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圆件定制行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15篇)
1.我国圆件定制行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 篇一
我国花卉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花卉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应运而生,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壮大。30多年来,我国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持续快速发展。回顾花卉产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图表1:我国花卉行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花卉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则起于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4.75万公顷,较1990年增幅超过200%。2003-2005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以年均40.63%速度增长,至2005年达到81.12万公顷;2006年,我国花卉产业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过渡,花卉种植面积有所减少,此后随着需求的增长而逐年增加。2012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为112.03万公顷,同比增长9.40%,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
图表2:2003-2012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情况(单位:万公顷)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花卉种植面积增长的同时,花卉保护地栽培面积也稳步增长。2012年,全国花卉保护地栽培面积达10.64万公顷,比2011年增加1.31万公顷,涨幅为14.04%。在各类保护地中,温室面积2.81万公顷,增幅为20.15%;大棚(包括中小棚)面积4.68万公顷,增幅为18.98%;遮阴棚面积3.15万公顷,增幅为3.24%。
图表3:2003-2012年我国花卉保护地栽培面积情况(单位:万公顷)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本文来源前瞻网,未经前瞻网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2.我国圆件定制行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 篇二
1 海水综合利用现状
我国对海水的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利用3方面。通过“八五”“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的支持, 以及《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的实施, 在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 并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1.1 海水淡化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
1.1.1 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始于1958年, 起初采用的是电渗析技术, 以后逐步过渡到反渗透技术和蒸馏技术。1982年, 在西沙永兴岛建成第一个200 t/d的电渗析海水淡化站。
“八五”“九五”期间, 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得很快, 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2000年, 在浙江嵊泗县、山东长岛县和大连长海县獐子岛相继建立了日产千吨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十五”期间已经进入工程示范阶段, 采用反渗透技术先后建成日产万吨级的河北沧化集团亚海海水淡化装置、山东荣成市石岛海水淡化工程和鲁北化工海水淡化装置。2004年, 在青岛华欧海水淡化公司和山东黄岛电厂建成3 000 m3/d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并投入运行, 这是国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设计、自主加工制造的蒸馏淡化装置, 是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目前, 我国已建成的海水淡化装置中以反渗透和低温多效居首。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06年6月底, 反渗透装置套数有45套, 占总装置数量的86.5%, 低温多效4套, 占总数量的7.7%, 其他技术基本持平。
截至2009年7月, 我国已建海水淡化工程总产水量中, 低温多效约占34.8%, 反渗透约占62.6%, 多级闪蒸和其他方法约占2.6%。
1.1.2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海水淡化研究起步比较早, 但目前仍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 整体水平与世界相比差距较大。“十一五”以来, 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 海水淡化产业快速发展, 海水淡化的成本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约7元/t降至目前的约5元/t。沿海各地相继出台建设日处理10万~20万t的大型海水淡化项目规划, 全部建成后, 我国海水淡化规模将会达到195.8万m3/d。2006年至2009年下半年之间, 我国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有1/2以上的工程淡化规模达到了日产万吨级以上。这些项目中, 规模最大的是采用低温多效蒸馏法建设的天津北疆电厂海水淡化工程, 该工程建成后规模将达到40万m3/d。
从图1可看出:我国海水日淡化量自2002年开始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5年海水日淡化量开始快速增长。其中2006年海水日淡化量为2004年的4倍多;至2009年我国海水淡化量已超过18万m3/d, 为2001年的近10倍。
1.2 海水直接利用
海水直接利用是指以海水为原水, 直接代替淡水作为工业用水和大生活用水。
1.2.1 冷却水
我国海水直流冷却有近70年的应用历史, 循环冷却技术水平近年不断提高, 并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循环冷却千吨级和万吨级示范工程运行良好, 并进入了10万吨级产业化示范阶段。应用最多的行业是电力、石化和化工等, 火电厂和核电厂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已有一定规模, 电力企业利用海水作冷却水量约占全国海水作冷却水总量的90%。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和深圳等沿海城市的近百家单位均有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用水的实践。
我国海水冷却年利用量呈稳步上升趋势, 其中2002年和2006年为快速增长阶段, 分别比上一年增加50亿m3和52亿m3;2000—2008年平均每年增加28.9亿m3, 其中2008年海水冷却年利用量是2000年的1.77倍。
2008年我国利用海水作冷却水用量已达531亿m3/a以上。
1.2.2 大生活用水
通过“九五”“十五”的科技攻关, 大生活用海水技术进一步完善, 我国沿海的部分城市已经将它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有关资料显示:利用海水冲厕已经成为香港城市供水的一大特色, 每年节省淡水约2.12亿t, 占香港总用水量的18%左右, 在缓解水资源不足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大连较早实施海水冲厕的示范, 天津塘沽的外滩公园已经在应用海水冲厕技术, 青岛和深圳等地相关项目也正在建设中。
我国已拥有大生活用水关键技术如:海水净化技术、防生物附着技术、大生活用海水后处理技术和大生活用海水的集成技术等。另外, 我国也有技术创新如:高盐度污水处理、耐盐耐污微生物的驯化培养、耐盐耐污藻类的培养、新型高效海水用絮凝剂和混凝剂等。大生活用海水是解决我国沿海城市和地区淡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1.2.3 农业用水
海水农业开发研究工作被列入我国沿海部分省市“十五”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攻关专项计划中。国家“863”计划耐海水蔬菜项目已通过国家验收, 10余种海水蔬菜试验成功和大量“盐生植物”培植生长, 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由此标志我国利用海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 向海水要效益进入起步的新阶段, 前景广阔, 潜力巨大。
1.3 海水化学资源利用
我国经过“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 在天然沸石法海水和卤水直接提取钾盐、制盐卤水提取系列镁肥、高效低毒农药二溴磷研制、含溴精细化工产品及无机功能材料硼酸镁晶须研制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五”期间开展了海水直接提取钾盐产业化技术、气态膜法海水卤水提取溴素及有关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我国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经过40余年的发展和积累, 已在山东、河北和天津等地建成数家万吨级规模的浓卤水制取硫酸钾厂,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1万t/a海水提取硝酸钾示范工程也在天津建成。
此外, 海水制盐作为我国传统的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2007年我国海盐年产量已达到3 203.77万t, 是世界海盐第一生产大国。
2 海水综合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海水综合利用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十一五”期间出台了我国第一部《海水利用专项规划》, 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等国家和地方重要政策、规划中体现了对海水综合利用产业的重视。2009年以来, 沿海省、市出台或正在制订“十二五”期间海水利用规划。近期, 国家海洋局陈连增副局长在赴天津调研时又对今后的海水利用工作提出了5点要求。
可以预见, 21世纪海水综合利用业作为淡水资源的主要补充途径, 将会在我国众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1 海水淡化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
2.1.1 海水淡化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 我国海水淡化主要采用反渗透和低温多效法技术。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应用于市政供水具有较大优势, 如投资10亿元利用反渗透淡化工艺建设的10万t/d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 将在2011年底建成, 该项目产生的淡化水将并入市政供水管网, 可以满足50万人口的用水需求[2]。而对于具有低品位蒸汽或余热可利用的电力、石化等企业来说, 制备锅炉补给水和工艺纯水, 则采用低温多效蒸馏技术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国外大部分海水淡化厂都是和发电厂建在一起的, 这是当前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主要建设模式。我国也应积极发展海水淡化的“水电联产”模式, 利用电厂的蒸汽和电力为海水淡化装置提供动力, 从而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海水淡化成本。这不仅符合我国关于沿海地区积极利用海水淡化的产业政策, 而且可为当地储备淡水资源, 保证当地居民和工业用户的淡水需求。
今后, 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技术在我国将得到共同发展, 成为我国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各种海水淡化方法, 都有各自的优点, 但也存在不同的缺点, 究竟哪种方法最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是绝对的。在具体选用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包括规模大小、海水水质、淡化水用途、能源费用和气候条件等。各地应根据当地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海水淡化方式, 支持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2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现进入典型示范推广应用阶段, 今后面临的长期任务是技术升级, 即提高核心技术水平, 提高核心装置的国产化率, 并进一步提高淡化效率, 降低淡化综合成本[3]。
目前, 海水淡化综合成本明显高于居民自来水价, 但与工业自来水价基本持平, 海水淡化应用于企业自备供水已是经济的、可行的, 但大规模应用于沿海城市的市政供水可行性不大。在未来几年, 海水淡化技术仍将主要应用于海岛和沿海地区的工业企业, 或与工业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市政供水领域。
可以预测, 不久的将来海水淡化综合成本不但低于工业用自来水价, 而且在居民自来水水价区间中, 海水淡化技术应用于沿海居民供水也将是经济可行的, 海水淡化技术将不限于沿海岛屿和企业供水, 而且将大规模地应用于市政供水。
2.2 海水直接利用
海水直接利用将主要用于工业冷却 (占90%) 和城市生活用水, 同时也包括海水脱硫、海水灌溉和海水空调等。
2.2.1 海水冷却
工业冷却水约占城市用水的50%, 开发利用海水资源, 代替淡水做工业冷却水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截至2008年, 全世界海水冷却水量已经超过7 000亿t, 日本工业冷却水总用量的60%为海水, 每年高达3 000亿t;美国大约25%的工业冷却用水直接取自海水, 年用量约1 000亿t;我国海水冷却水用量超过500亿t, 在技术和海水取用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目前, 国内外都以直流冷却为主, 但随着《国际环境保护 (无公害) 公约》的出台, 直流冷却技术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并逐渐向无公害方向发展。循环冷却技术其取水量和排污量较直流冷却均少95%以上, 有利于保护环境, 应用前景十分广泛[4], 尤其在电力、石化和化工等行业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2.2.2 大生活用水
利用海水作为大生活用水 (海水冲厕) 代替城市生活用淡水, 是节约水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据统计, 把海水作为大生活用水可节约35%的城市生活用水, 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应用前景广阔。
2.2.3 海水脱硫
海水脱硫具有工艺简单、系统可靠、脱硫效率高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已在美国、英国和挪威等国家运行。我国第一套海水脱硫装置于1997年在深圳西部电厂建成, 福建后石电厂和青岛发电厂二期都采用海水脱硫。海水脱硫技术适合我国综合技术水平与运行管理水平的要求, 在我国推广应用潜力巨大。
