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国企工会工作(精选16篇)
1.浅谈新形势下的国企工会工作 篇一
浅谈新形势下的医院审计工作
摘 要:2013年8月20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修订发布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并将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新准则施行以后将对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医院内部审计是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医院管理的需求而产生的,是医院内部管理职能的分化。因此,新形势下为加强对医院自身经营管理的有效监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以及为维护医院内部审计自身的权 1 独立设置内审机构的意义
新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内部审计作为医院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但目前,我国有相当多的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也并不健全,不少医院虽迫于法律规定或行政命令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其设置不尽合理,比如部分医院将内部审计设在财务部门或将其与纪委、监察合并。有些医院领导不清楚内部审计的真正意义,将其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没有 把它有机地融入到医院的管理体系中,使其真正担负起管理、监控的双重职责,这些都会使内部审计风险加大。尤其是在医改新形势下,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医院经营活动日益多样化,医院核算日趋复杂化,对医院内部审计的管理要求也日益精细化。为加强对医院自身经营管理的有效监督,以及为维护医院内部审计自身的权威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医院需要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赋予其明确而完整的审计职能,保障审计机构在人员、经费及业务上的独立性,保证内审人员在部门关系上与被审计部门相分离,从而有效开展内部审计,为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2 强化医院内审工作的实现
2.1 设置权威的内审机构: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应强调与其它职能部门相对独立,要保证在机构设置上与被审计部门相分离,特别要求与财务、纪检、监察部门分别设立。同时,在行政录属关系上,要理顺审计机构的领导关系,要求在医院院长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在开展业务活动中的权威性,内部审计部门有权自主确立审计计划,选择审计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编制审计报告,从而通过独立、有效地开展工作,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医院应以书面形式授权内审机构特定的职责,树立其在医院审计工作中的权威性和独立性,避免审计意见和建议在执行过程中的人为干扰,从而有利于内审工作在医院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使其真正当好医院的高级参谋和得力助手。
2.2 配置合理的内审人员: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内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较好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求掌握审计、财务知识,而且要求熟悉经济、法律、金融、税收、统计等知识,同时还需具备独特的敏锐性和判断力。随着新医改的推进,传统财务收支审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必须由单一的经济监督逐步向医院风险管理、改进绩效等多重目标延伸,促进医院
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具体业务上,除了进行财产物资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外,还要开展包括综合目标责任制监督、经济效益分析、项目投资论证等涉及医院管理领域的项目,因此,在医改新形势下,医院需壮大审计力量,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内审人员除了在数量上需要扩充外,在素质上也需要提高。一方面,要扩大审计人员队伍,合理配置审计人才,以壮大审计力量;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内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在培训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同时,要求内审人员自身也要注意适时更新知识,拓宽知识层面,改善知识结构,掌握多种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熟悉医院管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注重自身世界观的改造,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发扬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努力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另外,需加强内审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与学习交流,开阔其审计视野,了解当前审计新动向,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
2.3 保证完善的内审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医院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首要问题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各项工作制度。使其真正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其次,建立健全双重的审计服务机制,内部审计既要服务于医院管理者,又要服务于医院各部门,为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执行率服务。
__
2.浅谈新形势下的国企工会工作 篇二
一、转变观念, 大胆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 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也就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创新包括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思路上的转变, 由被动向主动、由旧到新, 由片面到全面, 由低级到高级的全面的转变就是创新, 只要观念转变了, 创新才有基础, 才有可能;二是新载体的应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同样也需要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使管理方法得以创新, 其载体也要不断向物质的、文化的、管理的、活动的多载体扩展, 吸收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 宣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深入开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教育, 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 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力。三是新职能的扩充。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参与力度, 要把企业经济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为此,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摆花架子, 搞形式主义, 必须目标明确、考虑最终效益, 有目标、有措施、有步骤、有考核地进行。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善于根据新情况、新矛盾、新形势及时作必要的调整, 决不能无明确目标、被动地工作, 必须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把握职工思想脉搏, 充分发挥团结鼓励, 化解矛盾, 调整心态, 理顺情绪的作用, 推动企业的各项工作。
二、紧扣主题, 找准切入点
在新形势下,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应当从企业实际出发, 突出针对性、实效性, 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因此,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紧扣主题、准切入点是显得尤其重要。具体应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抓根本, 靠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经济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离开经济这个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就是把经济效益搞上去, 为广大员工创造稳定的生存空间, 不断增加职工收入, 解决好职工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 才符合十七大精神要求, 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 才能激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劳动热情, 才能促进企业的全面振兴。二是抓动向, 靠过细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企业就是小社会, 职工的素质高低不等, 修养参差不齐。各级政工干部要增强工作的敏锐性、预见性, 善于分析问题, 把握动向, 把工作做在思想问题萌发之前。在教育中, 要有“三心”, 即:要细心观察职工的思想动向, 要真心与职工交朋友, 要用爱心关怀教育后进职工。三是抓好各种形式的活动, 靠立体教育,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要适合职工特点,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对教育对象要分层施教。在领导和中层干部中, 要经常性进行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 落实好“一岗两责”等措施, 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好职工的表率。
三、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入手, 拓宽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空间
企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 思想政治工作自身也与时俱进, 不断克服以往封闭式教育的倾向, 力图拓宽工作领域。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 一种能把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市场对企业发展新的要求的重要形式应运而生, 这就是近几年被国内许多企业广泛运用并在许多大型企业的崛起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同思想政治工作相比, 在工作视角、切入点及作用范围上都有所深入和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更多的是放在思想道德建设上, 而企业文化在这一基础上, 把视角更多的放在人的思想、素质、智力、理想教育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使员工自觉地支持并参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而企业文化的切入点, 更多地是放在现代管理思想的确立和灌输上, 要求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针对企业成员的思想政治问题而开展工作, 以说服教育为根本手段, 以培养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目的, 同各个时期的思想宣传、政治教育相吻合, 通过宣传、教育直接作用于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精神面貌、思想觉悟, 由此转化为思想动力, 这种思想动力是精神层的核心部分, 使得企业职工保持奋发向上的热情。而企业文化的作用实现是通过把人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形势教育、科技文化教育同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结合起来, 并达到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动力的目的, 把精神力变成有效的企业发展力, 通过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使企业管理体制、生产运行始终处于持续向上的境界。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在新的形势下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就必须不断探索务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我们只有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 才能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使其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坚强支撑。
参考文献
[1]王汉洲:《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 2000 (S1) 。
3.浅谈新形势下的国企工会工作 篇三
【关键词】新形势;国企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在当今社会,国企员工在新形势的影响下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得到相应的增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意识不断在发生变化。在如今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很多国家企业员工对企业缺乏亲切感、信任感,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得到加强和改进,对企业中的不良现象进行有效的规范,保证企业运转的正常进行。
一、国企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得到建立和逐渐完善,在现在的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对象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使国企员工尽快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必须及时的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在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相应提高,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发展。
二、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国企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意对现实性的把握
国企员工的思想在对企业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会显得非常活泼,思想政治工作要从这种现象出发,贯穿于改革开放的整个系统进程之中。
1.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与对业务的重视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保证了企业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业务工作的进行是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的基础,两者互为条件。假如只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而忽视业务工作的进行,就会降低社会效益,也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如果只重视业务的进行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员工的素质得不到提高,对工作就不够重视,企业的正常工作也是无法正常进行的。因此,我们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业务的正常进行联系在一起,进行二者的有机结合,企业和个人的利益才会得到维护。
2.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针对员工文化层次、政治素质等方面分层次进行。不同的人群要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取得预期的收效。
3.纪律约束要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统一员工的思想,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的规章制度能够得到充分的贯彻和落实,员工在不断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觉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观性,难以对员工形成约束,所以就应该建立相应的纪律,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改变员工中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气。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
1.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方法。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民主讨论和说服教育的方法,通过讲事实、摆道理对人进行强有力的说服。要解决企业员工的思想问题,所用的方法要具有针对性,通过说服解决员工的具体思想问题,用事实教育说服员工。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得到最大的发挥。
2.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化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将对员工的感化、尊重和信任作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情基础,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必须做到情与理相结合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相反的,如果情与理结合的不够好,即使道理讲得再明白,也不利于良好效果的取得。
3.思想政治工作的示范方法。所谓的示范方法就是利用社会上的先进事例在员工之间进行宣传,对员工进行教育,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调动,从而推动企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示范法是国企中对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
4.思想政治工作的预防方法。预防方法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员工的言行和表情进行注意观察,发现员工心理活动的变化,对员工心理活动的规律深层掌握,及时抓住员工思想和行为的苗头,将各种不正常的思想及时的扼杀在摇篮里,防止各种不良行为的出现,一切以工作预防为主。
5.思想政治工作的矛盾转发法。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就是将矛盾进行转化,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员工的思想转化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的目的,就是要使企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向积极的方向转化,最终将矛盾解决。
6.思想政治工作的自我教育法。在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对员工向自觉学习理论知识的方向引导,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活动,员工通过参加活动自觉的将自己的思想与实际行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及时的进行自我批评,通过自我教育克服自己思想中存在的错误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把政治工作的思想放到实际的业务工作当中,放到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使员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更新,采用报告会、讨论会等方式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最终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掌握解决问题的时机同样非常重要,思想政治工作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对员工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从自身做起,首先提升自己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在与员工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使员工产生充分的信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对员工的思想情况充分掌握,最终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目的的实现。
思想政治工作在国企中的进行是一项非常严峻的任务,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式下,出现的情况可能会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企业可以根据上面所讲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在企业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王鹤.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金田,2013,(4).
