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简短」

2024-07-13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简短」(精选12篇)

1.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简短」 篇一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贪玩之心不减,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是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成绩还是起色不大,仍不为老师喜欢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有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具慧眼,他仔细翻看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原来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华罗庚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方法。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到清华大学并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经过自己的刻苦专研和潜心研究,华罗庚成了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华罗庚也为我们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文凭在一定的范围内和能力是成正比的,可是,有些时候,我们错过了一个代表自己能力的机会时,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刻苦来弥补的,虽然,这样的刻苦需要付出的太多。

2.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简短」 篇二

一、数学家华罗庚的早年轶事

1910年11月12日, 大数学家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境内, 父亲名叫华瑞栋, 是个小商贩, 开了一间小杂货铺, 母亲则是一位中国典型的贤惠家庭妇女。

40岁的父亲, 老来得子, 备加宠爱, 将其视作掌上明珠, 为给儿子祈求最美好的祝福, 父亲在儿子出生后不久就用两个箩筐将孩子紧紧扣住, “华罗庚”之名由此而来。

在12岁那年, 华罗庚来到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求学。在念完初一后, 他便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 深深喜欢上了数学。有一天, 数学老师给班里同学们出了道《孙子算经》中有名的“物不知其数”的算题, 说:“今有物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剩二, 五五数之剩三, 七七数之剩二, 问物几何?”华罗庚脱口而出“二十三”, 未待老师话音完结。其实, 年幼的华罗庚此时并未学过《孙子算经》, 只是善用自己的独特算法进行敏捷的运算:“33数之余2, 77数之余2, 余数均为2, 那么这个数可能为3×7+2 (23) , 除以5刚好余3, 因而所求之数为23。”[1]129

1925年, 华罗庚完成了初中阶段的学习, 顺利毕业, 但终因家境日渐贫寒, 无力继续高中阶段的学习。正当他应受教育时, “贫穷”剥夺了他的梦想。迫于生活之压力, 为能谋求会计之类的职业以养家糊口, 华罗庚无奈地来到了上海的“中华职业学校”进修会计, 这当时是黄炎培先生创办的学校。然而, 不幸的是, 在这里学习还不到一年, 华罗庚又因高昂的生活费用而被迫辍学, 回家帮着料理自己家的只有一间小门面的杂货铺———“乾生泰”, 一边干些杂活, 一边清记营业账。但是, 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深爱着的数学, 开始在程式化的柜台生活中自学数学, 而且自学非常刻苦投入。顾客一来, 他就帮着忙生意, 打算盘, 记账;顾客一走, 他就立即埋头看书, 演算起来。对此, 华莲青 (华罗庚的姐姐) 曾多次讲起:冬天里, 在账台上读数学书的过程中, 因天气寒冷, 华罗庚会一直流着鼻涕, 而他则是左手一抹, 再往旁边一甩, 如果没成功, 干脆就一直那样悬着左手, 而其右手仍在飞速地算着、写着、记着……当然, 有的时侯, 他也会因为过于深思而无视顾客, 甚至时常将自己的演算稿纸当作退款找给顾客。父亲也时常因此气急, 责备他说读天书读成个呆子了, 硬要烧书, 而华罗庚则死死抱书不放。时间一长, 街坊四邻都将此传为笑谈, 送给他绰号“罗呆子”。就这样, 为了生活而挣扎, 华罗庚站在西北风口, 穿一双草鞋, 抹一把鼻涕, 伴一卷灯草, 抽一支烟, 捏一根针, 极其顽强地进行自学, 直至18岁那年。

事实上, 华罗庚在读初中的过程中, 所学功课并不是很好, 甚至也存在数学不及格的情况。当时, 著名教育家、翻译家王维克先生 (1900年至1952年) 正在金坛中学任教, 而且教华罗庚的数学, 发现华罗庚思维敏捷, 数学习题往往反复修改, 解题方法和思路很独特, 虽然年幼的他也贪玩。有教师时常感叹金坛中学无“人才”, 但王维克却不以为然, 说:华罗庚同学就是人才。这位教师笑答:看看他那像蟹爬的字吧, 他能算“人才”?王维克激动地辩论:被埋在沙里的金子, 看起来与沙子并无不同, 教书匠的眼睛最应有沙里淘金的本领, 不然就是埋没人才;华罗庚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小, 但怎能因此否认他的数学才能?

