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学院预防医学就业前景(精选8篇)
1.内蒙古医学院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篇一
内蒙古医学院“五五”普法中期检查自查报告
在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活动中,我院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治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根据普法工作安排,以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进程为中心,密切联系学院实际,紧紧围绕学院“五五“普法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坚持抓重点、抓落实,全方位、多层次地把五五普法工作向纵深处发展,为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协调、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学院被教育部评为2007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和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现将2006—2007年的工作自查如下: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
1、着力注重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
“五五”普法教育工作一启动,学院就充分认识到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学院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成立了学院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具体负责,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建立了以党员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特别是法律知识和政治课程的教师)为骨干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深入开展了普法宣传教育;并及时制定了学院“五五”普法教育规划,按步骤、有条理地把“五五”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2、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广度。
学院通过校园网络(设立普法教育专栏)、讲座、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形成全方位法制宣传教育格局,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有力地提高了全院师生对“五五”普法重要性的认识,也增强了普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普法宣传从校内走向社会,组织学生向市民进行普法宣传,在积极带动社会普法宣传的同时,不断巩固师生的普法意识,增强普法教育的实效性。如参加了“弘扬宪法精神”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宣讲法律知识,把普法教育引向深入。
二、不断学习,明确重点,实现“五五”普法整体推进
1、不断学习《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广大教职员工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领导干部普法教育学习做好表率。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后,学院党委着力把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落实到日常学习中去,特别是对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使领导干部们在吃透相关法律精神的基础上更好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学院党委按照“五五”普法教育规划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和工作重点,不断加大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工作力度。以全国“五五”普法教材为基本内容,结合学院专业特点,进行法律法规学习,采取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学习法制理论与学习法律条文相结合的方法,继续坚持和完善学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律考试制度,增强领导干部学法的效果。先后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
教职员工普法教育学习明确职责。组织教职工重新学习了《教师法》《教育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法律知识竞赛。同时对全院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廉政知识竞赛。通过学习竞赛后,教职工遵纪守法、依法施教、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了,也更明确了自己的义务、责任。自“五五”普法以来,教职工中没有发生一起违法案件,大家更增强了教好书育好人、做好示范表率的信心和决心。学校每年在新职工岗前培训中都进行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教育,增强了新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加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力度,增强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立足课堂,让法制教育进头脑。学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让法制宣传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做到了法制教育“四落实”(即教学有计划有内容,课时有保证,有专兼职授课教师队伍),通过《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卫生法学》等课程以及其他各学科教育内容,将法制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让学生法制观念和意识逐步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成熟健康的心理。团委还利用班团会,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效果较好。
按照实际,让法制教育分层次。学院针对学生年龄实际和个性特征,在法制宣传教育上非常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比如学生通过班级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测试相结合,每一届新生重点学习《内蒙古医学院学生手册》,通过测试,让手册中《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知识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集中组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积极努力学习打下扎实的法律基础。
加强合作,形成法制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形成法制教育合力,对促进学生法律意识和行为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学院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用浓厚的法制宣传教育氛围和开展院内多种活动来切实加强学生法制学习,用积极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学校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年级主任)、学生干部在普法中的作用。
三、拓宽渠道,丰富活动,提高“五五”普法教育效果
1、加强制度化建设,为普法教育夯实基础。
学院党委首先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普法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并落实了党委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每学期院党委中心组和各党总支中心组都定期组织法律知识专题学习。学院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总结经验得失,研究部署以后普法工作,及时调整普法内容,特别是一些新的法律 法规颁布以及重要的法律修正后,能及进订购学习材料,组织学习,使普法内容适应新的形势,为保证法律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我院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划拨普法教育和法制工作专项经费,提供经费保障,用于订购、印刷普法宣传材料、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培训法律骨干,加强法制工作的硬件建设。
学院组织中层干部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了解和掌握《宪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执业医师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熟悉与本职工作有关的部门法律法规,在学法、用法和守法、护法中发挥表率作用。要求教学科研人员要重点掌握《高等教育法》《教师法》以及《著作权法》《专利法》等教育与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严格依法从教,自觉遵纪守法,成为学生的榜样。学院每年自行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法律知识考试,效果良好。
2、请进来,走出去,以丰富的活动实践着普法的承诺。
每年开学初,都对入学新生进行“法与人生”的法制教育讲座,由学院相关部门领导主讲,以知法守法为主要内容,联系社会生活,结合大量的案例,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在大量生动案例中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保卫处邀请交警大队走进校园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交通事故图片展、观看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影片、道路交通事故警示录等形式给广大同学上了生动的一课,使“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帮助广大同学牢固树立了道路交通安全人人有责、警钟长鸣的安全观念;团委举办的“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建文明和谐校园”主题教育,促使学生能更刻苦勤奋地学习,充分意识到只有遵纪守法,关爱他人,认真学习,才无愧“新时代大学生”的称号;学生还走上街头,参加 “弘扬宪法精神”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市民诠释着法律知识和内涵。
3、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院内活动,让普法教育深入人心。
1)聘请了内蒙古医学院法律顾问,为学院党委和行政的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确保各项决策都有法律的保障和依据。学院依照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建立依法治校规范性、指导性文件以及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基本上作到了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没有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真正作到依法治校。
