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水的儿童诗歌(精选11篇)
1.描写山水的儿童诗歌 篇一
一、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清淡美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歌最大的特色就是充满了一种冲淡自然之美, 这样的冲淡, 或者说清淡, 让人们如同切身般感受到山水田园之美, 悠远的意境与诗人旷达的情怀相结合, 这样的山水已经不再是普通大自然山水, 也不仅仅是诗人咏怀之物, 而是浑然天成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恬淡与人生的恬淡两种审美体验。孟浩然一生创作的体裁几乎都是比较单一的山水田园诗, 表现的是隐居的闲适与羁旅的愁思, 在这两种生活的境况的变化中进行清淡的诗歌创作。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歌的境界更加的开阔, 相比较南朝以来的山水田园诗, 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达到了山水田园诗的一个新的高度, 他将山水田园诗歌中繁杂的咏物简化, 不再以迤逦的咏物来表现对山水与人生之情, 而是将山水与内心相结合, 衍生出一种诗歌中如自然山水般的“气象”, 这样的“气象”让他的山水田园诗变得与众不同。不同诗人所看到的自然是不同的, 屈原看到的自然是高度精神化的产物, 每一种自然之物都似乎是一种精神与节操的外化, 而在孟浩然的诗歌中我们所看到的自然就是平淡异常的自然, 所不同的是诗人孟浩然为我们营造出一个内心与之相契合的平淡。这样的清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诗人的山水田园诗歌中没有强烈的情感的表达, 没有激烈不可自拔的诗情的倾诉, 诗歌中更多的是与自然之物一样的清静, 内心与自然一样存有一丝“浩然”之气。另一是孟浩然的诗歌中没有浓烈的诗意, 所以呈现出一种清淡之美, 没有大诗人李白的不断涌现的浓厚的诗情诗意, 他的诗歌更多的是一种清淡。最后, 孟浩然诗歌中语言的平淡, 也增强了诗歌整体风格的清淡, 没有浓妆艳抹般对自然的描绘, 语言上更多的是一种自然而然为之的表达。虽然诗歌的诗歌呈现出一种清淡的风格走向, 但是诗歌却在平淡中饶有兴味。李白在《赠孟浩然》中就这样评价孟浩然“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从中的“清芬”我们就能够看出李白对孟浩然诗歌中审美意趣的评价。
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歌中清淡美的成因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歌之所以呈现出一种清淡之美, 原因是来自于多方面的。首先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孟浩然长期的隐逸生活。诗歌是生活精神层面真实的写照, 孟浩然诗歌之所以能够呈现出一种对于自然的独特情怀, 就源自于诗歌长期的与自然的接触, 这也是其诗歌风格形成的客观原因, 山水田园中寄托了诗歌对生活以及人生理想的情怀与抱负, 隐逸生活恬淡自然, 没有强烈的巨变, 有充足的与自然接触的机会, 寄情在山水中, 久而久之, 就形成一种对于现实的淡漠, 对自然的热衷, 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比较大的走向, 魏晋时有陶渊明, 南朝有谢灵运, 唐朝与孟浩然,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与南朝山水田园诗歌有着极大的不同之处, 这主要源自于诗人所处的时代特性有关。不管怎么说, 隐逸生活让孟浩然的诗歌呈现出清淡之美的一大因素。
其次是羁旅的愁思, 孟浩然生平热爱旅游, 在羁旅中哪怕是充满了清苦与无奈, 在诗人心中都是恬淡自然的, 诗人的心境开阔, 就如同这自然中的万事万物一样, 羁旅中有愁思, 但是都能够被诗人的内心情感消解, 羁旅中无限的感怀, 融入在诗人的诗句之中, 依然没有浓烈的自我表现, 这一点与李白的诗歌有所不同, 但是孟浩然的这种诗歌上的清淡之美却是为李白等很多诗人所喜爱的。羁旅中的寒士, 孟浩然不像杜甫现实主义的情怀, 来表现自我与社会生存的矛盾, 孟浩然诗歌有积极向上的抱负, 但是不是一腔热血, 而是在以一种平淡为基础, 这样的平淡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正是呈现出诗人高洁的情操。所以孟浩然的诗歌成为其精神的外化, 清淡的自然之美, 与清淡的人格之美相得益彰。
