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买合作文

2024-06-25

我的朋友-买合作文(共10篇)

1.我的朋友-买合作文 篇一

刚上三年级,我的作文水平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烂!那时作文记的流水账像臭水沟一样,连我自己都懒得看一眼。为此,老爸老妈愁得头发都快白了,好几个假期都为我恶补作文。可是补来补去,不仅作文水平没有提高,功课反而“嗖嗖”往下掉。于是,老爸买了一堆作文书给我看。见我兴趣挺浓,老妈又为我买了好几本。结果书越看越多,知识丰富了,视野也开阔了,作文水平自然是蒸蒸日上。

老师也极力调动我们的写作热情,并试着把我们的成果投寄给报刊。一天,邮局为我送来一本《创新作文》。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我立马蒙了,腿都似乎动不了了——我的作文,虽然是几句话,它,它竟然发表了!我不是做梦吧?掐了掐大腿,痛!嘿嘿,不是白日做梦,而是梦想成真啊!

老师让我们用“狐狸”“词典”“森林”这几个词写一篇想象作文。我开了个夜车,用心编写。结果作文被老师看中,并推荐出去了。经过漫长的等待,我的作文登上了《花季·雨季》。校长亲自祝贺!哈哈,我一定要继续努力!

回想当年的“写作之路”,那叫一个“坎坷”啊!有一回,我正思索一个词,是“蹦去”好,还是“奔去”好?我左思右想,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我一拍脑门,心想,“蹦去”更能突出我的可爱,对!就用“蹦去”。问题解决了,心中豁然开朗。

从没发表到发表一段话,再到发表一篇作文……这中间有许多艰辛,有时为了一个词、甚至一个字,都要想很长时间才能定下来。俗话说得好,“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当然光会改肯定是没用,一定要多看书,这样,写作文才能十拿九稳!

(指导教师:陈芳)

2.我的“开门作文”观 篇二

一、学会观察,获得生活实感

如何让学生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习作素材呢?我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叶圣陶先生说:“要叙述事物必须先认识他们,了解它们,这唯有下功夫去观察。”观察事物,获得生活实感,是作文的先决条件。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的习作,都要教会学生积累生活材料,只有他们对社会生活和各种事物有了亲身感受,才可能用文字真实而又富有感情地表达出来。正如叶老所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

二、巧用多媒体,诱发习作内驱力

除了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引导学生直接观察日常生活外,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图画、照片等等,这也是学生寻找写作依据的一种可取的方法。鲁迅曾预言:“用活动的电影来教育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多媒体具有图、文、声、色并茂并有活动影像的特点,可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在形象、声音和情感的刺激下,愉快地观察想象,寻求语言表达的途径。如今大部分学校都有选择地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观看影视资料、图片、照片等,把久远的事物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观察到人和事物细微的特征,最大限度地诱发了学生的习作内驱力,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鼓励阅读,提高习作能力

我主张“开门”作文,还包含另一层含义,即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因为读写是分不开的,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头脑中空空的,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太限制学生看所谓的“课外书”,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再给予一定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丰富的课外阅读有益无害,学生执笔作文时,会有意无意地将所积累的妙词佳句、所体会到的写作技巧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进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综上所述,“开门作文”对学生来讲大有裨益。“开门”的结果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习作思路,提高了他们的习作兴趣和能力。我的“开门作文”观,只不过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尝试。到底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还需要我们这些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作进一步探索。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努力实践,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学生习作特点的作文教学之路。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

3.我的作文我做主 篇三

一、引导学生多读多练

古人云:“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古人的宝贵经验仍然值得借鉴。文章的滋养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阅历, 二是大量阅读。对绝大多数农村学生而言, 生活阅历确实不多, 大量阅读尤为重要。正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多读对写作之重要, 可见一斑。笔者认为:只要是健康无害的, 无论是文学还是历史, 是人生还是宇宙, 是武侠还是言情都可以读。不必订计划、不必提要求、不必定时间和进度。一本书, 读多少算多少。也不必每本读到底, 课堂之上, 阅读是学习;课堂之外, 阅读可作休闲、可当游戏。两者相辅相成, 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又增进学习的阅读兴趣。阅读还应提倡写读书笔记, 可以摘录精彩的句段, 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心得, 如果与作者有不同见解还可以同作者“辩论”。随手写来, 不拘形式。新课标首次提出了学生自主写作的建议, 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举措。那么, 什么才是自主写作?笔者理解是:自主写作就是学生自己作为写作主人, 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故而, 在指导学生写好课内作文的同时, 笔者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外练笔, 每周至少一篇, 多则两到三篇。课外练笔, 选题自主, 形式自由:可以指点江山, 评点时事;也可以自我画像, 独抒性灵;可以状物写景, 借景抒情;也可以记叙凡人小事, 反映真实人生。如此一来,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全过程, 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 爱怎样写就怎样写。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写作自主性,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强调抒写真情实感

