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精神文化

2024-08-09

老年人精神文化(精选9篇)

1.老年人精神文化 篇一

摘 要: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改出发,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立足于老年人的真切诉求,综合考虑老年人精神权益的内涵,提出建立相应配套制度的建议,确保《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的精神赡养义务得到落实。与此同时,提倡扩大老年人精神权益保护的范围,不局限于精神赡养,而是将视角放到更为广泛的老年人精神权益保障,以期全面展现老年人精神诉求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老龄社会;老年人精神权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

一、老年人精神权益保障的既有问题剖析

(一)我国新时期新环境下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呈现新特点

1、老年人对子女包括对孙子女的传统情感依赖依旧占据着老年人情感需求的主导地位。但是现实中很多子女无法经常回家陪伴父母,造成老年人巨大的心理落差。但同时多数子女表示他们不是不想回家,而实在是因为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陪父母。而这其中又以产业工人、进城农民工以及高级商务人员三类子女为典型,他们工作时间长根本无法保障休息日。

2、由于“空巢”老人的不断增多,老年人对于同侪间的情感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可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很多老年人已经与自己的老邻居老朋友们的联系越来越少了,有的甚至于完全断了联系。这其中又以随子女从原居住地搬离来到一个全新居住环境的“老漂族”为典型,他们离开家乡多年的邻居、朋友,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他们有着更加强烈的社交愿望。

3、老年人的再婚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调查的单身老年人中过半数表示有再婚的想法。可是由于家庭、社会、世俗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很多老年人并没有选择再婚。造成老年人实际再婚率不高的原因很多,而其中担心瓜分财产的经济因素和子女不支持的家庭因素是较突出的两个影响因素。

4、老年人在离退休后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热情投向社会。很多老年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还有着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余热”的愿望。例如,大多数老年人在退离休后都有继续工作的想法。然而在现实中真正继续参加工作的老年人却很少,造成这种理想与现实巨大反差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是家庭因素,大多数子女并不希望父母离退休后再出去工作,他们更希望父母在家安享晚年;另一方面更加突出的现实问题是我国老年人人才市场引导机制的不完善,不少老年人遇到年龄歧视、随意解雇等问题。

(二)现阶段老年人精神需求无法根本满足的现实原因

1、“重物质、轻精神”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子女只懂得给老人物质上的赡养,而忽视了老年人在精神上的需求;同时社会上绝大多数人也存在着同样的误区,认为老人只要“吃饱穿暖”即可,而根本不关心老年人迫切的精神需求。虽然现在在某些经济发达城市,人们开始意识到关心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性,但是综合全国的老年人精神权益保护现状来看,我们在这方面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

2、有关老年人精神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难以落到实处。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明确了子女的“精神赡养”义务,但是未设有相应的救济措施予以配套。于此同时,法律也没有解决因子女身份的特殊性而无法尽到“精神赡养”义务的特殊老年人群体的精神赡养问题。特殊老年人群体对子女同样有着极大的情感需求,或许这就更多地需要依靠政府作为和社会公共服务来满足这类特殊老年人群体的情感需求。

3、与社会优待相关的监督与惩罚机制缺失。虽然现在我国许多城市都设有对老年人的特殊优待政策,但是大多数政策“形同虚设”,很多老年人表示在接受社会服务时不但没有体会到优待服务反而还经常受到工作人员的冷落。而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还是相关服务性行业缺少监督及惩罚机制。不建立健全监督和惩罚机制,老人们就不可能真正享受到社会的优待。

4、参与社会的渠道不够畅通。随着我国老年人平均文化程度的不断增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这主要体现在老年人向原工作单位建言献计、老年人志愿服务团体、老年人参政议政等多个方面。然而,在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存在渠道不畅通、联络机制缺失等障碍,导致许多老年人的真实心声不能落到实处。

5、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随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深入人心,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表示想要继续学习获取知识。但是现阶段我国老年人获取知识途径仍然相对单一,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电视作为媒介,原因是大多数的社区还是没有健全的老年人阅览室,而同时只有极少的社区有老年大学。而电视媒介能学习到的知识相对有限,不能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文化需求。

二、老年人精神权益保障对策

(一)加强宣传力度,转变固有养老观念

这种观念的改变主要包括两点。首先是转变养老中普遍存在的“重物质,轻精神”的观念,这种观念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老年人需求。在宣传中,应当着重强调精神需求的满足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其次是转变子女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观念和态度,提倡尊重老年人自己的意愿,尊重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而非以自己的想法代替老年人的想法。以老年人再婚为例,应当宣传老年人的婚姻同样自由的观念,鼓励子女理解老年人,支持老年人自身的主张,尊重老年人的意见。

宣传过程中要重点以节假日为契机,鼓励促进子女、孙子女探望老人。我们主张将重阳节设为法定假日,引起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并可以在每年的重阳节,设定一个主题,举办主题活动,使整个社会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想法、倾听老年人的诉求。

(二)贯彻落实新法,建立精神赡养义务的救济措施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规定了精神赡养的义务,但是却没有规定该种义务被违反后的救济措施。这种救济的缺失使得新法的立法目的难以有效实现,因此,我们建议建立完善、多样的救济措施。例如,可参照个人信用评价制度,建立个人道德评价制度,对于不履行精神赡养义务的子女,记录到该评价之中。

(三)建立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基础设施和参与社会的平台

老年人精神权益的保护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老年婚介所、老年频道、老年大学、老年人心理辅导机构这些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基础设施,目前尚极为缺乏。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有赖于当地财政资金的支持,一味要求各地区同步进行建设可能并不合适。但是,各地可以依条件、分地区逐步建设,或采取替代措施,以保障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得以实现。其次,必须健全完善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渠道,使老年人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光发热。例如:社区和村民自治委员会可以定期为老年人举办老年人之间的交流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并使其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这种平台的建立可以依多种方式进行,例如:组建老年人文艺团体、成立老年人互助组织,实行“老年人才计划”等。此外,应当允许和鼓励老年人自发参与公益活动,并对热心公益的老年人进行精神上的奖励和肯定,这对于渴望得到社会认可的老年人是十分必要的。

(四)大力发展老年产业,尤其是老年文化产业

老年产业的发展是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良好途径。随着老龄化日益严峻,老年产业的市场必然会日益扩大;随着老年人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也不断增强。因此,从供求关系的角度上看,老年产业有其发展的基础。老年产业的发展可以为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满足提供载体和渠道,是老年人精神需求实现的基础。例如老年手机等产品的研发,可以有效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拓展老年人沟通交流的渠道。此外,老年文化产业与老年人的精神权益保障最为贴近,是实现老年人精神权益保障的最直接手段。例如:老年版图书(大字图书)、杂志的出版、适合老年人观看的戏剧演出、适宜老年人浏览的网站等等可以成为老年产业的新兴动力。

(五)关怀特殊老年人群体,建立“社会陪伴”模式

“社会陪伴”是我们在调查中根据这些特殊老人的共性总结出的普遍适用的一种子女精神赡养的替代方式。“社会陪伴”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这些特殊老年人因为子女无法进行精神赡养而造成的精神需求满足的缺失。

