品管理制度,要有专柜存放危化物品,要有专人管理危化物品。六抓学校安全大检查。一年来,县教育局会同安监、公安、卫生、工商等部门联合对全市学校进行了三次安全大检查,并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了督查,督查中,共排查整治安全隐患15起,发放安全整改通知书19份。
二、健全制度,建立安全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各学校进一步落实了安全工作机制,切实达到“六有”:有领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人员,落实了专(兼)职人员具体抓好学校安全工作;有职责,明确了教育局长、学校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其他管理人员的安全工作管理职责;有投入,尽力挤出资金用于学校安全工作开支,舍得拿钱买安全、保稳定和平安;有奖惩,对安全工作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对安全工作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惩诫,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县教育
局制定了学校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并拿出一定的资金对学安全工作抓得出色的学校及领导进行奖励。二是认真建立“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各学校落实早、晚自习教师代班,生活老师负责学生吃饭、饮水、居住等学校安全制度,楼层、楼道值班制度,切实做到学生在校期间,教师全程服务。三是认真落实学校安全工作值班值岗制度。学校教学区、生活区,校园活动和组织校外活动,都落实了安全工作的值班值岗责任,切实做到每个时段、每个环节有管安全、有人抓安全。四是建立安全上报制度。各学校畅通了安全信息渠道,都建立了值班登记制,安全上报制。
三、加强教育,确保安全防范到位
在狠抓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坚持把安全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臵。一是今年7月,举办了全县中小学校长安全培训会。对70多名校长进行了集中培训。二是开好安全教育课。要求上课表、进课堂、有教案。三是配备法制副校长。聘请公、检、法部门的同志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一年来,为进一步增强学校校长的安全法制意识,各学校请卫生、疾控中心、公安、消防、交警等上培训课,参培人员达3000人。全县各学校开设安全法制受教育师生5000多人次,发放安全宣传资料600多份,书写宣传标语100多条。
四、警校共育,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各学校为深入贯彻“八条”、“六条”措施,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教育实际,努力开展“警校共育”、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一是各校完善了“警校共育”办公室,二是制定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实施步骤,今年的目标是“全面开展、整体推进”。三是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目标考核。明确规定,对成效明显、有所创新的学校,给予表彰;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学校给予通报批评。四是将创建“平安校园”的考评与评估工作相结合。
五、存在的问题及XX年学校安全工作安排
一是部分学校对安全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将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规定停留于口头上、会议上,行动不力,落实不好。比如在抓安全教育问题上,没有按有关规定开设安全教育课,而仅在周一的集会上讲一讲安全注意事项,就当作安全教育课。有的学校资料档案制度不健全。二是大班、超级大班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学校按45-50人设计的教室,现学生人数已达到90人,甚至有的达到100人以上。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三是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难度大。四是部分学校食堂卫生管理、食品留
样制度根本没有建立。五是个别地方对安全工作情况不及时上报,以致使我们没有迅速掌握情况,延误了有关决策。
在新的一年里,我局要进一步落实措施,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教育平安。
一是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能停留在集会上的安全注意事项宣讲,而要让学生真正入脑入心,懂得有关安全法规,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做知安全、懂安全,自觉维护安全的有心人。
二是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认真做到九抓。一要抓好楼道管理。按照有关规定,设臵教学楼、宿舍楼的上下楼梯标识及安全警示标语,坚持教师楼道值班制,学校不准搞紧急集合。杜绝楼梯踩踏事故的发生。二要抓好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各学校进一步加强对消防设施设备的自查和检查,建立火灾隐患台帐,坚持隐患整治销帐制。对老化的电线,不符合有关规定的灭火器材要及时维修和更换。三要抓好食堂及饮水卫生管理。主抓学生食堂及小卖部的管理,建立食堂及小卖部食品准入制度、坚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定期培训。四要抓好学生宿舍的管理。配备专职管理员,有专人值班,学生宿舍禁止火源。五要抓好校园刀具管制。按省公安、教育厅的要求开展经常性的检查,严禁管制刀具
进入校园。六要抓好门岗的管理。对学生的出入及外来人员要严格登记。七要抓好“一岗双责”的落实,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八要抓好交通安全的教育。公路沿线的学校未设警示牌和减速带的要主动向当地政府及公安、交通部门汇报,尽快设臵。九要抓好制度及资料档案建设,做到有据可查。|
三是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工作。
7.县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篇七
一、审视孝德教育的立足点
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 我国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尤其是孝道遭受激烈的冲突与损毁, 部分青少年的孝道观念处于断裂与冲突之中:“独生子女”一代的出现和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 使一些家庭的代际关系失衡和重心下移, 家庭的培养教育功能弱化。信息化及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父母的地位和权威受到挑战。纷繁复杂信息的左右, 代沟的形成与加深, 使少数青少年对父母缺乏孝敬感, 对他人缺乏道德感。多样经济成分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 使得部分青少年的家庭观念淡化, 功利思想严重, 从而使传统孝文化中尊长敬老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因此, 加强孝德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传承孝德文化, 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民族性格的塑造,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孝道教育, 可以促进爱国守法的道德教育。在中国, 自古做官讲究清正廉洁, 两袖清风;做人讲究光明磊落, 不屈不挠。在国家面临外敌威胁入侵时, 涌现出无数爱国志士, 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 是什么促使他们这样去做呢?是源发于“孝”的爱国精神。“孝”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是无数爱国志士献身的精神动力。
