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因素(15篇)
1.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因素 篇一
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摘 要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已经在全国各级高等院校开展,从各层级反应的数据来看,大学生体质现状不容乐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表格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江西财经大学在校生体测数据进行分析,从事实出发,找出本校在校生体质现状与全国大学生的体质现状存在的差距,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体质提供客观依据,达到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水平的目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江西财经大学在校的本科大学生进行《标准》测试,共9人参与测试,其中女生11671人,占58.04%,男生8438人,占41.96%。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和国外EBSCO等网络数据库,查阅有关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2.测试法。对江西财经大学在校生进行了8项测试,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是必测项目,选择项目有两项,男生分别是1000米和引体向上,女生分别是800米和一分钟仰卧起坐。
3.数理统计法。对测试数据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4.逻辑分析法。对测试、研究结果进行逻辑分析。
二、测试结果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校大学生人体形态发育水平、营养状况、身体匀称度和肺脏机能情况正常。特别是BMI优秀率达到80%以上。但在身体素质测试项目中却成绩不佳:在50m项目中男生良好及以上的仅占全校的34.06%,女生良好及以上的仅占全校的13.44%。而及格中却又超过70%的同学。在立定跳远项目中男生良好及以上的占全校的24.88%,女生良好及以上的占全校的36.78%。综合来看大多数同学处于及格线,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还需提升。在坐位体前屈项目中男生良好及以上的仅占全校的7.76%,女生良好及以上的仅占全校的8.34%。综合来看大多数同学关节和肌肉缺乏运动,柔韧性较差。在800米(女)/1000米(男)项目中男生测试良好及以上的仅占全校的3.02%,女生良好及以上的仅占全校的5.33%。反应出本校学生耐力有很大的不足,身体综合素质较差。在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项目中男生不及格率高达80.08%严重说明男生上肢力量存在很大问题。女生较男生情况较好,但仍有85.65%的同学处于及格,仍需加强锻炼。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20本校在校生体测成绩来看平均值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的。基于以上数据分析,对于本校在校生体质健康改善提出以下建议:
(一)学校成立专门的.“健康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健康咨询、制定运动处方、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充分发挥学校体育部、心理健康中心、医务室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资源优势,组建专业的测试人员队伍,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服务。
(二)学校体育要转变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心理、生理、社会三个层面增进大学生的健康既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教育要充分发挥体育的强身、健心、益智、乐群的功能,引导大学生崇尚健康文化,养成向上的生活方式,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
(三)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思考,体育教学不仅仅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构建素质教育的体育教育格局,使学生在充满乐趣,适合自身身体、心理的各类体育活动中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2.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因素 篇二
一、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及经济发展程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体育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 体育要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 行政管理体制必须要能够适应市场。
当前, 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小政府大社会的经济管理模式下, 市场经济已经建立和日益完善。体育已经从上层建筑领域中走向经济基础领域。从由国家财政提供的公共产品转变为市场中的一个产业, 以市场为主, 利用市场发展体育事业是一条主要途径。
在所建立的新的体育管理体制中, 市场机制将发挥主要的作用, 但是应该注意到市场本身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计划机制的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 人口众多,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果只依靠市场经济的作用, 那么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会出现不平衡的现象, 甚至在某些地区会出现倒退。因此, 计划机制在这些地区仍然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民族文化与传统
中国文化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覆盖人口最多的优秀文化之一。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着精华与糟粕, 积极与消极, 进步与落后的二重性。文化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究竟起什么作用, 取决于文化的历史选择性, 取决于利用了它的什么因素, 并达到什么目的。两千多年来是在维护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 规定着中华民族政治、经济的走向和发展, 更制约着中国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人类文化的发展史表明,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提供了不同的生态条件和资源, 从而影响到生活在该领域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以及与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形态, 最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中国的体育文化是一种深厚古老文化的遗存与积淀。体育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体系,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三、体育自身的性质与发展程度
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 它决定体育的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体育具有健身、教育、娱乐的基本功能, 也有所派生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功能。影响体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因素主要由体育的派生功能来决定。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就会具有上层建筑的所应该具有的职能, 本身又有位生产力服务的作用。一是体育受政治、经济的制约, 又为政治、经济服务, 它既可以来宣传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 提高一个民族的国际威望, 还可以为经济建设服务, 从而来增强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但是, 一方面体育受政治的干预和制约, 另一方面政治又能渗透体育之中、为政治服务, 而且在现代政治体制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前在我国体育发展市场化的进程中, 已经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如在竞赛过程中弄虚作假、行贿受贿, 为了眼前的名利用违禁药品提高运动成绩;在赛场外, 赌博以及许多其它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是体育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 但是它为体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如果不能及时地处理和正确的引导, 将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阻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 必须加强监督与管理, 建立监督机制, 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预防与惩处这些不良的行为。在这些方面不仅需要管理者提高自身的素质、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更重要的是在市场化的体育管理活动中建立监督组织与监督机制, 提高办事的透明度, 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依法办事。
四、政府机构自身改革滞后与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低效率
体育资源是指人们从事体育生产或体育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各类条件及要素。体育资源有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两种。其中体育自然资源指的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 可作为体育产品生产的物质要素和体育产品生产所需要的环境因素。
体育的社会资源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因素中可用于体育生产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内容:体育科学理论、训练技术、体能、法律、风俗、道德、经济条件。归根到底是与人的活动离不开的。体育资源的自然方面与社会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指的是发挥、提高、改善体育资源的利用率, 并使体育生产顺利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与活动。其实质是指尽可能地发现与利用大量的体育自然资源和体育社会资源, 通过人们的劳动加工, 使其成为具有更高体育价值的体育产品。
进入新世纪以来,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 使我国由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出来的体育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大众对体育的需求。社会的各个领域受到市场经济的广泛渗透, 就使得社会体育的推进和发展在相当程度和范围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
针对我国体育改革相对滞后的实际, 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行性原则。
一要在经济视角下考虑可行性。在权衡各种经济指标的前提下, 来确定某项体育资源的来发与利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可行。二是在开发与利用的方案视角下考虑可行性, 这就要求对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都要切实可行。
2、协调性原则。
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协调性指的是在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 必须与当时、当地的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手段以及人们的体育素质水平相协调。
3、健康性原则。
随着我国与世界的接轨, 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体育交流有了明显的增多。一方面其有利于我国的体育事业更好的汲取世界体育的精华, 丰富和提高大众的体育生活。另一方面, 国际与洲际体育活动与赛事如此密集的今天, 在引进或参与的过程中, 难免会渗入一些腐朽的东西。因此, 我们在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 必须注意发挥其有力的和积极地作用, 同时又应该抵制其消极的与不利的方面。
4、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 尤其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而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又要求我们考虑经济效益。在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要处理好各种矛盾, 尽最大努力做到二者的统一, 使得每一项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影响建国以来体育行政管理体系变化的因素, 提出我国现阶段体育管理改革的目标应是:以党中央“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 以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科学化、法制化为方向, 以体育行政管理改革创新为核心, 建立政府与社会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统一,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的创新型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提高体育行政管理效率以及透明化和民主化决策水平, 努力提高中国体育可持续发展, 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体育事业的整体水平方面成为世界体育强国而奋斗。
摘要:结合中国体育现阶段的实际, 分析影响建国以来体育行政管理体系变化的因素及其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在“十二五”期间的蓬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中国,体育行政,体系,因素
参考文献
[1]林显鹏.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2006, (11) .