2)以法制宣传日为契机,扎实做好普法宣传的各项教育活动。首先是在全校师生中大张旗鼓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其次是继续开展送法下乡和为市民进行法律知识咨询宣讲活动。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制讲座等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
3)开展“绿色环保”等专题宣传活动,引导师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观点。
4)以“安全教育”活动为出发点,组织广大学生学习《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知识》。加强大学生的纪律安全教育,以抓防交通事故、防饮食中毒、防盗、防火等为常年重点,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2007年,学院组织的法律法规学习和竞赛的活动在所有教职工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人参与,认真学习,用开卷笔试的形式深入学习了这些法律法规,并运用于自己的实践,为学院依法治教打下扎实的基础;团委、学生会精心开展各类活动切合学生实际,从生活点滴中让他们增强法律意识,如“绿色网络我先行”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网络道德、维护网络安全,加强网络法制意识;消防安全影片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提高他们自救的能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的发放也让师生知法、懂法,从而守法,用法。
4、建立激励监督机制,将普法工作纳入目标考核。
我校将普法工作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把普法学习和依法治理情况列入学校工作考核目标和领导干部聘任、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认真进行评议。每年评选一批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树立典型,使普法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四、健全民主机制,继续推行院务公开,促使学院各项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学院一直利用橱窗、校园网络等宣传阵地严格执行院务公开,推进党务公开,严肃财经纪律,杜绝乱收费现象。两年来,就院务工作、招生信息、收费标准、物品采购、考核评优等方面,做到及时公开,严格按职能程序办事。以“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师生”为重点,自觉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树立诚信廉洁的服务意识,做到规范化、科学化、透明化、具体化,充分发挥教代会和职代会的职能,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定期招开教代会常设委员会议,讨论学校的重大决策,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重大事项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议事、决策和监督程序,实行校务公开,有效调动了广大师生“知校情、议校事、监校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依法治校、民主治校规范化、制度化。
回首“五五“普法教育前二年,我院普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各单位普法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单位重视不够,人员、措施、活动不到位;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法制教育效果评估、机制建设等带有规律性的研究和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展望“五五”普法教育后三年,党的十七大对普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按照十七大关于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会上提出的“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要求,继续认真组织实施学院“五五”普法教育规划,围绕学院党委中心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安排好我院的普法教育工作,发挥好普法教育工作在提高师生员工法律素质、调节各种矛盾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建设和谐内医做出新的贡献。内蒙古医学院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2.内蒙古医学院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篇二
关键词:综合心理干预,SCL-90量表,医学生,内蒙古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类大学陆续开展各种活动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探讨综合心理干预模式对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以便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笔者进行了为期18周的综合心理干预调查研究,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整群抽取内蒙古某高校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175人为调查对象,其中汉族158人,蒙古族17人;男生92人,女生83人;平均年龄(22±1.98)岁。学生民族、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进行测评[1],包含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任一因子超过3分考虑为阳性,即视为有心理问题发生。
1.3综合心理干预
在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前对调查对象进行第一次测评,作为前测数据。综合心理干预包括:(1)医学心理学知识讲授:该校医学心理学课程为专业必修课,理论课采用案例式及启发式教学;实验课和学生一起观看心理影片,并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指导学生应用心理软件进行人格测验,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和学生一起进行放松训练,使大家体会充分放松时的身体感受。(2)团体咨询:把前测数据中SCL-90量表某一因子分≥3分的学生筛选出来,然后进行分组,14~16人左右为一组,每组安排6个单元的团体咨询活动,每周1次,每次活动时间约为2个小时。心理干预后再对调查对象进行第二次测评,作为后测数据。全部测试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2.1综合心理干预前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心理问题检出率
干预前,被调查的医学生SCL-90量表中9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常模(P<0.01或P<0.05)。175名医学生中,有41人筛查为阳性,SCL-90量表因子分≥3分的检出率在0.57%~5.14%之间,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3.43%,尤其是人际敏感、焦虑、强迫、敌对因子阳性检出率高。具体见表1。
2.2综合心理干预前后医学生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综合心理干预后,175名医学生SCL-90量表中的9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或P<0.05)。
2.3综合心理干预后医学生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见表3)
干预后,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或P<0.05);干预后,强迫、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和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偏执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5)。
3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前,内蒙古某高校医学生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P<0.01或P<0.05),SCL-90量表因子分≥3分的人数为41人,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3.43%,这与文献报道是一致的[2,3,4]。这些心理卫生问题虽未达到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和特定的生活学习环境有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生理日渐成熟,而心理尚处于易波动时期,容易出现失衡。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一些医学心理学知识,掌握和了解基本的心理保健及心理卫生知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医学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医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正确面对挫折,善于调控情绪,了解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改善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认识自我、发掘自我潜能、调节和控制情绪、改善精神状态、建立自信心等心理素质。
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由对团体的信任感扩大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及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由于团体咨询的独特之处和积极效果,在国外及我国的港台地区已得到广泛发展,应用于学校、企业、医院、社区、司法等各个领域。
本研究采用综合心理干预模式,对调查对象开展医学心理学教学,同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采用团体咨询形式进行干预。调查结果显示,综合心理干预后,医学生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综合心理干预前(P<0.01或P<0.05);除强迫、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干预后剩余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或P<0.05),强迫、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和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偏执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5),表明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202-204.
[2]宋丽娟,唐平,杨贵英,等.四川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6):732-734.
[3]程虹,毕存箭,安尼瓦尔·吾斯曼,等.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256-257,260.
[4]冯文静,苗春霞.徐州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81-1382.
