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2024-12-09

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精选16篇)

1.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篇一

2012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西医病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医亦称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致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患。亦是临床最常见的腰腿痛原因之一。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踇背伸肌力可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西医诊断

1、症状

(1)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最先出现的症状,而且是多见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或卧床后疼痛减轻。

(2)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

5、L5/S1间隙,故容易引起相应受累神经支配区疼痛,发生率达97%。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

(3)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4)马尾神经综合征:向正后方向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多表现为急性尿潴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5)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

疼痛。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6)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2、体征

(1)腰椎侧凸:它是一种姿势代偿性畸形,有辅助诊断价值。

(2)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一般有腰部活动受限的表现。

(3)腰部压痛及骶棘肌痉挛:约89%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约1/3的病人有腰部骶棘肌痉挛。

(4)间歇性跛行:当患者走路时,随着行走距离增加,腰背痛加重,不得不停步。

(5)神经系统征象:80%病人出现感觉异常。(6)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令病人伸直并抬高下肢,抬高到60°以内可出现坐骨神经痛,阳性率约90%。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放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后,再将踝关节被动背屈,如再度出现放射痛,则称为加强试验阳性,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依据。

(7)仰卧挺腹试验:病人仰卧,做挺腹抬臀的动作,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出现患肢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8)股神经牵拉试验:病人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上提伸直的下肢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者为阳性。

(9)压颈试验: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两下肢伸直,此时坐骨神经已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然后向前屈颈,引起患侧下肢的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

3、辅助检查

(1)X线:侧位片显示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消失或后凸,患椎间隙后宽前窄或前后径均变窄,椎体后缘唇样增生等。正位片显示腰椎侧弯,弯度最大点常与突出间隙相一致。

(2)CT:直接征象为向椎管内呈丘状突起的椎间盘阴影,或为软组织肿块影;硬膜囊受压变形或移位,继发征象如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椎板增厚,中央椎管狭窄等。

(3)MRI:对诊断椎间盘突出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像及所累及椎间盘,可以观察病变椎间盘突出形态及其与脊髓关系。

(4)腰椎间盘髓核造影(CTM):把碘剂直接注入椎间盘内,根据显影的变化做出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判断椎间盘的“膨出”、“突出”、“脱出”、“游离”。

(二)疾病分期

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间站立、行走。

(三)证候分类

1、风湿痹阻:腰腿痹痛重着,转侧不利,反复发作,阴雨天加重,痛处游走不定,恶风,得温则减,舌质淡红或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紧,弦缓。

2、寒湿痹阻: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小便利,大便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小便短赤,或大便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气滞血瘀: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板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疲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

5、肾阳虚衰: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腰腿发凉,喜暖怕冷,喜按喜揉,遇劳加重,少气懒言,面色恍白,自汗,口淡不渴,毛发脱落或早白,齿松或脱落,小便频数,男子阳痿,女子月经后延量少,舌质淡胖嫩,苔白滑,脉沉弦无力。

6、肝肾阴虚:腰腿酸痛绵绵,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形体瘦削,面色潮红,心烦失眠,口干,手足心热,面色潮红,小便黄赤,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治疗

1、风湿痹阻 治法:祛风除湿,益痹止痛。代表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组成:独活15g 桑寄生30g 杜仲6g 牛膝15g 党参24g 当归12g 熟地黄24g 白芍15g 川芎9g 桂枝15g 茯苓20g 细辛3g 防风10g 秦艽15 g 蜈蚣3条 乌梢蛇20g

2、寒湿痹阻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代表方剂:真武汤加减;组成:熟附子15g 茯苓 12g 白芍药l5g 生姜9g 白术15g 桂枝20g 杜仲20g 狗脊15g 乌梢蛇20g

3、湿热痹阻 治法:清利湿热,通络止痛。代表方剂:三仁汤加减;组成:杏仁15g 白寇仁12g 薏苡仁18g 竹叶6g 厚朴6g 白通草6g 滑石12g 半夏10g 桃仁10g

4、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代表方剂:身痛逐淤汤加减;组成:桃仁10g 红花15g 当归20g 川芎6g 枳壳10g 乳香10g 没药10g 丹参20g 牛膝10g 甘草6g

5、肾阳虚衰 治法:温补肾阳,温阳通痹。代表方剂:肾气丸加减;组成:熟地24g 山药12g 山萸肉9g 茯苓9g 泽泻6g 牡丹皮9g 熟附子9g 桂枝12g 黄芪30g 乌梢蛇20g

6、肝肾阴虚 治法:滋阴补肾,强筋壮骨。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减;组成:熟地24g 山药12g 山萸肉9g 茯苓9g 泽泻6g 牡丹皮9g 牛膝15g 乌梢蛇20g 五灵脂15g

(二)保守治疗

1.急性期:患者急性期疼痛明显,活动受限,需卧硬板床休息,治疗配合针灸治疗、低频脉冲电、蜡疗、超声波治疗。

针灸常用穴:肾俞、白环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

2.缓解期:患者疼痛减轻,可适当下地活动,继续急性期治疗,可加用手法整复、偏振光治疗。

3.恢复期: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继续针灸、超声波、低频脉冲电治疗,嘱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二)西医治疗

1、急性期:静滴甘露醇、地塞米松、氯诺昔康,肌注腺苷钴胺,必要时给予神经阻滞治疗。

2、缓解期:静滴氯诺昔康,肌注腺苷钴胺。

3、恢复期:停用所有液体,保暖,适当功能锻炼。

(三)护理 1.急性期的护理

急性期的病人因疼痛较剧烈,常需住院治疗。(1)告知患者急性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弯腰等动作。

(2)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治疗后,向病人讲解各种治疗的注意事项:

①腰椎牵引后患者宜平卧20分钟后再翻身活动; ②药物宜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因,防止受凉可给予腰部热敷和频谱仪照射。

(4)做好心理护理,介绍相关知识,讲解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建立战胜腰痛病的信心。

2.缓解期及康复期的护理:

(1)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下床方法:病人宜先滚向床的一侧,俯卧于床边,将腿放于床的一侧,把脚放在地上,用胳膊支撑自己起来,站起。上床则按照相反的顺序。

(2)减轻腰部负荷,避免过度劳累,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慢。

(3)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要注意持之以恒。

(4)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多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5)病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病人应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

四、难点分析及解题思路、措施 难点之

一、难于控制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首次发作时并未治愈,只减轻了症状,病者就终止了治疗,或者又从事以腰部受力为主的劳动,如搬运工作等,或是做体育活动,或是日常生活中再次扭伤腰部,致使症状复发,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愈后防止复发应注意如下三项:①首次发作应彻底治愈,愈后3个月至半年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弯腰搬提重物;②坚持腰背肌练功和逐步进行较轻柔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如做广播操、打太极拳、慢跑等;③常服用补肾壮筋骨的中药或成药如六味地黄汤、肾气丸等,对巩固疗效有裨益。

难点之

二、影像学不支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典型,但影像学检查不典型。此类患者门诊容易误诊或流失,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结合我院经验:①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典型患者如CT检查无特异性改变,行MRI检查后应注意仔细阅片,留意后

纵韧带前方异常信号;②试行保守治疗5-7天,必要时行神经根阻滞治疗以明确诊断并观察疗效;③症状控制不佳者,行射频靶点消融术以消除椎间盘炎性改变;④建议介入术后定期复查,个性化指导。循序渐进地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预防后期病情复发。

五、疗效评价

1.治愈:腰腿疼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恢复正常工作。

2.显效:腰部疼痛部分消失,无明显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基本恢复正常工作。

3.有效:有轻度腰腿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可以阳性,部分恢复工作。

4.无效:腰腿疼痛无好转,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不能胜任工作。

2.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男30例, 女14例, 年龄20~62岁, 平均 (47.2±5.6) 岁, 病程2天至18年, 平均病程 (4.8±1.2) 年;治疗组男28例, 女16例, 年龄21~64岁, 平均年龄 (47.6±5.8) 岁, 病程3天天至至1188年年, , 平平均均病病程程 ( (44..99±±11..11) ) 年年。。突突出出部部位位::腰腰44至至腰腰5556例, 腰5至骶1 23例, 其它部位9例。两组患者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 给予患者自拟壮骨汤剂, 药剂成分包括:黄芪12g, 当归10g, 鹿角胶12g, 骨碎补12g, 淫羊藿12g, 牛膝15g, 杜仲15g, 延胡索12g, 菟丝子15g, 土茯苓12g, 鹿含草15g, 赤芍10g, 枸杞子18g, 角刺15g, 红藤15g, 白花蛇舌草15g, 金银花15g, 肉桂10g, 山甲6g, 败酱草15g, 川楝子15g, 车前子12g, 加入300mL水进行煎煮, 待剩余约200mL汤药后将其取出, 根据患者症状加减服用量, 每日1剂, 分2次服用, 早晚各服1次。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针灸:针灸治疗主要以腰部穴位为主, 取患者相应腰椎华佗夹脊穴, 配以风市、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足三里里、、昆昆仑仑。。患患者者取取俯俯卧卧位位, , 以以乙乙醇醇进进行行消消毒毒处处理理, , 对对准准相相应应穴位将28号2寸毫针直接刺入, 所有穴位均需针刺得气, 每天1次, 每次针灸时间控制在20~30min。推拿: (1) 牵抖法:患者取俯卧位, 将患者肩膀固定, 将患者双踝用手握紧, 反复上下抖动3~4次; (2) 按揉点穴法:患者取俯卧位, 双腿放直, 从第l胸椎顺着督脉按到腰骶部, 同时用扌衮、揉手法刺激臀部和腰部软组织, 并重点点揉腰阳关、肾俞、命门、昆仑、秩边、阿是穴等穴位; (3) 侧位斜扳法:患者取侧卧位, 下面单腿放直, 上面单腿微屈髋屈膝, 术者两手抵住患者肩前部, 另一手抵住臀部, 把腰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 两手同时用力向相反方向扳动; (4) 压膝曲腰法:患者取仰卧位, 使双侧髋膝关节最大限度屈曲, 术者向下压两膝关节前部, 膝关节与胸壁相互紧贴, 同时用一手托住尾骶部, 迫使腰骶作屈曲至最大限度, 连续操作10次, 从而松解分离骶髂关节。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下肢放射痛和腰腿痛消失, 脊柱活动度恢复正常状态, 直腿抬高试验超过80°, 可正常进行工作;有效:下肢放射痛和腰腿痛减轻, 脊柱活动度好转, 直腿抬高试验超过30°, 可参加轻度工作;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和功能障碍未发生变化。同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和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 (M-JOA) 对患者腰部疼痛程度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3例, 有效17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显效15例, 有效19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77.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VAS、M-JOA评分发现, 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的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n (%) ]

(±s, 分)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骨痹”、“痹证”、“腰痛病”范畴, 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正气虚损, 外伤、湿邪、风寒侵袭, 造成腰腿部气机郁闭、血瘀湿滞而诱发其它并发症。在中医整体观、平衡观和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治疗, 其治疗机制为益气活血、通络止痛[2]。本次研究中采用自拟壮骨汤剂, 由内而治, 整体调节, 从而达到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效果, 但其见效缓慢, 所以治疗效果不明显。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疼、腰部活动障碍。腰腿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 发生率较高, 据相关数据统计, 20~50岁的青壮年是易发人群, 男性比例高于女性, 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3]。目前, 临床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非手术治疗。推拿治疗可促进腰部血液加快流动, 使血液循环恢复正常, 同时可以积极吸收炎症物质。而针灸治疗具有见效快、损害小、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可起到舒经活络的作用, 可促进腰部周围的血液流动, 加快炎症反应物代谢, 从而改善神经生理功能, 减轻患者疼痛感[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 高于对照组的77.2%, 同时治疗1个月后的VAS、M-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报道[4], 在1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 有57例在中药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推拿治疗, 总有率达到91.2%, 而其余57例患者采用中药治疗与其进行对比, 总有效率达到78.9%, 前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这也证实了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相关临床研究报道[5], 给予随机抽取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灸和推拿治疗, 并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相比较, 针灸推拿组的有效率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同时也采用VAS、M-JOA评分标准测定腰部疼痛程度, 结果显示, 针灸推拿组在治疗2个月后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5]。这不但说明了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效果显著, 同时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腰部疼痛程度。因此, 采用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海霞.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 (14) :86-87.

