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精选16篇)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一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学时切忌把自己和学生都捆绑在教科书上,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上完《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节课,感受颇深。
一、故事引入,在活跃气氛中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征,从《乌鸦喝水》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本课的导入设计,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学习状态。
二、注重知识迁移,探究问题。
三、尝试自学,理解问题
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与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体积单位时,采取尝试自学课本,理解体积单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空间观念。①看书自学体积单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②学生汇报学会的知识。③理解体积单位。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五、动手操作,注重比较。
例如,区别1cm、1cm2、1cm3时,除了让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量的单位外,更是让学生动手比画一下三者的区别。
六、在课堂中发现的问题。
练习“做一做”第2题,说一说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各是多少?我原认为这个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的,但发现第一个长方体竟有个学生以为边长是3厘米,它的体积就是3立方厘米,受“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的概念影响。所以我在课堂中强调让学生自己说出因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所以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这里有9个,整个大长方体的体积就是9立方厘米。最后总结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让学生用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自主摆成不同的形状,想想体积分别是多少?学生确实摆出了很多种形状,但在实物投影中展示得不够清楚,课前考虚不够周到。
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猜一猜一些学生常见的物体的体积。有两个教学目的。第一,联系生活实际,考考学生对三个体积单位的理解。第二、我知道让学生完全猜出来是难度好大的,所以我也无设想学生能完全猜得准确,在学生猜的过程中,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形成一种表象,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同时学生猜得不够准确,也让我意识到,在前面的教学中我只强调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没有让学生很好建立2个、3个或10个体积单位大小的空间观念,导致学生猜不准,也是个重要因素。
七、个人反思。
个人上课的语言不够生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不够,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评价。这是节概念教学,语言必需精炼,严谨。我这方面还做得不够,以后自己一定继续在这方面加倍努力争取进步。同时,上了这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几何类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要不断准备一些形象的教具,倒如,没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单凭学生想象根本上是很难建立三个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的。在教学几何类概念课过程中要多以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
2.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二
一、教学内容及其变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是经过修订而成的, 它包括十个单元的内容。教材的内容较以前的教材有着明显的变化。具体说来, ,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动:
( 1) 本教材将表内除法分为两个单元进行了教学, 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除法的难度, 让学生能轻松的、有时间的学习和运用表内除法。 ( 2) 将 “有余数的除法”从三年级上册移到本册进行教学, 在学生学习到表内除法后开始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 这种紧密的安排, 既让学生对之前学习的除法有着联系和巩固, 也在这种氛围下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 3) 教材将 “图形与变换”单元修订为现在的 “图形的运动 ( 一) ” 单元, 其中关于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前移到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单元, 将认识轴对称图形后移至本单元教学, 内容简单明了, 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基本上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 更形象、直观。 ( 4)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规定, 教材中对 “统计”的内容进行了充分修订, 具体到本册编排的内容为 “数据收集整理”, 在这个单元中, 以前的以一当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被简单的统计图表代替了, 降低了难度。 ( 5) 将教材中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后移到三年级上册进行教学, 只在本册教材中简单的介绍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简单的计算题和估算。
二、教材内容特点
本册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 知识点多, 具有着自己的某些特点, 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点:
1. 重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应用意识。在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的详细目标, 可以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教材这样的安排就正好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本册教材中, 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计算知识后, 有的题目是需要学生自己根据所给条件提出问题再解答, 并且对于提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 只有少部分会明确提出使用加法还是减法的计算方式进行提问。教材的安排是要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试着学会自己通过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分两个单元编排,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表内除法的安排, 是在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学习过表内乘法的基础上, 紧接着安排这样的单元, 不仅是对以前知识的巩固, 还为新知识奠定了基础。本册教材中的除法学习部分是分为两个单元进行的, 学生2 - 6 的表内除法、7 - 9 的表内除法, 学生熟悉表内除法 ( 一) 后, 能解决简单的关于用除法运算的问题, 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 对于后面一个单元的学习就显得容易得多。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 还节省了很多时间, 降低难度, 这是知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教师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3. 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 促进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这部分教材用的主题图是游乐场的照片, 里面各种娱乐设施的移动, 就是本单元将要学习的平移和旋转。书本中出现的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是很多的, 比如拉一拉、做一做和剪一剪等。这些知识不仅使学生逐渐形成空间观念, 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4. 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在教材中, 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主题图, 这些是与实际生活贴近的, 都是生活内容, 还包含所学数学知识的, 十个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有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来引入的。
三、有关教材的建议
1. 教材主题图的内容未考虑学生的生活差异。教材中的主题图丰富多彩, 但其实没有考虑到生活在农村的学生, 主题图中提到的游乐场、公园等等, 对于城市的教师和学生而言是可以很好的接受学习的, 但对于农村的学生, 他们接触的东西是很有限的, 对于老师而言要在这样的教材内容下引起学生的共鸣是很困难的。2.概念性的知识模糊, 缺少明确的概念。在教材中有一些知识, 在教材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它到底是什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是讲解它所具有的特点, 概念的东西缺少了。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感受到, 但却不能准确的说出, 教材应该出现这些概括的内容, 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概念意识, 以便学生高年级抽象思维的发展。3. 教师布置作业环节困难。在本册教材中, 书本中过多的呈现图文结合的地方, 简单看起来是很能吸引学生兴趣的, 但在另一方面说明教师能够在书本上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就少了。学生在课本上练习的东西少, 自然而然的会增加其他的巩固练习的任务, 这样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4. 教材的练习题有相似部分, 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在教材的习题部分, 有前后题目是可以互逆的, 有些题目还很雷同, 学生完成书上的作业感觉是在重复不断的做一件事, 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感到烦躁。有部分学生在面对这样的题目时, 就会捡漏, 不计算、不思考, 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动脑思考的。
参考文献
[1]王立松.对二年级数学教材 (人教版) 的几点体会和建议[J].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 2008, 03:15-17.
[2]卢江.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介绍[J].黑龙江教育 (小学版) , 2004, Z3:6-9.