最后, 孟浩然诗歌中充满了清淡之美, 根本上而言还与诗人的隐逸情怀有着较大的关联。正是因为这样的隐逸情怀才使得在诗歌的咏物上充满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人生态度。人们在这样的清淡之美中, 看到了“大道无形”般的自然与人格美。
三、结语
孟浩然是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 其山水田园诗开拓了南朝以来中国山水田园诗歌的情境。孟诗呈现出一种清淡之美, 这样的清淡之美表现在诗人诗意的清淡、语言的清淡与情感的清淡, 这样诗歌风格的清淡之美与诗人内心的隐逸情怀有着一定的关系。
摘要:孟浩然是中国唐代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 其山水田园诗风格冲淡自然, 打破了山水田园诗咏物的界限, 注重抒怀个人抱负, 在自然中发现万事万物之美, 通过表现的手法将山水与诗人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本文探析的就是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歌中的清淡美与成因。
关键词: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清淡美,成因
参考文献
[1]万洪莲.孟浩然“清淡”诗风浅析[J].作家, 2011 (24) .
2.浅析谢灵运诗歌的山水情怀 篇二
关键词:山水诗特点;山水情怀;原因
先秦以来的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中就出现了自然山水,然而多是用作比兴的材料或作为人事的背景而存在,并不是作为诗人或读者的独立审美客体。曹操的《观沧海》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其成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原因在于当时世族及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条件有关,即:他们大都以隐逸为清高,在园林别墅里过着悠闲的生活。正是由于优越的物质条件、高度的艺术素养和漫游山水的体验相辅相成,使谢灵运成为诗歌史上一位有极大成就的山水诗人。他留传至今的一百余首诗歌创作中,一半以上为山水景物的描写。由于他个人爱好山水景物以及他当时的社会声望,从而带动了当时的许多诗人也都创作了不少山水诗,由于众多诗人竞相创作山水诗作,从而为自然山水诗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一、谢灵运山水诗的山水情怀体现在奇山异水的山水之美
上,表现在游览山水时意境深远上
他好取人之所罕至的深山大壑,从而为后人留下许多优美的诗句。例如,其笔下的山多险峻连绵:“连嶂叠滟锷”选自《晚出西射堂》;谷则多幽深难觅的:“谷幽光未显”选自《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由一山一水,可以看出谢灵运对生新之景、幽奇之景的偏爱。然而从他的诗作的语言特色上可以看出:
1.深微清新
沈德潜评谢灵运的山水诗为:“匠心独造,少规往则,钩深极微,而渐近自然。”又说:“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在他的山水诗中常从深微的刻画中表现出一种清新的气息,如“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写幽谷晨景就细微而清新,幽谷里的黎明要来的迟一些。虽从猿鸣可知天已破晓,但山谷幽深、夜色未尽。而“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则从草生鸣禽中写出初景新阳的生意,而又完全不费雕琢,运笔自然之神别有一段隽永意味。
2.幽秀明丽
对于谢灵运的山水诗的山水刻画,则表现为有时幽秀,有时明丽,有时幽秀之中有明丽,有时又是明丽之中别有幽秀。像脍炙人口的“罨峭岭稠叠,绿莜媚清涟”中在罨峭洲萦的幽秀之中呈现白云绿莜的明丽景色。而“石浅水潺媛,哀禽相叫啸。”则在夕阳辉耀的明丽的秋山之景中,透出一脉荒林哀禽的幽秀之感。正是由于魏晋世人具有浓厚的山水情节以及他们对与山水的那种热爱,才促成了山水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盛行与繁荣。从而也促使山水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深厚的精神财富。还可以看出作者在感情上的孤独,在意兴正浓的登临山水之际,诗人谢灵运表现出来这种孤独的情感基调,这不能不使千年以后的我们,在阅读这些诗作的时候,心境也随之一沉而发出谢灵运是孤独的感慨。而在“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情用赏为美,事昧竞谁辨。”(《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句体现了他这种挥之不去的孤獨感。正是对山水的热爱与内心的孤独中,谢灵运山水诗的山水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谢灵运的山水诗具有山水情怀的原因
