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术后护理常规

2024-06-28

甲状腺癌术后护理常规(9篇)

1.甲状腺癌术后护理常规 篇一

组织间植入I125放射性微粒治疗前列腺癌的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面色及疼痛等全身情况。2.观察排尿情况及尿液的色、质、量。3.术后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4.患者的心理状态。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恐惧与焦虑:与对癌症的恐惧、害怕手术等有关。2.知识缺乏:缺乏围手术期护理知识。

3.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粒子移位、肺栓塞等。【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加强与病人的交流和沟通,进行有效的术前指导,改善病人心理状态。由于组之间植入I125微粒治疗前列腺癌是我院引进的新技术,病人对此缺乏了解,一般都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及以后的生存质量,而且非常关注治疗后尿失禁和阳痿的可能性,易产生焦虑、恐惧和疑虑心理。因此术前应详细向患者介绍这一新技术的基础治疗原理及过程,说明该疗法的优点,介绍成功病例及已接受本方法治疗的病人的疗效情况,并简要讲解手术步骤及在穿刺过程中的要求及注意事项,一消除病人的疑虑,使病人情绪稳定,消除焦虑的情绪反应,以便积极配合治疗。

2.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3.术前准备

(1)术前2周嘱患者停服非激素类抗菌药物和抗凝剂。

(2)术前24小时进流质饮食,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水4小时。

(3)遵医嘱于术前晚用0.1%~0.2%肥皂水灌肠,手术当日晨再用肥皂水灌肠一次。

(4)沐浴、更衣。

(5)术晨观察生命体征是否正常,并及时与医生联系。(6)备好术中所需药品及物品,按医嘱给予手术前用药。4.备皮范围:会阴部皮肤。

二、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及穿刺处疼痛时,根据医嘱对症用药。

2.术后病人平卧位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低半坐卧位。

3.术后禁食6小时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术后一天改为普食,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4.尿管的护理。患者术后保留尿管,注意观察尿管引流是否通畅,尿液的颜色、性质、量的变化,5.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6.放射安全。患者粒子治疗后1~2个月,孕妇、儿童应该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儿童避免坐在患者的腿上,可以坐在患者的身旁,但时间要短。

7.尿过滤检查。前列腺癌患者粒子植入后的第1天和第2天,如果在患者尿液中发现粒子,可用镊子拾起放入专用容器中,立即送医院放疗科处理。

8.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植入术后有局部感染、水疱、皮损、高热、出血、粒子脱落、放射性肠炎、直肠瘘、肺栓塞等并发症。因此,术后除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及护理局部伤口外,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当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咳血并伴心率加快、发绀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勿深呼吸,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活动。

(2)植入术后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为血尿,通常24小时后消失。其他症状如排尿困难、尿急和尿频,可持续几天到几个月。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术前泌尿系统状态和靶器官接受照射剂量。多饮水可以缓解上述症状,必要时遵医嘱用药。【健康教育】

1.患者术后1~2天可拔除尿管,观察无异常后可出院,嘱病人多休息,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加强营养,适当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2.当男性需要时,可恢复性生活,在粒子治疗后1周建议使用安全套,2周后可放弃安全套。

3.定期复查,半年内1次/月,半年后每3个月回院检查血常规及免疫功能测定,如PSA、FPSA监测,1年后定期复查B超、CT。

4.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适当服药,要定时定量,并教会病人注意观察服药后的反应,若恶心、呕吐、乳房胀痛、头晕及体位性低血压等,应及时作出相应预防治疗措施,增强健康知识。

泌尿外科开展新技术的护理常规

2012-12-15制定

2.甲状腺癌术后护理常规 篇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甲状腺癌患者67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21例,女性46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3.5±7.9)岁。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后确诊其病变程度、形状及病变位置,诊断为滤泡状腺癌的有17例,未分化癌的有4例,髓样癌的有1例,乳头癌的有45例,并均采用了对应性手术方法进行了治疗。

1.2术后护理方法

1.2.1病情观察: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进行血压、脉搏、呼吸和心电等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加强对患者术后创口区域是否发生出血、呼吸是否困难、声音是否嘶哑、饮水后是否发生呛咳等症状进行仔细观察,一旦有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对症处理。

1.2.2保持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应加强对其插管麻醉处的检查和观察,观看其有无出现水肿的情况,同时对患者的呼吸速度、鼻翼煽动情况及有无发生躁动不安等情况进行观察,目的是确保患者呼吸道的畅通,避免意外的发生;若患者有咳痰或咳嗽等情况发生,护理人员需叮嘱其尽量控制咳嗽的程度,避免过大而影响伤口发生出血或水肿的情况。

1.2.3引流管的护理:术后采取负压吸引引流的方式进行引流,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及其家属,负压球需每24 h换1次,并讲解引流的作用,是为了减少血水或异物积压造成患者发生呼吸困难或出现水肿等不良情况的概率,护理人员还需注意定时检查引流管的固定情况及是否发生堵塞等。

1.2.4心理护理:针对不同患者表现出的忧虑、害怕或恐惧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需通过耐心、和蔼的沟通和交谈,了解其焦虑的原因,根据不同性格的患者采取对症心理疏导;同时对其讲解一些甲状腺癌的相关疾病知识,增强其了解度,降低患者的疑虑;并对其家属进行适度的疏导,同时鼓励其与护理人员一同鼓励患者要增强治疗信心,保持乐观的态度等。

1.2.5并发症护理。①呼吸困难和窒息:患者术后48 h内发生的最危险的并发症为呼吸困难或窒息[2],导致其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术中损伤到喉返神经或气管塌陷或伤口处出血等,所以护理人员需严密监视并观察患者伤口处敷料的颜色、神志、语调和呼吸等情况,一旦观察患者发生心率加速、切口局部有大包、呼吸困难或躁动不安等情况,应立即告知医师进行及时处理。②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护理:若术中损伤到甲状腺上极和下极,患者会并发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严格检查和观测患者是否出现声音嘶哑、失音、语调下沉或喝水出现呛咳等情况,一旦观察患者有异样应即刻告知医师进行对症处理。③手足抽搐:大多发生手足抽搐的因素为血液供应受累或因术中损伤到甲状旁腺,所以护理人员应定时给患者进行血压、血钙和磷的检查,加强患者低钙血症的预防和及早发现;血压监测时护理人员需观察其前壁和手有无肌肉痉挛的发生,同时对其耳前区进行叩击,观察其面部有无短暂痉挛发生,若有异常应立即告知医师协助处理。

2结果

67例患者经术后护理干预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共8例,发生率为11.94%;其中出现声音嘶哑的有4例,出血的有1例,手足抽搐的有2例,气管切开的有1例。所有患者的并发症状均逐渐自愈,未采取特殊措施进行处理。

3讨论

甲状腺癌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属于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随人们生活方式及水平的不断改变,其病发率逐渐呈上升趋势[3]。临床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且预后良好,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强了术后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可观。本文选取的6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11.94%,发生率比较低。通过对患者进行病情护理、引流护理、心理干预、并发症护理,确保了患者术后各项生命指标的安全性,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信心,在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后,保持乐观救治的态度,同时通过并发症干预,降低了患者发生窒息、手足抽搐等不良症状的发生率。

总之,对甲状腺癌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患者术后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钟小秋,何林娜.普通病房内甲状腺癌患者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4):98-100.

[2]王娟,李岩,王洪阳.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22-623.

3.甲状腺癌术后护理常规 篇三

【关键词】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2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34-02

甲状腺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据全身恶性肿瘤的1%[1]。甲状腺的解剖位置较为特殊,局部毗邻复杂,周围血管及自身血管丰富,神经走行较多。因此在行甲状腺手术后,难免会发生并发症[2]。本文研究我院3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旨在证明较早地发现并发症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30例甲状腺癌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在35-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2.3)岁,术前采用颈部CT诊断,并经术后病理切片分析,病理类型有乳头状癌有14例,滤泡状癌8例,髓样癌有6例,未分化癌2例。采用的手术方式:单纯甲状腺切除手术17例,甲状腺手术加颈部淋巴清扫术1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对我院3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分析。术后并发症主要有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术后出血、乳糜漏。对并发症的早期观察:①术后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切口变化,及时发现切口有无出血及肿胀等现象;②术后定期血液生化检查,了解患者降钙素等变化。

1.2.2 护理方法

1.2.2.1 一般护理 主管护士在患者术后应积极与患者交流,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体格检查,将患者术后的病情发展及临床资料收集完全,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估,并提出正确的护理措施,以较好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

1.2.2.2 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术前及术后给予心理指导,多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甲状腺癌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面的知识,同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及处理措施也介绍给患者,让患者对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有个较好的了解。