[2]钟少华, 张朗仪, 吴新基, 等.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26 (3) :403-405.

[3]尹伦辉.针灸、推拿及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0例的对照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 (20) :4016.

[4]彭辉跃.针灸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 2011, 2 (8) :15-16.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概述 篇三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脊椎病,患者往往要忍受巨大的病痛折磨。在此病症治疗时如果采用口服药物的方式,难免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本文主要就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05-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患者的椎间盘在发生病变后,由于挤压、牵拉或者扭转等原因造成纤维环的破裂,从而导致髓核向外凸起,对人体马尾以及神经根产生压迫,通常对外表现为腰腿疼痛等病症。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以及常见诊疗方法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青壮年群体中较为常见,通常是在椎间盘发生退化之后相应部位进一步遭受到损伤所导致的。

腰椎在人体的活动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支撑着人体各个动作行为的完成,具有活动量多且负荷大等特点,如果不对腰部进行密切的注意且必要的保护,那么腰椎很容易产生退化。相关研究表明,在平均年龄20岁时,人体的腰椎就会产生退化性变趋向,腰椎中的含水量逐渐降低,含水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腰椎中髓核的张力作用,张力变低,椎间盘外壳与以往相比厚度也在减小,在髓核的内部,唐磊蛋白质等养分的含量也在下降,被越来越多的胶原蛋白所代替,整个髓核失去了以往的弹性与张力,再加上各个纤维层之间不断地摩擦之下,日益松弛,出现缝隙,这一系列的椎间盘退化趋勢形成了椎间盘突出症病变的基础。

椎间盘的日益退化形势下,本来人体脊椎便岌岌可危,如果再加上外来的损伤,那么就会成为椎间盘突出症病发的导火索。这种外来的损伤通常发生在弯腰搬运重物时,猛然起身引起椎间盘破裂,长期腰部受力日积月累的腰部损伤,以及扭动所造成的椎间盘后部外侧部位薄弱部位的损伤等。由此可见,人体到了青壮年时,也不可一味逞强,尤其注意腰部的保护,因为这个时候腰部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弹性,如果不倍加呵护极易造成损伤。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诊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直以来困扰人类健康的一个病症,其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具有活血化瘀、舒经活络作用的手法治疗法、纠正腰椎变形的牵引治疗法、从内部作用的药物治疗法以及以穴位为主要着力点的针灸治疗法等。其中手法治疗法见效慢,对于病症严重者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牵引治疗法治疗起来患者会忍受较大的疼痛,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治疗法往往会带来许多副作用,而针灸疗法,通过专门的针对穴位产生刺激作用,活血通络,并配以艾草、姜片等的灸法治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效的,副作用也相对较小。

二、腰椎间盘突出的针灸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是我国古代医药学所传下来的经典治疗方法,通过针以及灸的双重作用下对人体的穴位产生作用,从而刺激经络的反应达到对病情治疗的目的。针灸治疗法作为中医治疗法的一种,属于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法,但是其效用却是实实在在的。在人体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过程中,针灸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两点,分别谓之为体针以及耳针。根据针灸作用部位的不同,其原理方法、注意事项以及适用情况也大不相同,一般来说,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的主穴包括:突痛穴、突对穴、椎中穴以及下痛穴等。其中突痛穴位于髓核中较突出部位的压痛点,突对穴位于脊柱另一侧与突痛穴相对的部位,突痛穴与突对穴中间部位即是椎中穴,再往下走,会发现一个明显的压痛点,便是下痛穴了。配穴则包括的种类就比较多了,灸法可采用艾草、姜片等进行,在治疗时根据不同的病症原因及表现视情况进行选择具体的针灸操作方法。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尚需慢慢摸索才可参透其皮毛,通常针灸法治疗腰椎的常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毫针疗法:又称之为“体针疗法”,顾名思义,其采用的主要工具便是毫针,通过对人体众多穴位进行针刺,可以达到通经活血,活络经脉的作用。通常采用毫针疗法进行治疗时所取穴位包括大肠俞、阿是穴、委中、阳陵泉、关元俞等。加环跳是用在臀部疼痛的时候,大腿后侧疼痛的时候应该加殷门,而加风市是应用于大腿外侧疼痛的时候,小腿疼痛的时候则加承山。以上所叙述的几种治疗手法均采用泻法的方式,大肠俞、关元俞直刺1.5寸,针的感觉通过下肢向四周传递;阿是穴、委中、阳陵泉直刺1.0~1.5寸,放血的时候可配合三棱针针法。

2、耳穴疗法:人体耳廓部位分布的神经、血管在整个身体中最为丰富,通过对耳甲廓、耳甲腔等处进行刺激,可以有效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以及内脏功能,耳穴疗法取穴的位置为腰骶椎、臀、坐骨神经、神门这几个部位,在毫针刺入后采用强刺激的手法,留针大概10~20分钟左右。

3、穴位注射疗法:穴位注射疗法取的是局部压痛点,用10%葡萄糖10~20ml加维生素B1100mg,采用一针多向的方法在压痛点进行透刺,然后在不同的方向给体内注入药液。其中一个疗程治疗10次,每次大概三至四天左右。

4、艾灸疗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取穴的位置为肾俞、环跳、阳陵泉这些关键部位,用艾条温和灸大概十至二十分钟,或者采用温针灸。每日需要进行1次艾灸,一个疗程包括十次艾灸。

针灸治疗的部位是有一定的禁忌的,并不是所有的部位都可以进行针灸的,如人体的重要的脏腑、器官以及脑髓、大动脉等都不许针灸的。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的,如针灸前不要有过度的饮酒、吸烟或者情绪过于激动、难以自我控制的行为,这样容易引起晕针的情况。另外,腰椎间盘突出比较严重的患者,不要进行一些激烈的运动,尽量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不要出现损害现象。

三、结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仅仅可以起到简单地缓解作用,最根本的减小病痛的方法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对腰部的密切呵护等,如果一旦发生病症,就要迅速的送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针灸治疗法作为我国中医治疗法的一种,其对于腰椎的复苏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又可以有效地避免使用药物治疗时所带来的副作用,可以说是一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非常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邢佳峰,卫四来.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概况[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16)

[2]李林,詹红生,袁坤,张立恒,王华. 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 2012(10)

4.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方法 篇四

中老年患者适合动作缓慢的锻炼方法。取坐位,挺直腰部,双臂于体侧屈肘90°,握拳,双肩后展。

深呼吸训练

该训练方法需结合胸肌牵伸和腰背伸展。患者坐位,挺腰,双手十指交叉放于枕后部,双肩后展,深吸气,还原后呼气,重复数次。

等长牵伸腹肌训练

患者仰卧位,双下肢并拢,足背绷直,双下肢离开床面;患者仰卧位,双髋、双膝屈曲(双膝屈曲角度约90°),双手交叉放于腹部,头向上抬起。

避免腰椎屈曲训练

5.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篇五

1、卧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睡较硬的床垫,仰卧时膝微屈,腘窝下垫上要间康治疗仪,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

2、下床。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殿,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另一仙下肢再移下,手扶庆头站起。

3、坐位。坐位进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较硬的靠背。椅子腿搞度与病人膝到足认错的高度相等,同时把要间康治疗仪放在椅子靠背上。坐位时,膝部略高于髋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垫一踏板。

4、起座。从座位上站起的,一侧下肢从椅子侧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调整好重心后起立。

二、恢复期

恢复期做自我锻炼,使腰背部肌力增强,一可增加腰椎活动度,二可增加腰脊柱的稳定性。

1、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3、侧卧位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

6.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针灸科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接收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65例, 女性患者有55例;患者的年龄在26岁到6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32.56±1.45) 岁;其中病程最长的达到4个月, 最短为2天;其中, 腰痛的患者有92例, 腰部活动受到限制的患者有102例, 脊椎发生侧弯的患者有45例, 跛行的患者有35例, 在仰卧挺腹的实验中呈现阳性的患者有64例, 咳嗽以及深呼吸出现疼痛的患者有85例。经过详细的诊断以及症状询问之后, 确定这120例患者全部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1.2 方法

1.2.1 影像学诊断与检查

120例患者全部接受CT检查。患者存在腰部疼痛的症状, 准确排除肿瘤、高血压以及肿瘤。X线光片显示, 存在腰椎间隙变狭窄的患者有65例, 出现生理曲度隐藏以及消失的患者有45例, 出现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不均以及唇样病变的患者有10例。其中, L5-S1突出的患者有35例、L3-4突出的患者有25例、L4-5突出的患者有15例, L4-5以及L5-S1突出的患者有25例, L3-4、L4-5以及L5-S1突出的患者有10例、

1.2.2 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取患者的第二掌骨的侧腰穴:对于椎间盘侧突的患者来说, 要取患者的患侧的相对应穴位, 对于椎间盘的中央突出患者, 要取患者的双侧相对应的腰穴。患者保持站立姿势, 对其进行治疗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使用28号规格为0.5寸的毫针进行操作。将毫针对准患者的第二掌的骨侧的全息腰穴, 进行直刺, 在进针的过程中, 如果遇到骨型的障碍后, 要使用捻转针法让患者感受到局部酸胀的感觉, 延续到患者的上肢肩部再进行放射, 治疗完毕之后再留针15分钟。在治疗的过程中, 要伴随有腰部的动作, 对于咳嗽时腰部的疼痛的患者, 要在治疗前先进行咳嗽, 直到患者的腰部疼痛状况消失, 随后患者开始做深呼吸, 在反复几次深呼吸之后, 患者的疼痛情况消失之后, 在进行腰部旋转以及扭动动作, 当患者的腰部疼痛状况得到改善之后, 患者再做前后的俯仰运动, 直到患者的疼痛状况减轻, 每天进行1次治疗, 持续进行10天的针刺[2]。