“社会陪伴”的基本架构是,以志愿者的志愿活动为方法,以公共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为平台,以“一对一”沟通为主要手段,辅之以特殊老年人群体的文化活动,达到真正走入老年人内心,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的目的。然而,这种“社会陪伴”服务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型,如果要全面开展,尚有待于做出充足的准备。首先,我国应当建立专门志愿者服务团队;其次,制定足以支撑该计划运行的完整制度。

2.老年人精神文化 篇二

一、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

从目前我国的状况来看, 虽然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关注, 部分家庭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已经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但是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仍然很低, 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一)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单调

农村老年人的闲暇时间比较多, 再加上农村的人际交往比较密切, 因此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 农村老年人的闲暇生活内容非常单调。具体表现如下: (1)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内容非常单调, 空闲时间基本上是以聊天为主, 他们不像城市老人那样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可以消遣, 有些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甚至都没有条件看电视, 每天过着天黑就睡觉的日子。 (2) 农村老年人参加活动不积极。由于农村老年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比较低, 对于层次比较高的活动, 他们的参与率非常低, 除了唱歌跳舞会有少部分人参加外, 其他项目基本上没有人参加。

(二)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缺失

随着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出现了很多新生事物, 年轻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强, 能很好地掌握这些新生事物。但是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低, 学习能力差, 对新生事物关心非常少, 因此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的非常多, 他们通常都是年初就出去打工了, 年末才回家。他们与留守在家中的老年人相聚的时间一年中通常只有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因此交流的时间非常少。观念的不同加上生活环境的不同, 使两代人之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 互动也越来越少。子女由于长时间不在家, 忽视了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 时间久了导致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缺失, 孤独感增强。

(三) 许多农村老年人在宗教活动中寻求精神寄托

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生活从总体上看是积极向上的, 但是也存在一些消极现象。由于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缺乏必要的组织引导, 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 精神空虚, 宗教传播趁虚而入, 因此导致了部分农村老年人在宗教活动中寻求精神寄托。他们通常约好在某个地点聚会, 一起学习宗教思想, 学完之后再一起聊家常, 以此打发闲暇时间。

二、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缺失的原因

(一) 农村老年人的劳动强度高

根据调查显示, 我国大多数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不但享受不到社会的反哺, 甚至在他们年老体弱时还仍然不能停止劳动。根据国家政策的规定, 老年农民无论年龄多大都必须按人头纳粮完税。近年来, 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 或者打工或者经商, 家里的农活都交给了留守在家中的老人。老人们为了给外出打工的子女减轻负担, 不仅包揽了所有农活和家务劳动, 甚至还要照顾孙辈小孩, 不仅要照顾他们的吃穿, 还要接送他们上学。迫于生活的压力, 对于农村的老年人来说, 根本就不存在退休。如此高强度的劳动给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

(二) 农村年轻劳动力的转移, 使得农村养老精神供养不足

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大部分年轻劳动力都去城市打工, 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老人, 更不用说优抚老人了。另外, 有些农村劳动力在外出打工赚钱之后, 在城市或小城镇买了房子, 并且把孩子也接了过去, 希望孩子能接受城市的教育, 家里只剩下了老人。他们所做的通常只是把赡养老人的钱汇回家而已, 缺乏对老年人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精神供养的不足, 严重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 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的自立心理准备不足

农村老年人的心理非常矛盾, 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大环境下, 子女外出打工是大趋势, 农村老年人一方面希望子女走出农村, 定居在城市, 不要再从事农业劳动;另一方面又希望子女能够陪伴在身边, 得到子女的照料, 安享晚年。很多老年人在思想上有依赖性, 农村流行一句话“养儿防老”, 他们甚至把子女当做是晚年生活惟一的寄托。当然, 年纪大了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会下降, 老年人确实需要家人的照料, 但是依赖心理和家人的关心照料是两回事。依赖心理是一种消极和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老人对子女的依赖程度越高, 心理健康就会越差。

三、解决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缺失问题的建议

(一) 积极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事业

社区是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平台, 也是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组织单位, 因此, 我们也可以在农村建设社区。在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失的情况下, 农村社区如果能发挥其动员、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功能, 能够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料理和生活服务的问题, 这将是农村老年人的福音。农村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 不仅能够减轻农村家庭的负担, 而且能够使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我们要以社区为单位, 充分发挥好民间社团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中的作用, 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二) 要解决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很快, 但还没有富裕到能够社会养老的地步, 加上我国步入老龄化的速度太快, 大多数农村还远远不能承担如此沉重的社会养老负担。因此在农村, 我们首先还是倡导家庭养老, 鼓励有经济能力的儿女承担赡养义务, 外出打工定居在城市的, 可以把老人也接到城市。鼓励家庭养老的同时加快发展农村的社会化养老, 在乡镇建立养老院, 把附近几个村的那些无子女或子女无力承担赡养义务的贫困老人都接到养老院中, 这样老人不仅生活上得到照顾, 精神上也得到慰藉。也可以组织学生或志愿者为贫困老人提供无偿的养老服务或无偿的援助, 营造一种以帮助老人为荣耀、尊老敬老爱老的氛围。

(三) 成立农村老年人组织, 鼓励老年人自助

以村为单位, 在各村建立农村老年人组织, 例如农村老年人协会, 由村领导进行引导组织, 里面的成员都是村中的老年人, 再由他们投票选出协会的领导者, 使老年人协会真正成为农村老年人自己的组织, 切实为农村老人服务。老

(三) 从民间组织的自身发展来看, 公信力是生存的根本。通过评估可以提高其公信力, 扩大筹资渠道, 获得社会各方资源, 有利于创造更好的生存空间。更重要的是, 通过评估还可以使民间组织发现自身的不足, 促进自身的提高。

民间组织与私人组织、营利机构比较, 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动力不足、压力不足和能力不足等问题。首先, 民间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来源于组织成员对组织使命的高度认同,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民间组织而言, 成员的信念与使命有时会处于失灵状态, 再加上民间组织对私人利益的追求缺乏, 导致民间组织内在发展动力不足。其次, 民间组织往往具有相对的垄断性或有限垄断, 导致压力往往不足。最后, 民间组织的资金来源有限, 对人才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导致自身能力不足。

借鉴发达国家民间组织发展的经验, 评估可以给予民间组织激励与惩罚措施, 形成发展的外部动力机制;评估可以促进民间组织之间在评估过后形成一种人为的竞争环境, 产生发展的压力机制;评估还可以帮助民间组织诊断问题, 促进自身的学习与提高, 形成能力的提升机制。

(四) 从培养公民志愿精神来看, 引入评估制度对志愿

年人协会的作用有很多, 可以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家庭纠纷, 倾听农村老年人的心声, 积极地把老人组织在一起, 丰富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各级政府应该重视农村老年人组织的建设, 鼓励老年人自助, 使农村老年人便于与他人沟通, 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总体来说, 老年人是一个弱势群体, 农村老年人则是这个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这个群体之所以“弱”, 是因为大多数农村老年人物质生活贫困, 精神生活匮乏, 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 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给广大的农村老年人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使他们和城市老年人一样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2]杨亮, 盛邦跃.解决当前农村老年人困境的几点建议[J].阴山学刊, 2005 (6) :97-99.

