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选9篇)
1.2018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一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进行曲》教案
欣赏《丰富多彩的进行曲》
[
教学内容]
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
《欢迎进行曲》
《解放军进行曲》
《运动员进行曲》
《玩具兵进行曲》
《红星歌》
《拉德茨基进行曲》
《婚礼进行曲》
[教学目标]
一
学生了解进行曲这一音乐体裁
二
通过几首进行曲不同的速度、形式和情感的对比欣赏,让学生体会到不同题材内容的进行曲风格各异,进一步感受不同
风格的进行曲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扩大学生的欣赏视野,提高
独立分析乐曲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进行曲的基本特征,感受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中万进
行曲的艺术魅力。通过感性--理性--感性的再现过程,体验进行曲的行进步伐节奏。
教学难点
学生对不同形式的进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的认知。
教学方法
一、用多媒体,使其视听结合二、发挥欣赏教学的通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不同情感的 认知加以体验
教学用具
多媒体
复读机
磁带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义勇军进行曲》,学生听与唱,来感受进行曲的雄壮与
威武.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导入新.
欣赏1
速度雷同而表达的情绪不一样的进行曲:
1、《欢迎进行曲》(热烈)
2、《运动员进行曲》(振奋)
3、《解放军进行曲》(庄严)
4、《玩具兵进行曲》(幽默、诙谐)
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四首进行曲,设问:
不同进行曲都出现在哪些不同场合?请同学谈谈不同进行曲
的情绪风格的异同。
从社会音乐入手培养其兴趣。运用进行曲的不同情绪培养学
生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
运动员进行曲
解放
欢迎进行
玩具兵
欣赏2
歌曲形式的进行曲:
1、《义勇军进行曲》
2、《红星歌》
进行曲知识:进行曲体裁的音乐作品有器乐作品,也有声乐作品。
1、学生随播放影视资料齐唱歌曲。
2、词曲的题材与前四首
进行曲的明显区别在哪里?
学生了解进行曲不仅有器乐作品,也有声乐作品。以现实结
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欣赏3
外国的具有代表性的进行曲:
1、《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活泼)
作者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约翰施特劳斯的父亲,人们常称他为老约翰
施特劳斯。
2、《婚礼进行曲》(神圣、庄严)
在国外被广泛用于婚礼仪式。
这两首进行曲的情绪如何?速度有什么变化?
通过情绪、速度的变化,再次引发学生对欣赏世界名曲的兴趣。
拉次曲00
婚礼进行曲
创编
《义勇军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欢迎进行曲》、《婚礼进行曲》通过各组对各作品的不同
理解,对其不同的情感进行体验。
1分组各选一首进行曲聆听与分析。
2学生对进行曲具备感性之后,运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创编动作。
积极调动学生正确的创编活动来感受和体验音乐。培养学生
个性、思维及创造力的发展。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小结、下
小
结
:
进行曲知识要点,师生小结有关进行曲知识
巩固进行曲知识
下
:
播放《欢送进行曲》,通过《欢迎进行曲》引
出《欢送进行曲》。让学生踩着进行曲的节奏离开教室。
2.2018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二
包包小学
徐有银
教学内容分析:
《“六一”的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第四册第九课的学习内容.它是一首天真、活泼欢快的歌曲,本课通过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等形式,引导学生从歌曲的旋律、节奏以及歌词内容等方面加深对歌曲的认识,从中体会生长在祖国怀抱的幸福生活。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这个年级的孩子想像力丰富,表现欲强,他们的想像具有模仿和简单再现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 中贯穿始终并特别强调的是:要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的机会。爱唱、爱跳、爱表现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让孩子们的天性得到充分释 放。在音乐课上,培养学生敢于当众大胆地歌唱、表演,就是一种自信心的培养,一种做人的勇气的培养,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 生的心理活动,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表现是很重要的。教学设想:
本课的总体设计思路是: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而以“六一”特使为主要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辅以音程练唱、选择最适当的字为歌词填 空等设计,使导学、铺垫、教学处处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进行;学唱歌曲的部分,由旋律组合、师生接龙读歌词和听、唱、动等活动组成,由易到难,逐步完成教 学目标;在创编活动中,则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学会演唱《六一的歌》。
2、能力目标:能用轻松、明亮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3、情感目标:能大胆地担任领唱或自信积极参加演唱。并能发挥想像,结合“六一”活动实践,运用自己积累的词汇创编演唱歌词.教学重点:
学会唱《六一的歌》,并能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教学难点:
旋律中的音程跳进以及切分节奏的掌握。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生随着《六一的歌》的伴奏音乐,拍手进教室,师生问好!
一、导入(情境定向)
师:同学们好!快乐的音乐课又和大家见面了,老师很高兴能和霞浦西关小学的同学们度过这愉快的四十分钟。
同学们,一年当中有许多个节日,哪一个节日是属于你们自己的?
师:你们喜欢这个节日吗?那同学们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是怎么来的吗?
师:从你们好奇的眼神老师可以看出你们一定很想知道,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吧!(出示课件)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村里的许多房屋全部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毒害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正式决定每年的 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
师:今天,你们能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多么幸福啊!下面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庆祝六一的活动画面,一起来感受他们带给我们的快乐!(被景音乐为六一伴奏音乐)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是调动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前提。本环节通过听“六一”的歌为背景音乐进教室、教学设问六一节的由来、“六一”活动画面的欣赏一步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为下面的音乐学习起到良好的导学作用}
二、导学铺垫:
(1)师:同学们,“六一”特使的第二件礼物是三颗幸运星,谁能选择最合适的字填在幸运星中!
课件展示:请生轻声讨论,回答对的同学大家给与鼓掌。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游戏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入手,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模仿柯尔文手势,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 过程中,将歌曲中出现的旋律音程跳进的音准难点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淡化解决了;在填词游戏的环节中让生发挥各自的想象,让生回忆六一活动的场景,选择合适 的词填空;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学习新歌:
师:同学们,“六一”特使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现在它邀请咱们去参加他们的庆祝活动,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出发:播放课件“六一”的歌,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同学们你们看!六一的鲜花开的多么美丽呀!有红的、黄的、绿的、紫的、蓝的、橙色的。“六一”特使刚才太开心了,不小心把鲜花上的旋律顺序给弄乱了,他想请同学们帮帮它,你们愿意吗? 生:……
师:同学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下面老师先请同学们听听这六朵花上的旋律,师范唱并点击每朵花上的旋律让学生欣赏后再根据老师弹奏的旋律顺序依次摆放鲜花。师:“六一”特使对同学们的帮助表示感谢。它呀把这六朵鲜花送给我们班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花的歌唱,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琴声用“啦”轻轻哼唱六朵花的旋律——两遍。
师:听了同学们美妙的声音老师也想把这首好听的歌送给你们,你们听听老师都唱了些什么?——师范唱 师:下面,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来玩一玩朗读歌词的接龙游戏,老师领读,请大家齐读(二、三遍解决切分节奏的难点)学唱歌曲:
师:六月里,花儿香。六月里,歌儿甜。让我们一起唱唱“六一”的歌吧!
课件出示曲谱,生随琴声轻唱歌词。可采用师生对唱(评价:哪些不足的地方,请同学们互相帮助解决。)
分析歌曲的情感: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才能表达小朋友庆“六一”的喜悦心情呀?(轻松、明亮、高兴、欢快、速度稍快等)分析完请个别或几个同学领唱,其他同学伴唱。{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六一”的鲜花为主线,让生通过听辨旋律短句排列鲜花的顺序,用轻声有位置的声音哼唱等游戏调动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培养了学生注意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同时结合歌曲教学中自评、师生互评等活动,让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
四、参与创编和表现:
师:同学们唱出了„六一‟孩子们的快乐心情。下面让我们在齐唱部分加入拍手来给歌曲伴奏,先看老师怎么拍。师范——生学后跟伴奏来拍手伴奏。请学生探索除了用拍手还可以用其他的声势动作来为歌曲伴奏吗?提问并让全班同学用自己想的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师弹琴)
师:下面六一特使还要考考大家呢?
