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师雨幼儿园景观设计说明书范文(精选4篇)
1.海天师雨幼儿园景观设计说明书范文 篇一
通过对项目的历史文化脉络分析以及现有项目的差异化分析,我们结合项目本身具备的区位、文化和商业环境优势,从本土出发,寻找本土文脉、还原十三朝古都神韵,将感知传统文化、体验购物与放松休闲完美融合,打造集商业、办公、娱乐、休闲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品牌社区。
一、设计主题——聚焦现代经典,展现稳重大气
二、景观定位
1、景观气质定位——大气婉约、清新雅致
2、景观精神定位——追求卓越,百年长青
3、景观功能定位——以人为本,顺应自然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景观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社区文化的延续。其设计特点有:
1、将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完美结合,体现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社区及周边住民的不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区域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3、社区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4、景观设计围绕社区文化的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四、景观结构
1、入口、雕塑广场区景观
入口设计模纹花坛、中心设计喷泉水体旁放置景观柱,充分吸引人们的眼球,给人一种简约大气的感觉,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以简洁、雅致的景观来凸显自然、和谐、有序的环境特点。
2、社区文化展示区
采取开放式的空间布局,让人在观赏景观的同时也了解了社区的文化,侧面剖白社区的精神。
3、水系格局
水体分为自然式水体和人工水体,运用简约的设计构图手法,展现大气与柔美的结合,突现舒服、美观的社区环境。自然式的水体中,运用木质结构桥梁,放置零星不规则的景石,加强空间之间的联系。水体附近搭设景亭、亲水阶梯。在不同的视野线上看到不同的景观表现艺术,充分体现现代园林的神秘感,更显出层次感和空间感。此外,在广场上分别设计了小型的人工水景,包括喷泉、涌泉、滚水等供人观赏。
4、生活休闲运动区
设计采取依势而建,满足厂区员工的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漫步环境及理想的运动场所,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5、办公楼后中心花园
运用简约的设计构图手法,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搭配适量的流畅园路、体现休闲功能的仿木花架、木质坐凳等,为职工提供休闲散步的地方,使人在闲暇之于养神蓄目、绿林醉心。简洁的空间形式,既符合现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点,又蕴含了中国传统空间的含蓄、宁静。
花园式商务办公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公聚集区域,优良的环境景观是其区别于传统办公空间的重要因素。
园区在设计规划上体现城市性和开放性,建筑与城市融为一体,实现功能上的协作与互补。园区景观设计引入生态可持续发展概念,追求建筑内外空间的连续与关联,创造连贯三维绿色办公空间。
设计原则:
2、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人性化的设计,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提供市民便捷、舒适、快乐的购物、休闲、娱乐、办公、户外等活动的空间。
3、文化艺术结合的现代商业空间
在商业空间中结合古城文化的特色、人文气息。企图塑造一商业空间中有文化、文化中又有商业的现代新都会。
设计说明:
1. 规划定位为开放性、商业性、休闲性的城市公共商业区域,创造具有美学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艺术品味的绿地系统。
2. 整体风格与创汇社区B区的商业/办公建筑相呼应,透过分区植入文化、艺术、商业等活动机能体现创汇社区的商业、人文空间及生态景观环境。
3. 以创汇大道为主轴线,以线状景观设计贯穿整个商业办公区为特色,节点按照各个不同的场地空间、搭配广场、绿地、走廊、铺面以灯光,街道家具穿插其中,使整个区域能满足对于商业办公区的期待与满足。
2.住宅设计说明(范文) 篇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设计中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1、采光:室内要尽量加大采光量,用人工采光源补光是代替不了阳光的,设计中尽量少做避光的隔断,少用毛玻璃等等。
2、通风:为保证空气流通,设计中要尽量保证通路顺畅,少做不要的隔断。必须做的隔断,在设计时要考虑通风因素。
