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的读后感

2024-06-21

李尔王的读后感(9篇)

1.李尔王的读后感 篇一

李尔王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尔王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尔王读后感1

暑假,我精读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从中学到了很多,我觉得比起文学本身的东西,《李尔王》给我的更多是人性,理性的思考。首先,我先简单地说一下它。《李尔王》这部作品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

谁料两个大女儿到达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从此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故事曲折而又悲惨,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启示和感悟。

此刻我们简单剖析下书中的人物和资料吧。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正因自己的虚荣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就应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悲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己的前头。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的时候又怎样能够在自己的王位上做到此刻,又怎样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如此呢?但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为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正正因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人间真情。

但是,正当两个女儿都向他献媚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偏偏小女儿科第丽霞没有摇尾乞怜似的向他奉承,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兴,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小女儿科第丽霞是善良的、天真孝顺的,同时她也是固执冲动的,如果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善良、孝顺又有什么用,既然知道自己的两个姐姐是什么样貌的又为何不能在此争得一地之位,以此来为自己为老父铺好一条后路呢?持续自己的尊严和作风是没错,但是人有的时候是需要用言语向他人表白说明的,有的时候言语比行动的作用要大得多。她也是幸福的,正因自己的一无所有而得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郎君,这是她的两个姐姐不曾也不可能拥有的,她是一向活在爱与被爱之中的。

但同时她也是冲动的,正因父王受到了两个姐姐的狼心狗肺的对待而出兵讨伐她们,到最后失败受辱而死于狱中,这难道不是她的冲动吗?自己心善不忍,那也要在有把握之时做有把握之事呀,可她在自己没有准备完善的时候冒然地出兵又起有不败之理。

李尔王的大女儿吕甘和二女儿贡纳莉更不用说了,是一个狠毒、不忠、不孝、不贞、无知的女生,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己年迈的老父,为了自己心中喜爱的浪人而毁灭自己的家,更是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知道她们喜爱的那个男生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生,而他只是在不断地利用她们罢了,或许是正因她们是国土的拥有都而对待依附她们的丈夫不屑一顾,甚至骂自己的丈夫是懦夫,可怜的两个男生,正因权利而葬送了自己的幸福一生。她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为人妻、为人女的样貌,可能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吧!

那里最坏的、用谋最高一筹的就应说是葛罗斯脱的私生子爱特门了,为了家产、为了更高的地位同样是迫害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更是害了一向把他当作孝子的父亲,这些对他来说还不够,居然用自己的相貌和花言巧语把所有的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有两个女生正因他的虚情假意而死于自己的手中,而他自己到最后一无所有,还葬送了自己。说真小人可恶,可像他这样的带着假面具的伪君子更是比真小人可恶得太多太多。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种伪善并不是他的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也不是他当初想要的.,是周围的环境把他造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人,正正因他是个私生子,因此周围的人才会对他有种种不礼貌的称呼和对待,他和埃特加同为葛罗斯脱之子,但是他们的待遇却截然不一样,这就对伪善的他造成了一种很深很重的影响和内心的创伤,这难道是他的错吗?并不完全是,只但是是别人和社会对他有所不公罢了。

葛罗斯脱和遭遇与李尔王有相似之处,他是正因轻信了爱特门的话,遇到爱特门的告密而失去了自己的双眼,他虽然失去了双眼,可他找回了自己的孝顺忠心的儿子埃特加;他虽然失去了双眼,但他心中的那双眼亮了,不会因别人的外表而再轻易地想念他人了。

这个故事中最忠诚、忠心耿耿的人就应属肯脱这位老臣了,他正因自己的真言而被李尔王放逐,可他没有正因李尔王的昏慵而怀恨在心,更没有因此而离开这位可怜的老国王,他知道李尔王是一位好君主,只是太容易被花言巧语所迷惑罢了,因此他要不辞辛苦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就在李尔王最艰难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时候都没有离开过他一步,甚至为这个从前的老国王而奔波,为他向善良的科第丽霞求救。就应说肯脱是一个聪明灵活的人,他知道自己该如何改变自己,最后李尔王的得救与小女儿的相识都是多亏了他。

读罢这本书,我的心不能平静,我想说,正如之前我们读过的莎士比亚的一部经典《哈莫雷特》一样,故事是悲的,但是明知道是故事,我还是深深得被感染了,说不出的味道。联想到的只有几个词语,社会,人性···口蜜腹剑是对《李尔王》最确切的注释,这个社会这样的现象这样的人太多了,就像书中的人物,有昏庸的诸如老国王,有善良的诸如小女儿,有虚伪恶毒的,诸如大女儿,二女儿和她们的爱人,太多了,但是殊途同归,几乎所有人的下场都很悲惨。

深究之,都是社会造就的人性。从中,我感慨很多,应对以后的生活,坏的东西总会有,当然也会有好的东西,而且我坚信,用心的方面还是主流,我们要做的,就是完善自己,做个好人,然后善待他人,构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与人相处。

李尔王读后感2

李尔王讲述的是一个这样的故事:李尔王因年事已高,决定把国土分给3个女儿,幻想着以此避免往后的纷争。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口蜜腹剑,赢得父王宠信,分到了国土,小女儿考狄利娅不愿阿谀奉承,她诚挚而简洁的表白得罪了李尔王,从而失去继承权。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慧眼识人,娶考狄利娅为皇后。得到国土的两个女儿很快露出冷酷的真面目,使李尔王连栖身之地也没有,只好跑到荒郊野外去与野兽为伍。考狄利娅为救父亲,率军队攻入英国,父女得以团圆。但战事不利,考狄利娅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

李尔王这个人,我个人认为他是个有一点愚蠢的人,还有他的那两个女儿是狠毒、不忠、不孝、不贞、无知的女人,看的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也十分的伤心。

其次的主角就是小女儿考狄利娅了。她在剧中可以说是完美和正义的化身。正是她在父亲颠沛流离之时期兵讨伐两个不孝的姐姐,但是悲剧总是这样,把美好的事情毁灭给人看,小女儿最终失败自缢而死,老王也因此而悲痛去世。她的诚实可以说是对于虚荣心的一个警醒,一个警钟,其实她是最爱父亲的女儿,只是由于拙于表达而是父亲误会了她的意思。只是因为这样,导致了最后的悲剧结果。

悲剧不同于喜剧,我认为可以使人想得更多,思考更多。关于人性,关于幸福,关于善恶,这部悲剧留下了这么多问题供我们思考。

当他失去了王位、权势,历尽磨难,却因而恢复了人性,他临终的悲鸣不是为当初他迷恋的宣赫的声势、帝王的威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驱逐出宫受到他诅咒的小女儿,但他却不能从她的长眠中唤回她那颗洋溢着仁爱的热心了,正因为这种种的遭遇他懂得了最宝贵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人间真情。

李尔王是先恶后善,先富后贫,先福后苦!

李尔王读后感3

《李尔王》称得上是莎翁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充分展现了人性中难以回避的丑陋,无以复加的残酷以及难以逃脱的悲哀;与此同时该剧也充分体现了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善良,不求回报的奉献,不离不弃的真诚以及感人至深的牺牲。整部剧充满着对王权、对社会、对正义、对人性、对自然、乃至对神的拷问及深思。本文以过往李尔为核心,以该剧中五个与李尔相关的重大场景为划分标准,细致考察李尔在整部剧中的转变以及其所受到的教育。

作为国王的李尔是专横的独裁权力者,这主要体现在其为小女儿考狄利娅抉择夫婿中。在考狄利娅触犯国王李尔之前,其是十分受疼爱的,李尔要分给她“比你的两个姊姊更富庶的土地”,而且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也能感受到这种偏爱,“他一向都是最爱我们妹妹的”。但当考狄利娅并没有按李尔的意图诉说对其的爱时,李尔不但剥夺了考狄利娅的土地,更是向她的两个追求者极力贬低考狄利娅。他直接劝勃艮第公爵“放弃他吧”,劝法兰西王“您还是丢开了这一个为天地所不容的坏人,另外去找寻佳偶吧”。即使在法兰西王执意选择考狄利娅后,李尔仍不忘诅咒他们,“你们不要想得到我的祝福”,致使法兰西王“盛怒而去”。国王李尔对女儿婚姻随意专断,反复无常;将心爱的女儿转瞬间称为坏人,其极致的专横可见一斑。

国王李尔不仅是专横的,更是愚昧的,极易受到蒙蔽的。他面对高纳里尔和里根的奉承,显得极其受用,认为其所说的就是她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完全没有一点怀疑的倾向,而面对考狄利娅的无话可说则擅意决断,根本不考虑考狄利娅所说是否是真实情况。而其在面对肯特为考狄利娅求情的死谏时,李尔根本不加思考,只是仗着君主的权威一昧地欲使肯特屈从,“闭住你的嘴巴”,最后剥夺了其官职并将其驱逐出境。

由此可见,国王李尔是一个专横、愚昧、易受人愚弄的宫廷王,他生活在由王权所构筑的自我世界中,王权将其完全封闭,令其行为、言语等都随心所欲、任意妄为,他看不到真实的世界,看不到社会的真相和真正的人性。讽刺的是,其悲剧恰恰起源于他基于王权的任意妄为,因为这使其失去了自我世界的根基——王权(分割国土事件),这迫使其自我世界崩塌,也迫使其开始认知真实的世界,而他也正是在悲剧的逐步进展中,逐渐受到教育,摆脱专横、愚昧乃至深入其血脉的宫廷王性。

李尔王读后感4

我以往听过一个和《李尔王》有几分相像的童话,其中的国王也有两个口蜜腹剑的大女儿和一个直率的小女儿。当小女儿拒绝奉承父亲而被驱逐时,从她脸颊上流下的眼泪变为了晶莹剔透的钻石。最终国王意识到自我的错,顺着钻石铺成的路找回小女儿,童话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在《李尔王》中,科迪利娅的眼泪是轻小的水滴。仅有在肯特和读者的眼里它才和钻石一样价值连城,因为那是亲情和真理的象征。《李尔王》以杯具结束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以下两个。