想一想:你还能在歌曲的空白处填上其他的词吗?师可提示:六一节除了用歌唱表示快乐的心情还可用什么活动形式来表示请大家想一想?(生答师输入全班唱一唱。){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让学生在开放式的音乐学习情景下,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活动,目的是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堂小结:
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验算的算理。
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有序思维能力。
2.通过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要求:
使学生认识到验算的重要性,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养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验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用加法验算减法,培养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把下面减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1)15―3 = 8( )+( )= ( )
(2)42―30=12( )+( )= ( )
2.按课本上面:“如果把例3里的差和减数加起来,结果怎样?算算看。”
用竖式计算:1230―425 805 + 425
指定二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列式计算。
做后,引导学生观察两道复习题,并说说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授
1.教师将上述两题竖式中相同部分用线连起来如下:
在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差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 我们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
教师说明: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不仅要掌握计算法则,认真计算,还要学会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师板书课题:减法的验算。
2.教学例4。
(1)出示:4736 ― 826 =
指名用竖式演算,然后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验算。全班学生计算并验算。
(2)利用学生的板演,指名讲计算过程。(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减起,百位不够减,从千位退1作10,百位17减8得9,千位剩3。)
(3)正验算是否正确,看差与减数相加是否等于被减数。
教师还要指出:如果题目没要求验算,为了简便,也可以不另写验算的竖式,就用原来的竖式验算。验算时也是把差和减数加起来看得数是否等于被减数。
可以让学生看看原来的竖式,从下往上,由学生口述:个位0加6得6,十位1加2得3,百位9加8得17,千位是进上的1加3得4。
板书如下:
3.小结:用差和减数相加的方法可以验算减法。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齐读验算的方法。
做课本 “做一做”和习题第1 ― 3题。
四、课堂练习
练习二十五第5 ― 7题。
五、课后练习
4.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学习过程
一、图画导入
1.有一种自然现象,在夏天我们经常会见到,(课件展示雷雨前的景象)请看大屏幕,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仿佛能够听到什么?
一道道闪电和轰隆隆的雷声告诉我们,一场(雷雨)就要来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雷雨(板书课题)
请同学来读一下课题(指名读),一起读一下(齐读)
二、初读课文
1、雷雨也叫雷阵雨,多发生于夏天,它来得急,去得快。现在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小作者描写的这场雷雨吧!请同学们打开书,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么快就读完了,同学们可真能干。谁想读给大家听?应该找几个同学呢?(指名找8个同学读课文)他们在读的时候,我们的小听众也有个任务:用心听,有读不准的地方等他们读完了要帮他们纠正过来。开始吧!
3、(纠正字音)同学们听的可真仔细,相信经过小听众的提醒课文能读得更好了。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4、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场雷雨的?别急着下结论,再读读课文,课文朋友会告诉你答案的。
5、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三、品读感悟
雷雨前
(一)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场雷雨,亲身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吧!
(二)轻轻地读读描写雷雨前的段落,想想雷雨前出现了哪些与平时不同的现象。一会起来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
(三)交流(指名说)
1、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请你来读一下好吗?其他同学认真听从他的读中,你仿佛看到什么了?谁听得最认真,想象的画面就越多。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2、读得真不错,看这个字,(出示“压”的生字卡片)谁想当小老师领大家读读?开火车读读。
3、会做压的动作吗?我发现你们很用力的往下按,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压,课文中的压是逼近的意思。当黑沉沉的乌云越来越多,越来越厚的向大地、向我们逼近,你有什么感受?试试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先自己练习读读,一会起来读给大家听。(练读、展示读)
你还找到了什么不一样的现象?
1、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请你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随文学“乱”“垂”两个字)
2、出示卡片“乱”,谁认识?这个词呢?(出示“乱摆”),齐读、开火车读。
3、同学们见过小树摆动的样子吗?好,现在你们就是一棵棵小树,准备好:微风来了,……狂风来了……微风来了,……狂风来了……
4、停,这就是乱摆,这就是一阵大风下的小树,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指名读)如果读不出味道就说:老师觉得这风还不够急,小树都还没乱摆起来呢,自己再练练。(练读)谁想读?(指名读)请你们一起来介绍一下这阵大风。(齐读)
5、从你们急促的声音中,我感到大风来了,这可吓坏了小蜘蛛。
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垂”字,指名读,出示词语“垂下来”,指名读,齐读。
6、一只蜘蛛从网上爬下来,逃走了。
7、你知道“垂下来”是怎样的吗?
借助实物理解:现在这个溜溜球就相当于蜘蛛,看老师演示,你观察一下小蜘蛛是怎么垂下来的。(如果说溜溜球是小蜘蛛,那么这根线就是________)
自己读一读这两句话,想想哪句写的更好!(指名说)
说一下原因。(学生说)你不光读的好,还能边读边思考,真能干。
8、一个垂字用得多妙啊!让我们看到小蜘蛛以它最快的速度逃走了,我们一起读读第二段,体会一下那阵大风和那只可爱的小蜘蛛的惊慌。(齐读)
雷雨前除了满天的乌云和一阵阵大风,还有(学生接:闪电和雷声)
闪电——雷声——(指名接读)
小结:是啊!在炎热的夏天,天空中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雷雨前的景象,用你们的声音把它表现出来吧!(齐读)
雷雨中
1、雨下起来了,这可真是一场(大雨)
2、自己读读课文,让老师听听,谁体会到的雨最大。(自由练读)
3、(课件出示雷雨中段落)展示读(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不一样的雨声,但不管你用什么速度去读,都必须能告诉大家,这一场大雨下起来了。)
4、引读6段:渐渐地,渐渐地……
5、同学们真能干,这么一场大雨,渐渐地小了,有信心把这变化读好吗?一起试试(齐读)
雷雨后
1、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彩虹插图)出示“彩虹”卡片,一起读。
一(条)彩虹(引导学生使用量词)。
把彩藏起来,这个字还认识吗?开火车读读。
2、雨后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默读7、8两段,想象一下。
3、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雨后的景象?(指名说,说完读)
4、好美啊!让我们一起把这美丽的景色读给大家听吧!(齐读)
5、小作者先从天空中写起,再写书上的蝉和蜘蛛,最后写到池塘里的水和小青蛙,从上到下,这是我们写文章的一种方法。我们随着小作者一起再来欣赏一下雨后的美景吧!(配乐齐读)
6、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就置身在这个雨后的美景中一样。雨过天晴,经过大雨的冲刷,一切变得那么清新,你在雨后见过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同桌交流一下,一会,请我们的小作家们来说说。
7、哪位小作家想说说你看到的美景呢?(指名说)雨停了。
小结:我们班的小作家还真不少。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你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奇妙之处,而把这些写下来,你就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8、填写表格。感受雷雨
四、写字
1、刚才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认字,现在我把它们单独拿出来,还认识吗?(课件出示垂、乱、压3个生字)
2、请仔细观察一下,这几个字怎么写才好看?哪些笔画容易出错,可以提醒一下大家。(指名说,说完书空。)
3、请和老师一块写写这几个字。(范写、生书空)
4、在你的课本上临写两个。要求:写完一个对照看看,哪儿写得好,哪儿写的不好,再写第二个。(提醒孩子注意写字姿势)
5.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日月潭》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2、会认9个生字,会写“环绕、岛、胜”4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电脑出示中国地图。
教师讲述:这是我国的台湾省。它是我国的第一大岛,在我国的东南部。那里气候温暖潮湿,物产丰富,风景秀丽。台湾的阿里山、日月潭都是著名的风景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领略一下日月潭美丽的风光。
2、板书课题:
9、日月潭(给潭注上音,师:“潭”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说明她和水有关系。它指的是很深很深的水池。)然后让学生齐读课题。
3、4、请你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用心记住不认识的字。
刚才同学们都听得非常认真,一定记住了不少的生字。你们一定想自己读一读,对吗?请你自己读一遍,读得不好的地方可以反复读。一边读一边画一画生字。
5、下面,我们就和这些生字朋友单独见见面,互相认识认识。(请你把书扣在桌子上)
① 开火车读、抢读,生字卡片。②读词。③你们现在是不是已经和这些生字成为好朋友了呢?现在我们请它们跳回课文,老师相信你们再读一遍课文,一定会比第一遍读得正确、流利,愿意试试吗?
