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温度有感(共19篇)(共19篇)
1.读教育的温度有感 篇一
读《教育的力量》有感
寒鸦小学 韩凤利
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带着一份闲适和虔诚,我再次潜心研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专着——《教育的力量》。
《教育的力量》这本书中,肖川老师有一句话,使我感受颇深,肖川老师提到“教育即解放,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后,我有一种被唤醒的感觉。想想在平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自己的有些做法,我深感做为人师的不称职。为了让班级的纪律安静,以自己的意志强制学生不要乱说话;为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有些问题曾经让学生无数次机械记忆;在有时的课堂上,为了加快课程进度,强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几岁的小学生,正是活泼开朗、思维敏捷,可塑性极强的时候。(范_文_先_生_网)当学生乱说话的时候,身为老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是不是不够吸引学生,老师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不够;当学生同样的问题经常出现错误的时候,身为老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不是不适合学生;当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思维不敏捷的时候,老师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虽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应该试着引领学生探索新知;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由的交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公开、平等、宽松的教育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2.读教育的温度有感 篇二
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 总有一些调皮捣蛋、性格怪异的学生, 他们的个性、缺点各不相同。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同, 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也各不相同。
记得2013年春季接任的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 这个班是全校出了名的差班, 学生学习风气差, 不遵守纪律, 打架斗殴现象时常发生, 上课不认真听讲, 抄袭作业严重, 甚至部分学生不交作业等, 给我的班务工作带来不少麻烦。接手后, 我及时地了解班级的状况, 根据观察, 迅速建立班级管理机制, 对班级里有威信的同学委以重任。随着班干部的走马上任, 很快, 学生早读不再是教室外玩, 而是拿出书, 自觉朗读;卫生清洁及时, 作业收发在组长的协助下, 也非常有序, 作业本丢失的情况再没发生。班级管理走上正轨, 我轻松了不少。但是, 有个男生却让人头疼。他父亲在外打工, 母亲管不住他, 他是个独生子, 他的语文作业几乎每天都是最后一个交的 (以前经常不交作业) 。他不仅做作业拖拉, 更麻烦的是上课不专心, 经常发愣, 下课贪玩, 喜欢欺负小同学, 与同学打架斗殴。当我和他的家长联系时发现他爸爸的手机不是关机就是停机。家长无法联系沟通, 放弃吧实在太可惜, 只能另想法子。孩子已经那么厌学, 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我想, 如果我一开始就严厉地逼迫他交作业, 只会让他更叛逆, 并加速对我的厌恶。于是, 我索性不跟他提作业, 只是在生活上关心他, 有事没事跟他讲讲笑话, 聊聊他课后的喜好。慢慢的, 他开始亲近我, 从原先爱理不理的冷漠, 到后来主动跟我聊天、给我打水、搞卫生, 让人惊喜的是, 那天他竟然红着脸, 手里紧拽着作文本, 扭捏地走到我面前, 憋了好久, 终于含糊地说道:“曹老师, 我的作业, 以后我也交。”我听了, 心里很高兴, 是啊, 他的内心被我触动了, 这是否可以说是他爱屋及乌喜欢上了我的课了?从此我时常和他聊天, 引导他多读书, 课堂上经常关注他, 在和我相处的这一学期里, 他从来没有拖欠过作业, 更可喜的是没有和其他同学打过架, 他的变化其他老师都看在眼中, 都说曹老师真有办法。
还有一个学生, 家庭贫困, 自小丧母, 父亲一边打工, 一边照顾孩子。初次看到这个孩子, 给人的感觉是脏兮兮的, 他的学习特别不好, 语文34.5分, 数学10分, 英语24分, 全班第49名 (共49人) , 我的心里很不平静, 于是就找他谈话, 谈了学习和生活, 那天他哭了,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也冷静地进行了思考。第二天早自习背课文时, 他是全班第一个到我这儿背朱自清的《匆匆》的, 背得很流利, 课文那么长, 对他来说肯定不简单。我心里暗暗高兴, 上课时, 我在全班表扬了他, 我说:“薛××同学今天居然把朱自清的《匆匆》背过了, 老师很感动, 这也是老师到这个学校最感动的一件事, 你们要向他学习。”全班同学都笑了, “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 我相信薛××同学。”我说。果然在以后的学习中, 有背诵的内容, 他都是第一个背过的, 而且字也写工整了, 也喜欢阅读课外书了。
3.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篇三
关键词:教育;灵魂;意蕴;期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13-01
从教十多年来,最先吸引我去读肖川先生的书是偶然在杂志上看过他的“六个学会”,他说:“广大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细细品味他的文章,里面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肖川先生的随笔,让我感受到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其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而是像朋友之间的促膝而谈。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下面是我自己读完全书后的一点体会:
一、教育的灵魂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读到这里,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专业基础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及其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情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带给我们什么
读这段时,我心里有一阵揪心但又力不从心的感觉,虽说是基础教育,但由于受客观环境影响,似乎狭隘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教育。有时,我们只看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会灵活运用知识点。书里写到一个让人心疼却又觉得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在考试评价制度,应该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 我不由地想,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深刻的兴趣与爱好。书中提到,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目前,一直都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不要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美好知识的向往,要使我们的教学有吸引力,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宽容、宽松、宽厚的生长环境。
三、教育要与经典为友
肖川先生说过: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为教育是关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由此我想到,我们平时对学生日日提醒、教导的,正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的道理,想到了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恐怕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笔者强调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在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 要对教育的理解更细致、更深入。古老的智慧需要反复的咀嚼,需要不断的切已体察,不是简单的诵记就可以得其真传的。由此,想到我们对学生的日日提醒,也要自己先不断咀嚼其真意,并且联系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并且带着发展的眼光和辨正的态度去教导学生。
四、教育的意蕴
肖川先生提到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我有被提醒的感觉,似乎我就徘徊在探索,启蒙,宣传和灌输间,徘徊在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指示、命令之间;徘徊在丰富认识和统一思想,徘徊在尊重、信任和消极防范之间,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误入非教育的歧途。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
五、教育的期待
书中提醒着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学会观察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善端”,我们该对别人多一份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暂时还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肖川先生说:“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地方,就会有快乐!快乐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4.读《教育的智慧》有感 篇四
此次的读书任务大家都一样,校长向我们推荐了张平主编的《教育的智慧》。从题目看,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有帮助,因为曾经读过另一本也是以“智慧”为题的书,是从教师的“专业”为出发点的,读后觉得收益非浅。不过看着厚厚的页码,觉得看不完,于是选择性地看了第一章,下面简单地来说说对课堂教学智慧的实践技巧这一节的体会。一、充分预设,教师必需心中有生。
