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2024-11-05

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分析(共14篇)

1.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篇一

住院药房近效期药品情况分析

(一)、近效期药品概念

指有效期≥5年的药品,其有效期距失效期限≤1年半的药品;或者药品有效期≥2年且距离失效期只有1年的药品。在药品批发企业仓库,一般药品距离规定的有效期6个月的时候就是近效期药品。

(二)、为何会出现近效期药品

1、药房部分药品是医生要求进药,当药房进来需要的药品时,医生不及时开医嘱,导致需要此药的病人出院,药品滞留,难以发出,成为近效期药品。

2、部分药品发药量少,进药量太大。

3、管理近效期药品人员每月盘点时,粗心大意,不细心检查每一瓶每一只药。

4、上班人员加药时不遵守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原则。

5、收药人员收药时位置不统一摆放,加药的人只要看到需要加的药拿着就加,不进行效期比对,会导致效期近的后用;位置不统一还会导致熟悉位置药品一发完就认为该药已发完,其他位置的药没有及时发放。

6、早上发药时比较忙,会出现就近原则,没考虑到近效药品先发。

(三)、如何减少近效期药品出现的几率,出现近效期药品时如何处理

1、医生要求进的药品要及时通知医生,督促医生开医嘱;

2、发药量少的药进药量就要相对应的少进,一定时间觉得用不完了应及时通知供药商退回供应商;

3、管理人员盘点时要仔细认真,检查每一箱每一瓶每一支,出现近效期的药品要及时标示出近效期标识,作出总结为何会出现近效期情况;通知各个科室如果需要开具相应原理的药品尽量开近效期的;跟相应科室的医生沟通;跟门诊药房的人员沟通门诊的不是近效期的相互交换的用药;实在用不完的跟库房沟通希望能退回给供应商希望能换成效期长的;

4、加药的人员一定要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货柜的药尽量用完再加,特别摆放大液体的货柜;

5、收药时位置统一摆放,实在摆不下的也应该摆放在相邻地方;

6、发药时在忙也要注意药品效期的先后顺序

2.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篇二

1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住院药房2011年1-12月的退药单据, 对退药科室、退药数量及退药原因进行列表分析。

2结果

我院住院药房2011年1-12月退药1360次, 退药科室排名前3位依次是肿瘤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退药原因最主要的是患者出院、患者拒绝使用、药物过敏等。见表1、表2。

3讨论

退药的影响: (1) 退药手续繁琐复杂, 患者需往返于医师、药房间[2], 易产生不满情绪, 易与医师、药师产生纠纷, 影响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2) 加重了医师、药师的工作量, 浪费大量的精力, 降低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3) 退回的药品大部分被拆去包装, 或上面写有其他标记, 导致药品难以再次被调剂, 经济损失只能由药房承担; (4) 由于一些药品需在阴凉处贮存或冷藏, 但患者并未按要求贮存, 导致药品变质, 降低了医院的药品质量。

由于退药原因可能由医院的多个部门引起, 故要求医院各个部门均应高度重视退药现象, 明确职责, 对造成的退药事件实行问责制, 以做到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妥善处理。

医师开具医嘱, 在防止药品被退回方面, 起非常重要的作用[3]。诊疗过程中, 医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的态度, 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史, 准确诊断患者病情。对开具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剂量、疗程、不良反应了如指掌, 对症下药, 避免因医嘱开错或患者对药物过敏等原因造成的退药。

药师是药品调剂工作的执行者, 应有扎实的药学基础知识、丰富的调剂实践经验。在调剂过程中, 认真仔细审核用药医嘱和处方, 并且积极主动与医师、患者进行沟通, 及早发现并解决有可能导致退药的原因。药师应仔细核对患者退回药品的处方、结算单据, 确认退回药品是由该院药房发出, 防止假药、劣药及非本院药房发出的药品流入本院。

护士在防止退药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护士在患者使用药物过程中与患者接触的频率最高, 如发现患者输液不适、药物过敏, 应及时向主治医师反映, 及时停止医嘱, 改用其他药物, 并且为患者代劳退药, 可减少一些行动不便者的活动, 提升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形象, 树立良好的口碑。

强化医院信息系统作用。由于住院部医师、药师工作较繁重, 出现错误在所难免。通过加强医院系统建设, 提供药品信息查询功能[4], 改进和增强药品信息查询和计价系统的实时更新等一系列措施, 避免由于电脑滚账错误等非人为因素造成的退药, 更好地帮助医师和药师发现疏漏, 减少差错。

摘要:目的 分析该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方法 统计该院住院药房2011年1-12月退药单据, 对退药科室、退药数量及退药原因进行列表分析。结果 该院住院药房2011年1-12月共退药1360次, 退药科室排名前3位依次是肿瘤科、消化内科、脑外科, 退药原因主要是患者出院、患者拒绝使用、药物过敏。结论 退药可能由多个部门引起, 医院各个部门均要高度重视退药现象, 做到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妥善处理。

关键词:退药,住院药房,原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J].中国医院, 2002, 6 (5) :55-57.

