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工作方案

2024-07-04

合作工作方案(共9篇)

1.合作工作方案 篇一

招商合作组工作方案

一、工作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王志刚:招商合作组全面工作。

副组长:冯阳:项目包装组:项目筛选、包装、项目册编制印

刷;交通厅、崇左、清华同方、一清能源对接

推进;配套项目专业招商会组织。

付东江:对外联络组:农垦总局、森工总局、大庆石油、万向集团对接;三个活动周、台港厦、珠三角、长三角招商活动组织。

项目组:周兴旺、王国栋、李丽、对接组:吕刚、佟继刚、梁小霞

二、工作任务

1、筛选项目:根据总体规划,按着旅游景区、旅游酒店、环境景观、餐饮酒吧、休闲娱乐、理疗保健、整形护理、美容美发、公共配套等类别,谋划、筛选梳理出若干项目。

2、包装项目:梳理筛选出的项目,编制项目建议书、预可研、项目推介书(项目简介)。

3、印制项目册:

4、重点对接:一是援建对接:农垦总局、森工总局、大庆石油;二是合作对接:万向集团、交通厅、崇左、清华同方、一清能源等。

5、招商活动:一是大型招商活动:俄日韩三个活动周、台港厦、珠三角、长三角;二是专业招商会:以本市、本省为主,个别特殊项

目省外重点招商。

三、工作时限

1、初步谋划、设计向省眼见单位推荐的三大项目:小南国、温泉酒店、绿化。完成时限:2010年8月25日。

2、项目筛选:完成时限:2010年8月25日。

3、项目包装:完成时限:2010年8月31日。

4、印制项目册:完成时限:2010年9月15日。

5、援建对接:责任人:吕刚;完成时限:达成共识,签署协议:2010年8月30日;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开展下步工作:2010年9月15日。

6、合作对接:责任人:冯阳、付东江;完成时限:2010年9月15日。

7、大型招商活动:责任人:吕刚;完成时限:按经济合作局统一部署,重点推介、个别拜访招商;从2010年9月份开始。

8、专业招商:完成时限:根据总体建设进度提前安排,预计在2010年9月下旬举行。

2.合作工作方案 篇二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方案,修正

方案修正是在合理评价方案效果的基础上, 按照方案制定的原则和特定方案的设计目标, 通过目标差距分析, 调整已有方案的一个过程, 它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以下简称“新农合”) 实现制度完善的一个必经过程。目前新农合方案的修正缺乏科学依据, 一直不能很好地完善制度以达成既定目标, 所以亟需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修正思路来指导新农合方案的调整。

1 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特定新农合方案进行效果评价, 将能明确可能存在的问题, 常见的如:新农合资金沉淀、收支难以平衡、基金结余率大起大落[1];部分地区补偿受益的多是相对富裕的群体[2];“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仅部分缓解[3]。针对现实中出现的收支难以平衡、风险未达到最大程度共担、未能完全解决居民“因病致贫”、基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相关研究根据医疗保险一般规律, 尝试采取调整封顶线、起付线、报销比例、可报销范围等措施[4,5,6]进行方案调整。但是, 上述调整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未能围绕制度目标的实现展开[7]。如何有效继承和利用方案评价提供的信息?如何在分析评价结果后形成方案调整的思路?如何紧紧围绕制度目标的实现来确定修正方案的内容?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拟将医疗保险一般规律与新农合制度目标紧密结合, 建立一套方案修正的标准、步骤和方法, 以期能够指导新农合实践者合理地进行方案修正, 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消除新农合方案修正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 思路

本研究认为, 方案修正应以新农合的制度目标为最高指导原则。围绕制度目标, 我们演化出具体指标为: (1) 消除因病致贫, 这是风险共担原则的最核心部分。未能消除因病致贫可分两种情况, 一是已具备最基本的筹资水平, 由于补偿方案不合理导致未能有效解决因病致贫, 对此调整补偿方案即可, 这是首选方法;二是不具备最基本的筹资水平, 这种情形下首先必须增加筹资运作, 其次才是调整补偿方案。 (2) 收支平衡原则, “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是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未能实现收支平衡表现为“资金沉淀”或“资金亏空”, 对于前者需合理调整补偿, 对于后者需首先明确是绝对亏空、相对亏空还是两者并存, 绝对亏空是指总筹资尚不能解决因病致贫, 需增加筹资, 相对亏空是指已经达到了最低筹资水平, 但是补偿方式不合理, 需调整补偿方式。当然, 也会有最基本筹资水平未达成与补偿方式不合理共存的情况。 (3) 风险共担, 对于任何特定方案, 总基金的注入必然会形成一定程度的风险共担, 但是不同就医经济风险人群补偿基金分配额的不同, 形成的共担机制就不同, 需要以“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为最高原则, 确保现有资源下, 重大疾病风险必须得到最大程度的共担。

3 操作步骤与方法

结合制度目标的3个方面, 方案修正可以分3个步骤进行:因病致贫状况差距分析及调整;收支平衡状况分析及调整;就医经济风险分布状况分析及调整。

3.1 因病致贫状况差距分析及调整

消除因病致贫本质上是将发生了因病致贫风险的人群, 通过新农合的补偿将其费用调整到人均最大支付能力线以下, 从而使这部分人不至于发生因病致贫。因此, 消除因病致贫所需的筹资额即为因病致贫总缺口。为防止医疗服务的过度利用, 结合补偿比的一般设定原则, 对于因病致贫人群, 按照80%的比例报销即认为可消除其因病致贫状况。

具体操作步骤为: (1) 效果评价信息的继承。基金总额达到多少, 因病致贫缺口计算方法, 因病致病缺口有多少?为防止出现缺口大于基金总额的情况, 需分析筹资水平是否有增加的空间?然后对比分析, 原方案多大程度解决了因病致贫, 是否达到了预期标准 (或当地既定标准) ;若未达到, 与当地标准有多少差距, 已经消除了多少因病致贫缺口, 与理论缺口还有多少差距;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将差距尽可能调整为零或在可接受范围内。 (2) 根据基金总额是否高于因病致贫总缺口, 需分两种调整思路。①如果实际筹资总额不低于解决因病致贫所需筹资额, 可通过调整补偿方案 (针对该部分人群的补偿比) 实现消除因病致贫。②如果实际筹资低于测算所需筹资, 仅靠调整补偿方案无法实现目标, 首先必须增加筹资;若无法增加筹资, 则在现有筹资水平下, 需调低解决因病致贫的程度指标。

综上, 对于“解决因病致贫”标准确定的地区, 如现有方案不能达标, 可根据目标调整筹资水平, 并进一步调整方案;对于筹资水平确定的地区, 可通过调整补偿方案, 使得现有筹资水平下尽可能解决因病致贫。

3.2 收支平衡状况分析及调整

3.2.1 继承效果评价信息。

明确问题:对于资金沉淀, 重点解决如何将沉淀的资金用于补偿;对于资金亏空, 重点是如何调整补偿方案、风险储备金或是管理费等。当然, 对于资金沉淀的地区, 如果当地政策允许, 同样也可以对现有的补偿方案、风险储备金或是管理费等进行修正。

3.2.2 研究前瞻性调整方案以维持收支平衡。

结合“解决因病致贫”和“风险共担”原则和标准, 在面临新的筹资水平下, 如何前瞻性调整方案以维持收支平衡。

3.2.3 紧密结合“因病致贫”和“风险共担”目标。

如何达成“收支平衡”的具体思路体现在围绕“因病致贫”和“风险共担”目标修正方案的具体过程中, 也就是运用调整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等方法在修正新农合方案时, 需要紧密结合“因病致贫”和“风险共担”目标, 决不能脱离制度目标单纯去调整这些指标。

3.3 就医经济风险分布分析及调整

3.3.1 根据效果评价信息。

依据相对危险度 (RR) 指标的变化程度, 明确风险共担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3.3.2 类似因病致贫目标。

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欲达成一定程度的风险共担目标, 例如特定人群 (如总人群、高危人群) 的就医经济风险下降到一定程度, 需要如何调整筹资和补偿方案;二是现有筹资水平下, 如何调整方案使得就医经济风险的下降幅度达到最大。

3.3.3 补偿方案的拟定和调整。

针对要消除一定程度的风险, 需要测算所需的筹资额, 并拟定补偿方案;针对既有的筹资水平, 则需要调整补偿方案, 给出几种方案, 并建立方案与风险消除程度之间的联动关系。

4 讨论与小结

新农合方案修正需以效果评价为基础, 围绕制度目标实现展开, 本文形成了一套方案修正的思路、步骤和方法。针对新农合方案中的筹资、补偿、管理等存在的问题, 从收支平衡、因病致贫状况及就医经济风险分布三方面进行分析及调整, 能够有效解决实践中方案调整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问题。新农合方案修正, 首先要有明确的修正目标, 即“收支平衡、风险共担、消除因病致贫”三大目标, 并结合实际情况, 形成特定的修正标准, 其中尤其应注意不同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制约, 管理者需要做出综合的判断;然后, 以修正标准为指导, 结合筹资需求测算、补偿方案拟定等具体方法, 进行方案修正。

参考文献

[1]王燕.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7.

