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改论文

2024-07-02

数学教改论文(精选8篇)

1.数学教改论文 篇一

小学数学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藏龙小学 熊细桂

一学期即将过去,回顾几个月所走过的足迹,我校教研组在藏龙小学的宏观指引下,在校领导的正确组织下,在各位老师的大力合作下,我们围绕“创设有效情境导入新课的策略 ”这一主题进行了一学期的教研活动。我们从内心体会到课堂教学要体现“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必须从导入教学开始。著名老教师徐康赢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高超的教学导入艺术,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通向优良教学情境的开门钥匙,它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做好铺垫。因此在教研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出多种创设有效情境导入新课的方法,我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新课程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扎实的教研活动,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回顾如下。

一、抓常规工作的落实,每位教师心中有教研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学期我们根据学校的教研主题,认真学习其精神,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研计划,并通过教研日历的形式将计划细分,做到人人了解工作计划,个个知道自己常规工作。

课堂是老师的立身之地,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径。踏实有效地做好“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常规工作,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份内之事,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扎实做好“教学五环节”,尤其注重备课、上课、反思三环节。

1、以本为本,深入钻研教材。每一节课要精心备课,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疑点,精心地构思教学的五个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目的,选择有效情境导入新课,让孩子上课伊始就走进数学,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2、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能力

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充实调动学生积极性,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提倡老师在教学中运用绿色语言,让学生在温和、宁静的情感中学习,使学生喜欢上数学。

3、课后反思,受益无穷

每一节课后或者每一次听课之后,要有一个交流反思的时间。这有时比上一堂课带给教师的感受更多,我们教研组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每一次活动之后,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各位教师各抒己见,有争执,有交流并能及时反思,写好听课反思,我们更为关注课堂导入的方法是否恰到好处,是否抓住学生的心,这样可以更好提高自己。

4、共同合作,集思广益

一、新课标的备课量很大,所以集体的力量更重要,我们组以备课组为单位定时定期进行集体备课,重点研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策略。我们组6个人讨论教学中的一些导入问题,统一教学进度、教育目标、讨论最佳教学设计方案,反思教学得失。尽可能多地从网络上、书本上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各课资料,力争向每一个四十分钟的前五分要更高的质量。集体备课常规化,做到有中心议题,中心发言人,并记录汇总。

二、认真落实教研活动,确保教研圆满成功

1、理论学习是推动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

这一学期,我们进行《数学新课标》理论的再学习,重新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我们还一起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指导与训练》等,我们进行专题辅导,专题研讨,通过做读书笔记、心得的方式,让老师明确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策略,提升老师的理论水平;平时,我们还将《小学数学教师》等杂志上优秀文章摘录下来,装订,发给大家自学。理论的提升,促进大家理念的更新,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专题教研活动走理论联系实践的道路,为老师提供解决问题的钥匙

这一学期我们进行专题教研活动:对老师在教学中导入环节出现的集中问题进行研讨,集思广益,高效解决,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

3、扎实开展公开课教学,为教研提供了最好的范本

这一学期我们针对本教研主题开展了电教课和常态课教学,在公开课活动中,我们采用专题评课方法,大家以诚相待,就公开课中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力图通过研讨、示范,解决大家工作中的困惑,让课教的踏实、朴实,让学生学的扎实,真正学有所获,从而达到全面提升老师的业务素养的作用。

2.数学教改论文 篇二

一、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

人是知识的载体,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在进行基础教育知识的教学中, 必须注意知识整体的内部联系, 让学生注意把握知识的精髓, 领悟其中的规律和实质, 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的认识体系, 以促进各部分知识间的相互转化。同时, 又注意知识形成过程的重现, 而不仅仅是结论的教学。基础知识的形式过程无处不隐含着人们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和思考策略, 无处不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指南, 而这正是我们特别希望教给学生的东西, 另外, 还要注意优化教材内容结构和课堂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二、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