二、细读
1、老师发现有好几个同学读的时候摇头晃脑入了情境了,你们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吗?指名读。
2、我们已经读了3遍课文了,谁愿意说说你从课文里都了解到什么了? 教师把握以下几个要点并指导朗读:①日月潭的位置:台中附近的高山上。(地理位置特殊)“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日月潭所处的环境美)②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形状美,名字美)③日月潭的景色:早晨,飘着薄雾,晨星和灯光隐隐约约倒映水中。(朦胧之美)中午,太阳高照时,美景和周围的建筑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景色清晰)蒙蒙细雨时,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景物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朦胧之美)教师边讲文,边板书带阴影的4个字,分析字的结构,讲解字意。
3、通过刚才的学习交流,我们了解到日月潭不仅名字美,形状美,而且所处的地理环境也美,那里的景色更美。所以课文最后一段说——日月潭“风光秀丽”。
4、齐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四、板书 日潭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9、日月潭 光华岛
6.2018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六
第一课 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第三课 我家门前新事多
主题目标:
1、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2、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3、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设计理念:
活动是本课程教与学的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尽量避免直接讲授知识或罗列事实与答案。活动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重视儿童的直接体验、亲身感受,让儿童能以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
教学流程:
(一)采风活动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先让小明带领大家去看看他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课件演示小明家乡的变化)
2、引发采风兴趣:
师:同学们,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畅谈)
师:好,我们来组织一次“生活新风貌”采风活动,大家可以用各种办法去收集我们生活中的新鲜事,摄影、录象、画画都可以,最好能从环境变化、交通变化、生活状态等多方面去调查,希望大家踊跃参加!
3、活动计划:
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由组合,讨论采风的时间、地点,以什么方式收集材料,从哪些方面着手。
各小组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活动计划。
4、聘请校外辅导员(社区负责人、摄影师、画家等)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本次采风活动。
(二)整理活动
1、师: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让我们各展风采,一起来说说家乡的变化!
(学生畅所欲言,谈变化)
2、交流讨论
师: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你可曾知道,我们的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同学们说的对,是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气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还将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同学们,放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共同来设想一下家乡的未来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未来畅想
学生们情绪高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交谈。
4、激趣引导
师:同学们,老师真是感动极了,今天的家乡是美的,明天的家乡会更好!让我们共同来记下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用全部的感情来歌颂我们美丽的家乡吧!
接下来,我们一起动手,以小组把收集来的资料集中到一起,开启每个同学智慧的大脑,我们共同来开一次“家乡的今天与明天”主题活动。唱歌跳舞、评书快板,请同学们各尽所能,展示家乡的变化,畅想家乡的未来!
5、小组合作,做版面、写串词„„ 三)“家乡的今天与明天”主题活动
播放歌曲“越来越好”营造气氛,学生组织活动。
同学们将家乡的变化编成儿歌、快板、评书、歌词,介绍自己收集的家乡变化的资料。
第三单元 快乐的红领巾
第一课 鲜艳的红领巾
教学目标:
1.了解红领巾的意义,为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感到自豪和光荣,并能用红领巾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2.体验少先队活动的乐趣和生活在少先队组织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了解红领巾的意义,用少先队员的标准要自己的行为。
教学难点:了解少年先锋队的来历,正确理解少先队员的义务,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教学活动过程实录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平时一样吗? 生:不一样,哈──哈──,老师戴着红领巾。师:大家觉得老师戴上红领巾以后有什么不同吗? 生:更漂亮。更精神。
师:老师还感到很光荣和自豪,我们班的同学是少先队员的请举手。请告诉老师你们是什么时候戴上红领巾的? 生:我们是一年级过“六•一”的时候入队的。
师:谁能给我们再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生:是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给我们戴的红领巾。
生:是在学校大大的教室(多功能室)里戴的红领巾,那天学校的乐队还吹奏哩。
生:那天爸爸还来照相、摄像,要给我做纪念。
生:是一个接一个的按顺序上去戴红领巾的。
师:听你们一说,老师想起自己当年入队的情景。你们加入了少先队以后,感觉和以前一样吗?
生:不一样,感到更光荣更自豪。
师:的确,戴上红领巾感觉就是不一样,因为红领巾有着特殊的意义。谁能说一说红领巾的意义?
生:是革命的鲜血染成的。
生:是和红旗一样的。
师:对,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少先队员的标志。那你们还知道少先队组织的其他标志吗?
生:队旗。
师:(老师展示中队旗和大队旗)这就是队旗。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是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它的寓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我们在什么时候用到队旗?
生:星期三队活动的时候。
生:三月五号学雷锋的时候。生:„„
师:在大型集会和少先队员活动的时候我们要出旗、退旗,少先队员要肃立、敬礼。
(教师边讲边敬礼,学生也跟着敬礼)
师:除了队旗,大家还知道什么?
生:我们还要唱队歌。
师:我们少先队员还有自己的歌曲,全称叫《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大家一起唱好吗?
(师生齐唱队歌。)
师:同学们对少先队组织了解还真不少,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以后我们还要参加许多有意义的活动,想不想了解更多的少先队组织的知识? 生:想。
师:那我们现在就去少先队大队部去看一看,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讲秩序和讲文明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有序地、轻轻地走,不影响其他班的同学。参观以后请你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老师按顺序带领学生到少先队员大队部参观,10分钟后带回教室。)
(注:学校大队部里陈列着队旗、仪仗队的鼓号,学校大队部队干部一览表,历年学校少先队组织和个人获得的奖杯、奖状。优秀少先队员照片、少先队员活动图片展板、学生获奖科技作品等。)
师:同学们现在回到教室还很兴奋,谁想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里面有许多的奖状,我们学校太了不起啦。生:我看到里面放着的号,我想吹一吹,我想成为号手。
生:我看到墙上有许多大哥哥大姐姐的照片,我也想把我的照片放进去,让其他同学看。
生:我看到同学获奖的科技作品,有机会我还想好好的再看一下。
师:大家看了少先队大队部以后,对我们少先队组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很光荣,我们要爱惜这个光荣的称号,努力学习。同学们升到了三年级,学校新增选一些大队干部和仪仗队员,学校还要组织许多丰富多彩活动,到时候,同学们的愿望就可能实现,大家要努力啊。
生:好。
师:我祝愿你们的愿望早日实现。除了同学们在大队部看到的以外,还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少先队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想不想听一听、看一看他们的故事,下一节课见。
第二课 红领巾胸前飘
一、主题目标:
1.喜欢参加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愿意为少先队活动出谋划策。2.懂得作为少先队员应该积极勇敢、诚实守信、互帮互助。在活动中能提高道德辨别和道德选择能力,增强上进心。
二.教学重点: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并积极献计献策。
三.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积极勇敢、诚实守信、辨别是非,做到互相帮助。
四.课前准备:少先队活动的海报或音像资料、课件,歌曲《红领巾胸前飘》的磁带。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去年同学们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你们高兴吗?”„„(播放歌曲《红领巾胸前飘》)
(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1.“少先队活动丰富多彩,请看:(出示录象——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校刊、义务劳动„„)学生仔细观看并回忆。2.实践导行
“少先队活动有趣吗?我们一起去参加好吗?”
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少先队活动项目进行模拟活动。(音乐)3.“你还能为我们少先队活动做些什么呢?”(出示标题:我为红领巾出金点子)
学生们分为两个大组,互相交流之后派代表发言。
4.小结:作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要积极参加少先队活动,并为少先队活动出谋划策,使我们的活动更加有意义。
(三)红领巾告诉我
1.“有一位少先队员在买东西时,遇到了一些难题,大家愿意帮助她出主意吗?„„
2.出示图片——多找了钱,怎么办?(学生看图并各抒己见)3.深化理解
(1)在现实生活中做为一个少先队员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你看„„(2)出示课件:遇到难题怎么办、忘了做作业怎么办、看到了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该怎么办、遇到霸道的学生该怎么办、答应了别人要做的事情却做不了,该怎么办?(3)学生观看并想办法 4.小表演
“遇到以上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1)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各自选择主题进行准备(3分钟)(2)各组分别上台表演。(3)师生共同评价。5.说一说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优秀的少先队员,你们见到了吗?快说一说,他们都是怎样表现的?”
