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课堂实录

2024-09-19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课堂实录(共10篇)

1.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课堂实录 篇一

《杠杆》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提出问题:“什么是杠杆?什么情况下使用能够得到巨大的力?”从而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并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随后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分析,总结出它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杠杆的定义,并介绍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接着通过让学生做实验研究杠杆规律,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生活中杠杆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但如何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根据实际需要,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杠杆还不清楚。故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让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但须说明的是,我校处在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知识和动手能力还有待于提高,为了减少探究活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教师应适时地给一些方向性的提示和指引。对通过实验得不出结论的学生,不要轻易否定他们的认知结果,要引导他们分析实验过程,找出错误所在或误差过大的原因。培养他们敢于认错、改错的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杠杆进行省力的操作。能够找出杠杆上的支点。能够分析阿基米德用杠杆撬起地球语言的原理。能够通过实验发现省力的原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留心周围事务,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教学重、难点】

研究杠杆的功能与作用。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实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铁棒,剪刀,开瓶器,镊子。

分组——尺子,硬币,橡皮。剪刀,开瓶器,镊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杠杆

(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2)讲解。(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

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

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

(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1)讨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

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①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杠杆尺左2格挂100g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提问:请同学指出这个杠杆上三点的位置?(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指名演示)②分组实验。

按教师演示的方法组装好杠杆后,学生在右侧1~5格处用力,使杠杆平衡,感觉一下用力有什么不同?

(1格处费力,2格处不费力,3~5格处省力。)

③谈话:为了更准确地测定出力的大小和杠杆省力的规律,我们在力点上悬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来测定力的大小。

讲解:距离按格记量,力的大小按钩码数量记量。按表中规定进行实验。演示1栏填表。

①分组实验(表中2~6栏)。②汇报实验结果。(填出演示记录表)(4)讨论。

①6次实验可分成哪三种类型?(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大组汇报)实验1、2: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3、4: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5、6: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②三组实验的结果:

实验1、2:重物(力)=拉力(不省力、不费力)实验3、4:重物(力)<拉力(费力)实验5、6:重物(力)>拉力(省力)

③根据以上的分析,谁能找出使用杠杆工作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组装好杠杆的方法,准确地测定出力的大小和杠杆省力的规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习惯。

3.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1)分组观察剪子。

思考:剪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剪子工作时力的关系。(2)分组观察镊子。

思考:镊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镊子工作时力的关系。(3)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

(三)布置作业

观察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三点,研究它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思考:为什么有的工具设计成费力的?

【板书设计】

杠杆

支点到力点比支点到重点长,省力 支点到力点比支点到重点短,费力

支点到力点比支点到重点一样长,不省力也不费力

【课堂检测】

1、一根棍子,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

2、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对杠杆用力的那点叫,承受重物的那点叫。

3、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2.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课堂实录 篇二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各小组将家中带来的各种工具,一一放在桌上,并简单介绍工具的名称及使用的方法。

师:现在我有一件事,想请同学们帮着做一做,请大家把各组桌上那块木板中的钉子拔出来,比一比哪一组最快?

生:行!

生:能不能用工具?

师:可以!

生:老师,我们把钉拔出来了!

师:好,最快,第一名。你们是怎样拔的?

生:我们用的是起钉锤。

师:你们是怎样使用起钉锤的?

生:老师,我们也拨出来了。

师:好的!第二名。

生:老师,我们也拨出来了。

师:好的!第三名。

生:老师,我们也成功了。

师:好的!第四,第五……

师:(走到还拨不出钉子的小组中启发)请你们再动脑筋,互相配合,再试试。

师:好!差不多我们各组都将钉从木板中拔出来了,最容易、最省力的拔钉方法是什么?

生:(齐)用起钉锤。

师:用起钉锤拔钉和其他方法有什么不同?说说起打锤拔钉时,力是怎样传递的。

生:起钉锤靠锤嘴钳住钉帽,锤身抵住木板,我们用力扳锤柄,钉子便很轻松地被拔出来了。

师:说得非常真切(利用多媒体播放拔钉分解慢动作)。

师:起钉锤是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那么杠杆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想说,但又怕说不准,跃跃欲说。)

师:最简单的杠杆就是一根撬棒。(多媒体播放)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重点,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力点。

师:杠杆有什么作用呢?

生:人们能用杠杆来撬重物。

师:好处是什么?

生:能省力?

师:是吗?一定省力?那么会不会反过来不省力呢?

生:可能有的?

师:好的,今天这一课我们就着重来研究杠杆在怎样的情况下省力?在怎样的情况下不省力,反而费力?在怎样的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多媒体播放)师:同学们,课文第40页和41页有两个关于研究杠杆的实验方案:(l)假如给你一根结实的棒和一个可以移动的支点,你能通过“角力比赛”自己来发现杠杆的秘密吗?

(2)运用二年级曾学过的《平衡架》一课,借助平衡架通过“挂钩码”来发现杠杆的秘密。

师:各小组可以选择实验方案中的一两种或者自己创造新的方式自行研究。(教师巡视,别指导及进一步渲染研究气氛)

生:老师,我们的杠杆弯了,快断了。

师:这根不锈钢管壁太薄不耐压,好,用我为大家准备的自来水管。你们组谁的力气最大?(教师参与其中一组的实验研究活动)

生:他,大个子。

师:是吗?你们都没有他的力气大?

生:是的!

师:那么,都不敢和他角力比赛。

生:不敢!

师:不敢?想法利用杠杆原理也不行吗?

生:是啊!可以巧用杠杆嘛。大个子,让我移动一下支点,再跟你比。(一学生将支点移到靠近大个子一端,结果胜了大个子)

师:好啊!你的力气怎么变“大”了。

师:(指一弱小女同学)给你一个优先移动支点权,你敢和大个子角力吗?生:敢!