首先,权力实在是十分诱人的东西。莎士比亚添加了一条情节线索说明这一点:同是葛罗斯特伯爵的儿子,爱德蒙的地位就比爱德加低。尽管大家都明白私生子不能选择是不是当个合法的孩子,他们还是对私生子抱有偏见。机敏狡猾的爱德蒙所以才向英格兰开始了自我争夺地位的战斗。亲情在这条线索中不那么重要,只是为了在两兄弟之间作比较控制变量而已。在爱德蒙接近胜利时他是多么风光,掌权者信任他,看清他诡计的父亲死去了,被他陷害的兄长沦落成流浪汉,只差一点他就能借着戈纳瑞和里甘登上国王的宝座。爱德蒙以不正当的方式挑战了命运,终究被正义和道德——即爱德加代表的精神吞噬了心志发了疯。虽然戈纳瑞和里甘对于权力的渴望没有那样夸张地落在文字上,她们的一言一行配合爱德蒙的地位战向读者展示了权力和欲望交织构成的无底洞。

其次,李尔没有反省自我的意识,而是空口指责儿女的可恨。李尔的性格乖戾。他将诅咒滥加于任何不按照他的意愿行事的人;他变化无常,有时喜欢听甜言蜜语,有时又喜欢弄臣带有讽刺意味的儿歌。他的性情除了表此刻自我身上以外,还充分地从女儿们身上显露。哪一个女儿没有遗传任何父亲的特征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贪婪无情;小女儿的善良宽容,不正是李尔的不一样侧面吗弄人的比喻“蜗牛背着一个屋子是因为能够把它的头缩在里面;它不会把屋子送给它的女儿,害得它的触角没地方安顿。”用“屋子”暗示国土和权力,用“触角”暗示这一家人脾气霸道的地方。坏脾气在宫廷里有阿谀奉承的大臣帮忙掩饰,蜕下这层虚伪的表皮李尔才得到了报应。杯具就在于李尔依然没有明白:做父亲的没有树立好榜样是不应当的。

作为一部戏剧,客观的描述让读者能从自我的角度理解故事。《李尔王》的悲情不是让泪水湿润读者的眼睛,而是让思考充斥读者的大脑。

李尔王读后感5

《李尔王》也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人物的丑恶被描写的淋漓尽致,就算是以读者的角度,去看也会对他们恨之入骨。

不列颠的国王李尔王有三个女儿,她们是奥本尼公爵的妻子,高纳里尔、康华尔公爵的妻子里根和漂亮的姑娘考狄利娅。法兰西国王和勃垦第公爵同时向考狄莉娅求婚,这时候,两个人为了此事住在了李尔王的宫里。

老国王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决定将国事交给年轻人去管。他把女儿们叫了过来,想知道他们到底有多爱自己,他好按照女儿们爱自己的成都来分配应得的国土。

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用花言巧语各分得了三分之一,可考狄莉娅知道姐姐们说的都不是真心话,所以她只能说:“我爱的不多不少,只是照着每一个女儿的本分,去爱您。”

李尔王已经分不清哪句是真话,哪句是假话。听了考狄莉娅的话后,大发雷霆,与考狄莉娅断绝了父女关系,并将本打算给考狄莉娅的三分之一国土,分给了奥本尼公爵和康华尔公爵。原本想娶考狄莉娅的勃垦第公爵也因此不向她求婚了,考狄莉娅便嫁给了法兰西王,去了法兰西。

考狄莉娅走后,国王就受到了两个女儿和康华尔公爵的欺负,不但将他的侍卫减少了一半,还不让他回皇宫。由于奥本尼公爵生性善良,他处处为国王讲话……

最后国王去了考狄莉娅那里,但他和考狄莉娅,在一次法兰西与不列颠的战争中被抓回了不列颠。在狱中时,高纳里尔和里根派人杀死了他们。高纳里尔和、里根和康华尔公爵最终被杀死,奥本尼公爵最终成为了国王。

事实证明“百善孝为先”连孝都做不到,还能成什么大事?我送给他们一句话:再会说话的嘴,也掩饰不了邪恶的心,只有没经修饰的话才是最完美的,不能让真正爱你的人伤心。

李尔王读后感6

最近,我读了莎士比亚的名作《李尔王》,读完这本书后内心感受很深,所以想把我读后的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李尔王》主要讲述了:年迈的老国王李尔,决定把他的国土分给他的三个女儿。但他决定要根据女儿们语言表达对他爱的程度来分配每人所得的那一份国土。口蜜腹剑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虚伪的二女儿里根,尽说些甜言蜜语来骗取父王的欢心,而小女儿考狄利娅却说:“我只爱我的父亲!”李尔听了不高兴,觉得考狄利娅并不爱他,于是就把国土分给了另外两个女儿,将小女儿流落他乡。

李尔分完国土后轮流住在两个女儿的王宫中,可谁知两个女儿得到父王分配的权利和地位后原形毕露,并恶毒地对待她们的父王,最后甚至将他赶出了王宫。

无家可归的李尔,开始思念小女儿对他的爱,但自知已无颜面对考狄利娅。此时,考狄利娅已成为法国的王后。得知自己的父王被姐姐们赶出王宫后,决定把父王接回自己的王宫并为父亲报仇,于是带兵出征讨伐两个不孝的姐姐。

邪恶战胜不了正义,最终,考狄利娅胜利了。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说过的谎言终会因时间验证。撒谎的后果是残酷的,我们都要诚实待人,不能像书中的大女儿和二女儿一样欺骗自己的亲人,否则将会受到惩罚。

李尔王读后感7

小妹为善,李尔为庸,二女为恶。

这是《李尔王》里所讲述的,从本不该出的错开始,从李尔对王位的放弃开始,不再有爱。只因大女儿为利放弃爱,只因小女已无权再爱。

第一个瞬间:“爱父若父”

年轻的李尔王,雄才大略,富有理想。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不愿意再忙碌于复杂的社会事务中,分土地仪式上,他想知道女儿有多爱她。

大女贡纳梨“爱父胜过一切”,次女吕甘“爱父亲以至于不能爱其他的一切”,小女科第丽霞却仅仅“爱父若父”,盛怒的李尔王让科第丽霞在没有任何嫁妆的情况下嫁给法兰西国王,将反对他的忠臣肯脱放逐,而他的国土,则成了贡纳梨和吕甘的“收获”。表面她们爱父,殊不知,这二人爱的仅是李尔的国土。

阿谀逢迎已成忠诚,真正的爱却不得不掩藏。

第二个瞬间:“老父衣百结,儿女不相识”

已经得到第一次财宝的李尔家二姐妹终于原形毕露,将李尔赶走,李尔的身边只剩下偷偷化妆并陪在他的身边被放逐囚徒肯脱和一个看透是非的弄人。穿过暴风雨,李尔终于明白了科第丽霞的“爱父若父”,他明白了小女儿将爱分给了每一个人,明白了两个长女的贪婪。终于恼怒至疯,不再理智。

已发生的事永远不可能改变,“三思而行”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记住的。

第三个瞬间:“叛国之父”

李尔的另一个忠臣葛罗斯脱有两个儿子,小儿子爱特门为争夺利益,害得大哥埃特加被逐,当其父在帮助李尔时,他眼看父亲被剜去双眼而无动于衷,而自己也深陷二女的情感纷争之中,无法自拔。

这一切终究为了什么?爱特门不愿知道,他只知道自己的利益就在前方。

很多人就是如此,始终目视前方:前方是利益,是自己;而不愿回头向后看:身后是亲人,是真爱。

第四个瞬间:“曲终人不归”

最终,死亡为一切画上了句号,李尔死了,他的三个女儿死了,爱特门父子也死了,想得到土地、利益和财富的,连同他们善良的亲人,一起去了,恶人死前也不知悔过,而李尔与科第丽霞相拥长眠。贡纳梨、吕甘和爱特门最终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他们的死,一无所有。

科第丽霞,那个在阴暗之下坚持去爱的人,她会永葆亲情。死亡抵挡不住科第丽霞的“爱父若父”,纵使已到天堂,他们也可以互相弥补人生最后那份缺失的爱。

而对于我们,或许没有纷争,没有不和,那么何不尽情享受亲情呢?向后看看,身后有始终如一疼爱我们的亲人。

2.李尔王的读后感 篇二

李尔在整个悲剧中的转变表现出了他“兽性”与“人性”的统一, 也反应了他人格中对立的两个方面, 即愚昧与理智, 冷漠与热情。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人的心理机制可分为本我, 自我与超我。本我被定义为心灵深处最古老的那一部分, 是反应人类心底最原始的, 本质的愿望。超我是抑制本我冲动, 遵循道德的原则。自我则是连接本我与超我的媒介。在此剧中, 李尔的本我表现其“兽性”。身为国王的李尔在刚开始就以“兽性”出场, 并贯穿着始终。他承诺给大女儿和二女儿“浓密的森林, 肥沃的土地和广阔的国土”, 在李尔的价值观里, 诸如富裕的生活和高贵的权威一类的物质享受占据着重要地位, 甚至将这一切看作是对女儿父爱的回报。追求各种生理享受, 正是一种潜意识中的本能的欲望。除了对对物质的追求, 禽兽般的邪恶也隐藏在李尔的内心深处。虚荣与愤怒可以胜过父女的亲情, 将亲生女儿赶出国土;暴怒与仇恨可以用毒蛇形容高纳里尔、里根, 并在暴风雨中发出如“但愿天上蓄积的愤怒一起降临在她无情无义的头上, 但愿恶吹打她腹中的胎儿, 让他生下地来就是个瘸子”, “迅疾的闪电啊, 把你的炫目的火焰射进她的傲慢的眼睛里去吧, 在烈日的熏陶下蒸发起来的沼泽地的瘴气啊, 损坏她的美貌, 毁灭她的骄傲吧”之类的诅咒。尽管高纳里尔和里根在剧中为背叛的典型, 但李尔用词之狠, 诅咒之深足以反应其内心深处的阴暗, 也就是他本我中的“兽性”。李尔的自我表现在其“人性”, 即本我对现实的妥协。先后被大女儿和儿女儿抛弃, 促使了李尔从“兽性”到“人性”的转变。身为父亲的李尔自称考狄丽亚为其最心爱的女儿, 但剧中开始时除了分割遗产外李尔并未显示出其父亲的形象。直到他沦落为乞丐, 一个父亲的愤怒心酸与绝望才使一位君主拥有了凡人的酸甜苦辣。心灵倍受创伤的李尔更像是一个人, 他指责着女儿的忘恩负义, 和弄人一起审判着女儿的罪行;处在卑微的地位, 李尔更是开始痛恨人事间的一切虚伪与罪恶, 他不仅指责一切忘恩负义的人, 更是体会到了穷人所忍受的苦, 对享受荣华富贵却不问世间冷暖的人们表现出愤怒和憎恨, “……睁开你们的眼睛……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 让全天下知道你们不是无心无肝的人吧!”面对着现实, 李尔压抑了本我中本能的欲望, 并向现实妥协。然而,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 当本我中的立比多得不到释放时, 人格就表现为被扭曲的病态。李尔起初最喜爱的小女儿考狄丽亚其实是在此剧中的第一个立比多释放对象。而当他被虚荣与自负统治后, 对女儿倾注的所有爱转变成为恨, 他于是将自己情感寄托在了安享晚年上。最原始的立比多本是想借此释放在个人的享受上, 但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忘恩负义又迫使李尔的立比多朝着另一个方向释放――对世间一切罪恶的恨。于是, 李尔疯了。看清世间的罪恶, 这其实是李尔内心“人性”的自我发现。李尔在此剧中虽未有值得歌颂的美德,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 他逐渐博得了人们的同情。其实, 李尔“人性”的发现中到处伴随着他的道德准则, 即人格中的超我。身为君主, 李尔有义务选择自己的继承人, 而嗣下并无男子, 于是他将江山分给自己的女儿。身为人父, 李尔给予爱自己的女儿, 至少在物质上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李尔心底, 他一直遵循恩仇必报的原则。他把一切都给了自己的女儿, 女儿也应该无条件地为自己奉献一切, 无条件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他对女儿忘恩负义的愤怒正是他心底价值观的写照。除此之外, 李尔虽不是一位关心百姓疾苦的明君, 但心底仍然拥有对与民同苦同乐的认同。在暴风雨中面对着衣衫褴褛的爱得伽, 他向天呼吁着富人睁开眼睛感受人间的疾苦, 李尔所指的安享富贵的人其实是他自己, 他有着怜悯和恻隐之心, 并非一个无心无肝之人。李尔最后在绝望中重逢考狄丽亚, 疯癫后的他在自己爱女面前的认罪, 人性的光辉再一次得到升华。本我, 自我和超我始终贯穿着整部悲剧, 三者的矛盾凸显着李尔的人格。