有备而来,有备无患,不上无备好之课,这是处理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重要前提。许多成功的案例都表明,准备得好预设就好,生成也就好。所以备课时必须心中有学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现有的体验水平、理想、情感、态度现状出发,分析文本,制定多维目标,然后依据目标预设几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思路,尽可能多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项的种种情况想清楚。二、以理服人,教师顺应课堂生成。
音乐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学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在轻轻一“点”间不断迸发,尽显其个性、灵性。在上面的案例中,学生模仿跳舞是兴致高所致。老师如果生气发火,必定会影响课堂气氛,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通过鼓励、赞赏,最终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音乐潜能得以开发,也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三、读懂学生,引领学生思维发展。
教学与思维的关系极为密切,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感知客观事物,记忆学习材料,而且要通过思维去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音乐课中,不善于运用思维就不能很好地掌握音乐基础技能,理解表达歌曲情绪,创作音乐旋律。因为学习要求各种类型的四位活动参与,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更为重要,思维能力提高越快,学习也就越有效。5.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五
——读《爱的教育》有感
常山县青石镇中心小学三(1)班 汪宇航指导老师陈水莲 读书月活动中,我有幸拜读了老师推荐的一本课外必读书,这本书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爱的教育》讲述的是情感教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洋溢着充满乐观向上的气息。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我在认真拜读中,整个人都被融入到书中去了,让我读懂了许许多多语文书中学不到的东西。还明白了一个道理: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书中的每一个爱的故事都让我体会到了爱的神圣与伟大。爱是一切智慧的源泉,我一定会在生活中慢慢用心去感受体会爱的美好。
《爱的教育》这本书永远不会过时的,因为这本书内容新颖别致,情节感人,书中每一篇故事都扣人心弦感人至深,都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之后又使我感动。《帕多瓦的小爱国者》讲述了有一艘驶向热那亚的船上有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从小因家里很穷,无奈之下,就被父母卖给了马戏团,流落于各国杂艺班卖艺。小男孩每天在马戏团里练功夫,练不好,老板就对他拳打脚踢。他好不容易逃了出来,请求领事馆帮助,领事馆把他送上船,让他回家。在这艘船上有一些商人同情他给了他点钱,并和另外几个商人说小男孩的国家全是强盗和骗子的天下,小男孩听到后非常愤怒地把钱抛向他们,说:“你们侮辱我的国家!你们这些人的钱我不稀罕!我不收侮辱我国家的人的钱”。他的眼中充满了愤怒,脸涨得通红,爱国的一腔热血在沸腾着。读完,我被故事中的小男孩爱国的情怀所感动,在心里默默说道:“我是中国人!”有国才有我们幸福的今天。爱国是一个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任何人都该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小男孩非常爱祖国,他认为自己的祖国是最伟大的,不许任何人侮辱自己的国家,如果人人都有一颗爱国之心,那么国家就一定会富强。即使少年身上没有一分钱,但是他宁可身无分文也不愿意别人侮辱自己的祖国。
听完故事,你们一定会想起三年级下册学过的《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吧!一定会被书中的主人公如此爱国旗而感动!
读《爱的教育》,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对于爱的感受——爱是博大的,是无穷的,也是伟大的一种力量,更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相信爱,也只有爱才使这个世界变的美丽, 使我们每个家庭生活会变得更加甜蜜幸福„„
爱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平日里,我们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字——“爱”。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给人以希望是人情,给人以温暖是爱心,让我们都献出一点爱心吧!
大爱无敌。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亲身去体会,才能悟出爱的真谛,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好书是我成长的伴侣
——读《爱的教育》有感
青石镇中心小学三(1)班 蔡伟指导老师陈水莲在我读过的书中,她最令我感动;在我读过的书中,她最令我难忘;在我读过的书中,她最令我难舍。在读书月活动中,我有幸拜读了老师推荐的一本课外必读书,这本书是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她让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做人。
《爱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记得几年前你生病的时候,你母亲整夜地坐在你床前,一会儿察看你的呼吸,一会儿摸摸你的脉搏,以为就要失去你。我当时真担心她会病倒,也担心她会犯病。她为了能解除你一个钟头的痛苦,不惜放弃一年的欢乐。为了你她可以去乞讨,为了救你的命,她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是的,在痛苦的时候,是自己的家人陪在身边;在孤独的时候,是自己的家人给予欢乐。我们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家人无声无息的付出之上。读了《爱的教育》,我学会了感恩,在感恩中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和老师。因为感恩,这是每一个人都应有的行为。
《爱的教育》还教我学会做人的道理。比如老师上课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批评某些同学,这种时候,我们可不要在背后怨恨老师,《爱的教育》上有这样一段话:老师有时情绪急躁,也是有原因的。你想过吗?老师常年地为你们操劳,在孩子们当中,可爱可亲的孩子很多,不体贴老师的辛劳,辜负了他的孩子也很多,他们给老师带来的烦恼,超过了给予他的快乐。你设身处地地想想,处在他的位置,即使圣人有时候也会发怒的。说得真好!的确,没有什么理由不爱老师,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老师付出了太多太多,当我们用心去体会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浅薄。读《爱的教育》,我感觉自己长大了很多:一个细节,一个动作,一句问候,一件小事,都让我细细咀嚼,在咀嚼体味中我的思想在慢慢地升华!
读《爱的教育》,我沉浸在小主人公情感的爱河里;读《爱的教育》,我徜徉在大爱的海洋里。是啊,读《爱的教育》,我真的是爱不释手,因为她是我人生的益友,她是我成长的伴侣。
两面性
——读《聊斋志异》有感
青石镇中心小学三(1)班 聂心愈指导老师陈水莲 每种事物都负有两面性,简单来说,坏人可变为好人,好人也会变成坏人。当我读了《聊斋志异》这本书之后,更加使我明白了冤魂和狐仙也都有自己的两面性。下面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听吧!书中有个叫车生的人,家里不富裕,但他喜好喝酒。一天,他碰巧遇到一只受伤的狐狸,但车生已经醉如烂泥,没有对狐狸怎么样。半夜车生醒来时,却看见狐狸变成了一个美少年。那美少年赶紧前来,向车生道谢不杀之恩。一番谢恩之后,车生叫狐友常来跟他聊天,狐友便一口答应了。第二天,车生买来一坛美酒等候狐友来,狐友终于来了。狐友再次感谢车生,就告诉他:“我说哪儿有金子,那儿就有
金子,你如需要金钱就说一声,别客气„„”车生听后半信半疑,根本没当回事!有朝一日,狐友又来到车生家,叫车生买芥茉,车生听从了。不多久,由于天旱无雨,种下去的庄稼都枯死了,然而芥茉不怕干旱,结果种下去的芥茉丰收了,赚了十倍的利润。以后车生都听狐友的,一切都由狐友说了算,狐友叫车生种小麦,小麦就大丰收;狐友说多种玉米,玉米果然收成很好,增产了„„
后来车生去世了,狐友再也不来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发现常常干坏事的恶鬼有时也很友好,也爱交朋友。你是不是也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呢?记得我以前学过一篇叫《假如没有灰尘》,讲的是灰尘会引起疾病,但它会反射阳光,不会让阳光灼伤眼睛,它会帮助凝结水蒸气,形成了雨、雪、冰雹„„
6.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六
说起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那就是—《爱的教育》。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爱的教育》这本书读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请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死了。终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这个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逊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筹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感到肃然起敬。再想想现在的孩子,他们和马可尔差不多的年龄,可是却显得样无知,那样渺小,只要发生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就会把火往妈妈身上撒,真是太不应该了……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的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现在如果我们加以体会,就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去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你就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你、爱你、帮助你、让你感到这是多幸福呀!