[2]孙传菊.2010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分析[J].中国药业, 2012, 21 (5) :37-38.

[3]姜兵.我院退药处方分析与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 2007, 36 (12) :991-992.

3.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篇三

[关键词] 住院患者;菌群分布;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44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3-117-03

住院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由于各种医源性操作行为的频繁、住院时间的延长、基础疾病慢性特点及抗菌药物的普遍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株不断增多,使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日趋下降,导致临床面临更加严重的抗生素选择难题[1-2]。为了给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1~8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所得阳性菌株的菌群分布情况、耐药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13年1~8月我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各种细菌培养标本,伤口分泌物、病灶组织、痰液、中段尿及血液等。

1.2 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对所有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应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2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纸片均购自英国Oxoid公司,试验操作及结果判读严格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文件的标准。

1.3 质量控制

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进行鉴定和药敏的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住院患者分离病原菌构成比

检出率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

2.2 主要病原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情况

伤口分泌物/病灶组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17.0%);痰液、中段尿和血液等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分离菌。

2.3 主要病原菌在临床病区中的分布和构成比

ICU病区以G-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自骨伤科病区;G-菌和G+菌在各内科病区中的构成比差别不大。

2.4 主要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情况

对比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肠球菌属三种主要G+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2.5 肠杆菌科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

对比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四种主要G-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2.6 主要非发酵菌的耐药情况

对比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和嗜麦芽假单胞菌三种主要非发酵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3 讨论

常见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广泛分布于环境、人体皮肤、呼吸道、泌尿道中,属于条件致病菌,易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住院患者群体中[2-4]。医院内感染是造成住院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的严峻问题,病原菌耐药株的不断增加给临床抗生素的选择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本报告结果显示,在分离所得阳性菌株中,革兰阴性菌构成比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分离率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6.4%),金黄色葡萄球菌(12.9%),铜绿假单胞菌(12.5%),肠杆菌属(9.9%),克雷伯菌属(6.8%)。送检的标本类型主要为伤口分泌物/病灶组织、痰液、中段尿和血液等,不同类型的标本病原菌的构成比存在差异。在伤口分泌物/病灶组织中分离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7.0%),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液中的分离率最高(24.8%),中段尿和血液分离的菌株中大肠埃希菌比例最高(分别为45.8%和23.9%),致病真菌在痰液和中段尿中也有一定的检出率。我院住院患者中以骨伤科患者居多,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自于骨伤科病区(占51.6%),其感染与术中清创是否彻底,术后是否发生感染等密切相关;ICU病区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分离率最高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占51.3%),ICU患者多由于病情较重、侵入性检查治疗较多、免疫力低下及抗生素大量使用而极易发生细菌感染;而铜绿假单胞菌由于其耐药机制的复杂性,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不断上升,在该病区的构成比显得尤为突出[5-6]。临床内科由于患者多系慢性病患者,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构成比差别不大,均在30%左右。

耐药情况分析,三种G+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9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4%,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在40%~50%之间,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的敏感率较高[7];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22%,比金黄色葡萄球菌低,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相似。肠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00%,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在80%~95%之间,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均大于40%。在我院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利奈唑胺是唑唍酮类的新一代抑菌剂,其作用机制为抑制蛋白质合成,二者可作为临床首选的针对G+球菌的抗菌药物。四种主要G-杆菌均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敏感率73%~100%;对半合成青霉素的耐药率则>6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对这些药物的耐药率比大肠埃希菌低。肠杆菌属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分别是93%、85%、94%和100%,提示这些药物对肠杆菌属已基本无抗菌作用,而保持较强抗菌活性的抗菌药物还有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甙类。在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仍保持较强的抗菌活性,目前没有出现耐药率>25%的药物,可是与往年相比就会发现该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有升高趋势。与其他地区或其他医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高的报道不一致[5],这与我院大力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整治工作有关。根据CLSI指南,对于不动杆菌属感染,舒巴坦是抗菌活性最强的抗菌药物之一,但从药敏数据显示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巴唑坦的耐药率已高达56%、57%,其他常用的抗菌药物如三代头孢、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等耐药率均>30%,而敏感率>70%的抗菌药物只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提示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情况呈上升趋势。同时,产ESBL的G-杆菌和MRSA菌株的增加更不容忽视,临床应结合监测结果合理选药。

综上所述,临床应提高病原微生物的送检率,注意取材的合格性;尽量减少或集中进行侵入性的医源性操作行为,最大程度阻断病原菌的感染路径[8];充分了解病原菌复杂的耐药机制,密切结合实验室提供的药敏结果,针对性的用药,提高有效性,降低选择压力,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胡静,姚云清.2005-2007年医院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7):811-814.

[2] 任林,陈超群,张文桂,等.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6):887-889.

[3] 冉令霞,李一鹏.中医医院ICU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8(13):7-8.

[4] 郭普.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445-447.

[5] 左虹.铜绿假单胞菌菌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159-160.

