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工程管理制度(精选11篇)
1.设备安装工程管理制度 篇一
设备采购、安装、验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生产设备采购管理工作,确保采购的设备达到安全、经济、合理,满足生产过程能力要求。2.职责
2.1使用部门负责根据需要提出采购申请,负责协助验收以及后续的使用情况报告的编写; 2.2供应部负责设备采购的实施工作,以及就设备验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与供货商的沟通、处置事宜。
2.3技术部负责对采购设备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并协助设备的验收工作。
2.4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设备的验收工作,设备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设备验收单据的填写等工作。
2.5财务部负责依据合同及必要的验收单据、报告办理款项事宜。3.工作程序
3.1.设备的申购、选型控制
3.1.1根据新产品开发、现有设备运行情况、产能需要等由使用部门及时提出《设备采购申请/评审表》。
3.1.2技术部根据产品质量特性要求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过程工艺参数等技术要求、对设备提出要求;对于非标设备拟定技术要求。3.2.审批
设备价值5万以内由生产副总审批;设备价值以上5万或特殊设备由总经理审批。3.3 采购控制
供应部采购实行货比三家的原则,在质量上、价位上、性能上、服务上进行综合比较,结合技术部提出的技术要求,拟定《采购合同》,并负责与供货单位签订。3.4.设备验收、归档
3.4.1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使用部门、生产部、供应部、技术部现场进行验收,设备验收内容包括:档案接收、开箱检查、设备安装调试验收三部分。3.4.1.1设备档案接收、归档
新设备到货后,供应部通知设备部门,设备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做好验收工作,设备在验收过程中,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记录填写《设备安装移交验收单》。档案验收部分,相关档案资料可包括合格证、说明书、线路图、操作说明、保养手册等,具体按照合同或协议的要求执行。3.4.1.2开箱检查部分 a.检查外观及包装情况。
b.按照装箱单清点零件、部件、工具、附件、备品、说明书和其他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有无缺损。
c.检查设备有无锈蚀。
d.核对实物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3.4.1.3设备安装调试验收
a.按国标或行业标准或制造厂出厂检验的主要精度标准和项目进行检验。b.设备的空运转、负荷运转时,操作传动部分的灵活性。
c.电气控制设备的状况。
d.液压装置及渗漏情况。
e.安全防护装置。
f.其他合同中约定的验收条件及验收项目。
3.4.2上述验收项目无误后,设备相关的档案资料由设备部门负责保管,其他部门如需使用到设备部门复印后使用;备件、工具、零件等物质验收完毕后,由设备管理部门办理入库手续;设备管理部门对验收合格设备列入“设备台帐”,编写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要求,投入使用,进行正常的设备管理。
3.4.3验收过程中,如出现与合同或者协议不符的情况,供应部负责与供货商协调处置。3.5付款及后续事宜
3.5.1财务部根据合同的要求办理款项事宜,具体分为首付部分、验收合格部分、尾款部分(质保金);首付比例执行合同要求;验收部分款项必须有设备部门提供的合格验收单才能支付;尾款部分,达到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后,供应部通知设备使用部门编写《设备使用情况报告》,设备部门、供应部、生产部会签后,一式两份,一份设备管理部门存档,一份提交财务部作为尾款支付的依据。4.相关表单
TJ-SC-59-5设备采SB-16设备安装移TJ-SB-17设备使用购申请评审表.doc交验收书.doc情况报告.doc
2.设备安装工程管理制度 篇二
医疗设备经营分析是指运用工作计划、经济数据报表、统计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 对医疗设备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效率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剖析和研究, 以反映医疗设备在运营过程中的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1]。目前, 大多数医院对医疗设备管理还仅停留在立项管理的最初环节, 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经营分析制度。本文将重点阐述设备经营分析的意义、原则、内容和方法。
1 医疗设备经营分析的作用
1.1 全面掌握医疗设备经济运行情况
医疗设备经营分析是对医疗设备使用情况的宏观、全面分析, 不仅从单纯的货币资金、财务会计角度进行, 而且还从设备运营角度, 结合卫生资源、医疗数据指标等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因此, 该项分析不仅包含财务指标的静态分析, 还涵盖了设备使用活动的动态分析;不仅对设备运行进行事后分析、评价, 还进行发展潜力、前瞻性、趋势性分析, 为管理部门掌握设备经济运行状况提供了翔实的资料[2]。
1.2 准确把握医疗设备运行规律
医疗设备经营分析不仅对设备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全面剖析, 还对各重要指标进行横向、纵向对比, 对医疗数量、医疗质量等各方面工作进行评价, 使管理者了解和掌握医疗设备运营规律、归纳运行特点、总结发现先进经验, 确保医疗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促进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 为医院设备购置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3]。
1.3 有效指导医疗设备经济运行方式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医疗设备运营情况进行分析, 可以促进医院设备管理工作计划、工作目标的完成, 以及了解医院医疗设备使用及运行是否平稳, 编制购置计划是否科学合理、符合实际, 各项指标是否在医院规定范围内, 科室间设备发展是否平衡, 收入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等。通过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措施, 可减少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误, 促使医院充分挖掘潜力, 积极控制不必要的设备购置成本支出,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医院的科学发展[4]。
2 医疗设备经营分析应把握的主要原则
2.1 分析及时性原则
医疗设备经营分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是针对某一时间段的设备运行工作进行总结、归纳、建议。因此, 必须及时对数据进行归集、整理, 以保证分析报告在最短时间内为决策提供依据。
2.2 数据选择性原则
医疗设备经营分析涉及大量数据, 在经营分析时必须加以选择, 挑选最具代表性、最具分析意义的数据, 避免出现数据杂乱、分析模糊的经济报告, 切实提高分析水平。
2.3 部门协作性原则
医疗设备经营分析涉及医疗、财务、经济等多方面内容, 分析难度大、数据需求多, 只靠设备管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的人员独立完成是相当困难的, 需要多科室相互配合, 才能增强分析的全面性、准确性。
2.4 文字易懂性原则
设备经营分析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医院中高层管理者和科室管理者, 绝大多数人员都是非财务、经济专业出身。因此, 医院经营分析报告要注重把专业术语转换为简单易懂的文字进行表达, 使阅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报告内容。
3 医疗设备经营分析的主要内容
3.1 设备收支趋势分析
分析包括医疗设备的收入、支出、利润3个部分内容:收入分析包括收入的来源、总量、趋势等分析;支出分析包括支出的总量、范围、标准和效益的分析;利润分析包括利润的总量、结构、增减变动分析[5]。
3.2 设备成本结构分析
分析主要围绕成本结构变动进行:药品成本、医疗设备折旧费用、医疗设备维修费用、人员工资福利成本、水电气成本、高低值耗材成本、房屋折旧成本、计算机系统维修费用等[6]。
3.3 设备医疗效益分析
分析内容涵盖:日均业务量、检查阳性率、治疗有效率、投资回收期等[7]。
4 医疗设备经营分析的主要方法
4.1 经营分析与医疗分析相结合
在进行医疗设备经营情况分析时, 要避免仅从数字表面分析收支增长变动, 而不深入挖掘数据变动原因、出现经营分析与医疗数据分析脱节的情况, 这样的分析报告不仅质量不高, 也不能总结出经济规律, 指导性差。例如:在分析收入时, 要结合检查例数进行分析;科室利润下降时, 不仅要从医疗数量方面进行分析, 还要注重分析医疗效率变动、病种结构调整、收支结构变动等因素;设备效益不高, 要从患者来源、病种结构、医保政策调整、物价变动等因素进行分析。只有将医疗与经济两者有机结合, 才能提高分析质量, 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4.2 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
设备经营分析应做到全面、系统, 应涵盖前述几部分分析内容, 在对单项指标分析的基础上, 将各指标形成一套完整体系, 强化整体性分析, 以掌握医疗设备整体财务状况和效益。同时, 还要针对上次分析报告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设备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分析[8], 如对某设备利润下降、检查阳性率下降较大的原因进行分析, 对治疗有效率下降进行分析, 并在下次分析报告中反馈改进效果, 应注意把握点和面的关系, 突出重点, 找出差距, 避免分析的片面性。
4.3 定期分析与专项分析相结合
可每月、每季度进行简明分析, 每半年、年度进行详细分析, 重点设备进行专项分析[9]。月、季度分析重点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可采用设计分析数据报表模板、制作增长趋势图、填制对比表等形式, 然后根据数据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点评;半年、年度分析应在全面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归纳总结经济运行特点及规律, 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专项分析主要与医院设备购置决策有关, 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时效性, 此类分析应准确把握分析目的并进行针对性分析, 常采用投资效益分析法。
4.4 部门分析与科室分析相结合