[2]孙昕.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2011,(24).
[3]万淑霞.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9).
[4]刘小琼.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品牌(下半月),2012,(5).
[5]刘辉,李绪光.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与企业,2013,(14).
[6]谭鹏.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科技投资,2013,(20).
[7]付丽莉.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12,(9).
[8]张俊.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现代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J].企业家天地,2013,(12).
作者简介
4.浅谈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篇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经过企业经营者倡导、实践,全体员工共同遵守、认同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自身特色的精神观念,并把这种精神观念物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制度、行为、物质、企业形象等不同的层面中,以“人”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上下一致、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正是因为企业文化自身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而被确立的。
首先,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要有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而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战略制定依据。第二,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黏合剂,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能够在领导与领导、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得到共同认可,从而使企业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第三,企业文化具有激励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精神,是职工统一意志的表现,它促使员工向着同一个目标,激励向上、勤奋工作。第四,企业文化具有约束功能。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对每一位职工的思想和行为都起着约束的作用。第五,企业文化具有教育功能。特有的企业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职工的思想、行为、兴趣等,使职工能自觉自愿的接受企业共同的管理目标,并把自己的力量融入企业中去。第六,企业文化具有协调功能。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员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认识趋于一致性,增进了员工之间的信任、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构建和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精神。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且至今仍然被许多企业继续学习下去,就在于它蕴含着特定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要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凝练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来。2.注重领导行为,改善领导作风,提高领导效能。
构建企业文化的关键是企业的领导者,企业的领导者首先要把自己领导行为、领导作风、领导能力作为“重点工程”,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才能带动全体职工去自觉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企业领导,必然会产生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3.注重宣传,切实发挥工会职能,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了认识才能自觉行动。因此,要充分发挥、利用各种载体、渠道、形式大力宣传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建设企业文化需要各种载体,工会可以发动职工参加各种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各种演唱会、体育运动会、美术、摄影、书法展览、知识竞赛、岗位练兵、业务技能比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载体,充分运用好这些载体,开展符合企业实际,贴近职工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弘扬正气,培养企业员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4.建立健全制度,提高执行效力。
将已经形成的文化建设成果用成文的规章、制度固定,对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同时也是制度化的规范。员工对企业文化由认知、认同再到自觉贯彻执行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制度文化的刚性约束与观念文化的柔性疏导相辅相成,用以克服人的“惰性”,使企业文化的贯彻执行变得流畅而坚实。
5.挖掘潜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职工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和体现者。构建企业文化就要紧紧抓住人这个根本,把职工置于企业主人翁的地位,去关心、爱护,充分发挥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还要将职工的利益统一到企业的整体利益上来,使职工有关心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对企业有忠诚和奉献精神,达到职工和企业的和谐统一,让他们发挥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6.改善企业环境,提升企业文化品位。
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在抓好安全生产目标的同时,为企业员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例如:不断加强设备技术改造和环保工作,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人、设备、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及不安全因素;不断满足员工所需要的硬件、软件设施,绿化厂区、生活区作业环境。
5.浅谈新形势下的少先队辅导员 篇五
亭湖区红升小学
曾龙章
【论文提要】
新课程的提出,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都迫切地需要肩负培养适应本世纪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重任的少先队辅导员,“与时俱进”,掌握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强化辅导员角色意识,重塑德育形象,实现必要转变,成为少先队员真正的楷模与朋友。【关键词】
辅导员 少先队员 角色 理念
辅导员工作是做好少先队员工作的基础,做好辅导员工作,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育人环境,维持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促进少先队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中,我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个人体会是:面对新课程的提出,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要做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我们必须首先认清辅导员这支大军的地位与作用,强化角色意识,并通过新的理念的指导,重塑德育形象,实现必要转变。
一、素质教育要求高素质辅导员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少先队员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势。辅导员在这支教育大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辅导员是对少先队员的教育全面负责的专职教师;是学校各项工作计划的主要实施者;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通过学习、实践概括,我认为辅导员必须具有以下三维品质。
(一)长
即一技之长,具有专业文化素质。
要真正培养出合格的新型人才,教师特别是辅导员必须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的管理技能。苏霍姆基说得好:“只有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时,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家庭,那么辅导员则是这个大家庭中的顶梁柱,一个辅导员自身的修养对少先队员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教师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分利用时间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历史前进的车轮扔进尘埃中,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发展。
(二)宽
指宽阔的胸怀,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
辅导员思想素质的高低对他的少先队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作为一名辅导员,倘若自身都行不正、立不稳,思想觉悟低下,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必定无法教出品质高尚的少先队员。新世纪的教育要求辅导员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通过平时的言行潜移默化,收到教育感染少先队员的良效,从而在真正全面的意义上充当少先队员的楷模。
(三)高
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真正的辅导员首先必须要用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要求自己,试想一个辅导员即便满腹经纶,然而在教学工作中对少先队员不是关心,耐心细致地教导,而是训斥、挖苦歧视,其结果不言而喻。所以作为新世纪的辅导员应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廉洁从教、治学严谨。其次,应做少先队员的知心朋友,随时了解和掌握少先队员各种动向,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对传统观念下的差生,要全面了解他们各科目的学习情况、爱好兴趣等,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其特长得以发展,增强自信心。
社会、时代向教师提出了崭新的要求。辅导员更应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不断完善自我。
二、重新认识“辅导员”
有人说:“没有当过辅导员,就教不好书。”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细品其味,也还是很有道理的。担当辅导员的工作不仅仅是抱一本书的问题,怎样建立良好的中队体、如何转变差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且必须时刻萦绕心头,少先队员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无不要求清晰可见,这就自然而然地踏上了因材施教的道路。可以说,作为中小学校的教师,想要更好地教书育人,担任辅导员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辅导员的认识仅限于此是不够的。在我国,长期以来,辅导员工作被看作是“人人能为”的,不具有专门学问的工作;或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就是德育;又或认为辅导员只是搞搞日常管理,考考勤,维持一下纪律,或是上传下达,负责一些事务性工作,这些认识都是简单片面的。新的时代环境下,传统陈腐的观念必须彻底打破,为此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辅导员”。
(一)辅导员角色的重新定位——综合化、多面体。
现今,辅导员工作主要模式为:保姆型、警察型、学者型、朋友型。新时代的辅导员应汲取综合这几种类型的长处:保姆型的奉献、宽容;警察型的严谨、治制;学者型的渊识、博学;朋友型的真诚、知心,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多面体”角色。
辅导员是少先队员的良师益友。辅导员既要作好少先队员道路上的良师,及时准确、谆谆善诱地作好少先队员思想工作,引导少先队员正确认识世界和人生,让其在成长的道路上不会迷失方向;辅导员同时还应成为少先队员和生活的益友,真诚地为少先队员传道、授业、解惑,切实做到想少先队员之所急,真正与少先队员打成一片。
辅导员是中队管理的总导演。一个班往往由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少先队员组成,要管好一个中队,仅靠辅导员个人力量显然不够,还必须有学校领导、科任老师、家长、社会和少先队员的共同参与。而这之中,辅导员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在中队管理这个大舞台上,辅导员担任的是总导演的角色。辅导员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平衡和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收集、选择、采纳各方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合力,尤其是要密切关注少先队员与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使少先队员和科任老师始终处于动态的、和谐的平衡。辅导员还应该是秉公办事的“包青天”。对就是对,错便是错,辅导员在处理中队问题时,要公正无私,不可感情用事。当少先队员犯了错,辅导员必须给他指出来,并加以分析,使其明白是非,切不可怕“家丑外扬”而把大事化小或听之任之掩盖真相。当少先队员之间发生矛盾纠纷,辅导员应把事情原委调查清楚,站在公正立场进行定夺,不可有所偏袒。