然而, 无论是“兽性”和“人性”的统一还是对立, 李尔的人格结构中却总是免不了自恋的情结。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派的解释, 每个人都将原欲指向两方向, 朝自己 (自我情欲) 和朝他人 (对象情欲) 。自恋的极端形式表现为精神分裂症, 病人认为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指向他自己, 在癫狂的状态下病人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在忧郁的状态下表现为过分的担忧地一味关注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况, 而不考虑其它任何事情。李尔是一个自恋主导型的人, 他从一开始就将情欲朝向自己。他要求底下的人对自己绝对地服从, 不能违背自己的愿望, 更不能损害自己自负的虚荣。自恋情结使李尔的一生就像是个被惯坏了的孩子, 结果, 他成了一个长不大的幼儿。别人的作用就是满足他的欲望, 如果他们不满足他的欲望, 他们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像你这样不能在我面前曲意承欢, 还不如当初没有生下你来的好”, 李尔是这样评价考狄丽亚的。他需要从别人的百依百顺中得到满足, 小小的差错都会促使他大发雷霆。放弃王位也是李尔自恋的重要表现。李尔放弃王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年纪老了, 决心摆脱一切世物的牵萦”, “好安安心心地等死”。等真正放弃之后, 李尔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能发挥作用的迹象;他仍让将自己视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习惯被阿谀奉承的追随者包围, 他的话就是法律, 不容违背。他把年纪作为更加自我放纵的借口, 享有国王却不必承担国王应有的责任.他将无忧无虑地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注在骑马, 狩猎和别的皇家娱乐上。分割王国不是放弃权力, 却是运用权力。除此之外, 自恋的李尔还必须不断地巩固自己的理想形象。在精神分析派中, 阿德烈认为人的自卑感使人产生了对优越的渴望。李尔的自恋中还有一种谦卑的成分, 太想获得又害怕失去。他非常需要女儿们的奉献, 而对是否能得到这种奉献又没有把握。他希望通过三分之一的国土来安抚她们, 并且确保获得她们的热爱。与阿德烈不同的是, 霍尼认为自卑的感觉并不是一定通过引起补偿作用。她提出了控制基本焦虑的策略, 根据霍尼的理论, 高高在上的李尔正习惯于轻视弱者, 对他来说, 摆脱焦虑和恐惧便表现在他对权力的需要和巩固, 对赞美的追求上。归根结底, 李尔所做的一切都符合自恋情结, 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关于人格的形成,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了个人经历特别是早期经历的作用。在此剧中, 李尔人格的形成也可以从他独有的经历来分析。

首先, 李尔的身份地位对他的人格产生了重大影响。生在皇族, 李尔自小就活在被迎合被追的环境里。继承了王位后, 李尔更不是一个普通的人, 一个囊括了“浓密的森林、膏腴的平原、富庶的河流、广大的牧场”的版图的主人。他是一个君主。作为一个国王的经历对他的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一个坐享至上统治半个多世纪的君王, 已经习惯了被奉承, 更是习惯了那种高人一等和居高临下的姿态。这里, 作为一种权力信念的捍卫者或曰化身的李尔实在是不能用常人的标准来衡量。把李尔当作一个娇纵的统治者来分析, 那他的反常心态和行为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李尔用进行演讲比赛作为分封国土的依据未免显的有些可笑, 但作为一个专制独裁的多年的君主来说, 这种常人看来荒谬可笑的行为不但不足为奇, 反而是正常的。柯勒律治认为:李尔的发怒是奇怪的, 但决不是不自然的, 它混合有自私, 敏感, 由独特的地位和放纵个性所滋生并引发出来的感情习惯……[6]李尔深爱着自己的女儿, 也希望听到女儿说出对自己的爱。父亲爱子女, 子女也爱父亲, 这种爱与被爱本是一种自然的权利。但李尔对听到女儿狂热的自白的极度渴望, 却使他的爱从开始就包含着自私的成分, 他只不过是想借此机会得到心底虚荣的满足, 他的爱不没有表现为一个父亲对自己子女发自本能的无私的爱, 而是被其根深蒂固的君主思想和习惯给扭曲了。身为一国之主, 李尔的专横与傲慢的个性也致使了他对人的偏见与偏心, 这种偏爱更是体现在他对子女的教育上。三女儿考狄丽亚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偏爱, 大女儿和二女儿心理又怎么会平衡呢?但他的偏爱却没有使他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女儿, 他不了解考狄丽亚不善言辞的性格。原本就缺乏父爱的高纳里尔和里根便正好利用了考狄丽亚的弱点, 开始了她们的阴谋。考狄丽亚的爱是天真无邪的, “陛下, 我只是因为缺少娓娓动人的口才, 才不会讲一些违心的言语, 凡是我心里想到的事情, 我总是不愿在没有把它实行以前就放在嘴里宜扬;要是您因此而恼我, 我必须请求您让世人知道, 我所以失去您的欢心的原因, 并不是什么丑恶的污点、淫邪的行动, 或是不名誉的举止;只是因为我缺少像人家那样的一双媚眼求思的眼睛, 一条我所认为可耻的善于逢迎的舌朱, 虽然没有了这些使我不能在受您的宠爱.可是惟其如此.却使我格外尊重我自己的人格。”她的这些话语虽真诚, 却无法讨得老父了的欢心。考狄丽亚的不善言辞和纯洁无暇在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了李尔, 使其更加陷于愚昧的深渊。

其次, 高纳里尔、里根和爱德蒙之类的反面人物也是李尔人格重要成因。他们惟利是图, 为了达到目的, 可以泯灭自己的良心, 甚至可以置父子、手足情于不顾。当李尔还是高高在上的君主时, 高纳里尔、里根对其甜言蜜语百般奉承, 而诸如她们一群人的迎合更是加重了李尔暴虐与昏庸的倾向;当李尔受其虐待并一无所有时, 高纳里尔和里根的冷酷与绝情更是将李尔推向了他性格中的对立面。之后, 当被驱赶李尔丧失了曾经的地位而成为一个, 沦落荒野的可怜老头时, 这种地位的巨大改变也促使了他性格的转变, 使他本来深藏着的、未被发觉的另一部分表现了出来。“他们像狗一样向我谄媚, 说我在没有出黑须以前就已经有了白须, 我说一声是, 她们就应一声是;我说一声不, 她们就应一声不;当雨点湿了我, 风吹的我的牙齿打颤, 当雷声不肯听我的话平静下来的时候, 我才发现了她们, 嗅出了她们。算了, 她们不是心口如一的人, 她们把我恭维得天花乱坠, 全然是个谎言, 一发起烧来我就没有办法。”他在最后见到考狄丽亚时, 当着考狄利娅的面, 他承认了他的愚蠢并恳求宽恕。他的愤慨消失了, 他的不公正感也随风散去。现在他只想为了爱而生活。“我们就这样生活着, 祈祷、唱歌、说些古老的故事, 嘲笑那班像金翅蝴蝶般的功臣, 听听那些可怜的人们讲些宫廷里的消息;我们也要跟他们在一起谈话, 谁失败, 谁胜利, 谁在朝, 谁在野, 用我们意见解释各种事情的秘奥, 就像我们是上帝的耳目一样;在囚牢的四壁之内, 我们将要冷眼看那些朋比为奸的党徒随着月亮的圆缺而升沉。”李尔这样想象着。没有了开始的傲慢与不可一世, 却是多了几分恬静与理智。因此, 作品中的恶人也是其人格形成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 李尔的独特身份地位和经历塑造了他的人格, 李尔的人格中包含着无知与理智, 傲慢与谦卑两个对立的方面, 这两个方面使李尔命运的转变带上了悲剧色彩。

参考文献

[1]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论痕》 (第2版) ,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年。

[2]Storr, A.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 (尹莉, Trans.)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年。

[3]伯纳德派里斯.与命运的交易 (叶兴国, Trans.) ,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年。

[4]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年。

[5]宋文涛:《莎士比亚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_评_李尔王_》, 《语文学刊》 (高教版) , 2006.