目前, 一些医院开始着手对设备经营情况进行分析, 但发现每次分析报告中总结出的问题类似, 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改进效果。究其原因是由于经营分析由管理部门完成, 科室并没有参与其中, 分析结果不能很好地指导科室实践, 因此要采用管理部门分析与科室自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科室分析应考虑到临床工作特点, 可采用填写简单、清晰的Excel表格方式进行, 电子表格自动设置计算公式, 由科室从设备核算系统中自行提取数据, 并进行表格填制, 打印后由科室主任签字交机关管理科室装订成册。此过程使科室对设备经济运行情况有了直观了解, 有效提高了科室设备管理意识, 促进了科室查找问题, 挖潜增效。
4.5 目标任务与完成情况相结合
近年来, 目标管理已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中, 旨在通过目标设定、目标过程管理、评价目标完成情况这一过程将管理效果进行深化, 提高管理水平。目前, 多数医院都会制订设备长期和短期规划。设备经营分析应根据分析时段将整体目标逐级分解, 转换为各部门、科室的分目标, 并将目标任务与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对照、点评。如果目标没有完成, 应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完成情况较好, 应总结经验、继续发扬。通过分析, 使医院设备管理工作目标方向一致, 环环相扣, 相互配合, 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
5 结语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健全经营分析制度是提升医院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 使用管理和效益分析应是一个有机整体[10], 必须抓好每个环节和细节的工作, 对长期闲置和利用率低的设备要分析原因, 研究解决办法, 确保设备稳定、高效运行。建立长效分析机制, 对提升设备使用效率、合理评价设备服务效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乔爱华, 刘燕汝, 由保健.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用[J].卫生经济研究, 2009, 5 (1) :41-45.
[2]贾智霞.浅议大型医用设备购置的财务评价[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1, 22 (4) :78-80.
[3]戴顺平.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浅析[J].医疗卫生装备, 2013, 34 (8) :118-120.
[4]陈丹.加强财务分析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28) :117-118.
[5]任春海.我院大型医疗设备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1, 23 (3) :85-86.
[6]郭峰.浅谈医院经济运行分析[J].现代商业, 2009, 21 (26) :130.
[7]石骥, 颜碧玉.对加强大型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西南国防医药, 2009, 19 (10) :1030-1031.
[8]宋平, 张文远, 李红樱.大型综合医院设备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 (2) :304-305.
[9]张敏.经济活动分析在医院的应用[J].财经界, 2010, 12 (11) :75-76.
3.浅谈舞台设备及设施的制度化管理 篇三
【关键词】舞台机械;舞台设备;制度化;管理;标准;规范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6.06.010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cept of standards, specifications and institutionalized management, the author elaborates on the stage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management system in ensuring the importance of stage machinery safet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 methods.
【Key Words】stage machinery; stage equipment; institutionaliz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s; specification
舞台机械的安全问题涉及设计、制造、安装调试、验收、操作与使用、维护保养、剧院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发生与安全相关的机械设备事故或人身安全事故。由于中国剧场建设发展迅猛,标准及规章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国人思想认识不足,行业内技术标准特别是管理标准缺乏,规程规范不全,具体的操作程序涵盖面不广,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演艺事业安全发展的主要因素。业内专家早已把剧场管理当成保证舞台机械安全的重要措施和保障,并且呼吁业内各个部门、剧场、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单位、施工安装单位、验收单位等建立起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确保舞台机械设备在全寿命期内的使用安全。舞台机械设备及设施的剧院管理制度是保证剧院持续安全经营演出的一系列规范体系,也是保证舞台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体系。管理是安全,管理也是生产力,业内人员应给予极大关注和重视。
1 标准、规范、制度建设
1.1 制度化管理
制度是有关单位和部门制订的、要求所属人员共同遵守的准则,是企事业单位对某项具体工作、具体事项制订的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其制订者和发布者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部门。
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事业组织内部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就是制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的实质是以科学的理念确定制度、规范,作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机制,主要依靠独立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
制度化管理有以下主要特征:
(1)按劳动分工确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并形成制度;
(2)按机构、层次、权力大小的不同,确定其地位,形成一个有序的指挥链或等级,并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
(3)以文字规定职位特性以及职位人员的素质、能力等,并通过正式途径来挑选职位成员;
(4)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是分离的;
(5)实施管理时因事设人,每个管理者有执行相应职能的必要权力,但所拥有的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6)管理者的职务就是管理者的职业,他只忠于职守,而不是忠于某个人。
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就是依靠由制度规范体系构建的、具有客观性的管理机制进行管理。制度化管理具有科学性、客观性、规范性和稳定性。
1.2 标准和规范
1.2.1 标准和标准化
国家标准GB3935.1《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 第一部分:基本术语》对标准的定义给出的解释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文件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社会效益,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一系列活动,称为标准化。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各种社会实践中,通过标准的实施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结果。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工作实施的统一;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在标准化工作中几个经常遇见的词语及其简要解释如下:
规范:一般是在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对设计、施工、制造、检验等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规程:指生产单位或科研机构为了保证质量,使工作、试验、生产按程序进行而制订的一些具体规定,是对作业、安装、鉴定、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作的统一规定。
工作程序:对生产和业务工作的顺序、内容和要达到的要求所作的规定称为工作程序。工作程序标准是工作标准的一种,其目的是使工作条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求得最佳工作秩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操作程序(SOP,即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即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作业。它是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将相关操作步骤进行细化、量化和优化,是在正常条件下大家都能理解又不会产生歧义的操作步骤。操作程序侧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标准、规范、规程、工作程序和操作程序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上统称为标准,只有针对具体对象才能加以区别。当针对产品、方法、符号、概念等基础标准时,一般采用“标准”,如《土工试验方法标准》、《道路工程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等;当针对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通用的技术事项做出规定时,一般采用“规范”,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等;当针对操作、工艺、管理等技术要求时,一般采用规程,如:《钢筋气压焊接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工艺及操作规程》等。当涉及到某一工艺操作的具体事项、步骤和方法时,一般称为操作程序,如《自动控制系统开停机操作程序》、《主舞台升降台操作程序》等。
nlc202309081126