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注意面对和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将这些问题引入课堂。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形成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习惯。

第二, 重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 特别是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将会遇许多数学模型, 一次函数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模型等。教师传授这些内容时应注意再现模型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体会建模的一般思想方法, 引导学生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较复杂的问题。

第三, 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除与传统学科物理、化学的联系外, 还可以适当介绍数学在经济学、管理学、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第四, 重视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使用。现代技术日新月异, 培养学生的能力, 不仅仅教给学生传统的知识和技能, 还应教会学生掌握电脑等现代的工具和设施, 培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人才。

三、重塑教材观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 是老师教学的依据, 只有把教材及教法研究好, 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我对教材的看法是:犹如作文一样, 这是一个纲要, 丰富多彩的内容, 还需要当老师的去描绘。我的做法是:一不把知识点进行孤立;二不把教材结构看得一成不变;三不把教材看成一些数学知识的堆砌;四不把教材看成是束缚学生与老师的绳索。面对这些我做过大胆的尝试。在讲一个知识时我向前找它的出处, 向后找它的延伸, 有时为了把一个新知识讲深、讲透, 使学生意识到这一知识的重要性。我会把这一知识上塑到几百年、几千年的时代, 会渗透到高中、大学高科技领域, 会把教材的结构打乱。当然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力, 教会学生学数学, 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会一种数学思想, 并用这种数学的思想去伴随自己一生的生活和工作。至于第四我是这样想和做的, 在敢于挑战自我的同时, 要敢于挑战教材, 在师生之间要重新塑造出新的教材观。

3.初中数学教改浅议 篇三

一、教学思想上指导学生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度,都会产生各自相应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指导着我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育思想、教育体制的不同,教育出来的学生的思想品质、综合素质也不同。好的教育思想和体制就会培养出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反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可能成为歪才、庸才。如今,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人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终身教育指人一生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更新深化已学的知识,接受新事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这种新型的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新时期的教育思想理论要求每个教师要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活动,教师的职责是指导学生,使其对数学训练感兴趣,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及活动积极主动,明确学习数学的目标意义,要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也是终身受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来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再将教学各种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最终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这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并且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宗旨。教学的设计必须要把学生放在首位。每个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都是教学活动的受益者。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口味。目前,我国教育界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注重数学应用”。我们要在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入手,关注学生特点,设计出优秀的教学方案,采用“数学情况与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课堂教学要吸引学生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我们每项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学内容要吸引每一个学生。只有吸引住学生,才能把知识传授给他们。怎样才能吸引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参与呢?

1.课堂教学要“生活化”。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是为生活服务的,使学生把自己和数学都与生活联系起来。

2.课堂教学要“活动化”。新时代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即“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于学生,激励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亲自实践,大胆创新。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时,就让学生用折纸的方法折出这三条线。

3.课堂教学要“情感化”。情感是连接世界上一切心灵的纽带。教师要尊重学生,民主教学,与学生情感共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回答的问题,不管正确与否,都要给予恰当的评价,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四、因材施教要针对学生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针对其特点进行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必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一个优秀的教师,会用一千种方法教育一个学生;一个笨拙的教师,只会用一种方法去教育一千个学生。”确实,一个优秀的老师,会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去教导学生。班里的几十个学生是一个差异较大的群体。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异,尤其是对后进生。后进生因知识基础较差,他们会自暴自弃,老师要常鼓励他们,使他们对自己增强信心。教育学生时,教师要和藹可亲、孜孜不倦、循循善诱。

五、注意训练培养学生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做题速度和效果,平时就要给他们做一些练习题。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是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题。二是多鼓励和启发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观察,向多种思路发展。三是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多做数学习题,这是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项。当然,训练学生的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训练学生,要从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入手,也要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入手。通过训练,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自学能力。训练使学生体会到,学好数学对生活是多么有用。