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教学建议中再次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叶圣陶先生也多次指出, 作文的根本是“立诚”。这些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作文和做人要统一。一篇优秀的作文, 选材应该源于生活, 没有生活的真实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作品。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教授在谈到中学生写作的问题时, 说:“模仿性的作品较多, 而自己心性流露的极少。来自于知识的演绎的作品较多, 而来自于生活体验的作品较少。用于思想阐释的作品较多, 而用于审美观照的作品较少。”从“我”写起, 文中有“我”, 这是抒真情的起码要求。写“我”自己, 写自己熟悉的人, 写自己最喜欢说的话, 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写自己想的最多的内容。为什么学生周记或随笔中的文章往往比课堂命题作文丰富生动?为什么学生的书信往往真挚感人?原因就是文中的“我”有自己想说的话, 有感受, 有真情。有感而发, 让学生感动起来这是引导学生抒真情的关键。写文章, 想要感动别人, 首先要感动自己。自己都不想读下去的文章, 肯定不是好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灵贴近生活, 在自己最感动的时候提笔, 写下那些令人没理由不感动的人和事。在教学中, 可以把那些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的文章作为辅导材料, 营造氛围让学生心动, 逼学生情发。也可以设置情境, 引导学生的写作激情, 触发灵感。

三、重视学生自改互改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新奇的事物比刻板的、多次重复、千篇一律的刺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传统的作文批改是教师全批全改, 而结果是作文发下来, 学生对教师的“辛勤劳动”几乎连看都不看一眼, 教师的辛苦白白付之东流。故而, 新课标十分重视学生对作文的修改, 多次提到:“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互相评改作文”“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等。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课标只字不提教师应如何修改作文。笔者认为, 作为教师, 我们要最大限度把自己从批改的重负下解放出来, 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改、互改的良好习惯。当然, 在组织学生自改、互改的活动过程中, 教师绝不是撒手不管, 而是事先做好批改指导。教师要告诉学生:作文的修改首先要纵观全篇, 整体评判, 包括体裁、中心、选材、结构等;其次要着眼局部, 重在推敲词句、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运用及标点的选择等。这样的具体指导, 使学生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修改, 避免了修改时无从下手的被动局面, 降低了学生活动的难度,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文课的趣味性。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笔者设计了如下模式:首先是同桌互改;接下来小组互评互改;然后择优拿到全班念, 师生共同评判, 让大家充分发言, 说明应该怎样, 不应该怎样, 作者在评判基础上再补充修改;最后教师作适当小结。

求木之长, 必固其根;欲流之远, 必浚其泉。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 要想在作文教学上有所突破, 就必须充分领会新课标的指导思想, 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作文的主人”, 自主阅读、自主写作、写出自我、并且自主修改。概而言之, 让学生真真正正地体验到“我的作文我做主”。如此, 学生的作文才越写越顺, 越写越好, 越写越爱, 作文教学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摘要:新的历史时期, 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要充分领会新课标的指导思想, 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文的主人”, 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修改、写出自我。概而言之, 让学生真真正正地体验到“我的作文我做主”。如此, 学生的作文才会越写越顺, 越写越好, 越写越爱, 作文教学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农村,作文,新课标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我的作文我做主 篇四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利用班级博客这个网络平台,通过发表、留言、回复、评论等方式交流,让学生张扬的个性、原生态的生活、多元的生命感悟尽情展示出来,从而减轻或消除学生写作的压力感,激发通过写作和他人交流的欲望,进而体验人文写作的无穷乐趣。

一、网上文集大展示,作文内容我做主

《幽默三国》的作者周锐曾说:“每个孩子都可以当作家,每个人都有写作的潜能。”的确,我留心班里每个学生的日记、周记、作文、片断练习,即使在试卷上常考不及格的学生,也常常会有那么一两篇的习作中透露了“春的信息”——作家潜能的信息:有的有着离奇的想象,有的有着跳越的、蒙太奇式的思维,有的有着无限童真的趣味和情感,有的有着自然的风趣和幽默。尽管在语言表达、行文结构、取材加工方面总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无不体现着个性色彩和人性光辉。那些佳作由于时间、纸张、打印等各种现实原因的限制,不能一一在众人面前亮相,给大家传阅。于是,我让每个学生把平常各种形式的习作,只要自己认为好的,或曾被老师认可加过“★”的,都可以加以整理,在班级博客上以“签写新留言”“回复”等方式发表;或发到老师的电子邮箱中,由老师直接“提交”到博客上;还可以发给个别有管理权限的同学,由他们负责“提交”。之后,再由管理员以“××作文集(1、2……)”的形式正式发表在班级博客上。这样,给了每一个学生自主选择作文内容、充分展示习作的机会。

二、日记漂流大行动,表情达意我做主

日记是同学们最喜爱的书面表达方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学生在日记中是放松的、是真实的、是不受拘束的。同时,五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又具有极强的被别人了解和了解别人的渴望,如果能将这两者自然结合起来,那一定能欣赏到更多的人文佳作。为此,我在学生中开展了日记漂流行动,以四人为一个漂流小组,小组内每天每人轮流写日记,小组间日记本一周漂流一次,之后再将其中部分日记发表在班级博客的“漂流日记”专题中。漂流日记中,可以说平常不太愿意、不太敢说的话,可以告诉同学不便开口的事,可以记叙没来得及和他人分享的事,可以诉平常不知如何表达的情。在漂流日记中,大家都忘记了自己是在写作文、写日记,找到了沟通的方法,找到了表达的感觉,真正体验了为表达而写的轻松,快乐地行进在人文写作的旅途中。漂流日记像一条流动的河,所过之处,留下了欢声笑语和诗情画意,载着孩子们在人文写作这条船上缓缓前行。

