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客观要求

2024-10-04

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客观要求(精选9篇)

1.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客观要求 篇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点在于“人和”。古人云:“人情之理,不可不察”,这说明只有重视研究人的规律,根据一定的规律去满足人们欲望,办事才能符合客观实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演进的。当消费者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再考虑的就不是吃饱喝足,而是如何获得名誉、地位、身份,如何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直至自我的实现,于是商品的消费就不光是给人以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给人带来一种标新立异的精神享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个性化消费也逐渐向着高层次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自制和定制低技术含量的商品,如妆饰物、服装、家具、家居装潢等,而是突破性地向着高科技工业产品拓展,主要是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电产品,导致个性化、形象化、生动化、时尚化的消费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细化,而这些最终都是落脚到人性化上,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为商家提供广阔的市场。这种带有人性化色彩的消费需求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以营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性需求为最终目的的产品,只有通过人性化营销才能真正实现。

以人为本是人性化营销实现的前提

现代营销理念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不仅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要求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大多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靠行政和计划发展起来的,习惯于卖方市场条件下的商业经营模式和传统的经营思想,导致商贸企业盲目进货、商品滞销、效益亏损。在经历量的消费时代和质的消费时代后,消费内容的多元化、消费层次的复杂化和购买行为的理性化程度日益提高。在崇尚人性化消费的今天,将掀起新经济时代强劲的消费热潮。而随着市场的不断破碎,顾客需求的多样化,目前以“以销定产”经营思想的模式,将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加,也造成企业经营的被动。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营销却是现代企业适应市场需要变化趋势的一种鲜明理念,它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之中,是一种信念而非手段、技巧。新加坡航空公司员工所一贯秉持的待顾客如亲人的理念,让许多乘客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航空公司之一,甚至认为是生命中非常值得留恋的美妙时光,沃尔玛制定的“三米微笑原则”等都充分说明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而且现在许多企业所秉持的用称心产品来满足顾客、用舒心服务来揽客招商、用爱心工程来塑造品牌、用动听语言来赞美女性等措施充分说明他们已意识到开展人性化营销的重要性,企业只有通过“产品+人性=市场”的方式,将产品与消费者用人性情感这条纽带联系起来,凡事设身处地,以情动人,以诚动心,以物蕴情,以此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良好的品牌,真心诚意的对待消费者,真正做到为顾客而所思,为顾客而所虑,并把这种理念深入骨髓、溢于言表,体现在员工的举手投足之间,才能更好地了解顾客,把握市场。

人性化营销是提高顾客忠诚度的根本所在

人性化营销是商家与顾客在交易中充满温情和爱心的沟通过程,它能够提升顾客从商家的关爱中感受到的情感价值,甚至能让顾客认为那是生命中非常值得留恋的美妙时刻。这深刻反映了今天一切为了满足顾客追求感性消费的市场背景。传统营销理念注重市场需求变化,注重产品的更新换代,着重产品的性能,与顾客只存在有限的接触,而人性化营销则重视培养顾客的重复购买及其对企业或品牌的忠诚,重视产品能为顾客所提供的利益,为顾客提供全面并体现人文关怀的高质素服务,强调与顾客建立全面的接触及长久的关系。国外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一个企业总销售额的80%来自于占企业顾客总数20%的忠诚顾客,而维持这20%的忠诚顾客的手段来自人性化营销的魅力。美国的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把售出商品看作是建立维持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开端,并且要让顾客明白,“产品的优异质量仅是冰山的一角”,通过处处体现人性化的营销,来维持与顾客的关系。而三星企业从体贴用户、关心用户的角度出发,依据不同功能、需求突出采用个性化、人性化设计,真正体现科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营销理念,让客户能享受高科技产品带来的高品质生活质量,让用户真正体验上“买得放心、买得方便、用得舒心”的全面客户体验。曾担任过哈佛企管顾问公司副总经理的管理学专家张永成提出过著名的“人性律”:“凡是能让消费者满意的商品或服务,必定符合人性,反之,则必有非人性、反人性之处”。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充满人情味的营销行为无疑会对消费者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竞争优势的创造是运用人性化营销的真实体现

人性化营销一方面是要与消费者建立广泛紧密的伙伴关系,保持着相当数量的忠诚的老顾客,竭诚为消费者服务,并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满足消费者人性化需求,创造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优势,获得市场竞争的成功。北京美巢家具公司的成功之道就是一切从客房的需求出发,对产品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和宣传,及时推出了“厨房新生活,做饭更轻松”的新概念。其在新的厨房要领中,不仅注意柜体面材的选择,而且在设计时,极为注重个性化、人性化,其设计出的合理的工作流程可以在厨房作业时,保持一份悠然自得的心态,让用户能充分感受到厨房不仅是烧菜的地方,还是休闲、娱乐、朋友聚会、沟通情感的家庭场所,使用户能真正充分感受到人性化的温暖。

再如海尔集团就提出了“您来设计我来实现”的新口号,由消费者向海尔提出自己对产品的需求模式,由海尔集团来实现。海尔最新推出的快乐王子007系列冰箱不仅以零解冻时间和零保鲜时差征服了日益挑剔的经销商和消费者,更以其迅速上升的旺盛人气家喻户晓,成为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实际上,这个有着独树一帜的“软冷冻”功能的新产品之所以能够使人眼睛一亮、心头一热,正是得益于其从创意、设计开始的整个营销体系中倾注的浓厚的人性化气息。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说得好,实验室只能产生伟大的设计,但是伟大的产品只产生在市场营销中。因此,现代企业只有设计出具有人性化的产品,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才能更好地创新竞争优势,才能更好地占领市场。

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今天,“以人为本”已不是一句空话,许多企业管理者已经认识并深刻体会到了“人性化营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人性化营销的核心思想就是人,即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给人更多的需求,给人更多的关爱,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向心力和顾客的满足感、员工的归属感,使顾客、合作者、员工与企业有着相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只有充分发挥人的最大潜能,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人性化营销,才能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人性化营销”不仅是一种营销理念,更是一种企业文化,它融入企业的各个方面。

2.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客观要求 篇二

关键词:敬业精神,和谐校园,辅导员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的和谐程度是整个社会和谐程度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对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构建和谐校园, 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 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教育管理的重要抓手, 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教育管理的崭新实践。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与学生朝夕相处, 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 对大学生成长影响很大, 其作用不可替代。因此, 作为高校辅导员, 必须高度重视本职工作, 拥有永恒的敬业精神。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的特点需要辅导员的敬业精神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教育的接受主体, 其思想主流是健康向上和积极进取的, 同时也是多元、多层、多维、多变并存的。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大学生的思想纷杂, 政治思想也不例外。面对这些原因, 要求我们必须了解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政治思想特点。他们在政治思想多样化、双重性、趋利性、易变性以及独立性和选择性等不同特点, 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教育学生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康的主导价值观;需要辅导员踏下心去把青年大学生政治思想摸实, 大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使他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 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更需要辅导员的敬业精神, 概括的说高校辅导员的敬业精神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高低的根本体现就是永恒的敬业精神。

二、构建和谐校园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的校园,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 以人为本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满足他们的需要, 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过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着眼点是管理学生, 视角在学生、在手段, 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以人为本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 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有机结合起来。

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 我们应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点,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头脑, 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 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 开展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教育, 使大学生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疏导结合起来。健康心理是健全人格的基础, 也是和谐校园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由于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增加, 由此引发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因此, 要采取切实措施, 健全心理健康疏导和咨询专门机构, 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疏导结合的有效途径, 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4.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既是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 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教育相结合, 把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全面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应尽全力帮助大学生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大学生中的困难群体往往因为被关注得不够而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近年来, 困难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 矛盾日益突出。因此,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解决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作为重点, 动员一切力量, 采取措施, 帮助困难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 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三、敬业精神永恒的辅导员才是一个合格的辅导员

