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领导者

2024-09-14

90后领导者(精选12篇)

1.90后领导者 篇一

90后学子关注90后农民工创业

如今,90后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90后农民工更是向社会传达了一种不一样的思想。近日,浙江师范大学经管学院义乌实践队在义乌开展了90后农民工的相关调研,而调研的主要内容则是90后农民工的创业意识。

通过走访义乌北苑、荷叶塘、城西、后宅等工业园区及周边农民工聚集地,为当地企业里的90后农民工分发实践队设计的调查问卷,拜访某些特定企业,对其中部分工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以及心理感受,实践队在十五天的实践过程中更多地了解了以90后农民工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和想法。

实践队的寿佳璐告诉我们:“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了解到90后农民工普遍地都有自主创业的目标,但他们是否有能力或认知去努力达到这个目标则有待我们思考。另外,社会公众、国家政府应如何有效地去引导新生代民工的创业意识需要立足于这个现实。而我们在和那些农民工沟通的时候也认识到,其实他们都有创业的想法,但缺乏资金、渠道、人脉、知识这些必要条件。”

看到了90后农民工创业遇到的瓶颈问题,实践队的同学们通过讨论、查找资料,各抒己见,为90后农民工创业出谋划策,实践队的李学丽说道:“我们通过调研所得的数据和后来全队的讨论,整理出来了一份有体系的创业扶助方案。我们认为一方面我们需要一个大的创业环境氛围,这一点义乌政府做的很好,他们出台了如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创业补贴等一系列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另外,我们也需要90后农民工转变观念,认识自身条件,把握机遇,我们相信,敢想敢为是这一代鲜明的特色,也会为他们的创业提供动力。”

最终,实践队的同学们整理出一份关于该项问题调研的报告,将用于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

王鹏飞(浙师大经管学院义乌实践队)

2.90后领导者 篇二

20年后的重庆是什么样的呢?在《未来重庆》中,我们看到一个充满想象力、生机勃勃的未来重庆。

在重庆“90后”的笔下,女主人公从公元2010年穿越到了2030年的重庆,那时的重庆已是一座无比繁华的城市,清新的环境,便捷的交通让女孩感叹不已,来自20年前的陈旧知识已完全不能适应2030年的城市,于是她不断的努力和摸索,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新重庆人”。这个由“90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建出的新重庆,将瑰丽大气的城市风光和细腻的人物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节丝丝入扣,充满奇思妙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部长达三万字的小说,是重庆“90后”以网络为联络和写作的工具,用接龙的方式写出来的。“90后”们在整个杂志的创作过程中,完全自主安排,在短短的20天里就完成了真正属于重庆“90后”自己的第一部科幻小说。

首期电子杂志内容还有数个科幻小短篇以及重庆“90后”穿越专用微博,更多的“90后”在微博里对20年后那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有着自己的期待和憧憬。

我们是为了理想而集合的未来力量

“没有理想,非常现实”,是很多人给“90后”贴的标签,而这一次,重庆的“90后”们以行动证明,他们是可以为理想集合,为理想出发的。

在一个月前,这些“90后”们相互之间并不认识,是《未来重庆》电子杂志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他们不但一起创作杂志,还在一起自编自导自演了《穿越重庆2030》COS情景剧,以娱乐的状态带领现场观众一起穿越了一把。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不但一本有模有样的电子杂志得以面世,他们之间的激情也相互碰撞。来自四川外语学院的郝树静是社员们公选出来的总编辑,她告诉记者,一个月时间很短,同学们又都在上学,可是重庆的未来早已在他们心中想过了无数遍,因此,在“肯德基对话90后”这个活动平台上,他们能够像写日记一样,将未来重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我们是一群能幻想的现实青年

在首发式现场,杂志社的成员与来自《课堂内外》、重庆电台的嘉宾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对话,他们对杂志的创作侃侃而谈,对自己的想象充满信心。值得关注的是,重庆“90后”的想象跟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结合得非常紧密。

来自重庆育才中学的周效强说,不要以为我们还没有长大,其实我们对于家乡的变化非常关注。我们知道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所有的想象都是基于现实的基础。我觉得,想象本来就是应该这样的。这样才不是空想,所有这些想象也就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未来,看我们的!

后记

《未来重庆》电子杂志可以登录腾讯大渝网以及重庆晨网的“《未来重庆》电子杂志社”官方主页去免费下载阅读。相信更多的“90后”会在这本杂志里找到共鸣,感受到成长和责任。

肯德基一直以来都持续关注“90后”。来自重庆市旅游学校的李雅倩连续两年都参与了肯德基主办的“90后”活动,她告诉记者,去年是小当家训练营,有50多个“90后”一起在训练营中开开心心地度过了三天,不但展示了自己的当家本事,还交到了一帮好朋友。今年的活动又有更多的“90后”参与,他们在这里更多地展示出了属于重庆“90后”自己的特质。

《未来重庆》电子杂志目前只是第一辑面世,在2011年,重庆“90后”还将有更多的惊喜带给这个世界。

3.领导者履新如何度过第一个90天 篇三

这本书出自全球著名职业转型指导专家迈克尔·沃特金斯,他曾先后出任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哈佛商学院等名校教授,最早出版于2003年,曾连续15个月登上《商业周刊》的畅销书排行榜,被认为是一本经典的领导角色转变的指导书籍。

需要指出的是,《创始人:新管理者如何度过第一个90天》中文版的书名,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原书书名和正文内容,“The first 90 days: proven strategies for getting up to speed faster and smarter”当中,哪里有“创始人”(Founder)这个词?很显然,中文版选择这样一个书名译名,多少有点凑热点(双创经济)的意味。但这种处理,其实是不必要的。

这本书剖析了管理者转岗、晋升、履新经常遇到的问题,指出新岗位留给管理者适应环境和场景、初步证明自己、树立威信的时间只有仅仅90天。如果管理者在这段时间无法适应新岗位,就很可能彻底失去信任和机会。沃特金斯曾在1300多位资深的人力资源领导者之间开展调查,90%的受访者都表示“进入新角色的转型期是领导者职业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阶段”。

新岗位、新角色,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施展空间和平台,但也意味著隐患重重。因为管理者缺乏已经建立的工作联系,对于工作情景的了解程度也很差。竞技体育领域有个说法叫做“换手如换刀”,意思是说球队换了新教练,就很可能有了更好的运气,取得更好的成就——反过来看,这意味着新的管理者往往会承载过高的期待,其一切行为都会被放在显微镜下。

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管理者能否适应新岗位、新角色,将决定其职业前景。不惟互联网业,很多行业领域在资本的助推下,都频繁掀起企业之间的并购。而一个经理人即便从未卷入并购引发的职位更迭,在一家企业中也会经历多次职业角色的转变。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无法在特定的年龄前,达成有效的转型、提升,管理者就只能停留于低档次的管理岗位,甚至面临中年失业的危险。

按照沃特金斯根据大量实例的归纳分析,管理者在新岗位上经常会陷入以下陷阱:其一,仅仅固守自己擅长的事情。如果财务岗位上的管理者晋升后,依然只注重财务,而不能从战略全局考虑问题,还刻意避免涉入跟营销、研发相关的业务,必然会很快遭遇困境。其二,深受“必须行动”思维所害,即过于急迫的启动行动,过急过早的变动一些组织行为方式、利益分配关系,急于在组织身上打上自己的烙印,这样做会让组织内的其他人都成为自己的对立面。其三,设立不现实的期望,或过于笼统,停留于概念和愿望,或未曾与关键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以至于非常努力却无法到达预期。此外,常见的陷阱(误区)还包括,试图做得太多、摊子铺得太大,带着“正确”答案而来却不重视现实问题,等等。

沃特金斯告诫指出,管理者转型失败的根本原因往往在于“机遇和陷阱并存的新角色与优势和弱点共生的个人之间的恶性互动”。他为此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来帮助管理者降低转型失败的可能性,能够更快地到达转型预期。

首先,是要做好自我准备。一个全新的岗位,无论是现有公司的更高或者平级岗位,还是新组织中的管理岗位,都意味着挑战。如果在现有公司内获得晋升,管理者要学会平衡宽度和广度,能够以新的方式驾驭多任务、多团队,改变影响和领导方式,展现恰当的形象。而进入一家新公司,管理者必须设法熟悉业务,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多个层面的沟通,在文化上达成一致,让自己与上级、平级、团队成员在目标期望上达成一致。自我组合还意味着,管理者必须要懂得评估自己的弱点,找出自己的问题偏好和兴趣趋向,要避免成见和经验影响自己发挥领导力。

第二步是加速学习。对于已经取得过业绩成功乃至于巨大成就的管理者来说,必须要放弃自我的倨傲,克服学习障碍,对于新岗位、新角色所带来的信息洪流有足够清醒的意识。沃特金斯特意指出,入职新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新文化,否则很可能遭遇“器官排斥综合征”(新管理者相当于被植入的新器官),其所做的事情都会触发所谓的排异反应。书中介绍了管理者转型的学习思路,包括从各类“硬”数据中学习(即各类报告、规划、媒体报道、员工调查),也要从具体观察和访谈中获得足够多的“软”信息。

第三步是根据实际情境调整策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见招拆招。说到底,很多公司更换CEO或其他重要岗位的领导者,多是因为遭遇困境,整个组织内士气低落,这种情况下,新加入的管理者必须意识到自己要跟“一群接近绝望的人”打交道,就要因地制宜为之提供具体的行动路线,帮助他们往前走,注入信心。当然,在调整改革的过程中,管理者也得在必要的时候板起脸,坚定不移的推进自己认为正确的行动。

第四至第六步,分别是改善沟通、力争早日成功、保持组织内部的一致性。沟通首先要从跟上司(董事会、投资者)沟通开始,不要距离上司太远,也不要只是抱怨和汇报流水账,要注重在上司面前建立个人信誉。书作者建议要与上司就期望、资源、风格等问题进行坦诚对话。而力争早日成功,其实说白了,就是避免管理者在还没有扎稳脚跟之前,因为一些偶然问题被赶出公司。沃特金斯建议管理者转型期间,要分两波行动去驱动改变,第一波要保障早期的成功,包括建立个人信誉,构建重要关系,达成容易实现的目标;第二波才对更根本性的战略、结构、制度和技能问题入手。保持组织内部的一致性,要重在解决公司内部战略方向和技能基础之间、战略方向和核心流程之间、结构和流程之间及结构和技能之间的不一致。

第七至第九步,重在做“人”的工作。首先是要打造团队,要设法平衡稳定性和改变,以能力、判断力、能量、专注度、可信任度等指标来公允评价团队现有留任的成员,再纳入目标和业绩指标让管理者自己与团队早日融合。在此基础上要着眼于在公司内外创立同盟,然后从自我管理的角度调整领导策略、强化个人纪律,并建立自己的支持体系。

《创始人:新管理者如何度过第一个90天》这本书写给处于角色转变期的个人领导者,帮助其诊断所处情境中的问题,确定核心挑战,通过构建个人信誉来赢得更多时间。书作者提出,一家高水平的公司,应当建构起必要的制度体系来帮助那些被提拔或空降到管理岗位上的经理,让尽可能多的管理新人更趋平稳的度过新岗位上的第一个90天,创造属于组织、管理者、员工的多赢。

(作者为财经作家)

4.领导90周年校庆致辞 篇四

今天,我怀着无比高兴和自豪的心情来到家乡,参加启秀中学建校90周年隆重庆典。借此机会,我谨向启秀中学的广大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向九十年来关心、支持启秀中学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90年前,我的先祖父张謇先生在民族积贫积弱的情况下,抱着“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教育相迭为用”的信念,在创建我国第一所民立通州师范学校、公立通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基础上,于19毅然在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内创办了南通乙种商业学校。19,先祖父又和一些绅商出资一万七千余银元征用现在启秀中学的这块土地,修建了独立的校舍,并特意保留了明代所值一棵银杏树。商校的创立,实现了先祖父构建完备的地方教育体系的宏愿,也使他们培养自己的企业管理和财会专业人才的理想化为现实。商校不仅培养了一批我国较早的金融管理人才,而且在时代的变化发展中日益发展壮大,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数万名各行各业人才。我高兴地看到,先祖父等老一辈开创的基业在后人的手中日益兴旺,不断拓展。八百年银杏历经沧桑,依然苍劲挺拔,生机盎然。

当年先祖父之所以特意保留这棵银杏树,是与他重教育、惜人才密切相关的。我父亲张孝若曾喻言:先父多年来他实业、兴教育,犹如遍植果树,枝青叶绿,花朵繁茂,最后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才是他所企盼的最后目的——教育兴盛,人才辈出。如今,这一目的在一代代启秀中学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变为沉甸甸的果实。

一棵树见证了启秀中学走过的九十年路程。这当中既有曲折艰难,也有春华秋实。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老师们坚守阵地,坚持教学,从未中断。改革开放以来,老师们继承优良传统,敢为人先,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得到国家领导和教育部门的称赞。这是所有老师和同学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今天来到这里,就是回到了我的家。

树木如同育人。我从启秀中学九十年来保护、培育这棵银杏树的善举中看到你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也从中解读了启秀中学之所以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秘密。“启众智国家栋梁,秀江山人民希望”,我这样理解“启秀中学”的由来,不仅是因为我的家在启秀路,更因为启秀中学已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栋梁。如今,新的百年已经起程,“启众智”“秀江山”的工作光荣艰巨,永无止境。我完全有理由坚信,自强不息、善于创新的启秀中学师生一定会不辜负“人民希望”,与时俱进,再写全新的历史 篇章。

祝愿学校昌盛,老师幸福,同学进步!