二、数学家华罗庚的数学生涯

起初, 华罗庚学习数学时仅有一本《几何》、一本《代数》与一本残破的《微积分》。1929年, 华罗庚被雇为金坛中学庶务员, 并撰写出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 并在1930年春发表于上海的《科学》杂志。清华大学数学系任主任熊庆来教授在看到这篇论文后, 激动不已, 忙问道:这个华罗庚是谁?但无人知道, 因为此时的华罗庚并不出名。后来, 清华教员唐培经向熊庆来介绍了同乡华罗庚[2]186。

在来清华任教之后, 1933年华罗庚就被破格为助教, 两年后晋升为讲师, 而一般教员要用八年时间。1936年, 受清华大学推荐, 华罗庚被公派剑桥大学进行深造。在剑桥学习期间, 他将全身心投入数学理论难题研究, 成果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意。

1938年, 华罗庚回国后被西南联合大学聘为教授。在随后的三年期间, 他积极参加到当时如火如荼的抗日民主爱国运动之中, 尤其完成了第一部数学经典名著《堆垒素数论》和20多篇学术论文, 即便当时的生活工作条件都非常恶劣。自1947年起该书还先后被翻译成俄文、德文、英文、日文、匈牙利文等文本, 在国际数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6年, 为了研制原子弹, 国民政府选派了华罗庚等几位科学家远渡重洋赴美国学习考察。到美国之后, 华罗庚先是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担任访问教授, 后被伊利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令华罗庚非常兴奋, 感到该是自己报效祖国的时候了, 于是携家人一起, 排除美国政府设置的万难险阻, 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1950年2月, 在抵达香港之后, 他立即发表了一封充满爱国激情的“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号召和鼓励海外学子尽早学成回国,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贡献自己力量。

回到清华园之后, 华罗庚便担负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的重任, 随后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之盛情邀请, 开始着手筹建数学研究所, 于1952年7月建成, 并任所长。

三、数学家华罗庚的科研教育成就

回国之后短短的几年中, 华罗庚任劳任怨教书育人, 潜心研究。在育人方面, 他为新中国数学人才之培养倾尽心血, 培育出大批优秀的数学奇才, 如陈景润、陆启铿、王元、万哲先、龚升等就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学者。在数学研究方面, 他写出了“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数论导引”、“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典型群”等大量令国际数学界为之震惊的高水平论著。例如, 其中, 在1957年, “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还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并相继被翻译成俄文、英文等;“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也曾先后被翻成德文、俄文等在海外出版。数学大师华罗庚一生共著有《堆垒素数论》、《优选学》、《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指数和的估价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 与万哲先合著的《典型群》、《从单位圆谈起》、《数论导引》、《计划经济范围最优化的数学理论》、与王元合著的《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和与他人合著的《二阶两个自变数两个未知函数的常系数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等十部数学经典著作。除此之外, 他还撰写发表了150余篇学术论文和《统筹法评话及补充》、《优选法评话及其补充》等极富数学教育启迪意义的科普作品, 还有专门整理的《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等[3]83。

此外, 为了较好培育祖国的青少年, 华罗庚还组织编写了系列数学通俗读物, 深刻影响着新中国的青少年。他是我国最早主张研制电子计算机的科学家之一, 并发起创建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反观今日之中国, 华罗庚仍就以其非凡的伟大品格、卓越的成就、辉煌的荣誉与其坎坷曲折的奋斗人生, 影响着祖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和科学工作者, 尤其是数学王国中的学子们, 早已是人们心中的“数学大师”, 仍旧引导后人前仆后继地续写着一个又一个数学神话。

参考文献

[1]华罗庚.华罗庚:下棋找高手[M].解放军出版社, 2002.

[2]刘国生.从清华走出的科学家[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8:186.

3.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简短」 篇三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应邀到日本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原定45分钟的报告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被延长到一个多小时。当他结束讲话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在讲台上。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此后,他顽强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20岁时,华罗庚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

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在英国的两年之中,他攻克了许多数学难题。他的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给他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他写出了堆垒数论。1946年9月,华罗庚应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投身我国数学科学研究事业。1950年3月,他到达北京,随后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等职。1956年,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

回国后短短的几年中,他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他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1963年他和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

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后,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他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凭着这种精神,他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数学大师。他一生硕果累累,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导函数论等方面的研究者和创始人,其著作《堆垒素数论》更成为20世纪数学论著的经典。

由于青年时代受到过“伯乐”的知遇之恩,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他发现和培养陈景润的故事更是数学界的一段佳话。在他亲自关心和过问下,陈景润从厦门大学被调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最终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此外,万哲元、陆启铿、王元、潘承洞、段学复等人也是在华罗庚的悉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

在从事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华罗庚努力尝试寻找一条数学和工农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经过一段实践,他发现数学中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能够比较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管理面貌。于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4.数学家的故事(祖冲之与华罗庚) 篇四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为3.1415926<π<3.1415927,这一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误差的范围,是当时世界最杰出的成就。祖冲之确定了两个形式的π值,约率355/173(≈3.1415926)密率22/7(≈3.14),这两个数都是 π的渐近分数。