辅导员的终生敬业精神, 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是新世纪机遇与挑战的需要,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辅导员的工作需要执著, 需要敬业精神, 这样才能工作愉快、有活力、乐于工作, 尽心把工作做好, 从而获得成功和喜悦。一个人只有敬重自己的事业, 才能热爱工作, 开拓进取, 取得成功。

1.忠于职守。

忠心耿耿做好自己所负担的工作, 把全部精力和知识献给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这是敬业的最高境界, 也是崇高思想道德品质的体现。正是许多勤劳、努力、负责的人在推动着这个世界的车轮向前滚动。我们的社会正是因这些忠于职守的人尽心尽力工作, 才有今天的繁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稳定开展, 与忠于职守、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分不开。

2.专心致志。

古人说:“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 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专心致志地凿一口深井。”工作上专心致志, 并不是不求上进, 而是一种锲而不舍、全神贯注的追求。这里面不但要有魄力, 而且要有定力去摆脱其他事物的诱惑, 不为一切名利权力而中途易辙。专心致志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

3.恒心如一。

敬业需要注意两件事, 即已着手的工作必须完成, 已接受的事物务必坚持到底, 恒心如一地去做。俗话说:“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这个“有心”, 就是有恒心, 只要有恒心, 再难的事业也能做成功。反之, 没有恒心, 就会一事无成, 再容易的事也会成为困难的事。一个人之所以成功, 不是上天赐予的, 而是他日积月累自我塑造的, 里面没有半毫的侥幸心理。

4.一丝不苟。

一丝不苟就是认真、细心地对待工作, 不能粗心大意。我们一旦生存于世, 无可避免地要负起职责, 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忠于职守, 没有不满, 没有怨言, 以一丝不苟、谨慎小心的工作态度, 忠诚信实地完成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高校辅导员只要谨守如此认真的态度, 终会得到社会、领导、学生的肯定与认同, 为自己开创美好的前途。

敬重自己的事业是成功的基石。我们要“干一行, 爱一行”, 只要对自己的工作热爱痴迷, 即使是平凡的岗位, 也能创造出奇迹。因此我们必须敬重自己的事业, 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 自觉地履行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在现实生活中, 相当一部分高校辅导员经过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提高思想境界, 结合自身实际, 把人生目标定位于致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他们不求名利得失, 只求实现自我价值, 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宝贵的财富。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新形势下, 辅导员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做到“三让”, 即“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组织满意”, 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 为学生的成才和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全部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智利.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2) :78.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26.

3.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客观要求 篇三

C h in a C o lle c t iv e E c o n o m y 集体经济·

新农村建设·集体经济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农村养老保险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进行梳理,回顾了在制度和路径上的变迁历程,并归纳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变迁历程;制度创新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传统性养老、社会养老保障和农村养老保险三个制度阶段,制度正式建立于

20世纪80年代中期。目前中国养老保险

制度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如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及覆盖面积、对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和养老保险的保值增值等问题。

对此理论界学者就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制度创新、发展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总体方向基本确立,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研究其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起步落后于城镇养老保险,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化而不断变迁。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养老保险主要历经三个阶段,即以农民家庭保障为主体的传统性养老保障制度阶段;以集体保障为主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阶段;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

助为辅,国际予以政策支持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阶段。研究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变迁是研究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学术起点,对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有基础性的意义。

至今,农村养老保险已取得很大发展,但全国各地发展情况不平衡、缺乏统一管理和立法保障、保值增值困难仍是农村养老保险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冯章龙认为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强制性和国家责任性,随后从制度层面总结了保险制度的内在缺陷。有学者也指出了其他原因,如刘子兰(2003所讲,政府主管部门及学术界建立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计划时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它的发展停滞。

二、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趋势

通过已有研究结论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缺陷,政策的不稳定性不仅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而且损害了制度的威信和吸引力,而中国当前现状也凸显了改革的必要与紧迫性:一方面,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体制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无法承担农民养老的历史重任。随着老年农民老无所养问题越来越严重,与发达国家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形成了强烈反差,许多地区开始改革制度。

(一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作用

至关重要,大部分理论界学者赞同这个观点,也曾将目前农村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归因于政府涉足不够,但对政府深入程度则持不同看法。

李迎生指出,政府担负着构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推动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以及创造适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等重要职责。阎安认为政府应承担全部转制成本和隐性债务,应从部分积累制过渡到完全积累制,在强制缴费的基础上鼓励个人多储蓄积累,建立多功能个人养老账户。

(二路径的选择

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不具备全面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难以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这是由现实国情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既定路径决定的。何文炯等(2001建议发达地区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应暂缓推行,然后逐步扩大其实施范围。王枝茂建议立法先行,渐进式推进。

也有少数学者认为GDP 的增长表明中国已具备一定经济条件,且农民表现出强烈愿望和广泛的社会保障参与意识,因此中国已初步具备全面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三目标的构建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标的构建,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经验。在养老金筹集模式上坚持国家和集体为主、个人为辅的原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郝新蔷 黄颖 孟宇微 王坤 李澍奇 孙瑾 9 2010.05(上

C h in a C o lle c t iv e E c o n o m y 集体经济·则,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家庭养老和社区互助为辅助,逐渐与城镇从业者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整合的社会养老模式。

但这种学习不能脱离既有的制度文化条件,也不能以削弱中国既有制度文化优势为代价,盲目照搬西方社会保障模式只会加大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难度和改革的制度成本。

三、总结和思考

综上可知,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所体现的效率低下问题使政府和学者们正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制度模式。

在农村养老保险的改革中,政府承担

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关于制度创新和路径选择,目前普遍接受的是将农村地区分层分类,推进与其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方向已基本确立,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而目标的制定可以参照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但最终仍应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照搬。

此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就其变迁历程、管理模式、路径选择、政府作用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但目前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未来可针对这一问题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谢冬水,王松.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的历史变迁与制度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08(10.2、冯章龙.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界,2006(4.3、王枝茂,张璐琴.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路径创新[J].经济师,2006(12.4、孙红民.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其问题[J].人口与经济,2009(S1.5、李迎生.探索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之路[J].浙江学刊,2001(5.6、阎安.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9(12.7、李春根.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制度安排[J].江西社会科学,2006(3.(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文章在对我国东、中、西部“一村一品”发展较为先进的省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近年来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判断未来发展将呈现产业布局向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主导产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以设施农业促高效产业发展、产品标准化及经营品牌化、经营模式创新发展、投资多元化等发展趋势。

关键词:一村一品;现状;趋势;专业村

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一村一品”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特别是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对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一专业村专业乡镇数量增多据农业部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资料,到2008年底,全国专业村累计达到

45650个,比上年同口径增长5.5%,占全

国行政村总数7.1%。从地区看,专业村

(乡镇数量居前三位的是山东、河北、四川;专业村数量增长较快的省份有青海、海南、陕西。从行业看,专业村主要分布在蔬菜、水果、畜牧业,合计26821个,比上年增长5.6%,占专业村总数58.8%。在专业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专业乡镇3160个,比上年增长4.2%,占全国乡镇总数

8.9%(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2008年全国 一村一品发展情况统计分析报告。(二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据农业部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资料, 2008年专业村经济总收入133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主导产品销售收入607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出口创汇2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8%。在专业村中,经济总收入居前

三位的是江苏、河北、山东,全国经济总收入500万以上的有34876个,占专业村总数76.4%,其中,经济总收入过亿元的有

1569个,占专业村总数3.4%,主要分布在 江苏、河北、山东等省份。

(三主导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据农业部发展一村一品办公室资料, 2008年种植业专业村主导产业基地面积8020万亩,比上年增长9.69%,居前三位的是黑龙江、河北、山东;牲畜饲养3889 万头只(包括牛、猪、羊,不包括兔类,比 我国“一村一品”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4.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客观要求 篇四

