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区红色旅游导游词(6篇)
1.东河区红色旅游导游词 篇一
当年本地农民为蓄水,在这里建立了一道低矮的拦水石坝。不久以前,宁夏水洞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请有关专家按百年不遇洪水的标准设计,建造了我们眼前的这座大坝。
登上坝顶,眼前呈现的是“高峡出平湖”的又一奇特景观,这座湖因位于红山地区,所以名为“红山湖”。“红山湖”也是蓄积边沟之水而成的,丰水期,湖面可于峡谷中向东延伸2公里多,上空常有鹰鹤翱翔,水面上时有鸳鸯、野鸭游弋,山中野草青青,景色非常优美,本来根据规划,我们要在红山湖南岸崖壁间修建约一公里的栈道,供游客步行穿越红山湖游览。但经地质专家考察,发现这一线临水的崖壁下,因湖水长期浸蚀,已相当酥软,有几段崖壁已出现裂缝,而且有下沉的趋势,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目前我们正在按照专家的意见编制方案,融开发和保护为一体。相信不久的将来,红山湖南岸崖壁间,会出现一条1000多米的古朴别致而又结实平安的栈道,蜿蜒曲折,别开生面,供游客们休憩观览。
但眼下为弥补以上缺憾,公司于红山湖添置了生态环保的电瓶船,大家乘船游览看长城,人与水鸟和谐共处,凉风习习,十分惬意。长城、断崖倩影,倒映水中,蓝天白云,映于水底,别有一番情趣。这种天人合一,历史文化和当今生态有机结合的塞上江南景观,实是不可多得,你会由衷地叹道:“不枉此行!”。
2.东河区红色旅游导游词 篇二
范双全: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中红色旅游日益受到青睐。红色旅游方兴未艾,逐步向构建产业化格局迈进。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及相关资源极其丰富。2005年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家单位联合公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全国红色经典景区名录》。在全国有红色景点数千处,其中湘赣闽、陕甘宁等红色旅游区12个,北京—遵化—乐亭—天津、张家界—桑植—永顺—吉首—铜仁线等30条精品线路和天安门广场、平津战役纪念馆、井冈山等123个经典景区。
几年来,中央和各省市县加大对红色景区、景点的投入,各红色景点的设施、环境极大改善,旅游人数逐年大幅上升。可喜的是,国外游客明显不断递增。
记者:红色旅游同样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华红旅国际投资集团有何构想?
范双全:红色资源不仅仅是物质资源,还有精神资源、文化资源;不仅各地要对本地资源进行整合,还要推进所有红色景区的资源整合。最近,我们两次组织全国的相关企业家和投资者到湖南张家界、江西井冈山进行红色旅游资源考察,大家对开发红色资源投资红色旅游有极大兴趣。
发展红色旅游应当注重综合效益,将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将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我们还将对其他十个红色旅游区进行考察,探索一条产业良性循环之路,最终,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红色旅游必须确立主题,突出特色。我们要把红色旅游做为系统工程来实施,建设精品工程、配套工程、保护工程、宣传工程、产业工程。形成从全国到省和地级市的红色旅游发展的大网络和大格局。
在景区的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转变观念,改革落后的管理体制,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各方面积极参与红色旅游的开发经营。
谈到可持续发展。一要对遗迹、文物等革命史迹按照旅游发展规律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和旅游景点、线路和景区的重组;二要以井冈山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为核心,对在精神内涵上与之具有共性的革命精神进行归类、提炼和升华。三要把资源保护与产品开发结合起来。
整合相关旅游资源。突出抓好红色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整合,形成红绿(生态旅游)结合、红黄(文物文化旅游)结合、红俗(民俗旅游)、红蓝(海滨旅游)结合,旅游区、旅游线、旅游点有机结合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实现红色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整合旅游要素资源。把旅游景点、旅游购物、旅行社及所有旅游要素整合起来,把红色旅游产业链做宽、做长、做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发展壮大红色旅游产业。
要实行区域大联合。要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红色旅游资源整合。把全国看成一个大系统,每个革命根据地所在区域为分支。统筹兼顾不同层级的区域旅游合作,共同促进红色旅游各种生产要素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上自由、合理流动。区域内、区域间必须加强营销上的联合、宣传上的合作、旅游营销人员培训上的交流、红色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整合,实现集聚效应。
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探索一条产业良性循环之路。努力实现极大的政治效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文化效益。
“红色旅游”是中国特色。要共护共享红色旅游主题品牌。严格控制相同题材和内容的项目,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庸俗化和过度商业化。防止以红色旅游的名义从事损害红色旅游形象的活动,保证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记者:红色旅游景区大多在老、少、边、穷地区,如何吸引游客吸引投资者?
范双全:是的。我国红色旅游产品过于单一且雷同,层次低,底子薄弱。特别是革命历史景点,模仿和抄袭盛行,缺乏特色,品牌意识淡漠,这些问题大多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由于对红色旅游项目设计重视程度不够、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加上经营理念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高素质管理人才缺乏等诸多因素,制约了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
所以,高度重视旅游项目的开发迫在眉睫。第一,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最终体现在旅游产品上,旅游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经济优势,与旅游产品开发合理与否密切相关。第二,稳中有增的客源是旅游企业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开发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主要载体。随着外资旅行社的进入,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谁能抢占市场的核心部分,关键在于旅游产品能否迎合游客的需要,能否打动游客的心。第三,随着人们对旅游产品需求出现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趋势,旅游产品设计开发要迎合这种趋势的变化,开发出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靠特色与内涵树立品牌,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因此,对于目前的市场状况,要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设计出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改变目前以观光旅游为主的市场状态,以迎合旅游者的多种需求,赢得游客、赢得市场,进而提高旅游活动的整体享受性。
要打造红色旅游精品。
怎样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根据现代旅游者的审美观念和消费心理,从挖掘内涵到展陈方式和表现手段,都进行一番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运用高科技手段,变单一的平面展示为平面、立体、动态、表演等各种形式相结合,使游客身临其境,见物、见人、见精神,提高观赏性、趣味性和可参与性。比如,井冈山推出的“当一天红军”的旅游系列活动,参观者穿红军军服、住红军屋、吃红军饭、唱红军歌、模仿红军练兵等。
运用网络营销策略,提高营运力度。电子商务的无边界性将打破现有旅游市场划分的壁垒,旅游客源市场将面临重组和再瓜分,最有实力的旅游电子商务供应将拥有最广泛的客源市场。现在大部分景区都采取此种营销策略,红色景区可建立自己的旅游网站,或联合几家景区合作建立共享网站,开发潜在客源。网站可以通过在线猜谜、红色旅游知识竞赛、专题活动题目有奖征集或有机地组合声音与图像等,使旅游产品更加有趣、真实、生动,吸引更多的浏览者。
记者:根据您刚才提到的旅游产业投资以外,中华红旅国际投资集团还介入了其他哪些相关产业?