(二)新课程要求辅导员工作发生的变化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少先队员的发展”。辅导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走出传统教育思想的误区,用新的概念指导自己的辅导员工作,实现几个转变。
1、由传统中队管理中只喜欢少先队员中上进的“优等生”向新课程理念下热爱中队中的“每个少先队员”转变。辅导员要相信中队中的每个少先队员都有“才”,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培养,每个少先队员都能成才、成功。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础。
2、由传统中队管理中的“严师冷漠型”向新课程理念下严爱相济“良师益友型”转变。辅导员要热爱每个少先队员,主动与少先队员交流,在与少先队员交流过程中要多一些亲和,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严厉指责。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做好辅导员工作的首要条件。
3、由传统中队管理中的“武断专制型”向新课程理念下的“民主平等型”转变。辅导员应坚持以少先队员为本的管理理念,把每个少先队员都看做是独立意义的人,充分发挥少先队员自身的主体作用,使少先队员在与教师的平等交流中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必备手段。
4、由传统中队管理中简单的“粗暴批评型”向新课程理念下耐心引导的“表扬激励型”转变。辅导员要主动了解少先队员,了解少先队员的所想、所做,要真诚地走进少先队员的内心世界;要尊重,爱护少先队员的自尊心,使每个少先队员能轻松快乐地成长。这是新课程理念下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必备素质。
5、由传统中队管理中主观的“保姆型”向新课程理念下服务于少先队员成长的“开放型”转变。辅导员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少先队员身心发展特点,理解少先队员的想法和行为,相信少先队员有自我发展的欲望和能力,使中队管理工作服务于少先队员成长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需要。这是新课程理念下辅导员工作应该遵循的目标。
总之,我们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扬弃传统工作思维与方法,实现各种转变,成为体现当代教育特色的新型辅导员。
三、现代辅导员中的一员——少先队辅导员
少先队辅导员是辅导员中的特殊群体。由于面向比较特殊的教育对象——身心发展刚刚起步的少先队员,因此一方面具备所有辅导员的一般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所不同。在小学阶段,辅导员并非传统的领导者、权威者,也不完全是少先队员的同伴、合伙人,确切地说应是特殊的“协助者”、特殊的“指导者”。
(一)少先队辅导员的地位与作用
目前,在城市或经济较为发达的乡村小学,仍一般是语文老师或数学老师担任辅导员工作,他们同时还兼任其他诸如社会常识、自然、少先队员思想品德课,再加上校外辅导,以至于孩子与辅导员相处的时间比家长还多。因此少先队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笑一怒,对少先队员的关爱程度,对少先队员的厌烦情绪,都会对他们产生很大影响,这些影响,有时甚至会波及一个人的一生。
1、少先队辅导员是班集体的培育者,是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儿童从入学开始,就从家庭进入中队,中队风气的好坏对少先队员成长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是一种教育力量。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辅导员创造性的辛勤培育的结果。辅导员是少先队员的启蒙老师。孩子一入学接触到的第一位教师就是辅导员,和少先队员接触最多的也是辅导员。大的方面包括少先队员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小的方面诸如怎样正确背书包、怎样学扫地、怎样削铅笔、怎样摆放学习用具等,都离不开辅导员的指导。
2、辅导员是少先队员心理辅导的理想指导者。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也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从徐力弑母,孪生姐妹毒杀双亲,少先队员打群架等报道不难看出,学校暴力有日趋上升的势头,而少先队员心理状况的新变化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调查表明,少先队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小学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目前,少先队员面临的环境及其心理都表现出了新的特点。一是社会信息量增大。但由于他们是非鉴别能力较弱,容易受不良影响。二是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喜欢激励而不是压制,但又缺乏毅力和责任感,经受不起挫折。辅导员作为少先队员心理辅导的思想指导者,关键要做好少先队员的学习辅导与人格辅导。
小学时期是人生阶段最重要、最关键的学习起始阶段。童年时期的不良习惯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小学所学的知识内容和少先队员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学习的意志品质、学习的各种能力、智力开发等都将直接成为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所以,辅导员应积极帮助少先队员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形成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格辅导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辅导与人际交往辅导,辅导员应帮助少先队员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掌握正确的交往准则和人际关系技巧,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少先队员喜爱的辅导员形象
辅导员对少先队员关心得最多,少先队员对辅导员也最了解,因此,辅导员工作做得如何,最公正的裁判在少先队员心目中。什么样的辅导员是少先队员所喜欢所尊敬的呢?我在寻求了很多的理论指导,结合工作实际,做了相关访谈之后,得出结论关系图如下: 辅导员
风 貌
为 人
工 作
衣 举 态 仪
幽 真 谦 有
教 课 培平着 止 表 度
默 诚 虚 爱
学 讲 养 等 得 大 端 和
风 热 宽 心
经 得 学 对 体 方 庄 蔼
趣 情 容
验 好 生 待
这个结论符合各级少先队员心目中的好辅导员形象。在小学阶段,少先队员评判是非的方式是较直接的。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是一张白板,教师可以在上面涂抹最美的图画。我们理解白板是一种状态,一种理想的、完美的状态。换句话说,儿童可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是带着希望、憧憬、期待走进学校的,在学校里,他们要学习前人遗留下来的知识经验,学会生存、发展的技能、技巧,同时也要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适应这个多姿多彩的、陌生的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与学习知识、学会生存一样,需要范例、样本、榜样……在儿童的自我意识还未完全发展起来以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谁来做这个榜样呢?周恩来、雷锋、爱因斯坦、爱迪生、李四光……他们只是教科书上的材料,教学楼走廊里的宣传画。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伟大人物距离他们太遥远了,遥远得像一个陌生人,于是,儿童不自觉地在他们周围寻找榜样,父亲、母亲、少儿时期的老师……这些人就在他们身边,一个个鲜活、生动,看得见,摸得着,是最好的直观教学素材。从结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希望辅导员老师具备的不就是期望自己将来也具有的吗?所以作为少先队辅导员,必须注重自身的良好形象的塑造,成为少先队员心目中的楷模。
(三)少先队辅导员德育角色的重塑
在新形势下,现代少先队员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又受到来自各种渠道大量信息的冲击影响,传统的辅导员所拥有的绝对权威受到挑战。
1、重塑辅导员的德育角色形象——生活导师
生活导师给少先队员架起了沟通心灵的“连心桥”。少先队员在遇到思想问题、心理障碍、个人烦恼、学习生活困难时,能及时得到导师热情帮助与耐心指导,避免因为判断能力差,独立性弱而产生的绊脚石。
2、重塑辅导员的德育角色定位——“时代能家”
现代少先队员希望能有一个具有时代精神的辅导员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进而能够自觉成长;他们渴望能从辅导员那儿获得更多新鲜、重要而准确的知识、信息。这就要求辅导员能把握住时代德育的脉搏,不断给自己充电,成为一名德育的“能家”。
3、重塑辅导员的德育角色观念——开放思想
实行开放式教育,就是冲破封闭传统观念,敢于让少先队员不断接触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接触新事物、探索新事物,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锻炼成长。要把少先队员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实行民主化,发挥少先队员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理解他们、信任他们。要做好这些,对于一名少先队辅导员来说不容易,掌握好一个“度”很重要,要敢于放,及时收。
(四)讲究艺术,做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作为育人的重要环节和途径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也是如此。“四块糖”的故事给我们启发:
陶行知担任校长时,一个男生向另一个男生扔砖头,陶行知制止后,责令其去校长办公室,这个少先队员准时来到。陶行知奖他一块糖,原因是由于他能按时到来;又奖他第二块,因为听话没有再扔砖头,能尊重校长;再奖第三块,由于被打的少先队员欺侮女生有错,他是有正义感的;奖第四块……谈话结束。
要做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我们除了要用以上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当前新形势,还要寻求具体有效的措施。
1、掌握规律,科学育人
辅导员工作虽然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但有其内在的规律。就其工作对象而言,身心发展也有规律可循。少先队员求知欲强,喜欢新奇,爱好有趣味性的活动。辅导员应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一些知识性强,趣味性浓的活动,如小制作,各种知识竞赛、演讲会等等。这类活动既能把文化知识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又富有情趣;既能调动少先队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又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2、把握时机,及时疏导
在小学阶段,少先队员的自我评价还不成熟,因而家庭环境就会影响部分少先队员的情绪,如父母吵架、离异等,使少先队员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波动较大。这时尤其需要辅导员的关爱和开导。
由于少先队员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现实世界,会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需要及时排除疏导。很多优秀辅导员的经验表明,抓住三个“点”很重要。一是抓新起点,及时引导。新学期开始是一个学习生活的新起点。这时候,少先队员满怀希望,向往新的未来。辅导员若能加强入学教育、新学期教育,根据班集体实际,引导少先队员制定切实有效的奋斗目标,这便成功了一半。二是抓激情点,及时鼓励。少先队员可塑性强,情绪容易激动,易受感染。如每当少先队员听了荣模或战斗英雄的报告,看了歌颂革命前辈革命精神的电影,受到亲人的鼓励或学校的表彰后,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激情——“要向英雄们学习”,“要努力拼搏”。古人云:水击石则鸣,人击志则宏。辅导员若能抓住这个时机,对少先队员正面鼓励、引导,就能把少先队员的激情转化为思想行为的内驱力,成为少先队员努力上进的起点。三是抓“偶发点”,及时疏导。一个班集体中意外之事时有发生。如有的少先队员在课堂上捣乱;有的少先队员干部突然闹情绪等等。任何“偶发事件”总是事出有因,辅导员在处理事件时要深入调查,谨慎行事。
某五年级一个队员在上课时打哈欠,辅导员老师把她留下来批评她:“你是学习委员,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看电视而耽误学习,大家看着你呢。”可是几天下来,这个队员仍没精打采,且作业又错又乱。辅导员老师意识到可能还有别的原因,于是,课后老师主动询问。原来她妈妈与爸爸吵架,已有一个星期没有回家了。她因为想妈妈,整夜睡不好觉。辅导员了解这些情况后,感到十分内疚,由于自己的主观臆测,委屈了队员。辅导员一面给队员擦眼泪,一面安慰说:“放心吧,你妈妈会回来的。我们想办法让你妈妈回来好吗?”辅导员回到办公室,分别给她的爸爸妈妈写了信,放学后就寄出去了。过了两天,队员兴奋得红着脸来报告辅导员:妈妈回来了,是爸爸把她接回来的,他们不吵了。看到队员恢复了天真与活泼,辅导员老师也笑了。
这一事例说明,辅导员对少先队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进行细致观察、认真分析,要主动询问,不能主观臆测。
3、从爱出发,以理服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誓言,也是做辅导员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条件。“教育没有情感,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少先队员的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不定形,可塑性较强。辅导员应像慈母一样,用爱去感召他们,满腔热情地与他们交朋友,用温暖的心灵来医治队员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来滋润和洗涤队员精神的污垢。一句表扬,一个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动作,对少先队员能产生的是多么大的教育力量!某优秀辅导员作报告时说:要心存爱心,无论心平气和,无论是其他什么方式,要让队员感觉到你是爱他的。
说理也要讲求方法,要耐心诚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辅导员要有针对性地说理;也可用生动的典型事例,形象的比喻或耐人寻味的典故,叙事论理,把深奥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讲得浅显明了,通俗易懂。同时辅导员热情诚恳的态度能消除少先队员对老师的戒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便可事半功倍。
