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考评课教学设计(8篇)
1.初中语文考评课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依据课文注释及工具书,掌握重要文言词句,读通文章大意,并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范读、分角色朗读,能结合情节分析形象,总结寓意,得到人生启示。
3.学会运用文章以对话展开情节的表达方式,体会文章逻辑严谨、文气贯通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积累文言知识与文言词语,明了文章大意。
难点:准确理解文章寓意,学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点明了“忧”。“忧”指的是忧虑、担忧。“杞人”忧虑哪些事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杞人忧天》,一起去了解这个故事。(板书课题,集体朗读)【板书:杞人忧天忧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确,把握重要实词。
2.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次圈画没有解决的读音和重要词句。(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朗读,带领学生整体解决文章中的疑难。)
3.再次齐读(带着问题进行朗读)。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明确:杞国有个人整天神色忧虑,担忧天会塌地会陷,使得自己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有一个人就去开导他,为他解释天、日月星辰以及地存在的状态,一经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小组讨论:杞人为什么会“废寝食”?试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忧天地崩坠,身所寄。【板书:起因——担心天地塌陷】
2.提问:“晓之者”开导“杞人”的理由是什么?杞人一开始信服了吗?从两者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两人什么样的性格?
明确:理由是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人们整天都在天空中活动,天空不会坠落;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也不会对人有伤害;大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人们整天在地上活动,大地不会陷落。杞人不完全相信晓之者的劝导,又提出了另一方面的担忧。从两者对话中,可以看出杞人性格比较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人;晓之者比较理性,关心他人,大度从容。
【板书:发展——晓者开导;结果——放下忧虑】
3.同桌讨论:从这则故事当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明确:我们可以不必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
4.再次朗读课文,相互交流探讨:杞人对天地、日月星宿的思考以及晓之者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在古时候,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处于懵懂的阶段,此刻如果有人能够对自然存在的状态产生疑问,表现了这个人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优秀品质。但这个杞国人因为思考这些问题而导致自己整天处于忧虑状态,因此影响到自己的现实身心生活就不妥当了。在这个世界,未知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应该做到去思考、去探索、去认识,而非自顾自的忧虑。
从现阶段看,晓之者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延伸
这则寓言展现人物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对话表现出来的,请仿照这种形式用现代汉语写一写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本节课后的收获。
2.查找《列子》的资料,对比阅读《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谈谈你对《列子》内涵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杞人忧天》这则寓言比较易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多次朗读并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学生们基本上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启示。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以朗读为线,以提问的方式将课程不断推进,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对话,让寓意默会于心。
2.初中语文考评课教学设计 篇二
一、语文课上互动教学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上注重细致、透彻地讲解课文概况、中心思想等。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时也会为了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但学生的积极性始终得不到发挥,这种教学容易造成两极分化,让学生发展受到制约。而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提问,尝试着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体现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例如,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除了让学生了解济南的冬天特征外,还可以让学生讨论家乡的冬天有什么特征,学生积极性极高。他们不仅查阅本地的气象资料,还查阅一些档案资料,并且用幻灯片展示出家乡冬天的一草一本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很有深度和个人见解。在这个幻灯片课件制作中,他们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形成解说词和课件内容,丰富的史料和图片以及视频是我们所没有想到的。
二、语文课上的分层教学
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现阶段多种教学模式随之应运而生,其中最受教师青睐,且教学效果最明显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的分层依据分很多种,具体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等,其优点在于,分层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一刀切”的弊端,能够全面针对所有的学生,采取最合理的教育方式,避免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分层教学法分为隐形分层和显性分层,无论是显性分层还是隐形分层,都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充分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层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指导学生递进式发展。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安排课本剧表演,把学生分成不同组,让他们在语文活动中发挥自己专长,美术好的同学设计道具,文字能力强的同学设计台词,让他们在剧中根据各人的特点安排各人的角色,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表演活动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三、语文课外的阅读指导
我们强调大语文教育观,强调语文的广泛阅读。比如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后,指导学生阅读莫泊桑的其他名篇如《项链》和《羊脂球》,进一步来认识这位伟大的小说家。指导学生订阅《语文报》《杂文报》《读者》《小小说选刊》《美文赏析》等报刊,让优秀文化占领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们体会到阅读的魅力。
3.如何提升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质量 篇三
一、优化设计、精心组织,有效提高复习质量
复习课的设计应以唤起记忆、巩固消化为中心,以打牢基础、强化能力为目的,以精讲巧练、讲练结合为原则来具体组织复习课。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管理归类好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的前提下,准确、概括、简洁地对将要复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拟成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思考题,板书给学生,以形成知识的骨架和思维的阶梯,发挥“导”的作用。这要求老师必须把复习的某一单元或某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反复研究,抓住关键,找出规律,精心设计思考题,运用自如地驾驭教材。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发挥启迪和引导作用。让学生读书。老师的巧妙启迪、引导,是为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服务的。那么这里的读书,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或思考题,在老师指导下读书,边读边思考、把书读懂、唤起记忆。把知识反复咀嚼,带着的问题解决了。知识梳理、唤起记忆的这个初步目的就达到了。
二、精讲多练、查漏补缺、多措并举,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读书。让学生练习。学生唤起了对知识的记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巩固消化,使基础更牢固扎实,能力得到强化形成语文素质,这才是语文复习的全部目的。要真正达到目的,就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练习到底是要求精讲多练,还是精讲少练呢?笔者认为既不能多练,也不能少练,而要精讲巧练。练习量的多少应当根据复习内容的容量大小和知识的难易,老师灵活掌握。最后是“反馈”,即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矫正。学生练习后,不能到此为止,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补缺补漏,或同桌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叉改,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迅速了解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进行个别辅导,或发挥学习优秀者的作用来解决。
三、讲究科学方法,借助图表,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内容,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是一种好方法。
由于复习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内容,只是由于遗忘,使原有的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的时候,只要老师恰到好处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以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放射开来,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语文课本中的长课文,诸如散文、小说、戏剧等,少则三五千,多则近万字,通过板书图示,对这些课文“提要勾玄”“凝精聚妙”将课文内容浓缩在几个字、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之中。
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复习,显得零零碎碎,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而且脱离教材,搞不好就犯了脱离课标的错误。比如六册书可以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种文体来复习,就其特点加以复习,采用网络图,联系起来板书(板书略),产生了“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加深记忆痕迹,优化了记忆结构,较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在语文复习阶段,搞好各知识点之间的比较区别是十分重要的。而板书图示(包括表格)不失为一种简洁实用的好方法。整个中学知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丰富多彩的板书图示、表格展示出来。比如复习初中第一册的三篇议论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我们只要出示一份比较表,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文填好表中的空格,这三篇课文的中心论点、论据、论汪方法、论证方式、写作特色等知识就一目了然了。
整个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系统,里面包含着好些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复习时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作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有系统地复习,最后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连接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使学生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缺陷,绘制树状结构图,在复习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用板书图示进行语文复习,其系统性确实很强,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4.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篇四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2、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2、通过朗读感知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阅读、讨论与教师的总结启发相结合。
2、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内容
《羚羊木雕》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这种矛盾说到底是一个“代沟”问题,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也必然表现在许多家庭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悄悄的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让我们一起读读张之路写的发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吧。(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这篇文章你们看过吗?)
1、生字、词的读音:
怦怦(pēng)、树杈(chà)、攥(zuàn)、逮捕(dài)、逮着玩(dǎi)、寒颤(zhàn)、颤抖(chàn)。
2、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哪些人物?
(1)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2)让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爸爸、妈妈、“我”、奶奶、万芳和万芳的妈妈。
(三)问题探究
语言显示人物性格,请同学们自由读,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出人物的个性。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并分析人物形象。(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要求:读准语气、语调。)小组讨论谁读得好,好在那里,如果朗读中有不足,有什么不足?然后全班讨论。
2、爸爸送我羚羊木雕,我把它送给了好朋友。我这么做,对吗?能告诉我你的理由吗?
3、文章最后说:“这能全怪我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我”,你会怎样处理?
4、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四)教师小结
《羚羊木雕》通过写这场**,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少年之心,妥善处理孩子间的交际行为,尊重他们的友谊,千万不能重财轻义。也告诉孩子做事应同父母商量。
(五)课堂拓展
1、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你的看法怎样?
2、你遇到过类似的伤心事吗?是怎样处理的?如果是,现在又会怎样处理?能告诉我们吗?