3.内蒙古医学院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篇三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 双语教学 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004-01
2001年教育部出台的教高[2001]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事实上,语言教学在中国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例如: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门诺派教会(即美中教育交流协会的前身)开始派遣外国教师到中国,同时邀请中国外语教师到北美一些大学交流学习,在过去30年,这一方式已极大地改变和促进了中西方知识和文化的交流。
1 开展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研究免疫反应规律性的科学,包括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随着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基础免疫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0世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它的褒奖达18次之多,获奖科学家达29位。近几十年来,医学免疫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和边缘学科。与微生物学、传染病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成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无可替代的桥梁学科。可见,医学免疫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免疫学作为一门古老又崭新的学科,发展日新月异,而我们的中文教科书和文献由于翻译和出版等原因具有明显滞后性,加之全球一体化和医学领域交流的频繁[1],医学英语作为交流的前提和工具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只有掌握医学专业英语,学生才可以跃过这个时间和地域的“鸿沟”。另外,由于省略了翻译这一中间步骤,也避免了由于翻译不当造成的误解,使学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原作者的意图和想法,为学生以后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2 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的实践情况
我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一直致力于开展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在免疫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英文课件,中英文讲授的双语教学形式,但是存在很多问题:中国的教育体制注定了当高中生踏入大学校门时,他们的英语词汇构成几乎全为公共英语,而且水平参差不齐,一个教室往往有百余人,大锅饭的教学完全没有办法进行师生互动;教师资源储备不够丰富;没有合适的双语教材等。这些问题也是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所共同面对的难题。因此,虽然双语教学的开展已十余年,但一直进展缓慢。
3 提高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3.1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校已持续几年招收医学专业的外国留学生,他们多来自巴基斯坦、加纳、尼泊尔等亚非国家,英语是他们和中国学生交流时的通用语言,他们同时也在学习汉语,如果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中外学生在医学专业课学习上的沟通、交流,必定会事半功倍;除此之外,中国医学生也可以互帮互助,以宿舍、班级等为单位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观看医学类美剧Greys Anatomy(实习医生格雷)、house(豪斯医生)等,既能吸引学生兴趣,又能学到医学专业英语词汇和临床知识;还可以通过查找资料,阅读英文专业文献,撰写专业综述等方式,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这样不只有助于掌握某一科目医学专业英语,而是所有的科目都会涉及。
医学院校从大一开始就设有公共英语课程,高年级阶段还开设了专业英语,但一般是作为选修课,应该将其纳入正常教学及学生考核的部分内容,这样才能与医学专业课上的专业英语学习相呼应,使学生沉浸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将来进入临床见习、实习,在进行查房、病例讨论及解答问题时对疾病名称、主要症状、体征及检查、治疗手段及预后等要鼓励他们尽量用专业英语术语表达,一方面通过反复接触有利于牢固掌握;另一方面可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坚持下去会慢慢形成用英语术语思考的习惯。最终使英语成为他们学习医学免疫学及其它医学学科的有利工具,成功跨越这一“鸿沟”。
3.2 培养和留住优秀的双语教师
多年来,中国的医学高校自己也培养了一大批英文较好的师资力量,这些人英语口语及专业词汇都达到了成为双语教师的标准[2],但由于中国高校体制上的很多缺陷,这些人才在国内得不到好的发展,所以大多数都已出国或滞留国外;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医学专业教师多数外语基础较好,但缺乏专业系统的双语培训,学校又不重视培养[3],导致许多高校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匮乏。因此,只有意识到教师问题是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出国,专门为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服务, 同时努力将学校自身建设好,学校硬件软件各方面越完善,教师才能安心待在工作岗位上,才能把全部心思花在教学上,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3 针对不同专业、层次学生选用和编写适合的英文版教材
双语教师的任务不只是课堂上40min的讲解,还包括课下编写适合医学生使用的双语教材或英文版教材,学生只靠记忆中文版教材附录中的专业英语术语及课堂上的零散词汇不能形成完整的学习体系,当然更无法有效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可选择适合学生的英文版教材、参考书及其他课外材料,外文教材可直接引进国外版,但外文教材一般比国内普通中文教材价格昂贵得多,学生每人一本的话经济负担会很重[4],这就需要我们的双语教师自己编写适合自己学校学生的外文教材,且难度及深度要适宜。还可采用多种外文教学材料,有利于与专业词汇的反复接触,使学生牢固而正确掌握,成为以后查阅文献及写作的基础。
4 结语
西医即西方医学,因此,想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就要先过语言这一关,同时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病例资源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积累多于西方,也有利于对外交流,互通有无。进行双语教学不仅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帮助巨大,也可以促进公共英语的学习,使我国医疗技术水平能够赶上并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医学教育才能孕育出走向世界的人才。
能够直接听懂外国专家及教师的讲座或讲课,及时进行学术交流,读懂英文教材和刊物,用英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书写实验报告、临床病历,撰写学术论文,初步翻译本专业的最新英文刊物等已逐渐成为对医学生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开展双语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符清明,高劲松,吴海军,等.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26(2):77-79.
[2]柏树令.双语教学问题的浅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78-79.
[3]孟晓慧.大学双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6:79-80.
[4]孙飞龙.微生物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1037-1039.
