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者的呐喊——鲁迅的《呐喊》与(精选19篇)
1.启蒙者的呐喊——鲁迅的《呐喊》与 篇一
鲁迅先生的《呐喊》真实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呐喊读后感,欢迎阅读。
呐喊读后感
(一)《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意识苏醒,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弃医从文,从此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
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而《药》则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文中凶暴残酷的刽子手康大叔,因为小儿子小栓的痨病而拿出所有家档去买了个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为革命而被处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牺牲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势欺人。华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们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夏瑜的英雄气概但是完全脱离群众的革命是无法成功的。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呐喊读后感
(二)在初中时就已学过鲁迅的文章孔已己。但在那时总觉得文章太长了,所以老师讲到哪,就跟着看到哪,更别说去认真体会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家看到一本呐喊,便向她借了这本。
当重新再读时,感觉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读孔已己这篇文章时,有了更深的感触。孔已己扮演的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在那些商人和地主的眼里孔已己这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毫无尊严和人格可谈。这让我们看到了穷人在旧社会的悲哀。
我还记得有一段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孔已己因为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当人们再次见到他时,非但没有怜悯之,反而不停地取笑他。孔已己偷东西是有错,但是他已被打折了腿,受到了惩罚。作为同胞不应该再取笑了。这同时也说明了在旧社会的人们是多么的麻木、冷漠。同时也能看出读书在旧社会人们的脑子里是无用的。
又例如连一群小孩都欺负他,到最后他是死是活人们也不知道,照常过日子。从一篇文章中我们就能看到旧社会存在的这么多的问题,更别说是其他更多更严重的问题了。
像反映这类现象的在呐喊中还有很多,我只是从中选了一篇我所喜爱的文章。
呐喊这本短篇小说对我的感触很深,它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呐喊读后感
(三)我很少看短篇小说,也很少接触它们。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间发现了《呐喊》。我不经意地随便一翻,没想到我一下子就被作者那爱国爱民的精神给迷住了。
这本书是著名作家鲁迅写的,里面收纳了十多部短篇小说,篇篇文字清新,耐人寻味,用了白描的手法刻画出一位位个性鲜明的人物,通过细致描写他们的举动,真切地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无奈。文字表面看上去普普通通,其实含意深刻,非常具有斟酌的意义。
在这些小说中,我最有感慨的是《狂人日记》,这是一个略显恐怖的故事。讲的是鲁迅发现他哥哥有一个惊人的秘密:在外面和一群人杀人煎肉吃,我刚看到这儿,也吓了一跳,觉得这是一篇贬义的小说,不算是好小说。可后来,书上说鲁迅之前的一个失踪的妹妹很可能是被哥哥吃了,而且自己的饭中也可能被哥哥放了几块,为之伤心和后悔。原来写这样一个缺德的故事是为了强烈地衬托社会制度的差劲。向人们严重又慎重地讽刺了矛盾和烦乱的社会。说了这么多,重点都是在讽刺社会,可之前不是说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吗?当然,这一点是深层次的,其实讽刺社会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盼望社会能早点焕然一新,让大家都有民族忧患意识,让祖国繁荣富强。本书的中心就在这里。
好书就像一位形影不离的朋友,将陪伴你一生。啊,《呐喊》我要永远珍藏你!
呐喊读后感
(四)无意中,翻看开了那本尘封已久的鲁迅的《呐喊》,其中的《阿Q正传》让我再次回味到儿时读它的那份惊喜,品味着此时的感悟与感动。
阿Q是鲁迅塑造的经典形象,我曾经问自己为何如今文人笔下没有如此生动的形象诞生?究起原因,是社会造人。那个封建时代是封建思想顽固、地主当道、军阀统治的时代,未庄就是被封建思想毒害了的村庄,阿Q是一个弱者,他受到这些地主恶霸的欺压,阿Q的“假洋鬼子”与“男女之大防”等思想也绝对不是阿Q所独有,这是时代产物。再如阿Q带给我们那几场让我们苦笑难言的戏:看杀革命党人、调戏静修庵的小尼姑、闹恋爱以及投身革命军营等,都是在封建吃人的本质面前上演的,也并不是某个人愿意就能改变的。
但凡看过《阿Q正传》的人都认为他是悲哀至极的人物。阿Q他所受到赵大爷、赵白眼、小D和静修庵里那条黑狗等等一系列的打击折磨不必多说,最最可悲的是他竟有一套让人哭笑不得的取胜法宝,即他所采取的“精神胜利法”。这就是阿Q的生活哲学,甚至于说是在封建压迫制度下,更多弱者的生活哲学。
我们总是会带着笑来读《阿Q正传》的,仿佛可怜的阿Q从被创造出来就一直被大家笑着。然而这笑并不是看得起的笑,而是带着讽刺、带着轻蔑或许是带着同情与怜悯的笑。他的精神胜利法,恋爱价值观,他的幸灾乐祸往往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赏。
可以说阿Q是一个当时社会中的一个小角色、一个弱小者,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一个为他着想的人,是一个封建乱世时的代言人。而任何时代都会有弱者,作为一个新社会的现代人,我们从阿Q的遭遇中更加应该去反思、去行动、真正扛起关爱身边的弱者的责任。
呐喊读后感
(五)在静寂的沉重中有种热烈,使人灼痛,以至于呐喊,而喊出口的言辞,却不能完全的表达心声,或者即使字字血泪,旁人却不能完全领会,于呐喊者而言,声嘶力竭后的孤独,是令人愈发清醒的疼痛。
小时候不知道,为何要学鲁迅的文章,还都是重点篇目,只是乖乖听老师讲,记下考点,考个不错的成绩。中学,还写了篇为阿Q平反,得到90分的作文。如今,幽居斗室的我,再次翻看鲁迅的杂文和小说,反省自己无知的同时,也体会到一些鲁迅挑灯夜读时的孤独。
可是,徒有孤独的外形,没有孤独的实质,也做不得学问。鲁迅的孤独,实质是罕有的清醒。是那个时代,在四面树敌后的绝地,以一人之笔,对数众之敌的无惧,是为国为民前途命运的大义。是自嘲过“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后,“横眉冷对千夫指”“却向刀丛觅小诗”的凛然正气。
挖掘小人物灵魂的无聊鄙陋,可笑可恨如阿Q;戳破穷酸文人的面子,可笑可悲如孔乙己,暴露出其乏力无助和世人的无情势力;可怜如祥林嫂,可叹如成年闰土,病中的狂人,被骗的华老栓,伸长脖颈围观的冷漠看客……一张张生动面孔,裹着灰败的色彩,从无声的角落走向呐喊的前台。他们就是我们的缩影,他们身上,有无数个我们的特征。
鲁迅清醒的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民族是什么样,他没有告诉我们未来在何方,如何改进,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用冷峻的语言撕裂铁屋中民族睡梦的假面,露出噩梦的狰狞鬼脸,促其速醒。而惊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哀,让鲁迅怀着莫大的悲痛与无限的勇气说出,或许,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未曾体会过这种孤独的人,无论在那个时代,还是在如今,只是享受生活的温馨惬意,随波逐流,不知居安思危,一旦危机四伏陷入绝地,或崩溃,或毁灭,或投诚,或者,才能如鲁迅般,走向孤独的深处,决然战斗。
翻翻鲁迅的杂文集,看看过去文人之间的笔伐,交锋,就知道那个时代的鲁迅,真的是个猛士,于狂歌浩热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沉睡者百年后依旧沉睡,而鲁迅孤独的呐喊,已穿透世纪,在今天仍旧振聋发聩,警醒世人,刺痛一些人的神经,为一些所谓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
呐喊读后感
(六)读过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呐喊》文集却让人读过后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
《狂人日记》,“疯言疯语”可所说的却未必不是真话。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恐怖的封建压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条条灵魂;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狂人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那样的吃人社会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当一个吃人者,在哪里还有纯白的灵魂?那是发自内心的狂呼。任一个被压迫,被礼教呀得喘不过气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发出这样的呐喊。
可是,最为可悲的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人们却没有勇气发出这样的呐喊!狂人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几千年来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磨去多少个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无数条没有思想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为了那四书五经竭尽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功名尽折腰。《孔乙己》是继《狂入日记》后第二篇评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穷因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是对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社会,只有死人和疯子幸免于难,这是多么讽刺!
《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表现出某种自发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胜,在鲁迅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同时,鲁迅先生也对生活在这样社会的人们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通过《呐喊》小说集的呐喊,唤醒麻木的灵魂,被压迫的人们,都来呐喊吧!都来反抗吧!
2.启蒙者的呐喊——鲁迅的《呐喊》与 篇二
我进入的所谓机关, 实际上是一个一无权, 二无钱, 三无人的排不上政府序列的“三无”部门, 这个部门成立也只有20个年头, 该部门全国设置都很乱, 上下不统一, 工作需要天天讲领导重视, 写材料必须写“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明确任务”等老调长谈。我来这里10年, 部门主要领导都是从外面调来的, 竟然换了4位, 全是组织部门需要照顾的、安排不了的人, 到我们这个部门只等着退休的。
这样的部门不可忽视。在大机关里, 成立多年, 几乎是没有职位, 而我们这样一个小部门, 却让许多人钟情。原来我刚到这个部门属于最年轻的, 当时的领导很高兴地对我说, 未来靠你们了, 现在需要重点培养你们。结果, 不多久, 他被换掉了。又来了一个, 说, 好好干, 不着急, 咱们还有这么多职位空着, 将来领导会考虑你们的个人职务问题的。后来, 他竟然很快地辞职了。再来的这位是长期从事组织工作被人称为马列主义老太太的领导。遇到工作时, 她经常找到我, 好一顿赞美, 说你年轻, 有能力, 有经验, 将来是干处长的料。当时, 我还是副科, 被她说得美滋滋的, 以为摊上了好领导, 十分卖力。结果, 她在任几年里, 从军队转业的, 从外地调来的, 都是她老人家的关系, 纷纷把位子给占满了。当她在我们部门告老的时候, 她专门找到我, 说了很多假惺惺的话, 甚至说, 提拔我这样的正科级需要市委副书记研究点头, 骗谁呢!我们是副省级城市, 市委副书记能管到我, 那是抬举我了。
咱一没关系, 二没钱进贡, 只能孤芳自赏, 自我安慰。一方面自己可以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在别人羡慕的眼神中, 过着阿Q的生活。利用自己的专长优势, 显示一下自己的才能。38岁考上了MPA, 上北京苦读三年, 读出研究生。一年写出几十篇文章, 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 获得数十次奖励。因为这些是不靠关系, 不靠金钱, 靠的是你的真本事, 而这些, 是那些人所望尘莫及的。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自尊、自爱。
发出心底的呐喊, 压力暂时退却了, 明天我还是要步入那个环境, 还是要面对那些人、那些事情。可是没有办法, 我明白, 我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虚伪谨慎, 矫揉造作, 人心难测, 几多无奈, 几多坎坷。
我只能自得其乐, 自娱自乐, 守住心灵的纯净与孤寂。有言道:在可以爱的时候, 爱一个人;在应该嫁的时候, 选对要嫁的人。生命里有积雪的时刻, 也有绿草如茵的时节, 请保留天鹅之心, 无论最终能否飞翔。
3.走进《呐喊》,亲近鲁迅 篇三
自2008年起,名著阅读成为江苏省文科生的高考加试内容,2009年开始计入总分,因此,名著阅读已成为文科生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由于课时紧、内容多的缘故,一般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然而,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小说的自主阅读兴趣,远远超过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主要原因是,鲁迅小说语义丰富,主题含蓄深刻,不易看懂。
笔者忖度,学生之所以有上述想法,是因为对鲁迅其人和创作小说的思想缘由不了解所致,而能反映鲁迅思想演变和创作动机的《(呐喊)自序》一文,无疑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对鲁迅及其小说的隔阂,然而,不知何故,苏教版并未收录此文,那么补上这一课便成了必然的选择。
【教学准备】
课前,交给学生两个任务:一是全书的阅读,即利用课前一至两周时间,粗读《呐喊》中的所有篇目,初步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性格:二是笔头作业,写出对鲁迅的认识和阅读过程中感到疑惑的地方,字数不限,形式不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要想真正理解鲁迅及其《呐喊》,就必须从其序文入手。因为序文往往交代写作的缘由和经过。先生一生很少谈及自己的创作,偶有所作,便弥足珍贵。因此,《(呐喊)自序》就是我们解读先生小说的一把弥足珍贵的钥匙。老师将同学们提的问题归纳为三个主要问题,这堂课我们就来共同讨论。
二、教学活动
问题一:鲁迅先生为何会走向文艺创作的道路?