[2]许永刚.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创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王平.对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发展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 .
[4]姚军.社会转型期我国政府体育管理职能转变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 (6) .
[5]韩文星.体育经济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9.
3.中国经济显露积极变化 篇三
4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了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数据显示,3月份,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加快。
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
3月份,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PMI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
从12个分项指数来看,与上月相比,产成品库存指数有所下降,其余11个指数均有所上升。在上升的指数中,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等9个指数升幅超过1个百分点;采购量、购进价格、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幅最高,超过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认为,3月份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受多重因素支撑:首先,春节过后企业集中开工,以及近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制造业生产和市场有所回暖。其次,制造业进出口市场需求有所回升,重回扩张状态。再次,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升以及部分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反弹,企业采购活动趋于活跃。
此外,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制造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加之近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回升,房地产市场回暖,都对生产和消费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3月制造业PMI指数中止了过去7个月连续低于荣枯线的局面,这与近期我国PPI价格降幅收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企稳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自2015年以来首次转正等情况也是吻合的。”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说,除春节假期因素提前在2月释放完毕外,1月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投放增长较快、更有力度的财政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加快落地、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上涨等也是3月制造业PMI表现相对亮眼的客观原因。
与此同时,近期美欧制造业回暖等外部因素对中国制造业或也有一定拉动作用。例如,3月份美国Markit制造业PMI指数小幅上升,代表中西部地区的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更是由2月的47.6%上升至53.6%;欧元区制造业PMI也达到近两个月的高位,综合PMI从53%升至53.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经济增长已初步触底企稳,而各项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都出现明显回升,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趋向活跃;购进价格指数持续提高,可能预示去库存活动将发生转折性变化。根据PMI指数判断,一季度经济增速不会再下降。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加快
“3月非制造业PMI的回弹在2月先行指标中已现端倪。”连平分析说,2月份,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已从58.4%回升至59.5%,其中,建筑业的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大幅回升7.6个百分点至66.3%,显示年初以来建筑业活跃度明显增强。
在非制造业PMI各单项指数中,商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存货、投入品价格和销售价格指数环比均有所上升,升幅在0.1个至2.1个百分点之间。其中,新订单指数升幅最大。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均有所下降,降幅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其中,从业人员指数降幅最大。
“新订单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均有所回升,新订单指数升幅更为明显,意味着经济潜在增长动力有所增强,市场基本面保持向好发展态势。”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武威认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也认为,3月份,商务活动指数回升,市场基本面趋好。特别是新订单指数和价格指数的回升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继续增强。
分行业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1%,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增速有所加快。其中,批发、邮政、住宿、电信、互联网软件、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市场增长较快,商务活动指数处于较高景气区间。零售、餐饮、铁路运输、道路运输、航空运输、旅游等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服务性行业受春节已过等因素影响出现一些季节性回落,商务活动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本月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业务总量增长较快。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0.8%,比上月上升2.0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表明服务业市场需求回升。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0%,新订单指数为50.5%,分别比2月份上升2.8个和2.4个百分点,表明随着有效投资发力、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加快推进以及气候转暖,建筑业市场需求增加,建筑企业生产进一步活跃。
“与制造业PMI类似,非制造业PMI回升很大程度上也是受春节假期因素提前释放完毕影响;同时,近期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升温直接带动了建筑业发展。”连平表示。
蔡进指出,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的回升,表明经济增长呈现向好迹象,我们认为继续回升基础仍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有望增强。
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专家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出现明显积极变化,呈现企稳向好迹象。前期积聚的稳增长积极因素开始发力,新的政策措施又在注入新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好不断释放,简政放权、为企业降税减费力度继续加大,预计二季度经济保持企稳向好具有支持条件。
连平认为,从3月份先行指标来看,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将从59.5%回调至59%,除服务业继续保持基本平稳外,建筑业活动预期指数从66.3%降至63.7%,这很可能与近期部分一线城市加强房地产调控的预期有关,4月或5月非制造业PMI或将略调整至53.3%~53.5%,向上突破54%或向下跌破53%的可能性都不大。
“随着中央推动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加上制造业的带动,非制造业仍有望实现稳中求进。今年上半年,非制造业PMI有望保持在高出荣枯线3个百分点以上的水平。”连平说。
不过,由于当前我国新旧增长动力仍在持续,结构调整持续加快,市场在调整中正在寻求新的平衡,经济运行中短期波动的因素依然较多,后期数据仍需观察。
连平指出,五大分项指数齐升,显示制造业下行压力有所缓解,但后势仍待观察。与此同时,3月非制造业PMI指数为53.8%,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中止了前两月的连降势头。尽管已回归较高景气区间,但后续不乏调整可能。
赵庆河也指出,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经营中仍存在不少困难。本月反映企业资金紧张、市场需求不足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企业比例虽比上月有所回落,但仍超过四成,尤其是小型企业反映资金紧张的状况还有所加剧。
4.中国如何应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篇四
杨一青 201128050311 所谓全球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力量对比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经济结构或框架。二战以后全球经济格局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化。一是战后初期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全球经济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两极”格局,即美国和前苏联各占一极。然而前苏联的解体使“两极”格局彻底崩溃。二是当前经济格局,即“一超多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和多个世界经济大国并存的格局。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的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但是,从总体上看,金融危机并未根本改变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论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还是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都还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以“金砖四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由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普遍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砖国家经济发展迅速,GDP总量较之20年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1992年,“金砖四国”的GDP总额,占主要发达经济体GDP总量的8.5%。但到2012年,20年间,这一数据便翻了4倍多,达到了35.2%。在人均GDP方面,金砖国家也同样发展迅速。以中国为例,在1992年,人均GDP是362美元,仅是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8.02%。而到了2012年,中国6094美元的人均GDP虽然与世界平均的10035美元仍有不小差距,但比值已经上升到了60.73%。国际贸易方面,1994年,“金砖四国”的贸易总额仅有0.58万亿美元,在国际贸易总额的占比仅有4.63%;而到了2011年,总额已达到7.1万亿美元,占比为14.02%,已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虽然,在国际贸易结构上,金砖国家的服务贸易普遍比发达国家落后,但是,这同样也表明金砖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经济实力的显著提高,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以金砖国家为首的一些发展中大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参与的“二十国集团”在经济事务方面的影响力,正在超越发达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而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把发达国家的投票权向发展中国家做一些转移。这一举措意味着,未来发展中国家在这两个组织中发言权的变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话语权的相应变大。
面对新的经济格局,我们中国要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根据当前经济形势调整对外开放政策。2013年11月12日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放宽投资准入,同时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以开放促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资金、技术、管理模式等国外先进要素的需求非常旺盛,各地纷纷出台了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吸引国外企业或项目入驻。外资项目的引入,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但在吸引外资,给予部分企业所谓“超国民待遇”的同时,中国在一些行业或领域对外资仍然设有诸多限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发展。要想更好利用外资,国内就需要有公平的环境,这就需要我们围绕整个涉外经济进行相应的改革,包括市场准入体制,审批体制,这样就形成一个国内更开放的市场。改革与开放从来都是相伴的。许多国际上先进经验都要吸取进来,外部好的东西有助于推进我们各个领域的改革。
其次,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巩固提高竞争优势。要正确认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积极地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一是要做好国内的产业布局调整,积极推进产业的梯度转移;二是要加快拓展海外市场,形成一批制造业的跨国公司,构建中国企业的海外营销网络,扩大海外投资布局;三是加快推进制造业产业技术工人的培训,全面提高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构建新的技术竞争优势;四是加快在高端制造业和高技术领域扩大利用外资,加快利用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带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再次,加快人才培养,谋划国际发展空间。一是加快国际型人才培养,增强国际交友和交涉能力,提高国际事务的适应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快引进海外人才,发挥他们熟悉国际环境的优势,充实提高中国海外各类机构的应变能力,积极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三是结合国际形势变化特点和趋势,形成新的战略思维、定位,逐步调整布局和重点,协调好大国关系,利用矛盾,巧妙周旋;四是在国际事务冲突中形成应急反应机制,明确底线坚持原则。
最后,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一是加快财税金融改革。积极大胆地实施全面减税政策,减缓企业发展的压力,特别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应体现积极政策的倾斜;二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实体经济投资不够活跃,有市场环境的约束,同时也有政策限制的因素。应进一步下放投融资体制审批权限,激活民间投资;三是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的环境;四是实行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消费。上述措施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平稳过渡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5.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因素 篇五
2004年12月11日,根据加入WTO相关协议,中国零售业市场正式向外资全面开放,外资零售商在中国的开店数量、股权和选址不再受到限制,零售业领域的中外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在 2005年,零售业发生了哪些变革,对行业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有何新的变化?