2.2.4 海水灌溉
国外用海水大面积灌溉种植作物已取得较好的成果:如沙特早在国家经济第六个发展计划 (1995—2000) 中就将“海水灌溉农业”置于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以色列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将海水和淡水以一定的配比混合作为作物灌溉水;美国已培育出用海水灌溉的可作为饲料的海蓬子SOS-7号和SOS-11号;印度用海水灌溉860万hm2海滨沙丘, 收获了200万~250万t谷物;我国也进行过海蓬子、大米草等耐盐植物的栽培实验, 以及虹豆、西红柿和水稻等经济作物和粮食品种的耐盐实验。海水灌溉农业的发展将有效遏制沙漠化不断侵占耕地的恶劣形势。
2.2.5 海水空调
海水空调是利用海水源热泵技术, 抽取一定深度的海水用作冬季热源取暖和夏季空调制冷, 以此节约能源。
我国海岸线漫长, 有众多的岛屿和半岛, 尤其是黄海、渤海地区有很好的水温条件, 在开发海水空调方面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海水空调前景广阔。大连市“十一五”期间海水空调使用面积近800万m2, 该规划实施后, 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万t, 减少二氧化碳和烟尘排放1万t余。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 (2009—2015) 将海水综合利用作为培育发展的四大潜力产业之一, 继奥帆大剧场、奥帆博物馆、开发区千禧龙花园海水空调投入使用后, 海水空调在青岛的前景越走越广阔, 作为西部老城区改造的重头戏, 小港湾和记黄埔93万m2的商住区也计划使用海水空调给居民供暖。
2.3 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
海水淡化后的浓盐水中各种化学资源的浓度基本上为原海水的2倍, 用这种浓海水制取食盐, 提溴, 提钾, 可大幅度降低能耗, 提高提取率, 发展前景广阔。
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冷却排放的浓缩海水, 形成海水淡化、海水冷却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 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体现。
2.4 深层海水利用
随着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 深层海水的开发利用前途十分广阔, 主要应用领域为:深层海水培育细微海藻、加工成药品、加工食品、保健品、开发食品添加剂、人工养殖以及海水休闲娱乐等方面。
目前, 全世界将深层海水产业化经营的国家只有美国和日本, 我国台湾省深层海水产业目前已逐步走向商业生产。我国内地深层海水开发利用还在发展起步阶段, 据调查上海等地已将深层海水用于食品添加剂等用途。
今后, 我国将主要在深层海水用于食品添加剂和利用深层海水能源等方面进行探索, 深层海水的利用作为新兴产业将逐步得到开发与利用。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海水利用虽然起步较早, 但存在发展慢、规模小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海水利用发展慢、规模小
我国海水淡化水日产量仅占世界的0.1%左右;海水作冷却水用量仅占世界的6%左右;海洋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的附加值、品种和规模等方面与国外都有较大的差距。
3.2 海水淡化成本仍相对较高
海水淡化吨水成本虽已降到目前的近5元, 但相对于大部分沿海城市偏低的自来水价格而言, 仍然偏高, 这是制约海水淡化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要因素之一。
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海水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较少;设备制造及配套能力较弱;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法规的引导;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市场机制不完善。
4 结论与建议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尤其是在北方沿海地区, 水资源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个地区的社会发展。向大海要淡水, 大力推进海水综合利用以满足沿海地区的发展需求, 是沿海地区的战略选择之一。
我国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利用, 已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今后, 应将海水淡化同海水发电、海水化工和海水供热等过程结合起来, 大力提高海水年直接利用量, 使海水淡化成为海水综合利用生态产业链的一部分, 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目前, 我国海水利用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一是海水利用的技术不断成熟, 海水利用成本不断降低;二是以节水为核心的水价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三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无疑为海水利用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海水淡化技术的广泛使用, 离不开相关政策与机制的支持, 此外还需进一步优化技术工艺, 降低成本, 同时减小海水淡化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 我国的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确立海水利用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2) 强化示范, 加快海水利用的技术研发和示范步伐,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3) 加大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力度, 从容应对加入WTO后的严峻考验;
(4) 加强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法律法规、标准化研究工作和科技基础平台建设, 强化依法管理;
(5) 组织、成立我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协会, 规范行业内竞争行为, 提升我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的国际竞争力;
(6) 在大力发展海水利用产业的同时, 我们必须放眼未来, 重视对其环境影响的研究, 摒弃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以预防污染作为工作重点。
摘要:文章阐述了我国海水综合利用现状, 对多年海水日淡化量和海水冷却年利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 分析了我国海水综合利用发展趋势及所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海水综合利用,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 财政部, 国家海洋局.海水利用专项规划.2005:1.
[2]陈勇.淡化海水明年进你家[N].青岛早报, 2010-01-09 (13) .
[3]付玉.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阶段及特点研究[J].海洋发展战略研究动态, 2009 (7) :16.
3.我国圆件定制行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 篇三
近年来,我国面粉加工行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转换升级并发展壮大,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体系,发展势头平稳;但也面临着产能过剩、行业利润率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本期专报介绍目前国内面粉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供参考。
一、我国面粉加工业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行业发展势头平稳,整体实力较强
根据粮食行业协会统计资料,2009年我国粮油加工业工业总产值超万亿,达11184.2亿元。其中,小麦加工行业总产值1580亿元,较上年提高14%,占粮油加工业总产值的14.1%。小麦粉加工产能继续增加,据统计,全国入统规模以上(30吨/天)小麦粉加工企业共2787家,年生产能力12167万吨,较上年新增566.6万吨,增幅4.9%;小麦粉产量5532.7万吨,较上年增加27.1万吨,增幅0.5%。其中,日处理小麦200-400吨企业数量562家,比上年增加48个,增幅9.3%,400-1000吨企业数量212家,数量比去年增加27个。行业利润总额达26.3亿元,较上年增长11.5%。
(二)加工在小麦产区区域集中情况明显
从小麦加工产能区域分布看,产能超2000万吨的省份2个,为河南和山东;超1000万吨省份3个,为江苏、河北和安徽;超200万吨省份7个,为陕西、新疆、湖北、四川、广东、黑龙江和山西。其中,除广东、黑龙江之外,面粉加工业主要集中在小麦产区,尤以黄淮海小麦产区最为明显。该区域河南、山东、江苏、河北、安徽五省小麦产量高,约占全国总产的75%左右。面粉加工企业数量多,五省入统企业1558家,约占全国入统数量的56%;小麦粉生产能力所占比重大,五省年加工能力8241.8万吨,约占全国总产能的68%,较上年增加495万吨,比例增加1.2个百分点;小麦粉实际产量大,五省小麦粉产量4096.6,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4%,较上年增加39.5万吨,比例增加0.3个百分点。
(三)普通面粉在产品结构中所占比重大
由于国内居民面粉消费主要用于制作馒头、面条等主食,国内面粉加工企业也以生产普通面粉为主,普通粉在产品结构中所占比重大,仍占据面粉主流市场。据统计,2009年普通面粉(特一粉、特二粉、标准粉)产量4724.4万吨,较上年增加235.4万吨,超过总产量的85%。全麦粉、专用粉、营养强化粉等特色面粉产量约624万吨,较上年减少100万吨,占总产量的11%左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品质要求的提高,普通粉将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在细分市场上,特色面粉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二、当前我国面粉加工行业面临的问题
(一)行业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低
2009年,全国小麦粉加工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66.1%,且产能增幅是产量增幅的近10倍,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加剧。目前,行业内中小型企业仍占多数,日处理能力200吨以下的企业达1962家,占入统企业数量的70%,且众多规模以下企业尚未纳入统计。受企业规模偏小影响,大部分企业只是从事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简单生产,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能力弱,尚无法满足市场对多样化、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据统计,2009年全国粮油加工企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23.6亿元,仅占产品销售收入的0.2%。
(二)行业利润率低,企业发展受政策影响大
据统计,2009年小麦粉加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558.1亿元,利润总额26.3亿元,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1.7%,在粮油加工行业中利润率最低。随着近几年国家不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加工企业原粮成本不断上涨;同时,小麦粉作为主要的民生产品之一,受政策调控影响较大,由此面粉企业利润率一直保持低位。另外,国家在扶持行业发展方面政策、措施也很有限。尤其是在小麦定向销售加工企业政策出台之后,由于受惠企业在原粮采购、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方面比其他企业更具政策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从总体看,行业发展也面临较为严峻的态势,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难度加大。
(三)市场竞争激烈,外资加速进入国内面粉市场
近年来,国内面粉加工业发展势头平稳,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小麦粉加工企业间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仅是产能的扩张,特别是面粉领域,产品结构单一,“大路货”比重较高,产品附加值低,缺少市场认可的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外资企业进军国内谷物成品粮市场,行业竞争渐趋激烈。据统计,截至2009年末,益海嘉里已拥有120万吨小麦年加工能力。据业内人士预计,到2013年,其新增、新建小麦年加工能力可能达630万吨,将超过河北五得利集团(390万吨,2010)。且外资企业在产业链建设方面起点高、准备足、动手快,国内众多中小企业仍停留在“以购定产,以产定销”的层面,抗风险能力较弱,内资面粉企业面临强劲的竞争对手。
三、我国面粉加工行业发展趋势
(一)面粉企业继续整合升级,产业链建设步伐将加快
2009年,小麦粉加工企业数量继续减少,较上年减少41个,但日产400吨以上企业数量同比增加27个,产量较上年大幅增加,少数大型企业产量所占比重也在逐步上升。从行业竞争态势和发展现状看,通过整合升级、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行业整体优化升级趋势明显。企业产业链建设进程加速,在粮源环节,涉足订单农业,从源头抢抓粮源特别是优质粮源;在物流环节,通过建设仓储物流设施及与粮食仓储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提高应对市场风险和保障生产加工能力;在销售环节,打造自身销售网络,建设直接面向终端市场销售网点等。在外资涉足面粉加工领域后,国内面粉行业重组兼并和产业链建设进程可能加快。
(二)食品安全受重视,面粉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公众关注,面粉增白剂“废存”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据悉,全国食
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已审查同意注销面粉增白剂。卫生部监督局也发布征求意见稿,拟从2011年12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剂。面粉增白剂的取消对面粉加工行业可能是行业变革和产品升级难得的机会。同时,在行业利润率普遍偏低的情况下,通过改善产品结构,提供更多健康、营养、生态和满足城乡居民更高品质要求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成为提高生存能力和发展机会的有效手段之一。专用粉、全麦粉、营养强化粉等特色产品比重将有所提高。
(三)受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市场影响力将继续增强
4.我国圆件定制行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 篇四
随着太阳能、空气能技术的日趋成熟,热水器新品正在从单能源产品向多能源组合式发展。在近期的新产品中就有多能源组合式热水器崭露头角。
尽管目前市场上多能源组合式热水器还不是主流,但是企业在这方面的布局早就开始了。
海尔推出首个智慧家庭水生态系统,可以解决家庭热水、供热、净水、软水等全方位需求,通过多能源来实现高效节能环保。