二是加强孝德教育, 可以营造团结友善的和谐环境。“孝”不仅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 也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安定的社会秩序的重要的精神支柱。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孝道为基础而展开的, 发自于人的仁爱之心, 以礼为它的表现形式, 始于爱父母, 推及于兄弟之爱、宗族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孝德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做到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人民、爱国家, 长大后多尽责任, 多做贡献, 在这种道德教育下, 以孝德扩展仁心, 保持谦虚恭敬的态度对待他人, 就可以逐步营造出团结友善的和谐环境, 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设。
三是加强孝道教育, 有助于完善学生人格。孝为入德之门, 德为成事之本。人的优良品德由孝产生, 一个要成就大事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良好的道德修养由孝道教化来培养。不教孝道, 其他的品德便无从教起。因此, 在学生中进行和加强孝德教育, 对他们人格的自我完善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孝道教育就其实质来说是塑造人格的教育, 具有鲜明的普适性和时代性。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孝道教育要顺应历史潮流, 把孝德中的忠孝仁爱、谦和礼让、诚信守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大力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培养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及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等良好品质。
四是加强孝德教育, 可以帮助解决代沟隔阂的社会问题。代沟是一个社会问题, 父母、老师、学校、社会为下一代付出了许多关爱, 可得到的却是埋怨。而在我国古代, “孝”的教育发挥了重要的连接作用, “爱亲者, 不敢恶于人;敬亲者, 不敢慢于人”。在古人心目中, 十分重视承前启后的责任和生命的整体性与连贯性, 道德、宇宙、人生是一个一脉相承、物我契合的统一体系。而在现实生活中, 有相当一些人伦理观念模糊, 对父母缺乏孝道, 对社会缺乏责任感, 缺乏尊师意识, 以我为中心, 自私自利。针对这种现象, 如果从孝道教育入手, 强化学生对父母的孝, 就可以树立其社会责任心, 消除代沟隔阂, 成为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 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 孝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基础道德的有效途径。我们大力提倡和建设的社会主义道德, 就是要对人类一切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孝德则是一种最低限度的道德, 是一种“底线伦理道德”。
二、挖掘孝德教育的生长点
中国古代的孝道教育源远流长, 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资产, 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有其不可泯灭的贡献。
《尚书》记载了距今四千多年前尧舜时期的一些关于孝道的主张, 即“奉先思孝, 接下思恭, 视远惟明, 听德惟聪”, 要求对待先人应该坚持孝道。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作为一部诗歌形式的文学作品中, “孝”字的出现大约有18次之多, 表现了西周时期和东周早期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于孝道的极度重视。
可见, 传统孝德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 发挥过至深至远的历史性作用。今天的中国是由过去的中国发展变革而来的, 家庭、亲情关系依然十分重要。因此孝德仍然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对待传统孝德这份历史遗产, 我们应根据新的时代条件与教育要求,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去其糟粕, 汲取精华, 赋予其时代新意, 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新孝德教育。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
一是感恩图报。在孝德教育中, 让学生学习古代、现代及身边各种典型的孝敬事例, 从事例中感受种种孝心, 体会到做一个有孝心人的那种快乐, 真正懂得感恩报恩。感恩报恩是一个人的起码修养, 也是人类社会基本的道德准则。
二是孝亲敬长。引导学生应满怀对父母的尊重之心, 尊重父母的感情和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从而内化为发奋努力、立志成才的动力, 以进取向上的人生姿态与良好成绩来回报父母;也只有学有所成, 将来才有能力赡养父母。孝亲, 既是我们的法律义务, 更是我们的道德责任, 不仅要有物质供养, 更要有精神关爱和心灵抚慰。
古人云:“道德乃人之本, 孝为德之先。”以敬养为核心的“孝道”, 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宝贵财产。孝顺父母, 尊重长辈, “孝者德为本”的古训千百年来, 在调节代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促进人类幸福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我们认为在当代少年儿童中开展孝德教育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孝德教育是实现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 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家庭人际关系, 从而培养学生的敬爱、仁爱、忠爱之心, 奠定人的道德素养。
三、找准孝德教育的切入点
我校地处绍兴南部山区, 越中三庙的舜王庙就坐落在这里。绍兴作为虞舜文化的发源地, 这里民风淳朴, 社会和谐, 孝德氛围十分浓厚。各届政府历来重视推进舜的孝道精神, 每年都会在农历九月二十三至二十七期间举行隆重的绍兴虞舜文化旅游节, 今年又恰逢当地“舜德精神践行年”。为此, 学校将此作为孝德教育的切入点, 结合学校“以舜的孝心感染人”的办学理念和“孝信雅达”的校训精神, 积极创新孝德教育载体, 搭建多种平台, 使学生从知到行, 从不自觉到自觉, 从自发的行为到养成有意识的习惯, 从而形成良好的孝德品质。
一是校园文化渗透。一方面, 我们构建充满浓郁传统美德气氛的校园文化环境, 营造出利于孝德教育开展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编“孝心小报”, 自制“孝敬卡”, 讲“孝德故事”, 参加“孝敬演讲会”, 开展“孝心签名”, 组织“绘舜德”现场书画展示等活动, 使我们的校园里始终洋溢着浓浓的“孝道”气息。
二是学科教学渗透。教师利用语文、品德等学科, 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渗透孝德教育, 同时积极挖掘语文等学科孝亲、感恩教育资源, 特别要求学生对一些名人、伟人的孝亲内容, 能认真学、记得住、讲得来, 还要学着做, 力求入心入脑, 内化为行动。要求所有学科教师协助班主任老师, 搞好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开展, 拓宽对学生进行孝德教育的途径。
三是家校合作互动。家庭是孝德教育的肥沃土壤, 学校是孝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社区是孝德教育的重要保障。我们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 把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 形成“三位一体”的孝德教育网络, 共同创造有利于孝德教育开展的良好环境。在孝德教育中, 各班都成立了家长学校, 积极协调家长签订《家校协作公约》, 鼓励有条件的家长参与到学生孝德主题活动之中来, 全程关注孝德教育和实践, 关注孩子成长, 努力促成家校整体联动, 社区做好评价, 共同育人。
四是制度约束保障。制订《学生孝心评价手册》, 分年段确定学生“行孝”规则, 要求学生对照《手册》记于心中, 落实到行动上。同时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提出要求, 比如在“敬”父母方面要做到“三要”:早上起床要向父母问“早上好”、上学或外出要和父母打招呼、睡前要向父母长辈问安, 并将是否孝亲敬老、感念亲恩作为评价学生道德品质和评选“星级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是榜样激励引领。在班级中开展“孝贤之星”评选活动, 在身边的熟悉人中树立楷模, 正确引导“孝德”教育的深入开展。规定每天晨读时间各班级要认真诵读有关“孝德”教育的内容, 并纳入思想品德课, 纳入家长学校, 真正做到孝德教育进课堂、进家庭。
四、把握孝德教育的着力点