4.内蒙古医学院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篇四
医学影像学:本科(学制5年)
医学影像技术:专科(学制3年)
专业要求与毕业去向:掌握医学成像理论、医学设备原理,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具有对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安装、检修、放射治疗与影像诊断能力;具有对医学影像质量评价、质量保证与放射线管理的能力。本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可在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医学院校从事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
本页讲述了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用人企业招聘需要的要求、就业后的工资待遇、医学影像学专业在哪些城市比较吃香以及同类专业还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工资待遇
截止到 12月24日,37812位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3687 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304元,0-2年工资4091元,以上工资5091元,3-5年工资5026元,8-10年工资8999元。
就业方向
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的工作
就业岗位
b超医生、软件实施工程师、b超医师、放射科医生、放射科医师、临床医学 临床药学 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应往届毕业生、售前工程师、健管中心医生 顾问 技师、彩超医生、放射科技师、物理师、超声科等。
城市就业指数
医学影像学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常州。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51个]、广州[22个]、上海[17个]、成都[16个]、沈阳[13个]、杭州[12个]、深圳[12个]、昆明[11个]、嘉兴[10个]、南京[9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常州[12499元]、九江[8999元]、德阳[6999元]、唐山[6500元]、岳阳[5499元]、南京[5447元]、大连[5000元]、广州[4993元]、成都[4875元]、太原[4750元]、北京[4512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医学影像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医学类中的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其中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共17个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在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中排名第12,在整个医学大类中排名第21位。
在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临床医学,精神医学,医学技术,营养学,医学检验,卫生检验,预防医学,医学实验学,听力学等。
5.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篇五
预防医学专业介绍
专业概述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的基本训练,具有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与职业病、改善人群环境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的基本本事。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必须实践本事、创新本事和发展潜力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防疫工作的基本本事;掌握对人群劳动、生活、学习、环境和食品进行卫生监督的基本本事;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基本本事;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熟悉健康教育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必须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本事。
本科毕业时,如贴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主要课程: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卫生化学、毒理学、诊断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伦理学等。
预防医学专业就业方向
6.医学博士就业前景 篇六
一、工作。有过找工作经历的XDJM们应该能感受到,现在大医院的门槛比较高。省一级的医院一般都非博士不收,我们这些小硕只能望门兴叹!同时很多地方的大学附属医院在众多博士中通常都会内定自己的弟子,很多名校的优博们充当陪考都是常事。地级市的一些三甲医院还是很欢迎广大小硕们的,给出的条件都还不错,只是似乎大都不入小硕的法眼。于是继续读博成了很多人的选择。据统计,往届有近一半硕士考博,很夸张的比例,其危害暂且不说。举两个例子吧!两个师姐,一个今年32岁,Phd毕业一年,临床工作1年,结婚2年,未孕,目前担任住院总,月薪4k;另一个38岁,留日博士,升主治1年,未孕,结婚5年余,月薪4-6k。另一个熟人姐姐37岁,高中毕业,结婚10余年,经商10余年,孩子10余岁,月薪40-50k。完全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如果让大家选,我相信大部分会不约而同的选择后者。当然也有人会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女强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富有。但能读到博士的同学一定在高智商、高能力者的行列,何以人生会如此失败??!!或许我的用词比较激烈,但如果站到一个社会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生真的非常非常的失败!!!没有家庭,没有事业,更没有钱,读书改变命运啊!!!当然可以用我们所谓的职业信仰或者科研信仰来弥补这些物质的不满足,可是穷困的人是没有条件去谈科研的,我们毕竟都是社会人,在这种长期煎熬的过程中大部分都会选择退却,坚持到最后也只是少数人。“科研就是富人玩的智力游戏”,我对这句某个USA教授的言论一直很赞同。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阶段已经过去了,高考的确能改变命运,但作为精英教育的博士是不行的。试想3-5年后,当大批博士毕业时,他们的路又在何方,恐怕下到地方三甲的可能性很大吧!到时硕士呢,那就地方县医院吧!做了几年科研训练的博士下到地方三甲应该会很不适应,内科系统好些,但是外科系统的学生就吃亏了,擅长的科研人家不一定需要,需要的临床技能又不怎么会,找人学估计都困难。所以必然会苦b几年。
二、科研。研而优则仕?仕而优则研?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问问为什么科研。为了科学和信仰的人估计能占到5%以下吧,反正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人无非是利用这么一个跳板为自己谋取一定的资本和利益,即就是说科研的动机本就不纯。学而优则仕变为了研而优则仕了,相信很多人都这么想,总是把科研等同于未来的职称和晋升。但是实际上我们所见到的所谓科研的强者似乎都是担任行政领导之后才发挥自己科研热情的。在成为行政领导之前,也没听说某某知名教授就发表了多少牛paper。其实道理很简单,行政权力就意味着资源,说白了就是哪怕领导对科研一窍不通,但他可以招聘到擅长科研的诸多海归博士后为他创造科研,包装自己的科研实力,于是乎一个个科研大佬就诞生了。造成的假象既是只有科研好了才能升上去。然后一批批的博士、烈士们前赴后继为大佬卖命。不过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刚进来的一个小辈,你有天大本事又能怎样,没有资源总是得听命于人。可是大家得注意一件事情,中国任何官场都是要混的,这个“混”字确实是太有含义了,混得好才能走得快,但干得好不等于混得好。医生想要升官也得混,可是恰是这个“混”字是广大博士、烈士的软肋,大家多年读书的心思都用到学业上了,于人情世故、溜须拍马一窍不通,于是乎也就只能做做大佬手中的棋子、任人摆布了。当然这其中也必有德才兼备的人,应该就是厉害角色了,可是大部分想要通过科研改变命运的人估计要失望了。很多博士、甚至博士后应该就是名符其实的书呆子吧!我所知道的某附属医院一个医生,主持国科金3项,第一作者SCI大概20多篇,40多岁了还是主治,悲剧啊!中国这地方都是向上看,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加之这几年博士扩招的厉害,贬值的更厉害,将来不得不下到地方医院的时候,除了会写点文章别的都不会,估计得有人自杀了吧!尤其女孩,落到事业家庭皆无的境地,估计又会多一出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
三、未来。很多同学对于上博士总抱有一个希望,即就是将来找工作的起点高一点,以后能才有机会升到副高、正高,才会轻松些。暂且不说这个想法能否实现,先类比另一个说法,某家长说“孩子小时候上不了好幼儿园就上不了好小学,未来也就没有好中学和好大学,将来一辈子就完了,所以现在一定得上最好的幼儿园,花再多钱都值得”,我只想说“你死心眼啊,你***钱多了没地发泄啊!”与此类似,人生发展的路很长啊,升副高至少是以后的事情了吧,在现在这个普遍高学历的时代,那种直升飞机式的上升会越来越少了,熬不到可能真就不行。况且现在很多医院要求规范化培训,很多医院硕士博士一刀切,30岁的博士规培5年才能升主治,副高最快也得到40了,对于目前的大多数人而言,那都是以后的事了。因此,很多人把对未来的期许压在了读博上,估计又会有很多人要失望了,工作了“混”得好不好,会不会“混”还说不好呢!还有一类人,既是对就业后的现状很不满,觉得没有发展前途,于是想通过考博提升自己,但实际上现在招收的博士大都是PhD,读上几年对临床帮助有限,倘若能在这几年去一些大医院进修,可能对于改变现状更有帮助吧!很多时候,直面困难才是正确的心态,通过上学逃避现实的人是懦弱的,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即使有了博士学位前途也不见得就光明吧!