万和还推出了多能源集成热水系统。据介绍,多能源集成热水系统就是将太阳能热水单元、热泵热水单元与燃气热水单元、电热水单元组合的供热水系统集成化,开发出多能源供热系统,通过利用中央智能控制系统,既可以优先利用太阳能、环境热源实现节能环保,又以燃气、电作为补充能源实现健康可持续供应热水。
随着多能源组合趋势的凸显,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融合将有望打破以往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各自为政的局面,从而催生出真正的行业龙头。
5.我国星级连锁酒店发展现状分析 篇五
我国星级和连锁酒店的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在欧美发达国家,酒店业是一种发展得相当成熟且非常成功的服务经营模式。但在我国还仍然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无论从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规模来看它都不太成熟。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星级和连锁酒店已成为酒店业发展的一个热点领域。酒店业的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也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星级酒店、连锁酒店、发展现状、策略
中国酒店业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一轮景气周期,固定资产普遍估值溢价,外加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节事活动带来的“美好”预期。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各大城市迎来了高星级饭店项目的建设热潮。
2003年—2008年5年间,全国挂牌五星级饭店数量增长了一倍多(122%)。北京挂牌五星级饭店的数量从2003年年底的29家,增长到2008年年底的52家。上海挂牌五星级饭店的数量从2003年年底的20家,增长到2008年年底的37家。据国家旅游局统计,近3年(2006-2008年)全国星级饭店数量整体年均增长率为6%,而五星级饭店数量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5%。截止2013年1月16日,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发布显示全国五星级酒店的数量已达到721家,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五星级酒店建设不再局限于一线城市,而是向二三线城市扎根,甚至扩充到县域城区。
在酒店业的迅速发展中,星级和连锁这两大酒店类型是两颗耀眼的明星。但是他们的发展现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星级酒店的发展中有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管理机制不灵活
社会大众餐饮可以依据社会消费者的需求开设不同风格的餐馆,面积小但是品种全,不需要拥有统一的社会目的,自己的餐馆自己主导,因此不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经营思想,不需要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而星级酒店餐饮仅仅是酒店众多部门之一,在酒店里还设有休闲娱乐部、客房部等在内的其余营业部门,传
统的理念会让许多人都觉得在酒店里最主要的盈利部门是客房部,最省心的还能获取高额利润的部门是休闲娱乐部,但是最不省事且利益微小的却是餐饮部,这也使得众多酒店的高职位管理者不看重餐饮部,于是就不能及时发现餐饮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不能及时解决问题。
(二)人事管理方面,尤其是激励机制运行得不是很好。
在当前全国的星级酒店里,大部分酒店是国有企业,缺乏吸引优秀人才的管理经验。在对星级酒店中发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是相同的工作但是薪金不一样,在我国部分星级酒店的厨房的工作员工中,大多数厨师是这个酒店以前的老员工,他们是依照国有企业旧的人事体制领取工资的,而其他的一些新来的厨师人是按照新的人事体制用高薪聘请来的,这样就导致在一个酒店一个相同的工作环境下,同一个工作岗位的职工工资却有着二至三倍的差距,因此许多老的厨师工作情绪激动,浪费食材、消极工作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样的事情在许多酒店中存在,只是事情发生的程度不一样而已。
(三)酒店的餐饮特色不突出
在很多酒店高层管理者的意识中,客房是第一位的,餐厅是第二位的,餐厅是为住店客人服务的,只要能满足客人的最基本的就餐需求就可以了。因此在餐厅发展的经营思想上,主要是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要,符合众多人的口味,所以致使了目前许多星级酒店餐饮的特点是面积大、东西多,昂贵的鲍鱼龙虾可以有,价格低廉的几块钱的小咸菜也有,但就是没有餐厅自己的特色菜,同一个品种的菜品在所有的酒店都是同样的口味,最后会使得许多顾客不来餐厅吃饭,住在酒店的人员也都纷纷出去吃。
(四)硬件配置老套和不实用
我国的许多家星级酒店是在上世纪90年代建立的,至今,尽管许多酒店进行了相应的装修改造,但是大体的框架还是没变的,和人们想象的星级酒店餐饮条件有着天壤之别之差,造成消费者不再希望来此就餐。
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哪些解决措施呢
(一)合理定位
经过市场研究,选定目标市场,增加宣传力度。星级酒店餐饮需要清楚知道自身的市场目的,依照市场目的的经济情况以及消费方式来最终完善餐饮商品的价格
(二)建立品牌理念
(三)满足顾客的多种需求
(四)提供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五)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
(六)加强星级酒店餐饮的管理
(1)培养专业人才 人才是关键。当今星级酒店餐饮人才短缺,必须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才会有更强的竞争实力。星级酒店餐饮人才分为三个方面,也就是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人才培养可以借助外力,也可以自身培养。
(2)构建奖罚制度以及创新厨房工资运
(3)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行机制
(4)建立品牌的竞争意识
而对于连锁酒店,又有哪些问题呢?
1、缺乏行业标准
我国连锁酒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经营模式。中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型酒店进入中国市场,开展连锁经营。在中国市场上,他们开始了一轮“圈地运动”,这使得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3、许多经济型连锁酒店管理经验不足,人力资源不足
相对于外资同行,本土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瓶颈是专业化人才短缺。人才的欠缺主要是中小酒店经理人的欠缺,没有系统的规范的经理人的教学和培训程序,使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经济型酒店发展中的一大困难。
在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本土的经济型连锁酒店虽然累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但是与国外一些成熟品牌相比不足之处任然很明显。如在成本控制、服务质量、培训机制、物流配送、企业文化等方面都需要继续改进。
4、经营理念创新不足,企业文化建设缺乏
把“低价”作为经营理念,导致了价格上的恶性竞争,整体盈利水平下降。同时,没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企业文化,也使得整体行业竞争力不足。
5、同质化竞争,差异化不明显
经济型酒店在物业上多选择以租赁和改造旧有楼房等运营模式,将现有烂尾楼物业或居民楼直接改造成经济型酒店,这种模式易被大部分经济型酒店所采用。但是这样的模式过于单一,容易被复制,极易形成经济型酒店间同质竞争。
另外,我国经济型酒店各个品牌之间尽管有所差距,但其提供的具体服务都是大同小异的,都是通过控制成本,去除华而不实的大堂、娱乐休闲、餐饮等豪华配套设施以及配套人员,以优惠的价格来吸引对价格较为敏感的人群,这其中存在着严同质化现象。
一、我国连锁酒店的发展策略
1、建立宏观调控机制,加快行业标准制定
政府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应积极建立和完善经济型酒店管理制度,从宏观上引导和控制不同档次酒店的发展。及时发送酒店档次、规模等方面数据,以使投资者对行业和政府态度有明确了解。
政府的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力量尽快出台《经济型饭店行业规范》,提高行业门槛,对经济型酒店公共空间设施、客房数、基本服务等进行规范,以有利于整个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健康发展。
2、注重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管理者在管理经济型酒店中,要立足品牌和特色策略,谋求特色发展,品牌效应。经济型酒店品牌的树立能够引发顾客的消费偏好,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和对品牌的忠诚度。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校企联合加强与院校的合作。通过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储备新生力量。管理培训生制度是酒店行业快速培训人才的有效方法之一,酒店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每年有计划地从应届毕业生中挑选优秀人才,进行针对性地培训与教育,实习轮岗制度,丰富其实践经验,再经过1—2年的综合培养后晋升为中层管理人员。此外,由于酒店行业员工流失率高、薪水低,酒店应适当地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为员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6.我国圆件定制行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 篇六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年10-12月的《中国二、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线调查》。采取按容量等比例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全国所有符合条件的二、三级综合医院的10%15%为研究对象。具体的抽样过程、问卷设计、数据收集、问卷录入和数据校对等方法已在其他论文中详细报告[2,3]。本研究选择其中具有完整人力资源数据的465所二级医院进行分析。人力资源内容包括工作性质(医生、护士、技师、行政、后勤)、职称、学历、每床医生数、每床护士数、医生日均门急诊量、护士日均门急诊量等。
1.2 统计分析
医院人力资源工作性质、职称、医生学历和护士学历等总体分布情况,以所有二级医院的人员总和为基础计算其构成比来表示。医护人员的比例、副高职称以上比例、本科学历以上医生比例、大专学历以上护士比例、每床医生和护士数分布、医生和护士日均门急诊量等在不同地区特征下的比较,则以个体医院值为单位计算,均用±s描述,采用独立两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其分布差异。所有数据分析均通过SPSS 13.0统计软件实现,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注:*:门急诊人次/医生总数/365;$:门急诊人次/护士总数/365;下同。
2 结果
2.1 工作性质分布
总体而言,我国二级医院人员工作性质分布为医生占30.3%、护士占41.7%、医技人员占11.8%、行政人员占6.6%、后勤人员占9.6%。
二级医院医护人员平均比例为(0.71±0.08);东、中、西部没有统计学差异(P=0.627)(表1)、北方高于南方(P=0.009)(表2)、二级甲等高于二级乙等(P=0.016)(表3),而教学直属医院的医护人员比例为(0.74±0.06),要明显高于教学非直属医院及非教学医院(P=0.013)(表4)。
2.2 职称分布
我国二级医院人力资源职称分布总体上正高占1.6%、副高占7.9%、中级占2 7.5%、初级占50.7%、未定级占12.3%。副高以上职称比例平均为(0.11±0.08);中部(0.12±0.09)高于东部和西部(P=0.012)(表1);南方高于北方(0.13±0.09 vs 0.09±0.07)(P<0.001)(表2)。
2.3 医生学历分布
医生学历在二级医院的总体分布为博士占0.3%、硕士占5.5%、本科占60.9%、大专占25.1%、中专占8.1%。
本科学历以上医生比例平均为(0.6 2±0.2 3);东部(0.67±0.21)高于中部和西部,北方高于南方,二级甲等高于二级乙等,教学医院高于非教学医院(P均<0.05)(表14)。
2.4 护士学历分布
护士学历在二级综合医院的总体分布为博士占0.0 3%、硕士占0.0 5%、本科占1 6.8%、大专占5 1.9%、中专占3 1.3%。二级综合医院大专学历以上护士比例平均为(0.6 6±0.2 3);中部(0.7 2±0.2 4)明显高于东部(0.63±0.23)和西部(0.60±0.20)(P<0.001)(表1)。
2.5 每床医生和护士数分布
我国二级医院的每床医生和护士数平均分别为(0.39±0.14)和(0.51±0.18),并且东部均高于中部和西部(表1);南方每床医生数高于北方(表2);而二甲医院每床护士数高于二乙医院(表3)。
2.6 医生和护士日均门急诊量分布
医院医生和护士日均门急诊量平均分别为(3.56±2.67)和(2.76±2.07),并且东部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南方低于北方(P均<0.05)(表1、2)。
3 讨论
卫生人力资源是整体卫生资源中的基本要素,是一个国家、地区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4]。掌握我国公立二级综合医院人力资源分布的现状,将对二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的制定和相应政策的调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次利用一组经过严格随机程序选取的全国有代表性的二级医院的样本数据,对其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完整的分析,样本量大,来源可靠,结果详实,将为我国医院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3.1 工作性质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二级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医生、护士)的比例平均为72.0%,卫生技术人员(医生、护士、医技)比例平均为83.8%,这与我国现行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要求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人员的比例为80%85%相符合,表明我国现有的卫生行政管理是有效的。但是,医护人员比例分布我国北方高于南方、二级甲等医院高于二级乙等、教学直属医院高于教学非直属医院和非教学医院,表明我国二级医院的医护人力资源在数量上也存在一定的分布不平衡。
3.2 职称情况
目前,各国都以智能结构作为衡量群体结构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一般认为最佳的能级结构高、中、初级的比例为1∶3∶6[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二级医院高(正高和副高)、中、初的比例为1∶2.89∶5.33,呈正金字塔形,总体上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但是,二级医院人员的未定级比例仍旧占12.3%,提示二级医院的总体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另外,高级(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在中部地区相对高于东部和西部,而南方明显高于北方,提示我国二级医院的职称存在地域分布不平衡。