师:好,试试。

师:反过来,移动支点优先权,得给大个子一回,但他一个人得与你们3人“角力比赛”……(在巡视中,看到有几个小组“挂钩码”时,分别在支点的左右各个格上挂若干个钩码再比较,显得复杂化……)

师:同学们,为了容易寻找杠杆的秘密,我们可以先研究简单一点的情况,先研究在支点左右两边的某一个格上挂若干个钩码的情况。例如:将这4个一串钩码看作重物,把它挂在左边的第一格处。那么我们在支点的右边需要多少个力的钩码才能拉平,甚至反胜。(边演示,边讲述)

生:我可以用相同的4个一串钩码的力,挂在支点右边第一个格处,就可以了。(学生实验演示)

师:好的,为什么?

生:我用3个钩码就可以,你看,我把3个钩码挂在第2个格,或者第3格上,一下子就“反胜了”。(学生实验演示)

师:好的,你比她更聪明,少用钩码,实际上就是少用力,而且很轻松的“反胜”。

生:老师,我只需一个钩码就能达到了。(边说边迫不及待地演示)师:好的,真了不起,真了不起。

师:(面对全班)同学们,刚才第8小组,他们创造了只用一个钩码的力,就把平衡架拉平了。你们能行吗?为了更便于比较,我们就看将平衡架拉平,至少需要多少力就行了,暂不研究“反胜”因为反胜的力量比较起来较复杂,好吗?生:行。

生:我用一个钩码的力挂在右边第4个格上。

生:我用2个钩码,可以挂在右边的第2个格上。

师:假如将左边的“重物”代表的钩码移动至左边第2格处,我们在右边要用多少力才能使平衡架保持平衡,有多少种方法?请继续研究。

师:同学们,各小组研究热火朝天,并都发现了不少杠杆的秘密,下面请各组演示交流,让大家共享研究成果。哪一组首先汇报交流?

生:我们发现,角力比赛,一个人可胜过一个组。

师:真的吗?上讲台来试试,请最后一组4个大个男同学前来应战。生:我将把支点移至靠近对方一端,然后再比。

师:好!我做裁判,按你的说法移动支点。(将支点移至靠近4人小组的一边)

生:要把支点移至离对方近,而离自己远。(比赛开始结果一个人胜了4人)师:同学们,一个人胜4个人还不算棒,棒的是谁能用一个手指的力,就胜过对方4个人的力。谁能这样做。

生:我行。

师:好,请上台,当然,“支点”可以听你的话。

生:将支点移至对方刚好放手的地方(也就是离对方近得不能再近的地方,离自己远得不能再远的地方)。

师:开始,成功了。(全班学生频频点头、喝采)

师:有更棒的吗?有能胜过全班所有的同学甚至包括在场听课老师的人吗?

生:有!

师:好,请说说,你的方法,当然可以允许你提出更多的要求。

生:我要求水管更长一点。

师:为什么?

生:这样支点在我这一边就更长了,因为支点离我越长,我就越省力。师:他的设想能成功吗?

生:能。

师;同学们,关于杠杆,早在二千多年前有一位科学家曾夸下海口……生:是阿基米德,他说只要给他一根结实而长长的棒和一个支点,就能把

地球也撬起来。

师:对,同学们,我们从理论上评价阿基米德能成功吗?

生:能。

师:道理是什么?

生:杠杆越长越省力。

师:同学们,我们发现了杠杆能省力的道理,可杠杆有没有不省力,相反费力的情况,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呢?

生:有,只是支点离自己近,而离对方远的情况下,会费力。支点在中间,大家一样长的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

师:同学们,在“角力比赛”中真发现了杠杆不少的秘密,研究很成功。那么按课文提示进行“平衡架”实验研究的小组也来交流一下好吗?也可以借用“多媒体计算机”上的示意图和表格。

生:我们组在研究中发现,当支点左边第2格上挂一串2个钩码时,要保持平衡,可以①在支点右边第一格处挂4个钩码才行;②在支点右边第2格,只要挂2个钩码就行了;③在支点右边第4格处只要挂1个钩码就成功。

生:我们组发现中发现,在支点两边只要“格数x钩码数是相等的”就能保持平衡。例如左边第2格处挂2个钩码,它们的乘积是(2X2=4)在支点的右边只要格数与钩码数的乘积也等于4,那么就能将杠杆拉起并保持平衡,因此在右边第4个格处,挂1个钩码就行了。

师:好!真是了不起的发现。我们已把初中物理课要学习的任务提前完成了。同学们,他们组的发现是否正确。让我们再来通过实践检验一下。

师:假如左边第2格处,挂4个钩码,要把它拉起来保持平衡,右边应怎么办?也可以先用计算的方法进行推测,然后实验证明。

生:有4种情况都能成功:①在第一格处挂8个钩码;②在第二格处挂4个钩码;③在第四格处挂2个钩码;④如果允许的话在第8格处只要挂1个钩码就行了。

师:他们说的方法我们都实验过了吗?正确吗?

生:我们做过了,是正确的。

师:关于第8格上挂1个钩码也试过了?

生:尽管没试,但我们相信是对的。

师:好,为什么这样自信呢?这就是发现规律后运用规律,搞科学就需要这样运用科学规律,认识自然,解释自然……

师:从以上的实验中,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杠杆的原理。那么你能用杠杆的原理来分析课一开始“用起钉锤拔钉为什么省力”的问题吗?