4.农村小学数学教改路径浅析论文 篇四

部分教师缺少“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的编写内容,个别教师课课反思的编写不到位。有部分教案因照搬教学过程(引用优质教学资源偏多)而脱离本班(农村小学)教学实际,较少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设计环节。课堂练习设计的研究较肤浅,部分练习题缺乏筛选或精选程序,较少出现自己创造性改编的习题。优秀数学教案汇编的数量偏少,大部分出现“手抄稿优秀教案”现象。同时,教师对“概念”教学研究力度不到位,出现只重“结论”讲解,忽视“过程”探索的现象。如教学《角的分类》、“互为倒数”意义,学生主体地位落实不到位,出现“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思维、老师的操作代替学生的操作”,缺乏数学语言能力、数学思维分析能力、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对教材内容、编排意图研读不透,出现“知识传授没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知识应用没突破解题难点”,缺乏对知识理解、应用的深度与广度。课堂练习设计与训练不到位,出现练习设计不严密、练习训练不科学,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常规整改。

1加强备课管理,进一步优化备课环节。

各校要高度重视备课管理,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备课。加强“自主编写教案”的规范性管理,严格按照表格式教案簿(纸)备课格式要求撰写,每一位教师做到课课有一份完整自备教案,学校注意收集教师编写的优秀教案。加强“教学过程的撰写”的实效性管理,鼓励教师结合“优质教学资源”实行“二次备课”,做到“三个”结合,即优质教学资源与本班生源质量相结合,优质教学资源与自身教学风格相结合,优质教学资源与加工、改造、提升相结合,坚决杜绝抄袭他人教案现象。加强“课堂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充分体现“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实效性、过程性”的习题设计原则,并在教案中体现作业设计内容。加强“教学反思的撰写”研究,备注栏(教学随笔)侧重撰写教学设计意图,教学反思(教学后记)栏侧重撰写教学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设计”探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落实侧重于“传授”,“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侧重于“操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侧重于“体验”。加强“集体备课”有效性研讨,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作用,在自主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磨课),并把各类型教研活动的集体备课优秀教案以学期为单位汇编成册。备课可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教学理论与实践证明: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也是突出强调教师要有合作精神的一种表现。

2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

加强对教材内容、编排意图的解读,尤其是对新一轮《课程标准》的解读,准确把握与真正落实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加强教材教法的研究,妥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有效提高教学流程(各个环节)的教学效果。加强直观教学研究,提高教具、学具的利用率,适当增加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加强板书设计的研讨,提高板书“启发与引导、再现与回忆”功能。加强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重视错误资源的利用,不断在对比教学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加强练习训练的研究,练习题训练应体现层次性、过程性、多样性、挑战性原则。加强“探索知识过程”的教学研究,加大自主与合作探索知识过程的空间,加大思维、语言及实践操作训练力度。加强低年级组织教学管理,多运用教学评价激励机制,培养课前预习、敢提(答)问题、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加强创设和谐课堂氛围的研究。加强“课改理念”研究,注意渗透“县级管理课题”或“校级管理课题”理念,重视自主预习策略的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加强作业管理,进一步提高作业质量。

5.非重点高中数学教改的几点心得 篇五

非重点高中数学教改的几点心得

本文介绍笔者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和二十多年的.农村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探索、并对农村高中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数学学习心理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几点心得体会、认识和看法.

作 者:李树武 作者单位:甘肃省成县第三中学,甘肃成县,742508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G633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改 心得

6.教研教改课题 篇六

本学期音乐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定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音乐学科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人的性格。并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纲要》精神,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明确学校艺术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一、教育教学方面

对于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性,培养开朗活泼、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主动参与音乐实践。

二、抓好课题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要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扎扎实实搞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艺术学科的研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重视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业务和专业技能耐方面的提高与进修,抓好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组织并开展好学校“减负”以后的艺术类兴趣小组活动。