[3]刘丽, 赵中华.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J.河北教育 (教学班) , 2014, 01:19-21.
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三
[摘 要] 《桥》这篇课文内涵丰厚,情节险象迭起,悬念暗藏潜伏,人物个性鲜活,结局豁然悲壮。教学设计时遵循课文的叙述特点,从山洪危急之势入手,再现危急,追求蓄势而发。借势入境,在险境中复活老支书个性,塑造老支书形象,实现顺势入境。在老支书与桥的联系中设疑,设疑解义,诠释文题内涵,升华学生情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注重势、境、情的融合,层层推进,随势而就,顺境而生,让学生视觉与情感在文本的客观图景中与作者的主观情思相碰撞,再现情境现场与人物形象,构建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 教学设计;随文蓄势;借势入境;融境释义
《桥》这篇课文以山洪暴发的情势为线索,紧扣“桥”的人文内涵,以迅猛的暴雨,狂飙的山洪,窄窄的木桥为事态场景。以人群惊慌地过桥为情境,抓住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脱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人物形象塑造,最后以老支书与儿子的牺牲为结局。故事题义内涵丰厚,情节险象迭起,悬念暗藏潜伏,人物个性鲜活,结局豁然悲壮。课文在表达手法上巧妙地在场景渲染中蓄势,在人物对比中塑造,在事态叙述中设伏,体现出势、境、情的统一。教学设计时遵循课文的叙述特点,以读为主线,以联想为主导,以体验为主轴,从山洪危急之势入手,再现危急,追求蓄势而发。借势入境,在险境中复活老支书个性,塑造老支书形象,实现顺势入境。在老支书与桥的联系中设疑,设疑解义,诠释文题内涵,升华学生情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构建随势而就,顺境而生,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一、在随文蓄势中感知课文
根据各种因素的相互影響在语言铺陈中随文蓄势,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在层层渲染中再现危急,既交待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又为后面人物的出现提供了富有情境感的背景。《桥》一文的前五个自然段中紧扣“危急”,从雨势之大、山洪之猛、人群之慌、桥窄之危四个角度进行蓄势。“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造成“百多号人你拥我挤的疯狂与惊慌”。在山洪狂飙与人群惊慌之下,一句“窄窄的木桥”为危机埋下伏笔。形成危机相叠,势势相逼的场面,勾勒出危机四伏的客观环境。这种危急之势的铺陈与积蓄,在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时,又生动地烘托出老支书的坚毅、镇定、果敢的形象,体现出客观描述与主观烘托的统一。教学中,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遵循课文由远及近的叙述顺序,围绕危急之势,紧扣关键词、句,抓住雨势之大、水势之猛、慌势之乱、窄桥之危,让学生在初读中读懂文意,把握突发事件的形成要素。让学生在扣词扣句进行联想的基础上再读,读出画面。眼中有画,心可入境。在学生对语言描述的情境获得危急感悟的同时,进行再品读,采用多样化与个性的朗读,运用气息控制、节奏与声调变化等朗读方法的指导,品味中读出暴雨、洪水交织的声势感,读出事态发展的紧迫感,读出人群在灾难逼近时的恐慌感。依势推进,层层渲染,顺势而入,在朗读声中外化紧张之态,再现危急之势。
二、在借势入境中塑活形象
故事场景不仅仅是为了点明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环境,同时也在追求表达手法的主观需要。人物传神的表情、语言、动作描写蕴含着人物鲜活的个性,只有在情境的烘托与渲染中去解读人物,才能让文学表现的人物个性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复活为丰满的人物形象。文章在描述老支书指挥群众时,着力从他的凝重和愤怒表情、不容置辩的话语、果敢有力的动作三方面,集中笔墨围绕老支书的鲜活个性,进行形象化的精神刻画,语言简洁明快,巧妙把老支书的鲜活个性与闪亮的党性浓缩在“他,像一座山”的形象化描述中。教学中,紧扣“他,像一座山”,联系人群之慌的情境,结合“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乱哄哄的人群……”的慌乱情势,从老支书站立桥头的姿势与神情中读懂老支书像大山一样无畏、沉稳的个性与党性;联系水势之猛的情境,结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的情境渲染,从他指挥人群过桥时的嘶哑喊话与冷冷的反驳中,读懂他像大山一样无私而博大的胸襟与党性;联系刻不容缓的危急情势,结合“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的紧迫情势,从他把儿子从人群中揪出的动作读懂他像大山一样威严而深沉的父性与党性。让学生在情境与情势中,从人物个性入手,读中联系情境,读中联想情势,读中人物比较,读中揣摩心理,把人物话语的焦虑与果断,人物神情的凝重与威严,人物动作的迅捷与有力等形象要素读活,由外向内,点滴积蓄,层层塑造,从感受人物形象走向感悟人物境界,从感受人物个性走向感悟人物党性,多维度地感悟“他,像一座大山”的深刻内涵,最终实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复活的人物个性,体验出人物崇高的党性光芒,也为下一环节的融境释“桥”之义奠定基础。
三、在融境释义中升华内涵
象征是作家运用形象化的事物对情、义、理等抽象化的人文内涵进行形象化的诠释。如何在形象与抽象之间建立链接点,让学生从人物形象感悟人文抽象,实现顺理而明义,就成了教学的关键。《桥》这篇课文依托“桥”这一形象化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巧妙地借助老支书临危赴难、舍生取义的党员形象,构建出党与群众的生命之桥、联系之桥。由于“桥”的象征意义深刻,五年级学生缺乏对象征手法的感性认识,如何让学生在理解上从“窄窄的木桥”过渡到老支书用生命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设“生命之桥”,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运用学生在感悟人物形象后形成对老支书的崇敬之心,直接碰撞悲壮性的结局——“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引发学生对老支书牺牲的悲痛之情,顺势创设问题:“群众成功脱险了,老支书和他的儿子却消失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在危难时刻,是什么让老支书选择群众,放弃了自己和儿子逃生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文本信息和自己的阅读感悟畅所欲言。老师以“责任”作链接点,从老支书的选择代表党的选择,他的责任就是党的责任这一角度,顺势引导,实现老支书与党的结合。学生明白老支书代表着党形象之后,再次整合文中的句子,形成“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这一背景描述,以桥的不同意义作链接,再次创设问题: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窄窄的木桥轰然倒塌,但是另一座桥却在群众的心中高高架起。那么,群众心中的桥又是怎样的一座桥呢?激励学生再度思考。老师根据学生的感悟随机点拨、归纳,自然而然地从“窄窄的桥”过渡为视责任如泰山的“生命之桥”、党联系群众的“精神之桥”,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感悟。依托感悟,抓住“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的结尾,老师运用课堂语言进行情感渲染,如“为了群众,老支书永远离开了他们。如果你们是前来祭奠老支书的群众,此时此刻,你们定是泪流满面,百感交集,那么又会对老支书说些什么呢?”用写出群众的心里话作为小练笔,升华内涵,外化情感,实现读写结合。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语文教学设计时尊重文本,遵循作者的作品立意与表述方式,注重势、境、情的融合,层层推进,随势而就,顺境而生,让学生视觉与情感在文本的客观图景中与作者的主观情思相碰撞,再现情境现场与人物形象,构建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4.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四