(六)课后练笔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源于沟通和交流。周末回家与父母分享这个故事,并交流一下看法。然后,把你藏在心里很久的话写出来。
5.初中语文考评课教学设计 篇五
语文学习除了关乎其前途命运,更关乎其生命质量。有一种“大语文”的认识,树立学习是一种自觉的意识。
1、应考:不论怎么改革,语文也稳居榜首——永远的“三分之一”。
2、交际工具:立身处世之本,建功立业之基。
3、素养:文化传承、积淀,形成民族强大向心力凝聚力的“磁核”。
4、人格形成:是精神的建筑师、心灵的守护神,生命的别名。教学过程:
一、欢迎词(略)
二、自我介绍
(板书:陈)有句俗话,叫“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寺院里常有一对联“佛门半开,有缘进来”,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四百多名的高一新生,偏偏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就恰巧分到这一个班级里来,彼此成了同学甚至同桌,用流行语说“千万人之中,没有早一分,也没有晚一秒,我们就这样相遇了„„”这就是缘。通常,人们喜欢把老师比喻成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老师职业的极至赞美。但我一点也不喜欢,蜡烛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的,并且含着泪,过于悲壮。可我做教师想快乐的点亮你们的一生,却不想毁灭自己,而且现代科技看来,蜡烛的光太暗了,不如日光灯亮,我更喜欢把老师比喻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惜缘)时下流行一种说法,表明关系的亲密,缘分的可贵:同过窗(同学),扛过枪(战友),下过乡(知青)。你们正好赶上了第一条,不管是你们遇到了我,还是你们彼此成为新的同学,请记住,这都是缘分,将来的生命中,你还会不会记得高中的生活,还记不记得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有个我,这很难说,生命是个变数。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朝夕相处的岁月,倍加珍惜你们的友谊。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句唱词“今生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慢慢地体会,你会发现各种无穷的奥妙。
三、激发兴趣 :
(针对学生兴趣不浓、消积被动的学习态度,首先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欲望,让他们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产生不学不行、欲罢不能的心理需求,以高涨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自觉地弥补自己的贫乏。)
1、澄清语文的概念:
①流行的几种说法: 语言和文学、听说读写、叶圣陶:口语和书面语
②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另外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下,同学们还要掌握好应试的技能。③大语文概念:应试、应用、人格修养;文史哲不分家;语文的社会生活化
④雅和俗:作为基础语言工具,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首先是交际需要语文,更重要的是语文可以提升个人魅力和生活层次。
结语:生活离不开语文,高雅的心灵生活更是出自美好语文的熏染。然而,语文,想说爱
你不容易。其实,语文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语文又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语文是有趣的:唐诗宋词,英雄美人:语文又是枯燥的:古文百篇,成语如山。语文是快乐的:风花雪月,刀枪剑戟:语文又是痛苦的:咬文嚼字,浩如烟海。
2、认识语文的魅力:为何要学好语文(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先问一下,大家喜欢上语文课吗?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学语文很枯燥,没有兴趣。中国的应试教育害人不浅,但它仍是目前中国人最适用并且最公平的一种方式。所以,请大家不要恨高考,也不要怨中考。
在中学的历程里,语文——文学作品,他能通过写作者真实的生活经验与心理历程与你交流,向你展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人生的价值取向,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你可以透过文章,看到作者的精神家园,中学里没有哪一门功课是。这样的内容,在精神上为你做引领。在我看来,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做人。你不一定要踏入大学的门,可你必定要跨入社会的门,你可以不懂数理化,没有任何特长,只要领工资会签自己的名,但你不能不会做人,你可以失掉一切,但你没能失掉尊严。
希望大家在高中阶段,不要把语文看成是在应付考试,那样你会学得很吃力很疲倦,我希望大家把它当成一种欣赏,一种享受,这样你才能真正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结语:语文知识是有温度的,它融入了写作者深厚的生活体验以及丰富的情感与思想,语文教师是在二者之间搭一座桥梁,让我们体验靠自己也许一生都无法感知或体验到的生命。比如死亡,比如吸毒比如„„。
语文老师只是一时的,关键的还是要自己去体验,一个意象,一段文字,一位作家,在你最快乐,最痛苦,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它,而它又给了你温暖和欣慰,这时的文字才是你的,你才真正的理解了语文,或者文学,这时文字――已经融入你的生命中。而这种温暖与欣慰,随着你阅读范围的扩大,频率欲来欲高,你成长的欲来欲快。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成长)史。
文字是一种美丽,一种遭遇,和文字用心灵和他相逢是一种幸福。
四、方法介绍
引言:清代王国维也曾经说过,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1、相信自己,勇敢挑战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不要去想过去,想自己的基础是不是很差,勇敢面对一切挑战和失败。)
2、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强调语文学习积累要坚持)
3、自我规范,养成习惯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要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强调: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写作习惯)
4、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你们说,这个小孩是不是很聪明?(——重要的还在钓技。学习,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五、学习要求
1、我要求同学们有民主的观念。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是地位是平等的,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要敢于发言,说出你的理解。
2、大家要有钻研精神。相对大家而言,我接受教育比你们早,对于很多问题,我已经形成了我的一套看法。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的观点肯定带有我自己思想的影子。孟子说的好,“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别人的观点、书上的既成观点,大家要自己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举例子略)
3、注意积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要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多读,多写,多积累,厚积薄发。积累的多了自然就会有感悟。
4、具体的作业要求:
a.一个星期一篇随笔
b.坚持摘抄。内容比如:名言名句、诗词、优美文段、新颖的观点等等。
c.坚持作笔记,日常积累不可少。附: “学习语文十条秘笈”
1、练好语文基本功。说一口流利而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端正而潇洒的字,消灭作文中常见的错别字。
2、优秀诗文勤记诵。在高中三年内,早读时要努力做到——引吭高歌式大声读,诵读
讲究停顿、节奏、速度、语气、感情等,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教材规定的必背诗文的基本任务,再熟读非基本篇目,在此前提下再向课外延伸,诵读一些适合中学生的名篇。动手写,用心记,勤引用。教材内要求背诵的篇章我们一律默写过关。
3、报纸杂志常翻阅。推荐《中国青年报》、《嘉兴日报》《南湖晚报》《语文报•高中版》、《作文点评报》、《作文与考试》、《读者》《中学生阅读》、《语文月刊》《小小说选刊》《杂文选刊》等等。还可以剪报——看到有好文章就剪下来,贴在自己的语文摘抄簿里。日积月累,你终有一天你会为自己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而骄傲。
4、看书买书做书虫。多逛逛书店,多进阅览室,多去图书馆,你会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应尽量买一些有收藏价值的书,丰富小书柜的藏书,如《现代汉语词典》、《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成语典故词典》、“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等文史哲方面的书。喜欢看书、勤于思考的人,语文一定学得好!一个学期“一本书主义”: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伟人促膝长谈。让外在的视野与博大的境界引领提升个体内心的力量。我要求同学们在一个学期内读完一本经典作品。第二周内将自己选择的书目报给语文课代表,其中考试时候选一节课开阅读经典交流会。第十五周上交读后感悟一篇,不少于1000字。
5、语文笔记贵坚持。语文知识点(含各知识点的概念、运用实例、高考例题等),诗词名句、对联、名人名言,佳作美文及写作技巧归纳,错别字、病句搜集,文学常识……这些都值得我们抄在自己的语文笔记簿上。在测验时候收集错题,集成“错题本”,到高三的时候就会成竹在胸!
6、课外练笔不放松。每天坚持写日记,记录青春的精神成长。写多了,思维就敏捷。练笔的题材广泛得很,校园中,家庭里,社会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成为练笔内容;文体也可不限,记叙文、小说、散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剧本、对联……什么都可试试。长短也可随意,每次既可写全篇,也可写片段,还可写“小说连载”式的文学作品。写作时间最好固定在某个时间段的十分钟左右,如中午饭饱之后,傍晚遐思之时,晚自修结束之前回顾一天的点点滴滴,展望明天等等。如此坚持,高考作文到时就像写日记一样思如泉涌,一两千言,一挥而就。在高一阶段,我们首先要有量的积累,养成写的习惯,我相信同学们习惯形成之后就会对自己思想情感的抒发欲罢不能的!我要求同学们每周至少完成五篇日记,每周我值班的晚上我来检查,课代表在自修前收好放在讲台上。可能有同学会说我的日记有隐情什么的,不方便老师看。可以,我只要同学们能写就好。所以如果你愿意老师分享你的生活感悟,与你交流写作方法,你就在文末标明“可阅”,否则我不会侵犯你的隐私的!
7、生活处处皆学问。跳不出语文课本,跳不出语文课堂,我们就学不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校园里的墙报,街上的招牌,旅游景点里的楹联,报纸上的广告,庙宇里的碑文……都含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学问”。看电视、听广播,开校会,乃至听其他人聊天,也一样可以从中学到不少语文知识。
8、他山之石把玉攻。孔子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也说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平时就应多向身边的人请教,虚怀若谷,不耻下问,从而取人所长,补己之短;借人所长,为己所用。如果有人向你请教,你也要耐心热情地解答。《团队激励》一书中讲到“学习金字塔”是由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不同的学习效率构造而成的,听讲的学习效率是5%;阅读是10%;声音和图片是20%;示范和演示是30%;
小组讨论是50%;实际演练和做中学是75%;马上运用和教别人是90%。
9、基础知识早复习。
10、课本学习贯始终。从应试的角度,语文主要是考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分析和运用,直接考课本内容很少。但经典篇章的课文里本身就含有许多语文知识点,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从高一起就自觉地开始复习这些知识点,而不是到了高三才复习,那么,你就会赢得主动。
六、结束语: 在我看来,语文是一门滋养生命的学科,我希望等大家走出我的课堂后,能像章士钊在《挽百里》中说的:“谈兵稍带儒酸气,入世偏留狷介风”,不管什么时候,你们都能首先拥有一种儒雅之气,像一个“读书人”,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不与世俗同流,在如今的复杂社会迷失方向,高尚而卓越。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集
开学在即,同仁们也在开始设计自己的“第一课”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好这一份关键的“见面礼”,本人把能收集到的“第一课”相关资料集中起来供同事们参考,希望对朋友们有帮助!