1.3 饮食指导 饮食适当控制,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蛋黄、鱼类等。注意补充热量,适当补充蛋白质的量,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给予病人高钙低磷食物,如绿叶蔬菜、豆制品和海味等,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香烟、酒水、辣椒等,注意多吃能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包括香菇、蘑菇、木耳、红枣等。

1.4 出院指导 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特别是神经损伤的患者,应按时按量遵医嘱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并试着锻炼,以恢复神经的正常功能。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打包处理完成,各并发症出现例数采用构成比描述。

2 结果

3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有1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14/30),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手足抽搐、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术后出血、乳糜漏,各并发症所占比例,详细结果,见图1。

3 讨论

3.1 甲状腺癌是由数种不同生物学行为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癌肿组成,主要包括乳头状腺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四种病理类型。目前术前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较多,运用彩色超声多普勒[4]或颈部CT能较好地诊断,本文研究的30例患者术前均采用颈部CT检查,效果较好,诊断率达90%。甲状腺癌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呼吸或吞咽困难,有放射性疼痛存在,颈静脉扩张及瞳孔缩小等症状。多发于青壮年,以女性较为多见。临床表现及体征缺少特异性,发现孤立性甲状腺结节或是并发有声嘶等表现,应积极做相应检查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等,争取做到早期诊断,从而减少癌症对患者的影响。但是本文研究的30例患者来就诊时体征基本表现为颈部明显包快,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冰冻切片诊断为甲状腺癌。经手术切除后,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有1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其中以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较为常见,占所有并发症的57.14%。为出现术后出血、呼吸困难及术后感染、窒息、甲状腺危险等并发症。

3.2 对各并发症的认识及护理体会

3.2.1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该并发症较为常见,也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常表现为手足抽搐,常由甲状旁腺误切、挫伤、组织血液供应障碍等引起,本文出现较多的轻微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大部分发生在手术的当日,有一例患者发生在术后第二天,表现为手麻木,医生,遵医嘱静推葡萄糖酸钙,2次/日,10克/次,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康复出院。

3.2.2 喉返神经损伤及喉上神经损伤 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重要的并发症,常由肿块压迫、牵拉及操作不慎引起,本文14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均为一侧且为暂时性损伤,且均在右侧,喉返神经较易损伤与其与甲状腺的解剖关系有关,还与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分支及处理Berry韧带较易导致该神经损伤有关[5];喉上神经损伤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为避免神经损伤,需要在手术过程中细心,动作应该轻柔,避免牵拉,结扎上极血管时尽可能靠近腺体,注意患者呼吸频率及节律的变化。因此为避免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应分离好解剖关系,不能盲目操作,结扎血管时应避免损伤神经,同时术后积极采取措施,包括饮水情况、呼吸情况及言语能力判断神经损伤,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操作工程中应注意患者术后的身体状况。

3.2.3 术后出血 1例静脉,1例动脉在手术室及时发现抢救成功。因此术中彻底止血,并做好引流,术后采用半卧位,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颈部是否迅速扩大,切口敷料有无渗血等,同时做好记录,护理人员应主动告知患者咳嗽的方法,以预防术后出血的发生;

3.2.4 手足抽搐 发生3例,由于术中误切或挫伤甲状旁腺,以致出现低钙抽搐。多发生于术后1-3天,口服钙片和VitD2,每周测血钙或尿钙一次,随时调整用药剂量,抽搐发作时,应立即静脉缓慢推注10%葡萄糖酸钙,以解除痉挛。

3.2.5 乳糜漏 该并发症的发生较为少见,主要是发生在左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若患者在术后2-3天出现引流白色液体,则可认为是发生了乳糜漏。对该类患者的处理首先应积极保守治疗:进食及静脉补液;停用负压吸引,采用开放引流管引流;卧床休息;锁骨上加压包扎等,若上述治疗无效,则可考虑采用胸导管结扎术。本文发生1例,经积极处理,治愈出院。

3.3 甲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在术前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与患者交流并进行有效的指导,使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整体的认识,同时护理人员术后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可以有效地降低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许勤.甲状腺疾病病人的护理[M].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7.

[2] 张冬雁.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01,17(1):131-132.

[3] 鄭益帼.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8,14(5):153-157.

[4] 黄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90例甲状腺癌分析[J].河北医学,2011,07,17(7):951-952.

4.乳腺癌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 篇四

(一)手术前护理

1.对于妇女而言,乳癌具有双重的威胁性。除癌症带来的恐惧外,切除乳房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意味着易将失去部分女性象征。所以应多关心病人,解除病人和家属对切除乳房后的忧虑,使病人相信术后不但不会影响工作与生活,而且切除的乳房可以重建。

2.妊娠期及哺乳期间病人,立即终止妊娠或停止哺乳,以免因激素作用活跃而加快乳癌的发展。

3.晚期乳癌病人术前注意保持養灶局部清洁,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注意他处有无转移病灶。

(二)手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注意血压、心率变化,防止休克发生。胸骨旁淋巴结清除的病人,观察呼吸变化,有胸闷、呼吸困难时,进行胸部查体及X线检查,以判断有无因术中损伤胸膜引起的气胸。

2.伤口护理

乳房切除术后需用胸带加压包扎。如压迫过紧可引起皮瓣、术侧上肢的血运障碍;包扎松驰,易出现皮瓣下积液,致使皮瓣或植皮片与胸壁分离不利愈合。所以应定时调整胸带的松紧度。皮瓣下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持续性负压吸引。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一般术后1~2天,每日引流血性液50~100ml,以后逐渐减少。术后4~5天,创腔无积液,创面皮肤紧贴可拔管。下床活动时,将引流瓶(袋)低于上管口高度。引流管拔除后出现皮下积液,在严密消毒后抽液,并加压包扎。创面愈合后,可清洗局部,以柔软毛巾轻轻吸干皮肤上的水分,避免粗暴的擦洗。或用护肤软膏轻轻涂于皮肤表面,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干燥脱屑,预防皮肤坏死。

3.患侧上肢康复、训练

手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做腕部、肘部的屈曲和伸展运动,但避免外展上臂。48小时后可下床,活动时应用吊带将患肢托扶,需他人扶持时不要扶患侧,以免腋窝皮瓣滑动而影响愈合。术后1周开始作肩部活动。10~12天后鼓励病人用术侧的手进行自我照顾,如刷牙、梳头、洗脸等,并进行上臂的全关节活动,方法如下:

(1)爬墙运动:面对墙站立,脚趾尽量靠近墙,双脚分开,肘弯曲,手掌贴在墙上与肩同高,手指弯曲渐往墙上移动,直到手臂完全伸展为止,然后手臂再往下移至原来位臵。

(2)转绳运动:面向门站立,绳子一端绑至门上,另一端由术侧手抓住,手臂伸展与地面平行,采用顺时针方向,以画圈方式转动绳子。

(3)举杠运动:由两手伸直握住杆子,相距60cm,再将杆子举高过头顶,弯曲肘部将杆子放在头后方;反方向将杆子举至头顶,再回到原来位臵。

(4)滑绳运动:双手握住挂在悬于头顶上方挂钩上绳子的两端。轮流拉扯两边绳端,使患侧手臂抬高至疼痛为止。逐渐缩短绳子,直到患侧手臂能抬至额头高度。

4.术后并发症防治与护理(1)皮下积液:乳癌术后皮一积液较为常见,发生率在10%~20%,除手术因素外,术后要特别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包扎松紧适宜,避免过早外展术侧上肢。积液要早发现,及时穿刺或引流排出,并加压包扎,防止皮瓣再度漂起。同时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2)皮瓣坏死:乳癌切除术后皮瓣坏死率约10%~30%。皮瓣缝合张力大是坏死的主要原因。坏死初期皮瓣边缘出现表皮下积液,继之全层皮肤变黑、变硬。术后预防皮瓣坏死的主要措施是观察创面勿加压包扎过紧,及时处理皮瓣下积液。坏死的皮瓣常需植皮治疗。

(3)上肢水肿:主要原因是上臂的淋巴回流不畅,皮瓣坏死后感染,腋部死腔积液等。术后要避免在术侧上肢静脉穿刺、测量血压,及时处理皮瓣下积液。通常手术后病人手臂会有轻度水肿,卧床时将患侧手臂抬高能够预防或减轻肿胀。出现明显水肿时,除继续抬高患肢外,可采用按摩患侧上肢、进行适当的手臂运动、腋区及上肢热敷等措施。

5.术后乳房外观矫正与护理

乳房切除后局部外观的改变可通过使用义乳和乳房重建术一矫正。义乳的选择应与健侧乳房大小相似,每日注意清洁,存放时勿受压变形。使用松紧带将义乳固定在内衣上,以免手臂活动时将其扯动。当癌症复发几率很小时,可实施乳房重建术。重建的方法有盐水、硅胶义乳植入术,背阔肌肌瓣转位术,横位式腹直肌肌皮瓣转位术等。