[2]余祖新.新农合运行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 2008, 11 (2) :87-89.

[3]赵新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研究[J].华章, 2010 (13) :22, 25.

[4]王小万, 刘丽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比例与起付线的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 2005, 24 (3) :12-14.

[5]何伟.江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调整方案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7 (9) :657-658.

[6]郑建中, 周立业.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住院补偿比测算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 26 (l) :113-114.

3.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方案(试行) 篇三

为贯彻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确定的“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方针,全面落实教育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行政监管的措施,推进“两个平台”(建立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和中外合作办学颁发证书认证工作平台)和“两个机制”(建立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机制和中外合作办学执法和处罚机制)建设,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决定组织开展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工作。

1.评估对象

依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实施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及实施境外学士学位以上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2.评估性质

合格评估。标准依据国务院《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以及相关文件要求而制定。

3.评估周期

原则上依据中外合作办学审批的办学年限及培养周期进行定期评估。

4.评估方式

采用单位自评与实地考察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5.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分为合格、有条件合格和不合格3种。

中外合作办学评估结果将根据实际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并反馈到办学单位,指导改进办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评估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相应措施。同时,通过评估,发现办学质量及效果突出的中外合作办学典型,大力宣传、借鉴好的办学经验,促进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提高。

二、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指标体系

1.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评估指标体系

备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评估指标体系有9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

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备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指标体系有8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

三、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指标说明

(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评估体系指标说明

1.办学宗旨

(1)机构定位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培养层次、人才类型、服务面向等方面是否定位明确、合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定位是否体现了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

(2)办学思路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观念、质量意识、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等方面是否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的原则和要求。

2.管理体系

(1)管理机构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情况。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成立了符合法规要求的管理机构,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设立了理事会或者董事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设立了联合管理委员会,且中方组成人员不少于二分之一;是否建立了管理机构发挥作用的机制,确定了符合法规的议事程序,对中外合作办学发挥了领导和监督作用;管理机构是否与学生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服务;管理机构是否通过网络、报刊等渠道,向社会公布项目的办学层次和类别、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招生规模、收费项目和标准等办学基本情况,是否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关于招收学生、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质量、财务状况等办学情况报告。

(2)管理队伍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管理人员情况。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理事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是否三分之一以上组成人员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聘任的外籍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学士以上学位和相应的职业证书,并具有2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资历结构,专职和兼职管理人员构成比例是否合理,是否具备比较好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是否建立了评价管理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考核制度;管理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等。

3.资金资产管理

(1)资产管理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资产管理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法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中外合作办学资产;固定资产是否产权清晰;是否独立设立固定资产账户,对固定资产的数量、单价、使用年限、使用部门进行记录;大型、精密、贵重资产报废和转让是否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并完成固定资产清理程序;是否存在改变按照公益事业获得的土地及校舍的用途的情况等。

(2)资金管理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资金管理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法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财务、会计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收费项目和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向社会公布;是否按学年或者学期收费;是否以人民币计收学费和其他费用;所收取的费用是否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有无抽逃办学资金、挪用办学经费的情况;是否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外汇收支活动以及开设和使用外汇账户情况是否符合和遵守国家外汇管理规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委托社会审计机构依法进行审计的报告情况。

4.质量管理

(1)招生和学籍管理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招生和学籍管理方面的制度及执行情况。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依法制定了招生录取管理办法,对于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是否纳入国家下达的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在学校年度招生规模内按照专业招生目录分列执行,并满足同地区同批次录取的要求;对于研究生层次的招生是否符合国家研究生学历教育招生录取规定和程序;对于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教育的是否招生录取标准不低于外国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的录取标准;招生录取工作是否严谨规范,是否有比较完整的原始档案材料;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样本是否报审批机关备案,是否与审批内容相符,是否实事求是;是否依法建立了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学籍在境外教育机构注册情况。

(2)教学管理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和教学方式是否体现外方教育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是否开设了必要的国情课程和实践活动等。

(3)教学质量监督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依法建立了教学质量监督机制;是否建立了保证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及执行情况等。

(4)文凭证书管理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文凭证书管理方面的制度及执行情况。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建立了符合法规要求的、规范的颁发文凭证书的管理办法;颁发的中国学历学位证书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执行;颁发的外国教育机构的学历、学位证书是否与该外国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相同,并在该国获得承认;所颁发的文凭证书是否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宣传中的承诺相符。

5.师资队伍

(1)师资评聘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建立了中外双方师资评聘标准和评聘制度及执行情况;所聘任的外籍教师是否满足具有相当学位、职业证书,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等基本要求。

(2)师资状况

重点评估中外双方师资队伍是否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的要求,包括整体学历结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等;外方合作者是否从本教育机构中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任教,是否在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中发挥了作用等。

(3)师资队伍建设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按法规建立了教师培训制度,是否制定有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及相应的保障实施措施及执行情况。

6.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状况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教学设施是否能够满足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包括:校舍、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多媒体教学设施、案例教学条件、计算机及网络等。

(2)教学设施建设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建立了符合法规要求的教学设施建设规划、维护制度及执行情况;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中外合作办学者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从年度净资产增加额中,中外合作办学者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从年度净收益中,按不低于年度净资产增加额或者净收益的25%的比例提取发展基金,用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建设、维护和教学设备的添置、更新等。

7.培养质量

(1)毕业成果质量鉴定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毕业成果的标准或要求是否明确,是否与所获得的文凭证书水准相符;毕业成果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毕业成果指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毕业学生获得文凭证书必须提交的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报告等成果。

(2)学生满意度

重点评估学生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收费标准、颁发文凭证书等内容知晓情况,保证学生知晓的措施及执行情况,该内容与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宣传中的承诺是否相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是否得到学生认可;学生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满意情况等。

(3)社会评价

重点观测社会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培养质量的评价。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毕业学生就业率;学生工作单位对毕业学生评价;毕业学生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培养质量的评价等。

8.社会效益

(1)办学单位内部效益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所引进的教育资源是否对办学单位的教学实践、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及辐射作用等。

(2)办学单位外部效益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所引进的教育资源是否与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经济、教育发展结合紧密,以及所产生的作用。

9.办学特色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教学组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特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办学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特色等。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体系指标说明

1.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否与获得《项目批准书》时的承诺、与招生简章及招生广告宣传中的承诺相符等。

(2)培养方案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方案是否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实施本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学制年限的制定和执行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士学位以上学历学位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是否不低于外国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的标准和学术要求;同时实施中国高等学历教育和外国学历学位教育,并颁发中国学历、学位证书和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证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是否满足双方的学术要求。

2.项目管理

(1)管理机构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履职情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中国教育机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否接受中国教育机构的管理;管理机构是否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起到了领导和监督作用;管理机构是否与学生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管理机构是否通过网络、报刊等渠道,向社会公布项目的办学层次和类别、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招生规模、收费项目和标准等办学基本情况,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的招收学生、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质量、财务状况等办学情况报告。

(2)资金管理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收取学费和使用资金情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中国教育机构是否依法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财务进行管理,并在学校财务账户内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项,统一办理收支业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向社会公布;是否按学年或者学期收费,未跨学年或者学期预收,是否以人民币计收学费;所收取的费用是否主要用于项目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有无抽逃办学资金、挪用办学经费的情况;是否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3)招生和学籍管理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招生和学籍管理方面的制度及执行情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否依法制定了招生录取管理办法,对于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是否纳入国家下达的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在学校年度招生规模内按照专业招生目录分列执行,并满足同地区同批次录取的要求;对于研究生层次的项目招生是否符合国家研究生学历教育招生录取规定和程序;对于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教育的项目是否招生录取标准不低于外国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的录取标准;招生录取工作是否严谨规范,是否有比较完整的原始档案材料;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样本是否报审批机关备案,是否与审批内容相符,是否实事求是;是否依法建立了学籍管理制度,学生学籍在境外教育机构注册情况。

