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养正——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

2024-09-20|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童蒙养正——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共1篇)

1.童蒙养正——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 篇一

童蒙养正

“童蒙养正”的思想来源于《易经》。 《易经?序卦传》:“蒙者,蒙也,物之稚也”,指出“蒙”是事物在幼稚阶段的状态。事物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迷蒙,儿童生长规律亦然,“童蒙”即指幼儿阶段的特点,因此古人把幼儿教育称作“蒙学”,对刚开始的教育叫“启蒙教育”。 《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道出教育的至高目标――养正教育。教育要慎始,开始的方向,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决定了人生的方向。《易》云:“元者,善之长也。”何为善?《道德经》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利万物而不争则为善,教人向善,以养正气。“正”者,止于一也。道为一,止于一,即是合于道。止于一是个“正”字,即合于道为正。 “童蒙养正”即指以幼儿发蒙阶段给予最重要的.养正教育。诵读国学经典是最好的养正手段。“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 当代教育家,著名国学专家、读经教育实践家、累积式教育法创始人、育心经典读经教材主编赖国全老师认为,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最高智慧的,是以《易经》为首,包括《黄帝内经》、《诗经》、《道德经》、《孝经》、《金刚经》和《孙子兵法》(兵经)在内的七部经典,又称“一根六经”,另外还有八典、九要和十四蒙。这些人文领域里的经典,包含了做人做事的公式和定律,让孩子从小诵读,自然可以达到“童蒙养正”的目的。读经就是养正,什么是正,犹如一滴清泉,其纯,其正,看起来是那么平淡,没有什么味道,没有什么颜色,这正如我们的孩子,朴素无华,我们要养的,就是这样的正。但是放眼全中国,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做什么呢,他们说,水太清,没有颜色,不好看,因此,加一滴红的,这个说,红的还不够好看,再加一滴蓝的,于是一泓清泉,弄成五颜六色。我们让孩子读经,简简单单,无色无味,可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说这样太枯燥,因此来个动画教学,再来个声音舞蹈。我们的孩子,可怜的清泉,在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手中,变得面目全非。他们学到的,是真正的读书习惯吗,是成长为高级人才需要的学习方法吗?现在许多自以为懂教育的老师,都是在这样的污染我们的孩子。其实易经已经告诉了我们养正的方法:十年经纶,果行育德!童蒙养正,圣功也!

【童蒙养正——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推荐阅读:

致力养正教育 打造精品学校06-2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2022年社团嘉年华开幕式策划书下一篇: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