三、斟词琢句大互动,作文评改我作主

班里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一篇作文写下来,通篇没有一个错别字,而有不少学生却错漏百出,常常使得教师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感觉陷入了批错别字的泥潭。尽管博客文集中的作文是基于学生自己修改的基础上发表的,但未经过老师精心修改后就“露面”,其中仍有极大的修改空间和余地。由于教师时间和精力有限,小作者本身更是能力有限,如果发表的每一篇习作仅依靠老师和作者本人的修改和润饰,既不现实也不经济高效。我们可以利用博客的便利,让教师和学生们都参与到作文修改中。通过博客中的互动,使爱写错别字的学生增强错误防范意识,同时还能增强写正确字的责任心,因为大家都在网上“盯着”呢,这样,既“利他”又“利己”,一举两得。对发在网上的每篇习作,每个学生看了都忍不住要发表几句高见。“我觉得你把经过写得很详细,最后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很不错!我喜欢你的作文,再接再厉吧!”“妈妈的爱是那么的简单,却又是那么的无私。” 这些看似老师的手笔,其实都是同学们从各个角度提出的修改意见,这样的互动结果,比全由教师批改来得更实在又有效。在斟词琢句的作文评改互动中,不仅让出错者和挑错者都得到了提高,还实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一目标。 在这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者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写作文的乐趣,更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表达和交流的愉悦,这正是人文写作的真正内涵。

通过班级博客这个网络平台,让学生自己的作文自己秀,自己的作文自己作主,使作文和生命融为一体,作文和个性相得益彰。学生在个性写作、人文写作中找到了自我,感悟了生活,最重要的是激发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写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厚德路小学)

5.我的作文我做主 篇五

一、由教师疲惫地“单改”变师生轻松地“双改”

语文作业中最难批阅的就是作文,几十个学生写出的作文各式各样,参差不齐。出于对学生的不放心,教学秉着“重学生写,轻学生改”的观念,把大量的时间耗在作文批改上。教师花大量心血改完发下去,大多数学生拿到批改过的作文,随便瞥一眼分数和批语就扔进书桌,根本不会花时间去了解不足的地方,思考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甚至连错别字也懒得订正,久而久之,学生渐渐形成依赖心理,失去了修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作文批改只是教师的责任,与自己毫无相关。所以,学生能在写作训练中学到什么很值得质疑。平时我常强调作文是三分写,七分改。学生也知道一篇文章需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使之更完美。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自己写好的作文,他们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从何处下手。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使他们了解结构、语言、内容和书写等方面的评判标准,让他们学会自己修改作文。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改作文十查”:一查格式是否符合要求;二查文面是否整洁;三查标点运用是否正确;四查有无错别字;五查有无病句;六查中心是否突出;七查条理是否清楚;八查内容是否具体实在;九查有无真情实感;十查内容有无重点。这个“十查”使学生作文时心中有数,下笔有标准,能在批改过程中学有所得。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精批、精讲上,长时间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由学生单个的“独赏”变全员参与的“共赏”

作文批改课后,在与几个学生的交流中,我得知在教师看来修改作文是一件小事情,学生却很认真地在暗地里较着劲儿,看谁评语写得贴切,看谁提的建议准确,甚至连批改的符号和书写都要比较,看谁写得漂亮整齐,套句他们自己的话“至少要把字写工整了,不能被别人笑”,足以见得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很重视珍惜这样的自主修改机会。这可是平时再如何强调要书写工整、语句通畅都达不到的效果。而且在互相批改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对于别人的缺点和短处,也可以让自己引以为戒,在学习中就多了一个互相交流、了解提升的机会。如果能坚持做下去,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能准确地记住写作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他们就会潜移默化地按照要求来进行,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由以往习作的“被动”变如今写作的“冲动”

我们平时的作文辅导,费劲心思地找素材、找案例,分析标题和结构,有时恨不得能代替学生写作,可是最终收上来的作文总有些不足。语言优美的只知道抒情,完全没有实在的内容;结构完整的只知道记录事件,语言直白简单;主题在首尾得到很好展现的,主体部分内容不知所云,偏题千万里……各种各样的文章呈现在我的面前,想修改都无从下手。现在,在课堂上将作文批改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热情与激情中去学习,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其实写评语的过程就是写一次小作文的过程,不知不觉中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训练。事实上,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自改的手段,参与作文评析,这是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只有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身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

总之,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价的客体,更应该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互批互改,不仅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还可以发现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评改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学生是评改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评改教学的主导者,评改任务应该由师生合作完成。教师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要更好地执行新课标提出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心理下、在快乐活跃的氛围中逐渐提高写作水平。这是目标,也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奋斗的动力。