手法步骤, 采用全息针灸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 但是患者突出的椎间盘无法通过这种方法复位, 要通过四部推拿法来复位。首先拉开患者的椎间的间隙:要在胸部以及大腿部分别放置2个枕头, 确保患者的腹部是悬空的, 嘱托患者用双手牢牢抓住床架, 辅助治疗师有效抓住患者的踝关节, 踩在患者接受治疗的治疗床的上面, 将患者的双腿向上提起并进行有效的抖动, 一般抖动三下即可, 然后将患者的双腿慢慢放下, 并对患者进行持续牵引, 牵引的时间持续在3分钟左右即可, 在这个治疗过程中, 手术实施者站在患者的患侧, 将双手交叠, 对患者的患部进行有力的按压, 按压方位为患侧到健侧, 或者是方向向下发力, 按压3到5次即可。第二步, 也就是腰椎过伸施加压力法, 取患者的俯卧位, 进行手术操作的医师将一只手掌轻轻抵住患者的突出椎间盘, 用另一只手的前臂对患者双膝进行合抱, 应用一定的力度向患者的患侧上方进行提拉, 将患者的腰椎过伸, 确保患者的腹部距离治疗床达到10到15cm的距离, 在腰椎过伸的同时, 治疗者的手掌要用力向下加压, 工作动作2到3次, 这样可以有效纠正患者的生理弧度以及存在侧弯畸形的状况。第三步, 腰椎的摇板法, 取患者俯卧位, 在患者的胸部垫一个枕头, 上肢成自然状态放在身体两侧, 双下肢要自然伸开并且伸直。治疗者位于治疗床的一侧, 一只手按压在患者的患椎棘突部, 用另外一只手的前臂将患者下肢的膝上部托住, 同时要适度托起, 其方向为线顺时针后逆时针, 这样可以确保患者偏歪的椎体得到调复, 使患者受压的神经根以及髓核等向分离[3]。第四步, 是脊柱的侧板, 患者取仰卧位, 治疗助手将患者的肩部有效固定住, 治疗医师将患者双膝握住并同时进行脊椎侧板, 使患者的腰部进行旋转、测弯以及前屈运动, 这样就确保患者的椎板实现良好的位移, 同时对关节囊进行牵伸, 这就使患者的神经根所在的区域实现容积的增加, 大大缓解患者神经粘连的情况, 有效缓解患者存在的局部压迫, 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在每天进行全息针灸之后, 要进行进一步的手法治疗, 每天进行1次, 共连续治疗10天。

1.2.3 疗效评判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等全部消失, 肌体活动能力达到接受治疗之前的效果。显效:患者的相关症状以及体征等基本消失, 腰部存在的不适感减轻, 日常生活不再受影响。无效:患者的相关症状以及体征等没有出现好转, 患者日常生活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4]。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选取的患者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例患者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之后, 病情得到很大的控制, 其中有100例患者痊愈, 10例患者好转, 其余10例患者治疗无效, 有效率为91.7%。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这是一种由多种原因而造成的纤维环出现变薄、纤维环破裂甚至是髓核突出等症状, 导致患者的硬膜囊以脊神经受到压迫, 局部的血液运行出现障碍, 代谢产物不断增多,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 血浆开始外渗, 最红导致患者出现神经根与其周围的软组织出现病理性粘连, 主要表现为机械性的压迫以及化学性的刺激[5]。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腰骶疼痛、腰椎功能障碍、神经根受到压迫患者出现下肢麻木、肌肉萎缩以及发凉等症状, 采用针灸推拿治疗, 即对第二张的骨侧的腰穴进行刺激针感非常强, 并且操作比较安全, 通过不断的捻转可以有效刺进患者的神经, 在治疗过程中, 伴随一定的动作可以振奋患者体内的阳气, 有效促进经络的疏通。

针灸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 根据本文选取的资料, 综合分析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针灸科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接收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行科学合理的针灸推拿治疗, 综合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有100例患者痊愈, 10例患者好转, 其余10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行科学合理的针灸推拿,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针灸推拿,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子新, 李亚丽.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原因以及治疗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 2011, 15 (11) :14-16.

[2]陈志.腰椎间吐出的诊断与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58 (14) :101-102.

[3]高琴.针灸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以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科杂志, 2012, 58 (01) :78-79.

[4]孙海敏, 王妍, 杨准, 薛卫国.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对比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0, 47 (03) :102-103.

7.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篇七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针灸护理;非手术治疗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33-02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髓核组织因腰椎纤维环破裂后突出(脱出),压迫相邻组织及脊神经根而产生的相关针状。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既往研究证实[1],于非手术治疗护理基础上加以针灸护理,可改善患者活动能力。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主要探讨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针灸护理措施,以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22至74岁,平均年龄(48.5±2.2)岁;CT诊断结果:腰4至骶1突出70例,伴腰椎I度滑脱4例,腰2至3突出及腰3至4突出均为3例。无其他严重合并症。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于性别构成、年龄及病灶区位置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施行非手术治疗常规护理。主要措施包含:①心理护理;②生活护理;③体位护理;④骨盆牵引护理;⑤饮食护理;⑥功能锻炼;⑦出院指导。

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辅以针灸护理。于针灸前,向患者说明针灸的功效及注意事项,纾解患者紧张情绪,以便于患者精神状态良好下行针。于临床医师指导下,取夹脊穴、秩边穴、环跳穴、阳陵泉穴。若足太阳经处有痛感,加殷门穴、委中穴、承山穴、昆仑穴,如足少阳经处有痛感,加风市穴、悬钟穴、丘墟穴。根据辨虚实原则施行不同针灸法,拔针后,予以穴位按摩。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根据针灸护理效果持续2至3周。

1.3疗效判定

①治愈:腰腿痛症状及体征消失,直腿抬高可达70°以上,对工作及学习已经无明显影响;②好转:腰腿痛症状改善,腰部活动功能恢复明显;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4統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护理治愈率为82.5%,明显高于对照组60.0%,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外科针灸护理可强化非手术治疗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提示说明该种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结合本次研究结构及多年临床经验,笔者认为,欲提升非手术治疗护理效果,不仅应当遵循祖国医学辨证施治,进行针灸护理,还应当保证非手术治疗常规护理质量。主要注意事项有:①心理护理。患者多为被动体位,患者局部腰肌或全身肌肉均会非常之紧张。因患者对非手术护理的有效性存有疑虑,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或反抗心理。加之腰椎间盘突出病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学习,降低其生活质量,患者往往会因此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因此,护理人员需于护理干预前后,做好心理护理服务工作。第一,非手术治疗常规护理实施初期的心理护理干预:主动向患者说明非手术护理的效果及其原理,消除患者疑虑心理。同时向患者阐明积极乐观的情绪可有效改善病情,了解患者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纾解其精神压力使其保持愉快心情。②生活护理。定时巡查病房,督促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咳嗽者给予止咳剂以口服;③体位护理:针对初期发病患者及急性期患者,均以卧硬板床休息为护理原则,每间隔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帮助患者按摩受压身体部位,以预防压疮,根据患者病情休息1至2周。④骨盆牵引护理:牵引前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牵引时取俯卧位,告知患者放松腰大肌及四肢,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出现不良反应应当立即停止牵引或减低牵引质量。每次牵引20至30分钟,每日1至2次。⑤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症候进行饮食干预,坚持“虚则补,实则泄,寒则热,热则寒”原则。但是整体而言以普食物质为主,禁止油腻辛辣的食物,为患者提供高纤维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嘱咐多饮水。⑥功能锻炼:根据患者个体耐受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如“燕子飞”,待患者疲乏为止,每天两次。⑦出院指导:嘱咐患者出院后继续坚持腰背肌锻炼,坚持时间应长达半年;告知患者为预防病情复发,应当禁止重体力劳动,注意腰部保暖。

参考文献:

[1]李会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0):47-49.

[2]李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9):199-200.

[3]王佳琳.中医辨证施护在社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92-893.

8.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篇八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医者在肩、肘、腕关节及上肢充分放松的状态下,以手指、掌附着在一定部位上,医者将腕痉挛释放,使腕关节产生振动,带动指、掌出现快速而强烈地颤动称为松振法[1]。笔者近年来运用松振手法治疗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2岁,平均39岁;22~34岁占26%,35~56岁占74%。其中单侧型78例,占78%;双侧型8例,占8%;中央型14例,占14%。病程最短5天,最长12年。疗程最短3天,最长90天。全部病例均经X线片、CT或MRI与临床检查确立诊断。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推拿学》[2]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3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先为患者做放松手法,然后做松振手法,最后做腰部斜扳法。对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做腰部斜扳法时,应徐徐施之。步骤如下:(1)患者俯卧。医者在患侧腰臀部、下肢,沿受损神经根及其分布区域用轻柔的、按、点、揉、拿等手法放松。时间约10 min。(2)医者将掌心附着在患者腰阳关穴位上,在肩、肘、腕关节及上肢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将腕痉挛释放,使腕关节产生振动,带动指、掌出现快速而强烈地颤动。颤动频率每分钟400~600次左右,振幅要小而均匀。一般要求10 min以上,使震颤持续不断地传递到机体内,在治疗部位内产生舒松和温热感。(3)待上述手法治疗完成后,进行腰部斜扳法。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患者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障碍、脊柱侧弯、主观麻木感、患肢温度下降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患者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障碍、脊柱侧弯、主观麻木感等症状明显好转;改善:患者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障碍、脊柱侧弯、主观麻木感等症状减轻;无效:患者经治疗原有症状无明显改善。2.2 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100例,临床治愈66例,占66%;显效12例,占12%;改善6例,占6%;无效16例,占16%。总有效率84%。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8岁,干部。就诊时间2004年11月22日。病史:1年来患者腰腿疼痛,时轻时重,近1周无明显诱因致腰痛加重伴双腿痛,以右腿为著,小腿外侧麻痛。检查: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活动受限,L4~5棘突间及双侧明显压痛(+),两臀上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左60°、右40°,右趾背伸肌力减弱,右跟腱反射减弱。双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皮肤感觉迟钝,右侧明显。CT、MRI显示L4~5,L5~S1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诊断: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按本文所述治疗方法进行治疗。10天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治疗50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4 讨论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腰痛”、“腰腿痛”、“痹病”等范畴。《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腰者,肾之府也,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张景岳曾说:“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也。”《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提到“肾为精血之海,五脏之本„„五脏之伤,势必及肾”,久病可致肾气亏损。《医林绳墨》曰:“故大抵腰痛之证,因于劳损而肾虚者甚多。”《素问・刺腰痛篇》:“„„得之举重伤腰。”《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灵枢・贼风》:“若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而不去„„则气血凝结。”《素问・痹证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通,不仁者,痛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不仁。”[3]从以上中医文献所载可以看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关键是肾气虚损,筋骨失养。跌仆闪挫或感受风寒湿之邪为其诱因。经脉困阻,气血运行不畅是疼痛出现的病机。单纯因严重跌仆损伤而致者,则与损伤筋肉,瘀血留滞有关。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机不外肾虚和血瘀,乃本虚标实证。[!--empirenews.page--] 笔者经过临床实践认为“阳气不足”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而督脉为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腰阳关穴归于督脉,又为督脉所含阳气的关要处,中含阳气,是补充下焦及腰部阳气的要穴。有壮阳补肾,散寒止痛,疏利关节功能。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4,5],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本病其发病部位以L4~5最多,占本组病例的96%,这是因为腰骶部活动量及负荷量均较大,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部位,是根据承受压力多少和活动度大小来决定。而L4~5负重最多,活动度最大,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以L4~5最为多见。而腰阳关穴恰在L4~5之间。故在腰阳关穴位上施以松振手法使机体内产生舒松和温热感以达到补阳益气、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疏利关节之功。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并且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病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臧福科教授报道:人体对低频率振动敏感。医学研究表明:在腰阳关穴位上施以松振手法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与末梢神经血液循环,提高神经细胞的氧利用率,从而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和再生。从而加速了突出髓核中水分的吸收,减轻其对神经根或脊髓的压迫,同时解除肌肉痉挛。血液循环的改善,使萎缩的肌肉及受损的神经根恢复正常功能[2,6]。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显著提高脊髓的血流量,改善损伤部位的循环和组织的新陈代谢,以使损伤组织修复[6]。笔者根据对上述知识的认识,运用低频率(400~600次/min)的松振手法治疗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满意。当然,由于本病病因病理较复杂,要取得更好更为巩固的疗效必要时应进行综合治疗。如配合针灸、中药等。对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尤其是中央型的患者,经系统的保守治疗仍然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其疗效较为理想。