辅导员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才能导之以行。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少先队辅导员,肩负着培养适应本世纪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须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认真学习,掌握和运用新时期教学理念,用新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参考资料]
1、李世喜 《新课程与辅导员工作的新变化》 教师链接 新时期辅导员工作
2、孙炳海 《辅导员是少先队员心理辅导的理想指导者》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12月第20卷第4期
3、张富洪 《加入WTO与班主任德育角色的重塑》 教育探索 2008年第3期(总第141期)
4、刘平《试论辅导员工作的艺术》 中国成人教育 2008年第5期管理之窗
5、王淑章 张荣跃 《新世纪呼唤新型辅导员 》 贵州教育 2007年第4期
6、彭士侠
6.浅谈新形势下的国企工会工作 篇六
0月10日至11日,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论述了国企发展的规律所在,深入回答了国企党建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下一步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会上,总书记对国企新一轮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指示和要求,下面是我的一点看法。
深化改革要坚持“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方针。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改革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同时也是为将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服务。
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的总要求是国企应坚持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大力发展生产,深化改革;在倡导国家人才选择规定的前提下,大力引进全面、新型人才;在党和国家的支持和鼓励下,不断完善基层的党组织建设,不断做大做强。
国企在党和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一股强大的支持力量;在党中央和国家实施重大的战略部署时身先士卒;在深化改革方面敢为人先;在加快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踊跃参与。在新的形式、要求下,国企要积极配合国家的相关发展战略,带头落实贯彻党的重要精神,不断改进和完善党建工作。
7.浅谈新形势下的党员思想政治工作 篇七
一、关于目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 党员队伍中个别党员组织观念淡漠。其表现是组织纪律性不强, 缺乏团队意识, 不能认真对待组织安排的工作, 工作中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不能起到带头模范作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对党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置若罔闻, 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 乃至拒不执行党组织做出的决定。其次, 个别党员自身总体素质不高, 缺少党员应有的表率作用, 不能很好的带领广大群众在新时期进行创业。其表现为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觉悟不高, 不能带头自律, 更不能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一般群众。对人民群众缺少感情, 宗旨意识淡薄, 对人民的利益也漠不关心。
第三, 一部分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具体表现为革命意志衰退, 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信心不足, 沉湎于实用主义和所谓的关系学, 热衷于一些消磨意志的低级趣味, 有的甚至参与封建迷信活动等。
第四, 极个别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停留在组织形式上的入党, 而在思想深处并没有把自己当做党员队伍中的一员。他们所看重的是党员这个名分, 看重的是党票在工作中对个人带来的好处和所起到的作用。致使有些党员丢弃了艰苦奋斗的作风, 追求奢糜的享乐生活, 认为讲艰苦奋斗就是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 追求享乐主义, 不愿意到艰苦的环境工作, 拈轻怕重, 向组织讨价还价。
二、关于党员思想教育所要遵循的原则
一是要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环境的多元化决定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多样性, 进而我们在党员的思想教育上就要要遵循多样性。但多样性不意味着无拘无束甚至是泛滥, 因为我们必须要遵循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党员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党员思想觉悟的普遍提高, 保持党员思想的先进性是思想教育的基本定位。因此, 党员教育必须要具有主导性。只有把主导性与多样性有机的结合, 才能够使党员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 使之适应社会的变革, 同时, 不失党员思想的先进性。
二是要坚持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统一。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到今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对党员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这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实际的要求, 只有与时俱进, 才能是我们的党员队伍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当前形势而言,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智力基础是科学文化素质, 而思想政治素质是提高综合素质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所以, 要想把党员思想教育全面发展起来就必须确立起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有机统一的观念, 克服片面的唯思想政治素质的观点, 努力造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三、关于加强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想法
(一) 正本清源, 保证党的队伍要纯洁。
健全完善民主评议党员的机制。建立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在具体操作中, 要求每个党员向组织定期汇报思想动态, 根据汇报情况, 进行梳理分析, 并结合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严格按《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进行及时处置。
(二) 转变方式, 提高党员教育工作实效。
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 实施必要的改革。积极探索从纯理想信念教育到理想信念教育与现代先进文化教育、人本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转化。按照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党员进行分层次教育。内容上, 注入新时期的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根据党员的不同需求, 不断完善和更新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 不拘一格。摸索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方式, 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 并促进其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 强化监督, 加强党员纪律约束。
党员的先进性和表率作用, 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监督, 相反, 监督的力度必须强化, 只有这样, 才能够加强党员的纪律约束, 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党员的先进性。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 其次是党内监督, 最后是进行自我监督。通过大力推进民主化监督进程, 不断扩大党员的监督层面, 增进对党员监督的透明度。有效的监督会使党员更加注重自我约束的意识, 提高共产党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进而在实际工作生活中, 以廉洁、勤奋的良好形象为人民群众作出表率。
摘要: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了阐述, 列出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思想教育所要遵循的原则, 最后对切实加强新时期新形式下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给出了几点想法和建议。
8.浅谈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篇八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学分制;创新型管理;规范管理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进行了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学分制。这一教学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淡化传统班级概念,实行选课制、弹性学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从而实现教学管理的现代化。面对这种新的教学制度的改革,为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
一、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新时期,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而高校学生只有在创新型的管理模式下才能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成长为创新型人才。根据实际,创新型管理模式应具有如下特点:
(一)管理者应心怀创新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管理者应首先做到心怀创新去感染学生。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班级管理者,应洋溢着创造精神,具备良好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具备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并有意识地引进、移植到管理活动中,掌握相应的现代技术和手段,具备开展独创性教育科研活动所必需的科学方法论和素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破常规,主动发现管理及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二)管理方式应具有创造性
创新型的管理应在求实的基础上,勇于打破常规,开创新路子,摸索新方法,构建新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即在管理上采取系统化的措施;2、开放:积极地搜集、了解外界有关的新信息,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吸取他人精华,不断改进和创造出有益于创造性教育的管理方法;3、民主:注意养成良好的民主作风,通过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教师或学生对学校管理或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工作;4、自主:培养教师和学生自主参与管理的意识,在管理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管理具备自觉、自动、自律的特点。
(三)管理模式创新
传统的观念中,领导是教师的司令官,教师是学生的看守者,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都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严重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表现。新型的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是以平等、宽容为基础的,领导对教师、教师对学生都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创造力的支持者,甚至是创造的参与者。只有建立新型的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做到在观念上和实践上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创新教育观,把管卡压的管理变成人本化、个性化、人性化、泛性化的管理。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管理
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思想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来承担,规范管理就是指学生管理老师在管理过程中树立民主法制观念,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公开、公正、科学的原则下,按照程序实施有序管理,最终实现科学育人的目的。规范管理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法为首的原则