高一新生语文颇具创新的经典第一课(曾岚)
同学们,大家好:火热的八月见到火热的你们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激动!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课,我有个习惯,第一节语文课不讲课本上的东西,咱们随便聊聊怎么样。既然是聊,当然还得有聊的主题,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同大家聊五个方面的内容:古有“仁、义、礼、智、信”,讲的是如何修身养性,今我独创“缘、趣、意、信、方”说的是如何学习和学好语文。(奇怪吧,这是什么意思,且听我慢慢道来)
缘。(懂缘)中国有句俗话,叫“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老师职业的及至赞美。我更喜欢把老师比喻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惜缘)时下流行一种说法,表明关系的亲密,缘分的可贵:同过窗(同学),抗过枪(战友),下过乡(知青)。你们正好赶上了第一条,不管是你们遇到了我,还是你们彼此成为新的同学,请记住,这都是缘分,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朝夕相处的三年宝贵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倍加珍惜你们的友谊。毛阿敏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唱词“今生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慢慢地体会,你会发现各种无情的奥妙。这就是老师讲的第一个方面。缘。
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语文学科,兴趣最重要。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学语文很枯燥,没有兴趣。这里,我给大家讲讲语文的趣之所在。
1、音趣。我们通常被电影精彩的对白和大师的朗诵所折服,其关键就在与他们把语文的音韵之趣娴熟吧的驾御。在这里,我举三个例子,请大家共同来揣摩。(1)、“年三十的晚上,我被你们赶出了周家的大门。(《雷雨》,注意划线地方的读法。(2)、陈菲儿,老师叫你呢。(《十六岁的花季》)(3)、这里的山路十八弯。(李琼《山路使八弯》)。
2、字趣。语言文字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的细微变化都会幻化无穷的乐趣。(1)发生在周总理身上的一件事。有外国记者讥讽到:真是对牛谈琴!周总理礼貌的回敬:对,牛弹琴!一字未改,标点一变,面目全非!(2)、歧义之趣。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3)、两人对骂:甲:
你放狗屁!乙:你放屁狗!甲:你狗放屁!虽然粗俗,但的确让人忍俊不禁。(4)、一和尚与施主的对话:(和尚):茶,敬茶,敬香茶;坐,请坐,请上坐。(5)、一字联: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6)、一人独钓一江秋
3、句趣。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聊聊两句,颇含哲理,道尽人世沧桑。
4、篇趣。好文章多了,脍炙人口的有,《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现代美文》,仅举欧阳修《扬花词》,大家就可见精妙文章的妙处。
意。只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作为基本的语言工具,其基础作用不言而喻。我只想强调的是语文学好了对个人人格魅力的提升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唐代荆洲长史韩朝宗才华横溢,李白非常钦佩,做文道:“生不羡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从来佳人怀吉土,哪有淑女爱金夫”。有文采的人,往往得到众多红颜的追慕,此不必细表。有文采的妙处,还可从下面的对比中来发现。《还珠格格》中最常用的句式:我好喜欢好喜欢你哟!除了连用两个好,并无其他的妙处,用于表述爱情的美好徒显苍白和肉麻,我如是这样认为,不知道你们以为如何。再来看冯延巳的《长命女》,看别人如何描绘爱情的美好: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粱上燕,岁岁长相见。多么有诗情话意。这都是学好语文的妙处。我到过农村许多学生家里,在春节的时候,很多门户上都贴“招财进宝“四个字,很一般,但有一次,我却发现有了不同,贴的是:门对青山摇钱树,户迎绿水聚宝盆。怎样,语文的档次就出来了。
信。指信念。每位同学都要坚定学好语文的信念和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我强调三点。一是你们都能学好语文,这不是信口开河。我批改过你们的入学试卷,有一部分基础很不错,相对差一点的,也很有潜力。二是你们要充分相信正在给你门上课的老师我。虽然我只教过一届高三,但高考成绩的应届最高分和高分段都出自我手下,此次学校把两个重点班托付于我你们应该放心。三是要对学校有信心。珙一高的文科在整个宜宾是非常有地位的,不信你们可以去调查。同时,我还要特别提醒和告戒大家,语文学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永无止境,要对自己有十分高的要求。有两句诗可以佐证:“千斤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说的是纵然有司马相如那样优美的文笔,也有无法准确表达感情的时候。无独有偶,在画界也如此。“世上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方。指方法。学习语文没有捷径,但绝对是要讲方法的。方法因人而异,但原则是需遵循的。古人讲:工夫在诗外,很适合现在语文学习的现状。综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我们不难发现,要从课本中寻找到高考试卷的标准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也就是说,学习语文要灵活,不能死板,要以教材为参照,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原指写文章的最佳状态,引用到这里就是指学习语文的感觉,只要有了这种感觉,你的语文水平也就真出来了。学习语文的方法还很多,此处我不多讲,在今后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有更多的机会一起探讨,就此打住。
同学们,下课的铃声即将敲响,我个人认为这堂课别开生面,大有天花乱坠之嫌疑,却不知你们对我创造的“五字诀”有了怎样的认识。不过,再次请大家相信和放心,我视教书为事业,把语文当艺术,以后的每一堂课,我都将竭尽全力地上好,同你们一道共同遨游美焕美伦的文学殿堂!
最后,别忘了我就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曾岚。家庭电话4*******。我真诚地希望做大家的好朋友!谢谢!下课。
让我们拥有诗意——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教学开首语(窦爱君)
同学们,你们登过长城吗?
一个小伙子,登上了北京八达岭长城,不觉感慨道:“啊,长城!”旁边的人以为他诗性大发了,就很有兴致等着听他的下文,谁知他却说:“咋就这么长!”——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词汇的贫乏,常常会带来思想情感的苍白。
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
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跟着父母去旅行,当他们乘坐的汽车行驶在南京长江大桥上的时候,小姑娘趴在车窗玻璃上,看着茫茫的河水,奶声奶气地吟出了两句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尽管用错了地方,但错得颇有道理,比那小伙子要高明多了。
黄河,和我们距离很近,同学们一定领略过她的风采吧?
一位刚刚考上大学的女大学生,坐着火车,去大学报到。火车经过黄河铁路大桥,她向车窗外看去,正是黄昏时分,夕阳垂在在远远的河面上,将万道霞光投射在浩淼的水面上,水的这一侧是黛青色的邙山,那一侧是极力向远处绵延的高压线,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副极为恢弘的场面,深深感动着这位女大学生。她在想,多么美妙啊,这是大自然专为我设计的吗?她是不是在预示着,我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也会充满这梦幻般的色彩;我的前途,也许就像这云霞一般灿烂。——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景物和心境常常是融为一体的。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你们在那时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我们谈一下好吗?(讨论,略)
透过同学们的讲述,我们可以约略感受到同学们不同的个性、思想,他们的坦诚相告,对我们都有启发,让我们表示感谢!
我们即将开始学习的这第三册课文,全是诗歌和散文。比如,在第一个单元里,四篇课文,就收录了十三首诗词,有现代的,有当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这里的大多数诗词,都是写景抒情的,充满了诗人们对大自然对人生的赞美、留恋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感慨和深沉的思考,这是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我们要在学习中去琢磨,去感悟,去和诗人的心灵碰撞、共振,从而让我们的情感、思想,不至于像长城上的那位小伙子一样苍白;通过对诗歌意象、语言的品味,我们会更加明白如何恰当地调配储存在我们大脑里的词语,使我们的语言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我们的思想、情感,并且越来越丰富、优美。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讨论,略)
对很多人而言,生活的单调乏味,生存的困顿劳累,泯灭了心中的诗意,以致看不到生活的诗意,生命的诗意,这是很可悲的事情。朱光潜的文章(课本24页)里说:“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
同学们,我们多么幸运,这一个学期的全部时间,我们都将和诗和散文亲密接触——散文,是不分行的诗,同样充满了诗意。让我们借这样的学习机会,用心灵品味诗和散文,让我们拥有浓浓的诗意,让我们都成为充满诗意的人。我们的生活和情感,因为有了诗意,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丰富、细腻、迷人。
另附:
(一)我爱你,汉语
辽宁刘卫民
身为中国人,是什么使我们能够自由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是什么使我们能够自如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
汉语。唯有汉语!
是汉语赋予我们表达意志的权利和自由,是汉语赋予我们超越时空的本领与才能。
哦,汉语,奇妙的精神造物!它们绝非只是一些仅仅代表一定声音和意义的死的符号,它们分明是些充满智慧、充满感情、善歌舞、会呼吸的、活的精灵!
千万不要小看这说话的权利。“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了生命。”(舒婷)每于关键时刻,却因语言的贫乏而抓耳挠腮、脸红脖粗甚或搜肠刮肚、顿足捶胸──那份尴尬、那份难堪,远胜于皮肉的创痛或呼吸的窒塞。
生为中国人,却不曾留意汉语的美妙;说了这么多年的中国话,却不曾真正领略过汉语的风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又是怎样的遗憾、悲哀或者不幸、罪孽?!
诗经、楚辞,乐府民歌,汉魏古风,唐诗宋词,元明剧曲,明清小说„„这是一座座怎样神奇瑰丽的宝库啊!你怎能竟然屡过其门而不入?