1. 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认识真分数与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的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 经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 现实情境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 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6. 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处理问题的能力。
7. 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
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
◆学习难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建立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在课上学生反应都不错,习题也都是些基础题,完成得蛮好,但在综合练习(单元测评与单元测试)中却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有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不透的;有计算结果忘记约分的;特别是在“解决问题”时,更是有点理不清头绪,总量该用单位“1”表示的却用具体数量,总量该用具体数量表示的却用单位“1”。经过进一步地分析,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仍有一部分学生还是理解不透。我坚信现在他们暂时不会的,等他们再长大一些的时候自然会学会的。
5.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五
一、坚持课前认真备课,做到因材施教。
通过上学期的考试成绩及平时表现,我已经大致掌握一些情况。针对学生数学基础不太好,后进生面较大的现状,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尽可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做到了以下几点:①降低起点,设置小台阶、拉着学生慢慢往上爬。我把每节课的内容分成几个层次,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一道题拆成几个小题,最后组合,使学生日有所学,学有所得,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②查漏补缺,铺路搭桥。新知识孕育在旧知识中,在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下,每节课安排一些复习旧知识的时间,这样既有利于督促学生复习巩固,又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接受新知识,跟上新的学习进度。
三、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从作业中发现问题,及时补漏。
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从作业中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所以,对学生所做的每一次作业,我总会认真批改,仔细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补漏。每次作业我都坚持做到“学生做——老师改——老师讲评——学生订正——老师再改”。确保每一个知识环节,学生都能学好,学透。
四、利用课余时间,对困难生进行个别辅导。
所教的班级中有个别同学存在学习障碍,如:五(1)班的陈家豪、邓滔,五(3)班的苟雪梅、罗先文等,我经常对他们进行跟踪辅导。通过课堂教学、检测、作业反馈等,发现问题,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为他们开“小灶”,作业错了,坚持面批面改,促进他们自我奋进、同时,安排优秀学生当小老师,与基础差的学生结对子,互帮互学,得到提高。一学期下来他们成绩进步不仅很明显,而且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有了明显好转。
五、积极参与学校和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活动。
6.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六
但是对个别学困生来说,侧面的长与底面周长的关系还是有一些混乱,思路不是很清晰,不能很快的反映出这些关系。课堂上重点提问学困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生,重点关注这些学生,同桌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本节课课前准备非常关键,课前我让学生自己预习,找生活中圆柱的模型,并带到课堂中让学生互相参观学习。让学生自己动手给圆柱穿上外衣,给圆柱的侧面进行包装,包装完后拆下,展开,看到什么图形,从而让学生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样子,以及侧面与地面周长的关系。
7.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七
教材地位:《标准 (2011) 版》中对扇形的要求是“知道扇形”因此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扇形, 理解圆心角, 感受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学生初步认识扇形, 为后续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的物品, 认识扇形, 了解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 探索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学准备:圆片、活动角、课件
教学片断: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1) 师:拿出你手中的圆片, 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举起来, 仔细观察, 扇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二:认识扇形的基本特征)
生: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有几条对称轴?折折看, 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动手操作, 并总结出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只有一条。
(2) 师:放下手中的图形, 请看黑板, 在这个圆中有扇形吗? (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在圆中放了一个活动角, 活动角的的长度与黑板上所画圆的半径相等, 活动角的顶点放在圆心上——图一左一)
生:有扇形。
师:这个图中的扇形中哪儿, 谁能帮我指出来, 它的圆心角又在哪儿呢?
指名学生上到黑板前指出来。
师:仔细观察:这个扇形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现在呢?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大——图一)
生:变大、变大、变大。
师:我是通过改变什么而使扇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生:圆心角的大小。
师:观察真仔细!再观察, 现在扇形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小——图二) ?
生:扇形变小了, 变小、变小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 你发现了什么?
生1:改变圆心角的大小, 扇形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生2: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师:还有谁说得更详细一些吗?