四、现实。分析了这么多,未来3-5年的趋势可能是大批博士进地方三甲,硕士进县级二甲,实际上这已经在当下的北上广和山东、浙江、江苏等地实现了。对于大部分没有信心在读博过程中拼杀出来的XDJM来说,现在去一些地方三甲工作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这样一来工作、家庭都不会耽误,否则等博士毕业被逼到这种地方,估计会很痛苦。这既是国家的损失,更是个人的损失。当然如果能力超群,将来拼下来肯定能胜出那自然读博是个好选择。否则这么拼下来,医学生就业的环境只会被大家自己搞差,大家都去拼学历,博士完了还有博士后呢,是不是到时候又得去USA拼个博后啊!最后,人生的道路很长,工作不等于事业,事业不等于生活,生活也不代表全部。除了工作,我们还有家庭、父母、妻儿和朋友,我也需要有自己工作以外的空间和自由。一味盲目地追求我们所谓的事业到头来估计还是害了自己,尤其是想借读博逃避工作和现实的人,最后必然悲剧临头。所以,综合考量,理智读博才是上上之策。
最近一个月一直在思考考博与就业两方面到底会给我带来什么影响?
我觉得这不管对谁来说,其实是个赌博,让我来一一列举一下: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呵呵,可见读博士可以读到改变一个人社会属性的如此境地。且不说女博士,就哪怕是我实在挣扎着读了博士毕业也快30了,还赚不到钱,买不了首付,在女性眼中还真有点不像个男人了……
读博的难处:
首先博士的培养要求与硕士大大不同,博士要有优秀的科研能力和文献查阅能力,在自己所研究的某一领域具有超越的眼光和idea,并且这项研究成果至少是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为这一领域的科研起到明显的促进。一般来说,国内的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基本不足以作为博士的研究参考,博士必须在茫茫外文文献中求索自己所需,而硕士基本是做验证性试验,国内核心期刊可以作为实验的依据和参考,甚至是模仿制造。过来博士说:“硕士一般需要阅读50篇外文,100篇国内期刊,而博士至少需要阅读500篇外文方可有机会找到研究领域的突破点”。这对于时间短短的博士生来说,仅仅是查文献一项就耗费无数时间,再就是实验,博士一般都需要建立实验模型,好运的话,半年可以成功,运气不好至少一年,不要说有没有现成的实验模型,即使是仿制,亦非易事,三者,博士课题如果单独由博士一人完成,那简直是去承包一个月建好长城的项目,所以,找硕士师弟帮忙已经是常规做法,但是师弟们能不能帮得上,看博士的运气了。
第二点就是除了科研以外的临床能力培养,当然,博士课题所需要的完成时间不可能比硕士课题短,我身边很多同学一般都要经过小到半年,长到一年甚至一年半的实验包括论文写作。对博士而言,这个时间绝对不会短于一年,并且我相信大多是在两年左右。再除去在校学习理论时间,剩下来的不到小半年可以用于临床培养,能够提高多少临床能力呢?对一个中国的临床医师来说,临床能力是立足的根本,专长于做科研的话更适于去研究所实验室。当然不可否认博士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并且研究出了成果,但是成果能否转化为临床应用?需要10年?吗?医院不会理你这些的,更何况这个“成果”就一定不含水分?科研可以造一点点假甚至可以视而不见,临床可不行。
第三点是博士待遇,众所周知,中国的博士生比较穷,这不怪他们,主要是高校对教育的投资,以及各院校的教育制度所造成的,好心的老板可能会资助一下,但是如果是老板不资助呢?一般来说,博士每个月的补贴7788加起来不过3.400块钱,吃饭都成问题,更别提结了婚的博士生。和同龄人比起来,他们可以“骄傲”于博士头衔,可以说自己有怎么样的科研能力,但是一旦老同学聚会,往往不由博士埋单,这没办法,别的同学工作赚钱了。当然,有人会说等博士毕业赚钱绝对多,呵呵,医院是事业单位不是公司,在升职称领薪水方面只和权力职务挂钩,博士、硕士、学士基本上可以说都是从一个起跑线出发,工作三年的硕士拿钱绝对比新毕业博士多,工作五年的硕士也不会比毕业2年的博士少,早日获得科室的认可才是工作顺利,生活轻松的保险绳。
第四点是博士的就业,大多数人不可能是执着于科研出成果而来读博士的,人活着最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吃饱穿暖全家小康了才有可能想着发展,“生存高于发展”是铁定律。基本可以肯定博士们都是希望以后能进入一家收入颇丰的大医院,但是随着用人岗位的逐渐短缺,每年新增失业人员的积累,三年之后的形势没有谁可以看得清楚。早在03~就开始有“三年之后硕小于本”的说法,不知道“三年之后博小于硕甚至小于本”的情况会不会出现。此外,博士们既然具有了优秀的科研能力和一般般的临床能力,小医院又不屑去,那就要么选择研究所和实验室去做自己擅长的科研,要么就去挤大医院和工作5~7年的学士硕士拼临床,哪个相对容易立足?应该说,学历越高,就业面不是相对越宽而是越窄了,就好比说,在广西读博士出来,估计就只有医科大和区医院,最多加上柳工柳人入得法眼了,但是进去以后的竞争,那个一个惨~……
读博士既然那么不好,为什么还是有不少人读呢?对我来说难道我就绝对不会读博士了????