请听听语言学家的礼赞吧:汉字,除了声符的表音作用之外,兼有形象性和表意性;汉字的形和意,不仅积淀了悠久的文化传统,还凝聚着丰富的民族心理、民俗风情;可见,汉字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汉字形体方正,结构匀称,声韵结合,音调优美,又具有整齐的结构美和悦耳的音乐美。若论书法之妙和吟诵之美,其气象万千、其铿锵有致──实乃世界上其它任何语言所不能相与媲美的。汉语讲究严格的词序、句序,稍有颠倒,表意则变,“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则有天渊之别。然而方块之间却也自由灵动、意味无穷!汉语言简意赅,词少意丰,又有突出的逻辑性、隽永的含蓄性,无比的简洁性„„
请听听汉语的阳刚之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再听听汉语的阴柔之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再看看诗人秦观写给好友苏轼的一封“信”(回环诗):
暮赏
已花
时归
醒去
微马
力如
酒飞
再看看孟姜女庙前的一副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再看看语言学家赵元任偶一为之的语言实验──《施氏食狮史》: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
哦,汉语,我们的母亲的声音和呼吸!你能够化干戈为玉帛,你可以变战争为和平。是你,使我们可以“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是你使我们能够浅吟低唱,喁喁私语!是你帮我们表达了爱心,是你助我们伸张了正义„„
哦,汉语,叫我怎能不爱你!
(二)《听听那冷雨》(节选)
台湾余光中
春雨。杏花。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地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就是一个地。太初有字,于是民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中文之美,不仅美在形体,更美在风骨,美在精髓,以至其任何一块肌肉的肥瘠,任何一块文脉的走势,任何一种表情的意蕴,任何一袭衣袂的摆动,都如巧夺了天工一般,增之则长,减之则短。
永不会错的算命先生
这些话题也许又过于沉重,那么,咱们最后来个轻松一点的。
你知道吗?除语文教师外,还有一种人是以语言为职业谋生的。那就是算命的。命是不好算的,一般的算命者能蒙个八九不离十就不得了了,可是高明的算命者却能够句句正确,而且全靠非凡的语言功底,有一个故事,可以证明这个事,其中的主角“赛神仙”,我称他为“永不会错的算命先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听?
话说古代有一位算命先生,号称赛神仙,他所卜算的事情那真是灵验无比,可以说是算无遗策。一日,有某同窗好友四人,要去进京赶考,但是对自己并无多大信心,于是相约来到这个算命先生那里来算一卦,只问一个问题:“四人中有几人考上”。赛神仙听完了四人的生辰八字,简单履历,慢悠悠伸出了一个手指。四人想要再问,赛神仙把伸出的那个手指摇了又摇,说“天机不可泄漏”。于是,四人满怀狐疑地走了。过了不久,只听到赛神仙的门前是鞭炮齐鸣,原来,是四个人来感谢赛神仙了。且不说在这四人中终有几人考上,几人落榜,单说这四个人又送给“赛神仙”一个匾:“神算子”。待四人走后,赛神仙的小徒弟悄悄地问赛神仙说:“你怎么算得那么准啊?”赛神仙笑道:“我怎么会错呢,要知道我是赛神仙啊!”
请问,赛神仙这一根指头是什么意思?四人中到底考上了几人?是因为赛神仙是赛神仙就不会错了吗?(其实一根指头的解释涵盖了所有的可能性,最多是“一起考上了”,其次是“一人没考上”,再其次是“一半考上了”,再其次是“一个没考上”。四人在事后,自然会往相对的意义上靠,所以赛神仙就不会错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把奇妙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结合起来,我们即使是成不了大家,也一定会生活得更好一些。因为,至少你可以在饿死的前一个小时去做个算命先生,先保住性命,然后再去干你的事业。
(说明:我在给高一的新生上课前,总爱给学生讲一些关于语言或者语文的知识或者
见解,也可以算是讲一讲语文学习重要性吧。并且尽量生动,以引动学生的兴趣。因为我看到,现在中学生学语文的环境是越来越恶劣了,不但家长限制,学校限制,其实就是学生也多数认为语文学习可有可无,这就必然造成对语文学习的冲击,因为语文或者语言的学习中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如果没有兴趣,再不重视,那么学好语文几乎无从谈起。今年,我结合我自己近年来对语文的认识就写成了这样的一篇底稿性的文字,很不成熟,只想抛砖引玉。)
开学第一课(高二)
一、聊天
1、又一个暑假过去了,假期里你都干些什么了?有什么收获和感触?
2、新学期开始了,回顾过去,你在语文学习方面积累了什么经验?还有什么困惑?需要老师的什么帮助?(目的:相互了解)9
二、材料分析
1、出标材料。(略)
(说明:各校考生都非常重视语文科。希望大家努力把自己语文成绩提高一个档次。)
(目的:使学生高度重视语文)
三、讲故事教师讲故事,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一个灰心丧气的青年人,因科举没考上,便颓废不堪,一蹶不振,整天关在屋子里,抱头痛哭。有一天,一位老者跨进门,语重心长地说:“假如山上滑坡,你该怎么办?”年青人喃喃:“往下跑。”老者仰头大笑:“那你就葬身山中了。你应该往山上跑,你只有勇敢地面对它,才有生还的希望,天下事皆然。”说完便飘然而去。(——只有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才能战胜它。往上走,不要往下走,学习亦如此。)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勇敢面对一切挑战和失败。)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要培养好的习
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你们说,这个小孩是不是很聪明?(——重要的还在钓技。学习,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小结:第一,相信自己,勇敢面对
第二、养成习惯,重在坚持
第三、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目的:鼓励士气,明白学习的道理)
四、其他说明
1、我的课堂风格:民主、开放、个性?
要求大家:主动投入,参与讨论,大胆提问,适时笔记。
2、我的训练方法
《成才之路》第一卷课前完成,第二卷课后完成。基础知识每周一练。作文训练,单周一篇随笔,写在随笔本上;双周一篇作文,在作文课当堂完成。
3、其他规范
课堂笔记做在课本上。作业本2本,一本写作文,一本抄写和默写。随笔本一本。读书笔记本一本。黑色水笔、红色笔、铅笔各1支。考试、作文、作业一律用黑色水笔工整书写。(目的:规范要求,养成习惯
五、课后作业
4、你在新学期有什么新设想?语文的弱项在哪里?什么原因?想怎么解决?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对老师有什么要求?(结合你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谈谈。写在随笔本上,我阅读后回复)(目的:进一步摸底,以便因材施教)
开学第一课: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引言:我多次说过,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因为我的课是相当散漫的,而且目前还没有改变这种讲法的欲望,所以紧张的高三的第一节课,我仍然不准备上课,而是跟大家讲一些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都是我从网上听到的。并且我还可能要给你们一些忠告,这些忠告被许多人证明行之有效,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地想一想。如果你有心,请记住这些故事,这也是写作文的绝佳材料。?
第一个故事: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什么样的习惯是好的习惯?说不完,但面临高三,我想总有一些是最重要的,我要再讲几个小故事:
第二个故事: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遇到问题,不要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记住:成功者自救。
第三个故事:热爱生活
有个妈妈在厨房洗碗,她听到小孩在后院蹦蹦跳跳玩耍的声音,便对他喊道:“你在干嘛?”小孩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你猜妈妈怎么说?她没有泼冷水,骂他“小孩子不要胡说”或“赶快进来洗干净”之类的话,而是说:“好,不要忘记回来喔!”这个小孩后来成为第一位登陆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说明两个道理:第一、人的一生一定要努力避开一种人,那种时常泼你冷水的人。当然,要将这种泼冷水与真正的建议分开来。第二,要始终像那个孩子一样褒有热情,对人的热情、对事情的热情、对学习的热情,还有对生命的热情。人的热情如果被浇熄了,真是很可惜的事。拥有热情,可以让你做出很多原本可能做不到的事。与此相关的另一件事情是,有次卡耐基在美国开年会,有位讲员提醒大家,旅馆房间的门上都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请勿打扰”,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天天从家里到办公室,脖子上彷佛也挂了这么一个牌子。由于你对一切事物缺乏热忱,同事不喜欢跟你合作,顾客也觉得最好离你远一点。你也把这块牌子带回家,小孩不敢跟你玩,太太也小心避开你。你一定想把脖子上的牌子拿掉吧?请用热情来面对这个世界!
第四个故事:帮助别人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膨胀的自我使我们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我们同在生活这条大船上,别人的好坏与我们休戚相关。别人的不幸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相反,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一位信佛的老人告诉我,人好比一只空杯,里面的水满了,你得施一半给人家,待杯子里又满了,再施一半给人家。只有不断进、不断出,你这个杯子才会有价值,你这里的水才会是活水。如果只进不出,你那只杯子也就再也装不进了。当你得到一杯水的时候,你别忘记,其中的一半是奉献。假如你不愿奉献,你就再也得不到了。
第五个故事:要有平常心
北京市一位女中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国际商务专业,有人说,这姑娘将来一定能成为女强人。孩子的父母却不这么认为:“我们的女儿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我们并不期望她成为‘人上人’,只要她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正正派派,自食
其力地生活,做个普通人就很好。”
由此,我想起了一位美国前总统的母亲对她两个儿子的评价。当年,杜鲁门新当选美国总统,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杜鲁门的母亲对待孩子的“成才观”值得深思。如果说做总统是“人上人”,那么挖土豆自然就是“人中人”了。前者可以理解为出类拔萃之人,后者则为平淡普通之辈。两者虽然有才能与“档次”上的区别,但有一点必须明确,人生来是平等的,不管是“人上人”还是“人中人”,在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上人”固然可敬,“人中人”也同样值得赞赏。一个人倘若不能成为“人上人”,也就大可不必为自己是“人中人”而自寻烦恼。因此,杜鲁门的母亲与北京市那位女中学生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评价,值得天下所有父母学习。
遗憾的是,时下有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成长没有一个正确的期望与评价。他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之心迫切,不顾子女的先天素质和能力水平,一味要求孩子考名牌、成大器、做大官,一旦未能如愿以偿,便极度悲观懊恼,跌入痛苦的深渊不能自拔。更有甚者,由于施加巨大的精神压力,把孩子逼得神经失常,摧残了其身心健康,乃至走上自杀绝路。如此这般,最终不但没成为“人上人”,连“人中人”也不是了,你说可悲不?