高校的学生管理一方面是对学生的一些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提出一定的要求,通过适当的管理维持良好的校园的秩序,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管理,培养学生的某些良好习惯,树立一定的法制、道德、纪律观念,进而最终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规范管理便是要求管理者在模范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从而为其走向社会做好基本的保障。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管理的主旨是依法依规管理,杜绝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是学生管理者的规矩。在认真遵循和实施现行的《高校大学生行为准则》、《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外,还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把日常琐碎工作系统化归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提炼提升,作为规章制度之外适当的补充加入到学生管理之中,贴近学生生活,工作针对性更强,管理效果更加突出。此外,规范管理要求管理过程中的每个基本环节都有章可循,尽可能少的掺入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应认真按照管理程序组织实施是大学校园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保障。
(三)提高个人修养、丰富工作经验
高校学生规范管理的最终实施者是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其素质、修养、工作经验决定其工作水平、工作效果。大学生是非常活跃的群体,由于特殊的年龄和相对简单的人生阅历,他们的思想、情绪非常不稳定,经常做出一些意外的行动,给规范管理带来困难。因此,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個人修养,培养广博的胸怀,注意虚心学习总结工作经验,能够正确对待学生所犯错误,并对他们进行恰当的引导,这些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还应建立系统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规范管理的实施者和管理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适时的监督检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就能保证管理活动的规范性、合理性,实现管理育人的效果。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在大学期间能否成人、成才,关系到我国社会后续发展能否健康、持续。因此,在新时期,为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要摒弃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弊端,加强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性,大胆实施创新型管理措施,使学生管理工作得以完善改观。
参考文献:
[1]丁纯杰,李双贵.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的创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
[2]吴丽玫.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特点与新策略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06,(6)
[3]彭程.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理念与角色转换.科学教育研究,2007,(6)
9.浅谈新形势下的国企工会工作 篇九
工会组织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组织机构,如何做好基层工会工作,是目前面临的紧迫任务。基层工会必须服从公司工会的领导和服务于行政和党支部的领导,落实公司工会的精神实质,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全力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维护职工利益,顾大局、讲奉献,立足改革、发展、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
记得曾经有一位工会干部说过“做好工会工作,要有婆婆的嘴、毛驴的腿。”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会体制转型也随之进行,对工会干部适应新形势做好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吹拉弹唱、打球照相早已不再是工会干部的代名词了,抓组建、困难帮扶、工伤探视、工资集体协商、和谐劳动关系,一些新名词不断出现在工会干部的工作中。适应新形势,工会在创新,工会工作者在忙碌、在创新……
一增强服务意识,和职工交心。是做好工会工作的必要要求。
2009年我有幸成为公司基层工会主席的一名,从事工会工作四年来,我感到做好基层工会工作首先要和职工交心,要真诚相对,并且要有一种服务他人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才能做好工会工作。这样,工会在职工中就被当作是一个可亲可爱的娘家,工会干部理所当然就是职工的娘家人。作为娘家人,就要贴近职工,倾心职工,成为他们工作、生活、学习的知心人和贴心人,诚心诚意地为广大职工谋利益。以心换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把职工的事作为自己的事,无怨无悔替职工办事说话,这样就能得到职工的信赖和支持,就会在他们中间有号召力、凝聚力。那么,你的付出也就会得到理解和认可。
二 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水平,是做好工会工作的必备条件
工会工作千头万绪,如果平时不去学习,当有些事情,需要工会参与,需要工会表态,你就会防不胜防,因为你说不出一个什么道理。我们工会工作,大家都知道是代表大家维权,在维权的工作中,你必须要说得有理有据,才能以理服人。以理服人,才能达到维权的效果。所以,我认为要当好一个工会干部,尤其要加强学习,要在学中实践,要在实践中学,学无止境,要在学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其次工会干部还要经常组织职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工会的阶级性、群众性等方方面面的学习,领会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途径、新任务,用理论引导职工群体,把学习再学习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改进工会自身作风,为企业行政主管、党组织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工会组织要顾全大局,创先争优,要紧紧围绕把企业做强做大出力流汗,只有企业站住市场经济领域,职工的工资待遇、福利待遇会不断提升。
三 围绕中心服务,维权要落在实处,是工会工作的具体体现
在成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工会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大会上,傅成玉董事长要求工会要切实维护广大员工合法权益,这是巩固增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会组织作为员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按照“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要求,把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作为首要任务。要坚持员工是改革的主体,而不是改革的对象,积极支持广大员工参与改革,努力实现改革成果由员工共享。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工会的领导,在工会开展工作遇到困难时,党委要切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妥善处理矛盾和问题,支持工会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级行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工会工作,多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形成强大合力,取得做好群众工作的大成效。
同时工会组织要通过源头参与企业行政和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要把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反映到企业行政和党组织的建设上来,要通过教育和宣传等手段把党和国家的政策、企业面临的形式及时向职工群体传达和沟通,使企业管理层能够了解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意见、和要求,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和准确度。工会组织要定期向职工群体宣传公司的发展状况,提高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热情。
四 做职工嘘寒问暖的知心人。
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就是“家长”。广大职工普遍希望工会干部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在他们思想有疙瘩时,能与他们促膝谈心;在发生矛盾纠纷时,能为他们出面调解;在发生暂时困难时,能为他们排忧解难。另外,要关心职工生活,对生活困难的职工要进行慰问,对职工婚丧嫁娶要及时送去工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让职工切身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家”的温暖。
五 创新工会工作模式,增强员工的自我创新能力。
形势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工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求新求变,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在推进工会工作创新方面,力求冲破思维定势,实行换位思考,辩证思维,努力实现三个创新。一是观念创新,找准位置。自觉把工会工作置于单位发展大局中去定位,去运作,避免陷入就工会论工会的误区,例如谈维护,既要讲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也要讲维护集体的整体利益;论分配,既要强调职工物化劳动在分配中的地位,兼顾公平的原则,也要重视技术、知识、管理、资本等智力劳动在分配中的地位,注重效率优先的原则,支持行政领导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使各种要素在利益分配格局中合理配置。二是机制创新,突出实效。在工会工作运行过程中努力改变教条化的工作模式、行政化的工作倾向,跳出单纯以会议、文件、活动、检查来开展工作的模式,本着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大胆探索符合时代特点、适宜群众参与、党政接受认可,更加开放、自主、灵活的运行机制。
工会组织要大力宣传倡导职工在生产中的技术革新活动,基层工会组织要善于深入一线调研,倾听职工呼声,大张旗鼓宣传职工创新创效活动。职工在技术革新方面做出的业绩或创新要给予鼓励表彰,绝对静止歧视不理不睬。在技术培训、科研领域等方面要深挖内部潜力,抓住在技术领域方面的新成果进行广泛宣传和应用改进,达到工艺新技术的普遍推广。
六 通过多种方式繁荣职工文化生活和业余生活。
搞好职工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工会基层组织要通过健康活泼、形式多样的群众文火生活,如举办讲座、展览、报告、演讲和文艺表演等,对职工群众进行形象的教育,壮大职工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要通过组织各种各样健康文化娱乐活动,使职工得到轻松愉快的享受,达到职工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促进职工生产热情。使他们享受到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好的恢复体力,陶冶情操,焕发精神,增进自己的知识、技能、智慧。
10.浅谈新形势下接待工作的重新定位 篇十
向 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接待工作也都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因此,正确认识它在新形势下的工作定位,对于提高接待工作水平,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接待工作重新定位的重要性
首先,从改革开放的发展形势看,需要重新定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合作交流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加快发展,干事创业,对外交往、合作交流日益扩大,外地来的客人逐年增加。这一情况说明,接待工作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次,从接待工作自身发展的情况看,需要重新定位。近年来,我市的接待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与形势快速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工作模式、工作机制、基础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因此,必须打破旧的工作模式,创立新的工作机制,实现接待工作的重新定位。
二、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接待工作的重要地位
新形势下的接待工作已经成为各地对外联系工作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接待工作是关联全局、牵动中心的重要环节,例如到张家界来的宾客,有上级领导同志,有海内外的客商,还有一些有影响的知名人士,他们到张家界来检查指导工作,商谈合作项目,交流各方面信息,直接涉及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全局性和政策性。一方面,接待这些宾客的规格高、影响大,出面接待的大都是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另一方面,这些宾客在张家界的考察、调研活动对我市建设和发展各项事业密切相关。一些事关张家界改革发展的大计要通过这一过程产生,许多有关我市建设的项目要在这一过程中协调和形成,这一重要环节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重要的政务工作内容。
第二,接待工作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条件。是联系海内外的桥梁和纽带,是层次高、影响大的外联舞台,是新形势下体现各个地方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方向和重要途径。接待工作是特殊的资源,是生产力,是环境。做好接待工作,可以在上级领导的考察调研中,充分反映我们的情况,争取他们对我们的关注、了解和支持,赢得政策倾斜。接待工作还可以积累丰富的友好资源,进而带来旺盛的人气和较大的吸引力,带来强劲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流动,推动招商引资、合作交流的顺利进行。