一方面,得益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即江南一带的美丽山水
(即深山绝谷,滚滚的大河,古庙茅亭等)给人们提供了山水文学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更与诗人的精神风貌有关,即由于当时的政治腐败,引起了一般人对于现世的不满和厌恶,在这其中有依广大文人表现得最为强烈,同时对于长期以来盛极一时的游仙哲理的玄言文学,大家都感到过于空虚乏味,可是由仙界而入于自然界。谢灵运一生中,除了最后几年以外,始终没有丧失他的傲岸之气,他从自然界中悟出的“道”冲淡了抑郁和愤怒,从而能以喜悦的心情来领略自然美。这样,在他的多数作品里的自然景色,不论幽深还是绚丽,都具有新鲜和欢愉的姿态,借用他自己的诗句来比喻,就是“云月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到达这样的境界还需要高度的艺术技巧。在谈及谢灵运的山水诗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时在《南北朝文学史》中是这样阐述的:“在谢灵运的主观思想中,山水往往是悟道的手段。从玄理出发,又要回到玄理,总是诗歌创作中的一道障碍,总会影响诗人的感情和大自然融洽无间。”所以,谢灵运笔下的山水,多数情况下属于欣赏和思辨的对象,还没有跳出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并且谢灵运笔下的山水是人格化的,他常用颇为别致的“媚”字在“绿莜媚清涟”《过始宁墅》,以及“孤屿媚中川”《登江中孤屿》中都有拟人的意味。“媚”字在这里表现了一种超拔俗流,孤芳自赏的情怀,再推广而言之,谢灵运山水诗的意境,大抵具有幽深,明丽,孤峭的特征,尤其是他笔下的山势,极少呈现平远悠渺之壮,而多是峥嵘层叠,线条锐利,很有力量的状态。这和他的个性及写作时的心境有关。谢诗几乎全都是在他政治上失意的时候写作的。他企图通过对山水的欣赏来忘却现实的压迫,但出于高傲和褊燥的个性,一种贤者不能为世所用的孤独和苦闷,总是顽强地冲破超然物外的需求,在诗中呈现出来。所以,他的诗,常常是外在的平静与内在的不平静的结合。
三、谢诗的山水情怀在抒情描写上的特点
开始时,诗人总是怀着各种强烈的人世情感步入山水。通过对自然的真实写照,情感渐渐平息淡泊,最终完全泯灭在景物境界里。而后再由叹赏(有些则经过问答式的物我交流)转为思考,末尾则表示为释然,与初时情感发生根本转变的说理结束。原先的情绪消逝在景物境界里,新的俚语又继景语而出。由情至景至理,这无疑是诗人在山水观照中情绪活动的一个过程。恰又与佛学中从“人我”出发,借助禅定功夫,于观照对象中悟出万化皆空之理,返照于心,觉悟到自我也是“空”,否定一切情欲观念,发现“佛性我”,与般若境界的参禅过程相吻合。因此,无论是铺陈、描写、说理,它们联系在一起,构成诗人在山水中情感活动发展的完整过程。这些理语,其意义并不在于哲学的内涵本身,全不同于魏晋名士的清谈玄理。所以,王夫之说谢诗:“理关致极,言之曲到,人或及此理,便死理中,自无生气。”刘熙载亦说:“陶谢用理语各有胜境。”它自有其不可抹杀的表情意义和审美价值,仅仅从狭义上的“情景交融”来贬之为“玄学的尾巴”,显然是不恰当的。结合他的山水诗来分析其诗作的艺术成就时就会发现在谢灵运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独创了山水诗写作上的范式,并在描摹性的写景上,取得了异常丰厚的成绩。这种成绩的取得,一方面,为后来山水诗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也为文学回到文学性的轨道上起到了力挽狂澜的奠基作用,从而彻底完成了玄言诗背景下文学创作的两个方面的工作:自然山水作为一种独立的因素成为文学的描写对象,使文学的主体性从哲理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一方面,我们既要鼓励同学们来学习诗歌,品味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学生感悟古人在诗歌创作中的意境。让学生感悟中国古代文化的精深与博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史教研室.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J].北京:中华书局,1961,12.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8.