3.3 学历情况
合理的学历层次可以使卫生人力资源分工协作配合紧密,发挥最佳的群体效能。根据目前的结构层次现状来看,一般认为先进国家人才层次呈橄榄型,而发展中国家呈宝塔型。本次研究结构显示,我国二级医院医生学历呈现橄榄型,学历以本科为主。另外,据美国、加拿大等相关资料显示,医院护理人员学历结构高等学历(硕士及以上)、中等学历(本科)、初等学历(专科)之比为1∶2∶4配置较为合理,能够较好地发挥高级护理人员的业务指导以及中级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措施有效落实,而我国二级医院的高层次学历的护理人员明显较为短缺,硕士以上学历仅占0.08%,本科学历人员为16.8%,建议通过定向培养和合作,提高二级医院的高层次护理人员比例,以提高护理的专业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同时研究结果发现,本科以上医生比例和大专以上护士比例存在分布不平衡现象,具有各自的分布特点。
3.4 人力资源效率情况
本研究也分析了我国二级医院医生和护士的人力资源效率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每床医生和护士数平均分别为(0.3 9±0.1 4)和(0.51±0.18),医生和护士日均门急诊量平均为(3.56±2.67)和(2.76±2.07),总体上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但是,和人力资源本身的分布一样,二级医院的人力资源效率分布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如:东部的每床医生数和每床护士数明显高于中西部;而医生和护士的日门急诊量也是东部高于中西部,北方明显高于南方等。人力资源效率分布的不同提示在不同区域、类别等医院里工作效率和工作压力明显不同,同时在人力资源效率安排方面既要考虑工作效率,又要顾及医疗安全。
总之,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卫生人力失衡”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质量与数量上的不平衡,包括数量、种类、分布和质量(业务质量与服务质量)等。二是国家、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支持与维持能力间的不平衡。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二级医院人力资源及其效率总体分布趋于合理,但是在局部同样也有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平衡分布情况,建议应该加强引导、不断优化我国二级医院的人力资源分布状况,同时因地制宜地考虑人力资源效率,以此逐步提高我国二级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实现分级诊疗。
摘要:目的:了解国内公立二级综合医院的人力资源分布现状。方法:选取《中国二、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线调查中具有完整人力资源数据的465所二级医院进行分析。结果:国内二级医院医护人员平均比例为(0.71±0.08),副高以上职称比例平均为(0.11±0.08);本科学历以上医生比例平均为(0.62±0.23),大专学历以上护士比例平均为(0.66±0.23);每床医生和护士数平均分别为(0.39±0.14)和(0.51±0.18),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医生和护士日均门急诊量平均分别为(3.56±2.67)和(2.76±2.07),并且东部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南方低于北方(P均<0.05)。结论:国内二级医院人力资源及其效率总体分布趋于合理,但是在局部同样也有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平衡分布情况,建议应该加强引导,不断优化国内二级医院的人力资源分布状况。
关键词:二级医院,综合医院,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编制说明[Z].2012-01-13.
[2]裴冬梅,郭启勇,郑黎强,等.我国二、三级综合医院床位使用率现状对比分析[J].中国医院,2016,20(1):20-22.
[3]岳阳阳,郑黎强,郭佳凯,等.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2016,20(3):20-23.
[4]毛宗福,王永棣,刘继强,等.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及其研究现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12-16.
7.我国环保技术各行业现状分析 篇七
一、水污染治理方面
目前全国约有300多家专门从事水处理药剂与材料生产厂家,产品百余种,年销售额近40亿元,约占我国GDP约为0.1%~0.2%。其中,1997年我国水处理药剂产量约30万吨,总产值约12~15亿元,膜企业的总产值(含膜装置与工程)约为6.7亿元。1999年水处理药剂总产量达40万吨,总产值近20亿元,膜分离材料(含设备)也接近17亿元(1998年数据),市场需求与发展十分迅速。
在水污染防治领域,“九五”以来,我国不断加强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开发。通过自主研发适合我国特点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和消化吸收从国外引进的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我国在生物强化处理、催化氧化和膜—生物处理等高新技术处理难降解废水方面,以及在高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造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开发出一大批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污水处理实用新工艺和新技术。研究成果有适合不同类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使用的厌氧—缺氧—好氧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氧化沟等技术等;包括的设备有机械格栅、大型鼓风机、曝气设备、各种污泥脱水机和测试仪表等。这些技术成果的转化为我国水污染治理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新的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设备投入量产,使我国单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本下降50%,为90年代以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规模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技术上保证了在有限的经济空间内,使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在20年内增长了10倍。
城市污水处理新工艺的应用也带动了新型生物膜材料、混凝吸附药剂、高效过滤器及新型滤料、膜材料、消毒设备、生物反应器、水处理机械等的开发。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开发了线路板废水、采油废水、冶金、石化、化工、印染等工业废水治理技术。如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催化氧化和光氧化技术、脱色技术、重金属去除技术、含氮废水、高浓度含盐废水、含酸废水的处理技术等。
“十五”期间,国家水污染控制重大专项组织实施了湖泊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高效厌氧和好氧反应器研究、新型膜—生物反应器研究、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装备成套化研究等攻关,针对常规水处理方法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以推动我国水污染控制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发展,我国部分产品已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许多水处理药剂和材料品种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科研开发—生产制备—应用推广体系。从总体看,由于我国在水处理药剂与材料方面具有原料资源优势和一定的技术优势,大部分水处理药剂与材料可以基本做到自我发展,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等的关键技术、关键部件的国产化率已基本达到90%以上。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缓蚀阻垢剂以及消毒杀生剂方面,国内目前主要仍以传统品种为主,新品种较少,其关键技术,关键部件的国产化仅达到50%。
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方面
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我国在70-80年代就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电除尘和袋式除尘技术设备。经过多年的消化吸收和改进,我国电除尘和袋式除尘技术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备了出口创汇的实力。对量大面广的燃煤锅炉,我国还自主发展了符合国情的旋风除尘、湿式除尘和除尘—脱硫一体化技术设备。近年来,袋式除尘技术已在垃圾焚烧和火电厂大型燃煤锅炉项目中得到应用。电除尘技术开发出了为干法脱硫配套的高浓度电除尘器和高频开关电源等。通过引进消化,火电厂湿式和烟气循环流化床等烟气脱硫技术主体设备部分实现了国产化,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用于汽油车排气净化的催化转化器产品,其性能已能满足欧Ⅱ标准的要求,并开始进一步研发满足欧Ⅲ标准的技术产品。国产催化转化技术在在用车改造和新车配套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十五”期间,组织实施了燃煤电厂、大中型工业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及设备产业化、燃煤电厂锅炉烟气微细粒子高效控制技术与设备、柴油机氮氧化物净化技术、柴油车微粒捕集器关键技术等的攻关,这些均为大气污染控制打下了基础。
通过“十五”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目前已有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海水脱硫法、脱硫除尘一体化、半干法、旋转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尾部烟气增湿活化法、活性焦吸附法、电子束法等十多种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得到应用,脱硫设备的国产率已达90%以上。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关键设备,如浆液循环泵、真空皮带脱水机、增压风机、气气换热器、烟气挡板等,国内已具备研发和生产加工能力。如石家庄泵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脱硫浆循环泵已应用于96个脱硫工程;成都电力机械厂生产的脱硫增压风机已应用于100个脱硫工程;上海锅炉厂生产的气气换热器已应用于60个脱硫工程。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已拥有了30万千瓦级火电机组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硫主流工艺技术,并经过了一年以上的工程实践检验。如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二期2×300MW烟气脱硫工程;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在引进德国技术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江阴苏龙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330MW烟气脱硫工程。其他工艺技术我国大多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只是应用于机组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下火电机组,有些刚刚投运或正在施工建设,有待实践检验。
我国控制燃煤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措施是采用低氮氧化物的煤燃烧技术。我国已开发成功的220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和国际闻名的我国独特的低氮氧化物煤粉燃烧技术,可以用来大幅度减少烧煤的氮氧化物排放量。采用我国开发的低氮氧化物煤粉燃烧技术的投资只需整套发电设备费用的0.05%,约占整套锅炉设备的0.3%;而且在治理污染的同时,非但不增加日常运行费用,还能增加经济收入。目前这些技术已在我国取得一定应用规模。
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方面 我国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设备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较快。“十五”期间,我国组织实施了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成套技术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与示范等研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垃圾收运设备、工业废物无害化和再生利用设备、焚烧炉、填埋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发,重点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所需的小型、高性能焚烧技术及配套系统和设备,填埋场高分子合成防渗材料和排水工程材料,焚烧炉二恶英污染控制技术装备等。在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方面,开发了中小型回转窑焚烧技术、热解焚烧等技术,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随着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自行制造的机械炉排焚烧炉、旋转窑焚烧炉、热解焚烧炉、流化床焚烧炉、液体喷射焚烧炉等设备均已投入应用。与国外同类设备相比,单炉处理能力小于150吨/日的各种焚烧炉产品更适宜处理水分和灰分含量高的我国垃圾。用于处理单个医院、能力在50~500kg/h的小型焚烧炉性价比优于国外同类型产品,部分产品已出口到东南亚等地,如顺推逆推焚烧炉,流化床焚烧炉和热解气化焚烧炉等。
四、环境监测技术方面
在环境监测仪器技术开发方面,部分国内企业在污染源在线监测仪器领域,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这些产品主要采用引进关键部件,大部分零部件国内配套的生产方式,具有成本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特点,但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国产环保精密监测仪器的年产值大约在3000~4000万元人民币之间,不到市场需求总量的10%。原子吸收仪和气相色谱仪,国产仪器市场占有的市场份额小于三分之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子荧光仪是目前测定Hg、As、Se、Sb、Bi等物质的最佳装备,仪器的性价比已远远超过进口同类产品,在国际上也属领先水平。而高档次、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的大型精密分析仪器,国外厂商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