9.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篇九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的腰腿痛范畴,是指始发于椎间盘的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使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的病变,而且突出物往往向后突入椎管内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并使之产生反应性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本病常发生于20~45岁之间,尤其是男性和重体力劳动者为多见,是骨伤科领域里的常见病、多发病。自1985年2月~2001年3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1985年2月~2001年3月,住院治疗共210例,疗程最长的为1月,最短的为1周,男154例,女56例,男女之比为2.7∶1。发病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70岁,以25~50岁年龄组发病率为最高,病程最短为1周,最长为25年。1.2 诊断依据 [2]

10.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篇十

关键词: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94-02

近年來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趋势一直持续上升,这种重要部位的退行性病变刺激不断压迫患者周围的神经与血管,引起诸如酸痛、眩晕、瘫痪等一系列症状,对患者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临床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多数以非手术治疗(理疗、针灸、牵引等)为主,加强临床诊疗研究对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为观察中医针灸治疗腰椎

基金项目:(1)自治区科研机构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13002,(2)新疆地产中药民族药新药研发项目,项目编号:XJHPHY-2010-YH

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选取2010年7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报告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过临床CT检查和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3-67岁,平均(32.12±4.28)岁,病程1-35个月,平均(14.7±3.9)个月;研究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3-65岁,平均(32.57±4.54)岁,病程3-37个月,平均(14.1±3.5)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推拿按摩、药酒擦揉治疗,研究组实施推拿按摩、中医针灸治疗。

药酒擦揉:选用舒活酒,擦揉患部,每次5-10分钟,以患部发热为宜。推拿按摩:以滚揉法、舒筋活络法和点按穴位法为主,促进患部经血活络,

针灸治疗:针灸穴位主要以患者肾俞(双)、大肠俞(双)、关元俞(双)、秩边(患侧)、环跳(患)、委中(患)、承山(患)、阳陵泉(患)、足三里(患)为主,配合阿是穴[1]。针灸治疗是要做好消毒,快速进针,深度2.5寸,角度30°,以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宜。在患者腰部防治空艾灸盒艾灸,配合针灸,每10分钟运针一次,留针时间30分钟。

3.疗效评价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以治愈+显效+有效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腰腿疼痛消失,活动机能恢复。显效: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有效完善。有效:疼痛减轻,活动功能尚不完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出现加重倾向。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对其前后腰椎功能进行对比评分。

4.统计分析

临床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以(X±S)表示,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卡方检验验或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情况见表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优于对照组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见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效果较好。

三.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椎间盘组织、神经根受压迫有关,患者患部炎性致痛物质渗出,发生无菌性炎性,导致腰腿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该病在中医中属于痹证范畴,主要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经络不通,腰痛加剧,因此治疗应以温经通络,行气活血为主[3]。临床研究显示,治疗本症的最佳手段是动静结合,功能锻炼配合治疗效果更加,本次以中医针灸为主,辅之以推拿按摩,通过对足太阳经经脉和足少阳胆经经脉针灸松解肌肉痉挛,并辅助以推拿治疗,以动静结合理念为指导,刺激穴位改善经脉瘀阻现象,减轻患者患者受累情况[4],对其腰椎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效果,且安全可靠,是临床治疗的优秀手段。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适宜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建,熊刚.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2012(2):113-114.

[2] 何月莲,甘志芹,林秋炜,等.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20):189-190.

[3] 周萍.3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17):250-250.

11.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篇十一

1临床资料

本组36例, 均为门诊病例, 年龄28~54岁, 男21例, 女15例, 均有椎间盘突出或 (和) 膨出, 其中L4~5和L5/S1突出 (左或右) 或膨出者16例;L5/S1突出或膨出者10例;L4~5突出或膨出者7例;L3~4突出者3例。中医辨证分型属寒湿型20例, 属肾虚腰痛型16例。

2针灸、推拿等综合疗法治疗

缓解疼痛、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是治疗的当务之急, 将单种治疗方法如针刺、艾灸、水针、拔罐、牵引、推拿、理疗等进行有机的组合, 针对不同的个体、病症的寒热虚实属性有选择地综合2~3种治疗方法, 旨在解除患者病痛。

患者腰痛重着, 痛连臀腘, 遇冷痛加, 得温则痛减, 阴雨天加重, 舌苔白腻, 脉沉而缓, 此属寒湿腰痛。因寒湿之邪留着腰府, 使经络气血不畅故疼痛。寒、湿为阴邪, 性重着粘滞, 故腰部重着不爽。阴雨天气、腰部受凉, 则寒湿之邪愈盛, 故腰痛再发, 舌苔白腻, 脉沉而缓, 系寒湿内盛之象。治以祛寒利湿, 舒通经络。取穴以足太阳、督脉经为主, 针法为捻转泻法。

患者腰痛酸软, 双膝无力, 遇劳则甚, 反复发作, 手足欠温、少腹拘急, 或五心烦热、健忘耳鸣, 舌淡或嫩红, 脉沉细无力。此属肾虚劳损型。因腰为肾之府, 肾主骨生髓, 肾充则轻劲多力, 虚则腰膝酸软而无力, 遇劳则重伤肾气, 故腰痛有加, 阳气不足, 则经气不行, 故手足不温、少腹拘急、腰背亦有冷感, 阳虚则舌淡, 脉沉而无力;久病阴亏则津液不足, 虚火上炎, 故五心烦热, 口干舌燥, 髓海不足, 则健忘耳鸣, 阴虚不足, 故舌嫩红而脉沉细。治以调理肾气, 舒通经络。取穴以足少阴、太阳、督脉经为主, 针用捻转补法, 疼痛部位用平补平泻手法。

针灸取穴原则为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相结合。局部选取病变椎间盘和其上下一椎的华佗夹脊穴, 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由CT提示。

患者疼痛剧烈、俯卧、仰卧均有困难, 可暂缓牵引, 先行针灸、推拿或理疗等;如压痛点明显, 可“阿是穴”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1~2 ml, 隔日1次注射, 同时结合其他疗法, 一般治疗2~3次, 药物的持久作用及良性调节作用, 可明显见效。如有急性闪挫伤史, 有腘窝青紫色静脉可见, 即行三棱针委中放血疗法, 每收奇效。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所有病例都经X线和CT检查而确诊。在部分病例有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退行性改变、生理弧度的改变。全部病例均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再结合中医望闻问切辨证分析而确定治法。治疗7次为1个疗程, 疗程间隔休息2 d, 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无全程治疗者不作统计。

3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 (腰腿痛消失, 无阳性体征, 半年以上未复发) 31例, 占86.11%;好转 (疼痛基本消失, 但劳累等偶感不适) 4例, 占11.11%;无效 (症状稍减或无改变) 1例, 占2.78%;总有效率为97.22%。

4讨论

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其病因病机, 较为认可的学说有三种:①机械压迫学说, 即椎间盘的纤维环或 (和) 髓核突出或膨出, 对神经根产生机械性的压迫作用, 继而发生神经根炎症和水肿, 组胺、缓激肽、5-HT等致痛物质渗出, 刺激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出现腰腿痛等神经功能障碍;②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 突出椎间盘髓核的蛋白多糖和β蛋白质对神经根有强烈的化学刺激性, 同时, 大量的“H”物质的释放, 神经根又无束膜化学屏障, 故致化学性神经根炎;③椎间盘自身免疫学说, 椎间盘髓核组织是体内最大的、无血管的封闭组织, 当椎间盘病变时, 髓核突出, 在修复过程中新生的血管长入髓核组织, 髓核与机体免疫机制发生接触, 髓核中的多糖蛋白和β蛋白质成为抗原, 产生自身免疫反应, 所以, 神经根的炎症水肿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1]。

临床表现以单侧或双侧腰痛或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患者腰椎间隙棘突旁有深在压痛, 按压痛点可引起或加剧下肢放射性疼痛, 故压痛点的位置有定位意义。随着CT、MRI技术的发展可以应证临床诊断。

寒湿腰痛的特点是腰部重痛, 酸麻, 舌苔白腻, 脉沉紧;而肾虚腰痛起病较缓, 隐隐作痛, 绵绵不已, 常伴有肾阳虚证或肾阴虚证。现代检查提示腰椎退行性改变, 腰椎生理弧度改变, 骨质增生, 椎间隙变窄、或左右前后不等宽, 腰部肌肉、筋膜、韧带、骨膜的劳损与“腰突症”往往密切相关, 互为因果。腰椎间盘正常的“水垫样”生理功能被打破, 髓核随纤维环的突出而突出, 如纤维环受到较强外力而破损, 则髓核中胶质样物质将流出, 从而引起“神经根炎症”而致疼痛。治疗并非能改变骨质增生及骨关节, 而是使局部达到了新的平衡。综合几种疗法在功效上互为补充, 能更有效地疏通经络, 活血止痛, 增加病损组织的血氧供应, 改善循环, 解除局部肌肉痉挛, 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 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综合疗法减轻了患者痛苦, 提高了治愈率, 便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2.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篇十二

青海省中医院(81000)丁全娃 祝芬花

摘要 目的:探讨骨盆牵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骨盆牵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30例,对照组(骨盆牵引联合传统腰背肌体操训练)30例。腰椎功能评定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疼痛评定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前、治疗一疗程后腰椎功能、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及6月后随访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在治疗一疗程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显著降低。结论:骨盆牵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均有明显的改善,且复发率明显降低,为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之一。