当然,我们还是提倡父母对子女严格要求,鼓励子女积极上进,对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欲做“人上人”,须先有“平常心”。力争上游、奋勇争先是以保持健康的心态为前提的,也只有这样,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便能够泰然处之,不会陷于欲速不达的窘境。
现在让我们小结一下:
第一、要养成好的习惯。
第二、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包括自己的父母,你才是你的救世主。
第三、要热情地自信地面对生活,远离经常给你泼冷水的人,但真正意义上的批评除外。
第四、要努力地去帮助别人,特别是要懂得与别人分享你的知识。放弃为取胜不惜一切代价的破坏性竞争,追求让大家都获益的双蠃策略。你们的老师一直都这么做的。
第五、面对高考,期望值不要太高,要有一颗平常心,这样更有利于发挥。
除了这些以外,我还想强调两个非常重要的习惯。
第一、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确定优先完成的事项,这不仅涉及到对时间的管理,还要求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每周记着花一点时间认真考虑一下这些事情。
第二、花时间自我更新特别是在心理方面和情感方面。多与自己的朋友或者信任的教师交流,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与困惑,这对你很有好处。另外写作也是渲泄的方式之一。
第三、帮家人干点活,对父母好一些。
我上语文第一课
——和高一新生谈语文学习的要求兼寄语青年语文教师
“高中语文第一课应该怎么上?哈哈,这问题太简单了!先作个自我介绍,师生彼此认识认识,然后不就是‘请同学们打开书第×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吗?难道不是这样?”青年教师们听到我提出的这个问题时,往往满脸疑
惑,这样回答并反问我。
“差矣,差矣!不使学生懂得高中与初中语文学习的区别,不使学生知道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不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就难以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其结果很可能就会误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学语文课本,从而跳不出语文课本,跳不出语文课堂,最终学下去就是越学越不得法,越学越枯燥。所以,语文第一课不应急着讲课文,而应做些‘授人以渔’的工夫。鱼网织好了,打渔的方法掌握了,还怕打不到鱼?来听堂我的语文第一课,看看我这‘有15年打渔经验的老渔夫’是如何教人打渔的,如何?”我倚老卖老地对那些青年教师说,并将以下“学习语文十要求”示之——
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文勤记诵,报纸杂志常翻阅,买书看书做书虫,语文笔记贵坚持,课外练笔不放松,生活处处皆学问,他山之石把玉攻,基础知识早复习,课本学习贯始终。
以下便是我上高中语文第一课时对学生提出的具体的学习要求——
一、练好语文基本功
同学们学了6年小学3年中学共9年的语文,但语文基本功如何呢?一个人的语文修养的高低,取决于其语文基本功是否扎实。在此,我只想问问同学们:第一、你的普通话说得如何?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我们是新一代青年人,难道我们说普通话也要带那么浓的广东音让人笑话吗?第二、你的字写得如何?与自己现在已是市属高中生的身份相符吗?第三、你写作文或写信是否常出现一些不应出现的错别字?你注意纠正过这些错别字吗?
语文的基本功所指范围较广,但我以为以上所问的三点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所以,我要向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一)努力使自己在高中阶段学会说一口流利而较标准的普通话。平时认真听中央电台的广播和看电视台的节目时,留心学习他人正确的发音及朗读的技巧;早读时大声朗读课文,并请老师、同学帮助自己纠正错误的发音。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南北大交流、大融合以及对外日益开放的社会,如果我们说普通话连台湾人、香港人、新加坡人甚至不少外国人都不如,我们说得过去吗?如果我们拿出学英语的劲头来学习我们广东人一向不太重视的普通话,那我们就一定能在高中毕业前说一口流利而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努力使自己在高中阶段写一手端正而潇洒的字。虽说电脑已日益进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人们写字的机会已大不如以往,但就是要在别人已不太重视写字的时候,勤奋临习,最终出手不凡,这样不是更能体现出胜人一筹的高素质吗?要写好一手字并不难,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临帖(最好是钢笔字帖),临习三年,坚持不懈,那么最终就一定能出手不凡,出人头地。
(三)努力使自己在高中阶段将作文中常见的错别字消灭掉。不要以为错别字是改不掉的,其实,只要我们把自己平时作文中的错别字搜集一下,你就会发现,原来常见的错别字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也就那么100来个,一天要求自己纠正一个,不用一个学期,就可将常见的错别字消灭掉。同学们,当你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尤其是当上领导后,一出手就出现错别字,那种尴尬,是令人羞愧得无地自容的,还是趁着现在下一番不算“苦” 的工夫吧!
二、优秀诗文勤记诵
我们有些同学小学、初中时能背诵许多诗词美文,但到了高中就差不多都淡忘了,为什么?那是因为还没能够真正意识到在脑子里装些诗词美文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朗读背诵的,所以考试一过,那些诗文就全丢光了,实在可惜!多读多记些优秀的诗词、文章,既能巩固自己以往所学,又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同学们看到江总书记在美国访问随口引用唐诗宋词时,都不禁赞叹江总书记在这方面的深厚功底,但这可不是凭空而来的呀,如果他以前不注意加强这方面的修养,他今天能够这样信口而出吗?所以,现在我向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在高中三年内,早读时要努力做到大声读,动手写,用心记,勤引用,将小学阶段背诵过的诗词和初中阶段背诵过的诗文,全部再作为早读课朗读、熟记的主要内容;按学习要求熟读、背诵高中课本里优美的诗文及要求背诵的课文;熟读最终能够背诵百首唐宋诗、百首唐宋词。并力争做到背得滚瓜烂熟。当然,读、背的最终目的在于用,所以在平时写作文或说话时,要尽量引用。如果在作文中恰当地引用了古诗文,则每引用一次,就另加5分。多引用,多加分!试想想,在写“勤俭”为主题的作文时如果能引用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写春天的散文时能引用刘长卿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在写青年人应树立远大理想的文章时能引用毛泽东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写人际关系的文章时能引用陶铸的“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这些名诗名句,那么,阅卷的老师能不“眼前一亮,心头一喜”吗?
三、报纸杂志常翻阅
每天出版的报纸杂志里面都有大量的信息,其中亦不乏语文方面的知识。差不多每份报纸每周都会有文学版,每期都会有不少好诗文。即使是看每天的新闻、通讯,我们也可学到许多语文知识。甚至光是欣赏其中一些文章的标题,我们都能够收益良多(其中《羊城晚报》的文章标题很有品位,常常令人拍案叫绝,在全国同行中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所以,有看报纸杂志习惯的人,其语文基础一定不会差。有哪些报纸、杂志值得我们欣赏呢?报纸有《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南海日报》(我们是南海人,就应该热爱自己的家乡,应该了解家乡的情况)、《语文报?高中版》、《作文点评报》;杂志有《读者》(最好是每人都订阅,这是一份品位相当高、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值得同学们订阅、珍藏)、《中学生》、《语文月刊》等。
我们还应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剪报——看到有好文章就剪下来,贴在自己的语文摘抄簿里。这样日积月累,你终有一天你会为自己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而骄傲。当然,看多了,最好还能向报社投投稿。要知道,绝大多数作家都是这样起步的。
四、看书买书做书虫
情操会更高尚些,眼界会更开阔些,语文知识也会更丰富些。为什么马克思、毛泽东的学识那么渊博?这是因为他们都是一只十足的“书虫”。毛泽东就曾经说过:“我的文学功底之所以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我对书的爱不释手。”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得好:“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位好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所以,多进阅览室,多去图书馆,你会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书与报纸杂志的最大一个区别就在于收藏价值不同。从收藏的角度来讲,书的价值更高。作为一只书虫,在家庭经济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应尽量买一些有收藏价值的书,开始丰富自己小书柜的藏书,如《现代汉语词典》、《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成语典故词典》、《语文演义》、“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等文史方面的书,都值得我们收藏。
近年来会考、高考都较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写作能力,喜欢看书、勤于思考的人,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一定不会差的。
五、语文笔记贵坚持
以前同学们读初中时记语文笔记,可能都习惯于记些什么课文的标题、作者、时代背景、段落及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的,抄完后同学们不爱看,考试前对复习也没什么帮助,久而久之反而使得同学们误以为学语文是那么枯燥乏味。其实,语文科是中学所有学科里内容最丰富、趣味性最强的学科,语文笔记自然有许许多多值得记的东西。那么,语文这门学科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记呢?语文知识点(含各知识点的概念、运用实例、高考例题等),诗词名句、对联、名人名言,佳作美文(可包括同学写的优秀作文)及写作技巧归纳,错别字、病句搜集,文学常识„„这些都值得我们抄在自己的语文笔记簿上。如果同学们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那么,语文笔记簿一定会是你爱不释手的笔记簿。
六、课外练笔不放松
任何一个人的写作水平,都是在勤奋练笔中提高的。虽说每学期老师会安排10次左右的作文训练,但仅靠这几次作文训练就想把文章写好是不可能的。1984年石门中学有位名叫陈劲戈的学生,以39分(40分满分)的高分夺得当年广东省高考作文状元。他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在向师弟师妹们介绍自己的经验时,他十分轻松地说:“我根本没有被‘高考作文’这几个字吓倒,我是把高考作文当日记来写的。”原来他从小学起就养成了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习惯,直到高考前亦从未间断过。写多了,思维也就敏捷了,所以每当提起笔便“思如泉涌”,一两千言,洋洋洒洒,一挥而就。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天天练笔,我们的写作水平就一定能有很大的提高。
练笔的题材广泛得很,校园中,家庭里,社会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成为练笔内容;文体也可不限,记叙文、小说、散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剧本、对联„„什么都可试试。长短也可随意,每次既可写全篇,也可写片段,还可写“小说连载”式的文学作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读小学时就喜欢把班上的同学写进自己的“文学作品”了,到了高中,他所读的语文课本里,竟然有他自己写的小说!至于大家熟悉的法国作家莫泊桑在成名之前,不知有多少篇心血之作被编辑扔进了纸篓!如果没有当初那些“失败之作”,他们能有成名的后来吗?