对小学生而言, 开展孝德教育不能光靠传统的说教, 单一的课堂教育或者带有强制性的制度约束难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必须辅以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这就需要把握好一个着力点, 那就是积极创新教育形式, 运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 激发学生践行孝道的兴趣, 以入情入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孝德品行。
一是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每个月要求学生为父母做一次家务, 捶一次背, 洗一次脚, 说一句问候的话, 遇到节日时制作一张贺卡。通过“五个一”活动, 让学生感受一种孝德意识, 形成一种孝德习惯。
二是利用传统节日尽孝心。节日里往往是孩子们情绪最好的时刻, 充分利用这个最佳时机对孩子们实施孝心教育, 往往会收到比平时更好的教育效果。如:春节给孩子们布置的亲情作业——“把劳动带进家庭”;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给孩子们布置的亲情作业——“把快乐送给父母”;儿童节给孩子们布置的亲情作业——“把成长展示给父母”;中秋节给孩子们布置的亲情作业——“把欢乐带进家庭”;重阳节给孩子们布置的亲情作业——“把健康送给老人”。
三是开展主题班队活动。每学期组织开展“与孝同行”“百行孝为先”“我是孝德传播者”等主题班会,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让学生体会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和无私的奉献, 从而树立感恩孝亲的意识。此外, 我们还结合每年的“舜德精神进校园推进周活动”, 开展一系列“知孝”“行孝”少先队系列活动, 通过师生互动、亲子互动、学生互动等形式, 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具体事例教育周边的同学, 让孝敬父母、感念亲恩更加具体化、实在化。
8.技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之我见 篇八
关键词:技工学校 德育工作 教育理念
一、突破传统教育理念,调整教育内容,与时代同步
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单纯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突出个体完美的人格塑造,传统的道德教育培养了人的向善、自强、耐力和从属感。但是,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与现代生产和人类经济活动相适应的现代人才,现代人才除了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现代社会、现代生产所需要的基本道德素质。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是科技高速发展时代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必须具备现代社会所需的基本道德素质,尤其要具备勇于开拓、勇于创造、团结协作的精神。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单靠强调完善个人修养、追求传统的思想人格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改革德育教育制度,推行德育系统化教育。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开设职业道德常识课,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与日常学习生活中,拓宽德育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当今的学生,转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努力使现代意识和传统教育一体化,既有远景目标,又有层次要求,二者互相贯通,彼此交融,这是当今德育的发展取向。
1.要实现培养目标,应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德育工作
(1)在新生入学时,把军训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工作中,以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化集体主义意识。组织新生看爱国电影、唱革命歌曲、接受现代国防教育,打破平面式单渠道的教育,实行渗透式立体化教育,在寓教于乐中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这也是德育工作的基础阶段。
(2)坚持正面教育,开展多层次、内容丰富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按照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真理导入学生的头脑中,启发学生的内在因素,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志向和人生道路,耐心疏导,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相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觉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打开学生的心头锁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只要这样做,即使面对问题较多的学生,也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德育工作要同相关政策相结合,在评奖、评优、学习管理中,坚持品学兼优的标准,严格进行考核,扭转重才轻德的倾向。同时,还要树立典型,发挥典型的作用。
(4)德育要同生产实际相结合。学生参加劳动,进行实践活动,可以接触社会、接触企业,可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时代。
2.发挥德育课、政治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德育措施
这两课要做到常讲常新,要抓住学生的思想热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取得实效。要想做到两课常讲常新,就不能一个教案讲到底,即使功底再好的教师也要做到“两头抓”:一是“抓上头”,就是教师必须随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动态,不断研究新问题,补充新知识。二是“抓下头”,就是随时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关心什么,他们的思想热点和疑点是什么,对这些问题,教师不但要了解,而且要关注,给予回答。只有抓住了这两头,德育课才能常讲常新,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也才能实现其有效性,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二、培养师生情感,言传身教,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耐心疏导,言传身教,培养师生情感,也是德育教育的一种方法。当然,在耐心疏导的前提下,还必须严格要求,必须坚持以“导”为主,“导”“禁”结合,在“导”的过程中,培养师生感情。由于技校学生处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在利用传统的说服教育、实际教育、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和品德评价等方法进行教育时,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总是很难愉快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德育教育内容,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达不到自我规范的目的。假如能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找出一种“黏合剂”,使学生愉快地、积极主动地接受德育教育的内容,那么也可以说是找到了一条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笔者体会到,学生都在观察教师的一切行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的优良品质,表现在敬业克已、刻苦钻研、认真授课、循循善诱等方面。一线专业指导教师更要注意自己的示范作用,要认清自己处于为人师表的示范地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做到。我国的教师历来就有良好的师德,布衣淡饭,诲人不倦,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许多教师依然以一颗赤诚之心,耕耘在教学第一线,这就给学生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这就用身体力行指导学生向“善”的一面。除了言传身教,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深厚情感也是一种“黏合剂”,也是加强德育教育的一条途径。