[3]伍小兰.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分析和政策思考[J].人口与发展, 2009 (4) :70-75.

[4]王琪延.城市居民的生活时间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3.老年人可要求精神赡养 篇三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容易发生一些变化,出现风险承受能力弱、害怕孤寂、情感脆弱、容易灰心等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抚慰,便会导致一些心理及生理疾病。因此,子女对老年人的孝敬与赡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质赡养,还应包括精神赡养。

案例:朱某是一位79岁的老太太,其子冯某虽然和她同在一个城市。但由于平时工作繁忙,住地与朱某又相距较远,所以冯某很少回家看望母亲。这几年的春节,冯某因忙于自己家的事情,没有接母亲到自己家中过年。因气不过被儿子如此对待,朱某一怒之下将冯某告上法庭。要求冯某常回家看看。法庭上,冯某与朱某争论不休。法院在调解未果的情况下,依法判处冯某每两个月至少需至朱某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等重要节日,冯某也应当至少安排两个节日期间去看望朱某。

说法:所谓“精神赡养”,是指在家庭生活中,赡养人对被赡养人在感情、心理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使被赡养人从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享受家庭特有的天伦之乐。老年人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得强烈。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大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子女经济供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少,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希望得到子女的尊重和支持,比如生病时子女守在身边、逢年过节有子女陪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八條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是法院审理这起案件时的法律依据,但判决的实际效果如何。还需司法实践进行检验。此外,虽然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精神赡养的义务,但并未设定具体的操作规则,子女对父母的精神赡养更多的还是需要子女自觉承担。

4.中老年保健要注重精神方面 篇四

同时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重要,这样才能保证养生质量,所以在平时中老年人在生活中对所有事都应该洒脱一点,能糊涂的地方就尽量糊涂,同时还要注重“三忘”: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怨恨。并且在日常交际中不要端着架子,这样只会让你的朋友离你越来越远,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不妨放下架子并且尝试着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

按照我国传统的养生方式,中老年人保健应该从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和药物养生这五方面入手。并且这五种养生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依次减弱,前四种前四种方法对人体有益无害,而最后一种药物养生则会给人体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在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感觉到胸闷、失眠、吃饭没胃口等情况,医院检查时并没有检查出什么问题。其实原因就在精神以及心理上,所以在平时一定要注意精神方面的养生保健,通过调节人的内心使整个人体的心境达到平和、乐观豁达的境界。

在日常起居方面特别要注意睡眠情况,特别是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对养生保健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中老年人的生活起居一定要规律。对于中老年来说,合理的作息时间为6:00左右起床;午休半小时;23:00前睡觉。

药物养生最好多咨询

现在有很多人都会选择通过一些中药来调养身体,但在选择一些养生保健药物时,最好是能遵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因为大部分人都不能充分了解自己究竟是属于哪种体质,而中医师能通过一些辩证而了解你的具体体质,从而对症下药。

5.老年人精神文化 篇五

报 告 书

学 生 姓 名及学号 姜涛 2014051609012

学 生 姓 名及学号 周婷婷 2014051609001

学 生 姓 名及学号 韩月 2014051609003

学 生 姓 名及学号 杜中海 2014051609014

所 在 学 院 计算机信息与科学学院

年级专业班级 201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教师资)

指 导 教 师

“家乡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社会调查

报 告 书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青年人对于国家的发展举足轻重,而青年人的精神生活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又显的极为重要。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精神追求是青年生活的显著特征,青年人的精神生活就如整个国家精神生活的写照;当代青年精神生活的发展意味着社会本身的深刻变革。因此,关注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态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我的家乡,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又如何呢?对此,我们利用暑假时间,针对我们家乡的青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青年人,精神状态,精神文明建设,引言或导语

精神生活是人类所特有的生活现象。它和物质生活一起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1]。精神生活主要指人的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态;它是个体自身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反应;身体和心灵都是精神生活的载体和感受体。健康的精神生活会使人身体与心灵两方面都得到安全的休息、恢复和重整。但现代以来,身心二元对立的身体哲学体系首先将身体制造为灵魂或者意识的一个不名誉的对立面[2],造成了身体及其需求、冲动、激情,在真理的方向和伦理的方向上都受到了谴责,身体陷入了茫茫黑夜 [3]。由此形成的精神生活意识无法有效地进入到社会整体价值和社会意识层面。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精神追求是青年生活的显著特征,青年人的精神生活就如整个国家精神生活的写照。研究青年精神生活具有极强的社会参照意义。鉴于现代以来身心对立的时代哲学背景,从身体哲学的角度进一步审视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寻找精神生活发展的道路,促进当代青年自身的自由、解放与发展,建构社会人文精神,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当代青年个体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4号黑体)

(空一行)

(一)调研目的(小4号黑体)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民生活富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有了物质上的保障;同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需求得满足、文化素质不断地提高,人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当中。由此可见加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帮助,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付出。青年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精神面貌直接关系着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未来与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面临着挑战与改变。为了进一步地了解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我们针对我们家乡的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和繁荣,青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们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青年人的精神生活比较丰富,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研内容

对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农村和城市的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态进行调查

(三)调研的地点、方法

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镇大学城

方法:网络问卷和实地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首先,通过问卷网发布网络问卷;邀请认识的青年人参与填写。其次,将小组成员分为两组,在大学城的熙街等公众场合对周围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访谈与问卷方式同时进行。

(四)调研过程

1.选取要调查研究的课题 2.进行文献检索,收集资料 3.了解前人已经有的研究成果 4.撰写问卷问题

5.发布问卷并邀请周围的人参与填写 6.在大学城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7.讨论与分析收集的结果 8.撰写调查报告

(五)调研时间

2016年7月17日至2016年7月20日

(六)调研结果

问题 : 你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

参与本次网络问卷调查的人数为125人,其中城镇农村比例为:来自农村的占总人数的79.2%,来自城市的占20.8% 问题:您的性别是()?

回答本次问卷的男女比例分别为:女生占61.6%,男生占38.4% 问题:您的受教育程度()?

我们想通过本次问卷了解到受到不同教育的人群的精神生活状况,本次受访人数的中文化水平所占比例分别为:初中水平占2.4%,高中占11.2%,专科占12%,本科占70.4%,本科以上占4.0%。

问题:您空闲时常常做()?(可多选)

由图可知,大多数的青年人在空闲的时间里会看视频,其次是睡觉,较少的人会选择打游戏或者其他生活方式来打发时间;只有少部分的人会通过运动、学习、看书等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可见很大一部分的人,他们的空闲时间分配的并不合理。

问题:请问您一个月内去图书馆的次数?()

其中近一半的人在一个月内大概去图书馆1-3次,6次以上的也占有35%的比例,还有28.8%的人一个月内一次都不去。通过这个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大多数的人还能在每个月内去几次图书馆,可见,他们还是选择与书籍相伴;正所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问题:您认为看书对您的影响如何?()