生:起钉锤的锤钳很短,锤柄很长,锤抵着木块处就是个支点,它只是把一根笔直的杠杆折了一下,但还是杠杆。我们用力在很长的锤柄处就省力多了,因此很容易把钉子拔起。

师:好的,分析得十分精采。

师:起钉锤的杠杆原理找到了,但“老虎钳”呢?它为什么能轻松地夹断铁丝,它应用了什么原理?

生:也是应用了“杠杆原理”。它的支点在中心上,老虎钳柄长嘴短,也就是钳铁丝处离支点近,而用力处离支点远,因此是个省力杠杆。

师:好,分析得有道理,看这个工具是否应用了杠杆原理?(实物)镊子,是否应用了了杠杆原理、怎样的情况?

生:镊子是杠杆但不省力,因为它的重点离支点远,反而力点离支点近,是个费力杠杆。

师:既然是个费为杠杆,人们为什么还要制造它、应用它。

生:有好处,用它可以拔刺或者夹起细小的东西,有的虽然省力,比如钳子,拔刺就不方便了。

师:有道理,它却实是个费力的杠杆,但它可以省距离使工作方便。师:今天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了杠杆原理。运用杠杆原理来分析某一工具,关键是先……

生:先找支点。

3.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课堂实录 篇三

师: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是出去游玩的好日子,呼吸一下大自然新鲜的空气,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高明的作者在游览后所记述的游览经过能让人如同亲游,甚至胜过亲游。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遍览祖国八方后写下了不朽之作《徐霞客游记》,读后让人尽览山川之神奇、壮丽。我们怎样才能像徐霞客这样更好地把自己游览的经过告诉别人,让别人一起感受你游览的快乐和收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习怍4、学写游览记。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跟随例文去游览一下“中华一绝”——龟山汉墓。

师:同学们默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生:文章是按照顺序来写的。

师:具体是什么顺序?你能从文中找出表示方位表化的词句吗?

生:文章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我找到的句子有:(步入南面的甬道……穿过甬道,我们来到墓室……走进北甬道,导游让我们注意石壁下端的石槽……)

师:作者是把参观过程中的见闻事无巨细的描述出来的吗?

生:不是,作者只重点写了甬道、歌舞厅、排水沟。

师:是呀,这样写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那作者又是如何抓住重点写具体的呢?我们以第三段为例来看一看,同学们重点关注一下红字部分。

生:作者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这样就让我们能更清楚的知道墓室有多大。

师:你真会学习!不仅说出了方法还说出了这样写的好处。

生:作者还运用了比喻句,让我们仿佛也看到了歌舞厅的样子,好象身临其境一般。

师:这是个高明的作者,你是个高明的读者!

生:我还发现作者既有详写,也有略写。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

师:具体说说,哪是点,哪是面?

生:歌舞厅是点,马厩、兵器库、厨房、会客厅等是面。

师:除了作者运用的这些方法,我们在写文章中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生:拟人

生:排比

……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学习,知道了这篇游记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归纳板书……不但按照一定的顺序、层次清晰,而且能抓住重点写具体突出中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龟山汉墓固然是中华一绝,但我们周围也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谁来说说。

生:野生动物园

生:逍遥津

生:……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一起去.合肥海洋世界游览一番,去之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下任务:想一想:我们游览了哪些地方?哪个地方你最感兴趣?尝试着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学习例文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师:有的`同学非常会学习,已经在动笔记录了。的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师:谁来说说我们游览了哪些地方?

生:热带雨林 海底隧道 海豚馆 海洋十二生肖展缸 特色表演区

生:还有海底花园和精品鱼类馆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记录得真准确!

课件出示游览路线:(热带雨林 海底隧道 海底花园 海豚馆 海洋十二生肖展缸 精品鱼类馆 特色表演区等)

师:那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地方?你能试着把你所见、所闻、所感运用例文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生:

师:你能用上例文的方法吗?真好让我们很清楚你的游览顺序。

师:谁来评价一下。

生:他说的很完整。语言生动形象还用了比喻和列数字的方法。

师:如果把刚才同学们的话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文章。拿出习作草稿本,用笔记录本次游览中最精彩的一个片段吧。

师:“提笔即是练字时”注意写字姿势。有的同学真是下笔如有神,转眼就写了好几行。

生:读习作,

师:谁来评价一下。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师:其实刚刚我们几个同学写的片段连在一起加上开头结尾就是完整的一篇文章。谁来说说开头怎么写?

生:

师:结尾呢?

师:谁来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生:我们玩的很开心。

生:我们感受了海底世界的神奇。

生:我知道了写参观游记不仅要按游览顺序写还要抓住重点写具体,要有详有略。

4.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课堂实录 篇四

⑴让学生经历探索圆面积公式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⑵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流程:

一、初探新知

⑴分步出示例7。

⑵数出正方形的面积和1/4圆的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4×4=16平方厘米。

1/4圆的面积:学生先独立数,交流答案,有12,12.5,13三种;确定:边上的两个非常接近一格,就看作一格,学生再次数方格,答案是12.5平方厘米。全班又一次数方格,再次验证12.5平方厘米的准确性。

⑶计算圆的面积。

12.5×4=50平方厘米。

⑷研究圆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关系。

教师谈话:既然圆是由正方形的边长画出,那么就要研究圆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关系。

讨论: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⑸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⑹交流提升。

交流表格中填写的内容;

思考: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的面积等于半径乘半径乘3.1倍;圆的面积是半径乘半径的3.1倍。

转换再次理解:半径乘半径就是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半径乘半径。

二、再探新知。

⑴引发探究兴趣。

教师谈话:圆的面积等于半径乘半径乘3.1倍,这里的3.1倍是近似数,现在又有同学猜想这个倍数可能就是π。那么,需要思考其他计算圆面积的方法。

⑵回顾。

黑板上出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回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重点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理方法是“剪”,三角形面积的推理是“拼”。