祝家乡富强,人民安康!

5.90后领导者 篇五

教室里,学习的主战场,“滔滔不绝”的辩论,以至唾沫满天,闲不住的手脚,指天画地。吸氧式地不断提高自我形象,常用时尚来装点自己的高傲。老师的警告毫不起效,曰:“对于时间,宁可错过,不可放过。”也常生动形象,深情地吟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来表达内心的郁闷与烦恼,或者在课桌上给它加上一道道皱纹——刻在自己的座右铭。“90后”的我们总希望自己的一片美好天地,天忧天虑,乐不知蜀。

考试,对于我们已成一种习惯,即使有时大意失荆州,败走华容道,也临危不惧,于是便“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就是名次飞流直下三千尺吗?下一次考试好就是了。噍,听听,也有道理。

生活在蜜罐里,我们也并未沉溺其中。生活中的挫折是必经;路,每一个挫折,都会唤起感悟。从

“90后”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一首完善的歌,是充满活力的一代,是热情洋溢的一代,年轻的我们,谱写一首首响亮的歌,用天籁之音唱出我们的自信,接受人生的洗耳恭听礼。

我是90后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四年级六班的xxxx,非常高兴能站在这美丽的舞台上,演讲“我们是优秀的90后”。

可以说,我们90后是非常优秀的,充满生机与活泼。“十佳少先队员”锁佳樱,戴满了荣誉光环;杨懿同学用她那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播种了一颗颗创新的种子,擦出一道道创新的火花;13岁的马鹏飞,用他的孝顺、乐观、坚强的精神和他那颗感恩之心打动着无数人,令我无限敬佩,相信你们大家也有同感;地震英雄林浩和芭蕾女孩李月,用自己坚贞不屈的意志和真诚的微笑,感动着我们……这么多优秀的90后,发出的万丈光芒,是多么耀眼,多么美丽啊!

XX上海世博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是如此期待与向往,但同时又不忘自己是主人,为环保做事,争当自愿者。越来越多的90后为世博会植树;越来越多的90后为环保在街上捡垃圾;越来越多的90后争当文明使者,用自己的行动和爱心来证明——我们90后是优秀的,能接受各种各样的考验。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块草地上。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妈妈的身体健康,我们90后,多少次弯下腰,拾起危害地球妈妈身体健康的一个塑料袋、一节电池、一团废纸……为我们共用的环境作出力所能及的事,多少次站起身,为草地上的人们给予帮助。这就是我们,优秀的90后。

俗话说的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90后用行动证明了。但是七彩光芒中还有一些暗无瑕斑的白光。我们还有一些不足。在蜜罐里泡大的我们,依赖思想严重,独立性差,像一只只小馋猫,爱吃零食。每天就找父母要钱,少的5角、1元,多的50元、60元,甚至100元。为了钱,有时还欺骗父母。这些小问题如果不改正,就会成为大毛病,以后想改都改不掉。我们要学习机智勇敢的毛泽东爷爷;要学习周恩来总理从小懂事,不但不找家人要钱,还自己种菜供全家人生活;要学习遵守诺言的宋庆龄奶奶。我们要改掉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自信的喊出:“我们是优秀的90后”!

同学们,我们拥有一个响亮的称号——90后;我们拥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拥有数不清的朋友……让我们用独特的思维,国际化的视野,非凡的创新能力,来证明我们是优秀的。因此,在以后的岁月长河中,我们要加倍回报祖国,让祖国繁荣昌盛、走向富强!

6.庆祝90建党文艺晚会领导致辞 篇六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晚上好!

90载峥嵘岁月,90载春华秋实。今晚,我们在此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同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表达我们对党的无限热爱。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统战部、工商联、新华街道办、政府,向莅临今天晚会现场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各自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

90年前,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经过这9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两大历史任务,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举世惊叹的人间奇迹。90年来,我们党英勇奋斗,不懈追求,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切,充分说明了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体现了社会制度的优越,体现了中华民族空前的凝聚力和巨大的向心力。

近年来,我市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全市工业经济高歌猛进;城市建设亮点纷呈;民生工作持续加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乡统筹硕果累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凝聚了人民的心血和汗水。

今晚,我们在此举行文艺汇演,希望以唱红歌等形式,把对党的热爱,都融入到这美妙的歌舞中,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操,激发我们热爱家乡的热情,凝聚人心、凝聚士气,唱出激情、唱出干劲,用红歌的革命主旋律,在我们市营造出健康向上、团结奋进的氛围;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投身到加快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祝愿我们党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同时也预祝本次文艺汇演取得圆满成功!

7.90后创业生态调查 篇七

校园创业风行

王越正打算从北大退学, 专职办他的网站。这网站是针对应试的, 他发现中小学生有请名校大学生做家教的需求, 而名校学生又往往时间紧, 索性开发了一个在线家教网络, 学生和家教约定时间, 在线授课, 把零散时间用起来。

比起传统的上门家教, 王越觉得他自己这个项目便利蛮多。“出去教的话压力很大, 地铁、公交耗时费力, 别人家里还不见得安全。用这个网站, 你在宿舍就可以完成这个过程。”他说。盈利靠的是按时付费, “购买老师的一两个小时”, 但用户没有网上付费听课的习惯, 他只能先从免费做起:“一个小网站, 又是刚上线, 中国用户非常抵触在一个没见过的网站上付费的。”那网络现在靠什么运营?“说白了, 更多的是靠融资撑着。”他坦率地回答。

核心团队7 个人, 算上技术和兼职不到20 个。和其他的项目不同, 王越的压力不在产品, 而是服务上, “我们两边都是客户, 压力蛮大的, 经常维系用户关系, 这个很耗时间。”上一学期课程就有30 个学分, 他分身乏术, 要考虑在创业和学业上做一个取舍了。

可北大对休学限制很大, 生病可以休学, 创业就不行了, 没这个规矩。非要休学的话, 只能伪造生病证明;另外, 在校时, 家教可以从身边朋友找, 可出了校门后, 家教来源就不比在读时这么容易了。

把互联网、90 后做标签

打上90 后的标签, 再加上互联网的营销方式, 很多传统行业变得不一样了。

刘克楠之前是小米员工, 受小米经营方式的启发, 也打算用互联网营销的方式做一点事情。最后锁定了安全套。

“大象安全套”确实有些不同, 面向的客户是“90 后、00 后”, 绿色包装, 清新健康, 但服务不外乎“私密包装, 减少尴尬”, 和传统安全套的区别是“包装有利于区分正反”。官网主页上的宣传语或许是有意的,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 他直接把同仁堂门口的对联搬下来, 用制药的繁琐名贵来形容安全套的制作过程, “我们是想向百年老店致敬”, 刘克楠说。

而同样专注于“下半身创业”的伍锋明还没有毕业, 他做的“亲爱的520网站”专门为男生女生提供一些贴身服务, 比如男生可为女生经期订制礼包, 当中有红糖、生姜、卫生棉、暖贴等, 按月配送, 包装精巧;女生可为男友订袜子内裤, 按月配送。

可从纯商业的角度怎么与杜蕾斯、苏菲等竞争, 除去面向“90 后年轻人”之外, 刘克楠和伍锋明往往很难说出他们在同类商品中的核心竞争力。互联网、90 后, 这些概念给了他们不少优势, 但劣势也相应而生。

创业成本低了, 也更随便了

和80 后不一样, 这一批90 后对物质没有饥渴感。采访中发现, 这群人中开小店、创实业的不多, 反而大多从网络入手, 很少有“凑点钱攒够本做个小生意”的想法。

2014 年初, 《福布斯》 中文版评选出了中国“30 位30 岁以下创业者”, 有5 位是90 后。1992 年出生的尹桑是其中最小的一位。

“70 后、80 后对物质的匮乏有一个深入的见解, 所以淘宝携程之类, 做得大的公司多是做这方面的”, 尹桑说, “怎么买到好的东西, 怎么比价格和服务……他们 (创业者) 对这种生活本身有感悟, 所以这方面产品做得非常好。可90 后的物质渴望没那么强, 我们喜欢上网、聊天、自嘲、娱乐, 跟陌生人社交。”

22 岁, 尹桑却已经开了三家公司, 他比同龄人更早明白这一点:社交、娱乐才是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刚需。靠着这个想法, 他回国创立了KTV团购APP“一起唱”, 最初目标是KTV版的“携程”。

他发现, 整个的点歌系统更新周期很长, 每一次更新, 硬件和软件就要再付一次钱, 而且点歌系统的硬件公司属于传统行业, 没有任何互联网思维, 创新动力也弱, 2009 年那会儿就有人尝试做智能点歌, 但那套系统, 按尹桑的话说, “简直不忍直视。”

和其他单做O2O的创业者不一样, 尹桑发现, 光靠一款APP, 或线下活动, 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个行业, 最关键的还是要落实到消费和体验上。他给自己定了5 个步骤, 从开发APP, 到跟各个KTV合作, 再到线下活动, 改良硬件……他要改变这整个链条。

在尹桑看来, “空房”“智能点歌”和“社交”, 正是KTV的刚需。用“一起唱”的用户, 只要提前列出歌单, 并同步到APP, 进入包房后, 摇一摇手机, 歌单便自动导入了点歌盒子。而且, KTV也不再只是一个唱歌的场所, 而是一个聚集了年轻人社交、娱乐、聚会等一切需求的地方。对90 后来说, 只是在KTV唱歌已经不酷了, 他们需要跨包房社交, 比如可开启隐私功能, 收听隔壁包房的歌曲, 或约女生来唱歌。你甚至可以用这款软件把你的KTV现场旋律进行混音, 然后传到云端, 分享到社交网站。

创业的可选空间变大了, 无论家庭背景, 所支付成本, 还是教育程度, 这一批年轻的创业者都可以不用再从睡地下室、吃馒头开始起步, 迫于生存而逼迫自己要混出人样来, 他们本身具备一切优越的条件, 安全感好, 退路也更多。但也正是这点优势, 让很多90后在创业心态上有了改变, “很多人的心态不像做企业, 更像做项目”, 尹桑说, “成功就像撞运气, 不成功就走, 就回去读书, 当做一把体验。”“这样不好。”看着身边人一个一个地创业, 又一个一个地倒掉, 他觉得自己这一代人对创业心态似乎没有上一辈那么隆重了, 成本、门槛都要低些, 风险也减小了, 这似乎更自由, 也似乎更随便了。