还有些资料,华 罗 庚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华罗庚1924年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专家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苏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华罗庚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做出卓越贡献,由于他的贡献,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与方法都用他的名字命名。为了推广优选法,华罗庚亲自带领小分队去二十七个省普及应用数学方法达二十余年之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倒过来看的趣味数学题

倒过来看的趣味数学题

壁虎、蚱蜢、蝉、苍蝇、蜘蛛等动物具有超强爬行能力,不仅能在水平表面运动自如,在垂直表面甚至倒挂在天花板上也能快速移动。据有的科学家研究,这些动物倒立着生活是为了通过摆动来节约运动的能量。

人时常做些倒立锻炼,据说可以提高智力和反应能力,延缓衰老,增神提志;预防和治疗各种长期直立和劳累带来的疾病。

如果我们也倒过来看那些正着看习以为常的数字,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题,也能锻炼我们的数学思维。

下面举出几个例子,供大家欣赏。(1)如何使等式正确 6×6=18 6+6=81 这两个等式原本是用火柴棍摆成的,正着看显然是错误的。如何动用最少的火柴棍使等式成立呢?

如果我们把纸倒过来看,不需要作其他任何变化,这个等式就完全正确了。(2)对面看过来

桌上放着一道算术题:89+16+69+6A+B8+88 甲乙两位同学面对面坐在桌子两侧,而他们计算这道题的结果恰 好相同,那么A、B分别是哪两个数字? 我们先把等式建立起来,89+16+69+6A+B8+88=88+8b+a9+69+91+68(a、b是A、B的倒着看的数)经过消减,得到一个新的等式

16+A+B×10=91+b+a×10 容易发现,A=1,B=9(a=

1、b=6)满足要求。(3)倒立时的发现

一个运动员的门牌号是一个四位数。一天,他在门外做倒立时发现他们的门牌号倒着看成了另外一个四位数,而且大了4782。问该人的门牌号码是多少?

我们把能够倒过来的几个数字列出来,1,6,8,9,0。

这个数相差接近4的只有1和6,因此这个四位数首位一定是

6、末尾一定是1,即这个数为1xx9,倒过来看就是6xx1。

接下来就是一个简单的算式谜了,由于数字只能在1、6、8、9、0中选取,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这个门牌号是1899,倒过来看是6681。(4)节约卡片

这是1993年我国高中联赛中的一道数学题。

三位数(100,101,L,999)共900个,在卡片上打印这些三位数,每张卡片上打印一个三位数,有的卡片所印的,倒过来看仍为三位数,如198倒过来看是861;有的卡片则不然,如531倒过来则没有意义,因此,有些卡片可以一卡二用,于是至多可以少打印多少张卡片? 刚才我们已经指出,能够倒过来的几个数字只1,6,8,9,0。而在三位数中,0不能放在首位,也不能放在末位。能够放在首位和末尾的都有1、6、8、9这四个数字,能够放在十位的有五个数字。

根据乘法原理,这样的数有4×5×4=80个。因此,可以节约的卡片数是80的一半,即40个。(5)正看倒看不变

这是1959年第22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一道试题。

当将写有数码的纸倒过来时,数码0、1、8不变,数码6、9互变,其他数码在倒过来看时没有意义,求将写有九位数的纸倒过来看时不变的九位数的个数?

九位数要相同,也就是倒过来看是还是原来这个数,即首位变为末位、第二位变为第八位、第三位变为第七位、第四位变为第六位后数字不变,第五位自己倒过后不变。

这样,我们把这个九位数的数字分成五组:首位和末位为一组,可取的数字为(1,1)、(8,8)、(6,9)和(9,6)共四组不同的值;第二位和第八位、第三位和第七位、第四位和第六位取值范围相同,可取的数字除与前面相同外,还要加上(0,0),一共有五组不同的值;第五位数字只能从1、0、8三个数字中选取。根据乘法原理,满足题目要求的九位数共有 4×5×5×5×3=1500个。(6)扩大范围

液晶显示的数码中,除数码0、1、8之外,数码5和2倒过来看,也不变。我们把上面的竞赛题改造一下,供大家思考。

在用液晶显示的从1到99999的所有数字中,正着看和倒着看相同的数一共有多少呢? 定义

圆的定义有两个

其一: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

其二:平面上一条线段,绕它的一端旋转360°,留下的轨迹叫圆。概括

把一个圆按一条直线对折过去,并且完全重合,展开再换个方向对折,折出后,这些折痕相交的一个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和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在同一个圆或等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用字母表示是:d=2r或r=d/2 圆的相关量

圆周率:圆周长度与圆的直径长度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通常用π表示,π=3.1415926535...,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只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在奥数中一般π只取3、3.1416或3.14159)

