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支部发展建设方向

2024-12-01

团支部发展建设方向(共8篇)(共8篇)

1.团支部发展建设方向 篇一

湖北警官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治安形势越来越复杂,公安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任务更加艰巨繁重,暴力恐怖活动的威胁进一步加大,各种突发性事件不断增多。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增多和敌对势力的插手利用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为此公安部要求在全国 36个重点城市组建公安特警队。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湖北省各地市州公安局党委结合地方实际,决定组建各地市州特警队。

因此,特警做为一支新生的力量,在打击严重暴力性犯罪,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担负重大活动安全保卫任务等特殊勤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特警应“特”在哪里

(一)、特殊的职责任务——维稳尖刀

组建公安特警队,是公安机关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反恐、防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应对当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的严峻形势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根据公安部《关于切实加强公安特警队伍建设的意见》(公发[2005]6号)的规定:“公安特警队伍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直接领导和指挥下的公安机关的一个特殊警种,主要承担反恐、防爆和处置突发事件等特殊任务”,其具体职责任务共八项,分别是处置暴力恐怖犯罪、处置严重暴力性犯罪、处置**、骚乱事件、处置大规模流氓滋扰等重大治安事件、处置对抗性强的群体性事件、担负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任务、担负特定的巡逻执勤和其他应当由公安特警队承担的任务。从6号文件中能够看出,被冠为“公安机关反恐的专业队,打击暴力犯罪的突击队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特殊工作队”的公安特警队,是一支新时期党和政府所倚重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特殊队伍,特警的“特”根本就在于其性质和职责任务的特殊。

(二)、特殊的身体素质——百里挑一

由于特警工作职责的特殊性,决定了特警队员必须具备比普通警察更好的身体素质。结合特警的实际工作,笔者认为特警必须具备的摄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平衡能力等方面,缺一不可,只要

湖北警官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达不到标准和要求,那在完成动作,掌握技能,技巧上就有缺陷,就会影响工作效力。在许多人看来,这样的条件和要求似乎过于苛刻,能具备这样的身体素质的人太少了,这确实是事实。但是,作为一名特警,身体素质既是前提也是基础,只有良好过硬的身体素质,才能完成别人完成不了的动作,掌握别人掌握不了的技能、技巧。这些方面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能够训练出来的,就像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除了具备先天的条件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后天的刻苦训练、努力磨练出来的。这也真是作为特警队员说需要努力的方向和最终要达到的成效。

(三)、特殊的警务技能——一招制敌

当前新形势下的公安工作,对警察的警务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特警现在具有的技能其他警察同样也具有,如射击、搏击、擒拿格斗等。但作为特警,这类基本技能不仅必须具备,而且应该更精、更强,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标准。例如在射击技能上,特警应当在精度射击的基础上,更多的加强速射应用射击,包括夜间射击。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条件下,正确判断合理合法的使用武器,一枪致命的射击。搏击、擒拿格斗方面,现在很多人训练这方面的技能,出发点不同,有为防身,有为健体,犯罪分子的目的是以强凌人,扩大势力范围,甚至逃避打击,一般警察也都略知一二。但平心而论,真正想要一个人赤手空拳迅速制服歹徒,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因此,在对敌时,必须要具有超强的搏击,擒拿格斗的技能,才能将犯罪分子制服。超强到什么程度?即使达不到运动专业水平,最起码我们也应该达到业余水平。只有这样,在一对一的徒手对抗中,我们才能将犯罪分子制服。

(四)、特殊的心理素质——意志超强

特警工作危险性大、不可预知性强,因此特警必须具备较其他警察更为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超人的意志。经过训练,特警应达到处事不惊,在最短时间里作出正确判断,并运动合理方法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应具有超强的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在任何时候都应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超强的意志,在别人无法想象无法承受、无法完成、超出一般人极限的时候,特警能够做到,并很好的完成。意志是行动的前提,没有超人的意志,特警在临近极限的时候就会半途而废,所谓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特别能训练、特别能吃苦,靠的就是超人的意志。尤其是在特警狙击手的射击训练中,不论是手枪还是长枪,为了打下

湖北警官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牢固的动作姿势,不论是酷暑还是严寒,不论是持手枪站立还是持长枪我倒,每次都必须做到45分钟以上一动不动。

(五)、特殊的武器装备——精良熟练

公安特警队,除应配备公安机关常用的武器装备外,更应配备科技含量更高、更能适应实战需要的其他精良的特种装备,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力和处置成功率。例如单兵无线传输系统,它通过安装在战斗员身上的摄像头,帮助现场指挥员采访掌握每一个战斗员在执行任务时所面对的各种情况,有利于指挥员指挥行动的准确性。

作为特警队员,应该熟练了解、掌握这些装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具备长期保养和一定的维修能力,并能在任务中熟练使用。尤其是在武器装备上,每个人都应做到熟练掌握所配强制的性能,清楚各项技术参数。懂保养,会简单维修。

(六)、特殊的管理——严情并重

古语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公安特警队伍作为一支战斗队、铁拳头,严明的组织纪律、强烈的团队意识是成功完成任务的前提。因此,特警队的管理不仅要以严格的军事化标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更要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每一位特警队员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但是在集体面前,队伍的团结和凝聚力比什么都重要。在日常管理中,情感的培养是支撑,要教育引导队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誉观,培养队员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习惯,让他们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从而达到“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生死与共的情感。同时,作为一个集体、一个“大家庭”,无论谁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帮助时,特警队中的每个人都应尽最大所能义无反顾的去帮助他,就如同帮助自己的亲兄弟一样。特殊的管理,就是要营造建立这种情感的氛围。

每个特警队员都必须无时无刻保持一种超越其他所有的境界——特警精神:即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随时用我,用我必胜的精神。

二、当前特警建设的现状

(一)当前公安特警队伍建设中的难点

1、公安特警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恐怖、劫持、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日益增多,其组织化、智能化、高

湖北警官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科技化程度也日益增强,相应的要求特警队伍要智能化、专业化,分工要细,如美国68 %的州警察局、96 %的大城市警察局都有接受过专门训练的警务谈判手。由于我国公安特警队伍建设起步较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专业的人质谈判、心理辅导、武器使用、排除爆炸物等方面的专家队伍。由于处置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面对危机有的坐失解决的良机;有的甚至有勇无谋、盲目蛮干,造成处置不当,使危机升级。

2、各地公安特警队伍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地区公安特警队伍装备还较陈旧落后,不能满足处置现代化条件下的突发事件的需要。

应急装备是提高特警队伍应急反应能力、反应速度、战斗力和保障特警队员人身安全的物质基础。目前,全国许多重点城市加快了公安特警队伍的建设步伐,有的城市投入了数千万元资金加强了公安特警队的装备建设,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公安特警队伍建设及装备水平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市)、县级公安机关由于领导重视不够和地方财经困难等方面的原因,特警队的装备、器材没有配齐配足,有较大的缺口。有的公安机关特警队甚至连防弹衣这些最基本的防护设备都没有完全配备到位。低水平的配置只能应付低级手段犯罪,但无法应对现代技术条件下高危害性的突发事件。

3、公安特警队伍组建的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公安部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公安特警队伍建设的意见》,对特警队的编制、营建、装备、经费等方面作出了硬性的规定。在该文件的指导下,全国重点城市的公安特警队伍建设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只表现在个别重点城市,从全国范围来看,公安特警队伍建设的广度和范围不够,且发展不均衡。许多地(市)、县级等基层公安机关特警队伍建设尚未引起有关领导的足够重视,有的基层公安机关虽然有特警队名称,但缺少人员、编制、装备及经费,实际上已经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

4、特警队伍缺乏科学有效的训练机制。首先是部分特警队伍存在训练内容不科学、训练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如重体能、射击等基础训练,轻战术专业训练;强调队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忽视队员个性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单兵战斗力的提高,忽视有针对性的情景实战训练和多警种的综合演练。其次是训练内容不全面,缺乏计划性。从全国范围来看,缺乏统一科学的训练大纲,许多地方的特警队伍的训练只是边训练边摸索,在知识积累、对外交流、实战经验不足的情况下,特警专业训练存在基础项目投入大,其他专业科目训