6.回归生活——我的作文教学心得 篇六

一、引趣、激趣

小学生一般都感到作文难, 究其原因, 是因为不知写什么, 对作文不感兴趣。因此, 教师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 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主要做法有:第一, 开展正常的班队活动, 既可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又可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利用节日有针对性地开展班队活动:清明节开展讲烈士故事、送一朵白花活动;实时开展学雷锋活动、春游、秋游、野炊、知识赛、健身赛。第二, 重视学科活动。小学各科教学与学生生活均有联系, 把握并运用其联系, 可有效地丰富学生生活, 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比如:调查、参观、访问、小观察、小试验、学具制作、体育技能训练、游戏、音乐欣赏等, 这就要其他任课教师予以配合, 以强化感受、优化效果。第三, 改进家庭作业方式, 重视课余生活的指导, 可结合阅读作文让学生回家观察家禽、家畜的生活习性,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结合学科教学, 学生回家做小实验、小制作,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使学生的写作素材得以丰富。其次, 以需要为突破口, 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作文前给学生设置某种需要, 让他们为此需要而练习, 让其感受作文的实用价值, 从而激起写作欲望。最后, 控制作文篇数, 保质保量完成作文教学计划。应尽量避免一天一篇日记、一周一篇周记、节日写节日见闻、寒暑假写假期见闻这种作业方式, 否则使学生整日为作文疲于奔命, 写作处于被动状态, 或言不由衷、或明抄暗袭, 应付了事, 何来兴趣?

二、培养观察能力

生活是作文之源, 但不等于作文, 如果学生缺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观察能力, 丰富的生活画面就难以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果就可想而之, 为此, 就要在丰富生活的同时加强观察指导。

第一, 安排顺序的能力。观察是顺序知觉的过程, 正确而迅速地确定观察顺序, 是观察事物的基础。小学生思维具有跳跃性, 目光随兴趣在观察客体上来回扫描, 难以迅速调整注意力, 确定观察顺序, 因此, 让学生在观察中掌握由上到下、从左到右、由内而外、由远及近的基本观察顺序和较复杂的观察:步移景易, 如参观、游览等, 以求观察的条理性;由点到面, 如活动场面、山水风光等, 保证观察事物尽收眼底;时间推移, 如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可用此法。第二, 确定重点的能力, 即使其面对复杂的事物能迅速准确地捕捉事物之精要, 根据观察目标确定观察重点, 针对观察事物较多时, 可以对比确定重点, 一般以吸引人或反映事物本质的为重点。第三, 把握特点的能力。比较求异, 即通过比较找到观察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点;分析综合, 即分析探究表象、指出本质。第四, 细致的观察能力。对熟视无睹的事物在观察前让其描述, 给其出难题, 迫使他们察微观细;分解事物, 以细致感知;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 眼看、手摸、嘴问、耳听、脑想;运用想象, 将观察材料联系起来, 获得完整、具体、深刻的印象。

三、重视课内阅读

小学生作文时有一道难关:如何用语言去表达感知的材料。这就要求既重视课内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 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语言视野, 让他们在广泛的阅读中学习语言表达方法。

在阅读重要重视以下三点:第一, 激发兴趣。可运用课外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来激趣;可通过读书交流、推荐书、知识竞赛激趣。第二, 选择内容, 要以思想健康为前提。第三, 加强方法指导。指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边看、边想、边写体会;注意摘录书中的好词好句, 可在诗歌中寻找语感, 积累写作素材;看电影、电视作品后写读后感、小评论。

四、重视课前、课堂指导

现行作文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指导, 虽施展浑身解数, 但不少学生还是抓耳挠腮,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回忆生活, 帮助学生梳理材料, 通过比较、筛选定好写作材料, 确定写作方法, 这样做, 功在课外, 利在课内。课堂指导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必须高度重视, 要选其重点, 抓其难点, 重在指导, 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 以生活中的典型材料创设情境, 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其形成“不吐不快、非吐不可”的写作心态, 一旦形成, 尽快让他们乘兴下笔, 初稿后提出习作改进意见, 修改加工。第二, 适时进行方法指导。在课前指导时就要向学生提出相关的写作要求, 待学生有无米之炊之感时引导复习范文, 迁移写作方法, 再去写作文。

五、强化作后矫正

由于学生水平所限, 每次作文或多或少地都会出现问题, 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习作情况, 准确把握问题, 使每个学生的作文达标。第一, 个别矫正。每次习作, 总有个别学生写得不理想, 虽然这是正常的, 但应有负责之心, 必须指导其认真修改, 既给予方法的启迪, 又给予兴趣的诱发。可以针对个人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首先从习作的闪光点如字、词、句、篇给予赞扬, 让其享受乐趣, 激发积极性;其次, 让学生对照习作要求自我分析, 找出不足, 寻求改法, 让其主动参与, 发挥主动性;再次, 以商议的话语重点、有针对性地指出不足, 提示改法;最后, 用商量的语气征求学生的意见, 让其修改或重做, 再引导其比较原文, 看到进步。第二, 集体辅导。如果有接近一半习作未达到要求, 必须采取集体辅导。教师评前要综合习作情况, 找出共性问题, 分析原因, 制订计划, 自行设计一篇失误作文, 聚共性问题于其中, 评导时, 以正面肯定为主, 引导学生进行优劣比较, 探究原因, 寻求写法, 共同修改。修改包括语言文字修改和内容修改, 让文章内容充实, 人物形象生动, 修改别字、错字, 最后使其在各方面达到一类或二类文的水平。

