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需求

2024-09-03

合同管理需求(精选12篇)

1.合同管理需求 篇一

财办建[2010]60号

关于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需求及

节能服务公司审核备案有关

事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经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发展改革委: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10]249号, 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现就2010年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需求和节能服务公司审核备案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省(区、市)财政部门会同节能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提出本省(区、市)2010年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需求规模,落实好相应配套资金,并填写《2010年合同能源管理中央财政奖励资金需求预计表》(格式见附件1),于7月10日前报送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各地在研究提出2010年资金需求规模时,既要考虑今年的节能任务和本地的节能潜力,加大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支持力度,又要实事求是,确保财政奖励资金花得出去且合理有效。

二、请各省(区、市)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办法》有关规定,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要求,尽快组织做好本地区节能服务公司备案申请及审核工作。符合《办法》规定条件、有意愿申请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的节能服务公司,应按要求填写《节能服务公司备案申请表》(格式见附件2),及时提交申请文件,连同相关材料一并报送公司注册所在地节能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省级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初审,认真核实,严格把关,合理界定,将初审通过的节能服务公司名单于7月20日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组织评审后,对外公布符合财政奖励资金申请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名单。

节能服务公司名单实行审核备案、动态管理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将根据各地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水平和节能服务公司综合考评等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节能服务公司名单。备案名单内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全国各地实施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均可向项目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和节能主管部门申请财政奖励资金支持,各地不得对节能服务公司设置注册地域要求。

节能服务公司审核备案需提供的有关材料:1.企业基本情况简介,主要包括成立日期,经营范围,经营及财务状况,财务管理制度等;2.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开展情况、合同模式及节能效果,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收入及其在企业投资总额、营业额中的相应比重;3.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应用的主要节能技术及产品情况,其中自主研发和获得专利的节能技术及产品情况,专职技术人员及合同能源管理人员的姓名、职称、年龄、学历、专业等;4.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财务报表复印件;5.企业注册资金、银行信用等级等证明材料;6.已实施项目用户单位的反馈意见及项目运营状态证明;7.与《办法》规定的支持条件有关的其他材料及情况说明。

附件:1.2010年合同能源管理中央财政奖励资金需求预计表

2.节能服务公司备案申请表

财政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二○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能源 管理 资金 备案 通知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2.合同管理需求 篇二

曾经发生的加州电力市场危机、北美大停电及相继的停电事故, 以及我国2004年夏天的严重电力短缺, 这些现象是更体现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性, 如何协调电力供应和需求侧资源, 防止电力危机的发展, 以达到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同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确保电力工业的持续发展又成为各国电力企业关注的焦点。DSM的概念最早于1984年由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提出, DSM是指电力企业制定的影响用户用电方式, 改变负荷曲线形状的规划和实施措施。包括负荷管理、使用新技术、储能、电气化等。

二、电力需求侧管理机制

电力市场机制, 研究的就是电力市场这个复杂工作系统的结果、功能和系统内外的相互关系。我们研究的内容包括电力市场作为市场的一般规律和作为电力市场的特殊规律。从共性与特性的的辩证关系出发, 我们的研究当然首先考虑的是电力市场要符合市场规律的通用原则, 然后考虑的是作为电力这样的商品, 在电力市场中运营是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特殊规律。当然, 在考虑电力市场时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市场条件和市场环境。

市场机制的运行方式决定论电力行业管理体制运行。不同的市场机制下有着不同的运行效果。显而易见, 只有在某种市场机制条件下, 才能充分发挥电力管理体制的作用。

(一) 建立长效机制

电力需求侧管理 (DSM) 分为长期改变负荷特性的行为和机制及短期负荷响应行为和市场机制, 进一步丰富了DSM的内容。我们在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时候, 不仅要重视DSM的长效机制, 还要重视短期负荷响应。其实我们在过去的长期缺电过程中和最近几年的缺电时期, 不仅抓了长效机制, 如采用节能灯和节能型家用电器, 也抓短期的负荷响应, 如错峰、避峰、限荷、拉路等。长效机制一旦实施将长期发挥作用, 而短期负荷响应只在短时间内起作用。我们不仅要抓DSM的长效机制, 同时也要重视抓短期的负荷响应。在缺电电价高的时候, 例如对居民来说, 如果既有电炊具、电水壶、电开水器, 又有燃气炊具和天然气热水器, 同样也是一个很好的柔性负荷用户。所以我们在培育DSM长效机制的同时, 也要研究和培育需求响应机制。应当学习国际能源机构, 研究电力需求侧竞价机制, 开发新的实施方案, 同时还要研究需求响应资源。

我国在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 各地都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 从总体来看, 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加强需求侧管理工作。”经过10几年的工作, 能够把电力需求侧管理, 提高到坚持科学的电力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 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应当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 为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长效机制而加倍努力。

要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方向已经明确地提出来了, 就是按照电力需求侧的定义去做就是长效机制。那么怎样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长效机制呢?需要考虑的方面如下:

(1) 、电价改革

电价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电价是电力发展的支持力量, 电价也是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的必备条件。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负荷管理和节约用电措施的效益与电价有密切的关系, 为了建立DSM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做到电价合理化, 电与其他能源的比价合理化。

(2) 、要搞好综合资源规划

电力需求侧管理不是孤立的, 电力需求侧管理资源很多, 但并不是所有的需方资源都可以利用的, 在制订DSM发展规划中, 要按费用最小和费用有效原则, 把DSM和供应侧资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进行优选、排比、组合, 选出最佳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DSM资源只有消耗比供应侧资源小才能被开发利用。我们应当通过综合资源规划, 确定近期应当采取的DSM措施, 制订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

(3) 、要建立激励机制

电力需求侧管理要以电力公司作为实施主体, 但是实施DSM对于电力公司来讲, 存在着开拓能效市场与开拓电力市场之间的利益冲突。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DSM, 在开始的10余年进展缓慢, 实施的效果不大, 后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激励机制, 使DSM取得了良好进展。我国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一般对于电力公司的激励政策有三:一是实施DSM计划的成本回收;二是实施DSM计划的收人损失补偿;三是实施DSM计划的效果奖励。

(4) 、筹集必要的资金

要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长效机制, 有的可以通过电价来解决, 如移峰填谷的措施, 可以通过峰谷电价获得补偿;可中断负荷措施可以从可中断负荷电价得到补偿。但是有些措施需要对用户进行经济补偿, 如推广节能灯, 要求用户提前更新电力空调器、电冰箱等家用电器, 采用蓄冰空调、地热采暖、利用天然气搞冷热电联产装置等, 需要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和激励, 这方面在美国及一些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 我国河北等省也进行了一些试点, 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⑸、节能机制

借鉴国外的节能机制, 节能服务公司EMC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开展专业化的节能服务, 已经成为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利用市场机制开展DSM的重要方式, 促进了全社会节能项目的实施。

四、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农村电网的发展及完善

农村电力市场在我国电力市场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服务于80%的人口, 覆盖90%的国土是支撑农电市场成为电力市场基础的主要因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人口消费能力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农村电力市场将成为一个巨大电力消费市场。农村电力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涉及面广, 市场主体情况复杂, 发育与完善的难度最大, 所要解决的问题最多, 因此, 农村电力市场的成熟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电力市场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时期。

(一) 农村电力市场结构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农村用电由以排灌和照明用电为主转变为以农村工业用电和农村生活服务用电为主的多种类别用电增长并进的局面。

(二) 农村电力市场各类用户发展速度不一致

虽然农村用电量增长始终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但各类用户发展速度并不均衡, 有的还相差较远。其中, 乡镇企业与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较快, 而其他行业用户用电量增长较慢。

(三) 调整农村电价, 提供高效电能

电价一直是广大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电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电能消费。城乡同网同价是两改一同价工程的一个主要目标, 农民对此期望很大。电价的降低要从多方面着手, 要有硬的措施和铁的手腕来管理。首先要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减少电能的流失;其次要打击窃电, 维护良好的用电秩序。

(四) 加快农村电网建设, 努力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农村电网薄弱是影响农村电力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改造好农村电网, 是大力开拓农村电网的基础和基本途径。首先, 要根据轻重缓急合理编制电网改造与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其次是投入巨额资金按照规划和计划对电网进行改造, 改善布局, 提高科技含量, 降低线损, 达到安全可靠供电标准, 为客户提供低廉电价、高质量的电能。