情感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事物产生的具有特殊体验的心理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表现为喜、怒、恶、惧、爱等情感,它来源于客观现实,建立于人的需要,在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产生肯定的情绪情感。有效能的情感能鼓舞人积极地行动,肯定情感是心理上对外界刺激的肯定反应,例如喜爱等,肯定情感是一种有效能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情绪可以激发学生对教师的肯定情感,而学生对教师有肯定情感。第一,可以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境,从而激发起积极的认识、意志等,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第二,可以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这种信赖赋予教师的教导一种魅力,它足以扫除各种障碍,使教师的教导深入学生的心灵,产生积极反应。第三,可以使学生产生与教师更多交往的愿望和行动,从而便于教师在学生的心理上施加更大、更强的影响,这样学生就会心服口服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
当然,在教师与学生建立深厚情感的同时,还应严格要求学生平时的行为,做到严格要求与耐心疏导相结合。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就告诉我们,教育要严格,只有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训练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所有的严格要求,都是为了促使学生能在一个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中更好地学习。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在耐心疏导的同时做到严格要求;要让学生接受教师的耐心疏导及严格要求,就要培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深厚情感,这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教师是主导,教师的表率作用尤为重要,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完善,做好学生的楷模。
道德品质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的思想、行动中的具体体现。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的教育和配合。总之,加强技校学生德育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自身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加强自我规范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正面教育和引导,真正做到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就能达到加强德育教育的目的,学生就能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
9.学校教育目标考核德育工作总结 篇九
学校有健全的德育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德育处、大队部制定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寓德育工作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各种活动之中,长期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
二、以常规为抓手,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1、将各班的常规检查评比工作落到实处。根据《恩施市实验小学五星班级评估方案》,加大了检查力度,每周将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到“周五星班级评比公示栏”上。班级常规工作直接与班主任考核挂钩,有效地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把常规管理真正落实到实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开展好每月“感动班级好少年(好儿童)”的评选活动。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及时发现同学身边感动事迹,利用身边的榜样作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3、继续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制度。结合节庆日、历史重大事件、伟人纪念日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三、以活动为载体,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今年以建国60周年为、少先队建队60周年、我校建校70周年为契机,重点抓学校文化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
1、开学进行时系列教育:开学典礼、收看开学第一课《我爱你—中国》、《走进新中国》等爱国影片、开学进行时主题班会、组织收看邹越爱国演讲《爱老师、爱父母》、一年级新学生家长报告会等。
2、感恩教育: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开展了以3月“感谢母亲”、9月“感念师恩”的感恩系列主题教育,组织四年级学生到夕阳红敬老院献爱心,教师节组织少先队员为老师们献上一束献花等活动。活动在社会上反响很好,在恩施电视台、恩施日报均有报道。
3、xxxx大型活动:
xxxx年我校德育处组织了几个大型活动,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是3月的“我做09新雷锋”系列活动。该活动通过班会、爱心捐款、捐赠图书、走进敬老院等多种活动将学校的“手拉手 献爱心”活动推向了高潮。xxxx年2月,为了让更多的人关心帮助王丹,为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学校德育处通过少儿电视组织全校师生再次观看了恩施电视台《今晚九点半》关于对“留守女童意外烧伤生命垂危急盼救助”的新闻报道,在全校发起了“争做新时代雷锋”的倡议,各年级各班以学校“我做09新雷锋“活动月为契机,发起了“爱心捐助捐助烧伤儿童王丹”活动的高潮,为王丹捐款共计13万多元。在我校三年级学生罗璇同学患病期间,我校全体师生又为其捐款七万余元,为罗璇同学的有效治疗解了燃眉之急。另外,我校学生还捐赠图书五千余册,帮助农村小学建立起多间“爱心书屋”。
二是3月 “争做环保小卫士 共创文明州城”活动和和11月的“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两个活动中我们的学生走向街头、走进社区,用他们的行动向社会、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号召全体市民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关爱生命健康,文明自身行为。2个活动在恩施日报、xxxx新闻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均有报道。
三是3月的“安全教育周”活动和11月的“消防安全宣传周”活动。两个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安全演练、安全知识讲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参观消防科普知识基地、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展板、播报等多种活动,切实对师生进行了很好的安全卫生教育,达到了教育效果。
四是“歌唱祖国庆六一”系列活动,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和喜迎第60个“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到来,我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内涵的“歌唱祖国庆六一”系列庆祝活动。活动一:六一前夕,恩施市实验小学各中队利用队会时间统一开展了“歌唱祖国庆‘六一’”主题队日活动。活动二:隆重举行了“歌唱祖国庆六一” 主题大队会。活动三:隆重举行了第三届读书暨“我们的学堂歌”演唱会,活动四:六一期间举办中国少年先锋队成长60周年图片展。活动五:建队日开展了“共荣啊,少先队”大型主题队日活动。这些活动在xxxx少先队工作信息网均有报道。