师:记得一位文学前辈曾把小说分为两类:一类是“写实的”,另一类是“回忆的”,这是很有道理的。有的研究者认为,“鲁迅小说创作常常是他心理活动和自身灵魂的直接投影”,或者说“鲁迅的小说将自己的内在世界外化得最诚实、最深刻、最丰富”,这些论断都可以从鲁迅说的“写梦”“回忆”里找到依据。请学生齐声朗读《(呐喊)自序》第一段,思考一下,文中的梦具体指的是什么?鲁迅年轻时代做了哪些梦?
生:“好梦”在该文中是一种比喻说法,是鲁迅年青时救国救民、追求真理的理想。因为在当时的理想未能实现,后来回忆起来,就如梦幻一般,所以称之为“梦”。从文中看,先生年轻的时候做过三个梦:第一个,离开故乡到南京求学。第二个,离开祖国到日本学医。第三个,弃医从文,用提倡文艺来启发人们的觉悟。
师:少年时代的鲁迅遭受过两次重大的人生打击。一是祖父周介孚因科场作弊案入狱,年少的鲁迅避难于乡下:二是父亲因生病被庸医所害,家道中落,感受侮蔑。请一位同学将相关文字读—下。
(生读,从“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到“……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从“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到“…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师:避难于乡下的经历,使先生有机会接触了农村社会和劳动农民,使他有了最初的反封建思想,这段生活经历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而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年仅12岁的鲁迅不得不在四年的时间里,几乎是每天出入当铺和药店,饱受歧视和侮蔑。这段经历深深地刺激了鲁迅的思想,使他“看见了世人的真面目”,并开始憎恨自己熟识的本阶级,从而萌发了强烈地反抗情绪,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这样鲁迅就到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洋务,做起了他的维新报国梦(实业救国),希望通过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报效国家。
师:科学救国,几乎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起点。以上是第一个梦产生的两个动因。那么第二梦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破灭的?
生:动因主要有三个:(1)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2)希望平时用医学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3)战时“便去当军医”,无论平时战时都可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生:破灭的原因,书上是这样说的:“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先生便有了这样的认识:“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于是先生决定弃医学文。
(师提议:齐读这两段话。)
师:是的。幻灯事件,使鲁迅深深地意识到中国人更缺乏的还不是强壮的体魄,而是健全的精神。于是,鲁迅转而深沉地思索着中国“国民性”的改造问题。他认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最有力的武器“首推文艺”。终于在1906年春终止了仙台学医,回到东京从事文艺事业。在东京,他遇到了一生的挚友许寿裳。据他回忆说:“在日本东京,他们之间常常谈及三个关联的问题:(1)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2)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3)它的病根何在?甚至把它贴于床前,朝夕相看思考。”
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关于改造国民性的主张,强烈地反映了他推动中国社会改革的要求,奏响他一生创作主题的主旋律。
师(小结):鲁迅的三个“梦”是连续性的,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产生的基础,并随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第二个梦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而推动梦一个接着一个产生的原动力,就是贯穿于先生一生的忧国忧民、追求真理的精神。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鲁迅到日本仙台作的《自题小像》中得到进一步论证。
(请学生们饱含深情地齐声朗读这首诗。)
师:先生在诗中表达了对于祖国命运的深切关心与忧思,流露出他对于广大人民在封建统治下愚昧、不觉悟的愤慨和焦虑,抒发了心中的某种寂寞,同时他还立誓要为祖国的复兴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问题二:鲁迅创作小说的基本模式和共同特点是怎样的?
师:应该说,幻灯事件对鲁迅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使他终生无法摆脱。细心的学生在阅读鲁迅小说时,有没有发现,“示众”,即“看”与“被看”的人物关系,是鲁迅小说的基本模式!
生:经老师一点,我想到了《孔乙己》中的“被看人”——孔乙己,看客——咸亨酒家的“短衣帮”。“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孔乙己》)
师:何止《孔乙己》,许多小说都是如此。大家一起找找。
生:“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i颈部都伸的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药》)
生:“这车立刻走动了,前面是一班背洋炮的兵们和团丁,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阿Q正传》)
生:“‘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一般的声音…”(《阿Q正传》)
生:“霎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示众》)
生:“于是他背后的人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示众》)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鲁迅小说的共同特点有哪些?请同学们朗读鲁迅与金心异的一段对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同学们能从这段文字中找到先生创作小说的三要素的共同特点的吗?请结合具体例子说一说。
师(小结):先生关于“铁屋子”的比喻,可以看出他对中国社会的黑暗浓重和国民精神的麻木有了深刻认识。他曾经说过“在中国连搬一张桌子也要流血”,更何况启蒙、改革?先觉者的主张,往往不为周围的人们理解,这是寂寞的根源,也是改革者的悲哀之处。对这一点的认识,尤其重要。因为这成为鲁迅小说的一个共同特征,即“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的改造国民性的创作动机。
鲁迅小说“周围的冷淡气氛使人如坠冰窟之中”,这是不少学生在阅读《呐喊》时感到困惑的地方,现在是不是有所理解了。
(同学们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问题三:鲁迅为何将它的第一部小说集取名为《呐喊》?
师:上面我们已经知道,先生最终认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最有力的武器“首推文艺”,但正当他满怀热情地筹办“新生”杂志时,发生了什么情况?鲁迅的思想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由于撰稿人打退堂鼓,出资人逃走,主办人“都为各自的命运所驱策”,《新生》还没出版就流产了。它使鲁迅弃医从文之梦又如肥皂泡般破灭。
生:《新生》的夭折,特别是对启蒙者的呐喊“既非赞同,也无反对”的“无反应”,对于鲁迅的心灵的打击是相当大的。由此产生对自身的“反省”:“我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鲁迅由此感受到了毒蛇般缠住灵魂的“寂寞”与“无端的悲哀”。
(指导学生齐读)“独有叫喊于生人之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师:但先生绝不是消沉、颓废,这种寂寞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也许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生体验和长期的思想准备,才写出了《呐喊》这样振聋发聩的作品。那么,“寂寞”而“失望”的鲁迅又为何要“呐喊”呢?是“金心异”约稿的缘故吗?
生:不是。文中交代的清清楚楚:“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生:还有,先生虽然认为“铁屋子”是“万难破毁”,他仅仅表达的是革命的艰巨性,但他心中的“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因此,通过文艺创作来唤醒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产生毁坏这个“铁屋子”的希望。这也是文章开头说的“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师:两位同学说得很好: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为了唤醒麻木的人们,这就是鲁迅写作《呐喊》的两个原因。下面老师总结一下这节课:《呐喊·自序》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视鲁迅内在世界的难得机会,一条鲁迅精神发展的明晰线索,也让我们看见了青年时代鲁迅苦苦追求人生理想的坎坷经历。同时,可以看出,鲁迅是从救国救民出发来从事文艺活动的,因此他的视点极高,思想深邃,作品有深厚的思想力量。北大教授严家炎曾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作为中国现代小说艺术高峰的短篇小说集《呐喊》,我们难道不应该倾注更多的阅读时间和热情吗?