生3:在同一圆中, 圆心角越大, 扇形越大, 圆心角越小, 扇形越小。
师: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图再来验证这一结论:仔细观察, 在这个三个扇形中, 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大?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大?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小?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同一个圆中, 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的大小。教师板书。
三、教学反思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我通过让学生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加深了学生对扇形的表象认识;再仔细观察图形手中的扇形;最后动手操作折一折来研究扇形的对称性,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体会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的关系, 虽说简单, 但是要想使学生能理解, 并且印象深刻, 教师通过活动角直观动态地呈现扇形的大小变化, 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在这之后我又通过同一个图内三个大小明显的扇形以及它们对应的圆心角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有利于深入掌握扇形的特征。
在本节课中, 我开课简洁, 开门见山, 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导入, 在生活与数学问题之间巧妙的建立起一个联系的纽带, 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为高效课堂迈出了第一步。
教学流程的设计上, 体现了“以学而导, 学导结合”的教学理念,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我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在观察, 交流和动手操作中, 使学生真正地读懂扇形, 了解了扇形的特点。让学生成功的亲历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 实现了预期目标。
练习设计合理, 有梯度, 并注重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如在认识了圆心角之后, 马上出现了一组图, 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圆心角, 讲练结合, 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圆心角的认识。在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的环节中, 设计了4 个练习:分别是根据扇形的含义, 在生活物体找扇形;判断哪些图是扇形;把画圆和画角结合起来画扇形, 培养学生作图能力;拓展介绍扇环的相关知识, 求扇环的面积。练习题层层深入, 既考查巩固了学生对扇形特征的理解, 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课前, 我认真研读了教材, 合理地把握了扇形概念的教学要求。《标准 (2011 版) 》中对扇形的教学要求是“知道扇形”, 所以只要学生“能用实例说明对象的特征, 或者能根据特征辨认和举例说明对象”即可。对教材的处理比较恰当,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适当地补充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8.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八
科目语文
年级一年级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者分析
1、小学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
2、初步会根据拼音识字。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美丽的山水画,有趣的谜语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诗、字的再现,让学生学习巩固生字。
3、通过配乐朗诵,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3、通过诵读古诗学习生字 ,培养语感。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会11个生字
2、诵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诵读课文,培养语感。
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秀美,下面我们旅游去啰。(大屏幕展现三幅美丽的山水画)
2、让学生当小导游解说
3、引入教学内容:在这美丽的山水画中,有一首有趣的古诗,谜语古诗,我们来猜猜。
(二)激情诵读,读中获知
1、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古诗,合作猜谜
2、检查诗朗读情况,交流谜底
3、配乐范读
4、指导朗读(语速、动作)
边读边配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读“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耳听的动作;读“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远”和“近”、 “来”和“去”则请学生们通过做动作来理解。
5、诵读大比拼
6、认字大比拼
(三)拓展思维:我会说
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充分说一说
(四)课外延伸
师生说谜语,猜谜语。并让学生回家收集谜语,下星期交流。
教学反思:《画》这篇课文由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组成。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称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我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最大特点,创设旅游情景,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学习。
我抓住诗句中的着眼点,把精力放在诗句的品析朗读上,借助精美课件在读中让学生感悟诗句的美,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读者”,通过自由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配乐引读等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悟诗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做到音、意、动融合。读“畫”时眼随手从上到下划过;“远看山有色”时,将手抬高,举目四看;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耳听的动作;读到“春去花还在”,眼随手送出去又收回;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通过做动作,学生的表演欲望一下子被点燃,学习兴趣高涨。
对诗中几对意思相反的词的理解,我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动作。“远”和“近”。“远”右手抬高打出,眼远眺,“近”右手收回在胸前,低头俯视。“去” 和“来”。“去”双手打出,眼随手看,“来”则双手收回,同样眼跟随。动作形象有趣,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快乐。
本课文中句子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我十分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利用音乐中陶冶诗情,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让学生喜欢诗,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在朗读的同时,我还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在评价中,学生互相取长补短,语感和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9.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九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38页。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容积的含义,知道容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会计算容积。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得出升与毫升的关系、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辨别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容积的含义和升、毫升的实际大小。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观察表述,实际操作演示。学法: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纸箱,魔方,1L的水,量筒和量杯,注射器1支,1cm3的正方体。
学具:一瓶550ml的水,一次性纸杯,习题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课老师感到非常开心,和老师一起大声地说出我们的学习口号吧:学中玩,玩中学,开开心心学数学。(师和同学们
拍着手说口号。)
那么对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复习: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容积的概念。
1、观察发现,引出容积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出示杯子、油桶、仓库图片)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的物体,箱子可以(生答装东西),油桶可以(生答装油),仓库也可以(生说堆放货物)。
出示老师手中的纸箱、魔方,它们谁能装东西?为什么? 师强调:只有里面是空的物体,才能装东西,才能容纳物体。那么像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生读: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师板书: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2、让生利用生活中的物体来巩固容积概念。
(课件出示水桶、集装箱图片)这些物体,它们有容积吗?为什么? 那你能说说什么是它们的容积吗?
(二)、认识容积单位。
1、学生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容积的计量单位。
我们已经认识了容积,那容积的计量单位又是什么呢?(师板:容积单位)请同学们自学课本38页,自学完以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生小组组内交流容积的计量单位,师巡视。
2、汇报反馈。
师生小结:容积的计量单位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时就用容积单位升(L)和毫升(ml)。
(师随机板书:升L、毫升ml)
3、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毫升和升。师: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和毫升呢?(课件显示:调料瓶、果汁、易拉罐、药瓶、水杯、洗发水)
4、师生互动,探究毫升和升之间的关系。
认识度量液体体积的工具——量筒和量杯,师出示量杯(大)和量筒(小),倒入1升的水进行演示,让学生得出1升=1000毫升(1L=1000mL)
5、探究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
试验:出示1L的水,然后把1L的水倒入1dm3的正方体容器里面,刚好倒满。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1L=1dm3。(板书)
大家想一想1毫升和哪个体积单位有关?相互讨论,得出:1mL=1cm3。(板书)出示1毫升的一次性针管,猜猜1毫升有多少滴?师演示,大约16、7滴。
过渡: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下面我们来做做活动,好不好?
6、动手操作,建立1升、1毫升的表象。
小组交流活动:①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②估计一下一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杯水大约是1升。(课件出示)每个小组拿出准备好的矿泉水,一次性杯,动手合作完成活动,师巡视。
汇报、评价,验证估算结果,并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师:我们该怎么处理桌面上的矿泉水呢?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所以我们平时生活要怎么样?(随机展示相关的图片)
7、容积的计算方法。
刚才我们认识了容积和容积单位,那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容积该怎样计算呢?指生说。
师小结: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因为容器都有一定的厚度,所以,任何容器的体积都比容积要(大)。
(三)、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过渡:下面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好不好?