90 后热衷的创业类型

家族传承型

对于什么都还没有的年轻人而言, 家族传承是积累财富最快捷的方式, 也是创业中困难最小的。相比其他方式, 家族传承下来的企业, 让那些创业的年轻人省了不少烦心事。而且在中国, 很多第一代的企业家都是选择交班给子女。不管是交班给女儿刘畅的刘永好, 还是自称“还想再干二十年”的宗庆后, 通过家族传承到二代, 这些“大佬”们的家族事业都得到了传承。

专业技术型

对于那些术业有专攻的人而言, 靠独家的专利技术, 也是可以创业的。如擅长发明的吴先生2001 年在北京创办中宜环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吴擅长发明, 名下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仅其“城市垃圾处理综合集成系统”一项专利, 据估计无形资产就达12.5 亿元。一家美国名牌杂志估计, 吴的专利加起来, 价值超过100 亿美元。在IT或生物领域, 不少年轻人靠专业技术创了业。

小本买卖型

或许很多人开不了大公司, 做不了大老板, 但是加盟个商店, 或是自己做点小本买卖, 也是创业的一种。起码这是在给自己打工, 不用别人来发薪水。

政策借力型

若是赶上了政策扶持的东风, 对于创业来说, 无异于平步青云。过去15 年来, 搭上国家城市化的快班车, 许多人投身房地产行业, 成了大富豪。如今, 政府的许多政策开始向“农业”倾斜, 对于积极通过农业创业的人会给予政府支持以及各方面的优惠。不少年轻人嗅到了这一商机, 纷纷回乡搞农场, 搞养殖场, 搞有机产品。也许若干年后, 中国将出一批新的“地主富农”。

网络潮军型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熟稔网络, 对某些人来说, 网络就是金矿。抛开已有的成功案例马云、张朝阳等第一批网络潮军, 对想创业的年轻人而言, 上淘宝开店更切实际些。笔者有个大学同学, 不同于其他人忙于奔波找工作, 她和哥哥在杭州合伙开了个卖衣服的淘宝店。借着她哥哥的三四年淘宝经历, 二人的小店越来越红火, 年收入比白领工资还高。

他们创业的钱从哪来?

“90 后”创业者的创业资金渠道比较多, 并且构成并不会很单一, 基本都是多种来源合并在一起获得资金。其中父母给的占比58.1%;自己积蓄的占比56.3%;获得天使投资的比例为21.3%;银行贷款的比例为9.5%。在创业启动资金的金额方面, 50.7%的“90后”创业者的启动资金为1 万—5 万元;21.4%的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为1万元以内;14.2%的“90 后”启动资金为5 万—10 万元;10 万—50 万元的启动资金为8.1%;拥有50 万元以上创业启动资金的占比仅为5.6%。

90 后对创业资金的花费上, 采购物资和进货以64.2%的比例占据大头, 市场宣传则以21.5%的比例位列支出第二位, 此外人力成本占到14.3%。投入成本较低的网店, 成为在校大学生创业的首选。

他们是否挖到了第一桶金?

调查中我们发现, 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中, 近50%还是初次创业, 创业3次以上的仅有6%左右。他们的公司也同样年轻, 成立仅1 年的接近60%。同时, 近90%的年轻创业者认为其公司刚具雏形, 正处于初创种子期。超过85%以上的公司年收益不足500 万元, 获得投资的公司仅占10%左右, 其中一半以上获得的是天使投资。近70%的年轻创业者, 用不高于10 万元的启动资金便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近20%在20 万—50 万元之内, 超过50 万元的仅有不到8%。

大部分创业者创业时间尚短, 那么他们是否挖到了第一桶金?我们在此将第一桶金设定为第一次获得经济收入在50 万元, 但在接受调查的创业者中, 超过70%的人表示, 他们还未收获到它, 还处于苦创阶段。而在获得第一桶金的时间段中, 以第一次和第二次创业所占比例最高, 接近25%;其中又以第一次为最高, 接近15%。因此, 赚取第一桶金的时间一定要快, 创业2次之后再挖得第一桶金的人比较少, 占比不到4%。

从行业分布特征来看, 电子商务公司以绝对优势占据榜首;多数创业者都集中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 选择在传统行业中进行创业的并不多。当面对巨头时, 有半数以上聪明地选择了“傍上巨头”并与其共享利益, 但有约30%的创业者仍敢为天下先, 从巨头口中夺食。

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90 后的创业者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创业过于理想化。90 后创业实践者较少, 创业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90后创业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自主创业的实际人数不多, 占总数的比例不大。创业的资金能力, 组织领导能力, 经营管理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 专业技术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都有待提高。在90 后创业能力中, 经营管理能力是90 后们相对较为薄弱的, 如何能够以身作则, 管理自己的同时管理他人, 是很多90 后创业者面临的困惑。

创业项目同质化竞争大, 90 后们选择的创业项目, 大多是风险相对较小且容易操作的传统行业, 如饮食、甜品奶茶店、美容美甲、主题公寓等小而适合在学校内外经营的项目。对细分市场和目标消费者的分析定位不够精准, 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 竞争激烈。

缺乏坚持的创业品质和成功的创业经验, 90 后一直生活在经济较为宽松的环境下, 没有太多的实践经历, 对商业运作不熟悉, 缺乏把握商机的判断能力。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不熟悉不了解, 导致很多大学生创业者没有充分运用“大学生“身份, 为自己的创业提供方便。

8.90后领导者 篇八

众所周知,在二十一世纪初,“80后”作家是依赖“新概念”作文进入文坛的,当时的代表人物就是韩寒和郭敬明。他们成为了“80后”的标签式的人物。当时“80后”被视为文坛崛起的最新力量而广受瞩目。他们是不同于传统“纯文学”的新因素,也是改变整个文学格局的重要力量。以“新概念”登场的这些作家,受到了当时正在兴起的“80后”的年轻人的追捧,成为他们的偶像级的人物,从此在文坛有了自己独到的地位。人们认识“80后”首先是从文学开始,和今天认知的“90后”或“00后”大有不同,今天的“90后”或“00后”被人们了解,往往还是年轻的演艺偶像的出现,如TFBOYS等的崛起。但当时“80后”却是由郭敬明和韩寒这两个具有偶像气质的作家来标示的。

当时他们的写作是以青春的表现为中心。这种青春有其复杂的矛盾因素。“80后”形象有几个基本特点值得关注,首先,他们在一个丰裕的时期成长,没有体验过“匮乏时代”的压力,没有对过去极端贫困的记忆。虽然还有许许多多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需要社会的重视和帮助,但无论如何,就这一代人来说,物质条件已经是上几代人无可比拟的了。其次,他们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了家庭和社会的最大关爱,所享受的家庭温暖和全面的教养也是上几代人所不能比拟的。第三,互联网和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观念,让他们有远比上几代人有更开阔的视野。市场经济带来了非常多元的选择,也带来了中国未来的丰富可能性。这些都为“80后”独特的文化性格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就标定了韩寒和郭敬明等人写作的空间。他们正是应和了21世纪前十年的文化风气,把青春的反叛和消费的快感接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表达形式。可以说,郭敬明和韩寒两个人正是当时的所谓“80后”的一体两面。郭敬明可以说是以“消费的快感”为中心的“青春的反叛”,他的作品多数强调了都市青春生活的消费影响所造成的青春的痛苦焦虑和欲望与希望,如《小时代》系列和《悲伤逆流成河》等作品都是如此。他的影响其实相当巨大,而且通过他的一系列运作,“80后文学”的产业化成为现实,21世纪前十余年重要的一些“80后”作家几乎都是他的公司的签约作家,如落落、笛安等等。而韩寒则以一些有争议的小说和当时流行的博客文章完成了他的以“青春的反叛”为中心所创造的“消费的快感”。这两个人所代表的“80后”的全盛时期就是21世纪的最初十年,他们既是年轻人的偶像,也是文坛无法忽视的重要的新力量。他们还在和成年人对话中彰显了某种特异性的效果。

但在最近几年,郭敬明的主要的经历放在了影视产业上,韩寒的写作由于关于作者的争议而完全停顿。今天却出现了“新80后”,这就是以张嘉佳或大冰等为代表的兴起的完全不同的写作。他们和“90后”的卢思浩、张皓宸、沈煜伦、苑子文、苑子豪等年轻畅销书作者作品有相似性,和郭敬明韩寒却已大有不同。他们的新书在在短期内占据了当当、京东等图书销售排行榜。“80后”的张嘉佳更是成为最近的最引人注目的作家。这些人在传统的纯文学领域中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关注,但他们在“80后”、“90后”的读者中都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这些“新80后”和“90后”作者笔下以篇幅短小,语言幽默与温和的小感伤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这些作品有一点像过去的所谓“小小说”。但他们的写作很接近短小的段子,用一个小故事来表现温情和感伤的混合的复杂的情绪。

这些作者的作品受到年轻读者的欢迎绝非偶然。一方面是生活环境的影响。90后生活在中国发展比较顺畅的时候,温饱有余,受过较好的教育,没有遭遇大喜大悲,过着庸常的生活,日常生活中失个恋可能就是大事。反观过去,牺牲、苦难、生活的艰窘都是稀松平常的事。他们的体验和前几代人不同,但同样有许多生活的挑战。因此写作是在当下的环境中进行。另一方面则是读者的需要,这些作者面对的读者主要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他们面临结婚生子、毕业就业、考试升学,有着人际关系、抗压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的困扰,需要有文学作品来给他们更多的抚慰和激励。

“新80后”的张嘉佳、大冰虽然和郭敬明、韩寒年龄接近,但张嘉佳、大冰的写作显然和他们不同,他们和90后的作者的写作相当接近。90后作家出来较晚,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磨练,从写段子开始,对市场的运作很熟悉,有高度的敏锐性。他们作品中反叛性不足,就是生活的平常性,人物也是不好不坏,有点小感伤、小同情,又有调侃机智,似乎对社会看透了的感觉。没有大喜大悲,写的就是生活中恋爱、失恋,或迷茫,这也是全球的中产生活的一种常态的表达。这种表达受到了他们的年轻的读者的欢迎。这些90后的作品所反映的也是现实的一部分。韩寒、郭敬明接触现实和90后还是有所不同,当时的文学界对这几位作者有相当的关注。韩寒一度写过一些社会随笔,但关于他的作者身份、关于他的写作存在诸多争议。只能说是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路径不同,无法评论谁好谁坏。这些作者和当年郭敬明、韩寒的“反叛”和“消费”的混合,追求生活的特异性以及与其他人区隔的较强烈的个性的表现特色有所不同,他们的特点是将感伤的诗意和平常生活的“庸常性”相结合。体现了一种“庸常性”的美学。今天的中国其实是一个中产化的年轻人的观念和生活形态主导的社会。他们温饱有余,但在现实中完成不足;渴望奇迹和超验的体验和情感,但又流连沉迷日常生活;期望随心所欲的自由的同时,又难以承受这种自由带来的不确定和不安全。他们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的孩子”,显然已经和当年的韩寒与郭敬明等拉开了距离。

这些“新80后”作者已经和传统的纯文学领域完全隔离开来,是独立发展的。有人就此说到纯文学不存在了,这显然是不合乎实际的。文学随着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分化,一部分是纯文学,另一部分是通俗文学。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期间又产生了网络文学,目前这三部分是平行发展。莫言、刘震云、苏童等都在写作,纯文学仍然是很庞大的一块,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很明显“纯文学不存在”是一种很没逻辑的说法。但“90后”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后”作家的作品都和纯文学关系不大,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些年轻的畅销书作家,主流文学界和批评家们很少发声。因为在以往的文学界,纯文学作家和文学批评家是一体的,而现今文学的分化已经很明显了。包括青春文学在内的类型文学,拥有了一大批读者群,还有网络文学,大家都是平行发展的,相互也不关心了。当下这些年轻畅销书作家写的短小故事和段子,跟传统文学的结构模式不一样,没什么可比性,而且传统的纯文学在90后当中也没什么影响力。而“80后”的郭敬明、韩寒已经逐渐淡出写作,而和他们相似的落落、笛安等也都有了新的限度。而“新80后”和“90后”的兴起则是新的潮流。这是当下写作的新的景观。