课后请同学们细读《呐喊》,加深对小说中主要人物性格、主题和艺术手法的理解。
【教学反思】
长期灌输式的传统教育,使得学生脑海中的鲁迅,基本是冷峻、平板和陌生的形象,这也是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呐喊·自序》的解读,鲁迅少年时代的家庭生活的落败,求学时代梦想的破灭,青年时期追求的挫败……在品读过程中,鲁迅身上表现出来的对救国救民道路百折不挠的追求和对理想终生不渝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每位学生,就这样,鲁迅形象以其丰富的层次,极其厚重的力度,如雕像般地树立起来。亲其人,才会爱其书;亲近鲁迅,才会走进《呐喊》。课后,学生阅读、研究《呐喊》的兴趣陡然增强,也许这就是本堂课的教学原旨吧。
4.启蒙者的呐喊——鲁迅的《呐喊》与 篇四
幼年时期的鲁迅,丰衣足食,自由快乐,家境厚爱,并且还是名门望族。他在私塾里饱读诗书,十分受人尊敬。与少年闰土的友谊,去看戏、偷别人罗汉豆的欢喜、有趣,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阵阵欢笑。
但好景不长,在鲁迅13岁后,他的爷爷周福清因为被误认为是科举舞弊,抓入牢中。鲁迅一家为了救出祖父,变卖家产,经过努力,终于救出了原来要被“秋后问斩”的祖父。祖父回到了家中,但这个家,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华荣富贵,欢声笑语了。家庭变故,家道中落使鲁迅一个人扛起了整个家族。家道中落,给鲁迅留下了失落。但是,鲁迅因为想要重新挣回以前的种种精神上的损失,十分刻苦地读书,并且处处体量着母亲。这时父亲已经去世,亲戚与他人的歧视、侮辱和游耍,给鲁迅带来了沉痛的打击。鲁迅没有被打倒,他以肩扛起整个失落的家庭。
父亲的死亡,对中医的不信任,让鲁迅来到日本的仙台医学专家学院。藤野先生的帮助,让鲁迅成绩突出。但一切改变于那一张影片。这使他最终弃医从文。他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决定呢?都是因为那一张影片,与那一阵欢呼。中国学生看着中国人被日本人给用枪杀死也不知羞耻,而在鼓掌欢呼。鲁迅再也看地不下去了。鲁迅知道自己医术再高明,也治不了国人的病,这种病,也许只有他才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于是立刻弃医从文。
但鲁迅的弃医从文,从一开始就不顺利,鲁迅渴望用手中的笔唤醒我们这个遭受百年屈辱仍昏睡死沉的民族。但鲁迅刚开始创作的文学作品并不成功,不仅读者很少,即使是仅有的读者也很难产生共鸣与精神的振奋。再加上混乱的时局让鲁迅感到救国的无助、无望,于是开始在研究佛经和历史中逃避现实。从19到19,鲁迅一直沉在自己的家中,低着头,只想逃避下去。
但是,钱玄同的“铁屋子”对话,终于让鲁迅重新站了起来。从19到1936年的十月,鲁迅自开始创作,便源源不绝。
一生的呐喊,这位伟大的巨人在1936年10月19日轰然倒地。
5.鲁迅《呐喊》人物欣赏 篇五
——鲁迅《呐喊》人物欣赏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录了先生在1918~1922年所作的15篇小说,其中《狂人日记》、《孔已己》、《阿Q正传》等都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小说发表于“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作者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作品明显地保留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色。在艺术上,由于吸收和借鉴了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因此,作品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代知识分子叛逆者的杰出代表
——狂人
【人物介绍】
《狂人日记》主人公狂人是一个觉醒了的、后又因被迫害而发狂的反封建战士,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代知识分子叛逆者的杰出代表。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受过封建文化 思想的教育;更目睹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人乃至吃人的种种事实:有给知县打过枷的;有给绅士掌过嘴的;有县衙占了他妻子的;有娘老子被债主逼死的;甚至真有被吃的。他发现中国“吃人”的历史相当久远,空间也相当广延;他更认为,中国的历史,就是“吃人”的历史。
【精彩链接】
(1)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2)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3)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推荐理由】
《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小说。狂人具有迫害狂患者通有的“恐惧”、“敏感”、“多疑”等心理特征。正是在他的恐惧”、“敏感”与“多疑”中,使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暴露无疑。狂人半夜查看历史,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是狂人神经错乱时的幻觉,但又是一个智者的大彻大悟。“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是狂人由赵家的狗叫声所引发出的联想,可是它入骨三分地揭露了封建卫道士的本质。“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和“救救孩子”,这确实是迫害狂患者的呼喊,但又昭示出觉醒的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理想。狂人是疯狂的,又是清醒的;是象征的,又是现实的。他是鲁迅早年所呼唤过的“精神界之战士”。
【名人评价】
钱理群:今天我所要强调的是,鲁迅这里所说的“吃人”,或者说中华民族是一个“食人”的民族,不仅是象征,而且是实指:中国人真的是在“吃人”。其实这一点在《狂人日记》里已经说得很清楚,我们过去的研究者似乎不太注意其中实指的内容。
唐弢:《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作,狂人则是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先锋。狂人这个形象的塑造更是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狂人在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占有卓异的历史地位。
【综合评价】
狂人是在“食人民族”的典型环境中,首先觉醒的敢于向封建家族制度和吃人礼教挑战的民主战士,表现出全面地反封建、反传统、反“食人民族”劣根性的义勇,憧憬着将来没有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又确实是个迫害狂患者,他具有迫害狂患者通有的“恐惧”、“敏感”、“多疑”等心理特征。狂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的第一个形象,毕竟是前无古人的先觉者的形象。在他之前,在中国文学的人物中,根本找不出一个具有如此思想高度和非凡勇气的人。
【作文素材】
狂人的觉醒对于周围的“食人”群众似乎没有起到疗救催醒的作用,不独群众对他不理解,而且他本身对“食人”的群众也失去了希望,认为只有“没吃过人的孩子”才可以“救救”。
【运用方向】民族复兴的艰辛历程/唤醒人民,才能真正拯救世界/革命事业不能脱离群众„„
【智慧悟读】
6.读鲁迅《呐喊》自序有感 篇六
--读鲁迅《呐喊》自序有感
我已经很久没有看鲁迅的书了。上一次我完整地读他的文章大概还是高二在语文课上学《祝福》的时候。这次重新拾起,心情不免有点复杂。因为我这个人素来有些叛逆心理,越是被众人歌颂的伟大人物,在对他下判断时,我越是苛刻而谨慎。之前接触鲁迅,大多数是在语文课本上,印象中的鲁迅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里的小少爷“迅哥儿”,或者是《风筝》里有点冷酷的兄长,或者是《藤野先生》中求学日本的留学生,又或者是以小酒保口吻写那个迂腐文人“孔乙己”的小说家。
我喜欢看他的散文,尤其喜欢看他写童年往事,淳朴小镇、活泼少年,一下便趣味横生,但我一直未曾领会到鲁迅的豪情与热血。
然而这次才刚看完《呐喊》的自序,我就已经觉得很亢奋,我突然意识到初中时自己还是太小了,哪里读得出这文字间涌动着的一种豪情呢?说是豪情,其实也不太准确。《呐喊》自序里其实充斥着一种寂寞的悲哀,和不甘于妥协的倔强在,这种情感和茅盾的《幻灭》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鲁迅是寂寞的,《呐喊》自序里“寂寞”二字出现了十次,“悲哀”二字出现了六次。他说“我在年青时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偏成了《呐喊》的来由”。鲁迅年轻时大概也是热血激情、壮志凌云的一个青年,但悲剧在于,现实总会磨平一个人的棱角。他年轻时求学日本,一心想要学医救国,后来在日课堂上看到反映中国时况的影片,发现他们在围观自己的同胞被杀害时,竟然无动于衷,脸上全是一种“冷漠自私”、“麻木不仁”的表情。他在此时醒悟,即便体格再健壮,如果精神没有进步,那这个国家也是无救的。于是他弃医从文,意图提倡文艺运动来推动先进思想观念在中国传播。奈何孤掌难鸣,他自己势单力薄,很多尝试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太多的失败,让他开始渐渐退缩,但同时,寂寞与苦涩也像“大毒蛇”一样缠住了他的灵魂,随之而来的也就是,悲哀、苦闷。
《呐喊》自序里还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金心异到S会馆里找鲁迅谈话。虽然这段故事已经被我们语文老师讲了无数遍,但在文章里这样由鲁迅本人讲出来,我还是感到别样的震撼。那段铁屋子的比喻实在是太精妙了。当时的中国就好像这样一间铁屋子,没有窗户而且万难破毁,里面熟睡着的人们就是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就是那些一直饱受压迫却浑然不自知甚至还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可悲的中国人。鲁迅心中忐忑,说如果大声叫嚷,惊醒了少数人那又怎么样呢,不过是让这些人陪我们受罪而已。金心异的回答也让人拍案叫绝。“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啊,不正如鲁迅所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于是他们一群人便奋起反抗,摇旗呐喊。尤其是鲁迅提到,这就是他将此书取名《呐喊》的原因,他要呐喊,让新的思想被普罗大众所听到,所接受,他要唤醒还在沉睡中的人们。
读罢自序,我深受感动。如果说受了多次失败打击的鲁迅还是一种,“寂寞鲁迅,不语婷婷日又昏”的形象的话,那再次站起来呐喊的鲁迅就是一个奋起冲锋的战士。他看不得这黑暗,于是他就要撕破这黑暗。我好像看到了今何在《悟空传》的孙悟空,不问道险,勇往直前,踏碎凌霄,放肆桀骜。那个不成佛的孙悟空虽然顽劣,但敢爱敢恨、嫉恶如仇,而这才是英雄。
庆幸的是,在那样一个时代,鲁迅没有选择成为甘于寂寞的“斗战胜佛”,而是站了起来,举起了他的金箍棒,与那些可怖的黑暗勇敢地战斗。红色的光,终于点亮了黑夜,然后,冲了出去。
石姝颜 投稿
7.《十日谈》——女性意识的呐喊 篇七
一、禁欲主义下追求爱情的自由和婚姻的幸福
由于封建等级,地位特权等种种原因,爱情并不是那么自由,书中甚至提及“不少人一听到爱情就不分青红皂白加以詈骂谴责”,但爱情的力量是崇高伟大的。在第五天的第一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奇莫内是一个言语粗鲁,举止莽撞的人,甚至连他的父亲都不存希望了。然而当他看到埃菲杰尼娅,就好似“被爱情的箭贯穿”,一改粗俗的行为举止,成了塞浦路斯岛最俊秀,最文雅,最勇敢的青年才俊。可见爱情的力量能激发改变人的潜质。而爱情更能超越地位不平等的阻碍,在经历艰险后收获幸福。第五天的第三个故事中。贵族子弟彼得罗爱上了平民姑娘阿尼奥莱拉,但受到了彼得罗亲戚们的一致反对。无奈之下,彼得罗只好选择私奔,且阿尼奥莱拉也勇敢的同意了这个做法。在私奔过程中,两人遇到敌人。姑娘虽然畏惧,但勇敢的躲进老妇人的小屋,在那伙强人在屋子里搜索,甚至枪刺进草垛,枪尖擦过她的左乳房时,她也强忍住没有吭气做声。最后终于等到彼得罗回来,俩人举办了婚礼,生活的非常幸福。在薄伽丘笔下的阿尼奥莱拉大胆追求爱情,不惜私奔出逃,勇于面对强敌,这是值得我们去尊重与钦佩的。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提倡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模式,从而使这样的家庭开始以财富和门第来区分等级显示贵贱。家庭成员的利益必须要服从家庭作为整体的稳定发展和繁荣需要,因此在禁欲主义下,婚姻并不是个人情爱的结合,往往是家庭之间利益的联合。在第四天第一个故事中,公主在丈夫亡故后,看上了她父亲的一位年轻侍从。亲王发现后,勃然大怒。但公主并不惊慌,而是无畏无惧的说道:“我们既然生来平等,区别我们的主要标准就是品德,具有更好的品德,行为高贵的人才算高贵……”亲王并没有被说服,认为侍从的地位实在是太过低下,于是剜了侍从的心,公主也选择死亡来捍卫她的爱情。薄伽丘以悲惋的笔调描述了一个个捍卫爱情的故事,更是突出了女性捍卫自己幸福,为自己权利争斗的意识。
二、男权下的女性追求平等生活