三、教学观念随教育教学需要改变、促使素质教育发展

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课堂教学已成为其重要环节,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主要凭借课堂教学来落实,要发挥音乐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研究音乐课堂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做到在音乐课中,给学生有意营造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无拘束的、自由的发展。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江湾中学音乐学科教研教改计划

江湾中学音体美组

7.对中职数学教改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篇七

一、强化初中基础数学内容的系统梳理与弱化中职学习任务的完成

据相关测试、调查统计, 中职的学生中, 约30%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或尚好, 约40%的学生存在明显的缺陷或不足, 约30%的学生缺乏起码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学习能力。其间差距之大令人吃惊, 且伴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 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与巨大基础差异相对应的是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及认识水平之间的差异, 很多同学“望数生畏”, 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齐加尼克现象突出。对此, 如果我们不给予高度关注, 而急于引入中职数学学习内容, 一味地为完成中职阶段学习任务而赶进度, 往往适得其反。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多数情况下, 提高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因此, 在中职教育的起始阶段, 适当降低教材的起点, 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复习初中基础数学内容, 不仅有利于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 还可以使他们在复习的成功体验中有效增强学习的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为整个中职阶段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事实上, 先研究适合于低水平学生发展的教材内容, 然后随着学生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扩充, 是国外数学教育中较为常见的原则之一。我们注意到职高新教材已注意了这方面的改革, 与传统教材相比, 新教材淡化了学科本位思想, 降低了教材的起点, 注意了初中与中职内容的衔接。

二、适度降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首先, 中职数学教学需要统一性的约束与考核。数学作为中职阶段教育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 对人的素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对后继学习的基础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 多年来, 我们统一规定了中职数学学习的内容。其次, 中职教育自身的特殊性, 需要我们关注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这是由于中职专业类型繁多, 不同专业对数学要求差别很大;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很不平衡, 起点高低跨度很大, 且非智力因素水平相差甚远;第三, 学生努力的目标也不尽相同, 有的立志于对口升学、继续深造;有的倾向于全面发展, 从事融智能与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就业;有的希望扬长避短, 从事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就业。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提高教学的成效。总之, 由于学生巨大的数学基础差异, 需要我们在统一性的基础上, 加强教学内容针对性的改革。我们将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基础的数学、实用的数学、发展的数学。基础的数学是中职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与内容, 是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要学习与掌握的最基本内容, 意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使统一要求最终得以落实。实用的数学是在完成基础的数学学习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就业方向学生的专业特点而选学的数学内容。实用的数学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强调实用性, 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应用。尽管在难度上高于基础的数学, 但由于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 强调学以致用, 故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 为学生所接受。发展的数学是在完成基础的数学学习内容的基础上, 学有余力的学生或有志对口升学的学生, 拓展、加深学习的数学内容, 意在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与数学学习能力, 为进入上一层学历学习作准备。这样, 整个中职数学在兼顾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针对性的基础上, 分成了两线三块。一条线是就业方向, 他们学习基础的数学与实用的数学。少数技能性较强的专业, 甚至可以只学基础的数学。另一条线是对口升学, 他们学习基础的数学与发展的数学。

三、淡化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与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由于教师自身的经历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 我们在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与应用性之间常常自觉与不自觉中重视或倾向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而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常常关注不够。其实对中职数学教育而言, 我们更需要关注后者。因为职高的培养目标是直接从事某一专业、工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其特点是直接面向社会, 而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职高数学教育中的数学化水平。长期以来, 我国数学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冲击与影响, 往往是掐头、去尾、烧中间, 而这种病态延伸到职高, 往往使职高数学教育面临中间烧不熟, 头尾难立足的尴尬局面。因此, 职高数学教育要摆脱困境, 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与束缚, 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 特别是围绕专业的相关应用。这样既可以扬长避短, 又可以通过学以致用, 使学生学有兴趣。事实上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改所极力倡导的。