五是红领巾先锋中队创建活动。我校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和德育资源分别创建了“墨香中队”、“童欣中队”、“李碧华中队”、“叶挺中队”、“鲁迅中队”和“林浩中队”,各中队深入开展了“家乡先锋我知晓”、“先锋与我面对面”、“学习先锋促成长”等活动,引领少先队员们在寻先锋、学先锋活动中不断进步,快乐成长!在xxxx年11月恩施市“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会”上团省委少先队总辅导员丁胜军同志听取我校创建工作汇报后对我校的“红领巾先锋中队”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他说:“恩施市实验小学的红领巾先锋中队能结合本地民族特色文化抓创建,非常好,他们这项活动开展得如此及时、如此丰富,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我要把你们的活动资料带回去,向团省委领导详细汇报。”团州委、团市委领导也高度赞誉了该校“红领巾先锋中队”创建工作,并鼓励他们继续将此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引领全州、市“红领巾先锋中队”创建活动的有效开展。
六是“忠孝雅诚”活动、xxxx年全州的德育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忠孝雅诚”主题教育,我校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师生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在全市、州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校还被评委全州忠孝雅诚教育先进单位。
4、重视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由大队辅导员和省特级教师何兆文担任心理咨询师。今年各年级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分别组织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四年级开展了“做阳光少年”主题班会;五年级开展了“给同学起绰号好不好”的辩论会;六年级则对女生进行了“青春期教育”等等,平时还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开设“心灵驿站”专栏,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5、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xxxx年我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德育处结合这个工作重点开展了“校园文化润心田”活系列动。通过唱响班歌、诵读楼道文化理念、“校园文化润心田”主题班会及班队会比赛等活动让我校的办学理念、人文精神深入学生心田,沁彻学生灵魂。
6、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及各各级类比赛活动。
10.如何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篇十
如何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德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本文从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在教育形式上,强调传统的教育形式和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的.结合;加强德育工作的阵地建设;树立模范典型,积极引导促进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 者:满文正 张莉莉 作者单位:成都市建筑中等专业学校,四川・成都,610500刊 名:科教导刊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年,卷(期):“”(34)分类号:G410关键词:加强 学校 德育教育 工作
11.县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篇十一
一、学生自我教育,遵章守纪
马卡连柯说过:“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而且也是教育的主体。”所以,构建民主的班集体和各类学生组织也就成为了“德育”工作的首要环节。学校和班主任应对这一工作进行科学指导。班集体和各类学生组织只有按民主程序建构和运作,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和学校的主人。学生要学生集体中学会过民主生活,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相互监督的机制。学生干部要实现从“班主任的助手”向“同学的代表”的角色转变,接受同学的委托、支持和监督。班级活动应以自我教育活动、自娱性活动、探究性活动和社会服务性活动为主,实现真正自主、自律的“德育”。
学生个人的荣誉感、羞耻感是在集体舆论这个大背景下形成的,是个人对集体舆论的感受,有时学生之间的批评或表扬,往往比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或表扬更有效。所以,对学生的惩罚或奖励应该由学生自己选举产生的机构来执行,而不是由教师决定。
在有了民主的学生集体之后,还要在学生集体中执行有道德价值的纪律。哈代·诺克斯认为,道德主要是和形成对利己冲动的自我克制有关,它和能够并且愿意怀着并非冷淡的心情或竞争的敌意而关注他人的利益有关。他认为,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越多,就会越有益于他人,并且有益于社会的美好。所以,遵守合理的规则必不可少,学生要把行为合乎规范作为自己的义务。
有道德价值的纪律,能使学生产生对规范本身权威的尊重,但这种纪律不能是从上而下的规定,而需通过学生集体的约定形成。这二者虽然都属外在的纪律,而其教育的价值却大不相同。由学生集体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约定的行为规范,不仅使学生成为规范的制定者、履行者,而且使学生承担了规范执行监督者的责任。从而把对学生行为的管理与教育变成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如果在学校中形成了强有力的学生集体组织和有道德价值的纪律,那么它们将使学生从他律向自律过渡。所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角色要从决定者、执行者向指导者转变。
二、教师合理评价,以身作则
在评价学生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班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整体上权衡每一名学生的发展,不应只是看他的学习表现和成绩,还要关注品德等其他方面。面对问题学生时,教师首先要做到不抓住问题不放,应同时看到这个学生身上积极的一面,从而和班级其他学生一起引导他通过健康的一面带动问题的转化。教师要注重对问题学生的感化,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关怀,往往会成为学生行为转化的契机。
教师除了在情感方面的关怀以外,还应注重自身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心理学的实验证明,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比言语的影响更大。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属
于强化范畴,是一种观察学习,是学生个体通过观察教师在处理刺激时的反映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未成年学生的行为往往带有盲目性,他们的判断力有待培养,成长中的学生一般不可能自发形成正当的价值选择。所以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威信,甚至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学生便可能出于对某个教师的信任和尊重而按他的要求经常地做正确的事情。而学生体验到了在正确行为中获得的满足,做正确的事情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教师作为道德行为者和道德教育者,进行道德教三、学校营造环境,立德育人
只有合乎道德的学校,才能造就道德高尚的学生。不存在“道德无涉”的学校,任何人际之间的经验都包含着道德的成分。
南开中学校长康岫岩在日记中写道:“任何一位教师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都要纠正,否则学生会得到错误的暗示:认为老师不管,就是赞许我的行为;或认为我的行为没有什么问题。我们经常遇到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辩解:某某老师看见了就没说我做得不对,所以我这样做了。”所以,每一位老师都要参与到德育工作中,只有所有的老师都把自己看成是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才能更有时效性。