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时期,是男权至上的时期,是女性受到歧视,没有地位,只能听从命运安排的时期。但薄伽丘的《十日谈》中,为女性地位的不平等叫屈呐喊。在第六天第七个故事中说道:“普拉托有个不合理的法律,规定女人为了金钱和任何男人睡觉以及和情人通奸而被丈夫抓获者,一概得在火刑柱上烧死。”当菲利帕被丈夫抓住与其他男子苟合告上法庭时,她坦然自若地指出法律应该一视同仁,制定这条法律时并没有邀请女人参加,也没有征求她们同意,况且女人比男人强,能满足许多男人的要求。法官听完,当场修改了那条法律,规定只对那些贪图金钱而对丈夫不忠的女人予以惩罚。菲利帕用自己的智慧捍卫了自己的权利,使用自己在生活中的话语权,追求了平等生活。在第一天的第五个故事中,蒙费拉托侯爵夫人更是向我们表明一个有身份的女人也会被男权所压制,但凭借巧妙的办法应付得体,避开了危险使人知难而退。法兰西国王听闻侯爵夫人美貌贤惠,热烈的爱慕上她,想要趁她丈夫不在,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侯爵夫人知晓后,设了一桌全是母鸡做的食物的宴席,来告知国王“这一带的女人尽管身份和装束有些差别,和别的地方的女人还是一模一样。”,使国王压下了荒唐的欲望。《十日谈》中的这些女性不为权利所压倒,而是强调自己的尊严,高扬女性意识,追求平等生活。
三、逃不脱的中世纪思想和女性意识的局限
虽然《十日谈》大力提及为女性所作,谴责禁欲,提倡男女平等,但还是不能完全摆脱中世纪思想意识的影响。如文章一开始,当七位女子想到乡村别墅避难时,还是说道“如果没有男人参加,一群女人凑在一起是干不了大事的……男人们确实是女人们的带头人,没有他们支配,我们做事很难圆满成功。”这些语言反映出作者对男权世界不可否认的态度。且在书中充斥着年轻公子、成功商人的身影,女人通过床第之间来征服或着迎合男子的需求,而男子通过装扮她们来满足自己无趣的生活。在这些男性的眼光中,女性的魅力竟与她们的水性杨花,年轻貌美,慵懒性感有关,否则便没有任何的吸引诱惑力,实在是可悲。所以当我们看到所谓女性捍卫的“性”权利,往往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在第三天第三个故事中,有夫之妇看上一个青年,以忏悔之名哄得一本正经的神父深信她贞洁,为她与青年牵线搭桥,成其好事。甚至文章以“我祈求天主大发慈悲,指引我和天下有同好的基督徒欢度春宵”结尾。虽然讽刺了教会中人多半愚蠢,不通人情世故,但也反映出女性为了满足自己欲望而运用所谓的智慧。《十日谈》呐喊女性意识,捍卫女性权利的故事大多从性欲望反映出来,只局限与生理,社会方面少之又少,从侧面贬低了女性的地位。
《十日谈》用精炼流畅又俏皮生动的语言,别出心裁的框架结构巧妙地包容和串联了100个故事,更是将女性人物描写的微妙精致,灵动多姿。从女性的行为意识可以清楚知道作者薄伽丘虽然把女性意识的觉醒局限于生理方面,且仍根植于强烈的男权主义,但确实以不容质疑的态度摒斥了中世纪僧侣主义污蔑女人代表罪孽的陈腐观念,赞美妇女是自然的美妙造物,赞扬了女性在禁欲主义下努力追求爱情自由,婚姻幸福,追求平等生活的态度,主张妇女应该享有跟男人平等的地位,为捍卫女性权利高声呐喊。
摘要: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代表之一和人文主义者。《十日谈》是其广撷博采,从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中选取素材,并以人文主义思想加以改编创作,具有巨大价值的文学作品。书中作者将矛头直指教廷和宗教主义的腐败,批判天主教会和宗教神学和抨击僧侣的虚伪奸诈。但在本文我们更多的可以看到薄伽丘通过精妙细致的语言描绘一个个鲜明的女性形象,赞美女性的智慧,从而表达出了对被封建制度压迫女性的理解和同情。虽仍根植于强烈的男权主义,但为她们呐喊出了渴望追求爱情自由,婚姻幸福,甚至是地位平等的呼声。
8.蜕变青春的扭摆与呐喊 篇八
影片开场环境设定在一个喧闹的酒吧演唱会现场,在人群中个子高高和漂亮女孩子在一起摇摆的男主角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从他的出场方式我们便可以推测他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与场外只是在一味向舞池中心爱的女孩子张望却不敢上前来跳舞的埃里克形成了性格上鲜明的对比。而随着影片的推进,我们了解到邦乔恩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员,根据“奥尔波特的特质心理学”分析,虽然一个人的气质是天生就被决定了的。但是不置可否,在这样一个中产阶级快乐家庭中生活的孩子,性格的形成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一系列搬家的快切镜头,烘托出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从主人公性格形成因素出发,我们就不难推测影片的结果。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的内心是相对健全完整的,所以邦乔恩无法背叛自己的内心和自己不爱的克里斯汀结婚,他的内疚感和听从自己内心真实感情诉求的声音只能迫使他在最后一刻选择放弃,然后和朋友一起出走。
然而,作为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十几岁的青年,邦乔恩在很多方面仍旧有着自己性格的局限性。从“个人知觉”的角度出发,邦乔恩对丰腴性感又甜美天真的安娜的第一印象好极了,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一见钟情。在随后的两场演出中,邦乔恩都刻意去寻找那个梦一样的完美女孩,随着两人见面次数的增多,“曝光效应”产生作用,两人相互爱慕的年轻人顺利的走到了一起。然而,从安娜离开去往苏文德·伯格的过程中,邦乔恩在惴惴不安中对安娜可能会做出种种背叛的幻想场景来看,邦乔恩对安娜最本质的爱还是停留在对身体的占有阶段。“爱”与“喜欢”的区别就在于,爱是表现为:幻想,狂热,独占、排他,情欲。从这几个方面来看,邦乔恩的确是爱着安娜的,只是他的过度焦虑感和从情欲出发的爱,还是显得幼稚肤浅,禁不起时间考验,所以这样爱情的蓓蕾是终究无法长期存活的。就如同安娜最后在信中所说的,他们曾经拥有过许多美好的回忆,但是一下就结束了,只有无法愈合的伤痛一直停留在心灵的深处。爱情的伤痛对于正值花季的男孩女孩来说是致命的,也是最难以摆脱的,然而这份注定失败的爱情也教会了两人太多东西,使他们也看清了身边真正能够依靠的人实在太少了,让他们了解到“责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邦乔恩因为自身性格以及处事方式的激进,使得朋友之情也曾经被伤害。邦乔恩知道埃里克喜欢克里斯汀,就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埃里克,于是他邀埃里克和克里斯汀一起去看脱衣舞表演,并且故意吹口哨表现的特别激动,想让克里斯汀对自己产生坏的印象,从而让对比之下的埃里克获得克里斯汀的好感。但是,邦乔恩做事情冲动而又冒进,他完全忽略了埃里克自身的性格,于是使得埃里克颇为恼怒,两人关系一度陷入僵局。这是邦乔恩性格局限性的又一处体现。
再谈一下,片子的另一位主人公埃里克,埃里克的性格特质是内向的,当然他形成这样的性格,更是因为自己有一位生病的母亲和一位专制蛮横又极度虚伪的父亲。在这样压抑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性格有一些怯懦,对父亲的命令一般都是言听计从,也不会去怀疑父亲话语的真伪。其实,埃里克和邦乔恩就像是彼此的“镜像自我”,他们在对方身上都看到自己的影子,一种青春中无可放置的迷惘和情感焦虑。彼此或交织或平行的生活中种种的波折与意外,将两个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这条友情的纽带成为片中唯一仅存没有被否定的一面。从“大五人格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埃里克虽然因为母亲吓走了自己心爱的女孩子而多有责备,但是从他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从他对父亲尽己所能的反抗上来看,他是一个责任性非常强的人,很有责任心和道德感。埃里克有着深深的自卑感,从他对心爱女孩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觉得自己在心爱的人面前时多么的卑微,以至于被责难也全盘接受,从不予以否认。这样的自卑感一方面来自于爱慕本身,另一方面则来自于自己的家庭。他羞于将心爱的女孩子邀进家门,是因为家中有位邋遢的病母,他不希望让女孩看到不光彩的一面,于是极力掩饰,这就是自卑心理在作祟。然而,埃里克在心底仍旧有自己的底线,他明了自己需要坚持的东西和坚决反抗的事情,这也是此人物形象饱满的原因之一。他给妈妈借她喜欢的书,带她出去散心,为妈妈准备晚餐,并竭尽全力的保护母亲不受父亲粗暴的虐待。为了解救母亲,他甚至冒着被父亲囚禁的危险,给外婆打电话求助,这一大胆的举动在外表给人怯懦感觉的埃里克身上,让人觉得特别的安慰,因为他没有丧失对不公的反抗能力。但是,当正直善良的埃里克看到父亲和妓女偷情时,对他的打击是致命的,他无法接受这样一个粗暴的衣冠禽兽,他从来没有想过在自己和母亲面前极尽威严的父亲,真实面目却是这样一副嘴脸。但是埃里克真的很坚强,他坚持带走母亲,沉着的和父亲最后拥抱,那拥抱时的复杂表情让人心痛,这是对一个孩子多大的摧残。可以推测这样的家庭经历,必然会对埃里克未来的家庭生活造成影响的,只不过影响是显性还是隐性,以及影响的程度只能靠自己去调节了,但是这笔亲情债给予他心灵上的重创是永远都是无法愈合的。
《青春岁月》通过银幕向观众展示了他们的青春往事,但是谁又能说这不是我们的青春岁月呢?情窦初开,美好单纯的短暂日子混杂在整体充斥无力感,彷徨失措的岁月里,在一个个青年的身上留下了无数无法磨灭的伤痕,这就是青春中的扭摆与呐喊,是成长的必经。
影片信息
片名:青春岁月 Tro, h?b og k?rlighed (1984)
导演: 比利·奥古斯特
编剧: 比利·奥古斯特 / Bjarne Reuter
主演: Adam T?nsberg / Lars Simonsen / Camilla S?eberg / Ulrikke Bondo
类型: 剧情 / 喜剧 / 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 丹麦
语言: 丹麦语
上映日期: 1984-12-26
片长: 108 分钟(瑞典) / 99 分钟(美国)
又名: Twist and Shout
9.鲁迅《呐喊》读后感 篇九
鲁迅原本是要学医病人的生命的。可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手术刀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他把手中的刀换成了国人灵魂的“枪”。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开学的第一天“第一课堂”里爱心大使李连杰叔叔说我们这一代的任务是继承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把它们发扬光大。让我们祖国不但国富民强而且上也要站界顶端!
是呀,我们盛唐时期,一走出国门,迎来的都是羡慕的目光。比如唐僧。外国人一听说是中国来的,都会赞叹道:“您是大唐来的高僧啊!”语气是多么向往啊!不像前些年我们去日本。导游不敢给我们发队帽,他怕我们大声喧哗,在外国人跟前丢了中国的脸;还老提醒我们在公共场合不要拥挤、插队;男上厕所要“上前一步”……可见我们在老外的眼中素质是多么差啊!是呀,这些年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文明没有跟上。这就像一个跛脚巨人,是无法跑到世界前列去的!
10.鲁迅作品呐喊读书笔记 篇十
那天看到孔令东先生解读这句话,倒抽了一口凉气。的确是的,倘若本无希望,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死亡其实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曾经听说,人睡死过去是最幸福的,一般如睡梦中突发脑溢血死亡,省却了病魔的折磨应该是多么好的一桩美事呀。大舅舅就是这样去世的,我发现他的神态很安详,爷爷也差不多如此。倘若如三舅舅一般,被癌细胞反复肆虐,一点点地吞噬着生命,眼睁睁的看着死亡一点点的来临,那又是何等的痛楚?三舅舅临终前我去看望过他几次,最后一次,家里人按照习俗,已经把“老衣”给他穿戴妥当了,在堂屋支一张床,我到了之后,看到这样的场景,便忍不住想哭。我是很少哭的,尤其不会当着人的面哭,于是,我选择了跑到外面,找一处无人的角落大哭一场,因为,我无法忍受这等死的场面。
学校的教研也是如此。也许,许多人一辈子就是一个教书匠而已,这一点我承认。但这并不是不搞教研的理由,就是要做好一个教书匠,也是应当做好教研工作的。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正常的、踏踏实实的教研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说,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的话,教研则是一个学校的根本,没有根本,就没有生命。然,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看似很好的事情,在我们现实的铁屋子面前却总是碰壁,总是让人郁闷之至。做一些事情,妨碍了谁?应该没有,但好像什么都妨碍了。有一些很让人不服气的“道理”却让你不能不服气。“你做了,就妨碍别人了。”“做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看的。”多么荒唐的谬论呀,然而,这些却都是“真理”。想换个环境吗?且不说着铁屋子你有没有本事跳出去,仅仅那一句“天下乌鸦一般黑”就足以让你明白,等着你的也许是更结实的铁屋子。于是,你就应该考虑考虑,是不不是该考虑闭嘴。
突然间想到了一句歌词,“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还是该勇敢地留下来。”嗬嗬,走开,对于某些人来说,很容易。但,对于某些人来说,也许比留下来更难。一个真的猛士,当他发现它周围并没有敌人,然而,却总是“同志”的暗箭纷纷而来的时候,他会死不瞑目的。也许,应该达成妥协。能够吗?鲁迅先生没有做到,我想,做到的人就没有了。于是,我想,要么彻彻底底的投降,要么战斗到底,哪怕粉骨碎身,也要争取“让你明白,我对你的爱。”
因为有了希望,我们做着。然,倘若希望若有若无,倘若一次次的希望换来一次次的失望,那希望就会变成失望,最后变成绝望,最后,就会死亡了。心死也罢,团体灭亡也罢。死了,还怕什么?只是一种遥遥的感觉罢了。
于是,有的时候就不该讲真话的。其实,真理每个人心中都有,只是不见得有人用于说出来罢了。真的猛士,也需要学会斗争。
于是,又想起来那句话:“这里原来是一潭死水,大家相安无事,不闻其臭。然而,由于你这个石头,砸破了它的宁静,于是,便臭气四溢,你不该死,谁该死呢?”