[6]蒋学清、许杰:《李尔王悲剧的成因与现实意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年。

3.莎士比亚《李尔王》的悲剧解析 篇三

【关键词】《李尔王》 悲剧解析 莎士比亚

前言: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其中通过各种意向手法的运用,对于一些动物和超然的意向的现象的描写,使其中的氛围更加的形象,剧中的冲突变得非常的而明显,这样就使得其中悲剧的主体色彩得到了更好的表达。本文通过对于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线索进行分析,使《李尔王》这部作品能够更好地被读者所领悟。

一、《李尔王》中基本的悲剧情节

作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主要是以其伦理故事而驰名世界的,主要叙述了不列颠统治者李尔王悲剧的一生。起初,李尔王的血统和地位都非常的高贵。因为李尔王的生性比较多疑,所以当其迈入年迈的时候,他在给女儿分国土的时候根据的原则就是对于每个女儿的爱。但是他只能够感受到大女儿和二女儿那种比较夸张的爱,对于小女儿真诚的爱意却无动于衷。并且在其女儿和其说一些比较真诚的话的时候,他却非常生气,小女儿对于父亲充满了爱意,但是换来的却是被下嫁到法兰西的下场。最后,小说中傲慢的父亲也被大女儿和二女儿逐出了宫门,这个时候国王慢慢的丧失了基本的意识,成为了一个疯子。在读者的心中,李尔王代表的也许是那些忙忙碌碌的小人物,只能够为了生计一直在奔波的典型。戏剧的情节主要就是讲述了自古以来阿谀奉承受到更多人的喜欢,但是能够说出心里的话,不会拍马的人却经常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悲剧。在戏剧中,既有一些政治黑幕,例如一些谋权篡位和政协相互争斗,也有一些家庭悲剧,女儿的忘恩负义。莎士比亚通过对于戏剧中的各种人物性格的塑造,给读者展示了悲剧艺术的精髓所在。

二、艺术视角下李尔王的形象

李尔王堪称是莎士比亚笔下最具有悲剧性的人物,但是其悲慘结局是很难得到人们同情的,因为这场悲剧发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李尔王的昏庸无道。这场悲剧也是莎士比亚对于当时社会阶级矛盾的真实写照。通过把悲惨的事情集中于李尔王和大臣格罗斯特两个人身上,着重突出了社会的残酷和现实社会的黑暗。在戏剧中,这两个人都遭受到了儿女的背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说明当时不列颠社会的黑暗。李尔王由于其昏庸暴躁的性格,导致其失去基本的理智,竟然把国土的划分依据寄托于对女儿的爱的测试中,并且最终使这场悲剧发生了。另一个方面,这也是再说国王的失职。国王昏庸暴戾,专断专行,对于忠诚的大臣以及三女儿的良言相劝都不为所动,但是人们在审视李尔王这个角色的时候,更多的还是认为这是作为父亲的失败,但是其中作为一个国王不称职的表现也比较明显。李尔王作为一位昏君,其做事风格决定了这个人一定会受到背叛,并且会让自己疯掉。李尔王虽然在被逼退位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是其还没有认识到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他没有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错误,而是一直在责怪自己的女儿。之所以李尔王不能够在认清错误后及时改正错误,主要就是因为他不能够认识到其自身的身份和地位,没有重视人在社会中的价值。李尔王身上所发生的悲剧还收到了一些外力因素的影响,那就是坏人的迫害和两个女儿的花言巧语的欺骗。表明了当权力和金钱成为人们所追求的东西之后,就会使世界处于痛苦的境地之中。这部悲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性的问题。

三、悲剧得到了重新认识

莎士比亚通过《李尔王》这部戏剧,很好地将自己的悲剧与当时的社会现状相联系起来,对于悲剧中两个父亲的经历,在生活中有着对于父母不孝作为映衬,我们能够在《李尔王》中很直观地发现这个主题。同时对于早期资本主义中道德的缺失进行了有效的批判和反思。同时在《李尔王》中,悲剧艺术涵盖了个人、社会和国家,其中浓重的悲剧色彩是莎士比亚其他作品所不具备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李尔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通过其中的各种势力变化,来警告人们,起到了一定的引人思考的作用。莎士比亚通过这部悲剧作品,用悲惨的结果来告诉人们整个时代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变革的大方向。

结语:

综上所述,四大悲剧,尤其是《李尔王》,绝对的可以称得上是最伟大的悲剧艺术成就,即使在今时今日,许多读者都被其中的剧情深深的震撼。在《李尔王》中,人伦悲剧、道德悲剧和社会悲剧等凝聚成了艺术主体,其中的文艺色彩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莎士比亚通过这样的悲剧,把社会现实深刻地揭露了出来,对于人性的黑暗进行了讨论,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经久不衰的这部巨作。

【参考文献】

[1]腾超男. 对莎士比亚《李尔王》中悲剧性的解析——运用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J]. 大众文艺,2010,15:92.

[2]谢劲秋. 《李尔王》——一部充满悖论的悲剧[J]. 山东外语教学,2003,01:18-21.

[3]吴红云. 《李尔王》的悲剧特色[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67-68.

4.李尔王读后感 篇四

这是《李尔王》里所讲述的,从本不该出的错开始,从李尔对王位的放弃开始,不再有爱。只因大女儿为利放弃爱,只因小女已无权再爱。

第一个瞬间:“爱父若父”

年轻的李尔王,雄才大略,富有梦想。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不愿意再忙碌于复杂的社会事务中,分土地仪式上,他想明白女儿有多爱她。

大女贡纳梨“爱父胜过一切”,次女吕甘“爱父亲以至于不能爱其他的一切”,小女科第丽霞却仅仅“爱父若父”,盛怒的李尔王让科第丽霞在没有任何嫁妆的情景下嫁给法兰西国王,将反对他的忠臣肯脱放逐,而他的国土,则成了贡纳梨和吕甘的“收获”。表面她们爱父,殊不知,这二人爱的仅是李尔的国土。

阿谀逢迎已成忠诚,真正的爱却不得不掩藏。

第二个瞬间:“老父衣百结,儿女不相识”

已经得到第一次财宝的李尔家二姐妹最终原形毕露,将李尔赶走,李尔的身边只剩下偷偷化妆并陪在他的身边被放逐囚徒肯脱和一个看透是非的弄人。穿过暴风雨,李尔最终明白了科第丽霞的“爱父若父”,他明白了小女儿将爱分给了每一个人,明白了两个长女的贪婪。最终恼怒至疯,不再理智。

已发生的事永远不可能改变,“三思而行”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记住的。

第三个瞬间:“叛国之父”

李尔的另一个忠臣葛罗斯脱有两个儿子,小儿子爱特门为争夺利益,害得大哥埃特加被逐,当其父在帮忙李尔时,他眼看父亲被剜去双眼而无动于衷,而自我也深陷二女的情感纷争之中,无法自拔。

这一切终究为了什么?爱特门不愿明白,他只明白自我的利益就在前方。

很多人就是如此,始终目视前方:前方是利益,是自我;而不愿回头向后看:身后是亲人,是真爱。

第四个瞬间:“曲终人不归”

最终,死亡为一切画上了句号,李尔死了,他的三个女儿死了,爱特门父子也死了,想得到土地、利益和财富的,连同他们善良的亲人,一齐去了,恶人死前也不知悔过,而李尔与科第丽霞相拥长眠。贡纳梨、吕甘和爱特门最终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他们的死,一无所有。

科第丽霞,那个在阴暗之下坚持去爱的人,她会永葆亲情。死亡抵挡不住科第丽霞的“爱父若父”,纵使已到天堂,他们也能够互相弥补人生最终那份缺失的爱。

5.李尔王读后感 篇五

全剧有两条平行的故事线索。主线索讲述的是古代不列颠国王李尔年老昏聩,要根据爱他的程度把国土分给自己三个女儿。长女高纳李尔和次女里根都用甜言蜜语哄骗老人,唯独小女儿考狄利娅讲了老实话,说“我爱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李尔一怒斥逐了小女儿,将她远嫁法国,把国土平分给了两个虚伪的女儿,结果自己却受到两个女儿无情的怠慢,一怒而跑到了暴风雨中的荒野,与乔装疯丐的爱德加为伍。

后来小女儿从法国兴师来讨伐,终于父女相见,但是英法两军交战,法军战败,考狄利亚被俘,不久被爱德蒙密令缘死,李尔抱着她的尸体在悲愤中疯狂而死。

另一条次线索是葛罗斯特伯爵听信庶子爱德蒙的谗言,放逐了长子爱德加。后来由于他同情李尔,被挖去双目,在野外流浪时遇到沦为乞丐的儿子爱德加,由他搀扶前行,却不知搀扶他的就是被自己赶出门的儿子。庶子爱德蒙继承爵位后,同时与李尔的长女、次女勾搭,害得她们争风吃醋,相互残杀,最后次女被毒死,长女谋杀亲夫的阴谋败露后自杀。爱德蒙受到爱德加的挑战,在决斗中被杀。

“疯子带着瞎子走路,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一般病态。”

这是葛罗斯特被挖去双眼后,在伪装的爱德加带领下前往多佛时说的一句话。是他对社会,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所做的总结。

李尔疯了,源于两个女儿的逼迫,更多是认清了事实,看到了人性的真实,通过他人投射到自己身上的态度,终于在萧瑟的晚年,在颠沛流离之境,人生第一次透彻的认识了自己。对贫穷,对阶层,对权力、欲望,都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最大的改变,是对爱的体悟。口口声声说出来的爱,都源自欺骗和利用。一字不提,步步相随的真情,源自内心。最后他抱着死去的小女儿,悲叹永远的失去了她,也放下了这个世界的恩恩怨怨,随她而去。

他像一本摊开的书,上面有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抉择。对物质,对情感的取舍。人啊,多么容易狂妄,肤浅,不经历些苦难,终是不能发现真实的存在。

那个弄人,真真切切的旁观着发生的一切。被人取笑,投人所好。他的存在是对李尔这个国家君主的极大讽刺,一个如此卑微,假颜欢笑的小丑尚能透过那些外在的光环看到内在的丑陋,而这个自以为是,暴躁,愚昧的君主却活得如此糊涂。不能不让人悲叹。

爱德蒙,这个只信仰nature的人。一切为己,损人利己。在现世,他倒是挺适合的。我们生活的社会已经是以物质至高的大环境,这样只崇尚自己天性的人,必然能获得他所需的。

6.《李尔王》优秀读后感3000字 篇六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埃德加怎样由一个无知的少年成长为顶天立地的英雄。