6.小结:我们一定要要求自己做事守信、勇敢、助人„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成为优秀的少先队员。
7课后延伸:要求学生为自己设计自测表,做到的给自己画一面小红旗,学期末,向全班介绍。
第三课 快乐的六一
教学目标:
1、知道六一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体会全社会对儿童的关心。
2、愿意参加各种形式的儿童节的活动,并能与同伴分享节日的快乐。
3、能以自己的方式关注不同国家和和地区儿童的生活,并表达对不幸儿童的关爱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调查、了解,能体会到自己的亲人和全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心。
2、通过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了解到生活在战争中和贫困中的孩子是多么不幸,并能以不同的方式对不幸儿童表达关爱之情。课前准备:
1、有关六一儿童节的歌曲、诗歌、VCD等资料。
2、有关生活在战争中和贫困中儿童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学过程设计:
1、引导学生回忆在六一儿童节时的欢乐心情。创设情景。听歌曲、看录像,感受六一儿童节的欢乐气氛。说说自己以前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的。
给学生播放有关六一儿童节的歌曲,播发往年同学们召开六一儿童节联欢会的录像。
2、通过收集资料、观察、访问等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全社会对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在课堂中,同学们把通过走向社会,观察、走访等活动搜集到的资料,向同学们汇报,感受社会对我们的关爱。
指导同学们怎样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并向同学们汇报。
3、了解不幸儿童的生活状况,体会到自己的幸福。
通过有关资料,同学们了解到在战火中饱受磨难的儿童和生活在贫困国家和地区的儿童的不幸,体会到自己生活在温暖的社会环境中的幸福。
为同学们展示有关不幸儿童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4、以自己的形式向他们送上自己的祝福。
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祝福卡、绘画作品等,设想用各种方法给不幸儿童送上自己的祝福。指导同学们制作祝福卡,帮助同学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5、指导同学们自己设想,怎样和同学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分成小组,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设计一个六一活动方案。指导同学们制定的计划要切实可行,在同学们需要时,给以必要的帮助。
6、除了学校的活动,你还想怎样过六一?
学生们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和父母商量,把自己的打算写下来。指导同学们应怎样和同学、父母交流,以达到自己满意的结果。
第一课时
一、播放《快乐的节日》和去年同学们召开六一联欢会时的录像 师:这些同学们在干什么? 生:庆祝六一。
师:你们喜欢过六一吗?为什么?说说自己以前是怎样过六一的? 生:„„
二、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师:你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家人和社会对自己的关爱?
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三、我们需要和平师: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和我们一样幸福吗? 展示生活在战争与贫困中儿童的图片、文字资料: 报道:
《六一”特别关注:战争中的儿童》 《枪口下的“六一儿童节”》 《美国伊拉克战争中的儿童》 《战争与儿童》 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老师小结:我们在高高兴兴欢度六一儿童节时,不要忘记那些不幸的小伙伴,更要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第二课时
活动课 我们过六一
活动一: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小组,结合本校的活动,设计一个六一活动方案。
活动二:自己动手布置教室,准备节目等。
活动三:设计祝福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制作小礼物和祝福卡,为战争中和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儿童送上祝福。
活动四:除了学校的活动,同学们畅想还可以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把自己的畅想写下来。反思:
教学主要通过同学们自己查找资料,亲自走向社会、观察走访,来获取信息,了解到生活在战争和贫困中的儿童的不幸,从中体会到自己的幸福,对于这种幸福我们要珍惜。通过同学们自己畅想、设计自己的节日,使他们有了更高的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的各方面能力。
第四单元 我们在长大
第一课 成长的脚印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过程。
2、能例举父母对自己的种种关爱,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重点: 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过程:
活动
一、听故事看脚印,体验长大
1、师: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小动物们也有自己的家,让我们看看小动物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它们的。(看电影片段)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游戏“猜猜我是谁”
出示某学生三张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包括从小到大的脚印),让学生猜。
师:你们看,这一行行脚印有什么变化?这一行行渐渐变大的脚印,就是我们成长的脚印。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1课,成长的脚印。
【说明:通过观看电影片段及一双由小到大的脚印,使原本静止不动的画面变得鲜活起来,这样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活动
二、收集资料,体验长大
1、师:脚印变大说明我们长大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朋友们还发生了许许多多变化,有的是看得见的,有得是看不见的,那还有哪些变化能证明我们在长大。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说明:课前让学生寻找、发现自己从小到大的变化,把教学内容回归生活,倡导自主探索、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在课上让学生畅所欲言,为学生创设自己的舞台。】 活动
三、体会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
1、师:从小到大在我们身上发生了许多事情,有些也许你已经不记得了,有些可能模糊记得一些片段。小朋友,你们瞧,这是什么?对呀,是一片树林。树林里种着一棵棵的成长树,每一棵成长树就代表着一个小朋友的成长经历。看,这儿有一棵成长树特别漂亮,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为小朋友的成长经历。
2、小朋友听后谈谈感想
3、师:小朋友能健康地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勤的养育 出示儿歌:小小脚丫,天天长大,是谁养育,爸爸妈妈。
4、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颗爱心,是长辈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有了他们的关爱,我们才能如此健康的长大。看看书中插图,说说图意
5、结合自身,说说你家人对你的关爱(找好伙伴说一说)
6、出示儿歌:教我走路,教我说话,使我聪明,使我挺拔。
7、学生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
8、出示儿歌:我对爸妈说心里话:
你们的爱我会报答。
【说明:通过媒体效果让学生体验自己成长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我长大了;并从结合自身,说说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中,体验到父母的养育之恩,真正做到突破重点,全面渗透。】 活动
四、诵读儿歌,加深体验
1、齐读儿歌
2、全班齐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3、总结
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勤养育。我们要永远感谢他们。
【说明:最后通过诵读儿歌,齐唱歌曲,使全体学生在情感上有进一步的升华。】
第二课 我的暑假计划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2、技能: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
3、情感:懂得放暑假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课前准备:
了解本地区儿童在暑假中可能有的实际生活,并与家长联系,了解家长在暑假中怎样安排孩子的生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我们就要进入休整阶段了,这就是暑假。暑假时间比较长,你还记得以前的暑假生活是怎样过得吗?在今年暑假的这段时间里,你打算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呢?
二、活动一:我的暑假愿望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各自以前的暑假生活,再说一说现在自己的暑假愿望。
目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暑假。
2、全班范围内交流:说说自己的暑假愿望,想一想:这样过暑假好不好?为什么?
3、全班同学讨论。
4、教师小结:有意义的暑假生活,应该是学玩结合、动静结合、劳逸结合。
三、活动二:学习制定计划表
1、引导学生想一想:
(1)教材中的举例包括哪些内容?
(2)还可以添加哪些内容?
(3)修改哪些内容?
(4)哪些内容是每天都要做的?
(5)哪些内容可能不能实现?