11.启蒙者的呐喊——鲁迅的《呐喊》与 篇十一
今日所谓女权者,没有哪位记起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里的妇女复仇。在“娘子军”战士面前,女权主义实属 “撒娇主义”。有一部关于台湾原住民抗日的史诗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没有找到党组织的“琼崖纵队”的故事,没有“常青引路”,台湾高山族妇女只好集体自杀了。芭蕾舞剧《白毛女》放在我们这个“宁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后座上笑”的时代,可不止于“相映成趣”了。现代京剧《红灯记》中,当铁梅得知她的表叔、爹爹、奶奶都是假的,资本主义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就在剧作中消失了,然而革命的情谊使得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比亲人还要亲”。因此,《红灯记》是对中产阶级家庭悲剧(Domestic Drama)的颠覆。
那耳熟能详的作品至今被口口传唱着;与它相关的旋律、人物、情节,依然被大众文化不断地谈论、引用、戏仿……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使我们想到了布莱希特对经典戏剧的独到见解: “经典戏剧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是因为一直被人们利用甚至滥用。教师用它们宣讲道德,自私的演员和朝臣用它们赚取荣耀,贪婪的商人用它们出售晚间的消遣。经典戏剧被盗取,被阉割,也通过这种方式流传下来。有时,它们只是‘受到尊重’,而它们此时同样能够给人力量,因为人若从自己尊重的东西那里得不到益处,就不会尊重它。”
样板戏催生于顶层,却是劳苦大众的艺术。潮涨潮落,它经历了政治上的追捧和打压,在新中国的第三个“三十年”里,样板戏的传统能否获得合理的评价,并承担起适当的社会功能?这是“一时一地”的文艺批评无法追究的部分。形式是内容的沉淀。遵循毛泽东《讲话》精神创作出的现代经典,将剧场变成改造思想的地方,将戏剧变成改变世界的力量——这与布莱希特的“史诗剧”不谋而合。
样板戏的演出借鉴并发展了欧洲浪漫主义时期开创的、群戏的舞台调度,营造了工农兵自己的历史感。中国在社会革命成功之后的二十年间,让普罗大众拥有了自己的舞台史诗。
样板戏创作于中国当代史最激进的时期。戏曲现代剧的主要目的是塑造、召唤革命接班人;对样板戏自上而下的移植和普及,与其说是对当年的革命群众的思想改造,不如说是面向下一代的情感教育。
“将来是现在的将来,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为了传承“意义”,首先要认清历史的过去、今天和将来。无可辩驳的是,我们回避、纠结的十年,恰恰诞生了解放前未曾诞生、新时期未曾企及、在可见的将来可能也无法超越的,关于“意义”的艺术。
今天,我们重提“经典”,分析“经典”产生的前因后果,与“告别革命”无关,与“民国范儿”无关,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类只供把玩的“过去”无关。正视我们自己的现代经典,一是因为文化冷战的阴影挥之不去,意识形态包围愈演愈烈;二是希望通过对当代经典的研究,继续前辈“文化再造”的事业。发掘其遗产、正视其成就,于“现在”有益,于“将来”有益。
历史的演进自有其曲折、轮回之迹。推陈出新,还需光复旧物。
12.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的呐喊 篇十二
2011年12月28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徐工重型QAY800型起重机第一次伸展大臂,成功完成了84 m、65 t工况风电设备的首吊任务。而后,经过技术团队多次吊点、吊距、重心等的确认,第一次叶轮吊装也于12月29日上午9点顺利完成。
QAY800型起重机是徐工48年起重机研发历史的沉淀,该设备首先摆脱了超大型起重装备“拆装难、耗时长”的难题,其独有的大臂自组装技术和配重自适应控制技术,只需1 h即可完成大臂和配重安装;该起重机背负重达205 t的大臂、卷扬和超起装置依然能够在15°的山坡上行驶,速度可达1.5~1.8 km/h,转场仅需十余分钟:该起重机还拥有成熟的超起组合臂技术,专注于大型设备吊装的超起工况,使起重性能最大提升300%;同时,该机型在实际施工之前已针对6大主要工况进行了上万次的起重、行驶和坡道强化实验,本次20天吊装5台风机的速度就是实力的证明。
在徐工重型800 t级起重机首秀之后,紧接着又完成了2012年的首次接力——1月12日,徐工重型QY160K型汽车起重机正高悬于80 m高空,而它身后QAY1200型全地面起重机正张开一双超起巨翼,以鹤嘴型塔臂吊住QY160K的4只支腿,上演了“全地面起重机吊装汽车起重机”的好戏。
这次演出是徐工重型千吨级技术团队精心策划的一次吊装试验,采用了技术含量最高的塔式工况:63 m主臂+36 m塔臂+超起的组合臂工况。据徐工重型技术中心主任介绍:这种工况看似吊重不高,却是40 m幅度、80 m高度下吊重70 t的极限工况,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验证千吨级的微动性,本次操作人员特意在QY160K的车身上放置了一满杯水,并为QY160K设置了与其底盘形状几乎相同的特定放置区域,而杯中水一滴都没有洒出的完美结局恰恰反映出该机型的高稳定性。
13.关于希望 摘自鲁迅呐喊自序 篇十三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14.鲁迅呐喊读后感作文 篇十四
鲁迅在自序里写当时国人需要拯救。从对中医的迷信写起,说中国人需要医药上的生理解救,然后写到在日本看电影国人思想的愚昧,弃医从文,要从思想上拯救中国人。
相信当年肯定有人对鲁迅的行为不屑一顾。
但鲁迅怎么说:横眉冷对千夫指。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读鲁迅的`作品,依然有感动、愤慨、豁然的情绪,而那些非议鲁迅的人呢,谁记得。
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他是第一个走这路的人,当时当下被误解、被攻击、四处碰壁,但过了这些年,我们都只记得他,读他的作品,而不会记得那些非议他的人。
一条路,要成为第一个人走这路的人,不仅要有勇气,要有耐心,更要一颗强大的内心,能担得起所有的非议。
要知道,十年百年之后,后人真正看到的,只有构成系统的作品,不是散乱的作品评论。评论别人太容易了,大家都能做,但能正在坚持下去写出好作品、干成大事的,太少。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做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
现在社交网络不比从前。从前鲁迅写文章,都是与人隔空对话,在报纸上骂,稍微还有点门槛。现在大家在社交网络上稍微对什么有意见,都能直接留言、评论。
现代社会,如果你想干成一件事,内心素质要非常豁达。
15.启蒙者的呐喊——鲁迅的《呐喊》与 篇十五
真实与虚构
影片是通过九个人物的采访来构架整部影片的结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很明显的年代特征。影片讲述了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成发集团) 的变迁过程, 通过不同年代人的不同经历反映成发集团从繁荣到衰退的过程。影片通过工人与工厂的关系表达了导演对国有体制的一些看法。片中展现了五个真实人物的表演和四个专业演员演绎的真实人物。这些人物的安排分别是从50年代成发集团在成都建厂到成发集团转让土地这50年内的代表人物。
第一个出现的人物是影片一开始给全厂做报告的厂领导, 宣布成发集团即将将土地转让。
关凤久, 1935年出生于辽宁海城, 1958年12月下旬, 从东北沈阳111厂迁至成都, 参与建设420军工厂。曾任成发集团保卫科长, 退休时为厂党委副书记。
何锡昆, 1948年出生于成都, 1964年进成发集团61车间钳工四组当学徒, 后参军。
王芝仁, 何锡昆的师傅, 年迈体弱, 生活条件困难。
侯丽君, 1953年出生于沈阳, 原为成发集团63车间维修工。
顾敏华, 陈冲饰, 1958年出生于上海, 成发集团精密车间质检员。
郝大丽, 吕丽萍饰, 原成发集团成装车间工人, 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宋卫东, 陈建斌饰, 1966年出生于成都, 成发集团总经理副主任。
赵刚, 1974年出生, 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节目主持人。
苏娜, 赵涛饰, 1982年出生于成都, 成发集团分厂厂长女儿。
影片是通过个人史反映厂史, 再通过厂史反映社会改革进程的变迁。从片中人物的叙述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生活从受尊重且生活富足到如今的生活拘谨。郝大丽在60年代还曾经帮助家乡的妹妹, 现如今她自己的生活要妹妹来帮助。侯丽君是厂里的一名普通工人, 当时生活还是相当平稳的, 后来企业效益下滑导致职工下岗, 下岗的第一批工人就有她, 下岗后开个体的缝纫小店勉强维持生机。顾敏华原来是成发集团精密车间质检员, 是厂里的厂花, 工作条件好, 后来辞去工作自己干个体, 婚姻问题到现今一直没变。这些人的命运几乎与工厂的命运是一体的, 而工厂的命运又与体制改革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过影片可以看出导演还是偏重于真实演员的表演, 尽量保持影片真实记录的风格。但不可否认的是四位著名专业演员的演出极大的冲击了电影追求真实的艺术效果。贾樟柯以前的作品中几乎没有用到专业演员, 大量非专业演员的演出是贾樟柯电影艺术冲击力不可小觑的力量。贾樟柯一定也深深认识到专业演员的介入对影片真实性有所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导演依然采用四位专业演员的表演, 原因可能出自两个方面。
第一, 国有工厂改革, 工人们失去了依靠。多年来不富裕的生活是压在工人们心头的苦语。面对镜头工人们怎么可能去诉说自己的不幸, 抨击体制给个人造成的弊端。导演只有采取专业演员扮演的方式将真实的个人历史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样做就避免了个人与工厂的直接冲突, 似乎缓和了个人与体制的矛盾。第二, 贾樟柯的电影从一开始就不被主流认可, 常常得不到公映的机会, 即使有公映的机会, 票房也不是很理想。《二十四城记》中陈冲、陈建斌、吕丽萍、赵涛四位专业演员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明星, 明星的介入势必会对影片的票房带来积极的效果。
贾樟柯影片的最珍贵之处就在于它常常从最生活化、最朴实、最底层的事件中, 通过安静缓慢的镜头展现出导演对普通民众的关怀, 唤醒人们尚存的良知。
明星的介入确实给影片增色不少, 但任何一部影片演员的选用都应该和电影主题相切合, 如果为了向社会主流邀功, 为了提高票房而牺牲一个导演珍贵的品质, 是得不偿失的。
多媒介表达
贾樟柯的电影中习惯于借助各种媒介的辅助手段来迎合影片中所需要的历史感。在《二十四城记当中》分别运用了电视新闻、流行歌曲、报纸报道、诗歌、旧菜票、旧工作证、公交车等。
影片中的歌曲共有八首, 分别是林强作曲作词演唱的《未来在哪里》、成发集团厂歌《再创辉煌》、王辛作词作曲的《歌唱祖国》、朱海作词孟卫东作曲的《今夜无眠》、都仓俊一作曲山口百惠演唱的《我衷心感谢你》、叶倩文演唱的《前醉一生》、李谷一演唱的《妹妹找哥泪花流》、齐秦的《外面的世界》。这些歌曲分别配合影片情景, 赋予了影片独特的艺术魅力。
影片一开始就是军号声伴随着成发集团喇叭中播放的厂歌《再创辉煌》, 紧接着是各种机器打磨的声音, 这些背景音乐交代了影片的大环境, 让观众一下进入了一种国有工厂的氛围中。
工厂召开土地转让大会中, 工人们集体合唱号称“第二国歌”由王辛作词作曲的《歌唱祖国》。这首歌曲是影片对国企工人的一个定位, 就像歌中所唱的, 工人们用自己的一辈子对祖国做出贡献, 换来的回报是在企业改革的浪潮中被忽视。在工厂中每个工人都只有集体意识的表达, 就像歌声中集体对祖国的歌唱, 个人的意识只有到脱离工厂体制之后才能够得到展示。
文化活动站的两位退休职工合唱《今夜无眠》, 这首歌曲是周冰倩1999年10月国庆50周年晚会上, 一曲《今夜无眠》再次唱响中国, 歌颂祖国是这首歌曲的主题。歌颂祖国的主题是工人们对集体体制的礼赞, 是两名已经退下来的中年妇女在破落的文化活动室的楼梯上放声歌唱。
《我衷心感谢你》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电视剧《血疑》的主题曲, 讲述了凄美的爱情故事。歌曲把观众带回八十年代的记忆, 那时的成发集团还处在繁荣期, 歌曲中散发者个人情感的张扬似乎是成发集团工人们个体意识复苏的一种暗示。