学校德育工作可以首先从全面改善学校环境,塑造优良的校风入手。教育应从人的本质出发,教孩子懂得要守住基本的道德底线。学校要制定出校纪校规,并要求老师和学生必须遵守。
其次,还要加强社团活动,建立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活动组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团队意识。团体活动一方面可以陶冶学生性情,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发挥能力,体验融洽的团队协作精神。
一个学校的精神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它需要不懈地传承、锻造,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形成正确的学风,严谨的教风,优良的校风,积淀成为学校的文化。
综上所述,一个学校的德育氛围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营造,只有這种一点一滴,润物无声的教育,才能真正让学生从灵魂深处发生改变,才有可能让学生脱胎换骨,受益终生。
〔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摇课题批号:BY[2014]G170〕
12.县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篇十二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存在较多问题,面临的危机也较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一种积极的姿态面对各种危机,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走向卓越的关键。我们认为,在当下,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需要着重强调四方面内容。
1. 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关键是要使其正视现实,能够悦纳自我,对自己有正向的认同。
(1)悦纳自我
与一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不同,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较低。由于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普遍轻视,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身原因,难以悦纳自我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无法自豪地跟外人提起自己的学校,因为这意味着告诉别人,他们是被普通高中抛弃的人。这种在自我认同上的自卑心理,既会导致学生个人的身心不健康,又会限制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平等而正常地交往,还会导致对所学的专业和学校的排斥,从而对个人的学习动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正视现实
一个无法悦纳自我的人,很难以大度、包容的积极心态悦纳他人,即“乐群”,也很难做到尊敬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工作岗位,即“乐学”和“敬业”,而这两方面都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所以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首先要重视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视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现实,并超越这些偏见,充分认识自身的独特价值和使命。此外,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不能只局限于个人谋生的小气象。毕竟,从根本上说,个人价值不能用所学习的专业和所从事的职业来衡量,而应以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为标准。当个人确立起这种具有大气象的人生价值观后,才能悦纳自我,坦然认同自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份和自己所在的学校。
2. 职业幸福观的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职业幸福感的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职业与人生价值之间的关系。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一个很大问题在于没能有效引导学生确立成熟而理性的职业幸福观。成熟而理性的职业幸福观教育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职业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生的价值和幸福在于职业本身而非职业之外。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对于接受教育的一个非常功利的认识是:上学为了好工作,好工作为了高收入,高收入意味着幸福的生活。不可否认,一定的物质基础是获得幸福的重要条件。但是,他们恰恰忘掉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任何职业和收入阶层都存在幸福和不幸的人。如果学生以这种肤浅的幸福观来对待当下的生活,他们很有可能不仅当下不幸福,未来也无法体会到幸福。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其个人幸福的实现是以职业成就为基础的,而不在于职业之外的东西。二是人生价值和幸福的实现需要以一定的幸福能力为根基。之所以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幸福差异巨大,主要源于个体幸福能力的差异。学生只有使自己的职业创造活动符合其人生目的,并合乎社会道德法则时,才具有获取职业幸福的能力,才有可能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职业幸福。为此,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劳动的观念,劳动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也是个体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
3. 职业敬畏感的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职业敬畏感的教育,其核心就是让学生树立必要的职业敬畏之心。
在从事某个职业时,每个人都有选择某种工作态度的权利。有的敷衍了事,马马虎虎;有的精益求精,不惜精力;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想着更轻松的高薪工作。然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同的职业态度所产生的结果或回报一定是差异巨大的。当选择敷衍了事等消极的工作态度时,被职业抛弃就在所难免,因为对职业的轻视必然遭到职业体系和职业中人的轻视甚至抛弃。基于此,带有信仰性质的职业敬畏感的教育,对于个体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增强职业自律意识和能力等,都是非常必要的。“敬”既意味着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负责,遵守职业的技术性要求和道德要求;又意味着“精”,业不精的人有可能败坏这个行业和整个职业群体。“畏”,即把职业当成一种践履个体生命价值的存在,意味着对人性的基本的尊重。当一个人拥有了对职业的敬畏感和真诚信仰时,才会自然地把职业与生命融为一体,专注职业、热爱职业,在职业活动中获取更多的幸福体验。