读博士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首先,博士教育至少目前来说还不算普及教育,仍然称得上精英教育,而且是高端精英,一个成功的博士毕业后,对目前很多的研究和成果都可以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思考问题的角度明显和本科生硕士生不一样。假如有开阔的眼界和良好的人缘基础,对今后领导医院的部分基础-临床研究相当有用!而且有的医院和国外其他大学医院有科研协助项目,博士可以发挥自己的科研基础和研究深度写出很多核心论文甚至是发表到SCI,这是硕士们无法比肩的一个优势。
其次,国家需要博士,只是国家还没怎么想好给博士什么政策,目前医院自己制定了博士政策,如果不强求大医院,一般的市级三甲还是很舍得给博士下料的,房子不会很小,安家费不会很少,课题经费不会很多但是至少有几万,如果有配偶的话工作也好帮助解决,但有个前提,作为人才引进的博士基本是科室的领导人物,应届博士毕业想捞这些好处是难于上青天的。另外是随着社会发展,目前这些甜头萎缩的趋势日渐明显,医科大已经不再给博士房子了,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沿海以及北方大城市,博士早已开始把目光投向三甲以外的医院~
最后,毕竟博士是人生的最高学历了,硕士不上不下的,学士又离得太远。对于有心探索科学知识这条路的话,读博不仅仅是机会,更意味着读博将踏上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艰苦的心理锻炼和意志力考验,与同学们相比的囊中羞涩,甚至还有的人要面对家里人的不理解。能够从艰苦的环境里读博出来,整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会有多多少少的变化,性格和意志也会变得更坚强。至少对塑造自身来说是很好的人生经历。
所以,我觉得读博士一种赌博,赌什么只有身置其中才能慢慢体味。但是我认为,一个不够合格的博士文凭不会给自己就业和择业增添任何砝码。一家盲目引进博士或者为了拒绝小硕就搬出“我们只要博士”姿态的医院也不够成熟,至少这不是从综合实力上来考量人才择优录用。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研和临床综合实力的一杆标杆,早就放弃了盲目引博的做法,但却保留录用优秀的应届本科生,我想这个做法值得全国学习。
综合来说:
1,家里有钱或者很有关系,能读博就读吧,实现人生理想。
2,工作过,并且有原单位做垫底保障的,可以读,为今后升职,加强专业领域的领导能力,开展对外合作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3,真的想做科研做实验出成果,远离医患纠纷风险,以后意愿去研究所就业的,强烈推荐读博!
4,硕士毕业实在找不到满意单位的(那种每个月800-1000又没有劳务费和其他东西的地方就不要去了~),读博算得上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争取三年后创造更好机会就业。
5,如果有好工作待选比如较好的三甲,但也有考博上线了,就要看什么学校,假如是北医大,上一医,上二医这种级别,还是去读吧,那么猛的学校和导师,合格读出来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抢手型精英。
7.内蒙古医学院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篇七
关键词:法医学,招生,就业,教育,择业
近年来,一系列反映法医工作者影视节目的热播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法医”热,使得不少有志学子将法医学作为将来的奋斗目标和事业方向,更有不少家长认为法医行业就业有保障,工作稳定,收入也高,结果相当多的高中毕业生纷纷选择报考法医学本科专业。那么我国法医学专业就业前景究竟如何?本文试从目前我国法医学高等教育的现状及从业情况方面来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浅见。
1 法医学教育现状
1.1 我国独特的现代法医学专业教育模式
宋代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标志了我国古代法医学在世界的领先地位,然而由于传统儒家文化和鬼神世界观的影响,我国的法医学发展长期停滞不前,而西方世界经过文艺复兴及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后,在近代时已经远远超过中国。我国现代法医学直至1913年民国政府发布《解剖规则》时才正式宣告形成,较西方晚了上百年。
法医学发展至今,形成多个分支学科,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及毒理学、法医人类学、法医齿科学等。社会上普遍认为法医学就是“解剖尸体”,实际上它并不等同于解剖学或病理学,法医工作者主要解决涉及与人身伤、病、残及其他生理病理状况等有关的医学问题,从而提供相关的线索或法律证据等,后二者主要是研究人体结构或发现人体组织的病变而为治疗提供依据。由于不同的国家司法体制存在差异,故在提到“法医”时所指的工作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美国的法医是法医病理学工作者,主要解决与法律相关的涉及死亡的案件,明确死因、死亡时间和方式等;而中国的法医则更像一个“杂家”,从现场勘查照相到检查伤者,从检验血痕到化验毒物,从解剖尸体到检查骨骸,几乎无所不为。工作内容的差异源于截然不同的培养模式,仍以美国为例,从事法医学工作者首先需经过4年的理工科大学学习,再接受4年医学院的教育,毕业后首先取得病理医师资格,才能取得法医病理医师资格,病理医师资格的取得须通过进修病理解剖学或临床病理学(3年)或二者兼修(4年),考试合格者可得到一资格证书 (Primary certification),具备这一条件再进修法医病理学(1年),通过考试才能获得法医病理医师资格。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的法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时间就要短得多,高中毕业后进入医科大学的法医学专业,进行5年的本科学习就可以了。
新中国的法医学工作者的培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和两种模式:第一阶段是法医高级师资人才及司法系统法医工作者的培养。1951-1956年间,卫生部分别委托南京大学医学院、沈阳医学院,由法医学家林几(中国现代法医学奠基人)及陈东启等主持开办第一、二届全国法医学高师班,为各高等医学院校开设法医必修课培养了法医高级师资人才。1952-1956年上海法医研究所先后办班三期,培养法医300多名,分配至全国各地公、检、法系统。文革期间我国的法医学事业处于停顿阶段。第二阶段是法医学本科专业确立,这在世界上首创了招收法医学专业学生的法医学教育模式。1983年,教育部联合公、检、法、司、卫等部门在太原晋祠召开“全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座谈会”,形成了《关于加强我国高等法医学教育的初步意见》,确定中山、华西、西安、上海、 沈阳、同济六所部属医学院设立法医学专业,招收法医学专业学生。两种模式:一是直接录取高考学生为法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用人单位工作,二是从临床医学毕业生或已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中抽调,进行短期进修学习后(甚至没有进行任何系统的法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就直接从事法医学工作。
1.2 我国法医学本科专业招生大幅增加
目前国家开设法医学类法医学本科专业的院校由最早的6所增加到10所,即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复旦大学,皖南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学制为5年(最初几届为6年)。上述各高校于1985年以后陆续开始招生,每届40人左右,故每年约培养法医专业本科生400人,截至2008年底的24年来共招生约9,600人,其中2,000人尚在校,毕业约7,600人。然而我国法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招收实际上已经失控,高等教育改革后,自1999年高校全面扩招,有些省属医学院校不具备招生条件也在招收法医学专业学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93家医学院校中,约有23所在招生。如仍以每年招生40人计,这多出来的13所院校在1999-2008年10年间至少招生5,200人,而校方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实际招生人数远超过40人,不少学校甚至一年就招100人以上。由于缺乏公开的数据来源,目前对这些学校的招生人数已经难以统计。招生规模的盲目扩大,使得生源的质量不断下降,高校的师资和物资配置都难以达到要求,直接的后果是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为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埋下隐患。