1、尝试解答例5。(课件出示:一种小汽车的油箱,里面长5dm,宽4dm,高2dm。这个油箱可以装油多少升?)
(1)生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3)汇报方法,互相评价,归纳解题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把做法展示出来,并说出自己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过渡:同学们还敢接受新的挑战吗?我们来进行智力闯关比赛。
1、勇闯第一关:当小法官,判断对错。(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大约是2000毫升。()(2)一个冰箱,它的体积和容积一样大。()(3)计算长方体木箱的容积,要从木箱里面量长、宽、高。()
2、勇闯第二关:请你填上合适的容积单位。一瓶墨水约50()。一桶色拉油约5()。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为6()。泡泡液约100()。
3、再攀高峰:走进生活。
(课件出示:一种微波炉,产品说明书上标明:炉腔内部尺寸400×225×300(单位:mm)。这个微波炉的容积是多少升?你们小组商量一下,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课后再帮老师解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你开心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小结: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你们表现非常棒,老师佩服你们。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不规则的物体,比如鹅卵石、苹果等,它们的体积怎样求呢?能不能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研究。
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
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体积单位:m3 dm3 cm3
(液体):升L 毫升 mL
1mL=1 cm3
1L=1000mL
10.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十
峡江县巴邱小学
陈淑全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民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②能够正确地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教学用具
例1和例2的示意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
①什么是分数单位?
②的分数单位是(),1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
③是()个,是5个(),4个是()。
使学生理解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然后教师引出新课,并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揭示课题
1.教学分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1,请一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题意。
问: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
启发学生回答: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要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问谁能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数加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然后教师出示例1的示意图。
?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是几个几分之一,是几个几分之一,和的分数单位各是什么?
使学生说出:是3个,是2个,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都是。
教师进一步提问:它们能直接相加吗?
使学生理解,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3个加2个得5个,就是。
教师板书:3/7+2/7=5/7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和计算的过程,然后学生齐读书上关于分数加法的意义。
2.教学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在例1的右面出示例2,先指名读题,再让学生讨论:例1和例2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联系?(例1的问题在例2里变成了一个已知条件,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在例2里变成了问题)
问:我们在学习加法的各部分关系时,把例1的得数叫做什么?(两个加数的和)把例1的一个已知条件叫做什么?(一个加数)我们在例2中要求的是什么?(是另一个加数)那么我们知道了两个加数的和()和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
谁能说一说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例2图。(将例1图进行变化,已知和未知互换)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两个分数能直接相减吗?为什么?(只要分数单位相同就可以直接相减)
请一名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接着让学生在书上把题做完,并齐读书上分数减法的意义。
3.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请同学们比较例
1、例2的计算过程。
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这两道例题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相加、减?(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
②在计算过程中什么不变?(分母不变)
③只要把什么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
④谁能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生齐读。
(2)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并提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可以按照什么法则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
检查学生计算情况并评讲板演。对计算结果没有约成最简分数或没有化成带分数的,教师强调,分数计算中得到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尝试练习。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4)小结。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得到的结果应该注意什么?
三、课堂作业
1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十一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好!下面我们就做一个小游戏。
出示方法与规则:请两个小组选出代表上台,下面的同学比划图形,谁猜得多那组就获胜。(多媒体展示)
游戏结束,刚才的小游戏获胜的是哪个组?好,咱们比一比后面的环节哪个小组能获胜。有没有信心?
刚才游戏中出现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再加上平行四边形、梯形,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这些图形叫做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评析】教师从游戏入手,在游戏中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既回顾了旧知,又唤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小组探究,体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认识面、棱、顶点。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大家都不陌生.现在,举起你手中的长方体,(环视)闭上眼睛用手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滑滑的,有面。
师:刚才有同学说,有“面”真棒!你知道什么是面吗?(老师摸一摸,告诉同学什么是面。)(教师板书:面)
师:再摸一摸还有什么感觉?
生:有边,有点硌手
师:真棒!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一条边,这条边叫做“棱”。(板书:棱)
师:还有什么?
生:这里尖尖的。
师:这里是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评析】通过自己动手感知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建立面、棱、顶点的概念。
2、小组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你想知道他们各部分的奥秘吗?好,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完成“合作探究”第一部分—活动一。
小组展示并根据提示完成板书。
师利用课件总结。
面: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
棱:长方体有12条棱,每相对的4条棱相等。
顶点:有8个顶点。
【评析】学生自己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新知,体验自主探索的乐趣,教师通过多媒体验证学生的认识,学生能形成新的知识结构,顺利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长方体的长、宽、高。
出示长方体框架,问:看这个长方体框架,仔细观察,相交于同一顶点的棱有几条?指出这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现在,把手中的长方体平放在桌子上,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它的长、宽、高。
哪个小组愿意上台展示一下!
展示:同一个长方体,摆放位置不同,长、宽、高不同,
指出:平放在桌上的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中,垂直于桌面的棱的长度叫做高,其余两条长的为长,短的叫宽.
4、小组探究正方体特征
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探究长方体特点的方法研究正方体的特点,完成“合作探究”第二部分—活动二:
小组展示并根据提示完成板书。
师小结。
出示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的动画。
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的长方体相比长、宽、高有什么变化?
生:长、宽、高相等,长方体变成了正方体。
师:那说明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评析】利用动画演示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5、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看一下黑板,你能根据板书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通过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觉得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呢?