6.综合治疗与护理

放射治疗时皮肤可能发生鳞屑、脱 皮、干裂、痒、红斑等现象,应指导病人做好皮肤护理。以温和的肥皂和清水清洗照射部位,并保持局部干燥。选择柔软的内衣,以减少对局部皮肤的摩擦。不要戴胸罩。局部避免冷、热刺激。化疗病人注意药物副作用对机体的影响。

(三)健康教育

1.由于绝大部分乳癌是由病人自己发现,所以要大力宣传、指导、普及妇女乳房自查技能。每个月定期施行乳房自我检查。停经前的妇女在月经结束后4~7天进行检查为宜。洗澡时站立位对着镜子观察更易于发现肿块。平时检查取直立或仰卧两种姿势,将四指合并,从乳房外周开始,以圆圈状触诊方式,向内移动,直至触到乳头处。或将乳房分四个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以合并的四指移动触诊。也可采用先触诊内周一半,再触诊外周的方式。

2.术后病人按期进行另一侧乳房及手术区域的自我查体,或请医师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复发、转移病灶,及早治疗。

3.使用雄激素治疗者,会出现多毛、面红、粉刺增多、声音低哑、头发减少、性欲增强等情况,用药前向病人和家属说明使用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鼓励病人完成治疗。

4.出院后患侧上肢仍不宜搬动、提拉重物,避免测血压、静脉穿刺,仍要坚持患侧上肢的康复训练。

5.甲状腺癌术后护理常规 篇五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1.根据病情,准备好所需物品和药品。

2.根据病情给予监测护理。

3.持续心电监测,定时观察记录神志、瞳孔、面色、心律及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4.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气道湿化和适当吸氧,持续监测氧饱和度。对人工气道病人,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

5.留置导尿,维持各引流管通畅,准确记录24h出人量。

6.根据医嘱确定饮食种类、方式。

7.熟悉病情做好基础、生活及心理护理。

8.建立、保留静脉通道,备齐急救物品、药品。

9.及时留送检验标本。

10.严密观察病情,认真做好记录。病情如有变化,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11.根据病情确定各种监测仪报警上下限。

12.对使用呼吸机病人,严密观察记录各种参数,发现报警,及时处理。

13.按医嘱设定电脑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参数,根据病情需要作及时调整。

6.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篇六

1、新生儿入室后立即体表检查,查看全身有无损伤、残缺、畸形,核对腕带上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床号,测量腋温,完善婴儿病历和登记。

2、按时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呼吸、反应性,肌张力、有无呕吐,脐部有无出血、渗液,了解其吸吮、进奶量及次数、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新生儿卧位取头偏向一侧,右侧卧位为宜,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4、注意保暖,体温保持在腋温36~37.2℃,室温保持在20~24℃,相对湿度在55%~65%。

5、每日测体温两次(腋温为宜)。

6、正常新生儿回室体温稳定后即可新生儿沐浴,沐浴时测量体重。

7、每日做好眼部、口腔、脐部、皮肤、臀部护理。

8、指导产妇掌握母乳喂养技巧、新生儿正确含接姿势,做到按需哺乳。

7.乳腺癌的术后护理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4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乳腺癌患者40例,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 随机分为2组, 试验组20例, 男1例, 女19例, 年龄36岁~58岁, 平均年龄46.5岁;对照组20例, 男1例, 女19例, 年龄35岁~56岁, 平均年龄45.9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相关知识与心理准备

根据乳腺癌患者术后信息需求[2, 3], 找出对护理的需求, 然后制订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如患肢康复锻炼的意义、内容、方法等, 使其接受各种治疗与护理, 且知情同意, 积极参与配合。

1.2.2 实施方法

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均进行功能锻炼: (1) 术前1 d宣教患肢功能锻炼的目的、作用与重要性, 行上肢功能测定; (2) 术后1 d伸指握拳练习, 10 min/次, 2次/d; (3) 术后第2天旋转腕关节, 5~10遍/次, 5~6次/d; (4) 术后第3~4天屈伸肘关节, 用患侧手进餐, 主要活动指、腕、肘关节及上臂肌肉, 3遍/次, 3次/d; (5) 术后第5~6天适量做上举运动, 用患侧手刷牙, 触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部; (6) 术后第7~8天在健侧手的帮助下开始上举上肢练习; (7) 术后第9~12天用手指在墙上做向上或侧上爬格动作练习, 以健侧手臂上举高度为标准, 循序渐进; (8) 术后第13~14天触摸对侧耳或用长条毛巾置于背部, 双手握住两端, 反复上拉下滑做毛巾操, 主要活动肩关节、胸背部及上臂肌肉; (9) 术后第3周做肩关节环绕、外展、内收运动, 上肢旋转、后伸运动及扩胸运动; (10) 出院至术后6个月继续坚持上述练习, 还可做健身操, 逐渐增加练习幅度[4]。试验组严格按照3周的康复训练计划认真训练, 对照组因经济条件及其他原因提前出院未能督导训练。

1.3 评价方法

术后1个月评估患肢的功能状态, 外展、上举、旋转功能, 以良好、中等、差为评判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讨论

4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康复训练的结果显示, 试验组中20例中15例外展功能良好, 16例上肢旋转功能良好, 16例后伸功能良好, 14例扩胸功能良好;对照组中相应的人数为8例、9例、8例、7例, 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0.05) 。说明术后良好的护理、正规的康复训练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示我们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尽全力督导患者认真训练。

术后患者的饮食相当重要, 除需增加热量外, 还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以促进组织生长及伤口愈合。避免高脂肪饮食, 因脂餐后脂肪酸经芳香化可转化为雌激素, 而雌激素活性对乳腺癌的发生起作用。告知患者避免饮酒, 少喝咖啡[5]。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虽然不像以前谈癌色变, 但确诊乳腺癌的患者, 第一时间均会有恐惧、悲观、焦虑等不良情绪。我们在护理乳腺癌患者时要更加关注心理治疗,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 取得其信任及积极配合;安慰患者, 消除其恐惧心理, 鼓励患者表达手术创伤对今后角色认知的影响;并向患者介绍曾接受过类似手术且已痊愈的患者, 让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和配合治疗, 对术后体型的变化有良好的适应性, 战胜焦虑、悲观、恐惧等不良情绪, 树立治疗信心。

协助患者调节心理, 释放压力, 并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治疗结束后定期进行另一侧乳房及手术区域自我查体, 复查, 并掌握疾病复发先兆症状及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 观察乳腺癌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进行护理、康复训练, 试验组20例严格按照术后护理、康复训练计划, 进行督导;对照组20例因经济条件及其他原因过早出院, 未能认真进行康复训练。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20例有15例恢复良好, 对照组20例有8例恢复良好。结论 有效的术后护理、康复训练, 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护理,康复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梦樱, 张旭, 冯培琴, 等.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98-204.

[2]李津.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术前知识需求的对比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9) :652-654.

[3]王世平, 李晓玲.乳房切除术后不同时间患者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04, 19 (10) :935-937.

[4]林细玲, 钟就娣, 郭敏茹.乳腺癌术后康复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J].家庭护士杂志, 2008, 6 (8) :2070-2071.

8.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体会 篇八

【关键词】乳腺癌;心理状况;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73-0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子宫颈癌,以40-50岁者居多,但也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对乳腺癌的治疗,常采用乳腺癌根治切除术,辅以化疗、放疗等。术后患者一侧乳房缺失,外形改变,而乳房又是女性的生理标志之一,切除乳房后躯体的不完整所造成的精神损伤也使乳腺癌患者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因此,了解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变化并进行适时的护理是护士的一项重要任务.

1.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特点

1.1恐惧

大多数患者由于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不足, 一旦确诊为乳腺癌,就是认为得了不治之症,这是人们的普遍看法.对癌症充满恐惧, 害怕死亡.

1.2焦虑﹑忧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表明需要的满足由低向高不断发展,当需要的满足达到高层次时,作为社会人的病人,躯体完整性受到破坏,就担心影响社会交往,或多或少的产生抑郁反应。乳腺癌患者普遍承担着社会多种角色,身心负担过重,担心经济状况导致患者出现生活、医疗支付困难;担心治疗后体型改变生存无价值;担心手术后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担心家庭经济、子女抚养、老人照顾、丈夫负担重等.

1.3自卑感

乳房对于女性来说无疑是保持女性特征的重要器官,但乳腺癌患者轻则保乳手术,重则根治术,尤其是后者,大部分患者因为乳房缺失而感到忧郁、悲哀,从而导致自我概念降低.具体表现在:患者对自己身体特征的感受下降;部分患者对于自己的职业、社会地位以及个人能力、性情等方面的感受能力和判断能力下降;有些患者处于长期自我贬低状态中,病人往往会认为家人或医务人员会轻视自己,从而产生自卑感.