(4)教学质量监督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否建立了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对于实施中国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国教育机构是否对外国教育机构开设的课程和引进的教材进行了审核,是否对所提供课程的教育质量进行了评估;对于颁发外国教育机构的学历、学位证书的项目,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低于该外国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的标准和要求;是否建立了保证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及执行情况。

(5)文凭证书管理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文凭证书管理方面的制度及执行情况。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否建立了符合法规要求的、规范的颁发文凭证书的管理办法;颁发中国学历学位证书的项目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执行;颁发的外国教育机构的学历、学位证书是否与该外国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相同,并在该国获得承认;所颁发的文凭证书是否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以及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宣传中的承诺相符。

3.培养条件

(1)政策环境

重点评估中方教育机构是否建立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正常运行的保障机制;是否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等。

(2)教学设施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利用的教学设施是否能够满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活动的要求,包括:校舍、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多媒体教学设施、案例教学条件、计算机及网络等。

4.师资队伍

(1)师资评聘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否建立了符合法规要求的中外双方师资评聘标准和评聘制度及执行情况;所聘任的外籍教师是否满足具有相当学位和职业证书,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等基本要求。

(2)师资状况

重点评估中外双方师资队伍是否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的要求,包括整体学历结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以及外籍教师的比例等。

(3)师资培训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否按法规建立了教师培训制度,是否制定有师资培训计划及相应的保障实施措施及执行情况。

5.教学组织

(1)教学计划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否充分体现项目培养方案;课程安排是否能够体现外方优质教学资源的优势,开设必要的国情课程、专题讲座、专题报告及实践活动等;是否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等。

(2)教学大纲及教材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是否规范、科学、合理;是否有科学的教材引进和选用制度,引进了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性的教材;教材选用的整体水平和使用效果等。

(3)教学方式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应学科专业的特点,包括: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语言是否与培养要求相适应等。

(4)教学文件及教学档案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文件及教学档案是否完整、齐备。教学文件包括: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日历、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管理制度文件等;教学档案包括:学生学籍材料、成绩登记表、课程考核的原始材料等。

6.培养质量

(1)毕业成果质量鉴定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毕业成果的标准或要求是否明确,是否与所获得的文凭证书水准相符;毕业成果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毕业成果指中外合作办学毕业学生获得文凭证书必须提交的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报告等成果。

(2)学生满意度

重点评估学生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收费标准、颁发文凭证书等内容的知晓情况,保证学生知晓的措施及执行情况,该内容与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宣传中的承诺是否相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是否得到学生认可;学生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满意情况等。

(3)社会评价

重点观测社会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质量的评价。包括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毕业学生就业率;学生工作单位对毕业学生评价;毕业学生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质量的评价等。

7.社会效益

(1)办学单位内部效益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所引进的教育资源是否对办学单位的教学实践、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及辐射作用等。

(2)办学单位外部效益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所引进的教育资源是否与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经济、教育发展结合紧密,以及所产生的作用。

8.办学特色

重点评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教学组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特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办学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特色等。

4.合作工作方案 篇四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是世界第三大河。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大河。长江与密西西比河的航运发展在中美两国各自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举办好2010年“中国长江—美国密西西比河战略合作论坛”,特制定本筹备工作方案:

一、论坛目的

通过“中国长江—美国密西西比河战略合作论坛”,交流两江流域在发展内河航运、现代物流和区域经济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就战略合作交换意见。使中美对长江、密西西比河的发展形成沟通交流的机制和平台,为两江流域的区域合作提供高层战略对话机制,为两条河流航运物流业建立高层交流平台。分享中美两江内陆开放和发展经验,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二、论坛主题

(一)论坛标题

主标题:中国长江—美国密西西比河战略合作论坛 辅标题:内河航运、流域经济发展与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二)论坛主要议题

1.内陆港口城市现代物流和综合交通发展研讨 2.内河航运和现代物流发展配套保障研讨 3.干支联动和江海联运发展研讨 4.邮轮游艇新兴旅游产业研讨 5.沿江临港产业和滨江经济发展研讨 6.内陆地区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联动研讨 7.水资源综合利用研讨

8.绿色航运与沿江生态保护研讨

三、论坛规模

论坛总规模控制在300人左右,其中:

中方参会人员:国家相关部委(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环保总局等)官员20位,中央社团负责人10人,专家、学者20人,新闻单位20人,沿江城市官员30人,沿江和重庆主要港航企业、科研和设计单位150人。共计约250位。

美方参会人员:官员5位(来自商务部,运输部,使领馆),专家 15-20位(来自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加州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美国内河航运协会等),企业 30位左右(来自美国港口企业、物流企业以及制造和流通企业)。共计约50位。

四、举办单位

支持单位:中国交通运输部、中国商务部、美国联邦运输部、美国商务部。

— 2 — 主办单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管理局、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美国联邦交通部水运管理局。

承办单位:重庆市交通委员会、重庆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

协办单位:中外运长航集团、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等。

五、活动安排

论坛时间:2010年10月17日至20日。论坛地点:重庆君豪酒店。日程安排:

(一)第一天(10月17日)参会者到达重庆。

下午 17:30至18:00,重庆市领导会见美方官员、国家部委等重要参会代表。

晚上 重庆市政府欢迎晚宴,乘游轮观赏重庆夜景。

(二)第二天(10月18日)

上午 9:00至10:00,开幕式。主要议程为:重庆市领导致开幕辞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交通运输部领导致辞;美国联邦运输部、美国商务部官员致辞;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旨发言;美国运输物流协会主旨发言;美国芝加哥市政府官员发言。

— 3 — 上午 10:15至12:00,举行“内河航运与综合交通”专题论坛交流发言。主要议题为:内陆港口城市现代物流和综合交通发展研讨、内河航运和现代物流发展配套保障研讨、干支联动和江海联运发展研讨。

下午 14:00至17:00,举行“流域经济发展与开放高地建设”专题论坛交流发言。主要议题为:沿江临港产业和滨江经济发展研讨、内陆地区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联动研讨、邮轮游艇新兴旅游产业研讨。

晚上

论坛酒会或冷餐会(按国际惯例)。

(三)第三天(10月19日)

上午 09:00至12:00,举行“绿色航运与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题论坛交流发言。主要议题为:水资源综合利用研讨、绿色航运与沿江生态保护研讨。

下午 14:00至17:00,互动对话,闭幕式,签署《中美两江合作论坛重庆宣言》,举行新闻发布会。

(四)第四天(10月20日)参会代表返程。

六、组织机构

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美国联邦运输协会和重庆市政府成立本论坛组织工作委员会,在组委会的领导下,由市交委、市外经贸委和中交协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负责具体工作。

(一)论坛组织工作委员会

主席: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要领导(名单待定)

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主要领导(名单待定)

重庆市政府主要领导(名单待定)副主席: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重庆市政府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委员成员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待各单位落实人员)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交委、市财政局、市外经贸委、市外办、市发改委、市政府接待办、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团市委、市环保局等。

主要职责:领导、审定论坛工作方案,统筹组织协调,处理关于论坛工作的重大事宜。

(二)论坛组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主 任:市政府办公厅领导(名单待定)

副主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分管领导(名单待定)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市交通委员会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市委宣传部分管领导(名单待定)团市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 5 — 论坛组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下设7个专项工作组:综合协调组、会务组、专题论坛组、宣传组、安全保卫组、青年志愿者组、医疗卫生组。

专项工作组成员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和重庆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联合组成,负责论坛具体事务的统筹协调、联络沟通、督促落实等。各组根据相应的工作职责制定筹备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和工作总结。

1、综合协调组

组 长:市政府办公厅主要领导(名单待定)副组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市交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市外经贸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成员单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外办、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接待办、团市委、市公安局、市卫生局等。

联络员:市政府办公厅处室负责人(名单待定)

市交委处室负责人(名单待定)

市外经贸委处室负责人(名单待定)主要职责:综合协调、联络、督促、检查等职责。——负责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管理局、交通运输部长江