作者简介: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9.80后90后作文900字 篇九

如晴天的彩虹,如雨后的春笋,如流星的飞逝,我们80后90后个性张扬。

生于80后、90后,我们可以为友情为理想而不顾一切,为尊严为义气而献出生命,是这样的“自私”。撕裂了装满着爱但渐老的心。

生于80后、90后,我们向时尚看齐,以名牌子为标准,沉迷于虚拟世界,求得心灵的冲击,不在乎别人如枯叶般的脸庞,与自己渐去渐远的青春与纯情。

生于80后、90后,我们更懂得了伪装,懂得忽冷忽热的温柔,懂得了忽近忽远的洒脱,是那么的任性,飘忽不定。

生于80后、90后,也许我们摒弃了内心的那份坦然,变得多愁善感,憧憬黑夜的静谧,黎明的光辉,习惯沉默与孤独,习惯围绕我们变化的生活,习惯漫步在无人的路上,唱着属于自己的歌。

但我们又能怎样呢!我们何曾不想领略喜马拉雅山的傲然于世,撒哈拉沙漠的`热情奔放,然而我们已被圈定,我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燃起躁动的火花。我们又何曾不想享受蹦极的刺激,享受自然的奥妙,享受拥有个人灵感的痛快,然而这一切只能成为泡影,我们已被指定,只能选择叛逆,让心灵远走高飞,与追求同行。虽然世界早已停止了硝烟,但温室的安逸我们仍不喜欢;虽然我们渐被否定,但冷酷的眼神我仍不在乎;虽然前途已被规划,但送来的结局不属于我。一股风可能吹动我们的肉体,一滴水可能淹没我们的灵魂。作为80后90后的我们很无奈,惨象,我们不再想看;流言,我们不再想听,落泪的晚霞一样光彩照人,抹黑的疤痕一样会完好如初。

我们虽然被误读,但一样有奥斯维辛里的坦然、巴黎铁塔上的自信和戈壁滩白杨的坚韧。我们学会了向社会微笑,于是,在舞台上让自己的青春大放光彩,在赛场上让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新农村为奔小康出谋划策,在汶川玉树灾区流汗流血。困难中,一起携手;快乐中,一起欢呼。我们不怕失败,只因我们有青春作资本。

10.80后90后高二优秀作文 篇十

80后,一个追求又有责任心的年龄段;

90后,一个叛逆却又敢担当的年龄段。

——题记

展望20世纪的今天,有太多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喝彩的:“80后90后”;有太多让我们铭记,让我们思考的“80后90后”;又有太多让我们担忧,让我们吃惊的“80后90后”

走在茫茫人海的大街上,随处可见“80后90后”有的在为生活奔波;有的在为学业奔波;有的则是无所事事,而那些能被大家所知的“80后90后”是否值得我们去深思呢?

(一)

感动人物名单揭晓,最让我感动的是——“80后”最美的女校长李灵老师。身为90后的我,虽与她有那么一些的距离,我却视她为最近,在给她的颁奖词中我更读懂了她沉甸甸的梦想:为了留守儿童,在家乡办起了希望小学,这使她不仅用尽了家中的积蓄,而且她还免费为学生上课,在学校无力购买教辅与课外书的情况下,只身一人来到郑州,用一辆破旧三轮车在烈日下购买来填补孩子们的天空,用自己的汗水去装载着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她是“80后”中最美的,最能让我们相信未来,看到希望的!

生活在“90后”的群体中,我感受着四面八方的压力,曾不止一次的后悔自己是“90后”但一群“90后”的行为却使我再次爆发对“90后”信任与自豪,同时他们也让我懂得了车尔厄雪夫斯基的话——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从同学口中,我才初次了解到感动国人的他们,通过上网,我全面地认识到了这是怎样的一群人;两个小男孩不幸陷入急流中,旁边的同学们迅速冲过去,先救出了一个,而另一个因水急援救很不顺利,危机之下,十多名同学手拉手组成了人梯下水救,当另一个小男孩也获救时,组成人梯的同学们因消耗大部分体力再加上水急,人梯被冲散了,同学们大多落入水中,附近的人们闻声而来,相继救出其中的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每当想到他们,我都会不觉间落泪,“90后”的他们在未走完人生路前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也用自己的责任诠释着青春的力量!

(二)

在信息时代,网络走入了各家各户,他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人们在交流平台更广,视野范围宽阔,同时网络游戏的研发,使它如病毒般迅速传播到我们的大脑中,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成为了现实中的“幻想主义者”,只想不劳而获,因此也越来越多的人认为“80后90后”的未来是一片空虚的,这一代的淘汰者。使得,在此我并不反对,但作为“90后”的一员,我只想说:“90后”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确实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年龄段。之所以叛逆是缺少关心,缺少信心,还有幸福的现实冲昏了我们的头脑,让我们无事可做,再加上枯燥的学习,很多“80后90后”就选择了火灾“虚拟”中。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穿着奇形怪异的衣服,纹着千奇万化的纹身,这形成了一种风气,使他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因此,他们的头是仰着的;走路是“装样”的;就连说话也没有了人味了。社会的犯罪率增高了,年龄却降下来了,这是新潮还是社会问题呢?身为“90后”中的一员,我只能提一提,只能“洁身自好”做到问心无愧,但我始终相信邪不压正,相信有一天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形成堵住这种风气的墙。

当一群“80后”大学生当掏粪工时,他们唤醒了我,成了我钦佩的对象,或许他们在打破人们心中的顾虑,或许他们只想做平凡的一员,或许他们在做真正的自己。我则认为他们在挑战,在挑战人们心中的“80后”形象。

“80后90后”的我们生活在幸福中,生活在人们的担忧中。但我想只要端正自我,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相信总有一天人们心中顾虑“深色”会慢慢褪去。

一个个让我们为之动容的80后90后,正让人们了解着他们的存在价值,一份责任,一份爱心,慢慢堆积起生命的意义。

11.用90后的思维管理90后 篇十一

很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但却没有真正重视一个问题:90后管理。如何让正在大量涌进企业的职场新人们,快速融入并创造价值。但是,不管主动还是被动,一场冲击传统管理思路和做法的战争,已然来临,这一次的“代际”差异引发的管理变革,会比当年探讨80后更猛烈。可以这样说,除非你拒绝90后,否则,这场战争没有哪家企业,没有哪个管理者,能够置之不理,悄无声息地躲过去,相反……90后需要怎样的管理方式?

很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却还没有真正重视一个问题:90后管理如何让正在大量涌进企业的职场新人们,快速融入并创造价值。但是,不管主动还是被动,一场冲击传统管理思路和做法的战争,已然来临,这一次的“代际”差异引发的管理变革,会比当年探讨80后更猛烈。可以这样说,除非你拒绝90后,否则,这场战争没有哪家企业,没有哪个管理者,能够置之不理,悄无声息地躲过去,相反,更要积极主动地正视和面对。

从2011年、2012年开始,90后陆续亮相职场,到2013年时,90后高校毕业生开始大批进入企业。对百事食品、强生、IBM、宝洁、珠江投资等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近两年中,这些知名企业已吸纳不少90后员工,虽然目前占员工比例一般只有百分之几,但它们已经意识到,这个趋势不可阻挡,也会给企业管理带来很多挑战。有针对性、更系统的管理优化,必将是一个全新课题——90后,他们需要怎样的管理方式?如何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

让管理经验失灵的群体

较之80后,90后这个群体的特征更为明显。专门研究90后管理的专家韩庆峰讲述了几个典型的案例:一家大型国企新接收了一批90后毕业生,上班第一天,好几个人迟到,在按规定接受处罚时,其中一名员工拿出100元钱问人力资源部领导:请问,这个有没有包月的?在一家外资会计师事务所,8个新入职的90后,在培训提前结束后玩起了杀人游戏,管理者进行了劝阻,但无济于事。事后合伙人找他们谈话,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第一,我们没有在工作时间玩;第二,这个团队游戏有助于大家相互了解,方便今后工作;第三,请问我们影响了谁?

在一家电商公司,表现很好的一位90后员工,刚被提前转正就提出了离职。他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原因:“我上次提的意见已经超过一个月了,我们主管总说好、好,但就是不落实,既然这样,我还是再找一家更懂得尊重我的公司吧!”

淡化权威和控制

2010年富士康的14起员工自杀事件,造成了11死3伤的悲剧,这些受害者中,最大的24岁,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20.6岁,平均入职时间不足6个月。在韩庆峰看来,“连环跳”的实质,是这些90后对富士康的军事化管理和精密控制说NO,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在富士康的高压管理下,新员工进入工厂后,社会关系被打散,造成了严重的关系碎片化,在几十万人的工厂里,没有关系和情感维系的年轻人,就像游荡的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要成本控制,要效率,富士康的管理模式有其必然性,但是,富士康忽略了用工主体正在从80后向90后转变。事实上,老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90后的需求,进而导致管理失控。对于90后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对话,而不是控制。

90后活在自我认可的价值体系中,这和80后已有明显的区别。80后要求的是利益,90后要求的是权利。80后可以被价值驱动,如果满足了利益,他们可以忍受与权利核心保持距离,可以忍受组织规则和目标的不明确,但90后只能被兴趣驱动,他们要求平等地分享权利,通过个人联络来影响决策、解决争端,他们无法接受一切模糊带来的不确定性。

这便是90后的可怕之处,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在以往的管理体系中,只要适当调整,就可满足80后的基本价值需求。但90后们会从管理者那里分享权利,来获得自己的存在感,而且敢想敢做。商界教父马云已经退居二线,他非常肯定的一点是,现在和未来为淘宝做出最大贡献的,正是80后和90后。韩庆峰认为,面对90后,管理者要淡化权威,淡化绝对的服从,直至最终放弃权威。譬如,现在的90后,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沟通方式,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一些管理者很难找到的资料和数据,他们通过微博、微信等很快就能解决。对于一部分70后、80后管理者来说,有时不得不承认自己OUT了。

现实中很多情况是这样的。一个90后会问领导:“我必须听谁的,我又可以不听谁的?”显然,他们是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权利,无论是摆脱控制,还是平等对话。90后最现实的权利,就是获取资源、控制进度、自主地工作,至少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自治权”。

成为教练式管理者

了解并学会与90后沟通,是未来领导者必做的功课之一。因为,你已经无法回避与他们为伍。百事食品华北区人力资源经理吕颍泽表示,对于90后新员工,在刚入职的一两年内,百事食品会采取类似“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让他们尽快适应并进入角色,再根据不同员工的情况,转换相应的岗位。珠江投资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李素梅认为,90后的沟通方式,90后所能适应的内部文化,都在冲击管理者的传统思维。

韩庆峰认为,教练式管理者,会比较符合90后的胃口,会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因为90后需要的不仅仅是目标,更应是工作态度、方法和解决方案。相比传统管理者那样给标准答案,90后更愿意自己搞定。

强生中国招聘总监王子剑认为,针对90后新员工,强生安排了大量的入职培训,有针对性地让这些职场新人快速进入角色。IBM人力资源高级经理金敏也认为:现在接受培训的主体就是90后。

这里还有一个不错的例子:一位总监训练部门新来的助理,他不是简单地结合手头的工作来指导她,而是将助理的工作分解成很多模块,然后训练她从头开始一个个地做起。第一周,要求她从最简单的复印、传真开始;第二周,要求去思考这些工作中如何提高效率、节省成本。接下来的两周,安排她学习如何处理邮件,要求部门所有人将涉及部门间沟通协调的邮件都抄送给她,由她负责沟通并进行回复。再接下来,是接听电话、接待访客、润色PPT、组织部门活动等。在3个月时间里,她每天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学会了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慢慢成长为这个部门历史上最优秀的助理。

要“对人不对事”