3、隔音:设计上应保证活动区和休息区互不影响。比如做隔断应加隔音棉,有条件的话客厅尽量远离卧室和书房。
4、环保:设计上的环保除了用材料的环保,还应该考虑噪音污染和视觉污染;噪音污染在设计上应该考虑客厅使用吸音材料,如墙面做纹理处理等等。视觉污染的防止,比如用色不要对比过大等等。
在平面处理上。本方案设计的最大的亮点就是客厅和餐厅公共部分实现了超大空间的视觉效果,给人最开宽的视觉冲击。
另外在软装方面,本方案在配饰上选用有着新中式的吊顶。古典实木雕花屏风半隔断式的沙发背景墙,配有时尚新中式的家具与水墨荷花的艺术墙纸装饰的电视背景墙相互呼应,给人一种大气舒服的感觉,流淌着至纯的中式元素。让人有一种古典的精致之美。不要纯粹的简约,更不要繁琐的古典,复简有度,恰情悦意。
在家具方面,实木家具与白色的祥云图案坐垫的沙发组合即古典又现代。暖黄色灯笼造型的吸顶为整个空间增加亮点,整体色调为暖色,体现出家的温暖。
3.园林学校新校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篇三
园林学校新校校址位于房山区良乡镇黄辛庄村.学校占地112亩,建筑占地6200平方米.在校生数量为1200人,教师约110人.本规划为校园环境规划,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问题: 1.继承古老的园林艺术,将园林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主题 2.营造多彩的校园环境,突出以学生活动为中心 3.营造现代的教学手法,寓教学于校园风景之中
继承古老的园林艺术,展现中国园林文化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北京的园林专科学校,在校园环境中必须营造浓厚的园林文化氛围;将园林文化作为校园的人文特色加以着重表达.本规划中将学校南入口与教学楼之间的大片绿地作为展示园林文化的区域.将中国园林师法自然;追求诗情画意境界的思想表达出来.入口不安排实轴线或实对景,而是面对一片疏林草地,结合大树,穿插安排一些雕塑石柱,上面铭刻一些著名的园林诗词以及园林理论比如:立基相地;起承转合等等.使人在绿化中能感受到园林文化的存在.营造多彩的校园环境
学校环境不同与一般的办公场所,所有的设计应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三点一线是学生普遍的生活规律.因此,首先在交通组织上要解决教学区,宿舍区以及食堂的交通连接,使学生活动的主流线便捷通畅.同时在这条流线上组织多种园林空间的变化.学生需要多种形式的室外活动空间.室外的共享空间对于学生的交流和校园特色的形成更为重要.我们在生活区和教学区各设了一个共享空间.在教学区,利用三个楼体的围合形成一个开放空间,有下沉的旱喷泉广场,有象征园林花朵的主题雕塑,有休息的花池座椅.这个围合空间三面是楼,南面为大片绿地,可以作为南入口与主楼间的层次过渡,使主楼不至于突兀地暴露在大门前.生活区的共享空间位于食堂与操场之间.利用弧型花架,下沉的台地座椅, 雾化喷泉, 林荫广场,使之成为学生交流的场所.在小空间的创造上,利用林间的小铺装,小座椅形成学生读书思考的小环境.创造现代的教学手法,寓教学与校园风景之中
4.海天师雨幼儿园景观设计说明书范文 篇四
一:总体概述
第六教学楼内部主要分布有学生自习室,多功能教室与阶梯教室等主教室。本次主要针对楼层3进行全方位调研。教六楼总建设用地面积为
平方米,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建筑面积:
建筑层数:6层
建筑高度: 27.1m 二:场地现状分析及总体布局构思
教六楼位于喷泉广场南侧,场地呈矩形。东西方向长
米,南北方向宽 14.85 米。场地形状较规则,西侧邻城市干道,东侧为学生公寓,学生自习方便且独立。三:建筑设计
(一)主要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二)单体设计构思
教六楼具有多种课程教学,办公,对外交流,学术推广及研讨等多种功能。强调实用性,体现环境育人的理念。成为集教学,办公,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办学场所。
(三)平面功能设计
本方案针对楼层3进行研究。教室主要集中在2层以上,每层设有普通教室3间,多功能教室3间,阶梯教室一间。每间教室供80~90个学生使用。每层均设计教休室一间供教室休息。2层以上均设计洗手间2间。
(四)安全疏散部分设计
普通教室是师生最重要的学习和活动场所,也是师生在校期间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场所。教六楼双面布置教室,走廊净宽为 1.93米,两端及中部布置疏散楼梯,共设3部楼梯。位于利于疏散的位置。楼跑净宽度均为1.7 米,确保了安全疏散。
(五)立面设计
作为教学楼的立面设计,首先要遵循适用,经济,节能的原则。以体量变化,功能构件的细部设计,材质的选择而达到美学上设计的要求。体现现代化的办学环境。
具体的立面材质运用:
(六)节能设计
根据国家有关能源政策,教学楼在设计中提倡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合理组织办公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往返,降低能耗。外门窗采用铝合金框单窗玻璃,外墙则为粉刷墙,减少资源浪费。
(七)消防设计
一、建筑消防设计:
1、校区内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场地内设畅通的消防环道。且满足道路宽度大于4米,通道高度大于4米的要求。
3、各建筑均考虑了周长消防扑救,且有直接直接落地直达室外的楼梯间出口。
4、各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均满足多层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
(八)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校区的用地功能,道路系统,景观环境等系统统一有机的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布局,充分考虑空间过渡及区域联系的合理性。
2、空间的整合与配置
各种功能空间按照人的行为习惯及工序要求进行优化配置,建筑形态配合功能要求穿插设置,不单突现群体建筑的有序空间变化,同时也便捷各功能区块间的联系与交流。
3、文化导入原则
加强文化设施的合理配置,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内涵,并在功能配置,整体环境等方面均体现深厚的文化积淀,使文化蕴涵和现代化气息达成有机的统一。
4、以人为本的原则
强调校园人、环境、自然的工序共存和融合,以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为目标,充分考虑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交往空间。
(九)电路设计理念
变配电,照明,火灾自动报警,计算机网络,电铃等系统。
变配电,照明,火灾自动报警,计算机网络,电铃等系统。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BG/T—50311—2000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0—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专业提供各层建筑平面及设备专业提供的配合要求条件图 高压变电 本工程高压电源电压为10KV,两路由本工程北侧校外网电线地下引进。
本工程B区地下室设变配电室。变配电室内安装10/0.1KV干式变压器两合,容量为2×1600KVA。
两段10KV路进线正常时环网运行,中间设联络开关,手动操作。
低压配电:
本工程电源电压为380/220V低压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
两段380/220V低压母线正常时分断运行,中间设联络开关,自动互投。
低压开关柜采用抽屉式,电源上进上出。
低压配电主要采用分段一链式配电方式,对于特殊用电场合或重要设备如电梯、网络机房等,则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
用电负荷:电梯和消防控制室设备用电负荷为二级,其它用电负荷均为三级,照明总用电量约为 674KW,实验室总用电量约为 424KW,空调部分总用电量约为 512KW,教室多媒体总用电量约为 176KW,电梯、电开水总用电量约为 105KW,其它总用电量约为 50KW,合计总用电量为1941KW(计算负荷)
电气照明:
本工程设有一般照明,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三部分。
一般照明为三级负荷,灯具形式和布置方式,二次装修时与建筑专业商定。
应急照明,地下层照明为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末端自投方式配电。
疏散指示照明灯具内采用内附蓄电池方式,停电应急时间不小于1小时。
照度标准:教室300LX会议室200LX 办公室200LX走廊50LX 变电室、冷水机房150LX 电铃系统:
每层安装一个响铃,全楼统一控制,总控在一层值班室。
十一、防雷和接地: 按三类防雷建筑设防。
在建筑屋顶女儿墙设环状避雷网,利用结构柱内钢筋φ16两根上下连通做防雷下引线,利用建筑钢筋混凝土基础做自然接地装置。
采用防雷接地,电气设备工作接地,保安接地连在一起共用接地,总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欧姆。
在低压配电柜后,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严格分开,低压采用二相五线制配电系统。
做总等电位连接,卫生间做局部等电位连接,做法参见97SD567。
十二、消防电气:
本工程消防保护等级为二级,设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控制室设在一层,本工程三个区各层分别设有消防端子箱。
消防控制室内设通用型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台,消防广播扩大器一台,消防用调度电话总机一台。
在教室、办公室、变配电室、走廊等部位按规范要求设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
在各层走廊、公共场所等部位设火灾广播扬声器。在走廊、消防前室等处设手动报警按钮,在消火栓内设消火栓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