分析结果可知:认为读书对他影响很大的人占有48%的比例,一些的占有49.4%的比例,还有2.4%的人认为读书对他毫无影响。这可能和一个人去图书馆的次数,或者看书的多少有关。有人曾经说:“趁年轻多看一些书吧,即使在当下那些书可能对你的生活没有什么帮助,但是总有一天,你一定会用到它。” 问题:您每天是否遵循一定的模式?()

分析:虽然说每天按照一定的生活模式,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大多数人都不太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我们这个问题的目的,只是想了解一下,大家在做事之前是否对自己即将做的事情有一个规划。

问题:平时关注时政新闻之类的吗?()

分析:有41.6% 的人会经常关注时政新闻,52%偶尔还是会卡一下

6.4%从来不看。在这个“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的时代,微信是用来平时交友聊天的、微博是用来关注明星的、各类新闻APP 都是用来关注明星八卦的。关于时事政治问题极少人会关注,仿佛这些社交媒体都能够抓住人们最感兴趣的。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容易感到焦虑或紧张吗?容易担忧未来的生活吗?()

分析: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的关系,我们所调查的对象大多数都是在校学生。极少部分的社会人士,可能因为大多数的学生都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在或者因为家庭的关系,在我们调查的对象中71.2%的人偶尔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焦虑或担忧,19.2%的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未来,从来不担心的占到9.6% 问题:您有要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吗?()

调查显示:我们所调查的对象中只是56.8%的人拥有理想,43.2%的人没有。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虽然说,拥有理想是一回事,实现又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没有理想的人就像没有方向的灯塔,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可见很多人的理想境界并不高深。问题:当前你对你的精神生活感到满足吗?()

分析:基本满意现状的有70.4%,20.8%的人不满意自己的精神现状,8.5%的对自己的现状非常满意。每个人对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标准要求都不相同,虽然不能用自己的要求去绑架别人,但是我们依然能够看出。大多数的人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精神生活,还是很不错的。

问题:请问你参加过公益性志愿者活动吗?()

分析:可能因为时间或者地点等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的只有9.86%,有时间会去参加的42.4%,很少参加的占到36.8%,从来没有参加过得占11.2%。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大多数人对此类活动的兴趣都不大。问题:你认为青少年更应该把空闲时间放在?()

分析:大多数人认为青少年应该把空闲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比例占到69.60%,娱乐方面占到12%,其他方面占到了18.4%可能是因为我们调查的对象大多数都是学生,所以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应该将空闲时间用在学习,这个问题设计的不是很合理;导致有些人都没有办法选择,这是我们的失误。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4号,黑体)

青年属于时代,青年精神生活是当代社会精神文化及社会存在的反映。无论青年精神生活中出现积极现象或消极现象,都是社会通过青年反映出来的社会存在。

在调查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人都是本科学历。农村占79%,城镇占到了21%。他们的年龄在18-23岁占多数;在空闲的时间看视频、睡觉和玩游戏;在暑假期间做兼职或者是待在家里也有利用暑假期间出去旅游的。我们在街上随机抽取了30位进行了调查,他们的状况跟网上调查的相似。24-30岁左右的大多数都是以看视频和运动为娱乐活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不同学历的人在当今的时代,80.90后都侧重于网络,普遍喜欢看视频。他们在择偶标准上,思想品德和感情共鸣为大多数人的标准,也有很多人看重外貌;在去图书馆看书的方面,有28.8%一个月一次都没去过;有71%的人有自己的奋斗目标,89%的人会偶尔对生活感到焦虑、紧张会对未来的担忧;88%的人基本满意现在的精神生活,71%的人的现状都是独立的,综上所述,我们看出现在的青年人在精神生活领域存在的问题比较多,理想信念淡化,有时间就看视频睡觉没有想到去充实自己,因为 现在社会压力大的原因,娱乐游戏会减少他们的精神负担会从中获得一些欢笑和快乐;所以学习的时间自然而然就少了许多,如果没有娱乐这些愿意学习的还是很多的,但是有娱乐活动选择学习的人就所剩无几;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现代社会青年,理想信念意识淡薄;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受网络时代的影响颇大,对时事政治新闻了解不够。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当代青年人的精神世界不够丰富。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第一,青年人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一个国家要进步要发展就离不开青年,青年要进步就必须要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充实自己,才能有资格与强者竞争,中国有句古话,人要多到老学到老,所以不管到什么时候,有多成功依旧离不开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在学习中不断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第二,在业余生活中,放松是必要的,但是不要总是宅在家中,或是看电视、睡觉,这样对身体没有一点好处反而在提前消费健康,所以我们青年人应该在课余的时间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运动。

第三,现在我们的爱国意识越来越淡薄,我们应该多关心时事政治,多看新闻,我们应该多听听有关爱国教育的讲座及参加相关活动,来增强我们青年人的爱国意识。

第四,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力给工作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选择标准又高,很多大学生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轻生,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我们的逆商,放低心态降低目标,要有从底层做起的意识。

第五,这个时代的的年轻人在感情方面受到了挫折也很多,有些着重品德而有些着重外貌,还有着重经济的,在这方面经不住压力的也很多,我认为我们在感情方面也应该互相学习尊重,摆好心态放正位置,多一些包容,也许之间的感情会更甜蜜美好。

第六,树立积极向上的目标,时刻激励自己,在“中国梦”这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下,认真贯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处在哪个层面,都应该牢记自 己的使命。

四、结语

经过这一次的调查报告,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从而得出了很多的结论,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注意的有很多问题,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从这些结论中总结,不断的完善自己,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存在有我们的特殊意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都离不开我们,中国梦需要我们去努力完成,国家的未来要靠我们去继承发展,所以青年人对于国家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对于青年人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次的实践报告对于充实青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在精神教育中加强对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内在性和公共性的积聚,主要表现为将公共意识内化为当代青年精神生活的核心。以此为基点,推进或渗透精神教育,需要注重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渗透性:一是可以在学校和社会教育体系中重视哲学、休闲学、幸福学等人文课程的设置,同时重视身体教育的实施,把构建身心载体间的真实互动作为教育的整体性目标;二是通过神圣场合的设置和活动的仪式化,将理性与诗意联系起来,促进个体精神丰盈的动态生成,引导公众走向高远的诗意境界,丰富精神教育的层次和内涵。三是在他者视野中重建传统文化和伦理秩序的独特优势,建构本土精神生活文化的内在性。立足传统文化安置心灵的独特优势,在他者视野中综合看待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灵性优势,使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内在性真正生长出蓬勃的生命力;四是借助日常生活世界,重建友情等传统伦理秩序,打破仅仅依靠宏大教育和正规教育途径进行精神教育的模式,促进人文精神内在化的实效性。

青年精神生活出现的异化现象,归根结底是现代性这一宏大背景的影响所致。青年需要理想,青年精神生活本质上是理想主义的,这与人类永恒地追求理想生活和理想社会是一致的。因而在现代性背景中青年们应以现代化为舞台,有理想有奋斗,发扬个性与走进社会统一起来,走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新结合之路。当然,这个全新的青年事业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任桂香.关注我国农民精神生活,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J].高等农业教育,2004(2):90-92 [2]布莱恩.特纳身体问题:社会理论的新近发展[M].汪民安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34.[3] 汪民安,陈永国.身体转向[J].外国文学,2004(1):37.[4] 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8.[5] 张诗亚.西部民族教育现状[EB/OL].http://,1998-08-16/1998-10-04.① 注释采用脚注的形式,注于当页页脚位置,采用宋体小5号。② 按照此依次排序。

附录一:调查问卷

对家乡青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调查

亲爱的女士/先生:

您好!我们是来自重庆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生,正在进行对使用盗版软件问题的情况研究,调查结果只做研究的使用。无论您的回答如何,只要反应您的真实情况和看法,就达到了本次调查的目的。我们向您保证,对您的一切信息都将采取保密措施!现在需要耽误您宝贵的时间询问一些问题,希望您能够协助我们搞好这项调查工作,请您如实填写。谢谢!备注:单选和多选问题 请在上面打钩,谢谢合作!