近年来,在大气污染源和空气质量连续监测系统、水污染源和水环境质量连续监测系统、声环境质量连续监测系统、污染治理设施过程控制技术、各种采样仪等设备的开发和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均有了较大发展,部分实现了产业化。“十五”期间,组织实施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车载激光测污雷达、工业废气在线监测仪和可调谐红外激光差分吸收汽车尾气道边监测技术等研究,为发展我国新一代环境监测技术创造了条件。
五、物理污染控制技术方面
我国噪声振动控制技术和设备研究开发己取得较大进展,在城市交通噪声治理、声学材料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基本可以满足目前的需要。近年来,机械设备和车用消声器、隔振器等产品已形成自动化和集成化生产能力,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公路、铁路声屏障已建成数十条;纤维性吸声材料及护面材料、轻质隔声材料、阻尼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等,已有一批较先进和已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我国研究开发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作为洁净声学材料,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在有源噪声与振动控制和声源控制技术方面还处于研究阶段,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8.我国圆件定制行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 篇八
近年来,北京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认真遵循国家相关政策制度,不断规范和加强管理水平,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了市级农口部门及各项目区政府的好评。总结几年来的农发工作,特别是在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方面,北京市积累了一些经验,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在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方面开创了新局面。
一、北京市农业综合开发管理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严把四关,营造项目管理新局面
1.加强农发组织领导,严把思想认识关。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北京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提出要求,把农业综合开发列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各项目区政府更是成立了以主管农业的副区(县)长为组长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区县领导经常参加农业综合开发实施方案的研究,召开专题会议,同项目区乡(镇)、村干部共同制定工程建设方案,并经常深入开发第一线了解情况,解决开发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精心组织实施。我市各级农发部门在组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注意发挥各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落实开发责任制,与农业主管部门,水利部门密切配合,使农业开发项目的规划和骨干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发挥出整体效益。
2.加强项目前期规划,严把申报立项关。国家下达我市投资控制指标后,我市及时召开全市项目计划编制工作会议,根据各区县农业综合开发实际情况,将中央财政资金及市级财政配套资金指标分解下达到各项目区县。并要求项目单位按有关制度要求,做好项目实施计划编制工作,实施计划一经国家批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建设地点和主要建设内容。如在实施过程中,实施计划确需调整的,要及时上报变更申请,批准后方可执行。我市农发项目严格按照申报指南的规定,坚持规划先行、精心设计,切实考虑项目区基本情况、农业发展实际、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时组织项目区村干部及村民代表深入田间,充分听取和采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村民高度参与。设计时组织设计人员进行实地勘查,做实、做深、做细勘察设计工作。规划设计完成后实行专家评审制,组织农业、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专家论证,确保拟立项项目符合财政支持方向,科学可行。
3.注重资金使用效益,严把报账要求关。首先,建立地方财政配套资金预算制度。市、区县财政部门根据当年中央财政资金投入规模,确定本级配套资金数额,及时列入当年财政预算,确保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其次,严格资金支出管理,坚持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项目单位按施工进度申请报账,经项目区项目负责人、工程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签字、乡镇财政科负责人签字盖章、现场监理人员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同意后,报区县农发办,再经项目专管员、农发办主任、主管局长签字后,将报账资金拨付项目单位。最后,强化资金监管力度。各级财政部门除定期和不定期对资金使用和管理进行检查外,还积极与审计部门密切配合,做好项目审计和阶段审计,形成了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
4.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严把项目管理关。第一,积极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在招投标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个标准,对不符合报名条件资质要求和未做好有效投标书的投标企业均予以作废标处理,杜绝了垄标、串标现象的发生。第二,坚持项目公示制。我市各级农发办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资金公示制暂行规定的通知》要求,对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实行公示制。在项目建设重点工程,或明显位置树立公示牌、公示栏、公示墙等形式,将建设地点、建设时间、规划方案、建设内容、主要工程量、财政资金及农民筹资投劳、效果效益、运行管护等内容分阶段进行公示。严格执行公示制,既增强了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力,又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的参与度和支持力,做到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第三,采取项目监理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农发办与监理定期与不定期沟通相结合,日常沟通与重要问题沟通相结合,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对农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作用。通过监理措施,达到了按照工程建设合同控制工程建设投资、质量和工期,同时协调有关单位间工作关系的目的,有效杜绝了挪用工程建设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设计保质保量完成。第四,完善项目检查验收制度。在项目检查上,做到经常化,各级农发部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验收标准,每年组织农、林、水等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限期整改。第五,积极落实管护责任。为确保项目区工程设施的管理,使之持续发挥效益,我市按照“谁收益、谁管护”的原则,在建后管护上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及时办理产权移交手续;二是与镇、村签订管护责任书;三是成立村级管护队,对辖区项目进行检查、维修,确保项目正常运行。
(二)创新机制,打造资金管理新局面
1.选准项目,做好财务计划。首先,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及时向社会发布项目申报指南等信息,增强项目申报的透明度和竞争性。完善项目库管理制度,凡申请立项的项目,必须从项目库中择优筛选。切实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推行专家评审制,注重实地考察,选择具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长期发挥经济效益的项目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其次,要求建设单位要做好资金筹措计划和项目用款计划,积极筹措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以及采取投资参股、补贴、贴息、有偿扶持等多种形式吸引的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等其他合法途径筹集的资金。再次,资金筹集方式要逐步向以自筹资金、农民投物投劳为主转变,按照各项资金的投入比例形成资金拼盘后,以投入规模控制项目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最后,要求财务计划合理确定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不得留有资金缺口,财务计划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9.我国圆件定制行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 篇九
一、中国时装定制的现状
我国当前的时装定制已经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我国潜力巨大的高端产品消费市场为我国时装定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国际时装品牌的引入, 为我国时装市场的生产模式带来了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注重自身服装的“个性化”, 希望所穿着的时装能够满足自身气质的要求, 并且能够有效遮掩自身形体方面的不足。传统形式的大规模批量生产服装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尽管时装定制在当代中国服装行业并不是主流, 而仅仅存在于几个发达的城市或者地区, 但是伴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持续增加, 中国时装定制产业必将日益发达。
二、中国时装定制存在的问题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 中国时装定制产业发展尚不成熟。笔者认为, 中国时装定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时装定制范围比较单调
我国当前的时装定制基本上都是以服装作为主要内容的, 缺乏对与时装相匹配的配件的定制服务, 比如时装饰品、鞋子、手袋等都不能实现独立的生产。除此之外, 也没有形成一条专业化的配套链条作为有效支持。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时装定制往往同那些饰品、鞋包等专业的单品工坊相联系, 为时装定制的消费者增加了巨大的吸引力。
(二) 时装定制消费者群体较小
我国选择时装定制的消费者群体还是比较小的, 时装定制企业应当进一步拓展消费者范围, 深入研究消费者的社会地位、衣着需求、生活方式以及消费心理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从而实现时装定制客户资源的维持与拓展。
(三) 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伴随着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时装定制企业可以在自身的营销过程中引入网络展示、网络体验等新颖的营销手段。除此之外, 还应当建立健全时装定制产业的行业规范以及行业协会制度, 为时装定制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规范。
(四) 对媒体的利用水平较低
从西方发达国家时装定制的经验可以看到, 媒体的作用对于时装定制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显著的。我国当前时装定制企业在媒体方面的宣传是非常薄弱的, 为了实现中国时装定制的产业化、国际化, 必须应当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
三、有效解决中国时装定制问题的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部分关于中国时装定制存在的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时装定制的科学发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 与奢侈品牌联合运营
我国的时装定制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不了解国际市场信息, 对今后的运营方向也并不是十分明确, 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这样市场一旦出现变化, 受损失的首先是生产企业。因此, 选择与奢侈品牌的结合进行联合经营, 可以及时改进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方式, 提高适应性和竞争能力, 使利益最大化。
(二) 与高科技紧密结合
定制时装是通过物质层面的形态表述出来的, 即面料、款式、颜色、剪裁及缝制质量。从技术上而言, 定制时装是技术精湛的代名词。新的技术革命总是层出不穷。定制时装不仅是艺术, 而且还是高科技的产物。利用崭新的设计手段, 对面料、色彩等方面进行特殊处理, 会产生令人意外的惊喜。
(三) 与高端合作
我国定制时装的企业在成衣加工中还存在技术上的不足, 特别是制版和裁剪工艺, 这正是国内知名品牌难以进入国际高级成衣市场的根源。可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建立技术和生产合作关系, 使品牌实现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
(四)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中国时装定制企业应当充分运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以及模拟秀场等多种方式加大自身产品的宣传。在媒体宣传过程中, 对消费者群体展示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 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以及设计理念的对外宣传。
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 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时装定制产业已经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新时期, 但是就我国当前时装定制的发展现状来看, 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时装定制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完善, 从而有效实现中国时装定制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楠.服装大规模定制时代的到来——浅谈定制服装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东纺织经济, 2009.1
[2]曹超婵, 郭建南.论定制时装的发展趋势[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4