第三,接待工作是展示张家界形象的重要“窗口”。是一个地方社会、经济、人文、地理等资源优势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反映,是当地“三个文明”建设的微缩景观。接待工作作为连接内外的“第一窗口”、“第一形象”、“第一名片”,无论是参与接待的领导同志还是各个部门以及接待战线的同志,都代表着张家界的整体形象。我们要通过这个“窗口”,不遗余力地展示张家界、宣传张家界、介绍张家界,进一步提升张家界的知名度。
三、着眼于接待工作的新特点重新定位
政治性的特点要求既要高度重视接待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开展接待工作。新形势下党委、政府的接待对象主要是来自上级的领导同志,接待好他们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接待工作,加强对接待工作的领导。
系统性的特点要求接待工作必须理顺工作体制,规范运行机制,提高专业水平。接待工作从发生的形式看,纵向上连中央省级机关,下至县(市区)乡镇,横向关联公安警卫、铁路民航、新闻媒介、医疗保健、服务基地、旅游景区等;从涉及的内容看,影响到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一次接待任务从开始到终结,都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协作、相互配合来完成,因此有着鲜明的系统性。
公关性的特点要求必须重视抓好队伍建设。要抓好人员的调整配备工作,把那些正直、可靠,作风过硬,办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丰富经验的人和年纪轻的人员选拔到接待工作岗位上,加强学习与培训。关心接待工作人员的政治、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个人成长、生活待遇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1.浅谈新形势下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 篇十一
关键词 德育 辅导员 少先队员 角色 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21-02
在新形势下,现代少先队员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又受到来自各种渠道大量信息的冲击影响,传统的辅导员所拥有的绝对权威受到挑战。
要做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我们除了要用以上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当前新形势,还要寻求具体有效的措施。
一、掌握规律,科学育人
辅导员工作虽然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但有其内在的规律。就其工作对象而言,身心发展也有规律可循。少先队员求知欲强,喜欢新奇,爱好有趣味性的活动。辅导员应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一些知识性强、趣味性浓的活动,如小制作、各种知识竞赛、演讲会等。这类活动既能把文化知识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又富有情趣;既能调动少先队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又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把握时机,及时疏导
在小学阶段,少先队员的自我评价还不成熟,因而家庭环境就会影响部分少先队员的情绪,如父母吵架、离异等,使少先队员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波动较大。这时尤其需要辅导员的关爱和开导。
由于少先队员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现实世界,会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需要及时排除疏导。很多优秀辅导员的经验表明,抓住三个“点”很重要。一是抓“新起点”,及时引导。新学期开始是一个学习生活的新起点。这时候,少先队员满怀希望,向往新的未来。辅导员若能加强入学教育、新学期教育,根据班集体实际,引导少先队员制定切实有效的奋斗目标,这便成功了一半。二是抓“激情点”,及时鼓励。少先队员可塑性强,情绪容易激动,易受感染。如每当少先队员听了荣模或战斗英雄的报告,看了歌颂革命前辈革命精神的电影,受到亲人的鼓励或学校的表彰后,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激情——“要向英雄们学习”“要努力拼搏”。古人云:水击石则鸣,人击志则宏。辅导员若能抓住这个时机,对少先队员正面鼓励、引导,就能把少先队员的激情转化为思想行为的内驱力,成为少先队员努力上进的起点。三是抓“偶发点”,及时疏导。一个班集体中意外之事时有发生。如有的少先队员在课堂上捣乱;有的少先队员干部突然闹情绪等等。任何“偶发事件”总是事出有因,辅导员在处理事件时要深入调查,谨慎行事。某五年级一个队员在上课时打哈欠,辅导员老师把她留下来批评她:“你是学习委员,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看电视而耽误学习,大家看着你呢。”可是几天下来,这个队员仍没精打采,且作业又错又乱。辅导员老师意识到可能还有别的原因,于是,课后老师主动询问。原来她妈妈与爸爸吵架,已有一个星期没有回家了。她因为想妈妈,整夜睡不好觉。辅导员了解这些情况后,感到十分内疚,由于自己的主观臆测,委屈了队员。辅导员一面给队员擦眼泪,一面安慰说:“放心吧,你妈妈会回来的。我们想办法让你妈妈回来好吗?”辅导员回到办公室,分别给她的爸爸妈妈写了信,放学后就寄出去了。过了两天,队员兴奋得红着脸来报告辅导员:妈妈回来了,是爸爸把她接回来的,他们不吵了。看到队员恢复了天真与活泼,辅导员老师也笑了。
这一事例说明,辅导员对少先队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进行细致观察、认真分析,要主动询问,不能主观臆测。
三、从爱出发,以理服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誓言,也是做辅导员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条件。“教育没有情感,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少先队员的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不定形,可塑性较强。辅导员应像慈母一样,用爱去感召他们,满腔热情地与他们交朋友,用温暖的心灵来医治队员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来滋润和洗涤队员精神的污垢。一句表扬、一个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动作,对少先队员能产生的是多么大的教育力量!某优秀辅导员作报告时说:要心存爱心,无论心平气和,还是其他什么方式,要让队员感觉到你是爱他的。
说理也要讲求方法,要耐心诚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辅导员要有针对性地说理;也可用生动的典型事例、形象的比喻或耐人寻味的典故,叙事论理,把深奥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讲得浅显明了,通俗易懂。同时辅导员热情诚恳的态度能消除少先队员对老师的戒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便可事半功倍。
辅导员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才能导之以行。
12.浅谈新形势下的国企工会工作 篇十二
关键词:新形势,基层监测站,问题,对策
0引言
环境监测是环保管理工作的基础,担负着说清污染源状况、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的目标任务。所以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到项目环保竣工验收,污染源日常监管到突发性环境事件追踪,企业污染物总量控制到排污费征收、 排污权费交易,政府总量减排目标考核到对公众环境信息公开,都有赖于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
1基层环境监测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1环境管理要求更高
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扩大和完善环境监测网络,确保监测点位的代表性,立足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有效、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加大污染源排放及抽查力度,强化污染防控的主动性。加强风险源管理,提供突发性事件的预防性,提高数据综合评价能力,突出环境监测服务公共性[1,2,3]。
1.2环境监测任务更重
环境监测工作要对水、气、声进行精准监测,而且要对土壤、生物、振动、辐射等进行深度监测。以衡东为例,重点污染源监测频次提高到半年1次、每季度1次;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系统增加了定期对比监测要求,饮用水源水质监测点位在原有洣水城关断面、 湘江大浦断面的基础上,新增了湘江石湾断面、新塘断面,洣水杨林、高湖断面、永乐江草市断面和白莲水库等。
1.3环境监测法规要求更严
新《环保法》对环境监测内容、过程、结果和评价等方面都有着明确规定,既要求监测单位要认真完成工作任务、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可靠,还明确了单位和个人的行政处罚、行政处分、连带责任和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质量监督和环境保护部门要依照相关法规,监管第三方监测单位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 完善和提高技术资质,向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监测单位的主要技术人员须有合法人员身份和相关技术资格。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环保法规规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都可依法合规监督单位及其人员的监测行为。
1.4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更多
环境保护部于2015年2月出台《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更是吹响了监测服务体系改革的号角。在环境保护领域日益扩大、环境监测站任务快速增加和环境管理要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环境监测社会服务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环保系统监测机构和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成为必然。
2目前基层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环境监测技术手段有待提升
人工现场采样,实验室化验分析为主要手段的传统监测技术,数据准确程度受采样人、采样时间、采样地点、实验室化验分析人员技术水平高低的影响。对于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目前只有国控重点污染源安装了在线监控,其余排污企业仍以人工监测为主,不利于实时对排污企业监管。对于县城几万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没有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只靠人工监测,不能及时反应水质变化。另外应急监测仪器缺乏,对于突发污染事故反应能力差,不能及时提供有效数据,不利于科学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4]。
2.2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以衡东县的环境监测站为例,通过了市、县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和复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但是由于实际中未按要求层层落实到位, 采样点位不具代表性,采样频次不符要求,实验室化验分析未按规范,有时数据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与同期在线监测数据相差较远,与人们的真实感受相差较远。除了技术层面的因素,其他原因有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质量意识不强、质量内控制度未有效运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未建立等等。
2.3监测服务市场化有待加强
现在基层环境监测工作仍以环保系统监测站为主承担。但是基层环保监测站地位不高,经费保障不畅,需要依靠服务性监测创收保证职工待遇,维持运转,依靠政府提供监测服务的思想还未转变。所以对社会化监测服务的进入还持观望态度。但基层环保监测站存在技术装备不足,人员能力薄弱,监测经费短缺的问题。技术装备、人员能力与资金保障这3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加上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本身的日益复杂化、精细化、系统化,使得当前基层环境监测工作难以完全满足环境管理工作的需求。
3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环境监测管理对策
3.1提高基层环保系统环境监测站的地位,保障运行
只有提升基层环保系统监测站的地位,保障监测机构的运行经费,才能改变基层环保系统监测站以服务性监测业务创收为主的工作局面,才有可能引进更多的社会监测服务机构进入监测主战场;才能吸引本科甚至研究生更高层次的环保专业人才进入基层环保监测系统,提升整体素质;才能激发基层人员钻研监测技术,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证和综合分析水平,推动先进的环境预警体系的形成。
3.2厘清基层环保系统监测机构和社会监测服务机构的职责定位
对于服务性、公益性监测可探索有序放开,但监督性监测绝不放松。这有利于使环境监测机构逐渐摆脱行政干预,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增强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为政府提供更优质的环境监测服务。 这更有利于基层环保系统监测机构从繁重的服务性监测事务中逐步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承担履行政府部门监督性监测职能,为打击实企业超标排污、超总量排污等违法行为提供有力证据,发挥好环境执法尖兵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3.3加强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和运行,建立环境监管信息平台
衡东县虽已建成有县城污水处理厂、红狮水泥炉窑烟气、县城空气自动监测站等在线监控系统。但在线监控系统安装的对象有待进一步拓宽。比如涉及到生态补偿的地表水断面监测、县城镇居民饮用水源安全的取水口断面、存在重大污染和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排污口断面等都要安装。同时要将这些个体自动化数据引入到环境监管信息平台,进行统一实时监控, 及时预警。根据中央省级环保专项资金使用规定,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符合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和要求,可以从排污费中、排污权费中提取一定比例,在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与预警系统的建设、运行管理、相关培训等方面进行补助,进一步完善在线监测网络系统运行保障。