关键词:骨盆牵引 核心稳定性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非手术治疗是该病的基本治疗方法,文献报道80%—90%的LDH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使其症状得到临床治愈或缓解【1】。我科近年来采用骨盆牵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来我科就诊,依据临床表现及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并按就诊顺序分发随机信封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5±8.6岁,平均病程10.59±3.17月,单节段间盘突出9例,2节段及以上间盘突出21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1±7.8岁,平均病程11.35±3.45月,单节段间盘突出11例,2节段及以上间盘突出者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2】准》,腰痛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痛,椎旁压痛或伴有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60°,CT或MRI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或膨出者。②依从性好,能按临床试验要求遵守治疗规定。③年龄30—60岁,病程大于3月者。④受试者已签知情同意书。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骨盆牵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联合传统腰背肌训练。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0天一疗程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骨盆牵引:采用翔宇颈、腰椎多功能牵引床,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胸肋部和骨盆分别固定于牵引床的头部和尾部,屈髋屈膝,纵向间歇牵引,即牵引5min放松1min,重复5次。牵引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牵引重量多为体重的25%--70%,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逐渐调整剂量。

核心稳定性训练:①两点支撑法,患者手膝位四点支撑在床上,交替抬起一侧腿及对侧上肢,10S持续/次,8次/组,2组/日。②仰卧起身法,仰卧,双下肢屈曲,双上肢胸前环抱,上身用力抬起,以双侧肩胛骨下缘不离开床面为宜,不引起腰椎屈曲,10S持续/次,8次/组,2组/日。③仰卧伸髋法,仰卧位双脚置于Swiss球上,双腿控制球并做伸髋动作,使臀部抬离床面,10S持续/次,8次/组,2组/日。④侧卧起身法,侧卧,双下肢屈曲,以肘支撑,用力起身,在上的手指触摸同侧脚踝,10S持续/次,8次/组,2组/日。⑤燕雀飞舞法,俯卧位,双手置于体侧或背后,腰部用力,使头和双下肢同时抬离床面,犹如燕雀飞舞,10S持续/次,8次/组,2组/日。⑥搭桥法,仰卧,肩背部置于Swiss球上,屈膝,双足分开,踏与床上,腰部挺直以保持躯干水平,肩背部在球上移动,10S/次,8次/组,2组/日。

传统腰背肌训练:①屈伸运动: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做腰部充分的前屈和后伸各5~10次。②旋胯运动:两腿开立,稍宽于肩,双手叉腰,以腰为轴,胯顺时针水平面旋转,再反方向旋转,10~20次。③轮替叩腰: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双手半握拳。先向左转腰,再向右转腰。同时,两臂随腰部的转动前后摆动,交替叩击腰背部,如此连续做30次。④触脚运动:身体直立放松,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臂上举,身体随之后仰,达到最大程度。10S持续/次,随即身体前屈,双手下移,手尽力触及双脚,10S持续/次,然后恢复原来体位。可连续做10~15次。

以上训练均由专业物理治疗师教会患者并督促其认真完成,6月后上门或电话随访。1.4观察指标:

腰椎功能 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系统(Japanese Orthopedic 【3】Association JOA)进行评分,各项功能正常为29分,各项功能丧失为0分。【4】 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无痛为0分,最剧烈疼痛为10分,1-9分为由轻及重逐级提增的疼痛感,由患者自己划出与自己疼痛相匹配的指数。

复发情况 治疗6月后随访,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以(X±S)表示,两组样本均数比较,显著性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0.05。两组复发率统计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腰椎功能 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X±S,n30)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p 观察组 30 15.0±4.6 22.2±5.2 <0.01 对照组 30 14.0±3.5 19.9±4.1 <0.05 p >0.05 <0.01 2.2疼痛程度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X±S,n30)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p 观察组 30 6.37±1.59 2.45±0.057 <0.01 对照组 30 6.35±1.60 4.43±1.06 <0.05 P >0.05 <0.01 2.3复发情况 6月后随访发现:观察组腰腿痛消失,活动不受限制者16例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12.5%。对照组腰腿痛消失,活动不受限者12例中有5例复发,复发率41.67%。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病理机制为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纤维环因外力作用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神经根因机械性压迫致炎性水肿,从而产生腰腿疼痛、麻木、功能障碍等症状【5】。多数患者经正规保守治疗症状可以缓解。骨盆牵引能消除或减轻椎间盘所受的有害应力,使椎间隙增大、后纵韧带紧张对脱出的椎间盘形成一种向前的压力,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相对位置关系,可牵开粘连组织和挛缩的韧带、关节囊,同时牵开狭窄的椎间孔以缓解或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6】。可解除肌肉痉挛,利于局部充血、水肿的消退和吸收。骨盆牵引可影响内源性致痛调节系统,使血液中儿茶酚胺、五羟色胺等致痛因子含量减低,减少对血管感受器的刺激,从而减轻疼痛【7】。腰椎间盘突出破坏了脊柱的被动稳定系统,而疼痛引起的活动受限导致主动稳定系统失活【8】。躯干肌对维持脊柱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躯干伸肌力量薄弱是慢性腰痛发生发展的关键【9】。从脊柱稳定性生理学的角度,根据脊柱周围肌肉功能的不同,将附于脊柱的肌肉划分为稳定肌和运动肌两类。稳定肌位于脊柱深部,运动肌位于【10】脊柱周围的表层。核心稳定性训练是针对身体核心肌群进行的稳定、力量、平衡等能力的训练,是近年来康复领域和运动领域的重要治疗手段【11】,传统的腰背肌训练对表层的运动肌训练的较多,却忽视了深层稳定肌的训练,核心力量训练中增加“高度不稳定支撑”的这个“不稳定因素”是其区别传统力量训练的关键。核心力量训练是兼顾稳定肌和运动肌的力量训练。通过训练可以建立强大的核心肌群,尤其是位于深部的椎旁肌群,包括竖脊肌、回旋肌、棘间肌、多裂肌等。这些肌群在运动过程中,可增强躯干肌群的协调性,增加脊柱稳定性,消除椎间盘所受的有害应力,改善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其临床疗效有待大样本长期随访结果的证实。

参考文献

【1】王雪强.戴敏辉等.核心稳定性训练用于慢性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8):756—75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4—215。

【3】蒋可.穴位贴敷联合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3,(8):53--54。

【4】姚卫光.麦晓丹.陈清.视觉模拟疼痛量表在青少年非特异性下腰痛调查中的应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2):1486.【5】岳寿伟.吴宗耀.腰神经根在神经通道内慢性损伤时的形态学与神经生理学变化[J].颈腰痛杂志,2003,24(3):187—188。

【6】蔡俊通.郑志辉.田山.腰麻下大推拿与加减小活络丹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J].新中医.2013,,45(2):101—103。

【7】刘清林.詹仲锋等.间隙牵引和药物离子导入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2007.15(3):38—39。

【8】孙天宝.陈绚.方璐.Mulligan手法联合悬吊训练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8):831-832。

13.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篇十三

摘要:目的:研究理疗配合牵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单纯牵引法和理疗配合牵引治疗法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通过统计治疗有效人数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痊愈40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组痊愈15例,显效3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5.41%。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理疗配合牵引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关键词:综合理疗;牵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还可以称为腰椎间盘破裂症[1],该症状经常出现在青壮年身上。临床表现主要为腰痛,向一侧或者两侧下肢呈放射状疼痛并出现腰腿活动障碍的情况。在临床上经常有多种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情况出现。而在临床治疗中,如果仅采用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效果一般。因此我院对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理疗配合牵引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患者,分别进行单纯牵引法和理疗配合牵引治疗法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年龄范围为20岁~70岁,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55例。对照组年龄范围为20岁~65岁,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0例;观察组年龄范围为25~70岁。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单纯的牵引手法治疗:牵引力由小(体重的30%)逐渐加大,按照患者的承受能力和病情对牵引力进行不断调整直到最大(体重的55%-100%)。牵引治疗每周一次,每次治疗时间为10分钟。观察组在单纯的牵引手法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理疗:通过超短波治疗、低固波治疗、热磁振治疗和手法推拿方式。在牵引治疗后静卧5小时开始,每天通过超短波治疗和低固波治疗30分钟;热磁振发温度需要及时调整到47℃-61℃时,能够使患者感觉最舒适,温度调节从低到高,之后每次治疗都采取固定的温度,一次15分钟-20分钟,在治疗过程中要将热磁垫放置到患者疼痛感最重的地方,并开始每日一次采用中医推拿的手法对痛处进行纾解、修复和调整。

1.3疗效判定方法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疼痛现象,能够恢复正常的身体活动。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疼痛感不明显,身体活动基本恢复。有效:临床症状出现好转,疼痛症状明显改善,能够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无效:临床症状完全没有得到改善,疼痛感增强,不能进行身体活动。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患者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各项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治疗后,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70例患者,其中痊愈40例(57.14%),显效20例(28.57%),有效8例(11.44%),无效2例(2.85%),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组70例患者,痊愈15例(21.42%),显效30例(42.85%),有效15例(21.42%),无效10例(14.28%),总有效率为85.41%。

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腰椎的健康对于人类的正常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在腰椎体中,椎间盘的髓核的水分、有机弹性成分含量以及纤维含量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降低,逐渐出现弹性降低和结构松弛等无法逆转的退行性病变情况。在没有受到损伤的正常情况下,椎间盘在120年间不会出现病变的情况。但现在社会中,人们都在从事着各种必须承受外力的活动,且社会压力和工作负担都较大,加上人们缺乏健康知识,对椎体的健康有所忽略,所以导致椎体的退行性病变加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患者腰椎间盘的退行病变或椎间盘在发育上存在缺陷,其二是患者由于过度劳损,出现了腰椎间盘损伤现象,并受寒。大部分患者是因为长期没有运动,对椎间盘造成了较大压力,因此而患病。此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腰痛,向一侧或者两侧下肢呈放射状疼痛,并出现腰腿活动障碍的情况。对于此病,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受年龄和基础疾病的限制,一般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采取保守治疗,也就是主要以牵引治疗为主。多年的临床研究表示,单纯的牵引治疗并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因此开始将综合理疗引入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一般在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开展。

综合理疗是通过超短波治疗、低固波治疗、热磁振治疗和手法推拿方法,来探讨物理方法的治疗效果,物理治疗通过仪器再加推拿来配合牵引治疗,取长补短,使得治疗效果更具有优越性。