中国零售业在这一年的开放市场竞争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对此,中国商业联合会秘书长王耀说,中国本土零售企业仍存在竞争无序、营销手段单
一、商品结构趋同;各地发展零售业态不注意保护城市中心商业区可持续发展与繁荣,出现中心商业区空洞、业态落后缺乏创新;零售店过度开发现状有待进一步控制。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零售业未来的发展。
在政策层面,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副司长门晓伟指出:“WTO‘后过渡期’国家在政策导向上将把加快调整商业布局,改善布局失衡的状态作为零售业调整的重点任务之一。门晓伟分析说,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将呈现七大变化:一是零售业始终保持快速发展,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6万亿元,比去年增长13%。二是外资零售业加快进入将使零售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外资企业将从以投资建店为主向批发收购、兼并企业转移。三是企业间兼并重组步伐加快,竞争从商品层面逐渐向资本层面发展,零售业的兼并重组形成潮流,更多企业通过上市寻求做大规模。四是零售业态将日益丰富、完善,业态创新和重组速度加快;便利店进入个性化发展,超市业态将进一步细分,专业店也将趋向细化,百货店将向精品化、专业化发展,无店铺销售在经济发达地区将快速发展。五是零售业经营空间将发生重大变化,从单纯以实物消费为主转变为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阶段,娱乐、健身、休闲形成新的服务市场,转向系统化竞争。六是连锁经营在零售业的主导地位将更加突出,形成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的多种连锁经营形式。七是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应用,推动零售业的效率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6.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因素 篇六
在亚洲金融危机、WTO体制影响下,东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结构、政策都出现了新的.发展变化.这些发展变化对我国沿海和东北亚地区扩大对东北亚国家农产品出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外资利用和技术引进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我们应根据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大力推广农业科技,调整农业生产力,优化农产品质量;实施农产品出口多元化战略,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迎接挑战.
作 者:刘家磊 么冬梅 作者单位:刘家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8)
么冬梅(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 名:黑龙江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1 “”(6) 分类号:F753 关键词:东北亚 农产品 贸易
7.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 篇七
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SSA跨区域分析模型
一、引言
结构效应理论最初由结构学派和世界银行的一些学者正式提出, 并被概括为两种假说:structuralbonus和structuralburden。前者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如果生产要素从劳动生产率低的行业不断向劳动生产率高的行业转移, 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而后者则把社会经济划分为两个部门:progressive行业和stagnant行业。假设总需求不变, 由于progressive行业的生产率提高很快, 大量劳动力被转移到stagnant行业, 这种就业结构的长期变化会削弱人均收入的增长趋势。
许多学者对上述两种假说进行了深入研究, 得出了许多有意思的结论。K.A li A kkem ik (2005) 研究表明:结构变化对新加坡劳动生产率的贡献高达23%;而对韩国和日本的研究结果却表明结构效应很小, 且往往为负数。Pedro Lains (2005) 研究表明:就业结构变化对爱尔兰劳动生产率的贡献高达29%;而对葡萄牙的研究结果却显示结构效应为负39%。陈海明等 (2000)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结构效应不同。
本文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 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 (SSA) , 对2002-2006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增长经验进行研究, 主要关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显著的结构效应?结构效应是否会随着区域的变化而变化?
二、模型介绍和数据采集
1、模型介绍
在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中, 大部分学者倾向于采用SSA (shift-share analysis) 模型。实际上, SSA模型存在两个分支:第一个分支叫C SSM (constantshiftshare m ethod) , 也叫跨产业分析模型;第二个分支由Salter (1960) 提出, 称作跨区域分析模型, 也叫偏离-份额分析法 (Shift-Share A nalysis, 简称SS分析法) 。根据实际需要, 本文借鉴了SSA跨区域模型, 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经验进行比较分析。
SS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将被研究区域的增长与标准区域 (通常指一个国家) 的增长联系起来比较, 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可以从产业结构因素和区位因素 (竞争因素) 两个方面进行分解解释。根据SS分析法, 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 (G)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地区增长份额 (R S) 、产业结构偏离份额 (PS) 和区位份额即竞争力份额 (D S) 。用关系式表示即:区域经济增长=地区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区位份额, 从而将区域经济的实际增长量分解为三个分量。
(1) 地区增长份额:R S=ΣY i0R。式中:R S代表假定该地区各部门均按全国G D P增长率增长所应实现的增长份额;Y i0代表该地区第i产业的基期产值;R代表全国G D P增长率。把这种假定的增长水平同实际的增长水平相比较, 如果低于实际增长水平, 则地区总偏离值为正;反之, 则为负。
(2) 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S=ΣY i0Ri-ΣY i0R=ΣY i0 (Ri-R) 。式中:PS代表该地区按照全国第i产业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与按照全国G D P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 反映了该地区第i产业随全国第i产业增长 (或下降) 而增长 (或下降) 的情况;Ri代表全国第i产业的增长率。若某个地区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 则PS>0;反之, 则PS<0。
(3) 区位份额 (竞争力份额) :D S=ΣY i0ri-ΣY i0Ri=ΣY i0 (riRi) 。式中:D S代表该地区第i产业按实际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与按全国同一产业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 反映了与全国相比该地区在发展第i产业方面具有区位 (竞争) 优势或劣势;ri代表该地区第i产业的实际增长率。若某个地区竞争力高于全国水平, 则D S>0;反之, 则D S<0。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同样, 地区经济增长率 (Gr) 也可以分为地区增长份额 (R) 、产业结构份额 (R*-R) 和区位 (竞争力) 份额 (Gr-R*) 。用公式表述如下:
式中:Gr代表地区经济增长率;R代表全国G D P增长率;R*代表各地区各产业按照全国该产业的增长率计算的假定地区增长率 (R*=ΣYi0 (Ri+1) /ΣY i0-1) 。
若某个地区以快速增长型产业为主, 则R*-R>0, 反之, 则R*-R<0;若某个地区竞争力水平高干全国水平, 则Gr-R*>0, 反之, 则G r-R*<0。
2、数据采集
考虑到SS分析法的实际需要和数据可得性, 本文采用的是2002-2006年中国及31个省级单位三大产业的统计数据, 包括G D P、G D P增长率、产业增加值和产业增长率。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 (2003-2007) , 所有数据都是可比的。
三、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S S分析
1、三大经济区域的结果分析
本部分运用上述SS分析法, 选取了上述统计数据, 并将相应数据分别代入模型 (1) 、 (2) , 得到最终数据处理结果。可以发现, 在考察期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 在总偏离方面。东部沿海的总偏离为1669.26亿元, 其中, 产业结构份额为612.33亿元, 区位份额为1041.12亿元。可见, 东部沿海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中部地区的总偏离为-1186.47亿元, 其中, 产业结构份额为-250.22亿元, 区位份额为-938.65亿元。可见, 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不利的影响。西部地区的总偏离为-480.2亿元, 其中, 产业结构份额为-425.50亿元, 区位份额为-44.39亿元。可见, 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不利的影响。
总偏离数据显示东部>0>西部>中部, 这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中部塌陷”已经显现。可以这样理解:东部地区享有良好的政策优势、地理位置, 在中国加入W T O以后仍然保持较强的发展势头;西部地区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 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 在区域分工中得到较快增长;而中部地区却成为各种有利因素的盲区, “中部塌陷”现象由此产生。
其次, 在结构效应方面。东部沿海的平均结构效应值为0.023;中部地区的平均结构效应值为-0.025;西部地区的平均结构效应值为-0.061。结构效应值显示东部>0>中部>西部, 这表明结构效应呈现较强的区域特征,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
2、不同行政区域的组合分析
上文主要针对三大经济区域进行整体分析, 下面则注重对不同行政区域的组合分析。根据PS、D S的不同范围, 我们把中国31个省级单位划分为四类 (见表1) 。
根据表1, 从行政区域来看, 中国各个省级单位经济增长中的标准偏离—份额因素呈现四种组合状况。 (1) 产业结构和区位两类因素都比较优越, 均为正值的省级单位有6个, 即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山西。在考察期内, 它们的经济增长得益于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 (2) 产业结构推动效应比较明显而区位因素不具有优势, 产业结构因素为正值而区位因素为负值的省级单位有6个, 即辽宁、北京、河北、上海、黑龙江、湖北。在考察期内, 它们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一种“有利于增长的产业结构”。 (3) 产业结构推动效应不显著而区位因素明显起了重要作用, 产业结构因素为负值而区位因素为正值的有6个, 即海南、江西、内蒙古、四川、西藏、青海。在考察期内, 它们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以外的因素。 (4) 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均不具有优势, 均为负值的省级单位有13个, 即福建、吉林、安徽、河南、湖南、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这表明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不利的影响。
中国产业结构具有速度优势的省级单位有12个, 它们的产业结构对当地的经济增长具有比较明显的推动作用, 但是其余地区的产业结构却对当地的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上海的结构效应指数最高, 为6.6%;海南的结构效应指数最低, 为-25.6%。
从上述对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分析可以得出, 在中国加入W T O以后, 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作用;结构效应在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参考文献
[1]Michael Peneder,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 El-sevier Science No.11, 2003.
[2]K.Ali Akkemik, Structural Change and its Impact on Produc-tivity in Japan, Korea, and Singapore (1970-2000) , Forum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2005.
[3]Pedro Lains, Growth in the“Cohesion countries”:The irish tortoise and the Portuguese hare, 1960-2000, 2005.
[4]陈海明、武松明、查成伟:江苏省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J].江苏统计, 2002 (2) .
8.大数据发展趋势下中国采购的变化 篇八
不言而喻,技术上许多大的尝试和方向,对社会、公司和我们所执行的部门而言都有或多或少深远的影响。中国制造走到今天,如何提升其技术应用能力以走好下一步,需要借力很多“互联网+” 的功能。
领略大数据的价值
2014年,IBM的全球采购额是300亿美元,亚太区大约占到100亿美元,这些包括硬件部分和大量采购咨询部分。作为一个采购部门的负责人,要怎样让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技术影响我们采购,使之更加有效、准确且及时呢?
前些年有一个关于棒球的美国电影叫《点石成金》,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竞争激烈的美国职业棒球联盟(MLB),有一个奥克兰运动家棒球队,无论在人员和物质配备以及资金实力上都仅仅是“下三流”之列,但球队的总经理是一个“思维怪异”的家伙,他拥有所有美国球员的数据。根据对这些足够多的数据的分析,他告诉主教练应该重新组织一个队伍,后来他们得到一个最佳的队形,达到了比肩实力雄厚的纽约扬基队的程度。
在汽车保险方面,已经有企业能够做到如果在车里放入一个植入性设备,收集车主的所有开车行为产生的数据,就可以让车主降低开车保险费到15%~20%。
这种大数据分析应用尤其适合医疗领域。人们上医院做各自检查的数据,各种药品的数据,包括个人可穿戴设备产生的数据,这些每天积累的数据之庞大,不是任何医生都能处理的。如果我们能用大数据的计算能力支持新一代医生,则会带来突破性癌症解决方案。
应用大数据高效采购
以上只是外围的例子,回到一个IT公司的采购部门,我们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改进现有的采购流程呢?