7.读教育的温度有感 篇七
洛克研究过医学, 当过医生和家庭教师, 所以, 他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从体育锻炼、衣着、睡眠以及预防疾病等方面, 拟订了一套适合于身体“本来是健康的, 至少没有疾病的”儿童, “在不借助于医药的范围内, 应该怎样维护它、改进它”的儿童体育保健计划。洛克在他的健康计划中, 始终强调好习惯的重要性, 健康的身体需要儿童从小养成一个个好习惯来完成。他认为, 我们的身体只要从小养成习惯, 他们是什么都受得了的。例如我们的面孔常年裸露在外, 无论寒冬还是炎夏都如此, 因此较之身体的其他部位, 我们的面孔能经受住酷暑严寒的考验, 因此, 孩子耐冻的品格也是可以通过习惯来培养的, 只要习惯了什么都可以培养出来的。
一、衣着
洛克首先谈到儿童的衣着, 他主张应让儿童的身体循自然发展, 不要通过人为的方式来控制儿童的身体发育, 应该让自然按照它所认为的最好的方式去形成体态, 因为自然自己所作为的比我们指导它所作为的不但要好得多, 而且精确得多。洛克特别强调不要给儿童穿紧身的衣服, 因为从儿童的体态来说, 穿着紧紧的衣服, 身体受到束缚, 身材和体态是不会优美的。对于儿童来说, “胸部狭窄、呼吸短促、肺弱和佝偻, 是紧身和狭小的衣服的必然的、而且是常见的结果。”这一点在现在也是适用的。洛克还强调无论冬天夏天, 儿童的衣服都不可过暖, 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抵御严寒的品质, 而且衣服过暖也容易引发一些疾病, 只要习惯了之后, 就能忍受严寒了。这里, 洛克强调习惯的重要性, 只要养成习惯, 身体对于什么环境都能适应。
这一点启示广大父母, 在孩子小的时候不可给孩子穿很紧的衣服, 尤其是女孩子, 我国传统上曾有给女孩子裹脚的习惯, 这样对孩子的发育是很不利的, 因此应按照孩子自然的体态给孩子穿衣。我国北方冬天比较寒冷, 父母怕孩子冻着, 就给穿很厚的衣服, 这样行动起来很不方便, 也不利于孩子的发育。因此, 在冬天不宜给孩子穿得太暖, 应该培养孩子耐寒的品质, 这样, 孩子的身体也会长得比较强壮。
二、体育锻炼
洛克主张积极地锻炼身体, 并且认为应从幼年起就进行, “我们的身体只要从小养成习惯, 它们是什么都受得了的。”他反对父母溺爱儿童, 指出“大多数儿童的身体, 都因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 至少也受了损害”。在洛克看来, 通过组织儿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来提高他们的体质是十分重要的。他主张让儿童多过露天生活, 呼吸新鲜空气, 忍受冬天的酷寒, 赤足走路, 其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具有“忍耐劳苦”的精神。
按照洛克的观点, 应让儿童用冷水洗脚, 并让他们洗冷水浴, “现在人人都知道冷水浴对于帮助身体衰弱的人恢复健康是很灵验的”。对那些身体比较健康的人来说, 用冷水浴的办法可以增强和锻炼他们的体格。洗脚到底用冷水好还是用热水好?这一点还有待科学的进一步论证, 而我国中医一般提倡用热水洗脚。至于冷水浴, 还是可以起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晚年时也曾在冬天冰冷的大海中游泳来增强体质, 当然冷水浴也要因人因时而异。
洛克还强调儿童应多做户外运动, 呼吸新鲜空气, 他认为, 户外活动对于儿童的身体并没有损害, 相反越是多参加户外活动, 他们便越强壮健康。洛克还主张儿童稍大要学习击剑、骑马, 以锻炼身体;学习园艺、手工, 以解除精神疲劳, 增进身体健康。让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 这是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做的, 因为这不仅能锻炼儿童身体, 也能开阔儿童的视野, 增长其见识, 还可以锻炼儿童与人相处的能力,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多鼓励、组织儿童参加户外活动, 但要注意儿童的安全。
三、饮食
在饮食方面, 洛克主张儿童的饮食要清淡, “不必多加作料”、简单而有益, 少吃油腻、肉类食物, 不要吃太饱。如果儿童要吃肉食, 最好是吃清淡的牛肉、羊肉、犊肉等。早餐晚餐以牛乳、乳羹、稀粥、粥冻等食物对儿童是合适的;禁用酒类或烈性饮料;一切要有节制, 洛克认为“这种节制的精神无论在健康方面还是在事业方面, 都是十分必要的。”
现在的儿童经常去肯德基、麦当劳, 也经常吃膨化食品, 吃的甜食也很多, 渴了也多是喝一些碳酸饮料等, 这些导致了很多的肥胖儿童, 更有损儿童的身体健康。因此, 在儿童饮食方面, 我们应该借鉴洛克的观点, 多食清淡, 少喝碳酸饮料。
此外, 洛克还强调要吃与时令相应的、完全成熟的水果, 且最好在早餐、餐前或两餐之间吃;要避免吃糖果。洛克特别强调儿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他主张儿童的用餐时间不要固定, 要每日都有变化, 这一点与现在有所不同。
儿童还要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 便秘不仅危害很大, 而且医治起来比较困难。洛克认为“大便通畅比其他任何事情对于健康的利益都大”。他认为, 有些非纯粹随意的动作, 通过应用与经常的锻炼, 到了一定时候就要有恒心的竭力去做, 毫不间断, 久而久之, 也是可以成为习惯的。由此, 他提出了培养按时大便习惯的方法, 即用过早餐之后就立刻求助于“自然”, 勉强大便, 几个月之后, 就形成习惯了。这样一切疾病一定可以大大避免, 而健康与强壮的身体基础也一定可以更确切地奠定下来。现在的儿童存在很多便秘现象, 究其原因, 不外乎饮食不科学、不规律, 在治疗儿童的便秘问题上, 广大父母可以借鉴洛克的方法, 培养孩子定时排便的习惯。
四、睡眠
在儿童睡眠方面, 洛克强调要让儿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这对于将来儿童成年后因不惯长夜不眠而少参加夜生活有很大的好处。对于睡眠时间, 洛克主张儿童在小时候可以不限制睡眠时间, 他们愿睡多长时间就睡多长时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一般是七、八岁之后, 应该稍加限制他们的睡眠时间了, 可以着手去把他们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到每天八小时左右。还有, 早上如果儿童赖床, 那么在唤醒儿童时千万不可大声或锐声叫唤, 那样会使儿童受到惊吓, 对儿童的损害很大, 要低声呼唤, 轻轻抚弄, 使他们渐渐醒来, 对他们只能用温和的言词, 直到他们完全清醒。此外, 洛克反对让儿童“每晚睡在羽绒被里”, 认为这是“虚弱的原因, 短命的先兆”。他主张儿童应睡在硬板床上, 因为硬板床既可以锻炼身体, 又能使其适应外出旅行中不舒适、不软和的卧床。
对于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 是我国广大家长认可和提倡的, 也是努力在做的;但是如何对待赖床的儿童, 是很多父母比较头疼的事情。有的家长强硬把孩子叫起来, 有的家长是轻声细语但无济于事, 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洛克所提的方法:轻轻抚摸、低声呼唤。
五、药物使用
洛克认为, 为了保持儿童的健康, 不要稍微有点不舒服就让儿童吃药, 使他们在“胃里塞满药品”, 不要试图给儿童任何药物去为他预防疾病, “儿童的娇嫩的身体应该尽量少加摆布, 除非到了万不得已”, 如果儿童真的患病, 要去请一位头脑清醒的医生来诊治, 才能用药。这对于现在的家长随便为孩子选择一些补药会起到一些警醒作用。
8.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篇八
感受之一: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虽然我是教美术的,但我本身一直认为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
感受之二: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经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
感受之三: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在《爱心与教育》的前半部分,李老师教给学生的自我激励方法是“每日九问”,而在“手记三”中他在指导优生学习时提出了“每日十问”的要求:“一问今天早读外语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天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天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天‘过电影没有?八问今天计划完成没有?九问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天有无浪费的时间?”他要求学生把这十个问题制成表格,每天按实际情况填写。这一点是李镇西老师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他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学习的地方。
9.读《教育的细节》有感 篇九
教育无大事,细节见功夫。细节的力量在于捍卫常识。书中对很多教育细节的思考,唤醒了我们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阅读品味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和朱永通老师一同进行深层次的拷问,继而反观自身,或颔首称赞,或汗颜不已。如《润泽的座位》一文中,他从女儿受伤的经历中发现了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细节:如果班级学生数为奇数时,怎么安排那一个单独的座位?在惯性思考中多是消极惩罚的答案,而福建清林小学却把这样特殊的座位变成了“表扬的座位”。在郑也夫先生《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中,我们看到了这一做法和“喜新厌旧”背后的理性分析:“追新”构成的适度刺激,变成了激励学生的媒介,暗合了人性炫耀的本能,激发了潜在的正能量,体现了润泽人性的价值和意义。