湖北警官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练力度不足的现象。再次是受其他非本职工作的困扰,部分特警队伍训练缺乏系统性。有的公安机关领导调用专业特警队,去执行巡逻、警卫、治安查处、专项行动等非紧急任务。大量的非本职甚至非警务工作严重干扰了特警队伍的训练,导致训练时间不能保障,训练工作不系统。

(二)、加强公安机关特警队伍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1、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公安特警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公安特警队伍,是指与普通警察不同的具有特殊的编制、特殊装备、特殊的专业技能,具有主动进攻能力的处置突发事件的精锐队伍,是公安机关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公安队伍中的“精锐”,是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处置突发事件的“铁拳”和“利剑”。肩负着反恐、防暴、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治安案件等艰难险重的特殊任务。

由于特警队伍是经过专门选拔和训练的,他们的业务素质高,有特殊的作战技能,又有现代化的装备器材,能在非常艰苦困难条件下完成普通警察完成不了的任务。特警队伍不用则已,用则往往千钧一发,十万火急;不动则已,动就干净利索,出奇制胜。因此,作为上级主管部门,特别是领导同志,要充分认识到特警队伍的建设的重要性,考虑到特警队伍的特殊性,合理安排好有限的警务资源,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特警队伍充分的警务保障。在任务的安排上,应充分考虑到公安特警队的工作性质,既要充分发挥公安特警队在人才、技术、警力、装备等资源上的优势,又要区分工作的轻重缓急和性质,扬长避短,在任务的安排上有所侧重。如果将公安特警队等同于普通民警,不仅会造成公安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影响特警队的训练和斗志,直接影响到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

2、做好特警队员的选拔工作。

特警队伍担负的是情况复杂、时间性强的紧急任务。要求队员必须具备超常的体能、技能、意志、胆略和牺牲精神。“他们应当具备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巧,以及加入特警队的愿望。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适应特殊作战,参加者必须是一名优秀的警察,必须有非凡的耐心,能够胜任基本的警察工作,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必须充满激情和活力,必须参加过多种技能的交叉培训;必须是一名值得其他特警队员信赖的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极大的压力,能够做到子弹呼啸于耳边而不畏缩,匪徒出现在眼前而不惊慌;在尖叫声中,要能镇定自若;在烈日底下,要能趴得纹丝不动;采取行动时,还应该坚决果断,在第一时间———也是惟一可能完成任务的时间内完美地完

湖北警官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成任务。”在我国,特警队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能吃苦耐劳,有强健的身体,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某方面专业的特殊技能等基本条件。

在当前公安特警队伍组建工作较晚的特殊情况下,为保证特警队能很快形成战斗力,特警队伍一般应从现有的公安队伍中选拔,必要时可以跨警种、部门、专业选择,并按照逐级把关推荐、全面考核初选、高强度训练考查等程序严格选择,切实保证队伍质量。

3、进一步扩大公安特警队伍的组建范围。

“属地管理、分级响应”是公安机关应对突发事件应遵循的原则。对于由社会安全因素引起的一般和重大突发事件,应当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当地公安机关具体组织和指挥处置,只有在当地公安机关无力应对时,则由上级公安机关负责组织指挥和处置。因此,地(市)、县级公安机关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主要力量,是处置一般和比较重大突发事件的指挥决策和直接行动部门。在地(市)、县级公安机关组建公安特警队尤其重要。地(市)、县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本地突发事件的规律、特点及政治、经济状况等组建不同规模的公安特警队伍。

4、加强公安特警队伍的勤务保障工作,构建长期稳定的勤务保障机制。勤务保障是处置突发事件等应急行动的物质基础,是保持、发挥和提高公安特警队伍战斗力的物质基础。在公安特警队伍的勤务保障中最重要的是经费和警用技术装备的保障。这是控制紧急局势,减少危害和损失,保障人民群众和特警队员自身安全的物质基础。为应对智能化、高科技化的严重暴力性犯罪、恐怖性犯罪,减少人民群众和特警队员不必要的伤亡,必须下大力加强公安特警队伍应急装备建设,加大经费的投入,提高公安特警队伍的装备水平和战斗力。政府和各级公安机关每年在制定经费预算时,应将特警队建设和训练经费预留出来,保证特警队建设和训练有可靠的经费供应。受公安经费的限制,公安特警队伍特别是公安经费相对紧张的边远地区公安特警队,不可能短时间内配齐配足所有的应急装备。在建设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简便实用”的原则,合理配备特警装备。“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即根据本地敌情和社情,分析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和可能性,重点保障的是当地频发的突发事件应对所必须的装备;“简便实用”,即装备要以满足突发事件的应急需要、满足实战需要为目的,量力而行,不必一味追求高精尖,以免造成装备的闲置和公安资源的浪费。如在“三乱”突出的地区,应着力配备防暴枪、催泪弹、麻醉武器等警用非致命性应

湖北警官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急武器装备;在暴力性犯罪、恐怖性犯罪突出的地区同时要发展精确打击的致命性应急武器装备。

5、建立和健全公安特警队伍的应急训练机制。

“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圆满完成各项应急任务的基础来自于日常艰苦的训练。如俄罗斯的“阿尔法”特种反恐怖突击队,该部队每一名战士都身怀绝技。他们人人都能连续做200个俯卧撑;对于毫不熟悉的文章只要过目一遍,就起码能记住头两页;任何一种交通工具,无论汽车、坦克、飞机和轮船,他们都能随心所欲地驾驭。擒拿格斗、攀岩涉水、投弹射击、跳伞越野样样精通。他们之所以有种种绝技,与他们日常艰苦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三、特警队今后发展方向——专业化、精锐化

(一)怎样让特警发展专业化

1、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刻理解特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5 年特警队伍的重新组建,是公安部和各省公安厅为提高特警队伍专业化建设创造的一个良好机遇。各地特(巡)警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切实把加强特警队伍专业化建设作为在处置暴力恐怖案件和群体性事件中发挥尖刀作用、保持特警队伍持久生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使特警队伍通过走专业化道路,全面提高队员专业技能水平,充分发挥特警在处置暴力恐怖案件和群体性事件中的尖刀作用。

2、要强化保障,引进人才,促进特警队伍专业化水平全面提高。

面对当前复杂的外界环境,特警队员要树立“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战备观念,面对随时都可能执行的处突防暴的任务,要迅速提高特警队员素质,尽快形成队伍战斗力合力。除了在现有队伍中加强防暴处突专业训练,发现和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外,我们还应根据实战需要,大力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以达到节约成本,充实队伍,弥补一些高尖端专业项目人才的缺乏,最大效能地发挥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其次,要逐步增加装备建设投入,在完善民警必要的防护装备基础上,逐步添置如特种车辆、专业器材、国内外先进的致命性、非致命性武器等,通过提高装备建设增强特警队伍的实战能力。

3、要突出重点,提升专业,全面加强和巩固队伍专业化建设。

首先,要从实战出发,科学设置符合特警队伍专业化建设要求的体能科目和技

湖北警官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能科目,如创新各种应用射击训练(各种长、短枪各种距离、各种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的多角度实用射击);减少长距离全副武装的越野训练;增加汽车特种驾驶技能训练;改革四百米障碍训练内容;在游泳科目中应增设水中救护、水中擒敌等训练;转变战术理念,加强城市楼道搜索(警组战术)、入室抓捕训练;突出各类爆炸物的识别、转移、拆除;各类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城市抢险救灾等科目,并根据实战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设置案情加强训练。

其次,要处理好要我训练和我要提高的关系,每一名特警队员要严格要求自己,有目的地提高个人的技战水平,树立成为科目行家能手的奋斗目标。以狙击手为例,能否一枪毙敌,不仅涉及到人质的生命安全,也是关系到整个处置任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狙击手在日常训练中要以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要求对待训练,必须通过训练掌握高超的射击技能,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而排爆手则应就如何控制爆炸现场、分析、转移和安全拆除爆炸可疑装置进行反复研究、潜心钻研和刻苦训练,提高解决各类爆炸装置的能力。