五、灰色预测模型在电力需求侧的应用

(一) 灰色预测模型GM (1, 1) 及其检验

1.1建立灰色预测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是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3月首先在国际上提出来的。该理论除了研究工业控制外, 还研究包括:社会、经济、农业、电力等灰色系统的分析、建模、预测和控制等。一般建模是用数据列建立差分方程, 而灰色建模则是运用历史数据列累加后生成新的数据列, 再建立微分方程模型。GM (1, 1) 模型的建立如下:

现介绍的应用最广泛的模型GM (1, 1) 是灰色预测模型的基础, 表示所建立的微分方程是一元一阶的。其建模步骤如下:

设原始数据序列为变量x

生成一阶累加生成序列

其中

由于序列y (k) 具有指数增长规律, 而一阶微分方程的解恰是指数增长形式的解,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y序列满足下述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模型:

根据导数定义, 有

若以离散形式表示, 微分项可写成

其中y值只能取时刻k和k+1的平均值, 即

因此, 式 (4-3) 可改写成

将上述结果写成矩阵形式有

上述方程组中, 和B为已知量, A为待定参数。由于变量只有a和u两个, 而方程个数却有 (n-1) 个, 而 (n-1) >2, 故方程组无解。但可用最小二乘法得到最小二乘近似解。因此公式 (4-7) 可改写为

式中E—误差项。

利用矩阵求导公式, 可得

将所求得的、代回原来的微分方程, 有

解之可得

写成离散形式 (令) , 得下式

公式 (4-11) 、公式 (4-12) 称为GM (1, 1) 模型的时间响应函数模型, 它是GM (1, 1) 模型灰色预测的具体计算公式, 对此式再做累减还原, 得原始数列的灰色预测模型

1.1.2模型检验

最常用的模型精度检验为残差检验、后验差检验和关联度检验, 现应用的是第三种方法关联度检验。

关联度分析系统中各因素关联程度的方法。计算关联度首先计算关联系数。

1、关联系数

设原始数据序列为变量x

生成一阶累加生成序列

则关联系数定义为:

(1) 为第K点X0与Xi的绝对差

表示在各序列找出的最小差基础上需求所有序列中的最小差。

(3) 、为两级最大差。

(4) 、p称为分辨率0

2、关联度

关联度是各类关联系数的平均值, 公式为:

3、最后, 模型检验精度条件是:当p=0.5时, 关联度大于0.6便是满意的

1.2实际算例

1.2.1建立灰色模型

按照上述模型所述顺序计算得:

则建立的模型如下:

预测灰色模型:

1.2.2求关联度检验灰色模型的精度

检验结果:

取P=0.5时

模型经检验合格可用于预测。

六、结论

(一) 电力需求管理策略, 最重要的是电价管理, 因为电价不仅是电力市场供求关系的信号, 而且也是电力市场设计运营的经济杠杆。

(二) 对北京各行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的需求侧管理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 价格联动政策成为开拓高耗能电力市场的有效手段, 价格联动政策是在政府指导下为了增强电能产品的市场份额, 通过联动电价转移电力企业自身利润到用户企业, 刺激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高耗能企业的脱困与地方经济的发展, 又将促进电力市场的扩大。

(三) 电力市场机制即指电力市场的构造、功能及相互关系, 它是以“支配市场经济运行”为特征的, 因而是电力市场的制衡系统。市场机制的运行方式决定了电力行业管理体制运行。不同的市场机制下有着不同的运行效果。我们在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时候, 不仅要重视DSM的长效机制, 还要重视短期负荷响应。

(四) 借鉴国外实施DSM的成功经验,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建立经济激励机制鼓励电力公司发挥主体作用, 引导终端用户参与DSM, 提高全社会对DSM的认知, 为DSM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 开拓农村电力市场, 加强农村电网需求侧管理, 一方面对工业用户实行峰谷分时电价, 对电力排灌实行峰谷分时电价, 对农村居民用户采用鼓励用节能、节电产品。

(六) 本文论述了灰色模型的可行性。运用灰色模型和进行用电量及负荷的预测, 对电力需求侧的管理有着预见性的作用, 通过实例计算和误差分析看到模型的建立是正确的、合理的。而且, 由于灰色系统理论不是从统计规律的角度出发, 因此它要求的原始数据少, 这一突出的优点使灰色预测模型成为用电需求预测的一个可行、可靠的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杨志荣, 劳德容.需求侧管理 (DSM) 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9

[2]徐建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能效工作[J].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0, (2) :42-43

[3]史玉波.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J].中国经贸导刊, 2002, (16) :15-16

[4]王晓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与电力发展战略关系[J].宏观经济管理, 1997, (1) :32-35

[5]增鸣.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

[6]滕颖辉.需求侧管理 (DSM) 在农网中的应用

[7]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

3.生产需求管理 篇三

需求管理就是协调、控制企业的各种需求的来源,从而有效地利用生产系统并按时发送货物,企业需求有两个基本来源:非独立需求和独立需求。这些需求既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也来自企业外部的,如:市场营销新产品的销售量、产品服务中修理已售出产品所需的零部件数、工厂仓库的补充库存、为制造提供的零部件等。企业管理这些独立和非独立、主动和被动的需求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

非独立需求

非独立需求是指由对其它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所导致的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如说,如果一家公司出售了2000辆三轮车,那么相应就需要2000个前轮和4000个后轮。对这种非独立需求没有必要去预测,只需要简单列表计算即可。

需求的构成

一般情况下,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可以分解为六个组成部分:一段时期内平均需求、需求趋势、季节因素、周期因素、随机误差及自相关。

周期性因素是很难确定的,因为周期时间可能未知,或者周期的原因可能为考虑到。对需求的周期影响还可能来自于政治大选、战争、经济条件或社会压力等等。

随机误差是由于偶发时间造成的。从统计学角度来讲,当需求的所有已知成因(平均值、趋势、季节、周期和自相关)都从总需求中排除后,剩余的就是需求的不可知部分,

如果人们无法确定这些剩余部分的成因,就假定其为纯随机原因。

自相关表明了事件的持续性。细言之,即某一数据的期望值与其自身的历史值高度相关。例如在排队理论中,所排队列的长度就是高度自相关的。即,如果某一队列在某一个时刻较长,则在这之后较短的一段时间内,该队列仍将是长队列。

如果需求是随机的,则各周期的需求变化可能非常大。如果存在高度自相关,则此需求变化就不会很大。

需求通常呈一定的趋势性,常见的趋势有:线性趋势、S型趋势、渐进趋势和指数趋势等。对需求趋势的分析即趋势分析通常是预测的起点,然后根据季节效果、周期和可能影响最终预测结果的其它事件,对这些趋势曲线加以调整。

独立需求

独立需求是指企业的与其它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无关的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独立需求不能直接从其它产品的需求中派生出来。典型的独立需求如: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销售量等。

对于独立需求,企业可以有以下管理办法:

一、发挥积极作用,影响需求。企业可以实行增加销售人员压力、奖励员工、对顾客进行有奖促销、将工资与销售额挂钩、降价等活动,这些行为会使需求增加。反之,抬高价位都会使需求减少。

二、被动、简单地相应市场需求。由一些原因导致企业可能不是试图去改变需求状况,而只是简单地接受所发生的一切。如果企业正满负荷运营,它也许就不想去改变需求状况。其它可能的原因包括:广告费用过高,企业无力改变需求;市场规模一定且处于稳定状态,需求超出其控制范围(例如只有唯一的供应商)。此外,诸如竞争、法律、环境、道德伦理等因素也是企业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需求的原因。

★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 安全管理生产制度

★ 管理安全生产承诺书

★ 生产部管理流程

★ 生产实习心得体会

★ 工作管理心得体会

★ 客户关系管理心得体会

★ 安全管理心得体会

★ 服务管理心得体会

4.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篇四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软件需求分析,其目的是用于说明软件产品或软件项目需要满足的条件和限制。在软件工程项目中,首先要获取用户的需求,通过对软件需要的提取、分析、文档化和验证,为进一步的设计和实现提供数据。软件需求与其他活动也密切相关,如软件测试、配置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本需求的编写是为了研究利用大型数据库做基础的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途径和应用方法。同时它也是进行项目策划、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基础,是维护人员进行内部维护,信息更新,验收和测试的依据。

1.2 项目背景

本项目的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这任务提出与开发者为某学生的课程设计,用户是学校图书馆。本产品是针对电脑管理图书的需求设计的,可以完成图书信息录入、修改、删除,读者登记、购入新书、读者借还书、图书注销等。

1.3 相关定义

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简称DFD,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数据字典:它是数据的信息的集合,即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 合。其作用是为设计人员提供关于数据描述的信息。数据字典应该由对以下四类元素的定义组成:数据流、数据流分量(即数据元素)、数据存储、处理。