关键词:土地流转;土地细碎化;土地互换;规模经营

所谓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土地集中经营,充分发挥各生产要的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方式。从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这种经营方式或早或晚都要实行,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它反映了在市场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审时度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一、土地细碎化经营的现状与弊端

D村位于江苏北部,拥有农户252余户,人口1253人,耕地1400余亩,该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粮食和外出务工。目前,村中留守人员主要为50岁以上人员,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自2005年取消农业税以来,已无人抛荒,土地均由家中老人代为耕种,农忙时节回来帮忙。村中无农业大户,每家每户均由承包地。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中,为了公平起见,D村像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本着“肥瘦搭配、农田普占”的原则,将农村责任田根据肥力、距水源远近以及高低程度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全村共分为8个组,每组30户左右,户均5亩责任田,另外加上农户自己开垦的荒地与滩地,共有7亩左右。7亩地由于等级的差别分布在8-9个不同的地点,每户在每个地点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最远的与最近的之间距离相差达到0.5公里。这种细碎化的分布状态确实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但是效益效率低下,具有一定的弊端。

首先,土地细碎化不利于统一使用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土地的分散分布不能够容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装备。在D村,土地面积最大的有2亩,而最小的只有0.4亩,大型机械根本无法在小地块作业,因此,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景象,大型机械与手工劳动同时进行。另外,由于土地分散,农户在组织收种的时候完全缺少主动权,由于要使用大型收割机,不可能只收割一块土地,只能等待这一片地的其他农户一起收割(提前或推后会导致成本上升,因为收割机主不愿意为一块地来回跑),无形之中浪费了时间。D村很多农户都属于劳务输出人员,外出打工,在农忙季节请假回来收种,时间拖的越长,他们的经济损失也就越多。

D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虽然实现了土地与劳动者的直接结合,推动了农业的高速增长,但是由于土地平均分配、分户承包,户均面积少而零散,不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从1985年以后,发展比较缓慢。D村小规模农户自身不仅缺乏吸纳现代科技的内在动力,而且不具备采用现代技术的能力和条件,同时也为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增加了组织的难

度。D村所属的H区农技推广站与农机局大力向当地农户推广小麦与水稻种植技术,但收效甚微。问及原因,农户认为购买小麦播种机与水稻种植机成本较高,不愿为几亩田大费周章。农户最终采取撒种的方式种植水稻,虽然降低了播种成本,但增加了田间管理的成本和除草农药的成本,也增加了粮食的农药残留量。

其次,土地细碎化造成浪费。一般而言,小地块使用收割机的柴油成本比整片地的柴油成本高出5元/亩左右,大地块的柴油成本为7-8元/亩,小地块的柴油成本为12-13元/亩。由于地块的分散,农业机械有时需要在地块之间转移,这又增加了农户的成本。就大型收割机而言,由于速度不快,因此耗油量很大,1公里的油耗大约为2.5元,农用车在运输粮食时所产生的油耗浪费也不可忽视。除了能源浪费以外,还存在土地资源的浪费,农户之间为了减少纠纷,都会在地块之间设立田垄,地块分的越小,所需的田垄也就越多。一条竖田垄大约50厘米宽左右,再加上横田垄所占的土地,D村200亩左右的土地中,田垄占地约为1/10。

第三,土地细碎化不利于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通过规模经营才能够达到规模效益,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土地细碎化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更别说引进资金和技术。在农产品上具有竞争力的,一般都是土地调整较好的地区,如广东省徐闻县通过土地成片调整获得了规模效益,化劣势为优势,使原先的干旱地带变成水果蔬菜基地,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动地位。而在D村,由于土地细碎化,导致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农户在出售粮食时,完全由商贩定价,无法与商贩讨价还价,价钱高低只能根据经验(一般而言,水稻年后价格高于年前)

二、土地互换是农村土地调整的有效形式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较落后地区的农村承包地普遍处于细碎化状态,难以支撑起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要想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通过土地流转达到规模经营的效果。所谓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也就是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土地流转形式。

就某一时期来说,小规模农户通过劳动密集型经营也能实现较高的土地生产率,但从长远看,由于其缺乏技术进步机制,将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能力。没有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针对与D村类似的地区,若要实现规模效益,首先要结束土地细碎化状态,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土地互换的模式。所谓土地互换,是指在土地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权。D村已经有几个组实现了土地互换,互换土地的农户表示,通过土地互换,可以实现机械化作业、节省劳力、增加土地面积、提高作物单产等。

第一,土地互换后,作物能够实现集中连片种植,大型联合收割机能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能够节约田间管理的费用,犁地、平地、播种、打药、施肥、灌溉等成本都能降低,互换地块以后,这些费用节约10元/亩左右。

第二,土地互换节省了劳力。土地互换可以促进作物收种效率提高,使原本需要多人合作的工作只需2人就可完成,符合目前农村大部分人员外出打工、无人在家专职务农的现状。互换土地的农户表示,他们在农忙季节只需回来两三天,不必像以前那样要请假10来天,因为主要的工作两三天就可完成,剩下的扫尾工作可由家中老人代为完成。

第三、土地互换增加了土地面积。土地互换后,田埂没有了存在的意义,田埂的破除,增加了村集体的土地面积,同时也可增加农户的土地面积,再加上农户自身开发的边角地和滩地等,无形之中增加了农户的收入。D村实现土地互换的农户户均增加土地0.5亩左右。

第四,土地互换可以提高作物单产。土地互换后田间管理逐步统一,病虫害防治可以实现同时防治、统一防治,避免了交叉防治和感染。田间灌溉也可避免不均现象,提高作物单产。实现地块互换后,亩产均比之前提高25公斤左右。

通过地块互换,使土地“化零为整”,解决了地块零散、不便耕作的问题,促进了产业的集中布局和成片规模经营。这种方式应该成为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农民收入以农业为主地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首要选择。为此,当地政府要做好相关配套服务,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坚持保护和扶持农业,继续加强农机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建设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新建农田水利,完善农村电网、信息技术等为农地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

三、土地规模化经营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劳动生产率低是中国农业的“硬伤”,是“入世”后中国农业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而提高中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就必须根据我国自身特点,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有关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农户经营土地规模的扩大,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农户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之间也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首先,土地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是个农业国,大多数人口集中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2003年初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提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而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经阶段,只有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农业社会化程度,才能容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运用的技术装备,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其次,土地规模经营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如何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统一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发展农业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由于经营的限制,产品数量少而单一,决定了他们既没有足够的热情去关注市场、究市场,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有效地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土地规模经营,必然带来单位农户生产产品数量的增加,这就增强了农户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利益的驱动下,经营者必须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土地产出,提高产品质量,必然千方百计寻找效益可观的产品销售出路,以足够的热情和精力去关注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这对于把农民推向市场,加速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次,土地规模经营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农业特别是和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又一突出制约因素。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国家政策的调节,但更重要更现实的是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土地的规模经营是农业集约经营的基础。一般来说,小规模经营由于带来的收入甚少,经营者增加物质技术投入的积极性较低;而较大规模的经营,商品生产的程度较高,带来的收入更多,经营者有更高的积极性增加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不可能完全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发展集约经营,用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增加农产品总量是切实可行的途径。显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集约经营、转变农业增长式的重要手段。

最后,土地规模经营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的重要举措。实现农村劳力大量转移,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大幅度提高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要。目前“家家分地、户户种田”的经营格局,迫使众多的劳动力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不仅限制了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制约了二、三产业的发展,阻碍了整个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力度不断加大,劳动力的自然流动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不断拓宽,向城市、向二、三产业的转移越来越多,这就对土地规模经营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相互推动,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非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康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2年

2项继权,周娴 《农民的地权选择与农地制度改革》 《学习与探索》 2007年第5期。

3陈伯庚、吴志冲 《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若干问题探讨》 《中国农村经济》 2002年第12期。

4杨荣新 《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理论探讨》2002年第2期《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9日至12日)谭向阳 《土地互换 节能增效—沙河县四道河子镇农民土地互换工作调查》 《今日新疆》 2007年第12期。