1、你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单选题 *必答)○ 农村

○ 城市

2、您的性别是()?(单选题 *必答)○ 男

○ 女

3、您的年龄为()?(单选题 *必答)○ 17岁以下

○ 18~23岁

○ 24~30岁

○ 31岁以上

4、您的受教育程度()?(单选题 *必答)○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专科

○ 本科

○ 本科以上

5、您目前处在()状态?(单选题 *必答)○ 即将毕业

○ 刚毕业

○ 已经开始工作

○ 无业状态

6、在您空闲时常常做()?(可多选)(多选题 *必答)□ 谈恋爱

□ 学习

□ 看视频

□ 睡觉

□ 玩游戏

□ 看书

□ 运动

□ 其他

7、在假期(暑假/寒假)您一般会选择做什么事情来充实自己呢?()(单选题 *必答)○ 做兼职

○ 旅游

○ 在家里

○ 参加公益性志愿者活动

○ 和朋友聚会等

○ 其他

8、请问您一个月内去图书馆的次数?()(单选题 *必答)○ 0次

○ 1~3次

○ 4~6次

○ 6次以上

9、您认为看书对你的影响?()(单选题 *必答)○ 很大

○ 一些

○ 没有

10、您选择男/女朋友的条件?()(多选题 *必答)□ 思想品德

□ 学习才敢

□ 外貌仪表

□ 经济条件

□ 家庭条件

□ 家庭地位

□ 感情共鸣

11、请问您每天是否遵循一定的模式()?(单选题 *必答)○ 是的,我恪守自己的生活模式

○ 我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模式,经常会被干扰

○ 我没有稳定具有的生活模式,会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改变

○ 我不希望生活模式单一,会经常寻求新的刺激

12、平时关注时政新闻之类的吗(单选题 *必答)○ 有

○ 无

○ 偶尔

13、请问您平主要通过()渠道了解外部信息?(可多选)(多选题 *必答)□ 电视、广播

□ 报刊、杂志

□ 网络

□ 同学、同事

□ 口头相传

□ 其他

14、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容易感到焦虑或紧张吗?容易担忧未来的生活吗?()(单选题 *必答)○ 总是

○ 偶尔

○ 从来没有

15、您有要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吗?()(单选题 *必答)○ 有,我一直都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 没有,我觉得走一步算一步更好

16、当前你对你的精神生活感到满足吗?()(单选题 *必答)○ 非常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17、你觉得精神支出重要吗?()(单选题 *必答)○ 非常重要

○ 一般

○ 不重要

18、请问你参加过公益性志愿者活动吗?()(单选题 *必答)○ 经常参加

○ 有空的时候偶尔会去

○ 很少参加

○ 从来没有参加过

19、以下哪项原因能够促使您去参加公益活动?()(单选题 *必答)○ 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 锻炼自己的能力

○ 为期末测评加分

○ 一时兴起,没有理由

20、你认为青少年更应该把空闲时间放在?()(单选题 *必答)○ 娱乐

○ 学习

○ 其他

21、以下关键词中,您觉得最能代表您的现状?()(多选题 *必答)□ 独立

□ 冒险

□ 创新

□ 幸福

□ 快乐

□ 友爱

□ 稳定

□ 安全

□ 寂寞

□ 困惑

□ 焦虑

22、您认为人的一生当中什么最重要?()(单选题 *必答)○ 事业

○ 家庭

○ 金钱

○ 朋友

○ 爱情

我们的问卷到此结束,感谢您的积极配合,祝您生活愉快,阖家欢乐!

附录二:调研图片

16 17 18 19

参考文献(近三年的文献,至少5篇及以上):

[1]任桂香.关注我国农民精神生活,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J].高等农业教育,2004(2):90-92 [2]布莱恩.特纳身体问题:社会理论的新近发展[M].汪民安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34.[3] 汪民安,陈永国.身体转向[J].外国文学,2004(1):37.[4] 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8.[5] 张诗亚.西部民族教育现状[EB/OL].http://,1998-08-16/1998-10-04.③ 注释采用脚注的形式,注于当页页脚位置,采用宋体小5号。④ 按照此依次排序。

另附:常用文献类别代码

M——普通著作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章 DB/OL——网络数据

J/OL——网上期刊

EB/OL——网络电子公告

打印装订:

6.老年人精神文化 篇六

人本取向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初探

[摘要]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文章首先对学校精神文化和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进行阐释,然后从塑造人本精神环境,培养人本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塑造以人为本的学校形象三个方面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校精神文化 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武凤翔(1962-),男,河南禹州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高级讲师,双学士,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河南 郑州 450011)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9-0037-02

一、学校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精神”一词,内涵丰富,统指人类的一切精神现象。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之处,就是人有思维、有思想。因此,精神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实质之所在,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组织文化等实质都在以不同形式体现着精神创造。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是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其全部或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是心理层面,即人的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气质、性格、能力等思想意识层面;第二是理念层面,主要体现为学校精神,它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表现出来的各具特色的行为方式和作风,是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一个“文化效应场”,师生员工在这个“场”的作用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种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第三个层面是学校形象,学校形象也称为学校品牌,它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标志,良好的学校品牌形象可以为学校创造发展契机,以得到社会的支持、家长的信任和师生的认同。它可以优化学校自下而上与发展的空间,形成无形的精神财富。

二、学校精神文化的人本内涵

第一次从人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如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等等。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人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的精神生命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因而,学校精神文化的研究,离开了人的存在,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以人为中心的时代呼唤人本精神。人本精神是一种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其主要内容是重视人的生存环境、人的价值与尊严、情感生活、生命体验和道德理想。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提倡“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学校的发展依托教师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将“以人为本”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各项教育管理活动之中。

三、学校精神文化的人本建设路径

以人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内,全校师生才能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其次,办学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办学理念上,是否以人为本直接决定着办学的成败;第三,学校形象主要是校风、学风、校容、校貌的综合体现,它是代表学校精神文化是否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能否体现以人为本,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一)塑造人本精神环境,培养人本意识

1.树立学校“人本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学校师生员工共同生活、生长在同一个环境内,这个环境就是一个共同体。这个环境的隐性因素,如办学理念、环境氛围等都会潜在的影响学校师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因此,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学校共同体,是学校师生