再如:公开课借班上课时,面对陌生的学生如何进行称呼?朱永通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台湾教师的做法:在课前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往往是一面已经使用过的),让学生对折起来,做成姓名牌,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在课桌的前面。多么巧妙的举措啊!可是,日常我们有过这样的思考吗?有过类似别具一格的举措吗?更如《头发上的教育学》,书中针对山东某学生因受不了学校要求其剪发而跳楼身亡的事件提醒我们不可忽略的两个基本常识――一是面对“个案”事件,不要动辄就把矛头扩展到学校甚至整个教育的抽象目标上。只有回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常识,才会于事有补,于人有益;二是对于学校“统一要求”的规范,我们要回到“人们认可的规范和他们合理的基本礼仪是有关系的”这一基本常识上来思辨。这种对常识的捍卫,无疑能避免全民陷入唯恐天下不乱的“新闻化”狂欢。
细微之处多常识,细微之处藏卓见。捍卫常识,大而言之就是捍卫未来;小而言之,就是对规律和人性的尊重。细节的力量在于理性的批判和建设。纵观全书,朱永通老师以敏锐的视角不动声色地真实记录了这些年他在教育界的所见所闻。审视之中难免忧思,也不乏批判,但他不囿于一时情绪上的发泄和愤慨,更多的是客观省察后的理性思辨。让我们在“自我发现”的同时,还能增强“自我变革”的行动力。在《你有传播意识吗》中,朱永通老师又语重心长地提醒管理者一定要注意三种传播方式:一是镜像传播(包括图片、文字说明、视频等)――切记要有原创意识和消毒意识。剔除有违教育原理或现代文明的元素;二是现象传播(有些事情或事故在学校里发生的概率难以控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一定要坚守住一以贯之的原则和底线,避免死缠烂打后的麻烦;三是故事传播――对学校里面发生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应及时捕捉,提炼故事,助其成为美谈,为学校加分。尤其是传播工具的管理,如微信、QQ群等要规范化和艺术化管理,让学校多一些正能量的故事,少些负面的事故。类似的思考和提醒比比皆是。在逼仄的教育现实面前,人性难免会在种种权衡中被迫萎缩。但是教育一定要直面现实的问题,直面人性的善恶,不逃避,不伪装。一味的批判会赢得群情的回应,但这种非理性的情绪宣泄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正如朱永通老师倡导的“一厘米之变”――“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习惯无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大的改变。”的确如此,在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建设之路如何根植素朴的大地,哪怕有暂时的弯路,但拐角处总有会有惊喜,有亮光,哪怕很微弱。微,也是一粒种子,一份力量,一种希望……
10.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十
书中描绘的人也非常平凡,可是,从这些平凡的人中,却可以感受到人世间的真情。比如卡隆,他是一个非常友善的人,在这个学期里,他有一位同桌,他和正常的人不太一样,是个残疾人。许多同学都欺负他,卡隆看不下去了,就把墨水瓶向那些同学扔去,可是没想到,那些同学一躲,墨水瓶仍到了老师的脸上,卡隆向老师道歉并讲明事实。
还有波来可西,他是铁匠的儿子,他父亲每次喝完酒就打他,可他总是忍气吞声,不和老师、同学讲。而在一次考试中,波来可西取得了全班第二名,老师在走廊里见到波来可西的父亲,经过老师和他的谈话后,了解了波来可西的处境,再经过老师对波来可西父亲的劝说,波来可西的父亲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掉了一切不好的毛病。
最后是代洛西,他是班级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是班里的班长,他从不因为自己大,就欺负弱小,就连家长也对他称赞不已。
11.读教育的温度有感 篇十一
本文是《中国教育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栏目对作者的专访。当时记者采访了这一历史事件亲历者,曾担任过教育部部长、国家教委副主任的何东昌同志。
何老那年已85岁,虽然是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记忆力不减。他回忆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历史性文件是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高度关注下产生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中国教育的今天打开了一派大好局面,而且不断发展和创新。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使中国的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教育的视野也不断扩大,在实际与实践中点燃了未来和希望。
何老说:“我们有十几亿的人口,如果把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那是任何国家不能比的。加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的事情就更有把握办成。”这些话对于我们今天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办基础教育在当时遇到很大困难。“云南省有上万个办学点,山高水深,不把当地的政府动员起来,办教育是不可想象的。”可见办基础教育是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因此教育水平提升得很快,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何老说起西北的情况:“我到过甘南藏族自治州,我们把活佛喇嘛动员起来扫盲、劝学,很有效果。还有宁夏,历史上,穆斯林家里有女童不读书,男女不同堂的说法。我们就倡导办女童学校,这就是因地制宜,分级办学就能适应这个要求。”
江苏省在国内属于发达地区,但洪泽渔民的孩子只能在船上上学。这说明改革前的计划体制是不适应教育发展的,而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改革的步伐越大,教育发展得越快。
加快教育发展的好办法,是要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式,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校教育、成人教育一起抓,而突破点就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发展。“德国从资本主义开始前就有重视技术传承的传统。”职业教育办得很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种思想对我们当今“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职教发展大逻辑”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何东昌最后说,他觉得中国的教育,任重道远,真正要变成高水平的教育,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读完何老的这段话,让我又想起当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学科为例,这个阶段不是要培养出许许多多研究地理的“小专家”,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地理知识、培养地理素养、强化地理技能,在课程改革中,注意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顺畅,在快乐的情绪中获取知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应运而生的,脱离了教育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就如同无源之水,慢慢地就会失去用武之地。为了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有用人才,一定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做法,回归学生学习地理的本来意义。
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经验基础,帮助学生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使学生树立环境伦理观念和资源危机意识。
这次课改还强调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教师要全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艺术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扩大学生思想、学习等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总之,办好教育、献身人民教育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必须要有崇高的社会理想。每一个教育人都要努力工作,大胆尝试,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实践,使学生不断增加生活体验,会学习、会创造、会合作,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一代新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读教育的温度有感 篇十二
一、藤式观点对日本教育改革的认识
根据藤式观点, 日本教育改革的背景有三个:其一, 20世纪70年代后期, 日本学校存在的典型问题 (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学生厌学和逃学等) ;其二, 公众对日本学校教育模式及存在问题的批判;其三,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对教育领域的冲击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针对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 日本国内不仅出现了强烈的教育改革的呼声, 更有一系列的教育政策与举措。对此, 藤田教授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 并表达了独到的观点。