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目前尚没有进一步规范或统一这些术语使用的要求。
1.2.2 技术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为技术标准。它是从事生产、建设及商品流通的一种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技术标准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标准化对象特征和作用,可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标准等;按标准化对象在生产流程中的作用,可分为零部件标准、原材料与毛坯标准、工装标准、设备维修保养标准及检验标准等;按标准的强制程度,可分为强制性与推荐性标准;按标准的适用范围,又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技术标准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技术标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科技研发的成果通过一定的途径转化为技术标准;通过技术标准的实施和运用,转化为生产力。在此过程中,市场的信息反馈又促进技术标准的修订、改进和科技研发,从而促进技术标准和科技的发展。
由此可知:技术标准的出现和发展以科技进步为前提,技术标准及标准化的发展与科技进步互相促进,技术标准发展水平与科技进步成果的转化水平,密切相关又是有机的整体。
2 剧场舞台机械设备及设施管理的主要方面
目前,中国剧场实行制度化管理的现状是:在一些一线城市的老剧场和新建的骨干剧场中,舞台机械设备及设施管理的规章制度比较健全,而全国大部分其他城市的新建剧场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比较简单或缺乏。
剧场舞台机械设备及设施管理的主要方面和大致内容有:
(1)节目演出(不是演出节目)策划及实施:设立舞台机械专业的技术总监,由其负责舞台设备与设施在节目演出过程中的全部安全和管理。技术总监要参与节目演出的前期策划(与演出节目制作者沟通节目的幕和场、使用设备种类与数量、使用时间、设备动作等)、舞台及设施准备(场地交付时间、装台、排练、演出等活动的起止时间等)要求、排演配合及演出实施、撤场计划等全部演出活动,是舞台设备与设施管理的重要内容。
(2)舞台空间防护与准备:演出前舞台、马道、台仓及基坑等人员行走区域的安全检查;较大高度差平面的防护与标识;人员通道及其他工作区域,防止落物伤人的措施等。
(3)进场、装台及排练:了解所有拟进场布景、道具和器材的数量、包装形式、尺寸、重量等数据,协助确定运输路径和存放地点,保管负责人等;具体的进场、装台、排练、演出、拆台和离场的时间计划表及工作负责人;确认舞台机械和舞台装置的状态、使用计划、授权操作负责人并交付使用。
运送和安装布景、道具时保护设备与台板;对演出需要临时安装的设备或装置进行安全检查;对需要临时架设线缆和电气产品,进行安全指导和提示;检查栅顶、马道等高空位置作业时,个人防护装置或保护设施的配备;严格按照剧场舞台机械设备的技术参数使用设备,布景安装不应跨越在两台或两台以上设备(吊杆、单点吊机、升降台、侧车台、内外旋转台等)上;布景的吊装应有专人负责,并采用牢固、可靠的连接和固定方法;装台、设备调整和拆台等作业时,禁止在运动的悬吊设备下方、高空作业区下方或其他危险区域下方停留;禁止在向下运动的台下设备或结构的下方停留。
排练前,对所有参演人员进行有关事故防范的安全教育;通过排练确定的使用舞台机械的种类、数量、位置、运行参数、运行时序等重要信息,应通过计算机系统固化,一般情况下不可改变;确要改变应提前提出并经技术总监批准。
(4)设备操作与管理:操作人员都应是符合WH/T37-2009《舞台机械 操作与维修导则》规定的有资质和经授权的人员;严格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操作说明书使用设备;对可能造成危险的设备运动过程,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在台下设备静止时,才允许在舞台面使用烟雾、雪花等特效装置;不准人员进出正在运转的台下机械(车台、车载转台、旋转台等)台面,严禁人员进(上)、出(下)正在运动着的升降台设备;台下设备运动时,严禁机坑内特别是运动部件下方站人。
演出前,演出中拟使用的所有设备,应逐台检查并按演出时使用的技术参数和载荷运行一次;台口防火幕每天至少升、降运行各一次;建立舞台机械运行日志,根据演出实际情况,记录每台设备的运行情况。
(5)临时电气管理:临时线、缆的规格必须与临时设备的电功率相匹配;演员自己操纵的电气设备,必须使用安全电压;舞台工作区内的电气箱、插座箱等设备上严禁放置物品;严禁在各类操作控制台上放置水、饮料等液体物品;所有临时电气设备,在演出结束后拆除。
(6)防火管理:用可燃材料制作的布景、道具等,材料的燃烧性能必须达到B1级;舞台工作区内控烟、控明火和无罩光源;舞台上严禁使用电焊、气焊、电锯等容易产生明火的工艺和工具;严格控制在舞台区内使用烟火技术;幕布、布景及其他装置与灯具保持安全距离,不因灯具而产生过高温度;
严禁在防火幕、防火门下方,及消防通道内和消防设备旁堆放杂物;严禁在舞台区内使用用油漆、溶剂、涂料等挥发易燃品;严禁使用任何带爆炸介质的武器道具以获得声、光、烟等效果。
(7)进场人员管理:所有人员应佩戴准入证进入舞台区,并遵守剧场的有关规定;非舞台技术人员不得进入栅顶、马道、台仓、基坑、设备机房以及操作控制室等区域;演出进行时,表演区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必须的换景辅助人员应在规定地点等候。
(8)维护管理:舞台区及所有舞台设备应定期清洁,始终保持无尘、无油污;应按照设备维修手册的规定进行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工作;特别重视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调整工作,定期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安全、防护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
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按WH/T27-2007《舞台机械 验收检测程序》的规定对机械设备(含控制系统)进行相当于验收检测的全面检测,调整并更换损坏零、部件。
nlc202309081126
机械设备进行重大修改(如增大额定载荷或速度、改变行程起止点、操作控制系统改变等)后,要由专业技术人员针按WH/T27-2007《舞台机械 验收检测程序》的规定对设备修改部分的有关参数进行检测。
(9)档案管理:舞台技术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日志,详细记录日常、定期维护保养的设备部位,小修理更换元件的周期、数量等内容,为常用备品备件的储备提供基础资料。
3 舞台机械设备和设施管理应建立的基本规范、规程
为确保剧场演出与舞台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剧院管理者需根据国家或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剧场管理运行及演出的实践和特点,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舞台机械设备和设施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工作程序,促使剧场机械设备和设施的使用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有效保证机械设备、设施和演出的安全。以下内容是一些应有的主要、常用的基本管理规范和规程,各剧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制订适合自己的规章、制度,实际使用的规章、制度则不限于这些。
(1)管理制度:
节目演出管理制度;
舞台空间管理制度;
进场、装台、排练、演出、撤场管理制度;
设备运行管理制度;
控制室及机房管理制度;
临时用电安装管理制度;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进入舞台人员管理制度;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舞台技术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
(2)规范及程序:
机械设备维护规范;
舞台地板保护规范;
库房管理规范;
控制室管理规范;
控制柜机房管理规范;
控制台(含总控制台、流动控制台、悬吊控制台等)操作程序;
单项设备操作程序;
单项设备就地操作盘(维修开关)操作程序;
单项设备设备故障检查和处理程序;
机械设备巡检程序;
单项设备维护操作程序;
设备事故急停处理程序;
设备技术参数调整程序;
设备载荷试验程序;
控制柜检修工作程序;
单项设备技术参数调整工作程序;
设备标准零部件更换程序等。
4 坚持不懈搞好制度化管理的实施
实践证明,制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因为它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的特征,它不因领导人的变更而变更,也不会随领导人的看法或注意力的变化而变化,是“靠得住”的管理办法。在创建和实施制度化管理的过程中,下述事项应该注意:
(1)在建立具体的规章、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要结合本剧场的实际情况和传统,要获得大多数员工的认同和支持,便于推行和实施。规章制度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规章、制度是否可行,是否有可操作性。
(2)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和尊严。规章、制度是理论的总结,是长期探索和实践的总结,是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要公正、公平、公开地实施规章制度,不搞特殊化,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3)规章制度贵在实行,必须严肃规章制度的实施。令行则治、则兴,令弛则乱、则衰。对任何不遵守制度的现象,必须要按制度的规定处理,制度才能落实,才能发挥和实现制度的作用。
(4)加强员工的制度学习,明确制度规定的要求,提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增强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的意识。
(5)强化创新理念,防止制度僵化。制度要随社会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实时修改和调整,以满足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
有理由相信,经过业内广大从业人员的努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剧场舞台机械和实施的管理水平必将极大提升,为演出安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段慧文等. 舞台机械工程与舞台机械设计[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
[2] 王关义. 现代企业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罗建华,游金梅. 企业行政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 黄渝祥等. 企业管理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 段慧文. 剧场舞台及设施管理[J]. 演艺设备与科技,2008(6).
[6] 段慧文. 现代舞台机械的控制系统[J]. 演艺设备与科技,2005(4).