叶倩文演唱的《前醉一生》穿插在工厂拆迁时一名工人巡查工厂的场景。九十年代叶倩文凭借《潇洒走一回》火遍了大江南北。那是改革开放的潮流已经兴起, 一些国企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特别是像成发集团这样的军工企业, 效益逐步下滑。歌词中唱到“这心漂泊每朝每夜, 多么想找到愿意相随同伴, 使这心莫再漂泊”工厂拆迁, 土地转让, 工人们失却了几乎是与生命联系一辈子的体制, 现在体制将个人遗弃, 无助的寻求已是茫然的希望, 就像这歌词一样。
李谷一演唱的《妹妹找哥泪花流》是1978年电影《小花》中的插曲, 是一部充满情感的革命故事。《小花》这部的影片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将人的情感融入革命题材的典范。革命题材是影视中最具有体制特征的影片类型, 《小花》的插入, 给人在集体中久违了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却是现今工人已不再有的。
齐秦的《外面的世界》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的流行歌曲, 由于歌曲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心声, 一时间广为流传。这首歌曲在采访了一位走出工厂在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当节目主持人的工人子弟。在九位采访中, 这种靠个人力量走出工厂仅占有一位。在最初就没有进入国企工作的人现今的生活条件比在国企奉献了一辈子的人要好很多, 工人们失去集体的依靠, 被遗弃的感觉更加明显。歌词中唱到“在很久很久以前, 你拥有我我拥有你, 在很久很久以前, 你离开我去远空翱翔”。就像歌词中所唱工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一体的, 没法说清是谁对谁付出更多, 但有一点很清楚, 就是在体制改革中, 这群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的工人们被遗弃了。
这八首歌曲的安排有着明显的线索, 导演是以集体体制的宏大凝聚感向个人被遗弃的孤寂感慢慢过渡。从《再创辉煌》、《歌唱祖国》和《今夜无眠》到《我衷心感谢你》、《前醉一生》、《妹妹找哥泪花流》和《外面的世界》, 这几首歌的过渡是导演隐晦的表达自己主观意图的记号。
影片中独特的地方还有诗歌字幕的出现, 导演在影片的不同部分用大字幕打出诗篇, 有着独特的表达效果。这些诗歌分别是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叶芝的《随时间而来的智慧》、曹雪芹的《红楼梦·葬花词》、万夏的《本质》。这些诗词本身的含义不是关注的焦点, 而是诗词与影片结合后产生的新的情境, 新的意义, 借此, 我们也可以看出导演的观念倾向。
影片在00∶41∶27时插入第一个字幕, 整个造飞机的工厂是一个巨大的眼球, 劳动是其中最深的部分。———欧阳江河 (《玻璃工厂》) 。欧阳江河的诗原文应该是“整个造飞机的工厂是一个巨大的眼球, 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1]导演在这里将“最黑"改为“最深”明显是减弱诗词的冲击力, 工人们的劳动在创造了辉煌的价值之后被体制改革所遗忘的正是那夜一般的寂静与黑暗。
影片在00∶50∶52时插入第二个字幕, 秋叶繁多, 根只有一条, 在我青春说谎的日子里, 我在阳光下招摇, 现在, 我萎缩成真理。———叶芝 (《随时间而来的智慧》) 。傅浩译的版本是“叶子虽然繁多, 根茎却只有一条;在青年时代说谎的日子里, 我把我的花和叶在阳光里招摇;现在, 我不妨凋萎成真理”[2]这首诗在这里暗指工人们的生活现实, 在祖国建设初期, 工人们奉献着自己诚挚的热情, “花和叶在阳光里招摇”;工人们发自内心的为祖国贡献, 放弃了小我利益的计较, “叶子虽然繁多, 根茎却只有一条”;如今工人们生活拮据, 但面对导演的镜头又怎么忍心埋怨集体对个人的忽视, 能说的只有沉默“现在, 我不妨凋萎成真理”。
影片在01∶11∶27时插入第三个字幕, 怪侬底事倍伤神, 半为怜春半恼春。———曹雪芹 (《红楼梦·葬花词》) 。原文为“怪侬底事倍伤神, 半为怜春半恼春”[3]诗词本意是林黛玉感慨自己的身世的不幸, 这里借诗诉说成发集团女工顾敏华的不幸身世, 由这名苦命女子的身世进一步诉说众多普通工人的不幸与遭遇。
影片在01∶39∶03时插入最后一个字幕, 仅你消逝的一面, 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万夏 (《本质》) 。诗词出现在成发集团已经拆迁的画面当中, 导演想表现的不仅仅是能够看的见的厂房设备的消逝, 更是无数工人几代人为国家奉献的遗忘。
导演借助这些诗句隐晦的表达自己的态度, 也可以说是一种萎缩的呐喊, 导演想要唤起的正是社会对体制弊端的关注, 对普通民众的关注, 特别是对这些为祖国建设奉献了自己一生的普通人的关注, 是一种对现代人良知的呼唤, 更是对现代人良知的拷问。
贾樟柯《二十四城记》的推出正处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段, 这部影片的意义就在于提醒着人们不要只看到改革发展中的成就, 更应该看到的是那些为改革发展做出牺牲的不同民众。一个时代的发展绝对不应该是以忽视付出作为代价, 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我们所做出的牺牲, 看到曾经流过的汗水。贾樟柯的影片用独特的方式提醒着我们, 片中发出的呐喊声似乎就在耳边, 那一首首歌曲, 一句句诗词, 提醒着我们作者的拍摄态度。《二十四城记》注定要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深厚的印记。
参考文献
[1]欧阳江河著.站在虚构这边.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2001.7, 第一版:12.
[2]叶芝著.傅浩译.智慧随时间到来.《叶芝诗集·上》,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1, 第1版:217.
16.客车业的“呐喊”与“彷徨” 篇十六
与嘉宾经过一天的讨论与交流一致认为,中国客车传统公交旅游客运团体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在下降,但新能源客车、校车、海外市场、燃气客车市场带来的市场增量在持续推动着客车行业的进步。
地位之变:客车行业迎来新挑战
客车是公路客运的主要工具,随着全国公路系统的发展完善,客车在分担国内客流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公路客运周转量占全国客运周转量的比例超过50%,其中主要是客车完成的,这样的市场需求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客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新中国客车工业史几乎与载货货车同步,在较为薄弱的基础上,基本能满足不断兴起的社会生产的能力。客车行业率先成为产业集中度提高、效益提升、品牌凝聚力的排头兵行业,客车行业拥有诸多品牌,从业队伍庞大,
产品创新力和市场营销力较强,在客车行业里占据重要地位。
当前由于客车产品载客集中的特点,以及国家在节能、环保、安全等相关领域的技术要求和法规趋严,客车行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客车质量,产品质量、高档细分市场创新能力等方面,我们与世界领先企业的差距仍存在,这是中国客车在国内转型升级和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正视和抓紧解决的问题,但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近年来客车行业的地位明显提升,在整个汽车行业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客车行业是在汽车各小行业里面市场化和国际化是最好的一个行业。它的出口、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近年来突飞猛进。不少客车企业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集成技术,追赶世界的潮流做得非常好。前段时间在阿联酋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会议接待的客车全是中国制造的,而且街上看到的大客车也都是中国的客车品牌,看得出中国客车不仅在国内市场销量好出口市场也很受欢迎。近年来客车行业在整个汽车行业当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从每年的产销数据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当然这些成绩离不开每一个客车企业的共同努力与付出,董扬在论坛现场如是说。
任务之变:提出新的发展要求
中国客车真正的发展更大的意义是在客车之外,我们大家都在说中国经济的发展要实现模式的转变,要实现所有制,包括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讲的我们的混合所有制,总而言之,就是这些东西在我们中国客车的这个术语之下都有完美的体现,这是一个问题。
中国客车产销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占市场份额的49%,这确实都是非常骄人的业绩。但是这些业绩背后说明什么?在我看来,就是光荣的背后其实是艰辛。在中国客车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之路可以说是筚路蓝缕。我们都知道,中国客车是草根产业,它所得到最大的支持就是没有支持,但是没有支持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就目前看来并不算是坏事,起码各客车企业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与不断努力实现了产品与技术的突破,并收获了不错的产销成绩,龚益如是说。
佘振清在论坛现场表示,2013年1至11月份5米以上的客车销量是19万多辆,比上年同比增长了1%多,按全年来算将能够达到22万辆左右,跟上年几乎持平。燃气客车2013年市场表现不错,1至9月份销量是2.8万多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0%多。全年大概能够达到4.4万辆燃气客车,这个是我们根据整个客车15年来的运营周期进行判断以后得出来的数据。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节能客车的增长率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数值,也就意味着具有节能减排的新能源客车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与接受,随着市场的发展,新能源客车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增大。
2013年的客车行业,除了宇通客车市场表现比较好之外,其他的企业都不好,这里面有几个因素,一个是公交客车比例太大,第二个是校车的小型化趋势非常明显,第三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公共客车,特别是大型公共客车大幅度下滑,下滑的幅度达到20%多,这样的下滑在前几年金融危机的时候都没有达到这种幅度,所以2013年的市场确实表现很一般。正是因为2013年的情况差,所以基数小,我们判断2014年的增幅肯定会超过上年,会超过平均增幅,所以我们判断2014年的总增幅会达到8%以上。佘振清表示,通过以上传统客车与新能源客车的增速对比可以总结为,社会环境发展对客车行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能源客车已经被时代推向了“风口浪尖”,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转型之变:新能源客车引领绿色交通
2012年底,海格客车的总销量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其中大中型客车的占有率达到20%,大中型客车生产和销售稳居中国客车行业第二。海格客车拥有六大系列,300多个车型,涵盖了6到18米的高端商务公路客运、团体旅游、专用校车以及房车,VIP商务车、公交以及清洁能源客车、新能源客车,包括轻客和皮卡。
李江表示,海格新能源客车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发展,包括低碳化、轻量化和技能化三个方面。海格新能