很多管理者,经常在批评下属时说,“我对事不对人”,言外之意大家都懂,这一直是金科玉律式的说法。但是,对于90后,至少这句话就不灵了,管理者也要改变管理思维,要换成“对人不对事”。

一个新员工搞砸了一项工作,你的判断是因为经验不足,所以,手把手交给了他正确的做法。可是没过多久,同样的情况第二次发生了,你认为他不够熟练,所以又教了一遍,结果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总体来说,90后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是很强的,特别是短期的,但是,可能是马虎、上心程度不够,才会屡屡犯同样的错误,甚至也可能是有意的,因为他们不愿意被一味地管理。因此,解决这类问题,重点应该在“人”上。举个现实中的例子,一家公司的办公室主任,手下有一名90后,最近跑来找领导说要参加公司内部的岗位竞聘。从内心里,这位主任不希望他参加,也不认为他有能力竞聘上,但最终还是被年轻人的冲劲儿和热情打动了,并且给予了几点中肯的建议,还不忘鼓励和支持一番。最终,虽然这个90后没有竞聘成功,但是也很意外地得到了第二名,让他不带任何遗憾地回到了原岗位,踏踏实实地重新工作,最后成为了部门骨干。事实上,90后一开始都有很高的心气儿,总想挑战,后来这个年轻人也明白了一点: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干出成绩。

12.90后领导者 篇十二

对很多“80后”和“90后”来说,他们的青春和梦想,都和深圳这座南方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年复一年地积淀在这座城市里关于梦想、成功、失败的故事,已成为中国“工厂青春”中无法忽略的章节。许多人在这里收获了想要的成功,同样有许多人最终黯然离开。

深圳,这座南方之城,对于很多“90后”来说,已成为他们事实上的“故乡”。每年暑假,很多“90后”会来到这里,和常年分别的父母团聚,或者打一份短期暑假工,提前开始体验生活的滋味。这里,有他们的父母,有他们的生活,有他们的未来……

在这座充满了各种传说的南方之城里,谁的青春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每一个成功的青春段落,将给别人什么不一样的启示。

本期高中版推出大型独家报道,走近这座城市里的“80后”、“90后”,随着他们的脚迹,带你走进一个属于青春的隐秘世界……

深圳:和逝去的青春一样正成为遥远的回忆

培根,1987年出生,15岁辍学,先后从事建筑行业、机械行业、汽车配件等,穿梭于城市和农村之间。

从华岗村到青岛

华岗村是培根的家乡,豫东平原上黄泛区的一个贫穷村庄。一条废黄河从村头流过,没有厂矿,没有企业,种植大面积的棉花、小麦或者大豆、高粱。距离镇上两里路,距离县城40里路。

村里人大多是做建筑工人的,生产队的时候就组建了建筑队,包揽了村子周围所有的上梁架屋的伙计,有瓦工队,有相应的木工队,还有配套的小工队。慢慢地有村里的年轻人带队进城搞建筑了,去北京、上海、南京、青岛、郑州、江浙……队伍越来越大,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

14岁那年的暑假,培根跟着大哥一起进了城,来到了青岛的建筑工地。工地上的工友大多是同村或者亲戚,看培根年纪尚幼,都很照顾他。派工的时候给他挑最轻松的活,比如筛沙的时候,给他用小铲,推沙的时候,少给他加两铲;打菜的时候给他多加两勺,谁买了小吃都会想到他……这样反而给他一种错觉:打工比呆在学校有意思多了。

从青岛回来之后,培根拥有了一笔自己挣来的钱,有着些许的骄傲。在学校里培根开始怀想外面的世界,在挣扎着受了半年煎熬后,就决定追随建筑队伍去城市里。大哥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爱护,反而让他有辍学的念头,懊悔不已。

在培根临出发前,大哥认真地告诉他:“既然决定走这条路就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

培根坚定地点了点头,跟在大哥后面坐上了从商丘开往青岛的绿皮火车。

在青岛的几年,啥样的工种都干了,砌砖、贴瓦、浇灌混凝土、制壳子、刮腻子……刚开始年龄小只能做小工,推沙、和灰、筛沙等,后来慢慢的接触砌墙、贴瓷砖、贴瓷瓦等。

后来,干建筑活的人渐渐地少了,更多的人选择去珠三角或者长三角进厂,因为在流水线上费力的活没有那么多,工作有时间概念,有节假日,还可以接触更多的男孩女孩。

到深圳去

越来越多的人都涌向了珠三角,培根有个表姐在深圳富士康做工,那年过春节回来,走亲戚的时候,说富士康会招很多人,并且是经常招人。培根想去试一试,因为建筑工的活确实太累了,他想换一个环境看看。

培根就这样来到了深圳。

其实进富士康没有想象中容易,那时候是定时招人,并且要排队的,周围有很多人吆喝500块包进厂。培根只有排队等,因为不会花那个冤枉钱去走旁门左道。

表姐是熟工,很快就进厂了,也顾不了他太多。那时候深圳查暂住证比较厉害,只有身份证还不行,办暂住证需要有工作证明,没有工作就不可能有暂住证。每到晚上培根就只能往山上躲,提着脏兮兮的小包,打流的一样东躲西藏。

像他这样的人在当时的深圳很多,每一个工业区、每一家大型企业周围都是成群结队的待工者,他们白天排队等候,晚上流离失所,舍不得吃饱,更不会住旅馆。他们卑微地奔走在辛酸的路上,品味着生活的艰辛和别人不屑的眼神,出来混口饭吃实在是难。

出门在外,一般往家里是报喜不报忧,即使有天大的困难都会一个人扛着。培根在深圳往山上躲的时候,三哥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知道了他的处境,就汇钱给他,要他照顾好身体。经历过近两个月的煎熬,培根终于进厂了,在深圳龙岗的比亚迪。

在比亚迪的车间里,一群同样年龄的年轻人,有着年轻的快乐,一起泡吧,一起K歌,一起去野炊,一起去逛超市,一起去看海……每半个月轮换上白班还是夜班,想着法子去应付主管,也无奈地加班,因为没有加班就不会有高的工资。

三哥来了深圳会来厂里看他,节假日的时候,培根也会坐将近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跟着三哥到深圳大一些的景点或者热闹的街道逛逛,有了亲情,生活就丰富多彩了。

深圳已是遥远的回忆

来深圳第四年的春节,培根回到了华岗村,迎娶他已订婚五年的未婚妻。本打算结过婚后带着媳妇再回到工厂干几年。但是孩子的到来,逼迫他退守华岗村,毕竟在村里,他还有一亩三分地。

自打从深圳比亚迪出来之后,培根就有些不适应,感觉周围一下子清净了很多。没有了机器的轰鸣,没有了厂门口热闹的排挡,没有了齐刷刷蓝色的工衣进厂门或者出厂门,没有了点名报到,没有了刷卡……

中间,培根辗转过一些地方。今年春节后才从宁波来到郑州,在二哥的工地上继续做建筑。这里离家近,两小时就能回去。现在,培根与工地上那些建筑工不同,会按时刷牙漱口,天天冲凉洗澡。

在外的这些年,每年自己的生日,培根无论如何是要给娘打个电话的。生日,是娘的受难日。今年生日,三哥晚上从深圳打来了电话,三哥总会记着他的生日。

培根喜欢跟三哥聊天,三哥是读书人,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有见地。三哥多次跟他说过要练就一门技能,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靠其吃饭。在深圳的时候,培根钻研过注塑机,出厂之后就荒废了,拿起铲刀,重新举重若轻了。

其实对于在城市里的未来,培根是不敢想的。他明白,虽置身于现代城市中,自己并没有真正融入其中,在城市的这些年里,他几乎没有进过肯德基,没有尝过麦当劳的味道,更没有进过需要买票才能进去的景点、电影院以及音乐会。

从在深圳开始,他其实就已明白,在外面,即使他们的汗水和心血热了一方土地,但情感和希望却在故乡。深圳,这一个他青春时寻梦的中转站,已和他逝去的青春一样,成为了遥远的回忆。

草根街舞团:以舞者的姿态面向这座城市

“福永街舞团”的成员都是在深圳打工的草根“80后”、“90后”,来自五湖四海,因为热爱,在深圳万福广场上聚到一起,2011年走上春晚舞台,并获得观众最喜爱的节目歌舞类一等奖。

这是一群追逐梦想的青春舞者,他们有活力、奔放、不受束缚,刷新了人们对“劳务工”的印象。跳舞是他们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是内心坚守的一份爱好。他们会笑着讲述生活的艰苦,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辛酸,他们那份坦然与从容让人羡慕和敬佩。

他们穿着嘻哈风格的衣服,耳朵塞着耳塞,与深圳的孩子一样潮。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融入深圳,他们靠着自己的坚守和辛勤付出,梦想成真。

“我是塑料工”、“我是螺丝工”、“我是洗车工”、“我是电子工”、“我是建筑工”……响亮的自我介绍,伴随着动感的街舞,在2011年春节文艺晚会上,他们让全国观众记住了福永民工街舞团。这些“80后”、“90后”的帅小伙,在春晚舞台上,以《咱们工人有力量》的街舞,技惊四座,轰动全场。

他们是新时代的劳务工,从事建筑工、卖奶茶、洗车工等职业,他们用四年时间诠释了青春和激情。小伙子们大多数都是从广东河源、阳江、茂名等地来深圳的,还有一些来自江西、湖南和贵州,他们大都只上到了高中或者中专,有些甚至没有毕业。

街舞让他们“挤”到一起“受罪”

来到深圳的时候,他们都还只有十六七岁的年纪。“深圳是座移民城市,不会看不起我们。”“这里繁华,能挣钱。”当初他们选择深圳的理由就这样朴实简单。

周生财和劳永海2002年从广西艺术学校毕业后就到福永杂技团当演员。他们在泡网吧的时候,偶尔看到了一段街舞视频,就下载了下来,业余时间到附近一家跆拳道馆去练习,馆里的教练郑键锋和他俩年纪相当,共同话题多,被他们所练的街舞吸引,于是也加入了进来。

街舞将三个年轻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2006年,三人一起进了一家工厂,练舞是他们工作时间之外的主题,下班以后在宿舍、楼道上练习,周末就去万福广场上练习。渐渐地,他们发现,在工厂上班,时间太死板了,工厂的工作性质不方便他们练舞,2007年10月,三人辞去了工厂的工作,一起进了一家公司,周生财做监控员,其他两人做保安员。没事了他们就在大堂里练街舞,保安队长认为这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秩序,经常阻止他们。

2007年,他们在参加一次舞蹈大赛获奖之后,决定组建街舞团。郑键锋认为,一个团队应该住在一起,练起舞来才能心灵相通,就自己出钱租了一间房子。不久又有四位练街舞的兄弟投奔他们而来,不足20平米的房间住进了7个人,晚上挤在一起打地铺,睡觉时连转身都要招呼身边的哥们儿配合。他们那时候的状况是,7个人中只有周生财和郑键锋两个人有工作,其他哥们的收入就是教人跳舞。

练舞的时候,没有训练场地,他们就随便找一块稍微平坦的地方;没有钱请专业老师,他们就在网上下载韩国、香港的教学视频一点点地模仿。

“大家是同一个团队的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没有生活来源,我们俩就得担着。”周生财说,他和郑键锋两人,因为练舞不能加班,每月只能拿750元的底薪,加起来1 500元就是这个团队的全部生活来源,除去房租电费,剩下的1 000元就是7个人的全部生活费用。

生活用品里,除了牙刷牙膏,其他如沐浴露、香皂等都不敢买,每天只敢吃白饭,肉和菜是不敢想的,最好时用酱油拌一下就算改善生活。近半年的时间里,他们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后来,钱花得差不多了,米也买不起了,就只能吃馒头,并且一天只能吃两个,这对正长身体的小伙子来说,无疑是种折磨。

为了街舞重新去工作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靠街舞赚钱的梦想慢慢地褪去了颜色。他们开始的理想就是以街舞作为职业,可是却收不到多少学生,光靠视频学来的专业技巧不够、知名度不够、教学经验不够,都成为街舞团前进的绊脚石。