员工共生的一个精神场域,是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可和实践的一种综合追求,它指导、制约和统率着学校内部各种群体价值和形形色色的个人价值观。只有树立了学校的“人本共同体”,才能使学校师生员工树立起对学校整体发展的信念,在促使学校的发展目标成为师生员工的共同抱负的同时,也促使学校的每个个体都能超越自我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2.培养以人为本的道德意识。何谓道德意识?有学者将意识视为“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知识、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是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道德意识不是以单纯的文字符号的逻辑转换为主的思维活动,而是跨越时空的、积极自觉的、整体性的、直觉意识的道德实践与创造活动。当一个人具有较高的道德意识时,就会在面对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各种利益关系时,尤其是面对艰难的道德抉择时,穿透迷雾而表现出一种平淡恬静、从容自如的睿智。当有了道德时,便有了有德和缺德人的分别。当有了较高的道德意识时,也便开始了“高尚”与“庸俗”、“平凡”与“卓越”的差异。

如果校长树立以人为本的道德意识,就会在管理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在对待教师和学生上,就能真正设身处地地想教师所想、思学生所思,也才能切实理解教师的疾苦,解决教师的困难,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教师有了以人为本的道德意识,教师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就会站到其他教师的立场上替他人着想。教师在对待学生上,也就不会因为升学的压力、功课的紧迫性而“无情”地扼杀学生的天分。学生有了人本道德意识,便懂得了互相帮助,避免了恶性学习竞争,就能理解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珍惜体验,认真对待人生的每一个经历。即使平日难以驯服,学习一塌糊涂者,也会体会到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教师们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也便学会了体谅、理解和关心他人,也便不会为自己的个人趣愿而想当然地做一些事。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指导办学者如何办学的一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它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进程。它来源于办学者对教育活动的理性思考。“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更要以学生为本。一是要以学生的个性为本,二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能力水平设计教育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其得到发展。

1.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以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积极地探索社会和自然界的规律性。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而不是刻意地把学生束缚在一定的轨道上,按照固有的方式、事先预定的规则运行,更多的是运用间接的、不做明确规定的指导方式,围绕问题的主题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出路。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认学生的发展存在差异性,教学就是要找到每个学生发展的起点,使学生在其原有的发展基础上,达到发展的最优化。二是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智力能力外,还有言语、操作、音乐、身体动觉、交往能力等。因此,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让学生经历生命体验。“体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焕发生命活力、走向生命超越的方式。体验是生命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内在感受、主观经验和深刻情感,生命通过体验感知自我,认知他人,解读生活;生命通过体验获得意义,升华情感,净化灵魂。”人的有意识的生命存在就是其自身生命的表现、生命活力的释放和生命体验的获得。人的生命怎么表现自己、体验自己,他就怎么样生存。生命存在取决于自己的表现、自己的能力,更取决于自己的体验。因此,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学习的过程,还应是生命体验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乐观的精神,体现强烈主体意识的积极心态,是其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失败的体验,是其经受磨砺的必然之路,只有经历过失败的体验,才能在成功之

后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

(三)塑造以人为本的学校形象

所谓学校形象,是社会公众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一所学校的校容、校貌、校风、教风、学风给予的整体看法或综合评价,是学校外在和内涵的统一,是学校物质、精神和文化的统一。良好的学校形象是当代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学校形象能够使一所学校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较高的社会认同,最终会收到由社会效应转化而来的“无形”的社会回报。另一方面,良好的学校形象还可以产生强烈的学校向心力。学校的良好形象赋予学校师生员工的是崇高的荣誉感,可以使他们在社会上深切地感受到由于学校形象而给自己带来的荣耀,进一步增强对学校的凝聚力。在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学校的形象设计体现“以人为本”,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校风的培育方面,校长在领导作风上,要切实关心师生员工,领导角色应从“官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学校领导只有正确地进行自我角色的服务性定位,才能够建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地使用权力。学校领导的行为一方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就是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心理环境,为教师个人的发展提供保证,为学校的发展服务。学校领导只有这样认识自己的角色,才能努力为师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尽量避免师生产生压抑感和挫折感,以促进教师发展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作风上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切实考虑到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尊重爱护每个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智能发挥出来。同时,教师与教师之间也要注重合作与交流,相互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风。学生在学风上要互相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校貌的设计上,校园雕塑的设计要注重代表学校形象的、在学校建设的历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人物。没有楷模的学校文化是不完备的文化,是难以传播和传递的文化。楷模是一面旗帜,指引大家前进,如果缺少了这面旗帜,大家就会觉得失落,没有了目标。多数成功的学校都有自己楷模式人物,即使学校不存在了,学校文化依然存在。楷模式人物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师生员工开拓进取,激励学生不断争取更优异的成绩。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无论是自然环境的选择还是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设计,都要体现人性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7.家,老年人精神栖居的场所 篇七

家就是栖居地, 家就是存在, 家就是精神放松的场所。建筑是栖居的原发形态, 以栖居为源头的建筑就应该以家为设计本原, 而家的核心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当今, 在这个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大环境”下, 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设计的需求与日俱增。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是一种以科学构造为基础, 以艺术形式为表现, 塑造精神和物质并重的室内生活环境的理性创造活动。“人、自然、新技术、高品质”已成为当下设计的主旋律, 通过对空间的塑造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物质文明水平。

住宅作为人们生活中的消费品, 其功能类型必然服务于其使用者。人的一生都要经过“新生期”拥有自己的家庭, 到“核心期”孕育下一代, 再到“空巢期”子女成家离开父母, 继而慢慢步入衰老的“解体期”, 因此人生不同的时期对住宅的要求必定不同。住宅是人们对自我存在的认可意识的影射和物化, 它可以体现自己的品味和个性, 是个人身份和成就的标志。老年人住宅应该适应家庭中老少的更迭变换, 持续地为整个家庭服务, 具有一定的衍生性。

进入21世纪, 在我国, “老龄化”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 随着“丁克”家庭和“空巢”家庭的急剧增加, 我国老人、成年人、子女的人口结构比例为4:2:1, 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要求住宅的设计能为老年人创造一种自立、自信、健康向上的住宅环境, 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需求, 让他们的晚年在有限的空间中获得无限的精神乐趣。在社会的发展中, 世界各国都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根据全国老龄委的统计, 截至2011年底, 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约有1.9亿, 占总人口的14%。2013年, 这一数字可能突破2亿, 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占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国养老事业已进入“井喷期”, 能否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考验着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智慧。老年人的居住问题迫在眉睫, 因此老年人室内环境的无障碍设计变得愈加重要。

一、无障碍设计

老年人居住的室内环境无障碍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空间要素组成的, 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和功能。研究老年人居住环境无障碍系统就是研究各个空间的主要内容及空间与空间的关系。通过对室内环境的改良设计来弥补老年人所丧失或削弱的生理及心理机能, 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 为他们创造一个“老有所居, 老有所养,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的居住空间, 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无障碍设计。