3.东河区红色旅游导游词 篇三
【摘要】红色旅游是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成果。红色旅游是以党领导人民革命、改革、建设国家的历史作为主题开展的旅游活动,让人们在休闲旅游中接受教育,得到启发,寓教于乐,使干部群众们坚定对党的信任,坚定对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关键词】红色旅游;内涵;拓展;红色资源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在2000年江西省首先制定了“红色之旅”的线路,将“红色”同“旅游”相结合,在随后一年里,江西省“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宣传口号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红色旅游的热潮,江西瑞金、陕西延安、浙江嘉兴等地成为了旅游的热门。可以说,红色旅游是有利于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是利民、利党且利国的举措。
1.拓展红色旅游内容丰富红色旅游内涵的意义和作用
拓展红色旅游内容丰富红色旅游内涵有助于加强革命传统的教育,启发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对于培养、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现实意义以及深刻的历史意义。在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下,爱国主义的教育方式急需创新和改进。拓展红色旅游的内容,打造红色名片,以城市名片的方式将革命的历史、革命的精神、革命的传统向广大的人民群众传达,有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使爱国主义的教育形式多样化,增强教育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人民群众思想和道德素质,使人民群众的知识得到补充、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激励、思想得到启迪,能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充满信心,积极投入其中,发挥自己的力量。
拓展红色旅游内容,以打造红色名片的方式,充分利用红色革命的历史遗产,给予其管理和保护,能够保护、巩固红色思想的文化阵地,对于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推行健康向上的文化,抵制封建腐朽的文化,改变落后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拓展红色旅游内容,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新的增长点。在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旅游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旅游的产品和内容的消费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旅游行业需要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调整及完善,以达到人民群众对旅游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而红色旅游就是一项前景广阔的新兴项目。[2]
[1]2.红色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景点的规划和设计缺少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上级政策的刺激之下,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就盲目进行项目的开发,重复建设严重,造成大量的物力、人力的浪费,甚至破坏了一些红色旅游的资源。此外,一些红色旅游的景点中资源整合的效率较低、特色模糊、服务的产品单一。具体表现在,一些红色旅游景点的经营方式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物品、图片展示、遗址的参观,内容雷同,方式僵硬、单调;此外,一些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设计没有能够和本土的风土人情、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弱化了经济利用的价值。2.2利益驱使下造成红色旅游的乱象
在红色旅游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因为管理监督工作的不到位,一些红色景区发生了经营走样的问题。红色旅游的本意是将党领导人民在各历史时期留下印迹的标志物、纪念地为吸引点,将这些吸引点所承载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作为内涵,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与学习缅怀,实现身心放松、增长阅历、学习革命知识、振奋精神的旅游活动。但一些红色旅游景点受利益的驱使,违背了开展红色旅游的最初意图,为了哗众取宠招揽游客,将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进行改造,歪曲历史。这些行为容易误导青少年,使青少年不能正确的认识革命老区的历史,影响其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的形成,不利于其健康的发展。2.3红色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后
我国的红色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具有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贫困人口较多、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等特点,在红色景区中的直接表现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色旅游景区拉动周边经济发展的能力。因红色旅游具有微利性,在红色景点的开发及建设中政府是主要的资金来源,而红色旅游的高风险性令民间资本不敢将资金投入,造成红色旅游融资方式较少,严重缺乏建设资金。除此之外,红色旅游注重人文精神的宣传、传递和继承,并不能像度假旅游一般长时间的留住游客,增加收入,其独特的公益性质要求其不能有太高价的门票。一方面,红色景点难以实现自身的高收益,一方面难以吸引到资金进行再投资,这些都导致了红色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
2.4红色旅游的市场波动较大
红色旅游的发展有赖于政府政策的推动,政治色彩较为明显,红色旅游的市场需求部分是受到政治舆论的影响,因而,红色旅游的需求市场波动要比传统的旅游业大,周期性较强[5]
[4]
[3]。研究显示,红色旅游的市场需求波动表现为五年出现一个小高潮,十年出现一个中高潮,五十年、一百年出现一个大高潮的规律,一年之中,旅游接待的高潮主要是黄金周、纪念日前后。市场波动影响了红色旅游的稳定发展、持续发展,在一般人眼里,红色景区的作用是学习革命历史和感受革命精神,和其他的旅游景点相比较,红色景区不容易吸引到年轻的消费群体,满足其多样化的要求,使红色旅游的发展受到限制。此外,探险旅游、教育旅游、体育旅游、商务旅游等形式特殊的产品正在兴起,进一步限制了红色旅游发展的空间。3.拓展红色旅游内容丰富红色旅游内涵的建议 3.1增强红色旅游的时代性