— 6 — 航务管理局、美国联邦交通部水运管理局等主办单位的联系、协调工作;

——落实美方官员等重要参会代表的接待及在渝期间的各项活动安排;

——落实国家部委、沿江城市等重要参会代表的接待及在渝期间的各项活动安排;

——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有关部委办局负责同志参加论坛的各项活动;

——落实以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名义举行的招待宴会及座谈会,宴请美方官员、国家相关部委官员、中央社团负责人、中美专家学者、沿江城市官员、知名企业家等;

——落实论坛专项工作组的组织机构,负责各工作组之间的协调与衔接,组织召开相应工作会议;

——筹备论坛工作,起草论坛实施方案及重要文件; ——负责论坛经费的预算和统筹安排;

——落实论坛开幕式上重庆市领导的开幕辞及主旨演讲、中国交通运输部领导致辞、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旨发言等事宜;

——负责重要客人必要的纪念品赠予;

——负责其它具体工作的统筹协调、联络沟通、督促落实等。

2、会务组

— 7 — 组 长:市交委主要领导(名单待定)

副组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市交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市外经贸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市外办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成员单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市交委、市外经贸委、市外办、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接待办、团市委、市港航局、市交规院等。

联络员:市交委办公室领导(名单待定)

市外经贸委办公室领导(名单待定)

市外办办公室领导(名单待定)

主要职责:论坛相关会务事项、会场技术保障、后勤服务保障、参会代表接待服务等工作。

——协助综合组,落实国家部委、沿江城市等重要参会代表的接待及在渝期间的各项活动安排;

——协助综合组,落实美方官员等重要参会代表的接待及在渝期间的各项活动安排;

——负责组织实施以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名义举行的招待宴会及座谈会,宴请美方官员、国家相关部委官员、中央社团负责人、中美专家学者、沿江城市官员、知名企业家等;

——论坛有关的外事接待工作;

— 8 — ——负责其他与会代表的接送工作;

——负责其他与会代表在渝期间的交通车辆安排; ——负责其他与会代表返程票务;

——负责其他与会代表的考察、旅游活动; ——负责协调落实其他与会代表的食宿安排;

——负责落实参会有关证件、会议材料等的设计、制作、管理和发放;

——负责论坛会场施工、布臵,落实大会相关软硬件设施、人员配臵等;

——负责大会其它后勤服务工作。

3、专题论坛组

专题论坛组拟对应于论坛主要议题及交流发言日程安排,分为3个小组:

(1)“内河航运与综合交通”专题组:

由市交委负责组织,主要承担“内陆港口城市现代物流和综合交通发展研讨”、“内河航运和现代物流发展配套保障研讨”、“干支联动和江海联运发展研讨”等3个议题的各项相关工作。

(2)“流域经济发展与开放高地建设”专题组: 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市外经贸委负责组织,主要承担“邮轮游艇新兴旅游产业研讨”、“沿江临港产业和滨江经济发展研

— 9 — 讨”、“内陆地区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联动研讨”等3个议题的各项相关工作。

(3)“绿色航运与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题组:

由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市环保局负责组织,主要负责“水资源综合利用研讨”、“绿色航运与沿江生态保护研讨”等2个议题的各项相关工作。

组 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负责人(名单待定)副组长: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分管负责人(名单待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分管负责人(名单待定)市交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市外经贸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成员单位: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市交委、市外经贸委等。

联络员: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名单待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名单待定)市交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名单待定)市外经贸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名单待定)

主要职责:专题论坛的策划、协调、组织与实施及与重庆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协调。

——负责征集专题论坛题目,拟定专题论坛总体方案; ——根据重庆市政府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批准的专题论坛

— 10 — 方案,组织、督促专题论坛活动的实施;

——协调、检查、督办各专题论坛筹备工作,收集整理各专题论坛研讨成果,形成决策咨询建议报告并报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委办等;

——协助负责论坛重要参会代表、知名专家学者的实地调研考察活动;

——负责重庆市党政领导与论坛专家学者座谈会的筹备和实施;

——协调邀请有关领导参会、邀请新闻记者等工作; ——各论坛承办单位负责制定专题论坛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报专题论坛工作组;

——论坛承办单位负责各专题论坛的具体筹备、组织和实施,相关成果报专题论坛组;

——有关专题论坛的其他工作。

4、宣传组

组 长:市委宣传部领导(名单待定)副组长:市交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市外经贸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成员单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局、市报业集团、市广电集团、重庆电视台、重庆人民广播电台等。

— 11 — 联络员:市交委宣传部门领导(名单待定)

主要职责:论坛新闻宣传的策划、组织、协调、新闻报道等工作。

——负责制定论坛宣传报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负责论坛相关的新闻发布会;

——负责组织在渝媒体对论坛前期、期间及会后的宣传报道,以及论坛筹备工作信息汇编、论坛专题网页;

——负责组织对论坛开幕式及重要活动进行现场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论坛音像、图片资料拍摄工作,以及收集和整理论坛新闻报道情况等;

——负责落实机场、论坛会场、参会代表驻地、宴会场等重要场所的宣传氛围营造工作;

——负责对中央及各地新闻单位的宣传、接待,并为其采访工作提供方便;

——负责对美国媒体及其他国外新闻单位的宣传、接待,并为其采访工作提供方便;

——负责重庆形象宣传和与论坛有关的宣传纪念品、小礼品等;

——负责有关论坛宣传的其它工作。

5、安全保卫组

组 长:市公安局领导(名单待定)

— 12 — 副组长:市交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市外经贸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成员单位:市公安局、市运管局、市港航局、市公安消防总队、市交通执法总队等。

联络员:市公安局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市交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名单待定)市外经贸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名单待定)

主要职责:

——负责对论坛重要参会代表和其他警卫对象的安全保卫;

——负责开幕式、游览等重大活动的交通疏导、现场安全、秩序以及消防安全等;

——负责参会代表驻地宾馆的安全保卫;

——负责论坛其他配套活动所在场地的安全保卫以及必要的交通疏导;

——负责突发事件处臵预案工作;

——负责其它有关论坛的安全保卫、交通和消防安全工作。

6、青年志愿者组

组 长:团市委主要领导(名单待定)副组长:市交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市外经贸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 13 — 成员单位:团市委、市教委、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

联络员:市交通团委负责人(名单待定)

市外经贸团委负责人(名单待定)

主要职责:

——负责青年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及英语交流应用要求等的相关工作;

——负责组织青年志愿者协助论坛会场的报到、材料发放等;

——负责组织青年志愿者协助机(站)接送参会代表; ——负责对专家学者及其他重要客人、外宾的“一对一”服务工作;

——负责论坛会场的导引工作; ——负责论坛会场午间茶歇服务等; ——负责论坛活动需要的其它服务工作。

7、医疗卫生组

组 长:市卫生局主要领导(名单待定)副组长:市交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市外经贸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成员单位: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络员:市卫生局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 14 — 市交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市外经贸委分管领导(名单待定)

主要职责:

——负责参会代表驻地宾馆的医疗服务; ——负责参会代表驻地宾馆的食品卫生检疫; ——负责领导人及重要客人的医疗保健;

——根据论坛的实际安排,负责大会午间茶歇的食品卫生; ——负责论坛有关的其他医疗、食品卫生安全服务工作。

七、工作经费

重庆市政府设论坛专项资金380万元,主要用于前期启动、宣传推广、中外官员和专家邀请、会场、宴会、酒会、酒店、餐饮、工作差旅等。

八、实施进度 1.2010年7月

(1)拟定工作方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重庆市交通委员会、重庆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拟定总体方案、分工方案、预算方案。

(2)组建工作班子。重庆市落实前期启动经费;组建论坛组委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和重庆市分别形成工作班子,制定各专项工作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等,落实专人负责各项工作;论坛组委会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

— 15 —(3)初定参会人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系中方单位参会单位(包括国家部委);重庆市相关单位联系落实黄奇帆市长邀请函;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联系美方参会单位。

(4)联系相关会务。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落实会务准备工作(包括同声翻译和志愿者组织);制作论坛网页。

2.2010年8月

(1)前期准备。起草、印刷、发出中英文邀请函;开通论坛网站;制定媒体宣传方案,确定宣传合作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发出新闻稿。

