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精选6篇)
1.资本论 篇一
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 笃信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学习《资本论》心得体会
第一次学习《资本论》的有关知识是在1993年刚入大学时,学校按照教学计划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学完后,十几岁懵懂少年,记得最深的是剩余价值理论,但是对我们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和美国、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我们是社会主义,人家是资本主义并不是那么清楚。按照同学们的话说,老师要我们相信我们就相信,是一种纯粹的听话式的“迷信”。时隔20年,在世界观、价值观得逐渐形成,思维方法、理解能力不断成熟的今天,来到省委党校再学《资本论》导读,得到了全新的洗礼,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充满了崇敬,也真正地理解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客观规律”。
一、《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充分体现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在批判继承中,马克思主义形成了自己的三个重要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哲学是基础,是人类的智慧之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资本论》三大崭新的因素是:剩余价值、劳动二重说、工资的本质。在《资本论》这部巨著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得到了集中的表现。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作了深刻分析,使政治经济学实现了
根本的革命,并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展示了马克思坚定的唯物主义战士的信念和信仰。《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马克思为了说明自己的方法,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摘引了俄国经济学家考夫曼对《资本论》方法论的评论,《资本论》的根本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资本论》之所以能够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就在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的运用。《资本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客观逻辑(关于客观对象自身发展辩证法的思想形式)和主观逻辑(关于思维自身的辩证法的思想形式)的统一,马克思将辩证法作为其逻辑和认识论的灵魂,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对一种具体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和一门具体科学(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仅使辩证法哲学得到充分而严格的验证,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
二、《资本论》是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教科书 《资本论》中没有商品经济概念,但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概念;《资本论》中没有市场经济的概念,但有交换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的概念。我感叹马克思的前瞻性,在140多年前,他已经看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和规律,他用最简单的叙述方法“使最枯燥无味的经济问题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至今他提出的十大基本理论仍然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科学先进的指导作用。《资本论》一个提出了十大基本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借贷资本和信用理论、地租理论和收入理论。时隔140年后的今天,《资本论》在理论上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仍然熠熠生辉。《资本论》虽然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规律的研究,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殊规律,但同时又阐明了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诸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价格运动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等,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论》蕴涵的关于金融、管理、财政、贸易、产权等方面的思想观点是当今发展马克思主义应用经济学的基础和出发点。《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交换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及其阶级利益关系的分析当中蕴含的利益关系学说,对于我们今天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关系状况、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性发展和完善都具有重大借鉴价值。这部倾注着马克思40年心血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不仅在思想理论上,而且在社会实践上,对全世界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三、《资本论》揭示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客观规律 剩余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包含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至第六篇中,中心是阐明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规律,构成了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的核心和基石。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8页)。这是这个绝对规律,必将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繁殖,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因为也就是资本家尽可能
多地剥削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中,对剩余价值的追逐是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在剩余价值的追逐和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作用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化,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必将灭亡。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稿中曾把人类社会形式划分为三大历史时期,并给予第二时期即商品经济社会以很高的评价,第二个阶段是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建立在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也就是说当前的社会正是商品经济社会,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的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区别,不在于价值是否增值,而在于这种价值增值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价值增值意味着以更少的劳动为人民生产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资本主义的价值增值意味着资本家更多地剥夺人民生产的财富据为己有。而社会发展历程中,资本主义社会中由资本家直接剥夺的财富在逐渐减少,反馈为人民生产的社会财富在逐渐增加。社会主义社会则正在充分发挥第二时期物质财务积累的作用,以期更好地实现价值快速增值反哺人民生产。因为,社会的发展正在向着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共同靠近,这样的融合和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篇二:《资本论》学习心得
《资本论》绝对剩余价值理论学习心得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是马克思耗费毕生心血所完成的鸿篇巨著。书中马克思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严谨的数学分析为手段,结合大量历史和现实数据与材料,系统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书中对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地位。因而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之作。自其问世两百多年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已大大深化。但是《资本论》对于资本主义运行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论断时至今日依旧闪耀着光辉。马克思是一位具有崇高历史使命感和深厚人文关怀的思想家,他出身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亲眼目睹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下所过的悲惨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同情,他受教育的经历以及自身努力勤奋的性格又赋予了他细致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厚实的学术积累。因此,纵观马克思整个学术研究生涯,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这两个核心。《资本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的鸿篇巨著,同样如此。马克思在完成唯物史观的探索之后,为进一步寻找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在“劳动的火焰”中萃取武器。他得到的武器就是剩余价值学说。本书的第三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全书非常重要的一章,在本章中马克思阐发了剩余价值的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剩余价值研究的理论前提 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研究的理论前提,这一思想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他认为,是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既构成了财富的物质内容,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随后亚当.斯密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采用了这种观点并对它进行了更加详细的阐发,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相当完备的价格理论。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从分工引出交换,再从交换引出价值并第一次明确使用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概念。亚当.斯密认为 “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但是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又是二元的。一方面,他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商品的价值决定于“获得它的辛苦与麻烦”;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商品价值“等于它使他们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或等于它所能购买到的“劳动的价值”。马克思继承了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思想中的科学成分并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他强调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具有巨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认为劳动在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中具有无可争辩的地位,揭示了劳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与条件。他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他看来,形成 价值的人类劳动不是一般的劳动,而是经过市场的选择被证明是社会所需要的、必要的劳动。因此,是社会必要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这种理论解释了商品生产过程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关系,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具备上述的前提,就可以考察工人劳动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同时,商品中包含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意味着商品的价值量可以根据它所包含的劳动时间来进行计算。这就为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提供了手段。
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全章脉络
马克思在全章的写作中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维方法,在探讨资本主义生产之前,首先着眼于一般性的人类劳动。“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然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需要三大要素: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首先,人类劳动不同于蜜蜂采蜜或者蚂蚁搬家等动物的本能活动。它受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控制,被意志驱使,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类活动。“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时就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成了房子。”劳动的第二个要素是劳动对象,马克思将劳动对象区分为天然形成的和后天改造的两种,那些“未经人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过劳动只是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比如土地,水等。另一种是已经经过人类劳动改造过了的劳动对象,马克思称之为原料。比如矿山中开采出来的矿石或者山林中砍伐的木材,这些都属于原料的范围。劳动对象的第三个要素是劳动资料。“劳动资料是
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到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资料是劳动者身体的延伸,与整个生产过程紧密相连,它的改造和进步是生产力发展最直接的标志。“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生产资料生产。”同时生产资料还反映了生产背后的社会关系,是“劳动借之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综合劳动的三大要素,劳动过程就可以抽象为人以一定的目的和意识为出发点,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产生使用价值的过程。在劳动过程中,马克思重点论述了原料和产品在多个劳动循环中的发展变化,为随后不变资本的研究埋下了伏笔。马克思认为在多个前后相连的劳动过程中,使用价值的角色是变化的。当一个使用价值作为产品推出劳动过程的时候,另一些使用价值,以前的劳动过程的产品(比如原料),则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劳动过程。同一个使用价值,既是这种劳动的产品,又是那种劳动的生产资料。比如车床是车床制造这个劳动过程的产品,同时又是制造其他机械的劳动资料。“所以,产品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同时还是劳动过程的条件。”“一个使用价值究竟表现为原料、劳动资料还是产品,完全取决于它在劳动过程中所起的特定的作用。”在新的劳动过程中,旧的劳动产品作为使用价值消失了,作为新的使用价值的新产品被消费掉了,但是它并不是完全消失,而是作为新的使用价值的一部分被保存下来。用一般劳动的要素来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会发现,资本主义的生产具备合目的性的特征,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生产,整个生产过程是资
本家意志的体现。资本家将他购买的生产资料加到同样是他付给工资的工人的劳动力上,并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归为己有,因此在资本家看来,“劳动过程只是在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商品。”“劳动过程是资本家购买的各种物之间的过程,是归他所有的各种物之间的过程。” 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绝不是为了生产使用价值,而是要获得商品的交换价值。他要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商品,还要保证这种商品的交换价值要大于他为生产这种商品所付出的用于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货币。因此,“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把货币转化为商品,把劳动力与生产要素结合到一起时,就把价值转化为资本,转化为可以增值的价值。马克思以棉花生产为例,通过大量计算,发现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并不单纯是生产过程,它同时也是价值增值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这个伴随着价值增值过程的生产过程主要是由工人来完成的,工人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不但有目的的把生产资料不断转移到新的使用价值上并保存下来,还时刻不断的在创造着新价值。“把新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上和把旧价值保存在产品中,是工人在同一时间达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从保存旧价值的角度上来说,工人通过劳动将制造旧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加入到新的产品当中去,“他通过自己的劳动加进价值??而是由于他的劳动是一般的抽象的社篇三:学习资本论的三点体会