三、达标检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自主练习第2题
2、课外实践:思考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评析】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发展了空间观念。
四、自我反思,体验收获的快乐
12.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十二
一、认识1 L与1 mL
1.认识1 L, 感受1 L的实际意义
(1) 让学生描述1 L水有多少。
(2) 教师出示两个盛满500 mL清水的量筒, 并把两个量筒的水都倒入1 dm3的正方体透明塑料盒。
(3)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1 L水, 并描述1 L水有多少。
生1:我看过一大瓶雪碧标注的是1.25 L, 与1L差不多, 比1 L多一点。
生2:1个量筒的水与我爸爸喝的一瓶啤酒差不多, 1 L大约有两瓶啤酒那么多。
生3:1 L的水刚好倒满1 dm3大的盒子里, 说明1 L=1 dm3。
2.认识1 mL, 感受1 mL的实际意义
(1) 在第三个500 mL量筒中出示1 mL蓝色水,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并说出感受。
生1: (很吃惊的样子) 这里面有水吗?我怎么看不到?
生2:比起刚才的1 L水太少了, 基本上看不出有水。
(2) 用针筒抽出1 mL蓝水, 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 并说出感受。
(3) 学生操作:一学生用针筒从一次性杯中抽出1 mL的水, 并把1 mL的水放在手心, 放入1 cm3正方体小塑料盒中, 并说出感受与想法。
生1:1 mL的水在手心中只有一点点, 与我们的手指头差不多。
生2:1 mL的水刚好能放入1 cm3的小方盒中, 说明1 mL=1 cm3。
3.展示1 mL到1 L的变化过程
(1) 指导学生用1 mL的针筒抽出10个1 mL的水, 注射到杯中, 仔细观察, 再说说感受。
(2) 把10个学生抽出的10mL水都倒入一次性透明杯中,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杯中的100 mL水有多少?
(3) 再指导学生把盛有100 mL的10杯水一起倒入1 dm3 透明正方体塑料盒中, 说说感受。
4.反思与分析
(1) 在单位认识中, 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通过把两个量筒中1 L的水倒入1 dm3透明塑料盒, 建立1 L的表象, 学生初步感受1 L的多少。再在大量筒中出示1 mL的蓝水, 通过1 L与1 mL的比较, 使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1 mL的表象, 感受1 L比1 mL多得多, 1 mL只有一点点而已。这样既强化1 L的表象, 又初步建立1 mL的表象。然后, 学生通过针筒抽出1 mL的水, 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1 mL的量有多少。最后通过多次抽射1 mL水、把1mL水放入手掌等活动,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感受1 mL的实际意义。
(2) 在单位沟通中, 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 很多新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用旧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在认识1 L的多少后, 把1 L的水倒入1 dm3的正方体透明塑料盒中, 沟通1 L与1 dm3的联系;同样把1 mL的水注射到1 cm3的小方格中, 沟通1 mL与1 cm3的联系。把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的单位体积1 dm3与1 cm3的知识, 迁移到单位容积1 L与1 mL中, 帮助学生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3) 在变化过程中, 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在学生认识1 L与1 mL后, 又用针筒抽出10 mL, 倒出100 mL和1 L水, 并说说生活中的表象物体, 如1 mL大约是一个手指头大小, 10 mL是一瓶双黄连的容量, 100 mL约是半杯一次性杯子的水, 1 L大约两瓶啤酒……学生在单位容积的演绎变化过程中,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通过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 真切地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二、倒一倒, 喝一喝
1.倒水活动, 量化1 L与1 mL
(1) 指导学生先倒1 mL水, 再用针筒抽一抽, 来验证1 mL, 并说说操作过程。
生1:我刚才倒了些水, 结果用针筒验证了一下, 少了点, 于是又倒了几滴, 现在刚好是1mL水。
生2:我刚才也倒了些, 也用针筒验证, 结果相反, 多了点, 我把多的又倒回去了, 现在也是1mL水。
生3:我小心翼翼地倒, 结果与1 mL差不多……
(2) 指导学生倒10 mL, 并用针筒验证。
(3) 指导学生倒满100 mL, 并用量筒验证。
(4) 指导4人学生小组在一空一满两个大水缸中互相倒一倒1 L的水。
2.喝水活动, 体验1 L与1 mL
(1) 引导学生喝杯中1 mL矿泉水, 并谈谈感受。
生1:只能喝一点点, 喝的水与一个小手指差不多。
生2:喝的时候不能大口喝, 只能用舌尖碰几下而已。
生3:喝1 mL的水就是喝1 cm3的水……
(2) 引导学生喝杯中10 mL矿泉水, 再谈谈感受。
(3) 引导学生喝杯中100 mL矿泉水, 也谈谈感受。
(4) 引导学生设想喝1 L矿泉水的感受。
生1:那太多了, 我喝不完。
生2:喝一杯两杯水还好, 要喝1 L水, 也就是5杯水, 有点多。
生3:喝完1 L水可能肚子胀得难受……
3.反思与分析
(1) 通过倒水活动, 深化对1 L与1 mL实际意义的感受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 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显然, 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矛盾的。要解决这个矛盾,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就要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在教学中, 通过倒一倒的活动, 学生按“1 mL, 10 mL, 100 mL, 1 L”的要求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倒水。先猜测应多少水, 并用针筒或量筒进行验证;再根据验证的结果不断调整水的多少;最后观察单位容积量的多少……在调整的过程中纠正学生原有的不确切的认知原型, 在观察中建立1 mL, 10 mL, 100 mL, 1000 mL (1 L) 的表象, 体验单位容积量, 深化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2) 通过喝水活动, 深化对1 L与1 mL实际意义的感受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感知过程中, 多种感官协同活动, 可以提高感知效果, 既有助于感知的全面与精确, 也有助于知觉印象的保持, 从而促进思维与记忆。
能在数学课上喝水是令学生开心的事情。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喝水, 从喝1 mL, 10 mL, 100 mL, 甚至试想喝完1 L水。在喝水的过程中, 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 认识到喝1 mL的水只是舌尖碰几下而已;喝10 mL的水刚好是一口水, 像是喝双黄连一样;喝100 mL的水需要喝好几大口;一次喝200 mL的一杯水刚好能解渴;而一次性喝完1 L的水有相当的难度……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利用眼、口、手、舌、胃等多种感官,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真正理解1 mL与1 L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语
在教学中,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习情绪饱满; 教师演示时机恰当, 学生操作到位, 感悟深刻, 回答精彩。这样的教学实践得益于整堂课的设计立足于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 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让每一位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量感。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需求, 解决学生学习的困难。
参考文献
[1]刘洪赏.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 (8) :85.