2 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

2.1 年龄

年龄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因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1],心理障碍程度与年龄﹑文化程度有相关性,以28~39岁中青年术后病人性功能障碍比较严重。还有研究表明[2],随着年龄的增长, 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疲倦症状存在明显的差异.年龄大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年龄小的患者, 由于永远失去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生育能力丧失等,对年轻患者今后的生活有着更为长远的影响。年轻患者可能在生活中还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功能,由于疾病的打击,使其精神上和心理上不能承受,因此角色功能较差。年龄大者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较差,容易出现疲倦.

2.2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对治疗方法和治疗目的的理解能力,病情变化时的自我调节能力及自控力等.有研究表明[1] ,病人文化程度越高,性功能障碍越严重。其原因可能由于病人年轻,注意形体美,形象受损时更会引起心理失衡;学历高者自我价值感较高,对丈夫的反应较敏感,对自身形象较重视.郑振东等[3]认为,文化程度决定着患者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是能否与医生配合;能否重新進行社会定位的前提和基础.文化程度越高,生存质量越差.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较高者能够从各种渠道获得相关知识,对疾病的认识也较多,对一些症状的应对能力及应对方法比较好,而文化程度低者做不到这一点,导致较多的躯体症状发生.文化程度高者在经济方面负担较轻,由于文化程度高者经济收入高于文化程度低者,所享受的社会医疗保障更加完善,对高额治疗费用的承受力能力较强.

2.3 手术方式

随着诊断技术与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针对不同术式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陈莹等[4]认为由于手术破坏了女性的第二性征,患者均对身体形象的变化表示关心、忧虑和敏感,心理上普遍有压抑感,但保乳手术患者在术后生活质量中的心理领域优于根治改良术患者.也有学者[5]发现保乳术后患者更担心疾病的复发。因其虽能保留更好的体形,但患者会担心在保留乳房时能否全部切除病灶,同时对术后的化、放疗的副作用产生矛盾、烦躁、焦虑、甚至后悔心理。杨红健等[6]的研究显示保乳术后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较低,对肿瘤复发的恐惧与乳腺切除患者发生率相同,因而认为乳房缺失是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障碍的最主要因素.蔡雁等[7]研究结果表明,术后乳房缺失患者会发生自我概念的改变,有强烈的不确定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变.患者因为乳房缺失而感到忧郁、悲哀,从而导致自我概念降低. 这种不确定感可影响其机体康复和今后生活,降低应对能力,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从而影响机体康复和术后生活质量.

2.4 婚姻状况

婚姻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如果丧偶和离婚或配偶健康欠佳,就缺乏稳定的社会支持,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姚三巧等人[8]研究发现,原婚对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保护因素,而未婚和离婚可不同程度地影响生活质量.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也是女性自信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疾病和手术的影响,患者要面临乳房缺失,担心失去女性的性感和对配偶的吸引力,从而担忧夫妻关系。研究表明[9]婚姻状况不良、离异、未婚、未育者,焦虑症状越明显。而婚姻时间越长,患者的焦虑障碍和精神病性障碍反而有降低和减轻,心理应激反应较好[10].

3.护理对策

3.1及时掌握术后患者的心理变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随着现代护理的发展, 护患的沟通在现代护理中尤为重要.护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话动的质量,不但对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有影响,而且对护理质量和沟通水平也有一定影响.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可以帮助病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而且对病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护士不仅在术前就应注意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资料,术后更应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包括患者对疾病所担心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如采取心理放松干预可以把患者的注意力从疾病的情境中分散开,对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有效提升癌症患者术后的康复自信心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3.3及时加强心理疏导,提高术后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

患者术后由于自己形体的改变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敢面对现实,不愿与他人接触,甚至厌恶自己,并对健康的身体有强烈的渴望.根据这些心理特点,及时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尤其年轻、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因其乳房切除以后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且容易受外界和家属情绪的影响,所以应理解、安慰和鼓励患者,伤残已是现实,只有敢于面对现实,正视由此而产生的强烈刺激和心理压力,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才会不被这种内心痛苦所压倒,多给予鼓励,鼓励她们要热爱生活,并让患者多与性格开朗、积极乐观的患者接触,尽可能使其受良性影响,同时解释术后形体的改变只是暂时的,待病情稳定以后,可戴义乳或重塑乳房,恢复形体,使患者看到希望,提高自尊意识,提高适应能力.

3.5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

癌症不仅给患者个人造成痛苦,也影响其家庭成员正常生活,破坏家庭的正常秩序.因此,患者家庭同样经历了一个强烈的应激和适应阶段,同样需要护士的关心和指导.乳腺癌患者术后能否改善消极情绪与其家庭的支持程度密切相关.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是家属,影响最大的是家属.应注意引导患者家属在患者治疗或康复过程中,不仅给予精心适度的生活照顾,还给予精神鼓励,尤其是患者的丈夫,在工作中要多与患者丈夫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介绍疾病知识,治疗的全过程,鼓励其树立信心,讲解情感的投入与治疗的关系.当抑郁心情、婚姻质量等问题出现时,学会平衡生活,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意念.

4 结论

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俗话说得好:三分治七分养. 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需要科学的心理护理对策,必须找出乳腺癌患者多种心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乳腺癌患者术后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对待生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及以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韩莹波,宋 洁,张艳明.乳腺癌病人术后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J].吉林医学,2006,27(10):1223-1224.

[2]徐淑芹.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 2008.

[3]郑振东,谢晓冬.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的现状及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7):3336-3337.

[4]陈莹,赵曙,孔德娟,等.不同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8,22(4):346-347.

[5]邹春梅,陈凌武,叶素金,等.青年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5):598-599.

[6]杨红健,邹德宏,俞洋,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后的心理状况研究[J].中国肿瘤,2005,14(05):333-335.

[7]蔡 雁,施晓群,金 艳. 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缺失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07-108.

[8]姚三巧,范雪云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7,11(3):180

[9]梁英.年轻乳腺癌患者焦虑的研究与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7,13(12):1079-1080.

9.重症监护护理常规 篇九

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症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有熟练掌握重症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医护人员,对其实施系统、连续、高质量的生命支持和监护,以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维护和改善器官功能,最大限度地确保病人的质量。

1、熟悉监护患者的病情,明确治疗监护要点。

2、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各项监测指标的波形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评估、按需吸痰。

4、保持各种导管、输液管及引流管通畅;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各种引流的颜色、量、性状,详细描述并记录。

5、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当伤口渗血渗液较多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记录。

6、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护理,严格三查七对,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特殊药物的剂量和浓度要精确计算,必须经过两人核对。

7、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做到患者全身无异味、无血迹、痰迹、边迹、胶布痕迹等。长期卧床患者如无特殊要求,每两小时翻身、叩背一次,防止压疮发生。

8、认真书写特别护理记录单,及时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到格式正确、字迹工整、描写确切、记录及时。

9、交接班时严肃、认真,做到准确无误,语言简明流畅,重点突出。

<1>

10、熟练掌握各种监护及抢救仪器的操作流程和维护保养。

11、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 2 >

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常规

中心静脉臵管是指通过某些深部静脉,将导管放臵到上、下腔静脉,建立大容量血管通路和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方法。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预防局部感染。操作前、后洗手。

2、每日消毒导管穿刺部位并更换敷贴,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及分泌物,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记录。辅料潮湿、松动、污染时及时处理,保持辅料清洁干燥。

3、保持管道通畅,使用特殊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每班交接导管是否通畅。熟练使用三通管,暂停输液时采用肝素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其浓度至少为10—100U/ml,每次5ml,封管时边推边退,然后夹闭导管,防止血栓形成。

4、加强输液巡视,防止脱管,防止导管扭曲、打折、发生机械性堵塞,注意观察有无气栓、血栓、气胸、血胸、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5、连续输液者每日更换输液装臵。输液或静脉推注药物时,应先消毒接口处;抽血后及时冲管,避免三通和导管内存有血迹。

6、如患者出现输液反映如高热、寒战等症状时,首先考虑是否由于臵管所引起。如需拔管,拔管后常规将导管尖端用无菌剪刀剪下送细菌培养。

<3>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机械通气是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通气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肺泡通气,减少病人呼吸做功和改善氧合。

1、保持病室安静,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向清醒患者或家属解释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取得合作,消除恐惧心理。

3、妥善固定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套管,保持管道连接紧密,各种导线、传感线无松脱,确认呼吸机工作状态,不得随意调节呼吸机参数。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吸痰前后要予以3分钟纯氧吸入,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5、定时为病人更换体位和叩背,以减少气道内分泌物的潴留,便于吸出。