学习“资本论对现代企业的启迪”的三点体会
以前读本科的时候,没有学习过资本论,只知道政治经济学中的许多知识是资本论中的理论。学习了梅教授的“资本论对现代企业的启迪”后,使我对资本论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资本论》是卡尔.马克思十九世纪中期的经济学著作,那时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中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许多弊端,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完成了他的《资本论》,他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并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将被新的经济体制取代。与马克思在世的时候相比,当今时代已经有了许多重大变化,有许多变化是马克思所未曾料到的。1880年6月27日马克思致纽文胡斯的信中曾明确地说:“在目前的条件下,《资本论》的第二册在德国不可能出版,这一点我很高兴,因为恰恰是在目前某些经济现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因而需要重新加以研究。”因而想在《资本论》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肯定是行不通的。学习《资本论》要注意学出新意。第一,要注意学出新的思维方式。学习《资本论》并不是让我们去死抠书本,把活的灵魂读僵了,而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符合逻辑规律的方式和方法。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先例可循,《资本论》为研究市场经济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有关经济规律运动的知识。下面就浅谈一下我学习梅教授的“资本论对现代企业的启迪”的三点体会:
1、资本论明确了企业领导者的职能:企业领导层应该把握企业生产经营战略大局,紧跟市场需求变化,适时调整生产方式。《资本论》原文: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这首先涉及因社会分工而孤立起来以致各自生产独立的商品,但又作为一个总过程的各阶段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些工业部门。
从这段原文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体会: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并发展下去,企业的经营方向与经营目标要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适时调整。现代企业要适应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需要拥有具备战略思维的领导层,由企业的领导层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把握市场发展状况,以市场为导向,生产能够获取利润的商品。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竞争者的技术革新情况,不断创新,降低产品成本,以期最大限度的盈利。
领导层的职责要从大局出发,抓大放小,任人唯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做一个有信誉、有魅力的管理者。领导有信誉、有魅力就会让员工对他们充满信任,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从而愿意在企业长期工作。可信赖的领导除了表现出富有才干,办事高效外,领导者个人的品质和诚实是必不可少的,即领导者要有言必行,行必果的信誉,以个人的品德魅力吸引人才;领导者要树立服务的意识,改变指挥、控制和利用人才的思维和行为,对所领导的人才尽可能地授权,给予必要的自主性,给予足够的信任,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才能。
2、资本论对现代企业聘用劳动者的要求: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有四历的劳动者并给其以相关的激励,才能使企业的货币更好地转化为资本,并保持资本的稳定性,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资本论》原文:要从商品的消费中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占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消费本身就是劳动的对象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样一种独特的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从这段原文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体会:要从商品的消费中取得价值,离不开劳动力的劳动耗费,只有通过劳动力的劳动,才能有效地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也是如此,现代企业中的劳动力可以分为不同层面,如: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从事管理劳动者的中层劳动者,从事研发的劳动者,从事销售的劳动者等等。不管是哪个层面的劳动者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与能力,胜任本职工作,才能使现代企业的货币更好地转化为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企业不仅仅需要有体力的劳动者,更需要有体力的劳动者能够有知识、有智力、有智慧,这样的劳动者可以称为现代企业急需的人力资本,或者说人才。拥有了
这样的企业人才,才能在领导层正确的战略决策下最大限度的使企业的货币更好地转化为资本,并保持资本的稳定性,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3、资本论揭示了商品经营的实质:重视商品经营活动,创建自已的品牌而非品名,实现资本经营目的。《资本论》原文:在商品生产中,使用价值绝不是本身受人喜爱的东西。在这里,所以要生产使用价值,是因为而且只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基质,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我们的资本家关注下述两点??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
从这段原文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体会:企业所有者追求的并非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通过商品使用价值交换得来的增值货币,或者说利润。要实现资本价值增值,获得利润,首先:要重视商品的经营活动,要生产出符合商品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或特殊属性的可用于交换的合格产品,配合现代企业有力的销售方式,使商品能在市场上得以销售并获利。其次:现代企业要注重商品的品牌建设,品牌的意义在于企业的骄傲与优势,当公司成立后,品牌力就因为服务或品质,形成无形的商业定位。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品牌的作用及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品牌是以产品为龙头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占有市场,获取最佳效益和良好信誉的有力保证与象征。企业只有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竞争市场上不败之地,实现商品经营的实质:利润最大化。
目前,我国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就要搞好现代企业建设,《资本论》揭示的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值得现代企业有选择地借鉴。篇四:资本论感想、收获
学习《资本论》的收获
《资本论》作为人类历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它从唯物史观出发,把人类通史涉及的世界,统一在自然物质之中;把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统一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之中;把人类的经济活动,统一在以人为主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社会生产方式之中;把社会的生产方式,统一在历史进程的不同利益阶层之中;把与人们主观世界相对应的客观物质、社会形态、生产方式以及作为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人类自身,统一在时间和空间的运动变化之中。《资本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统一在一起,从而把马克思观察世界的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统一在一起。《资本论》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为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平台。《资本论》作为论资的经济学著作,深刻地提示了资本经营活动规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运营资本提供了有效武器。《资本论》作为坚持在发展中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方法体系,还为我们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有资本理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1、关于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和求学精神。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是使人们发现新的知识,通向成功之路不可缺少的桥梁。《资本论》的学习告诉我们,要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学习和科研;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充分把握历史的、逻辑的统一。记得老师在一次考试中,发现了试卷中的某一道题值得商榷,便在题目上划了记号,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这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表现,这是不维书、不维上的表现,这是在通过自主学习,大胆提出独创性见解的表现。有的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书本上的知识,使大脑成为知识的仓库,而根本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这样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固然,对知识的记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对学和思的关系所做的极为精辟的论述。因此,对于我来说,《资本论》的学习最重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结论,也不应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应是一种思维的方式,一种学习的习惯和态度,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就是在学习一切有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求学精神。
2、关于劳动创造价值。在《资本论》的学习期间,其中一个具有讨论意义的是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学说。我们知道,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因此,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之一;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物质财富的生产的源泉是多元的;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的过程中具有贡献;需要保护和补偿使用价值的源泉,社会再生产应以使用价值源泉的再生产为前提。由于劳动的二重性,因此导致了商品的二重性,包括价值和使用价值。我们所说的由劳动创造的价值是指的商品的价值;商品有两重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仅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并不是商品,比如说空气,我们每天都在呼吸,具有使用价值,但是并没有人愿意为呼吸的空气支付货币。要成为商品,必须通过人们的劳动去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人类的劳动逐渐凝结到物品当中,逐渐具有了价值,也就成为了商品,所以说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至于怎样创造的,我们可以看看这个简单的例子:存在自然中的空气还没有加工成氧气之前是不具有价值的(你如果在危急的时候救治病人不会购买空气,而是会购买氧气),通过劳动者收取,加工等一系列过程,最终生成氧气,使其具备了价值,劳动者的劳动也就在这一个过程中凝结进去了。
关于剩余价值。在《资本论》的学习期间,其中一个重要理论就是剩余价值理论。牢牢把握好剩余价值的前提、过程、性质和方法,是学习好《资本论》思想精华的重要一环。我们知道,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繁荣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可见,剩余价值理论对于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脉络,以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剩余价值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指通过把工作日延长到超过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要在生产中创造出来,还要在流通过程中才能实现。经过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实现剩余价值。剩余的一部分转为投资,成为资本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资本家也分成三个集团: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除此以外,资本主义社会还有存在着大土地所有者,这几个剥削集团都是以剩余价值作为生存的基础的。剩余价值分配为产业资本家取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取得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取得利息,大土地所有者取得地租,这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可见,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发现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发展规律,为我们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支持。
关于资本家也劳动。在《资本论》的学习期间,老师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关于资本家是否也劳动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具有很高的讨论价值,也是我们学习好、理解好和领会好《资本论》的关键。马克思在谈到利息所反映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时,进一步阐述了生产劳动概念的扩大。他说:“生产过程同资本相分离,就是一般的劳动过程。因此,同资本所有者相区别的产业资本家,就不是表现为执行职能的资本,而是表现为甚至与资本无关的管理人员,表现为一般劳动过程的简单承担者,表现为劳动者,而是表现为雇佣劳动者。他创造剩余价值,不是因为他作为资本家进行劳动,而是因为除了他作为资本家的性质之外,他也进行劳动。”从马克思的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家在剥削工人的同
时,本身也作为一个劳动者参与劳动。对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首先,资本家具有监工劳动。监督和指挥的劳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劳动也是直接地和不可分离地同由一切结合的社会劳动交给单个人作为特殊劳动去完成的生产职能。正如马克思所说,“这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一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其次,资本家在雇佣职业经理人后也劳动。投资人即资本家对企业发展方向前瞻性的决策,对企业资源整合的战略性的决策,对上层管理人员聘任和调整的决策等,是职业经理人不可代替,也不能代替的。所以在雇用了职业经理之后,资本家还是需要进行劳动的。最后,资本家在企业生产运作的过程中,他不仅投入了直接的具体活劳动,而且还投入了承载直接具体活劳动的生命量。其劳动构成包括:
资本家的直接具体活劳动;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直接消耗占用的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的劳动;投入者直接消耗的劳动生命能量。读《资本论》心得体会
——有感于劳动价值论与和谐社会 摘 要: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是宣扬劳动创造财富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代表了公平公正,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谐社会;