一、无知

埃德加在第一幕第二场一出场便走进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埃德蒙的圈套,甚至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就开始匆匆逃亡。他是可爱的,听到弟弟处心积虑编织的“星相预言”,他打趣地问道:“你什么时候相信起星相学来了?”(第一幕第二场)他也是老实善良的,埃德蒙对他的善良也不禁感言:“一个忠实的哥哥,他的天性不但不会损害别人,而且也不疑心别人算计他。”(第一幕第二场)他更是天真的,甚至对着蛇蝎般恶毒的弟弟说:“我不久就可以听到你的消息吗?”(第一幕第二场)

就是这样一个埃德加,糊里糊涂担上了莫须有的反叛罪名。说他无知,并不是对他智商的贬低也并非出于鄙视,这里的“无知”,是对人情世故的无知,是对社会险恶,人性复杂的无知。也正是这种单纯无知,致使他轻信了弟弟埃德蒙的谎言而狼狈出逃。

在这里,埃德蒙的狡诈老练和埃德加的无知善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埃德蒙自己说的,他之所以在第一步成功,原因是他对自己,对哥哥埃德加都很了解,他需要利用他所了解的个性来实施奸计,而身为哥哥的埃德加从来都没有觉察到自己和弟弟在出身地位上的不同。当然这也给后几幕他成长为英雄埋下了伏笔——他需要去成长,去发现和寻找自己。

二、迷茫

第二幕第三场荒原上埃德加的一段独白着实给整个《李尔王》增添了悲剧气氛。

台词只有一段,漫长的逃亡经历也被几句辛酸的话语草草带过,但是其背后所包含的艰辛和困苦,恐惧和绝望却令人心惊。这一段独白全是在诉说他自己如何逃亡,没有提及其他——试想一个沦落到只能想着自己的灾难的人的处境吧:他甚至都没有心情想自己为什么“不再是埃德加”的原因!可是,伤痛毕竟是伤痛,让他在自我放纵的同时也自我折磨着——“谁把什么东西给可怜的汤姆?恶魔带着他穿过大火,穿过烈焰,穿过水道和漩涡,穿过沼地和泥泞;把刀子放在他的枕头下,把上吊的绳子放在他的凳子底下,把耗子药放在他的粥碗旁边。”(第三幕第四场)

他的台词里多充斥着“五个魔鬼”的意象,他也频繁地念叨:“可怜的汤姆冷了”,“可怜的汤姆没有东西吃。”上述都充分体现了埃德加内心安全感的丢失,对前途和自身的迷茫。恐惧和绝望已经深锁他的内心。

在第三幕第四场的时候,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匠心独运地安排了两次巧遇,一次是李尔和埃德加的巧遇,另一次是埃德加和其父葛罗斯特的巧遇,这其中的戏剧艺术技巧着重体现在语言和舞台艺术上。首先是埃德加看到了追捕他的父亲葛罗斯特大叫:“这就是那个叫做‘弗力勃铁捷贝特’的恶魔,他在黄昏时候出现……他叫人眼睛里长白膜和针眼,成为斜眼;他叫人长兔唇;他还会叫白面发霉,给地球上可怜的人以伤害。”(第三幕第四场)字字句句充满仇恨地直面指控,可是此时他的身份是个流亡疯子,说的话也被认为疯话。倒是葛罗斯特的接话极具讽刺性:“陛下竟会跟这种人作起伴来了吗?”埃德加也不依不饶:“地狱里的魔王是一个审视,他的名字叫摩陀,又叫玛呼。”父子俩的一问一答看似互不干涉,却巧妙地外化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使得人物身份、动作、语言配合十分和谐,也增强了舞台效果。

第三幕第四场的李尔和埃德加相遇了,这种相遇也是整部戏剧主副线的第一次汇合。李尔好像在狼狈龌龊的埃德加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悲惨情状,并固执地认为埃德加和自己一样是被儿女所害。此时的李尔已经完全认清了女儿们的真面目,并在弄人嬉笑怒骂的启发下后悔和成熟。当他看到同病相怜的埃德加,一样的流亡,一样的悲惨,却有不一样的“洒脱”和“超然”,他便唤他为“哲学家”,他认为埃德加比自己更能勇敢地直面惨淡的人生,“我们三个人都已经让衣服遮蔽了本来的面目,只有你保全着原形;没有文明装饰的人不过是像你这样一个寒酸的、赤裸的、两条腿的动物。”因而,激动的李尔脱掉自己的衣服在暴风雨里接受洗礼,洗掉心上的尘埃,洗掉曾经骄纵的无知,洗掉失去女儿亲情的悲哀,他要效仿的不仅仅是埃德加“身无衣物”,而是准备要和埃德加伪装得一样“身无他物”也正是这个原因,我认为李尔不是真疯,而是和埃德加一样装疯。

三、隐忍和悲情

还是在荒原上,埃德加发出了对命运的最强音:“与其被人当面恭维而背地里鄙弃,那么还是像这样自己知道为举世所不容的好。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可以永远抱着希望而无所畏惧;从最高的地位上跌落下来,那变化是可悲的;最穷困的人只能回到欢笑!那就欢迎我所拥抱的虚无的空气吧;你把他刮到绝境的人已经一无所求,不怕你了。”曾经糊里糊涂的埃德加终于从迷茫和绝望中惊醒,那留在“法庭上”的泪水和相似的命运终究让他开始了自我拯救,这一段天不怕地不怕的独白是埃德加人格成熟的转折,鲜明地昭示了“人”的力量。

只是“恢复父子关系和清白之身”的路还茫茫无期,振奋的宣言和美好的希望也是不足够的,幸而漫长的流亡让他收获了另一样珍贵的东西——“隐忍”,隐忍让他在复仇前更好地成长,让他更缜密地计划怎样为自己洗刷冤屈,让他也愿意承担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当然,最直接的是拯救了他的父亲葛罗斯特。

葛罗斯特在“跳崖”后发自内心地说:“从此以后,我要耐心忍受痛苦,直等到有一天自己喊了出来‘够啦,够啦’那时候,再撒手死去。”(第四幕第六场)因为那个“好心人”埃德加的话会一直在耳边回响:“不要胡思乱想,安心忍耐。”(第四幕第六场)然而在第五幕第二场快要结束的时候,曾经坚不可摧的父亲面对李尔和科迪利娅被抓走的时候再次脆弱不堪要自杀,埃德加是用自己的“隐忍观”对其循循善诱:“人必须忍受他们的离开世界,正像忍受来到这里一样。最重要的是准备停当。”故事发展到这里,他的隐忍不是“逆来顺受”,而是处于对长远的考虑,在自己不强大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冲动地“拿鸡蛋撞石头”,他的委屈和不甘只是为了争取时间和机遇的筹码,只要毫不放松“准备停当”。到这里,埃德加不但找寻到了自我,也寻求到了真理,这和《李尔王》所要表达的发现自我,追求真理的主题呼应起来。

四、英雄

从无知到迷茫,再到隐忍和悲情,埃德加已经成熟了。当他勇敢地站在埃德蒙的面前,拿着剑要首刃陷害他的鬼魅,并义正词严地给他判罪:“要是你说一声‘不’,这一柄剑,这只手臂和我的全身的勇气,都要在你的心脏上证明你在说谎。”(第五幕第三场)埃德加的悲情和隐忍终究是爆发了!然而他还是君子般地给了埃德蒙解释和肯定,“父亲已为风流罪获得了惩罚。”他的最终目的不是要血腥地杀戮以泄私愤,而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认清自己,并做对得起自己的事情。

葛罗斯特死了,科迪利娅死了,李尔也死了,肯特也要“登程上道”,于是莎士比亚给这个悲剧留下了小小的希望,让悲情英雄埃德加成长起来:

这惨痛时刻的重担我们不能不背;

感到的就说出来,而不是堂皇应对。

7.李尔王的读后感 篇七

《李尔王》中的主人公是不列颠的国王李尔, 由于年事已高, 想把自己国土分给自己的三个女儿, 在分给她们之前, 李尔想听听女儿们对自己的爱戴之情, 于是富有心机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将李尔哄得团团转, 让他极其满意, 而一向诚实的小女儿却仅仅表达了自己纯朴而真实的感情, 于是被李尔一气之下赶了出去。后来当李尔认清大女儿和二女儿的真实面目时, 已然为时已晚, 悲剧最终还是发生了。另外一个情节就是葛罗斯特伯爵的庶子为了争夺国王之位, 不惜陷害自己的哥哥爱德伽, 而且最后还将父亲的双眼挖去。

本文通过对《李尔王》中各个人物的描写, 揭示了他们中存在的各种人性问题。

一、人性既是先天性的, 也是后天养成的

首先在《李尔王》中, 透过莎士比亚对一些人物的描写, 我们可以看出他在有关人性的看法上是:人性的善恶都是与身俱来的, 但是经过后天的一些经历或是遭遇, 会使得人的本性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剧中描写国王李尔的小女儿考狄利亚, 她的天性是善良的, 而爱德蒙的天性却是险恶的, 李尔在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出家门之后, 他的人性也发生了由恶到善的转变。

《李尔王》的开头就是年迈的老国王李尔, 因为自己年纪大了, 想把自己的国土和财产分给自己的女儿们, 但是李尔不想将国土和财产平均分给女儿们, 而是希望根据她们对自己的爱戴程度来分配, 而依据的标准竟然是由她们的说词来决定, 原本就富有心机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就用满嘴的甜言蜜语将老父亲哄得团团转, 而一向诚实的小女儿考狄利亚则向父亲表达了自己最为纯朴而真挚的情感, 而且在考狄利亚看来, 自己对父亲的爱戴之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这就使得父亲将所有的国土和财产都分配给了大女儿和二女儿, 却将小女儿考狄利亚赶了出去。其实透过莎士比亚的描写, 我们不难看出, 小女儿考狄利亚是知道自己也可以像姐姐们那样, 用一些甜言蜜语来哄骗父亲, 但是她与生俱来的善良天性让她不会去那么做, 她不希望父亲会因为自己的不诚实而受到伤害, 所以宁愿讲出真话, 最终害得深爱父亲的自己却被父亲赶了出去, 这样的遭遇无不让人替她感到惋惜, 并且会对她表示出无限的同情。