摘要:作文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中表现, 现实中“无话可说、有话说不出”是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普遍现象, 这要求教师重视丰富学生生活, 指导学生观察, 扩展学生阅读, 在课前和课堂上对学生指导, 强化矫正。

7.我的朋友-买合作文 篇七

过完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家长要求孩子写写暑假趣事,却引起孩子反感:“我想写暑假的烦恼,你不让我写。我没有趣事可写,你偏要我写。这样,我写不好。”

原来,教师、家长以为的写作的好契机,对学生来说,却是酷刑。

反观我们成人世界,打开微信朋友圈,经常看到朋友们随时随地地刷新,晒旅行的收获、生活的小感悟、恼人的烦心事、美食的经验……只有想不到,没有晒不了。是什么原因,让成人在没有任何人命令的情况下,却自觉自愿地写文发文?是表达与交流的真实需求让他们有感而发,是朋友的点赞让他们心满意足,是朋友的评论让他们充满自信。微信朋友圈,让发帖的成人感受到交流的快乐、交际的便捷。所以,他们的写作,就会无拘无束,积极踊跃。

这样的事例,让我们不得不对当前的作文教学进行一个反思:到底怎样的契机才是写作的好时机?到底怎样的写作,才能使学生心甘情愿、甘之如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对于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朋友圈”正是一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根据微信朋友圈真实、即时、交互、形象的特点,能实现作文教学的平等性、真实性、交互性,有利于学生作文兴趣的提高和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笔者尝试在小学高段,进行“朋友圈”式作文教学研究,即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把学生以朋友圈形式分组,形成“作文朋友圈”,学生分组合作写作,分组交流讲评,分组展示,共同提高,以此提升个人的作文兴趣,获得作文学习上的成就感。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尝试从以下途径有效地展开小学高段“朋友圈”式作文教学的研究:

一、朋友圈创建,激发习作兴趣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打开儿童创作的源泉,最主要的是激发写作的兴趣,把“要我写”机动灵活地转化为“我要写”。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写作过程必须能够吸引住学生,让学生乐此不疲,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根据“语文学习群体效应”中全员沟通和均等的原则,促进学生智慧潜力的开发。在小学高段,笔者由学生自己组合,组成朋友圈。一般每个“朋友圈”4~6人为一组,组成作文合作小组。为了实现写好作文的愿望,笔者引导学生给每个“朋友圈”以作家的名字命名,如:巴金圈、冰心圈、茅盾圈……这些“朋友圈”体现了作文小组对作家的崇敬和对作文的期待。

笔者在教室里的墙壁上划分区域,作为每个朋友圈的“发帖”区。在习作后,每个“朋友圈”的孩子可以随时发帖——贴作文。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拓展了思维的空间,个性差异得到了互补,提高了作文兴趣。这种互助合作教学的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中体现了作文的实效性,引发了作文兴趣,点燃了作文创新的火花。

二、朋友圈作文,提供习作自由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对学生的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然而,儿童的兴趣倾向是一种心理品质。因为个体的实践活动及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一件事物和活动都感兴趣。所以,笔者在作文的写作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不要拘泥于命题作文。

1. 朋友交流,题材自由

一个“朋友圈”就是一个小家庭,除了教材上的命题作文,笔者鼓励学生经常交流生活感受、喜怒哀乐,释放心情,并把这些交流的内容写下来。通过自由创作的形式增进组员之间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慢慢意识到写作不仅仅是写,更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手段,促使“朋友圈”成为同学间交往的润滑剂。这种情境下的学生写作便会更加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并且,笔者还引导学生把同伴的生活内容为自己所用,借助别人的生活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2. 分工合作,形式自由

根据“朋友圈”首尾相连,息息相关的特点,引导圈内成员间的分工协作。笔者允许学生分工合作来完成一篇文章,由口头作文开始,每人一句,循环轮流,共同完成。然后慢慢进步到每人一段,完成书面作文。或者是,几人共同商讨,制订出本次写作的提纲,然后你一句,我一句进行口头作文,当这句话得到组员的一致赞同后,再接着写下一句,直至成篇。最后,通过展示区把合作完成的作文贴在“朋友圈”。

三、朋友圈评价,提高习作表达

常规的作文修改大多是在班集体中针对个别同学的作文师生共同评议,这样的修改对其他同学的启发往往不太大,启迪的效果不佳。通过“朋友圈”展示区,引导学生把作文贴在“朋友圈”里,由圈里的同学有针对性地找出作文的优缺点,及时修改,及时表扬,有的放矢。

1. 为“朋友圈”除尘掸灰

“除尘掸灰”环节主要是以检查错别字、字句是否通顺为主。每个“朋友圈”的孩子只要写好作文,就贴在自己的“朋友圈”区域。圈内其他同学随时可以去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直接帮助圈出来进行修改。这一环节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2. 帮“朋友圈”增光添彩