(2)确定参会人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系确定中方单位参会人员;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确定美方单位参会人员;重庆交委和外经委负责联系确定重庆地区参会人员。

(3)制定接待方案。重庆市落实部分工作经费。按照确定的参会人员名单,逐一落实接待人员、住宿安排、用餐安排、安全保卫等会务工作;跟进和落实中美官员、企业贵宾、演讲人等重要参会代表;落实重庆市参会、到会领导。

(4)初定宣言内容: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起草《中美两江合作论坛重庆宣言》。

(5)落实相关会务:制定论坛及现场安排方案;落实同声传译人员及设备;设计参会代表证、工作证、记者证;设计大

— 16 — 会背景板、欢迎晚宴背景板;联系设计、制作会议礼品。

3.2010年9月

(1)收集会议材料。重庆单位会议发言和交流材料,由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联系落实;中方其他单位会议发言和交流材料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负责联系落实;美方参会单位会议发言和交流材料由美国运输与物流协会负责联系落实。

(2)确定会议议程:论坛组委会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确定会议议程,制定现场分工方案;按照参会单位和参会人员情况,确定主题论坛和专题论坛主持人,会议交流发言人员,并通知相关人员作好准备;落实摄像记者、摄影记者、全程录音事项。

(3)布置接待任务:由市政府办公厅布臵落实会务接待工作,接待任务具体到单位部门,具体到人;制定开幕式、招待晚宴座位表。

(4)准备论坛纪念品:重庆市安排具地方特色的纪念品400份。

(5)确定宣言内容:《中美两江合作论坛重庆宣言》征求各方相关单位意见并确定,翻译中英文。

4.2010年10月

(1)落实贵宾行程:汇总贵宾、企业嘉宾航班信息,制定

— 17 — 参会代表信息表,各方分别落实贵宾行程安排,汇总重庆形成总体接待方案。

(2)印刷论坛论文:对收集到的论文装订成册,出版《中美两江合作论坛论文集》,印刷《中美两江合作论坛重庆宣言》。

(3)形成宣传高潮:在论坛前后,在中外媒体密集报道论坛。

5.合作工作方案 篇五

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校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学改革发展,根据《德州走四方技工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培养经济发展和产业对接迫切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我系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质量为出发点,与上海-大众、天津-丰田、北京汽车总厂、以及唐山冀东汽车修理厂等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培训形式,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建立校企互动、校企合作新机制。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通过与上海-大众、天津-丰田、北京汽车总厂、以及唐山冀东汽车修理厂等校企合作,提高我系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争取在两年的时间内,在校生高级技工人数达200人,年组织企业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10人次以上,使我系开办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装配与维修专业,都有相应的合作企业,并制定详细的校企合作方案。

三、主要内容

(一)组织形式和职责任务:

1、我系根据实际情况,有学校和集团公司牵头,组织我系教师对有关企业、社会团体进行考察,并且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协议;根

据企业要求,制定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具体实施方案;加强高技能人才供求双方信息引导和服务,搭建我系与企业对接平台;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校企合作洽谈会,组织学校和企业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委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了解校企双方合作协议的履约情况,研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办法,探索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规范合作行为,保证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校企双方进行监控和考核评估;组织开展校企合作调研、交流活动,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推动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2、建立以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有关行业、企业的领导、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骨干组成高技能人才教研组,其中行业、企业代表要占一定比例。

(1)建立校企合作的沟通协调机制和紧密联系制度。

(2)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布局和企业实际需求以及技工学校资源现状,制定技工学校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并推动组织实施。

(3)共同研究制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具体计划、开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材,充分运用企业技术、设备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操作技能以及课题攻关有机结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逐步实现校企合作的紧密性和有效性。

(4)构建校企人力资源培训平台,改善我系教师师资结构,提升企业在职职工技能水平.合作企业为我系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及技术骨干,担任专业课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专兼职教师,充实我系师资力量;委托我系培养在岗职工,通过培训提升理论和技能水平。我系建立教师下厂实践研修制度,努力培养双师型一体化的品牌师资。我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深入企业实践2-3个月,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现状,改进教学水平,同时通过跟班生产实践,为企业解决生产工艺提供帮助。

(二)充分发挥各类大中型企业校企合作主体作用:

(1)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和支持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将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建立现代职工培训制度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并将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成效作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2)建立健全企校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机制。及时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信息,包括专业、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反馈给合作学校,指导我系合理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并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和设备、接受合作学校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选派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合作学校指导教师、组织优秀学员直接参与企业产品生产、技术攻关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运作要求:

1、各用工企业、集团公司、学校、汽车工程系的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2、合作模式深层化.既可以将企业的资金、设备、师资和技术引进学校,也可以主动送服务上门,将培训送到车间和工厂一线;既可以承接企业定单,根据企业用人数量和规格开展定单培训,也可以校企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实施联合培养。结合实际,选择最符合双方需求,能产生最佳效益的合作模式。

3、培养模式多元化。以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紧密结合企业先进生产装备和技术发展的最新要求,坚持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与加强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培训并重。可以采取联合办学、委托培养、半工半读、以及进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等多种灵活方式实施培养。

6.合作工作方案 篇六

为了有计划、按步骤地做好我市2009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依照《三亚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扣民生问题,按照全国、全省新农合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努力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市新农合制度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继续巩固和提高参合率,2009全市参合率达到98%以上。

(二)逐步完善新农合运行体系,不断扩大受益面和提高受益程度,切实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

三、实施对象与筹资标准

实施对象:凡户口在本市的常住农村村民,以户为单位,均可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筹资标准:参合农民个人筹资水平为112元,其中农民个人每人每年交缴20元,中央、省、市三级财政对每人每年分别资助40元、12元、40元。

四、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2008年9月1日—9月30日)。

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政策措施,制定工作目标,统一部署安排2009新农合工作;市卫生部门组织拟定工作方案,印制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等工作;市民政部门做好农村救助对象的核实、确认及准确提供救助人数等工作;市财政部门组织拟定2009征收方案,并认真做好2009基金预算等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做好各项工作。

(二)第二阶段:宣传发动与筹资阶段(2008年10月1日—12月31日)。

1、召开市、镇(区)、村各级动员会,利用多种形式,进村入户,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工作。一是召开全市新农合工作会议,总结前阶段工作经验,表彰先进,部署安排2009宣传、筹资工作。二是各镇(区)、村、组层层召开宣传、筹资工作动员会。三是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目标,责任分解到人,并严格奖罚,全力推进。四是以镇、区为单位,对镇、村干部进行新农合政策、业务知识培训。五是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标语、横幅、宣传栏以及开展二次补偿、回溯补偿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和发动。

2、以镇、区为单位,调配精干队伍,组织各村,按组、分户、逐人登记注册、缴费。并按时完成注册登记表的核对、网上录入、医疗证年审与发放及新参加农户的制证、发证等工作。农民参合金的收缴工作必须在11月15日前完成,医疗证的年审与发放工作最迟必须在12月中旬前完成。

3、做好资金入库工作。各镇、区代收农民的参合资金在11月20日前必须全部上缴市财政社保专户;市民政资助农村救助对象的个人参合资金要在11月20日前转入市财政社保专户。

(三)第三阶段:全面运行阶段(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

1、开展医疗服务,扩大受益面和提高补偿水平。按照门诊统筹加住院统筹的运行模式,做好参合患者的医疗服务和补偿工作。尤其要认真做好门诊统筹补偿和二次补偿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参合农民合理使用和用完家庭账户资金,让参合农民普遍受益、最大程度受益。并积极探索单病种付费等管理办法,进一步简化转诊及报销手续,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惠民。

2、加强管理能力建设,健全新农合管理体系。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加强人员培训,研究制定监督、考核办法,不断健全办事规则、管理制度和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同时注重抓好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在工作经费、办公场所及办公设备等方面给予保障,提高各级经办机构的管理水平和经办服务能力。

3、加强监管,提高基金使用效益。严格按照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切实加强基金财政专户和支出户管理,建立健全基金监测预警、监督约束等工作机制,强化审计监督,防范和规避基金风险,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加强医疗服务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补偿模式和补偿核算、审核、审批、登记、兑付程序,建立突击稽查和病人报销复核制度,坚决杜绝挂床住院、冒名顶替及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同时,严格医疗服务定点准入,逐步完善医疗服务协议管理和考核制度,对有严重违规行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通报、诫勉、整改和处罚,直至取消定点资格。