3.4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严格环境监测行为
在自身的管理上,基层环境监测站一要对技术人员加强法规教育,提升守法工作意识,自律个人的环境监测行为,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伪造数据的行为。对于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环保部门可以采取定时、不定时等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举措,对市场主体环境监测工作进行考核,并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和公众监督, 确保环境监测承担者行为合法合规,对于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违法相关规定、出现差错事故的,基层环保部门依照情节严重程度可以向上级环保部门举报相关违法行为,提出吊销监测资质、清退出环境监测市场的建议,维护基层环境监测市场有序、规范[5,6,7]。
4结语
13.浅谈新形势下的国企工会工作 篇十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完善,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面临新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纪检监察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亟须把握有利因素与正视不利影响,努力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规律,研究制定相应的新措施、新方案,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认真学习,强化监督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首先做到个人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座谈讨论与个别交流相结合、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典型教育与载体教育相结合。其次加大思想教育的力度,花大力气改进教育方法。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引导式教育,增强教育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在开展反腐败斗争中,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工具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反腐败工作的透明度和舆论宣传的开放度。重要政策和措施要及时公布;重大案件的查处进展要及时公开报道;对群众的来信来访要认真对待,及时处理;对新闻媒介披露的问题,要及时作出反应和处理;健立健全监督机制,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志存高远,忠于职守 纪检监察工作者身负重托,职责神圣,任务光荣。要不辱使命,有所作为,就必须有矢志为民的信念,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有志存高远的追求,知职图进,知责思为,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要从严做起,从严要求,工作严谨,执纪严格,执法严肃,严查违法乱纪案件,就是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审视问题,做到察事早,定位准,主见明,运筹帷幄,把握态势,不失时机,善于从战略上观察,提出并解决问题,及时有效地对待每一项工作;要有大局意识,一切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积极开展工作,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促进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脚踏实地,积极进取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纪检监察工作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纪检监察工作的担子更重了。要成为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就必须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做到懂全局、精本行。要对纪检监察工作专
一、专心,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掌握运用纪检监察专业知识,不断地学习钻研纪检监察基础理论、业务知识、技能技巧,学习相关的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等,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巧,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要在工作实践中日积月累地勤学,脚踏实地地苦干,培养敏锐的洞察力、高强的分析力、正确的判断力、敏捷的应变力,真正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内行和专家。
四、修身养德,严于律己 纪检监察干部是执法执纪者。要成为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躬身实践,着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从政能力。增强执法执纪的号召力和感召力。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胸襟坦荡,气节刚正,为人处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刚正不阿,秉公办理,面对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疾恶如仇、敢于斗争;在工作中讲究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做到谦虚谨慎,摆正位置,对同志和蔼可亲,以心近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到可亲可信可敬可爱。要安于工作,乐于工作,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反腐败斗争中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在生活上艰苦奋斗、甘于清苦,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开拓进取。
五、勤政为民,注重实效
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党最大的利益。我们应当认识到,能不能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大事来抓,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要把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第一要务”抓紧抓好。
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纪检监察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善解民意,善待百姓,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加大力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要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到困难最多的地方、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工作推不开的地方,查找矛盾,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六、完善制度,务实创新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首先,重在从源头抓起,这是切实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防止各种腐败现象发生的关键。实践表明,滋生违法违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机制的不规范、不完善,因此必须从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机制入手,有针对性地强化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机制建设,才能使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促进源头治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其次,在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上要有新的成效,在制度建设上要有新的举措。从而达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严惩与监督相结合,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坚持“人民利益无小事”,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4.浅谈新形势下的国企工会工作 篇十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奏响了中国的发展强大不可逆转的时代强音。“中国梦”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谐梦”、“富国梦”、“强军梦”等梦想的支撑,这些梦想也是“中国梦”的重要源动力。
自1943年以来,由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的延安双拥运动已成为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光荣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它所凝聚的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为中国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如何立足新形势、探索新路子、创造性的开展双拥工作支持部队建设,实现“强军梦”、“中国梦”引人深思。
一、要深刻理解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内涵
双拥工作与党和国家的大局息息相关,与国防和军队的建设紧密相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双拥工作。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政治任务和长期目标抓紧抓好,高标准推动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做好双拥工作是继承和发扬双拥优良传统的需要。开展双拥工作,重视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是我党的一贯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双拥工作的支持。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双拥优良传统,全面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方能凝聚军政军民团结,众志成城,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和部队建设。
(二)做好双拥工作是积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复杂、多样,这就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双拥工作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和部队战斗力同步提高的有效载体,因此我们要立足平时、着眼战时,切实做好双拥工作,积极服务于军事斗争准备。
(三)做好双拥工作是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民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巩固和发展军民团结,通过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做好双拥工作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只有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实现军政军民团结,方能凝聚军民力量共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建设小康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创新做好双拥工作,为实现“中国梦” 助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项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化,双拥工作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着新时期双拥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以全新的视角、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研究和探索双拥工作的新领域、新内容和新方法,把握新机遇,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突破。
(一)加强理论学习。联系实际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学xxx市、区关于双拥工作的指示精神,提高对新形势下双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
(二)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把双拥宣传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纳入宣传计划,营造双拥活动的舆论,及时报道双拥工作的实绩,从而形成浓厚的双拥氛围。围绕促进地方和军队的工作联系,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双拥宣传教育。
(三)落实双拥政策。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双拥工作的发展,努力为自谋职业的军转干部、随军家属和退伍士兵排忧解难,在双拥工作中积极发挥住建委的职能作用。
(四)举办共建活动。不断加强同区人武部的联系和沟通,增进了解和交流。要因地制宜,抓住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重点是走访慰问退役军人、特困户,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送去机关党组的关心关爱。
(五)创新方式方法,全面做好双拥工作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不断总结双拥工作经验,坚持“共建共享、互利双赢”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新内容、拓宽新领域,全面推动双拥工作发展。