[7] WH/T27-2007《舞台机械 验收检测程序》
[8] WH/T28-2007《舞台机械 台上设备安全》
[9] WH/T35-2009《演出场馆设备技术术语 舞台机械》
[10] WH/T36-2009《舞台机械 台下设备安全要求》
[11] WH/T37-2009《舞台机械 操作与维修导则》
[12] WH/T59-2013《演出场馆设备技术术语 剧场》
[13] GB3935.1《标准化及相关领域的通用术语 第一部分 基本术语》
4.设备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篇四
目 录 总 则 1 2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 3 特种设备培训制度 2 4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3 5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3 6 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4 7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 5 8 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5 9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制度 6 10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 7 总则
1.1 特种机械设备作业危险性大,技术性强,管理标准高,为保证本单位正常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特种机械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公司财产不受损害,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特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机制的运行过程。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1贯彻执行国家、省、集团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2.2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审核安全操作规程。2.3参加特种设备订购,验收及试车。
2.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等。2.5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相关人员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 8
2.6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2.7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2.8编制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2.9向所属安监机构报送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2.10协同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2.11参加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2.12组织特种设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培训。2.13对特种设备进行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特种设备培训制度
3.1为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3.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或者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3.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季至少进行一次例行的安全技术教育。3.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应定期按国家规定复审。3.5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3.5.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方针和政策。3.5.2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3.5.3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3.5.4安全应急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技术。3.5.5事故案例及事故教训;事故报告和处理方法。
3.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会议;阅读文件、简报、图片;事故预测讨论;参加技术座谈;上课;参加事故现场会、反事故演习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
3.7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再次参加安全培训:
3.7.1新设备投入前,部门对该岗位的操作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
/ 8
操作培训。
3.7.2对违章违规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后,方能重新回岗工作。
3.7.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因故停止操作特种设备一年及以上,必须由使用部门重新对其进行安全操作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近期颁发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设备安全状况等。
3.8培训工作要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考试、有总结。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4.1为规范与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4.2 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国家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
4.3 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操作人员负责,并做好记录。4.4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4.5 特种设备检查实行班组日检、周检、月检的三级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有关部门必须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
4.6 对特种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合理保养,计划检修,巩固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指标的实现。
4.7 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
4.8 定期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4.9 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4.10 认真做好设备重点部位的维护保养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5.1为规范特种设备安全会议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5.2公司特种设备安全会议由使用部门负责组织,结合每月的安全生产例会一起进行。
5.3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设备、维修和使用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均应参加,3 / 8
因故不能参加会议,应提前向公司领导请假,并另派人员参加。5.4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的主要内容:
5.4.1传达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等;传达公司领导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
5.4.2通报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特种设备事故情况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5.4.3了解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状况和研讨解决存在问题。
5.4.4总结各部门职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学习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
5.4.5所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5.4.6组织制订、修订特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提出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为设备管理提供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的依据,是管好设备的基础工作,必须认真做好。
6.1有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6.2特种设备要有安全技术档案,并应逐台分别建档(一机一档),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特种设备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使用证、注册登记表 ;
(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4)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
(6)设备重大维修修、改造的有关技术文件;(7)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3安全技术档案必须齐、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
/ 8
6.4公司总工办负责保管和供应设备图纸、技术资料。
6.5设备迁移或报废,其档案均随设备调拨,设备报废后,首先向质监部门办理注销手续,然后档案由公司档案保管员封存。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
7.1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工作由使用部门派专人负责。
7.2每年年初由使用部门制定检验计划并报特种设备监察部门和有资质的检验单位。
7.3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按特种设备有关法规、安全监察部门以及检验部门的要求进行,但至少应执行下列规定:
7.3.1起重设备: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7.3.2厂内机动车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根据工作环境、工作级别和存在隐患程度调整缩短检验周期,但是最短周期不低于6个月。
7.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根据每年年初制定检验计划,提前一个月与有资质的检验单位预约检验时间。综合办根据检验单位确定的检验时间,提前告知生产部门和使用部门。
7.5特种设备检验前,由使用部门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清洁、清洗、检修以及为安全检验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