后来, 李尔识破了大女儿和二女儿的真实面目, 他后悔万分, 在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出去之后, 李尔认为小女儿一定恨极了自己, 再也不会原谅自己, 所以他也没有去找小女儿, 直到他遇到了一个圣徒, 李尔向圣徒表达了自己对小女儿的悔意, 并且表示小女儿肯定不会再原谅自己了, 然而圣徒却对他说, 其实小女儿已经原谅了他, 并且一直深爱着他, 原来这个圣徒就是李尔的小女儿考狄利亚。其实考狄利亚在面对如此现状的父亲, 她原本大可以讽刺父亲一番, 让他为之前自己所做的决定而感到羞愧, 但是考狄利亚并没有这样做, 她没有因为父亲当初的过错而去责怪父亲, 相反的是她去安慰着父亲, 让父亲不要太多自责, 并告诉父亲自己一直深爱着他, 这些都将考狄利亚善良的本性体现了出来。

在莎士比亚描写爱德蒙的内容中, 有一段是写爱德蒙为篡夺继承权而设计陷害哥哥爱德伽的, 对于爱德蒙自身而言, 他对自己险恶的本性是有所认识的, 但是他为了登上父亲国王的位子, 他任由险恶的人性去唆使自己犯罪, 爱德伽在被他陷害之后, 不得不四处躲藏, 而后来葛罗斯特也受到了爱德蒙的陷害, 致其双眼被挖, 爱德蒙对于自己所做的这一切并没有感到羞愧, 更加不会觉得后悔, 在后来考狄利亚的军队被爱德蒙击败时, 爱德蒙俘虏了考狄利亚和她的父亲李尔, 爱德蒙下令让手下将考狄利亚和李尔杀害, 然后装扮成是他们自己自杀的模样, 爱德蒙这样可耻的做法被每一个人所唾弃, 到最后爱德蒙受伤至死的时候, 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有一些悔过, 但一切已经都无济于事了。所以, 在《李尔王》中, 爱德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具备险恶人性人物的代表。

《李尔王》的开头就是描写的老国王李尔, 他天性脾气暴躁, 而且容不得别人对自己有异议, 非常自负, 在他准备将国土都分配给女儿们之前, 他希望通过三个女儿对自己的爱戴程度来决定国土分配的多少, 而结果表明他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当他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出去之后, 他曾一度抱怨自己的遭遇, 认为自己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同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无知, 后来当他遇到被自己赶出去的小女儿考狄利亚时, 他向其表达了自己的悔过之意,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能够再次遇到小女儿的欣喜之情, 他甚至不在意自己现如今的遭遇,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经过一番遭遇之后, 李尔的人性是发生了重大变化的, 此时的他仅仅是一个和善而又深爱着自己女儿的慈祥老人。

二、正义终将打败邪恶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 对有关人性的问题表达的第二种观念就是所有的灾难都是由于人性本身造成的, 但是所有由险恶人性造成的恶果终将都会被善良的人性所战胜。

从李尔的遭遇来看, 一切都是由于其自己当初所做的那个愚昧行为而造成的, 因为他的过度自负, 因为他的善恶不分,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于他当初的人性所造成的;考狄利亚被父亲赶了出去, 这也是由于她明知道自己所说的话会给自己带来不利, 可是她善良的人性就是迫使她在深爱的父亲面前只能讲出实话, 最终造成她被愚昧的父亲赶了出去;爱德蒙篡夺继承权, 他想方设法地陷害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爱德伽, 后来甚至挖去自己亲生父亲的双眼, 但最后自己的国王梦也没有如愿以偿, 而且受到了应有的报应, 这一切也都是源自于爱德蒙邪恶的人性。所以从整个故事的结局, 我们都可以看出莎士比亚所要表达的人性观:或许邪恶的小人会取得一定的胜利, 但是终究会被正义所打败, 到最后一定是善良的人获得胜利。

三、性格决定人性

此外, 透过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中对人物的描写以及折射出的不同人性, 我们可以发现, 人性中存在的一些缺陷都是由于人的某些性格而造成的。首先从李尔说起, 剧中开头就描写了他过于自负, 而且性情暴躁, 在对三个女儿的善恶分辨上, 更加是愚昧至极, 相比被爱德蒙挖去双眼的葛罗斯特, 李尔的眼光远不及一个盲人, 至少葛罗斯特虽然眼睛失明了, 但他依然能够明察秋毫、洞察世事。所以, 李尔最终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出去的悲惨下场也是由于其当前过于自负的性格而造成的, 而且在他要求三个女儿向自己表达爱戴之情时, 他明明知道小女儿是深爱自己的, 可当小女儿考狄利亚说出:“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 一分不多, 一分不少”的时候, 他却不能正确理解小女儿的这句话, 当明辨是非的手下肯特看穿这一切的时候, 他告诉李尔自己敢用生命来担保, 其实只有小女儿考狄利亚是真正爱李尔的, 可惜一向不听他人意见的李尔, 依然没有听取肯特的话, 加上他年事已高, 被大女儿和二女儿的甜言蜜语所蒙蔽双眼, 做出了让他后悔的决定。从这些我们都能看出, 李尔最终悲剧的结局都是由于其性格上的缺陷所造成的。

四、结束语

从《李尔王》整部剧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对人性问题的种种揭示, 在不同的人物身上, 我们也看到了不同的人性所造成的不同结局, 同时也感受了人性的转变, 但是值得肯定的就是, 善良的人性终究会打败邪恶的人性, 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一颗正义、善良之心, 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走向胜利。

摘要:在不同的时代中, 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也是有所不同的, 但是对人性善恶的揭示, 一直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莎士比亚的名剧《李尔王》就是一部有关人性善恶问题的作品, 作品中的主人公李尔历经了从恶到善的人性蜕变, 在这过程中, 莎士比亚在描写人性险恶会给自己带来灾害的同时, 也表达了人生要想获得价值, 那么必须要去超越自身的精神这一思想。本文主要论述了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中存在的人性问题。

关键词:莎士比亚,李尔王,人性,善与恶

参考文献

[1]储满华.莎士比亚:闪烁着别样人性光辉的思想与剧作[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1) .

[2]李毅.自我认识的局限——论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05) .

8.李尔的启示 篇八

李尔,1917年成立于美国底特律,在全球财富500强中位居189位。通过不断的兼并重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以座椅及电子管理系统为核心的企业格局。在全球36个国家拥有221个分支机构,雇员人数为11.34万人。2012年实现总销售额146亿美元,相对前一年增长3%,其中汽车座椅产品所占的比例为76%,24%的销售额来自电气和电子产品,净利润率为7.3%。李尔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现已在中国以合资、独资的形式建立18家座椅生产企业和6家电器管理系统生产企业,为包括奥迪、宝马、上海通用、北京现代等汽车品牌提供配套服务。

李尔的发展历程

李尔公司的前身李尔座椅,1917年成立于美国底特律,迄今有超过90年的汽车行业历史。它最初为汽车及航空业提供连接管、焊接及冲压后的金属组装件。自1994年上市以来,公司经历了18次主要的并购不断成长壮大以满足日益变化的行业需要。同时,不失时机的出售部分盈利能力较弱的业务。例如,在2006~2007年,底特律车企整体陷入低迷时期,严重影响到北美供应商们的经营业绩,李尔公司出售规模不小、底子殷实的汽车内饰部门给埃弛(IAC),以此改善自己作为纽约证交所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现在,公司完全剥离了以门板、仪表板、顶棚、地毯及声学元件为代表内饰业务,更加专注地为汽车行业客户提供完整的座椅及电气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及产品。

在1996年至1999年期间,李尔主要进行了13次大型收购,实现了汽车全部内饰部件供应的目标,全内饰系统包括门板、顶棚、仪表板、中控台等,但没有安全气囊和电子产品。其中座椅业务收购5次,这些交易不仅巩固了其座椅市场,也极大地扩大了李尔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在90年代中期,李尔座椅已经在北美、南美,欧洲,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设有工厂。当时,李尔座椅在北美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以上,拥有了欧洲23%的座椅市场。随着李尔座椅的业务功能已经超出了“座椅”公司的名称,于是1996,李尔座椅改名李尔公司。

李尔的三次危机

第一次危机:关厂、裁员、降低税前收入。随着从1991年开始的每年一次重大收购或者超过一次的重大收购不断进行,公司就必须巩固不断增多的工厂。李尔公司一方面通过出售和全内饰无关的业务,一方面削减税前收入进行大规模整合。

1998年末,李尔采取了一项重大举措,关闭全球18个工厂,淘汰2800个职位,约占劳动力总数的4%。为了落实这项计划,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的目的,李尔将税前收入由1.33亿美元削减到1998年的1.15亿美元,几乎是1997年2.072亿美元的一半;

1999年6月,李尔以3.1亿美元将UT Automotive的电动机业务卖给江森电子控股公司。虽然采取了行动,进入2000年,李尔公司业绩仍然出现下滑,当年的财政支出为140.7亿美元,利润仅仅为2.747亿美元。由此,2000年初李尔公司的收购步伐暂缓,李尔动用了绝大部分现金偿还公司扩张过程中产生的沉重债务;

2001年,李尔又遭遇了各主要汽车制造商减产的困境,又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裁员6500,约占劳动力的6%,关闭21家工厂,重组支出高达110.2万美元,而全年净利润只有2630万美元。2002年底债务终于下降到22.7亿美元,比1999年9月的高峰水平下降了40%。

进入2003年,情况发生了改善。李尔赢得了通用汽车公司价值8.25亿美元的合同,获得了从设计、采购、制造到运输的全部职权,这是通用第一次授予汽车内饰供应商如此职权,充分显示了李尔在汽车内饰行业的地位。通过不断的努力,2004年李尔创造了新的纪录:4.222亿美元净收益,169.6亿美元净销售额,公司的债务降为18.7亿美元,资金充足。

此5年期间,李尔一边整合、一边收购,一直到赢得通用的全内饰订单,资金才变得充足。2003和2004年应该李尔股票价值历史上相对最高,销售收入也相对最高。

第二次危机:出售全内饰的内饰业务给IAC公司,保留座椅和电子系统。继2004到2006年的收购之后,2006年-2007年,美国的汽车行业出现低糜,为了提升座椅和电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剥离利润较低的产业,李尔和私募公司WL Ross& Co. 就其欧洲内饰业务成立合资公司(IAC即:现在的艾驰公司),旨在共同谋求在汽车内饰产品方面的并购机会并于2007年,将其北美内饰业务也装入IAC公司,并且完成了对该IAC公司的出售。实现了由机会并购向战略并购的升华。在出售IAC汽车饰件业务后,李尔公司的全球业务架构以及战略变得很清晰,就是分作两大业务板块:全球座椅集团、全球电子集团。