随着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在党领导人民前行的道路上留下了越来越多的足迹,创造了越来多的丰硕成果,拓展红色旅游的内容应及时将这些资源加入到红色旅游的范畴之中,丰富红色旅游的体系。红色旅游的内容体系应包含:①以延安、韶山、遵义、西柏坡、井冈山等遗址为革命标志地的代表,表现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的奋斗历程。②以大庆油田、“两弹一星”等创业时期标志地为代表,表现党创造性地将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全面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艰苦奋斗的历程。③以东北老工业振兴基地、西部大开发、浦东新区的开发、深圳特区建设等改革开放时期代表标志地,表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人民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
在我国建设与发展的各个时期,党领导人民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孕育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从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到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再到奥运精神、救灾精神,这些事件形成了核心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发展红色旅游应该将党领导人民在各时期艰苦奋斗留下的印迹标志在中华大地之上,将这些宝贵的精神传达到各族人民心中,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升华,给予其新的内涵,使这些精神得以传承下去。3.2优化红色旅游的运行方式
(1)丰富红色旅游的项目,满足游客对其他旅游活动的需求。注重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和体验结合起来,增加红色旅游景点的趣味性。(2)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中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化技术,通过声、光、动画、雕塑、电影等表现手法和保护遗址、再现情景等手段重现历史,使其具有真实感,使展览将思想、教育、艺术、趣味完美结合起来,使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下升华思想、净化心灵,使红色旅游真正实现寓教于乐。(3)布设与完善景区广播网、监控系统、解说器、卫生设施、导引系统等设备,使景区的管理现代化、人性化,减少员工数量,方便游客游览,降低运营的成本,提高景区管理的效率。(4)围绕红色景区的特色,与地区特色相结合,挖掘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打破传统,创新思维,生产出受游客喜爱的有时代色彩与历史意义的纪念品,使游客购物的需求得以满足,增加红色景区的经济效益。(5)优化游览的路线,让游客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游览更多的项目,使效益最大化。加强景点间的联系,侧重精品路线的建构。(6)对景区的管理、业务流程重新整合、梳理,突出核心业务,非核心的部分可采取外包的形式,降低经营的成本,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7)改良讲解内容。在解说员进行讲解时,应根据旅游群体的不同对讲解的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当的讲解方式和语气进行讲解,在进行红色历史的讲述时,可适当地加入一些趣闻故事,将知识性、趣味性、严肃性结合起来,使革命传统的教育新颖有趣。4.讨论
当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状况良好,红色旅游的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都得到了成功体现。大部分的游客对红色景点中的展陈方式、讲解服务等总体的印象较好,通过红色旅游,大部分的游客均接受到了程度不同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并且表达了愿意再次参加红色旅游的愿望,其中也有不少青少年。这些情况说明了红色旅游在经过数年的经营和发展已被人们接受并且受欢迎程度较好,可见红色旅游已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实现了中央鼓励红色旅游发展的目的。在红色景区实行免费开放后,为了增加收入,各景区都积极创新,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了景区的发展,使游客受益。
综上所述,红色旅游的开展方向是正确的,发展情况是良好的。但红色旅游仍然需要坚持不断创新,创新方式主要表现为:不断拓展红色旅游的内容,使红色旅游具有现实感和时代性;不断进行红色旅游中精神财富的挖掘,丰富其思想内涵;不断创新服务的形式,使红色旅游具有吸引力;不断加强改革与创新的力度,使红色旅游有强大的发展后劲;不断加强教育的效果,使红色旅游发挥其社会效益。因此,需从内容、商品开发、市场营销、融资渠道、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实现红色旅游的生态、文化、政治、经济效益,确保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4.东河区红色旅游导游词 篇四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参观游览。
首先我代表韶山XX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X导或小X,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希望通过我的讲解使大家对韶山和毛主席能更多一些了解!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故居景区,大家右手边这栋青砖灰瓦的房子叫南岸私塾,建于清朝,原是邹姓人家的祠堂,它是毛主席小时侯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毛主席8岁开始读书,在韶山接受了6年的孔夫子教育,6年时间里换过7所私塾,毛主席在南岸学习了2年,南岸私塾是主席少时读过的私塾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旧址。
主席常念师恩同窗情,建国后还曾邀请过当年的老师同学少时的玩伴去北京做过客,并借此机会向老师同窗了解家乡的情况。费用开支用得可都是自己的稿费哦!
左边的池塘叫南岸塘,是主席少时游泳的地方,1963年11月郭沫若老先生参观韶山时,曾指着这口水塘风趣的说道:“主席是少时游池塘,青年游湘江,老年游长江啊!”主席一生中最喜欢的运动就是游泳,1966年7月16日,毛主席曾以73岁的高龄畅游长江1个多小时,游程近30华里。当年,因为主席的到来,使武汉的人民群众激动不已,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和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同游一条江,当时整个武汉都沸腾了,长江里都成了激情与欢乐的海洋,从此这一天成为了武汉人民游泳、横渡长江的纪念日。
这口小池塘叫荷花塘,夏秋两季,荷叶满塘,荷花盛开,非常漂亮,1993年为纪念主席诞辰100周年,中央电视台曾在这里举办了一场以“人间正道是沧桑”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晚会,由著名主持人倪萍和赵忠祥主持,当时是在池塘上搭建的舞台,以故居为背景演出的。当年彭丽媛、孙悦、阎维文等著名歌唱家都曾在这里深情献歌。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栋古朴的农舍就是毛主席故居,它位于韶山冲上屋场,它是一栋坐南朝北、土木结构的典型南方农舍,故居门临绿水、后依青山,成凹字型结构,当地老百姓称它为“一担柴式的房子”,因为它看起来像一根扁担挑着两捆柴。当年这里居住着两户人家,共有房屋19间,东边13间为主席家,西边5间为邻居家,中间的堂屋为两家共用。