[2]徐玮.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 2010 (10) :21.
[3]李斌.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设计及其应用[J].辽宁教育, 2007 (4) :41-44.
[4]陈承伟, 谢存德.开展数学实验培养探索精神[J].江西教育, 2007 (4) :30.
[5]陈永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J].广东教育:教研版, 2009 (5) :30.
[6]金召霞.浅谈数学实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4) :74-75.
[7]余思丽.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小议[J].新课程:教师, 2008 (8) :66.
[8]葛军.让学生徜徉在自主学习的数学世界[J].小学教学参考, 2011 (11) :41-42.
[9]劳合成.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策略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 2008 (6) :35.
1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十三
本节课是在布置学生自学教科书,花了几分钟复习时间、路程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学生的预习作业和把握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基础上进行循环小数的教学的。本节课通过四个环节上交流研讨课。
一、引导学生交流自学的内容,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提出疑问。学生在这个环节能围绕主题图和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提出困惑,发言积极,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通过让学生观察、交流、讨论、质疑中发现除不尽的现象,引发学生想了解怎样去表示商;这类商都有哪些特点等。帮助学生认识循环小数,因此,学生学得比较主动。在练习中发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区别,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区别,逐步达到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议论解惑、归纳的习惯。
整堂课的教学都能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循环小数概念的形成,是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尝试练习等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学习而得到的。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在判断是否是循环小数的练习题,通过判断、生自评和师生讲解逐步明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
到不同的发展,享受了不同的成功。
四、通过学生回顾、思考来弄清本节课所获得的新知识,在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进一步明确学习重点,掌握知识要点对所学知识得到了及时的巩固、提高、升华。
这节课教好凸现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从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形成教学主线到问题的一一解决,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语言的表达等能力。对于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我按照教学预案的先后顺序进行整理事先写在小黑板上,课堂上我不是直接解答,而是引导学生梳理自己的发现,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述,认识循环小数,真正做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后通过“练一练”,深化了循环小数的认识,层次还是比较清晰的,学生的思维也能不断地得到发展。基本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对于预习中好几个学生提出的循环节和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问题,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过去降低了要求,是在“数学万花筒”中呈现的。我把它放到下一节教学,我觉得这样处理比较恰当。不足之处:
1、关于教学目标和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一些重点问题,我课前考虑出示它们的时间在新课前或新课中哪个比较合适,最终,我选择后者,但感觉有点乱。我又想,假如我选择前者,学一下子依照后面的问题直接把结论抛出来或生存一些我无法预料的资源,我又如何调控?可惜没有班别给我机会实验。
2、对“„„”的讲解应更加明白具体,更关注中下等生。在解
决“谁爬得快”的问题时,学生发现除不尽的现象用“„„”表示小数的位数是无限的,我虽然请了一个优等生针对具体的2个例题说是哪个数字在无限循环,但是更多的学生没能在我的点拨下清晰“„„”不仅表示小数的位数是无限的,在这里还表示某个或几个具体数字在“循环”出现。
3、时间的分配应更紧凑。虽然整个教学的思路非常清晰,但是在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探讨上,感觉不够紧凑,导致“根据你课前计算,说说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3÷8
4÷3
10÷9
2÷4 14.2÷11
0.4÷9
1÷7
14.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十四
班级姓名
1、直接写出得数。
310+15 =57241312=3 -9=1-22=0.4÷0.08=2+41121
9=3+4 =5-3 =
12-18 =16 +18=27 13=816=
2、计算下面各题。
59+815 +115+49910-(34-16)14+3
20-0.4
3.25+15.6+34137+277118 -(2+3)
9()=38=()323÷4=126()=()
=()÷36=()填小数
93()3()=4=329
()=5=()20
=()÷35=()填小数
1、小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325,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1
5,第三天看了这本书的1
10,这三天一共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2、有两根铁丝,一根长54米,另一根长72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不准有剩
余,每段最长有多少米?
3、光明小学装修一间多功能教室,用1600块长5分米,宽1分米,厚3厘米的木质地板铺设地面,请问这间多功能教室的面积有多大?铺设木地板至少要用木材多少立方米?
4、学校有一间会议室,长12米,宽8米,高4米,要粉刷四壁和顶棚,扣除门窗28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5元涂料费,粉刷这间会议室至少需要买多少元的涂料?
5、一个长方体水缸,长10分米,宽8分米,水深4.5分米,放入一块石头,这时水面上升到6分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
6、一个长方体铁皮油桶,长4分米,宽3分米,高6分米,如果1升汽油重0.74 千克,这个油桶可以装汽油多少千克?