通过一段时间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列经典名著之一《资本论》,我从中获益匪浅。《资本论》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宏篇。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等论著中,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要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必须认真攻读《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指出,劳动要成为价值实体,必须是有效劳动。“商品要成为价值,首先必须是效用;同样,劳动要被看作是抽象意义上人的力量、人类劳动的消耗,首先必须是有用劳动。”(《马恩全集》第23卷54页,7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劳动的有用性,一要体现在使用价值上,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要体现在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上,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使用价值是为社会和他人生产的,只有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有可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转化为社会劳动;三要体现在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在量上与社会需要相吻合上,如果生产的使用价值超过社会需要,就会出现生产过剩。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过剩商品其使用价值对社会来说是多余的,因此付出的劳动自然也是无效劳动。无效劳动不形成价值。在谈到商品价值时,马克思总是强调它是商品所包含(凝结)的抽象劳动,而不涉及生产商品时的具体活劳动耗费。马克思说了:“作为价值的上衣和麻布,不过是同种劳动的凝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8页。)“商品作为价值只是人类劳动的凝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页。)“这个价值本身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8页。)“当我们把商品看作价值时,我们是只把它们看作体现了的、凝固了的或所谓结晶了的社会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136页。)马克思在分析价值形成与价值增值过程时,从未只强调劳动一个因素。他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 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作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也是转移不变资本(即物质生产要素)价值的过程,没有不变资本,具体劳动无法进行;作为价值增值过程,是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形成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过程,没有可变资本(活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也无以形成。物质生产要素虽然不是价值的源泉,但它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物质生产要素是价值形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它,劳动者就不能创造价值。劳动只有与物质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进行现实的生产,才能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否则,什么都生产不出来。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马恩全集》第42卷92页人民出版社)由此可见,物质生产要素是将活劳动转化为物化劳动的物质媒介,没有它,抽象劳动无法凝结成价值。所以说,物质生产要素是价值形成的必要条件。
第二,物质生产要素本身的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物质生产要素不是价值源泉,但它本身是商品,有价值。它的价值通过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新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第三,不同的物质生产要素对劳动创造价值所起的作用不同。同样的劳动者,如果他们使用的劳动工具不同,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不同,创造的价值也不同。物质生产要素的先进程度要与劳动者的素质相适应,不是越先进越好。
第四,物质生产要素的优劣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从而影响企业利润或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固定资本的使用价值恰恰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必要劳动,增加相对剩余劳动,从而提高剩余价值。”(《马恩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80年版288 页)在劳动量不变或略有增加的情况下,使用机器可以比手工工具多创造出10倍、100倍、甚至千倍的物质产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列举了许多这样的实例,如走锭精纺机比手工工具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80倍,机器印制花布比手工印制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00倍,等等。(《马恩全集》第23卷429页,7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得到超额剩余价值;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企业可以得到相对剩余价值。而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就其源泉来说,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二、和谐社会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样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论也包括基本内容和展开内容,也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系统。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也应当“与时俱进”向前发展。一方面,和谐社会关于人与经济的全面和谐,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和谐 社会的建设,也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指导并不断发展与丰富其理论体系,二者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
(一)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以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含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首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所包含的价值决定和价值“转形”的辩证统一思想,要求我国现实经济中在个人收入分配上贯彻两个原则,即坚持和贯彻按照社会主体即劳动者的权益进行分配的原则和按照客体即资本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并且是前者制约后者。具体而言,劳动价值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便会产生了新的要求,即新价值是由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创造的;作为生产资料进入生产过程的物质资本,其价值是劳动者在以前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包括新、旧价值在内的社会价值是由广大社会劳动者创造的,他们是一切价值的唯一源泉和社会财富生产的主体。因而,从这一理论规定性中产生出的社会要求是:为了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能够保障和不断增进全体劳动群众而不只是以部分人的权益为根本,不能够使城乡普通劳动者只承担改革和发展的成本而难以分享改革和发展的利益,这样所构建起来的社会才能是和谐的。其次,劳动价值论是宣扬“以人为本”的理论。因此,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体现在我国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上,就要求改变一些地方单纯追求增长率的指导思想,而形成以“富民”为根本特征的新型战略指导思想。为此,要树立能够获得富民绩效的科学理念;要及时进行各种制度和机制的建设,加速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建立起新型的“统筹城乡、以城带乡、实现共同发展”的城乡发展新体制;要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就业,搞好广泛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改善和提升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二)坚持发展和辩证地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社会主义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并实行多要素参加收入分配的制度,这的确是马克思没有想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包括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私营经济的积极性,承认和保护资本等非活劳动要素的合法收入。但收入的合法性与收入的来源和性质不是一回事。私营企业主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取的利润,来源于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具有剥削性质,这是一切以资本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私有制经济的共性。不能说西方的或历史上的资本雇佣劳动关系有剥削,我国现阶段的资本雇佣劳动关系没有剥削,这是讲不通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只要商品经济存在,其基本理论就仍然适用,而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是商品经济下资本生产方式的实质。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总数已逾1.5亿。这1.5亿农民工所在企业,基本上是私营和外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企业主与雇工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雇佣劳动关系,体现在利益分配上,必然是企业主无偿占有雇工所生产的剩余产品,雇工所获取的只是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下,我们要坚持发展和辩证地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三)维护劳动力价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下,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维护劳动力价值,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具体而言,表现为如下方面: 第一、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必须从包括劳动(劳资)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内部而不是外部去寻求答案。劳资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最基本的、也是最大的和谐,我国现今的“劳资”关系不能再以“谁战胜谁”的思维方式来处理,但也必须正视。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部分采用的是资本生产方式,雇佣劳动恰恰包含着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那么剩余价值就一定是属于资本的,但社会主义可以利用公有制基本制度来调整劳资关系。
第二、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建立保障机制的过程中,要保证劳资关系的正常发展,使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得以实现。在劳资关系调整中,政府应当承担责任。政府的干预,不是行政式的,而是政策式的,即主要通过因势利导,培养企业主关注劳动力再生产的意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维护劳动者经济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第三、要维护和实现收入分配权利的公平正义,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收入分配是生产关系中最核心的权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除了获得生活必需品之外,还要不断改善和提高自己及其家庭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并将逐渐拥有财产,摆脱“无产”状态。
三、结束语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劳动价值论是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基石和支柱。根基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价值规律是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理论,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是配置生产要素分配比例的基础,它作用于经济运动的全部过程,既作用于微观,又作用于宏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与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并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深层次的理论支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资本论 篇二
1历史的演化
我们赖以生存的这颗星球已经46亿岁了。起初,它是一个死寂而荒无的世界。生命的出现大约在5亿年前。 随着寒武纪的到来,大量生命从原始海洋来到了陆地。大约1亿年前,恐龙诞生了。而哺乳动物的出现只有几千万年。由于自然选择的存在,生命完成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过程。然而你是否发现一个规律? 从时间上看,这不是加减法,也不是乘除法,而是数量级的关系。生命形式越发展到高端,发展的速度会越快,所经历的时间会越短。如果将整个生命过程压缩成一天的话,人类的出现只相当于这二十四小时中的最后一分钟。毕竟我们只有几百万岁。
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几百万年,人类却没有珍惜。因为绝大部分时间我们都耗费在原始森林里了。而真正社会的形成和文明的出现,只发生在最后的几万年里。
上帝是个忠实的造物者。当有一天,猴子发现自己的尾巴没了,并且可以直立行走的时候,人类诞生了。由于双手得到了解放,我们可以用它来创造更多的物资和工具。就这样,社会发展了。随后,我们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后来逐渐出现了铜器、铁器……
在原始社会中,没有阶级,也没有剥削和压迫。阶级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两种情况下不存在阶级。那就是当生产力水平处于最低下或是最高端的两个阶段。
原因很简单,当时人类还处于半饥饿状态。一个人的劳动所得还不足以支付一个人的全部支出。连他自己都没有多余的东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允许剥削。这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的。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积累财富。他们逐渐有了多余的产品。于是私有财产就这样形成了。对于一个人而言,生产是单一的,而需求是多样的。当一个生产盐的人需要铜的时候,他就用自己手中的盐去换取矿主手中的铜。然而正是他们这个不经意的举动,这两个人已经完成了经济发展中一次伟大的革命,那就是———交换。
交换是需要参照物的。一千克盐能换多少匹马? 一匹马又能换多少尺布? 哪一种商品是最基本的?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参照物。曾经我们用盐作为参照物。所有的商品都可以直接兑换成盐,然后再用盐去兑换其他的商品。后来,盐被黄金、白银和铜钱所取代。于是,一种新的金融工具诞生了。那就是———货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组合能力逐渐增强。起初,人的组成单位是家庭。后来,发展为氏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部落出现了。以至于最终产生了最强大的部落———国家。
由于不同部落之间的利益冲突,战争爆发了。战争的结果是,只有一个部落能够取胜。按照惯例,战败的一方一般均要被处以极刑。然而人类是智慧的,当他们发现这样做并不能得到任何好处的时候,他们会改变主意。因为有些战败者愿意为他们提供无偿的劳动。于是奴隶诞生了。奴隶就是这样炼成的。
当九个人创造的财富足以满足十个人需求的时候,有十分之一的人不需要付出劳动力也能够获得物资供给。于是劳动力就解放出来了。就像人类直立行走的时候,双手被解放出来一样。这十分之一的人,他们可能将成为奴隶主、城主或是国王。
然而农业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因为农业可以使人类获得充足的食物。这时,七个人创造的财富足以满足十个人的需求。于是更多的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同时也形成更复杂、更高端的社会系统。最终,腐朽的奴隶主阶级被新兴的地主阶级所取代。于是农业时代诞生了。当然,有人也把它叫做封建主义时代。
后来,由于蒸汽机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力量改变了整个世界。由于资本的迅速积累,很多人开始拥有自己的工厂和企业,并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有些人来到了别人所建立的工厂里,并在此工作。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力获取所需的报酬。于是工人诞生了。这就是工业时代, 也叫做资本主义时代。
然而二十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苏联解体了,柏林墙的倒掉象征着工业时代的结束。一场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着全球。
商业时代的到来使金融业、服务业和第三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里,资金和技术可以在任何的地区间互相流动,资源可以共享。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沟通变得更为便捷。世界变小了,人类的组合能力进一步增强了。这就是商业时代。当然,它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信息时代。
接下来最后的时刻来临了,这时生产力水平已经完成了终极进化,国家机器消亡了,共产主义成为了人类共同的理想。在这里,没有阶级,也没有剥削和压迫,按需分配。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达到顶峰。那么真正的共产主义离我们还有多远? 它又将是一张怎样的蓝图呢? 让我们穿越时空,你将看到时间的未来。
2《资本论》的观点分析
《资本论》认为: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我们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且还将长期处于这个阶段。进入共产主义时代,我们至少还需要一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是的,原始社会我们经历了数万年的时间。而奴隶社会只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只有几百年。工业革命到现在只有两百年。信息时代只有二十年。那么再过十年会怎样? 再过几年会发生什么?