3.描写山水的儿童诗歌 篇三
作者:银昱
想起我曾遇见的留守儿童与孤独老人
我的心与诗歌如玫瑰花瞬间凋落
那些朱门酒肉、灯红酒绿卑鄙者
它们的谎言为何还站立在山顶与山坡
我本来只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常常在春风和阳光里唱着赞歌
此刻,我写诗的笔与灵魂化成一堆啼哭的白骨
只想投入死亡的火焰或超然成佛
可我只是一只拿自己一切冒险的烛火
虽然说不出自己油尽灯枯的程度
也与你们一样无法知道自己的生与死临深履薄
更不知道还有多少无可奈何看不见、也摸不着
但你们与生俱来就是世俗的朝觐者
难道前生进了麦加城禁地,挣脱了魔鬼的诱惑
今生为了完成归真求恕而宁愿默默地牺牲自我
眼神里仅存的些许亮光、难道自己在空费词说
世界呀,我不相信
不相信前世与今生有什么剪不断的纠葛
不相信所有缺肥果树通过追肥就不能结出硕果
不相信强与弱,富与穷都是自动生成天命之说
我相信灵魂有一样的珍贵,生命有一样的尊严
我相信枳树嫁接后也能结出甜蜜的橘果
我相信留守儿童与孤独老人同样是儿子与父母
我相信贫穷落后的农村更需要阳光与月亮照着
如果我还是一朵尚未凋落的带刺玫瑰
让我在凋落前为你们唱一曲火红的歌
如果我已经沦落到只是风前残烛
4.山水诗歌:冬的精灵 篇四
你是冬日的歌者
咏唱的是一首经典老歌
旋律可以通俗到世人皆懂
你是季节收获的果实
从天空的枝头飘然落下
让凡世间的苍生万物
都感到一种沉甸甸的喜悦
你从空中落下
从不选择自己降落的地点
高低大小的山岭与河流旁。
以一种献身的精神飘向大地
悄无声息
又如回到母亲身边的孩子欢快跳跃,
喧闹无比
一片一片,一团一团
都带着奋不顾身的壮美
你储存着温暖的记忆
还有一种顿悟般的提醒
你是冬天的语言
听见你吱吱的笑声
一丝凉凉的甜浸入心底
也是一件绚丽的外衣
轻盈的旋转着,舞蹈着飘下
像身着婚纱的.新娘
那么纯洁,那么娇媚
你也是花,玉树琼花,冰肌玉骨
为了将生命开成一朵璨然的花
乐此不疲。
人也亦如此,一辈辈儿孙传下去
祖先都是枝叶根茎
花繁衍在延绵的梦想里
你的生命短暂,就像恍惚的人生
经过气凝水、水结晶、晶融水
周而复始
虽然一次生命需要一年的等待
一生不改其志
一生不改其洁
即使轮回
不问来路,不问去处
对凡俗而言,你是上天安排的洗礼
你融化了岁月,生生灭灭
融化为地,升华入天
5.描写山水的作文 篇五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山水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山水的作文1去过欢乐谷的人都说:“欢乐谷山水甲天下。”我们一行人便来到欢乐谷参观山水。
我们来到小溪边。回想着我以前见过清澈见底的水,清的连倒影也看得请清楚楚楚的水,还见过平整如镜的水,但也没见过欢乐谷那样美的水。欢乐谷的水真清呀!清的能直接用瓶子去接来喝。清的能看见水底的落叶。欢乐谷的水真绿啊!绿得让人觉得是一块碧玉,把它抱回家去。绿得让人觉得是在绿山里,不是在水里。欢乐谷的水真冷呀!冷的天上出太阳也抱着膀子。冷得6、7月还穿长裤子。欢乐谷的水真活泼啊!活泼的像要发生爆炸,水儿都往下挤,发出轰轰声。活泼的能感觉到水珠溅在我们的头上。