4、加大投入,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体系。按照农村卫生区域规划,加大卫生投入,着力改善卫生院的基础设施条件,并建立健全村级定点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市、镇、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同时,研究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和人才倾斜政策,进一步充实、优化农村卫生人才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5、加强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加大投入,创造条件,完善硬件建设,在全市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尤其要完成各镇财政征收系统与经办机构的联网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管理手段,使基金征收的各个环节、整个运行过程和管理流程以及医疗服务更加公开、透明。

6、做好考核评估工作。市政府组织对各镇、区新农合基金收缴和日常运行情况的检查、总结、评比工作;市卫生及各级经办机构组织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考核评估工作。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将给予通报批评,直至追究行政责任。

五、主要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新农合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市政府将继续把新农合工作列入民生项目,纳入各镇、区目标管理考核。各镇、区是组织农民参合和收缴农民参合资金的责任主体,各镇镇长、各区管委会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总结往年的宣传、筹资工作经验,研究解决今年出现的新问题,确保思想认识不松懈、目标要求不降低、措施力度不减弱。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加大力度,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二)广泛深入宣传,组织、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参合。

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工作,让农民群众了解新农合的政策、实施办法和参合的好处。今年可以继续采取镇、区领导包片、包村,村干部包组、包户的做法,进村入户进行宣传发动。特别要利用今年开展的二次补偿、回溯补偿活动,有针对性地宣传身边的典型事例,把宣传工作贯穿于新农合工作的全过程,动员、引导更多的农民群众积极参合,巩固和提高参合率。

(三)严格基金管理,确保基金按时入库、到位。

农民参合资金的收缴是新农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各镇、区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可以提前组织开展征收工作,并认真研究和制订措施,集中力量,组织收缴,确保资金在规定时间内入库。农民个人缴费必须按户收取,并进行登记造册。在收缴农民个人参合资金时必须按户开具专用收款发票,不得收钱不给票,不得开白条。要严格执行票据管理制度,加强对专用收据的管理,领用、缴销要有登记。入库现金必须与票据金额及参合登记表的人数相符,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挪用、截留农民个人参合资金,违反规定,按有关法律、法规从严查处。

(四)认真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

注册登记,资料核对、录入、整理、发证等基础性工作,关系新农合工作的规范运行。各镇、区要重视这项基础性工作,在收缴农民参合资金的同时,要组织力量进行注册登记、核对,并分村逐户录入、发证,做到表、册、证内容不缺项,注册登记表的参合人数、录入计算机的人数、合作医疗证人数、统计表人数四相符。如发现农民交了参合资金而未上缴录入微机的情况,则该患者的门诊及住院补偿费用由责任人补偿。市合管办将在规定时间内关闭录入程序,各镇、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核对、录入、制证、发证工作,并按规定时间和要求上报各类统计数据和报表,及时将原始资料整理归档。

(五)加强部门协调与配合,共同推进新农合工作。

7.合作工作方案 篇七

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 教育部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的职业教育模式”。目前, 我国通信技术专业人才正面临供求矛盾的困惑, 要改变现状, 校方应在校企合作方面有所创新。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也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但目前不少高职高专院校通信类专业的校企合作形式至今仍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中层次的起步阶段, 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距甚远。深圳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通信产业的重要基地, 作为深圳高新技术的主导产业, 深圳的通信产业链以电信运营企业为龙头, 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内容服务商共同参与, 聚集了约4500家公司。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通信企业拥有最高端的研发能力、最密集的生产企业和日渐成熟的行业模式。据统计, 目前全球近1/3的通信终端是产于深圳, 深圳有以华为、中兴、比亚迪、金立、宇龙等为代表的数百家通信终端制造企业以及300多家研发公司、超过3000家经销和配套企业, 从业人员超过400万, 已经建立了信息产业部南方手机检测中心。深圳在真正意义上已成为世界通信及移动通信设备生产基地。因此, 选择适合深圳通信企业与我院特点的校企合作方式, 培养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的适应深圳通信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具有现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应紧密依托企业, 根据通信技术典型岗位能力要求, 与企业共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建设基于通信产品或工程项目的实习实训环境, 并以通信产品或工程项目为载体, 实施或开发通信技术行业职业技能认证标准及课程。应根据通信行业产业链职业岗位群的需求, 从职业分析入手, 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 建立通信技术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以核心职业技能为抓手, 开发系列证书课程, 满足特色鲜明的岗位 (群) 技能要求, 构建校企合作的通信技术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要通过校企合作, 大力推行产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实践产学研合作的课程体系, 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 突出实践技能培养,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经过多种职业技能相互渗透, 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设施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及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形成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优势。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方案如图1所示:

校企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建设根据通信行业产业链职业岗位群的需求, 从职业分析入手, 以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 建立通信技术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职业技能鉴定为抓手, 打开课程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沟通渠道;以通信行业产业链的数据网络、程控交换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传输网络岗位群为核心, 构建“校企深度融合, 课证相互融通”的通信技术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进行实训基地建设要加强校企合作, 每年建设至少1个以上新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该基地每年可为学生提供为期6周以上的顶岗实习, 每年为1名专业教师提供1个月以上的企业实习。要分阶段与深圳通信产品生产企业合作, 校企共建一个集生产、维修、销售于一体的通信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 为学生提供研发助理岗位、生产岗位、维修岗位、销售岗位的生产性实训场所;为专业教师的科研提供试验环境;为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和配套教材提供条件;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科研项目提供方便。要紧密围绕通信专业, 结合本专业学生面向的工作岗位, 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开拓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探索适合于未来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 走出一条高效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道路。要将提高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

校企合作进行学生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阶段, 要完全按合作企业正式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工作岗位的实际能力要求, 逐渐成为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应根据合作企业的岗位和学生自己的职业定位确定学生的企业顶岗工作岗位, 经过短期的岗位培训后, 学生可直接按照企业实际岗位要求参加岗位工作, 并由企业核发相应的实习补贴和相关福利。顶岗期间可分为试用期和非试用期。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学生, 按照企业规定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试用期。试用期和非试用期学生的实习补贴待遇问题可参照企业标准, 由企业与学院共同商讨, 制定学生顶岗期间的实习补贴和福利待遇标准, 然后参照执行。学生在合作企业顶岗工作期间, 可根据合作企业的岗位情况进行岗位轮换, 以增加学生对各种岗位的了解和认识, 为今后就业拓宽渠道, 但轮换岗位必须得到合作企业的批准。

校企合作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要通过从企业引进、在职进修提高、参加岗位实践等手段, 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实践技能丰富、结构合理的专职师资队伍。学校可与企业签订合同, 发放聘用证书和津贴, 遴选企业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答辩指导教师, 建设一支稳定的企业界兼职教师队伍, 同时要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 强化骨干教师的核心作用。

1. 专业带头人培养。

以提高专业带头人技能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为主要目标, 通过负责专业规划建设、指导培养骨干教师、承担科 (教) 研课题、到职业教育发达的院校或行业企业进行培训等手段, 在现有的通信技术专业教师中选出1名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 使其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逐步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团队。

2. 骨干教师培养。

将本专业现有教师培养成技能型骨干教师, 选送现有的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锻炼, 以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 使他们成为通信终端检测与维修、通信网基础、电子信息产品营销等方面的骨干, 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分期、分批到国家师资培训基地接受培训。要根据学院相关企业实践锻炼制度, 选派中青年教师到通信企业一线岗位参加实践轮训, 强化实际操作能力;要鼓励教师参与生产实践, 增强实际工作能力;要鼓励教师承接企业项目, 开展技术服务, 提高研发能力;要鼓励教师参加行业内的各种职业资格 (如通信终端维修员、网络工程师、ARM工程师等) 培训与考核, 使教师的执业资格、执业范围得到提升和拓展。

校企合作开展社会服务要根据社会、企业的需要, 承担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的任务, 利用专业优势, 积极为社会服务, 创造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和教师优势, 创建服务社会的技能鉴定中心, 该中心可以同时为本专业的学生和社会人员提供相关的技能鉴定和技术培训, 鉴定通过后可以颁发信息产业部认可的鉴定证书, 这有助于本专业的学生和相关社会人员持证上岗, 增加其就业机会。要与企业合作建立全国信息化工程师技能鉴定 (培训) 中心, 将工学结合内容与合作开发专业课程等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与企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 为企业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资源, 建立通信技术实训基地, 面向学生、企业及社会开放, 使通信技术实训基地成为深圳通信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主要内容包括: (1) 针对通信岗位职业技能标准统筹、整合实训室; (2) 制定面向社会的培训机制和管理方法; (3) 构建实训师资激励机制, 建设企业、学院双向流动的实训师资队伍等。