2.需求概述 2.1 目标

“图书管理系统”主要提供图书信息和读者基本信息的维护以及借阅等功能。本系统是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量,使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系统、高效的实施。

2.2 用户类和特征

最高用户是图书管理员和读者,图书管理员需要进行用户的创建、修改和删除等工作,要求具备计算机知识,如权限管理等。读者是普通用户,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即可。

2.3 运行环境

服务器:CPU P4 1GHz以上;内存256M以上配置。由于服务器将存储大量图书资料,建议准备100G以上硬盘、并预留磁盘扩充接口。

客户端:CPU C433MHz以上;硬盘:200M以上空白空间;内存:128M以上配置。

软件运行环境:服务器: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Windows 2003均可;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或 2005。

3.需求分析 3.1数据需求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1)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等。2)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读者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等。3)书籍类别标准的制定、类别信息的输入,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4)书籍类别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

5)书籍库存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登记日期。

6)书籍库存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登记日期等。

7)借书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借书证编号、书籍编号、借书日期。

8)借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借书证编号、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等。

9)还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证编号、书籍编号、还书日期。

10)还书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还书读者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等。11)超期还书罚款输入,还书超出期限包括超出期限还书的读者借书证号,书籍编号,罚款金额。

12)超期还书罚款查询,删除,包括读者借书证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罚款金额等

13)管理员管理:包括创建读者用户信息、删除读者用户信息、添加图书信息、删除图书信息。

3.2事物需求

1)在读者信息管理部分,要求: a.可以查询读者信息。

b.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添加及删除的操作。

2)在书籍信息管理部分,要求: a.可以浏览书籍信息。

b.可以对书籍信息进行维护,包括添加及删除的操作。

3)在借阅信息管理部分,要求: a.可以浏览借阅信息。

b.可以对借阅信息进行维护操作。

4)在归还信息管理部分,要求: a.可以浏览归还信息。

b.对归还信息可修改维护操作。

5)在管理者信息管理部分,要求: a.显示当前数据库中管理者情况。b.对管理者信息维护操作。

6)在罚款信息管理部分,要求: a.可以浏览罚款信息。b.对罚款信息可以更新。

3.3确定用例及编写用例文档

用例描述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事件流程,其重点在于执行者与系统之间的交互而不是内在的系统活动,并对执行者产生有价值的可观测结果。

在这个“图书管理系统”中的用例图如下所示。

用例图不能提供用例所具有的全部信息,为此需要使用文字描述那些不能放在图形上的信息。用例文档是关于执行者与系统如何交互的规格说明,要求清晰明确,没有二义性。在描述用例时,应该只注重外部能力,不涉及内部细节。

4.非功能需求 4.1 性能需求

学校对系统性能无特殊的要求,只要查询图书的时候没有明显的延迟就可以了,查询的时间不要超过3秒钟。条件、假定和限制:

1)系统最小寿命: 系统应该能在无重大改动的条件下正常运行5年以上。

2)对设备的要求:

要求计算机稳定性良好,整套系统经济实惠。

3)可以利用的信息和资源:

图书管已经配置了所有的计算机,以及网络设备,操作人员将使用win2003 4)图书管员工受过较好的计算机方面的培训,在调研的时候感觉有不少员工有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经验。5)编目要参照中图法。

安全性需求

对于图书管理系统的图书量会非常大,所以在对这些图书导入和查询时要保证速度。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又要保证事务的完整性。对于整个系统,需要完整的权限控制,防止某些人恶意攻击系统,修改原始记录,同时对于数据库中的数据需要定时备份,防止系统数据丢失。此外,系统要求用户在登陆时需要身份验证。

5.故障处理

在正常情况下,应不出错。一旦发生意外,比如掉电、网络不通等,也应保证系统数据不会丢失。

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包括:

5.人事工资管理--需求分析 篇五

目录: 一.前言

1.1----------产品概述 1.2----------业务背景 1.3----------IT背景:

1.4-----------开发此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1.5-----------业务范围 1.6-----------用户特点

二.功能需求

1-------------人事管理: 1.1-----------人员信息管理

1.1.1---------管理员可以查看人员信息: 1.1.2---------增加一条人员信息: 1.1.2.1-------填写人员基本信息:

1.1.2.2填写个人经历信息:

1.1.2.3填写套餐设置信息

1.1.2.4-------填写职称评定:

1.1.2.5社会关系记录:

1.2------------人员培训管理 1.2.1----------查看培训信息:

1.2.2增加人员培训信息:

1.2.3培训套餐管理:

1.3------------人员奖惩管理 1.4------------人员调动管理 1.5------------部门管理 1.6------------职称管理

1.7------------员工考勤管理

2.4------------工资管理 2.4.1---------工资账套管理-2.4.2----------工资账套设定

2.5------------用户管理-三. 性能需求

3.1-----------可行性

3.1------------技术可行性分析 3.2------------经济可行性分析 3.3------------操作可行性分析 3.4------------系统环境 四.系统管理

五.总结

1.1 产品概述

在计算机日益使用于人们生活中,为了适应高速发展和减轻人们的工作量,工资人事管理系统的出现成为必要。此系统适用人事部门对工作的规划,对队员信息管理,对员工的工资管理,合理发放工资。1.2 业务背景

人事管理是公司企业内部很重要的一个管理事项,但目前大多公司内部人事工资的管理,基本上是手工操作或是基于dos下的应用,这样对信息的管理者有诸多不便,有的虽然是用visual foxpro开发,但由于开发工具本身的限制,对网络功能的支持程度不是很强,为以后软件升级到互联网带来了麻烦。因此有必要开发一个基于网络的劳资人事管理系统,能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数据的录入、插入、删除、查询、统计、更新等功能。同时,为了信息的保密与安全,系统还要提供一定的安全机制。此外,人事管理部门是企事业单位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每天都有大量的业务在这里产生。对于一个现代化的企事业来说,信息化管理是必须的,而人事管理部门作为企事业单位的重点部门,同样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而传统的手工方式效率低下,重复工作很多,并且很难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如何对职工工资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减轻人事部门的劳动强度,并且确保相关数据的安全,信息处理的高效,这是本系统设计的目的 1.3 IT 背景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扩展,日常劳资人事管理必将实现

无纸化办公,并且加入到公司内部的Intranet或者是Internet上去,实现数据的共享,这样有利于劳资人事信息在单位内部的查询,提高了数据资源的利用,并且能及时的得到更新,不需要象过去那样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抄写,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里,企业人事管理就越显示出其不可缺性,成为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企业人事管理系统主要是用于员工个人相关信息的管理。使用人事管理系统,便于公司领导掌握人员的动向和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时调整人才的分配,使用计算机对人事劳资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资源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条件。随着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的日益庞大、复杂程度逐渐增强,人机作坊再也无法适应如今企业的人事管理了,取代的是运用各种领域的知识,结合计算机科学而开发的人事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数据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人事管理系统是对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方便的进行录入,查询,修改,删除,退出。经过以上分析,本系统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功能开发工具和SQL Sever 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进行界面和数据库开发。

1.4开发此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本工资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企、事业的具体工资流程而开发设计的,系统提供较

好的功能扩充接口。开发工资管理软件是为了满足某单位对人事信息、工资信息管理的方便,以现代化的创新思维模式去工作。本管理系统不仅仅是一个软件,它是一个将单位的管理思想、各部门的业务经验以及当今最新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统一起来的体现,实现人、财、物、信息各种资源的处理,实现工资管理系统可以完成工资管理中各个环节的数据处理,并使之规范化、严密化和智能化。

目前某单位信息化程序不够完善,单位的人、财、物和信息管理使用不同的管理

软件,有些部门还有手工操作,为了能够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提高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引入了该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

开发出本系统,可以提高该单位的人、财、物和信息的管理效率,适应信息化需

要。更好地使该单位的人事、工资两部 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通过本管理系统软件,能帮助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快速方便的对单位的人事和工资数据流进行管理、输入、输出、查找的所需操作,使杂乱的业务数据能够具体化、直观化、合理化等。

二.功能需求

涉及数据库:公司员工表,公司部门表,公司职称表,公司调度表,1人事管理: 1.1人员信息管理

1.1.1管理员可以查看人员信息: 在查看人员信息界面里面有根据工号查看人员信息,也可以根据姓名进行模糊查询,在查询出来的数据管理可以进一步查看人员信息,根据需求进行修改并保存。其中涉及到信息有姓名,性别,年龄,省份证号,毕业学校,电子邮件,职称,家庭地址,入职时间,离职时间,退休时间,手机号码,合同签订,学历,籍贯,职称,和头像。管理员可以进行修改相应的信息。