我攀登过高高的庐山,在书上见过雄伟的泰山,还有很险得华山,也都没见过欢乐谷的山好。欢乐古的山真奇呀!一个高大的树竟然抱着一个大石头,树枝还是横着长的。欢乐谷的山真秀啊!树木密密麻麻的排着,绿色一片,美极了。山上空气新鲜,湿润,我们好像呆在一个大空调里。欢乐谷的山真高啊!我们站在一个角上,都望不到顶。体力差的爬到一半就爬不动了。欢乐谷的山真险呀!站在上面感觉随时都要掉下来。修的路也在绝壁上,让人心惊胆寒,惊心动魄。
这样的欢乐谷,山饶着水,水映着山,欢乐谷真是欢乐谷真是欢乐无限啊!
描写山水的作文2我的家乡是赛岐,这里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首先,我带你去去个地方---鳌峰山。鳌峰山是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哦!爬上鳌峰山,仰头就能看到天空中飘着朵朵棉花糖似的白云,一会儿变成温顺的小绵羊,一会儿变成凶猛的狮子,最后变成了一只十分机灵的小猴子……时而有几只身姿优雅的天鹅冲天空中飞过,微风梳理着它们那洁白的羽毛,晨光为它们披上金色的轻纱。
站在山顶上眺望,可以看到那凸起的小山,是那么的绿。因为它穿上了春姑娘送的“绿衣裳”。小山下靠着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它们贪婪地“吮吸”着温暖的阳光,个个抽枝展叶的。一阵微风吹过,满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弹奏着一曲动听的歌曲。小路上的小草为大地铺上了一层“绿毛毯”,柔软的草地上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它们争奇斗艳,散发着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小路的附近是一条小河清澈见底,哗哗啦啦的流水声犹如一段动人的歌谣。河里倒映着蓝天,白云,小山。宛如一幅美丽的图画……
怎么样,我家乡的山水很美吧!
描写山水的作文3我的家乡,座落在一个偏僻的小镇,巍巍的江鲤山下;悠悠的马边河畔,那便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朴实无华,不像城市那样繁华,充满着乡村情趣。妈妈曾经告诉我:最真实的作品和东西,才是最高尚的、最美的!所以,我一直把自己的家乡当成是自己心中最美好的地方。我为我能生活在这里而感到自豪!
在我心中,家乡的山是全世界最美的!虽然比不上那个世界名山,但它有世界名山没有的东西——那就是朴实。家乡的山虽然没有参天大树,但总是郁郁苍苍。家乡的山是蜿蜒盘旋、连绵不断的。家乡的山能让我看见农民伯伯种下的绿色食品。
家乡的山不仅美丽,而且水也很漂亮。家乡的水很平静,在河水里悠悠地流淌着。偶尔下过大雨,家乡的`水就会“哗啦哗啦”的哼着小曲儿顺水冲走。夜晚,走在洋溪大桥上,迎面吹着微凉的晚风,欣赏着悠悠的马边河,经常会有几只白鹤出现,到处飞翔。夜深,人们静静的入睡了,寂静笼罩着这条悠悠的马边河,家乡的河水也沉沉的入睡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山水画:有小桥、流水,有山,也有人家,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和谐的画面呀!我爱你:“我可爱的家乡!”