结论

校企合作办学能有效地促进高职高专通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要紧密依托企业, 根据通信技术典型岗位的能力要求, 与企业共同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建设基于通信产品或工程项目的实习实训环境, 并以通信产品或工程项目为载体, 实施或开发通信技术行业职业技能认证标准及课程。要以就业为导向, 以校企合作为途径, 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 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干, 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 使专业真正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 将专业融入通信产业链中, 使学生培养工作成为通信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要深化教师与企业合作的力度, 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要建立教师下企业的培训机制, 特别是要求新参加工作的博士到企业锻炼实践半年以上, 通过从企业引进、参加赛事指导、在职进修提高、企业岗位实践等手段, 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实践技能丰富、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通过与通信行业的一线岗位及行业核心企业加强合作, 建立校企合作联盟, 积极实施招生、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一条龙校企合作, 探索、开发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有效地解决通信类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的专业水平, 为培养高职高专通信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探索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卢瑛.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07, (1) :117-119.

[2]陈康林.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培养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35-39.

[3]王松.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2 (2) :69-71.

[4]马彪, 孙艳霞.关于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5 (8) :35-36.

8.合作工作方案 篇八

理财业务的推出,让阿里巴巴的金融功能越来越像银行,挑战着传统金融体系的中枢神经。从马云近期一系列布局和收购活动来看,阿里系的创新,目前更多体现在“业务结构创新”上。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创新类型,它会带来怎样的优势和风险?值得关注。

曾鸣:“微信不是营销工具。”

腾讯微信产品总监曾鸣,近日首次公开解读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和发展问题。他称微信下一步将着力解决公众账号信息泛滥的问题,强调微信公众平台不是营销工具。与此同时,网上广泛传播的微信5.0测试版对公共账号的限制性调整,引发针对微信营销的激烈讨论。

很明显,腾讯微信并不打算像新浪微博那样替他人抬轿子。这是腾讯自己的选择,也必然会对微信的用户活跃度造成影响。但对欲进一步展开微信营销的企业来说,一方面,能够推送高质量信息者才能适应环境变化;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地与用户互动,如此才能让用户更多地感知到并参与企业活动。

微信的转变,实际上在推动社会化媒体营销水平的升级。

毛振华:“‘换届效应’并未如期而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近期指出:中国政府“换届年”所带来的“换届效应”并未如期而至,这是由于2008年以来,应对危机措施的长期影响。

2008年以来的经济刺激政策,让传统的投资拉动经济的道路几乎走到了尽头。在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必须向管理要增长,尤其是向社会管理、公共产品创新要增长。

李宁:“要在细分领域找转型机会。”

近期,在首届中国体育用品业高峰论坛上,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宁针对公司的转型问题表示:整个中国经济都到了要调整的时候,企业要摆脱同质化困局,就要在细分领域找到转型机会。

体育用品业是“中国制造”的典型行业,李宁的困局和突围思路,都是切肤之痛和痛定思痛后的感言。李宁公司会有怎样的转型方向和探索?

调查:中国消费出现新升级热潮

尼尔森近期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需求,从快速消费品市场,延展到金融和汽车领域,逐渐形成一种升级热潮。中等收入消费者里,53%倾向于购买25万-50万元的汽车,而金融机构也在越来越着力于满足百万、亿万富翁的金融需求。

中国经济不是没有机遇,踩到消费升级“步点”的企业,将在新细分市场中掘到黄金。

9.合作工作方案 篇九

一、前段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

我市新农合工作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卫生局的正 确领导下,在各乡镇办事处、定点医疗机构等部门的积极支持配 合下,通过全市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断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得 到了群众的欢迎和肯定。一是农民群众的参合意识明显增强,参 合人数大幅增加。2006年全市以户为单位参合人数为 42万多人, 参合率为 60.5%;07年参合人数上升到 62万多人, 参合率为 88%;08年参合人数 68万多人,参合率为 92.7%。二是新农合对农民 健康的保障作用逐步显现。一方面,通过落实合医补偿政策,切 实减轻了农民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另一方面,医疗服务利用率 不断提高,使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业务收入大幅度增加,经济的 改善使医疗机构更加大了对医院基础设施的改造和人才技术的 培养,促进了医院的不断发展。2007年全年累计补偿参合农民 56604人次, 发放补偿金额 3091万元, 其中定额分娩补偿和特殊 门诊补偿 22430人次,补偿金额 348.5万元,住院补偿 34174人 次, 补偿金额 2742.5万元, 有 35人达到 15000元的补偿封顶线。

三是合作医疗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我市 07年平均补偿比例为 31.76%,受益面为 9.08%,基金使用进度为 99.32%,人均补偿金 额为 802.51元,四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列湘潭市第一 位,这些合作医疗的重要参数指标已经说明我市 2007年合作医 疗的整体效益较 2006年比已经有了显著提高,新农合制度彰显 了“政府得民心,卫生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良好格局。

二、中央、省、市有关新农合文件精神

新农合制度作为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必须坚持公平享 受、公平受益。在新农合制度试点初期,由于筹资水平低,国家 采取保重点、保大病的办法,虽然缓解了

少数农民的突出困难, 但受益面有限,不利于新农合的长期稳定发展。为此,国务院今 年 2月召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提出了 “增加补助, 全面覆盖,巩固提高” 的总体要求,同时决定,从今年开始中 央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 20元提高到 40元,各地方财政补助 标准也由每人每年 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 40元,与此同时,农民 个人缴费由每人每年 10元增加到 20元,使筹资水平从每人每年 50元提高到 100元, 困难地区可以分两年到位。随着今年筹资水平提高,在开展大病统筹为主的同时,合理划出一部分新农合基 金用于门诊统筹,不断扩大受益面,使更多农民感受到新农合带 来的实际利益,增强新农合的吸引力。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我省 地方财政补助政策分两年到位,即今年增加 10元,明年增加 10元,今年筹集的 80元全部用于住院统筹补偿,明年农民个人缴

纳的 20元全部用于建立门诊统筹基金。由于各试点县市试点时 间不一,实施方案不同,大多数的县市原来已开展了特殊疾病门 诊补偿,为确保与下方案衔接,原方案仍继续实施并纳入下 的门诊统筹范围。省厅方案调整的指导性意见:起付线:乡 镇 100元,县级 300元,市级 500元,省级 700元;补偿比例:乡镇 75%,县级 60%,市级以上 50%;封顶线:30000元;平产补 偿 200元,剖宫产 400元;统筹基金结余应控制在基金总额 的 10%以内,农民住院费用补偿比例要达到 45%以上,人均补偿 金额要达到 1150元左右,门诊统筹启动的时间确定为 2009年 1月 1日。

三、2008年湘乡市新农合方案调整的具体规定。(见:湘政 发 [2008 ]40号 根据中央、省、市增加的配套资金,结合省厅方案调整的指 导性意见及我市试点以来基金收支的情况,通过科学的测算,提 出了我市调整补偿的具体实施方案,经湘潭和省合管处审批、湘 乡市合管委讨论通过,由湘乡市人民政府批准于 2008年 7月 1日起正式执行。具体规定如下。

(一关于住院补偿

1.根据定点医疗机构的级别,分别制定住院医疗费用补偿 比例:乡镇卫生院、康宁医院调整为 70%,湘乡市级医院、湘潭 市五医院(精神病类调整为 60%,湘潭市级医院调整为 50%, 湘潭市中心医院、省级医院调整为 40%,急诊在市外二级以上非

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并已向市合医局报告者或急需转诊市外但未 履行转诊审批手续直接在市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而已向合 医局报告者,补偿比例为 30%。

2.不同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补偿起付线调整 为:乡镇卫生院、康宁医院 100元,湘乡市级医院、湘潭市五医 院(精神病类 300元,湘潭市除中心医院的市级医院 500元, 湘潭市中心医院、省级医院及县市级二级以上非定点医疗机构 700元。