本次治疗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痊愈、显效、有效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无效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5.41%)。两组的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对本院70例腰椎肩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理疗配合牵引方法治疗后,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大礼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4.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篇十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50例, 均来源于我院针灸科自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均经腰椎CT或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患者中包括男96例, 女54例;年龄最小25岁, 最大70岁, 平均45.7岁;病程最短5d, 最长2年, 平均35d;发病原因:腰肌劳损92例, 外伤38例, 无明显诱因20例;临床症状: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者65例, 伴右下肢放射痛者42例, 伴双下肢放射痛者16例, 仅有腰痛者7例, 伴下肢跛行者58例;影像学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 其中L3~4突出12例, L4~5突出80例, L5~S1突出38例。排除合并腰椎肿瘤、滑脱、结核、骨折以及腰椎间盘游离者。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75例,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及腰椎突出节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治疗, 观察组采取针灸、推拿联合中药熏蒸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

1.2.1 针灸:

取穴夹脊、环跳、命门、承扶、秩边、腰俞、阳陵泉、绝骨、委中、委阳等, L3~4突出配以肾俞、大肠俞等, L4~5突出配以风市、悬钟、阳辅、足三里等;L5~S1突出配以太溪、昆仑、殷门等。针灸采取平补平泻, 直刺或斜刺至得气, 夹脊穴辅以电针, 针刺得气后接电麻仪, 选择合适的刺激强度, 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所有穴位均留针30min, 酌情行针1~2次, 1次/日, 10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1.2.2 推拿:

患者取俯卧位, 医者用滚揉法沿患者腰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推拿至下肢5~10min, 再沿患者腰骶部及下肢酸痛部位用拇指或肘尖部按压推拿5min, 拍打下肢外侧和后侧数次, 点阿是穴镇痛;再取仰卧位, 用拇指从下肢至足三阳经自下而上以揉、推、按法反复推拿5min, 患者屈髋屈膝, 医者分别摇其左右髋关节各10余次;再指导患者双手紧抓床头, 医者双手握患者足踝, 缓缓用力牵拉, 同时给予上下大幅度抖动;患者侧卧位, 患侧在上, 患侧与腰成90°屈膝, 医者一肘顶住患者肩前部位, 另一肘顶住患者臀部, 反方向一起用力, 使关节发出弹响声;最后在患者腰臀部及患侧下肢以轻柔滚、压、点患侧环跳、昆仑、太溪、委中等穴位结束推拿。1次/日, 10d为1个疗程, 连续2个疗程。

1.2.3 中药熏蒸:

使用HYZ-Ⅱ型中药熏蒸治疗机进行熏蒸治疗, 药物组成:伸筋草30g、丹参20g、黄芪20g、透骨草15g、当归15g、川芎15g、桑寄生15g、威灵仙15g、独活12g、羌活12g、肉桂10g、甘草8g。将药物以纱布包扎, 置于熏蒸床内药槽中浸泡30min, 煮沸, 使药液温度维持在90~95℃, 蒸汽温度维持在45~50℃, 患者仰卧, 暴露腰部于熏蒸口处, 熏蒸30min, 1次/日, 10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2]

治愈:腰腿痛完全消失, 抬腿正常, 能正常工作及劳动;好转:腰腿痛减轻, 抬腿正常, 能参加正常工作, 但仍有轻微症状;显效:腰腿痛显著减轻, 抬腿增高, 但达不到正常高度, 能做轻工作;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

2 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 观察组75例, 其中治愈25例, 好转31例, 显效14例, 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5例, 其中治愈18例, 好转26例, 显效16例, 总有效率80.0%, 两组比较,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方法或非手术方法, 由于手术创伤大, 患者更倾向于选择非手术疗法来缓解疼痛。该病属于中医“腰痛”、“腰腿痛”范畴, 发病原因包括劳损、外伤、先天肾气亏虚以及外感风寒、湿热外邪等[3]。本病辨证属于气滞血瘀, 劳损、外伤或外感风寒湿邪导致经络痹阻不通, “不通则痛”, 故出现腰痛、下肢痛或麻木等症状, 治疗该病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则。

注:*P<0.05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可舒筋通络, 通利血脉, 通经止痛, 采取针刺夹脊穴可直接刺激脊神经, 辅以电刺激治疗, 可直达病所, 消炎镇痛;针刺阳陵泉、环跳等穴可疏经通络, 通利血脉而止痛。现代医学认为, 针灸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神经根水肿及炎症, 促进受损神经尽快恢复[4]。推拿具有缓急解痉、舒筋活络之功效, 有助于消肿止痛、调整复位。现代医学认为, 推拿有助于减轻椎间盘、韧带及关节囊水肿, 促进突出关节复位, 从而改善脊柱的生物力学状态[5]。此外, 推拿手法可促进局部淋巴及血液循环, 加快局部炎症水肿的消退, 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 并能调整脊柱的顺应性, 利于受损椎间盘的恢复。因此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本研究中,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

中药熏蒸治疗集药疗、热疗与穴位刺激于一体, 是对传统中医熏洗疗法的继承和发展, 可有疏风散寒、舒筋活血及理气止痛之功效[6]。中药熏蒸所使用的伸筋草、丹参、川芎等诸味中药, 可共奏活血祛瘀、散寒、消炎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学证实, 诸药合用, 具有显著的消炎止痛作用。药液蒸汽的温度为45~50°, 通过热疗可温腠理, 散表邪, 温血脉, 使血管充分舒张, 有助于药物经皮肤吸收, 药力直达病所, 从而松解粘连, 促进炎症吸收及局部水肿的消除, 增强疗效。腰背部为督脉, 膀胱经循行之所, 夹脊穴位于脊柱两侧, 熏蒸腰部可刺激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 从而温肾助阳, 提高机体正气, 且熏蒸方法舒适无痛苦, 简单易行, 患者依从性较好。本研究资料中, 观察组在针灸、推拿的同时, 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明显增强, 总有效率为93.3%, 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

综上所述, 采用针灸、推拿联合中药熏蒸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可起到协同作用, 疗效显著, 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推拿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针灸科自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75例, 对照组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治疗, 观察组采取针灸、推拿联合中药熏蒸治疗, 两组均10d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针灸、推拿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中药熏蒸,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昌雄.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1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10) :70-7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02.

[3]丁荣松, 滕修喜.针灸推拿配合中药.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 2007, 5 (20) :59-60.

[4]杨汝杰.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 2009, 39 (3) :68-69.

[5]冯会新, 张芳.推拿针灸结合中药.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17) :120.

15.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篇十五

【关键词】骶管冲击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318-02

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患者。男30例,女2O例,年龄26~65岁不等,平均年龄46岁。所有患者临床查体均出现腰部疼痛及一侧或双侧下肢酸麻无力或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均阳性。均进行CT扫描,全部病例均经腰椎CT片,MR,X片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2 治疗方法

2.1 骶管注射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让患者采取患侧卧位或俯卧位,医者立于患者右侧,一医者右手大拇指从骶尾部向上触摸,可触及一明显“△”凹陷,即为患者骶管裂孔处,为进针处,确定好位置后,先进行常规消毒后,用10ml注射器以40℃~6O℃角刺人,进针后当出现落空感时,说明进入骶管裂孔处,再进入0.5厘米回抽无血后即可注入局麻药,随后将0.25% ~0.5%利多卡因、维生素B12 1毫克、地塞米松10毫克共2O~30毫升混合液注入骶管裂孔处。骶管注射一周后用相同方法进行下一次注射,2~3次为一個疗程。

2.2 针灸推拿及功能锻炼 术后每日进行针灸、理疗一次,针灸常选阿是、夹脊、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秩边、环跳、腰阳关、委中、承山、昆仑等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灸时均用TDP照射腰部及臀部穴位处。隔日为患者进行一次推拿,多采用点法、推法、掖法等手法,结束后进行一次侧扳。治疗结束后,嘱患者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次数不限,但均要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②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能改善。③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50例患者治疗4周后结果:临床治愈40例;优良9例;好转1例;无效0例。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受到相应的损伤所引起的。其病因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是腰椎退行性改变,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由于脱水,髓核张力减低,椎间盘可变薄;另有外在因素如外伤、长期劳累、劳损、用力不协调、姿势不当等原因,均易导致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当突出物对硬膜囊腔及脊神经根压迫导致其出现充血、渗出、变形、增生等无菌性炎症,随即患者出现腰腿疼痛,腿痛大于腰痛等系列临床症状。所以医学界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属“腰腿痛,痹证”范畴。骶管注射是一种安全的治疗腰腿痛的方法[2],因其液体加压时效及数值较小,一般不会引起椎管内组织的损害,关于其注射液的作用机理有3个方面:①利用骶管注射的加压原理,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淡化椎盘间突出物化学浓度。②盐酸利多卡因是局部麻醉药品,其作用与阻滞细胞膜钙离子通道有关,具有较强的弥散力和组织穿透力,可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③地塞米松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药效维持时间较长,注入硬膜外腔后可消除神经根周围的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维生素B12参与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甲基化作用,对合成核酸及核苷酸、蛋氨酸、胆碱等重要物质,维护肾上腺的功能,保证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都有重要作用,能营养神经细胞,使受损的神经细胞再生,恢复神经干和神经末梢的传导功能[3]。推拿按摩可改善血液循环,理筋整复,促进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减轻瘢痕组织的粘连、挛缩,缓解肌肉痉挛,使腰部双侧肌力趋于平衡,从而促进患者恢复。上述治疗方案安全简捷,疗效显著,易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 龚忠厚,李遐,叶莹莹,等.骶管封闭治疗腰腿痛国内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5,26(2):55

16.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篇十六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可因髓核突出部位的大小、病程长短以及个体差异而有不同的表现,主要的临床症状如下:(1)腰部疼痛:几乎所有本病患者都有此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腰部肌腰骶 部的钝痛,平卧时减轻,活动后加重,重者呈痉挛性剧痛,这主要是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炎症性疼痛。(2)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足根或足背,呈放射性刺痛。严重者可呈电击样。一般多发于单侧。这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早期神经根底部的炎症化学性刺激造成的,后期炎症和消退后机械性压迫往往出现麻木或下肢发凉。(3)肌肉;力量减弱或瘫痪:一般可出现胫前肌群及足背肌群麻痹,出现足下垂。继发产生椎管狭窄可出现间歇性破行。(4)马尾神经症状:中央型突出较重者,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会阴部 麻木、刺痛,排便、排尿无力,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

腰突为什么会出现下肢麻木和发凉的感觉?

神经根疼痛主要是纤维环破裂释放出的化学物质的刺激造成的,麻木的感觉是神经根受物理性压迫引起的,二者都存在时一般以疼痛为主。在炎症基本消失或炎症不明显时则表现以麻木为主。肢体发凉的感觉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时刺激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的收缩,下肢血流量减少,患肢皮肤温度下降。麻木和发凉的感觉在青壮年患者多发生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后期,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后好转。年龄较大的患者在发病初期就以麻木和发凉为主,疼痛倒不明显。

为什么有的腰突症患者只腿痛而不腰痛?