6、保持湿化罐内无菌蒸馏水或注射用水于正常刻度范围内。保持吸入气体温度在32—34℃。

7、保持呼吸机管路中的集水杯方向向下,且处于最低位,以免冷凝水阻塞管路或流入患者气道内或反流入湿化罐。倾倒集水杯内冷凝水。

8、呼吸机管道一人一次,长期待机患者应每周更换。

<4>

9、注意患者体位的舒适度,避免人工气道与患者气道成角,避免人工气道扭曲、折叠、滑出或接头松脱。条件允许时,可暂时断开呼吸机连接,以免牵拉刺激引起气道损伤和人工气道脱出。

10、及时处理呼吸机报警,出现异常立即断开呼吸机并通知医生。床旁备简易呼吸气囊,如遇呼吸机功能异常或停电,先将氧气管于简易人工呼吸器连接,按操作程序先用气囊通气,直至问题解决。

11、加强清醒患者的心理疏导,建立护患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可备纸币或写字板等非语言交流形式,鼓励患者主动加强自主呼吸,争取早日脱机。

12、撤离呼吸机前的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包括生命体征、酸碱失衡及电解质代谢紊乱等表现。

(2)提供心理支持,如帮助病人克服对呼吸机的依赖心理和离机的恐惧。

(3)指导病人做自主呼吸以锻炼呼吸机运动。

(4)适当补充营养,以备补偿开始自主呼吸时的大量能量消耗及促进呼吸机功能的恢复。

<5>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是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口或鼻置入气管的技术,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提供最佳条件。

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选择适当牙垫以利于固定和吸痰。每班严格交接气管插管插入气道至于门齿或鼻翼的距离并记录。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防止意外拔管。

2、保持呼吸道通畅、湿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时给予有效吸痰。观察痰液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及时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防止误吸。

3、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保持30°—45°半卧位,以利于气道分泌物的引流。

4、定时检查气囊的充气量,防止气囊漏气,条件允许时,使用气囊压力测量仪,保持气囊压在20—25cmH2O。

5、置管期间、拔管时及拔管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口唇及面色,监测血氧饱合度及血气指标,并做好记录。拔管后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6、做好清醒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手势和纸笔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需要。

<6>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劲段气管,放入金属或特制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手术。

1、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备好各种用物和充足的光源,并选择合适的气管套管,充分暴露气管。

2、气管切开后,保证气管套管在气管内的居中位臵,妥善固定,防止套管移位、闭塞或脱出而造成窒息。固定用寸带松紧应以能伸进一指为宜,并每班检查,防止勒伤患者。

3、密切观察有无局部出血、皮下气肿、气胸、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4、保持呼吸道通畅,评估吸痰时机,按需吸痰,吸痰前应充分给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时动作轻柔、迅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观察痰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及时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防止误吸。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患者因吸痰而发生缺氧。

5、保持气道湿化。保持呼吸机湿化器内注射用水的正常水位,注意湿化温度,一般在34℃—36℃。不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雾化吸入的方法进行气道湿化。

6、气管切开处及其周围皮肤每班用0.5%碘伏进行消毒,并更换无菌敷料,分泌物多时应随时消毒并更换,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7>

7、呼吸机管道应放臵与于呼吸机支架上,注意不要牵拉,以免气管套管移位或脱出如无禁忌,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注意固定气管套管,防止滑脱。烦躁患者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8、每班进行口腔护理。

9、做好清醒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手势和纸笔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需要。

<8>

病人高热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提问升降的规律,热型及伴随症状。

2.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如有无意识障碍,昏迷,惊厥等。3.脉搏频率,节律及与体温升高的关系 4.呼吸节律,频率,及血压变化。

5.有无皮疹及皮疹形状,颜色,分布,出疹顺序特点,有无出血点,紫癜。

6.降温时,观察体温下降情况及有无虚脱现象。

(二)护理要点

1.卧床休息,做好心理护理。

2.指导病人进半流质饮食,体温过高时进流食,多饮水,成人每日至少给3000毫升,每日摄入总热量为2000——3000卡。3.四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

4.体温在39.5摄氏度以上时给予酒精擦浴,体温骤退时予以保温。5.加强口腔及皮肤。

6.过高热出现谵妄,昏迷时防坠止床。7.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防止病人受凉。8.种传染病时,进行隔离。

<9>

昏迷病人的护理

(1)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昏迷程度及伴随症状。

2.有无大小便失禁,吞咽,角膜,瞳孔等反射是否分在。3.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4.血压显著增高者,注意有无高血压脑病及颅内压增高现象;血压过低者,注意有无微循环障碍。

5.有无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症状。

6.意识,瞳孔,各种反射有无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

(二)护理要点

1.谵妄,烦躁不安者防止坠床。

2.给予鼻饲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记录24小时出入量。3.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4.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

5.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6.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7.给予留臵导尿管,防止泌尿道感染,防止便秘。8.两眼不能闭合时,用凡士林纱布盖眼,防止角膜损失。9.每日进行肢体按摩和肢体活动,防止肢体萎缩。

<10>

休克

(一)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如有无兴奋,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感觉迟钝,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

2、观察皮肤粘膜:有无面色苍白,紫绀,皮肤湿冷,四肢厥冷,出汗,出血倾向,如皮下瘀斑,内脏出血及颅内出血。

3、观察体温,脉搏和血压的变化,脉压差的值。

4、观察尿量,账户已有无酸中毒表现。

5、有无栓塞表现,如心,肺,肾,胃肠道栓塞;有无溶血征象,如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等。

6、有无合并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症状。

(二)护理要点

1.专人护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随时配合抢救。2.给予去枕平卧,注意保暖。

3.及时检测脉搏,呼吸和血压,并准确记录。

4.应用升压药物时,避免漏于皮下,及时监测血压变化。5.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

6.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按医嘱做好输液,输血,准备工作。7.协助医生测量中心静脉压。8.严格记录出入量级每小时平均尿量。

<11>

咯血

(一)观察要点

1.观察咯血量,性质及伴随的症状。2.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

(二)护理要点

1.指导病人卧床休息,以患侧卧位为宜,患侧胸部放臵冰袋。2.大咯血时指导病人暂禁食,保持静脉通畅,遵医嘱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恐惧,紧张的心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4.频繁咳嗽或咳嗽剧烈者,遵医嘱给予镇静药。5.有低氧血症表现时给予吸氧。

6.备好急救物品,包括急救药品,吸引器,开口器,器官抽管,气管切开包等,即使配合抢救。

<12>

压疮

(一)观察要点

压疮的部位,面积,程度及伴随的症状。

(二)护理要点

1、减少局部受压

① 对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每两个小时被动变换体位一次。② 受压皮肤在解除压力30分钟,压红不消退者,缩短翻身时间。③ 长期卧床患者使用充气气垫床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④ 骨隆突处皮肤使用透明贴或者减压贴保护。

⑤ 躁动着有导致局部皮肤受伤的危险,用透明贴予以局部保护。2.保护皮肤

a温水擦洗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b肛周涂保护膜,防止大便刺激。

c对于小便失禁者及时清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3、感觉障碍者慎用热水袋或冰袋,防止烫伤或冻。

4、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矿物质饮食,必要是少食多餐。

5、淤血红润期: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增加翻身次数,局部皮肤用减少贴或透明贴保护。

6、炎症凄润期: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溃疡贴)盖;有水泡者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的液体;避免局部继续受压。

<13>

7、溃疡期:有针对性的选择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定时换药,清楚坏死组织,增加营养的摄入,促进创面的愈合。

<14>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一)观察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意识状态。

2、观察有无毒蕈碱样症状:如有无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视物模糊、头晕头痛、多汗、流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

3、有无烟碱样症状:如有无肌束颤动、肌肉痉挛、抽搐、肌无力、呼吸机麻痹。

4、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有无头晕、头痛、乏力、共济失调、烦躁不安、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嗜睡或昏迷。

5、应用特效解毒剂过程中,观察有无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等症状。

(二)护理要点

1、口服中毒,按医嘱立即洗胃、催吐、导泻。接触中毒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皮肤污染,速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如污染眼内,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急性中毒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强光,噪音等不良刺激,重症者专人护理。详细记录病情和出入量。

3、根据病情指导病人进流质、半流或鼻饲。严重中毒,损伤胃黏膜而引起胃出血者暂禁食。

4、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出现高热、多汗、紫绀、呼吸困难,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15>

5、严密观察使用解毒药后副作用,发现中毒症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6、病人出现肌肉震颤、全身痉挛及癫痫样发作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必要时口中放牙垫,防止咬伤舌头及腮部。

7、吸氧,备好抢救设备及药品,病人出现昏迷及呼吸抑制时,立即抢救,气管切开者,按昏迷及气管切开常规护理。

8、做好心理护理,加强防护。

<16>

肺炎护理常规

一、入院告知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卫生间、洗手间、谈话窗、门铃使用。

2、介绍探视规章制度,科室实行无陪护制度,医院严禁吸烟,在病区内不得高声喧哗,不得接听电话。

3、每日定时向患者送餐,并按门铃由护士帮助完成生活护理。

4、告知患者家属探视的具体时间具体要求。

5、告知患者和家属遇特殊情况应听从指挥。

6、向清醒的患者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7、向病人或家属介绍床边用物,如:写字板、呼叫器、及简单生活用语卡的使用。