在原始时代,一百年当中,甚至一万年当中,人类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然而,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与当下比较,十年前如何? 二十年前又如何?
《资本论》认为: 共产主义时期,人类会将劳动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是的,其实当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候就不需要劳动力了,完全是机械化、自动化。假设一个人一天只按一个按钮就可以完成所有人的工作,那劳动力就可以解放出来。 人类将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变革才刚刚开始。每个人只能站在当时的角度上看待未来的问题,然而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它的局限性。所以这一点,我们不能苛求他。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经济学中一个终极的问题,也是 《资本论》的核心问题,那就是剩余价值理论。这个问题是马克思提出来的。由于是终极问题,它的难度比较高。
《资本论》中提到: 在资本主义的工厂中,一个工人一天能为企业创造出100元的收入,每个工人的工资所得是40元。如果用100元的企业收入减去40元的工人工资,剩下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那么这部分剩余的差额到哪里去了?
是的,这的确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然而上帝是公平的。如果有人背叛了他,一种无形的力量将发挥作用。这种力量将阻止所发生的一切,并告诉背叛者:“别这么干。”然而剩余价值早已存在,上帝却并未插手。那么是他错了? 还是我们错了?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必须借助企业的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企业的晴雨表。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流向等信息。 就像切脉一样,通过切脉,医生可以掌握病人的病情。财务报表就相当于企业的脉搏。笔者曾经给一些公司做过审计。那么剩余价值到哪里去了? 它的资金流向又是如何?
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有三张,分别是: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其中,对于现金流量表来说,笔者的建议是: 你能看懂就看,看不懂就不用看。因为: 第一,它比较复杂; 第二,它不重要。所以在这里,笔者不作过多的论述。
剩余价值主要来自于第二张表,也就是利润表。利润表中有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分别是: 收入、成本和利润。
其中,收入就是企业销售商品获得的收入,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必要支出。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料、 工、费。当然,这当中也包括工人的工资。有人说: “工资是收入。”是的,对于工人来说,工资的确是收入。但对于企业来说,工资就是支出。因为企业要支付给工人工资。
了解了收入和成本,如果将这两者相减,也就得到了利润表中的第三个要素———利润。利润就是收入扣除掉成本之后的差额。
说到这里,你也许应该明白了。利润是什么? 其实利润就是剩余价值。利润和剩余价值是等同的。它们唯一的区别就是叫法不同。《资本论》中把它叫做剩余价值,而现代企业则把它叫做利润。
收入减去成本就等于利润,也就是剩余价值。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其实我们忽略了一点。因为除了利润表之外还有一张表,那就是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而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下面,我们就重点讲解一下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中也有三个要素,它们分别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其中,资产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者相加之和。
首先说资产,什么是资产? 有人说,资产就是桌子、 椅子、电视机。其实他说的这些都是财产,而不是资产。 那什么是资产? 《资本论》中对资产的定义是这样的: 资产是指,从过去的交易事项中产生,被企业拥有或控制, 且能使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物资。
其实这句话很简单。什么是资产? 所谓资产,就是指能够创造财产的东西,我们也把它叫作生产资料。比如像机器、设备、厂房等这些用于生产产品的东西。这就是资产。另外,这当中也体现了 《资本论》 的另一个优点 ———不通俗。
第二个要素: 负债。什么是负债? 《资本论》中对它的定义是: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中产生,被企业拥有或控制,且能使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物资。
如果将上面三句话缩成一句的话,其实很简单。什么是负债? 负债就是你向别人借的。你欠别人的东西就是你的负债。不过前面的表述方式也有它的好处。因为这样可以显得深奥。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把简单的话尽量往复杂里说。
资产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外来的,也就是负债。另一部分是企业自有的,也就是所有者权益。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 “剩余价值就是利润,我们只要关注收入和成本就可以了,和企业的资产有关系吗?”
是的,当然有! 没有资产,哪来的收入? 没有收入, 哪有利润? 那资产是从哪里来的? 机器和工厂是哪里来的? 其实这些都来源于企业的创立者和投资者。
在创业之初,其实很多创业者并不富有。他们以自己的艰辛和付出逐渐积累财富,并购买了机器、设备、厂房等用于生产产品的物资,且最终拥有了企业。同时也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这时,一些打工者来到了别人所建立的企业中。当他们以出卖劳动力的方式分享企业盈利的同时,为他们提供企业的人也将从中分得一杯羹。
剩余价值到哪里去了? 其实,剩余价值是对原始投资的一种回报。毕竟,在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中也是有创造和付出的。
一个网络公司的工程部长对一个犹太投资商说: “你能制作网页吗?”
投资商说: “我不能。”
工程部长又问: “ 你能用计算机编程吗? ”
投资商说: “ 我不能 。”
工程部长接着问: “那你为什么能成为我们的老板?”
犹太人笑了: “是的,这些你都可以做到,那你能建立一家网络公司吗?”