作者信息:许玲,女,1981年1月出生,籍贯江苏淮安。

5.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客观要求 篇五

【摘要】随身我国加入WTO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央行在全国八省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率先试行,使金融业之间竞争也必将白热化,各金融机构通过向客户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综合服务手段,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而稳定客户群体已日益成为国内金融界的共识。与此同时,由于传统的存贷业务在各大银行中的重要性的不断削弱,而做为银行业务经营三大支柱之一的中间业务越来越受到重视,中间业务收入也必将成为各金融机构追逐的目标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做为中间业务之一的代理保险业务,广大客户和普通百姓更是妇孺皆知,并受到广泛关注,此时,农村信用社代理保险业务无疑是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和自身业务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保险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农村信用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村金融市场已不再是信用社的避风港。从2007年起中国农业银行正式回归农村金融市场,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随着汇丰银行于2007年12月在湖北成立中国首家外资村镇银行后,国外银行也开始抢滩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然而多年来形成的经营模式已经很难帮助信用社获得更大的经营利润,农村信用社若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要经营渠道的模式调整到与中间业务并重的发展方向上来。

中间业务与传统业务相比,具有风险小、成本低、业务量大、收益稳定、派生性强、附加值高等优点。中间业务种类繁多,传统的中间业务包括汇兑结算、票据承兑、代理收付、代客理财、信托租赁及国际业务中的信用证、代客买卖外汇等。近二三十年来,银行的中间业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新兴业务层出不穷。如,信用卡业务、电子转账系统、担保承诺、代理融通、代理保险、债务互换、信息咨询等业务。特别是近些年来,银行业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出现了一大批新的金融衍生业务。但是由于信用社大多地处农村,许多类中间业务并不适合农村的实际,所以信用社开办的中间业务种类偏少。

目前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者拥有的基本保障明显不足:据2002年世界保险统计,英国当年的保险密度是3879.1美元,德国为1627.7美元,而中国只有28.7美元,可以看出我国保险的普及率还非常低,客户急需的养老保险、健康保险、财产保险等产品所占比重较低,尤其是在农村,保险业务始终没有普及到普通居民当中,这就为信用社在保险领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一 商业银行的保险业务发展现状

由于银保合作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提高经营效率实现“共赢”,银行保险在海内外取到了迅速发展:2000年,欧洲保险佣金占银行总利润的10%,2010年将达到15%,有接近一半的商业银行拥有专门从事保险业务的附属机构。2009

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商业银行代理保险实现保费收入达3038.99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27.29%,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了保险业最大的服务平台。

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七个方面:(1)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2)保险公司选择使用银行的客户资源、信息库、资金汇划系统和网络清算系统;(3)银行担任保险公司的财务顾问,并为其提供资金结算服务;(4)保险公司为银行信贷产品提供保险服务;(5)以储蓄型的寿险保单作为银行贷款的有效质押;(6)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的金融债权;(7)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进行拆借、债券回购、国债买卖等资金融通活动。

对于银行来说,积极发展银保业务不仅可以丰富银行的服务内容,拓展银行业务,降低银行对利差收入的依赖性,而且可以利用保险公司的客户,实现与保险公司的资源共享;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利用银行庞大的营业网络销售保险产品,不仅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营销成本,并且可以借助银行良好的信誉和客户资源拓展市场。

二 信用社的保险业务发展现状

虽然商业银行的保险业务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大多数信用社的保险业务还处于发展初期,以邢台市某联社为例,2008年营业收入26265万元,其中中间业务收入351万元、占比1.34%,代理保险业务收入18万元、占比0.07%;2009年营业收入27553万元,其中中间业务收入566万元、占比2.05%,代理保险业务收入95万元、占比0.34%。虽然这个联社的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427.78%,但是在整个营业收入中占比依然不足1%,处于一个可以忽略的地位。

而且大多数信用社现在还只能开办浅层次的代理销售险:(1)代理销售储蓄分红型或投资连结型的保险产品;(2)代理销售贷款抵押品财产险和借款人的人身意外伤害险等。销售方式主要为封闭式的柜台销售,售后服务有限,即使做得好的信用社也只是为客户提供一些简单的保险计划,客户根据情况自行判断是否需要购买。

三、农村信用社代理保险业务存在的优势:

首先,对农村信用社而言,代理保险业务,不但可以在基层、乡村、城镇的客户群中扩大业务范围,而且,通过代理各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在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多方位金融服务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经营实力,大大提高了农村信用社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企业形象,同时,农村信用社在代理保险业务中还可以赚到实实在在的代办收入。

其次,对农村信用社而言,代理保险业务,既可以在金融资本市场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又能以低廉的业务成本,换取更忠诚的客户群体,农村信用社也可以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网点销售优势,极大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赢取较高的金融信誉,使农村信用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对农村信用社而言,代理保险业务,能够不断提高网点赢利水平,降低经营成本。同时,信用社自身业务与保险产品存在着优势互补性,也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

此外,对农村信用社而言,代理保险业务,可以客观地帮助农村信用社提高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低廉的销售成本,获取畅通的产品销售渠道和高额的代理收入,也使农村信用社在代理服务过程中,掌握大量客户群体的财务信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网点销售,使信用社与客户之间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信用社营销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的过程中,既可以吸收储蓄,又可以清收贷款;另一方面,通过代理保险业务,使农村信用社和其所代理保险业务的公司,在共同分享保险市场这块“奶酪”过程中,既搞活了自身的业务经营,又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服务水平。使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呈现出“一石二鸟”、“一箭双雕”的双赢效果。

四、农村信用社代理保险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农村信用社代理保险业务,才刚刚起步处于萌芽状态,还没有成文的规范和强有力的约束机制,这制约了代理保险业务的更快发展。

第二,农村信用社代理保险业务,具有局限性,代理保险业务合作伙伴少,代理保险产品单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代理保险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农村信用社代理保险业务,基础管理薄弱,各种服务手段也不尽健全,代理保险业务还仅仅局限于劳务型、服务型,信息和物流渠道不畅,保险服务体系还有待完善。

第四,农村信用社代理保险业务,其代理保险业务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偏低,代理保险收入和信用社营业收入增长不成正比,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保险业务俨然成为“点缀”,其收入无疑成为杯水车薪。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与个别农村信用社领导在主观上没有足够重视有关,又与业务营销人员服务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有关,这样,也片面的束缚和钳制了代理保险业务的更大发展。

五、发展农村信用社保险的几点建议

1、加强农村信用社代理保险业务,要加大对保险业务的宣传力度,业务创新需要制度先行,对代理保险业务要实行科学化、制度化管理,进一步量化、细化合理分配代理保险业务的任务,不断增加服务的技术含量,发挥基层网点优势,加强保险营销队伍建设,增强市场拓展力量,推动农村信用社代理保险业务的发展。

2、加强农村信用社代理保险业务,要求各农村信用社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加强对代理保险人员的岗前培训,对保险业务实际专业化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为代理保险业务发展创造必备的条件。

3、加强农村信用社代理保险业务,信用社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代理保险业务指标的考核力度,对代理保险业务实行“双配套”。既:⑴人员配套,要任用既通晓主营业务又精通保险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业务学习、技术交流等形式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⑵服务配套,俗话:好酒也怕巷子深。好产品假如没有优质的服务相配套也要大打折扣,因此,新业务与新观念、优质产品与优质服务更要相匹配,不断强化对客户群体的公关服务,做到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零距离”服务,心贴心的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宣传力度,达到推进

和发展代理保险业务,提高信用社盈利水平的目的,增强农村信用社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诚如是,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才能与进俱进长盛不衰