据统计显示:大多数患者的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发生在腰背痛之后,既有腰痛又有坐骨神经痛。少数患者平时有慢性腰痛病史,而在发生坐骨神经痛后,腰部疼痛却减轻或消失了。这类患者的椎间盘髓核多凸向一侧,压迫刺激单侧神经根,对硬膜囊压迫不明显。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开始疼痛为钝痛并逐渐加重,疼痛多呈放射痛,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部或足背,也有少数先由足、小腿外侧、大腿后外侧至臀部。在咳嗽、喷嚏、排便时疼痛加重。有的患者为了减轻疼痛采取腰部前屈、屈髋位,以达到松弛坐骨神经的紧张度的目的。在行走时愿取前倾位,休息卧位时愿取弯腰侧卧屈髋屈膝位,严重的患者则几乎是侧卧抱着膝盖才能入睡。这样的患者骑自行车时疼痛比走路时减轻,也是因为骑自行车的体位正是屈髋屈膝位,神经根得到松弛。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前有哪些征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在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就有腰椎间盘退变引起的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可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或突然发生,或反复发作。由于这些症状没有一定的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以有类似的症状,因此这些症状往往被忽视,只是在腰椎间盘突出发病后才想起这些表现。家 族中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青壮年、长期从事坐位工作、产妇等是易 发患者群,在出现下列表现时应引起注意,应及时预防和治疗。

(1)容易腰扭伤:许多人都有过腰扭伤的经历,大多是因为 过度或过强的运动劳损造成的。有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大的运动,只是弯腰拿了点东西或洗脸或起床叠被就突然发生腰扭伤,休息几天或热敷或口服止痛药,疼痛就能消失,患者常常以为是肌肉拉伤或肌纤维炎,而不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信号。

(2)慢性腰痛:有些患者在急性腰痛之后逐渐形成持续性慢性腰痛,在咳嗽、喷嚏、排便用力或早晨起床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这样的患者实际上是较重的腰肌纤维炎,再遇到诱发因素时就有可能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3)发作性腰痛:在腰椎间盘退变伴椎间关节不稳的情况下,往往再过伸位时发生腰痛,可反复发作,每次可持续数日或数周,在间歇期则没有任何症状

(4)脊柱侧弯:有的患者腰痛伴有脊柱侧弯,而没有腿痛的症状,这种情况也应考虑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期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

(一)腰骶疼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绝大部分有腰骶疼痛,腰骶疼痛一般出现在腿痛之前,临床上常表现“先腰痛、后腿痛”,虽然腰突症主要以下肢痛为主,但是腰骰疼痛临床中常见,发生腰骶疼痛的主要原因是椎管内外损伤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作用 于椎间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中分布的窦椎神经纤维,引起腰骶疼痛。

(二)坐骨神经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临床上表现下肢坐骨神经走行、支配区域疼痛。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是神经根或神经干周围存在慢性软组织损伤,并与之发生粘连,因受无菌性炎症的刺激出现下肢刺痛,串痛或放射痛。我们将坐骨神经痛分为根性和干性、根性疼痛一般受刺激位置在椎间孔周 围或椎管内,为椎管内软组织损伤,无菌性炎症刺激所致。干性疼痛受刺激位 置一般在坐骨神经出盆腔口处,为椎管外软组织损伤无菌性炎症刺激所致。鉴别这两种疼痛可做梨状肌紧张试验,试验阳性者多为 干性疼痛,反之,则为根性疼痛。北京306医院骨科吴继功

(三)腰椎间盘突出间歇性跛行表现为下肢疼痛、沉重随行走距离增 长而加重,下蹲、脊柱前屈休息后,症状可暂时缓解。有间歇性跛行 表现者多为椎管内软组织损伤,原因是硬膜囊外腔或神经根中的脂肪 组织损伤,炎性刺激引起神经很充血水肿、缺血缺氧所致。当行走时,脊柱前凸、椎管容积减小,椎管内因脂肪损伤而受阻的静脉丛逐渐充血、回流受阻,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水肿、因而随行走下肢症状加重。当下蹲、脊柱前屈时,椎管容积扩大,椎管内张应力减小,硬脊膜外腔静脉丛血流相对改善,而使症状暂时缓解。

(四)麻木腰突症患者除有坐骨神经痛支配区域疼痛以外,还常表现下肢麻木。引起下肢麻木的主要原因是腰臀部软组织损伤,出现肌痉挛或肌紧张,刺激神经根或神经干所致。在临床中,经治疗损伤的软组织,解除了肌痉挛和肌紧张,可使麻木症状消失。所以,下肢麻木主 要为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所致。对于产生麻木的传统认识是由骨 性压迫所致,笔者认为,腰椎骨质增生挤压神经的原 因是腰部软组织损伤后,脊柱力学失衡,机体代偿调节 失常的力学关系,可出现骨质的异常改变,骨质增生是缓慢的,神经根有对其挤压的适应性,它不会一夜间就长出骨刺。挤压神经根使其麻木,仍是遇寒凉或损伤后肌肉的痉挛而引发。腰突症在治疗得当的情况下,后期下肢远端常残留麻木,原因 是神经纤维长时间受不良刺激,引起神经机能障碍,恢复正常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麻木消失 较慢,麻木的改善如何,标志着腰突症愈后的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查方法

1、下背疼痛:多数患者最初有一个时期的下背疼痛,有的经过休息可 逐渐减轻或消失。

2、下肢放射性疼痛:一般先自腰骶部或臀部 开始逐渐扩展大腿后侧,小腿后侧或外侧,有的发展到足背,大多为胀痛,有放射牵拉感,行走加重。咳嗽、喷嚏可加重其疼痛。少数病人为单纯腰痛或腿痛。清远市人民医院疼痛科邹冬玲

3、主观麻木感:病期较久的多有主观麻木区,局限于小腿外侧足背、足跟。

4、负重、劳累或着凉容易复发。

5、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时,可随着行走的距离增加而加重腰、腿的症状。出现腰部前倾跛行,蹲位缓解。

6、马尾神经症状: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若突出较大,且较突然,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会阴部的麻木、刺痛,排便、排尿无力。

腰椎间盘突出的几种类型

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就是腰椎间盘突症发出的警示信号。腰椎间盘 突出症不仅仅只是中老年朋友的专利,它同样对青年朋友有着相当大的威胁。腰椎间盘突出分为:膨出、突出、脱出。症状多种多样。包括各种腰痛症状,病人常有腰骶部疼痛,疼痛较深,可轻可重。轻的久坐后才产生;重者痛不可忍,卧床不起,稍动就痛,翻身极为困难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征象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为腰部常见病,多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尤以重体力劳动者为多见。椎间盘为椎体之间的连接部分,具有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等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不断遭受挤压、牵引和扭转等外力作用,使椎间盘发生退变,而失去其弹性,从而使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导致椎体不稳,此为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而外伤及风寒湿邪则是导致本病的外因。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李世刚 本病多发于腰4-5及腰5-骶1之间。①腰腿痛:下腰部疼痛以及下肢放射性疼痛,两者可同时出现,亦可先出现腰痛,数日或数周后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②腰部活动不利。③脊柱形态发生变化:可见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后弓。④压痛点:多在腰骶部找到明显压痛,并向下肚放射。⑤仰卧直腿抬高患肢,则会出现下肢疼痛加重,严重者下肢仅能抬高150°—30°。⑥拇趾背伸或跖屈力减弱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前驱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在发生椎间盘突出症以前,在一段相当时间内就可有由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而 引起的症状。腰椎退行性改变可以一直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亦可有以下症状,而这些前驱症状并无特异性,其他疾病也有类似表现。

(一)急性腰痛 扭伤引起。而是作一些轻微得动作而诱发。例如弯腰去拣地上得东西或弯腰洗 脸突然腰部剧痛而不敢活动,病人常认为自己是闪了腰、扭了腰。轻的还能勉强小心翼翼地行走,而重的则卧床不起。这种发作,经过卧床休息或服些止痛地药物甚至不经治疗而渐渐自愈。

(二)腰痛地反复发作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提示椎间盘退变或并有椎间关节的不稳定或 后关节的过伸。经调查发现病人中有85%腰痛发作的间歇期为3个月~3年,每次发作持续3天~3星期。而在间歇期则无腰痛。大多数是由于反复的后关节过伸扭伤而诱发。正常的后关节在后伸时因有一定活动范围,而退变椎间隙其后关节已处于过伸状态,此时脊柱如再作过伸动作时就容易发生关节囊的损伤。

(三)慢性持续性腰痛 这种病人往往一开始只有几年的反复发作的急性腰痛病史,而以后逐渐转成持续性的腰痛。这种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稍有一不注意就会引起腰痛加重,故而对每一种动作都十分小心。

(四)颈腰综合症下腰椎最易由于椎间盘退变而引起症状。这种退行性变化有时可以是多阶段的影响整个腰椎,有时还可以影响颈椎就会出现颈腰综合症。一般当病人因腰痛来就诊时,颈椎的退变还未 出现症状或症状很轻而病人未介意。出现颈腰综合症时病人叙述 他全身都痛,颈部的痛可放射到枕部、双肩且可向上肢放射,有时还可放射到胸部。腰部的变化则可引起两侧下肢的疼痛。这种情况可能会被医师认为病人是神经官能症或使医师由于抓不住要领而草率处理。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及变性的间盘组织从后中央 或偏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临床症状与体征。主要临床表现有:(1)疼痛:疼痛多累及双下肢,或在一侧下肢出现疼痛的较短时 间内出现另一下肢疼痛,但双下肢的疼痛轻重可不一致。一般来说,在病变的早期,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疼痛程度多较侧方 型突出轻,这是因有硬膜囊及脑脊液的缓冲,同时又常为多个神 经根受压,故疼痛的范围广,但疼痛的程度相对轻。(2)感觉障碍:中央型间盘突出感觉障碍范围广,如腰4、5间盘突出,可有腰4、5以下的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支配区痛觉 减弱或消失,如小腿、足、大腿后侧或马鞍区均可出现感觉障碍。(3)运动障碍:中央型间盘突出运动障碍范围广、程度重。这是由于多个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受累的结果,如腰4、5间盘突出,可出现双足下垂及足跖屈受限等。(4)尿、便功能障碍:绝大多数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病人,可伴有尿、便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尿淋漓不尽甚至失禁,大便可表现为便意频繁、便秘、排便失控等。(5)性功能障碍和月经紊乱: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病程可自数天到数年不等,病程长者多为反复发作的腰痛或腰腿痛;短者多数在外伤或劳累后突然发病。病人也可出现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或月经紊乱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的检查与预防

如何发现自己可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

在临床上可以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症仅是其中的一种,不仅是患者,即使是医生,有时也很难区别腰痛究竟是哪种原因引起的。但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毕竟有它一定的特殊性,有时患者只要稍加注意,就可发现自己是否可能患有腰椎间盘 突出症,这对于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是很有裨益的。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患者在经历突然扭腰、闪腰后,出现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时,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去自我观察和检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1)在急性扭伤后,是否有跛行、一手扶腰或患肢怕负重而呈现一跳一跳的步态,或身体喜欢前倾,而臀部凸向一侧的的姿势。(2)腰椎是否因为试图避免疼痛而向一侧偏歪,偏歪后是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3)轻轻咳嗽一声或数声,尝试腰痛或下肢疼痛、麻木症状是否加重。或在打喷嚏、大小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是否引起腰痛。(4)俯卧时,自己或家人用手轻轻触后腰部腰椎正中及两侧,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压痛。(5)俯卧位休息时,若疼痛仍然不能缓解,可尝试在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时疼痛症状是否缓解。(6)仰卧位,然后坐起,观察患侧下肢是否因疼痛而使膝关节屈曲。(7)仰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将患侧下肢抬高,观察是否因疼痛致使抬高受到限制。以上自我检查的方法,患者可选择几项进行,如果其中有几项回答“是” 的话,就应怀疑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真正确诊