2、学生自己制定暑假计划,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作些补充、调整。
3、教师小结:
1、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暑假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实施,就会让我们的暑假生活过得有意义。
2、如果自己暑假任务完成得好,就为自己画个笑脸,以资鼓励。
下学期,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反思:
7.2018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七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语文人教二年级下学期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和词句,并反复朗读。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本课题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笋芽儿》。
三、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四、学情分析
本课所在的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春天里的发现”,就是激励学生去发现、探索。而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单元“多彩的春天”是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这是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上一个提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实际。
低年级学生往往会出现“听过了,便忘记了;看过了,便记住了;做过了,便真正掌握了。”的现象。
五、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同时考虑课本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多种方法会认14个生字,会写“喊,呼唤,笋芽”等9个生字,指导书写“唤”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初读、精读、赏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学重点:识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并从中体会到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关心和爱护,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之前用百度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笋芽儿》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笋芽儿》相关音像资料,形象直观的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情感,感悟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笋芽儿》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让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六、教学方法及流程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我设立了“读―悟―写―画”的学法导向,层层推进教学。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动手写、动脑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动口说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又在写、画中培养语文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创造出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本课流程如下:
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2、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3、多元阅读,以读悟情
(1)、听课文朗读,启发思考
(2)、图文结合,朗读体会
(3)、以演促读,内化语言
4、练习写字,重点指导
5、读写结合,培养能力
6、课外拓展,积累语言
七、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设疑激趣】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常见的竹林图片(画面),让他们说说竹子是怎样长成的。
【百度图片搜索】
【学生活动】学生边看边说,相互评价。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出示“笋芽儿”图片(画面),让学生从图中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儿的。
【百度图片搜索】
然后,启发学生:小小的笋芽儿不到二个月就能长成又高又直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随机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好奇地进入文本角色。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我让学生读读课文。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百度搜索结果】
【百度搜索结果】
【百度搜索结果】
【学生活动】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下,快速地读完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教师活动】让学生自由读文,强调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学生活动】同桌互读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再全班共同交流。
【教师活动】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的“生字学习”部分,出示文中的生字。
【百度文库】
【学生活动】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新课标强调: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多元阅读,以读悟情】
1、听课文朗读,启发思考。
【教师活动】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听课文朗读部分,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画面)屏幕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画,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很快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毕竟有限,在让他们大胆尝试之后,教师还须作相应的指导,让他们能读出文中包含的情感,使朗读更有感染力。
【百度搜索】
【学生活动】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同桌交流。
2、图文结合,朗读体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的插图,并启发学生: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笋芽儿的生长过程的呢?请你细读课文,划出相关词句,反复读一读。
【百度搜索】
【学生活动】学生汇报后,再全班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通过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启发学生读出“撒娇”、“高兴”、“自豪”时的不同语气,再通过同类词对比,做动作,理解“揉”“伸”“扭”“一个劲地”“钻”等词语所包含的意思。
【学生活动】学生模仿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男女声竞赛读——评读——自愿展示读。
【教师活动】你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激发他们学习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学生活动】同桌互助,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活动】让学生再朗读课文,看看文中除了写笋芽儿,还写了哪些“人物”,他们是怎样对待笋芽儿的?启发学生联系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在这里,我不去作过多的讲解和要求,只要学生能大胆尝试,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活动】学生读读说说,相互评价。
3、以演促读,内化语言
【教师活动】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让学习小组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再通过小组推荐,请四位同学上台带头饰表演春雨姑娘、笋芽儿、雷公公、竹妈妈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文本中的角色,更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生活动】学习小组分角色表演,全班评价。
【百度搜索】
【下载的视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表演课本剧来理解课文,激发情感、培养语感。】
【练习写字,重点指导】
【教师活动】出示生字。
【百度搜索】
【学生活动】观察发现,识记字形,小组交流。
【教师活动】重点指导。在练习书写“喊、呼唤、笋芽”五个字时,我重点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打等级。
【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多种形式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写字质量。新课标指出:练字的过程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读写结合,培养能力】
【教师活动】老师示范引路。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笋芽儿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小鸟说:“我要给您唱歌!我要给您跳舞!”
【学生活动】
1、学生实践。学生个人或小组模仿老师的示例按课文内容进行写话练习。对韵脚及句式不作要求。如:
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笋芽儿呀,快醒醒!快醒醒!
春雷轰隆隆,轰隆隆,笋芽儿说:“我要钻出来!我要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笋芽儿说:“我要长大!我要长大!”
2、作品展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如,集体朗诵、自配乐曲歌唱等。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要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此,教师先示范引路,再让学生实践,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在这里,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要他们敢于实践,我都给予充分的鼓励,而不作过高的要求。】
【课外拓展,积累语言】
【教师活动】在课后,我设计了以下两项实践活动。
1、摘抄课文中和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熟读成诵。
2、到大自然中观察竹笋,画一组竹笋系列画,或拍一组笋芽生长过程的照片。
【学生活动】学生实践,积累语言。
【百度搜索】
【百度搜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建构起大语文的学习观。】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很简单,就是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的“小诗”组成。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理解总结,更是学生思维的一个升华和感悟。
笋芽儿
春雨沙沙沙
笋芽儿醒了
春雷轰隆隆
笋芽儿使劲向上钻
春风笑盈盈
笋芽儿要长大
八、教学反思
《笋芽儿》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一课内容丰富有趣,贴近儿童生活,语言表达生动优美,情感基调较易定位,所以,在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学生的课堂学习,应该在教师的点拨下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课本剧表演这种快乐的活动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得到锻炼和提升。
九、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学校:临朐县九山镇付兴小学姓名:李玉国
职称:二级电话:***电子邮件:liyuguo68@126.com
通讯地址:山东临朐九山付兴小学邮编: 26262
8.2018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展示交流。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 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的向往;交流与展示,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谈话质疑。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虽然这些“疑问”开始时是杂乱无序的,但是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并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整理,将最有价值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对话平台
感知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阅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通过学生反复读文感知,既巩固了识字,又提高了朗读水平,培养了语感。】 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
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读议
1、默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利于提高读书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长此以往,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引导学生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交流
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4、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交流是检查学生与文本对话阶段性成果的一种方式,也是生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师生的交流反馈中,学生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 背诵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练习
结合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书写
1、学习书写“岛、展、环、绕、建、纱”。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 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复习
1、认读词语卡片: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交流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 朗读
1、指导读文: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读思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 ①什么吸引了游人?(突出“风光秀丽”)②日月潭吸引了谁?(突出“中外游人”)
③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突出“许许多多”)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采用问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与情感进行个性化朗读,注重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强了他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配乐朗读全文。背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实践
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挖掘课外资源,拓展文本,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加深入。】 写字
1、学生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点”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4、班级展示学生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
【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规律,大胆进行书写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群山环绕:指日月潭四周有很多山,被群山包围起来。名胜古迹:指前人遗留下来的建筑。朦胧:模糊不清。
仙境:指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相关链接:
1、阿里山。阿里山在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这里所产的是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如台湾杉、铁杉、红绘、扁柏和小姬松,称为阿里山特产“五木”。到了阳春三月,阿里山又成为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这里的樱花驰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为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山上有高山博物馆,陈列各种奇木异树,高山植物园内种有热带、温带、寒带数百种植物,游人既可饱览林海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澜的胜景,还可增加见识。
2、国父纪念馆。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纪念馆占地35000坪,为宫殿式建筑。馆外有中山公园环绕,还有九曲桥、池塘、假山、柳树等景色点缀。馆内四大展览室装饰精美,设计新颖,展示中华民国建国史及现代名家艺术品。此外,馆内的表演厅、灯光、音响设备一流,经常举办高水准的音乐会。国父纪念馆成为市民户外活动、休闲以及欣赏艺术,文化演出的综合性场所。教学反思:
10、葡萄沟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新疆吐鲁番的相关资料、音乐磁带《新疆是个好地方》。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1、猜谜语。出示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这是什么?(葡萄)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沟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出示地图,指给学生看)相机学习生字“沟”。【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以谜语开场引入“葡萄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欣赏歌曲。播放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这是哪个地方的歌曲?听说新疆吐鲁番有个好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板书课题)对话平台 自读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 葡萄干(gān)
钉(dìng)着
好(hào)客
水分(fèn)
3、再读文,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读议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师巡视,学生简单批画。
2、再读文,讨论:从哪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交流 第一自然段
1、教师引读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2、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第二自然段
重点抓住描写“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美丽”和“老乡热情好客”等语句进行感悟。
1、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学生感悟什么是“凉棚”,用简笔画画一个凉棚,让学生读文辨析“一个个”和“一个”的区别。
2、多媒体课件演示秋季的葡萄,引导学生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别。(“五光十色”不仅写出颜色之多,而且还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五光十色”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如灯、礼花、雨花石等)请学生用它进行说话练习。
【运用多种方式把静止的文字还原为生动可感的画面,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换词比较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发展了想象思维。】
3、抓住“准会”“吃个够”等词语师生共同表演老乡招待的场面,感悟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4、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学生进入情境朗读课文)
就要离开葡萄沟了,你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我们留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动笔把葡萄沟之行的感受以“签名留言”的形式写下来,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交际能力的培养。】
小结:葡萄沟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诱人,老乡又非常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再读这句话)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枝叶
()的葡萄
()的凉棚
()的老乡
()的葡萄干
()的沙果 作业
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葡萄沟的葡萄。写字
学写“吾、季、留、杏、蜜、密”六个字。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双胞胎”:蜜—密(形似);同结构:吾、季、留、杏、密、蜜(上下结构)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相机进行重点指导。:
蜜、密: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3)小组内互相评价打等级。
【学生自主观察发现书写规律,临摹仿写,使教师的相机指导有的放矢。评价交流,激发了学生写好字的兴趣。】
第二课时
复习
1、指名配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读文
1、看录象,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 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2、自由读,画出描写葡萄干特点的句子。理解“阴房”和“碉堡”的意思,感悟葡萄干的特殊制法。
3、推销葡萄干: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会用怎样生动的话语打动每位顾客? 【深入挖掘文本,进行语言训练,在推销和表演中感受到新疆的风土人情。】
4、葡萄沟景美人美,葡萄干风味独特,我们情不自禁地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饱含深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
拓展
1、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哪些地方?