1878年毛主席的曾祖父毛四端买下上屋场东边的5间半茅草房,1888年分家时,毛主席的祖父毛恩普分得上屋场的房子,于是由东茅塘迁到这里。经过毛家几代人几十年的改建和扩建,于1918年建成现状。毛主席在这里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于1910年离开韶山,外出求学,寻找革命的真理,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1929年国民党政府没收了这栋房子,房子遭到损坏,部分家具被劫走和遗失,解放后人民政府收回了房子并对它进行了多次修缮,基本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大家看到的这块“毛泽东同志故居”木匾是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 4月2日题写的。
现在我们来到了两家共用的堂屋。堂屋在农村是宴请客人,操办红白喜事的地方。这里的桌子、板凳和神龛都是原物。神龛是用于供奉祖宗牌位和神像的,1959年主席回
到故居时,一跨进门槛就看到了神龛,他风趣的对陪同人员说:“这是我小时候初一、十五工作的地方!”主席的母亲终身信佛,每到初一、十五就带着孩子们在这里烧香拜佛敬祖,主席受母亲的影响也曾在这里烧过香拜过佛,但后来随着知识的增长,主席越来越不相信神佛了,成为了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这是1959年主席回到阔别三十二年的故居与乡亲们亲切交谈时照的合影,中间这位是当时的公安部长罗瑞卿,左边的这位是当时的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1959年主席回到家乡,总共住了三天。除了探望乡梓,也有强烈的调查访问的目的,心情是很不平静的。还在长沙时,他就对负责安全工作的罗瑞卿约法三章:“
一、不要派干部去韶山,特别是不要拍公安人员去;
二、在行动上给予自由;
三、到了韶山要让我广泛接见群众。”在这3天里,他拜谒父母坟和宗祠,探望旧居和邻里,看望韶山学校的师生,到韶山水库游泳,宴请父老乡亲,赋诗抒怀„„,时时处处,桑梓之情溢于言表;他开展调查访问,召集座谈会,与陪同人员谈革命历史和读书方法,同乡亲们讨论水稻密植„„,桩桩件件,百姓冷暖总在心头。
接下来这一间是退堂屋,退堂屋就是“堂屋退后半间屋”的意思,主席小时候经常在这里帮助父母劳动,这个水桶是原物。这口灶是专门用来煮猪食的。
这间是厨房,请看这口灶,过去的灶多用泥砖砌成,故居复原陈列时,根据一些老人的回忆复制了这口灶,1959年主席回家时还饶有兴趣地观看了这口灶,故居工作人员随即问到:“主席,您看这口灶像不像原来的样子?”毛主席点点头说:“像还是像,就是现代化了一点!”主席所说的“现代化”是指有了水泥和石灰的成分。水缸和碗柜是原物。
这是火堂,用来烧柴取暖的,这个挂钩叫“炉膛钩”,可上下活动,是用来挂壶烧水或挂锅煮饭的,上面这个竹编,可放鱼、肉,利用下面的烟来熏制腊鱼、腊肉。1921年春主席回到韶山,曾在这里利用烤火的机会教育亲人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把全家亲人引上革命道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韶山共有革命烈士148名,主席一家为革命就牺牲了六位亲人!这样伟大的革命家庭、这样伟大的人民领袖难道不值得我们人民群众钦佩敬仰吗?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横屋,横屋是吃饭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餐厅,桌子是原物。1925年、1927年主席回韶山开展和考察农民运动时,召集党的干部、有经验的农民和农民骨干,在这里以打牌和下棋为掩护开调查会、宣传革命道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一些资料就是在这里收集、整理的,上面的燕子窝是复制的,在农村有燕子进家筑窝代表吉祥,寓意着:吉祥如意、风调雨顺。
这是主席父母亲卧室,1893年12月26日一代伟人毛主席就是诞生在这里。主席的父亲毛顺生生于1870年10月,是一位非常勤劳节俭、精明能干的农民。年青时因家境贫困,负债过多而外出当兵多年,回乡后在务农的同时还做谷米和生猪等生意,攒积钱财,还清父辈所欠债务,买田建房,家境逐渐好起来,1920年1月因患急性伤寒病去世,享年50岁。母亲文氏生于1867年,湖南湘乡人,在家中排行第七,人称文七妹,是一位勤劳善良、聪明贤惠的农家妇女,性情温和富有爱心,经常接济周围的乡亲,1919
年10月因患淋巴腺炎去世,享年52年。1959年主席回故居时望着父母的照片说道:“我长得还是挺像我母亲的”,“要是现在就好了,现在就不会过世的这么早了!”两位老人过世前后相隔不足一百天。这些家具大都是原物。
这是毛主席的卧室,这是主席和母亲及两个弟弟于1919年春在长沙的合影。当时主席在长沙工作,小弟毛泽覃在长沙读书,因母亲病重,大弟毛泽民送母亲到长沙治病,所以母子4人才有机会留下这唯一的一张合影,这也是主席母亲生平留下的唯一的一张照片,主席的母亲就是在这年10月去世的,这张珍贵的照片由于主席外婆家的珍藏,才得以保存下来。这是主席的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儿子岸英、岸青于1924年的合影。请看上面有个小阁楼,1925年中共韶山农村第一个党支部就是在这里成立的,1925年6月毛主席介绍毛新枚、李耿候、钟志申、庞叔侃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毛富轩担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后来这五个同志都为革命英勇牺牲了!中共韶山支部是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
这里是主席家放农具的地方,主席6岁开始参加劳动,13岁到15岁曾休学在家从事农业劳动,这里放的水车、石磨等都是原物。
这间小屋是碓屋,碓屋是将稻谷加工成大米的地方。里面有谷推子、碓、风车和米筛。1959年主席回故居时曾在这里亲自为罗瑞卿等陪同人员表演如何使用碓。
这是谷仓,遇上收成好的年份,全年最多能打粮食80余担,除自家用去30余担外,粮食还有剩余。
这里是牛栏。
这里是柴屋,主席小时候常常帮助家里放牛、割草、打柴、打来的柴就放在这里。
这间是主席的小弟毛泽覃的卧室,毛泽覃生于1905年,13岁随哥哥毛泽东到长沙读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政治和军事工作。曾任红军独立师师长,1935年在瑞金东部的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9岁,1973年邓小平同志来故居参观时曾深情的赞叹道:“毛泽覃是个好同志。”
现在来到的是毛泽民的卧室,大弟毛泽民生于1896年,性格和长相非常像他父亲,有经济头脑,很小的时候就能双手打算盘,1921年参加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从事党的经济和后勤工作。1931年在江西担任边区国民经济部部长,1932年担任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国家银行行长,他所采用的定期储蓄、活期储蓄和零存整取储蓄的三种储蓄方式,一直沿用至今。1938年去新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先后担任新疆财政厅代理厅长和民政厅厅长,1942年被国民党软禁,1943年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于新疆的迪化,也就是现在的乌鲁木齐,时年47岁。
走出故居,我们看到这有一个晒谷场。一年秋收,昏天黑地,暴雨即临。少年毛泽东赶在雨前帮助邻居毛四阿婆收藏稻谷,自家晒着的谷子却让暴雨给冲走了不少。父亲见此生气得直嚷嚷:你到底在哪家的炉锅里吃饭?