7、小方每天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晚上9点睡觉,第二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他每天大约有几分之几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
15.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十五
《草原》这篇课文记叙了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友谊的歌颂。本课重点一是让学生通过文章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对草原美景及人民热爱的情感;二是在阅读课文中学习、体会作者是如何准确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从而提高表达能力。课后“思考练习”题,也是围绕“学语言、用语言”这一特点编排的。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一、采访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受地域所限,大部分学生对大草原的了解不多,单纯的指名读从网上了解到的草原风情,又略显枯燥乏味。因此,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有去过草原的吗?正巧,我班的刘正升同学去过草原,但是只有他一名同学去过,其他同学顿时对他投来羡慕的目光,为调动气氛,我随机走到他身边,现场对他进行了采访,我是这样说的:“好,老师现在就采访一下刘正升同学,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一望无际,空气清新)你在那里玩儿得愉快吗?骑马了吗?(没有,怕从马上摔下来。)吃了些什么?(借机介绍奶茶、手抓羊肉)说得真好!老师也有幸在去年暑假去过一次草原,和刘正升同学的感受是一样的。可惜大家没有去过草原,但是没有关系,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感受那里的民族风情。
这个环节的设计我认为是成功的,当我走到刘正升同学面前采访的时候,所有同学的目光都随之投来,我发现每一个同学都在认真倾听,采访中刘正升同学的表现也很轻松,消除了紧张感,此时的气氛十分融洽,确实激发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二、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有一定的意义。
过去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使语文教学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坠失了……《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学本课我始终把朗读放在了第一位。
本篇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草原美景。教学中,我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讨论:本自然段写了草原的景色有哪些特点?从哪些语句中能够体会出?学生们边读边画,讨论非常激烈。汇报中,同学们各抒已见,能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找出草原景色的特点:大、绿、美。重点有五句话: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汇报中,学生能够抓住“更”、“那么”理解出草原的天与别处的不一样,说明这里空气的清鲜,天空的明朗是不一般的。学生汇报后,我是这样过渡的:同学们说得特别好,是草原上的青草净化了空气,泛着青草的芳香。老舍先生远离喧闹的城市,初入草原,顿觉神清气爽。在这样美丽辽阔的境界里,老舍先生的切身感受是什么?生:犹如置身于仙境。因此想高歌一曲,表示自己的愉快。我紧接着说:你能不能把老舍先生的这种感觉用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来?学生举手踊跃,能够将重点词“更”、“那么”加重语气,并把老舍初次见到草原高兴愉悦的心情读出来。接下来的四句话“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去际。”更是将草原的“大、绿、美”描写得淋漓尽致。同学们边汇报,我边借机指导朗读,同学们朗读的热情越来越高,后进生“刘梁”等几个同学也被这种气氛调动起来,积极举手参与朗读。最后,我采用配乐朗读的形式将课堂推向高潮,随着音乐的响起,我们仿佛置身于草原,沉浸于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之中。的确,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的书声。很多课文学生可以通过读,读出我们想要讲的东西。学生们能够在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品评感悟及体味领会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作者直接对话,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三、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课标中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增多,语言水平自然提高。这是社会交际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所必需的。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都在于一个人具有深厚的语言积淀。本课书语言优美,用词丰富准确,并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将草原美景和人们的热情好客的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在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学生们能够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草原美景,体会出作者是如何准确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在理解“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去际。”这句话时,学生们能够找出本体和喻体,但是对“渲染、勾勒”两个词并不十分理解,字典上的解释也很抽象。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谁能将这两个词用国画的画法表示出来?
我在黑板上贴了一张宣纸,请我班“小画家”张悦来现场作画,用了这两种画法把小丘的样子画下来,非常直观,学生当即理解,并对这句话中作者为什么把小丘比作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会出了作者用词用句的准确。
课后,学生们将本节课所学到的好词佳句按以往贯例都积累到了语言积累本上。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每节语文课,我们老师都能注重这方面的训练,相信学生将终身受益。
四、不足 1、本课教学重点之二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学习、体会作者是如何准确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从而提高表达能力。课后“思考练习”题,也是围绕“学语言、用语言”这一特点编排的。教学设计中,我也是围绕这一重点设计的,但是在讲解“那么……那么……”、“既……又……既……又……”这两个词时,只留于表面,没有深入进行讲解,应该告之学生:两个“那么”连用,是写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既……又……既……又……”之间是并列的关系。然后启发学生用这个词造句加深理解就更好了。因课上的失误,作业中学生在对这两个词进行造句时错误率较高。
16.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篇十六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
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单位“1”.教学重点: 探索研究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单位和单位“1”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师:课件,多媒体资源 生:预习,圈疑
一、导入问题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清仔细观察老师在黑板上写得这个字(板书“分”----课题位置)
师:这是什么字? 生:分
师:能用来“分”什么?
生:分书,分钱,平均分,分东西,分地.........师:能分人吗?怎么分?
生:分组,分班,分年级,分学校.........师:还能分什么?
生:分数
师:说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分数(补充课题)师:看来什么都可以被分,那都怎么分?为什么? 生:平均分,公平
师:不错,平均是一种公平,公平是一种和谐。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平均分数?到底要去分哪个数哪?很小的数?很大的数?同学们,下面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结合教材45-46页和导学案,找到这个特殊的数!并根据提示完成上面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5分钟自学时间
2、师:好,时间到,请说一说你遇到的问题?
生:什么是单位“1”?什么是分数单位?分的是哪个数? 师:把疑问交给你的小组,进入讨论。师:解决了吗?那你找到那个数了吗? 生:1 师:这个1指的是什么意思? 生:一个、一些
师:一个也好,一些也好,我们都可以给它们一个名字? 生:整体-----也就是单位“1”(板书)师:现在你能描述分数的意义吗?谁来尝试?
生1:分数,就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去其中的几份 生2:分数,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去其中的几份所形成的数(评:不错)
师:大家一起说一说!3.动手操作
师:你能举例说明分数的意义吗?你能找到你所表示的中单位“1”是谁吗?
生:自己操作,画图说明。师:收集作品,比较找不同。
引导:有的同学用一个图形分,有的用几个或一些图形来表示,为什么都能表示同一个分数哪?请思考!可以小组讨论。
生1:一个和一些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都是单位“1” 生2:都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去其一份,所以都表示 师:那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单位“1”可以是一个,可以是一些,也就与数量无关。师:明白了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出示课件(课本做一做)师:请学生出分数,让学生来说意义。
4、师:分数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当然分数也是数的一种。我们都知道整数有整数的单位,比如说按从小到大顺序依次是一个,十、百、千等,都是一,那通过刚才的学习,分数的分数单位你们知道啊?
生:应该也是一份? 生:几分之一
师:对,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举例
5、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出色,说说自己的收获吧!生1:重新认识了分数
生2:知道了分数的意义
生3:知道分数单位和单位“1”...................14141414
师:对你们今天的表现,给自己一次机会,奖励转盘。
6、师:堂堂清部分的知识需要同学们在2分钟的时间内完成,快速!展示交流。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08-2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7-2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