2、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广告,宣传葡萄沟的葡萄。【树立大语文观念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实践
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物、生产、建筑成就等)
【把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写字
学写“坡、搭、摘、钉、沟、够”其他六个字。
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沟—够(音近)同偏旁:搭—摘;坡、搭、摘、钉、沟、够(左右结构)
2、教师重点指导: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能写成左右关排。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
3、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五光十色:比喻色彩鲜艳,式样繁多。课文里形容葡萄的颜色多而鲜艳。
热情:热烈的感情;有热情 梯田:沿着山坡开垦的一级一级的农田。样子像楼梯,边缘筑有田埂,防止水土流失。凉棚:供人遮阳乘凉的棚子。好客:乐于接待客人。
碉堡:打仗用于防守的建筑物。四周建筑得严严的,留有几个小孔,可以往外射击。本课用于比喻晾制葡萄干的阴房。
阅读在线:
看龙舟
天刚蒙蒙亮,只听小龙在门外大喊:“小虎,起床!看龙舟去!”
啊,今天是端阳节!我跳下床,抓了一串粽子,和小龙一起往桃花溪跑去。
这时的桃花溪,已是人山人海!
我们像两条小泥鳅,在人缝里钻来钻去,好容易才挤到前面。只见两条龙舟停在河中心,一红一青,像活的龙一般,仿佛随时都会飞上天空。每条龙舟上坐着十几名精壮的小伙子。船头是鼓师,船尾有一名舵手,十名划桨者分列两边。青队是青衫、青裤、青头巾,红队是红衫、红裤、红头巾。
一声锣响,青、红两条龙舟离开水面,飞奔向前。咚!咚!咚!——鼓声急剧短促,像进军号角。唰!唰!唰!——桨声整齐有力,如万马奔腾。“青队,冲啊!”小龙扯着喉咙喊。他的哥哥是青队的鼓师。“红队,冲啊!”我也扯着喉咙喊。我的哥哥是红队的舵手。我们追着龙舟沿着河岸跑,一边跑一边拼命拍巴掌。只见一会儿青龙在前,一会儿红龙又赶了上来。江上,鼓声阵阵,水花点点。岸上,掌声雷动,你挤我拥。在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中,两条龙舟同时到达终点。
我的喉咙喊哑了,巴掌拍红了,连吊在脖子上的一串粽子,也不知丢到哪里去了。小龙呢?不但丢了一串粽子,还掉了一只鞋呢!教学反思:
11、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隅
1、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2、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 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对话平台
自读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wèi。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读思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此处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录象,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烈。)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练习
1、填量词
一()花炮
一()龙船
一()花瓣
一()象脚鼓
2、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
火红火红 写字
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1)都是半包围结构。(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1、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延时评价更易于调动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读思
学习四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交流
A、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 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2、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B、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2、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C、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
3、练习说话:“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思考,适时想象,使学生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谊。】 朗读
1、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指导读:练习读——范读——分组读——竞赛读——齐读
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实践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写字
练习书写其他六个字。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示范书写。
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1、傣族有人口162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纳州和德宏州。临沧的耿马、孟宝、思茅的孟连、玉溪的新平等30多个县也都有分布。傣族历史悠久,在近年发现的傣文史籍中,记述着远古时期傣族先民的活动。“傣”,意为热爱自由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建国前,傣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过程。不同地区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西双版纳为代表的领主经济保存比较完整;德宏、孟连、耿马是代表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的地区;景谷、新平、元江等内地的傣族地区地主经济已经确立。
2、傣族的节日主要有开门节、关门节、送龙节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人们认为互洒清水可以消灾弥难,互相祝福。节日里还举行堆沙、丢包、放高升,赛龙舟等活动。
3、漫话竹楼
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 4 0 0 多年的历史。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顾名思义,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西双版纳是有名的竹乡,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多达数十种,都是筑楼的天然材料。阅读在线 :
绿色的竹楼 西双版纳,一片翠绿。那儿的房屋很怪,不用砖,不用石,是用绿色的竹子建造的。竹楼是悬空的,由粗大的竹子支撑着。把竹楼架高,不但能防潮,还能在楼下养牛喂猪呢!据说,这种建房子的办法,还是当年诸葛亮教给傣族人的呢!
进竹楼,先得把鞋脱下放在楼梯边,光着脚走在用竹子铺着的地板上,凉丝丝怪舒服的。人们盘腿坐在竹楼里火塘边的竹席上。老年人手拿一根二尺来长的大竹筒把一根小竹签在火塘里点燃,嘴斜着埋进竹筒里,呼噜噜地抽着。原来这是“水烟筒”。
吃饭时,人们围坐在竹编的圆桌旁。摆在桌上的菜更新鲜。什么“蚂蚁蛋拌酸笋”啦,“油炸青苔”啦,而鸡肉是用香茅草裹着在火上烤熟的。
走出竹楼,满眼是绿树、鲜花,连围寨子的墙,都是长得又高又绿的仙人掌。西双版纳真是绿色的土地。教学反思:
12北京亮起来了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结合重点词句自主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有关反映北京的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启发谈话。你去过北京的哪些地方?(指名说)这些地方你晚上去过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景的文章。(板书课题)
2、课件激趣。播放北京风光的课件: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这就是我们美丽的首都,它不但白天美,到了夜里就更美了!(板书课题)【观看CAI课件,引导学生进入优美的情境,直观感受北京的美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学文的欲望。】 对话平台 感知
读(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画(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它们)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生字
1、引导学生根据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记生字。
加偏旁、换偏旁、根据字形编儿歌、根据生字编写小短文。
2、把词语写在“车票”上,读对了才能“上车旅游”。
【通过多种识字方法和游戏活动复现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读文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
2、小组合作读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画下来。(2)选出组内讲得好的同学做小导游。交流 长安街
1、指名汇报读文,大家进行评议:他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改进?练读——听录音模仿读——齐读
2、结合重点词句交流自己读书的收获。教师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金碧辉煌、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为什么说川流不息的汽车像银河?你还见过“川流不息”的什么?“金碧辉煌”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
3、学生做小导游,练习介绍长安街的景色。
【语文的性质之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处教师创设争当小导游的情境,调动学生以往的语言储备加以运用和创造,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环行路
1、为什么说“立交桥像道道彩虹”?相机理解“犹如”。
2、其他的灯是如何装饰北京城的? 说话训练:照明灯犹如 草坪灯犹如
喷泉灯犹如 礼花灯犹如
【挖掘课文潜在的学习资源进行句式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评选最佳“小导游”,颁发导游证。背诵
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结合插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提供的重点词背诵 练习
想一想,下面各组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将它们填在括号里。一幢
一幢幢
一道
一道道
一束
一束束()立交桥
()彩虹
()灯光()
()
()写字
练习书写“辉煌、雄伟、烁、扮”。
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位置和结构,尤其是“辉”字“光”的写法变化。
2、在学生练习书写的基础上,根据写字实际教师重点指导:“烁”字右边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分写成(竖、横)两笔。“煌、烁”二字左边的火字旁捺变为点。“雄”字右边是四横,不能少一横。雄:左短右长;中间单立人的竖要写长些,单立人右边的四横宜适当向上。
3、学生再写,教师在写得好的字上贴星星标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检查生字词语,强调易错字的读音。
2、背诵一至三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交流 商业街
1、以前的王府井、西单是什么样的?教师根据课件简单介绍,体会“焕然一新”的意思。
2、“绚丽多彩”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练习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商业街日新月异的变化。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生活的过程,是生命成长的过程,更是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生动可感的画面极大激发了学生对北京夜景的喜爱,情不自禁地情感流露会让他们更主动地融入课文,品味语言。】 故宫
1、为什么说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结合插图理解。
2、教师或学生介绍故宫。
读文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满怀豪情,读出赞美的语气。
拓展
1、古老的北京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此时你想对祖国说什么?又想对全世界的朋友说什么?