4. 职业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职业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其核心是帮助学生认识个体职业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对于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入学就意味着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更早地接触和选择职业。然而,职业是什么?仅仅是谋一己之生存吗?没有由众人组成的社会及其需要,不可能产生那么多的职业,职业依社会而生,同时对其他职业的兴衰存亡产生着程度不同的影响。不同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未来会进入不同的行业,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职业完全有可能异化成为损人利己者的舞台。制造、贩售假冒伪劣商品,对弱势群体漠不关心,都是缺乏职业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一个具有职业社会责任感的人,首先,应当是在本职业上掌握更多相对真理或规律的人,能够胜任所在行业;其次,应当将心比心,尽量关怀他人的处境和利益;再次,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职业存在发展的基础;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即能够自觉承担其职业的社会责任,把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二
为做好上述四方面的德育工作,我们认为,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需要努力做到六个方面。
1. 转变学生观
教师转变学生观念,努力去除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刻板印象,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氛围。
要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教师必须转变已有的学生观,主要是改变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刻板印象,学会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如果教师总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就是比普通高中的学生差,那么教师的这种偏见定会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有意无意地透露出来,势必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和负面的暗示,而这种暗示对学生的影响往往大于教师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因此,在学校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氛围,是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关键。要形成这样的氛围,关键在于教师和学校领导的以身作则。
2.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中等职业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努力实现职业训练与人格培养的有机统一。
(1)塑造个体健全人格
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就业技能培训的重任,也担负着塑造个体健全人格的责任。如果中等职业教育只有技能培训而无人格养成,那么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样的中等职业教育最多是一种职业训练而不能称之为教育行为。教育的价值属性决定了其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乃在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公民。因此,以培养个体健全人格为目的的德育教育,必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
(2)德育教育必须被强调
就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看,德育教育无论从社会层面、家庭层面还是个体层面,都应被强调。从社会层面看,当前中国的很多社会问题,例如,食品安全、建筑安全等,其产生固然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但是,其中一个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从业者的道德素养存在较大问题。从家庭角度来看,现在很多家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物质财富增多而亲情关系淡漠,家庭成员皆沦为赚钱机器,家庭的精神港湾功能逐渐被金钱世界所腐蚀,这大多与从业者缺乏最起码的敬畏心和道德良知密切相关。从个体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每个个体都深陷于各种外在的物欲追求中,工作与个人是一种相分离、相对立的境地。工作不是个体自我实现的途径,而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受之控制和压迫的谋生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幸福根本无从谈起。实际上,一个人幸福与否,关键在于他的本质力量是否能够得到相对较大的实现,而一个人的本质力量主要是在他所从事的职业中获得实现的。因此,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就成为个体获得幸福的重要前提。一般而言,具有较高职业幸福感的人生,大多是将职业作为事业经营的人生。因此,个体才能克服种种外在条件的限制,始终保持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必然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分不开。
3. 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和成功体验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和成功经验,使学生学会悦纳自我。一个人对自我的悦纳总是建立在不断成功的基础之上。一般而言,成功体验越多,自信心就越强,从而逐渐建立起对自我的积极认同。这要求学校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真诚的关怀和鼓励学生。教师应善于在集体活动(例如,郊游等)和日常生活(例如,谈心等)中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二是加大教学培训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展示学习效果的平台。三是使学生看到自身价值和努力学习的美好前景。例如,北京某中等职业学校的美容专业在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拿到3个一等奖。此外,他们的美容专业课被北京市列为中等职业教育精品课。他们的毕业生被很多大品牌的美容美发企业录用,大有供不应求之势。总之,“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第一步。
4. 提供更多的校外实地服务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地服务,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既获得自我肯定,又树立社会责任感。
校外实地服务至少有两方面重要意义:一是提供了学生社会体验的平台,二是提供了学生自我反思的机会。当学生在校外实地服务中看到自己的劳动带给他人和社会幸福时,他也能够从他人的幸福中获得被认可、被尊重的体验,强化对自我的正面认同。而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技能难以满足社会需要时,则有可能产生学习动机,以提高专业技能或进一步深造。总之,在校外实地服务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劳动的真正价值。
5. 开设必要的生命哲学课程
学校应为学生开设必要的生命哲学课程,以提高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从而增强自我的职业自律。
职业是生命的载体,对职业的敬畏心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如何体会生命的敬畏之心?可以通过直接感受各种生命现象来体会生命的敬畏之心,也可以通过对生命哲学层面的把握来体会生命的敬畏之心。学校应通过专门的生命哲学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发现生命的关联性、体会生命的美感和感悟生命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我的职业自律。在生命哲学课程的教学方面,诸如于丹的《论语》心得等内容,均可作为重要的授课资源。
6. 培养学生的规范规则意识
学校应从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细节做起,培养学生的规范规则意识。
13.县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篇十三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要特别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生行为养成要遵循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实践教育;