关于“校园暴力”等问题的成因, 日本国内主流的观点认为:这是划一、僵硬的学校教育模式所致。而藤田教授认为:划一、僵硬的学校教育模式由来已久, 而校园暴力等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愈演愈烈, 基于此, 导致校园暴力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二战后, 日本偏高的升学率 (高达90%以上) 使高中教育成为准义务教育。然而, 在准义务教育的背景下, 高中之间依旧存在等级差别。于是, 学生被放到结构等级中, 他们的愤怒之情和厌恶之感自然呼之欲出。
关于“学校周五日制改革”这一问题, 藤田教授以一项调查结果为依据指出:学校周五日制改革带来了消极后果。具体有两点。其一, 在两天的休息时间内, 学生主要把时间用于休息, 因此, 他们不仅没有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自然体验和活动体验, 更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二, 学校周五日制只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在工作日内更加繁忙。
关于取消初中升高中入学考试, 设立一贯制中学的问题, 藤田教授认为:一贯制学校会导致两极分化, 影响教育公平。
二、藤式观点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1.尊重不同观点
的确, 日本的教育改革举措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而藤田教授的观点也确实有一定道理, 可见, 任何教育政策与措施的出台都不可能被所有人认同, 因此, 对教育政策与措施有不同观点是正常现象。所以, 在教育改革中, 应尊重不同的观点, 这是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2.善于识理、反思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 我们可借鉴藤田教授识理、反思的方式, 探讨三个问题。
(1) 理性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 我们会借鉴许多国外先进的理论, 因此, 必须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 不能食洋不化, 盲目追随。正如藤田教授针对“一贯制中学”这一问题所指出的:这种一定要进行改革的做法, 就好像在沙漠中一个口渴的人不顾旁人的劝说, 径直奔向海市蜃楼一样。我们知道,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以“追求卓越”为口号的教育改革, 强调“卓越”的个性、自由和选择等。随后, 日本开展的教育改革便是对美国教育理论的盲目追随, 最终导致日本教育改革的艰难推进。因此,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 我们须理性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 也就是吸收适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愿望的教育理论, 改善具有一定适用性的理论, 摒弃无用的理论。
(2) 改革需要充满自信
藤田教授针对“学校周五日制改革”这一问题, 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日本社会充斥着对教育的不信任, 只要学校教育出现问题, 社会上便会出现“学校教育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等不良舆论, 这对教育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因此, 我们应明确: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 所以, 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时, 应充满自信地从民族传统的根基出发, 构建基础教育发展的蓝图。
(3) 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13.读《教育的奇迹》有感 篇十三
如果我们细细分析一下这些“笨小孩”“问题孩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一切都笨,一切都差,一切都有问题,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如果每一位父母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孩子,总会惊喜地发现,孩子身上具有许多优点,也许他可能缺乏纪律观,但是,他却非常爱好劳动,喜欢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许他可能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他非常喜欢画画,画的作品非常有新意。在孩子上身上其实有着异乎寻常的潜能,关键是父母和老师们如何去挖掘。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和父母能够带着常识的眼光去看待去孩子,总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孩子就是一个天才孩子。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q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智能综合形式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如语言的、逻辑的、数学的、空间的、音乐的、身体的和内省的。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学习风格,有些人对视觉反应极敏锐有些人对语言比较敏感,有些人则敏于触觉。由此可见,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他们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特有的天赋,因此,多加观察孩子,从中发现孩子的智能结构特点,进行适当、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使每个孩子的天赋潜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和成人相比,孩子的思想是不定向的,他们不受束缚,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心理上很少受概念的约束,因此,他们不可能去认真思索一个问题,注意力也不可能长久地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这反而使孩子能够无拘无束地想他们所想。比如,孩子在绘画时,就常常任意地把天地间的东西进行无情地破坏或者重新组合。儿童任意的杜撰和能够驰骋活泼的意象,是孩子幻想的发源地,他们超出成人的想象,创造出了令人惊异的场景。
14.读《教师的教育素养》有感 篇十四
化学组:仲曙光 教师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方;教师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做一名成功的教师,是每一个教育者,毕生的渴求。现就本书谈一点自己粗浅的感悟。
一、教师应具有人格魅力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具备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他们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在课堂上他们不是一味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
二、教师要具有亲和力
学生反映,对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他们都能接受,但他太过严肃,少有笑脸,与学生谈话,总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有事找他,他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爱理不理的态度。换言之,这位教师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师生关系紧张,是因为他缺乏必要的亲和力。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因此,某个教师可能在教学方面有所欠缺,但学生却能热情地学习,主动地思考,由此就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懂得创新
教师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专业,但都必须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传导者。只有创新,教师才能不做知识的传声筒,而做引导学生参与的组织者;不做南辕北辙的拔苗助长者,而做开聪启智的潜能开发者。不是逼着学生前进,而是当好助跑器,帮学生发力冲刺;不总是领跑,更多地应该指路,让学生自己去披荆斩棘。
四、教师应具备人文精神
15.读教育的温度有感 篇十五
在《回归教育本质》这本书中,林格先生用平铺直叙的写作手法,以及他高尚的人文主义情怀向读者阐释了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育面临的困境以及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林格先生具体阐述了他的教育观以及他对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提倡和推崇,当前教育的出入就在于回归教育纯真,重新建立教育价值观。整本书的结构框架十分清晰,观点详实,理论性很强,读完之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教育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同时他的理论完全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进行的阐述,读完之后很受感动。