4、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模式由于保险业属于开放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同业竞争激烈,而信用社因其网点作为稀缺资源在谈判过程中处于强势地位,所以信用社就必须全面考量与客户和保险公司三方面的利益平衡,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挑选模式,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笔者建议可以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挑选保险公司,即省联社建立一个招标平台,公开向保险公司投递标书,利用竞标的方式选择最好的保险公司合作;而且基层县、市联社也可以建立一个竞标平台---即一方面吸引有保险需求的客户、一方面向保险公司招标,作为桥梁为企业和保险公司提供中介的服务(这样做好处很多,既可以帮助乡镇企业找到费率较低、服务周到的保险公司,也可以为保险公司进入农村市场提供一个方便的渠道等)。

5、充分调查客户的需求,开发适合城乡的保险产品。

在保险产品的开发上,信用社必须充分考虑农村客户的共性需求和个体差异,综合使用定性和定量两种调研方法,对客户的保险需求进行市场细分,从而确定目标客户的保险方向。

就近期而言,信用社可以加强对长期寿险、医疗险、理财险、财产险、意外险、信贷险、工程险、责任险等现有保险品种的整合开发,根据目标客户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分类,重点开发适合农村的养老、医疗、教育……集保障、储蓄、投资等多功能的个人综合保险产品和适合中小企业综合抗险的财险产品;就长远来说,应采用重点产品的动态设计流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保险需求。

参考文献

[1]保险基础知识,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编,2010

[2]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管理制度汇编.河北农村信用社联合社,2006

[3]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 保护银行客户合法权益,经济日报2010

[4]2010银保市场发展展望,中国保险报,2009

[5]中间业务发展滞后36家银行共谋崛起,中国经济时报,2010

[6]选准合作模式 发展保险业务,中华合作时报,2010

[7]关于农村信用社发展保险业务的几点设想,河北金融,2010

[8]中国农村信用社关于开展保险业务的调研报告,文秘114,2010

[9]农村信用社代理保险业务问题分析与对策,中国农村金融网,2010

[10] 我市农村信用社开展保险业务 邢台日报 2010

[11] 走进银行保险,中国人寿江西分公司银行保险部新员工培训课程

[12] 构建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的分析与思考,农村经济,2009

[13] 论保险代理机构的现状与发展,现代经济信息,2009

[14] 个人保险代理人才市场现状及立法规范,法制与经济,2009

6.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客观要求 篇六

对此理论界学者就农村养老保险的管理、制度创新、发展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总体方向基本确立, 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因此研究其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起步落后于城镇养老保险, 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化而不断变迁。建国以来,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主要历经三个阶段, 即以农民家庭保障为主体的传统性养老保障制度阶段;以集体保障为主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阶段;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 国际予以政策支持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阶段。研究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变迁是研究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学术起点, 对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有基础性的意义。

至今, 农村养老保险已取得很大发展, 但全国各地发展情况不平衡、缺乏统一管理和立法保障、保值增值困难仍是农村养老保险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冯章龙认为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强制性和国家责任性, 随后从制度层面总结了保险制度的内在缺陷。有学者也指出了其他原因, 如刘子兰 (2003) 所讲, 政府主管部门及学术界建立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计划时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它的发展停滞。

二、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趋势

通过已有研究结论可以看到, 中国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缺陷, 政策的不稳定性不仅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而且损害了制度的威信和吸引力, 而中国当前现状也凸显了改革的必要与紧迫性:一方面, 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体制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无法承担农民养老的历史重任。随着老年农民老无所养问题越来越严重, 与发达国家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形成了强烈反差, 许多地区开始改革制度。

(一) 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大部分理论界学者赞同这个观点, 也曾将目前农村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归因于政府涉足不够, 但对政府深入程度则持不同看法。

李迎生指出, 政府担负着构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推动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建设, 以及创造适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外部环境等重要职责。阎安认为政府应承担全部转制成本和隐性债务, 应从部分积累制过渡到完全积累制, 在强制缴费的基础上鼓励个人多储蓄积累, 建立多功能个人养老账户。

(二) 路径的选择

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不具备全面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 难以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 这是由现实国情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既定路径决定的。何文炯等 (2001) 建议发达地区积极推进, 欠发达地区应暂缓推行, 然后逐步扩大其实施范围。王枝茂建议立法先行, 渐进式推进。

也有少数学者认为GDP的增长表明中国已具备一定经济条件, 且农民表现出强烈愿望和广泛的社会保障参与意识, 因此中国已初步具备全面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三) 目标的构建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标的构建, 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农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经验。在养老金筹集模式上坚持国家和集体为主、个人为辅的原则, 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以社会保险为核心, 家庭养老和社区互助为辅助, 逐渐与城镇从业者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整合的社会养老模式。

但这种学习不能脱离既有的制度文化条件, 也不能以削弱中国既有制度文化优势为代价, 盲目照搬西方社会保障模式只会加大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难度和改革的制度成本。

三、总结和思考

综上可知,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 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而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所体现的效率低下问题使政府和学者们正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制度模式。

在农村养老保险的改革中, 政府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关于制度创新和路径选择, 目前普遍接受的是将农村地区分层分类, 推进与其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方向已基本确立, 即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而目标的制定可以参照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但最终仍应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不可盲目照搬。

此外, 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就其变迁历程、管理模式、路径选择、政府作用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但目前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未来可针对这一问题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谢冬水, 王松.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历史变迁与制度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10) .

[2]、冯章龙.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界, 2006 (4) .

[3]、王枝茂, 张璐琴.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路径创新[J].经济师, 2006 (12) .

[4]、孙红民.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其问题[J].人口与经济, 2009 (S1) .

[5]、李迎生.探索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之路[J].浙江学刊, 2001 (5) .

[6]、阎安.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2) .

7.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客观要求 篇七

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集体经济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由如下三部分构成:

1.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一年100 元、200 元、300 元、400 元、500 元五个档次,试点县(市、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省政府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2.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3.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分别由中央财政和试点县(市、区)财政按确定的标准给予补助。

从新农保基金的构成来看,集体补助占到相当大一部分,集体补助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参保农民的养老金的多寡。农村里大部分村民收入较低,无法支付新型养老保险的费用,比如一些低保户、一些无亲无故的人,如果他们能够购买新型养老保险,他们老年时期的生活就有了保障。但是,现实情况就是每个月国家所发的200 元低保补助都不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特别是近年来,物价急速上涨,低保农民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因此集体经济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农民个人无条件缴纳新农保的费用,需要集体和政府的资助,而政府的补贴是一定的,所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对新农保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

石亭镇位于醴陵市最西部,距离醴陵市区20 公里,距离株洲市区17 公里,东邻神福港镇,南邻均楚镇,西与株洲县洲坪乡和南阳桥乡毗邻,北与株洲县仙井乡接壤。全镇辖区面积107 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2 101.1 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 020 公顷,旱土面积81.1 公顷),山林面积55 71.3 公顷,有小一型水库两座,小二型水库11 座。设12 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共9 790 户,总人口3.8 万人。

石亭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渌江河流经境内7 个村,S313线横穿东西方连接京珠高速,属于市县“半小时经济圈”和以市县城为中心的“三星拱月”乡镇之一。近二年石亭镇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改造铺筑水泥路面61.5 公里,公路四通八达,形成“二纵三横”的交通网络。程控电话、移动基站覆盖全镇。拥有50 万伏高压线和22 万伏高压线两条线路,方便生产、生活和工业用电。

石亭镇种养业经济以优质稻、荸荠、湖鸭、鲜蛋、生猪为主产品,工业产品以鞭炮、烟花、化工产品为主。民营企业异军突起,以长塘村、石亭居委会、樟树村为主体的工业小区初具规模,初步实现以“农业重镇”向“工业重镇”的转变。

总的来说,石亭镇集体经济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鞭炮及烟花产业、化工产业、村级鱼塘产业、土地承包、农副产品产业等。

尽管石亭镇的集体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并没有充裕的资金来支持新农保。主要是其集体经济的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收入少,底子薄。我镇有12 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万元的村有4 个,可见收入少,底子薄。村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相当突出,一些村的收入只能勉强应付日常的工作开支或做些小修小补的工作,至于建桥修路、挖渠修堤、建设农村文化阵地等工作却力不从心,只能依靠上级拨款或群众集资投工投劳等方法解决。