举一个采购在质量管理领域的例子,现在IBM在芯片制造供应商选择方面用到了新的数据分析模式,在早期的质量管理时期,我们能提早6个星期发现问题,这是非常大的节省贡献率。
同时,大数据在采购风险管理上将是一个很好的应用领域。IBM之前做过一个上百家首席采购官的论坛,发现一个最大的问题和关注点就是采购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其实是一个很庞大的问题,分很多领域,如前期的风险评估,如何制定风险的缜密计划和对风险的实时监控,这些促使人思考如何用智能计算的能力处理结构性数据和非结构性数据。举一个例子,今天在中国市场能收集到的供应商的信息多数是从第三方获取的,在信息泛滥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手段和公司内部不同的数据库做匹配,就能带来实际效益。IBM现在正在进行的项目可以基于这个技术把风险的早期报告做出来,给采购领域提供更加完整的信息。
以上都是应该大数据技术在采购方面的初级尝试,全面的应用和实施还需同行持续不断地参与和帮助。我们务必要关注技术上大的变局,把技术创新应用到采购管理流程中去,使采购变得更加效率、节省,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本文整理自“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论坛” IBM全球采购中心总经理周子明发言]
9.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因素 篇九
作者:yule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080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肉羊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作者系统地分析了在持续发展肉羊业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肉羊业;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l中国肉羊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1内羊生产效益提高生产效益提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养羊业快速增长的最直接因素。羊肉的价格在近10年来一直平稳地走高,并且羊肉价格一直高于一般肉类产品价格,大大地刺激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近几年内羊肉在国内的消费由北方人为主转向南方更热。羊肉需求量及其价格的日益增长又促进了肉羊业迅速发展。
1.2各级政府及其政策支持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制政策方面:1978年以来,国家允许并鼓励各种流通主体收购买卖羊只;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本体制框架也使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了自主权,各种经营主体可以按照市场规律安排生产活动,为此他们的劳动必然是由低收益行业向高收益行业转移。改革开放政策方面:由于改革开放政策使得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许多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肉食消费结构发生了改变,近几年呈现了对羊肉消费的增长势头。各级政府部门对养殖企业扶持方面:政府部门加大了对肉羊业扶持的力度,其中一种方式便是政府鼓励农村信用社对农民实施小额信贷,使得生产者能够并且愿意利用信贷方式建立较大规模的、资本密集的养羊场。这为养羊业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1.3养羊技术相对发展在过去的10多年中,肉羊业在育肥、繁殖等生产环节中,育肥技术、良种培育和扩繁技术、饲养管理技术、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目前一些牧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基本上都有大型的肉羊生产基地,纷纷建立了各种肉羊生产公司。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高度专门化的技术和工艺:工业化的经营管理与市场销售,许多农户传统的饲养方式逐渐被淘汰,逐渐向半牧半舍饲或舍饲方式过渡,舍饲养殖方式又推动了羊只生产的繁育技术、饲料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等的研究和推广力度,缩短了育肥时间,提高了种肉羊繁殖率。
1.4经营链条逐渐延长羊场规模的扩大使得许多养殖场的产业链条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主要表现在饲料供应、羊只生产、商品羊和种羊的销售、屠宰分割及其销售方面,逐步实现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链条延伸的优势就是分散某些经营风险;利用专门设备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和周转率。各级畜牧部门与企业联合经营也促进了养羊业的发展。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通过畜牧项目开发、产业化经营等措施,特别是资金和信息方面的大力支持,肉羊的生产者能够及时获得资金、信息和技术的援助,这对推进肉羊产业化的深入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5养殖场组织趋于网络化目前肉羊养殖场主要有“公司+农户”、“政府+公司”、“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各种适合实际需求的组织模式。随着市场需求的精细和产业的分工,羔羊到育种成羊、商品羊、羊肉分割、包装、冷冻、派送等各环节,逐渐形成了企业网络式的组织化运作机制,这种多个利益共同体的联合经营大大地促进了肉羊生产的发展。
1.6全国布局逐渐区域化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东北牧区和农牧结合区及山东、河南、江苏、四川、河北等华北农区肉羊生产发展迅猛,使肉羊作为畜牧业生产的新型产业的环境和要求正在逐步形成与完善。
2中国肉羊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2.1品种资源相对缺乏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肉用羊品种,专门肉用羊品种的最大优势是产肉性能好、生长速度快、肉品质好、饲料转化率高。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从国外 1
引进肉用羊品种,用于改良国内本地羊种。目前优良肉用羊品种覆盖率低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羊肉产品质量以及产业效率。
2.2饲养方式相对传统我国目前屠宰、出栏的肉羊主要是千家万户以分散的饲养方式育肥的,尽管有些地区也发展了一些专业化的大型肉羊育肥场和饲养规模相对较大的肉羊育肥专业户,但其出栏、屠宰数量十分有限,占总出栏量的比例很小。农户散养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的各种资源如劳动力、闲散资金、农作物秸秆等,有效地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其劣势在于饲料混杂、品质混杂、年龄混杂,其结果是育肥期长、育肥效率低、育肥羊的质量差,产品缺乏竞争力。从现状来看,农户散养是制约提高肉羊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这种方式非常不利于肉羊业挑战大市场。