期间队长周生财和劳永海还离队去了韩国,在游轮上靠表演杂技挣钱。

收不到学生就意味着“断粮”,面对严重的生存危机和老团员的离开,郑键锋站了出来:“这样不行,我们得找别的工作先解决吃饭问题。”于是大家又分别出去打工,卖奶茶、倒卖手机、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洗车、做装修、发传单……

在春晚舞台上大声回答“卖奶茶”的、第一个从队伍里冲出来跳舞的,就是23岁的河源小伙子曾春泉。个头不高的他是这个队伍中最灵活的一个,也是最健谈的一个。他高中毕业后来深圳打工,爸爸做小生意,妹妹是河源的高考状元,现在在中山大学读书。

他与街舞结缘很偶然,2006年,在深圳打工期间上网接触到了当时流行的街舞。“街舞跳起来太帅了,有活力。”曾春泉看着视频自己忍不住学了起来。2007年底,曾春泉通过一个朋友认识了郑健峰一伙人,从此加入了街舞团。

郑键锋跟着大伯他们在台山老乡的装修队里打散工,经常在各种办公厂房搞装修。当时他满脑子都是街舞,在工地工作当中,贴砖头、瓷砖的时候,甚至拎着水桶、拿着铁铲拌水泥沙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他笑着说:“原来街舞的动作也蛮适合表现装修的!这样我工作起来就没那么枯燥。”

后来登上春晚舞台的《咱们工人有力量》,最初的灵感就来自郑键锋的这段经历。

街舞让他们成为名人

那时小伙子们不知道,他们在万福广场和福永文体中心天台上挥汗如雨的时候,有几道目光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他们。

早在2007年的那次舞蹈大赛中,小伙子们的出色表现就引起了福永街道文体中心文艺专干老师的注意。2008年,文体中心策划了一场主题晚会,街舞团当时表演的是《民工也疯狂》,用原创街舞的形式表现建筑工地的火热施工场景,非常有生活气息,让人们着实眼前一亮。

宝安区文联舞蹈家协会随后也注意到了这个作品,专家们认为《民工也疯狂》虽然质朴、粗糙,却贵在形式创新,完全可以因势利导。于是,区委宣传部要求区文化部门将这个节目进行重点打造,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随后区舞协、本土音乐家对舞蹈的提高进行研究,决定在街舞基础上加入适当的杂技、现代舞元素,音乐用经典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改编,把时尚与主旋律结合,找到“小团队、小投入、小制作、夺大奖”的突破口。

经过多次打磨后的作品改名为《快乐的建筑工》,在”第五届深圳舞蹈大赛—一创意舞比赛”上一举获得金奖。这支来自基层的业余街舞队从此逐渐走向了更大的专业舞台。他们在2009年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上击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舞蹈演员,一举获得群文组金奖。

得到市、区、街道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街舞团增添了底气。2009年开始,他们不仅在文体中心有了免费的住处和专业指导,还多了许多演出机会。有了专业练舞厅,再也不用在水泥地上挫得伤痕累累了,他们的宿舍里有独立卫生间,空调、热水器、洗衣机一应俱全,住宿和水电都是免费的。

舞蹈继续,生活继续

《咱们工人有力量》获得了成功,深圳市对街舞团进行了表彰。“这是我们一个新的开始,忘记之前取得的荣誉,我们仍要努力前行。”当晚街舞团也开了一次小会,周生财一开头发言这样说,“春晚的舞台让我们获得荣誉,我们要清楚自己,不能自满。”

街舞团的队员们有个心愿,很想每周抽出些时间,下到福永的工厂里,开设公益性的街舞培训班,再以福永为中心,慢慢辐射周边。他们认为,街舞团一步步的成长,得到了这片热土上无数人的关注和帮助,他们想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回报社会。

虽然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成功,既然这一天来了,这一天也就成为过去。这是队员们的共识,对他们来说,保持原来的心情,在深圳这座城市里继续生活,继续舞蹈,就是一种幸福。

“文艺青年”在深圳“收藏”自己的未来

他是“80后”,来自河南,只有初中毕业文凭。从小他跟着舅舅学国画,对美术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把一生都献给美术事业,但家里人反对。因为初中毕业后未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美术生,孙文正便背井离乡来广东打工,这年他18岁。到现在,他已经在东莞、深圳等地辗转生活了11年。

在深圳宝安偏北一个名叫石岩的地方,工厂遍地。一到下班时间,成千上万穿着不同厂服的打工者,从不同的工厂门口出来,像洪水般倾泻到大大小小的街道,融入点缀在工厂周围的宿舍、出租房或者各种档次的大排档。

他们统一着装,统一方向,统一疲惫,让你很难看出他们之间的不同,真正不同的是他们怀揣着的不同的梦想。

到深圳打工的“文艺青年”

在洪水般的人群里,或许没有谁会去关注或者在意一个高高瘦瘦、年轻腼腆叫做孙文正的打工仔。

行走在路上的他和普通的打工者没有什么不同,然而走完这段必经的路,回到宿舍,你就能看出不同的他。同事们在劳累了一天之后,抽烟、喝饮料、睡觉、煲电话粥、玩游戏,他却是看书,还大多是关于艺术收藏、关于尼采,与他的生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不看书的时候,他或者是窝在屋子里,用自己买来的画具涂鸦,看累了画累了,就躺在床上发呆。

在每周仅有的一天休息时间里,孙文正从不和同龄人去逛街、上网、谈恋爱,而是把这难得的可以出门的机会,全部有计划、有选择地去深圳的艺术区、美术馆、画展上转悠。先是熟悉环境,转熟了,就和艺术区的艺术家们聊上几句。

来到深圳,由于没有高等教育背景,也没有一技之长,孙文正只能在工厂做普工。辍学、背井离乡、机械重复的工作,并没有磨灭他对美术的爱好,学习美术反而成为他生活的一种寄托。他认为艺术是靠灵性的,职业、学历并不是成才的障碍,只要付出,可以慢慢积累。

工作之余,孙文正开始自己摸索油画的创作,没有去拜师学艺,没有去任何机构培训学习,买来颜料和笔自学。凭着国画的一点底子,他自信地开始涂鸦,全凭想象作画,一步步摸索的过程让他慢慢也能画出一些像模像样的作品。他还画出了自己的心得:“画画跟自己的心情有关,当心情压抑时,画出的人像表情也会是阴郁的。”

艺术和生活休戚相关,根据自己的打工经历,孙文正的画作内容很多是表现“80后”打工生活题材的,他觉得现在不少“80后”身上有一些陋习,比如挥霍、迷茫等。他也曾经迷茫过,打工几年,对人生开始感到茫然,是安安分分地打工拿着稳定的工资,还是寻找自己喜欢的事业,坚持走自己的路?后者固然更有吸引力,但是,那需要付出经济和时间的代价,而且代价很大。

2003年,孙文正到深圳布吉的著名油画村大芬村转悠,通过和那里的一些艺术家交谈,他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向日葵凋谢的瞬间却在凡·高笔下迸发出永不败落的力量感,我活着也该有这样的劲头。”从此,他将时间加倍地放在了研究和学习美术上,决定改变自己做打工仔的命运。他希望能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出“80后”内心的希冀,引发他们对人生的思考。

收藏者中的打工仔

孙文正对收藏产生兴趣,是从小学三年级时开始的。那时见到了老师收藏的一张《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印象特别深刻,于是他也学着开始收藏一些早年的邮票、书信和语录。收藏的价值不在物品,而在于挖掘了他对于收藏的兴趣,他从不在意别人的质疑。

他刚来广东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在东莞的一家工厂做普工,月薪800元,没事的时候就跑去广州看邮票展览,用毛笔临摹邮票上的图画。那时候,他开始阅读《书画收藏》等有相关的书籍。

后来到深圳一家印刷厂上班,在厂里做事的时候,每次看到用来包裹产品的报纸上有关于书画收藏的东西就会捡来看,有自己喜欢的,就剪下来,用心地贴在笔记本上。很多知识,他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捡来”的。随着收藏知识的增长,他开始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收藏品味和艺术修养,把收藏目标更多定在名家作品上。

一千多元的工资,要收藏名家画作,让人觉得有点儿匪夷所思。而他,自参加工作以来,11年的工资,七八成都用在了收藏艺术作品上。为了从有限的工资中省出更多的钱来购买自己看上的名画,他曾经连续三年没有回过老家。

有些画家实在看不过孙文正的这种消费方式,就劝他说:“小孙啊,你可以先打好经济基础再谈收藏。”虽然他也认同,但还是一如既往地扎进艺术圈品画赏画淘画,对他来说,感受艺术氛围就能带来莫大的快乐。

因为经常去看画展,去艺术区转悠,慢慢和艺术家们交上了朋友,艺术家们见他真诚,也被他为梦想的坚持而感动,常常会给予他优惠或者送作品给他。他说这些藏品,都是艺术家们对他的恩惠,是绝对不会出售的。

现在,孙文正的藏品越来越丰厚。真正收藏到的名家画作,陈少平的《少女》算是一个。2004年文博会,孙文正在陈少平学生水彩画展上,第一眼看到陈少平的《少女》,就被画作的魅力吸引住,水墨与水彩结合,大笔写意,东方神秘色彩与西方印象派融合的气质,让他迷恋。文博会上这幅画卖价实在太高,让他望尘莫及,不过,通过这次展览,他与陈少平的学生结成了好友,经过两年时间的交往与商谈,终于在2006年以他能承受的价格如愿以偿买到了《少女》。

“收藏”自己的未来

也许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深圳普通打工仔的生活。身边确实有很多人不理解他,倾其所有来玩这种一掷千金的收藏游戏,大家都觉得他玩不起,觉得他有点疯,他却不以为然。

他的这种痴狂,渐渐为艺术圈人赏识,很多人开始关注他,为他的这种对艺术的钟情与专一而感动。2009年,一些支持他的艺术家为他举办了一个收藏绘画作品展,希望他的事迹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可以激励更多像他一样心怀梦想的人,看到希望,找到生活的乐趣,发掘人生的意义。

孙文正的收藏画展吸引了不少观众,画展展出的时候,他还在车间的工作岗位上一如既往地工作。

在深圳打工数年,孙文正在金钱上依然一贫如洗,他富有的是三四十张多年来收藏的艺术作品。提起这些宝贝,他一脸满足,透过他的满足,能看出他内心的丰盈。

他依然走在自己决心要走的路上,用行动诠释着一句话:“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关于未来,他想用画作来表达“80后”打工者这个群体,并且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人接受和欣赏。

“90后”曹系系:蛰伏在保安亭里的创业梦

曹系系,1990年生,广西桂林人,中专毕业,先后做过维修工、业务员,现为保安员兼职做促销员。

在深圳的某职校,曹系系和其他的保安没有什么两样。每天从校门口进出,基本上都能看到他们站在门口或者急匆匆地从保安亭里跑出来,敬礼、目送。无论是正门岗还是侧门岗,他们穿着制服,面孔是古铜色,有点儿发黑,一丝不苟地检查来访者的证件。

学校里的保安,大多我都认识,曹系系是他们中最为本分的一个,每次送发报纸到办公室的时候,我都会尽量要他坐一会儿。接触多了,才发现这也是一个有梦的“90后”。

《课堂内外》高中版:你现在的工作状态怎样?

曹系系:我是今年3月份才来到这家保安公司的,主要是负责学校的安全和保卫工作。工作时间是每天8小时,分为早、中、晚三个班次,每周轮换一次。公司包吃住,月薪是1 500元。

《课堂内外》高中版:从事保安工作之前,你做过些什么工作,待遇怎么样?

曹系系:来深圳之前,我在东莞的一家电器公司做销售工作,底薪加提成,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达到7 000元,再之前刚从学校毕业,在佛山的一家电器公司做维修工,也是8小时工作制,加班另算,月薪在2800元以上。

《课堂内外》高中版:对比起来,你目前的工资待遇算是最低的了,为什么还来做保安呢?