第三次危机:申请破产保护。由于美国2007年开始出现金融危机,北美及欧洲的汽车工业遭受了从巅峰到谷底的滑坡,北美汽车销量从2007年的1500万辆下降到2009年的860万辆;欧洲汽车产量从2007年的2020万辆下降到2009年的1560万辆。为了应对市场的萧条,李尔公司启动了大规模的降成本活动,并于2009年7月份申请了破产保护,于同年11月份完成财务重组,这些行动确保了李尔公司2009年保留了16亿美金的现金,而负债仅为9.72亿美金,这次破产保护让李尔得以继续其业务和战略。

LEAR公司1995年正式上市,1995年6月30日股价为33.5美金, 2004年股价一度超过60美金,2009年股价跌回33.82美金,是2004年股价的一半。

从李尔收购而来的成长看,李尔公司自进入90年代一路高歌猛进,以每年至少一个重大收购的步伐呈现了规模式成长。但9年之后,面临了3次危机,特别是后两次危机间隔仅仅1年时间,通过破产保护生存了下来。李尔案例是否算作成功的案例?2012年李尔自由现金流2.91亿美元,年底现金余额为14亿美元,债务总额6.26亿美元,目前股价在58.29美金左右,运营良好。但是,目前销售和股票价值比10年前低得多,如果李尔开始就将战略定位于座椅和电气管理系统,那么李尔的后十年也应该是平稳上升的。由此我认为李尔这个案例难以评说其成功或者失败,但绝对是个给人启发的案例。结合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第一名博世公司,从始至终坚持的“多元,相关性”以及“提供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战略,博世可以百年业绩持续上升。两个案例提示我们:务实、明晰并且能够支持后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是好战略。如果李尔公司从开始收购一直关注于座椅和电子领域,而不是“全内饰一站式供货”的话,李尔公司座椅产业行业地位发展到现在应该无人能及,另外李尔在全球汽车零部件100强中的排名应该更靠前(2012年李尔在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排名第13位)。

nlc202309021257

Lear的启示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由于受资本主体、配套体系和行政区域等影响,在欧、美、日、韩整车车企不同的行业标准体系的制约下,形成了配套体系封闭、产业分散、条块分割严重、企业数目过多、过乱的格局。目前,国有、国有控股及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零部件企业已经超过5000家,加上村办企业、小型非国有企业以及家庭作坊式小型零部件企业,总数超过8000家,其中外资零部件企业超过1200家,全球排名前100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有70%已经在中国投资建厂。

2012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总销售收入预计超过16000亿人民币。虽然外资零部件企业数量占行业总企业数量不足15%,但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销售收入(销售总量达到9000万亿人民币)却大约占行业总量的56%。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一直“重整车,轻零部件”,导致汽车零部件产业缺乏规模经济效应,且关键零部件细分领域绝大部分被外资占据,行业竞争剧烈。中国内资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来自上中下游的3大压力,行业利润状况堪忧。压力主要表现在:上游整车厂在质量、技术、价格方面对零部件企业要求日趋严苛;中游层面,国内企业正在面临外资企业的技术质量领先压力和同类厂家的价格战压力;下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或者特殊零部件和材料垄断导致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为了取得持续发展和生存,从李尔公司的发展之路来看,中国内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关注如下内容:

一、摒弃机会性并购,关注战略性并购;同时善于抓住由机会带来的战略。

进入90年代初,李尔公司为了谋求“全内饰一站式供货”战略目标,通过收购内饰产品制造商含座椅制造商,进行大肆扩张,于2009年完成了全内饰供货的目标。当时“全内饰一站式供货”战略,现在从李尔的核心业务来看,只能属于机会战略。主要原因:全内饰涵义非常广泛并且没有侧重,涵盖座椅、顶棚、地毯、仪表台、门板、ABC立柱等等产品,工艺技术多样、各种产品需要创新的投入非常高。全内饰供货,一个方面提升了公司整体影响力,另一方面却失去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后者是李尔公司剥离其内饰业务(IAC)的主要原因,IAC被剥离时的销售收入超过40亿美金(根据IAC2007年销售收入确定),而剥离后,李尔2007年年底的销售收入约为156亿美金,在全球汽车零部件排名从2006年的第7退居排名第9(来源于2007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排行榜)。

李尔公司进入电气管理系统领域亦是由机会而来,为了追求全内饰一站式供货,李尔化23亿美金,于1999年收购UT公司,解决了汽车全内饰产品系列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难关-电气和电子基础设施,建立了向其客户提供完全集成的汽车内饰系统的能力。正是由于此次收购,李尔公司的业务开始了向电子系统的扩张。随后李尔于2004年又收购了GHW Grote与Hartmann GmbH公司,其生产电气元件能力得到了增强。目前电气管理系统业务已经成为李尔的核心业务,同时也是李尔公司最盈利的产业。

二、关注战略的可持续性。

201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排名第一位的德国BOSCH公司是1886年成立的,从仅有两名员工的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车间到其目前足迹遍天下的大型跨国公司,其产业发展一致坚持“跨行业,相关多元化”,支持其多元化发展的核心战略从“提供现代化的电子技术”。博世1909年就进入了中国,为了能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通过合资、并购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在中国市场的布点。提供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战略以及本土化战略是博世屹立100年而昌盛的秘诀,无论博世的汽车电子、发动机技术、燃油技术、安全技术、热力技术等等,现代化的电子技术一直是其核心。汽车零部件产业,特别是中国内资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需要一个可以支持产业长期发展的核心战略。

三、关注经营效率的提升。

在研究李尔公司的过程中,特别对其年报及财务损益表作了分析。通过对比发现:李尔公司的间接人工,也就是和生产相关的不直接参与制造活动的人员的成本远远低于内资公司的人工成本;同时虽然李尔公司的折旧比内资企业的要高,主要因为李尔公司在装备、自动化、防错/防呆方面投入较大,但是李尔公司的燃料动力,直接人工相对于内资企业却低得多。这意味着内资企业虽然单个劳动力成本比李尔公司低,但是整体成本远远高于李尔公司,特别是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的时候,内资企业面临的竞争将越来越大,没有外资企业的品牌优势,内资企业往往在主机厂面前扮演B点供应商的角色,很难取得同步设计机会以及优质市场份额,这种情况下,提升经营效率对汽车零部件产业特别是内资企业来说,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李尔公司并购历史

90年代初,李尔座椅主要对针对国际市场进行了集中收购。收购战略:汽车全内饰部件一站式供货”。

1991年收购Saab在瑞典的内饰制造部门;

1992年,收购沃尔沃的内饰部门;

1993年,以1.734亿美元收购了福特的北美座椅制造业务部门,使得李尔成为福特的首选座椅制造商;

1994年8月,以8.813亿美元收购了AI(Automotive Industries Holding)公司;

1994年12月,吸纳菲亚特汽车座椅业务,并于1995年与西班牙的Inespo(发泡制造商)成立合资企业,专门为巴西大众供应座椅;

1996年7月,李尔以4.738亿美元收购了Carlisle,Pennsylvanis的Masland公司, Masland主要生产汽车地板系统,包括地毯和脚垫、声学产品和行李箱装饰等;

1996年12月,又以9110万美元收购了Borealis Industrier公司,为沃尔沃、萨博和斯堪尼亚提供仪表板,门板等;

1997年6月,李尔收购了以生产手动和电动座椅为主的Dunlop公司;

1997年7月,以4亿马克美元收购了Keiper Car Seating GmbH & Co.KG,顺利进入了戴姆勒奔驰,奥迪,大众,保时捷公司的座椅供应商体系;

1998年5月,李尔又收购了两家意大利公司:Gruppo Pianfei和Strapazzini Resine Srl。形成了门板、顶棚、控制台、塑料内饰件的供货能力;

1998年9月,李尔出资2.466亿美元收购德尔福汽车系统座椅业务,通过收购实现了战略规划,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李尔与通用的关系;

1999年5月,李尔以23亿美元收购了United Technologies Automotive公司,这是李尔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收购。通过此次收购,李尔解决了汽车全内饰产品系列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难关-电气和电子基础设施,李尔已经有能力向其客户提供完全集成的汽车内饰系统,正是由于此次收购,李尔公司的业务开始了向电子系统的扩张。

2004年7月,李尔以1.6亿美元收购GHW Grote与Hartmann GmbH,生产电气元件能力得到了增强。

2009年,李尔收购Guilford Mills公司,内饰产品纺织面料公司。座椅业务向上游得以衍生。

9.李尔王的读后感 篇九

观看《李尔王》名著个人观后感800字1

小妹为善,李尔为庸,二女为恶。

这是《李尔王》里所讲述的,从本不该出的错开始,从李尔对王位的放弃开始,不再有爱。只因大女儿为利放弃爱,只因小女已无权再爱。

第一个瞬间:“爱父若父”

年轻的李尔王,雄才大略,富有理想。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不愿意再忙碌于复杂的社会事务中,分土地仪式上,他想知道女儿有多爱她。

大女贡纳梨“爱父胜过一切”,次女吕甘“爱父亲以至于不能爱其他的一切”,小女科第丽霞却仅仅“爱父若父”,盛怒的李尔王让科第丽霞在没有任何嫁妆的情况下嫁给法兰西国王,将反对他的忠臣肯脱放逐,而他的国土,则成了贡纳梨和吕甘的“收获”。表面她们爱父,殊不知,这二人爱的仅是李尔的国土。

阿谀逢迎已成忠诚,真正的爱却不得不掩藏。

第二个瞬间:“老父衣百结,儿女不相识”

已经得到第一次财宝的李尔家二姐妹终于原形毕露,将李尔赶走,李尔的身边只剩下偷偷化妆并陪在他的身边被放逐囚徒肯脱和一个看透是非的弄人。穿过暴风雨,李尔终于明白了科第丽霞的“爱父若父”,他明白了小女儿将爱分给了每一个人,明白了两个长女的贪婪。终于恼怒至疯,不再理智。

已发生的事永远不可能改变,“三思而行”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记住的。

第三个瞬间:“叛国之父”

李尔的另一个忠臣葛罗斯脱有两个儿子,小儿子爱特门为争夺利益,害得大哥埃特加被逐,当其父在帮助李尔时,他眼看父亲被剜去双眼而无动于衷,而自己也深陷二女的情感纷争之中,无法自拔。

这一切终究为了什么?爱特门不愿知道,他只知道自己的利益就在前方。

很多人就是如此,始终目视前方:前方是利益,是自己;而不愿回头向后看:身后是亲人,是真爱。

第四个瞬间:“曲终人不归”