毛泽东想自家粮食年年吃不完,即便冲走一些也碍不了大事。邻居家的粮食本来就少,冲走了就必定挨饿。于是,他顶撞了父亲。父亲对儿子的强词夺理更加恼火,一边
骂一边追打儿子。毛泽东被追急了,纵身跳进南岸池塘里,不肯上岸。后来还是亲邻好友美言相劝,他才悻悻回家。
夜里,母亲疼爱儿子,却又拗不过固执的丈夫,便独自对着堂屋南墙的神龛默默许愿,希望儿子心平气和时能向父亲磕头认错,使父子俩和好如初。毛泽东却左右不肯答应。后来他见母亲许久还在伤心不语,他才很不情愿地跪下一只脚,诚恳而委屈地对母亲说:“这不是我的过,是娘你要我跪,我才跪。我跪下的这只脚是娘的,站着的是爹的。娘也处处心疼穷人,我只帮娘跪。”主席从小就对贫苦大众有着深深的了解,当他带领着千千万万贫苦的人民建设了新中国后,他依然没有改变少年时的那份对贫苦群众的关爱。
站在这个晒谷场上,我们可以看到下面有大片的良田,这些地都是主席少年时代耕种过的。1959年6月25日主席回到了故乡韶山,6月26日,他来到了故居,当主席看到这片熟悉的土地时,他和当地群众讨论起了水稻密植、伙食口粮等问题,并且走进了邻居李文贵的家,和他拉起了家常,问长问短,问寒问暖,问他田里的稻谷亩产多少斤。主席的到来,主席的和蔼可亲给乡亲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共和国的领袖就是这样的,一点也不会显摆他的身价,无论身处何处,心中想着装着的首先都是人民群众!
这不由让我想起早些天,习主席前往河北省调研指导这件事。7月11日,习主席到了西柏坡纪念馆,馆内的一块展板让习近平久久驻足,上面写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六条规定:
一、不做寿;
二、不送礼;
三、少敬酒;
四、少拍掌;
五、不以人名作地名;
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伫立展板前,习近平一一对照着说:“不做寿,这条做到了;不送礼,这个还有问题,所以反„四风‟要解决这个问题;少敬酒,现在公款吃喝得到遏制,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少拍掌,我们也提倡;不以人名命名地名,这一条坚持下来了;第六条,我们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之后又说,我们的党面临的“赶考”还远未结束。
又好比7月21日上午,总书记来到武汉考察,那天雨下得很大,积水没过了脚面。习总书记卷起裤腿,打着雨伞,来到考察地点了解情况。雨水打湿了他的衬衫,他却似乎浑然不知,也许有人会觉得一个国家领导人卷着裤腿,似乎有些 “不顾形象”,然而总书记对形象的理解却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干部的形象在于实干,在于真实。能够推动工作、能够深入实际,能够不畏困难、能够不矫揉造作,就是最有说服力、最有生命力、最有价值的干部形象。这也是对为民务实清廉作风最真实的实践。
朋友们,纵观建国以来这几十年的发展,由于党的正确领导,我们的祖国是真正做到了“保持了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啊!
故居参观结束了,请大家自由拍照合影,稍后我们继续参观下一景点。
铜像广场讲解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毛主席的家乡——美丽的韶山!我是韶山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小×,非常荣幸能够带领大家瞻仰参观毛主席故里,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来领略伟人故里的风光,追寻伟人成长的足迹,感怀伟人崇高的风范吧!
现在我们到达的是毛泽东广场,这是广场的入口处,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块大的景观文化石产自广东的英德,材质是黄石,石头上镌刻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几个红色大字,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题写的。从石头的形状来看,这个景观文化石像一只昂首的雄鸡,毛主席的诗词当中有一句:“雄鸡一唱天下白”,由此表达了我们家乡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缅怀和感恩之情!在石头的旁边有着一棵漂亮的迎客松,表达着韶山人民对各位到来的欢迎之意!“三分长相,七分想象”,大家也可以发挥一下想象,这棵迎客松是不是很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呢?与雄鸡石刚好构成了龙凤呈祥、吉祥如意、和谐韶山的美丽图景。
绕过雄鸡石我们来到了瞻仰大道,韶山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革命纪念地,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广场周围绿化区的植物是以“四季见红”来配置的,乔木,灌木相结合。整个广场的绿化配比是以本地植物为主,多种名贵树种错落有致穿插其间。毛泽东广场原名毛主席铜像广场,最早建于1993年,原有广场面积仅3970平方米。2008年,经中央批准,广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扩建,目前广场总用地达10.3万平方米。
大道两旁有对称的六处小景观石,分别题刻着毛主席一生众多杰出诗词作品中的代表作《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蝶恋花·答李淑一》、《卜算子·咏梅》、《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广场原名毛主席铜像广场,最早建于1993年,受当时环境条件所限,原有广场面积仅3970平方米。为了解决原有广场交通安全性不强,铜像中心性不强,纪念集会功能不强,周围绿地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在广场建成15年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扩建。整个改扩建工程是在2008年三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同意的。按照改扩建方案,韶山毛泽东广场在原有广场和绿化区域基础上新征用地31亩,使广场总用地达10.3万平方米。毛泽东主席的这尊铜像是在2008年的10月18日凌晨3时25分,从旧基座上被缓缓提起,30分钟后平稳地安放在新基座上,由原位向西南移动84、5米,逆时针转向59度,形成为东偏北51.5度。移位后的毛泽东铜像背靠韶峰,面向故居。而毛泽东广场的整个改扩建工程在2008年12月20日完工。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广场的纪念空间,这里的面积约5950平方米,长88米,与上一层的参观空间相差12级台阶。该区域主要供游客疏散、纪念活动、集会。
上面一层的参观空间面积约1700平方米,与瞻仰空间相差12级台阶,主要供游客留影及大型纪念活动的表演舞台使用。
现在我们来到的广场的瞻仰空间面积约1112平方米,铺地面积约885平方米。铜像三面环绕56株雪松,象征我国56个民族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形成厚实壮观的背景林
效果。该区域主要供游客鲜花、瞻仰,表达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思念之情。
大家现在看到的毛主席铜像是1993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的纪念毛泽东百周年诞辰重点献礼工程。主席身着中山装,手执文稿,左胸前挂着“主席”字样的出席证,目视东方,面带微笑,神采奕奕、巍然挺立,成功的再现了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光辉形象,铜像由著名雕塑大师、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雕塑家程允贤设计雕塑,历时120天,由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主席铜像重3.7吨,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10.1暗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更象征着主席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铜像褐红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镌刻着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五个贴金大字。
关于主席铜像社会上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想必大家以前也听到过一些吧!在此,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吧!