再次,攻坚突击队、防暴盔甲队、抢险救灾队的训练也应从实战出发,加强专业化、系统性的训练和实战演练,提高处置各类工作预案的能力。特警队伍专业化建设从专业化角度对特警的训练科目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在专业化建设过程中人员素质是基础,训练是关键。一是从训练科目的设定上,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训练大纲,制定严格的、符合实际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要求,同时结合实战案例,从实战要求出发设置特警队员的警务技能科目;二是从训练要求的设定上,从提高队员单警作战能力和警组协同能力出发,在训练中做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既要求队员完成普训科目对特警的要求,又要针对自身特长,在射击、体能、战术、排爆、谈判、擒敌等方面具备个人的一技之长,以提高队伍素质的全面性,丰富专业内涵,确保能成功、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和暴力性案件;三是从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特别突出培养狙击步枪特等射手、专业排爆队员、攻坚突击能手等专业人才,以提高特警在处置暴力恐怖案件时的能力;四是从发挥队伍优势上,要重点加强防暴盔甲队和攻坚突击队两支队伍建设,发挥特警整体优势,为成功处置突发性、暴力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夯实基础。

(二)、怎样让特警发展精锐化

特警队所执行的任务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警种, 主要是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或处

湖北警官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理突发事件, 这样的任务对执行者的要求也同样是非常高的。恐怖份子的行动, 和普通的刑事犯罪有着天壤之别, 往往是经过周密策划、有备而来。恐怖份子都经过专业训练, 一旦发生对抗, 同等的装备条件下, 制伏或是消灭他们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具备坚强的战斗心理素质的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特殊训练的特警人员, 一种是恐怖份子。这种坚强对于警察是一种献身精神, 只有优秀的警察才能做得到;而对于恐怖份子, 这种坚强的战斗意志, 则是一种极端主义狂热。大部分参与恐怖活动的极端份子都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要对抗并消灭他们, 必须要比他们训练水平高, 装备强, 否则难度将会很大。这就决定了特警所使用的装备, 具有即不同于公安也不同于军队的特殊性。过去警用的武器装备, 大都分来源于部队, 主要通过总装备部调拨, 从所使用武器装备的环境条件和任务目的上, 军用和警用, 都有很大区别。首先从执行的任务上看, 特警任务要求精度非常高, 因为特警所处的环境常常是人口密集的城区,或者人质与劫持者混杂的环境。这与战争不同, 军队的目的是大规模的杀伤敌人, 而特警的任务是执法, 所以在打击的过程当中, 特警对精度的要求是首位的。希望有关机构能够专门针对特警的特殊要求,开发和研究武器、装备, 量身为特警定制产品。

湖北警官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警察实战训练.特警特殊在哪里[M].北京人名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2] 高厚满著.外国军警处置突发事件选评[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6.[3] 36 个重点城市公安特警队全部建成(N).人民公安报,2006.02.15(01).[4] [美]S.F.汤姆亚奇克著.周相利译.美国特种部队揭秘丛书-SWAT 特警队.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6.[5] 赵卫忠,梁仁编著.神秘的“阿尔法”部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12.[6] 邓承佐等.关于提高巡特警警务技能训练水平的思考.公安学刊,2002.2.[7] 郭斌.西部地区州市级公安机关特警队建设构想.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5 年第3 期.[8] 陶战波.公安特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 年第3 期.[9] 许峰.建立新型特警机构体系适应现代反恐斗争需要.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10] 马敏跃.对我国警察反恐防暴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公安教育,2005,(7).[11] 朱伟宾.美国特种警察部队的选拔与训练[J].国际展望,1995,(10).[12] 陈小华.公安院校特警人才培养方法探究[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13]尹伟.《警务战术基础教程》[M]中国人名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1 [14]刘恩照.《国际恐怖主义》[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2 [15]王彬.美国特警队防卫新措施[J].现代世界警察.2007.1 [16]袁广林.美国警察专业化论述[J].公安教育.2006.4 [17] 赵京华, 贾昌志, 周波:公安院校特警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18] 凌民生, 作特别之为,树特警之威[J].经验交流,2008 [19] 杨辉解 郭文刚:论当前公安特警队伍建设中的难点与对策[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 2008 / 10 [20] 韦益毅:公安特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 江西公安专科学报, 《公安教育》2007 年第7 期

湖北警官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致 谢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一个多月的收集、整理、查阅、和制作,我的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学习的同学们的支持,我的毕业论文将很难成形。

在本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向我的导师曾德才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曾老师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帮助和关怀。曾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平易近人,在曾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在为人处世等方面收益很多。同时,在对工作的积极热情、热情负责、有条不紊、实事求是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

然后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论文得以顺利的完成,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帮助,也表示忠心的感谢。

衷心感谢2006级治安系应急警务我的同窗们,在论文写作及答辩过程中,他们在为我校对论文的同时,还牺牲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帮我处理答辩前后的繁琐事宜,辛苦了。读书期间还有和同学们经常切磋学业,对自己学术上的进步帮助也很大,他们一点一滴的帮助对我都弥足珍贵。

最后,我要向我的家人表示深深的谢意。你们的理解、支持、鼓励和鞭策催我更加上进。你们的情感永远都是催我上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本人参阅了大量的文献,文中借鉴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和资料,谨敬谢意!最后感谢我的母校四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

2.团支部发展建设方向 篇二

要解决教育发展与经济基础不足之间的矛盾, 除要采取多方集资办学外, 还有两种方法:一是找到一种投资不多而又行之有效的先进的教学手段。电视教育就是这样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电视教育对于解决所述矛盾是有很大作用;二是将高等教育部分地商品化, 依据推受益谁投资的原则, 让受高等教育者承担更多的所需费用。但这样做有可能使一些优良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这对发展教育是不利的。利用电视教育可以缓解这个矛盾。因为电视教育成本低学生的负担也就相对轻一些。电视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费用不高的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上述两种方法最后都归结到充分利用电视教育这一点上。而要充分利用电视教育, 又必须对现有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以使教育体制更适合于电视教育这个先进的教学手段。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如何利用电视教育以解决教育的发展和经济基础不足之间的矛盾?如何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我们完全可以应将大学分为基础大学和专业大学两部分, 就像将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一样。

专业大学:由目前各高等院校担任。招收电大毕业生。学制两年。只开设专业课和部分基础专业课。专业大学毕业生享受本科生一样待遇。

于是, 我们就形成了下列体制:

小学→初中→高中→电视大学→专业大学→研究生

这个教育体制有两个特点:一是将大学分为基础大学和专业大学两部分, 二是电视教育成了整个教育体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就充分发挥了电视教育的作用。

所述设想有以下优点:

(1) 大大缓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基础不足之间的矛盾。电大可在投资不多的条件下大量招生。专业大学由于其学制缩短一半, 故可在投资不多条件下将招生人数扩大一倍。

把愿意学习的青年吸收到电大来学习, 这将为社会减少许多待业青年, 当然, 也就为社会减少许社会问题。未被录取到专业大学的电大毕业生, 是地方上“留得住, 下得去”的人才, 这对于偏远地区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2) 促进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按所述设想, 可大大增加大学生的数量, 促进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这是没有疑问的。但能否保证质量?答案也是肯定的。其理由有下列几点:

第一、电大具有保证质量的特有的优越条件。我们知道。只要作到下面两点就可以保证质量;一是有严格而准确的质量检查手段:二是不让不合格者出校。这两个条件电大都具备。电大的质量手段是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卷。这种“统考统评”与主讲教师自己出题, 自己评卷相比是有相对的准确性。至于不让不合格学生出校门, 电大是完全可以作到。由于电大容量大, 不怕学生多, 故可将不合格学生全部留级。电大可适当采取“低进高出”的办法来保证毕业生的质量。