[6] Thoma PL,Christopher DM,Jeffery G,et al.Clinical Prediction tool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pseudomonas aerugino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t greatest risk for multidrug resistance[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7,51(2):417-422.

[7] 贾红岩,崔婧,王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90-192.

[8] 郝海燕.恶性肿瘤202例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4):59-61.

4.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篇四

摘要:目的 分析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研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跌倒情况以及跌倒的原因,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跌倒例数(4例)及次数(4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例与16次;对防跌倒护理的满意度(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有很多方面因素,给予充分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诱发跌倒的因素,预防跌倒发生。

关键词: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0-0129-02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是指在平地行走时或从稍高处摔倒在地的现象,可能造成骨折、创伤、出血、脑震荡等症状,加重患者病情,延长康复时间,增加治疗成本,引起医疗纠纷[1]。因此,分析掌握可能引起患者跌倒的因素,有效预防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在护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次研究着重分析可能造成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相关因素,研究护理对策,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患者跌倒并造成严重后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54~93岁,平均年龄(74.52±7.56)岁;住院时间7~26 d,平均住院时间(15.9±2.7)d;其中10例患有阿尔茨海默症,8例高血压,7例脑梗塞,4例糖尿病,6例脑卒中康复期;服药情况:12例服用降压药,10例抗精神病药物,9例镇静类药物,4例降血糖药物。观察组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53~92岁,平均年龄(74.62±7.76)岁;住院时间7~27 d,平均住院时间(16.1±2.8)d;其中11例患有阿尔茨海默症,7例高血压,6例脑梗塞,5例糖尿病,6例脑卒中康复期;服药情况:11例服用降压药,11例抗精神病药物,8例镇静类药物,5例降血糖药物。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

1.2.2观察组 在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 ①跌倒风险评估: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跌倒史等情况,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种类、肢体活动能力、精神状态、心理状况、用药情况等,对可能发生跌倒的风险进行评估,将存在跌倒高风险患者列为重点监护对象[3]。②心理护理干预: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并掌握其真实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疏导其心理压力,缓解因害怕跌倒而产生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③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可能发生跌倒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及家属的监护能力,指导其采取措施防止跌倒,叮嘱老年患者下地行走时一定要有人陪护,要随身携带拐杖,行动不要过快、过急,尽可能消除诱发跌倒的因素[4]。④病房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地面平整、清洁、干燥,通道走廊畅通无阻,各类指示标识清晰齐全,照明光线充足。室内物品摆放整齐,不能随意乱丢,卫生间内及门口应放置防滑垫。⑤预防跌倒护理:为存在跌倒高危因素患者设立管理档案,详细记载其综合信息,指定专门护理人员进行特护。与家属沟通交流,提醒其24 h近身陪护。叮嘱患者在服用降压药、镇静药后保持卧床休息,指导其注意防止体位变化时引起跌倒,要求老年高血压患者掌握3个30 s,即从床上醒来30 s后再坐起,坐起30 s后再站立,站立30 s后再行走[5]。⑥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内科护理人员进行防跌倒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增强对可能引起跌倒相关因素的预警能力,掌握应对相关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强化职业道德及责任心教育[6]。

1.3观察指标[7]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跌倒的例数、次数。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两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采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x±s)表示和百分率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字2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跌倒的例数、次数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跌倒例数为10例,占比28.57%;跌倒次数16次,占比45.71%。观察组患者跌倒例数为4例,占比11.43%;跌倒次数4次,占比11.43%。观察组患者跌倒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的满意度

经过问卷调查,对照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满意例数为26例,满意率为74.29%;观察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满意例数为33例,满意率为94.29%。观察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住院患者跌倒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突发性的、非故意的、不由自主的体位改变行为,防止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科室患者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防止患者跌倒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护理人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首先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充分掌握住院患者的综合信息,为存在跌倒高危因素的患者设立专门的护理档案,指定专职人员进行近身陪护。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了解跌倒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讲解可能诱发跌倒的原因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而缓解患者对跌倒所产生的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对病房环境进行整改,消除跌倒诱发因素;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及技能。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患者跌倒例数及次数方面明显低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对跌倒护理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消除跌倒诱发因素,提高住院患者安全管理质量,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5.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篇五

本季度护理部满意度调查采取抽查发放问卷的形式,以科室为单位,共3个护理单元患者参与此项测评,发放满意度调查表20份,收回20份,参与率达100%,满意率为92%,一、存在问题:

1、护理人员为患者做健康宣教时,讲解不详细。

2、对护士讲解的有关检查的注意事项不太理解。

3、入院宣教内容不详细,个别病人不知道主管医生、主

管护士。

4、住院患者对一日清单不理解,询问时得不到很好的解

释。

5、住院患者反映的水电维修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

6、对护士的操作水平感到不满意。

二、病人意见与建议:

1、发放住院清单时请解释一下,若账上费用不够,请提

前通知患者。

2、住院期间,希望护士加药动作能快一点。

3、换药时能够解释一下药物名称和作用。

4、希望被服脏后能够及时更换。

三、原因分析:

1、部分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对护理工作缺乏热情,主

动服务意识不强,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

2、护理工作繁杂琐碎,护理人力不足及个别科室未合理

排班,造成护理操作不及时,如呼叫响时换药不及时,患者离院后更换床铺不及时。

3、新进护理人员和低年资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及理论知

识掌握不好,是造成患者不满意的重要原因。

4、护士还应加强与后勤部门联系,及时维修病区设施,完善病区设备,提高病员的满意度,提高病区质量管理。

5、病区患者文化层次不同,护士没有掌握好健康教育的方式和语言的使用。

四、整改措施:

1、合理排班,将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

2、继续加强科室人员工作责任心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建

设,坚守岗位,认真负责。

3、加强业务学习,对各项知识及技能进行培训、考核。

4、将满意度调查与护理人员考核相结合,促进护理人员

在临床工作中更注重自身形象和自身技术,如言行举止、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

5、健全收费制度,收费标准上墙,做到账目日日清,使

6.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 篇六

资料来源于我院住院药房2012年1月—8月电脑退药记录共计2 239次, 患者589例。对退药科室及原因进行分类统计,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结果

2.1 退药原因

住院药房退药原因有医嘱调整、患者出院、医嘱下达和执行错误、患者转科、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死亡、患者自身原因等。见表1。

2.2 退药科室

我院住院药房退药主要以内外科为主, 内科偏多, 儿科、妇科及手术室极少, 大概比例为52%, 29%, 11%, 5%和3%。

3 讨论

3.1 退药原因分析及措施

3.1.1 医嘱调整

由于病情需要, 医嘱需要调整:①前1 d已经执行过的长期药费需要退掉;②医生未停用之前所用药物, 直至出院时才发现药费多记造成此类退费。说明医生和护士责任心不够, 未能及时核对, 给用药和退药带来很大隐患[1]。

3.1.2 患者出院

患者出院时①医师忘记停用长期药物;②由于病床紧张医师临时决定患者出院;③患者需要转院;④患者要求出院。由于长期药费是前1 d计费, 所以造成了频频退药现象。医生不但要细心, 还要做到心中有数, 护士也需要起到监管作用, 尽力减少不必要退药。

3.1.3 医嘱下达和执行错误

此类退费原因包括:①医生下达医嘱时选用已停用的药物或复制另外患者的医嘱时选择错误;②临时医嘱错下到长期医嘱, 造成个别药费计费多日才发现;③护士多执行了医嘱;④药品的数量、剂量、规格错误[2]。此类退费在我院所占数量较大, 给科室对账工作和住院药房工作造成很大麻烦。科室必须加强相应管理制度, 有效减少退药发生。

3.1.4 患者转科

由于病情的复杂化, 患者需转相应科室治疗, 由于电脑未设置自动转科程序, 就时有可能出现此类现象而退药。

3.1.5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对个别药物用后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由于执行的是长期医嘱, 医生发现后需调整医嘱造成退药, 此类药物主要以抗生素为主。

3.1.6 患者死亡

病情的不可预知性使患者的长期药费继续在执行, 造成患者死亡后未用的药品需要退回。对于危重患者, 药费可采取临时医嘱计费, 可避免或减少药房退药。

3.1.7 患者自身原因

①个别患者自认为有些药物疗效不好, 发到手后拒绝服用要求退药;②患者自己要求出院;③患者手中有相同或类似药物要求退药。还有其他如需做糖耐量测试的患者服用葡萄糖粉后随即吃饭, 导致未空腹, 糖粉需要退出。加强医患沟通和护士工作积极跟进, 能有效减少此类情况导致的退药发生。

3.2 退药科室分析

我院住院药房退药以内科和外科居多, 儿科、妇产科和手术室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除了医生责任心不强外, 内外科患者住院人数较多, 医务人员较为紧张;加之进来的新学生较多和对电子病历及药品规格剂量不熟悉, 护士工作又太繁杂, 导致执行医嘱时未能起到严格的监督作用, 致使大量的病区退药问题产生。

3.3 有效减少退药的措施

①不断完善退药制度, 科室必须注明退药原因, 住院药房做好药品清点和登记工作, 以保证退回药品质量可靠[3]。②通过监督、培训、奖惩措施加强医护人员责任心。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 定期查房, 干预不合理用药, 把收集到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反馈临床, 引起大家的重视, 减少退药频率。④住院药房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与交流, 药师加强对医嘱的审核, 护士执行医嘱时应仔细核对, 发现问题请求医师及时更正。⑤长期医嘱要适当灵活, 对患者的特殊情况改为临时医嘱也可减少退药。

药品属于特殊商品[1], 已经发出的药品原则上不予退还, 否则药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但是实际工作中退药现象确实难以避免。药房和临床各科室要定期总结, 不断完善退药制度, 尽力减少退药的发生, 以保证药物安全合理使用, 切实保护医院和患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杨梅, 王华光, 张征, 等.住院患者1497份退药申请单分析及对策[J].武警医学, 2009, 20 (11) :971.