描写山水的作文4难忘的玉龙雪山之游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秀丽的湖光山色,那洁白的茫茫大雪至今回想起来,如画如梦如在眼前。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云南玉龙雪山玩。云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也是弛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而玉龙雪山在云南是最有名的风光景点之一。上玉龙雪山必须要坐缆车才能上去,我小心翼翼得上了缆车,缆车随着缆绳越升越高,我往下看,只见陡峭的石壁凹凸不平,好像随时都要松动似的,所以这里没有爬山的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在悄无声息的流动。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一切美景尽收眼底。我抬头向山顶望去,只见山顶上白雪皑皑,给山峰披上银色的外衣,分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天。不知不觉中缆车已经到达海拔4605米的山上,我下了缆车,这时才知道什么叫高处不胜寒,我马上穿上羽绒衣。平时爱运动的人就可以向山顶上冲,挑战自己的极限,而不爱运动的人就只能休息了,而我就是后者的人。
啊!玉龙雪山你像一颗明珠,是云南最美丽的风景线,真令人流连忘返!
描写山水的作文5藏族人把玉龙雪山视为神,当我见到它时,我终于明白原因了。
上了玉龙雪山,一眼望去,全是茫茫的白雪。雪让四周更明亮了,但它却依然引人注目。我一脚踩在柔软的雪上,脚立刻陷下去了。
我渐渐爬到更高的上坡上,我仰望着远处更高的雪山。它就像一座银光闪闪的高塔,高高耸立着;我又从山坡上往下望,下面的人就像一颗颗小小的黑芝麻。当时,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在山坡上我们坐着救生圈从一条雪道上往下滑。我坐上去,开始动了。突然快起来了,下坡了。我感觉冷风吹着我,雪水溅到我手上。我的心蹦蹦地跳着,真刺激!
到了观景台,中间的雕塑上覆盖了厚厚一层白雪,好想穿了一件雪白的大衣。从观景台上望着美丽的风景,望见那一座座青山与平静的金沙江。那一座座青山如同一块无瑕的翡翠一般;平静的金沙江如同一条柔软的丝带一般。在眺望那一望无际湛蓝色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明媚。
6.描写山水的诗词 篇六
1.《行经华阴》
年代: 唐 作者: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2.《登岳阳楼》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七里濑》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4.《登池上楼》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祈祈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5.《江雪》
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望庐山瀑布》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青溪》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8.《万山潭作》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9.《上三峡》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10.《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
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
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
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玉浆倘惠故人饮,
7.描写山水的古诗 篇七
咏 山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李白《望庐山瀑布》(二首之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咏 水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8.描写山水的作文 篇八
我们来到小溪边。回想着我以前见过清澈见底的水,清的连倒影也看得请清楚楚楚的水,还见过平整如镜的水,但也没见过欢乐谷那样美的水。欢乐谷的水真清呀!清的能直接用瓶子去接来喝。清的能看见水底的落叶。欢乐谷的水真绿啊!绿得让人觉得是一块碧玉,把它抱回家去。绿得让人觉得是在绿山里,不是在水里。欢乐谷的水真冷呀!冷的天上出太阳也抱着膀子。冷得6、7月还穿长裤子。欢乐谷的水真活泼啊!活泼的像要发生爆炸,水儿都往下挤,发出轰轰声。活泼的能感觉到水珠溅在我们的头上。
我攀登过高高的庐山,在书上见过雄伟的泰山,还有很险得华山,也都没见过欢乐谷的山好。欢乐古的山真奇呀!一个高大的树竟然抱着一个大石头,树枝还是横着长的。欢乐谷的山真秀啊!树木密密麻麻的排着,绿色一片,美极了。山上空气新鲜,湿润,我们好像呆在一个大空调里。欢乐谷的山真高啊!我们站在一个角上,都望不到顶。体力差的爬到一半就爬不动了。欢乐谷的山真险呀!站在上面感觉随时都要掉下来。修的路也在绝壁上,让人心惊胆寒,惊心动魄。
这样的欢乐谷,山饶着水,水映着山,欢乐谷真是欢乐谷真是欢乐无限啊!