四、淡化数学学习的结果与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数学教育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 重知识、轻实践, 重训练、轻能力, 这使得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学生雪上加霜, 没有过程的结果, 他们理解不了、接受不了;没有应用的知识, 他们缺乏兴趣、巩固不了。其实, 从普高到职高, 数学教育的功能已从“筛”变为“泵”, 已从以应试为主, 转变为以提高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为主。这就要求我们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 淡化数学学习的结果。首先, 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 可有效弥补中职学生数学基础的薄弱;其次, 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 便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有利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获得知识, 提高对一般规律的探究能力;第三, 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 便于更多的数学问题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使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第四, 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便于数学学习向数学活动转变, 有利于提高数学教育的实效性, 克服学生因基础薄弱而带来的心理障碍, 消除自卑心理, 重新确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事实上, 注重过程、淡化结果是很多国家数学教育的普遍的做法。如英国的数学教育, 从数学教材到教学活动的组织都突出学习过程, 注重学生的数学活动, 特别是探究活动。无论何种类型课, 很少是教师讲学生听, 而往往是教师与学生一道参与一系列活动, 如实验、游戏、讨论,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 获取知识。他们对知识点, 对各种数学结论包括公式、定理、法则等远远不及我国数学教学那么重视, 不仅数量少而且对于记忆的要求也不高,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GCSE考试, 许多基本公式, 都附在试题前给出, 他们更看重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对一般规律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当前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我们注意到与传统教材相比, 职高新教材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如新教材对“数学的内涵、外延”有较多篇幅的叙述 (注重了知识的发生过程) , 但落实到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 仍然是最基础的部分。

五、常规数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的区别化改革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考核下的常规数学教育模式, 且至今仍然沿用。而在当前多元智力理论的背景下, 这种模式存在明显的缺陷、不足, 甚至错误。根据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 人的智力有九种, 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这九种基本智力, 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智力弱项, 也有自己的智力强项, 数理智力因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加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导致了数学基础的巨大差距, 这方面, 中职的学生更为突出。如果我们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忽视这一巨大差距, 仍然沿用常规化教学, 势必事与愿违, 使更多中职教育的学生游离于数学学习之外。因此, 我们提出数学教育的区别化改革的设想。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不一等因素, 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关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教学, 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广泛参与教学过程, 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 不断享受数学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以求得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具体包含:建立区别化大纲 (从低到高来编制数学大纲、教学内容上实行层次组合、教学进度与课时计划允许弹性) , 制定区别化教学目标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教学要求) , 探求教学组织区别化策略 (量力而行, 实行提问、练习、作业层次化) , 实行教学评价区别化等。区别化教学改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 有了经常性的成功体验, 从而使他们学有乐趣、学有兴趣、学有成效。

应当看到:中职数学教学改革, 虽势在必行, 却任重道远。而笔者对这些热点问题的辨析, 将有助于我们理清改革的思路, 明确改革的方向。

摘要:当前, 中职数学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 因此, 中职数学教学改革已势在必然。本文通过五个方面对中职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解析与思考, 有助于我们理清改革的思路, 明确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改革,差异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桂林:西教育出版社, 2004.

[2]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8.高职院校民族预科数学教改初探 篇八

【关键词】民族预科 数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272-0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受教育程度都不一样,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已经走过了50个年头,在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民族预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近年来,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而众所周知,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数来自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不发达,信息相对闭塞的“少、边、穷”地区。经过—年的培养再输送到本科院校(或职业学院),这样民族预科教育就成为一座民族基础教育通向民族高等教育的桥梁,为发展高等教育发挥重要作用。民族预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定是“预科阶段安排教学时,要注意知识的衔接以及学习方法的适应性,力求使民族预科生顺利地过渡到高等教育阶段,并适应专业学习的要求。”因此,根据预科学生的特点和预科数学教学的特殊系,有必要深化数学教学改革。