第三、目前各本科大学的学生, 在经历了两年基础课学习之后, 各方面都优良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中必有一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掉队。这显然会影响大学生的质量。按所述设想就可克服这个弊端。因为电大毕业后再考入专业大学的学生是经过考试和挑选的。只有各方面都相对优良的人才有可能进专业大学。

电大自成立以来, 主要担负着成人教育的任务。目前电大已发展成包括理, 文史, 经济等的综合性专科大学。电大的成就为国内外一致肯定。如何更好地发挥电大的作用?电大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一种意见认为电大今后应逐步兴办四年制本科, 把电大办成与其它高等院校并驾齐驱的大学。

但实际上, 将电大办成基础大学效果更好。

首先, 这是因为电大可将全国变成一个大课堂, 这适合于基础课的教堂。电大可交将第一流的教师提供给全国共同使用, 这使电大在师资上占有一定的优势。电视课可以依据需要播放特写镜头以表现各实验现象和结果, 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这相当于课堂配备了一部电影机, 这是一般课堂所难以企及的。再加上前面提面的电大的实行的“统考统评”对质量的保证作用这使电大完全有能力完成高等学校基础课的教学任务。我认为, 在基础课教学方面, 电大是可以和正规院校竞争。但在专业课方面电大却有难于克服的缺点。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言教身带”而专业课比基础课更需要身带。电大是远距离教学, 故难于作到“身带”。电大这个缺点使它在专业课方面难于同正规高等院校竞争。与其将电大办成与目前正规高等院校并驾齐驱的本科大学, 还不如将电大办成基础大学。这样目前的正规高等院校和电大都可以作到“扬己之所长而避己之所短”。电大和正规高等学校分工合作, 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好方法。

电大要想实现长远发展, 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凸现重点。学校的整个工作要以招生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招生工作力度, 扩大招生规模, 实行省 (市) 电大一盘棋, 实施全员招生, 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去寻求和挖掘生源潜力。

突出中心。学校的整个工作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 加快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步伐, 加强教师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以质量求生存, 以质量求发展。

优化网络。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网络建设和学校网页的建设, 使网络和网页成为电大扩大影响, 有利教学, 服务学生, 推动管理质量的重要工具。

寻找定位。为了谋求生存发展的更大空间, 要努力寻求电大的有利发展方向, 找寻电大前进的正确轨迹。要努力改变成人生远远多于普通生的局面, 发展开放教育, 扩大电大的影响, 利用电大的网络资源,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 形成品牌优势。

“上海译报”曾刊登过一篇陈伟庆的标题为“信息时代呼唤教育彻底改革”的文章。文章说:“在美国高能低效的教育加教室的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急剧增长的学习需求。学习将成为一种生产方式, 一种消费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文章提出要改革“教师加教室”的教学方法。文章说:“现在有一种远距离学习——用电信技术实现任何地方和任何讲课者与听课者之间的沟通——从根本上消除了选择空间的障碍。但我们认识到学校只是一种方法而非建筑, 我们就会向人们提供许多像闭路电视学校那样的学校。”这里明确提出了利用电视来扩大教室空间。当教育成为一种消费的时候, 只有电视教育能为消费者送货上门。

文章又说:“反对教育改革的最有害的论调也许是像工业技术代替不了课堂里的教师这种陈词滥调。”我认为教师从根本上说是不可代替的, 但教师不一定要站在课堂上。文章又说:“二十年来的研究表明, 电脑辅助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能使学生多学30%的课程而学习时间减少50%教学成本降低40%”。

由此可见, 将电大建设成基础大学的设想是符合今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

把电大办成基础大学, 这是一个牵涉很广, 难度很大的教育改革, 我们当然要谨慎行事, 只能成功, 不能失败。

摘要:充分利用电视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教育发展与经济基础不足之间的矛盾。形成小学→初中→高中→电视大学→专业大学→研究生的教育体系, 将有助于培养更多适应中国发展需要的人才。

3.团支部发展建设方向 篇三

关键词:北方 山区城市 园林建设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144-01

1 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建设的区别特点

1.1 南方园林建设的特点:

江南有温和的气候、充沛的水量、丰盛的物产、优美的景色、宽松的人文环境,其园林营建必然自呈特色。南方园林叠石理水、水石相映,花木种类多。建筑风格淡雅、朴素。布局自由,结构不拘定式,清新洒脱,小巧细腻。小阁临流,冷色多,像山水画,青瓦素墙,褐色门窗,官僚政治意识淡薄,书卷气深浓。

1.2 北方园林建设的特点:

北方园林以宫廷园林为代表,所有的宫廷园林都占地较广,平面布局严谨,壮阔粗旷,厚重沉稳。讲究帝王气派,雄伟高大、金碧辉煌,主体突出,强调中心。

总之,北方园林华丽,江南园林雅秀,北方高亢,南方婉约。北方少水,缺乏天然条件,皇家园林有富贵之气,而庸俗之处在所难免。南方园林清雅平淡,多书卷气,但不免寒酸简陋。

2 北方山区城市园林建设的现状

2.1 园林设计水平落后且精品少

由于北方山区城市开放、开发比较晚,城市建设相当落后,园林建设起步更晚,园林人才又少,所以在城市中能见到属于精品园林小品的作品不多,而较多的绿地不是铺装就是草坪的简单处理,或者就是模仿作品。

2.2 城市绿地结构单一,植物配置单调

绿地植物配置相对简单,树种少,季相景观不丰富是现在大多数北方城市共同存在的问题,在一些山区和高海拔城市可利用的树种更是微乎其微。这种结构趋向单一的城市园林绿化,削弱了每个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影响了城市的魅力,不仅有害于城市景观的美化和城市形象的树立,而且也大大弱化了城市园林应发挥的生态效益。

2.3 园林用地紧缺

北方山区城市大多是山体环抱的小盆地形式,建设用地和居住型用地已经很难满足现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需求,再要规划处绿化用地,这对于山区城市来说就比较困难。

2.4 缺乏文化品位,难觅历史文脉

现在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都往往偏离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偏离了自身的历史文脉,或以西方的美学视觉来指导城市园林绿化,或举着“借鉴”的旗帜去抄袭模仿别人的成功之作。结果使人们很难从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中品位出不同城市的人文风格,更难从中读出不同城市的历史文脉,从而使城市丧失了自身应有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3 北方山区城市园林建设方向

3.1 注重建设经济型绿化用地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及地方经济条件,注重节水、节地、节能、节材,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提倡简约实用,发对铺张浪费。现阶段北方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阴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

3.2 发展山体绿化和建设山体生态公园

北方有些城市多是山体环抱式,山地的复杂性给园林建设提供了天然的艺术性,选用丰富的乔、灌、花、草等植物进行配置,可建成形式多样的园林景观。城市周边山上种植一些耐性强的植物,不仅解决了城市景观难题,而且增加了城市绿地率,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北方山区城市的印象。在城市内裸露的山头和半山坡上修建亭、廊、塔等具有中国园林特色的园林建筑以形成优美的视线焦点,再补充适当的健身器材和休憩设施,既解决了城市公园少的问题,也给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游览的好地方。

3.3 在“平面型”绿化上增加“立体型”绿化,扩展街面绿化范围

立体绿化是利用攀援植物等装饰建筑物墙面、棚架、灯柱、围墙、园门、桥梁等的一种绿化形式。立体绿化可缓解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出现的高层建筑物密集、城市绿地严重不足的矛盾。立体绿化占地少,利用率高,效果好,能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四周种植攀援植物吸附墙面向上生长,借此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立体绿化还可以在街面上摆放花塔、花柱、花树等立体花卉种植产品。在围墙上面固定花卉种植盒,以形成花墙的景观效果。在各类墙面上进行立体绿化,用绿化植物遮覆墙体和不美观的部分,使墙体的硬质景观软化,丰富墙面景观,增加墙面的自然气氛,使人有亲切感。

据测试,有绿化的墙面能提高建筑物墙体的热阻系数,减少夏季的热辐射,能降低室内温度,对净化城市空气和降低城市噪声有良好的作用。

3.4 发展屋顶绿化,增大城市绿地率,节约城市建设用地

屋顶绿化不仅具备地面园林的一切功能,还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1)降低屋面表層温度,有利于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

(2)美化城市高空景观,对现代高楼林立的城市尤为重要。

(3)由于没有土地成本,是城市中心最廉价的绿化方式。

屋顶绿化是一种融建筑艺术与绿化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的现代技艺,它使建筑物的空间潜能与绿色植物的多种效益得到的完美的结合和充分的发挥,是北方城市绿化发展的崭新领域。

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最终目标就是让市民有一个宜居宜业的优美生活环境。在北方的山区城市里,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无法与南方城市相比,就要借鉴其他城市在园林绿化中积累的各种经验,以便更好的形成不同的城市园林景观特色,为广大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宋晓虹.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与文化原则[J].贵州农业科学,2002.