[2]朱永红, 张延华, 王力军.我院住院患者1059份退药申请单原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1, 24 (7) :81-82.

7.住院患者入院须知 篇七

尊敬的患者:

您好!欢迎您我院就诊。我们将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提供整洁、安静、安全、舒适的休养环境,请您和您的亲友们一起与我们合作,共同做好以下工作:

1医院为您提供住宿的一般用品,每个床单位都配有床头柜及储物柜,请将您的物品整齐放置其中,自带脸盆、脚盆各

一、洗漱用具。

2您的床头装有呼叫器,当您需要帮助时,可按呼叫铃请求帮助

3在住院期间,您的饮食由医生依病情而定。

4我院严禁私带电器。请患者及家属爱护公共财物,节约水电,随手关灯、空调、电视等,损坏公物须按价赔偿。

5在住院期间,为了使病人能得到充分休息与及时治疗,敬请遵守探陪制度:探视者应在规定时间(周一到周五:14:00—19:00,周六、周日全天)探视,时间不宜过长,学龄前儿童不得带入病房。每天上午8点—10点为查房时间,12点—14点为午休时间,晚间21点为睡眠时间,请您配合关闭电视。

6为了您的治疗能按时进行请不要擅自离院和外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医护人员同意并签字方能离开,如擅自外出后引发的一切后果需自负。病情允许,您可在医院内散步,但离开病区时应获得护士许可。

7为防止交叉感染,请您不窜病房,不私自调换床位,非探视时间请不要会客。8您及您的家属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医疗场所,不得翻阅并立即医疗记录

9住院时必须缴纳预交款,每日我们会发放一日费用清单,费用不足时请及时补交,以免影响您的治疗进程。

10病房为公用场所,请注意保管好您的贵重物品,现金可以缴入您的住院账户,手机等物品务必随身携带,防止被盗.11本院为无烟医院,禁止吸烟。同时病房内有氧气等易燃物,在大楼内吸烟会危害所有人的生命,请您自觉遵守.12如您有投诉,请按以下顺序进行: 科室病区主任、护士长—职能部门—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医疗质量—医务科护理质量—护理部服务态度—行风办药品质量—药剂科收费价格—财务科生活就餐—总务科 13如您还有其它需求,请告诉我们,我们将尽量满足您的合理要求。

14如您的家属对您的病情需要了解,请联系您的管床医生也可拨打病区电话。

请您遵守医院及病房管理的相关规定,期待您对我们优质护理服务的大力配合,并请您在出院时留下宝贵意见。

8.住院患者请假条 篇八

患者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请假外出事由:;外出去向:外出时间月日分预计回院时间日分 可联系电话:实际回院时间年月日时分 医院规定:患者住院期间,原则上不应离院外出,否则医院将无法保证在此期间因疾病本身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时得到及时处理和救治,甚至会出现导致生命危险的不良后果。

因特殊原因必须请假的,须按约定时间预期归院,否则医院将按自动离院办理出院手续。本人被告知以上规定情况和要求,也被告知外出期间如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应立即与我院联系,24小时急救电话120,或者可以获取当场须采取得紧急措施。

本人自愿承担外出期间以及因外出而引发的一切风险和后果,在此免除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一切责任,并签字负责。

患者(亲属、代理人)签名:与患者关系联系电话值班医师:护士签名:时间:年月日时分

安塞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请假外出知情同意书

患者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请假外出事由:;外出去向:外出时间年月日时分预计回院时间年月日时分 可联系电话:实际回院时间年月日时分 医院规定:患者住院期间,原则上不应离院外出,否则医院将无法保证在此期间因疾病本身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时得到及时处理和救治,甚至会出现导致生命危险的不良后果。

因特殊原因必须请假的,须按约定时间预期归院,否则医院将按自动离院办理出院手续。本人被告知以上规定情况和要求,也被告知外出期间如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应立即与我院联系,24小时急救电话120,或者可以获取当场须采取得紧急措施。

本人自愿承担外出期间以及因外出而引发的一切风险和后果,在此免除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一切责任,并签字负责。

9.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篇九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2009年第二季度的3 232例出院患者为调查对象。

1.2 治疗和预防用药的判定原则

1.2.1 预防性用药

患者无发热,WBC(4.0~10.0)×109/L,非感染性疾病如应用抗菌药物,手术科,Ⅰ、Ⅱ类手术前后应用,内科大剂量激素冲击期间,或插尿管、昏迷患者、恶性肿瘤术后应用者均为预防性用药。

1.2.2 治疗性用药

有感染症状、Ⅲ类手术前后应用均为治疗性用药。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在调查的3 232例病例中,有2 327例使用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72.0%。

2.2 抗菌药物的应用科室、应用率及目的

按抗菌药物的应用目的,其中,治疗性用药985例,占42.3%;预防性用药1 342例,占57.7%。外科系统中心外科、妇科、肿瘤外科、泌尿外科以预防性用药为主,而呼吸内科、血液内科、小儿内科以治疗性用药为主(表1)。