这时,工程部长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说:“我不能。”
投资商说: “那我告诉你,我能。”
是的,大自然是公平的。它永远不会让人得到不该得到的,也不会让人得不到该得到的。
另外,《资本论》中还提到了一个重要观点。这个问题是有关贫富差距的。
《资本论》 认为: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一个重大的弊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贫富差距会逐渐增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百分之二十的人占有了百分之八十的社会财富。而另外百分之八十的人加起来,也只占了百分之二十的社会财富。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了富人的天堂。
其实对于公平来说,完全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来调节。 行政手段是一只有形的手,它调节社会资源的方法主要是分配与再分配。所谓分配,是指第一次分配,也就是最初人们应得的报酬。而再分配,则是在第一次分配的基础上,使财富从高收入群体向低收入群体流动的过程。所以,再分配才是保证公平的关键。
再分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税收。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权力向高收入群体征税。然后将这些资金用于社会福利和公益性项目,并以此将资金向低收入群体倾斜,从而尽量保证社会公平。分配与再分配主要表现于资金在企业与企业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流动。
下面,笔者将分析一下欧洲的赌场。
在这里,你会发现几个客人正在互相博弈。是的,其中一个人赢了,于是资金便从别人那里流入了他的口袋。 过了一会儿,他又输了,资金又从他那里流向了其他的人。
然而,在这当中,你是否发现一个规律? 其实,资金只是从一个人那里流向了另一个人那里。但无论如何流动,资金的总量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如果把这几个人所有的钱都加起来,资金的总量并没有变化,而只是从一个人那里流向另一个人那里。就像质量守恒定律一样: 物质即不会自生,也不会自灭,而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并且总量保持不变。
所以说,赌博没有创造性,没有额外增加的财富。资金只是在内部人员之间的流动,但总量并没有增加。因此,赌博没有创造性的价值。这也正是没有人能从赌局中发财的原因。
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赌博。收入的再分配可以将资金从一部分人手中流到另一部分人那里,但社会财富的总和并没有变化。是的,收入再分配的确是调节社会公平的一种有力手段,但对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则是无能为力的。也许当我们关注公平的同时,更关注的是如何将蛋糕做大。
另外,绝对的公平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降低劳动积极性。如果创造一千元的社会价值和创造一万元的社会价值都获得相同的报酬,那就没有人愿意创造一万元的社会价值。
好了,在离开欧洲之前,还有一场精彩的赛车比赛。 你参加过这样的比赛吗? 是的,也许你没有,除非你是职业的赛车手。好吧,现在我们就去那里看一看。因为在那里,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将会发生。
比赛开始了。所有的车都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是那么的整齐,看上去就像一条直线。随着一声哨响,它们开始前进。这时,惊奇的事情发生了。你会发现车与车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开了。当到达终点时,它们又聚到了一起。
其实这一点不难理解。赛车的速度取决于两个因素, 分别是赛车的性能和车手的技术。由于车辆性能不同,驾驶技术也不同,不同车辆之间的距离自然就拉开了。这两个因素的差异越大,拉开的距离也就越大。当第一辆车到达终点时,有的车已经被远远地抛在后面了。
同样,经济的发展也取决于多种因素。如: 地理条件、自然环境、人员素质等。以上任何一种因素的不同, 都会造成地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收入水平的不均衡。每个人创造财富的速度不一样,收入水平就不一样。于是,贫富差距就这样形成了。
不过,要是追求绝对的公平,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将所有的车都停在起点或是终点上。这两种状态分别象征着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比如,将所有的车都停在起跑线上,原地踏步。那也就不会有差距了。要穷一起穷,越穷越光荣。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就曾经历过这种情况。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然而马达一旦开动,阶级就会产生。但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的必然,我们没有退路。
竞争是一个能使生产力充满活力的要素。在自然界中,生命的形式是多样的,但自然选择是单一的。随着一批不适应环境物种的出局。优质的物种被保存下来,并繁衍生息。竞争对于某个单一的个体可能是不利的,甚至是毁灭的。但对于整个种群来说,种群是可以得到优化的。
工蜂每天忙碌,却只能维持生存。蚁王无须劳作,却能获得最丰富的营养。站在人类的角度上,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剥削和压迫。然而大自然告诉我们,这是规律和法则。弱肉强食,食物链锁,这是宇宙的法则。
然而为了避免剥削,社会主义成为了理想的避难所。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不同。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而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主。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民共有,而私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资本论》认为,公有制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的,笔者也同意这种看法。
对于国企的经营者来说,笔者的建议是: 能不作为的,尽量不作为; 能少作为的,决不多作为。因为企业不是他的。如果企业盈利,利润归国家所有,经营者无利可图。如果企业亏损,损失由国家承担,经营者无需付出代价。经营者实质上只是企业的打工者,无论企业是否盈利,他的工资收入都是相对固定的。即使企业破产,经营者可以再换一个地方打工,他也没有任何损失。企业盈亏,与我何忧? 国家兴亡,为我何求?
然而对于私企的经营者来说,则不那么幸运了。因为企业是他自己的。企业的盈利就是经营者的收入。企业一旦亏损,经营者需要自己支付。因此,经营者不得不努力经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当劳动者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它会使综合国力获得迅速地提升。
因此,公有制有公有制的好处,私有制有私有制的弊端。
《资本论》认为,资本的原始积累状态充满了血腥和肮脏,资本主义国家最终是垂死的。是的, “二战”后, 美国、英国等国家发展得更好。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中并没有发达国家。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另外,还有一种避免剥削的办法就是反抗。 《资本论》认为: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国际歌中也唱到: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于是,一场革命爆发了。奴隶揭竿而起,他们用大刀长矛结束了主人的生命。然而,这时他们发现一个问题: 主人没有了,那谁来当主人呢? 于是,起义军的领袖就成为了新的奴隶主。随后,他开始继续剥削其他的奴隶。奴隶时代还得继续,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允许他们进入到更高一个层次的社会。
一千多年前,欧洲有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当时还是地心说时代。人们认为,宇宙的中心是地球,而地球的中心是罗马。可见其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它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它战无不胜。然而就是这个强大的帝国,竟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然消亡了。那么,它是如何灭亡的? 古罗马的衰落又留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据说,有几个士兵在一次战斗中发现天空中同时出现了三个太阳。于是,有人说这是上帝的旨意,帝国可能要终结了。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古罗马灭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找: 第一 ,表面原因; 第二,内在原因; 第三,最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说表面原因。表面原因就是外因,也就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因为对手太强了。的确,当时对方的兵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自身拥有的。
第二个原因: 内在原因。也就是内因,从自身上找原因。因为士兵在战场上缺乏灵活性,所以最终导致战争的失败。这就是内在原因。
那么,除了对手和自身的原因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吗? 有人说: “没有了,因为战场上除了敌我双方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人和事出现。”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难道说,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存在? 什么样的力量能够在瞬间摧毁一个强大的帝国呢? 古罗马灭亡最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笔者认为,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由于农业的发展,人类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农业时代,也就是封建主义时代。古罗马作为奴隶制的代表,已不适应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奴隶制度终将被封建主义制度所取代。古罗马的灭亡象征着奴隶制在欧洲的结束。它的灭亡是必然的,而如何灭亡只是偶然的。
接下来是封建主义社会。地主阶级开始残酷地剥削农民阶级。《资本论》认为: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于是,农民起义爆发了。起义军攻城略地,最终推翻了国王的统治。然而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农民军既憎恨王权,但同时又羡慕王权。于是,起义军的领袖就成为了新的国王。随后,他又开始剥削其他的农民。直到有一天, 又有一个起义军的领袖来取代他为止。
其实他也不想这样。他也很想惠民,也很想搞民生工程,但是没有办法。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国家的财富是有限的。因此,他不得不提高税赋,从而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农民的生活还得继续,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允许他们进入到更高一个层次的社会。
《资本论》认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造反有理。于是更多的农民起义爆发了,那皇帝就会走马灯似地换。
然而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是瓦特。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工业革命的力量改变了整个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敲响了封建主义时代的丧钟。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工业时代。
真正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是起义军,而是科学家。 真正把英国和法国的末代皇帝送上断头台的也不是起义军,而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生产力。
渐渐地,有些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拥有了自己的企业和工厂,并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于是资本家诞生了。
无论时间与空间,无论种族与文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封建社会。奴隶社会都是必经的一个阶段。尽管奴隶社会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就像 《资本论》中的资本主义社会一样,然而它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
资本主义和奴隶制有惊人的相似。其实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是一个社会的进步。并不是把所有的奴隶主都去掉了,奴隶就自由了。那他们还会选出新的奴隶主来,从而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唯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提高生产力水平。如果进入封建社会了,就没有奴隶了。奴隶的存在是客观规律决定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3结论
目前,人类的视野是有限的,我们能用眼睛直接看见的东西也是有限的。由于万有引力的存在,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太阳绕黑洞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 5亿年。行星是看得见的,引力是看不见的。人和事是可见的,规律和法则是看不见的。也许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它就像宇宙的咒语一样,在无形中控制着一切。是的,宇宙法则决定着宇宙和万物,决定着山峰与峡谷、河流与湖泊,也决定着你和我。 《资本论》 还将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摘要:资本主义和奴隶制有惊人的相似。其实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是一个社会的进步。并不是把所有的奴隶主都去掉了,奴隶就自由了。那他们还会选出新的奴隶主来,从而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唯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提高生产力水平。如果进入到封建社会了,就没有奴隶了。奴隶的存在是客观规律决定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3.资本论读书笔记 篇三
第1部分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唯物史观的认识视角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的《资本论》,全称为《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其核心范畴是资本。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两个发现。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创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并据此进行社会经济分析;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了科学劳动价值论;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的,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人与自然的联系,体现为生产力;人们相互之间发生的联系,体现为生产关系。马克思研究生产关系时,把生产关系看作一个由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关系组成的体系,主要研究这些关系的内在结构;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中研究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规律,研究经济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在谈及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一般关系时,认为生产是一般,分配和交换关系是特殊,消费是个别。生产决定后三者,而后三者对其有反作用,它们两两之间又有决定、反作用和同一关系:1)生产和消费: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在生产劳动力的生产,两者具有同一关系;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随着生产的发展消费对象拓宽丰富,消费使生产成为现实的生产,使其区别于自然存在物,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两者相互决定。2)生产与交换:生产之前要先进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交换,生产之后要进行产品的交换,市场对产品生产的调节就反映交换对生产的决定作用;生产决定交换的性质和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的广深度决定的。3)生产与分配: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的对象和方式,比如现代企业制度中,投资者参与股票的分红,劳动者以工资的形式参与分配,债权人以利息方式参与利润分配;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决定生产的方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分配对生产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会影响生产的效率,因此,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要有对经理阶层的激励机制和股票期权计划,以使其朝着股东利益行事,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4)各环节间都有关系:社会生产成果在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配以及积累与分配之间的分配决定着消费力,当今社会中两极分化依然存在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导致社会的消费力不高,储蓄率高;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换的程度或在是市场中实现的价值量的多少决定企业可供收入分配的量,因此,在市场营销理念中,顾客就是上帝,企业要做的就是消费导向型的生产,甚至像海尔这样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来征得更多的消费者。