同时可以修改,增加员工个人经历,修改员工的工资套餐,查看人员的所有的调动信息,同时可以给员工进行调动。1.1.2增加一条人员信息:

1.1.2.1填写人员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省份证号,毕业学校,电子邮件,职称,家庭地址,入职时间,离职时间,退休时间,手机号码,合同签订,学历,籍贯,职称,和设置头像。

1.1.2.2填写个人经历信息:

填写员工的工作经历,包括工作公司基本信息和员工任职情况。

1.1.2.3填写套餐设置信息:

是包括员工入职的员工类型,工资套餐选择1,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和固定工资.工资套餐选择2,是根据公司基本工资设置相应的套餐,如计时员工应该享有住宿和食宿补贴。

1.1.2.4填写职称评定:

员工可以根据入职时候的条件不一样,可以设置员工入职时的工作类型,如总经理,项目经理。

1.1.2.5社会关系记录:

管理员可以根据员工提供的信息进行与员工基本信息进行录入,家庭成员信息。

1.2.人员培训管理

1.2.1查看培训信息:

此界面可以根据查看人员的培训信息,信息包括所有的培训信息。可以查看一个或多个人员培训信息。

用户可以删除人员的培训信息,培训信息是本公司的所有培训信息。

1.2.2增加人员培训信息:

加载页面是,自动读取数据的本公司所有的培训项目,以及相应的培训时间,和培训所需的项目。

1.2.3培训套餐管理:

增加本公司的培训项目,增加信息包括,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费用,培训方向,培训作用。

参加啊看所有的培训项目,管理员可以修改培训项目里面的相应的选项,同时也可以删除相应的培训项目。1.3人员奖惩管理

管理员可以添加制定员工的奖励和惩罚,就是进行数据库操作,奖惩原因,奖惩级别,奖惩金额,奖惩日期,撤销日期,撤销原因,撤销的批准人。

1.4人员调动管理

员工编号,姓名,原部门,原职务,原岗位,原工种,经办人调动日期,现在部门(读取数据库),现职务(读数据库),现岗位(读取数据库),调动说明。管理员可以修改人员调动,是可以修改部门职务和工种。

1.5部门管理

管理员可以读取数据库的所有部门信息,增加部门信息,修改和删除部门。1.6职称管理

管理员操作读取所有部门对应的职称信息,管理员也可以对相应部门的职称进行修改增加。1.7员工考勤管理

考勤主要是与员工工资有关联,管理员可以设置每一个员工的考勤情况。

工资管理

创建工资表:根据工资表中的字段创建一个工资表,创建工资表是将系统中其它的数据库表中的数据关联起来,综合得到的员工的某年月的工资。工资查询:可按员工编号和年月等进行员工工资状况查询; 工资统计:统计每个月所发的工资

工资输出:可以输出员工个人工资单,或输出全体人员工资汇总清单。固定工资 编号 部门 姓名

职务

基本工资

1000

考勤工资 X%

应缴税率

实际工资

财务部 张扬 会计 2500 工资=(基本工资+考勤工资)*(1-应缴税率)+补贴 注:税率根据工资的多少来划分,不是只有一种税率

计时工资 编号 姓名 时长

单价(元)日期

实际工资

201 王震 10 2010-6-9 80 工资=时长*单价+补贴

计时工资制就是按照小时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的小时数来计算工资。

计件工资 编号 姓名 件数

单价(元)日期

实际工资

301 任飞 900 0.1 2010-6-9 90 工资=件数*单价+补贴

实习员工

编号 姓名 职务

基本工资 960

考勤工资

实际工资

1101 徐虎 普通职员

工资=基本工资+考勤工资+补贴

注:基本工资都是根据所设的账套中的基本工资为准

计件工资是指按照合格产品的数量根据每件的单价来计算的工资。它不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劳动所得的报酬,而是用一定时间内的劳动成果来计算劳动报酬。

该模块面向企业或集团应用,能够添加企业或集团公司的各分支点部门和机构,但只有人力资源管理员相应权限才有权力添加或删改机构信息。此子模块提供信息的基本数据库操作:添加、修改和删除。

三.性能需求

3.1 可行性 3.1 技术可行性分析

在开发这个系统,我们采用Visual Studio 2005(C#语言开发)和SQL Server 2005做为开发工具,采用C/S架构。Visual studio 2005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对对象和调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可用于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种类应用程序。它效率高,且功能强大。SQL Server 2005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也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容易上手等优点。

Visual Studio 2005和SQL Server 2005功能都非常强大,利用这两个开发工具可以

很好的实现该系统。3.2 经济可行性分析

现在的社会高速发展,信息量很大,如果采用人工的方法必将浪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因此就有必要利用现代的工具来实现信息的管理。这样可使信息的管理方便,也可节省不少人力、物力。3.3 操作可行性分析

本系统经过我们开发小组的共同努力,整个系统从符合操作简便、接口友好、灵

活、实用、安全的要求出发,完成人事、工资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单位基本信息的更改、新进员工加入时人事档案的建立、老员工的转出、职位等的变动引起职工信息的修改、员工信息查询、统计等人事管理工作以及新进员工工资的新增、老员工工资修改、所有员工工资的发放等管理工作。同时,本系统结合人事工资管理的特殊性,对系统使用人员采取了权限分离。防止了非授权管理员进入系统、并加以改动信息的机会,使企、事业的人事、工资管理更加安全、可靠!3.4系统的环境

3.4.1 Windows XP/7,Vista。3.4.2 硬件:内存2G,硬盘320G

四. 系统管理

4.用户管理:分为管理员用户和普通用户。

4.1.管理员用户可以添加删除、更改及查询用户信息,如用户名称、职位、所在部门、工资、入职时间、联系方式、电子邮箱、工作状态等

4.2.普通用户只能查看自己的部分信息,如个人的工资、个人在本公司的职位、个人在本公司的工作状态等

五.总结

本需求分析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人事工资管理的分析和设计思路,具有良好的系统功能

6.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需求管理 篇六

关键词:软件项目,需求管理

计算机包括了硬件、软件, 而计算机的顺利运作离不开软件这个重要因素, 由此可以看出相关的软件工作人员对软件展开设计、开发以及管理的工作, 是非常重要的。然而, 在软件的整个项目中, 软件需求更是重中之重, 既是广大用户与软件工作人员的直接桥梁, 又是展开软件设计、开发以及管理的基础前提。只有根据广大用户的需求、思想来实现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以及管理, 才能够获得成功, 也才能够保持持续的发展。

一、软件需求管理

(一) 软件需求管理的目标、原则

对软件需求实施管理, 能够直接地从本质上确保软件开发的实用价值, 进而增强软件开发完成后的成功率。然而, 软件需求的管理, 并不仅仅只是采纳广大用户的意见、建议, 而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 在运作的过程中有着其自身的目标以及原则。软件需求管理的原则:第一, 软件需求必须划分优先级;第二, 软件需求必须展开分类的管理;第三, 对软件需求的管理工作必须与所有的软件需求活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第四, 在运作的过程中如果软件需求发生了改变, 应该及时的根据改变所造成的影响展开评估活动;第五, 软件需求的所有信息, 都应该实施文档化。软件需求管理的目标:尽可能良好地控制软件需求, 在此过程中积极地、主动地建立、完善整个工程所需要的基线, 并且使后续的软件设计、开发以及管理工作符合最初的软件需求。

(二) 软件需求管理的涵义

在展开软件设计、开发以及管理工作之前, 必须先做好相关的软件需求工作, 而对软件需求管理工作的实施, 则应该积极地、主动地去提取、组织并且将这些系统性的软件需求进行文档化, 由此可以看出, 软件需求的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项目。具体的运作步骤如下:第一, 提出问题或者列出示范类型, 并且尽可能的找到相关的依据, 进而得出切实可行的需求探讨;第二, 将所有的信息做好记录以及整理, 并且输入到数据库当中, 从而使软件企业、软件工作人员能够在系统的具体操作上与广大的用户达成共识;第三, 用更为准确、更为清晰的方式描述对软件的需求, 为后续软件设计、开发以及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奠定好基础, 使其能够顺利的、成功的将需要转换为真实的系统设计。