源的发展方向从混合动力到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到纯电动,最终到氢燃料。在海格客车看来,混合动力的节油途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内燃机在高效区域的运行,在开行功耗时关闭内燃机,同时减少发动机的排量,对制动能量的回收,还有减少一些耗工,最主要的一个就是运行策略的设计。还要对发动机本身性能的优化以及外界充电,这就是海格新能源客车混合动力的技术路线,主要是一个混联和并联的技术。
宇通客车的产销量在2010年的时候超过奔驰,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客车企业。2012年宇通的销量达到51688台,在国内的占有率是27.4%,连续11年位居行业第一。2012年的时候,整个集团销售额是302亿。从2010年以来,已经在14个城市79个客户,累计销售了节能新能源客车是5142辆,今年的1到9月份是2414辆。
朱光海表示,宇通近几年在新能源客车上的表现有目共睹,在宇通客车看来,新能源车上实际上是三个部分的核心技术,电控、电机和电池。在整个系统上,宇通客车采用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电机的系统。在电控这一项核心技术上,宇通坚持自主设计,自己生产。宇通还开发了混合的控制器,实际上是把整个高压的这部分做了集成,这样的话有效的降低了它的重量,还有降低了它的体积。宇通客车有自己的设计能力,整个在控制上,宇通完全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这样在开发新能源车型的时候就事半功倍了。
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方面,宇通依托承担的国家“863”项目,已开发完成10-12米系列化产品,并且实际路线综合节油率超过50%。自2010年实现新能源客车批量销售以来,已在郑州、天津、杭州、昆明等54个城市推广节能与新能源客车5151辆,其中2012年2062辆,市场份额27%;2013年上半年更是达到2070辆,占全国5000辆推广目标的40%。宇通期待能凭借品牌、技术、渠道、资金等优势,未来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市场仍将保持领先地位。
17.鲁迅《呐喊》小说集:《兔和猫》 篇十七
首先,小说通过动物间的弱肉强食的冲突,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善良而弱小的生物,也是渴望生存下去,并且传宗接代,以延续其类的发展,这恐怕是一个最低而起码的要求。然而,生物链中的强者,总以霸主自居,它们时刻伺机扑向那幼小的生灵,往往最终还是得手。那只黑猫正在“矮墙上高视阔步”,以显示它得意之色。联想到作者鲁迅生活的时代,广大中国人民正象那些瘦弱的小白兔,他们渴望有自己的些小的生存空间,希望能够安居乐业,繁衍后代。然而,像“大黑猫”一样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不会让人民大众安定的生活下去的。他们勾结在一起,掠夺人民的财富,屠杀人民的儿女,妄图把中国人民置之死地而后快。1922年前后的中国现实社会,正是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军阀政府连年内战,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年代。鲁迅写了猫吃弱兔的故事,正是告诉人们一个残酷的事实:列强正在伺机瓜分中国,人民正在遭到宰割,以此来唤起人民的觉醒。
其次,作品又是通过三太太的“深恨黑猫”和“我”的“不能不反抗他了”的思想,喻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便最弱小的民族,也总是有觉悟者起来造反的。尽管这种造反只不过是“转移兔窝”,使用“青酸钾”的消极反抗,但毕竟是造反行动,是反抗意识的复苏。这仍然是难能可贵的。此时的鲁迅思想上正处在由一个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化的过渡时期。他一方面感到“新世纪的曙光”,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另一方面还没有摆脱对人民力量估计不足的弱点,认为“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娜拉走后怎样》)因此产生了苦闷、彷徨的思想。在这篇小说里,虽然写出了“三太太”和“我”的反抗意识,然而受害者本人——白兔却仍然无动于衷,表现得不以为然,这些正反映了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观点。
艺术特色
18.鲁迅呐喊读后感 篇十八
其实在我读这本小说之前,我想的是为什么鲁迅的文章会出现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因为对于鲁迅的文章,大概很多人和我都有一样的感受吧!觉得鲁迅的文章比较尖深难懂。读他的文章你必须对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有所了解,还有了解他的人生履历,否则是很难在走进他的文章。而且在初中那会刚好我对历史也不了解,虽然老师给我们解释了,但是也是断层的,而且作为初中生,大部分人是很难理解那个时代的苦的。所以即使老师解释了,到课文中我还是不是太理解。所以在那会儿我就不想学关于鲁迅的文章。他文章中的思想太深,而且鲁迅比较喜欢用反语、讽刺等手法。如果我们不懂鲁迅文章中的“梗”,我们就很难读懂。
不过今天我还是选择再次走进鲁迅的文章,一方面因为现在我走上了学中文的道路,另一方面因为我作为一个师范生。以上两个原因说服自己,觉得自己有必要走进鲁迅、走进鲁迅的文章,和鲁迅重新认识一下,改改自己以往的观点。
在《呐喊》这本小说集中,出现在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有《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社戏》、《药》等6篇小说。那我就先从这几篇文章说起。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可谓是一个病态的人,一个被封建礼教残害的人。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体现的是狂人对封建礼教的反对。在小说中,狂人他看谁都怪怪的,别人只要一看他或者笑一笑什么的,他就会从头直冷到脚跟。他还怀疑周围的人都是吃人的人,甚至他最后怀疑到了自己亲哥哥身上,认为自己妹妹就是被自己的哥哥吃了。这些都是他病态的体现。其实作者就是就是想通过塑造狂人这样一个形象来表现封建礼教对当时中国人的残害程度。在小说的最后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这句话中透漏着狂人和作者的失望及期望,封建礼教迫害了当时中国的孩子这是作者对这种状况的失望,同时作者希望这种状况得到改变这是期望。
这篇小说向我们说明了原来真正的清醒者是狂人,周围的人才是封建礼教的化身。
《孔乙己》。关于这篇小说,19作者鲁迅在这篇小说的篇末的“附记”中说“这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去年冬天做成的。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是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但用活字排印了发表,却已在这个时候,――便是忽然有人用了小说盛行人生攻击的时候。打抵著者走入暗路,每每能引读者的思想跟他堕落:以为小说是一种泼秽水的器具,里面糟蹋的是谁。这实在是一件极可叹可怜的事。所以我在此声明,免得发生猜度,害了读者的人格。”。那些用“小说盛行人生攻击”的话语来批评讽刺作者的人是想用这样的幌子来说鲁迅。社会的悲哀啊,敢写敢说的人就成了异类了。
在我初中第一次接触到这篇小说时,当时我没有看懂。后来老师讲过一段时间后我对这篇文章的印象也仅剩“孔乙己”和“茴香豆”这两个词。今天再次读它时我已是大学了,终于从两个词变为了三个词,多了一个“同情”。
为什么说又多了一份“同情”呢?因为孔乙己是一个身材高大、脸色青白,皱纹间夹些伤痕、有花白的胡子、身穿长衫的老人;性格上,好喝懒做。这样的一个人在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下,精神迂腐不堪、麻木不仁,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怎么不叫人心生同情呢?这篇小说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人的残害,具有反封建意义。
《故乡》。每个人对于故乡的记忆都是不一样的,独特的。那个我们曾经的故乡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的就只剩下记忆了。就像这篇小说中,“我”再次回到别了二十多年的故乡,一切都物是人事事休了。就连曾经最要好的伙伴“闰土”都都对我多了几分恭敬,那种距离感让人心痛。
作者在这篇小说中塑造“闰土”和“杨二嫂”这样的人物,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表现了作者痛惜那样的社会对纯真之人的迫害和扭曲,表达了作者对那样社会的不满及希望创造新新社会的情感。正如作者在文中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阿Q正传》。这篇小说的名字来源于“闲话体题言归正传”。作者在这篇小说的序中对这篇小说名及阿Q名字来源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一个可怜、可悲、更可恨的一个阿Q形象。可怜在于他经常被别人欺负,可悲在于在那样的社会中除了干活时人们想得起他外,其他时候都是一个被人遗忘的人,可恨的是他对吴妈的行为,受气之后欺负小尼姑。不过他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精神胜利法”,这也许是弱者无能的表现,也许是乐观者对人生的态度。阿Q是第一个也许的代表人物,希望读者都是第二个也许的运用者。
作者通过对阿Q这样一个饱满的人物的描写,批判了封建、保守、腐败的社会,揭示了旧中国农村人们的生活的场景和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状况。
19.启蒙者的呐喊——鲁迅的《呐喊》与 篇十九
近期我阅读了法国戏剧大师安托南·阿尔托论述戏剧的著作《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 这本书并不是我想象中的讲述了一套严谨、系统的理论, 而是由数篇作者的论文、宣言以及信件所组成的, 读来令人觉得仿佛是一位诗人的随笔。阿尔托主张戏剧应该是残酷的, 应该表现“生的欲望、宇宙的严峻以及无法改变的必然性”。戏剧的功力在于使观众入戏, 观众不再是外在的、冷漠的欣赏者。刚开始阅读时可能由于翻译的关系, 我觉得这本书十分的晦涩难懂, 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和对阿尔托的生平做了些许了解后, 对于作者犀利、富有激情的“呐喊”, 我也开始有了些自己的理解。
正如序言中所说的那样, “在安托南·阿尔托的文章里总掺杂着他的生平”, 可以说, 他的文章和理论与他的极富戏剧性的短暂一生有着很大的联系。阿尔托家境良好, 他的童年相对比较平淡, 但他在少年时代就得了严重的抑郁症, 之后进出各个疗养院并遵照医嘱服用鸦片, 这成了他一生的写照。在巴黎, 年轻的阿尔托在几部影片中崭露头角, 可他更想做的是导演。三十岁的阿尔托在朋友的帮助下成立了雅里剧团, 他也在其中担当了重要角色, 可是这次尝试总共只演出了八次便草草收场了。1930年之后阿尔托迎来了自己最盛产并富有创造性的年代, 他开始筹划“残酷剧场”, 不断地发表演说与宣言。在此期间由他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曾契》与当时人们所熟悉的那种平顺愉悦的商业剧彻底背道而驰, 讲述了一个有关乱伦与谋杀的血淋淋的故事, 但因为财政的窘境也只演了十七次就无法支撑下去了。失望的阿尔托离开欧洲前往墨西哥开始他的为期一年的文化寻根之旅。回到巴黎后, 他仿佛被世界摒弃了, 一次次辗转于精神病院与疗养院之间, 他甚至被迫接受电疗。通过照片我们可以看到, 当年那个英气逼人的青年仿佛一下子变成了一个面容阴郁的老人。直到他的著作得到出版后阿尔托的境况才得到了改善……1948年3月4日, 阿尔托逝世, 身后留下大量遗著。因为观点得不到社会的响应以及经济等原因, 阿尔托一生的舞台实践并不算多, 有人因此将他归为“思想上的巨人, 行动中的矮子”。我很不赞同这种观点, 如果当年他能得到资助, 我相信阿尔托一定会给我们留下更多的作品。就算他饱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 他还是用一生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 他当之无愧也是行动中的巨人!