2.3认识上存在误区在发展肉羊业方面存在3个认识上的误区:①把肉羊业当作“节粮型畜牧业”来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概念的提出是有一定社会和经济背景的。在我国粮食短缺时可以以这种观念来认识肉羊业的发展,但是现在食品市场的供求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首先是粮食实现了自给自足,且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有大批的余粮需要发展畜牧业来转化;其次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观念已由过去的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对肉羊的消费已从低档向高档转变。生产高档羊肉依靠分散的农户饲养方式是办不到的,只能通过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而集约化养羊除了有优良品质作保证外,还需要有重要的精饲料和规范化的管理作保证。②许多养殖企业单纯注重数量生产而忽略各类羊肉的性能生产,造成了肉羊业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数量效益而不是质量效益。质量低下使得羊肉价格差值较小,相对单一,这就限制了肉羊业差异发展的战略,为此也就不能满足各种市场需求,不能面对各种竞争的挑战。③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在饲料的科研方面对猪、鸡的投入多,对牛羊尤其对羊的科研投入较少,结果是在肉羊育肥中对羊的年龄和体况没有严格的标准要求,结果必然是品种、规模的杂乱化。
2.4技术相对滞后
2.4.1生产环节上技术相对滞后育种技术方面,良种化程度低。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化的肉羊品种,市场上出售的育肥肉羊基本上是引进品种与当地品种的杂交后代。在品种引进上缺乏全国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基本上是各省、市等各自为战。饲养技术方面,精饲料比例低、粗饲料比例高、育肥期过长、年龄偏大。
2.4.2屠宰和加工环节技术落后目前,个体屠宰占很大比例。卫生条件差,宰杀、剥皮、去骨、分割等环节非常容易造成对羊肉的污染;冷藏设备少或不具备,影响羊肉性能或质量。
2.4.3流通环节技术障碍①羊肉零售以农贸市场个体经营为主,经营设施简陋从而造成对羊肉的污染。②很难在市场上找到冷鲜肉,这与发达国家是完全相反的。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起能够反应羊肉质量的分级体系与标准。④还没有建立起增强消费者消费信心的羊肉品牌体系。
2.5体制不健全主要是指作为肉羊业产业化载体的肉羊业产业组织体系尚未形成。目前肉羊业的产业化组织程度非常低,既缺乏按照行业来划分的生产者组织、加工组织、营销组织和贸易组织,又缺乏按照区域来划分的微观组织、中观组织和宏观组织。在微观的层次上(如按行政区域的村、乡),还没能组织起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养羊协会、肉羊生产合作社等肉羊生产者组织;在中观层次上,(如按行政区域的县、市),还没能组织起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养羊生产者合作社联社、规模化养羊协会、肉羊饲料协会、肉羊屠宰和加工协会、肉羊贸易促进协会、肉羊业技术理事会等肉羊业的经济组织和技术组织。宏观上,在全国内,没有真正组织起能够对一个地区或全国的肉羊业提供指导、咨询以及信息等服务并在整个肉羊行业发挥监督、管理和调控作用的宏观组织,如肉羊生产者联合会、肉羊品种协会、肉羊育种者协会、肉羊屠宰场、肉联厂协会、羊肉出口理事会等。
2.6经营管理水平低下许多羊场的经营机制没有健全、管理手段比较传统,不能满足现
代化、大规模企业发展的要求。首先是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各层次管理人员的分工不明晰、无法进行激励与约束。其次,羊场信息体系不健全,各级管理者只能依靠历史情况进行主观甚至是随意的判断,进行决策。
2.7资金等生产要素限制肉羊企业的规模扩大①优良品种的羊只价格昂贵,这已成为肉羊养殖企业业务规模扩大的最大障碍。②羊场运作时所需支付的如能源、水源等生产设施的不断投资环境要求较高、资金量大。这些关键资源的缺乏阻碍了肉羊业的扩大再生产。
2.8人员素质水平低从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分析,劳动者素质低是企业很难吸引到高级人才的主要原因。目前在我国农村约4.6亿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占22.25 9/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5.4%。农村中专业技术人员十分匮乏,据统计我国农村中专业人员约占全国农村人口的0.06 9/6,由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低,经过培养训练的技术人员奇缺,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能力,妨碍企业引入先进的科技成果及其管理技术。
3中国肉羊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尽快培育、健全肉羊业的产业化组织体系肉羊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培育产业化组织体系,特别是培育中观和宏观层次上的产业化组织体系。如“公司+农户”、“政府+经济实体+农户”、“经济实体+农户+政府”应成为主导模式,发挥政府的支持和经济实体的经营带动作用。
3.2大力塑造羊肉的市场形象大力塑造羊肉市场形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消费者树立消费信心,改变消费意识。各个肉羊养殖企业应该努力做到:大力拓展市场空间,参加行会或协会培育知名品牌,实行批量化生产以保证产品数量、质量、规模的一致性,提供各种育肥肉羊的年龄信息及羊肉性能信息。
3.3建设良种肉羊育肥体系一个健全的肉羊育肥体系,应包括良种繁育和供应体系、饲料服务和疫病防治体系,这些是生产优质羊肉的基础。①整顿现有种羊场,各级畜牧主管部门协助、指导养殖企业按种羊质量标准做好选种、选育工作,杜绝劣质种羊上市。②建立省级种羊场和繁育场。⑧大力推广优种羊杂交改良技术,提高良种羊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肉羊的产肉性能。
3.4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饲料饲草产量增加l肉羊的饲草资源,有计划地利用撂荒地、轮作田和中低产田,建立稳产、高产饲料地,通过退耕还草、粮草轮作等形式,结合秸秆还田推广技术发展舍饲养羊,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3.5加强协作,提高肉羊产品科技含量各有关院校、科研单位要积极参与和支持养羊业生产,加速国内外养羊生产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和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并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养羊科普教育和科技培训,造就养羊能人,使养羊业的发展步入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6加强肉羊养殖企业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对于肉羊养殖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管理规范化的制度条例在制定、实施、修改完善中要不断地总结和应用。
10.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篇十
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新的发展理论,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战略.要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并有效地加以排除.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刻原因则在于人自己迷失了发展的方向,在于人的认识及其指导下的决策和行为上的失误.