2、仿照文中的写法,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的夜景,可以写,也可以画下来。
【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激发对北京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走出文本,开发资源,增强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写字
学写其他几个字,教师重点指导:“束”上横宜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单”下横要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要挺直,以支撑全字。“夺”撇捺要左右伸展,将下边的“寸”盖住。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川流不息:川流指江河中的流水。不息是不停止的意思。这个词形容长安街上汽车多得像水流不断。
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形容天安门城楼在灯光的照射下,发出迷人的光彩。相关链接:
1、北京市区有毛泽东(中南海)、宋庆龄、郭沫若等名人故居,有著名的明清坛庙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和陶然亭、紫竹院、龙潭湖等公园,有雍和宫、白云观、牛街清真寺、大钟寺等宗教寺院,以及北京天文馆、古观象台、军事博物馆、鲁迅博物馆、地质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
2、北京最著名的景点有:天坛、天安门、故宫、陶然亭公园、潭柘寺、元大都城遗址、颐和园、圆明园遗址中山公、园紫竹院公园、北京世界公园、妙应寺、龙潭湖公园、卢沟桥、康西草原景山、大钟寺、八达岭、北海公园。
阅读在线
九龙壁
在北京的北海公园,有一座全国闻名的九龙壁,她建于明朝,距今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了。九龙壁,高5米,长27米,厚1。2米,在影壁的正反两面,用七色琉璃砖瓦镶嵌成九条巨龙。它们色泽鲜艳,形态逼真,好似腾云驾雾,要伸出影壁,飞向天空。
你看,一条黄龙和一条紫龙正在争夺一个火球。它们瞪圆双眼,怒目而视。黄龙叉开四爪,伸出了锋利的尖钩;那条紫龙也不示弱,傲慢地摆动着尾巴,轻蔑地瞟着对方,仿佛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敢和我较量吗?” 这对巨龙正在挑战,那对巨龙已经开战了。只见蓝、白两条龙,翻滚在汹涌澎湃的碧涛之上,穿梭于险峻的山峰之间,这一场恶斗,真是惊心动魄啊!
再看其他几条龙,也是形态各异。有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 ;有的耀武扬威,得意洋洋,有的回首遥望,呼唤同伴„„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面对这精致的九龙壁,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的祖先心灵手巧,是多么聪明啊!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这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虽一字之差,但词性和词意却大不相同。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引导发现时不必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清词语之间的关系即可。过程建议:
读一读,辨一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拓展延伸,加强积累。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饮水—()录音—()电影—()会议—()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和“我会读”。其中“读读认认”是让学生巩固反义词,并通过反义词识字,加强积累。“我会填”是八个偏正式短语,要求学生在搭配词语中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对词语的意思,教师不必作过多的解释。“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读读认认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仔细观察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交流识字方法。
3、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
4、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 我会填
1、回忆所学课文,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2、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3、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教师鼓励创新。创设情景说话:风光秀丽的黄山_ ;川流不息的汽车 我会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看录像)
3、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读或表演读。
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夸家乡”,是对本组专题的深化和延伸。可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也可以与展示活动同时进行。课前要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等等,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交际准备:
学生搜集的关于家乡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交际小组。过程建议: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互相交流,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2)“导游”“推销员”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推销员”解答。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材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在词语接龙游戏中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教学时,可利用教材中学习伙伴的话激发学生展示的兴趣和愿望,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和学习成果。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如“生活”“美好” 宽带网
这次“宽带网”是对本组专题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展示了我国民族和行政区划的知识。其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二是让学生通过查阅地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位置。1.演示部分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9.2018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亡、牢”等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1)选择正确的读音
窟窿(kūlóng;kūlong)废窿(lóng long)街坊(fāng fang)坊本(fāng fang)圆圈(quān juàn)羊圈(quān juàn)钻研(zuān zàun)钻石(zuān zuàn)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
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板书:第一次第二次
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友情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2)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A、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指名朗读。
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从“赶快”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读出劝的语气)指名尝试读 分角色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的心情。
B、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的丢羊。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4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默读最后一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你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改成一般陈述句)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而且很有信心)
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
小结: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
五、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板书:
亡
第一次丢羊
毫不在意
未 羊
第二次丢羊后悔——修羊圈
为 补
结果再也没丢
迟 牢
(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
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⑴ 学生讲解题意:
“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⑵ 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⑶ 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⑴ 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⑵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⑶ 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⑴ 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⑵ 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课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⑶ 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⑷ 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画杨桃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9个生字,会认本课14个生字。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1)谁画杨桃?怎样画杨桃?(2)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3)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交流重点字词 1.指读生字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2.交流易读错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而:零声母音节,念“ér”。肃:平舌音,念“sù”。晌:念“shǎnɡ”,与“响”要区分字形。嘻:念一声,“xī”。诲:念四声,“huì”。3.学习多音字“倒”,做组词练习。4.指导书写,教学重难点字。
摆:扌+四+去,注意左窄右宽,“四”字中间是两竖。
嘻:注意右边“喜”的写法,“士”不要写成“土”,第三横要长。5.读“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我”和同学们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通过让学生轮流到“我”的座位上去看看,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做事应从实际出发。)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预设:
(1)课文中老师怎样提的问题?(2)提的是什么样的问题?(3)同样是杨桃,为什么画出了不同的样子?
(4)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反复地提出问题?(5)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感悟文义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 ①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我”画杨桃的过程)
②“我”是怎样画杨桃的?(理解“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准确”等词语)
③猜测“我”把杨桃画成了什么?
(2)同学们仔细找一找,“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从“我”坐的角度看杨桃,杨桃就像个五角星。)(3)老师出示杨桃实物,请同学们观察。
(学生亲自实践,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第2~17自然段。(1)朗读课文,并思考: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我”的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老师有什么反应?