⑶尝试。

“拼”:两个完全相同的圆试拼,行不通;

剪:出现二种情况,一是随意剪,二是平均分成8份或更多。

随意剪,马上剪,马上否定;平均分成8份或更多的,让学生剪。先平均分成二份,告诉学生研究数学从简单的开始,边剪边拼边研究才是研究数学的正确方法,拼--拼不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平均分成4份,再拼形成共识--象平行四边形;最后平均分成8份,一生演示到一半,学生已经清楚地感受到--更象平行四边形了。

⑷媒体演示。

媒体第一次演示:平均分成4份,拼成的图形有点像平行四边形;平均分成8份,拼成的图形像平行四边形;平均分成16份,拼成的图形更像平行四边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且像长方形了。

媒体第二次演示:重点观察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联系。

⑸推导公式。

生: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师:怎么表示?生:c÷2。师:还可以怎么表示?生1:πd÷2。生2:2πr÷2。生3:2πr÷2=πr。

比较选择:s=c÷2×r;  s=πd÷2×r;  s=πr×r.

学生们都选择了s=πr×r,教师引导学生说明选择的理由,并板书:s=πr2

三、应用新知。

⑴出示例9。

尝试解答,答题格式辅导。

5.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课堂实录 篇五

1、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2、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二、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实物,教师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长方体、正方体特征表格,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拿的这个盒子,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那么这个盒子的形状谁知道呢?(正方体)

师:真不错,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张图片,你能从中找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吗?(出示图片,指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生自由回答:大部分药盒是长方体,香皂包装盒是长方体,骰子是正方体,粉笔盒是正方体、讲台是长方体。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认识特征

1、师出示长方体模型。

师:(师拿模型)关于长方体,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长方体有平平的面。(师在黑板上课前画好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面)

师:再看一看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生:有一条边。

师:我们把两个面相交的这条边叫做棱。(板书:棱)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生:尖。(或点)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师:请同学们拿起自己准备的长方体,摸一摸它的面、棱、顶点。

学生按要求摸一摸。

2、师:下面我们就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自己数一数你手中的长方体有几个面?

生:长方体有6个面。

师:你们同意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1:我是转圈数,再数左、右两边的两个面,共6个面。

(边说边演示)

生2:我是按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顺序数的,共6个面。

(边说边演示)

师:她按上、下、前、后、左、右的顺序数,这样既不重复,也不容易漏数,这个方法不错,你们认为这些面有什么特征?

生可能回答:

生1:这6个面都是长方形。

生2: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

生3: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

生4: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

生5:老师,我和某某有不同的意见,我手中的长方体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师拿着展示)

师:也就是说长方体的6个面不一定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都是分别相对的,我们称它们为相对的面。那么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的大小是否真的相等呢?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单位,共同验证一下这些相对的面的大小是否真的相等呢?

学生同桌合作交流并集体汇报:

生1:我们是用尺子测量的,通过测量我们发现相对的面的长、宽、都相等,所以面积就相等。

生2:我们先在纸上描出底面的长方形,再把上面的长方形放在上面,发现两个长方形一样大。

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长方体相对的面是否相等。

师:我们也可以用剪的方法,就像这样(指课件)将各个面分开,然后看相对的面能否完全重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在课上完成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师用课件演示)

通过我们的共同验证,得出结论: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课件出示)

师:(师拿物体说)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长方体,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那么其他的四个长方形的面积就完全相等。也就是说一个长方体最少要有4个面是长方形的。

3、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长方体,它是用细棒和珠子做成的,数一数几颗珠子?

生: 8颗珠子。

师:这些珠子就是长方体的(顶点)

师:那么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生:长方体有8个顶点。

师:(课件)长方体三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一共有8个顶点。

师:再数一数这个长方体用了几根小棒?

生:用了12根小棒。

师:这些小棒就是长方体的(棱)

师:谁来说一下长方体有几条棱?

生:长方体有12条棱。

师: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点?

生1:这12条棱可以分成3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生2:这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

师指名一生到前面演示

(师用课件演示说明)

师:(结合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同一颜色的小棒方向都是一致的,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也可以把同一方向的棱归为一组,共有3个不同的方向,分为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

4、师: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当长方体所有棱的长度都相等时,它会变成什么图形?(正方体)(课件)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认真观察,根据长方体的特征,结合大屏幕上的问题,同桌合作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师出示课件)

学生观察,讨论。

5、师:谁来说一说正方体有哪些特征?

生1:正方体也有6个面,6个面都是正方形的。

生2:正方体所有的面完全相等,

生3:它有12条棱,所有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生4:有8个顶点。

师:同学们真聪明,下面咱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三)、总结归纳特征

1、师:刚才我们从面、棱、顶点等方面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整理一下,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填在课前老师发的表格中。

学生自主填,教师个别指导。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整理的表格给大家介绍一下?