作 者:孙海义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8(1)分类号:B031关键词:中国 可持续发展 制约因素
11.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因素 篇十一
国家统计局在共和国60周年庆典来临之际,用六大指标凸显中国经济不寻常的变化。
1,综合国力实现由弱到强巨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统计显示,1952年,中国GDP只有679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甚小;到1978年增加到3 645亿元,只占1.8%;而到2008年,一举突破30万亿元,位居美日之后,其一天创造的财富量超过了1952年全年总量。扣除价格因素,2008年人均GDP比1952年增长32.4倍,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3000美元。按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国已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2,商品和服务实现由严重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变,主要工农业产品供给能力名列世界前茅
2008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52 871万吨,与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3.7倍,人均产量增九成一;棉花、油料等产量均以数倍、十几倍增长,谷物、肉类、棉花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首位。解放初期,中国钢产量、原油、发电量均居世界20多位;如今,钢产量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五位,中国已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3,经济结构实现由低到高、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建国初期,中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到2008年,第一产业由1952年的51%下降为11.3%,第二产业由20.8%上升为48.6%,第三产业则由28.2%大幅上升至40.1%。
4,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由薄弱到明显增强的巨大飞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暂不说把“贫油”、“缺电”的帽子扔进太平洋,仅高速公路总长度超六万千米、移动电话用户逾六亿户,就足以说明变化之大。
5,对外经济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转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
简而言之,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1979---2008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8 526亿美元,利用外资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6,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12.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因素 篇十二
一、全球需求结构的变化之一:全球总需求的萎缩是不可避免的
支撑经济危机前的全球总需求规模的基础是资产泡沫的膨胀。在世界各国民众的财富组合中, 金融资产占据的比重非常高。由于松弛的货币纪律导致的流动性泛滥, 金融资产的价格在危机前早已被严重高估。金融资产的价格是由边际上的交易来决定的, 只要交易得以延续, 资产的高价格就能得以维持。但是这些包括股票、期货合约、金融衍生品的金融资产并不代表真实财富, 它们只是“软财富”, 因为它们在变现时, 变现价值严重依赖于买方需求, 集中变现必然导致价值缩水。人们在进行消费决策时, 依据的是资产组合的现值, 并不考虑金融资产的变现折价, 这使危机前的世界保持了旺盛的消费力, 这种消费力一度甚至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 随着金融衍生品资产泡沫的破灭, 信用卡透支未来的不可持续性突显, 欧美各国的国内储蓄率一反持续下降的态势, 仅仅美国国内的储蓄率从危机前的零水平迅速提高到7%—8%, 5 000亿美元的世界最终产品需求就消失了[1]。从经济史的角度考察, 1970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 经历了1980年的持续阵痛, 一直到1990年互联网技术等革命性科技进步出现以后, 全球经济才恢复持续增长的动力, 相应地, 全球的需求结构在生产技术性改进基础上实现了质量优化。2009年底开始的全球经济复苏, 只不过是各国政府大规模政策刺激措施作用的结果, 缺乏革命性科技进步带动, 无法形成全球性的新的投资、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目前, 政府大规模政策刺激所依赖的经济手段已经穷尽, 政策刺激的恶性后果却在以通货膨胀的形式显现。
二、全球需求结构的变化之二:全球总需求要实现再平衡是非常困难的
经济危机前全球总需求维持着脆弱的平衡, 这种脆弱平衡的突出表现为以需求和供给构造的世界分工体系是分裂的、不对称的。一方面, 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国内经济出现严重的产业空心化, 以借贷促进消费、以消费推动繁荣, 超前消费, 债台高筑;另一方面, 以亚洲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 以廉价劳动力生产要素为基础发展制造业, 但收入分配向非劳动力生产要素倾斜, 致使国内消费不振, 在市场上严重依赖发达国家, 背上了贸易盈余带来的资本包袱, 使自己的经济积累被发达国家的资本债务所累。经济危机证明了这种脆弱不平衡的不可持续性。因为, 2009年的危机“复苏”并不是经济系统的自身恢复, 全球总需求在短期内实现再平衡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 全球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严重脱节的现实无法改变。当代制造业中心逐步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国家, 但货币金融中心仍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缺乏产业支撑的金融市场无法获得持续的、真实的资产回报。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比较脆弱, 在对外交易中长期依赖储备货币进行计价、结算、借贷和投资, 货币错配带来越来越严重的汇率和资产风险。其次, 全球债务与债权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的失衡状况无法改变。截至2010年底, 全球外汇储备总计约9万亿美元, 中国独占3万亿美元。全球前10大储备经济体依次是中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台湾、印度、韩国、瑞士、巴西、中国香港、新加坡, 其中有8个是新兴经济体, 只有两个是发达经济体。与此相对应, 截至2010年底, 全球外债余额总值为60万亿美元,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爱尔兰、日本和瑞士分别列全球外债排行榜的前10位。这一债务排行榜几乎囊括了所有经济发达国家, 排名前10位的发达国经济体外债总和, 已经超过了全球债务份额的80%, 而美国外债余额已占全球外债余额的1/4。发展中国家成了发达国家的债主, 这是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奇异现象[2]。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巨大财政资金的支持, 而这恰恰形成了全球总需求要实现再平衡的“阿喀琉斯之踵”。
三、全球需求结构的变化之三: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
经济危机就是几十年来形成的经济系统自身缺陷的一次被动清算, 是经济系统向合理状态收敛的内在要求。但是, 在大规模政策刺激措施的作用下, 全球经济所谓的“复苏”, 实质上是向危机爆发前状态的回归, 并没有进行经济的系统调整, 反而强化了原来的不合理状态。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未来全球需求结构的不稳定性。正常情况下, 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是相匹配的, 即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投资需求实际上反映着未来的消费需求。当前, 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干预下, 全球范围内在消费需求没有大幅度提升, 而投资需求却一路高歌猛进。世界新兴经济体在传统产业方面的投资规模巨大, 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全世界短期内都难以消化吸收的巨大产能。2009年, 世界总需求下降了0.6%, 中国则实现了内需增长13%[3], 中国内需的实现是以投资方式而不是以消费方式拉动的。发达国家也开启了所谓的“再工业化”历程,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方面不遗余力。但是, 大多数的所谓的新兴产业并没有类似于互联网时代的成熟技术作为支撑, 也没有真实的市场基础, 即当前的投资并没有与未来的私人消费相匹配的条件。诚然, 经济危机似乎没有影响到高档消费品的消费, 炫耀性消费品的消费甚至仍在暴涨, 但这恰恰是松弛的货币纪律与不均衡的收入分配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必将导致普通消费品增长的持续乏力。有形的实物形态的普通消费品具有收入弹性低和价格弹性低的特征, 这类消费品形式上的降幅不大, 却对无形的服务形态的普通消费品的消费产生了强烈的挤出效应, 这必将打断至少是长期延缓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由工业经济形态向服务经济的升级。总之, 全球范围内传统的经济增长结构没有做出实质性的调整之前, 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矛盾不仅不可能消除, 反而可能进一步强化对峙的张力。
四、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做出调整
全球需求结构的上述特征, 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贸易发展的两个基本方向。第一, 国际贸易总量的相对下降。即相对于全球GDP总量来说, 国际贸易与GDP的比重, 今后一段时间很难重现过去20多年的飞跃式增长。因为支撑国际贸易突飞猛进的消费动力已经不复存在。第二,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根据WTO的统计, 2009年以来, 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日渐明显, 不仅贸易保护案件的数量不断攀升, 贸易保护的形式和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4]。