我的要求不高,每周练笔不少于1500字即可。内容不限,文体不限。另外全班同学一起来搞一个“统一练笔”,就是写《接力日记》,即以学号为顺序,每天由一位同学写一篇日记,晚自修时把《接力日记簿》放到讲台上,由同学们传阅。晚自修结束前半小时传给下一位同学。这样,大家的“日记”——其实也就是练笔——就在传阅中起到了一个让同学们的写作经验相互交流的作用。
七、生活处处皆学问
语文是一门每人都受用终生的最基础的学科,语文知识并不像我们有些同学所以为的那样,只“存在”于语文课本;或只能从课堂上学到。可以说,跳不出语文课本,跳不出
语文课堂,我们就学不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语文知识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校园里的墙报,街上的招牌,旅游景点里的楹联,报纸上的广告,庙宇里的碑文„„都含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学问”。比如报纸上的广告,其用语既要精练又要引人注目,甚至有时还要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所以,广告策划者如果没有较好的语文功底,就难以收到“一语惊人”而令人“过目难忘”的效果。另外看电视、听广播,开校会,乃至听其他人聊天,也一样可以从中学到不少语文知识。
八、他山之石把玉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在学习语文方面也不例外。不要以为学知识就只能是以老师为师,孔子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也说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平时就应多向身边的人请教,虚怀若谷,不耻下问,从而取人所长,补己之短;借人所长,为己所用。比如其他同学的作文,应该多借来看看,尤其是老师推荐的范文,更应该反复品味,以学习他人的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其他同学的笔记也应该经常借阅,你一定会发现里面有许多使你获益良多的知识。又比如有些同学的字写得很漂亮,你平时可多留意一下他怎样写字,甚至请他示范示范,那么,你的书写水平就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九、基础知识早复习
语文考试考什么?主要是考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而直接考课本内容的则很少。虽说同学们在初中时已学习了中学阶段应掌握的知识点中的大部分,但高中学习的要求比初中高得多,所以,从高一起就自觉地开始复习这些知识点,而不是到了高三才复习,那么,你就会赢得主动。
十、课本学习贯始终。
“既然考试考课本的内容很少,那还有什么必要学习课本呢?”或许有些同学会这样问。
其实,我们语文课本里的课文,绝大多数是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和伟人或名人佳作中精选出来的,这些课文里本身就含有许多语文知识点,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过程。同时,每册课本的每个单元里都还有相应的新的单元知识,这些单元知识都是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的。学习课文的过程,就是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所以,认真学习课文不能因考试时直接考到的内容不多而不重视。
语文是各学科中基础性最强的学科,也是对人的修养起着重要作用的学科,正是由于其灵活性比其他任何一科都强,所以,如果我们不设法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习语文的意义和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不使他们发现到学习语文的趣味性,而还是篇篇课文、堂堂课弹着“作者写作背景简介分段段意中心思想概括写作特点”(同时要求学生抄记这些没有什么意义的“语文笔记”)的老调,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永远洗刷不掉“误尽苍生是语文”的骂名!
高中语文第一课教学设计(宁波鄞州高级中学刘少龙)
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在火热的八月看到火热的你们,我由衷感到高兴和激动。今天是新学期第一节课,我有个习惯,第一节课我喜欢随意聊聊。我想,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我这个新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那我就先自报家门了。
一:自我介绍(略)
二:澄清语文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语文知识了,那门大家谁能说说,语文是什么,语文到底要学习什么?
流行的几种说法:
1.语言和文学
2.听说读写
3.叶圣陶:口语和书面语
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另外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下,同学们还要掌握好应试的技能。
三:如何学好语文
古人讲人的修为时,主张“仁义礼智信”,我这个话题,可以用“缘趣意信方”来概括。
缘.中国有句俗话“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用蜡烛来比喻教师,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职业的赞美,而我更喜欢把教师职业比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这就是老师今天讲的第一方面:惜缘。[接下来和学生聊了自己一些故事]
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同学们应该主动去体验和发掘语文的乐趣。这里我随便谈谈。
1.音趣。我们通常会被电影中精彩的对白和大师精彩的朗诵所折服,在这里我们欣赏一曲散文朗诵《野马度》,感受一下语文的魅力。(打开论坛,播放朗诵)
2.字趣。语言中的每个字或者是每个标点的变化都会幻化无穷的乐趣。
a.外国记者讽刺说:“对牛弹琴。”周恩来回敬道:“对,牛弹琴!”
b.歧义之趣:“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实际讲课中删除了此例子]
c.一字诗:清代王祯《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举重若轻,轻描淡写就绘就一幅渔人秋江独钓的胜景。
d.茶壶的四周有“可以清心也”五个字,看看有多少种读法,有什么特点。
3.句趣。欣赏“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因为此诗此句而出名。“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耐人寻味
4.篇趣。好文章很多,脍炙人口的佳篇比比皆是。
介绍王勃的《滕王阁序》成篇故事。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从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去,专会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曰:‘星公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意。指学习语文的意义。
作为基础语言工具,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首先是交际需要语文,更重要的是语文可以提升人格魅力。(雅和俗)
以《还珠格格》中表达爱情的语言和汉乐府《上邪》比较。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信。指学好语文的信念。(略)
方。指学好语文的方法。
首先,我要求同学们有民主的观念。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是地位是平等的,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要敢于发言,说出你的理解。
其次,大家要有钻研精神。相对大家而言,我接受教育比你们早,对于很多问题,我已经形成了我的一套看法。对于学习上的问题,我的观点肯定带有我自己思想的影子。孟子说的好,“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别人的观点、书上的既成观点,大家要自己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举例子略)
再次,注意积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要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多读,多写,多积累,厚积薄发。积累的多了自然就会有感悟。
具体的作业要求:
a.一个星期一篇随笔,佳作将发到校园文学网,精品会发到《守望》刊物。
b.坚持摘抄。内容比如:名言名句、诗词、优美文段、新颖的观点等等。
c.坚持作笔记,日常积累不可少。
总之,我视教书为事业,视语文为艺术,请大家放心,我会竭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同大家一起遨游五彩缤纷的文学殿堂。我希望等大家走出我的课堂后,能像章士钊在《挽百里》中说的:“谈兵稍带儒酸气,入世偏留狷介风”,不管什么时候,你们都能首先拥有一种儒酸之气,像一个“读书人”,同时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不要与世俗同流合污,在如今的复杂社会迷失方向。
最后送大家当代语文教育家李镇西的一句话:“追求永远不会遗憾”!
高中语文第一课
暑假一直在酝酿该怎样上好高中语文第一堂课,我曾经多次向“教育在线”和“语文在线”的网友讨教,他们一致的意见,就是不宜直接上课文,而应采用漫谈方式,沟通师生情感,灌注语文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我也以为在学生刚踏入高中,师生彼此陌生的情况下就开始上新课,未免有点唐突,有些不适。于是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自我介绍,亲近学生。先用几句幽默的话语自报姓名,我说:“同学们知道演毛泽东演得最好的演员是谁吗?(古月)这就是我的姓(胡)。我的名字有点对不起听众,可能父母在旧社会饱受生活之苦,故希望他的儿子长大后能大赚一把(志金),只可惜现在我还是一介书生,囊中羞涩。中国有句俗话——‘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我和你们几乎同时来到这所小巧玲珑、古朴幽雅的南湖高级中学,就是一种巧合,一种缘分。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朝夕相处的三年宝贵时间,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为今后的人生留下一抹美好的记忆。”
二、解读语文,激发兴趣。我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语文世界的神奇瑰丽,引用了余
光中、于是之等人关于中文的溢美之词,力图以自己对语文的兴趣与热情感染学生。为了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我讲了曾国藩部下巧改“屡战屡败”折子的史实,王羲之机智续写春联的逸闻,算命先生巧用模糊语言的故事。学生的听课兴趣大增,眼睛异常地发亮,似乎感受到了语文世界的灵动之美。
三、寻找差异,提出建议。我比较分析了初、高中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上的差异,提醒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定势,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致力于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提出几点建议:
1、课前预习,圈点批注,2、重视诵读,积累词汇,3、广阅博览,勤做笔记,4、关注生活,勤于练笔。
四、表明诚意,明确要求。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从“工具准备”、“上课要求、”“作业习惯”、“作文训练”、“其他规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学习要求,最后,我说道:“语文是一门滋养生命的学科,学好语文将使你终生受益,我将竭尽全力上好以后的每一堂语文课,我真诚地希望做大家的好朋友,同你们一道追寻语文亮丽的风景,衷心祝愿同学们在新的学习生活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一堂课实际上是高中语文学习的入门课,学生从中可感受到语文世界的神奇之美,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又能了解高中语文的学习内容与要求,有助于顺利完成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过渡。从学生专注的目光和微笑的表情中,我触摸到了学生被拨动的智慧之弦,也感受到了学生亲近的情意,我颇感欣慰地走出了教室,心里憧憬着下一堂课的新异和美丽。
高二起始课(教师中心稿)
教学目标:1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师生初次见面印象
2谈语文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提学习语文的要求,规范学习行为
教学步骤:
一、开场白(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板书名字)我的父母希望我成为优秀的人,今天我更希望我的学生各个都成为优秀的人。在这个温和的九月我们初次相识,在以后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将朝夕相处,我希望和大家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快乐地耕耘收获,更希望和大家成为知心的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聊,让我走近你,也让你了解我。
二、语文学习的认识(读书的作用)
我们同学从幼儿园开始认字,到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已经学了近十年的语文,那我想问问同学,学习语文有什么用?