指名汇报。(师指生用实物投影展示)

鼓励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大胆提出来。

2、师:老师也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整理在表格里了,仔细观察表格,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生1:它们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生2:正方体所有的面完全相等,而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等。

生3:正方体所有的棱的长度都相等,长方体的12条棱分成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

师:也就是说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体的所有特征,你觉得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

如果生说不出,师引导。

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如果用一个椭圆表示长方体,正方体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四)、认识棱的别名

师:通过刚才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的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现在,请一名同学来指一指相交于这个顶点的所有棱。

教师出示教具(框架),并指一顶点,学生指一指相交于这个顶点的所有棱。

请同学们观察相交于这个顶点(指图形上的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三条棱分别是每组棱中的1条。(师用课件演示)

师:好,观察得真仔细,为了区分不同长度的棱,人们又给了这3条棱分别起了不同的名字。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课件出示定义)

师:我们把横着的这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板书:长),把旁边这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宽(板书:宽),竖着的这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高(板书:高)。

师拿纸盒指另一个顶点,让学生指出它的长、宽、高。

师:请同学们把你的长方体平放在桌面上,像老师这样,先确定一个顶点,然后指一指它的长、宽、高(同桌第人指一次)

师:如果老师把这个纸盒竖起来,你还能指出它的长、宽、高吗?(让学生实际指一指。关注指得是否正确。)

师:我们不能根据棱的长短来判断长方体的长、宽、高,而要看它摆放的位置。长方体正对着我们这个面上横着的这条棱的长度是它的长,旁边这条棱的长度是它的宽,竖着的这条棱的长度是它的高。

师:长方体由于棱的长度不一样,我们给它们分别起了三个名字。正方体所有棱的长度都一样,还用起那么多的名字吗?

生:不用。

师:对!不用了。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都叫做正方体的棱长。(出示)(板书:棱长)

(五)、巩固应用

1.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同来到智慧城堡,开始我们的闯关游戏。先来看第一关,这一关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课件出示)

学生同桌合作完成后汇报。

2、师:同学们真棒,动手能力都很强,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关(课件)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3、师:最后一关,同学们有信心闯关成功吗?(有)(课件)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交流。

生1:图1这个长方体的长是4cm,宽是2cm,高也是2cm。

生2:图2这个长方体的长是2cm,宽是2cm,高3cm。

(六)、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勤观察、多思考,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6.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篇六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编写人员:

第一单元: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学校 陈建秋 第二单元: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一街小学北校区 乔R 第三单元:浙江省上虞市实验小学 章兴波 第四单元:湖北省丹江口市张家营小学 余 涛

2008年2月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沉和浮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 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液体的热胀冷缩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热是怎样传递的

传热比赛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时间在流逝

太阳钟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机械摆钟

摆的研究

做一个钟摆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昼夜交替现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证明地球在自转

谁先迎来黎明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 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识与智能: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

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说明: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度的切小,因为一旦切分的过小,会出现浮

在水面上的情况,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学,会改变活动探究的方向,建议回避。)

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补充:这里也可以用质量来概括,即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质量减轻,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

7、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8、小结:

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板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块 沉

木块 浮

塑料块 浮

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材料收集:

用小袋子把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装好,并补充大小

轻重相近的萝卜、橡皮各一,以便下节课各组实验使用。

教学后记: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识与智能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3、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说明:两次排列,隐含着如何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作为下面活动的契引,故不专门安排记录单,仅用实物演示的方法完成,其中表示沉浮可在排列后把浮的物体位置上移沉的物体位置下移即可。)

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

2、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让学生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建议:为了减少教师准备材料的辛苦,此活动也可以只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套材料,分小球类和立方体类,在完成自己组的实验后可以跟其他小组进行交换,既可提高活动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

第()小组 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

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

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

4、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第一层次: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第二层次;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第三层次: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5、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三、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

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

第()小组 说明:沙子数量可用无、一点点、较多、装满来表述,也可以用占瓶子体积的大致分数来说明。最后一列给学有余力的小组作其他状态研究,比如教材第6面的中间“浮在水中”(即悬浮)状态。

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改变了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

4、学生尝试用这个实验结论去分析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材第6面的灰色文字: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5、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

板书设计: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球的沉浮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立方体的沉浮控制变量

小瓶子的沉浮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 潜水艇 应用沉浮原理

教学后记: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识与智能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

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平。)

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

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教材第8面)

3、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

4、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 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船浮在水面上 排开的水量很大 教学后记:

4、造一艘小船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过程与方法:

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教学重点】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教学难点】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制作多媒体。学生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1、谈话导入: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

4、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序号和船名,再挑选几个同学作为记录员和监督员,由教师统一放垫圈的个数,每个组只有一次机会,提醒放的时候动作要轻,垫圈在船体里的分布尽量均匀,一开始可以先统一多放几个,然后再逐个增加,及时记录各组的小船的载重量(以沉下时小船里的垫圈个数减1作为小船的载重量)。

5、让几个装载量比较大的小组上台介绍经验。

二、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

1、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2、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3、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三、造个性船:

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

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

一、准备

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 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

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 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我的小船有哪些特点?

我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交流:我的或同学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拓展活动:

进行一次个性船展示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板书设计:

4、造一艘小船

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造个性船

《我的造船计划》

一、准备

二、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 越容易浮 装载量增大

教学后记:

5、浮力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一:精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等物体。小组实验二: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细线,记录表(教材13面)。

小组实验三:在实验二的材料基础上,补充二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记录表(教材14面)。

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浮力:

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浮力。

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

4、出示教科书12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设计说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课开始的基础。教师要提供一些能浮的物品,让学生感受,为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打下基础。)

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页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3、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

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表(自重: 牛顿)

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

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

3、让学生把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浮力大于重力)板书设计:

5、浮力

浮力

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 浮力等于重力

教学后记: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钩码、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或砖块、细线、记录表(教材15面和16面)。

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2、联系生活情形,并进行推测。如果学生找不到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可以出示一个系有细线的钩码,让每组学生把钩码浸人水中,体验一下钩码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你有什么感受说明钩码受到了水的浮力?