[2]欧静.贵州省樟科园林植物资源及在环境景观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4(4).

[3]杨远庆.贵州野生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及园林应用评价[J].中国园林,2003(8).

4.团支部发展建设方向 篇四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现状;发展方向;建筑行业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监理工作的质量和行为都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造成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质量也成为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一环境下,建筑工程监理已经面临了低潮期,这也为监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此外,根据现阶段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发展现状来看,也为监理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机会.

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来,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监理水平,推动其发展,依然需要深入分析,立足于当前现状,对监理制度与体系进行更新与完善,以此实现建筑工程监理的长远发展.

1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特点

1.1对象体现单一性

在建筑工程监理的相关法规中,监理企业只能够接受来自建设单位的委托,除此之外不能接受其他单位的委托,并且为其提供监理服务.

1.2监理的强制性

建筑工程监理最初便是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渐形成的管理体制,并且在行政以及法律等相关手段的支持下得以全面推行[1].基于此,不仅要在政府部门内设置建筑工程监理的相关部门,也要拟定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将其加以落实,从而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1.3监理的监督性

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是委托、被委托的关系,虽然和承建单位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然而按照建设单位授权,监理单位也有权对承建单位的不当行为予以监督和改正,将其进行纠正.

1.4市场准入的双重控制性

5.团支部发展建设方向 篇五

3结语

飞速发展的广告行业,为广告专业人才提供了相对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只有明确课程建设方向,才能使专业课程的教学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挑战,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较高竞争力的应用人才,这也是培养更具价值广告行业人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佘莉.论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6.团支部发展建设方向 篇六

近些年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健全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作为我国基本建设领域三项改革制度之一,于1996年由国家计委在《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中明确加以规定。从近几年实践情况来看,项目法人责任制对建立投资资责任约束机制、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水利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改革将如何推进,朝什么方向发展,值得深思。

一、水利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简述

(一)水利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背景

1992年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建设项目实行业主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并随后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1995年开始,水利行业开始全面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水利部相继颁布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新开工的生产经营性水利项目原则上都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有偿服务性和社会公益性(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应积极创造条件,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基础设施项目,除军事工程等特殊情况外,都要按政企分开的原则组成项目法人,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定代表人对工程质量负总责。”所以,水利建设项目,不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都必须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内容

国家计委《暂行规定》规定,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指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项目法人,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决策、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的制度。

(三)、水利建设项目法人的组建形式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有单一投资主体投资建设的项目,应设立国有独资公司;两个及两个以上投资主体合资建设的项目,要组建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以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其它项目建设组织为项目法人。《暂行规定》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明确地提出了项目法人的组建要求,应该是有限责任公司性质的组织。但工程项目法人又不同于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它的服务对象是具体的某一个项目,因项目产生而组建,因项目竣工而解散,表现出临时性、短期性的特性。

水利建设项目多由政府投资兴建,在实践中也很难组建符合《暂行规定》要求的项目法人,仍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年代的组建方式:先从各有关单位抽调人员成立“××工程指挥部”,由政府(或部门)领导兼任指挥,部门(或其下属单位)领导兼任成员,待工程竣工后,将工程移交给管理单位,指挥部解散。这种模式在当前工程建设项目中仍然普遍存在,有的虽然改成了“××建设项目部”或“××公司”的牌子,但是其人员组建以及具体运作方式都与“××工程指挥部”无多大区别,仍然属临时机构,不属于法人或者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人。简而言之,现阶段组建的各种形式的项目法人,无论符不符合《暂行规定》的要求,实质上都是一种非职业化的项目法人,在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过程中,有着先天上的不足。

二、非职业化的项目法人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性不强,履职能力不足

由于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具有区域性、行业性、短期性和临时性的特点,法人单位负责人多为兼职,人员以临时从政府或事业单位抽调居多,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缺乏,有的项目法

人也从社会上聘用经验丰富的建设管理人才,但占项目法人工作数量的比例都较小,在机构中担任的职位也不太高,很难发挥自己的特长。

(二)、责任缺位

首先,责任主体不明确。非职业化的项目法人,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组织。

其次,责任难以评价。由于水利工程的个体差异较大,工程建设管理水平高低无法用某一个统一的标准衡量,也没有权威的专职部门对项目法人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

第三、约束和监管困难。由于水利工程多为政府投资,项目法人与政府监管部门关系密切,甚至有的项目法人负责人本身就是政府监管部门的上级领导,权力集中却监管无力。

第四、公益性项目法人没有资本金,风险意识淡薄。水利项目多为政府投资,项目法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人,没有资本金,没有资金的自我积累能力和向外部融资的能力;一些地方项目法人负责人把工程建设当成“政绩工程”,只关心工期按期开工、完工和外部面貌,不思考自己在工程建设中担负的责任,不注重节约工程成本和投资的效果,风险意识淡薄。

第五、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项目法人投资者的主人翁意识不强。水利建设项目法人人员多为兼职,其人事关系大多留在原单位,有的项目法人本身就与原单位合署办公。这些人员一边进行工程建设管理,一边从事着原单位的本职工作,个人的考核、晋升也依其在本职工作上的表现。同时项目建成后项目法人没有工程的所有权,工程投资的增值部分也不属于项目法人所有或者支配,项目法人通过正常渠道在项目建设成本中列支的管理费用和开办费用不能反映其为管理项目所必须的开支,其职工的住房、医疗、养老保险、奖金等无合法来源,没有激励机制,也造成项目法人工作人员办事不积极,主人翁意识不强。

(三)、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质上是行政领导责任制。从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以及推动项目实施情况来看,仍具有极强的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在公益性项目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项目法人领导班子大多由各级行政领导和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管理仍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以经济手段。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质上是行政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与参建各方的关系实质上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并不是平等民事主体间的合同关系。

(四)、不利于整个社会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由于工程项目的一次性,项目法人多为临时抽调组建,工程竣工后,工作人员便不再从事建设管理工作;有些项目限于条件以原来的工程管理单位为基础组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缺乏建设管理人才和经验,在建设过程中管理水平不高,在建设完成后这些人又重新回归工程管理岗位,建设管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或教训难以作为以后项目建设管理的借鉴,不利于整个社会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发展方向

由于上述问题和弊端,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最好的出路是实现项目法人职业化,将项目法人划分为项目投资法人和项目建设法人,将项目建设全过程或分阶段的建设管理工作委托职业化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在试行“代建制”,事实上就是项目法人职业化的雏形。实行项目法人职业化有如下优点:

(一)保障项目法人责任的落实。

1、使项目法人成为真正意义的法人。

职业化的项目法人,必将是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项目法人。

2、可以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保证项目法人责任的落实。项目法人职业化后,政府可以更好的担任裁判的角色,而不是担任裁判和运动员的双重角色。不仅项目投资法人会全心监管项目法人工作情况,政府的其他监管机构如质监部门、监察部门、纪律部门监管起来也没有牵制。

3、可以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保证项目法人按章办事。

项目法人职业化后,项目建设法人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地位平等,项目法人在其他参建各方的制约和监督下,只能按章办事,按合同办事,消除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各参单位对项目法人出错的敢怒不怒言的状况。