老年人居住空间无障碍设计, 一方面让身心有障碍的老年人在晚年能够与年轻人一样以同样的方式享受社会的精神、物质文明, 感受社会的温暖并融入社会;另一方面也是对每个人自身的爱护。人之衰老这一生理规律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 就像住宅的“新陈代谢”一样会随岁月的流逝而逐步显现出来, 因此无障碍设计已经成为必然。无障碍设计可以令每个老年人实现独立生活的愿望, 它是一种空间规划手段, 是一种适应性住宅, 是现实环境催生的产物。在这种住宅中, 要把老年人的需求在设计之初和建造时就考虑进去, 方便老年人自己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 但并不需要刚开始就把所需全都做好, 而要随着需要逐步来完善。在现代设计中这种设计理念应该被充分重视。在过去我国针对老年人设计的住宅相对较少, 即使有也比较单一不完善, 因此建立居家养老住宅适应性体系, 以解决“井喷期”老年人的居住问题, 具有现实的意义。伴随着社会福利和个人养老金的增多, 更多的老年人要求独立生活, 因此在住宅设计规划时, 除了必须有为弥补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而专门设计的设备外, 也要遵守基本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准则。人到晚年, 通常不愿割舍与家庭、邻里的联系而生活在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里。人们到了晚年如果由于住宅的设计不适应老年人的需求而不得不搬到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住宅中, 那么他们原有的生活连续性将被割裂。因此老年人住宅的设计应考虑他们日常起居、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社会交往及文体活动等多方面的因素, 最重要的就是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其独立的生活能力, 使住宅成为他们一生的家园、精神的栖居场所。

二、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1954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驱使人类各种行为的动力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需要, 这些需要分五个层次, 呈金字塔状, 其顺序为生理、安全、爱 (归属感) 、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的需求构成人类由低至高自我实现的完整过程。将马斯洛理论运用于居住环境分析中, 即可较明晰地梳理出老年人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同层次和需求。

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理需求:最必要、基本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的各种生理机能逐渐退化, 因此, 老年人居住的物理空间和环境设施须能弥补他们生理上的退化, 并维护和锻炼老年人尚存在的生活能力。对于住宅环境的居住面积、采光通风、出行条件 (无障碍) 、医疗服务条件等都有不同的要求, 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安全需求:拥有独立卧室、不被打扰的需求, 包括安全防卫等。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对秩序与稳定有一种迫切需求, 否则会焦虑不安。

归属和爱的需求:对老年人来说首先是保持与子女的密切关系, 其次是与邻居交往、社区凝聚力的需求, 即“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尊重的需求:自食其力, 自我照顾, 不希望被视为包袱, 被社会抛弃。

自我实现的需求:发挥余热, 为社会贡献的成就感和追求个人兴趣, 发展个人爱好的需求, 即“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三、老年人住宅设计

在老年人住宅设计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弥补性

即创造一种能“刺激”和激励老年人, 又有益于其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的环境。这种适应性住宅的主体是老年人, 它要使老年人健康、安全、方便、舒适地生活, 这样老年人就不会漠视周围的环境, 机体能力也不会较快地下降。现代住宅设计大多数以健康成年人的需求为标准, 然而那些看上去华丽堪称完美的住宅却给老年人带来巨大的不便, 甚至是危害。老年人的住宅应该在整个规划、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考虑到他们对居住环境、建筑类型、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设身处地为老年人着想。

(二) 安全性

对于老年人来说住宅安全是一个必须得到高度关注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身体各种生理机能逐渐衰退, 疾病也随之增多, 对外界刺激敏感度降低, 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发生意外。若安全得不到保证, 将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降低其生活自理能力。住宅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无障碍设计, 如在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容易发生意外的房间安装紧急呼叫系统, 以保证老年人在家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呼叫监控系统得到及时的救助, 使老年人转危为安。老年人身体各部分功能减退, 对各种服务设施的依赖程度更高, 更需要关怀和照顾。

(三) 私密性

老年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圈, 生活空间不被打扰, 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空间。老年人有其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喜好和隐私, 这些应得到充分尊重和认可。这样他们在生活中也会身心愉悦, 因此在生活空间中需要有独立卧室, 不被打扰。

(四) 舒适性

让老年人感到精神宁静, 身体舒适。充足的日照、良好的通风、新鲜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没有噪声等的干扰, 这些都是人们对于住宅环境的基本要求。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下降, 对自然环境的抵抗力减弱, 住宅设计应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比如住宅间距以满足日照间距为基础, 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管线铺设、视觉卫生的要求。老年人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 冬天怕冷、夏天怕热, 因此户外环境应该避免强光、强热, 冬天有充足的阳光日照, 夏天有较好的遮阳效果, 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五) 社交性

医学研究表明, 寂寞孤独的生活对老年人的健康非常有害, 社会交往对老年人非常重要。邻居和朋友的友谊可能比家庭内部的来往更重要, 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老年人退休后, 社会交往相对减少, 随着年龄增大, 活动的范围也日渐缩小, 每天局限于家庭, 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离群索居、深居简出对老年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都是不利的。

(六) 绿化与陈设

居住在城市里的老年人, 尤其是在高层住宅里居住的老年人, 更加珍惜阳光和绿地。绿化环境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绿色植物是制造氧气的工厂, 氧对于人体生命维持是须臾不可缺的。老年人衰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老化, 充足的氧气对推迟人衰老的进程是极其重要的。老年人种花草树木, 可调养身体, 又能增添乐趣, 还可以装点居室、美化环境, 而且芳香类植物还可医治一些疾病, 绿色的叶片, 又可解除视觉的疲劳, 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极为有益。

(七) 居室小型化

老年人使用的住宅面积不宜过大, 由于家中没有过多的客人来访, 同时为了避免由于房间过大而产生的空荡与孤独感以及大的户型所带来的清扫的烦恼, 所以, 老人的住宅应该以中小户型为首选。住宅空间应该包括起居室、老人的卧室、餐厅、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等几个部分。

四、结语

在人的一生中, 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评判因素就是对周围环境的满意度, 而这种满意度的首要前提是周围环境要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住宅作为人度过大部分时间的生活场所, 这一点对于老年人更为突出。老年人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到了晚年我们应该提供给他们一个舒适、健康、安全、幸福的家园。一个良好的老年住宅其内部环境, 能为老年人提供舒服的生活空间, 优雅的生活环境, 安全的住宅设施, 这些都会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使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此老年人居室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对空间的改良和精心的设计来弥补老年人所丧失的或削弱的生理和心理机能, 来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让他们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住宅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胡仁禄, 马光.老年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5

[3]杨小东.普适住宅——针对每个人的通用居住构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4]许亮, 董万里.室内环境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

[5]牟跃.现代居室环境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

[6]张绮曼, 郑曙.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8.浅析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现状与对策 篇八

关键词:精神赡养;缺失;养老机制

去年吵的沸沸扬扬的“常回家看看”,在国人的集体关注下最终被纳入了法律的框架。这不由得把人带回到多年前春晚上妇孺皆知的《常回家看看》的记忆里,“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前不久看到一个案例,是一伙专门欺诈老年人钱财的罪犯,这伙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利用老人独居、子女工作忙不在身边,老人孤寂落寞、需要交流、渴望得到关怀的心理才会使经历过大半辈子人生风雨的老人误信他人、掉入陷阱。虽然历来侵害老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屡屡频发,但当我们再次回顾这些现象时,肩头的责任更是重了许多。面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缺失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探讨这背后的原因,努力找出解决的办法。