8、定时查费,提前通知患者家属费用情况。

9、住院期间配合医生护士工作。

10、有医疗护理问题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11、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二、观察要点

1.观察咳嗽与咳痰的性质,有无铁锈色痰。2.有无胸痛,胸痛部位与性质。3.重症肺炎病人观察有无意识改变。

4.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及缺氧情况。

<17>

5.有无休克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四肢清冷,尿量减少,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6.重症肺炎出现中毒性休克时,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如胸膜炎,心包炎,脓膜,脑膜炎及中毒性心肌炎和肾功能损害等表现。7.密切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三、护理要点 1.指导病人卧床休息。

2.病史每日通风两次,每日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

3.只带病人进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4.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

5.胸痛或剧咳者,指导患者卧床向患侧,必要时遵医嘱给镇咳药。6.高热者给予护理降温,监测体温变化。

7.重症肺炎出现中毒性休克时,监测血压变化,随时调整升压药的浓度和输液速度;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控制输液速度,保证抗生素的足量输入,注意防止水肿,积极纠正酸中毒。

四、饮食指导

足够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加快毒物排泄和热量散发。

五、用药指导

1、告知患者如何服药及用药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18>

2、遵医嘱用抗生素,注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肾、耳毒性,老年人或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3、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间羟安)时,注意防止液体溢出血管外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影响疗效。

六、健康教育

1、避免受凉、淋雨等诱发因素

2、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3、参加体育锻炼,增加抵抗力。

4、遵医嘱用药,定期随访。

<19>

肺源性心脏病

一、入院告知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卫生间、洗手间、谈话窗、门铃使用。

2、介绍探视规章制度,科室实行无陪护制度,医院严禁吸烟,在病区内不得高声喧哗,不得接听电话。

3、每日定时向患者送餐,并按门铃由护士帮助完成生活护理。

4、告知患者家属探视的具体时间具体要求。

5、告知患者和家属遇特殊情况应听从指挥。

6、向清醒的患者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7、向病人或家属介绍床边用物,如:写字板、呼叫器、及简单生活用语卡的使用。

8、定时查费,提前通知患者家属费用情况。

9、住院期间配合医生护士工作。

10、有医疗护理问题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11、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二、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呼吸,血压,体温,脉搏及神志的变化。

2.有无肺性脑病先兆症状,如头痛,烦躁,视力。记忆力和判断力减退失眠等。

3.有无出血倾向,如柏油样便,咖啡色样呕吐,皮肤瘀斑,牙龈出血。

<20>

4.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征象,如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精神萎靡等。

三、护理要点

1.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心肺功能衰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时半坐卧位,并给予低流量吸氧。

2.指导病人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由心力衰竭时给予低钠,低盐饮食。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空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4.保持口腔清洁,全身浮肿时,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5.使用利尿剂时,严格记录出,入量。

6.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咳嗽排痰,痰液粘稠者,鼓励病人多饮水或给予雾化吸入。对咳嗽反射弱,无力排痰者,及时吸痰。

四、饮食指导

1、限制钠盐摄入,清淡饮食为宜

2、避免含粮高的食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小于60%

3、进食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如新鲜的绿色蔬菜

五、用药指导

1、告知患者如何服药及用药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2、遵医嘱应用呼吸机兴奋剂,观察物疗效

3、出现心悸、呕吐、震颤等药物过量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1>

六、健康指导

1、坚持家庭氧疗,注意用氧安全,防火、防热、防震、防油

2、鼓励患者戒烟,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

3、适当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和呼吸机功能锻炼

4、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5、定期随访

<22>

心功能不全

一、入院告知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卫生间、洗手间、谈话窗、门铃使用。

2、介绍探视规章制度,科室实行无陪护制度,医院严禁吸烟,在病区内不得高声喧哗,不得接听电话。

3、每日定时向患者送餐,并按门铃由护士帮助完成生活护理。

4、告知患者家属探视的具体时间具体要求。

5、告知患者和家属遇特殊情况应听从指挥。

6、向清醒的患者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7、向病人或家属介绍床边用物,如:写字板、呼叫器、及简单生活用语卡的使用。

8、定时查费,提前通知患者家属费用情况。

9、住院期间配合医生护士工作。

10、有医疗护理问题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11、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二、观察要点

避免诱发因素,如:急性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输液过多过快、严重心率失常

三、护理要点

1、卧床休息,减少心肌氧耗,减轻心脏负担

<23>

2、取舒适体位,采取半卧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从而减少心脏负担

3、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4、呼吸困难时低流量吸氧,2L/min,衣服应宽松,减少憋闷感

5、控制体液量:严格准确记录出入量,以观察利尿剂的效果,每天早晨前测体重,并使用同一体重计

四、饮食指导

1、低热量、低钠、清淡易消化饮食,如蔬菜、水果

2、少量多餐,严格控制钠和水的摄入

五、用药指导

1、心率<60次/分,禁止使用洋地黄类药物

2、出现恶心、呕吐、乏力、黄绿视,及时通知医生

3、服用地高辛,若上一次漏服,再次服药时不补服,以免计量增大而导致中毒

六、心理指导

1、告知患者和家属负性情绪对机体的影响

2、学会正确的宣泄方式

3、保证充足的睡眠

4、如出现气紧、频繁咳嗽等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七、健康指导

1、根据心功能情况适度安排活动与休息

2、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定期门诊随

<24>

呼吸衰竭

一、入院告知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卫生间、洗手间、谈话窗、门铃使用。

2、介绍探视规章制度,科室实行无陪护制度,医院严禁吸烟,在病区内不得高声喧哗,不得接听电话。

3、每日定时向患者送餐,并按门铃由护士帮助完成生活护理。

4、告知患者家属探视的具体时间具体要求。

5、告知患者和家属遇特殊情况应听从指挥。

6、向清醒的患者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7、向病人或家属介绍床边用物,如:写字板、呼叫器、及简单生活用语卡的使用。

8、定时查费,提前通知患者家属费用情况。

9、住院期间配合医生护士工作。

10、有医疗护理问题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11、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二、观察要点

1、观察呼吸节律和频率的变化,痰的颜色,性质及量。

2、观察有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兴奋,肌肉抽搐,语言和定向障碍,昏迷等。

3、观察有无循环系统的改变,如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

<25>

4、观察有无肝肾功能障碍改变,如出现黄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

5、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征象。

6、观察是否出现呼吸减慢,明显发绀,嗜睡等酸中毒的表现。

三、护理要点

1.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做好生活基础护理。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25℃左右。

3.指导病人进高蛋白,易消化,少刺激含丰富维生素饮食。4.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

5.机械通气时,严密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及病人生命体征变化。6.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按相关护理常规护理。

四、饮食指导

1、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适量富含微生物及微量元素的 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肉松粥、蔬菜粥、牛奶、蛋羹等

2、少量多餐

3、意识障碍者予鼻饲

五、用药指导

1、告知患者如何服药及用药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2、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及光谱高效抗生素

六、健康教育

1、避免诱因:吸烟、劳累、情绪激动、上呼吸道感染等

2.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

3、鼓励患者进行耐寒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

<2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入院告知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卫生间、洗手间、谈话窗、门铃使用。

2、介绍探视规章制度,科室实行无陪护制度,医院严禁吸烟,在病区内不得高声喧哗,不得接听电话。

3、每日定时向患者送餐,并按门铃由护士帮助完成生活护理。

4、告知患者家属探视的具体时间具体要求。

5、告知患者和家属遇特殊情况应听从指挥。

6、向清醒的患者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7、向病人或家属介绍床边用物,如:写字板、呼叫器、及简单生活用语卡的使用。

8、定时查费,提前通知患者家属费用情况。

9、住院期间配合医生护士工作。

10、有医疗护理问题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11、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二、观察要点

1.观察咳痰,咳痰的性质及量。

2.观察有无气道阻塞症状,如胸闷,气急等。

3.观察有无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症状,如全身发绀,嗜睡,心悸等。4.观察呼吸困难程度。

<27> 5.观察有无发热,头疼及水肿等。

三、护理要点

1.按危重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呼吸极度困难时,指导病人采取半坐位,给

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3.遵医嘱及时采取血标本,了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发现问题及

时报告医生处理。

4.机械通气时,保证合适的通气量,通气压力,呼吸频率吸氧浓度。5.限制输液量,每天暴怒超过1500毫升,保持水的负平衡,防止肺 水肿。如发现少尿或无尿时及时处理。