资本论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采用科学的抽象法,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过程,即从完整的表象到抽象的规定再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如在说明资本主义经济时,运用抽象力,抽象出商品范畴,进而用使用价值和价值来规定商品的基本属性,然后从商品价值形态的发展得到货币范畴,资本则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等更复杂的经济范畴,揭示客观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第2部分《资本论》第一卷(节选)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是商品经济的细胞,它包含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一切矛盾的萌芽。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使用价值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使商品可以相互比较从而按照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价值是质和量的统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要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现出来,满足社会不同成员的不同效用;使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或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其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结合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条件;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其唯一的源泉,具有社会历史性。劳动二重性是理解马政经的枢纽,在此基础上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等。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的自然属性使它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货币形式是最发达的价值形式,是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W-G-W,它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解决了商品以物物形式交换的困难,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现代信用货币,如银行券、纸币甚至电子货币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货币支付关系的发展,赊销方式使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了一长串的债权债务链条,如果其中一人到期不能支付,支付链条就会中断,整个债权债务关系就会陷入混乱,出现支付危机,导致商品生产与经营无法顺利进行。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首先是它们不同的流通形式:一般货币流通形式是W-G-W,而资本流通公式是G-W-G‟(其中,G‟=G+△G),△G即资本的增值额,表明了资本运动的内在动机。但是G-W-G‟中,若是等价交换,那么资本的增值额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产生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即剩余价值既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而劳动力非劳动成为商品,则解决了这个矛盾。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属性”,它能够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因此货币所有者就把货币转化成了资本。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在现实社会中可还原为生活资料的价值,因为劳动者需要生活资料来再生产、延续及提升劳动能力。工资还是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它包含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不同的社会甚至同一个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劳动力价值量会有所不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的说来,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水平是上升的,人们有了更多追求精神生活的时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还有差距,我国低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应该抓住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机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中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因此,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就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超过自身价值、归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因此,资本的两个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角度看,是作为客观和主观因素,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区别的;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角度看,则是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想区别的。剩余价值的生产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到劳动者的生理界限和社会道德界限的制约,实际长度取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是其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都存在工会这样一个特殊的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机构,它在工人阶级的工资和工作制等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联系工人和资本家的桥梁和纽带。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比率,表示资本的剥削率。当今市场经济中,它已经被转化为利润率,即利润(剩余价值实体)与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是商品价值扣除生产成本后的余额,因此,提高利润率的关键是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构成产品价格的最低界限,是衡量盈亏的界限;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其回收状况关系到原油正常生产规模的维持能力。资本围绕利润率高低在投资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从而使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成为资本价值增殖状况的一般现实。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延长工作日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生理和道德的限制,又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不能满足资本家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贪欲。于是,资本家要在工作日时间不变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的方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就形成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包括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从而降低了劳动力价值,提升了剩余价值率。现实社会中,社会普遍的生产率提高是个别企业生产率提高、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动机的结果。追求最大化利润(剩余价值)的内在动机,推动了分工和协作的发展,推进了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因而,组织的形态演进是一种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吧。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会交织使用这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同时也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过程;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因为它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工人本身生存必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的,因为它以劳动生产率发展到能够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制为工作日的一部分为前提。剩余价值量随着劳动的自然条件而变化,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使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六篇 工资
资本主义的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是现象上,它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虽然它表现为多劳多得和少劳少得,且从长期趋势来看其名义值是上升的,但是在不同国家具有工资差异,且在通胀下其实际值可能是下降的;虽然随着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工人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财富量是增多的,货币工资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数量和种类增多,在长期劳资斗争中社会保险和福利增加……但是并不意味着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减轻了,其相对工资(如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占制造业国民收入的比重)很可能是下降的。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资本化,其实质是用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一部分来扩大无偿占有工人劳动的权力。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随之提高,即可变资本V相对减少,造成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之一。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越大;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困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越多。
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初起点。马克思认为原始积累历史中首要的因素是:“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资本的原始积累是通过直接的暴力(圈地运动、惩治流浪者的血腥立法和殖民掠夺)来实现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的原始积累意味着生产者被剥夺,也就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这种剥夺首先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作用,也就是通过资本集中来进行的。在激烈的竞争中,大资本家不断打垮和吞并中小资本家,推动科技进步,形成垄断甚至跨国企业,推动资本的国际化;同时,受剥削者日益贫困和受压迫程度加深,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被激化。因此,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就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这是社会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但是,无可否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共存于同一个地球村,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国家有学习和借鉴意义。我们要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努力构建和谐世界,为自己的发展谋得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努力达到互利共赢。
第二十七章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信用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指的是一种借贷行为,是定期的、以偿本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运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信用产生的基础,它可以采取原始的实物借贷形态,也可以采取货币借贷,以信用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等。
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具有双重作用:
一是促进作用:1)信用制度的形成对利润平均化及其过程起中介作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建立在这个运动的基础上的。2)货币流通费用的减少,相当一部分交易用不着货币,流通手段的流通加速了,金币为纸币所取代;流通或商品形态变化的各个阶段,进而资本形态变化的各阶段加快了,整个再生产过程也加快了。3)股份公司的成立,单个资本不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4)在资本主义体系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的股份制度越是扩大并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消灭私人产业。信用制度把集中起来的闲置资本借给资金需要者,赋予其把资本投入于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资本增殖的可能性,是一种资本创造的过程,推动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资本的积累和集中使大企业得以形成,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有效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促进其发展。
二是消极作用:1)信用可能造成虚假繁荣,加深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触发生产过剩的危机。2)当信用造成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尖锐化并发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时,由商业信用引发的债务得不到偿还,商业信用急剧锐减,银行贷款难以收回,就会造成货币流通和信用的混乱,引发货币信用危机。3)刺激投机,结果引起流通秩序混乱,市场信号失真,生产盲目扩张,加剧经济危机。如,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1世纪初美国IT产业的泡沫经济以及当前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的金融危机。
4.《资本论》读书报告 篇四
——结合中国国情的一点感想
卓越服装1501 安妮150610101(周三下午五、六节)
《资本论》的书简介上写着:卡尔·亨利希·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在读书之前我做了一些小的问答调查,请同学用一个词表达他看到“马克思”和“资本论”这两个词的感受或联想,给出的答案可以总结为“剩余价值”“劳动二重性”“政治”“社会主义”,很有意思的是有位同学的回答“极度优秀的思想在教育中没能很好的表达、传承”。我猜大多数人还是没有深入了解过马克思和《资本论》,这次选择了《资本论》中的一部分篇章来读,可能因为理解的还不够深刻,有些想法我并不能理解,但也有一些我在结合中国国情之后反倒理解了一些。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中写到:“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之后,现实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资本论》的写作思路也是将研究和叙述结合,在方法论上实现了抽象和具体、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实际上,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是从实践基础出发的,人脑对外界客观世界能动性的反映是现实运动的历史反映。规律性的认识就是科学的逻辑,研究的过程也是认识的过程,是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