2 法医学工作者从业现状
2.1 基层法医学专业人员需求量较大
战斗在第一线的基层公安部门对法医学专业人员的需求历年来一直较大,许多基层公安局都没有法医或者法医人员紧缺,但是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很多法医本科毕业生宁可选择失业也不愿意到基层去。教改及扩招以来,每个学生家庭投入的学费及杂费等约1-2万元/年,5年的学习共5-10万元,到基层的收入却低至600-1,200元/月,好一点的也不过约2,000元/月,而其它仅学习3-4年的理科专业学生,或是同样学习5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后不少可以轻松达到2,500-3,500元/月,甚至更高。更不要说国外的法医是绝对的中产阶级了。投入大与收益少的无情对比,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落差,不能说不是基层法医人手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近期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毕业生们的求职预期,但到基层工作仍然是在最不得已时的一个选择而已。
2.2 法医学本科生就业面窄,择业意愿的地域差异明显,就业竞争激烈
2005年以前的法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为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保险公司等,其中大部分进入司法系统从事法医工作,极少数进入保险业和医疗相关行业,个别考研转换到其它专业方向。在选择就业的地域时,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到沿海或是经济发达地区去,因为这些地方的待遇相对内地而言要明显好得多。2005年2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2005年10月1日以后“侦查机关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不得设立鉴定机构”。自此除公安机关外的司法行政机构基本停止录用法医专业学生,使得学生的就业面严重受限,主要就业单位变为公安局、社会鉴定机构、公司企业等。另外,由于择业时的选择面相对集中于某些地区,扩招造成毕业生成倍增加,这都使得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大量学生不得不继续读研以暂时避免就业压力,对相当多的学生而言“毕业即失业”。
2.3 就业前景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加大
就业基本面的变化使得法医学专业就业不再有保障,收入也不再稳定。由于进入司法行政机构成为公务员的竞争激烈,大量毕业生转向社会企业。自2005年10月1日《决定》实施以来,新的法医学鉴定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统计,2005年,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审核登记的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含计算机司法鉴定、电子物证司法鉴定)司法鉴定机构共1,385个,至2006年底增至1,772个,增长率为27.9%;执业司法鉴定人共17,692人,至2006年底增至22,601人,增长率为27.7%。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我国的社会中介司法鉴定机构在4,000个以上,从事法医学鉴定的人员在12,000人以上。这些机构的出现为法医本科专业学生提供了一部分工作岗位,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这些机构的收入情况差异相当大,不稳定性明显,有的机构甚至很快倒闭。
2.4 法医学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独特的法医学教育发展史是法医学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很多法医没有经过系统化的法医专业教育,同时由于基层法医工作者严重不足,至今仍有不少由临床医生经过短期法医学培训即转而从事法医工作,更有非专业人员滥竽充数现象,部分地区部分法医甚至连医学背景都没有。这种没有接受过法医学专业系统和正规教育的法医从业者,大多缺少法医学的专业理念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而我国的法医学教育模式与国外的差异又决定了学生培养质量的明显差距,如缺乏实践经验就直接上岗执业。专业素养的不足为工作的失误埋下了不可忽视的隐患,近来许多的社会矛盾皆以法医工作者的不慎或失误为导火线。
3 对策浅议
3.1 普及择业教育,加强政策指导
与其事后调控,不如在高中阶段就普及学生们的择业教育,使其了解各个专业的行业概况,社会需求和就业前景等,而在高考仍作为指挥棒的今天,择业教育往往被忽视,许多学生直到毕业找工作时才后悔莫及。政策的指导需要多个部门的横向合作,比如高校制定招生计划时应考虑社会需求,对社会需求做出评估又需要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证招生就业信息的良好沟通。
3.2 限制招生规模,严把招生关
法医学属于国家布控专业,人才需求有限。实践证明完全的市场化调控是行不通的,院校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存在短视行为的冲动,需要对其进行指导和调控。根据教育部关于发展高等教育的精神,在教育资源有限的现实面前,应该限制法医学本科专业招生规模,并重点提高教育质量。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院校在招生时应严格把关,对学生的身高、视力条件等身体素质都应有相当要求,同时针对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现状,法医专业学生的性别比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男生为主,从而避免对学生将来就业时产生不利影响。
3.3 加强综合能力培养,开展法医学继续教育
新时代需要全方位发展的人才,法医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同样不能只重专业,而忽视人文、社科方面素养的教育,只有努力将其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具备自我学习、不断进取,并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人才,使其德才兼备,才有望使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国外多数国家很重视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并有相关的规定,如每年要有一定的继续教育学分或参加短训班等。反观国内的法医工作者,很多没有继续教育的机会或根本就不愿再学习。故而树立终身教育观,开展并在制度上保证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也尤为重要。
3.4 提高基层法医待遇,鼓励就业
经济手段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让学校降低学费不切实际,只有切实提高基层法医的待遇,保证他们的经济地位,才能吸引更多的毕业生选择基层工作,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立贡献力量,也可以更好地防止腐败的滋生。
参考文献
[1]王倩.人文学科发展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1):4-5.