7.6特种设备检验时,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在场配合检验单位做好检验工作。7.7特种设备检验后,由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办理领取检验报告的各项手续。7.8特种设备检验时发现的问题,由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组织整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实施监督并向监察单位汇报整改情况。7.9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8.1为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制定本制度。8.2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分为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和突击检查三种。
8.2.1定期检查即每月检查、每周检查和操作人员每天检查。检查人员包括:公司领导、综合、采供和使用部门的领导。
/ 8
8.2.2专业检查即对各种相同类型设备所进行的检查。8.2.3突击检查即不事先通知使用部门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检查。8.3检查内容:
8.3.1特种设备法规执行情况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8.3.2重点监控设备落实责任人情况。
8.3.3特种设备的持证情况和定期检验情况。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
8.3.4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8.3.5特种设备维修、使用情况。8.3.6员工的安全意识、遵章守纪情况。
8.3.7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试验、检修等情况。
8.3.8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记录的建立、登记和保管情况。8.3.9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8.3.10上次检查中所查出的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
8.4检查人员在检查应在检查记录上签名,检查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并做好检查记录。检查记录由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存档。8.5隐患整改:
8.5.1检查人员在检查时发现事故隐患后,实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应立即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事故隐患的整改。因故未能按时完成整改的事故隐患,应将原因、临时措施和整改计划书面报告使用部门负责人。8.5.3使用部门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验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制度 9.1总则
9.1.1为避免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和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9.1.2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对威胁人员生命或造成公司财产损失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一系列抢险救治工作。
/ 8
9.1.3全体员工在公司发生事故时,应积极参加紧急救援工作。
9.1.4发生事故或人员伤亡,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方式,将事故情况报告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应迅速报告公司领导。
9.1.5员工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
9.1.6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现场,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其它有效办法指挥救援工作,不论采取何种措施进行紧急救援,应首先采用减少人员伤亡、减轻伤员痛苦的各种措施。9.1.7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听从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各就各位地对事故进行必要的救援工作,并注意自我保护,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和使用防护器具,避免自身伤害。
9.1.8当事故性质严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应向集团调度部门上报事故情况。
9.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9.2.1事故应急救治预案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9.2.2演练前,应制定详细计划,确定演练负责人和各人员的职责、操作内容、时间以及参加人员。
9.2.3演练前应知会与演练有关岗位的操作人员。
9.2.4演练时各参加人员要各就各位,相互密切配合,认真进行。
9.2.5演练过程中,没有参加演练的运行人员应密切注意正在运行的设备状况;演练人员在演练中不能有任何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行为。
9.2.6如在演练期间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演练,待处理好事故后,再继续演练。9.2.7演练全过程要做好记录。记录包括时间、演练内容、负责人、参加人员、事故类型、演练效果等。
9.2.8每次演练后应由演练负责人进行总结和评比。
9.2.9有关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属下员工学习《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要时进行考核,并做好记录。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
/ 8
一、工作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六十三条:“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追究责任。”
二、工作要求:
1、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2、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情况和鉴定结果,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依照《条例》或《规定》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4、事故处理后,方可由具备修理资格的单位进行修理。
5.设备管理制度 篇五
1、入库保管的设备必须按规格、型号定货位,整齐摆放,进行标识管理。
2、长期闲置的设备要做好防潮、防锈、防腐、防冻、防晒工作。
3、需定期涂抹黄油的设备轴、孔等部位,要造册登记每次涂抹黄油的时间。涂抹黄油产生的油棉纱等危险废弃物要定点放置,并按有关规定处置。需加注润滑油的设备和冬天排放水的设备应建立台账。
4、电气设备严禁直接放在地上,以免受潮,更不能受淋水,以免造成设备绝缘下降而损坏。
5、搞好库内卫生,做到库内整洁,设备无灰尘。
6、发放设备时,保管员、防爆检查员、领用人员必须到现场,严格按《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国家防爆标准》发放设备,不得随意改发其它设备,并做好登记手续,领用人不签字,一律不发放设备。
7、设备移交时,保管员、移交人、接收人必须在现场移交并签字,移交设备必须完好,符合《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国家防爆标准》。对于移交设备不符合以上标准的视设备情况处以200-1000元相应罚款。
8、各队组设备不用退库时,退回库房的设备必须符合《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国家防爆标准》,经防爆检查员、机电队派电工、钳工检查无问题后,按管理员的要求摆放到指定位置,管理员方可开设备回收单。对于退库设备不符合以上标准的视设备情况处以200-1000元相应罚款。
9、爱护设备,发放、运输设备时,严禁设备强烈碰撞。
10、需要停产检修的设备,要提前向机电科申报检修计划,并严格按照停产检修制度进行检修组织准备工作。
6.设备管理制度 篇六
Q/PSAB-ZD-O446-07-2010
版次:B
修改号:0
设备管理制度 目的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定。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上海城建集团公司及所属子公司的施工生产设备及特殊设备的管理。施工、生产用固定资产指:(单价在2000元)以上的设备和自制设备,应列入设备固定资产。3 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上海市统计管理条例》 4 术语 5 职责
5.1建设管理部负责大型设备(200万以上)的购置审核。参与各子公司进口机械设备的技术经济审核和购置手续。审批子公司大型设备的改造、报废、更新。指导、检查、督促各子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综合上报集团公司有关设备的统计报表。工作程序 6.1设备的资产管理 6.1.1 分类
a)A类设备原值50万元以上设备; b)B类设备原值10~50万元设备; c)C类设备原值10万元以下设备。6.1.2 登帐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设备管理制度
Q/PSAB-ZD-O446-07-2010
版次:B
修改号:0
设备经验收合格后,按上述要求登明细帐并设卡。6.1.3 折旧
折旧率按(92)财工字 设备管理制度
Q/PSAB-ZD-O446-07-2010
版次:B
修改号:0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予报废。
a)经检测,设备修理后,技术安全性能仍不能满足产品工艺及 质量要求;
b)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经济效益差的; c)在经济上修理不如更新的; d)属国家强制淘汰的;
e)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危害人身安全健康的。6.4.2 设备报废的审批
设备报废应先提出申请,各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鉴定,原值在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子公司自行审批、报废,报集团建设管理部备案,原值在10万元以上,必须报集团建设管理部审批同意后,方可报废。6.4.3 设备报废处理
a)经批准报废的设备,按批文销帐,对未提足折旧的,在报废前一次性补足折旧。
b)已同意报废的设备,一律不得继续使用,由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统一处理。报废设备中尚有可利用的另部件总成由设备管理部门会同有关人员核价,子公司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对外处理,务必做到帐销物清。6.5 设备封存和启封
6.5.1 估计将有三个月以上不用的设备,由设备所属单位提出申请,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才能封存,原值在100万元以上的设备封存,报集团建设管理部备案。
6.5.2 申请封存的设备,必须做到技术状态良好,附件齐全,并做到: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设备管理制度
Q/PSAB-ZD-O446-07-2010
版次:B
修改号:0
a)挂牌显示,切断电源,关闭动力管道阀门。
b)放净冷却液、水、汽等流动物质,并清洗、除尘、内外擦净,及易生锈部位涂防锈油。
c)设备要入库存放,不能入库的要上盖下垫。
d)封存设备必须是完好设备,要定期保养,保证启封时即能投入使用。e)设备封存期间停止折旧,启封当月恢复折旧,原值在100万元以上的设备启封,同时报集团建设管理部销案。6.6 设备租赁
6.6.1 设备对外租赁,必须经设备管理单位同意,并签订租借合同后,方可外借。6.6.2 设备出租有关人员必须对使用单位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认符合设备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要求后,方可出租。
6.6.3 设备外借操作人员必须随机同行,借用期间,由操作人员负责维护保养工作。做好设备的运行记录。
6.6.4 设备归还时,必须保持完好的状态。6.7装备管理
6.7.1购置设备的立项:单项投资额200万元(含200万元)以内,子公司可自行决定实施,报集团建设管理部备案,单项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子公司必须报集团公司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附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6.7.2选型:应遵循技术先进可靠、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安全,能耗低,排放达标,满足工程(生产)需要,防止重复购置。特别是引进设备,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取得最佳方案,还需符合我国的环保、计量、能源等政策。