9.关于描写山水的散文 篇九
描写山水的散文【一】
不是从山水的襁褓里分娩出来的我,却对山水有着一份特别的眷爱。面对祖国诸多的山山水水,总有一种想走近它亲临它的期待,渴望能有一天实现走遍山水的愿望,但时常也会怀念家乡的那座无名小山和那片清澈的河水。
于是,在泼墨的山水画里找寻连绵起伏的青山、绿水;找寻青石铺就的小巷、石桥;找寻石灰抹的土墙,盖着灰瓦的屋檐。记忆里的灰白缓缓地,缓缓地返回那片葱郁的绿色,连斑驳在老墙根上的那一块块厚厚的苔藓也在心里鲜活起来,是那样的翠绿而鲜艳,我仿佛重回到那些久远却又清晰的记忆里。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家中的房屋就是用黑砖、灰瓦搭建的。屋子的后面有一片水塘,虽不大,却很清澈。我就是吃这片水塘里的水长大的。水塘的不远处有一座叫“牛头山”的小山。听爷爷说,因为山峰似一条牛的牛头,所以称为“牛头山”。因为代代的不断开垦,牛头山越来越小。最后,山顶被开挖成一片水塘,人们就在水塘的周围种上蔬菜,关于牛头山的名字似乎已经被淡忘了。那时,经常跟随着奶奶在山上放牛,看奶奶种菜浇水。调皮的我,就经常爬到这山坡上来,捕蜻蜓,捉蝴蝶,挖野菜。直至后来,牛头山被政府征收而化为一片平地,这座山也从人们的记忆里淡忘了。
伫立在熙攘的城市,无数次地遥望远方,寻找那一脉幽蓝色的山影,可是,除了高大林立的建筑,就是拥挤的车流和熙攘的人流;无数次幻想遇见那一汪闪烁轻盈的波光,可是,除了城市繁华留下的荒凉,就是那混浊的河流。家乡的那座小山,那片绿水,已经被一座座高楼所覆盖。
山水悠悠,历史悠悠,情怀悠悠。游历于市井,栖身于楼林厦海,永远会眷恋家乡,依情家乡的山水。
描写山水的散文【二】
早听闻有句:“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沟归来不看山”的美赞。只是,我没去过黄山,写不出黄山的巍峨险峻,我也没去过九寨沟,写不出九寨沟水的神奇秀美。但对山水一直是喜欢的,更是崇拜敬畏的。所以,山水常在我的梦中萦回。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青山绿水、小桥轻舟、青烟袅袅,雾气朦胧,思想荡漾在那样的时空里,空灵的记忆像被清晨的雾霭洗过,一幅浅绿的山水画在脑海里铺开来,顺着思绪的隧道,走进那青的山,绿的水,那些鲜艳的颜色,那些鲜活的生灵,那些有生命的花草,那些流淌的水花,那些平凡朴素的场景,那些乡野的自然风情,不禁让人神清气爽,流连忘返。仿佛,人已经穿越时空,心已经在山水间腾飞。
大自然赋予了山的肃穆和庄严,赋予了水的灵性和飘逸。即使是狂风暴雨,即使是冰天雪地,依然顽强生存,生生不息。山水间有多少这样激情的瞬间,又有着多少这样壮美的时刻?
常常在思考,在轮回的季节里,我是否真的能够拥有大山的情怀?面对一些真实,视而不见?在流逝的时光里,我是否能保持水一样的心境?面对一些喧哗,闻而不听?