[2]黄瑞亭,陈新山.百年中国法医学[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20(5):318-319.
[3]赵子琴.医学和法律的完美结合扫描法医学专业[J].专业大观,2004(4):53.
[4]佚名.开设法医学类法医学专业的院校名单[EB/OL].中国教育在线,http://www.eol.cn/article/20020604/3057806.shtm l.
[5]拜荣静.中外法医学教育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6(6):65-68.
[6]任思伟.八个司法问题亟待解决[N].人民日报,2003-02-12(16).
8.内蒙古医学院预防医学就业前景 篇八
【关键词】大学语文;医学类高职学生;就业前景;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
根据调查显示,21世纪以来各国的择才标准都有所变化,美国对毕业大学生的招聘标准主要是:对人对事的态度、以往的工作经历、行业资格证书、毕业院校的知名度、学校成绩、教师介绍信等。此外,还要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合作团结精神以及性格因素等。英国在求职选拔上要求大学生必须要具有诚实守信、信心、创造力、热情和奉献等15种素质。根据国外的择才标准再结合本国的择才标准可知,中外企业择才标准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诚信的品质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做事的基本要求,因此诚信的品质是企业用人首先要考虑的品质,也是最基本的品质。
(二)发展潜力
文凭只是企业的敲门砖,最重要的还是看进入企业以后的发展潜力,个人将来的发展潜力对企业的贡献才是最大的。例如,日本东芝株式会社致力推行“适才所用”和“重担子主义”,这种给员工施加压力的做法目的就是让员工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企业非常看重的一项素质,学习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容易受到企业的青睐。目前一些发展好的正规的企业都重视员工培训这块,这些企业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只要员工愿意学习,希望有所提升都可以参加企业提供的培训,对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有大大提高作用。
(四)团队协作精神
目前很多企业重视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员工个人能力再突出也比不上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受欢迎。企业要求员工要具有团队合作能力,服从企业的管理,认同企业的文化内涵,这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竞争力量。
(五)融合程度
一些大型企业在招聘时会看重毕业生是否认同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只有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奉献力量。比如,通用电气公司招聘时会选择那些认同自己企业价值观的应聘者,也就是认同“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的价值观。
(六)创新精神
在能够胜任工作和具有创新精神这两者中,企业更为看重的是后者。比如,微软公司在用人上面宁愿选择那些曾经创新失败的人,也不愿意选择那些处事谨慎毫无建树的人,正是因为微软公司看重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才使得微软成为计算机中的“巨人”企业。
二、医学类高职学生非专业因素的主要方面
第一,是满足学生就业必须的专业岗位的技能和素质,是就业谋生的必需。第二,是合格的医学类高职毕业生所要掌握的一套相对完整的某一领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第三,满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使学生尽可能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上为其成就人生的事业打好一定的基础。
三、大学语文对医学类高职学生就业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当今世界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综合型的人才是企业招聘的重要对象。为了面对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为了让医学类高职学生能够拥有更好的用武之地,还必须学习好语文这门工具,从而能在企业工作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比如说,在企业工作中有什么好的想法需要说服上级从而让自己的意图得以实施,这就需要好的口才;又如,工作上有什么报告或者成绩需要总结,这些都是需要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能言善辩是要好的语文功底的,总的来说需要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能够熟练地运用普通话,并且发音比较标准。第二,面对不同身份的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不同熟悉程度以及不同谈话目的的人都需要掌握一套得体合理的谈话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三,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发言的场合,因此,要具有一定的发言能力。第四,企业有时候会举办一些活动或者比赛,会邀请一些演讲水平比较高和辩论能力比较强的人去做,因此具备一定的演讲和辩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第五,企业办公常常会有一些书面的写作工作,这时就要求掌握一定的写作一般文章或者文学作品的能力。第六,面对企业推出的一项新产品,为了将其在社会上推广为众人所知,则需要对产品进行准确、合理的描述和介绍,而这些介绍一般属于应用文的范畴,所以说掌握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也非常必要。第七,还应当具备一定的综合述评的写作能力。
四、总结
时代呼唤人才。现阶段国家需要的人才,不仅是知识型,更应是应用技能型和管理服务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医学类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而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定位就能够增强医学类高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能够适应新时代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定明.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2] 徐维. 医学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广西教
育, 2011,33:88-89.
[3] 王世银. 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 2011,13:9-11.
[4] 孙雪梅.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就业实力和能力的作用[J]. 文学教育(中), 2013(11).
作者简介:王红亮,男,1981年生,云南泸西人,现任职于红河卫生职业学院,讲师。长期从事《实用写作》和《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
【内蒙古医学院预防医学就业前景】推荐阅读:
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2011学年工作总结09-06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冬季征兵工作安排10-09
电气工程自动化,想报考内蒙古科技大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06-09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风吹过的夏天06-20
内蒙古大学团委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09-26
内蒙古课题申请07-28
内蒙古文化资源07-11
内蒙古民族风情08-08
关于内蒙古游记作文08-26
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