3、手的感觉是不太准的,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呢? 小组讨论设计验证方法,特别要求把自己的方法用图示画出来。交流学生的设计计划,并按照计划验证,汇报结果。

二、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2、测量钩码分别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

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发现:一个下沉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记录表

4、分别测量大、中、小三块石块完全浸人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5、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们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联系。

6、分析两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规律。(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三、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1、概括: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参照教科书第12页的示意图,试着用物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来解释沉浮的原因,并配合用公式表示物体沉浮的原因。(具体见教师用书)

板书设计: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浮力小于重力 下沉 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 教学后记: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教学难点】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味精水。

小组实验:每组一个马铃薯、酒精灯、不锈钢调羹2个、浓盐水、40克食盐、40克白糖、2只烧杯、一根筷子。

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马铃薯的沉浮:

1、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

(2)把马铃薯轻轻放人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

(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

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

2、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先指导加热的方法,然后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液滴加热:各取一滴液体来观察一下:把液体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加热后,其中一个不锈钢调羹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白色颗粒物。)

3、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2、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 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提示:这里不要学生一下子把全部食盐倒人杯中,如果这样,学生就探索不到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了。并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学生在调制的过程中,一次次地加盐,马铃薯没有立即浮起来,当食盐溶液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浮起来。)

实验记录

3、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用同样方法,制作一杯糖水进行检验,或者制作更多的溶液进行检验。(设计目的:不局限于用食盐做实验,调制不同的液体来检验学生的猜想,这样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4、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四、阅读资料:

阅读本课的资料,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液滴加热 调制液体

观察—发现—推测—验证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后记: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智能:

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糖水、酒精、量筒、天平。

课型与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1、讨论: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下沉,在有的液体中上浮,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

2、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3、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4、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

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学生原来的推测。(建议:在这个分组实验中,测量钩码在酒精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活动,只要有一个小组完成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实验材料,又不影响验证的结果。)

二、推测与验证:

1、思考: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影响马铃薯浮力大小的原因是什么?

2、从马铃薯和液体的重量去比较会有什么结果?比较重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要在同体积的情况下比较重量。)

3、推测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重量是否相同,进一步推测与同体积的马铃薯比较,重量是否相同。

4、如果要验证我们的推测,那么怎样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

5、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得出数据。

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

6、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知道马铃薯沉浮的秘密了吗?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三、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1、观察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判断塑料块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2、观察教科书第20页中间的2张图片,根据这些物体的沉浮关系,我们能判断这些物体的轻重吗?注意:判断轻重的前提条件是同体积。

四、沉浮原理的应用:

比重计的作用可以教师讲解为主,或者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

五、整个单元的总结:

这是对整个单元的科学概念的梳理和总结。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梳理,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梳理。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进行整理:

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沉浮现象?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

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石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木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有关)板书设计: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测力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热

1、热起来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过程与方法:

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教学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教学准备】温度计、毛巾、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板书课题:热起来了)师: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摩擦产生了热)

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板书时分四类板书

1、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

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

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

4、保温的)

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

师:分析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板书: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盖被子-----?

师: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

讨论汇报(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生热;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通过提出这样一个发散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会热起来,热的产生跟什么有关?在师生交流活动中,知道使身体热起来的一些方法,同时引出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问题。)

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

1、师: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说明什么?

2、学生交流。

3、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5、交流研究方法。

7.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课堂实录 篇七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三幅图片(课件)。

师:这是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时的情景,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这是2002年北大科考队和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的照片,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这是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前夕解体时的照片,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师:在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上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太多太多了,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伟大的悲剧》

[点评:三幅科学探索悲剧图片,简洁郑重语言解说,以此导入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 师:前面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下面请回忆一下课文内容,看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请大家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把各自概括的内容说给其他人听。(小组讨论)[点评:课文篇幅长,安排课前预习,亦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之一法。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既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合乎叙述类文体阅读规律。小组讨论交流方式,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思想。] 师:哪个小组交流完了?哪个小组先说说?

生(1):1912年以斯科特为首的探险队登上南极点,但却败给了阿蒙森。

生(2):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返回的途中,由于精神和物质的缺乏都遇难而死。生(3):阿蒙森和斯科特两队探险队进行角逐,阿蒙森胜利而返,斯科特一行在返回的途中遇难而死。

师:大家说得很好!我们能不能纵览全文,按照叙事的要素,更为精炼全面的总结呀? [点评:“按叙事要素”总结全文,正是此类文体阅读的特点,意在让学生依据文体规律阅读理解。依据文体特点,按照阅读规律,运用一定方法感受理解课文,此正是形成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师: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生(4):1912年。师:地点在哪里? 生(5):南极。

生(6):南极点探险返回途中。

师:这个同学说得更为具体准确。人物是谁呀?

生(7):斯科特、埃文斯、奥茨、威而逊、鲍尔斯。师:只用一个人名来指代人物群体应该怎么说呀? 生(8):斯科特等。

生(9):斯科特一行五人。

师:人数都能交待清楚,很具体。事件经过怎么概括呀? 生(10):返回途中死了。生(11):被冻、饿死了。

生(12):用“死了”一词不好,应该用“遇难”,这样能表达一种悼念感情。

师:这个同学真了不起,能考虑到在概括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如果要强化一下这种感情,前面还可以再加上一个词。

生(13):不幸遇难。加上“不幸”一词。[点评:推敲词语,准确表达意思,正是形成学生表达能力的必修功课。在课堂教学中一以贯之,能力培养扎实有效。]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连贯起来,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意思:本文讲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不幸遇难的过程。(屏幕显示确定的文章大意。)[点评:屏幕显示,既是为了加深印象,也是为了纠正不规范的表述。学生会在对照更改中形成准确表达的能力。] 师:下面请大家再读一读文章,看看文中哪处情节最让你感动和敬佩,并且说说你的理由。自己先阅读、寻找、思考,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小组讨论)

[点评:整体感知文章后,再切入内里,感受局部,亦是合乎认知规律的阅读程序。“哪处情节”、“最”,这样的要求把学生带入寻找和比较的思维活动;先独立做,后交流,是自主与合作的结合,使学生学习参与有深度和广度。] 师:小组交流完了?哪个小组能说说你们组深有同感的一处情节?