最终,死亡为一切画上了句号,李尔死了,他的三个女儿死了,爱特门父子也死了,想得到土地、利益和财富的,连同他们善良的亲人,一起去了,恶人死前也不知悔过,而李尔与科第丽霞相拥长眠。贡纳梨、吕甘和爱特门最终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他们的死,一无所有。

科第丽霞,那个在阴暗之下坚持去爱的人,她会永葆亲情。死亡抵挡不住科第丽霞的“爱父若父”,纵使已到天堂,他们也可以互相弥补人生最后那份缺失的爱。

而对于我们,或许没有纷争,没有不和,那么何不尽情享受亲情呢?向后看看,身后有始终如一疼爱我们的亲人。

观看《李尔王》名著个人观后感800字2

《李尔王》称得上是莎翁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充分展现了人性中难以回避的丑陋,无以复加的残酷以及难以逃脱的悲哀;与此同时该剧也充分体现了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善良,不求回报的奉献,不离不弃的真诚以及感人至深的牺牲。整部剧充满着对王权、对社会、对正义、对人性、对自然、乃至对神的拷问及深思。本文以过往李尔为核心,以该剧中五个与李尔相关的重大场景为划分标准,细致考察李尔在整部剧中的转变以及其所受到的教育。

作为国王的李尔是专横的独裁权力者,这主要体现在其为小女儿考狄利娅抉择夫婿中。在考狄利娅触犯国王李尔之前,其是十分受疼爱的,李尔要分给她“比你的两个姊姊更富庶的土地”,而且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也能感受到这种偏爱,“他一向都是最爱我们妹妹的”。但当考狄利娅并没有按李尔的意图诉说对其的爱时,李尔不但剥夺了考狄利娅的土地,更是向她的两个追求者极力贬低考狄利娅。他直接劝勃艮第公爵“放弃他吧”,劝法兰西王“您还是丢开了这一个为天地所不容的坏人,另外去找寻佳偶吧”。即使在法兰西王执意选择考狄利娅后,李尔仍不忘诅咒他们,“你们不要想得到我的祝福”,致使法兰西王“盛怒而去”。国王李尔对女儿婚姻随意专断,反复无常;将心爱的女儿转瞬间称为坏人,其极致的专横可见一斑。

国王李尔不仅是专横的,更是愚昧的,极易受到蒙蔽的。他面对高纳里尔和里根的奉承,显得极其受用,认为其所说的就是她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完全没有一点怀疑的倾向,而面对考狄利娅的无话可说则擅意决断,根本不考虑考狄利娅所说是否是真实情况。而其在面对肯特为考狄利娅求情的死谏时,李尔根本不加思考,只是仗着君主的权威一昧地欲使肯特屈从,“闭住你的嘴巴”,最后剥夺了其官职并将其驱逐出境。

由此可见,国王李尔是一个专横、愚昧、易受人愚弄的宫廷王,他生活在由王权所构筑的自我世界中,王权将其完全封闭,令其行为、言语等都随心所欲、任意妄为,他看不到真实的世界,看不到社会的真相和真正的人性。讽刺的是,其悲剧恰恰起源于他基于王权的任意妄为,因为这使其失去了自我世界的根基——王权(分割国土事件),这迫使其自我世界崩塌,也迫使其开始认知真实的世界,而他也正是在悲剧的逐步进展中,逐渐受到教育,摆脱专横、愚昧乃至深入其血脉的宫廷王性。

观看《李尔王》名著个人观后感800字3

《李尔王》约写于16,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吕甘、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科第丽霞驱逐到国外。科第丽霞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后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

李尔王这个糊涂虚伪的老国王,因为自己的虚荣之心,害了自己更害了那个善良天真的小女儿科第丽霞,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活该、是自食其果,话又说回来,人到老年遭受到如此的待遇应该说是他一生中最苦的果子了,更惨的是最善良的女儿又死在了自己的前头。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平常人,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如果他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听别人的劝言和真话的时候又怎么能够在自己的王位上做到现在,又怎么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如此呢?可是,由于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一呼百诺的宫廷之中,周围都是争先恐后向他邀功献媚之人,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以他的好恶为好恶,以他的是非为是非。年月深久,他就像一个上了瘾的吸毒者,奉承和献媚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每一刻都离不开歌—功—颂—德。

这个故事虽是在遥远的古国,可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我们都喜欢甜言蜜语的人,喜欢夸赞之语,到最后不也正是它们害了我们嘛!这不正是对那些口蜜腹剑的阴谋家的谴责吗?在现实生活中现象和本质,外表和内容往往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因为现象和外表而失去理智成为下一个李尔王,“金光灿灿的并不全是黄金!”

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善与恶,伪与真的观念和标准,没有谁生下来就可以判断它们,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我们不可能像书中的故事那样有好的结果,我们都是要经历这些才能够真正地辨别它们的好与坏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心中的渴望而失去辨别的理智,要抑制那位喜甜的爱好,如果没有尝到苦的滋味又怎么会知道甜的滋味呢?

观看《李尔王》名著个人观后感800字4

两周一次的读书笔记获益匪浅,即便外出旅行也不想错过。去机场的城际列车上完成的,将就看吧。推荐大家读莎士比亚,可以对号入座。

《李尔王》故事情节简单,两条线。第一条,李尔王的悲剧;第二条,格罗斯特的悲剧。李尔王听惯了甜言蜜语,喜欢赞美的话,对小女儿诚实的爱的表达,他非常愤怒,剥夺了小女儿的继承权,将他的权力和国土全部分给了口蜜腹剑的大女儿和二女儿。他的悲剧从他做出这个决定就开始了。没过多久,大女儿开始嫌弃父亲,二女儿和大女儿一样,致使父亲流落荒野,在暴风雨中无处安身。小女儿因为诚实,赢得了法兰西国王的爱情,她嫁给了法王,但最后为了给父亲讨回公道,而被卖父求荣的埃德蒙杀害。大女儿和二女儿彼此算计,毒死了对方,都死了,李尔王最后也死了。格罗斯特因为听信二儿子埃德蒙的谗言,四处追杀大儿子埃德加,埃德加只能装疯,成为乞丐。格罗斯特因为对李尔王的忠诚被大女儿刺瞎了双眼,埃德加因着对父亲的爱,来到父亲身边,领着父亲去找李尔王。最后,明白真相的格罗斯特无力承担真相,气绝而亡。埃德加为了给自己和父亲报仇,杀死了弟弟埃德蒙,悲剧。

莎士比亚说疯子给瞎子领路,本是这个时代的病态。病态的不是时代,是构成这个时代的人。李尔王,埃德蒙,格罗斯特,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朱丽叶.....所有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其悲惨结局都是他们自身性格缺陷造成的,其他人,不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已。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共生的,不要过分看高别人,也别粉饰自己,看透这点,人际关系中的烦恼,冲突,伤害会少很多。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人看莎士比亚笔下人物,都有各人自己的见解。我也是,虽然李尔王死于他的虚荣,但更多的是死于他对人性的无知。“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莎士比亚写尽世间各样人物,却没有写出一个完人,因为世界本没有完人。莎士比亚的悲剧,就是人的悲剧。

观看《李尔王》名著个人观后感800字5

李尔已经逐渐感知到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充分认识到里根和高纳里尔是心口不一的人,感知到威权的伟大的影子(讽刺),看到得势的狗、可恶的教吏、放贷的人,看到那些斥责罪恶的同时在干着他们所斥责的,看到了社会的虚伪和罪恶的无处不在。“罪恶镀了金,公道的坚强的枪刺戳在上面也会折断;把它用破烂的布条裹起来,一根侏儒的稻草就可以戳破它。”多么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话,将罪恶的本质剖析地淋漓透彻。如果将罪恶得到了权威金钱的支持,那么它将是不可抵御的,然而如果罪恶无依无靠,它将无所施展;所以“没有一个人是犯罪的”,罪恶源自权威的作祟……

李尔告诉葛罗斯特虽然命运是悲苦的、值得痛苦的,然而我们要忍耐。这个世界本身就是荒谬的,充斥着无尽的苦楚。在这个大舞台上演绎的人们全是些傻瓜,这虽然令人禁不住放声大哭,然而我们是清醒的,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本质的,所以面对这命运、人性的荒谬应该忍耐,因为只有忍耐才能帮助我们穿过这无尽的痛苦。只要忍不住哭泣,便会沦落到无尽的痛苦中,最后成为在舞台上的傻瓜。李尔看到了真实的世界,看到了社会、人性的本质,他自己却仍然在痛苦中自我挣扎,他在清醒与疯癫中反复。正是因为他看透了人性的丑陋,看到了表面后的真相,所以被这种痛苦的真相所折磨。他感叹“我是天生下来被命运愚弄的”。此时折磨李尔的不再是迷茫的痛苦,而是看清社会、自然、人性后被其丑陋、疯狂而折磨、因那躲不过的悲哀而悲苦。

当结尾考狄利娅死去时,对李尔来说这象征着这世界跟人性的最后一点善也被吞没了,他跟这个世界最后的牵连也被斩断了,他再也无法承受世间的折磨和痛苦。“要是她还有活命,那么我的一切悲哀都可以消释了。”而考狄利娅是永不回来了,等待李尔的也只有在无尽的痛苦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当李尔终于走出了自我世界,看清了真实世界的本质时,他看到的却是不尽的悲哀,人性躲不过的悲哀,而他自己也因为难以承受这悲哀而发疯、走向生命的尽头。

《李尔王》是一部杰出的悲剧,它给了我们一个深入看社会、看世界、看人性的渠道并给予我们足够的警示。不同时代结合那个时代的特征都能从《李尔王》中解读出新的见解。李尔是自我世界的独裁者,因为独裁所以妄为,因为妄为而失去独裁的依靠——权力,但仍然认为自己是君王,由此受到种.种悲苦,却从悲苦中逐渐清醒,走出自我世界,逐渐看清真正的世界。然而当他真正看清这个世界,看清了人性,等待他的却是因世界、人性的丑恶、罪恶而产生的无尽的悲苦,这种悲苦使清醒的他疯狂乃至走向生命的尽头。这是一个无限悲哀的悖论。舞台的傻子,还是悲苦的疯子?哪里有清醒?只有无知愚昧的悲哀与被人性丑恶不尽折磨致疯的悲哀。

上一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7下一篇:小弟弟玩气球作文35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