二、软件需求管理的实施特点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软件企业与传统的生产企业有着很多的相似点, 而对于软件需求的管理则类似于传统生产企业所展开的问卷调查活动, 其性质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消费者的需要以及了解市场的最新动向等等。但是软件企业毕竟与传统生成企业有所不同, 传统的生产企业所展开的需要管理, 是具体的、有形的, 也就是说可以直接进行描述的, 然而软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商品, 其最初的需求管理工作具有主观性, 是模糊的、难以确定的。不仅如此, 软件企业的需求管理工作, 也比传统的生产企业重要得多, 可以说是整个软件设计、开发以及管理项目的关键所在, 直接的影响到软件能否获得成功, 进而影响到软件企业的生存、发展。正是因为这样, 软件需求的管理有着其自身的实施特点, 包括了:第一, 软件需求的变化。社会在不断地发展, 科技在不断地进步, 而计算机作为一种高端科技, 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更何况一个新软件的推出, 并不是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够完成的, 从最初对软件需求的管理, 到软件的具体设计、开发以及后续的管理, 是需要一定时间段的, 而在这个时间段中可能会发生很多的事, 比如说其他的软件企业抢先推出了同一类型的软件或者人们的思想、需要在这个时间段中发生了改变等等。第二, 软件需求的完整程度。软件的需求系统, 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项目, 小到广大客户所提出的意见、建议, 大到专业的推断、决策等等, 要想做到全面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更何况对于软件需求系统的划分还是一个非常客观的重要问题, 只有准确的实施硬性划分, 才能够区别出特点的范围, 也才能够建立起指定的基线, 并在其过程中尽可能地去完善软件需求的完整程度。第三, 软件需求的描述。尽可能地完善软件信息的完整程度, 会消耗软件企业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 而当软件信息的完整程度获得成功, 就会延续地引发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对软件需求的描述。软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商品, 如果通过文档来展开记录, 则会出现成百上千的页面文档, 而广大的用户是不可能完全地理解这些文档记录的, 更何况不同层次的用户所需要的、关心的问题又都是具有差异的, 所以造成了软件需求的描述难点。第四, 软件需求的细致程度。软件需求的细致程度, 可以说是见仁见智的, 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以及观点, 如果一味地强调细致, 就会拖延时间, 而时间的延长又会引发需求的变化。正是因为这样, 对于软件需求的细致程度, 也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深思的问题。第五, 软件需求的工期。软件的推出, 不仅仅在质量上要抓好, 在时间上也同样要抓紧, 因为时间的延长会引发一系列的变化问题, 而这些变化问题的出现将会直接的影响到软件企业的生存、发展。但是软件需求管理, 又是软件设计、开发以及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 要想确保软件需求管理的准确性、完整性, 就不得不在这个阶段投入大量的时间, 从而引发极端的矛盾。

三、如何做好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需求管理工作

(一) 正确认识需求变化

软件需求管理的变化包括了建立基线、确定软件需要追踪的重要依赖关系、建立相关项目之间的可追踪性以及对变化控制等等。软件需求的变化可以说贯穿了整个软件项目的生命周期, 只有通过建立规范的变化控制流程, 改进软件分析以及设计, 将不能够确定的变化纳入已经确定的计划当中, 才能够在应对软件需求变化的过程中更加的从容以及更加的具有信心。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有这样一条客观真理, 那就是需求的变化是永恒的, 而需求又是不可能完备的。软件开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然而需求的变化不一定是坏事, 也有可能是好事。软件需求的变更之所以难以进行管理, 不仅仅只是因为一个变更了的需求意味着要花费或多或少的时间来实现某一个新特性, 而且也因为对某个需求的变更很可能影响到其他需求。正是因为这样, 应该确保赋予需求一个有弹性的结构, 从而使软件需求能够适应变化, 并且确保使用可追踪性链接可以表达需求与开发生命周期的其他工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二) 与用户充分沟通

在软件需求的管理过程中, 与广大用户保持积极的、有效的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这个过程直接地决定着最终的软件商品是不是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 换句话来说, 这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软件项目的成功与否。然而, 在与广大用户保持沟通、交流的过程中, 双方对于软件需求的认识应该要确定一致, 不能够模棱两可。而在讨论软件需求以及软件需求变化的时侯, 软件工作人员必须以协作的态度来对待这些用户, 从而通过良好的工作氛围、交流分为来提高工作的效率, 激发广大用户的思维, 从而获得软件需求信息。除此之外, 确定软件需求基线的过程也是软件企业与广大用户交流的过程, 而频繁的、大量的软件需求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交流不充分的后果。正是因为这样, 有效的充分的交流尤为重要, 需求人员认真听取客户用户的要求, 进行分析以及整理, 并且最终取得用户的确认。

(三) 建立需求管理模型

软件需求建模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消除人际沟通随意性很强的弱点, 所以需要致力于将沟通标准化、自动化以及准确化, 而且责任到人负责的具体阶段, 具有可测试性以及可验证性的特点。软件需求建模是表达软件需求的其中一种形式, 是对软件需求的一种描述以及诠释, 它使用标准的语言, 利用类似积木的概念来建模, 最大的优势就是每个人都能够直接的根据自身的要求, 轻易的、反复地修改这个软件需求模型, 而在这个过程中还不会产生任何的歧义, 从而可以使大多数人快速地掌握、理解。建模的过程就是通过软件需求的特点以及要求来展开相关的分析、探讨, 以建模标准为基础进行准确的、完备的以及有效的阐述, 以确保广大用户以及软件企业都能够准确无误的、通用的理解。

(四) 控制好需求文档版本

客户签收的所有过程文档都要作为基线确定下来, 做好相关文档的管理工作。软件需求的基线指的是容许需求变更的分界线, 需求分析人员在充分与客户用户进行沟通的基础上形成第一个版本的需求文档, 这个需求文档在通过需求评审后即可以建立第一个需求基线。在此之后, 每次软件需求的变化并且经过需求评审之后, 都要重新的确定新的软件需求基线, 以免将来用户需求发生变更的时侯, 原来的需求无法查找。为了能够有效地进行软件需求变更的控制, 必然要做的工作就是保存好各个版本的需求基线, 维护需求基线的文档, 这样才能够以备不时之需。

四、总结

总而言之, 软件的需求管理是软件设计、开发以及管理的必要前提, 只有认真地、充分地、完整地做好软件需求管理, 才能够确保软件的顺利推出。正是因为这样, 软件企业必须重视软件需求管理, 并且尽可能的完善这个项目, 用科学的、严谨的态度对待软件的需求管理, 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促进自身企业的成功发展。

参考文献

[1]姬晓鹏, 吴朝晖.需求管理的一个系统解决方案[J].计算机工程, 2003.

[2]江小丁, 王朝晖.软件项目需求管理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6.

[3]陈丽杰.浅析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需求管理[J].科技资讯, 2007.

7.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篇七

系统需求分析

以我校实际情况为基础,对于图书馆图书管理设计一个适合于学校图书馆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还可以为学校领导提供图书的库存和图书流通量的查询。该系统需要完成对图书类别管理、统计管理、库存管理、用户信息管理、图书借阅管理、图书归还管理、超期与损毁赔偿管理、图书借还查询管理、图书出入库和统计查询等。

图书管理:对图书进行分类存储(计算机、机械、建筑、文学、心理、艺术、经济、历史、地理、其它)。在入库和出库的时候按图书类别进行管理。可对现有图书信息信息进行管理(查询、修改)。图书管理系统会因为图书的数量、种类、提供的操作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复杂度。基本信息的维护、图书借阅、归还及查询等操作通常是图书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在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图书馆还需要图书的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等更加复杂的功能。

8.酒店管理系统需求分析1 篇八

酒店业是一个前景广阔而又竞争激烈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酒店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虽然计算机管理并不是酒店管理走向成功的关键元素,但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准确、快捷、高效等作用,对酒店的业务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采用全新的计算机网络和酒店业务管理系统,已成为提高酒店的管理效率,使作业人员与管理系统 之间灵活互动,实现流畅的工作流衔接,帮助酒店有效地进行业务管理,释放最大价值。酒店业务管理系统在达到在节省人力资源成本的同时,可以提高业务效率,并能够及时、准确、迅速地满足顾客服务的需求。

该系统的最终用户有两种类型:一是顾客,二是酒店管理人员。顾客只在酒店的网站部分有权限,可以预定酒店房间,对酒店进行评价等。酒店管理人员可按职位有不同的权限,既经理,客房管理职员和仓库管理员各自有不同的权限。系统需对用户登录进行管理。使用各功能模块时,系统应验证用户身份的有效性,否则要求用户登录。另外,允许用户对自己的密码进行修改。

整个系统可以分为2大部分。酒店网站部分(客户服务网站)和酒店管理部分(管理员部分)。

酒店管理部分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即客房管理页面部分,账务报表页面部分,员工管理页面部分,仓库库存管理页面部分和餐饮管理页面部分。一·酒店网站部分