生(14):我们小组认为课本103页关于奥茨的那一段很感人,也很悲壮。师: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好吗? 生:(齐读)

师:在这一段中,“战栗”一词大家认为表现了什么?

生(15):对奥茨的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的敬佩,也含有悲痛和惋惜。师:是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奥茨这一出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什么呢? 生:(齐)死亡。

师:在奥茨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一种精神,是什么精神呢? 生(16):不畏惧死亡。生(17):为别人着想。

师:是的,这就是奥茨,选择了死亡的奥茨。选择了死也就是选择了让其他队员的生,也就是选择了高尚和尊严。

师:还有其他的情节让你感动和敬佩吗?

生(18):有。在101页关于威尔逊博士的一段。

师:大家看到这一段,这位同学能说说你们小组确定这一处的理由吗? 生(19):表现了威尔逊博士敢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这种精神很伟大。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20):从“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须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重的珍贵岩石样品。”可以看出。

师:说的很好。还有吗? 生(21):他有事业心。

师:说得很好,威尔逊博士是一个科学家,在他眼里,科学研究甚至高于生命。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一个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情节让你感动敬佩呢?

生(22):还有,我们小组找到了一个词语“骄傲”。在课本的103页上。我们小组认为这个词写出了他们面对死亡时的心情,表现出一种很了不起的精神。

师:哦!说得很有道理。从文章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斯科特和他的队员目前能有什么选择呢? 生(23):除了被冻死就是饿死。

师:也就是说,他们其实已经无可选择。结果只有一种,就是死亡。然而,他们在面对死亡时候的表现却是让人敬佩的。谁能说说他们有什么样的表现?给了你什么感受?

生(24):我认为他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不哀叹,十分可贵。生(25):我觉得他们在想,我们此行即便死去也无怨无悔。

师:说得都很好。确实,他们在死亡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从容和镇静,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精神的伟大,心里是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的,真的是太悲壮了。师:还有哪个小组要说一下你们找的感人情节?

生(26):在101页,斯科特一行明明知道失败却还为阿蒙森做证这一段。我们认为这一段很感人。

师:你们认为这体现了斯科特的什么精神? 生(27):体现了英国人的诚实守信。生(28):说明他们敢于面对失败。

师:是的,当斯科特一行面对失败,内心极度痛苦,但他们却依然敢于正视这一切,承认事实,这既体现了他们对待科学的求真求实态度,更表现出他们人格的高尚和伟大。生(29):我们小组还找到一处很悲壮让人感觉很心酸的情节。师:请说说看。

生(30):在课本的104页,斯科特临死前写日记的那一段。他将“我的妻子”划去,而改为“我的遗孀”。我们认为很让人感动。

师:好,请大家都来阅读这一段,自己来感受一下,然后小组内先交流一下再选代表起来回答。

生(31):我们觉得斯科特此时认为他注定要死去,要为科学献身了,所以把“我的妻子”改为“我的遗孀”。

生(32):斯科特很关心他的家人。

生(33):斯科特的日记对后人有借鉴意义。

生(34):我觉得体现了他的孤独,怀念家人和沮丧的心情。

师:我想不单单是沮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斯科特还活着,可他的妻子却注定要成为一个孤单的人,当他“悲伤地”“坚决地”划去“我的妻子”的时候,他的心情就是一种面对无可逃避的死亡的那种镇定。

师: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是很深刻的,对文中所写的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也是很准确的。综合刚才大家所说,我想这的确是一出人类科学探险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虽然这是一场悲剧,但在队员们的身上却展现出来的却是人类最为伟大的精神。文章所写正如标题所昭示的——这是一个“伟大的悲剧”。(展示课件)

师:可以说,斯科特一行是敢于挑战自然,挑战自我,勇于实现生命价值的勇士,他们是人类的英雄,他们在科学探索中所表现出的是我们整个人类勇于探索的伟大精神,是只有我们人类为了伟大的事业面对死亡才能够具有的一种伟大的精神,他们是人类最伟大的英雄![点评:学生发言踊跃,交流充分;教师及时肯定鼓励,适时点拨引导。如此,使得课堂学习既有内容理解的准确深刻,又有学生参与学习、能力训练的充分有效。教师语带情感的总结,既是文章深刻主题的揭示,也是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收束,是学生感性认识的理性升华。] 师:说到这儿,那么,同学们是否比以前更深刻的理解了“英雄”一词的含义了呢?能说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吗?

[点评: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深刻理性地认识理解更多的人和事,能够更好地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既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也是语文素质能力形成的内涵。由书本向学生的记忆,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执教者深邃的教育思想。] 生(35):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生(36):在前一阶段的“非典”防治中许多勇往直前的护士和医生。生(37):还有邱少云被火烧,一动不动的在草里爬着。生(38):在抗洪抢险中英勇献身的那些战士们。

生(39):杨立伟也是英雄。乘神州5号进入太空也是科学探索,而且他也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师:很好,大家都说得非常好!我们应该记住英雄们的名字,让他们成为我们心里的一个路标,一盏明灯,引导我们也能够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甚至是生命!这里,我想再引用美国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而发表的电视讲话里的一段话,来表达我们对英雄们的敬仰和哀悼: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课件展示)

茨威格《伟大的悲剧》,在我们的心里雕刻并矗立起了五位英雄的形象,他们的名字是: 斯科特 威尔逊 奥茨 埃文斯 鲍尔斯(课件展示)

师:请大家一起来读,让这些英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吧!生:(齐)斯科特,威尔逊,奥茨,埃文斯,鲍尔斯!