2.3 抗菌药物的应用方式及联用情况

按抗菌药物应用方式,使用1种抗菌药物者803例,占34.5%;使用2种抗菌药物者1 124例,占48.3%;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者414例,占17.8%。由于有的病例间断联合应用,故联用例次为1 538例,占66.1%(表2)。

2.4 抗菌药物应用种类

抗菌药物应用2 327例中,抗菌药物有9类56种,根据出现频率由多至少,排序前6名的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硝基咪唑类(表3)。

3 讨论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制度的出台,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也加强了宏观管理制度,我院也制订了相关措施,大多数医务人员都十分重视。调查结果发现,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有所下降,2008年为80.0%,2009年为76.5%;这与我院对抗菌药物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以及医务人员认识提高有关,但与WHO要求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30%及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提出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低于50%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从抗菌药物应用种类看,我院主要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为主,分别占前3位,以1~3线抗菌药物为主,价格偏低,但抗菌药物种类有56种之多。其中,药物品种为同一类但商品名与化学名不相同,这使临床医生对新的药品了解不充分,适应证掌握得不好,造成同一类药品重复使用,这样不但降低了疗效,造成抗菌药物的浪费,而且加了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从抗菌药物应用方式上看,联合应用1~2种并静脉用药较多,主要原因可能是有些医生对治疗疾病急于求成,错误地认为静脉用药起效快,同时越多种药联合应用越好,大包围治疗疾病,提示有一定的滥用倾向。一般认为必须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有明确指征,以二联用药为主,不合理联用会使药效降低或失效,也可以增加毒副作用,长期联用有发生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的危险。2种杀菌药物联用可能获得协同作用,2种抑菌药物联用可能收到累加效果,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的药物联用有可能引起拮抗作用,除有确实的治疗效果外,一般不宜联用,有相同毒性的药物不宜联用,抗菌谱一致的同一类抗菌药物一般不宜联用。

调查结果显示,预防用药病例数较大,临床医生使用抗菌药物多以经验用药为主,应用细菌培养、抗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较少,可能临床医生用药指征较宽、外科医生围术期预防用药时间过长、不及时停药,同时考虑细菌培养及抗菌药敏时间长、费用大等因素有关。提高病原菌送检率,要求临床医生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来选择使用抗菌药物,以达到合理应用的目的,减少用药的盲目性。合理用药和减少药源性疾病是医院管理及提高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的巨大系统工程,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培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到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大力开展处方点评,协助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因此,要做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临床医生一定要熟悉抗菌药物的作用原理、用途、用法、副作用、禁忌证等,严格掌握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加强管理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第二季度我院3 232例出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院3 232例患者,其中,抗菌药物应用2 327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0%;治疗性用药1 342例,占57.7%;预防性用药985例,占42.3%。结论:与WHO要求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30%及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提出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低于50%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减轻社会经济负担,节约医药资源,是目前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住院患者

参考文献

[1]张晓妍,王伟,张圆圆,等.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调查分析[J].新医学导报,2006,5(2):4.

[2]朱兴春.对某医院外科系统抗菌药物联用的调查分析[J].西部医学,2004,16(2):189.

[3]胡锦芳,黄春梅,王劲柏.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4,5(6):130-131.

[4]曾繁典.国家药物政策与临床合理用药[J].医药导报,2003,22(1):3-6.

[5]黎明,张莹.大连五院抗菌用药分析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128-130.

[6]王耀华,杨悦.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43-44.

[7]吴静,孙武.259例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81,86.

10.住院患者身份识别措施 篇十

1、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对新生儿、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意识障碍、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以及高龄(≥75岁)、语言及听力障碍的患者必须使用识别腕带。

2、佩戴腕带应按照规定标明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科别、床号、性别、年龄、住院日期等,填写完毕后需由双人核对(医护人员—患者、医护人员—家属、医师—医师、护士—护士、护士—医师),确认无误方可给患者佩戴。

3、按照腕带标识制度要求使用腕带,新生儿、手术病人、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危重患者或语言、听力障碍的患者使用腕带标识识别患者身份。

11.住院患者雇请护工协议 篇十一

甲方(雇主):乙方:(护工)丙方:护理服务有限公司

合同三方经平等自愿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甲方雇请乙方为做住院陪护工作。护理费为人民币元/日,管吃(是、否),甲方预交押金为人民币大写元。结算时多退少补。结束日期:年月日

二、甲方权利和义务:

1、有权监督乙方工作,对乙方服务不满意时

可向丙方申请更换人员。

2、按时交付护理费和餐费等,不得拖欠(工作期限一个月以上的,按月提前预付)。

3、尊重乙方的合法权益和人格,不能强迫乙方做无法完成的工作及有损乙方人格事情。

4、工作结束时对乙方做出满意度评价。

三、乙方权利和义务

1、按照培训中心制定的工作质量标准进行工作。注意安全,出现自身及被护理人员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等问题责任自负。