2.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狭窄,经营性收入十分有限。村集体经济的保值增值缺乏有效的途径,自我积累能力脆弱。S313 路旁有两个大型的工厂,砖厂和鞭炮厂,但都是私人企业,不属于集体经济。

3.发展模式单一,科技含量低。在全镇的村级集体经济中,养殖实体多为“一村一塘”,但很少搞鱼塘立体综合生产,管理粗放,收入不稳定。此外,除了部分集体土地承包转让和有限开发外,“公司+ 村”、“机关+ 村”、“农户+ 村”等合资合营、引资联营、股份合作的实体很少。这种模式单一、低科技含量的状态,大大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效益。

4.农村集体经济缺乏带头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一定要有好的带头人。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现在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带头人。村干部思想僵化,观念守旧,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没有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

5.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农民群体处于集劳动者和小私有者于一身的社会基层。既有要求走集体致富的要求,又有个人发家致富的强烈愿望。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后,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集体主义意识有所弱化,认为“搞集体经济赚了是自己的,亏了是大家的,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有人在,因而参与集体经济的热情不高。只顾眼前利益与自身利益,经常为土地、邻里界限闹矛盾、引争议,阻碍了国家建设和集体事业发展[2]。

石亭镇集体经济的个案实际上是目前中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缩影:发展不平衡,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薄弱。从而在提供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因此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成为化解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关键,也是给新农保注入强劲动力的关键所在。

三、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1.加快土地有序流转,盘活农村土地存量。土地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村级集体组织最主要的资源。要顺应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趋势,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田,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开发集体土地资源,使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一是要按照“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流转向农业企业、工商企业、科技人员、专业大户等参与流转转变,切实提高土地流转实效。二是要根据现有政策规定,按照“自愿有偿、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签订合同和备案”的原则,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和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确保每村流转土地的数量和土地流转租赁收入。

2.盘活村级闲置资产,激活村级集体经济活力。村级集体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量的固定资产,如土地、房屋等,一些村还有企业遗留资产,盘活这些闲置资产,对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可通过将集体资产租赁、出售、拍卖、招商引资搞开发、兴办企业等措施,盘活村级闲置资产,这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避免集体资产流失、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3.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街抓产业、村抓特色”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结合各村实际,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一村一品”。

同时,农业服务要与农村产业经营相结合,在种养业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户或养殖户“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缺的是技术,愁的是销路”问题,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4.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承担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实行党政机关部门干部与村委会定点挂钩帮扶制度,由驻队干部挂钩各村。各驻队干部要经常下村了解实情,指导、帮助村级开展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法律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技术扶持开发力度,加快交通、水利、通讯、供电、供水、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和投资环境,为各村(社区)扩大开放,发展集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

5.强化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通过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高村集体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收益率,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一是强化资产管理。村级集体资产发包、出租管理,必须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实施。在盘活集体存量土地的同时,要加强对村集体资产租赁等过程的监管,村集体一律不得为外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二是强化财务监管。全面推行财务规范化建设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规范村级债务管理。要结合推行村民自治,抓好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工作,村财务收支情况坚持按月逐项逐笔及时规范公布。

6.强化责任考核,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对村干部年度工作业绩的考核内容,认真检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长效激励机制。各村按年度村级集体经济的增长率进行考核,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扣除部分年终奖,同时取消村干部当年的评先、评优资格。对驻队干部实行专项考核,联系村未完成目标任务,或者工作中参与意识不强、指挥工作力度不够,造成影响工作的,视其情节扣除部分年终奖。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则进行表彰奖励[4]。

综上所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联系紧密,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是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关键所在,也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顺利的重要条件。相信只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科学可行,集体经济就必能得到了良好发展和快速壮大,新农保的顺利实施也就注入了强劲动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就一定能得到飞速的发展。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发展趋势,老龄化的到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养老压力。为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党和国家在2009年就实施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即新农保,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部分构成,而集体补助占到很大一部分。而集体补助的资金又源于农村集体经济,因此农村集体经济是新农保的重要资金来源。这样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无疑就是新农保的重要的强劲动力,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就事关新农保的实施。

8.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客观要求 篇八

一、引言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与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农村老有所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农民家庭规模下降, 土地保障功能弱化, 家庭传统养老模式正在经受各种挑战。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养老问题, 我国政府从1987年开始探索新型的养老模式, 并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2009年11月13日, 河北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第一批试点为全省10%的县 (市、区) , 以后按照国家部署逐步扩大试点, 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目前, 相继第一批试点18个县 (市、区) , 第二批试点19个县 (市、区) 已经启动。在此过程中, 取得了丰硕成果, 但也存在着一系列因素制约其发展。本文着重对影响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找到促进其发展的突破口。

二、影响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 人口因素

1、人口的老龄化。

依据联合国将一个国家 (地区) 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从2000年开始河北省农村就已经跨入老年型社会, 并且老年人口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2000年河北省老年人口为685万, 占全省总人口的10.3%;2009年为989万, 占全省总人口的14%, 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 9年间全省净增老年人口314万。假设全省老年人口每年以年均3%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 到2020年河北省老年人口将达到1, 365万, 占全省总人口的18%左右, 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未来河北省农村面临的老龄化问题严重。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情况下发生的, 并以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做后盾, 而河北省人口老龄化是在河北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 河北省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而物质基础相对薄弱, “未富先老”格局增加了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巨大需求。

2、家庭人口的数量。

我国农村传统家庭大多数是扩展型的大家庭, 重视家庭和血缘亲情关系, 农民信任的是家庭养老。家庭养老依靠的是代际“反馈模式”, 即上一代抚育下一代, 下一代反过来也要赡养上一代。人们的老年风险通过大家庭成员共同承担是可行的。但是, 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农村“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 “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愈加明显, 一对夫妇同时赡养四个老年人、抚养一个孩子的结构形成。随着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大部分土地被工业征用, 很多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村人转成了城市居民。但是, 由于文化知识、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他们从事的工作大多是第三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 收入大多比较低、社会地位也比较低, 往往使得他们对家庭人口的供养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 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有所提高。

3、人口的教育程度。

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思想观念的转变, 对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的接受程度, 并最终影响到他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认识和投保的积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河北省农村的文化水平及农民本身素质在不断提高, 但与城镇居民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 发展的速度缓慢。河北省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制约着农村养老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二) 经济因素

1、政府的财政投入。

政府财政投入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政府对一个地区的财政投入大小影响到该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水平。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得越快, 才能在一定基础上拿出更多的资源来发展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并且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发展得越高, 相应地人民对生活质量和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服务的需求也会更高, 从而又推动了社会养老保险向前发展, 反之就会制约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其次, 政府财政投入影响养老金的待遇水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政府财政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养老金待遇的高低;最后, 基本养老保险发展的可持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数量将逐渐下降和减少, 而劳动年龄人口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缴纳者, 因此养老基金的收入减少, 养老金支出加大, 养老基金收支失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不抵支, 需要依赖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 政府对基金缺口的弥补直接关系到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可持续性。

2、集体补助程度。

河北省政府2009年正式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 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 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集体补助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农民养老基金待遇水平, 从而影响到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从实际情况来看, 政策规定的农民养老保险费集体补助在河北省许多地方很难实现。由于农村集体积累基金来源主要是乡 (镇) 、村办企业的创收, 而绝大多数村集体都因为经济状况不景气, 难以拨出专款来补充农民养老保险。乡镇企业在农村分布及发展很不平衡, 在没有乡镇企业或乡镇企业赢利性差的地区, 农民根本得不到养老保险的集体补助部分, 削弱了农民的参保意愿。因此,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