还需专业医生查体和CT检查。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主要原因 是长期慢性积累性劳损。常见于30岁以上,退变的腰椎间盘纤维变性,弹性减低、变薄、变脆、髓核脱水、张力降低,在此基础上,遇有一定的外力或椎间盘压力突然增高,即可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2)外伤:约有1/3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常见的外伤形 式有弯腰搬重物时腰部的超荷负重,在腰肌尚未充分昆张情 况下的搬动或举动重物,各种形式的腰扭伤,长时间弯腰后突然 直腰,臀部着地地摔倒等,这些外伤均可使椎间盘在瞬间髓核受压张 力超过了纤维环的应力,造成纤维破裂,髓核从破裂部突出。(3)腰椎间盘内压力突然升高:患者并无明显外伤史,只是在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引起的。还有的患者是由于受寒冷或潮湿引起。是因为寒冷或潮湿可 引起小血管收缩、腰肌反射性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而致纤维环破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和诱发因素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西方总发病率15.2%~30%。国内统计18%。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部位,90%以上在L4-5和L5-S1节段,L3-4椎间盘突出占2%,2个节段同时突出占6%~19%。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因素 构成椎间盘突出的基本因素是椎间盘退变,诱发因素尚未定论,但有些因素与其相关。1.脊柱结构因素:脊柱畸形包括移行椎、脊柱侧弯和小关节突方向不对称。2.生理因素:(1)年龄,30岁-50岁发病率最高。说明高工作强度年龄段 的人易发椎间盘退变。(2)身高,超过平均身高的男女容易发病。(3)性别,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3.遗传:32%的病例有阳性家族史。有阳性家族史的病人中,21岁以前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对危险性估计高出5倍。4.职业因素:驾驶员最高,白领最低,重体力劳动发病率高,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人易在早期导致椎间盘破裂而突出。5.外伤因素:(1)急性损伤 儿童和少年腰突症与 急性外伤有关。(2)运动 剧烈运动与椎间盘退变有关。6.吸烟:吸烟者较非吸烟者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性增加50%。7.糖尿病:主要影响椎间盘周围动脉,降低血流量,代谢降低,最终导致椎间盘组织破裂。8.妊娠:腰椎代偿性前凸增加了椎间盘的应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预防

汽车司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是出租车司机 或长途汽车司机。这主要是开车时腰部的姿势不良或不良姿势过久,座位与方向盘的高度不协调,以及腰骶部受到长时间的颠震所致。那么,对于汽车司机来说采取什么措施能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呢? 请注意如下几点: 南京市中医院骨伤科杭柏亚(1)应把座位适当地移向方向盘,使方向盘在不影响转向的情 况下尽量靠近胸前,同时靠背后倾角度以100度为宜,不要使后倾角度太大,并调整座位与方向盘之间的高度。座位过低双肩会有上耸 的感觉,过高则易使腰椎过度过伸增加了腰部的负荷,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2)需尽量避免连续开车超过一小时。需要长时间开车时,宜中途 停车休息5~10分钟,走出驾驶室,到外面稍微活动一下,做一些腰部的活动保健体操。为了预防颈部的疲劳,还可同时做一些颈部活动保健体操,这样可在很大程 度上避免或减轻颈腰部疲劳引起的颈腰痛。

(3)对于汽车司机来说,坐的时间较长而活动少,预防腰痛最 主要的措施是加强自身保护,即加强颈腰部肌肉的功能锻炼,每天定期或休息时进行颈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多参加诸如游泳等体育运动。

(4)现代许多汽车中都配有空调,给司机们创造 一个凉爽的环境,但凉气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司 机来说又属于“风寒”之邪,容易诱发腰痛。因此,尽 量不要把驾驶室的温度调得太低,同时还要注意与驾驶室外的温度变化,谨防感冒。

(5)汽车发生故障,需要钻到车底修理时,如始终绷着下肢,就会使腰部过度后伸,工作时间一久,易发生腰部肌肉 劳损现象。因此,在车底修理时,应把双腿屈曲起来,减轻腰部负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保健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病因是在椎间盘蜕变的基础上,长期姿势不正、腰部负重、外伤等导致。一般20岁左右椎间盘即开始退化,本病重在预防,平时应: 1.注意坐姿、坐位时注意腰部挺直,必要时可在腰部垫一软枕,避免长时间久坐,一般一个小时左右起身活动十分钟左右,放松腰部肌肉,减轻间盘压力,安徽省立新安医院骨科黄俊 2.注意卧姿,一般应卧硬板床,避免卧软床,必要时也可在腰部垫一软枕,3.腰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冷刺激导致腰部肌肉紧张,不利于疾病恢复,4.必要时可使用腰围,但应避免长期使用,因长期使用科导致 腰部肌肉萎缩,反而不利。5.坚持腰背肌的锻炼,加强腰部肌肉的力量,预防并减少腰 痛的反复发作,锻炼的方法一般采取小燕飞式,即练习者取俯卧位,双上肢后伸,头和躯干尽量后仰,同时双下肢努力后伸,注意要腰部用力,每天练3次,每次10分钟,中间可稍作休息。

看电视时,如何避免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现代生活里,电视已相当普及,电视频道日益增多,电视节日也五彩缤纷,加之近几年影碟机、录像机已逐步进入家庭,因此,人们看电视所花费的时间也随之延长。观看电视节目及影碟片调剂生活固然是好事,但长时间的看电视势必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在观看电视时,有些人喜欢横躺在沙发、倚靠着沙发、半起半靠在床头欣赏节目,这些不良的姿势持续过久,加之被精彩的电视节目所吸引,活动很少,不能及时很好地调整腰部姿势,加重了腰部负担,造成腰痛。少年儿童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长期不良的姿势观看电视,就有可能造成驼背或脊柱侧弯等疾病;老年人腰椎已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再加之长时间不良的姿势观看电视,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为了避免因观看电视而引起腰痛,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视机放置的高度要适当,即电视机的高度和人体坐位视线相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人体的脊柱曲度发生改变,并造成肌肉紧张。(2)要选择合适的坐具,要求坐具高低适中,并有一定后倾角度的靠背,有扶手更好,并采取一些辅助性的措施,如腰部加靠垫,脚凳垫着下肢。(3)要注意经常调整身体的姿势,适当时候,站起来活动活动腰部,这样可以避免腰痛。

久坐应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1)选择合适的坐具,尽可能减少腰骶部的劳损。那么什么样才叫较合适的坐具呢?较为合理的坐具要求高低适中,并有一定后倾角的靠背,如有扶手则更佳。另外,还应注意坐具与办公桌的距离及高度是否协调。长时间开会作报告时最好不要坐沙发;(2)加强自身保护和锻炼。对久坐的工作者来说坐的时间相对长而运动少,腰背肌较弱。因此加强自身保护和锻炼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十分重要。平时应采取正确的办公坐势,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调整自己的体位,不宜让腰椎长期处于某一被迫体位。另外还应注意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即不时地离开办公桌,做后伸、左右旋转等腰部活动或每天定期进行腰背肌的锻炼如“五点支撑”、“燕飞”等,也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保健操、太极拳等锻炼项目;(3)合理地使用空调。现代许多办公室都安装了空调,这无疑在炎热的夏天为办公室族带来一个凉爽的工作环境,但室温太低、凉气过重,使腰背肌肉及椎间盘周围组织的血运障碍,增加了发生腰痛的机会。室温在26度左右较适宜,此外,空调的风口切忌对着腰部及后背。(4)自坐位起立时,应先将上身前倾,两足向后,使上身力量分布在两足,然后起立。

司机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司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是出租车司机或长途汽车司机。这主要是开车时腰部的姿势不良或不良姿势过久,座位与方向盘的高度不协调,以及腰骶部受到长时间的颠震所致。那么,对于汽车司机来说采取什么措施能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呢?请注意如下几点:临沂市精神病院椎间盘科张元军(1)应把座位适当地移向方向盘,使方向盘在不影响转向的情况下尽量靠近胸前,同时靠背后倾角度以100度为宜,不要使后倾角度太大,并调整座位与方向盘之间的高度。座位过低双肩会有上耸的感觉,过高则易使腰椎过度过伸增加了腰部的负荷,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2)需尽量避免连续开车超过一小时。需要长时间开车时,宜中途停车休息5~10分钟,走出驾驶室,到外面稍微活动一下,做一些腰部的活动保健体操。为了预防颈部的疲劳,还可同时做一些颈部活动保健体操,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颈腰部疲劳引起的颈腰痛。(3)对于汽车司机来说,坐的时间较长而活动少,预防腰痛最主要的措施是加强自身保护,即加强颈腰部肌肉的功能锻炼,每天定期或休息时进行颈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多参加诸如游泳等体育运动。(4)现代许多汽车中都配有空调,给司机们创造一个凉爽的环境,但凉气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司机来说又属于“风寒”之邪,容易诱发腰痛。因此,尽量不要把驾驶室的温度调得太低,同时还要注意与驾驶室外的温度变化,谨防感冒。(5)汽车发生故障,需要钻到车底修理时,如始终绷着下肢,就会使腰部过度后伸,工作时间一久,易发生腰部肌肉劳损现象。因此,在车底修理时,应把双腿屈曲起来,减轻腰部负担。

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治疗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缓解或痊愈,但该病的复发率相当高,不少患者虽不情愿,但又时常成为“拜访”医生的“回头客”。该病复发率高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治疗后,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许多病人髓核并未完全还纳回去,只是压迫神经根程度有所缓解,或者是和神经根的粘连解除而己。(2)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病情虽已稳定或痊愈,但在短时间内,一旦劳累或扭伤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导致本病复发。(3)在寒冷、潮湿季节未注意保暖,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的患病部位,加之劳累容易诱发本病的复发。(4)术后的病人虽然该节段髓核已摘除,但手术后该节段上、下的脊椎稳定性欠佳,故在手术节段上、下二节段的椎间盘易脱出,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积极采取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外,最为重要的措施就是预防。那么,怎样才能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呢?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需要各种不同的活动姿势,养成了各自的习惯,其正确与否对人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我们注意平时的站姿、坐姿、劳动姿势,以及睡眠姿势等的合理性,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尤其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因为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松解软组织的粘连,纠正脊柱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的失调,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与预防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锻炼

上一篇:员工处罚通报范文下一篇:社团干部竞选演讲稿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