会听说读写,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如果仅此,那我们只要学到小学的程度就可以了。为什么高中大学还要学呢?
巴金曾说过一句话:“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意思是说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要有精神需求。一个人只有精神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而学习语文,阅读书籍就是我们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读书已经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
阅读使人充实,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在温州这样一个非常物质的城市,人们浮躁功利,同学们平时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麻烦的不顺心的事情。如果在这个时候能静下心来读一篇好的文章,就像吃了一剂定心丸一样地舒畅。
举例子:一个学生很聪明,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即使趴着睡觉最后也能通过考试——当然成绩是不理想的。他喜欢理科,不学语文,觉得语文学习没用。性格偏激,行动鲁莽,和同学老师关系紧张,自己也很痛苦,如果他能多读一点书,陶冶性情,心态自然会平和许多。
古今中外有大智慧成大事业的人都是喜欢读书的。古代有个钱思公家里虽然非常富贵,但很少其他嗜好,曾跟朋友说:“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宋代的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这就是著名的“三上”的由来。可见古人阅读写作思考之勤。
三.学习读书三境界: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1)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虽然环境不好,但应该登高远眺,树立大志。如果立志考浙大,纵然考不上,温大也必唾手可得。
(2)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辛勤劳动的过程,“为依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要像渴望恋人那样,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态度决定结果。
情商重于智商。
保龄球规则:10+10+10+10+10+10+10+10+10+10=300
9+9+9+9+9+9+9+9+9+9=90
语文学习重在日积月累。别忽视自己平时比别人少学一点。平时小小的差距会使你莫名其妙地落后。要重视自己比别人多一份努力,相信量变一定会达到质变。
(3)是说经过反复追寻,研究,到底取得了成功。可见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四.语文学习的要求
三要求:一预习的要求——①标段落②抄写课文生字词(注解)
二上课的要求——①圈点勾画②写批注
三课后的要求——①作业本②文海拾贝
准备三本本子:预习本(课代表1负责收发批改,每课一次)
练习本(课代表2负责收发,披阅,每课一次)
文海拾贝(教师批改讲析,每周一次)
我会给两位课代表各一张作业登记表,每次作业分五个等级登记。按一定比例记入学期结束的成绩单中,未即使上交的你要向我说明理由。
五.结束语
所谓“教学相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意见,请向我提出来。你可以在课后跟我聊天,也可以在随笔里向我提出来,也可以在qq里讲。我希望成为你们的
好老师,更希望成为你们的好朋友。
现在我需要两个非常负责认真又能干的课代表,如果有意向的同学课后可以跟我讲一下。
课代表一定要选很负责很听话的。最好有一个能力也很强的。可向班主任咨询,也可以向学生了解。也可以让学生自我推荐。
6.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篇六
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无法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将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强行灌输给学生,并未切实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可以发现很多教师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学生的能力并未达到标准,这主要在于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忽视了知识的实践,忽视了语文独有的人文性特征,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并非有意义,而这也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及探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价值所在。
一、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变化
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课程标准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切实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发展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呈现出了极大的不同,当前的教学要从生活角度、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出发,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及知识面,将教学范围拓展到课外,并充分利用新型教学辅助工具,从多角度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在实践中应用语文知识,从而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学角色发生了改变新课标背景下,我国教育要求教师自觉调整自身角色,与学生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一直以来,教师都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从而在课堂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掌控课堂节奏、掌握知识结构架构、掌控学生思维意识的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
有着一定的距离,日常沟通较少,学生不敢与教师交流,教师也无法掌握学生情况,久而久之,导致师生之间越来越生疏。
(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新课标背景下,其教学重点不再单纯局限在课堂教学上,提升学生成绩上,而是通过积极、主动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学习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与学习需求,与学生构建健康、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始终为学生提供其需要的教学服务,从而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三)教学内容发生了改变我们看到传统的语文教学将知识局限在课堂上,忽视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而长期的理论与思维脱节,不便于学生完整的认知语文学科,逐渐将思想与思维框定在课本上,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以及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与素养,要求语文教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对语文学科形成系统的认识,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的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学生是教育活动服务的对象,但新课标要求教师关注每个服务对象的情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进步状态,这就需要语文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模式,要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这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与耐心,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的制定,都需要从整体学生着手,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并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纠正学生的错误与不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语文学习水平以及综合能力水平。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学理念改革,精准定位课堂角色为了切实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应从思想意识层面展开语文课堂改革,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改变学生的学习理念。教师与学生作为参与活动的两大主体,其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启迪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思维,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并不能一人统治课堂,其需要以学生为导向,了解学生的需求,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素质发展融合在一起;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要行为主体,其直观的展现着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应是其发挥作用与价值的主场,配合教师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的探究知识,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与学习机会,解决自己认知层面的困难。因此,基于新的理念,教师以优美、丰富的语言描述了春的景象,将学生带入到美好的春的画卷中,与学生共同开启关于朱自清《春》的学习;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与学习小组共同探究问题,最终找到了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看出,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干预明显减少,教师始终观察学生、分析学生,及时为其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内容,并鼓励其自主解决问题。
(二)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聆听教师的讲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少,从而无法及时向教师反馈信息,很多学生表示在学习过程中,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敢打断教师的讲解,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并未真正掌握学习知识。因此,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其学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情况,以便提出科学的引导。教学模式改革意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实践机会、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能力、发展个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机会。例如,在《观沧海》的教学中,由于古诗的年代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在课堂教学前,笔者通过微课的方式,将关于曹操生平以及所处历史阶段的信息进行了介绍,视频为动画形式,人物圆润、可爱,长达
8分钟的视频很多学生反复观看了两遍,视频的末尾对学生提出了要求,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对曹操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如其家庭、成就等,带着这些信息去读诗,并试着翻译。第二天正式上课前,发现很多学生都雀雀欲试想要分享关于读诗的感悟,与同学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后,向同学提出问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如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最终汇总答案,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课堂的开放性大大提升,有些喜欢历史的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网络上找到了更多史实资料,通过资料的分析,深刻体会古诗的情感与内涵;同时,学生掌握着自主学习的权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再受教师的控制,以此转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产生强烈的语文兴趣,而这就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与契机,可以产生持续性动力,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7.初中语文考评课教学设计 篇七
一、将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理念明确
在新课改的标准下, 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对作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要对学生本身的情感态度投入关注, 并进行鼓励式的培养, 要注重培养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一) 教师方面
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动向以及其心路的发展投入充分的关注力度, 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引起相关的写作兴趣, 并且能够发现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创新源泉。同时对作文的课程教学中, 可以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 将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的提升。教师自身的主导意义要充分的发挥在对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写作的过程中, 从而使学生的能力能够切实得到培养。
(二) 学校方面
学校要对于写作中的写作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 并构建活跃性的课堂教学氛围, 对相应的初中语文教师的评价机制进行改善, 并充分结合各个学校的发展经验和教学经验, 进行反复的思考, 并且借助相应的经验和相应的资源等进行高效的整合, 将先进科学的作文教学教法进行引进, 使得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效性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教法现状
尽管当前我国初中的语文作文教学已经日益改善, 但是依然存在着各方面的弊端因素。
(一) 教学材料方面
首先, 在作文的教学方面缺乏相应的整体性。作文的相关训练学习内容是全面的依附于语文教学材料中的每一个教学单元中, 因而作文的教学内容也是过于片面化, 并不系统。而且语文教学材料中的每一教学单元都没有连续性, 并且贴近于日常生活的教学内容都过于少, 实践意义的教学单元过多, 都过于片面零散化, 都不能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整体化的训练, 这种教学材料的安排模式下, 教师的自由性的作文教学都失去了意义, 完全被束缚得不到发挥, 使得其作文教学的教学方法也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其次, 作文教学材料的有序性也极度的缺乏, 并没有对相应的教学规律进行遵循, 并没有充分的考量到教学难度以及梯度。并且在语文教学材料中每一单元对于教学材料的作文训练也缺乏章法, 毫无规律性可言并且其跳跃幅度过于大, 同时这些阅读训练对于作文的相关训练并不存在关联性。在《作文讲义》中陈望道先生曾经说:“我又希求从来对于作法只是零碎掇拾的惯习, 从此变成要有组织的风尚。”因此要对作文相关的教学知识进行整体化的归纳整理, 从而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按照新制定的作文教学计划来看相应的教学工作。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 人们在对相关的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吸收到的知识是相对片面和零散化的, 因为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得到系统性的教学, 使得学习思维一直处于混乱无序的局面中, 并不能在课后进行全面性的整理;在现阶段的作文教学材料中, 其训练内容和体系就呈现了这一局面, 其逻辑形式都过于混乱, 同时相关体系等都缺乏科学合理性, 使得学生在自身的作文写作中会遇到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然后, 其“阅读本位”的相应体系等没有对作文教学产生相应的重视。在现阶段语文教学材料的编制方面都依旧没有脱离传统模式下的束缚, 对于阅读式的教学方式格外关注, 将写作的实践性意义忽略。而且很多人都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前提, 只要阅读质量和范围等都得到相应的扩大, 写作能力随之就会增强, 因而写作属于附属性的地位。这一传统形式的作文教学体系使得我国初中的写作水平以及作文教学成效性始终得不到提升, 因而必须要对其教学模式和教法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 从而使得初中生的作文综合素养得到整体性的提升。