圆弧和弦: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arc)。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chord)。圆中最长的弦为直径(diameter)。

圆心角和圆周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内心和外心: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称为内心。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扇形:在圆上,由两条半径和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锥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半径称为圆锥的母线。

(1)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表示具体数时可带单位名称。

(2)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而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百分数不可以约分,而分数一般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3)任何一个百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都具有百分数的意义。

(4)应用范围的不同,百分数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和比较,而分数常常在计算、测量中的不到整数结果时使用。百分数只可以表示分率,不能带单位。

5.华罗庚的故事 篇五

华罗庚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数学界的泰斗。他一生的故事许多许多,本文写的是他上小学时,敢于向专家挑战的事,表现了他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求知态度。

文章开头先概括写华罗庚从小就“非常喜欢数学”。联系到他日后的成功,使我们再次想起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除了看课本外,还常常借老师的书看。”说明华罗庚从小博览群书,对数学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接下来用两个自然段讲华罗庚发现一位教授的文章有错误,勇敢地提出了不同意见,并得到了表扬。其中“看了又看”“算了又算”反映了他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当然可以了,谁都会有错儿的!”“谁”指的是任何人,当然包括专家。老师的话给了华罗庚极大的鼓励,培养了他敢于求真的精神。

最后讲华罗庚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这篇课文是上一册教材中《动手试一试》一文的延伸,以著名科学家的真实事例进一步明确了可贵的求知态度。课文虽然写的是科学家的故事,但是选取了小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小时候的故事。而且力求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把人物写得生动、可亲,增强了感染力。

一、华罗庚的有关资料

华罗庚出生在一个摆杂货店的家庭,从小体弱多病,但他凭借自己一股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终于成为一代数学宗师. 少年时期的华罗庚就特别爱好数学,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19岁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惊动了当时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从此在熊庆来先生的引导下,走上了研究数学的道路.晚年为了国家经济建设,把纯粹数学推广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终生!华爷爷悉心栽培年轻一代,让青年数学家茁壮成儿使他们脱颖而出,工作之余还不忘给青多年朋友写一些科普读物.

下面就是华罗庚爷爷曾经介绍给同学们的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 有位老师,想辨别他的3个学生谁更聪明.他采用如下的方法:事先准备好3顶白帽子,2顶黑帽子,让他们看到,然后,叫他们闭上眼睛,分别给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顶帽子,最后,叫他们睁开眼,看着别人的帽子,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3个学生互相看了看,都踌躇了一会,并异口同声地说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聪明的小读者,想想看,他们是怎么知道帽子颜色的呢?“ 为了解决上面的伺题,我们先考虑“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因为,黑帽只有1顶,我戴了,对方立刻会说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踌躇了一会,可见我戴的是白帽.这样,“3人2顶黑帽,3顶白帽”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假设我戴的是黑帽子,则他们2人就变成“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他们可以立刻回答出来,但他们都踌躇了一会,这就说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经过同样的思考,于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看到这里。同学们可能会拍手称妙吧.后来,华爷爷还将原来的问题复杂化,“n个人,n-1顶黑帽子,若干(不少于n)顶白帽子”的问题怎样解决呢?运用同样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他并告诫我们: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窃.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位小店主家中。因为他的父亲华老祥是在40岁时才得到的这个儿子,因此很担心他的儿子养不大。据说放进箩筐可以生根,容易养活,所以他父亲说过“放进箩筐避邪,同根百岁,就叫箩根吧。后来就是将“箩”字去掉“竹”字头取了罗字,而“根”与庚同音,那年又是庚戍年,又用了一个“庚”字。这就是华罗庚名字的来历,其中包含着父亲对他的关心和祝愿。少年华罗庚

华罗庚小学是在金坛仁劬小学度过的。因成绩不好,他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华罗庚原来也是个很调皮和贪玩的孩子,但他很有数学才能。有一次,数学老师出了一个中国古代有名的算题——有一样东西,不知是多少。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的数,还余2。问这样东西是多少?题目出完后,同学们议论开了,谁也说不出得数。老师刚要张口,华罗庚举手说:“我算出来了,是23。”他不但正确地说出了得数,而且算法也很特别。这使老师大为惊诧。华罗庚爱动脑筋总喜欢追求更简便的算法