马克思建立的货币理论中介绍到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过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可以体现出一定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为在以后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其他规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垫。
马克思是一位能看到当时世界的局限性的思想上的巨人,与恩格斯一起分析阶级矛盾敢于预言现代资产阶级灭亡的必然性。不论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一直存在,但新生出无产阶级,他们来源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没有自己生产资料,靠出卖劳苦力为生的工人阶级。大工业时代的无产阶级带着浓厚的奴隶属性,在残酷的压迫和资本家的剥削之下,超出人类健康甚至精神极限的劳动时间以及各种各样非人性的赋税等等都造成了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中,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揭示得很明显。这里的剩余价值本质上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除了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还包括维
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剩余价值能归结为剩余劳动时间的综合。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均归资本家所有的,经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即全部产品和价值也归为资本家。剩余价值也包含在其中。正是工人这种超过工资必要的时间以外的剩余劳动,使资本继续不断增大。
列宁曾指出“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所以他特别注意研究这个经济制度。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恩格斯曾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
《资本论》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但其中的理论也应在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它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在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其他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完成的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等很多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词是可以在马克思经济学中找到理论渊源,可以理解为一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成果。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社会主义物质基础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某些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的原理可以用于分析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
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告诫“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并进行了深入阐述与延伸解释。,“继续前进”也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与创新性所指向的未来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的、批判性的哲学,在批判旧世界中建立一个新世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国家,也应不断自我断批判与自我发现,寻找正确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启发我们在实践中创新,力求在创新中发展批判性理论,“不忘初心”才能真正实现发展和创新,历史丰富而且社会积淀深厚的中国,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社会市场并谋得自身发展,可以看到法治、经济等制度已经受到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直观影响。然而,中国与西方有着根本的不同。“部分”的学习与接纳并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用合适的方式从恰当的角度吸收创新改进。
创新的理论和话语不能凭空臆造,而应该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工具,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事实,保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领域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地位,最终在基础之上实现创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
[2]洪银兴.《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话语体系[J].经济学家,2016,01:5-15.[3]马克思. 资本论: 第1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2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5.读资本论有感 篇五
——读马克思《资本论》有感
和很多同学一样,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开始是在初中时代的思想政治课程上,那时的学习很大程度限于努力去记忆一些来自于《资本论》的概念——“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可变资本”等等,它们显得遥远而深奥。我对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现实意义真正带有自己思考的学习是在复习准备研究生考试的过程中。复习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引发了我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的辩证性思考,有了自己的疑问就有了深入学习的兴趣。
在研究生阶段一开始我们有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这一课,从了解马克思这位伟人的艰苦生平到了解他的伟大的科学思想,无不让我受益匪浅。这门课程对于培养我们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对于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启发了我用更客观、更全面的角度去继续解答和思考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些疑问。在此阶段我继续阅读了《<资本论>的范畴和原理》、《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等著作。中国人民大学的这本《<资本论>的范畴和原理》比较详尽、系统地回答了《资本论》引发的对它的普遍性的疑问,其中当然也有许多是我的疑问,例如,“马克思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他对哲学、历史有兴趣,但是对经济学还没有具体研究。那么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动因是什么?”,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具体阐述了自己研究经济学的动因和经过:第一,遇到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当马克思深感自己政治经济学知识不足后就发奋研究这门科学,这也就是马克思自己所说的促使他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第二,要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当时深受法国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影响,马克思发文表示反对,同时坦承自己对次研究不够,还不能做出正确评判。他提出,最重要的是要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第三,寻求对“市民社会”的解剖。马克思认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他认为“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从此,马克思就下决心研究经济学,并在他一生的科学生涯中占据了中心地位。
事实上,他在1843年初离开《莱茵报》主编岗位以后就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这两个根本转变,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实现他的伟大理想和革命目标。有人统计,马克思在伦敦博物馆里写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皇皇巨著《资本论》时每天所摘录的大量资料在世界一流的伦敦博物馆所藏图书中,马克思阅读过的书籍有1500多种,他所摘的内容和整理的笔记有100余本。他在博物馆中埋头钻研经济材料达12年,为写作这本书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见马克思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敏锐的思考能力——伟人不是天生而就的,但他一定具有常人所不具有或者不重视的对待问题的方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而后学能达知之,这也是我们学习、研究问题的正确态度。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是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指导思想,各种主流媒体几乎天天在讲马克思主义,很多人也基本是言必称马克思主义,然而,真正理解并照马克思主义办事有多少人还是很大的疑问,这和主流媒体几乎天天宣传马克思主义形成巨大反差,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心理。其实,只要我们静心下来好好阅读一下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多加思考,我们就可以看出《资本论》等等书籍凝聚了多少心血和智慧需要我们深刻地去领会。
马克思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使这门科学革命化”就这部书的历史意义,恩格斯曾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
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必胜两个伟大科学发现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另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崭新的社会历史观,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他是用唯物史观指导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资本论》是唯物史观的证明和具体运用。《资本论》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其最终目的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示出这些规律,也就同时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资本论》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共产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从而在理论上武装了工人阶级,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和强大思想武器。
我带着好奇打开《资本论》这部鸿篇巨著,潜心并认真选读了《资本论》的一些经典章节后我才明白,《资本论》提供的是一种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现成的教条,更不是开始以为的那些概念的堆砌。全书由三卷构成,第一、二、三卷依次研究了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的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论》即论资本,而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所以,贯穿《资本论》全书的中心是剩余价值。具体而言:在第一卷里,马克思暂时撇开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来研究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中心是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在第二卷里,马克思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来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在第三卷里,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此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全书是在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上层建筑的有机联系和矛盾运动中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它研究的,就是体现在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及其各环节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论述引发了我对此更多的思考。马克思断言:“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具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我想一点是忽略了资本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作用的。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出发,推导出一个重要结论:“机器等生产资料只能转移价值,而不能使价值增殖”。实际上,市场只认商品这个最终结果,而不管它是由人还是机器生产的,就好比农民在付出同样地劳动情况下,更优良的土质能带来更多的价值,先进的生产工具通常也会大大提高实物劳动生产率,资本所有者所得到的回报在一定范围内应该看作是正当和合理的。这样来说,我们过去把资本的一切回报都看作是剥削,是夸大了剥削的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劳动者个人占有的财产会越来越多,在满足生活之余,人们必然会把一部分财产作为投资,享有它所带来的回报,这会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如果认为一切投资回报都是剥削,那么会得出剥削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结论。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必须条件的。另外,否认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观点,客观上会助长人们对资源的随意损耗和浪费的态度。《资本论》定义了“资本”的概念:用于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表明,资本是一种运动物,剩余价值就是在资本运动中生产和实现的,它体现了全体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剥削全体工人阶级的关系。但我们从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实中可以轻易看见,我们现在和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基本国情是,劳动力严重过剩,而资产、资源、资本严重短缺。后者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这种条件下,我们若仍旧一味宣扬劳动的作用而贬低资产的作用只会破坏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在强调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同时要重视资产和所有者,经济总
量的增长是有利于劳动者的,而且所谓所有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劳动者的另一身份。我们也不能将二者简单等同,应该注意依法协调他们的关系,兼顾二者的利益,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述:“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我们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点是合理的,它充分肯定了人的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起到的主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有不足:劳动和资产是形成使用价值的两个源泉,也是形成价值的两个源泉,仅仅说劳动的作用是有片面性的;自然资源虽然不包含人类的抽象劳动但是它是有一定价值的;劳动价值论所说的劳动范围比较窄,对于经营管理劳动,科技开发劳动,特别是经营劳动这种高度复杂的劳动是有所忽略的,第三产业的服务性劳动也被忽略了,而这种劳动在当代世界已经占有了主要地位;劳动价值论一定程度忽视了商品效用这个因素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商品的价值既取决于商品本身所包含的劳动和资产,也取决于它对消费者的效用,前者构成了商品的生产成本,而商品价格的上限则是商品生产成本与一定的附加额之和,这是客体因素和主题因素的统一。