3、农民收入水平。

农民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农民是否能一直交得起保费, 也就是能否保持农村养老基金来源的可持续性。虽然近几年河北省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但相对于工薪阶层, 其收入预期性低、稳定性差。对于纯粹从事农业的农民来说, 他们的收入受气候、自然灾害、市场供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收入很不稳定, 即使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 农民的资金受农业生产周期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生产投入期间资金紧张, 在农产品销售期相对比较宽裕;而那些进入城镇打工的农民, 受到技能、知识以及就业歧视等因素的影响, 工作往往不稳定, 经常变换工种和就业地点, 收入也不稳定。因此, 从整体看, 农民群体的收入很不稳定。收入的不稳定性客观上强化了农民的储蓄意识, 重积累、轻消费是农民的基本消费观念,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养老保险产品这一消费品的需求。另外, 如果农民的收入水平更低, 农民收入仅仅能够满足自己目前的生活所需, 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从而将会大大降低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效果上看, 东部地区收入较高, 农民具有较高的参保意愿, 而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较低, 农民的参保意愿较低。因此, 农民增收问题也是推进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关键。

(三) 社会文化因素。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河北省大多数乡村至今还保留着儿子继承遗产与养儿防老的习俗。家庭保障仍然是农村居民认为最合理、最可靠的保障。农民多将自己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费用看作是一种未来将在养老上获得收益的投资, 他们的养老资源将来要靠子女来提供。改革开放以来, 有的农民对国情有了深刻的理解,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增强了, 但由于政府的宣传、引导、支持力度有限, 大部分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并不十分了解。由于曾经基层政权机构和干部的乱收费, 一些干部的贪污和腐败行为致使有的农民担心缴纳的保费将来无法兑现等, 许多农民对于新型的养老方式———养老保险持怀疑态度, 不愿意接受。另外, 养老保险的收益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也影响着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四) 法律因素。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法律保障机制是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它涉及到劳动者代际之间或生命周期收入的再分配问题, 这些都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支撑。养老保险的管理涉及很多的社会群体、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 要保证其高效运转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界定其权利和义务关系。长期以来, 河北省乃至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直是依靠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进行引导, 强调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参加的原则, 但政策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政策的执行情况无法可依, 造成了各地农村养老保险的建立、撤销, 保险基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发放等没有正规的法律程序来保证它的顺利实施, 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 使农民缺乏安全感。结果导致农民更偏好把钱留在自己手中, 不去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五) 制度因素

1、缴费水平。

新农保规定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农民在缴纳保费时,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来选择适合的档次, 但由于河北省多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偏低, 农民对养老保险缺乏了解, 所以大多数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最低的100元/年。如果参保人从16岁开始缴费, 交到60岁, 假设参保人所缴保费以及地方政府补助都存入银行, 以年利率3%计算, 他的个人账户全部储蓄余额为11, 923元, 所以到60岁时河北省农民个人每月最多才能领取140元养老金 (85元来自个人账户、55元来自政府补贴) 。与目前的物价及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相比, 保障水平显然有些偏低, 从而影响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2、基金管理。

社保机构负责新农保基金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目前, 基金实行的是县级管理, 存在着基金分散、运行层次低和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的问题;经办单位基础设施落后, 人员编制缺位、业务素质偏低, 很多基层经办人员不熟悉业务流程、对新农保政策把握不准, 工作效率低、工作漏洞多, 难以适应新农保制度的快速发展。

3、基金的保值增值。

农民购买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投资形式, 农民在投保前对投资收益率的预期将会影响农民的参保行为。农民对投资收益的预期实际上考虑的是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目前, 新农保基金在资金运用上, 主要是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受到银行利率、通货膨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目前通货膨胀比较严重, 尽管银行利率多次上调, 保险基金也很难实现增值。如果收益率尤其是个人账户收益率过低, 农民长期缴费意愿将大受影响。

三、结论

以上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法律和制度等方面, 对影响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第一, 人口老龄化和家庭人口数量的减少将增加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第二, 农民较低的收入水平、薄弱的保险意识、较低的受教育程度, 法律保障的缺乏以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是制约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 政府和集体的财政支持是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发展的强大动力。河北省需要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改善制约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不利因素, 尽早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目标。

参考文献

[1]常旭.河北省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经济学理论, 2009.7.

[2]张德民.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理论研究, 2009.5.

9.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发展探析 篇九

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养老保障,崇老文化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细胞,自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家庭就成为相对稳定的基本社会单位,承担了繁衍后代的职能、生产职能、教育职能以及老、弱、病、残人员的保护职能。在中国,家庭养老一直在农村的养老保障中起着主导作用。以家庭养老为支柱,其存在基础可从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来认识。经济基础主要表现在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子女。同时,农村社会福利差、医疗水平低等社会基础造成了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为此,笔者将在分析农村养老变迁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养老保障未来的发展展道路。

一、农村家庭养老历史变迁

建国前后,农村家庭养老经历了一个从绝对主体到相对主体的转变。建国前,受着小农经济基础和传统美德文化及家国同构思想的约束,家庭养老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建国后,家庭养老一度被集体养老所取代,但这种取代只是物质上的,老人的生活照料依然是由家庭承担。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给家庭,于是家庭成了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家庭成员因此联结在了一起。长辈们在耕种经验与劳动能力上的权威自然形成了他在整个家庭中的权威,这种权威对他们老年得到赡养与照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向非农产业,传统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土地不再是农民的唯一生存来源,他们完全可以离开土地谋生。这种生存方式的可选择性,使得原本的耕作经验和方式渐渐被淡化,许多年轻农民完全靠非农职业获取自己的生活来源。父辈们的祖业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他们能够离开父辈们的传统生活而独立地生活。这种纯农到非农的转换,无形中弱化了老一辈的传统家长权威性,同时无形中影响着他们老年生活的质量。从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来看,农村养老承袭的依然是家庭养老,但其形式和内容与传统的家庭养老有所不同了。传统的家庭养老一般以大家庭或家族的形式出现,家庭养老在那时基本等同于居家养老,即老人和后辈们共居一家,由子女们供养着。而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还有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原因,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家庭养老这一养老模式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变,只是它的内涵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

二、农村家庭养老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发展,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加速,社会分工的细化,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政治背景下,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由此也开始面临着一些非传统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权威危机

小农经济生产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生产和社会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因此,在小农经济社会,传统家庭的家长的生产和社会经验方面在家庭中有着绝对的权威性。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大量青壮年农民完全可以离开土地而获取非农的直接货币收入,即经济基础有了可替代性,这显然会导致传统的劳动和生活经验积累的贬值,从而直接影响着传统家庭的老人在家庭生产中的权威性。这种权威的丧失直接影响到老人享受家庭养老的质量,因而可以说家庭养老已受到经济基础多元化的挑战。

(二)主体缺位

家庭养老主体缺位主要是由于现代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从而导致家庭功能弱化。现在农村家庭存在分家的习俗。一项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婚后一、二年都要建立自己的小家庭,而老人也有个图清静、少麻烦的想法。

另外,家庭人口外流或外迁因素,子女在外地学习或工作,两代人只好分居两地。显然,作为家庭养老,无论是传统模式或现代模式,都有两个基本因素决定家庭养老的质量,一是子女的支持和关照程度;二是自身的一些因素,如经济实力、健康状况、人际关系等。