6.7.3 购置:单项投资额200万元以上,经申请立项、选型手续后,集团公司审核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设备管理制度
Q/PSAB-ZD-O446-07-2010
版次:B
修改号:0
同意,建设管理部派员参加,由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与卖方进行技术、商务谈判,按合同履行采购(二手设备必须严格控制付款方式,设备完好、售后服务及必要的配件)6.7.4 验收
a)单项投资额200万元以上的设备验收,建设管理部派员参加,由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组织使用单位及卖方共同验收(进口设备还需外贸单位代表参加)开箱验收,由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派员监督验收,档案人员参加。按合同规定清点技术资料(说明书、备件手册、质量证明书等)附件备件、专用工具,经双方检查人员签字后移交有关方。
b)整机验收,由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工,按事先拟定的方案及厂方说明书中技术数据,逐项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合格后由参加验收人员共同签字,移交使用单位。
c)工地试运转,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派员参加实地对设备进行负载试运转验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立即反馈给卖方。
6.7.5 索赔期管理: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督促组织使用单位,在设备索赔期内,抓紧进行各种工况的试运转,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即用书面形式,由设备管理部门与卖方进行交涉处理。
6.7.6培训:主要设备验收的同时必须进行机械操作培训,操作工必须持证上岗。6.7.7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的润滑管理是保养好设备、用好设备的关键环节,各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必须由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管理,负责编制设备的润滑表。润滑材料的入库
a)按合格证登帐入库,仓库做到有单据,有化验报告,有发放手续;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设备管理制度
Q/PSAB-ZD-O446-07-2010
版次:B
修改号:0
b)按不同牌号盛用容器内,应封盖严密并标明牌号,妥善放置,严禁油品混放; c)油库内的各类设施,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严禁烟火,确保安全; d)严格执行三滤,入库前必须先过滤,再放入容器,加换油时,亦必须进行过滤,并做好记录。
e)做好废油回收工作,有条件的应做好废油回收再生工作,防止污染环境。润滑五定
6.7.7 定人:每台设备按照润滑图表的规定,根据各润滑点、润滑部位的工作性质与不同的润滑要求,确定负责人,做到分工明确,落实到人。
6.7.8定点:按照润滑图表的规定,分工负责人要熟悉所负责的设备的润滑点润滑部件。
6.7.9定时:按照设备说明书或润滑图表的规定,按时给设备添加油脂和清洗换油。定质:按照说明书或润滑图表的规定,选用规定的油脂牌号,必须代替时,按规定手续审批,润滑材料必须合格,加油器具、容器必须保持清洁。6.7.10定量:根据设备说明书及润滑表,定量进行添加或换油。6.8设备的档案管理
6.8.1各子公司应建立主要设备档案,执行一机一档,有设备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设备档案应包括设备全过程管理中发生的全部内容:
a)购置设备所发生的全部资料,包括申请、报告、论证、批文;
b)引进设备的考察材料、报价资料与外商谈判、电函、契约、合同、纪要、可行性分析报告等;
c)设备使用说明书,各种手册、维修图册、质量证明书、技术图纸、设备安装图、自制及改装设备,应包括整套图纸;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设备管理制度
Q/PSAB-ZD-O446-07-2010
版次:B
修改号:0
d)设备的开箱验收本、交接记录,试运转、走合期记录; e)随机的附件,备件、工具、登记表; f)润滑五定,润滑图表;
g)主要修理、年检记录;尤其是国产代用件、代用油和资料; h)设备的调拨、租用、报废资料; i)事故的资料。6.8.2设备的履历书
履历书是档案的简化形式,由使用单位填写、保管,每机一份,主要内容包括: a)设备型号、规格主要技术性能、启用日、出厂年月等; b)按月汇总设备运转实际台时; c)主要修理记录; e)事故记录。6.8.3 保管
凡固定资产原值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包括进口设备),各子公司主要设备的随机各类资料及合同、经济论证分析等复印件壹套报送集团建设管理部备案,原件由子公司档案部门保管。档案库应有防水、防火、防蛀、防盗措施。6.8.4移交
a)新购置的,改造后的设备验收完毕,应把全部资料移交给档案库; b)凡调拨的设备,在设备交换时,连同档案、履历书一同移交;
c)凡报废的设备,在设备处理时,其档案资料随报废单一起送子公司设备管理部
6.9 设备的事故管理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设备管理制度
Q/PSAB-ZD-O446-07-2010
版次:B
修改号:0
6.9.1设备事故指各种机电设备由于非 正常原因造成损坏或精度、性能降低或停产,及表面虽未损坏,而内部损坏严重的。
6.9.2事故的预防管理。子公司设 备管 理部 门负责对设备事故处理和管理工作。设备使用单位负责对设备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发生后的现场处理。
6.9.3事故的分类按其性质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由于人为原因发生的,属责任事故;如遇自然因素和意外他伤而事先又无法预料防止的属非责任事故。设备事故根据损坏和直接损失大小分为一般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设备主要部件损坏,不论损失大小,均属重大事故。
a)一般事故:设备直接损失价值在1000~5000元;
b)大事故:设备直接损失价值在5001~20000元; c)重大事故:设备直接损失价值在20000元以上;
d)凡容器发生爆炸,大型设备倾侧,发动机体冻裂,气缸体击破,进口或关键设备均属重大事故。6.9.4 设备事故的处理
a)设备事故发生后,现场当事人应立即停止(或下降)设备的运转,保护事故现场,迅速抢救伤员,缩小事故范围,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并及时电话报告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
b)发生事故的单位应不论事故大小,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详细记录事故情况并及时上报子公司设备部门,一般事故应在一周内,大事故应在三天内填写设备事故记录报告单,重大事故应在4小时内口头立即上报建设管理部;
c)事故发生后,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设备管理制度
Q/PSAB-ZD-O446-07-2010
版次:B
修改号:0
因没有分析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的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的不放过)进行严肃处理。6.9.5事故处理按其类别进行
a)一般事故由设备使用单位处理,报子公司设备管理部备案; b)大事故由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处理,报集团建设管理备案; c)重大事故集团建设管理部派员参加,由子公司组织事故分析,子公司提出处理意见,报集团建设管理部审批;
d)由于设备事故导致人身伤亡的,除按本规定处理外,并报安全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e)凡借用设备在工地上发生事故,所在工地的单位应发扬人道主义和保护社会财产精神出发,对伤员及时抢救,保护现场,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设备事故月报表》于次月十日前如实上报建设管理部。6.10 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6.10.1保养
a)日常保养(例保)
例保由操作工负责,应在班前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全面检查。设备运行要做好过程检查,关闭动力源; b)设备的点检
日点检:由操作者按标准要求(点检表)对设备某些指定的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检查大致包括下列部位;----影响人身或设备安全的保护、保险装置。----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部位。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设备管理制度
Q/PSAB-ZD-O446-07-2010
版次:B
修改号:0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经常调整的部位。----易于堵塞、污染的部件。----易磨损、损坏的零部件。----易老化、变质的零部件。----需经常清洗和更换的零部件。----应力特大的零部件。
----经常出现不正常现象的部位。----运行参数、状况的指示装置。
周点检:由现场设备管理人员(机管员)对现场设备进行抽查点检,并由维修工配合,及时处理查出的问题,周点检应重点放在重复出现问题的部位。c)年检保养
凡属沪A牌照、市政牌照、场内使用牌照及劳动局规定的特种要求的设备,都必须进行一年一度的定保工作,此工作以维修工为主,操作工参加,按年检要求做好保养。6.10.2设备项目修理
设备项目修理是修理中较为全面的,恢复性较为彻底的修理,使用单位必须有专人管理。
a)修前管理
----对承修单位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资格审核,确保维修质量。----对较大、较复杂的设备修理,合同必须全面、严密,应有合同附件,写明修理项目和验收标准;
----对曾经发生事故的部位;要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设备管理制度
Q/PSAB-ZD-O446-07-2010
版次:B
修改号:0
----进口设备、送修前要做好进口配件和技术资料工作。b)修理过程管理
修理管理人员应对过程修理中发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重大问题要报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会同有关技术人员共同处理解决。对关键进口设备修理要派员驻点监理。c)验收
----自修设备必须执行三检制,并做好各级的签收工作;----大型关键进口设备,分现场初验和工地实地复验;----验收必须按合同附件的验收标准、方法来进行;----验收必须按时做好验收的记录、各方人员签名盖章;
----对安全附件未装,或调整不合格、不灵敏、不可靠的设备严禁使用;----必须有修理人工、材料清单,更换配件及变更配件部件的型号、规格资料。
d)现场设备管理
各子公司工程施工工地、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经培训的具有专业知识的设备员对现场设备进行管理、巡检。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设备员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6.11 设备使用管理
根据工程的进度,有重点做好巡检工作。及时做好设备巡检月报和工地设备月报表,按各子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规定上报。6.12 设备的退场
退场前做好必要的清保工作,整理好必要的资料;必须做好与横向相关部门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设备管理制度
Q/PSAB-ZD-O446-07-2010
版次:B
修改号:0 的业务联系工作;做好班台费及其他费用的结算工作;协助做好设备的拆、卸、搬运工作,确保安全。7 报告记录
7.1 《机械设备固定资产清册(台帐)》 7.2 《年末固定资产设备汇总表》 7.3 《设备事故月报表》
7.4 《固定资产机械设备报废申请、审批表》
7.新形势下企业设备维修制度探讨 篇七
在新形势下, 设备维修人员还有一个重大的任务, 就是应自觉地肩负起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双重任务, 既是维修者, 又是管理者, 打破维修与管理的界线, 这样才能使设备管理部门发挥“减员增效”的目的。同时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对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设备管理机电一体化进程在迅速的发展。因此, 在有限的维修人中要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一专多能的素质, 使其在设备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TPM在设备维护管理中的作用