这本书一共分为八个章节,每个章节下由几个论点支撑,第一个章节主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困境,作者认为我们当下的教育承担了过多的社会压力,比如升学、就业、当官、成名,而这些社会期望都是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获得的,因此这些压力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嫁到我们的学生、老师、家长和校长的身上。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上面,但是作者是不认同这一说法的,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从教育内涵中寻找突破。在这里,作者是用一个“牛吃草”的故事来阐述的,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代教育者的面对的困境就是“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强化学生的自我控制,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那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栓住的小牛一样,想要挣脱却挣不开,导致长大以后,有充足的力量去挣开木桩了,却已经没有了兴趣。因此,我们的教育者要不惜一切捍卫学生的主动性,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还记得作家郑渊洁曾经说过:“这是禁忌相互崩溃的时代,没人拦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你的成就也就越少,人只应有一种禁忌,那就是法律,除此之外,越肆无忌惮越好。”做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充满想象力的天才!第二章作者详细的介绍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认知。作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上的交流,孩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主动、积极的状态。课堂是教师讲授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孩子汲取知识的场所,需要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不是教师一味地只是将自己的教案传递给孩子,孩子在下面只是机械的、被动的死记硬背,老师说什么孩子就记什么,甚至有些老师会剥夺孩子在课堂上说话的权利,这是可悲的!这让我联想到家庭,孩子在学校受老师的管理,回到家庭是受父母的管理,当一个唠叨的母亲反复在孩子耳边强调同样的事情,虽然很多话是为了孩子好的,但是孩子的内心是抵触、排斥的,语言在很多时候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可以入心入骨,用不好可能会引起反感,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我们的家长,都要学会适时的“沉默”,多为孩子留点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我们只是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作者认为无声的行动很多时候和语言一样会有交流的作用,更加能体现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和关爱。第三章作者阐明了要全面依靠孩子,这也是基于第二章观点进一步的阐释。强调了理想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四章作者阐释了教育的目标是焕发人性的光辉,这个在我看来充分体现了我们教育的人文性和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教育要首先激发孩子的善良,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内心向善,尤其是对待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育是要从改变教育者自身开始。其次,要让孩子学会包容,能够设身处地的去替别人思考,要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此外还要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最后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引导孩子形成“我能行”的意识。第五章具体阐述了教育者角色的转变,教育最终的归宿不是孩子掌握了知识,而是内化为孩子的素养。第六章是在第二章论述的激发孩子的主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进行个性化教育,每个孩子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个人的潜能和擅长的事物都不一样,教育者要有意识的将某个领域假定为孩子的特长和发展方向,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培养和训练,最终使这个假定的最佳才能区成为孩子真正的和兴趣和特长所在。在第七章中作者阐释了教育的最低纲领是培养能力,这里的能力不能和心理学上的能力等同起来,这里的能力和知识是并列的概念,其实,读到这里就可以发现,作者的观点并没有反对学生知识的获得,他反对的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学习知识只是手段,能力的获得才是最终的归宿,当然这里的能力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教育中可能就是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问题学习。最后一章是在前面的理论基础上的一个提升,作者认为教育的最终成果就是习惯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因为在少年时期,人的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林先生强调要在全国推广六大习惯,第一是一件事情能够做到底,第二是要孝敬父母,第三是说到就要做到,第四是用过的东西要放到远处,第五是认真写字,第六是在错误中反思自己,可以看出这对于公民整体道德素养的提升都是重要的,教育并不是孩子的事情,也是成年人的事情,基于此,那么我相信我们的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在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教育者是需要有信仰的。在我们的中小学,其实存在着一个很现实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老师在一线工作几年以后,他对教育最初的热情会慢慢褪去,更有严重的,很多老师会去抱怨,甚至会将这种负面的情绪强加到孩子的身上,更有甚者会触犯法律的底线。在我看来,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于教师职业本身的认知以及对于学生的认知还不够,在教师这份职业中没有找到归属感,换句话说没有体验到教书育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者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教育之“大用”,这是教育者的幸福。李吉林老师是一位经验特别丰富的教师,虽然她的教育经验很丰富,但是她能坚持在每一次上课之前,认真的备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因为她觉得只要想到孩子们在她的课堂里感受到快乐、幸福,那么她就愿意去做,因为当孩子们收获了,最幸福的其实是老师她自己。诚然,我们当前的教育大环境并不是那么明朗,教师承担了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是要知道很多时候,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体,是没有办法去改变这个社会的规则,因此,这个时候,必须要有意识的去调整自己的状态,教育者的幸福感是建立在受教育者的自由生长并臻于完善的基础上,泰戈尔说:“不是棰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得鹅卵石美轮美奂。”中国教育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革,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为我们的教育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我们每一个身处教育环境中的人,要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生命价值,探索教育之根,实现不教而教,把家长和老师从根本上解放出来,这也是我们教育的希望所在。
16.读《纸的自述》有感 篇十六
读了《纸的自述》以后,我深有体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节约每一张纸!
节约用纸,因为纸的妈妈是树木,树木对人类的作用可是非常大的!它是地球的绿色卫士,生长过程非常缓慢,如果我们不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毫无节制地浪费树木的子子孙孙,当有一天,你忽然发现树没了,会怎样呢?而且造纸的过程非常复杂!树木被砍倒后,先制成树浆,再经过一道道复杂的工序,才造出了我们所用的纸张,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产生许多污水和废气,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
自从东汉的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纸和人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我们学生更是离不开它。无论读书、看报,或是写字、作画,都得和纸打交道。今天,如果没有纸,那简直是不可想像的。试想一下,没有纸的时代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不可能很轻便的看到报纸和故事书,上课也没有课本和作业本,或许我们正抱着竹片读书呢,纸对人类的作用真是太大了!