一次老师在教学生做某种类型的数学习题,大概是已知一个图形,设为长方形,要从中挖去一些已知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和菱形、梯形等,求剩下图形的面积。老师教的方法是先算出要挖去的各已知图形的面积,然后再把他们加起来,最后用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它,即得剩下图形的面积。华罗庚没有采用老师的方法,而是用了更简洁的方法,引起了老师的不满。老师在发还习题本时,先发还习题做得好的学生的习题本,然后再发有些错误的学生的习题本,最后发华罗庚的习题本,并说:“你是怎么做的,最后答数倒是凑对了!” 华罗庚回答说:“我的做法是有道理的。”然后就把自己是怎么考虑的,一一讲述给大家听。由于他的解题方法既简单又清楚,老师与同学们听了都很信服。可一年后,华罗庚还是因为交不起杂费和食宿费而辍学了。

-------------------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这是当时一个非常闭塞的县城。

童年时代,他最想骑马。他将一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马嘟嘟。”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里呢。稍大以后,他就把家中小杂货店的柜台当马骑,跳上跳下,并且还不时学着大人骑马的样子,感觉十分得意。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来到庙里,“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菩萨’是骗人的1父亲马上训斥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是人装扮的。

华罗庚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后来经过仔细辨别,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经过分析认为:珠算的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简化。乘法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法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每用乘数的一位数乘被乘数,则在乘数中将该位数去掉;将乘数用完了,即得最后答案。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答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就省掉了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例如:28×6,先在算盘上打上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节省的时间就更多的。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得意,认为自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华罗庚在读后感中,并未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尖锐地指出: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与第四句中的“尝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当然一试就成功是比较罕见的;第四句中的“尝试”则是指经过多次尝试或失败之后的一次成功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意。单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是有道理的,但胡适将二者放在一起,则是拿自己的概念随意否定别人(陆放翁)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他说:“胡适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虽然语文老师当时十分不悦,但20年后还是对已成名的华罗庚说:“我早就看了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华罗庚正是由于勤思考,爱创新,不迷信权威,才最终靠刻苦自学成为一名大数学家的。

二、读句子,再指出本课新学的生字。

A:下课了,小亮还在教室里认真地计算一道除法应用题。B: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老师高兴地说:“这才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C:华小琴给我寄来了一张精美的邮票。

D:小明拆开杂志社寄来的包裹,里面是一本非常有趣的著作。

三、猜字谜游戏。

猜谜游戏旨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开发智力,扩展识字,提高想象力、判断力、表达力及识字能力。

喜:擂鼓真热闹,张口齐欢笑。(注:“喜”字中的上半部分是鼓的象形。击鼓表示欢乐、愉快,由击鼓引申为庆贺,由庆贺引申为喜事。“口”表示发出笑声。)

认:人言不做信字猜,识别之后谜底来。志:壮士在我心上,想起意志刚强。杂:九种树木各不同。

些:此下是什么?二字当底座;这、那后边用,见啥把啥说。社:示土是什么,一拼就知道;与“会”是朋友,两字常拥抱。

四、指导写好生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分为上下结构的字(5个)和左右结构的字(5个)两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指导。下面举例谈谈写好五个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的问题。

(1)找关键笔画。

“华”“喜”“些”“杂”四个字的共同点是关键笔画都在于一长横要稳,要托得住,否则整个字会有一种“失重”的感觉。写这一笔时应注意:起笔按住,向右行笔时,力量均匀,微微向上有弧度,沿笔画向回一带收笔。

(2)“喜”字笔画较多,要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才能写紧凑?怎样才能写出“喜气”?

(3)“杂”字的下面不是“木”(见参考资料)(4)“喜”“志”两个字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本课的教学可以“华罗庚为什么能成为数学家”为中心问题,以小组学习、小组间交流、朗读及评析为主要教学方式学习课文。研讨的重点应放在第二、三自然段。

读第二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思考“不对劲”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他发现教授写的文章不对劲后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体会华罗庚从小就养成了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要读好华罗庚与老师的对话:读出华罗庚的纯真、大胆而又不乏礼貌;读出老师真诚的鼓励,并从中体会“谁都会有错儿的”,所以“当然可以”提出来。使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到不要盲目迷信权威,应该大胆求真。

读第三自然段时,可以拓展想象:编辑可能会怎样表扬华罗庚?或者,华罗庚可能会“高兴”地想些什么?使学生通过想象练说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进一步强调正确的求知态度,教师要避免“穿靴戴帽”式的思想教育。

(四)积累运用。

1.“喜”可讨人喜欢啦,它的朋友多着呢:喜爱、喜庆、欢天喜地、双喜临门……你也来说说吧!

2.你见过双喜字吗?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学着剪一个吧!3.找“著名”。两个人一组,看谁知道的“著名的人或事物”多。

(五)实践活动: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讲一讲关于华罗庚的其他故事,进一步找寻他成长的足迹,感受他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孜孜追求。

参考资料 1.小知识:“杂”字的部首“朩”叫“木字底”吗?