4、可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促使项目法人保证工程质量和节约工程成本。

项目法人职业化后,项目法人收益与建设管理绩效挂钩,管理节约的资金按一定比例归项目法人所有,可以促使项目法人科学管理、全面管理,节约投资;项目管理不善,投资超过合理的比例或工程质量达不到约定的标准,将由项目法人负责赔偿。能够保证工程质量,消除当前流行的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

(二)能保障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的落实。

1、能保障监理单位的独立的第三方地位。职业化的项目法人,与工程监理单位地位平等,都为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一方面能避免现阶段政府性质的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活动的过多干预、越俎代庖,使监理单位形同虚设。另一方面,项目法人也会加强对监理的管理,促使监理单位按规范开展工作,避免现阶段监理力量薄弱,事实不作为,甘心当配角的现象。

2、可以大大消除工程招投标领域的不正常行为和腐败现象。项目法人职业化后,一是由于受到业主(项目投资法人)等多方监管,且原来权力过分集中的项目法人权力分化,项目建设法人不易通过幕后操作等手段,人为控制招投标结果;二是由于项目建设法人与施工单位平等,一旦招投标活动中出现人为操作现象,受害的施工单位必会毫无顾忌地申诉和索赔。同时项目建设法人对项目投资法人也会产生约束和监督。三是由于项目投资法人与项目建设法人分离,投资法人也无法直接控制招标行为。因此,整个招投标活动必将逐步按招投标法规和建筑市场规律运作和开展。

3、项目法人职业化后,由于身份地位的改变,与参建各方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是平等主体的民事合同关系。其与参建各方和管理行为不可能再是过去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其实施管理的唯一依据只能是依靠与参建各方签订的合同。

(三)有利于整个社会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项目法人职业化后,项目法人工作人员将长期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可以成为今后工程建设管理的借鉴,同时也使项目法人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持续进步和提高。

(四)有利于工程建设管理目标的实现

7.浅析重庆桃业发展方向及建设对策 篇七

关键词:桃业,发展方向,建设对策,重庆市

人们把桃作为福寿祥瑞的象征, 桃在民间素有“寿桃”和“仙桃”的美称。在果品资源中桃以其果型美观、肉质甜美备受赞誉。鲜桃养人, 主要是因桃性味平和、营养价值高, 桃果除了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果酸以及钙、磷等无机盐外, 其含铁量为苹果和梨的4~6倍。因祖辈们喜欢吃桃、种桃, 桃产业已成为我国仅次于苹果、梨的第三大落叶水果产业。

桃树较耐旱和耐瘠薄土壤, 是绿化和美化荒坡耕地的理想经济树种;桃花和桃果的观赏性极强, 与农业观光业有机结合的契合度好;桃树具有结果早、丰产早、收益快等优点, 是发展高效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产业。

1 桃树的特性和适宜性

桃树为蔷薇科李属植物, 落叶乔木, 又名山桃、蜜桃、寿桃、仙桃等。它是喜光性很强的果树, 在选园时应注意选向阳地块。桃树喜欢干燥, 耐涝能力较差, 雨水过多或较长时间的土壤渍水易引起枝梢徒长, 花芽不易形成, 果实产量降低, 口味变差。

桃树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 在年平均气温8~1 7℃的地区均可栽培, 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8~23℃, 成熟期的适宜温度是25℃左右。桃树生长期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温度过低, 树体发育不正常, 果实不易成熟;温度过高, 枝干容易被灼伤, 果实品质下降。南方品种群较耐高温。冬季休眠时, 须有一定时期的低温, 桃树一般需要在7.2℃以下, 经过750~1250℃·h后花芽、叶芽才能正常发育。北方品种群的大部分品种比南方品种群的品种需要低温的时间要长, 如果冬季3个月的平均温度在10℃以上, 来春萌芽期开花期会参差不齐, 甚至花蕾枯死脱落, 影响着果, 造成减产。

桃树根系属好氧型, 在土壤中分布浅而广, 较耐瘠薄土壤。要求土层中厚 (土层深60 cm以上) , 疏松透气、易排易灌的砂质土壤。喜微酸性土壤, p H值在5.5~8.0条件下, 桃树均可生长, 最适的p H值为5.5~6.5, p H值在4.5以下和7.5以上时生长不良, p H值在7.5~8.0时, 由于缺铁而产生黄叶病。

2 重庆桃业发展现状

据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统计, 2013年重庆桃栽培面积1.71万hm2, 总产量16.8万t。潼南县是重庆市桃生产重点基地县, 2013年底潼南县桃栽培面积1600 hm2, 栽培总株数133万株, 其中结果树108.3万株、新植桃树5.5万株, 总产量2.8万t, 优质桃果率为55%左右, 绿色、无公害桃果生产面积仅53 hm2左右。

重庆人吃的桃果多数是由湖北、陕西和四川等省运来, 由于成熟桃果不耐贮运, 外省市运来的桃果多因要长途运输而提前采摘, 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色泽、香气等均未达到成熟和优质要求, 因此市民消费的桃果多数是未成熟、口感差、不时鲜的桃果。真正属于重庆本地生产的外观色泽艳丽、香气浓郁、内在品质好、口感极佳的时鲜优质桃果, 在重庆市场则少有货供给。

近几年重庆桃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 规模经营户增加, 全市 (50×667) m2以上的桃生产经营户有20余户; (2) 生产和观桃花、摘桃果等项目结合, 形成以桃花、桃果观光为主题的农业观光果树产业新模式; (3) 栽培适宜重庆地区的优良品种、集生产和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特色桃品种, 产品需求市场活跃; (4) 建设投资趋于多元化, 有民营企业和来自社会各界的投资兴建; (5) 产业化经营显现优势, 在种植大户带动下逐渐形成“企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标准化、品牌化生产, 产、供、销一条龙, 信息来源广阔, 销路畅通, 经济效益突显。

3 重庆发展桃业的必要性

桃原产我国, 我国桃产量居世界首位。加入WTO以后, 苹果、香蕉、柑橘、葡萄等品种的“洋水果”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影响很大, 但是桃因为不耐运输, 国内市场进口国外桃有限, 所以一个时期以内, 桃对于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还有很大的优势。从国内市场来看, 近年来桃消费在水果消费中的比例在稳步升高, 发展桃树生产是很多地方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首选项目。

全国桃生产布局基本划分两条线, 一是长江一线, 从长江下游的上海、苏州、无锡到上游的成都, 是我国南方桃 (水蜜桃) 分布最多的地方, 成熟期集中在5—7月;另一条线是长城线, 主要分布在长城东部的北京平谷、河北唐山、河北乐亭一带, 以北方桃品种为主, 成熟期集中在7—8月。和重庆地理位置相距最近的是成都市的龙泉区, 水蜜桃面积在0.67万hm2以上, 成熟期集中在5—7月。但是龙泉区是桃生产老区, 树体趋于衰弱、老化, 产果量下降严重, 现向周边其他区县有一定量的幅射面, 但品种比较杂乱, 布局比较分散。

重庆自产优质鲜桃需求缺口较大, 生产业和观光业有机结合的产业模式是城市人民的休闲消费新宠。由此可见, 重庆利用近郊丘陵坡耕地稳步、优质、集中、规模发展桃果产业势在必要和必行。

4 重庆桃业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4.1 发展优势

4.1.1 区位优势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 长江上游, 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 幅员面积8.24万km2。全市总人口3343.44万人, 城镇化率57%, 消费层次高。“一圈两翼”战略发展, “1小时经济圈”区域内的交通、通讯网络发达, 运销半径小、物流和信息通畅, 发展鲜食加工兼用型桃果业以及观光休闲桃果业具有极大的潜力。

4.1.2 自然环境优势

重庆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 冬季月气温平均在6~8℃, 夏季月平均气温在27~29℃, 年日照总时数1000~1200 h, 冬暖夏热、无霜期长、回春早, 雨量充沛, 常年降雨量1000~1400 mm。是南方品种群中的短低温品种的适宜栽培区, 且同一品种的成熟期比成都地区早熟1周左右, 比北方地区早熟20 d左右。