有时,在静静的想,我如何能拥有这山的博大,与日光亲近,与夜晚相融,不问世事的繁杂和纷忧;有时,我静静的思,我如何能拥有这水的柔情,可以如泉水一样欢快怡然,又可以如湖水一样平静悠然,不为琐事的忧烦所困所悲。
山水哺育了多少生命,又承受了多少岁月沧桑?感动于山的博大,心境坦荡,浮躁漂移;感知于水的灵性,灵魂升华,浮华不再。山的奇伟,水的缠绵,把我心的梦想,勾勒成山水间的色彩,点缀成生命记忆的色彩。
此时,多想能远离尘嚣,追寻山水,沉醉山水,把一缕心香,送给大自然。
描写山水的散文【三】
登山临水,尽情欣赏美景之余,还可以参悟人生玄机。
草木葱荣,是感恩泥土的润泽;云彩洁白,是热爱蓝天的辽阔;山水奇妙,是大自然所赋予的神韵。一座座山,屹立大地数百年沉默无语,拥抱的是广阔的天空;一片片水,流淌在大地源源流长,奏响的是人间风光交响乐。
山屹立在天地间,膜拜着生命的奇迹,见证着世间的沉浮;水,回荡在山涧间,倾泻成生命的壮美,流淌成生命的诗意。
山的博大幽深,水的浩瀚柔婉,静止与流动的交融,肃穆与灵动的结合,赋演着秀山绿水的生命与灵魂,传递着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山挺立,坚韧不拔;水绵软,婉转流长。有人说,世上有多少山水美景,人间就有多少锦绣文章。在文人墨客眼里,山水就是他们灵感的源泉,精神的家园。
山水的神韵让诗人倾情,让画家泼墨,让智者留连,让凡人脱俗。所有的生灵,所有的风景,所有的神韵,都统统收进了画家的画卷,融进了诗人的诗作,感染了智者的心扉。
山,造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虽形态各异,却胸怀宽阔。山,是伟大的。她的伟大不仅在于它的伟岸高耸,她的绵延不羁,还在于她宽广的胸怀!
水,是天地间纤尘不染的精灵,虽变化更替,却灵动纯粹。水,是纯净的,她的纯净不仅在于它的婉约灵秀,她的绵延不绝,还在于她圣洁的情怀!
山可以涤志,水可以清心。山峰的纵横沟壑,峡谷的峭崖绝壁,大海的汹涌澎湃,江河的湍流不息,都带给我们一种自然美的征服和心灵的震撼。
置身山水,或临水泛舟,或登高远眺,欣赏美景,愉悦身心的同时,更是领略山水之外的神韵。
描写山水的散文【四】
走进山水,体悟着山水的神韵,在天籁与心弦之间婉转,仿佛进入如诗如画、似梦似幻的人间仙境。山水,其深刻的内涵,不仅是骨子里透出的韵味,而是他们在数以千年的风雨洗礼中,所焕发出的迷人神韵。
走进了山水,也就走出了喧哗,行走在山水的静谧中,看蓝天白云,看草木葱荣,听水流汩汩,鸟语虫鸣,我们的视野得到了开阔,我们的精神得到了超脱,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渲染,我们的心境得到了沉淀,我们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无论岁月变迁,时光流逝。山,依旧那么雄伟,永远坚守着岁月的永恒;水,依旧那么绵长,永远舞动着生命的灵魂。
无论是走笔山水,还是写意山水,都会领略到山水的神奇魅力;无论是抒怀山水,倾情还是山水,都会体会到山水灵动的神韵。
山水之美,美在大自然中,更美在我们心中。只要用心发现,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悟,在我们的周围,处处有山水的美丽景致,处处有山水的奇妙神韵。
水环山流淌着永恒,山倒映于水中显神韵。山水,永远是游人眼中绝美的风景。
悠悠山水情,欣欣游子心。向往自然,宁静而淡然;向往山水,潇洒又从容。
山水是历史,山水是书画,山水是诗歌,山水是音律。看不尽的山水美景,道不完的山水情怀,悟不透的山水神韵。
山在水岸绵延,水在山中飘逸。相依山水,眷眷不须归。
10.描写山水的唯美诗句 篇十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1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5、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20、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2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2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1.描写山水的古诗 篇十一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7、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1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5、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kj-cy
1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