[点评:如此结尾,妙!屏幕显示,从视觉上强化学生的印象;齐声诵读,学生们的脑海里会一一映现英雄形象,耳边会回荡英雄们的名字。如此,英雄们的英雄壮举会久久震撼学生们的心灵,英雄的感染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师:好,谢谢同学们!谢谢大家!下课。

8.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八

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是在五年级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作为上一线索的延续,本册的主题确定为对“周围的和自身的观察、实践”,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他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交流与质疑”六个单元

2、全套教材的特点

(1)从问题入手

(2)强调秦立科学探究的过程

(3)重视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3、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内容结构:这套《科学》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体系,更强调科学概念结构化,把相关的科学概念重新组合在新的单元主题之下,如:“生命之源――水”、“土壤与生命”、“固体与液体”等,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和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

特点:从这套教材的“单元主题结构表”和“科学探究序列表”的图表中,您可以看出,我们这套教材以整体结构上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集中体现《课标》新理念,特别是引进了法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有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树的感觉饿。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机械的省力原理;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了解岩石与矿物的特征;知道大脑和神经是人的神经中枢。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说明机械省力的原因;能应用形状的特点设计简单的受力结构,如房子、桥梁等。能够解释人的神经反应过程。

5、单元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六个单元,分别是“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交流与质疑”。

第一单元采用总-分-合的思路进行建构。先总的介绍什么是机械,接下来是用四课的篇幅分别引导学生研究杠杆、斜面、轮轴和滑轮,最后,课文从自行车的链条传动引入机械传动装置,由力和能量的传递角度阐述机械是简单机械的组合,使学生获得对机械的一个整体认识。

第二单元就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上,通过“别有洞天”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学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同时通过学生寻找“形状与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围绕繁殖后代这个话题,比较全面地讨论了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繁殖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学生认识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牲,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第四单元的活动,试图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岩石的特征和矿物的性质,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和矿物的用途。并且通过对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的讨论,使学生知道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让学生懂得珍惜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护我们赖以自下而上的环境。

第五单元从趣味性、适合性、系统性、发展性、探究性几方面原则出发,再一次选择学生所熟悉的事物DD自己的身体作为研究对象,围绕本年级探究过程技能训练重点DD“交流与质疑“这条主线,安排大量的探究活动去体会、理解大脑的”指挥中心”作用,构建了本单元既符合生命科学的知识逻辑体系,又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广义地讲,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都是交流,不轻信、不盲从、不畏权、不满足现有状况与水平等等,都是质疑。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交流与质疑不仅是与探究相关联的活动与技能,还是完整的探究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价值取向与基本技能。

6、本册教材的`基础和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获得有关“运动和力”、“生物与环境”、“时间”和“地球运动”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过程与方法: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9.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课堂实录 篇九

本次科学期中考试试题有填空、选择、判断、简答题、实验共五个大题,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总体来看命题题量适度,难易适中,基本覆盖到所有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同时突出了实验教学的内容,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一、试卷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应考人数132人,参加考试人数132人。优秀率98%;及及格率100%,平均分96.2。从中可以看出:

1.各班平均分较高,班级与班级之间优秀率差异不大。

2.各班优秀率较高,而且高分较多。具体情况分析

一、填空题:全年级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很好,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填空,有部学生对知识可掌握摸糊,记忆方法有误,导致失分。

二、选择题: 该题出现错误较少,主要集中在5小题。

三、判断题:多数学生均能够准确判断,其中1、8出错较多。

四、简答题 简答题来源于课本,但是与生活练习较为紧密,有些同学理解但是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五、实验:在实验中部分同学丢分比较严重,其原因是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与书面 回答有些距离,语言叙述不够完整操作步骤有些混乱,实验的记录与结论总结的不够准确,是丢分的主要原因。原因分析:

1.部分学生平时态度不端正,对科学不重视。班级中一部分的学生上课十分积极,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把科学课当游戏课,上科学课的习惯十分不好。导致上课不认真,知识没掌握。

2.科学课让学生记和写的太少,学生虽然会讲了,但是却不会写。有些知识强调了很多次的还是记不住。

改进措施:

1、有意识地对学生强化如何答科学试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细致审题答题的好习惯。

2、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使学生能将所学自觉与生活、自然相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讲课中多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把我们的知识放回到学生熟悉的生 活中去,便于更好的掌握知识,并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3、新授完之后,有必要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系统的复习,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记忆,对操作的进一步熟练。但这一措施要在争取时间的基础上才可以实施。

4、课堂教学中,要采取一些方法,策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 效率。

5、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图片,音像资料等等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自己用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去用。

10.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课堂实录 篇十

用“直接尝试法”探究“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⑴媒体出示情境图。

⑵介绍解决方法。

生1:251.2÷3.14=80(米),因为c=πd,所以只要用周长除以3.14,就可以算出直径了。

生2: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X×3.14=251.2,然后解方程。

⑶沟通两种方法间的联系。

师生一起解方程:x=251.2÷3.14,x=80 。

观察解方程的第二步“x=251.2÷3.14”和算式“251.2÷3.14”比较,感悟算术方法解答和列方程解答相通的地方。

⑷联想。

想:算出圆的直径有什么价值。

可以算出半径,80÷2=40米;还可以算圆的面积;根据圆的直径找出圆心;画出圆。

二、多种练习,内化知识。

⑴独立完成试一试和练一练。

⑵解答练习十八第6题。

独立解答,班级交流。注重解答方法的思路交流和作业格式的指导。

⑶解答练习十八第8题。

学生解答中出现两种答案:一是21棵,二是22棵。引导学生画图验证,理解确认正确答案是22棵。

上一篇:古代进宫的礼仪规范标准下一篇:餐桌礼仪常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