二、是注重学生的个性;
三、是注重正面引导。当然,养成教育的培养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因而学校要与家庭协调好。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4.县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篇十四
2016—2017第一学期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处工作计划
为了弘扬“爱·责任”这个文化主题,根据学校工作要点及政教工作计划,德育处特制订如下具体工作计划:
九月份
1、制定工作计划;
2、各班班主任制定班务工作计划及“一班一品”工作计划;
3、各班班主任召开期初家长会;
4、与家长签订安全协议,并交予德育处;
5、召开团队工作会议,讨论“帮扶式”(聋生团队干部带智障生团队干部)校园“文明监督岗”具体实行办法及措施,并将“监督岗”落到实处(开学第二小周开始实行);
6、团队主持升旗仪式,各班轮流实行“国旗下讲话”(从培二开始,开学第二大周的星期二举行;今后除特殊情况外,每大周的星期二举行升旗仪式,培智部、聋部六个班级轮流);
7、全体教师开展“国学”学习活动,党员教师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并将活动落至实处;
8、各班召开安全主题班会,并将资料上交德育处。
十月份
1、举行教职工爬山庆祝国庆活动;
2、整理活动照片、小结,并上传至校网站;
3、举行“一班一品”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议(主讲人:上学期三位优秀班主任);
4、整理会议照片、小结,并上传至学校网站;
5、各班召开安全主题班会,并将资料上交德育处。十一月份
1、举行安全演练活动;
2、收集活动照片,整理活动小结,并上传至校网站;
3、各班召开安全主题班会,并将资料上交德育处;
4、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整理会议照片、小结,上传至校网站;
5、抽查班主任工作。
十二月份
1、收缴团费并注册;
2、各班召开安全主题班会,并将资料上交德育处;
3、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整理会议照片、小结,上传至校网站;
4、举行教职工乒乓球赛,整理活动照片、小结,并上传至校网站;
5、聘请专家进行安全知识讲座,整理活动照片、小结,并上传至校网站。
元月份
1、收集各班“一班一品”活动资料;
2、发放班主任考核表,对班主任进行考核;
3、评选优秀班主任、“平安班级”;
4、各班班主任制定班主任工作总结;
5、各班班主任召开期末家长会。
6、制定德育处工作总结;
德育处
15.“感恩教育”与学校德育管理 篇十五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曾说过:“忘恩原是人的天性, 它像随地生长的杂草, 感恩则犹如玫瑰, 需要用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鉴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多元文化碰撞的特殊时期, 感恩美德因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而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与危机, 而我国传统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却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传统模式:重灌输, 轻践行, 忽视了德育的生活化和实践性;重规范, 轻人格, 只注重学生的整体划一, 未能注重学生的个体特征, 未能深入学生的灵魂深处, 无法触动学生心灵的琴弦;重结果, 轻过程, 注重追求德育的终极目标, 忽视了德育过程的科学性、程序性, 肢解了德育的完整性。德育其实是一个复杂、精细的工程, 没有过程只求结果, 就好比寻找“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还有就是学生受环境的影响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导致了学生之间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为此, 我校全方位实施“感恩教育”, 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效率。
1.积极创建良好的感恩文化氛围。学校的校园文化紧紧围绕“感恩”主题, 精心设计, 用心布置。比如:校园的布局, 有感恩路、思恩路、思源路;有命名为“永不言弃”、“闻鸡起舞”、“大爱无疆”、“学贵有恒”、“见贤思齐”、“静思”等石刻按一定的方位摆放着;有让学生早早起来晨读命名为感恩园的亭子;有画着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壁画。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路灯杆, 甚至是公共卫生间, 都悬挂着各种各样的感恩文化的名言名语、巨幅感恩图、感恩诗、感恩画, 上下课铃声音乐感恩歌曲等, 让全校师生时刻都能接受感恩文化的熏陶。
2.课堂是开展“感恩”教育的主渠道。“感恩也是一种品德。”学生品德的培养和教育关键靠课堂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因此, 我们首先要求班主任以身作则, 利用榜样的示范性力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用教师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学生。其次班主任利用学校开发的“感恩”教育系列校本教材进行主题班会, 让学生复述感恩内容, 讲述自己如何做到感恩父母、老师、朋友。接着, 班主任通过具体、真实的感人事例, 宣扬正义的感恩形象, 谴责忘恩负义的行为, 让学生认识到爱心、感恩是做人的根本, 是受人欢迎的美德。最后, 让孩子们到实践中体会感恩教育, 在帮助父母、叔叔、阿姨、邻居做好事过程中感受到感思的快乐。比如让孩子在给家人买礼物、给父母温馨的祝福、给别人的帮助中时, 获得赞赏, 等等。通过一次次的感恩主题班会, 让学校的感恩文化在校园中迅速蔓延并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主题。
3.感恩教育工作要从小事着手, 大处着眼, 在方式上做文章。“怀抱一颗感恩的心, 争做一个成功的人”。感谢他人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因此,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出板报, 布置班级学习园地, 撰写有关感恩的作文。每一个班级出一次板报, 要求学生用生动的版面、真实的内容, 表现发生在自己或别人身上的感恩故事, 让学生体会到感恩并不遥远, 感恩就在身边。每周回家做做家务、记住父母的生日、得到他人帮助后说声谢谢等, 通过这些小事来学会感恩, 每天心存感恩, 生活起来也快乐。这样家庭、班级、学校及至整个社会也更加和谐。
4.积极组织学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为了开展更加广泛的感恩教育活动, 学生会的孩子们每周利用校园广播播放以献爱心、感恩为主题的影视音乐作品, 并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学会唱一首感恩歌曲;每学年组织开展“校园十大歌手”比赛, 让孩子们在比赛中感受到爱的力量, 感恩的伟大;每学年还开展了“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 从孩子们中评选出“自强人物”、“领袖人物”、“博学人物”、“阳光人物”、“科技人物”、“爱心人物”、“环保人物”、“艺术人物”、“体育人物”等, 让更多的孩子成为某个方面的优秀榜样。为了让孩子们参与到爱中来, 把自己的心融入到感恩之中, 学生会利用各种纪念日进行感恩教育活动。比如利用5.12大地震纪念日, 组织学生观看了大地震的惨烈场景, 观看企业、个人对地震的捐款视频, 以及在父母营救孩子、老师舍身救学生等影视作品;为了更加真实地展现感恩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邀请专家到校做演讲。
【县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LLL特殊教育学校“三城创建”工作汇报09-27
特殊教育学校11-28
特殊教育学校六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10-04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问卷08-29
青岛公立特殊教育学校10-14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待遇11-18
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12-15
特殊教育学校总务计划12-20
特殊教育学校关爱教育研究论文08-22
学校德育工作教育网络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