3.各类国产体内植入性器材(各类人工晶体、起博器、瓣 膜、补片、支架、内固定器材等按比例纳入补偿范围:器材总 费用每人次 50000元以内按 20%给予补偿。

4.中医医疗机构应用纯中医药治疗者补偿比例提高 5%。5.每人每年累计补偿最高限额 30000元。

6.从 2009年元月 1日起,取消连续参合的农户,如上 该户无一例补偿(包括住院补偿和定额分娩及特殊疾病门诊补 偿 ,则下一进行住院补偿时补偿比例提高 2%的补偿政策。7.将尿毒症门诊透析治疗,恶性肿瘤的门诊放、化治疗,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门诊输血治疗,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 应治疗,伽玛刀门诊治疗纳入住院补偿范围。

(二关于特殊疾病门诊补偿

1.取消恶性肿瘤,尿毒症,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种的特殊疾病门诊补偿。

2.从 2009年 1月 1日起,取消因突发急症死亡未住院者定 额补 200元 /例的补偿政策。

3.特殊疾病门诊补偿范围及标准(1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 60元 /月

(2乙型肝炎活动期、肝功能损害者 300元 /疗程(3个月(3强直性脊椎炎 60元 /月(4肝硬化晚期 60元 /月

(5各种心脏病心功能Ⅲ级及Ⅲ级以上 60元 /月

(6高血压病三期合并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 60元 /月(7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及胰岛素依赖型 60元 /月(8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情感性精神病 80元 /月

(9长期瘫痪卧床不起 60元 /月(10系统性红斑狼疮 40元 /月(11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及晚期 40元 /月(12Ⅱ、Ⅲ型肺结核全程督导化疗(列入实施世界银行贷 款 /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 400元 /疗程

(13接种狂犬疫苗 100元 /次(14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 300元(每年限报 1次(15力普刀治疗 150元(每年限报 1次(三关于家庭病床补偿

1.家庭病床补偿范围(1尿毒症门诊透析治疗(2恶性肿瘤的门诊放、化治疗

(3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门诊输血治疗(4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治疗(5伽玛刀门诊治疗 2.补偿办法

(1以上家庭病床疾病的确定,须经二级(含二级以上 医疗机构或专科医院确诊并出具客观诊断依据资料和诊断证明 书。

(2参合人一经确诊为以上病种,需进行家庭病床治疗时, 可持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户口簿、病史资料到二级以上定点医 疗机构农合办申请家庭病床治疗,经合医局审批同意方可实施。(3家庭病床治疗补偿采取先结算后补偿的方式,即先由 患者先行支付,再凭相关资料申请补偿。

(4家庭病床治疗补偿每月补偿 1次,将当月治疗费用累 积,按 1次住院实行补偿。

(四关于调整的时限

本次调整自 2008年 7月 1日起实行。2008年 1月 1日至 6月 30日止住院且已享受住院补偿人员按调整后的标准进行追补。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一追补工作安排

根据省政府、省卫生厅关于调整新农合实施方案的相关指导 性意见,为积极稳妥地做好此次方案调整的追补工作,经与省合 管处信息管理中心联系, 决定追补时间安排为 7月 10日至 30日。省合管处信息管理中心要求,方案调整后必须在 6月 15日之前 上报省泰阳公司统一进行调试,待调整后的方案试运行 6— 10天 由市合医局导出上半年住院且已补偿的人员名单后按调整后的 标准计算追补金额,分乡镇办打印出追补对象的具体姓名、地址 及追补金额,经财政局社保股审核后分发到各乡镇办合医站进行 追补。请乡镇办合医站及定点医疗机构做好如下工作: 1.追补的具体工作由乡镇办合医站及乡镇卫生院共同执行, 兑付地点为乡镇卫生院农合办,追补经费由卫生院垫付。

2.乡镇办合医站要制定好追补工作安排表,对追补的地点、各村办理追补的时间、办理追补手续所需的证明材料(追补农户 的医疗证原件及复印件、追补对象的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家属 代领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如要他人代领则需出示当事人书 面委托领款协议书及委托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合医站及农 合办工作人员电话等。

3.组织召开好村级农合负责人会议,做好政策调整的宣传 发动工作,并发放追补工作安排表,并将追补责任落实到人,以 确保规定时限内追补到位。

4.追补工作人员要仔细查验并确认追补对象,仔细核对追

补对象的地址及补偿费用,确保追补对象准确无误,对无法查找 到的追补对象及时与村干部联系,并向乡镇办党委、政府及市合 医局汇报。

5.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在追补阶段要充实农合办人力,补 偿监审员要准确收集、整理追补证明材料,及时录入追补数据, 及时向市合医局申办补偿手续。

6.各定点医疗机构农合办补偿监审工作人员对 6月 30日止 住院已办理补偿的参合农民数据应在 6月 30日晚上 12时前完成 录入,以确保追补对象的准确无误。

(二下半年筹资工作安排

湘乡市人民政府确定, 09年继续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纳 入乡镇办绩效考核内容,参合目标为 85%。同时根据各乡镇办工 作开展情况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及奖励经费,具体办法是:参合 率在 85%以下(含 85%者,按农民所缴基金总额的 4%拨付;参 合率在 85%以上至 90%者(含 90% ,按农民所缴基金总额的 5%拨 付;参合率在 90%以上者,按农民所缴基金总额的 6%拨付,其中 2%作为合医站的工作经费。集中筹资时间确定为 08年 9月 1日 到 10月 31日止。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 20元。筹资方式:坚持 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主动缴纳为主,乡镇办事处、村干部上门收 取及合医站常年收取的筹资方式。对五保户、低保户、“三属” 军人、城镇移民家庭中的农业人口, 仍由民政代缴个人筹资部分。同时,积极探索参合农民委托农村金融机构或村民委员会代缴等

方便、快捷、筹资成本低的缴费方式, 鼓励并倡导 “爱心助合医” 活动。此次在追补过程中各乡镇办可广泛动员追补对象缴纳 09年参合资金,提前完成一部分筹资任务。

(三门诊统筹工作安排

什么叫门诊统筹?按全市参合人数人平20元的筹资标准设 置门诊统筹基金,然后根据全市全年农村人口门诊就诊类别、门 诊人次、单次门诊费用等数据进行测算,设置门诊补偿范围、报 销比例、封顶线等进行门诊补偿的办法,就叫门诊统筹。为确保 09年 1月 1日如期启动门诊统筹工作, 4月份我局在月山、梅桥、潭市 3个乡镇开展了门诊统筹的基线调查,现已进入费用测算阶 段, 按照省厅要求, 8月 30日之前湘乡市门诊统筹的实施办法和 实施细则将上报湘潭合管办及省厅审批方可筹备实施。根据省厅 门诊统筹的有关文件精神, 门诊统筹暂时在乡镇卫生院、医疗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既是体现“小病不出乡”的 卫生改革方针,也是政策扶助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的一大举措。这些便民、利民的措施, 将使乡镇办领导、人大代表反映的定点医疗机构少、不方便老百姓以及少数老百姓 抱怨的“报点药费不如省点路费”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新农合 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最初目标得以实现,是一件好事、实事,同 时也是一件难事。门诊统筹工作的启动,还有大量工作需要乡镇 办及定点医疗机构去实施。一是申请定点的医疗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用房面积在 60平方米以上,地面硬化, 诊断室、治疗室、药房、留观室四室分开,治疗室清洁区与污染 区有明显标记,诊断、治疗设备齐全,农合规定药品齐全,各类 标志醒目清楚;二是医务人员配备在2人以上,具有乡村医师执 业资格或助理执业医师资格;三是实行一体化管理,药品由市级 统一招标配送;四是必须配备电脑、打印机、读卡器等信息化工 具,开通宽带、安装《湘合软件》 ,并与省农合网接口 , 统一使用 电脑发票、电脑打印清单, 有开展网络审核补偿兑付工作的条件。具体申报时间为 7月 1日至8月30日;验收时间确定为 10月 10日至 11月 30日,届时市卫生局、市合医局将组织验收确认。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8年是全省实现新农合制度全面覆盖 和巩固提高之年,新农合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工 作艰巨,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国务

院、省政府及市政 府的会议精神,尽职尽责,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动新农合 制度又快又好发展,保护和增进广大农民健康而不懈努力。谢谢 大家。

上一篇:人才储备和培养下一篇:我国粮食物流园区运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