2、认真工作,勤快实干,有爱心、耐心和同情心。

3、理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心情,尽自己所能为患者及家属排忧解难。

4、有权要求按时领取护理费及其它费用;5有权要求调整工作。

四、丙方权利和义务:负责甲乙双方之间的工作联系;监督检查乙方完成工作情况;收集反馈对乙方满意度的信息,以便不断改进工作;为乙方代领(催缴)护理等费用;确保服务费按时落实。

甲方签字:手机:

乙方签字:手机:

丙方签字:手机:

12.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利用我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出西药库管理子系统中2010年住院患者的麻醉药品处方为调查对象, 主要统计内容为用药名称、用药天数、日用量、总用量等项目。采用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 (DDD) 为指标, 确定使用频度 (DDDS) 及药物利用指数 (DUI) 。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统计的麻醉药品处方共5238张, 共使用7种麻醉药品, 针剂5种, 片剂2种。各种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 (见表1) , 公式DDDs=总用药量/该药品DDD值, DDDs大, 反映该药的用药频度大, 反之则小。DUI=DDDs/用药总天数[1]。

2.2 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 见表1。

表l 2010年度各种麻醉药品利用情况分析

3 讨论

3.1 DUI是用来衡量药物使用剂量相对合理性的指标。

DUI值>1.0, 说明该药物的使用剂量大于DDD, 有滥用的可能;DUI≤1.0, 说明该药物使用相对合理[2]。按照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的方法和以DUI为指标评价来我院的7种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从表1可知:芬太尼注射液、吗啡注射液、吗啡缓释片, 用药频度大, 分别是1757.0DDDs、662.0DDDs、539.4DDDs。哌替啶注射液临床用药较少, 只有40.5DDDs;芬太尼注射液和吗啡缓释片虽然都DUI>1, 但不属于滥用。因为芬太尼注射液用于复合麻醉和术后镇痛, 静脉给药作用维持30~60min, 术后镇痛为连续给药, 总剂量属于安全范围, 手术患者PCA是患者借助特殊的泵按需进行, 反复给予小剂量药物以达到镇痛目的[3]。其消耗量之大可间接反应我院的手术台次[4]。吗啡缓释片的DUI>1因为WHO疼痛与姑息治疗中心明确指出, 口服镇痛药是处理癌性疼痛的主要方法, 也是最有效的手段[5]。吗啡缓释片如限定日剂量达不到治疗效果, 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耐受情况, 在不增加次数的情况下增加用药剂量。其它药品DUI均<1, 证明处方量<药品平均日剂量。

3.2 吗啡为强阿片类镇痛药。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中[6], 推荐吗啡作为缓解重度疼痛的代表药, 并提出以吗啡的消耗量作为评定一个国家改善癌症疼痛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表1可看出, 我院吗啡的用量为各种镇痛药之首。从吗啡药理作用特点和适应症看, 符合临床用药指导原则。哌替啶注射液, 在我院的消耗量占的比例不大, 利用度较好。由于其作用时间短, 强度弱, 镇痛作用为吗啡1/8, 中间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的蓄积容易出现中枢性副作用, 不适用于缓慢性癌痛治疗。WHO已将哌替啶注射液列为癌症疼痛治疗不推荐的药物, 然而现在还有不少癌症患者及其家属误认为癌症止痛只有它效果最好, 拒绝应用其他止痛药物。这种观念还需我们医师和药师耐心指导转变。可待因具有镇咳和镇痛作用, 镇咳为吗啡的1/4, 作用迅速而强大, 镇痛作用为吗啡1/12~1/7, 我院消耗量极少, 临床多用于肺癌晚期镇痛。布桂嗪注射液为合成类中等强度速效镇痛药, 镇痛作用为吗啡1/3, 但比解热镇痛药作用强原属第一类精神药品, 2005年国家将其列入麻醉药品的管理。其主要用于痛经、三叉神经痛、等中度疼痛。由于其对内脏器官的止痛作用较差, 较少用于肾结石等短期止痛。统计可知, 布桂嗪注射液的用药频度和利用度较好, 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综上所述,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对本院麻醉药品处方进行分析, 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做到合理、合法, 用药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都符合规定。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01.

[2]李树颖.镇痛药的合理应用[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 5 (21) :267-269.

[3]邓霞.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6) :105.

[4]泰飞.浅谈基层麻醉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鲁药事, 2004, 3 (1) :28-29.

[5]颜芬, 姚定友.2001-2003年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分析[J].安徽医药, 2004, 8 (6) :445-446.