10.我国钢铁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篇十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在自动化建设方面,目前中国钢铁企业主要产线也达到了一流水准;焦化、炼铁、炼钢减排节能比较齐全;冶、铸、轧衔接与产、销一体与国际先进水平可以一争高下,业务、财务无缝集成,实现了电子商务;在热装率、平均热装温度方面,武钢二热轧与新日铁君津相当,日照钢铁指标最高,而在加热方面,炉能耗降低30%,沙钢铁水则做到了一包到底。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2016年钢铁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咨询报告》
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是中国钢铁工业在“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而信息化在推动钢铁企业精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和科学决策,提高钢铁工业的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国内外先进企业信息化实践所证实。
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营销及物流的全过程,使钢铁工业整体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改善。
进入新世纪,中国钢铁行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产业升级改造的契机,开始了新一轮信息化建设。
在先进典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下,钢铁行业信息化的目标基本明确,技术路线基本清晰,经过自主创新、消化引进再创新以及近十年的信息化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信息化绩效已经逐渐显现。如今大部分企业在信息化投入、信息化管理人员、组织设置、信息化规划等方面已经普遍得到了重视,企业CIO地位也逐渐确立。部分企业不仅将信息技术用于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生产管理等单项业务管理,还重点建设了具有钢铁行业特点的产销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和ERP 系统,“订单上线”、“账单上线”已经成为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实现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业务和财务无缝的企业综合业务协同集成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上下游供应链的协同、冶铸轧一体化、产品质量控制数学模型、计划以及优化排产模型、物流信息化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等钢铁工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和共性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部分先进企业已经向决策支持、市场创新开拓、综合节能减排等深度应用方向拓展,钢铁行业信息化将加快与企业战略融合、与管理业务融合、与生产制造融合,提高企业的管控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钢铁企业信息化成效卓著目前中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1)从企业的比重上看,以ERP 系统为核心的大型信息管理系统上线企业40 家,约占全国钢产总量的55%。
近三年来,南京钢铁、宣化钢铁、安阳钢铁、日照钢铁、新余钢铁、三明钢铁、沙钢、八一钢铁等企业的ERP 系统陆续上线,鞍山钢铁、邯郸钢铁、马鞍山钢铁、宝钢股份、武汉钢铁、太原钢铁等20 多家企业持续进行着较大的信息化工程。
(2)从应用的成熟度上看,上述40家企业都从单项业务应用进入集成应用。
宝钢、武钢、鞍钢、首钢、太钢、邯钢、济钢、攀钢、马钢、南钢、湘钢等23 家企业实现了管控衔接、产销一体、业务财务无缝集成应用(其余17家企业实现了双上线之一),进入深度应用的有宝钢、武钢、湘钢、兴澄特钢、首钢矿业等;所有项目都融入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业务,其中近半数的项目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两化融合的水平上看,信息化促成了财务、采购、销售、库存与生产的集中化。
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创新相辅相成,成为管理创新的孵化器、精细化的助推器、安全经营的保险闸、全球化的直通车、科学决策的信息库。
(4)从技术开发的水平上看,国产软件占有半壁江山。
值得一提的是,钢铁行业解决本行业信息化特有问题的民族企业的数量和能力亦居我国工业领域前列。宝钢、武钢、鞍钢、攀钢、湘钢、兴澄特钢、重钢、广钢、韶钢、济钢、涟钢、南钢、唐钢、承钢等企业广泛应用国产软件,占据半壁江山。
上海宝信软件、湖南视拓、北京红河谷等一批软件公司开发了以钢铁企业的M E S 为核心,向上延伸到E R P 的销售、质量、财务等功能,横向扩展了计量检化验功能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北科大高效轧制国家工程中心开发的冶铸轧一体化作业计划、生产调度及其优化软件填补了我国的空白。武钢、鞍钢、首钢、高效轧制国家工程中心、四川托日、重钢三峰、北京信源诚、北京新思维、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冶金自动化院、中冶京诚公司等能够承担钢铁企业信息化技术工程。
而在自动化建设方面,目前中国钢铁企业主要产线也达到了一流水准;焦化、炼铁、炼钢减排节能比较齐全;冶、铸、轧衔接与产、销一体与国际先进水平可以一争高下,业务、财务无缝集成,实现了电子商务;在热装率、平均热装温度方面,武钢二热轧与新日铁君津相当,日照钢铁指标最高,而在加热方面,炉能耗降低30%,沙钢铁水则做到了一包到底。
可以说,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和自动化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2.钢铁企业信息化水平领先同行业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消息,通过对同期遴选的钢铁、轿车、重型机械、棉纺织、化肥、造纸、肉加工等7 个行业进行统计,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两化融合较为成熟的企业比例较高,企业信息化的成功覆盖率为我国工业领域之首。
(1)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成功覆盖率为我国工业领域之首。
从钢产量来看,信息化比较成熟的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55%,这是任何一个行业还没能达到的目标。另外,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占16.7%,局部应用阶段的占23.3%,成熟度较高的综合和深化应用阶段的占60%。
(2)钢铁企业两化融合的成熟度居于我国工业领域前列。
实现信息化的40家企业,均消除了信息孤岛,建立起了企业统一共享的信息网络。
从整体上看,信息系统纵向覆盖了从铁、钢、轧的主要生产线;横向囊括了销售、计划、质量、生产、采购、供应、发运、财务、人事、劳资、设备、计量、检验、化验、安全、环保等管理业务,并延伸到了新产品研发和办公自动化领域。这些系统具备了管理和控制衔接、产供销一体、各项业务与财务无缝连接的特点,部分企业实现了电子商务与企业管理系统衔接、采用商业智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的深入应用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我国钢铁企业吸收消化了引进的信息化先进技术并将其国产化,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我国只有少数几个工业领域做到了这一点。
钢铁信息化六大发展局面
目前,宝钢、济钢、南钢、武钢、湘钢、鞍钢、昆钢、马钢已经被列入首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的试点示范企业,沙钢、太钢、邯钢、建龙钢铁、莱钢、酒钢被列入重点关注企业。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为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11.我国圆件定制行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 篇十一
据最新统计,国际机床贸易额最高曾达每年400多亿美元,近几年贸易总额降至不足300亿美元。世界24个主要机床生产国机床生产销售36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15亿美元,占销售总额的58.4%。而我国数控机床出口额不到世界出口额的1%,仅为我国机床销售额的10%。与其他国家的出口率相比,我国出口数控机床潜力还很大。这是因为:
一是从近几年我国机床出口统计数据来看,普通机床的出口量和出口平均单价呈逐年下降走势,而数控机床的出口量和出口平均单价则逐年上升。国际机床市场的消费主流是数控机床,如1998年世界机床进口额大中部分是数控机床,美国进口机床的数控化率达70%,我国为60%。目前世界数控机床消费趋势已从初期以数控电加工机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为主转向以加工中心、专用数控机床、成套设备为主,这正是我国机床行业的弱项。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出口额增幅较大的数控机床有数控车床、数控磨床、数控特种加工机床、数控剪板机、数控成形折弯机、数控压铸机等,普通机床有钻床、锯床、插床、拉床、组合机床、液压压力机、木工机床等。其中数控机床出口额占金属加工机床出口额比重达到14.64%,为历史最高水平。出口的数控机床品种以中低档为主,国际市场上大量消费的专用数控机床、成套设备我国则出口较少。
二是我国机床出口以援外为主,以出口到香港地区、东南亚及东欧等市场为主。近几年我国机床出口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开始向南美、中东、荷兰扩展,对英国、加拿大出口额也较前几年大幅度提高。美、欧、亚是目前我国机床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占我国出口份额依次为1/
4、1/5和1/6。
12.我国圆件定制行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 篇十二
1 我国公路建设发展历程
1979年第一次公路普查时, 全国公路总里程为87.6万km[1], 我国公路建设严重滞后。意识到交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后, 交通运输领域的公路、水路、航空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十一五”末, 公路总里程突破了400万km, 高速公路跃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13年末, 全国公路总里程达435.62万km[2], 公路建设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
2 公路养护的重要性
进行公路养护的目的是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前提下, 在公路使用过程中投入最少的资金, 增加其服务年限。公路养护一般分为预防性养护和矫正性养护, 能否达到降低资金投入、增加公路使用寿命的目的, 主要取决于预防性养护。美国科氏公司研究表明: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 在使用寿命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 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不能及时养护, 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 性能再次下降40%, 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如图1所示, 一条新建公路, 如果不进行养护, 由于各种因素会造成公路通行状况迅速降低, 当不能满足正常交通运行时就必须进行重建, 由此耗费的资金远远高于前期养护费用;如果进行周期性的养护, 公路质量会得到很大程度改善, 完全可达到延长公路服务时间的目的。同时, 根据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 (SHRP) 推算:在整个路面寿命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10~15年, 节约养护费用45%~50%[3]。
3 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 国内外公路养护行业发展不均衡, 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公路养护行业起步较早, 加拿大在20世纪80年代就意识到了公路养护的重要性[4]。虽然近些年我国公路养护行业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仍存在养护资金不足、管理政策有待完善、队伍不健全、养护机械市场无序以及材料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暂时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
第一, 积极转变思想, 重视公路养护。虽然我国“建养并重”的口号已经提出, 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 其中养护费用比例偏低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 必须加深对公路养护的认识, 牢固树立“养护也是发展”的观念, 并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重视公路养护。
第二, 借鉴国外公路养护管理经验。根据国外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制定适合的管理机制, 使日常的公路养护管理细致化、责任明确化、合同合理化[5]。
第三, 提高养护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开发新材料、更新养护工艺、提高养护机械技术含量及培养专业化养护队伍, 这也是目前我国公路养护行业的迫切需求。
4 我国公路养护行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处于“重建设轻养护”向“建养并重”的过渡阶段, 未来将发展到“以养为主”的阶段。
根据201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公路养护里程425.14万km, 占公路总里程97.6%, 比去年增长了0.4%。随着已建公路年限的增加, 需要养护的公路里程可能继续增长。2030年国家公路网总规模将达到580万km[6], 这意味着公路网的规模有多大, 公路养护市场的需求就有多大。同时根据交通部《全国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需求 (2007) 》的测算逻辑, “十二五”期间, 年均养护资金需求量将达到约5 000亿元, 除去资金缺口, 到2015年实际资金投入也将达到4 000亿元。因此, 公路养护行业是市场前景广阔、持续性强的朝阳型行业。同时由于资金需求和缺口都较大, 如何解决投融资的问题, 也是我国公路养护行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5 结语
随着已建公路数量的持续增加, 公路养护的任务也将日益加重。因此, 如何针对我国公路养护行业存在的众多问题, 给予很好的解决, 以提高我国公路养护行业整体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成为我国公路养护行业未来的发展重点。只有真正做到“建养并重”, 才能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理想的公路维护效果, 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红燕.长寿面沥青路面结构计算及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 2007.