重庆丘陵面积有1.81万km2, “1小时经济圈”面积2.87万km2。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森林覆盖率39%, 水质洁净, 无污染。富钾的丘陵坡耕地资源为桃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间。

4.1.3 劳动力资源优势

2012年末, 重庆市有乡村人口2303.10万人, 乡村从业人员1365.29万人, 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农业产业效益快速提升, 必将吸引更多返乡农民工回乡就业于农业产业, 或吸引大量城市劳动力到乡村参与农业产业, 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多。桃生产业或与观光业相结合的桃产业, 和其他优质水果生产业一样是一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有充足的劳动力适时投入才能生产出大量的优质桃果。所以, 发展桃产业对以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力需求将会增加, 由此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让他们回家就业和照看家人两不误。

4.1.4 技术和品种资源优势

重庆农村素有种植桃树的习惯, 但把桃产业做大做强的典型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潼南县。潼南曾是黄桃生产大县, 是全国仅有的两个黄桃生产县和三大桃生产基地之一, 名声显赫。全县黄桃生产主要为罐头厂加工罐头提供原料, 黄桃生产和加工制罐销售曾为潼南县果农增收、财政创收和解决成千上万的人就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是全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依靠悠久的桃产业经营管理历史, 广大果农积累了丰富的种桃经验, 县各级果技人员不断探索和总结出了成套的丰产优质栽培技术。引种、试种、选育和保存了以加工为主的黄肉桃品种20多个用于生产推广栽培, 保存有鲜食加工兼用黄桃品种4个;从2000年开始, 又陆续引种、试种、选育以白肉桃为主的鲜食加工兼用桃品种10多个, 现在生产上推广栽培的有丹墨 (早熟油桃) 、仙桃一号、早白凤、大仙桃、新川中岛、21世纪、渝佛桃等7个, 基本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配套种植。

4.1.5 政府支持, 投资环境好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体现在: (1) 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办农业企业、或成为种养大户, 同时鼓励其他行业、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农业项目建设; (2) 大量项目资金注入支持, 其中支持农业特经项目的财政资金有“产业链建设”资金、“特色效益切块资金”、资助特色产业发展的农发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 (3) 改善投资环境, 做好了交通、电力、通讯、土地综合开发整治等硬件建设, 同时实施土地的合理转承包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种证件的畅通免费办理等软件建设。重庆市在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下, 有“吴小平葡萄”、“向葡萄”等私有民营企业投资建设葡萄生产和观光采摘休闲产业, 必将吸引又一批民营企业和社会各界投资建设桃果生产和观光采摘休闲产业。

4.1.6 市场优势

重庆市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鲜桃消费市场, 当地产鲜桃的消费缺口极大;以摘桃果为主题的农业休闲观光桃业在重庆市还无处寻觅。

4.2 存在问题

4.2.1 规模小, 品种杂, 专业化程度低

重庆市有一定量的桃栽培, 但以规模小、水平低、效益低的庭院经济栽培模式为主, 品种杂、商品化率低, 专业化程度低, 果农自产自销、产品不能及时有效批量供应市场。

4.2.2 不尊重科学, 盲目引种栽培

许多生产单位或种植户盲目引进外地优良品种直接用于生产栽培, 建立桃生产基地, 不征求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意见、不经过引种试验栽培。三五年之后才发现所栽成片桃林不结果或产量极低、品质差、成熟期不合适等现象, 再三五年之后只有砍树。常出现浪费财力、人力和时间的事, 这大大损伤了果农的种果积极性, 重庆桃业为此延误了多年发展壮大的时机。

4.2.3 从业人员少, 技术水平低

由于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多为老龄人, 他们体力差、不懂种桃技术、学习接收能力差, 少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理论与实践跟不上现代果业的快速发展, 难以开展桃果生产的技术培训、技术推广与技术指导, 使整个行业的技术服务处于较低水平, 阻碍了桃果产业的发展。

4.2.4 行业组织有待进一步加强、规范和提高

目前果树产业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新型股份合作社等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已注册成立多家, 但仍存在组织松散、规模小、实力弱、有名无实等现象, 不能施行有效行业管理, 存在作用不明显、政府支持有限等问题, 有待进一步规范完善。

5 重庆桃业发展方向

5.1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适度规模稳健发展

立足本地市场, 利用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 因地制宜适度规模稳健发展桃产业。

5.2 高标准建设, 规模经营, 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充分利用现有的发展基础、政策支持, 多渠道集资, 做到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建基地, 规模经营管理, 高效益持续发展, 起到行业引领、示范带动、辐射发展的作用。

5.3 生产与休闲观光有机结合, 融观光、采摘、休闲于一体

生产与休闲观光有机结合是现代农业生产范畴的延伸, 是其产业链的有机延长。休闲观光依托生产业建设发展, 同时又起到补充和促进发展的作用。由于桃花、桃果的观赏性强, 给生产和休闲观光业融于一体提供了极好的契机, 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所期望消费的农业产业模式。

5.4 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桃果

为了让消费者安全、放心地消费桃果和以桃果加工的产品, 应实施标准化生产, 提供无公害、绿色、有机桃果, 这也是桃产业持续发展必走之路。

5.5 发展“企业+专业合作社 (协会) +农户”的组织管理模式, 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性管理和服务指导作用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 积极引导桃果从业人员和社会各界, 以各种联合方式按生产、流通等环节或产业类型组建果树专业合作社 (或果树专业协会) , 为分户生产的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 形成“企业+专业合作社 (协会) +农户”的一体化、产业化经营体系。

6 建设对策

6.1 以科技为支撑, 提高桃果市场竞争力

以科技为支撑, 在品种选育、引进和推广栽培工作中, 要求桃果的基本特征为:外观红艳, 个头大而匀 (一般在单果重300 g以上最好) , 果型圆整, 果肉脆甜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0%以上为宜) , 耐贮运等;在生产管理工作中, 要求产量高而稳, 商品果质量好, 以适应市场趋势, 提高市场竞争力。

6.2 走适宜重庆地区栽培的优良特色品种发展之路

现有适宜重庆地区栽培的优良特色品种有:丹墨 (早熟油桃) 、仙桃一号 (早熟) 、早白凤 (早中熟) 、川黄14 (早中熟) 、21世纪 (中熟) 、渝佛桃 (晚熟) 等。

6.3 以早中熟品种为主、晚熟特色品种为辅

早、中熟品种配套栽培, 其总面积在85%以上;晚熟特色品种补充发展, 其面积在15%以内。

6.4 发展鲜食加工兼用桃品种

鲜食加工兼用桃的果实品质好、耐贮运, 便于鲜食和加工两用。现在优质鲜桃不仅受鲜销市场欢迎, 也受加工市场欢迎。

6.5 强化商品化包装, 树立桃果品牌形象

高度重视桃果产品的商标注册, 强化产品的商品化包装、宣传, 以产品的优质化、无公害化、质量标准化和规模化为核心, 树立桃果品牌形象, 提高产品知名度, 提高市场占有率, 增加产品效益, 带动产业发展。

6.6 疏通销售渠道, 丰产变丰收

8.团支部发展建设方向 篇八

关键词 南繁基地 ;建设意义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F324.6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Development Tend of Nanfan Base Construction

ZHOU Jing LUO Jinmei XU Xuerong ZHANG Yuliang MA Shuai LU Haiy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ATAS, Haikou, Hainan, 571101)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Nanfan bas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tecting national seed industry and stimulating food productio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anfan base is not only part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but also a crucial component of Hainan's endeavor to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With these new opportunities, all research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Nanfan base project should pay greater attention to and play more active roles in the great Nanfan development.