“增光添彩”环节主要是为作文润色、点赞。每个圈内的同学都要在圈内另外同学的作文下面跟帖,即用小纸条写上可以为作文增光的好词好句,或者把同学文章中的优秀之处用各种符号标记点赞。这样,每个学生的作文至少得到三个同学的修饰,对学生的词汇积累加以丰富,对文章的精美程度加以提升。

四、朋友圈展示,树立习作自信

著名的少年作家蒋方舟的母亲在谈到女儿的写作时曾经说:“给孩子的作文指导应该分为两块,一块时间是花在如何教她写作上,另一块就要帮助孩子多投稿,鼓励孩子努力发表文章。因为发表一次,孩子对写作的感受就会全然不同。”借助“朋友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使学生在同伴的相互欣赏与鼓励中共同进步。

1.“朋友圈”作文纸

传统的作文本,便于保存,但是,不便于随时把作文拿出来展示。为了能将优秀作文随时张贴在他们的朋友圈内,及时对优秀作文进行鼓励,让其他学生学习,除了朋友圈内的自由作文,笔者还把平时的命题作文,用文稿纸、活页纸代替作文本。为了便于保存,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讲义夹,把交流过的作文取下来放在讲义夹内保存,并且给讲义夹取各种好听的名字,如“我的大作”“写作记忆”“文字的快乐”等。

2.“朋友圈”作文集(报)

所有学生的作文,无论写得如何,都是成长的纪念,展示过后的作文怎么办?笔者经过收集,把所有展出的作文汇编成作文集,一学期一次,每人一本。看着自己的作文编成集(报)了,学生欣喜若狂,写作自信暴涨。

3.“朋友圈”信息台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热爱作文,乐于写作,笔者积极帮助学生投稿,并在第一时间把学生在作文方面的好消息敲锣打鼓地公布。哪个“朋友圈”的成员作文发表、获奖,就在“朋友圈”的展示区域里贴一串金黄的稻穗,表示这个朋友圈丰收了,让学生在同学面前得到鼓励。笔者还通过校讯通、班级QQ群、班级微信等信息平台,以“作文喜讯”为主题,发给全班家长,让家长一起为孩子的作文进步欢欣鼓舞。

8.我的作文成功观 篇八

掌握了写作技巧的人写作文毫不费力,写得轻轻松松,洋洋洒洒;而没掌握写作技巧的人总是绞尽脑汁,才挤出干巴巴的几个字。

写好作文很难吗?不,其实掌握了写作技巧,就能写好。我写作文向来遵循两个规则:一是选材,要新颖、独特;二是积累,多读课外书,可以拓展思路。

先说说第一点吧,拿到作文题,当大家千篇一律地选一个题材时,我偏选另一题材。尤其是考场作文,如果和别人的题材差不多,写得好也不一定得高分。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文章,老师不可能一篇篇去注意,因为它们平凡,甚至乏味、枯燥,没有吸引力。但老师如果批阅到了选材新鲜、有趣的作文,一定愿意好好阅读。

一次考试,作文题为“我最佩服妈妈的 ”。别人都把妈妈写得十分伟大。如高亦钊写“我最佩服妈妈的勤劳”,把妈妈写成一个每天忙着上班、下班后还要回家做家务的忙碌角色,内容很充实,只可惜与其他人写的事例重复了,不然或许可以得高分;我卻刻画了一个胆小又爱尖叫的妈妈形象,在结尾处写了我和爸爸的无奈,老师立刻给出了高分。

作文选材新颖是好的,独特也是好的,但不能太过另类而导致离题,独特和新颖一定要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还举刚才的例子,如果你神经质地写了一个“我最敬佩妈妈的孩子”这么离奇的作文,会让老师无法批改。要注意独特和离题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只求新颖,肚中却没有丰富的词汇来描摹,作文水平还是提高不了的。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积累。

你没有足够的词句积累、写法积累,怎么创新?

你如果不长期积累,丰富阅读,到了一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进步缓慢,甚至无法进步。因为你再也不能找到更好的词句来应用了,这就是所谓的“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们班有的同学爱看经典名著,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写作文一点儿也不困难,用的句子也十分优美、经典。一些同学却在看一些乱七八糟的网络小说,什么也积累不了,作文水平没有提升,反而下降了。可见,长期积累并注重去粗取精,对作文是无比重要的。

积累还是灵感的源头活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这个道理。长期积累,你写作的灵感之泉便会汩汩流淌。

掌握好这两点,相信你写作文一定会有进步,这也是我的作文成功观。

9.我的朋友-买合作文 篇九

一、现状

考场作文成功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材料的选用是不可忽视的。选用的前提是要有丰厚的素材积累。遗憾的是, 对于我们这种城乡结合部大多数高中生而言, 并没有这种选择的自由。生活阅历有限、阅读量少, 让不少学生失去了这种选择的自由。正如于漪、程红兵老师所忧虑的语文现状:“积淀太浅, 缺乏语文功底……且学生的业余时间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占据, 很少看书, 或者根本不看书。”