一、预科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

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民族预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按照“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兼顾专业”的原则,预科数学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尽量突出重点。预科数学内容基本分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俩部分,总的说来是高中数学加上线性代数、高次方程、微积分的基础部分,职业学院的预科生是降分后录取的少数民族考生,明显的特点是数学基础差,他们入学时数学的均分为30分左右,普遍认为学数学没有用,对数学学习不重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语言沟通的不便,大多数预科生以前是用母语学习数学,进入预科班后各地老师都是用汉语讲授数学,学生们开始适应不了,往往先把汉语翻译成母语来理解知识,而翻译的困难在于意义的流失,即使是最直截了当的翻译,它的含义在不同的文化中也可能存在根本的差异,这就导致学生觉得数学难学,厌学。这样就根本没有发挥预科阶段学习数学的作用,预科阶段学习数学的目的主要是“补”与“预”,补充高中数学知识,提前学习一些与高等数学有关的内容,通过预科数学学习,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从高中数学到大学数学的衔接过渡的阶梯。

二、预科数学课程定位

普通职业学院的预科生的数学是一年,周学时是4学时,这样就出现了学制短,内容多,习题难度也大,对数学基础较差又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语言障碍的学生来说,教师根本完成不了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在加上大多数学生认为一年后不管数学成绩好与坏,都会分到不同的专业继续学习,所以上课听与不听无所谓,学与不学无所谓,这样就导致对数学不感兴趣,从而出现数学基础薄弱与数学学科的高要求相矛盾,

三、预科数学教学改革探索

1、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预科生入学时享受的特殊降分政策使学生的“优越感与自卑感”并存,再加上预科生大多来自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经济贫困的偏远地区,他们接触现代科技文明少,生活中少有数学的影子,没有生活体验,认为数学枯燥无味,再加上部分学生认为我来到职业学校,学好专业课就可以了,因此在预科数学的教学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预科数学和高中数学的不同以及预科数学和大学数学的关系,引导学生重视数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数学,理解数学源于生产、生活,而又高于现实,并能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去,同时数学能培养独立思考问题、逻辑推理的能力,对今后的个人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这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能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并处于最佳状态,顺利地接受各种信息,兴趣的衰减或丧失,会使数学教学事倍功半,教师也不能急于求成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应该抓住学生的每一次努力每一次进步,不断的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信心的丧失意味着心理的死亡!一定要激发学生的信心。

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满堂灌,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教师的讲解占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只是坐在教室里被动的听,只重视结果,工作量完成了,不重视过程,学生听懂听不懂漠不关心,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改变,充分挖掘课堂潜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宽松、创新的教学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另外,由于语言差别,有时候老师用汉语讲授课,学生们听不懂,这时候我们应发挥板书的作用,学生听课大部分是用视觉和听觉同时接受信息,教师应把讲解和板书密切配合、同步进行,提高听课效率和学习效率,另外讲课时尽量把文言句变成简单易懂的口语,例如“任意非负实数”改成“任意大于或等于零的实数”。

3、预科数学应分模块教学

现在职业学院预科数学都是一刀切,不管人学的基础水平和未来专业背景,都用统一的课本,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方法,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针对各自基础不同、未来所选专业不同,应进行分模块教学,因材施教。对于那些数学基础好,未来攻读专业理工特点突出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应开设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预科数学,同时对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数学理论、数学思维等数学素质均有较高的要求。这时我们讲授数学应降低高中知识内容,加强大学数学的内容;而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薄弱,未来攻读专业理工特点不突出的学生,这时讲授数学应注重对高中数学知识的补充,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巩固和加深,同时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克服厌学情绪,尽量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掌握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四、结束语

民族预科数学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民族预科生的综合科学素质,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数学和顺利完成理工专业学习打下坚定基础,从而有利于国家对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的培养,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大批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目前少数民族预科数学教学的研究还相当薄弱。

参考文献

[1]孙卫红.关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预科数学教材学习评价的调查重庆教育学院学保2004

[2]王勇兵.河北省少数民族预科生高等数学学习情况调查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09

上一篇:康复科述职报告下一篇:今天我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