Key words Nanfan base ; strategic significance ; trend of development

国家南繁育制种简称“南繁”,在农作物品种培育过程中发挥着缩短育种年限、加速世代繁育的品种应用、推广的作用,在保障国家种业安全、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随着南繁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南繁种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加大力度和速度推动南繁基地建设,无论是服务国家种业安全战略还是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都有着重大意义。

1 南繁基地建设服务于国家种业发展的战略地位

南繁基地建设对中国种业发展的贡献巨大,推动了农业科技积累和农业经济发展,有效提高了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程度。

1.1 为中国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重要平台

南繁基地的独特热带气候资源为农业种业科研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海南岛陆地面积中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区域,其南部拥有中国唯一的热带气候的大片陆地,月平均温度在20 ℃以上,是天然的育种温室,得天独厚的环境气候优势可以缩短农作物的育种周期,实现周年育制种,加速优质品种的选育速度,从而提高中国育种制种能力,例如中国主要粮食及经济农作物中的水稻、玉米、棉花、大豆等在冬春季节的育制种仅能在南繁基地进行。通过多年的发展,海南的三亚、陵水等地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南繁基地,为中国南繁育制种搭建了重要平台。多年来,随着南繁基地的不断建设,也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南繁育种的科研人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抗虫棉之父郭三堆、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等权威级农业科学家都是通过南繁基地这片热土作为平台研究出改变时代的新品种,为中国的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1.2 保障了中国种子资源的有效供给

通过南繁科研与制种育种实践活动,增强了重要作物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保障品种能大范围安全推广及生产;例如每年冬季在南繁基地开展的水稻、玉米、棉花、瓜菜等作物种子的田间纯度鉴定试验,有效保障了合格种子快速供应市场。南繁基地是中国农作物种子质量评价鉴定的重要基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农业部每年都将监督抽查全国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并送至海南的南繁基地进行种子鉴定,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种子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南繁基地还是中国杂交种子和亲本的主要生产基地,为中国种子调剂、备荒、应急、缺口生产提供保障,提升了中国农业抵御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灾害的能力,确保了中国种子资源的有效供给。

1.3 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缓解中国粮食供给紧平衡局面

南繁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在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的同时,其经济价值无法估量,可以说南繁是一座挖之不绝的金矿,合理有效地开发南繁,将助力中国农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除了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外,南繁带来地域资源效益更是不可估量。几十年的南繁事业有效地发挥了海南独特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南繁研究的成果从试验点推广全国,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了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同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工业用地的扩展制约着粮食种植用地扩展,粮食供给紧张状态短期内难以改变,只有不断通过南繁工作促进良种供应,提高单位产量,才能有效缓解粮食供给紧张状态。

1.4 促进中国农业种业科技的创新培育与积累

农业科技一直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未来更将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南繁基地虽地处中国的海南岛,但却服务于全中国,已成为全国育种科研的集散地,培育种业人才的摇篮,农业科技创新的圣地。据悉,全国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单位及700多家科研单位成千上万名科研人员在海南从事南繁研究工作。多年来,南繁已为中国培育了大批农业科研人员,仅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师级科学家就达到8名(院士)。南繁也为中国农业种业的科研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增强了学术的交流,促进了创新思维火花的迸发,是一个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好途径[2],客观上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农业技术的进步。目前,由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和海南省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博鳌)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已成功落户海南,该论坛现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南繁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科研人员培育的摇篮,并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积累,发挥着农业科技的创新、交流、交易、推广的重要作用。

nlc202309011612

2 南繁发展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内容

南繁基地建设将有效促进海南本地农业经济发展,帮助本地农民实现增长增收。南繁还是完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南繁事业是海南本地经济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绕不开的重要门槛。

2.1 优化海南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本地农民增收

发展南繁事业能够很好发挥海南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合理调整海南农业产业结构,调优产业布局,促进海南本地农业经济发展,提升海南农业产业竞争力,带动海南本地农民增收。因为种业是农业的基础产业、朝阳产业,具有源头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具备较为突出的比较优势。海南如果能充分利用南繁种业先天的科技、人才、市场、信息等优势,将能帮助海南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将南繁基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引导农民从只种稻谷的传统耕种到高效益的制种产业上来,推动海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另外,古语云近水楼台先得月,海南是南繁基地的所在地,南繁科研成果的产出地,只要连接好产学研,建立起育繁推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实现南繁成果就地转化,同时大量南繁科研人员融入当地农业从业人员中,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带来了开发的理念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当地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示范带动作用,将极大地提升海南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增加农业产业科技附加值,带动本地农民致富,从而推动海南三农事业发展。

2.2 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战略部署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热情空前高涨,通过各种大项目带动相关产业跨越式发展。国际旅游岛建设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动南繁事业发展[3],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将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定位为六大战略之一,其中将海南发展成为“南繁育制种基地”便是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五大基地目标之一。由此可见,推动南繁基地建设本身就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推动南繁基地建设,将把海南打造成一个除了健康岛、生态岛之外的科技岛、创新岛,从多方面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3 南繁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

3.1 南繁基地建设的蓝图

南繁如此重要,且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未来发展不仅牵动着众多农业科研人员的心,更是关系到中国数以亿计种粮农民增产增收的殷切期盼。幸运的是南繁基地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着宏伟的蓝图。例如:2011年6月11日,南繁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隔离场、海南国家南繁研发中心、海南国家南繁公共服务实验平台等3个重点项目在海南省三亚市开工,总投资逾12亿元。3个项目的开工是海南落实国务院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南繁制育种基地战略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南繁制育种基地建设已进入了新阶段、新时期。2012年6月,海南省政府已原则同意了《中国南繁“硅谷岛”建设规划(2012-2020)》,目前正组织各方力量抓紧实施。未来将要把南繁建设成为“五个一流”的“一基地四中心”,即全国一流的标准化种业育制种基地,全国一流种业研发创新中心、全国一流种业商业化中心、全国一流种业科技转化中心、全国一流种业交流服务中心。未来将在海南南部区域严格保护6.67万hm2南繁用地,形成南繁育种科研核心区、控制预留区、标准化制(繁)种基地和南繁成果转化地的“一核心一预留六基地十四转化区”的分布格局。其中育种科研核心基地核心区0.33万hm2,育种科研核心基地控制预留区1.33万hm2,标准化制种基地1.67万hm2,成果转化基地3.33万hm2。

3.2 南繁基地建设已迈出坚实的重要步伐

长期以来,南繁建设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统一规划、服务等基础性的平台建设。令所有从事南繁的科研人员为之动容的是南繁大规划和大建设正有条不紊的持续推进,特别是建设0.33万hm2南繁育种科研核心基地项目,将有效解决全国各大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从事南繁工作所面临的独木难支、各自为战的困境,从此解决了南繁的用地紧张、管理不规范、基础工作人手不够等问题,为南繁的科研带来新的春天。随着南繁规划的逐步实施,必将带动整个南繁事业,包括科研育种、制种、产业化推广等新的大发展,从而实现中国种业产业的升级。目前,0.33万hm2南繁育种科研核心区基地建设项目已经上报国务院,海南省有关部门也正在抓紧落实,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该项目的建成将有效保障南繁的科研用地,为南繁科研提供坚实基础,解决南繁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在南繁发展的大战略中,其科研用地以及科研工作的活跃程度直接关系到南繁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准备建设的0.33万hm2南繁育种科研核心区基地解决了南繁发展最本质和最核心的问题,可以说是迈出了最坚实的步伐。

4 小结

南繁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其不仅对整个国家种业、农业经济发展贡献良多,而且还有效服务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个国家战略,促进海南本地农业经济、生态经济大发展。可以说南繁是国家的南繁,更是海南的南繁。目前,南繁基地建设已经有了明确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随着南繁大发展时代的到来,困扰南繁建设,特别是困扰众多科研人员从事南繁科研工作的各种阻碍也将会得到一一解决。因此在此背景下,笔者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从业人员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我们不仅要继续高度重视南繁工作,而且更要积极跟随发展规划,充满激情,满腔热血地投身南繁事业,为中国南繁贡献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 董照辉,张应禄,刘继芳,等. 我国南繁基地建设问题的探讨与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1):52-55.

[2] 邓孚孝. 海南南繁种业发展对策[C]. 热带作物产业带建设规划研讨会——热带作物产业发展总论论文集. 2006:87-90.

[3] 阮刘青.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南繁育种的影响及其建议[J]. 科技导报,2010,28(12):18.

上一篇:语文说课题目下一篇:关于抗击疫情网课个人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