人类啊!醒悟过来吧!请节约每一张纸吧!
假如我们还是毫无节制地浪费纸,如果一个人一天浪费一张,一年就会浪费0.05棵树,全世界一年就会浪费近3亿棵树,再过几十年,就会没有树啦!世界就会变成为贫瘠的沙漠!
让我们好好地节约用纸,并把周围的人也一起发动起来,认真地利用每一张纸,不再浪费每一张纸!这不仅仅只是节省了一张纸,更是为国家做贡献!珍惜每一张纸,就是爱护每一棵树木。节约每一张纸,就是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保卫我们的地球家园!
17.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篇十七
原创:黄陂一中梅婷胡金玲地理工作室
我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教育名家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的读完了。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历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估中心主任、山东省高密四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一个从基层教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校长,必然对学生和教师都非常的了解,所以他写出来的文章也格外贴近学生特点和教师心理。整本书从“学生的管理、教师的培养、学校的建设”三方面着手,全面阐述了李校长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在整本书的最后,李校长说道“在我们的教育理想里,真正的教育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富有个性,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成长之路”,我认为,这句话高度凝练了李校长学生管理工作的总体思想,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的教育就是使每个个体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成长之路,这就是真正的面向个体的教育。所以李校长希望教师放手以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面向社会培养学生,大胆的让他们在暴露问题,教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鼓励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的想法,将学生当一个普通的成人对待。建议教师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处分学生,让处罚去形式化,起到真正教育的作用。提倡教材也应该以生为本,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教师课堂设计要先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教师“时时以生为先,事事以生为先”。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提到的“优秀的教师不是培训出来的,绝大部分教师将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书籍列为自己成长的三要素”和“教师应该成长与集体之中”的理论。每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关键事件的磨砺、关键人物的指引、关键书籍的升华,其中关键人物一般来自于志同道合的集中之中,关键书籍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相互引荐督促。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室就是这样的一个大集体,每个人都在为集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每个人也都在集中中不断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学校建设方面应该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改革,面向学生和教师进行改革,对教师要有全方面细致完善的评价方法和机制,校园活动的安排应该让师生真正的参与进来,学生的特色应该比学校的特色更要紧。学校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独特成长之路,也要让每一位老师找到自己的独特成长之路。
18.读《教育的细节》有感 篇十八
在周一的思想品德课上,我郑重地拿出了此书《教育的55个细节》,并欣喜地告诉同学们,赵老师这段时间发现了一本好书,书名是《教育的55个细节》。为什么要说这本是好书呢?因为这55个细节,就是55个好朋友,只要你能和他们交上朋友,交的朋友越多,你就会发现,喜欢你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我在我儿子身上做了实验,让他和本书中的细节交朋友,结果呢,儿子每天回来都会快乐地告诉我:“妈妈,你昨天教我的细节真好,我做到了,老师又褒扬我了!”
同学们听了,眼睛都亮起来了,都惊奇地看着我,似乎都在想:到底这些细节是什么,怎么会这么神奇呢?我顺势问同学:“想知道这55个神奇的细节是什么吗?想和他们交朋友吗?”全班同学迫不和待地说:“想!”看见小朋友们有看这本书的欲望了,我高兴地说:“既然你们都想看书,我很高兴!这样吧,这本书,我放在我们班的书架上,你们有空自身看。谁看懂了哪个细节,马上告诉老师,老师会观察你平时的行动,看是不是真的学会了这个细节,真的和这个细节交上朋友了。假如是,老师要在全班褒扬他。你们说,好吗?”早就想一睹为快的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下课了,同学们都围在书架边上,排队看这本书。连续几节下课,我都到教室里观察小朋友们的表示。我发现,看这本书的同学,热情不减,还有不少同学在讨论书中的一些章节,遇到不认识的字,他们还主动去查字典呢。我心里暗暗高兴,期待着第一个同学来告诉我,他看懂了书中的哪个教育细节。
第二天,我盼来第一个来告诉我和书中细节交朋友的小朋友。他是邓恩皓。皓皓来告诉我:“老师,我看懂了第二个细节。”我说:“你真棒!能告诉我,第二个细节是什么吗?”皓皓认真地看着我,说:“第二个细节是说用眼睛和他人沟通。就是说,有人对你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他;有人发表意见时,你的身体和脸要正对着他。这是有礼貌的行为。”听了皓皓这么说,我激动地搂着他说:“你真的好棒呀!说得真好!老师真喜欢你!”我开心地看着他,继续说:“是呀,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老师在你的眼里已找到了开心和快乐了。相信你会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皓皓开心地看着我说:“谢谢老师!”然后天真地蹦着跳着回教室了。
我在班里褒扬了皓皓。接下来几天,我发现,往日和他人说话不太礼貌的皓皓,现在和他人说话时,都很有意识地看着他人的眼睛,脸上的笑容多了。我从心底里为他感到高兴。
现在,找我说书中教育细节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有的说知道了“要向表示出色的人表示祝贺。”有的说知道了“接到他人的递的东西要说谢谢。”还有的说知道了“上课时,从一种科目换到另一种科目,换学习用具等各种动作要迅速,恬静和有秩序。”“进出门时,为他人扶住门”。更难得的,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告诉我:“赵老师,我发现您的这本书放在书架上这么久,有这么多同学争着看,但这本书都没被弄烂。所以,我发现我们身边也有细节,那就是我们学会尊重保护他人的东西。”我情不自禁地拍拍小朋友的肩膀,开心地说:“你是个细心的小朋友,你真是棒极了!”我在班里大力褒扬了这个细心的男孩,称誉他是个会读书的小朋友,不但能读懂这本书的细节,还能通过读此书,去观察书以外更多的事物。接下来,找我谈细节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不只是谈《教育的55个细节》,更多谈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所发现的细节。
其实这些教育的细节,有些也是我们教师平时有对小朋友教育过,渗透过的内容。可有的小朋友就是做不到,或者是为了应付老师而肤衍去做的,并没有化做他们真正的行为习惯。现在我换了这种方式,用心地和小朋友们一起阅读此书,小朋友们通过自身的学习,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这些细节已逐步化为他们个人和班级的日常规范,我真的为他们感到高兴。我深信,让小朋友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的知识,才是他们理解得最透彻、最深刻的。
19.读教育的温度有感 篇十九
Huberman曾提出一个很具参考价值的阶段假设。他认为,变革中的教师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焦虑与迷惑;(2)第二阶段:教师的焦虑水平降低,开始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变革,但难以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改革项目背后的基本原则关联起来;(3)第三阶段: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能够在认知上把握改革项目的各个“片段”,这个时候,教师开始关注如何理解变革项目的“结构”和基本原则,也即开始寻求对变革项目的深刻的理解。[2]