1.酒店介绍:大致介绍下酒店的历史及其现状和未来的规划。

2.客房的介绍:主要介绍下酒店各个价位房间。

3.餐饮的介绍:介绍酒店各价位的餐饮。

3.客房的预定: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预定,预定修改,取消预订。

4.酒店公告:在这里可以看到酒店对客户的。

5.酒店评价:顾客可以对酒店的服务,房间,地理位置等进行评价,使酒店改进。

6.酒店周边的景点:在这里可以查询到周边的景点和到景点的公交路线

二·酒店管理部分

1.客房管理:预定管理、客房查询、设置房态、开房、换房、续住、退房等管理。

2.员工管理: 员工修改信息、人员调配。

3.仓库管理:对库存消耗品进行统计,以便及时进货。

4.账务管理:主要是处理酒店的日常的账务报表,收入报表(前台收入明细表、现付收入明细表)、消费报表等。

9.完善纳税需求管理体系 篇九

纳税需求绝非仅仅是“纳税人的需求”, 其内涵十分丰富。

1.1 纳税需求的定义

从征纳双方角度分析。一方面, 纳税人“经济人”的本质, 决定其期望承担尽可能低的税收负担及纳税成本, 希望税务机关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税收秩序。这是纳税需求产生的内因和本源。另一方面, 税务机关有责任帮助纳税人了解其自身的纳税义务, 并帮助纳税人参与到税收体系中。同时, 通过优化纳税服务, 改善执法环境, 提高执法效率, 降低执法成本, 使税务机关提出的纳税需求成为税收征管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由纳税人主张的纳税需求定义为主观需求, 那么基于税收执法需要由税务机关提出的纳税需求则是客观需求, 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不断调整变化, 动态发展。

1.2 纳税需求的范围

国家税务总局在《“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发展规划》中对纳税需求的范围界定是“正当需求”, 何谓“正当”?这就要看纳税需求与纳税服务的目标———纳税遵从之间有无冲突。凡是对提高纳税遵从没有阻碍的纳税需求, 都属于正当的需求, 反之则属于不正当的需求。

按前述定义, 需求的范围也包含两方面。从纳税人角度看:一是降低税负。希望得到税法宣传辅导和政策讲解, 通过提高税收知识和办税水平, 实现降低办税成本和税收筹划的目的。二是公平便利。要求税负公平, 以及税务机关提供简捷、透明、规范的办税流程和程序。三是权益保障。需要税务机关及时解决办税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并通过有效措施维护其合法权益。四是尊重礼遇。要求优化办税环境及工作作风、被尊重信任。五是自主参与。希望参与社会事务管理, 对税收政策和工作产生影响。从税务机关角度看:一是减轻负担。尽可能为纳税人提供更便捷服务, 与其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 保证纳税人自愿完成税收义务。二是教育帮助。及时提供必要的宣传教育和辅导帮助, 主动帮助纳税人完成税收义务。

1.3 纳税需求的特征

(1) 纳税需求与纳税服务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纳税服务具有相对独立性, 以齐全的服务方式、良好的办税环境、文明的机关形象为外在表现形式, 以公平、公正、高效的服务为内在实质, 并贯穿于税收立法、司法和执法全过程, 以维护和实现纳税人合法权益为价值核心。它不是税务人员和纳税人个体点对点的关系, 而是税务机关以及相关立法、司法机关和社会中介机构与纳税人面对面的关系, 是制度服务与行为服务、前台服务与后台服务、事中服务与事前和事后服务的综合体系。

(2) 纳税需求与纳税服务是供与求的统一。服务供给须依托于纳税需求, 不同地域、规模、行业的纳税需求必不相同。纳税需求的发展变化为优化纳税服务提供了方向和实践意义。税务机关应该从一定时期内不同类别中大多数纳税人的正当需求出发, 以现代化信息手段为支撑, 构建一个同类别内的同质化、均等化的纳税服务环境。

(3) 纳税需求与纳税服务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优化纳税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纳税人的资源遵从, 即税务机关通过降低征税成本, 使税收征纳秩序更加优良, 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使国家税款更有保障。

1.4 纳税需求的层次

(1) 被动型需求。指从立法层面规定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权利和义务。一方面纳税人要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另一方面税务机关要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内, 为纳税人履行义务提供方便, 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为纳税人提供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制度和法律保障。被动型需求不以纳税人满意与否为客观存在, 是法定的刚性需求。

(2) 体验型需求。指纳税人在生产、经营中遇到多种多样问题, 并希望税务机关予以关注和帮助的意思表示, 是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双方互动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 纳税需求复杂多变, 需要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问题有足够精确的了解, 问题的解决程度成为满足需求的关键。需求的最终实现是双方共同努力沟通的结果, 税务机关亦从中拓展了服务空间。

(3) 价值型需求。指纳税人在追求商业利益过程中, 认同并践行回报社会、实现自我的需求。这种需求可能是由纳税人自己提出, 更有可能是包括税务机关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体现纳税人自愿遵从的终级目标。

2 对纳税需求的实践分析

2.1 波士顿矩阵———纳税需求分析模型

波士顿矩阵是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 (BCG) 在1960年为一家造纸公司提供咨询时提出的一种投资组合分析方法。2008年波士顿矩阵模型被引入纳税需求分析领域, 采用二维思考模式在基本纳税服务工作调查基础上, 以纳税人评价选择情况为依据, 横轴是满意度, 纵轴是重要性, 分析4个象限, 即纳税服务工作哪些是应该做好的, 哪些是优势项目, 哪些是应该改进的项目 (如图1所示) 。

2.2 纳税需求调查

2.2.1 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纳税人 (包括重点企业、一般企业、个体经营者、非企业单位及其他单位) 、税务工作人员、社会人士。其中企业860户, 基层工作人员223人, 属地抽取社会人士113人。

调查内容———围绕设施、人员、流程3个维度, 38个需求指标, 涉及机关工作作风、干部综合素质、税务执法和服务水平及效率、勤政廉政、税法宣传、政务公开、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税企沟通等, 并征求了纳税人对优化纳税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方法———根据纳税人分布特点、行业特征、经营性质、生产规模等不同层次, 采取上门走访调查、办税厅问卷调查、邮寄调查、召开座谈会、电话访问、网站论坛等方式。2008年发放《纳税服务需求调查表》200份, 回收166份;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发放1 000份, 回收1 000份。

2.2.2 纳税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1) 纳税人对纳税服务满意度较高, 税务人员的廉洁自律以及规范执法获得了良好评价。在当前的纳税服务中, 改善办税服务厅环境、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保障纳税人合法权利等权益保护与前几年相比最受纳税人认可。

(2) 纳税人最需要的不是热情微笑的形式服务, 而是希望实现快捷、高效、公平、公正办税, 近四成纳税人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渠道便捷地了解税收政策信息, 希望税务机关帮助企业搞好税收筹划,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在改善税收环境选项中, 半数以上的纳税人选择了减少办税环节、简化办税程序。三成纳税人表示, 基层税务机关要多站在纳税人的角度看问题, 平等对待纳税人, 帮助纳税人及时、规范地履行纳税义务。

(3) 纳税需求发展趋势方面, 一是需求载体上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相并重。调查中, 68%的企业户选择网络媒体、咨询电话、手机短信等实现办税咨询和纳税申报, 而85.8%的个体户则希望与税收人员面对面接触。二是需求程序上表现为规范平等与优质便捷相结合。调查显示, 纳税人期待税务部门能长期、规范、平等地做好税收宣传和咨询服务, 不断改进办税环境, 优化办税流程, 简化办税手续, 提高办税效率。三是需求内容上表现为最新政策宣传与日常征管提醒相结合。纳税人对纳税服务内容普遍带有明显的实用性, 非常关心与之相关的最新税收政策, 特别是最新税收优惠政策, 在日常的办税过程中, 希望得到更多的善意提醒服务。

3 完善纳税需求管理体系

3.1 完善纳税需求的调查征集———纳税需求管理工作链的基础

(1) 丰富征集方法。按照方便、实用原则, 坚持内部调查与外部调查、定期调查与不定期调查、集中组织调查与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力求征集方式多样化, 既可以采取实地走访调查、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发放调查问卷、设置意见建议箱等方式, 也可以采用互联网在线调查、QQ群实时调查、电子邮件调查、电话调查等形式, 以及委托第三方调查, 包括专业咨询机构、协会商会组织、志愿者组织或者其他政府部门等。

(2) 健全征集渠道。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途径的纳税人需求征集工作体系, 包括网络、电话、电子邮件、信函、面对面等, 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及时向广大纳税人加以公布。要把纳税人涉税服务需求的征集工作与税收征管工作结合起来, 贯穿到各部门、各税种、各环节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