1.1 全面生产维护概念、目的
全面生产维护简称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建立对设备整个寿命周期的生产维护涉及所有部门的活动全员参与小组自主活动其目的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1.2 全面生产维护的特点和作用
(1) 全面生产维护特点是:全效益、全系统、全员参与。
全效益是追求经济效益, 指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
全系统是建立对设备一生管理的全系统, 维修方式系统化。
全员参与是包括操作人员和小组活动, 强调操作人员自主维护。
(2) 全面生产维护作用。
①减少设备故障损失, 提高可预知运行时间;
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③减少生产转换时间, 提高生产柔性;
④减少设备引起的质量问题。
1.3 六大损失
(1) 设备故障损失:
由于设备突然发生故障造成的停机损失。
(2) 换模与调整损失:
由于换模和调整工作造成的停机损失。
(3) 空运转与暂停损失:
由于一时的小毛病所造成的设备停机或空转状态。
(4) 减速损失:
由于设备的设计速度与实际速度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损失。
(5) 加工过程的缺陷损失:
由于缺陷和缺陷引起的返工而造成的损失。
(6) 开工损失:
从开始生产到进入稳定生产之间所发生的减产损失。
2 提高设备维护的主要活动
2.1 实施TPM的阶段与步骤
(1) 可行性研究 (提供工厂或业务系统实际需要的信息。确定实际情况与理想情况的差距) 。
①找出设备问题;
②问题按轻重缓急排序;
③确定目前业绩-实际产出、效率、人员、维护;
④拟定初步改进目标;
⑤拟定成本估计的投资回报 (ROI) ;
⑥确定实施计划。
(2) 准备实施 (确定TPM计划并确定在本单位有效执行的办法) 。
①进行TPM教育;
②成立TPM组织;
③制定TPM目标和政策 (实施教育后, 由全体有关人员参与) ;
④制定总计划;
⑤推出首期计划。
(3) 实施 (实施分为两步:试行实施以找出困难所在;在全系统内全面实施TPM计划) 。
①个别设备效率的改善;
②制定自主维修方案;
③为维护部门制定有计划维修的方案;
④视需要, 为维修和操作人员提供补充培训;
⑤形成设备的初期管理体制。
(4) 巩固 (坚持TPM并对计划加以完善以求持续改进) 。
完善实施工作, 提高TPM水平。
2.2 计划维修的主要内容
计划维修工作主要预防维修和预知维修组成, 通过必要的修理或停工修理, 以便使停机时间减少到最低程度。
(1) 预防维修。
为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设备故障的概率, 按事先规定的计划或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所进行的维护活动, 主要包括两项基本活动:①周期性检查;②有计划地修复检查出来的设备性能劣化。
(2) 预知维修。
这是指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在设计中广泛采用监测系统, 在维修上采用高级诊断技术, 根据状态监视和诊断技术提供的信息, 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故障, 在故障前进行适当维修。
2.3 设备点检
设备点检是为了维护设备所规定的机能, 按照一定的规范或标准, 通过直观或检测工具, 对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些关键部位的外观、性能、状态、与精度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检测。
(1) 设备点检周期的确定。
点检项目的周期确定, 根据操作、维修两方面经验及设备故障发生状况等适当调整点检周期和时间, 点检周期包括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等形式。
(2) 点检标准确定。
点检标准是衡量或判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 也是判断该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例如:间隙、温度、压力、流量、松紧度等要有明确的数量标准。
(3) 点检纪录及结果分析。
——点检员根据预先编制好的点检计划表、定时、定标记录。——检查记录和处理记录应定期进行系统分析,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 提出意见。
2.4 购置/设计新设备的管理
购置/设计新设备前必须从维修、操作、采购人员取得有关其性能的确切资料。同时要避免新设备有旧设备存在的问题。所购置/设计的设备要具备经过改进且确实有效的新技术。
2.5 搞好机械设备更新、报废工作
这也是机械设备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设备在将要达到报废年限时, 能耗高、故障率高、维修费用大, 停修时间长, 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安全性能低, 对安全生产带来威胁, 另外一些运输机械还要审验费、养路费、保险费等多种费用, 所以对这些 设备应适时报废、减产开支、提高效益。
3 结语
总之, 要搞好机械设备维护管理, 需要各级单位领导重视, 各部门的配合, 使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使机械设 备管理进入市场竞争, 采取经济和行政手段, 提高机械设备装备水平, 使机械设备维护管理水平走向良性循环轨道。通过今后工作实践, 推进设备维护管理, 提高设备利用率, 从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何庆.绿色设备管理与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朱庆华, 耿勇.工业生态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8.探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管理 篇八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质量
前言
机电安装工程主要包括工业、民用、公用工程中的各类设备、电气、给排水、采暖、通风、消防、通信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是一项投资大、技术质量要求高、安全管理复杂的工程,因此加强和完善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对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施工、提高安装施工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机电设备安装的特点
首先,机电工程安装项目施工周期长且涉及面较广。在通常情况下,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需要经历采购、安装、单机调试、联动调试、试生产、验收等相关环节和最终验收等几个阶段。这一过程中涵盖了机械设备工程、电气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仪表、管道、环保工程等环节,最终完成建筑物和配套工程的应用功能。其次,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的验收不同于建筑构筑物。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主要具有验收手段不同、质量评估方法不同以及售后服务手段不同等特点。通常,在建筑机电的安装过程中,需要的材料种类较多、施工工艺也较为复杂,只有对相关的施工单位和部门进行统筹布局、合理分工,才能确保施工任务得到顺利完成,并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工期。所谓机电工程的安装主要是在完成主体结构工程以后才开始进行施工的,且需要在裝饰工程开始前基本完工,所以,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工期具有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个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施工操作。
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管理
1、进度管理
科学合理地对进度控制总目标进行分解,有利于项目施工管理和进度目标控制,实现进度控制的预期目。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项目施工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但要配合土建主体施工,还要配合装饰装修施工,同时还要确保自身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进度。为此,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包括生产副经理、合同预算部负责人、专业工长、分包负责人和作业班组长参加的项目进度控制体系。
2、合同管理
(1)施工单位在接到顾客的招标文件之后,根据用户要求并结合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评审,核实工程实物量,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及相关的成本费用的支出、施工方法、质量要求、机械设备的使用、材料供应、劳动力调配和工期目标等诸方面进行合理评估,正确合理地编制施工图预算,在编制施工图预算时要深入研究招标文件和合同内容,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费用,包括合同规定的属于包干性质的各项定额补贴,并将其列入施工图预算。但不能将项目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也列入施工图预算,更不能违反政策高估冒算或乱收费。
(2)工程管理,“七分准备,三分施工”。合同签订后,工程管理人员负责按规定办理工程开工手续,并与甲方协商提供施工所用的动力来源和施工人员所须的休息和进餐的处所,并根据甲乙双方的要求签订安全防火协议;察看施工场地,确定设备及材料运输车辆的道路是否通畅。按照顾客要求及实际情况确定开工及竣工时间,根据工程量及施工设备情况配备施工作业人员,制订施工网络计划。划定施工区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设备管理
(1)在机电设备安装的过程中,机械费用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机械设备租赁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手段,它对盘活资金、加强流通活力,为施工项目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减少设备的投入和固定资产的占用。既利于资金的合理分配,也省去了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费用。提高机械的完成率和利用率。租赁公司对机械实施集中管理,配备专人负责及时维修保养,机械的技术状况可得到保证,极大地发挥机械性能。对本单位现有的设备应合理安排,把自带设备和租赁设备开列清单报顾客确认,以免发生争议。
(2)机电设备的质量控制是安装质量控制的前提。因此,机电设备到货验收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参加验收的工程要严格按合同规定的数量质量进行验收,质量不合格的设备决不能入库。因此,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担此重任,为保证设备安装质量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安装过程中,应随时对设备主机各总成、部件及附属设备做外观质量检查。安装现场要由专人负责指挥。必须采取相应安全防范措施。安装人员要全部佩带安全帽。安装工作要按顺序进行。否则,不仅相互难以就位、连接,而且吊装机具也无法摆放。安装要分工协作,如:机械部分由机械人员负责安装,电气部分由电气人员负责连接。安装后,应对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等进行检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实现设计及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对工程质量严格检查、监督和控制,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4、安全管理