四、饮食指导

1、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如瘦肉、牛奶、鸡蛋等,补充适量的 水份。

2、避免食用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食物、干果、坚果等

3、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马铃薯、胡萝卜、啤酒等

4、少量多餐,细嚼慢咽,以进食后不产生饱胀感为宜

五、用药指导

1、告知患者如何服药及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2、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六、健康指导

1、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积极戒烟

<28> 2.坚持进行家庭氧疗

2、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上下楼等

3、加强营养

4、坚强呼吸肌功能锻炼,预防感冒

<29>

急性肺水肿

一、入院告知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卫生间、洗手间、谈话窗、门铃使用。

2、介绍探视规章制度,科室实行无陪护制度,医院严禁吸烟,在病区内不得高声喧哗,不得接听电话。

3、每日定时向患者送餐,并按门铃由护士帮助完成生活护理。

4、告知患者家属探视的具体时间具体要求。

5、告知患者和家属遇特殊情况应听从指挥。

6、向清醒的患者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7、向病人或家属介绍床边用物,如:写字板、呼叫器、及简单生活用语卡的使用。

8、定时查费,提前通知患者家属费用情况。

9、住院期间配合医生护士工作。

10、有医疗护理问题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11、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二、观察要点

1.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发绀,脉搏增快,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皮

肤湿冷等症状。

2.观察是否有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表现。3.观察治疗后的结果,如有无心率减慢,呼吸改善,尿量增加等。

<30>

三、护理要点

1.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取半坐卧位或端卧位。2.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缺氧的轻重程度调节氧流量。3.控制输液量和速度,限制病人的总入量。

4.指导病人进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过饱。5.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6.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用力,便秘者给予缓泻剂。防止肺栓塞,便秘,虚弱,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7.应用洋地黄药物者,注意观察药物的毒性反应,如心率低于60次/分或严重胃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时,停药并通知医生。8.加强皮肤护理和心理护理。

<31>

心力衰竭

一、入院告知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卫生间、洗手间、谈话窗、门铃使用。

2、介绍探视规章制度,科室实行无陪护制度,医院严禁吸烟,在病区内不得高声喧哗,不得接听电话。

3、每日定时向患者送餐,并按门铃由护士帮助完成生活护理。

4、告知患者家属探视的具体时间具体要求。

5、告知患者和家属遇特殊情况应听从指挥。

6、向清醒的患者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7、向病人或家属介绍床边用物,如:写字板、呼叫器、及简单生活用语卡的使用。

8、定时查费,提前通知患者家属费用情况。

9、住院期间配合医生护士工作。

10、有医疗护理问题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11、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二、观察要点

1、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心律,意识及尿量的变化。

2、应用强心,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及洋地黄药物者,注意观察药物 的不良反应。

3、观察有无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牙痛,肝劲反流征阳性,以及 有无水肿等。

<32>

4、观察有无黄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急性肺水肿征象。

三、护理要点

1.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取半坐卧位或端卧位,鼓励病人多翻身,咳嗽,缓慢地深呼吸。

2.根据缺氧情况的轻重程度调节氧流量,给予氧气吸入。3.控制输液量和速度,限制病人的总入量,避免诱发急性肺水肿。4.注意病人肺水肿情况,每日测体重,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将其重要性告诉病人及家属,取得配合。适当控制液体摄入量。严重水肿的病人,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形成破溃。

5.指导病人进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限制含钠量高的食品,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少于5克。少量多餐,避免过饱。6.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冬天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7.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用力,避免这给予缓泻剂。防止肺栓塞,便秘,虚弱,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8.应用洋地黄药物者,注意观察药物的毒性反应,如心率低于60次/分或胃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时,停药并通知医生。9.加强皮肤护理。

10.向病人做好卫生宣教和心理护理,嘱病人尽量较少体力劳动,避免情绪激动,防止肺部感染。女病人避孕。

<33>

急性心肌梗塞

一、入院告知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卫生间、洗手间、谈话窗、门铃使用。

2、介绍探视规章制度,科室实行无陪护制度,医院严禁吸烟,在病区内不得高声喧哗,不得接听电话。

3、每日定时向患者送餐,并按门铃由护士帮助完成生活护理。

4、告知患者家属探视的具体时间具体要求。

5、告知患者和家属遇特殊情况应听从指挥。

6、向清醒的患者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7、向病人或家属介绍床边用物,如:写字板、呼叫器、及简单生活用语卡的使用。

8、定时查费,提前通知患者家属费用情况。

9、住院期间配合医生护士工作。

10、有医疗护理问题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11、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二、观察要点

1.观察有无剧烈难以忍受的心前区压榨,室息或灼烧样感觉,有无

汗淋漓和烦躁不安,恐惧及频死感。2.观察心绞痛延长时间,硝酸甘油治疗效果。3.生命体征及心率,心律的变化。

<34>

4、意识,周围循环及尿量变化。

5、血清酶学指标的变化。

6、有无心率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等表现。

7、心电图有无典型表现。

8、应用抗凝剂治疗者注意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大小便颜色。

三、护理要点

1.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肃静,谢绝探视,减少不良刺激,时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满足病人生活所需。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心电监护,疼痛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3.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并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4.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3-5升/分),24-48小时以后根据病情间断吸氧或停氧。

5.指导病人进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少食多餐,不宜过饱,避免刺激性食物与饮料,避免进食产气食物,禁烟酒。

6.指导病人在床上排便,排便时勿用力,保持大便通畅。7.严格掌握输液量及输液速度,注意有无肺水肿出现,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四、饮食指导

1、发作后4~24h内禁食或进流食 2、24h后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低热量、低糖饮食

<35>

3、少量多餐,一日六餐为宜4、4、避免过冷过热食品,以免诱发心律失常

5、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五、用药指导

1、按医嘱服药

2、使用溶栓药物后,如出现寒颤、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或皮肤、黏膜、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六、健康指导

1、活动指导:1~2天,绝对卧床休息,3~7天,床上活动,8~10天室内活动,6周,可每天步行、打太极拳等,8~12周后可开始洗衣、骑车等3~6月后可部分或完全恢复工作

2、戒烟、戒酒

3、定期复查

<36>

冠心病

一、入院告知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卫生间、洗手间、谈话窗、门铃使用。

2、介绍探视规章制度,科室实行无陪护制度,医院严禁吸烟,在病区内不得高声喧哗,不得接听电话。

3、每日定时向患者送餐,并按门铃由护士帮助完成生活护理。

4、告知患者家属探视的具体时间具体要求。

5、告知患者和家属遇特殊情况应听从指挥。

6、向清醒的患者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7、向病人或家属介绍床边用物,如:写字板、呼叫器、及简单生活用语卡的使用。

8、定时查费,提前通知患者家属费用情况。

9、住院期间配合医生护士工作。

10、有医疗护理问题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11、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二、观察要点

1.严格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变化。

2.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四肢皮肤温度,湿度及尿量的变化,及早发现心源性休克。

3.观察试用药物疗效及毒,副作用的情况。

<37>

三、护理要点

1、急性期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或可在床上,床边,室内室外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及活动量。

2、指导病人进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易消化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少食多餐,有心衰时控制钠盐及水分摄入,禁烟,酒,浓茶。

3、严格记录出入量。

4、心肌严重缺氧而发生剧烈疼痛时,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5、呼吸困难时指导病人半卧位,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肺水肿时采取酒精湿化氧吸入,并发严重心律失常者进行心电监测。

6、准备抢救物品,及时配合抢救。

四、饮食指导

1、清淡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饮食、如动物性食物、大豆制品等

2、不宜过饱、多吃水果和蔬菜

五、用药指导

1、洋地黄类药物:需观察毒性反应、如黄视、绿视、恶心

2、利尿剂需观察有无低钾现象,如全身无力

3、抗感染需观察滴速,不宜过快

六、健康指导

1、尽量避免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居住,以免诱发风湿热

2、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38>

脑梗塞

一、入院告知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卫生间、洗手间、谈话窗、门铃使用。

2、介绍探视规章制度,科室实行无陪护制度,医院严禁吸烟,在病区内不得高声喧哗,不得接听电话。

3、每日定时向患者送餐,并按门铃由护士帮助完成生活护理。

4、告知患者家属探视的具体时间具体要求。

5、告知患者和家属遇特殊情况应听从指挥。

6、向清醒的患者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7、向病人或家属介绍床边用物,如:写字板、呼叫器、及简单生活用语卡的使用。

8、定时查费,提前通知患者家属费用情况。

9、住院期间配合医生护士工作。

10、有医疗护理问题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11、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二、观察要点

1、观察意识障碍程度,注意有无脑功能障碍等。

2、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有无偏瘫,失语,吞咽困等症状。

4、有无抽搐及癫痫发作。

<39>

5、有无新的栓塞发生,如剧烈腹痛,腰痛,血尿,咯血,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肠系膜动脉栓塞,肾栓塞,心肌栓塞等症状。