最后, 其具有辅导性、实用性价值的相关作文教学材料也极度的缺乏。现阶段关于作文方面的理论材料确实诸多, 但是大都是以理论性的知识为主, 将相关的得奖范文以及专家点评等进行了应用, 这一环节相当薄弱的学生并不能切实的学到写作技巧, 其实践性能过于低缓。而且教师本身往往都是根据自己长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一直沿用的教学方法来开展作文的教学, 其中的教学成效都因人而异。所以在现阶段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在于如何将科学合理且有成效性的作文教学体系进行构建, 并且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一步的改善, 使得教学水平能够得到全面化的提高。
(二) 教师因素
首先, 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情感态度的重要性。写作源于日常的生活, 并且是写作者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 而作文的教学目的就在于“真”, 要对学生人格素养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但是由于写作过程中教学模式的过于严重化从而将学生本身的主体性地位忽视, 不仅要求其作文的标题以及内容要标新立异, 而且内容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 而忽略了日常生活中最为本真的东西, 使得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其作文内容完全脱离了现实意义, 全是一些荒诞夸大的内容, 使得学生在小小年纪就学会为制造健康、积极又感人的作文内容, 而忽略了故事的真实性, 随意的编造。而且另一种现状则是学生在相关的积极命题下并不知道从何下笔, 写得都是诸多方面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苟题意所含非学生所克胜, 勉强成篇, 此与其兴味及推理力摧残殊甚。”是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的话, 但是现阶段中学生的写作都没有了任何的动力, 只是单纯地为了写作而去写作。因而导致了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细节都视而不见, 无法发现其中的深意, 因而其笔下的作文内容都过于的枯燥乏味, 因而不会有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其次, 对于写作的技巧性过于强调重视, 使得学生对于写作产生了过多的抵触情绪。尽管现阶段的教学都强调学生是主体地位, 并且推崇素质教育, 但是实际情况下却是将应试教育作为关注点, 所以久而久之写作便逐渐演变成了一项技巧性的写作, 重视其应用性的价值意义, 使得作文教学模式开始机械化的形成, 尽管技巧式的写作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应试成绩提高, 但是却不能将其内涵丰富充实化, 长期性的生搬硬套不免使得学生变得呆板, 使得学生失去了对于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代替产生的却是负面性的抵触情绪。
(三) 学生方面
通过对作文的教学材料以及教师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学生作为这一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受教育角色, 其写作能力的相对薄弱, 学生本身也有着很多不足的因素。
一是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不足, 对生活方面的感悟认知缺乏。作文本身有着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感知以及思考等丰富化的内容。但是我国当前的初中生笔下的作文内容一般情况下都是过于肤浅化的, 过于空洞化, 虽然部分学生的课外生活过于丰富多元化, 而且所接触认知的新鲜事物也挺多, 但是由于本身缺乏这一方面的感悟认知, 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总结, 因而其笔下的文章内容依旧不能得到丰富。在学生的作文内容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认知都缺乏深刻的认知, 没有将其中所蕴含的价值意义挖掘出来, 使得其作文内容大都过于苍白, 自身对于生活中的某些事物不能进行主观能动的思考探索, 因而笔下的文章也过于浅显化。
二是学生自身的阅读量和范围都过于狭隘。在《忆读书》中冰心曾经说过,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并且是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 也发现了学生的阅读量如果小、阅读范围过于狭窄, 那么其相应的知识便始终无法得到拓展, 则笔下的文章内容也会苍白毫无张力;反之则尽然不同。
三、针对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所提出的战略措施
要充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对于当前的一些负面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
(一) 在备课过程中要考量到学生的作文热情
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意识到自身在学生群体中的引导性作用, 对于每堂写作课堂中的备课内容进行制定时, 要考虑到如何才能够有效的引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生成。同时还要寻求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 来全面的激发学生对于作文学习的兴趣, 将其写作热情激发, 而且教师要在备课内容的制定中考虑到如何能够让学生认识作文的创作是出自于生活, 是对自身文化内涵进行丰富的一个必要过程。教师要经常性的构建贴近日常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对于作文的相关训练加以设计, 使得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将内容极大程度的丰富化。
(二) 多加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积累
学生写作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积累。我国初中的作文教学一直都处于一种重视书面的写作模式, 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 听说读属于一个整体的集合。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 必须要将书本中的教学内容作为主体, 以读写为主, 同时将听和说一直贯彻落实在其中,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较好的词句或者是内容, 可以对其进行精细的摘抄, 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来拓展自身的阅读面以及阅读量, 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够在长期的培养中逐渐提升, 并且其综合性的水平和素养也能随之提高, 在诸如此类的长期性积累下, 学生的视野以及文化内涵都得到了充实。
(三) 学生在实践中丰富写作经验
社会中的各种自然风景和人生百态都是极好的真实性的写作素材,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因素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维模式进行改善, 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逐步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借助于“春游”等各种亲近大自然的方式来让学生身处于大自然的环境并对其进行感知, 这样学生在写关于春天的文章时, 就可以充分的感知到花朵的绽放, 能够切实的去完成写作;在写关于小草或者是励志类型的文章时, 可以联想到“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这种生命力量;在这种真实的接触中, 才能将自身笔下的真实情感深刻的表达出来。
(四) 重视学生本身的个性发展
学生本身具备着各个方面的性格差异以及个性差异, 并且其兴趣爱好等都尽然不同, 所以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 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同时在对作文进行相应的命题时, 也不必拘泥于相同的主题思想和题材内容, 将范围适当性的放宽松, 其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主观能动意识等进行高效的培养提升。可以使学生本身充分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来赋予其笔下内容的活跃性, 从而笔下的风景、人物、故事等都能够获得鲜活的生命。另一方面, 教师也不要刻意去评价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 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加以鼓励, 利用新奇的字眼来对其能力的大小进行考量;针对写作基础不太理想的学生, 可以多为其讲解基础性的写作内容, 给予其相应的自信, 使得这部分学生能够燃起写作的热情, 对自身的阅读面和阅读量开始主动去丰富, 在长期发展下, 其写作能力便得到了直线上升。
四、总结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其创新能动意识进行提高, 其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培养。所以要求教师要相应提高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的重视程度,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考虑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各方面的因素, 对学生的敏捷思维和内涵进行丰富充实。在实践中使得学生具备了各方面的人生感悟以及写作经验, 这是具有创造意味的教学方法, 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本身长期不断的坚持, 才能使得我国初中的作文教学获得成效。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将其适用于社会实际需求的具有独立个性和创新意义的作文水平进行培养提升。同时在新课程改革中, 语文教师应该要将相应的作文教学教法进行有效的整合, 并且不断优化, 加强指导性的内容, 使得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能够实现实效性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
参考文献
[1]刘映霞.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基教版) , 2011 (3) .
[2]李永红.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中旬, 2015 (1) .
8.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篇八
一、改变观念,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西方谚语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人也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的说法。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
三、重视朗读和默读
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内容宜参照课标及教材推荐的篇目做出量的规定和质的选择。
默读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文本对话的一种独特形式。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目标之一是 “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默读”算得上是人们终生学习的一种主要阅读方法,我们很难看到在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前读书查资料,在家读报纸、看信件时会有人在高声朗读。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主要是通过默读的方式体现的,学生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关系看学生终生学习的质量和进程,而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的特殊任务。
四、加强方法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教师应该适时地分类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有效的阅读指导。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在阅读中积累阅读技巧,针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进行问题的解答。无论哪种题材和体裁,都要特别留意文章或段落开头: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的词语和句子;要注意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的词语和句子。也要注意文章结尾:
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画龙点睛的词语和句子。
首先是快乐地阅读,有意的阅读,专注的阅读。
在学生阅读中,让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书籍,把书籍当作快乐源泉,这样,阅读效果自然显著。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主动性曲折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阅读之初,要努力创设愉悦情境,避免给学生施加压力,可以由学生兴趣导入阅读,在学生阅读中,应保持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免打扰学生思维的连贯。
其次,要使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即是说,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是在阅读的吸收与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表达。在阅读训练中,学生可以得到词、句、段、篇的训练,学会怎样读懂一篇文章。与此同时,逐步积累反映客观事物的词语,认识句子表达思想感情的种种方式,了解写文章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选择材料,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等,并从中学习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使认识能力得到发展。
五、制定明确计划,因材施教
1.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训练目标要明确。学生每一节课的阅读教学都有具体目标和任务,训练目标要明确,课后阅读也要有比较具体的阅读目标。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课文内容要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得好。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对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分别要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乐学、爱学、会学,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和提高。
【初中语文考评课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论文08-24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优质课教学设计07-29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鸟》教学设计10-24
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复习课要讲究策略09-25
初中语文作文修改课08-25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06-10
初中语文《春》说课课件07-23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业10-01
初中教材语文说课范文07-18
初中语文说课比赛获奖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