除了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以外,项目部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强化安全控制工作:首先,组织机构建设。项目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生产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直接负责人,横向包括各职能部门,纵向包括上自项目经理、下至操作工人,切实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安全机构,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书面的安全职责,由项目质量安全具体负责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及安全活动组织工作。其次,安全管理策划。项目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制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安全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专项工程或分部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对较重要的冷冻机房、水泵房、冷却塔室、发电机房和高低压配电室等编制单项工程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从制度、人员、材料、设备、技术、资金和施工环境条件各方面作出策划和安排,确保安全施工的顺利开展。
5、财务管理
竣工验收阶段由建设单位编制竣工结算报告,以实物数量和货币指标为计量单位,综合反映竣工项目从筹建开始到项目竣工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建筑费、建设成果和财务情况的总结性文件。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依据资料填写竣工结算报表。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要对工程材料、设备采购、特种设备及作业、施工机具、技术档案资料以及回访保修等进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处理,这就要求建立计算机系统及其数据库,已达到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在进步,技术在进步,项目的管理方发也随着不断改进,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结束语
总之,设备资产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单位或企业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对于新的管理模式,因此要加大管理细则的落实力度。通过设备专业管理公司灵活运用经营权的管理,能够使机械的运行费用得到合理的控制;通过加强使用权的管理,能促进设备的合理调配,有效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使水利施工企业持续具备强有力的施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祁小玲,张斌.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探讨[J].门窗.2012(11)
[2]李连银. 机电设备安装常见的问题与改善[J].河南科技.2013(15)
[3]刘春青. 浅析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常见问题及技术[J].城市建筑.2013(18)
9.设备管理制度 篇九
2.我厂应建设执行定额和严格考核定额标准制度。对执行结果应有记载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
四 设备技术档案
1.设备技术动力科要有全厂主要设备的技术的档案,车间要有本车间全部的设备技术档案。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
(1)目录
(2)安装使用说明书。设备制造合格证及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设备调试记录等。
(3)设备履历卡片。设备编号、名称、主要规格、安装地点、投产日期、附属设备的名称与规格、操作运行条件、设备变动记录等。
(4)设备结构及易损件图纸。
(5)设备运行时间累计。
(6)设备检修、试验与鉴定记录。
(7)历年设备缺陷及设备事故记录。
(8)设备评级记录。
(9)设备润滑记录。
2.基础建设、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等项目投产后,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应归入设备技术档案。
3.技术档案必须齐全、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
五 设备技术台帐
设备维修车间应健全全厂设备技术台帐。设备技术台帐是全厂设备的综合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技术内容:
(1) 设备主要技术状况汇总表(设备完好率,泄漏率和主要设备缺陷)。
(2) 主要设备运转状况汇总表(设备运转时间、停机时间<计划检修停机、事故停机、备用停机、停机待料>)。
(3) 设备检修状况汇总表(大修项目、实际完成项目、计划外项目、计划检修工时、维修费用支出等)。
(4) 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累计时间、停机损失等)。
(5) 备品配件、材料消耗汇总表。
(6) 主要设备技术革新成果汇总表。
2.设备维修车间应设专人负责设备技术台帐的汇总工作,并负责按国家有关规定填报设备动力工作季报。
(六)图纸资料保管
1.厂生产部负责保管和供应全厂设备的图纸。
2.维修车间负责保管复制和供应全厂设备备品配件的图纸。
3.设备迁移,调拨时,其档案 均应随设备调出,设备报废后档案致于厂生产部存查。
4.基础建设、技术措施、安全措施项目的设备投产后,其竣工图纸交 厂生产部保管。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证、屏蔽工程、试验记录等技术文件由维修车间或设备所在车间保管。
10.设备管理制度 篇十
一、各类电教资料一律用于教学,不得外借。
二、各类电教资料必须严格履行借还手续,借出的资料按期收回。
三、资料分类分科存放,并保持清洁、干燥。
四、教师备课,上课需要的电教资料可找管理员先查看资料目录,找到相应资料后,若需借走,必须登记,履行借还手续。用完后及时归还,以利统一保管和使用。
五、电子备课室设备由于管理人员失职造成损坏或丢失,价值在1000元以下者,100%予以赔偿,价值在1000元以上者,根据情况,由学校研究处理。
六、班级所配置的电教设备每学期开学初放,期末收回,由电教室统一保管,对完好率100%的班,给予班级一定数额的奖励,若因保管不善,造成设备的完好率低于95%以下的班级,损坏部分应予100%的赔偿;发生遗失或被盗,也应予100%赔偿。
11.设备安装工程管理制度 篇十一
关键词:房建工程;设备安装;管理要点
随着我国大型工业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所涉及的设备品种多、数量大、技术含量高,具有跨学科、跨行业的特点。一般工业建设项目,其设备工程投资通常占项目总投资的50%左右,工业技术改造项目的设备投资比例更高,可达70%以上。特别是在以后的清洁能源建设中设备制造和投资将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而设备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也将越来越重要。
在房屋建设工程方面,随着建筑工程的增加,以及科技带来的工程内设备的不断增多,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市场前景将越来越广阔。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的管理与监督,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市场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设备安装过程的管理,保障工程设备安装质量,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点。
一 设备安装施工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进现场必须通过双人复核来检查进料质量,并通过材料现场检查、与设计图纸标注材料是否一致。例如:在进行供排水设备安装施工中的材料管理,首先在管材进场时要检查管材管径是否与标注管径一直,其次根据图纸对管材材质的要求检查管材材质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最后核对进场物料数量。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检查,来保障供排水设备安装的质量。另外对于工程设备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辅料,也必须加强监管。例如:中央空调工程安装过程中使用的密封胶,必须采用合格厂家出场的产品,避免假货的进入。材料管理员要时刻注意,进场物料的保质期、厂家等。通过主要材料与辅助用材料双重监管,保障工程施工使用材料符合要求,为建筑工程设备安装质量提供基础的保障。
二 设备安装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首先,施工阶段的技术质量管理。设备安装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各项技术质量交底目前通过检查仍然是工程质量的薄弱环节,主要问题是与“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脱节,与实际现场施工项目脱节,起不到真正指导施工作用。内容空洞,仍然大量抄自国家标准、设计说明和地方工艺标准,没有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但仍然顺利通过各级审批和监理的认可。有相当工程是同一专业系统只是不同部位分包,分包单位各编各的施工方案,互不交底,相互矛盾,同一个工程没有统一质量控制管理。有的施工方案甚至不能称为“方案”,就是“原则指示”,没有具体的质量、技术成品保护措施,没有施工进度计划,缺少认真审查,也无法执行贯彻。这种现象年年讲,但改进不大,原因主要是“质保体系”不健全,有的施工项目甚至没有真正的专业管理人员,个别监理人员又是从设计院退休或其他非施工单位转业的人员,缺少实际施工管理经验,所以不能真正起到把关、控制质量管理的作用。其次,多数施工企业操作人员很少有经过专业培训上岗的工人,真正的暖卫及通风空调技工很少,高级技工几乎没有。一方面是施工中使用的大多数是农民工,所以操作质量难以有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多数施工企业缺少企业工艺标准,常使用着老旧工艺标准,而这些老旧标准有相当部分内容已不适用。尤其目前推广应用的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方面,老的工艺标准没有这些内容。
三 设备安装过程的安全管理
怎样在提高工程质量及减少工期的同时,增加安全保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是现阶段建筑工程设备安装企业的又一重要问题。首先,就是要增加施工现场安全装置,经常检查施工现场的“四口”、“五邻边”等地区的防护装置,减少因流动性大、人员繁杂及建设施工单位的问题造成的无防护或缺少、意识的现象。虽随时检查增补,做到防护严密。其次,要增加施工中器材的机械性强度试验和电器绝缘检验,对于使用的保险绳、吊篮架等要定期进行强度测试,避免出现由于缺少检查和强度试验造成人员伤亡。因为监理人员工作特殊性,监理工作的是否到位也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安全。增加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使监理人员在注重工程质量的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提出要求。例如在脚手架搭建过程中监理人员熟知脚手架的搭设要求,对其提出要求必将增加脚手架安全性,从而提高人员的安全性。
四 结束语
最后,值得提出的是,建筑中机电设备技术安装工程是一个多工种、多工序、多系统的复杂生产过程,它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给与足够的重视,本着安全、优质、美观的原则,严格按照施工规章,并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变通,确保机电设备施工的质量与美观,并尽可能的减小机电设备的噪音和震动。
参考文献
[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Z],国务院第279号令.2001.
[2] 康明,工程设备定量控制的实践与认识[J],建设监理,2001,(4):39-41.
[3] 陈泽灵,建筑机电安装施工质量技术[J],质量论坛,2008,(7).
[4] 莫伸杰,建筑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07,(19).
【设备安装工程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设备安装工程实习日志11-08
第一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08-22
设备安装质量检查07-16
建筑设备安装技术08-09
系统设备购销安装合同10-13
压力管道安装管理制度11-07
设备安装技术服务07-04
设备安装合同模板表格08-05
榨油设备安装施工方案09-29
仪器设备安装验收报告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