相对地,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需要做出实质性的调整。中国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外向型加剧发展战略之所以能够取得极大的成功, 得益于当时全球总需求迅猛扩张的国际经济环境。但这种成功, 不是没有代价的, 最大的代价是中国外部经济失衡日趋严重。截至2011年6月, 中国已经积累了总额高达31 974.9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5]。对此, 需要怎样来认识呢?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证明,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现了巨额的贸易顺差的时候, 很有可能是这个国家或地区输出了稀缺的生产要素。中国本来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 在正常的贸易条件下, 按照比较优势的一般原理, 中国输出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入资源密集型产品, 对外经济不平衡不会持续存在, 因为货币币值的变化会自动平衡贸易收支。大量的贸易顺差必然是压低汇率的结果, 那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贱卖了什么呢?自然资源, 即我们相对稀缺的土地禀赋。其直接表现和必然结果, 就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污染和退化。
同时, 因为外汇储备不断增长, 在我们目前的汇率决定制度条件下, 中央银行被迫大量被动发行货币。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 从2000年12月的134 610.3亿元[3]迅速增长到2011年6月的780 820.9亿元, 10年间增长了近6倍[5]。这成为引发国内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通货膨胀目前是威胁国内经济稳定的最大隐患。
因此, 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做出实质性调整。首先, 要适度减少加工贸易的发展规模。中国的加工贸易是积累贸易顺差的主要因素, 中国的一般贸易很少产生贸易顺差。贸易顺差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却实实在在地打击一般贸易, 而对加工贸易几乎不产生什么影响。因为, 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的, 它在中国的生产过程仅仅是劳动力之间的国际套利, 对货币币值变化缺乏敏感性;一般贸易则是全流程的国内生产, 对货币币值变化极其敏感, 本国商品以外币计价的价格升高影响出口绩效。可以这样讲, 加工贸易规模越大, 贸易顺差越大, 人民币升值压力越大, 一般贸易发展空间越窄, 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越小。其次, 中国要不遗余力地调整产业结构, 以科技力量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在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领域确定国际比较优势。中国一味地从事低端制造业的生产, 虽然增加了部分就业, 但浪费了自然资源, 污染了自然环境, 加剧了外部经济不平衡, 还引来了反倾销诉讼, 抑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机制, 弱化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 是得不偿失的。
参考文献
[1]朱民.一个持续波动的未来[N].南方周末, 2009-07-02.
[2]张茉楠.金融危机产生深远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呈四大趋势[DB/OL].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2-15/2843561.shtml.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历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WTO.2009.report to the TPRB from the Director.General on 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is and Trade-Related Developments[R].WTO/TPR/OV/2, July15.
13.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因素 篇十三
文章编号:1004-702618-0016-02中国图书分类号:P467;F312文献标志码:A
1我国极端气候的特点
我国极端气候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统计之外的特殊气候状况,其对于农业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就极端气候特点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我国极端天气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其次,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并作为农业大国,极端气候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第三,由于极端气候所带来的灾害具有一定的交替性,诸如旱灾、涝灾会交替出现。第四,大多数因极端气候天气所产生的灾害,都是连续出现的,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对于生产力水平较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弱质性产业来说,极端气候还具有一定的弱质性,我国的极端气候存在着一定的分布规律,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14.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因素 篇十四
2014年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我国现有近千家制药装备企业,但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规模效应的大型企业较少,行业集中度较低。
(1)国内制药装备行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我国已成为全球制药装备生产大国,但产品创新能力、行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大部分企业技术水平仍处于仿制、改进及组合阶段,行业整体生产工艺水平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自动控制及在线监测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重要参数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及时性有待提高;在线清洗及灭菌技术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装置设计与结构设计的结合尚待完善,装置系统的匹配性、关联性相对较差;产品加工精度有待提高。国内制药装备行业的设计水平、制造水平、创新意识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行业的快速发展。
(2)行业集中度、抗风险能力较低
我国现有近千家制药装备企业,但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规模效应的大型企业较少,行业集中度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和生产能力低下,低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中小制药装备企业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影响了行业的利润水平,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必要的研发投入,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5.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因素 篇十五
关键词:碳期货,气候变化,碳贸易定价权
引言
2005年, 联合国颁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生效, 将国际碳排放贸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行机制等三个灵活合作机制引入了国际节能减排合作范畴, 全球碳市场及碳金融市场由此应运而生。
碳期货是针对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产生的金融衍生品。通过碳期货市场签订未来碳交易合约价格, 降低企业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风险, 提高企业参与低碳交易的积极性。
1 中国碳现货交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在2012年, 中国已占据全球市场碳排放量的1/3, 预计到2015年将能达到全球一半的份额, 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极具潜能的碳排放市场。“十二五”规划提出, 到2020年, 中国要达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
尽管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了多个环境能源交易所, 但各个交易所力量分散, 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化的贸易平台, 碳交易现货市场没有价格制定权, 交易处于弱势地位, 无法走向国际市场[1]。具体分析有几点:
1.1 定价权的缺失阻碍低碳经济发展
中国目前的CDM项目进行过程中, 碳交易现货市场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化的贸易平台, 市场交易活动较为分散, 碳交易无法向标准化合约的期货交易过渡, 国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对落后;进行CDM交易时缺乏统一的交易系统和层次, 交易双方的地位不对等, 信息透明度不高, 双方的交易风险差异较大, 使贸易双方的交易价格不对等, 难以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定价。