主席铜像于1993年12月6日运抵韶山,当时正值寒冬,凛冽的空气原本早已夺去花儿俏丽的容颜,可是那个冬天,人们却惊异的发现满山遍野的红杜鹃盛开了,满山的红色,给热闹的韶山冲增添了无限的喜庆。1993年12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主席铜像的揭幕仪式。也就是这一天,在场的人们亲眼目睹了日月同辉的奇观。甚至,还有人传说毛主席铜像在途经江西时,车子突然好像有灵性似的抛锚走不动了,江西老区的人民激动的用自己的感情这样理解的:“毛主席最早在江西拿起枪杆子闹革命,打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他老人家一定是想在这里住上一晚,看一看啊!”人们就是这样,把对主席的感情赋予世间的万事万物。从人们流露的情感之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毛主席是永远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的!
虽然毛主席离开我们已经这么多年了,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每天去到北京纪念堂瞻仰的人民群众络绎不绝,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每天来到韶山主席故里参观的人民群众接踵摩肩,这说明了什么?因为主席一生都是在为人民服务,一生中心里装着的都是“人民”二字,所以人民的心中也始终记住了这位人民的领袖!中国人民伟大的儿子——毛泽东!
大家看到主席铜像前的那些鲜花了吗?“永远怀念敬爱的毛主席”、“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人民群众献给主席的花篮上写满了这样的话语。正如沙洲坝老乡说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毛主席是伟大无私的,他的卓越领导使祖国有了今天的繁荣昌盛,也让我们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离不开毛主席及老一辈无产价级革命家的卓越贡献和艰苦奋斗,正所谓“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好时代,朋友们,我们在缅怀的同时,我们更应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增砖添瓦啊!做一个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好干部,做一个让干部放心的好群众!大家说是不是?
好,现在请大家随我拾阶而上,向主席他老人家献上我们崇高的敬意,深深地三鞠躬,然后按照我们韶山的习俗从左绕主席铜像一周,表达我们的敬仰之情。
毛泽东广场的参观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前往神秘的西方山洞——滴水洞游览参观!
滴水洞导游词
各位朋友:
欢迎大家来到韶山滴水洞参观。
滴水洞是湘中的旅游胜地,1966年毛泽东同志回到韶山时,在这里住了11天,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在一封信中说:“自从6月15日离开武林之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里住了十几天,消息不大灵通。28日来到白云黄鹤的地方,已有10多天了„„”
在这封信中提到的“西方的一个山洞”就是指滴水洞,后人也就称滴水洞为“西方山洞”。1986年,这里被湖南省委省政府辟为景区,1987年又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开放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2000余万人,胡锦涛、江泽民、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来过。
滴水洞名为“洞”,其实是一处幽深狭长的山谷,三面环山,东面为韶山水库,只有一条傍山公路与外界相通,由于地势高,不到谷口是很难发现谷内这一片天地的。
独特的地形地势,形成了滴水洞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据测试,山谷里冬温比外界高2-3度,夏温则要稍低,而且气温变化也远不如山外剧烈。有一批老干部在这里休养时写了一首诗:“天上广寒宫,人间滴水洞。住上二十天,老翁变顽童。”
自古以来,滴水洞就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不为外人所知晓。直到1966年,主席写下了那封信,外界才知道滴水洞的存在。滴水洞一直是特别警戒区,普通人士也只能望“洞”兴叹。1986年秋对外开放后,海内外游客才有机会尽情领略它的绝世姿容。
滴水洞步步有景,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门楼,由仿制的石钟乳构成,左傍山,右临水,顶覆碧萝,额上“滴水洞”三个朱红大字灵动飘逸,分外夺目,墙角的汉白玉碑刻是当代书法家李铎书写的赞颂滴水洞风光的《毛氏族谱·滴水洞》:“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
这里是著名的韶山水库,1959年和1966年,主席两次回韶山都在这里游泳。他的游泳技术很高,当时他对陪同游泳的运动员说:“你们的工作就是蛙泳、蝶泳、仰泳;我的工作就是立正、稍息、坐凳子、睡觉。”说完,他还即兴表演了这些动作,引得大家赞叹不已。
滴水洞工程和主席的1959年故乡行有密切关系。1959年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家乡,来到韶山水库游泳,面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深有感触,他无意地对身边的陪同、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周小舟说:“小舟,这地方不错,环境很好,适当建几间房子,中央领导开个会有休息的地方,另外给我搭两间茅草棚,我老了,退休了,就到这地方来养老”。周小舟把主席的话整理成报告,汇报给中南局书记陶铸,非常巧合的是,当时中南局刚好有个计划,就是在远离省会的地方修一些房屋,以供中南各省的领导休养,这样一来就和主席的提议不谋而合。1960年5月中旬,毛主席回湖南,与新任的省委书记张平化也再次提到说,韶山有个滴水洞,在那里修房子很好。张平化专程实地考察后也觉得这里是个既安静又安全的地方,环境幽静,地势隐秘,在山谷中盖房子,飞机也难
以侦察到。后来1960年下半年开始动工修建,1962年竣工,建造了一、二、三号楼。1966年6月18日到28日年主席回家乡就是在滴水洞一号楼住了11天。主席为何会提出想在滴水洞住?也许主席当时还有另外的一番用意吧,滴水洞远离省会长沙,位于普通的小山冲,领导们居住在这里更能接触到普通百姓群众,更能了解湖南农村的情况。
过门楼沿水库向内,行约300米,就到了名人留言碑廊。碑廊依山布列,长约100米,汇集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一些著名人士参观韶山时访韶的题词或题诗,这些题诗题词以真挚的感情赞美了韶山,歌颂了伟人。我们一路可以看到陈毅、叶剑英、董必武、聂荣臻、郭沫若、王任重、薄一波等老领导的手迹,这里有一块写着“我酷爱韶山”并附有俄文的,是毛主席的次子毛岸青的手迹。
您现在所看到的这个红色的房子就是三号楼,当时地方陪同及部队就是住在这里。现在大家见到的这栋外观古朴自然、青砖青瓦、呈“丁”字型的平房就是一号楼。一号楼地处滴水洞的中心位置,站在洞外很难看到他的全貌。他的建筑风格与北京中南海的怀仁堂相似。一号楼的大门原来是开在正南面的,后来为方便下雨时领导的小车可以直接开进来,就改为现在东西相向的对开门。