13.患者住院服务流程 篇十三

1、主班护士按医院《医嘱管理规定》处理、执行医嘱,责

任护士按医师下达的医嘱对患者进行各项治疗、护理,做好有关护理标志,如床头卡、等级护理牌等。

2、责任护理针对各种护理风险评估,为患者做好健康宣

教。

3、各个班次护士按疾病护理常规、等级护理要求按时对患

者进行护理观察,对患者实施各项护理,按要求记录。

4、患者进行各项检查、诊疗时,按要求对患者做好检查、诊疗前的解释、准备工作,检查后的护理观察、记录以及交班工作。

5、患者需要手术时,按《患者手术服务流程》执行。

6、危重患者的护理按医院《危重患者救治工作管理规定》

执行。

7、对患者存在的护理疑难问题,应按《护理会诊制度》要

求,组织护理会诊,以便于及时解决患者存在的护理疑难问题。

8、住院患者根据其病情需要,由医师开出膳食医嘱,患者

按医嘱进食。

9、护理评估与健康教育应贯穿于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护

理记录单由护士填写,责任组长定期检查。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与疾病有关的知识、特殊检查、用药指导、饮食

种类及指导、康复知识、适宜的生活方式、复查时间等。

10、护士长按各级护理人员职责要求和工作质量标准进行

14.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篇十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出院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咽喉科等临床各科室,年龄1 d~89岁,平均 (55.12±25.63) 岁,男152例,女128例。住院天数3~57 d,平均 (13.65±3.78) d。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抗生素应用情况统一逐项查阅病历,并做统计处理,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状况 (年龄、性别、入院及出院时间、诊断等) ,用药情况 (应用抗生素名称、种类、剂型、规格、用法、总用量、起止时间、联合用药及其合理性和疗效等) 。

1.3 评定标准

依据《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基本原则》中抗生素治疗性应用和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及建议,评价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

2 结果

280份出院病历中使用抗生素共219例 (78.21%,219/280) ;按照应用数量由多至少排列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和其他类;使用方法静脉给药190例 (87.16%,190/218) ,口服18例 (8.26%,18/218) ,肌注10例 (4.59%,10/218) 。静脉给药190例中使用一联抗生素药40例 (21.05%,40/190) ,二联药120例 (63.16%,120/190) ,三联以上30例 (15.79%,30/190) ;1次/d给药110例 (57.89%,110/190) ;抗生素应用时间2~24 d,平均 (12.14±3.90) d。

3 讨论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系指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并采用适当的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最大限度的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以达到杀灭病原体和控制感染的目的[2];同时采用各种相应措施防止和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3],通过本次用药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笔者所在医院的临床科室还普遍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抗生素使用率高,本文280份出院病历中使用抗生素共219例,达78.21%,高于卫生部规定的抗生素使用率不得超过50%,这说明笔者所在医院与卫生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 (2)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指征过宽,普外科术后使用抗生素比例最高,一类手术患者大多使用抗生素3~7 d,二类手术患者大多使用抗生素7~15 d。 (3) 使用抗生素起点过高,受经济效益的影响,普外科、骨外科、妇科术后用药基本上首选三代头孢菌素,不仅浪费药物资源,而且增加了医疗费用,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4]。 (4) 使用抗生素疗程过长:凡发生较严重的感染时多采用高效广谱抗生素药物联合应用或轮番使用,抗生素应用时间2~24 d,平均 (12.14±3.90) d。 (5) 不重视细菌学检查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凭临床经验和习惯,试探诊断治疗,有的科室用2~3种抗菌药物,采用固定的治疗方案。 (6) 抗生素给药方法不妥,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短,且为杀菌性抗生素,只在细菌处于繁殖状态时,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血药浓度降低,可使细菌繁殖期转入静止期,从而杀菌效力降低[5],且该类抗生素多无明显后效应,故不宜每日仅给药1次[6],但调查发现应用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每日1次达57.89%,不能维持有效的杀菌浓度,每天仅1次峰浓度。

综上所述,调查结果表明笔者所在医院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一项多学科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7],随着药学服务的深入开展,临床药师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临床药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抗生素合理应用为切入点,参与药学服务,提高了临床抗菌药物的用药水平,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8]。借助药事管理,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各项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管,通过调查,临床药师认真地对各个科室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总结,并将结果反馈给科室及院领导,引起医院的高度重视,参与制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等,加强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管[9]。临床药师发挥自身的药学特长,收集整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内容,进行专题讲座[10]。医院各级领导应重视和加强抗生素的监督和管理,把合理应用抗生素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考核目标。定期检查督导,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确保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11]。

摘要:目的:调查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 分析不合理应用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出院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分析, 依据《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基本原则》评价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结果:280份出院病历中使用抗生素共219例 (78.21%) ;按照应用数量由多至少排列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和其他类;使用方法静脉给药190例 (87.16%) , 口服18例 (8.26%) , 肌注10例 (4.59%) 。使用一联抗生素40例 (21.05%) 、二联药120例 (63.16%) 、三联以上30例 (15.79%) ;1次/d给药110例 (57.89%) ;抗生素应用平均 (12.14±3.90) d。结论:笔者所在医院抗生素应用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临床药师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以抗生素合理应用为切入点, 参与药学服务, 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用药水平。

上一篇:2011-2012学年度六年级第二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下一篇:形势与政策之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