1.2 交易价格不合理, 缺乏统一交易平台
虽然中国已建成4所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 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也逐步颁布实施。但是碳交易定价权的缺失和金融工具的落后, 使得碳排放权交易双方的供求信息不对等、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交易利益被不断挤出。由于国内缺乏统一的碳交易平台, 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
1.3 资金利用率低, 金融技术发展缓慢
国内的碳现货交易市场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化的贸易平台, 碳交易停留在碳排放权和减排设备等技术载体的转移上, 无法向标准化合约的期货交易过渡。很多CDM项目交易过程依旧遵循双方商定买卖协议, 达成交易细则后进行签约的传统交易流程, 在降低了资金效益的同时, 碳排放的真实价格被扭曲。
2 开展碳期货交易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有助于提高议价能力, 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中国在国际碳现货交易市场上缺乏定价能力, 被动承担由价格因素引起的交易风险。开展碳期货交易, 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定价, 增强信息传递效率和信息透明度, 可以提高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定价能力, 推动低碳经济的积极顺利发展[2]。
2.2 有助于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 统一碳排放交易平台
碳期货交易的一大优势即在交易过程中通过大量买家与卖家的价格商讨, 发现合理交易价格, 最终实现交易市场上碳排放权的供求平衡。开展碳期货交易有助于改善中国碳排放权议价能力低下、碳排放权交易过程被动的局面, 通过形成合理的碳排放价格, 可以使中国企业在减少碳排放量项目的交易中增加利润, 有助于中国形成公开、透明、合理的碳交易价格, 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更多的经济激励, 减少其因碳交易价格波动承受的风险。
2.3 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 提高碳交易效率
碳期货交易使用统一标准的期货合约作为工具进行交易, 标准化合约相较现货合同减少了风险因素和利益分配问题, 使交易过程变得简易快捷。同时期货市场允许采用保证金的资金结算方式, 实现对冲平仓的交割方式, 有助于防止违约, 保证合约履行。这两种方式使得期货交易市场相对于现货市场而言, 更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和效率性, 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而提高碳交易的运行效率[3]。
2.4 有助于有效规避风险, 提高市场活跃度
碳期货具有套期保值和风险对冲的功能, 使交易者和投机者规避价格波动引起的交易风险, 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进入碳交易市场, 同时促使中国的碳交易参与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交易与决策行为, 提高碳交易市场的活跃程度。
3 中国发展碳期货交易所具备的条件
3.1 巨大的碳市场规模为中国发展碳期货交易奠定了基础
碳期货交易的引入需要大规模的碳现货市场, 现货市场的规模越大, 期货交易关于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作用体现得越明显。中国节能减排空间巨大, 温室气体的减排、回收、再利用的市场前景广阔[4]。开展碳期货交易, 可以充分发挥中国在世界碳贸易市场中占有巨大份额的优势, 扩大中国在全球碳贸易市场的影响力。
3.2 国际碳贸易价格的频繁波动为中国引入碳期货提供了市场需求
碳期货产生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碳市场交易提供套期保值的风险转移作用。在国际碳贸易价格大幅波动的前提下, 企业通过参与碳期货交易规避风险的需求变得尤为强烈。由于中国多数企业拥有节能减排的改造空间, 迫切需要加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参与交易, 碳期货的推出顺应中国碳排放供给企业对于规避市场风险的需求。
3.3 碳排放权的标准化为中国发展碳期货提供了交易便利
碳排放权已被标准化, 折算成二氧化碳的吨排放量为单位, 符合期货交易商品标准化的特点, 碳排放权在质量、规格方面易于统一, 为中国碳期货交易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3.4 国内期货交易所日渐成熟为中国发展碳期货提供了实践经验
自1990年10月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以来, 中国期货交易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 积累了大量的期货交易宝贵经验, 各种期货行业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期货市场运作日臻成熟, 为开展碳期货交易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4 中国开展碳期货交易的国际经验借鉴
下面以欧洲气候交易所为例, 分析碳期货市场应具有的特性:
4.1 期货市场应兼顾交易者的质与量
期货市场中交易者的数量与质量, 直接影响到碳期货交易额的多少, 碳期货交易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大小。欧洲气候交易所现有固定会员近200个, 分别来自航空、汽车、电力、环境、交通等十数个不同行业, 同时整个交易所的交易者达数万位, 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其交易参与者的经济影响力大, 行业覆盖面广[5]。
4.2 期货市场应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
碳期货产品的市场规模越大, 其对国际碳贸易价格的影响能力就越大, 碳期货产品所在国的国际碳排放市场定价权就越强。欧洲气候交易所的EUAs期货自2005年诞生以来, 进行了大量的碳排放交易, 截至2009年, 已累计成交730万手, 交易总额超过了大豆期货, 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预测, 到2020年, 全球碳金融市场规模将达3.5万亿美元。
4.3 碳期货市场应具有丰富的期货产品种类
丰富的碳期货产品种类, 可以给交易者提供更多的交易选择, 满足不同交易者的个性化需求。欧洲气候交易所目前提供了的两大类别28种碳期货产品, 每个季度都有一种期货产品到期交割, 期货产品种类丰富、品种齐全, 吸引了大量的碳排放企业和投资投机商参与其中。
4.4 碳期货市场应具有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
欧洲气候交易所每月会对市场交易的主要信息进行例行披露, 其中包括市场买卖双方的历史供需量, 每种期货的交易额、交易价格等。通过对信息的主动披露, 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获取成本, 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数量。
5 中国建立碳期货交易市场的对策
1) 整合现有的分散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打造全国性的碳排放现货期货交易平台。出台相关的交易法律法规, 建立中国特色的碳贸易市场体系, 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中国碳贸易效率, 提升中国在国际碳贸易中的话语权。
2) 利用现有的商品交易所作为平台, 开发设计碳期货交易产品。充分利用上海商品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和成熟的交易、交割、风险管理体系, 设计碳期货交易产品, 为中国发展碳期货交易市场提供技术支持。
3) 借鉴国外碳期货交易市场的先进经验, 提高中国碳期货产品的合约设计、规章制度设计、交易机制设计、监督管理体系设计等诸多方面能力。学习借鉴国外在发展碳期货的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 切实体现碳交易价格, 满足交易双方需求的碳期货产品和碳期货交易规则。
4) 切实加强监管, 保证碳期货市场健康稳定运行。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增加市场透明度, 提高信息披露等措施, 提高碳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 使碳期货成为一款能够真正提高节能减排企业经济效益的产品。
5) 碳期货市场在推出的过程中, 应循序渐进。以实物期货、实物期权为先导, 在稳定了期货交易市场的前提下, 再将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推出, 以减少市场价格波动, 促进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碳排放权定价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雷, 王军锋.中国碳交易市场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未来与发展, 2013 (1) :1-5.
[2]游石.探索碳排放权期货交易[N].证券时报.2010-01-18 (3) .
[3]车康模, 赵国浩, 宗颖聪.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煤炭资源现代化利用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1 (3) :154-156.
[4]赵国浩, 于贵芳.中国二氧化碳减排路径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 2012 (8) :28-34.
【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因素】推荐阅读:
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07-19
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变化07-24
2024年中国IC设计行业发展有利因素11-17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11-13
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09-17
中国绿色经济峰会11-26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06-20
中国经济新常态07-29
中国经济史作业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