6、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三、护理要点

1、急性期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头低位,气栓时指导病人取头低左侧卧位。

2、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异常的心理。

3、指导病人进低盐低脂,所维生素饮食,如有吞咽困难,饮水反呛时进糊状流质或半流质。必要时给予鼻饲,防止便秘。

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

5、保持关节功能位臵,防止关节变形,教会病人及家属锻炼和翻身的技巧,训练病人平衡和协调能力,防止褥疮和坠床。

四、饮食指导

1、少量多餐,选择软饭、半流质或糊状食物,如匀浆、菜汁、果汁

2、鼻饲饮食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无刺激性食物,如豆制品、鱼。苹果、弥猴桃等

五、用药指导

1、告知患者如何服药及用药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2、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时应警惕继法感染和消化道出血

<40>

3、使用溶栓、抗凝药物时应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监测出凝血时间、观察有无皮肤及消化道出血倾向

六、健康指导

1、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生活起居有规律,克服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睡眠不足

3、合理饮食、多吃芹菜、山楂、香蕉、海带、鱼、芝麻、大枣、豆类

4、起床、起坐或低头系鞋带体位变换时动作要慢,转头不宜过猛,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感冒

5、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6、告知患者保持床上、椅上的正确体位摆放及正常运动模式的重要性

<41>

急性胰腺炎

一、入院告知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卫生间、洗手间、谈话窗、门铃使用。

2、介绍探视规章制度,科室实行无陪护制度,医院严禁吸烟,在病区内不得高声喧哗,不得接听电话。

3、每日定时向患者送餐,并按门铃由护士帮助完成生活护理。

4、告知患者家属探视的具体时间具体要求。

5、告知患者和家属遇特殊情况应听从指挥。

6、向清醒的患者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7、向病人或家属介绍床边用物,如:写字板、呼叫器、及简单生活用语卡的使用。

8、定时查费,提前通知患者家属费用情况。

9、住院期间配合医生护士工作。

10、有医疗护理问题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11、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二、观察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

2、观察腹痛部位及性质。

3、观察恶心、呕吐及呕吐物的性质;胃肠减压时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

<42>

4、有无血压下降、脉细、尿少、面色苍白等休克表现。

5、有无腹膜炎症状,如腹壁紧张、板状腹、明显压痛及反跳痛。

6、有无败血症、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栓塞以及肺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肾衰等并发症状。

三、护理要点

1、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禁止下床活动。减少探视,保持病室安静,让患者充分休息。

2、指导病人急性期禁食水。

3、给与胃肠减压,保持引流管通畅。严格记录出入量。

4、做好口腔护理。

5、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出血和休克时配合医师抢救;出现高热时需降温,防止受凉。

6、观察用药反应和有无低钾、低钙或低钠的表现。

7、做好心理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饮食指导

1、急性期禁食、禁水,减轻胰腺的分泌物、减轻腹胀、腹痛

2、症状缓解后从少量低脂、低糖流食逐渐恢复至正常,如从米汤、藕粉少量过度到正常

五、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胆道疾病

2、养成规律进食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43>

3、忌油腻,避免进高脂肪、高蛋白、产气多、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肉汤、蘑菇汤、牛奶、豆浆等戒除烟酒、防止复发

<44>

糖尿病

一、入院告知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卫生间、洗手间、谈话窗、门铃使用。

2、介绍探视规章制度,科室实行无陪护制度,医院严禁吸烟,在病区内不得高声喧哗,不得接听电话。

3、每日定时向患者送餐,并按门铃由护士帮助完成生活护理。

4、告知患者家属探视的具体时间具体要求。

5、告知患者和家属遇特殊情况应听从指挥。

6、向清醒的患者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7、向病人或家属介绍床边用物,如:写字板、呼叫器、及简单生活用语卡的使用。

8、定时查费,提前通知患者家属费用情况。

9、住院期间配合医生护士工作。

10、有医疗护理问题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11、介绍疾病相关知识。

二、观察要点

1、观察进食与饮水量、口渴程度与尿量。

2、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如强烈的饥饿感、面色苍白、出汗、心慌、四肢发冷、烦躁不安。

<45>

3、又无酮症酸中毒表现,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大而快、口腔有烂苹果味、皮肤口唇干燥、意识障碍。

4、有无高渗性昏迷的表现,如呕吐、腹泻、脱水、无汗、休克、昏迷等。

5、有无冠心病、脑血栓等疾病。

6、有无糖尿病性肾脏病变,如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衰竭表现。

7、有无神经病变,如四肢疼痛、肢端程手套、袜套状分布的感觉异常及肌力减退等周围神经症状。

8、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神志、血糖及尿糖变化。

三、护理要点

1、指导病人进糖尿病饮食,根据患者的体重和活动强弱等因素限制总热量,三餐饮食定时定量。

2、进行糖尿病的知识教育,认识饮食、运动、药物质量的重要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使用降糖药者,讲解服药时间,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4、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教会其正确保管、抽吸、和注射的方法,并进行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及预防措施教育。

5、保持口腔、皮肤的清洁,防治口腔炎及皮肤溃烂。

6、做好足部护理,预防坏疽的发生。

7、使用热水袋时防止烫伤。

<46>

8、按医嘱注射胰岛素,严格遵守注射时间,剂量准确,按时进餐。

四、饮食指导

1、严格定时: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15~30min后定量进餐

2、根据理想体重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3、休息:84-105kJ(20-25kcal)/(kg.d)

4、饮食结构: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12%-20%,脂肪30%左右

5、每餐热量合理分配:3餐分为1/

5、2/

5、2/

5、或1/

3、1/

3、1/3,4餐分为1/

7、2/

7、2/

7、2/7

6、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五、用药指导

1、告知患者如何服药及用药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2、指导患者按时进餐,正确服药,切勿提前或推后

3、观察患者血糖、尿糖、尿量和体重变化,评价药物疗效

六、健康指导

1、定期监测血糖,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每餐2h大于10mmol/L

2、定时运动,长期坚持,循序渐进

3、不宜空腹运动,外出活动时要携带糖块,不宜离家太远,随身携

带糖尿病卡

4、生活规律,戒烟酒,注意卫生,做好足部护理

5、了解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

6、定期复诊,每2~3外月复检糖化血红蛋白,每年定期全身检查

<47>

气胸

(一)观察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观察神志,瞳孔变化,胸部和腹部体征以及肢体活动情况等。

2.观察呼吸困难程度及有无进行性加重。3.严密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及缺氧症状。

4.观察胸痛与呼吸困难是否同时发生,有无放射至肩背,腋侧或前臂,咳嗽及深吸气时胸痛是否加重。

5.胸腔闭式引流是否通畅及伤口情况,有无皮下气肿。

(二)护理要点

1.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者,给予吸氧,氧流量2-4L/分。2.血压平稳者指导病人半卧位。

3.指导病人进富含维生素,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4.做好心理护理,准备胸腔闭式引流物品,配合完成。5.避免剧烈咳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咳剂。6.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⑴保持引流瓶位于胸部以下60-100cm,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下2-3cm。不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

(2)指导病人半卧位。

(3)妥善放臵,固定引流系统,防止管子受压,打折,扭曲,脱出。⑷防止引流管后鼓励病人深呼吸,胸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⑸基本复张时,需夹闭引流管,观察24小时,如病情稳定可拔管。

<48>

脑出血

(一)术前护理

1、观察意识障碍程度:瞳孔改变和对光反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肢体瘫痪部位和程度;抽搐的性质、时间;有无再出血及脑疝先兆。

2、术前开颅手术常规准备,脑疝病人给予20%甘露醇等脱水剂快速静脉滴入。

3、指导病人卧床,头抬高15°。急性期勿搬动病人,躁动病人防止坠床。

4、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吸氧,预防肺炎等并发症。

5、头部臵冰袋,体温38.5℃者,予以降温处理。

6、呼吸困难者给与氧气吸入。

7、注意皮肤清洁、防止发生褥疮。尿潴留病人留臵导尿,禁止加压排尿。大便干燥给于泻药或开塞露或低压灌肠等。

8、输液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增加心脏负担,注意水电解平衡,酸碱平衡。

(二)术后护理

1.观察意识障碍程度;瞳孔,生命体征的改变,特别是血压情况;血

肿腔引流量和性质;观察肢体活动情况。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发生口腔感染。

<49> 3.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头部抬高15°,并用冰袋冷敷,保持室内清洁,安静,减少探视,各项护理操作的时间要集中,避免对患者多次刺激。

4.预防脑炎,尿路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5.血压超过160/100mmHg报告医生给予降压处理,注意有无心脏并发症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症状。

6.病情稳定后开始功能锻炼和语言康复训练。

【甲状腺癌术后护理常规】推荐阅读:

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知识点06-30

上一篇:学校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方案下一篇:宾馆出兑协议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