“木”“朩”作底时可统称木字底,但在教学中解释时应有区别。

木字底写成“朩 ”,俗称“带钩木”,宋体第三笔写成撇,楷体(手写体)第三笔写成点(垂点)。

带钩木作底的基本字只有六个:杀、杂、亲、条、茶、寨。还有一个“余”字是独体字,不属于同类。这六个字中,有的是草书楷化的结果,如“杂”;有的是取偏旁简化的结果,如“杀、亲、条”;有的是避重捺的结果,如“茶、寨”。“条”也可算是避重捺的结果。这些是它们用带钩木作底的原因,因此带钩木可视为木字底的变体。

2.华罗庚生平简介:

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江苏省金坛县人。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学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了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被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

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邀去前苏联访问。同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分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开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副院长等。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由于他的卓越贡献,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与方法等都用他的名字命名。其主要著作有《堆垒素数论》、《数论导引》、《统筹法评话及补充》等。

3.华罗庚回归祖国的故事

6.26华罗庚的故事 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写本课10个生字,会读文中16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一下华罗庚是什么人?

2、华罗庚在数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童年。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资料,课上给学生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同时对本文的背景有所了解,以利于更好的理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同桌互读。

3、指名接段读文。

4、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1)评价优点

(2)提点意见、出示生字,会读的字多读读,不会读的字到课文中找一找念什么,并想想怎样记住它。

6、选择一个自己认为难记的字,说说怎样记住它,并用这个字组词或说一个句子。

7、开火车识字。

8、小组长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并在评价册上给以评价。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三)专题研讨:华罗庚是怎样的小朋友,阐述观点,并在书中找到理由。

(1)自由读书准备

(2)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其他学生可以对他的观点补充或反驳,教师加以指点,如:华罗庚爱学数学,从课文中那里看出来的?„„)

(3)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课文。

对人物性格的剖析,也是学生回到课文中,深入理解课文,归纳总结的过程。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对中的的词语或句子的理解,如:著名、看了又看,算了又算„„

四、拓展延伸、回读课文

出示华罗庚爷爷的照片,讲一讲华罗庚爷爷的故事。

全班交流听完故事后的感受。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的回顾,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印象。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开会车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在具体环境中认读: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3、出示要写的生字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1)老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讨论怎么记住这个字?

5、让学生找其他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6、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

7、用这些字组词。

三、学后总结

老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积累

1、课后阅读名人故事。

7.华罗庚的小故事100字 篇七

华罗庚的小故事100字

小时候,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他一边帮父亲看店,一边依旧不忘学习。没有时间,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没有书,没有纸没有笔,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

华罗庚的一生中曾遭遇三大劫难。首先是在他童年时,家贫,失学,患重病,腿残废。第二次劫难是抗日战争期间,孤立闭塞,资料图书缺乏。第三次劫难是文化大革命,家被查抄,手槁散失,禁止他去图书馆,将他的助手与学生分配到外地等。

华罗庚的完整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刻苦学习,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卖棉花的铺子)。

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便让他坐车追,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华罗庚十二岁那年,民国政府已经存在十多年了,民国政府采取了新式教学方式,在各地兴建学校。华罗庚在这期间,他进入江苏省新式学校金坛县立初中学校读书。刚刚人学,每个孩子都会对陌生的课本爱不释手,华罗庚就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华罗庚对自己的兴趣持之以恒,在数学上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被人称为“神童”。

可能是儿童的共性,上初中时,华罗庚一度学习不认真,有些贪玩,甚至连数学考试也有不及格的时候,我国着名教育家王维克后来说,华罗庚虽然贪玩,但胜在思维敏捷,对数学题解题技巧有十分独特的见解。

自学成才

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为家中的贫困,华罗庚的父母已经无力继续供儿子念书,华罗庚只好缀学回家,帮助父亲打理家中的那间小杂货铺。但不甘平凡的华罗庚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人生,他开始了顽强艰苦的自学之路。

当时,每当有客人光临小店铺时,华罗庚就帮助父亲打算盘、记账,客人一离开,华罗庚就继续演算起书中的数学题。有时算的人迷,华罗庚竟将自己演算的结果,当成客人应付的货款价格。时间一久,对这位呆头呆脑的少年,街坊邻居都笑称他为“罗呆子”。父亲对这事很是生气,叮嘱不行,有好几次要将他的数学书给烧了,但是华罗庚却一个劲地死抱着书不放,父亲虽然很是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冬天寒冷的时候,华罗庚就在寒风中擦着鼻涕,苦苦学习,为此还患上了关节炎,留下了严重的伤寒症,落下了终身残疾。1927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华罗庚同吴筱元女士结婚。从1929年开始,华罗庚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并受聘为金坛中学庶务员。