(3) 建立定点监测网络。税务机关按纳税人经济性质、企业规模、行业归属等指标, 选取确定各层面有一定代表性的纳税人, 作为纳税服务需求的固定“观测点”, 组建定点监测网络。定期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 开展纳税需求专项调查, 从中分析、提取、挖掘纳税人的共性需求, 跟踪调查税务机关的响应情况。同时, 通过对不同时期调查结果的分析对比, 发现纳税人需求变化趋势和走向, 以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措施, 制定相应的服务策略。

(4) 规范文件制定。对于重要的税收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要按照总局《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的要求, 按程序做好纳税人意见征求工作。对纳税人反馈的意见, 要认真梳理分析, 切实加以吸收完善, 以提高税收文件制定的透明度和科学性。

(5) 实施归口管理。各部门、各渠道征集到的纳税需求, 统一由纳税服务部门登记造册, 并落实专人负责。要制定统一的纳税需求采集表单格式, 形成统一规范的征集工作流程, 确保纳税人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认真的处理。

3.2 加强纳税需求的分析评估———纳税需求管理的重要环节

(1) 规范受理流程。纳税服务部门要对登记的纳税需求信息进行完整性、明确性、优先程度等审查。对内容不完整的信息补充调查;对情况紧急的信息应及时报告限期解决并回复;对于不属于本机关管理范围的信息应及时上报或转交处理。

(2) 加强分析甄别。纳税服务部门应及时对纳税需求信息进行确认, 根据纳税需求内容把有效需求分析归类。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需求, 提出不同的服务改进措施和对策建议。

(3) 建立评估制度。根据纳税需求的轻重缓急、发展方向、成本效益、社会影响等内容, 评估纳税需求是否合法正当, 是否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响应, 是否符合税收征管的发展方向, 是否超越税务机关的现有资源和能力, 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形成评估结论, 转送有关部门处理。

3.3 探索纳税需求的及时响应———纳税需求管理的核心内容

(1) 制定服务举措。纳税需求处理责任部门应根据需求的实际内容分别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要根据纳税需求的集中度和关注度, 确定需求的优先程度, 按照部门工作职责加以分解, 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解决方案并落实。

(2) 加强跟踪测评。制定措施后, 纳税服务部门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第三方评价等途径, 对具体举措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了解纳税人对措施实施的反响。

(3) 规范反馈工作。对纳税人的需求事项, 及时告知受理、落实情况, 并加强日常沟通联系。充分利用办税大厅宣传窗、网站、税企QQ群或媒体等渠道予以公告。

(4) 建立评价机制。通过办税服务厅满意评价系统、网上满意度评价通道、第三方满意度评价调查等, 全面构建纳税人满意度评价机制, 客观全面地反映纳税人对纳税服务工作特别是在满足纳税需求方面的满意程度, 为持续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付树林.议优化纳税服务[J].税务研究, 2002 (11) .

[2]胡彦伟.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理论探索[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6) .

[3]宋相当.优化我国纳税服务的策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5.

[4]王飞.蔡建勋.纳税服务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10.企业管理咨询需求调查问卷 篇十

说明:

1.2.3.所有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表达您对于该问题的认识或感受,请根据自己的认识独立填写。为保证调查效果,将采取集中填写、现场收回的无记名形式,敬请放心完成问卷。请在以下您认为正确的答案上√,可以多选,空格部分请填写。

企业名称:

所在行业:

地址: 网址:

联系人: 电话:

1.企业性质

A 民营 B 国企 C 单体公司 D 集团公司 2.企业人员规模

A 100人以下 B 100-500人 C 500-1000人 D 1000人以上 3.企业行业地位

A行业前三 B行业前十 C行业中间 D行业中后 4.企业上收入规模

A 1亿元以下 B 1亿元-10亿元 C 10亿元-50亿元 D 50亿元以上 5.企业盈利状况

A持续增长 B保持稳定 C盈利但是开始下滑 D亏损或持续亏损 6.您企业目前处于何种发展阶段?

A资本积累阶段 B战略调整阶段 C成熟和维持阶段 D业务重新定位阶段 E其它

7.您企业目前面临什么突出问题

8.您希望我们可以提供的管理咨询服务是?

A 专项咨询 B 常年顾问 C 委托管理 D管理培训 E 业务重新定位 F其他

第1页,共2页

9.如有咨询经历请填写

咨询公司: 咨询课题: 10.希望提升的管理咨询方面

战略管理: A总体发展战略 B业务发展战略 C新市场领域的进入与退出 D其他

人力资源: A编制岗位说明书 B岗位分析 C激励机制设计 D业绩评价考核方案

E薪酬体系设计□人员招聘与培训 F人力资源开发 G其他 营销管理: A市场调查与研究 B品牌战略制定

C营销策划

D营销系统整合与设计 E营销培训 F其他

组织管控: A组织机构设计 B组织管理流程设计 C其他 11.对管理咨询项目的完成时间要求

A 两个月以内 B三个月以内

C 四个月以内 D不要求时间 12.项目费用预算

A 30元万以下 B 30-50万元 C 50-80万元 D 80-100万元 E 100万元以上 G其他

13.对管理咨询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对咨询的其他要求

14.期望通过咨询达到的效果

11.医用耗材管理需求分析论文 篇十一

一、医用耗材的需求趋势和特点

随着医疗行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各种医用材料和器械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针对一些医用消耗性材料(医用耗材),需求量正在不断的增长。我们这里把医用耗材理解为医院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用于病人身上的消耗性材料。比如:一次性注射器、呼吸过滤器、方纱布及各类植入性材料等等。通过实际调查发现,这些医用耗材的需求每年呈趋势性增长。同时,对于大多数的医用耗材而言,其需求量还会受到季节影响而产生波动。我们选取了HX医院的一种消耗量较大的一次性耗材―――50ML微泵注射器进行分析。通过观察发现,这种材料的需求量在五年之内增长了三倍以上,并且在每年的不同月份,需求量还会有明显的波动。

二、医用耗材需求预测的作用和意义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应该尽量避免医用耗材出现缺货的状况。同时,由于医用耗材的需求量具有趋势性和季节波动性两方面的变化。这就要求医院的库存工作人员在制定库存和采购计划时,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分析和掌握需求状况,制定出合理的库存策略。但就国内医院而言,有关医用耗材的库存管理还比较粗放落后,缺乏科学的库存管理方式以及信息化的库存管理系统。绝大多数医院库存工作人员在制定库存和采购计划时,都是根据自身的经验来设定库存基数以及制定采购需求。缺少科学定量的方法对需求量进行有效的预测来制定更为合理的库存与采购策略。因此,通过对医用耗材的需求量进行科学定量的预测,将这些预测数据用于医院制定更加合理的最大库存量、安全库存及订货量等数据提供科学依据,让医院的库存管理状况得到优化。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医院的有效库存率,减少库存积压带来的库存成本以及资金成本,并且可以避免过多的零星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另外,对于医用耗材的生产商和供应商而言,将这些需求预测数据用于制定更加合理的`生产和备货计划,可以大大降低库存成本,并避免紧急备货造成的额外生产成本,从而有效促进医疗供应链的发展。

三、医用耗材需求预测方法分析

影响医用耗材需求量的因素有很多,直接因素通常是病人数量及病床使用情况。但通常还会受到人口数量、居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季节因素、医疗行业的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影响因素繁多,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这就给我们的预测造成了困难。正因为医用耗材需求量的影响因素过于复杂,且部分因素难以量化。因此,本文采用了时间序列预测的方法进行预测。这种方法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考虑影响因素,而是直接把预测对象的历史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按数据自身的趋势和规律来分析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医用耗材的需求呈现趋势性和季节性两方面的变化,50ML微泵注射器就是一个典型。因此,本文同样以这种耗材作为分析对象,选取了ARIMA预测方法和季节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建立了组合预测模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建立组合预测模型与结果分析

12.电力需求侧管理经济分析 篇十二

能源紧张已经开始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近年来新能源利用成绩喜人, 核电、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中国电力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以火力发电为主。而电力需求侧管理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电力工业的长远发展问题, 因此, 通过科学的需求侧管理, 才是提高终端用电效率的措施, 对比国际水平, 可挖掘10%左右的节能空间。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电力负荷特性发生了巨大变化, 电网高峰负荷增速加快, 用电峰谷差持续加大, 电网调峰矛盾十分突出, 己成为影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之一。电网调峰任务主要由独立的火电机组来承担, 面对超过40%的峰谷差率, 需要调停机组才能满足系统调峰的需求。