在我看来阿尔托他是一位严肃、激进的改革者, 他明确反对西方传统戏剧, 认为它们早已僵化, 残酷戏剧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戏剧的神圣性和仪式性, 依靠音响、灯光、音乐、舞蹈、动作等符号来刺激观众的神经, 震撼观众的心灵, 从而产生精神上、道德上的剧变, 达到心灵的纯净。但是他的主张却得不到主流社会甚至是自己的朋友的认可, 在书中数封他写给友人的信中, 看到他一次次的解释、厘清自己的观点、反驳别人的误解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持时, 我也为他的“孤独”感到难过。在《戏剧与瘟疫》中, 阿尔托做了一个令我在一开始感到奇怪的比喻, 他竟然将戏剧比作瘟疫, 因为在我看来瘟疫明显是带有贬义的。但是阿尔托的观点其实是说“戏剧的这种作用好比是瘟疫, 是报复性的灾难, 是拯救灵魂的流行病。”“如果说本质戏剧是和瘟疫一样, 那不是因为它具有传染性, 而是因为它和瘟疫一样也是显露, 是潜在性残酷的本质的暴露、外露, 而精神上一切可能的邪恶性, 不论是就个人还是就民族而言, 都集中在这一本质里。”1阿尔托希望演出的基础包含残酷的因素, 创造一个以神话和宗教仪式为基础和动力的剧场, 戏剧可以将人们表面的伪善、精神上一切可能的邪恶全部撕裂, 人性中最肮脏、最卑鄙、最无耻的东西也将被表现出来。这时的戏剧就是“拯救灵魂的流行病”, “它促使人看见真实的自我。它使集体看到自身潜在的威力、暗藏的力量, 从而激励集体去英勇而高傲地对待命运”。2也就是说在戏剧结束之后, 观众会受到那些邪恶力量的震动, 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他们体内的“脓疮”被戏剧排出, 灵魂受到拯救, 精神也得到净化, 这时, 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就是阿尔托所谓戏剧的目的。虽然他所提倡的“残酷戏剧”没有实现, 但是他的许多未竟之志在他的身后得到发扬光大, 并对二十世纪西方戏剧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他也被实验剧场的后来实践者们奉为一代宗师和精神领袖。
翻阅全书, 我觉得虽然那么多年过去了, 安托南·阿尔托的文字读来依旧让人觉得铿锵有力、受益匪浅, 他对戏剧本质永不妥协的追求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依然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我们现在各地的话剧市场看上去是相当的繁荣, 在上海各个剧场的话剧演出可谓一部接着一部, 早年台上演员人数会比观众多这样的窘况看来是不会发生了。放眼望去, 那些所谓的爆笑剧、白领剧和惊悚剧占据了大半江山, 像当年《商鞅》那样能让人看得屏气凝神的剧目是越来越少了, 话剧越来越有“快餐化”的危险趋势。现在的主创们更乐意做的是根据当下的流行趋势稳妥地赚“热钱”, 至于一个戏能否触动观众心灵深处、能否改变观众对待某一事物或问题的态度则压根与他们无关。阿尔托在《与杰作决裂》中写道:“我们的精神状态是附庸风雅、矫揉造作、唯美主义, 因此公众无法理解。指责喜好蹩脚戏剧的公众趣味低下是没有用的, 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戏”。3所以说这样的行为是相当短视的, “我们不能继续糟蹋戏剧了”, 长此以往肯定会把现在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观众群最终再次赶走。其实在七十几年前, 阿尔托已经给我们指出了一个可以值得探索的方向。在他生活的年代里, 19世纪末诞生的电影已然崛起并对戏剧、绘画等艺术形成强烈冲击。那时的社会精英们不屑进入剧场, 普通老百姓则去电影院、杂技场等寻求满足。人们的官能变
浅谈唐山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
李岩 (唐山市艺术研究所河北唐山063000)
唐山皮影戏迄今为止, 已有近千年历史。皮影戏原属傀儡戏剧种, 现归属戏曲类。而唐山皮影戏最早叫“乐亭影”, 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记载:“乐亭影也叫滦州影, 皮影戏剧种, 流行于河北省东部及东北三省, 起源于河北省乐亭县”。
关于唐山皮影戏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在金天会五年 (1127年) 由中原传入冀东。传入后, 由能歌好乐的乐亭人在音乐曲调演唱上改用乐亭方言、民歌、俚曲, 而发展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乐亭影, 进而传遍整个京东。第二种说法是唐山皮影界老艺人流传下来的: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 冀东一带居民稀少, 后由朝廷移民和逃难等因素, 居民逐渐增聚集增多。由于居民杂乱, 打架斗殴、伤人性命等恶事时有发生。因此, 南海观世音菩萨遂带领徒弟韦驮和红孩儿到此讲经说法, 劝人向善。经过观音菩萨的努力, 唐山地区居民逐渐醒悟, 恶习减少, 邻里和睦、社会稳定, 到处呈现一片和谐景象。菩萨看到善果累累, 人们安居乐业, 遂留下经卷、海灯等带两徒弟返回南海。后来有乐亭人为怀念观世音菩萨, 就用素纸刻成观世音菩萨、韦驮和红孩儿的影像, 放在窗户纸上, 用海灯照射, 外边的人就看到观音菩萨, 而让读过书有文化的人坐在旁边念经卷, 后由此产生了乐亭影。新中国成立前后, 影戏演出前都保留一段大手斯 (韦陀) 和小手斯 (红孩) 的滑稽表演 (戏曲俗称“帽戏”) , 以示观众安静坐好, 讲经 (正戏) 马上开始了。直到现在, 很多人仍然把皮影剧本叫“影卷”;管唱影叫“宣卷”;而把演皮影戏用的气油灯或电灯叫“海灯”, 把唱念演员被称为“师父”。
皮影戏和其他剧种一样有故事情节、有格律的唱词、曲牌和行当。1958年在乐亭发现的明万历乙卯年 (1615年) 手抄影卷《薄命图》, 不仅故事完整、唱词格律考究, 还有独具唐山皮影特色的“三赶七”。而且行当齐全, 如张彦为“生儿”, 金辉为“髯儿”, 白玉梅为“小儿”、李桂姐为“花小儿”, 祝明星为“大儿”, 周大贵为“花生儿”。据《大清乾隆圣谕广训》记载:“乐亭生员编撰影戏, 用笛随之, 以法昆曲。迄乾隆末年 (1797) 后以四弦、二胡加入, 尤为可听。北京人亦有学习者”。《圣谕广训》是清朝诏令, 说明“乐亭皮影”的称谓是受皇家御封而得名的。
唐山皮影戏不管是韵白、念白, 都是用纯正的乐亭话。唱腔则是在乐亭民歌、俚曲等乡土咏唱的“九腔十八调”唱腔板式的基础上, 发展成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板式腔调。
唐山皮影戏的影窗最早用白纸, 20世纪后改用白布, 横约得麻布了。而阿尔托认为从情节的观点看, 电影形象是无法与戏剧形象抗衡的, 不论多么富有诗意的电影, 它必然受到胶片的限制, 而戏剧则遵从生活的一切要求。他清楚的了解戏剧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应有的即时、强烈的作用, 他努力想使戏剧显示出与纯话语、文学等其他文字手段的区别。阿尔托文章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他对戏剧的疯狂的热爱, 他心目中的“残酷戏剧”能起到净化人类心灵的作用, 观众在剧场内受到残酷的震撼, 就很可能避免现实生活中的残酷。这正是眼下我们所极度缺乏的, 因为人们往往更乐意沉醉于浮华的表象中, 不愿意直面丑陋的内在。
由于我对戏剧理论知识掌握的十分有限, 对阿尔托的“残酷230厘米, 高约120厘米。演出时影人紧贴影窗, 用灯光将影像映在窗上给窗外的观众观赏。影人的行动全靠幕后的操纵演员操纵。演员操纵时, 与伴唱、伴奏、音响效果严密配合, 形成完整的戏曲表演形式。
18世纪末期, 唐山皮影有了飞速发展。当时清乾隆乙卯科进士、曾任殿前侍卫的杨德润, 在其家乡乐亭县新寨镇出资建立皮影班。从此, 乐亭县兴起豪门大户养影班之风。同时, 民间也合伙组建皮影班社, 使皮影艺术在相互竞争中高潮迭起, 促进了皮影艺术的快速提升与发展。1907年和1910年, 乐亭四大家族之一的史香崖 (Nie) 家的翠荫堂影班曾两次出关进驻东北, 并逐渐在东三省各大城市打开局面。1918年, 乐亭皮影戏班进入唐山, 很快成为市民喜欢的剧种之一。在其影响日益扩大的同时, 名家大量涌现, 流派艺术也逐渐形成。因为地域和方言的差别, 唐山境内形成以滦河为界的“大东派”“西派”和以长城沿线的“北派”。
20世纪30年代后期, 冀东战火频繁, 一些名演员纷纷流向东北各大城市。至四十年代初, 由英、美、德、意、日商家为著名演员张绳武、李秀、张茂兰、孙品清等20多人灌注百余张唱盘, 销往国内外。不管是哪国出版的唱盘, 无论是唐山那个县的演员, 光盘上都冠名“乐亭影影世泰斗某某人演唱”的字样。当时, 有的影班还应邀去朝鲜和日本演出。
1943年, 中共冀东党委宣传部组建“新长城影社”, 1944年冀东冀东军分区12团组建抗日影社。随后, 唐山辖区各县区也先后组建影社, 编演《火烧潘家峪》等许多反映现实生活和抗日题材的皮影剧目。
建国后, 随着皮影戏在唐山城乡日趋繁荣发展, 剧本创新和舞台美术逐渐改革, 新剧目不断涌现, 放大了影人、影窗, 灯光布景引用现代科技, 增加伴奏乐器, 使唐山皮影的整体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并把滦州皮影、乐亭皮影统称为“唐山皮影”。“文革”前, 唐山辖区有专业皮影剧团30个, 厂矿、企业、各县农村业余皮影社有几百个。“文革”期间, 大部分皮影剧团、皮影社被解散。1976年经过“唐山大地震”重灾, 大多著名皮影演员罹难、剧团瘫痪。1978年后, 部分团、社得到恢复。
80年代以后, 戏曲逐渐滑坡, 而唐山皮影却逐渐转向国外, 走向世界。著名皮影操纵表演艺术家齐永衡等多次出国讲学, 唐山市皮影剧团多次出国演出, 中国的民族文化受到热烈欢迎, 得到很高评价, 证实了只有地域文化才是民主文化, 而只有民族文化才能走向世界这个硬道理。
戏剧”的理解难免存在许多不到位之处, 可是每当读起他那好似生命宣言般有力的文字时, 我知道我的那份感动永远是真挚的。
参考文献
[1].安托南·阿尔托《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中国戏剧出版社第24-25页.
[2].安托南·阿尔托《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中国戏剧出版社第26页.
【启蒙者的呐喊——鲁迅的《呐喊》与】推荐阅读:
我的启蒙老师二年级作文08-06
我的启蒙老师作文300字09-05
我的启蒙老师的600字作文07-04
论中国哲学的前近代启蒙06-29
钢琴启蒙教学心得体会的论文12-06
7-12岁启蒙故事:谁最美的童话08-04
几种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09-03
关于我的启蒙老师作文800字10-09
给启蒙老师八十诞辰的贺信10-18
小学生关于我的启蒙老师作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