1930年,年仅二十岁的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这篇文章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看到,并得到了熊庆来的赏识。熊庆来了解到华罗庚的身世后,他破格录取华罗庚。

在清华读书时,华罗庚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别人八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再一次体现了他非凡的数学天赋。1933年,华罗庚被学校再一次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年正式成为清华大学讲师。一年后’华罗庚被清华大学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在英国两年,华罗庚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人到数学研究中,为了不浪费研究数学的时间,华罗庚甚至放弃了申请学位。付出总有回报,这两年中,他的研究成果逐渐被国际数学界重视,年轻的华罗庚在数学界声名鹊起。

报效祖国

就在他刻苦钻研数学难题时,1937年,中国开始了近代史上最漫长的抗日战争,间接的拉开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在英国留学的华罗庚听闻曰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后’他表现的极其愤慨。次年,华罗庚抱着报国的心思,从英国回到中国抗战的根据地,在西南联大任教。

中国抗战时期是华罗庚最为艰苦的岁月,但他还是先后完成了二十余篇论文和第一部数学着作《堆垒素数论》,该书成为数学研究中的经典着作,先后被翻译成为英、德、日、匈牙利等多个国家的语言。

华罗庚受到闻一多先生的影响,他顺应潮流,投人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民主爱国运动当中。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至5月,华罗庚受邀访问苏联。当时的国民政府见识到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后,为了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萌生了研制的原子弹的心思,于是派遣当时中国科学界的一些顶尖人物前往美国考察。当年九月,华罗庚同李政道等人离开中国,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伊利诺大学担任教授。

1949年,远在大洋彼岸的华罗庚听闻中国成立了一W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充满了爱国之心的华罗庚克服了美国方面的重重阻烧,他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工作条件,他带着妻儿回到了刚刚浴火重生、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回国初期,华罗庚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系主任,潜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高端的数学人才。陈景润、王元、陆启铿等世界知名的数学家,都是华罗庚的弟子,其中华罗庚和陈景润之间的师生情谊最让人感动。当1985年传来华罗庚死讯的时候,陈景润不顾自身病重,坚持到华老灵柩前,哀恸痛哭。

从1952年起,华罗庚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所长,短短数年内,在科学研究的领域中取得累累成果,并多次参加中国社会活动,同科学考察团出国考察。之后,华罗庚代表中国数学家参加了在匈牙利召开的世界数学家代表大会。1958年,华罗庚同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率领中国科学代表团出席在新德里召开的“在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上协调”的国际会议。

1969年,建国20周年的时候,华罗庚推出了学术着作《优选学》。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刚刚兴起计算机电子科技,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华老意识到电子计算机必将在人类生产历史中成为最高端的科学技术,《优选学》一书将人类生产、设计、制造等技术同计算机技术结合,带来了一场开天辟地般的革命效果。

1978年,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自1979年开始,他多次到世界上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将自己在数学上的研究成果毫不吝啬地同国际同行分享。华罗庚也因此受到国际上很多数学家的赞赏。

华罗庚在生前发表专着与学术论文近300篇,解决了一些世界数学史上长期末能攻破的难题,为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更好发挥数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他还亲自到20多个省市普及数学方法。1979年,我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应邀到英国讲学。在一次宴会上,一位美国女学者来到华罗庚面前敬酒,突然,她扬声问道:“华教授,您不为自己当初回国感到后悔吗?”这里说的“当初”,是指1950年,那年春天,华罗庚欣闻祖国大陆解放的消息,毅然放弃在美国优裕的条件,带领全家人回国。途径香港时,他发了一封《致留美学生公开信》,信中写道:“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建立。”

“为我们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面对这位女学者不友好的提问,华罗庚坚定而又礼貌地回答说:“不!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舒服,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铿锵有力的回答,掷地有声,爱国的挚情,溢于言表,充分体现了他爱国情操。

8.著名科学家的励志故事简短 篇八

伊萨克·牛顿,是17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是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个科学巨人之一。他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贡献,都是划时代的。

1642年12月25日,牛顿出生在英国一个叫乌尔斯索普的小村子里,刚出生时极度衰弱,几乎夭折。牛顿自幼丧父,与母相依为命。1661年,他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

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牛顿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根据牛顿的发现,可测定太阳和行星的质量,确定计算慧星轨道的法则,说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造成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现象,并推导出克服地球引力、飞向太阳系和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低速度,它们分别为每秒7.9千米、11.2千米和16.6千米,并依次命名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牛顿不但验证了前辈们的成果,而且为未来空间运载工具的最低推力或速度下限值,提供了精确而权威的科学依据。

牛顿将其一生的成就写在《自然哲学与数学原理》一书中。他发现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创立了微积分数学。他后来在谈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时说:“如果我比其他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9.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精选简短 篇九

1、《科学家的故事》——居里夫人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2、《科学家的故事》——杨瑞恩

荷兰有位名叫杨瑞恩的眼镜匠,每天都忙着磨镜片。

有一天,调皮的孩子们把磨好的镜片带到二楼去玩。有个孩子把两片镜片叠起来看东西,惊奇地大叫着:

“多奇怪呀,那么远的钟楼怎么跑到眼前来了?”