曹系系: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工作有规律,让家里人放心;二是除了8小时的工作时间外,我可以通过网络做兼职销售工作。学校的环境好,有图书馆可以借阅很多书籍,宿舍有网线,可以上网,我有准备笔记本电脑,帮朋友的电器超市做一做销售,通过网络我就可以做到兼职,这是做其他工种不具备的条件。保安队里都是年轻人,气氛也比较好,不像厂里或者企业那样人际关系复杂。

《课堂内外》高中版:你做兼职主要销售什么,—个月大概能挣多少钱?

曹系系:我是帮朋友在网上销售电饭锅、电磁炉之类的家电。对于收入,这个说不准,很多时候是看运气,因为代售的电器不是知名品牌,没有好的广告效应,只能靠价钱来赢得市场。还有能接触网络的低收入阶层离生活似乎又比较远,目前还没有做到真正的稳定。

《课堂内外》高中版:发现你所从事的职业都是围绕着电器哦!为什么对电器这行情有独钟呢?

曹系系:其实这不是巧合,我在中专学校里学习的是计算机电工方面的专业,对于电器的原理和构成有一定的学习和钻研。读书的时候,我的成绩一直是中游,不拔尖也不落后。从学前班、小学、初中,再到中专一路走来都是这样,本来考取了普高,还是遵照家长的意愿去读了中专,这样早点儿出来工作帮衬家里也好。

我不是很聪明,但是我做事还算踏实,有股子钻劲。读职业技术学校我是想通过学习和工作之后从营销、流通等方面来了解电器市场的运营。我中专毕业的时候就想自己创业,依托桂林市的大型企业,做材料加工,通过家庭作坊起步,慢慢地扩大规模,形成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力争毕业十年内创建自己的公司。

《课堂内外》高中版:那你有具体的创业计划或者说步骤吗?

曹系系:我大致是计划分三步来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第一步是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产品的生产程序,尽可能地掌握某一方面的技术;第二步是了解企业的整套程序,了解产品的市场流通环节,同时为创业积累资金;第三步是做好创业的前期准备,包括资金、人员、场地、设备等等,同时解决加工产品所需的原料入口和成品出口,争取政策支持。

《课堂内外》高中版:在目前情况下,你认为自己面对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曹系系:感觉还是学习的时间少了,真正自己办企业需要操心的事情很多,方方面面都需要懂,这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补课。目前的工作尽管有很多时间,有时候自己还是自控能力不强,很多时间在碌碌无为中过去了,需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来。还有就是资金积累的速度太慢,感觉攒下的钱远远不够创业所需。

《课堂内外》高中版:说说你的女朋友吧!

曹系系:女朋友是我读中专时候的同学,和我是同一个镇上的,读书的时候互相照顾。她人挺好的。

《课堂内外》高中版:有没有将你的创业打算跟女朋友说起过,她持什么样的态度?

曹系系:有说起过,她很支持我。男孩子是应该有事业心的,能全身心投入,没有人会不支持的。我们都是为了将来的生活更好一些,不再像目前这样,漂泊在外,无依无靠。她知道我不是那种花言巧语的男孩子。只要有一个目标,我们一起朝目标奔。我们之间心灵相通,平时也只是通过QQ聊天,聊聊生活,相互鼓劲。

《课堂内外》高中版:祝愿你早日创业成功!

曹系系:谢谢,谢谢。

李晃,诗人,70后,23年的漂泊生涯中,做过打石工、搬运工、卖虾仔、楼杂、洗碗工、酒店行李生、物业保安、项目经理、校刊编辑,从没有熄灭对诗歌的痴恋,在《诗刊》《诗歌月刊》《绿风》等大型诗歌刊物发表诗作近千首。

“二十多年荒唐的历史进程中,我茫然无助,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在时代的剧烈动荡中,仅靠一种情感模模糊糊地支撑自己:写作的光荣。写作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它有所承担,它承担的不仅仅是写作。它迫使我以自己的方式、凭自己的力量、和这个时代所有的人一起,承担我们共有的不幸和希望。”

加缪的这段话被李晃放置在博客最为显著的位置。我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同样道出了李晃20多年漂泊、闯荡、追求的心声。在这里,以诗歌的笔调来回顾一个漂泊诗人的荣光和辛酸,让我们以梦为马。

湘西少年的“诗人梦”

湘西南的隆回县,是中国近代史上放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的故乡。那里有着浓郁的诗歌氛围,有全国“诗歌之乡”的美誉,从隆回先后走出了多位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李晃就出生在这里。

李晃的童年是艰难的。6岁那年,母亲去世,过早失去母爱的李晃从小就承受着与他年龄不相称的负重:他上山砍柴,下地跟着父亲干活……进入初中,爱好绘画、音乐的李晃开始喜欢上文学。家境贫寒无钱买书,他便想办法向别人借。有一天,李晃借到一套收录隆回诗人作品的《辰河诗丛》,连夜捧读,如饥似渴。读着与自己生长在同一片热土的诗人的作品,李晃感觉无比亲切和温暖。渐渐地,李晃不服输的劲头也被这些作品激发出来。他想: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他们能写,我为什么就不能写?这样的诗,我也写得出来!

李晃喜欢阅读,满村子找书读。他读书往往过于入神,经常忘记做饭的时间,也经常在放牛时跑了牛,让牛糟蹋了人家的庄稼,为此他没有少遭父亲的痛骂,也多次换来父亲的棍棒。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打消李晃从小对诗歌的热爱。“我一定要做一个诗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磨炼,李晃在心底升腾起一个属于自己的诗人梦想。

16岁第一次逃离深圳

因为家境贫寒,李晃初中毕业后,父亲就再也无力送李晃继续上学。整日在家里晃荡也不是办法,在父亲的叹息声中,16岁的他背起了简单的行囊,和村里人一起踏上了南下广东的打工之路。

李晃和村里人在广州白云区的一家碎石场找到一份拉石头的工作。10月的广州,天气蒸笼般闷热,烈日下他猫着腰使出吃奶的力气,抱着100多斤重的大石头放进翻斗车内,然后又弓着瘦削的身子将石头拉到粉碎机内去碾碎。因体力不支,有几次他差点被石块砸伤了腿,手臂手腕因长期被石头摩擦,更是伤痕累累,破皮出血已是家常便饭了。每天从工地下来,李晃浑身像散了架似的,肌肉酸胀,关节疼痛,而且在繁重工作的背后,只能得到微薄的收入,这使他不止一次地在心里感叹:“这不是我要的生活”。

李晃一个人私自离开了他辛苦工作了一个月的碎石场,当然一分工钱都没有敢跟工头要,尽管是身无分文,他决定,即使走路也要走回去。初中地理成绩优异的他,有着很好的方向感。他知道家在北方,就一直向北走,从黄埔沿着铁轨走到了广州城里,走到人来人往的广州火车站,可是身无分文的他没有办法进到站里去。毕竟广州距离湖南隆回有一千多里的路途,怎么个回法啊?这一下可难煞了李晃,他在火车站前广场踟蹰,这样一直在这里徘徊也不是办法,于是就怯生生的去请教别人:“身上没钱,怎么样可以回到家啊!”经热心人指点,可以到广州北站爬那些拉煤的货车。

于是他继续沿着铁路走,来到了广州北站。在夜色中,乘人不备,他爬上了一辆满载煤块的列车。不幸的是,第二天早上,列车驶到韶关一个名叫坪石的小站后,坐在煤堆上数了一夜星星、天亮起来伸展懒腰、准备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的李晃被铁路警察发现了,瘦弱的李晃被警察给拽了下来,一阵拳打脚踢。一夜没有吃任何食物的李晃,怀揣满肚子的委屈,继续沿着铁路向北走。也不知道走了多远,直到走过省界隧道,进了郴州境内,李晃盯着出现的省界界碑热泪盈眶。饥寒交迫的他顾不得太多,捡拾着地上那些旅客从车厢丢弃出来的烂橘子充饥,有机会就狂饮自来水,走起路来肚子里晃荡晃荡声声作响的都是水的声音。

幸运的是,小站上有客车停靠。李晃壮着胆子挤了上去,上车之后,乘务员例行查票,李晃说,钱包被扒手扒去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查票员看他只是一个孩子,就放了他一马。列车只能将他带至衡阳。到了衡阳后,李晃知道,在衡阳要下车,不然就会将他带到长沙去了,那样离家就更远了。

他轻飘飘地走出火车站,从衡阳到邵阳还有几百里的路啊!在汽车站找到去邵阳的班车,上了车就缩在车子最后面,查票的时候跟售票员说好话,跟司机求爷爷告奶奶,终究没有被赶下来,到了邵阳东站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了——毕竟回来了,看着即将落下去的邵阳的夕阳,李晃泪流满面。

两天多的路程,除了累就是饿,过了邵阳的资江大桥,在陈家坊,看到路边菜地里长有萝卜,他顾不了那么多了,偷偷地拔了一蔸,用袖口擦去泥巴,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那是他一生当中吃到过的最甘甜的萝卜。在天黑之前,他搭乘一辆农用三轮车,在夜幕中,李晃敲响了家里的那扇房门。尽管是破落的院落,昏黄的灯光笼罩下,它是李晃心目中最温暖的地方。

重返深圳:在都市放牧诗歌的灵魂

从碎石场回到家之后,李晃在思考一个这样的问题:碎石场那样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在家闲逛打流一样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决定还是要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精彩同样体会一下外面的无奈。

1989年,李晃再次踏上了南下的列车,这次是去深圳一个叫福永的镇上,那里有他的一位同学在厂里做工。20多年后,李晃对第一次到深圳的情形还是记忆犹新:那时候,在来深圳的汽车上被“卖猪仔”卖到了东莞的樟木头,从樟木头一个人步行到了黄江,搭了个小货车到了松岗,辗转到福永。到了之后李晃才发现,现实是残酷的,进厂对男孩子来说太难了,没钱去住宿,又怕查暂住证,就只有往山上去躲睡,或者“潜伏”到福永码头附近的芭蕉林,那时候的蚊子是极其的嚣张,恶狠狠地欺负着像李晃这样初来乍到的务工者。

老是晃荡也不是办法,李晃告别了深圳,前往广州看看是否能找到事做。李晃沿着人民北路往南走,在高架桥下徘徊不前,这时候正好有一位中年人,询问他:“小伙子,你是不是找工作啊?我那边正好开了个小加工,你愿不愿意去试一试啊?”无疑,这是“雪中送炭”啊!于是,李晃在海珠区的广州电机厂的一家阳台上的车床旁,开始打磨人生。“一个月100块钱,有吃有住,好高兴啊!一下子稳定了下来。”有工做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那时候小打小闹的加工并没有稳定的保障,雇主给李晃介绍一些新的工作,于是李晃兼职帮别人看店,再后来到了五金厂,做小工、杂工,认识了一些工地上的朋友。

再后来,李晃在广州黄埔的开发区,加入了一个建筑队。在建筑队做工加夜班是常有的事,比如打混凝土一干便是一个通宵。劳动是辛苦的,但是李晃却一直在劳作中寻找着它的价值。白天忙碌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晚上休息躺在地铺上,他无时不在构想着自己心中的诗歌。在基建队的工棚里,除了地铺,连简单的桌椅也没有,每天有空的时候,他只能趴在草铺上读书和写诗。一次,他因写诗写到深夜,第二天早上起晚了,领班气得撕了他的文稿,对他吼道:“写!写个屁!下次再这样,老子就叫你滚回家去!”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晃还做过酒楼楼什、卖虾仔、酒店行李生、物业保安……

这些经历对李晃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现实有时并不像诗歌那样美好,但是他能理解,美好的生活中有诗歌,同样苦难也是诗歌不朽的源泉。他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他把生活的艰难看成是人生宝贵财富的一部分,他心中的诗人梦并未因生活的艰难和无奈而放弃,反而愈加强烈了。

李晃用微薄的工资买书、稿纸和邮票,尽一切可能的机会去寻书读书。每天晚上,工友们都进入了鼾声如雷的睡梦之中,他却还在为自己的诗歌而忙碌着,他把辛劳写进诗里,把痛楚写进诗里,把汗水浸湿眼睛的酸涩写进诗里,诗歌成了他生活中对梦想唯一的倾诉。