针对这些特点, 我在带这两届学生时改变了方法教语文。先让前五分钟活起来, 把它作为一种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把课外时事结合到课内来, 通过课外时事阅读, 积累并丰富自己的社会生活, 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

二、具体实践

1. 高一年级开展时事评论。

高一学生特点: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其潜在的“舞台意识”特别强烈, 渴望获得新老师和新同学的青睐。基于这些特点, 我在教高一时主要开展“时事评论”。具体做法是:

准备:语文科代表准备时事积累本, 记录以下内容: (1) 主讲人; (2) 时事内容概述; (3) 同学的评论; (4) 主讲人的评论。

过程:主讲学生上台先概述时事内容, 并谈看法, 其他同学补充, 接着主讲人总结, 最后由教师作点评。

结果:由主讲同学轮流进行记录, 一直持续到期末, 最后汇编成册, 挂到教室墙上, 以备同学翻阅。而没轮到主讲的同学也要准备一本素材积累本, 要求将自己的意见及同学的精彩见解记录下来。这样, 日积月累, 素材也就积累不少了。

在这个活动中, 没有所谓的标准观点, 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 寻找属于自己的多元化、富于个性的观点。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学以致用, 把作文与生活、阅读结合起来, 打破学生作文学习只是在课堂的传统模式。

2. 高二年级进行的是素材选用, 之后就是占有的问题了。

首先, 对素材进行有意识的归类、整合。让学生准备一本新积累本, 对素材本中材料按它所蕴的哲理角度进行分类, 如亲情类、道德类、励志类等, 抄写、合并。

其次, 运用素材。要求学生可用单独叙的方式, 也可用组合叙的方式。如写有关亲情的文章时有同学这样写:“正是由于有了‘孟母三迁’这样的浓情关爱, 孟子的学习有了动力, 他成了中国历史上耀眼的圣人;也正是由于有了‘岳母刺字’这样的深切期望, 岳飞的人生有了动力, 他成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英雄;也正是由于有了‘父载子行’这样的非凡举动, 重病少年黄舸乐观地活下来了, 成了‘感动中国’的骄子。”

3. 高三年级推广高考优秀作文欣赏。

高三学生特点:到了高三, 随着高考的接近, 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 这时要让学生有更清晰的“把手”可抓, 主要让他们借鉴同龄人的成功之作, 如, 一些优秀作文欣赏, 特别是高考优秀作文欣赏。

具体做法:首先让主讲同学将近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出来并注上详细的评析, 然后把选文中最精彩部分投影出来, 让其他同学写评析, 讨论, 然后主讲者把评析亮出与同学探讨, 最后教师再做点评。这样通过范文引路让学生真正明确“好作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虽然还有些不足, 但对于我们这种城乡接合部的作文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较好的作文借鉴积累方法。

10.谈我的作文评改教学 篇十

一、学生自评互改作文的标准

我对学生自评互改文章的方法做了系统、具体的指导,一篇好文章应该是有物、有序、有文采的。于是我从书写和标点、内容、结构、表达、创意等几方面,分文体教会学生赏析文章以及评判文章的标准。

1.书写和标点。书写要清楚,在清楚的前提下力求美观;不能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正確。

2.内容。中心鲜明、集中、突出;中心切合题意;内容充实,材料真实可信,思路开阔;选材围绕中心,典型新颖;感情丰富。

3.结构。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顺序井然,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4.表达。语言简练、通顺、准确,最高境界是文采斐然。具体来说表达可根据文体做出具体的要求。

如记叙文,要求做到夹叙夹议,有议论、抒情、描写,多种表达方法综合运用,对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或感情,能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如议论文,要求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有议有据,能自圆其说,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如说明文,要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有丰富的说明方法,有恰当的说明顺序。

5.创意。新、巧,有时代气息,有个性。

二、作文自评互改的方法步骤

有了方法和步骤,可以让学生自评互改有法可效、有章可循,避免茫然和无所适从。

1.美文导引,赏析先行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得好:“遇见一个作品,我们只说:‘我觉得它好’还不够,我们还应说出我何以觉得它好的道理。”探究“好的道理”,亦即探究作品的审美效果是怎样实现的,探究它为什么优美。学生学会赏析不仅能提高认识,受到教育,还能得到优美的词语、动人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描写的熏陶,更能提高写作技巧和水平。

每次作文前,教师可以先用和习作有关联的美文导引,然后引导学生按照自评互改作文的方式赏析文章,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也为下一个环节的自评互改作了铺垫。作文教学也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明确要求,制定本次评改细则

首先教师要浏览学生习作,了解学生写作情况,不同的题目学生的发挥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相应地拟定出评改时注意的事项。每一次习作都制定可操作的、有针对性的评改细则,突出两三个侧重点,以防面面俱到。其实面对面评反而会不到位。例如我在学生初次接触写景散文后,让学生仿写四季风景,我为学生制定的评改标准的重点是语言优美,层次井然有序,可用小标题或中心句的形式。这样学生评改后,也会在写作中注意到这两个方面。