1.积极探索军转干部及随军家属安置工作新道路,走出一条复转军人自主创业和择业为主,政府指令性安置为辅的就业安置路子。完善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开发退役士兵劳务市场,实现退役士兵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积极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参与双拥共建活动。随着改革开发的发展,非公经济组织所占社会比例越来越大,我们要加大宣传发动工作,协调处理双拥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关系,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参与双拥共建活动,拓宽双拥工作覆盖面。
3.加强文化双拥工作。我们要依托现有条件创办拥军课堂、拥军图书馆;举办军地两样人才培训、军地读书交流、军队技术助民等活动,形成文化双拥工作新局面,推动双拥工作发展。
15.浅谈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 篇十五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要求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就业贡献率,职业院校校必须加强职业技能开发,加强群众的择业、就业和创业能力建设。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2.1 职业教育面临的外部不利因素
(1)职业教育面临的社会观念问题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更加迫切,但是我们国家的社会观念仍然没有明显改观。
现在社会上广泛存在“凭什么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要1:1”的想法,为什么大家想上普通高中,却不让他们上呢?最简单的考虑,就是说将来所有的年轻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以后再去就业,那整个社会的素质不就提高了吗?国家发展不更有潜力了吗?再说也推迟了劳动力就业的高峰,这对社会有益的,那为什么普通教育和中职教育要1:1呢?非要50%的学生去读中职呢?
让我们来看看欧盟国家的教育结构,就知道答案了。欧盟国家的教育机构和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相适应。在相关材料中找到了两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二组数据是人均GDP的大小。数据说明: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增加,同时人均GDP也在增长,那么这个国家的教育结构一定是要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教育结构;如果这个国家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没有增加,只是人均GDP在增加,那么这个国家的教育结构要逐步转向以高等教育为主体。最典型的代表是德国和匈牙利,直到现在德国的中职学生比例都占到高中阶段的68%,德国的社会不比我们的社会发达吗?比我们领先好几十年,但是中职学生比率还是占60%以上。
(2)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对高职教育招生带来不利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考报名参考人数从2009年出现负增长以来已连续三年出现下滑,高考报名人数的下滑,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的下降。据人口统计,中国的生育高峰在1991年停止。此后,全国新生婴儿数目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00年。据相关人口出生率数据的分析,2008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达到了最高峰,2009年以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逐年下降,到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减少30%左右。
适龄人口的增长及高校大面积扩招带来了高等教育井喷式的发展。随着高峰过后入学人数的持续下降,高等教育资源过剩会日益突出,未来抢夺生源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缺乏办学特色,应变能力差,没有较强专业建设能力的高等院校势必成为首先被淘汰的对象。
(3)本科院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挤压职业教育生存空间
过去,本科院校由于注重理论教育而轻视对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脱离实际。而高职院校由于紧密联系实际开展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要求,因而受到就业市场欢迎。但近年来,本科院校越来越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展与市场需要紧密联系的应用型专业建设。相较于高职院校,本科院校掌握更多的资源和渠道,专业建设能力强,教师和学生素质高。同样作为应用型人才,高职毕业生与本科生相比,优势不在。
2.2 职业教育面临的内部不利因素
(1)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定位不够明确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使它有别于注重理论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和主要培养初中级应用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但目前看来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大量高职院校脱胎于中职院校,办学思路和教育教学手段还沿袭原有中职院校的办学思路和教育教学手段;二是教学过程中职业化教育不突出,理论学习多,实验实训等提高应用能力的学习不足。
(2)专业开设盲目跟风,优势专业不突出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什么专业热、招生就业情况好就办什么专业的现象,而不考虑自己的办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这种带有很浓短期投机色彩的行为在当前招生比较乐观的情况下,也能有比较充足的生源。高等教育报考人数逐年下降已是必然趋势,此类专业很快会出现生源不足或无人报考的情形,这就会带来资源投入的闲置和浪费。一方面是盲目轻率开设热门专业,另一方面又疏忽于发展自己的优势专业,导致众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重复率高,办学缺乏特色,优势专业不突出。
(3)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不长,现有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多为原有普通院校的教师和普通高校毕业不久的学生,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经验不足,教育教学方法和观念以及知识结构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参与相应实践的机会,致使当前从事高职教育的部分教师还不符合“双师型”的要求。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整体素质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现象。这也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3 职业教育应对危机的对策
职业教育由于能够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高等教育中必然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即便高等教育适龄人数日趋萎缩,其社会需求不可被替代。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自身办学能力不强,缺乏特色和专业优势的高职院校难逃被淘汰的命运。“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自身建设、突出高职教育教学特色,提高高职教育办学质量是各高职院校的未来生存之道。
3.1 坚持科学定位,优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就教育教学特点而言,其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等三性。高等性要求通才式培养,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宽基础和通用性;职业性要求专才式培养,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就业为导向,专业以岗位为导向,课程以工作为导向,课堂不以讲授为导向,而以行动为导向;教育性使得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相区别,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立足于高职教育的三性,高职院校一要加强和完善校企联办,立足区域经济,面向规模产业或支柱产业,依托相应行业或大的企业,在院校规划设计、基本建设投资、专业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联办,共建实训、实践基地和产学研中心,共享校企人才和智力资源等,实现校企双赢。二要大力推行订单教育,按照用人单位准备接收岗位的要求招进学生,培养学生,实行以“出口”定“进口”的培养方式。三要实施“多证”培养,鼓励和支持学生除了拿到毕业证书外,还应获得其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四要倡导半工半读的培养方式,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用实践验证所学知识,通过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理论学习相互交替的育人方式,实现知行统一。
3.2 强化办学优势,突出办学特色
办学优势和特色要紧密围绕专业建设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首先要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其次要立足于原有的优势,实行重点突破的战略,积极建设一批与当地主导产业紧密结合的优势专业,形成本校专业建设的“亮点”;第三,专业建设要坚持以特色、优势专业为主体,围绕重点专业和骨干专业,走长短线结合之路,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体系:长线专业办学基础扎实、特色鲜明,旨在培养社会需求量大且稳定的专业人才;短线专业具备相关专业基本办学条件,旨在培养社会需求量小、即时性的专业人才;第四,要兼顾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当代经济正处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社会岗位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倡导“双师型”教师的任用
16.浅谈新形势下的地理课教学 篇十六
关键词:新形势;地理;教学
笔者经过多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发现,学生地理学习水平一直处在低迷状态。特别是一年多来,在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计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和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差等实用技能,不具备公民的一般地理素质。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及《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以新课标、新环境、高要求进行地理教育教学工作,是新形势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育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改革: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强。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致力于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能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呼吸”地理课堂教育教学环境中的新鲜空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与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动力之一,不能搞“一言堂”,要发扬“民主”。
二、在进入新课时要有“情境”引入
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XX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画线的枯燥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
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地“引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我用故事趣闻法引入:毛泽东同志在世时,有一天,他在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戴勒盯着他看,一句话都不说,毛泽东见后就问:“你为什么老盯着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副东方人的脸。”毛泽东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这故事说明了什么?使学生联想到这是讲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原因是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掌握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浅谈新形势下的国企工会工作】推荐阅读:
浅谈新形势下的卷烟品牌培育08-07
浅谈新形势下的师德师风建设11-16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新训工作07-13
浅谈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07-31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09-16
浅谈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10-03
浅谈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03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