1990年7月,李晃的第一首诗《腊月》在《农村青年》杂志发表,接着,李晃的第一首打工诗——《建筑工人之歌》在《深圳诗人》报发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用心灵深处的呐喊铸成的诗歌,开始频频出现在全国的大报大刊。1994年7月,李晃出任《深圳诗人》主编,1995年3月,破格加入深圳市作家协会,1998年他出版了诗集《绝唱》。

走到哪里诗歌就写到哪里

虽然李晃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1999年4月,李晃入职《住宅与房地产》杂志社,任主编、记者,这是他喜欢的工作,生活有了规律,可以拿出大把的时间来创作,于是开始散文、评论等文体的尝试。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和总编的办刊意见不一致,他愤然离职。

重新回到找工作的起点,他发现自己是年少轻狂、意气用事了。工作并不好找,捧着简历到处碰运气,人才市场里人来人往,用人单位挑三拣四,一次又一次找工作的经历让他特能体会被拒绝和被冷落的感觉。简历投出后的热切盼望,没有任何回音如石沉大海之后的焦躁,从渴望到厌倦,再到失望,他想着离开这个狗日的鬼地方。内心的挣扎和煎熬,失望与苦痛,彷徨和无奈,只有他一个人才能深深地体会。

一家物业公司招聘物业主管,李晃幸运入围了,经过面试之后,他光鲜上班了。在企业里面,他看到的是不同于工地和车间的境况,辛勤工作的、迎合拍马的、见风使舵的、欺上瞒下的、尔虞我诈的,林林总总一副众生相,其实他心里还是想从事写写划划的文字工作。好在是出差的机会多了,他也就有机会到处去走走,比如到自己魂牵梦萦的江南,到黄河边,到海南、厦门……当然他走到哪里,他的诗歌也就写到了哪里。

这几年间他写下了《乘一片雪花回家》《厦门二题》《夜宿南昌》《又见江南》《井冈翠竹》等名篇。

流浪诗人的“完美生活”

2010年7月,李晃再次失业了。他是想稍作驻足,来整理自己的思绪,按部就班参加诗友的聚会,心态尽量的平和、平稳。朦胧派著名诗人、评论家徐敬亚曾在《告别历史》一书的扉页,给李晃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李晃,请原谅现实!”

机会在不经意中降临,2010年9月经朋友推荐,李晃在一所有点儿名气的职校谋得了校园记者和校刊编辑的职位,这是他理想的生活。

现在,他一天的工作是这样:7:30从住处步行至校园,在学生下操之前赶到饭堂吃完早餐;8:00前进入办公室,查看一天有什么新闻活动安排,有哪些新闻要写,有什么活动要拍照存档;邀来文学社的孩子指导指导活动的策划,写写校园的新闻,整理刊物的稿件,关注关注诗歌,调侃调侃生活。周末如果有空他就到书店泡上一天半天。

2011年是李晃又一种生活的开始,他是这样总结和展望的:

因为工作,也因为心境变化之大,看世界的眼光有变。一切不足道之,但仍然要感谢所有的朋友,感谢家人!你们的鼓励与鞭策是我前进的动力,固不甘落后,且在潮头傲视群雄(其中有英雄,也不乏狗熊)。唯有脚踏实地、平静而又淡定地活着,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强求,不在意,不虚夸,不漂浮,不虚假。生活第一,工作第一,诗歌是精神的月亮,而物质是生活的太阳。不要因为诗歌让自己慌乱无措。

萧兰,20岁,10年前跟随爸妈从湖南来到深圳,在深圳读了小学、初中和中专,现供职于深圳一家网络公司,带着百般滋味准备着告别深圳。

如果没有经历过苦难,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肌肤触摸过岩壁的锋利和土地的粗粝,我们凭什么确知自己的存在呢?

——萧兰的QQ签名

不上班的周末傍晚,萧兰有很多惬意的事情做。跟弟弟踩着自行车去西乡码头看落日洒在海面上的壮阔;去图书馆借还几本中意的小说;去新安影剧院看看新上映的电影;带着弟弟去新湖路上探访即将运行的地铁站;去沃尔玛买些零食;去宝安游泳馆畅游一番;去市民广场上放放风筝;或者去网上和远在北京的韩晶狂侃一番;抑或去豆瓣或者空间溜达溜达……

这天吃完晚饭,萧兰正准备出门,爸爸带着商量的语气说:“明年我们回长沙怎么样?”

萧兰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噙在口中的水还没有来得及咽下,咳嗽了一阵才稳定了下来。问道:“全家都回吗?”

“是的。你姑父在长沙的公司想要我过去打理,我已经征求了你妈妈的意见。”父亲说。

“你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的年龄越来越大,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妈妈在一旁补充道。

之后是沉默,爸爸转身回了房间。萧兰在客厅里坐了下来,陷入了沉思。在深圳这座城市的生活时间,刚好占去了她目前生命中二分之一的长度,她不知道如何抉择。

萧兰,很多次在梦中想着回到家乡去,那里的蓝天碧水,那里的梯田,那里的竹林,那里的丘陵都有层次地在脑海里浮现。是应该要回去了,如果故乡远去,渐渐地浓缩成一个符号或者是一个记忆,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那是故乡,隐藏在长沙的星沙镇上。

一条通往镇上的小路,残枝败叶带着一些不知名的小果子零落成泥,印满凌乱的脚印,蹄印,车辙印。那时候上山,放牛,打水,赶集等都得走这条泥泞的路,天放晴了,泥泞的路就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坑洼。萧兰的爸爸就是沿着这条小路走向了深圳。

爸爸经常来信,说起在深圳的情况。他说深圳的公园有多大多大,水果有好多好多。孩提时的萧兰,背着爸爸寄来的印有卡通美少女图案的书包,在外公的带领下,到镇上取爸爸邮寄来的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意儿,她开始想象那个叫深圳的地方,一定是童话世界般五彩缤纷的模样。

孩提时代的萧兰,跟在妈妈身后沿着田埂去打水,插秧、割草、打禾。一天,爷爷告诉萧兰,爸爸要接她去深圳读书了。这个消息在她同班的小伙伴中传开了,孩子们拿出了大把的时间,唧唧喳喳讨论深圳这座陌生的城市,他们把所学过的形容词都拿来了,用在那座遥远的城市之上,又不知道合不合适。萧兰有着莫名的担心,想起那里有爸爸还有妈妈,她打心底里高兴。

在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小伙伴们依依挥手之后,萧兰坐上了高铺的大巴前往深圳。很长很长的路途,很多很多的时间,一直趴在车窗旁的萧兰,久久不肯躺下入睡,她生怕错过了什么。车窗外的树、稻田、小河、楼房……都拖着长长的尾巴后退了,萧兰不停地张望着掠过的风景,她知道自己离那座叫深圳的城市越来越近。

来到深圳,萧兰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她肆无忌惮地在铺满地砖和水泥的路上跑着跳着,她再也不需担心鞋子会陷进泥泞之中。她看到的不再是低矮的砖瓦砌成的房屋,而是钢筋混凝土筑就的高楼大厦;她再也看不到独木桥或陈旧的石桥,到处是现代化的人行天桥、立交桥和高架桥;她看到世界的景观被浓缩到了这里,炫目的、多彩的世界,在一个小姑娘的眼里是那么的新奇和神秘。

爸爸帮萧兰联系好了学校,离家最近的一所小学。由于户籍关系,要想就读于公办的优质学校,就得付高额的借读费,不然只能到民办的学校来,这是一种无可奈何。萧兰当时不知道这些,能背着漂亮的书包,结识那么多的新同学,她很是高兴。学校里的同学多是尾随父母而来,他们的父母在深圳做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有在工厂做工的,有在菜市场开店的,有在街头摆摊的,有在企业做主管的……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没有深圳户口,都只能读民办小学。

在学校里,放学的时候,大多是有家长接的,他们有的用轿车,有的骑自行车,有的是老人步行来接,有的没有人接,孩子依然在愉快中成长。孩子们在老师的教导下,抛开自己的方言,交流着藏在内心深处的童年,用自己的眼睛和手中的笔来描绘深圳的天空。

—个户口限制了太多人。小学升初中申报学位,外地户口的孩子是很难申请到的,他们在同样的无可奈何之下,选择民办初中。初升高是考验家长和孩子的一个拐点,要么是孩子留在深圳读职业学校,要么就是回户口所在地读高中参加高考。而深圳对于他们是有区别的,他们的父母作为特区建设者,贡献了青春和汗水,因为户籍关系,他们却不能在这里选择优质的学位,不能在这里接受均衡的教育。

萧兰慢慢地感觉到,其实深圳并不是很欢迎外来者的,它还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外来者的进入。

初中毕业之后,萧兰选报了职业学校,这样也好,早一点出来工作,也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再说读职业学校还有国家的补助。

韩晶去了北京,她是萧兰最好的朋友。韩晶不止一次说过,要到北京去,并且要在那里生活和工作,她喜欢北京的厚重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在毕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韩晶努力地张开了翅膀,靠近自己的梦想。

萧兰也曾经挣扎过,是不是也该换一个环境,踏实地工作,辛苦的攒钱,让爸妈生活得更好一些。

萧兰和韩晶有着同样的际遇。她们都是跟随爸妈从内地来到深圳,都是在内地出生,来到深圳后都是在民办的小学、初中读书,她们有着共同的爱好,都喜欢读书,就读于同一所职业学校,对深圳都有说不出的情感。

萧兰是在新生报到的时候在校园里偶遇韩晶的。她们都是自己一个人前来报到的,萧兰在学姐的带领下办理着各种程序,抱着新发的书本和军训服装下楼的时候,和急匆匆上楼的韩晶撞了个满怀,书撒落了一地,韩晶客气地道歉,并一直帮萧兰送到教室,萧兰被韩晶的礼貌和热情打动了。

她们约好一起踩着自行车上学放学,萧兰家住中心区,韩晶家住边庄路口。出校门后,沿着公园路的大树荫下一直走,在裕安路,拐过宝民路后,她们在这里分头走,萧兰上天桥过国道,韩晶沿宝民路直走,她们约好时间,每天如此。职校二年级的时候,萧兰的自行车被盗了,有一段时间都是韩晶载她上学放学。

她们一起加入学校文学社,她们从不乱花钱,她们不和张扬的同学一起玩。

三年级的时候,都有实习任务。学财会的韩晶被安排在了商场,学计算机的萧兰则进了一家网络公司。韩晶实习的时候就说要去北京,她不喜欢深圳,不喜欢这座城市的浮躁和冷漠。

萧兰参加工作一年之后,韩晶从北京回到深圳,带着满足和欣慰。韩晶在一家培训机构接接受学历培训,会定期去学习表演,会去大学区感受校园青春,会去胡同里抚摸历史的刻痕。萧兰也畅想过,离开父母的庇护,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生活。

对萧兰来说,深圳已是她的故乡,而原本是她的故乡的长沙,却是一处陌生的别人的城市。

长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这或许是萧兰从小学到深圳以来最大的一次跨越,也是她人生第一次一个人远行。从深圳坐动车到广州,再从广州南站坐高铁到长沙,她回到了陌生的故乡,她只是想先来看一看全家即将抵达的这座城市。

从巨型火炬标志的长沙火车站出来,漫步在五一大道上,再到南阳街口、坡子街、黄兴步行街、杜甫江阁、橘子洲头……一直走到江边,还有这座城市里的臭豆腐、火宫殿、口味虾、超女快男、芒果台、岳麓山……

萧兰悄然来到长沙,尽管她不知道自己将会在这座城市里的哪一个角落安身,不知道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在哪一栋楼房里立命,也不知道在这座别名星城的城市里,自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绽放或者默默无闻地收场。

对长沙的这次造访,让萧兰安心了不少,这是她一个人的秘密。

上一篇:初一经典作文下一篇:弱电施工队工程劳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