3.示范引领,授之以渔

学生初学修改作文,必须有个模仿学习的过程,因此方法引导在七年级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我的做法是:在学生初稿完成后,挑选典型的文章打印好后分发给学生,再把打印好的文章做成幻灯片,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性地批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进行删、添、改、调、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整个修改的过程,看懂每个修改符号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从批改作文依据的几个方面进行修改。最后示范写评语,写评语时教师要先肯定习作中的闪光点,真诚地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其习作的关注,对他们的关心,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然后婉转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通过示范修改,示范写评语,学生在今后的自改和互改中就有章可循了。

4.团结协作,分组批改

建立作文评改小组。学生可采取自愿的方式,选择值得信任或想要学习的对象,形成评改小组,一般小组成员为四至六人,选出其中的一位学生担任组长,组织其他成员一起评改。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有序地进行,又增强了学生合作的意识。

每组改同组成员的作文,组长的作文可与其他组长交换批改。具体做法是,每人先轮流将自己的习作轻声地读一两遍,并要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在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漏字、错词、重复罗嗦、不连贯、不顺口的地方,先用铅笔进行初步修改。之后,组长安排本组成员以推磨的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完本组所有作文,接着小组讨论,对每篇习作提出修改意见,达成小组共识后再用正确的修改符号改过来,商量出分数,并写上评语,要有旁批和总评。在这期间,修改小组成员可以轻声交谈、切磋研究、讨论修改,尤其是鼓励批改小组与作者进行对话,探讨最优的表达,让学生在讨论与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最后对本组改好的习作进行总结,把优缺点都记录在作文评改记录本上。教师注意在各小组修改的过程中要进行巡视,解决小组中指出的一些疑难问题,也可以参与某一小组的评改。

5.复查评议,总结提高

批改后各组代表总结在本次批改中发现的问题,推荐在评改中发现的优秀作品和精彩片断以及相应的批注在班上读给同学听,供大家欣赏品味,这样做对好的学生是个鞭策,对差的学生是个促进。最后,还可通过全班讨论评出最佳“批改小组”,以示表扬。

对学生批改后的作文,教师不能采取不闻不问的“放羊式”方法,而是应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参考学生的批语,再次批改。既批改学生的文章,还要批改小组的评语。教师的批语应尊重学生的观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不宜对学生的作文内容和批语作较大的改动,以防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要及时选取其中典型的一些文章为例进行点评,进一步深化互改习作的要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6.改后重写,培养能力

评改,只是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作文问题在哪里,怎样写作文就更好了,才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作文评改完毕后,就把作文发给学生,指导他们分析自己作文的评语,我要求学生在看过作文的评语后,对自己的文章作一番评价,重新认识自己作文的得失,然后要求学生重写自己的作文。坚持改后重写,让许多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在一次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中,田钰同学在重写时彻底推翻了原稿“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感恩有了独到的认识和感悟,构思立意有了创新。改后的题目为“感恩是一首歌”,主体部分为三个段落来表现,分别是“音符是一颗乐于奉献的心灵”,“音调一定是朴实无华的行动”,“旋律一定是感恩的传递”。“要传递感恩之情”的立意要远远高出了“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的立意,再加上语言优美、隽永,重写后就把平常的事写得很有诗意,含蓄唯美,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7.发现问题,随机处理

在这种模式进行一个阶段后,学生点评的积极性可能会有所下降,评语偏短,内容单一,而且点评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经常在小组内、班内受表扬学生相对固定,中下等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可能会有所下降。这时,我们就需要在点评方式上再做研究,力争不程式化,每次有所变化,给学生以新鲜感,让他们保持热情。评改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或侧重自评自改,或侧重互评互改,或班内互评,或班级间互评,或选择典型的、有争议的例文发在校园局域网,征求跟帖。

三、作文自评互改作文的收效

组织学生开展作文互评互改活动,改变了以往“教师评,学生看”的批改方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了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具体来说:

1.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作文批改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是学生的自我对话,是生与生、师与生直接沟通,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有被认可、被接受、被欣赏的心理感受,对学生的成长有极大的帮助。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因为学生总会有一天要离开学校,在没有教师指导下写作,所以学生对文章的评改能力实在应该及早培养。同学分组自评互改方法,能激发学生的修改作文的意识,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逐渐养成其对文章的鉴赏力,从而不知不觉利用这种日渐成长的鉴赏力衡量自己的作品,因而又激起自己的修改和写作欲望,会出好文、出精品。

3.培养学生自主评判意识。学生自评互改作文的方法,促使学生在改正作文时,将语文的正确使用方法用心记住;如由老师改正错误,学生的心理可能继续去保存那些文章上不正确的格式,因为正确的格式未必能够将其取而代之。因为老师的改正只是写在纸上,对于仍然存在着的学生心理认知中的错误,可能完全不发生影响,而学生自评互改作文能培养学生自主评判意识,加深学生思考,最后做出正确的判断。

4.营造愉快的学习情境。互评互改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而且还使他们学会了共处,学会了帮助他人,学会了认识自己和他人等等。互评互改法将智商、情商、德商并重,为现行作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这是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收获。

上一篇:2015创业计划书怎么写范文下一篇:讲话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