②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④举例子说说为什么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不一样。(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样)
⑤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当别人看到的或看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忙着嘲笑别人,要学会尊重别人,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2)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出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①读出同学一开始嘲笑的语气,以及后来不好意思、尴尬的情绪。②读出老师一开始严肃的语气,以及后来和颜悦色的态度。3.学习第18自然段。
(1)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对“我”来说终生难忘?(板书:终生难忘)
(2)讨论:老师的话只适用于画画吗?(老师的话表明了一个道理:要实事求是,要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3)按照老师所讲的,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不要……要……,要……要……)谁能用“不要……要……”说一句话?4.老师亲自来到“我”的座位上去看杨桃,是想知道()
①从“我”的角度去看,杨桃是不是“我”画出来的样子。②是不是“我”的位置有点偏,因此没有把杨桃画准确。
三、总结全文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先不要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那么,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齐读老师说的那段话。7.说说自己从这篇课文中懂得的道理。
小马过河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14个生字。认识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难点:
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时间3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上一课学了《坐井观天》,同学们很喜欢读,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读音。匹:是三声,不要读成“p”或“p” 如:读二声,注意和方言区别。突:读一声,不要读“t”。然:读“rán”,不要读成“yán”。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发生的事)
三、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词,读一读。
2、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3、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订正。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二、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帮助妈妈做事。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愿意做事。还可以换上“
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词语。
四、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什么?读有关的句子。
“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过不了河,为难了。“去路”,指往前走的路。“挡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小马是怎么想的?读有关的句子,指导读出语气。小马想的话,轻读。
2、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这里要注意的是老牛的小腿)(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注意“立刻”)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准备过河
小松鼠说河水很深。和老牛说的比较,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 边读书,教师边出示挂图(小河、老牛、松鼠的图片或幻灯片)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它们之所以说法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这里可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所以说......;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
(3)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
老牛说河水浅,小马“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步。“立刻”“连忙”两词的意思相近,都含有“快”的意思,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
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完全相反的话,不敢过河了。小马既不动脑筋想一想,又不敢试一试,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五、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小马问老牛的话,后面是问号,要用疑问的语气读。老牛的回答,说得平静,因为它认为河水很浅,要读得平缓。可以让女同学读小马的话,男同学读老牛的话,分角色练习朗读。
2、松鼠的话同老牛的话就不同了,“拦住他大叫”,后面的话用的是感叹号,表示语气加重。“小马!”一声大叫,要读得急促些,声音要高一点,两个“别过河”,速度要快一些,连着读,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要加重些。
3、“小马吃惊地问”,不是一般地问,“吃惊”,吓了一跳,表示小马害怕,紧张。教师可示范,读出语气来,再让学生练读。
4、第六自然段中小马“叹了口气”说的话,是拿不定主意,无可奈何,只好回去问妈妈,要读得轻缓。
5、四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第 三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第七自然段
思考: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它的话中懂得了什么?
1、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用小黑板出示:“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2、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小马来到河边,老牛说河水浅,它“立刻”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不敢过河了。全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只是听别人一说就信以为真,一定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础上,再亲自试一试。因为别人说的,往往只适合别人。别人说的对不对,要想一想,并实践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思考:小马是怎么过河的?过了河它有怎样的感受?
1、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读有关句子。
这是小马自己试着过了河才知道的。因为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样矮小。
三、指导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小马妈妈的话,要用诱导、亲切的语气读。小马的话中“过.....过不去”,“没......没想过”,这两处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了某些内容,而表示说话时心里很为难,所以是断断续续的。要指导学生用难为情的语气读
四、总结全文
抓住老马的话,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五、指导书写生字,分析记忆字形
1、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字形和书写。匹:共4画,笔顺是: 事:共8画,笔顺是: 然:共12画,笔顺是:
“愿、半、袋、挡、如、道”等字,可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和熟字分析记忆字形。
麦:上下结构,上边是青字头,下边是折文“夂”,不要写成反文“攵”。突:上边是穴字头,下边是大字加一点“犬”,不要写丢最后一点。
2、练习写字。(1)每个字写三遍。
(2)自己对照范字,评一评,自己哪个字写得好,还有什么不足。(3)组内相互评议,在写得好的字下面加点。(4)在评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再练写生字。
六、重新组合学习小组,选择合作完成下列一项任务
1、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2、讲《小马过河》的故事。其他同学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3、编课本剧表演《小马过河》。其他同学评一评,表演得怎么样。
4、想象,小马过了河,在回答的中上,又遇到松鼠、老牛,回到家里,见到妈妈,它会说些什么?其他同学评一评想象得怎么样。
口语交际
图书借阅公约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图书,爱惜书本的意识。
2、能与他人进行小组合作。主动发表意见,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学会表达,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难点:能学会小组合作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得出探究成果。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图书角,我们班已经有了上百册的课外书了,为了方便大家每个人都可以看这些书并且保护好我们的图书,我们现在需要制定一个图书借阅公约,让大家有秩序的借书还书。今天,我们的课堂主题就是制定图书借阅公约。(板书:图书借阅公约)
二、合作探究
(一)出示提示:
1、什么时间借阅图书。
2、一次能借几本书。
3、一次借书能借多长时间。
4、翻阅图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设置图书管理员。
6、违规处罚办法。
……
(二)小组讨论
1、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4名同学。
2、围绕着给出的提示问题,小组逐一将结论讨论出来,最后统一结果,由组长汇总。
3、老师巡视,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掌握学生的讨论进度。
(讨论要求:每个学生轮流说自己的观点看法,其他同学认真听)
4、每组组长最后汇总小组讨论结果,最后在全班汇报讨论总结。
5、综合各组讨论结果,把条例逐条列出来,写在黑板上。
6、综合考量,拟定出最终的图书借阅公约。
7、全班齐读公约。
三、课堂小结
在我们共同讨论,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出我班的图书馆借阅公约,希望每位同学都能自觉遵守。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她。
四、课后完成
将图书借阅公约打印出来,张贴到图书角,方便每个人都能看到,严格遵守。
板书设计:
图书借阅公约
一、开放时间:每天中午1:10~1:40。
二、排队取书,轻拿轻放,切忌推、挤、抢。
三、登记后方可借阅,每人每次限借一本。
四、每本图书借阅时间不超过15日,15日内未看完可登记续借。
五、借阅人有责任保存好图书,归还图书时,图书管理员应仔细检查,如出现破损、缺页、随意涂画或图书遗失等情况,借阅人应按所借图书原价赔偿,情节严重者加倍赔偿。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2.理解各种表现笑的词语之间的区别。3.能根据不同的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4.熟读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经典文化的情感。5.培养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掌握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两字词语。2.能根据不同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3.初步学习《弟子规》,理解意思,熟读并背诵,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正音。
3.分两组出示生字卡,请同学们找找这些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相同的偏旁“厂”和“穴”)
4.课件出示古代汉字及相应图片,教师讲解“厂”和“穴”所表示的含义以及
二、词语积累
(一)笑得不一样
1.播放剪辑视频。教师:这些都是不同的笑,场合不同时笑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样。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些笑都叫什么名字吧!2.出示9个关于笑的词语,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理解词意。理解每一种笑是什么样的。(播放视频,一边放一边讲解,一一对应)
4.读一读。教师读词语,全班学生来演一演,看谁反应最快,演得最像。
一、我的发现
1.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教师:“寻找”这个词中的“寻”是找的意思,“找”也是找的意思,那么“寻”和“找”是同义词,它们组成的词“寻找”的意思和它们差不多。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指导:两个意思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词的意思也与它们差不多)3.举例,验证猜想。观察剩下5个词语,验证这个规律。
4.小结:我们学过这种类型的词语还有很多,两个字表示同一个意思,那么它们组成的词也和它们意思差不多,掌握了这个规律,更加有利于我们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2.请写出几个描写笑的词语。微笑
二、句子朗读
1.出示3句带加点字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2.加点的部分,应该怎样读出相应的语气呢?(怎样读好加点部分)
教师指导:“连蹦带跳”读出欢快、兴奋,声音洪亮,语速较快,可带动作读; “难为情”读出勉强、愧疚的感觉,声音低,语速慢; “和颜悦色”读出和蔼、平易近人的感觉。3.指导读句子。分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
第 二 课 时
第 三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弟子规》
1.播放《弟子规》朗读视频,初步感受《弟子规》的韵律美和节奏美。2.教师简单介绍《弟子规》。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69页《弟子规》节选,把不理解、不会读的地方画出来。
4.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分小组比赛朗读。5.教师讲解《弟子规》的内容。
6.学生自由背诵《弟子规》。全班齐背《弟子规》。
二、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读故事,读完思考:这个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分段指名读。
3.小组讨论这个短文的故事内容,主要任务、事件有哪些。
【2018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推荐阅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估算教案10-01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图形的运动 教案09-21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案11-13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教案09-27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08-18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0-18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2017)10-18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计划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