[2]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201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交通报, 2014-05-13 (002) .
[3]姑丽比娅·艾斯卡尔.预防性养护决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公路交通科技, 2013, (3) :14-16.
[4]权戈冰, 项琴, 朱宏伟.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交通标准化, 2008, (11) :102-105.
[5]杨振龙.国外公路养护管理对我国的借鉴[J].山西建筑, 2014, (40) :145-146.
13.我国圆件定制行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 篇十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计划经济,把文化当作一项事业,由政府统包统揽。这在当时特殊的国内外环境中,对于迅速确立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的领导地位,对于迅速普及教育、科学和文化知识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长期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甚至把文艺产品当作直接的政治宣传品,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又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中延续下来的文化事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越来越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建立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任务被逐渐摆到议事日程上来。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1991年):文化产业的初步建立和探索阶段。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起来,同时在国外流行文化、通俗文化的影响下,国内的娱乐业开始恢复并日渐繁荣。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广告业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人们很快认识了广告对于产品营销的宣传推广和中介作用,电台、报纸、电视台各种媒体投放广告的时间日渐增多,广告的质量、水平也逐步提高。体育产业本身是无烟工业,而且其连带产业多,如旅游、餐饮、场馆建设等,同时发展体育产业又能增加人民体质、振奋人的精神,在和平条件下显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所以成了许多国家竞相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我国抓住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队实现金牌零的突破这一契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1990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通过这次活动的举办,中国开始了体育的产业化、市场化运作,但总的来说,我国文化产业在这一阶段还处于探索的过程,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只占据一个局部的位置,总体上影响不大。
2、第二阶段(1992-):文化产业开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把文化产业列入第三产业,把文化部门由财政支出型部门定位为生产型部门,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了政策上、体制上的准备。这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建规立制、构建成形的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出现,这一时期出现了新的文化产业形式―网络业,网络作为虚拟社会,提供了新的交流手段,网络经济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特点,是智力密集型、信息密集型的产业,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技术时代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发展较为迅速。
3、第三阶段(至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20,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和文化产业的经营明确区分开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产业这一朝阳产业必将出现快速增长,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我国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从内部结构上看,文化产业核心层有从业人员223万人,实现增加值884亿元;
文化产业外围层有从业人员422万人,实现增加值835亿元;文化产业相关层有从业人员629万人,实现增加值1858亿元。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从业人员之比为17.5:33.1:49.4,增加值之比为24.7:23.3:52.0。
2、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从消费角度来看,在美国与西欧一些国家,文化消费已占到家庭消费的30%以上,而在我国,家庭消费支出仅14.8%用于文化消费。从生产角度看,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0%以上,在英国,文化创意产业20产值达1,120亿英镑,占英国GDP的8.2%;日本文化产业的产业规模比电子业和汽车业还要大,仅动漫业的年产值就在国民经济中占到第六位。而我国文化产业(包括相关产业)总增加值仅占GDP的4%,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与此同时,我国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的国际排名也相对落后,不仅远远低于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即便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相比也存在差距。因此,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国际上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究其原因,除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文化产业管理模式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是一种政府统治的经济,经济运行的方向和过程由政府主导,政府既是经济活动的组织者,也是经济实体的所有者。这种情况反映在文化管理体制上,则是高度集权的中央管理模式。中央集权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依靠行政指令实施管理的体制。应当承认,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实施高度集中的文化管理的过程中,其内在的弊端也暴露无遗。弊端主要是:束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抹煞了不同类型文化单位的不同运行特点,并且有悖于精神产品生产多样性的基本规律。因文化管理不适应文化创作而产生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变得尤为尖锐。它不利于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难以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董为民,国外文化产业现状、发展措施与经验[J],经济研究参考
14.我国零售连锁药店发展现状分析 篇十四
我国零售连锁药店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 目的 对近年来我国连锁药店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我国连锁药店的现状进行分析。方法 对大量相关数据进行调配统计和整理,对我国现在医药行业情况和影响药店经营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连锁药店已经成为我国药品零售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保持着旺盛的成长势头,同时连锁药店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结论 如何提高连锁药店的运营效率,如何借鉴快速消费品行业成功的经验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 连锁药店;现状;发展
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连锁药店应运而生,并且蓬勃发展起来。众多医药大企业和上市公司通过兼并收购等方法,占领中心城市和农村市场,从而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自身竞争力。在人均收入增加、消费升级、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农村消费增加、城市医保支出增加等需求长期向好因素的作用下,我国药品连锁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时期。据有关专家统计,未来2~3年之后,将会有70%以上的药房纳入药品连锁企业的轨道。那么我国药品医药连锁企业该如何克服不良因素,把握时机,迎接挑战,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发展战略就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1]。现在从以下几方面就我国连锁药店的现状加以描述。连锁企业发展状况:扩容迅速,集中度提高
我国零售药房的基本模式为:一是零售单体,二是零售连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连锁药店从规模和品质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药店的集中度显著增强。据统计,2004年连锁经营企业前10名的门店总数为8573个,2007年达到19508个,增幅为127.55%。2004年连锁直营企业前10位的连锁药店门店总数为3779个,2007年达到7035个,增幅为86.16%。其中排名前30名的连锁企业拥有直营门店11307家,占前10位的60.72%[2]。
可见,在短短的几年内,我国连锁药店数量呈几何递增,目前我国连锁药品零售网点共有超过23万家门店,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约有1700家,拥有65000余家门店平均门店数约38家,占总数的28.26%。同时从销售额方面来看,2004年我国零售门店全年总销售额为600亿元,其中连锁药店实现232亿元,约占总数的1/3。前十名的门店达到97亿元,占总零售额的1/6左右。年销售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四家,占前10 名的2.58%。2006年我国零售门店全年总销售额为916亿元,2007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其中2006年连锁药店前100名实现450亿元,约占总数的49.12%;前十名的门店达到131.28亿元,占总零售额的14.3%左右。年销售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2家,占前10名的28.66%。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药品市场的销售将达3600亿元,若以零售药店的份额占30%左右来计算的话,药店的药品零售额将超过1500亿元。加上多元化的销售,3000亿人民币的药店市场是如此地诱人,零售药店的高速成长性不容置疑[3]。目前药品连锁企业核心竟争力分析
2.1 规模经济形成的价格优势 在当今的药品消费市场上,价格因素依旧是影响消费行为的最敏感因素。由于大型连锁药店具有区域性的销售优势,也就具备了足够的与厂方谈判的筹码,凭借规模优势在采购时对生产企业也有更多的选择,也就使得自己的终端价格更具竞争力。与单体药店相比,连锁药店更具规模效应;与医院药房相比,连锁药店供应链更短,更具成本优势。因而这种集团采购从根本上把连锁药店从单体药店的起跑线上提高了一大截,以低价进入市场,进而占领市场,挤垮单体药店,挤垮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医疗机构,是连锁药店成功的核心因素。连锁药店相较单体药店在价格方面的韧劲、实力和优势已经呈现得非常明显。
2.2 行业标准快速形成,行业壁垒不断提高 药品零售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日益健全,提高了进入这个行业的许可条件,没有过硬的素质是进不来的。国家将GSP认证提高到准入资格的高度,迫使很多单体或不合标准的药店退出竞争或关店转业,或成为更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吞并整合的对象。根据 GSP的要求,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必须有与其销售规模相适应的配送中心,必须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一个符合GSP标准的配送中心耗资巨大,按年销售额4个亿计算,即硬件部分投入即需要上千万,再加上信息配套软件、符合标准的人员成本,零售连锁企业仅在配送中心一块即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也就形成了一种资本性的壁垒。同时这也意味着,进入连锁药店行业的企业在资金上都具有一定的实力,意味着业内的竞争升级后仅仅通过资金比拼就会非常激烈。中国零售药店发展到了一个发展性的历史阶段,而这个阶段也是零售连锁药店需要持续发展和壮大的瓶颈阶段。
2.3 专业化服务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保证人体的用药安全,在零售药房必须开展“药学服务”。随着消费者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以及国家对药店专业服务的相关规定陆续出台,药学服务已经成为药店之间争取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药学服务”就是指药师以患者或消费者为中心,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面对面的、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与信息,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从而实现提高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药学服务”对于提升零售药店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作用和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提高药品零售企业在市场中的竟争力,促进我国药品流通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把“药学服务”落到实处,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倡导了“优良药房工作规范”(GPP),这就要求药师从后台走向前台,直接面对消费者。药店正在逐渐由以药品为中心实现向以消费者服务为中心的转移,把药店的便利、医生的专业、护士的爱心集于一体,药师和消费者的关系也应由过去的买卖关系转为信任、合作关系,同时对药店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 信息系统建设与供应链管理 连锁零售企业的日常经营运作,不是在一个真空环境下进行的,受到上至制造商,经销商,供应商,下至门店收货,顾客送货服务等一系列外部环境的支持和协助管理。供应链管理(SCM)是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在一条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都整合在一起,优化配置人、财、物等诸多因素,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产品,送达到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手中。为了满足消费者千变万化的需求,同时也为了合理地调整资源、处理好商业企业与代理商、供应商等贸易伙伴的关系,众多的商业企业正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连锁药店的物流建设要求有相对先进并且符合GSP标准的配送中心,面向所辖门店进行配货率为10%的物流服务,这对于减少中间环节造成的供应链管理困难有极大帮助。另外,实现全面连锁,尤其是对经营网络广泛的连锁企业来说,信息系统建设上要达到一定水平,目前国内的大型连锁企业均已引入或者自行开发适合本企业情况和发展的信息系统,建设网站,将物流与门店经营联系起来。市场趋势