这是主席1959年回韶山时写的《七律·到韶山》,诗第一句中的“咒”字原为“哭”,当时的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建议改为“咒”,主席也因此幽默地称他为“半字之师”。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会议室。1966年6月26日,主席在这召开小型会议,听取了湖南省委、湘潭地委、县委以及韶山一些当地领导的工作汇报,老人家的和蔼幽默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参加会议的人都很拘谨,主席就指着中间的位子说:“中间的位子是留给你们父母官坐的,我坐边上就行了”。相信大家应该知道主席坐在哪吧?就是亮灯的那个,左数第四个座位。与会议室相连的是一个餐厅,中间可以用一道幕布隔开,这样就可以在餐厅里架设小型放映机,以对面的大白墙为屏幕放放新闻电影,组织干部群众学习。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多功能、综合型的会议室。两台空调是1990年添置的,其余的摆设大多是当年的原物。
一号楼是一栋仿俄式的建筑,两边是走廊,中间是房子,房子与房子之间又是相通的,与会议室相通的是主席的办公室。书架上的书是后来摆上去的,我们知道主席一生酷爱读书,他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他走到哪里,就把书带到哪里,当时他的行李中除一箱生活用品外,其余都是书。
办公桌上有“文房四宝”,其中最珍贵的就是这个菊花石砚台,菊花石产自湖南浏阳,经过人们的精心雕琢制成砚台。这是一张藤椅,其实当年为主席准备的是皮椅,老人家生活非常简朴,坐皮椅反而不习惯,工作人员就给换成了藤椅,因为是临时拿过来的,看上去小了点儿,但当年主席仍然将就使用。
接下来是主席的卧室,我们看到卧室里有沙发、躺椅,床头那个四方的小桌子,就是毛主席平常用餐的地方,有时主席也会邀请警卫员和他一起在这吃饭。主席工作起来经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有时甚至连饭菜也顾不上吃,就请警卫员冲杯麦片充饥,滴水洞的工作人员看了常常过意不去,毛主席却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们共
产党人就是要做难于做到的事。”
卧室里最显眼的要数这张大木床了,毛主席一生只睡木板床,这张床的宽度有1.9米,长度有2.9米,1/3甚至1/2处是用来放书的,除了宽大之外,这张床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倾斜的。为什么会是倾斜的呢?这也是为了便于主席躺在床上看书读报,因为晚年的主席患有支气管炎,这样倾斜着主席躺在上面会顺气些,有利身体。
副套间是为首长夫人准备的,当年主席回来时,江青并没有来,她也从未到过韶山,1963年,时任团中央书记兼湘潭地委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在这住了10多天。
这里是娱乐室,乒乓球台是原物,打打乒乓球是主席在繁忙的工作闲暇中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这个习惯始于延安。毛主席打球有一个特别的习惯,打球之前他会和警卫员将口袋装满乒乓球,打完一个掏一个,这样既可以免去捡球的麻烦,还可以保持运动的连续性,球打完了运动也就结束了。主席的球技不高,只会推挡,打出去的球力量也不够,所以当偶尔扣上一个球,他会高兴地笑上老半天。
大家知道吗?中美的建交就是源于这小小的乒乓球哦!1971年3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赛第一天,美国运动员科恩于忙乱中搭错了中国队的巴士,中国运动员庄则栋大胆的主动和他握手寒暄,并送他一块中国杭州织锦留作纪念。其后,毛泽东马上抓住了这一信息,亲自批准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3个月后,尼克松的特使基辛格秘访北京,为尼克松翌年访华之行铺平了道路,并由此打开了中美外交的大门。后来,人们以“小球推动大球”称颂毛主席的这一段外交逸话。
这两张照片是1966年主席离开滴水洞前和工作人员的合影,当时照完像后,主席还微笑的握住工作人员的手嘱咐道:“你要把房子管好啊,我还要回来的!”当大家邀请主席上车准备离开时,主席用小声但很清晰的声音说:“你们先走咯,我还要坐下子哒!”说完返回一号楼的客厅坐下。大家只是默默的站在他旁边,看着主席慢慢地喝完了茶,放下杯子,一个人喃喃自语:“还是要走啊,真是身不由己呀!”就这样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韶山去了武汉。在武汉住了一段时间给江青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到了“西方的一个山洞”。当时从武林(杭州的旧称)而来,后去往白云黄鹤的地方(武汉),因为韶山位于这两个城市的西方,而且滴水洞位于韶山西南部,当时是秘密回来,所以用了“西方的一个山洞”来代指这里。1976年,在主席生命的最后岁月,还仍以虚弱的声音向身边的工作人员传达想回韶山,滴水洞的工作人员无不激动异常,换好洁白的床褥,准备好主席爱吃的家乡土菜。然而,等来的却是万分哀痛的噩耗。
在墙上还有很多领导和外国宾客参观韶山的照片或题词,请大家浏览一下。我们继续参观。一号楼是双面走廊,既方便卫士站岗又防寒保暖。这一间是副套间的卫生间,里面的设备都是从前苏联运来的。这是主套间的卫生间,主席身高1·83米,浴缸加长加宽。睡衣是特意为主席准备的,但他一次也没穿过,当时穿的是一件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现在陈列在毛泽东纪念馆。主席当年在滴水洞深居简出,生活简朴,留下了许多佳话。
接下来我们参观70年代修建的防震室和防空洞。防震室可以防7、8级地震,80
年代张海迪在这住过一段时间,著名的《鸿雁快快飞》就是在这写成的。墙上的照片都是各级领导及社会名人、主席亲属来韶山的留影,我们可以浏览一下。
您看到的这间就是当时的餐厅,然而主席回乡期间从来没有在这个大餐厅里用过餐,每次用餐都是在卧室的小餐桌上,在滴水洞居住期间,主席的膳食是很简朴的,一般一天只吃两餐饭,早餐是下午1至2点,而晚餐是晚上11点左右。每餐不得超过四菜一汤,一个荤菜,一个半荤半素,两个素菜,一个汤,菜的分量要求尽量做少些够吃就好,绝对不允许浪费。当时湖南省委给主席安排了一位著名湘菜大师石荫祥,他珍藏着主席当年的一份菜谱,其中的菜全都是韶山的家常菜。让他至今难忘的一件事是,有次为主席送蘑菇菜时,发现里面有一条虫,他赶紧转身,想回厨房另换一盘,不料被主席发现了,他既惭愧又担心,然而主席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朗声笑着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虫子说明没毒,可以吃,不用换。”主席的胸怀和理解,让他万分感动。主席不光给他解了围,同时也让他明白了做事一定要细心细致,精益求精的道理。
防空洞是70年代由“欧阳海连”修建的。当时主席提出:我们要“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防空洞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修建的。防空洞里共有三道铁门,可以防空、防原子弹冲击波、防核辐射,两侧墙壁上有隔音防潮设备,吸音效果非常好。防空洞长约100米,出了防空洞,滴水洞一号楼的参观就结束了。
我们看到的右边的这栋两层的房子就是二号楼了,二号楼由当时随行的中央及省里领导住,老百姓称它为“部长楼”。