1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及在中国的发展

DSM是英文demand side management的缩写, 翻译为需求侧。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对用电一方实施的管理。这种管理由国家通过政策措施, 引导用户在高峰时段少用电, 低谷时段多用电, 以提高供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这样可在同样用电功能的情况下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 缓解缺电压力, 降低供电成本和用电成本, 使供电和用电双方得到实惠, 达到节能和保护环境的长远目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作用见图1。

21世纪90年代初, 中国就开始研究并试行了一些需求侧项目,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国家经贸委1998年在《节约用电管理办法》中已将需求侧作为重要的管理内容, 并在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实施了一些需求侧管理的项目, 取得一定效益。2000年12月29日中国将电力需求侧管理以法规形式纳入节约用电管理工作。同时, 设立了国家电力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负责指导和推广此项工作, 培养技术骨干, 建设示范性工程。如, 利用峰谷电价作为经济杠杆, 鼓励采用冰蓄冷空调、蓄热式电锅炉, 推广节能灯、高效变压器等节能设备,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中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商业用电和居民用电负荷波动过大, 并呈迅速增长的态势, 造成电网峰谷差增大, 负荷率下降。因此, 重点需要分析和调整的是商业和居民用电负荷, 它们的曲线变化对总负荷曲线有很大影响。

商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是形成峰谷差的主要因素。商业和居民用电负荷各占总负荷的10%以上, 负荷波动达到600%。这主要是由于商业用电集中在白天, 夜晚商业只有值班照明用电。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这方面的负荷特性将更加明显, 电网峰谷差将会更大。

2.1 需求侧实施主体的定位

世界各国对电力行业的管制一般采取垂直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因此, 电力公司会根据综合资源规划实施需求侧管理, 将用户的节约视为整个电力资源的一部分, 统一规划、管理和决策, 为节能、移峰填谷、缓解高峰负荷, 推迟新增发电装机, 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提供条件和保障,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国目前的电力体制, 电力企业已无力从供应与需求双方综合考虑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也不可能再将资金投入到用户方, 为减少用户对电力的需求作努力, 电力企业更多关心的是企业自身利润和效益。若没有效益, 电网公司也不会再把关注点放到需求侧。发电公司只对移峰填谷感兴趣, 节电反会使发电公司的效益降低。此外, 发电公司只与部分大用户有业务往来, 与大多数用户没有联系。因而, 发电公司从事需求侧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2.2 缺乏政策及资金支持

需求侧管理的实施, 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保护环境, 因而, 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国外需求侧项目的实施都有政策支持, 通过折扣补偿节电设备购置费, 按节电效益对用户补贴等措施, 促进对需求侧管理的实施。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中, 许多企业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 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 产品的市场前景不明朗, 又受到国外产品涌入带来的压力。如果没有激励政策和资金支持, 必将会增加需求侧项目的投资风险, 成为需求侧管理实施的一大障碍。

2.3 电价结构不合理

当前, 中国的电价体系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烙印, 无论是电价结构、电价的形成与监管机制, 还是电价水平的审批都不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电价结构的问题尤为突出。中国还没有广泛推行季节性电价、分时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没有合适的峰谷电价, 很难激励电力用户改变其用电方式而移峰填谷。没有制订可中断负荷电价, 用户就不会主动在高峰时段将用电设备停下来躲峰。由于电价结构的不合理, 缺乏价格的诱导, 使得需求侧管理项目的经济效益难以体现, 用户对需求侧项目兴趣不大, 给实施需求侧管理带来困难。

2.4 需求侧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

实施需求侧管理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出台鼓励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政策, 会牵涉到立法、标准、财税、物价等多个部门, 关系到国家、电力公司、用户等各方面的利益, 需要政府机构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力协调。在实际执行需求侧管理的项目中, 还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 协同财政, 税务, 物价, 标准等部门, 共同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 引导和支持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实施。中国由于需求侧管理尚处于试验阶段, 其运行机制还不健全。

3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效益评估

3.1 对所有用户的成本效益分析

所有用户成本效益的大小是对于给定需求侧管理吸引力大小的度量。用户成本效益计算按式 (1) 进行,

B用=F总-F费-I减, (1)

其中, B用为所有用户的净效益;F总为电力公司总的可免成本;F费为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总费用 (包括重复或非重复成本) ;I减为实施需求侧管理减少的收入。

电力公司总的可免成本由两部分组成, a) 可免装机成本;b) 可免燃料成本。燃料成本节省值等于每个用户节能量、参加数以及边际燃料成本三者的乘积。需求侧管理的总费用取决于电力公司对每个用户非重复和重复规划的成本以及每年参加者数。并考虑规划年的通货膨胀率。这些参数都由外部得到。每年收入的减少根据参加用户数、电力公司生产成本和成本上升指数来确定。

3.2 电力需求侧管理对参加者的成本效益分析

从用户角度出发, 与参加者有关的成本或效益包括, a) 用户每年减少的电费支出;b) 用户承担的设备初投资成本;c) 增加的运行和维修的费用;d) 用户税金;e) 电力公司的回扣等。

参加者成本效益流是以整体计算的。如, 在参加者继续增加的年份, 净效益包括在这年以前已参加需求侧管理用户节省的电费及新参加者的设备成本及税金。由于年净效益代表参加者整体的现金流, 因此, 从参加者角度, 其成本效益必须用整个效益流的现值来度量。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改变电力用户的用电方式, 如, 削减峰荷, 转移峰荷及节约电能达到更有效合理地使用电力。这就需要采用经济手段, 以电价为杠杆, 合理调整电价结构, 如, 分时电价, 实时电价及可中断电价等。需求侧管理的经济手段是刺激用户主动改变其电力消费行为和用电方式的各种激励措施, 包括电价鼓励, 如, 峰谷分时电价、实时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及直接经济刺激, 如, 政策补贴等。其中, 电价政策是需求侧管理经济手段中最主要的手段。公平合理的电价能够提供正确的经济信息, 调节经济运行, 实现资源在整个社会中最优化配置。调节功能包括负荷管理功能的实现。在电价引导下, 用户能够主动采取节约电力与电量的行为, 改变用电方式, 改善负荷曲线形态, 从而减少电力系统建设和运行的费用乃至全社会的成本。图2为一典型日负荷曲线, 图中a点和b点分别为负荷曲线上的最低谷点和最高峰点, c点为双峰的另一峰。经过上述处理, 可以看出在a、b、c这3个特征点附近的点具有和它们相似的可能性性质。a点周围处于谷时段的可能性很大, 而处于峰时段的可能性很小;b点、c点处于峰时段的可能性很大, 而处于谷时段的可能性很小。

依据此原则进行峰谷时段的初步划分, 可以将1 d内的24 h划分为1个谷时段、2个峰时段, 最多3个平时段。在实际应用时, 为了实施方便和技术可行, 不宜将每时段分得过小。假设每时段应不小于2 h (如果此时段存在的话) 。由于峰谷时段划分没有确切的数学意义, 因此, 难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直接得到每日的峰谷时段。但是, 由于峰谷时段的划分是为了确定合适的分时电价, 促使用户自觉地调整其用电方式, 削峰填谷, 影响负荷曲线的形状。

因此, 根据上面的准则将1 d内的24 h进行峰谷时段划分。假设共有n种分法, 每种记为fi, 则总的峰谷时段划分集合为F={fi, i=1, 2, …n}。在每种峰谷时段划分模型下, 采用分时电价模型进行优化, 将结果在F下进行比较, 从中选取最优的模型fi。即在此模型下, 能够取得最优的削峰填谷效果, 有着最优的负荷曲线形状。此模型fi即为所求的峰谷时段划分方法。此种峰谷时段下的峰谷电价, 即为相应的峰谷电价时段。

通过合理时段电力价格的划分, 确定实时电价, 采取科学的需求侧电价管理, 可充分利用电力市场供需状况对其的影响, 自动反馈调节用户负荷。通过经济利益激励用户配合市场调度员, 共同实现电力负荷在一定时空的最佳分布, 实现电力商品的社会价值最优。

4 结语

现行电价制度已不能满足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 应动用需求侧管理手段, 通过实施用户侧多种电价, 使用户主动参与负荷控制, 达到电网削峰填谷和改善供电质量的目的。需求侧管理配套的电价措施是引导中国电力工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林伯强.中国能源需求的经济计量分析[J].统计研究, 2001 (10) :34-39.

[2]曾鸣, 刘敏.我国区域性电力市场中电价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24 (3) :5-10.

上一篇:新婚姻法离婚细则下一篇:最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