在学习自己的专业过程中,我也发现在某些层面《资本论》所提供的经济分析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在产业经济学中,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和管理产业活动,对产业分类方法之一就是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方法”,这个分类方法是马克思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而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剖析,他在分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时根据产品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在实物形成上将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即将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划归第一部类,将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划归为第二部类;在价值形成上将社会总产品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大部分。两大部类分类法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理论基础,他利用这种分类方法深入研究了怎样使社会总产品既实现价值补偿又实现实物补偿等问题,深入地分析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所以,这一方面来说两大不累分类的提出和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如果将它运用于产业结构的分析,则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
1、它没能涵盖所有产业,不利于对产业经济的全面分析;
2、许多商品难于归类,大部分商品都有多种用途,既可以用于生产资料的生产,又可用于消费资料的生产;
3、这种分类法不够细化,不能深入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这种分类法在方法上与其他分类法相差甚远,分析口径不一而且不能细化,其分析结果很难进行比较,给经济统计工作带来不便,在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它更难适应经济分析工作的需要。所以,在产业经济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中它较少被运用。但是,它在这方面的局限性是由它的目的决定的。它主要被用来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
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来说,马克思首先是遵循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但在研究和表述这种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他又是以逻辑的方法来完成的。所以就《资本论》的方法论而言,马克思是在同时运用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过程中,以逻辑方法为主、历史方法服从逻辑方法作为基本的原则。作为一座思想的丰碑,《资本论》凝结了那个时代的最高成就,但毕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新的科学方法论的不断涌现,当考察的视野不断深化,确实可以发现《资本论》的方法论本身有着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资本论》运用逻辑方法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当时还没有更多的科学方法论可供选择的条件下,也许不失为一种最佳的研究方法。但就逻辑方法而言,它本身就不是完美无缺的,恰恰存在不少的缺陷,这是一种方法论本身的局限性。
以上只是我的初步认识,对于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2005年7
月14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四频道“在我们这个时代”栏目公布了“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结果,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这并不是偶然,西方国家的社会党、民主党奉行指导思想多元化,而其中的一元,在多数社会党、民主党那里,就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或社会历史思想。甚至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经济的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日渐增多的员工持有股份的实践,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公正水平的日益增长,在城乡差别,体力与脑力差别的不断缩小,从中都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生所立足的国情与我们有很大不同,在当代世界上,马克思主义并不占主流地位,包括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乡——德国,列宁主义的发源地——俄国。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不能对马克思主义采取原教旨主义、教条主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欧洲,其产生又主要诉诸于无产阶级,但它像一切科学一样,本质上反映着绝大多数人的、全人类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没有国界,它是一切追求社会进步的人们的共同的精神财富。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发展,主要是以自由主义为理论支撑的。它强调自由,强调市场,忽视公正和公平。而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取向,就是追求社会公正和公平。它对于自由主义具有重要的制衡和矫正作用。两者的适当结合,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6.资本论 篇六
一、何谓社会化大生产
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决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时代的生产力定性为“社会化大生产”或“生产的社会化”,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概念就成为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及其变迁趋势的基础,但什么是社会化大生产,马克思并无明确定义。但是,整个第二卷的内容对此给了我们一个全面而又深刻的阐释:社会化大生产主要表现为社会分工的细化和高度密切的协作关系。首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关于资本循环的论述中,就资本循环过程的连续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资本要经历三个阶段,转换三种职能形式;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时间上顺次继起,空间上比例协调的并存;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统一;三种循环形式交织在一起,连续地、并列地进行。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就像长长的链条在运转,这一链条上的任一环节的断裂都将导致整个过程的瘫痪。抛开社会形式,这种连续的运转过程是任何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特征;其次,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化大生产还体现为周转速度不同的诸产业之间的比例协调。在分析资本周转速度的第二篇,马克思指出,产业间的周转速度千差万别,周转速度快的产业,在从市场上取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同时会迅速地向市场提供产品,而周转期间长的产业会在长期内只从市场中取走生产投入而不提供任何产品,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就要实现周转速度不同的产业之间的比例协调,如果周转期间长的产业过度发展就会导致由物资紧张而引发的混乱;最后,马克思在第三篇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论述中,从宏观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对平衡性、协调性的客观要求。马克思建立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模型,并通过该模型推导出有关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了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之间、消费资料生产与消费之间、生活必需品生产与奢侈品生产之间,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都必须保持的平衡关系。只有保持这些平衡关系,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要真正的理解什么是社会化大生产,需要认真体会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关于资本循环、周转、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论述。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天生不稳定性
作为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和流通的各环节比例协调、环环相扣、连续运转、平稳运行,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剩余价值追逐的动力驱动性,这种经济关系与经济均衡协调的内在要求是冲突的,这样就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平稳发展成为偶然的事情。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不稳定的思想贯穿在《资本论》第二卷的始末。
对于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循环的中断,首先马克思考察了“价值革命”的影响,即不受单个资本家支配的社会资本价值的变化,会使资本循环中断。例如,某资本家持有的商品资本价值降低,转化成货币后将无法购买原有数量的生产资本来进行补偿;或者,商品资本价值不变,而生产资本的价值上升,也无法进行相等数量的补偿。马克思说:“如果社会资本价值的价值发生价值革命,他个人的资本就可能受到这一革命的损害而归于灭亡,因为它已经不能适应这个价值运动的条件”,“只有在价值关系保持不变时,过程才能完全正常地进行;只有各种干扰在循环反复中被排除,过程才能够在事实上正常进行”;其次,马克思考察了资本家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导致循环不能连续进行的情况。供给的商品资本因为包含了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家供给的商品价值要比他投入的商品(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价值大。资本主义的动机是发财致富本身而不是享受,所以为了积累资本,剩余价值不会全部被资本家消费掉而形成市场需求,通常是先从流通中取出货币形式的剩余价值,为日后投资形成贮藏货币,这样也不会马上对市场形成投资需求。“他为提供的商品从商品市场中取出了货币等价物,但并没有为这个货币等价物从商品市场中取出任何商品形式的等价物”,所以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发生,由此导致单个资本的循环经常性中断。
在周转一篇中,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赚钱动机的驱使下,有可能出现周转期长的产业投资的过度膨胀。而资本主义信用的自由发展又支撑了这一冲动,使得投资需求扩张,物资短缺,随后物价上涨,投机盛行,最终导致经济失衡到崩溃的境地。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理智总是事后才起作用,因此可能并且必然会不断发生巨大的紊乱。”马克思尤其关注到了货币市场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不稳定性的重要影响,他说:“货币市场的混乱会使这类企业陷于停顿,而这类企业反过来也会引起货币市场的混乱。”
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精彩论述虽然没有直截了当的涉及经济危机,但距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资本主义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核心内容,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组织、无政府状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各方面的平衡关系必然不断遭到破坏,当这些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地要爆发了。经济危机既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后产生的灾难性经济后果,又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由失衡到强制性均衡的一种内在运行机制,经济危机是通过经济破坏这种方式来恢复经济均衡的“暴力”手段。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这种强制性的平衡性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是天生不稳定的。
三、资本主义的发展前途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同时,在他心中已有了未来社会的初步设想,未来社会将采取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这样的经济形式将会消除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性的弊端。要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加深对资本论第二卷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一点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对于周转速度不同的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马克思认为做出有计划的安排是有必要的。“如果我们设想一个社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共产主义社会,那么首先,货币资本会完全消失,因而,货币资本所引起的交易上的伪装会消失。问题就简单的归结为:社会必须预先计算好,能把多少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用在这样一些产业部门而不致受任何损害,这些部门,如铁路建设,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较长时间内不提供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提供任何有用效果,但会从全年总生产中取走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论述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的补偿时,马克思提到了公有制中,生产生产资料的各部门之间产品需要互相调剂,以保障再生产的进行。“如果生产是社会公有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那么很明显,为了进行再生产,第Ⅰ部类的这些产品同样会不断地再作为生产资料在这个部类的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进行分配,一部分直接留在这些产品的生产部门,另一部分则转入其他生产场所,因此,在这个部类的不同生产场所之间发生一种不断往返的运动。”
四、关于我国经济运行的进一步思考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在我国江浙地区出现了民间借贷危机。从产业资本循环的角度来理解,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行必须使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空间上以恰当的数量结构并存,在时间上顺次转化。爆发民间借贷危机的企业,无疑都是因为破坏了资本正常循环的前提条件。
第一种情况,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信泰集团曾是温州最大的眼镜生产厂商之一,十几家子公司遍布香港、上海、深圳、温州等地。2008年,随着世界光伏产业的兴起,信泰集团也开始大肆扩张进军光伏产业领域。但由于涉猎业务过多、扩张过快,信泰数亿元的产值根本无法满足其扩张对后续资金投入的需求,最终陷入资金链断裂的“绝境”。其民间高利贷12亿元,仅月息就高达2,000多万元;还有8亿元银行贷款,月息也需500多万元。2011年9月20日董事长胡福林出走。
第二种情况,经济危机导致资金链断裂。
封庆华创立的浙江丰华木业是一家年销售额5,000万元、固定资产超过8,000万元的板材加工企业。2007年在衢州沈家经济开发区进行新厂建设,此时,银行的860万元贷款又要到期。正是用钱关头,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银行纷纷收紧信贷,他被迫涉足高利贷。他借的高利贷年利率高达100%,这使封庆华不堪重负。眼见2011年8月9日到期的一批高利贷无法归还,他和妻子蔡美华仓皇出走。
第三种情况,政府政策多变导致资金链断裂。
2011年9月22日,浙江光宇集团董事长冯光成站在了被告席上,检察机关指控他非法吸收存款48亿元。2001年在香港成功上市后,银行就开始上门放贷,一下给了光宇集团26亿元的贷款。2007年开始,因宏观调控和银行信贷收紧,在几天之内,冯光成的公司被银行收款30多亿元,处于艰难境地的他被迫以民间借贷方式偿还银行借款,从而形成巨大的债务黑洞。2009年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追着冯光成给贷款,使得债务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企业又开始了扩张。但到2010年后,银行收紧银根,光宇集团债务问题总爆发。
通过对我国江浙民间借贷危机的考察,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当今时代,企业正常运行的条件是苛刻的,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家赚钱动机驱使下的非理性扩张、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都会使企业正常运行的条件遭到破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仍然无法实现绝对稳定。
2、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所揭示的经济非稳定性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应该是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是天生不稳定的。
3、马克思的资本流通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仍然具有指导作用,它给我们的启发是: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是与生俱来的,以公有制为基础加强宏观调控虽无法实现经济的绝对稳定,但它是抑制经济波动,限制经济失衡引发灾难性经济后果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