3.1 医药分业 虽然进展缓慢,但呼声强烈,这是大趋势。2008年新一轮的医药改革方案出台,为药品行业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一旦医药分业的全面推行与实施,零售药品销量会迅速增长,据有有专家预测,将来可能会有50%以上的药品将通过零售渠道售出,零售渠道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3.2 老龄社会 按国际通行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7%时,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2005年65岁以上人口己达7.13%,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人口老龄化,老年疾病增加,势必对药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时对药品零售终端的便利程度、价格敏感程度都将提高。
3.3 农村市场 2007年随着医改方案出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正在各地推广,农村市场医药消费的巨大潜力正在逐渐显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3.59%,需要大量供应方便、质量保证的零售药店。随着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加大、“新农合”的推进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药品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但是农村药品消费市场要求品类构成属性更简单、更集中,这对品类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3.4 自我药疗 由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医药知识的大力普及人们自我保健、自我药疗观念的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人把到药店购药作为首选。过去90%的药品在医院流通,如今已有30%~50%的药品通过零售渠道到达消费者手中,这说明:药店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药店能为顾客提供方便,并获得信任。也就是说药品零售终端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程度大大提高,某一产品的市场发展也更受到终端实现程度的控制[4]。
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65%的患者会先采用自我药疗的方式处理疾病;23%的普通药品消费者和29%的经常性购买者认为症状比较严重时才会上医院就诊。大多数消费者对“小毛病”会尝试自我药疗,如感冒、皮肤疾病、胃肠道不适等症状较轻微的常见病,一般都到药店买药,对照自己的病症,在药店药师的指导下,吃点药就解决问题了,其比例均超过75%。由于现代卫生保健的概念在我国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由过去单纯依赖国家转变为“是个人的权利与责任”,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参与,自我药疗己成为人们医疗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结
中国连锁药店从区域上经历了从东南兴起,到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东北、西北的快速扩张。从发展阶段看,经历了从初创期、快速成长期、跨区域连锁发展期、集中度提高期,以后将进入全国性连锁药店发展期,连锁药店已经成为我国药品零售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连锁药店有四种类型存在,即:平价连锁药店、全国性连锁药店、跨区域连锁药店和地市连锁药店并存的格局[5]。药店盈利水平提升问题一直贯穿药店发展的始终,医药零售行业内部竞争压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左右和影响着零售药店的发展。突破零售药店盈利水平困境和扩大零售企业的经营规模将成为零售药店发展非常明显的趋势。但由于零售连锁的规模和赢利水平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完成,接下来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才刚刚开始。一方面,药品零售企业竞争会更加激烈,企业必须在规模和赢利水平上有所突破,因此最终的生死决战一触即发;另一方面,药店真正意义上的连锁以及规模壮大与横向联系、合作、联盟的策略日趋明显,连锁药店只有把规模和网络做大才可以争取到更大的发言权,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价格优惠和更多的服务支持,而这也是今后连锁药店谋求盈利的必然战略选择。
参 考 文 献
15.我国快递业发展现状分析 篇十五
关键词:快递业,现状,发展,建议
快递又名速递, 即指快递公司通过铁路, 公路和空运等交通工具, 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快递具有带动产业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经济附加值高、技术特征显著等特点, 是现代社会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
一、我国快递业发展现状:
受益于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的政策驱动, 特别是受网络购物快速发展的拉动,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3年上半年, 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 (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 累计完成1224.9亿元, 同比增长25.8%;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215.1亿元, 同比增长30.1%。
我国的快递业起步于1979年, 可以划分为两大市场板块, 即国内快递和国际快递;其中, 国内板块为同城快递和异地快递。国内从事快递业务的经营者除了中国邮政、中铁快运等少数大的国营快递公司外, 还有众多的民营快递公司, 如德邦物流、顺丰速运等;2006年底, 我国快递市场对外资全面放开, 为抢占中国巨大的快递市场, 国际的快递公司如UPS、联邦快递等纷纷进驻中国, 从而形成了国营、民营、外资三大市场主体。
二、我国快递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 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新《邮政法》于在2009年4月24日正式颁布。该法在《邮政法》基础上首次对“快递业务”进行规定, 同时也明确规定了民营快递企业的合法地位。但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 由于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导致快递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低, 大量低资质或资金不足的企业进入快递业, 扰乱快递市场, 影响快递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新《邮政法》规定, 用户在邮寄信件之外的物品时, 必需经过现场检查, 否则可以退还或者拒绝提供服务, 但是在实际快递服务中因客户、成本和效率等原因, 尚无法普遍实行, 亟需实施细则加以规范和指导。
(二) 经营管理水平落后。
目前我国快递行业里中小企业众多,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又因为管理水平不高、企业文化落后而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从而缺乏竞争实力。同时, 民营快递企业又缺乏必要的融资渠道和流动资金, 如此造成了民营快递企业无法普及统一的快递配送车辆、物流设备等基本设施, 从而制约了快递企业的发展。
(三) 现代化、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国内快递分拣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普遍的问题是:内场分拣操作主要靠人工, 分拣效率低, 劳动强度大, 节假日爆仓导致分拨线严重堵塞。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弱, 未来几年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市场的逐渐展开和发展, 快递分拣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高速发展的需求。同时, 我国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还很不完善, 商品信息标准不统一, 企业间很难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不仅导致物流速度降低, 而且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 严重影响了中国物流行业的管理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 专业人才的缺乏。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匮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快递业发展的瓶颈。目前, 最为缺乏的人才是物流规划咨询、物流外向型国际、物流科研三方面人才。物流规划咨询人才主要负责创新物流系统、规划物流园区、设计配送中心。其次企业需要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 负责熟悉现代物流理念和现代物流管理。随着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要求企业必须要储备一大批精通进出口贸易等领域的物流人才, 以此实现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再次, 物流研究人才的紧缺也是个紧迫问题。目前我国的物流专业人员大都是从传统的物流即运输、仓储转变过来的, 物流理论与物流技术的落后直接与国内缺少物流科研人员有关, 这个瓶颈问题不解决, 中国物流业的热潮将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繁荣。
三、促进我国快递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 完善行政法规、加强市场监管。
我国快递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虽发展很快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仍旧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制定促进推动快递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为快递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应建立健全快递物流的法律法规, 建立行业准入制度, 打破行业垄断, 整合兼并不合格的企业, 为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市场监管, 努力维护正规快递企业和客户的利益。
(二) 改善经营管理模式, 提升管理水平。
加强管理创新是快递企业提升经营水平的必然选择。更新更好的方式整合组织资源, 从而更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当前, 我国快递企业的管理创新应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 从更高层次、更广阔的范围来审视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结合企业发展和资源利用实际, 把物流管理创新要与物流技术创新相结合。在快递企业层面建立和完善专利方面的投入产出管理机制, 着眼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确定创新方向, 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资金资源,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把企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三) 加快信息化建设, 提升快递信息化水平。
加快快递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快递市场与动态发展的市场快递需求。它包括市场对物的流动需求, 还包括快递活动中对相关信息、服务、技术等知识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对快递市场动态化的依赖与需求, 需要通过快递信息化, 加快实现企业自身效益。这是由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与需要, 相互间结成的供应链体系, 是快递企业适应市场竞争与合作需要, 形成的战略联盟体, 更能充分发挥快递市场效益。
(四) 注重人才培养, 提高行业水平。
我国物流现代化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的实现, 物流人才同样是关键。要在物流领域内挖掘出更大的效益和财富, 必须有一批精通物流科学的专门人才。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应逐步规范化、系统化、计划化。也就是说, 对于各级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不仅要求有规范化的培养要求、方向, 而且要制定定型教材和学制以及人才需求量的预测、逐步解决物流人才质量差、数量低的现状。
参考文献
[1]陈抗.网购快递业发展难题与对策.物流科技, 2011 (11)
[2]李英.我国快递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企业家天地, 2011 (10)
[3]张洪斌赵玉敏.我国快递业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6 (9)
【我国圆件定制行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推荐阅读:
2024年我国餐饮行业现状分析07-22
我国旅游商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11-17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分析及2011年展望07-11
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08-20
定制旅游市场分析06-09
我国交通现状分析08-24
我国养老现状分析总07-20
我国灯具行业的现状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