Huberman对于教师第一阶段假设的描述,迈克尔·富兰也有相似的论述:“如果实事求是地尊重变革过程并掌握这一过程未能成为优先之事,那么具有良好意图的变革计划就会继续在一线人员中造成一片混乱。”[3]如何才能使处于焦虑与迷惑阶段的教师尽快理解并参与到教育变革之中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使教师明了并理解“教育变革意义的问题(problem of meaning)”。人们在热爱并决定投身于某项事业之前,对于此项事业意义的充分了解和认同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面对教育变革及其自身的变革也是一样的。迈克尔·富兰认为:“意义的问题是理解教育变革的核心。”[3]所谓“意义的问题是这样一个问题,那些参与变革的人员在认识到什么能够以及如何能够持续地相互作用并影响对方的同时,如何才能理解什么才是真正需要予以变革的东西,以及这一变革如何才能成功地予以实现”。[5]只有教师对教育变革的本质和变革的过程具有自觉的认识,即要实施什么样的变革和如何实施这样的变革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认可这一变革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变革中,并且改变自己原有的观念、行为等以适应变革的需要。我国的教育变革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在要实施某一教育变革时,决策者往往会通过教师培训使教师明晰“教育变革意义的问题”。因此,教师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师培训,使教师明了并理解教育变革的意义问题,教师才能够真正地担当起教育变革执行者的角色。
教师在明晰了变革的意义之后,其焦虑和迷惑水平就会随之降低,进而进入自身改革的第二个阶段,开始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变革,但难以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改革项目背后的基本原则关联起来。如何才能使教师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改革背后的基本原则关联起来,迈克尔·富兰也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答案,即“教师学习的持续性和一致性”。[5]迈克尔·富兰强调,任何教育变革取得成功的关键都是学习。因为教育变革本身就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状态之中,作为教育变革重要的执行者之一的教师,只有通过结合丰富的教育实践持续的学习变革理论和变革着的理论,才能及时跟进教育变革,并且这种学习还要具有一致性的特征。一般来说,教师置身于教育实践之中,有相当丰富的教育经验,但这些教育经验往往都是零散的、个别化的、情境性的。为了将日常工作中积累的教育经验由感性层面提升到理层面,教师就需要学习教育理论。教育理论对于现在的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教师不应止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或者不能教条式地践行理论、盲从理论,而是要通过被理论浸润的日常化教育实践把理论转化为自由发展的能力、转换成一种自主发展的力量,这才是处于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保证教师在教育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7]教师除了对于教育理论的学习外,还要勇于尝试践行实践中的教育变革。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如何使日常课堂教学发生变化,这是任何一项教育变革都涉及的。富兰在“什么是实践中的变革?”一节中提到:“实施任何一种新的课程计划或政策都至少有三个要素或方面:(1)使用新的或修订后的材料的可能性(诸如课程材料或技术之类的教学资源);(2)使用新的教学方法的可能性(如新的教学策略或活动);(3)改变信念的可能性(如支持着特定的新政策或课程计划的教育学假设和理论)。”[5]
我国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同样也涉及这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面对新教材时,要根据自己已有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当地的教育实际进行“因地制宜”的教学。如在小学数学课本统计一章中,新的教材会让学生统计在十分钟之内学校门前马路上通过了多少车辆,但在偏远的农村地区或是牧区学校,学校门前不会像城市学校一样车水马龙,可能学校门前连一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那么这时教师是不是还要遵循课本的要求去上统计通过车辆的数量呢?答案是否定的,教师完全可以尝试换一种思路,让学生统计一下十分钟之内学校门前路过的多少行人,或是经过了多少只小动物。这样既能达到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统计知识。这一个小小的变化就是在实践中践行的教育变革。在面对新的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课的性质和具体教学情境改变一下长期以来的习惯做法。在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然后在分析了作文的大体结构后,给学生一些时间按规定完成作文写作。但在康县的一所小学中,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尝试了一种新的写作课。如在写《我美丽的家乡》时,教师带领学生游览学校周围的自然风光,在这一期间,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和自己的真实感受,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所观所想作出回应,最后学生回到班上完成作文习作。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不但使学生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并且学生还拥有了愉快的学习体验。对于信念的改变,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通过平时一点一滴的尝试,这样在无形中就会发现,其实改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墨守陈规。在平时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对新的教学材料、新的教学方法与新的教育信念不断尝试和体验,其实,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尝试,教师也在教育变革中变革着自我。
教师在经历了Huberman假设的第二阶段后,便会进入变革的第三阶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能够在认知上把握改革项目的各个“片段”(如某些经常使用的术语,对教学实践的某些要求),这个时候,教师开始关注如何理解变革项目的“结构”和基本原则,也即开始寻求对变革项目的深刻的理解。在这一阶段,单独的教师学习和实践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变革和教师进一步变革自身的需要,只有通过“学习型组织”才能达到这一更高的目标。迈克尔·富兰认为,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即学习型组织是从学校获得进行持续不断改革所需的内部承诺的重要保证。[9]他在《教育变革新意义》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一个人的孤立就是另外一个人的隔绝;一个人的合作就是另外一个人的集体思维。”[5]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在学校中建立学习型组织,校长的作用不可小视。通过校长的不断努力和躬亲师范,教师能够学会在学习型组织中继续实践变革,并在这一更大的范围内分享和贡献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在现实中,一个学科组常规的集体备课或是跨学科共同研讨便是学习型组织在学校中的实践的缩影。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很多学校开始尝试在每周固定的一天,一个教研组的成员坐下来共同讨论上课的方法,制定上课的方案。这样既可以体现出老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又可以听到年轻教师对于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的尝试,在共同交流与分享中实现效果的最优化。然后通过实践的检验,在下一次的研讨会上教师们共同反思上一次的尝试,在不断的共同交流和集体实践后,大家都能感受到在集体中的进步和专业合作的乐趣。这种教研活动若进一步扩展到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教研组分享之中,它所带来的思想碰撞的火花与共享就会更有意义。
针对教师在面对变革中所处的不同阶段,通过螺旋式上升的不断学习,教师一定会在平时一点一滴地践行教育变革的实践中发生变化,实现在学习和践行教育变革中变革自我。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10.
[2]王建军.什么样的教育变革更容易促成教师的变化[J].教师教育, 2000, (6) .
[3][4]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8.
[5][6][8][10]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9, 35, 40, 141.
[7]吴黛舒.教育变革中的教师发展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10) .
【读教育的温度有感】推荐阅读:
《爱的教育》读有感10-21
手心的温度心情散文10-13
上海的温度塔作文11-07
《心灵的温度》阅读答案11-23
心灵的温度人生的热度作文12-14
读《爱的教育》有感800字09-16
大班科学有用的温度计10-16
论手机充电器的工作温度09-19
八年级物理教案温度的测量教案10-14
会变换温度的衣服作文400字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