(三)交换互惠不对等

家庭养老这一社会现象也可以用经济学的交换理论来解释。按照斯密的经济学观点,社会中的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个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惠的交换模式,即在人们的交换中,双方都会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有对等、互换、交换才能持续下去。社会学家霍曼斯把这些归结为一个价值命题,即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人越有价值,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反之,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人没有价值,他就要避免这种行为。当然,人们视之为有价值的东西或在交换中看重的东西并非全是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如感激、赞赏等。我们也可以认为在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存在一种交换关系。父母抚养子女,期待年老时能够得到子女的照顾,子女幼时从父母处得到关爱,成年后以赡养老人作为报答。但前者是更容易的,因为父母生养子女,更多地是出于生物的本能,而子女赡养父母则是一种社会行为,尽管也有血缘亲情的力量,但更多地是出于道德压力和责任感。这种亲情关系的不对称造成了交换关系的不对等,而交换时间上的跨度也使老年人处于不利的地位。从子女出生开始,父母就为抚养子女并使其接受教育而竭尽全力,在农村最重要的开支就是为儿子盖房子和娶媳妇,当儿子结婚后,父母毕生的积蓄甚至借来的债务都成了年轻夫妇的个人财产,而老人只能靠几亩薄田度日。老人在最需要回报和给予的年龄却因为没有了可交换的资源而处于被动的地位,使他们的利益常常得不到保障。交换互惠的不对等现象相当普遍。

(四)代际倾斜严重

重抚养轻赡养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之一。大量人口,尤其是年轻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在中国普遍存在,年轻夫妇都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子或独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

三、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现实选择和未来发展

从以上对家庭养老变迁的回顾和现状困境的分析可知,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家庭养老的功能虽然有所弱化,但它依然是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在长时期内不但不会被取代,而且还会因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在农村工业化进程表现出新的生命力。

(一)家庭养老存在的必然性

家庭养老是伴随家庭的产生而产生的,只要家庭还存在,家庭养老就必然存在并发挥其不同程度的保障功能。家庭自产生起就具有养老的功能,尽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形式会不断发展和变化,但家庭养老作为家庭的一种基本职能不会被家庭以外的因素完全取代。在家庭内部,真正潜移默化发生替代的是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现代的家庭养老的转换。传统的家庭养老其特征在于养老资源的提供和养老职能的实施统一于一个联合家庭或主干家庭之中,而现代的家庭养老其特征在于养老资源的提供和养老职能的实施分散于有血缘和亲情的核心家庭和空巢家庭之间。现代家庭在养老方面可以扮演多种角色:一是养老资源的提供者,即为老人提供生活的经济来源,如处于青壮年的核心家庭成员负担分居的空巢老人的生活费的全部或一部分,或者直接为老人提供吃穿住用等生活资料;二是养老职能的实施者,即照料老人的生活,包括虽然分居但经常就近关照,在节假日探望,在生病时护理,也包括在感情上保持亲密的联系,给予老人精神上关爱和抚慰。

另外,中国几千年华夏孝文化的积淀,为家庭养老模式的实施奠定了深厚的社会道德基础,孝文化一直在中国传统家庭养老中起着行为规范和道德约束作用。家庭养老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的土壤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强调“孝”,“以老为尊”,相应的养老文化模式表现为崇老文化。崇老文化将家庭养老观念的价值观赋予中国家庭养老,因而使家庭养老的家庭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短期行为转变为世代相继的行为,随意行为转变为规范行为,使家庭养老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好的问题。赡养老人被赋予给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上升为其人格的一部分。中国的家庭养老表现为一种“反馈模式”。在这种反馈模式中,成年人不仅有抚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而且有赡养年老父母的责任。诚然,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带来的是传统孝文化的淡漠,但是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不可能完全丧失,它依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家庭养老主体的行为,他们也许因为距离或者其他原因会淡漠赡养义务,但还是会受着传统文化的约束,自觉不自觉地承袭着家庭养老的传统。这不仅在中国,而是具有儒家文化背景的东方国家都存在着这一共性。在东方国家,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可以离开社会保障,但是离不开家庭保障。家庭保障在东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功能强弱之分,这是超越了文化、政治背景而存在的客观现实。根据哈尔·肯迪格观察,并非经济增长一定导致家庭赡养的必然弱化,日本是家庭赡养在经济发达后仍然被保留下来的国家,这说明文化传统在其中也起很大的作用。

(二)农村家庭养老的发展

尽管最近几年一些学者指出家庭养老的功能受到一些非传统的冲击,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以及现实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家庭养老在中国农村养老方式中主体地位的不可替代性。无论是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东方儒家文化国家家庭养老的成功示范,还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养老重归家庭趋势的明证,都清楚地向我们展现出了家庭养老的强大生命力。为适应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需要,实现“老有所养”,同时兼顾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家庭养老传承与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

1. 法律化、规范化。

家庭养老的法律化、规范化是强化家庭养老功能的重要保障。目前,关于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婚姻法、民法、刑法等法规中都有专门的条款,国家还专门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些法律法规对家庭养老的规定原则性强,规定了子女有养老的义务,但对子女承担的具体责任以及不承担责任的具体处罚措施没有明确的规定,可操作性差。对此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新加坡1994年11月颁布的《赡养父母法》规定:子女必须照顾和赡养年老的父母,否则将被罚款或判刑。根据中国家庭养老的现实问题,也应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法律条文。另外,由于中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应强化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律意识,具体可以通过三种措施:一是把家庭养老纳入乡规民俗;二是签订《赡养老人协议书》;三是对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集中学习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完善和法律意识的提高,使家庭养老逐步实现规范化、法制化。

2. 政府支持。

养老是一个经济问题。在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随着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子女数量的减少,家庭结构和家庭价值观都在发生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受到挑战。在农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子女收入水平也低,家庭养老给他们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尤其是那些老人患病和体弱的子女负担更重。养老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应对曾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老人承担供养责任。但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养老上是缺位的,老人的子女部分地承担了本应由社会承担的责任。因此政府对承担养老的家庭给予补贴或奖励不但是一种激励措施,也是对老人的子女替政府承担社会责任的补偿,更是对老年人生活的一种保障。比如在比利时,接养老人的家庭每日可收取1欧元的寄养费;日本政府很早就对与父母同住者和赡养父母者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或住房上的补贴。根据中国农村现状,政府应从物质上对农村家庭养老给予补助,为照顾老人的家庭提供资助和便利,为赡养老人的低收入家庭给予适当生活补助。同时,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应为家庭养老提供制度支持。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逐渐向多元化的现代家庭养老模式转化,具体的养老方式多种多样,有保障主体与老人共同居住生活的形式,也有保障主体与尚能生活自理的老人分居、定期提供钱粮的形式,还有由敬老院或老年公寓为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保障主体承担全部费用的形式。农村基层组织应根据不同情况提供多种形式的制度支持。如对与老人共同生活的家庭给予各类收费的减免,以鼓励子女与老人共同居住,对尚能生活自理且与子女分居的老人,提供各种有偿的上门助老服务,对子女在城市工作或因其他原因与子女分居并且已经不能自主居家生活的老年人,可以从农村公共收入、乡镇企业收益和土地资本增值等公共积累中拿出一部分兴办农村的养老院和老年公寓等社会服务事业,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其费用由子女负担。

3. 文化支撑。

家庭养老不仅是涉及养不养老的行为问题,还是一种文化模式,需要以一定的文化作为依托。孔儒文化弘扬以人伦为基础,以情感、情理为法则的人情主义伦理价值观,也制约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发生。“养儿防老”是农村固有的观念,可以说已发展成为了一种习俗。农村家庭养老是家庭资源在代际之间从有生产能力的中年家庭成员向老年人转移。通过这种家庭资源转移与分配,将促进家庭成员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平衡消费,它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并深深根植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结构中,主要表现为以情感为主体,以血缘为基础的人伦本位。因此中国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更注重家庭养老。文化依托是保持中国家庭养老功能的重要因素,离开了文化的向导、监控和强化,家庭养老也就很难维系。纵然维系了,也很难确保老年人拥有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因此,我们既要汲取传统崇老文化的合理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反映中国当前社会主义的实践,体现时代特点,积极构建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社会新观念,营造一个全社会都能认同的养老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王述智,张仕平.关于当前农村养老问题及其研究的思考[J].人口学刊,2001,(1).

[2]于景元,袁建华,何林.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9,(2).

[3]王晓洁,张晋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6).

[4]张仕平.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研究[J].人口学刊,1999,(5).

上一篇:英语作文初一下下一篇:高中化学实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