孩子们轮流看着,一个个都惊奇地叫起来。

杨瑞恩听到孩子们的叫嚷,跑到楼上来,拿过重叠的镜片一看,顿时惊呆了:明明是在远处的钟楼,怎么会一下子跑过来了呢?

孩子们的意外发现,引起了杨瑞恩的研究兴趣。经过不断的钻研和改进,他终于发明了望远镜。

3、《科学家的故事》——牛顿

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

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4、《科学家的故事》——爱因斯坦

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由于对军国主义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路易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与父母团聚。

但是,半途退学,将来拿不到文凭怎么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点子。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异,早达到大学水平。又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里弄来一张病假证明,说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静养。爱因斯坦以为有这两个证明,就可逃出这厌恶的地方。

谁知,他还没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却把他叫了去,以他败坏班风,不守校纪的理由勒令退学。

10.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 篇十

壮士临阵决死哪管些许伤痕,向千年老魔作战,为百代新风斗争。慷慨掷此身。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不知就不知,不懂就不懂,不懂的不要装懂,而且还要追下去,不懂,不懂在什么地方;懂,懂在什么地方。老老实实的态度,首先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科学是踏实的学问,连贯性和系统性都很强,前面的东西没有学好,后面的东西就上不去;基础没有打好。搞尖端就比较困难。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其中不少是由于基础未打好所致。一个人在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上进步的快慢,往往和他的基础有关。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做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

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

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

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11.杰出数学家华罗庚 篇十一

在中国现代数学洪荒之地,有一位抱定“战士死在沙场幸甚”的开拓者,他就是华罗庚。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论、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个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我国进入世界著名数学行列最杰出的代表者。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王方法”、“华氏算子”、“华氏不等式”等。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两百多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被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经典著作之列。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了以改进工艺问题的数学方法为内容的“优选法”和处理生产和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他是美国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当选为外籍院士的中国学者。他还当选为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的名字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宋尼博物馆,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88个数学伟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他喜泪沾裳。为了重建自己的家园。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美国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丢下了优厚的薪俸、汽车和洋房,怀着一腔热诚,携全家,登上一艘轮船于1950年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他在户口簿的文化程度一栏中填上了:“初中毕业”4个字。这对华罗庚来说是个难忘的字眼,而对别人来说又是个 费解的事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还是让我们来看着他的成才道路吧。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开了一个小杂货店,惨淡经营,艰难谋生。华罗庚15岁那年,毕业于金坛县初中,后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书。由于家庭贫寒,交不起饭费,只念了1年,就离开学校,失学了。

华罗庚从小聪明好学,念初中时,在数学课上就表现出了特殊的才华。一天王维克老师给全班出了一道数学题,这是一道出自《孙子算经》的题目:“今朝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王老师在读这道题时,读得很慢,声音抑扬顿挫。读完题目后,王老师把目光扫向全班同学,一张张紧张思索的面孔,一道道疑惑不解的目光尽在王老师的视野之内。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物品是23个。”这是个熟悉的声音,这声音把同学们从思索和疑惑中唤醒过来。大家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这个最先说出答案的同学就是少年华罗庚。华罗庚在解这道题时是这样想的:从“七七数之剩二”开始,就是说,七数余二,那么七的倍数再加二定是这个数,不防设这个数是7×3+2=23。再对23进行检验:23被3除,余2;23被5除余3,因此,23符合题目条件。正是由于华罗庚从小勤奋好学,王维克老师加倍看重他的聪明与才华。华罗庚在学校时给王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2.华罗庚小时候的故事 篇十二

20世纪20年代的一天,江苏省金坛县一所中学的初二正在上数学课。老师讲了课本上的内容后说:“现在,我出一道有趣的题给大家做。”

同学们新奇地看着老师。

“这是道难题,大家仔细听好了!”老师道,“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谁知老师的话才讲完,一个学生就站起来回答:“是23。” “啊!”老师十分惊讶,“解开这道难题,需要用到‘孙子定理’,你学过这个定理吗?”

学生说:“我没学过这个定理。我是这样算的:一个数,3除余2,7除也余2,那必定是21加2。21加2等于23,不刚好是5除余3吗?”

这个在数学方面表现出异常天赋的学生,就是以后成为著名数学家的华罗庚。

上一篇:初中数学说课教案整式的加减下一篇:大学化学品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