沿着二号楼后山的栈道往上就到了虎歇坪,这是是滴水洞的最高峰,几十年前常有老虎在此休息,因此而得的“虎歇坪”这个名字。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国民党与韶山人民之间对主席家的祖坟进行的一场挖坟与护坟的运动,使得这个地方名气大增。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采取“农村包围城市”和“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方针,革命形式如火如荼。当时的湖南省主席何健是个迷信大王,他估摸着:毛泽东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一定是祖坟葬得好,如果挖了毛泽东的祖坟,断了他家的龙脉,革命自然也就镇压下去了。当得知毛泽东祖父葬在“八仙吹萧”之地时,何健以为所料非虚,大喜过望,立即派匪兵赶来韶山挖坟,当匪兵半夜里气喘吁吁地爬上虎歇坪时,四下里劈里啪啦怪响一片。这响声是当地人们为了保护毛泽东的祖坟施出的妙计,匪兵却以为冲撞了神灵,个个心惊胆战,四散溃逃。等到何健再次派兵来挖坟时,人们已经将坟堆推平,墓碑藏好,并造了一座假墓。匪兵为了交差,胡乱挖了几处坟墓就走了。祖坟在人民群众的机智勇敢下得以保护,并于1987年得到修葺。这个故事充分说明革命是人心所向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人民群众的心中还有一条龙脉是国民党人所挖不断的!
5.红色旅游.四川 篇五
四川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红色文化与雄奇秀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巴蜀文化和绚丽的民族风情有机结合,交相辉映。全省红色旅游形成“长征丰碑、伟人故里、川陕苏区”三大红色旅游板块,此次宣传月也正是依此进行展示。
长征丰碑 精神永存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是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崇高理想、钢铁意志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向前的精神象征,是全党、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历时两年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三大主力红军在四川境内先后战斗、生活了一年零八个月,行程一万五千里,足迹遍及近70个县。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的壮举;会理、两河口、毛尔盖、巴西等重要会议;红军三大主力的两次胜利会师都发生在四川这块热血土地上。四川是长征经过地区最广、时间最长、最艰苦卓绝、最可歌可泣的省份。
伟人故里 传奇人生
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人杰地灵,不仅诞生了朱德、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孕育了郭沫若等革命文化战线上的旗手,培育了刘伯坚、江竹筠等一大批为革命英勇献身的英烈。
四川广安、南充、资阳、乐山等地,是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诞生地比较集中的区域。这些伟人、将帅和革命烈士的传奇人生和他们延续至今的“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精神,为四川力推的“将帅故里游”经典红色旅游线路提供了极好的旅游资源依托。
川陕苏区 巴山风雨
川北是红色方面军创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川陕苏区的中心地区,红军在这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苏维埃政权体系,制定了土地法大纲。
四川巴中、达州、广元、绵阳等川北地区是当年红四方面军战斗的主要地方。
6.让红色旅游“红”起来 篇六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国内不少旅游部门相继开展了“缅怀先辈业绩,继承革命传统”的红色旅游活动,把方兴未艾的红色旅游热推向了高潮。惠州市旅游部门也根据实际情况,抓住时机在市内推出四条红色旅游线路。据市旅游局资源与市场开发科余建成科长介绍,2011年惠州市红色旅游景点游客人数比2010年增长20%,有些景点参观人数成倍增长,仅七·一期间来中洞村参观的游客就有8000多人次,比2010年增长1倍以上。
红色旅游是一项新兴产业,大有可为。而要让红色旅游“红”起来,并使之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真正把精神的力量和市场的运作结合起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第一、要下大力做好历史文物的发掘、收集、保护和利用工作。目前,惠州市红色旅游景点确实存在文物较少、文物保护设备不足、历史内涵挖掘不够深等问题。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对历史文物的挖掘、整理,除了依靠当地老革命、老村民的力量外,也十分需要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等部门的介入和帮助。
第二、要加大对红色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的投入。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中洞、雁湖、白芒坑等老区村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有的通往景点的道路仍是凹凸不平的沙土路;有的革命遗址成为摇摇欲坠的危房;有的甚至剩下残墙颓瓦,令游人却步;有的放置文物的设施简陋,保护措施落后,损毁了文物,缩短了文物的寿命。
第三、要让红色旅游成为增加当地群众收入、发展老区经济的新增长点。作为一项文化产业,红色旅游应该同时具备增加群众收入、发展老区经济的功能。而目前的现状恰恰是制约了这一功能的发挥。一是挖掘不深,内涵不够丰富,留不住游客;二是形式单一,未能形成融观光、学习、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三是景点服务设施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我们想依靠红色旅游来增加村民收入,早日实现脱贫。而目前的红色旅游只是小打小闹,没有带来太大的经济效益。村里连一家像样的餐馆都没有,没有导游,没有山货一条街。希望政府在这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把红色旅游资源利用好,用旅游带旺其它产业。”中洞村支部书记邱影明的一番话,道出了老区干群的心声和企盼。
【东河区红色旅游导游词】推荐阅读:
东河中学廉政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09-13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工会09-24
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10-24
金口河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08-03
天河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