一、现阶段我国老年人主要养老模式下精神赡养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精神赡养,顾名思义与物质赡养对应,指在家庭生活中子女应当理解、尊重、关心、体贴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在精神上给予其抚慰,满足其精神生活的需要,使其愉悦开心,不仅要做到老有所养,更要做到老有所乐。

目前,我国养老模式大致分为三类,不论何种模式都存在精神赡养缺失的问题。

第一类为传统的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现阶段中国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模式,是指其经济来源由家庭供给,日常生活由家人照料,精神慰藉由家人承担,且与家人一起生活。国人大多采用此法,然而随着社会的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变迁以及家庭结构的改变、社会伦理观念的变化,其面临多重挑战。农村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输出,使得许多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相依为命;城市家庭中“421”模式的大量复制,也使得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家庭不断增多。这一切都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冲击、难以为继。即使有部分三代同堂的家庭,往往也被子女工作压力大、平时交流日益减少导致子女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意识逐渐淡化,因而使得家庭养老中晚辈对老人的精神安慰成为一句空话,家庭精神养老的功能逐渐弱化。

第二类是社会养老。是指由社会承担全部或部分养老责任,包括经济保障、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我国社会养老面临很多问题,首先养老院尤其是农村的养老院,目前所接收的对象范围十分有限,一般仅限于无子女或者有残疾且无其他收入来源的“五保户”。这类问题主要集中在政府财政拨款远不能满足社会养老需要,无法全面覆盖所有的老人,且无法照顾到老人精神层面的需要。再者,即使是城市的养老院,虽然条件远比农村养老院好,但所需费用高,一般家庭承担不起。退一步讲,即使在城市养老院的老人们,也是盼望子女们频繁探望,能够感受亲情的温暖。最重要的是国人养老的观念还较为传统,养儿防老,大多家庭还是采用传统模式,一般不会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去。但是平时工作的忙碌和为生计而奔波的子女依然无暇顾及父母精神层面的享受。而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致使精神赡养缺失。

第三类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该模式以家庭为养老场所,依托社区照料,将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新型养老体系。其注重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一个最符合老人意愿、最利于保持和加强老人自立能力、最切实可行的养老体系,是传统与现代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是学界目前普遍较认可的养老模式。一方面,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初级医疗保健,另一方面,加强老年人与社会的交往,获得较完整的归属感,在我国“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社会养老机构不足的条件下,不失为一种较为合理的养老方式,但在观念、意识及具体实施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二、如何完善我国老年人精神赡养

1.建立和完善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制度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于儿女如果对老人不履行精神保障的义务和需承担精神养老的相关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可效仿芬兰等国的相关条例和规定,以量化的方式具体规定子女固定的探视频率,不探视的最大周期不超过多少天,最大限度保障精神赡养的质量。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存在很多模糊概念。如规定家庭成员需要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要,不得冷落老年人。但何谓关心,没有关心或者忽视、冷落老年人的,应该受到什么处罚还应细化,不能让法律成为一纸空文,要让它真正落地。

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体制

虽然目前我国不可能做到“从摇篮到坟墓”,但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办大事的优势,集中一部分资金专门构建老年人社区服务中心。为其营造利于精神养老的环境,开展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为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需求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和基础娱乐设施,给予老年人人文关怀。同时引导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共识,加快老年人精神赡养的发展步伐,更好地贯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3.深入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使精神赡养落到实处

应完善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统一其服务标准,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发挥社区在老年人精神生活上的纽带作用,政府应出台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细则以推进服务工作在社区、家庭的良好实现,借鉴全国老龄事业发展较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开展得早的地区的成功经验,如上海市各个社区通过建立养老护理队伍来满足本市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从社会上吸收具有一定生活服务技能的人员,政府制定养老护理人员从业服务标准,并对其进行监管。

9.老年人精神文化 篇九

课程名称:茶文化学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号: 成绩: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011年10月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茶文化的关系

摘 要:通过对茶文化的探讨与研究,浅述了茶文化与科学精神、茶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文中讲述到人们应该如何科学地喝茶,还有是不同人的体质应该喝什么样的茶等得问题。还有就是现今的人文精神精神的内涵与茶文化的关系,讲述茶文化的内涵怎样影响当代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 茶文化; 科学精神; 科学喝茶; 人文精神; 大学生 科学精神与茶文化

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至于说到茶文化,其中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谈到两者的关系,其实可以联系到很多方面。但是跟人们生活比较密切相关的有以下这些方面,下面就做一一的叙述。1.1怎样科学地喝茶 1.1.1对喝茶的两个误解

一是觉得越贵的茶越好。茶的品质主要取决于茶的产地和树种,比如大家都知道西湖的龙井好”;级别主要和采摘时间、采摘部位有关,嫩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价格就相差不少,同样是龙井,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就是最贵的。一般选择100~300元一斤茶比较合适,这个价格,已可以买到品质非常好的茶。有些级别高的茶采摘时间太早、太嫩,而茶的一部分营养恰是在茎里,有些便宜的茶养生效果更佳。

二是只喝茶不品茶。茶有两种,第一种茶可满足人们“养身”需求,比如解渴、提神、祛火、消食等;第二种茶则可以满足人们“养心”的需求,比如抒情、礼仪、悟道等。茶对人来说最大的价值是养心为主、养身为辅。尤其是中年人,工作忙压力大,更应该给自己一点时间,耐心地泡一壶茶、品一壶茶。1.1.2 因体质、季节选茶

想通过喝茶养生,就必须对茶有所了解。每种茶的性质不同,一定要选适合自己的茶。比如,人人都说绿茶抗氧化功效好,但体寒的人喝了,反而会感到不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和源表示,喝茶还讲究天时、地利。许多人一年四季都喝一种茶,这样也不对。冬天冷,可多喝些性温的茶;春夏季节易上火,可以多喝绿茶、花茶。”

中国的茶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六大类。六大茶类茶性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例如:绿茶性寒,适合体质偏热、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饮用,绿茶有很好的防辐射效果,非常适合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白茶性凉,适用人群和绿茶相似,但“绿茶的陈茶是草,白茶的陈茶是宝”,陈放的白茶有去邪扶正的功效。黄茶性寒,功效也跟绿茶大致相似,不同的是口感,绿茶清爽、黄茶醇厚。青茶(乌龙茶)性平,适宜人群最广。红茶性温,适合胃寒、手脚发凉、体弱、年龄偏大者饮用,加牛奶、蜂蜜口味更好。黑茶(普洱茶)性温,能去油腻、解肉毒、降血脂,适当存放后再喝,口感和疗效更佳。

看季节喝茶。春起花茶和单从。春天重点在于疏通肝气,而芳香类物质有通窍的功效,所以可多喝凤凰单从和茉莉花茶。但新鲜绿茶在春季寒气还太重,不宜多喝,体寒者尤其要注意。

夏爽绿茶和观音。夏天消暑解渴首选绿茶。此外,铁观音、台湾高山茶都是不错的选择,体质好的人也可以喝些存放3~5年的生普洱。

金秋乌龙正当令。秋天适合喝青茶,青茶的性、味介于绿茶、红茶之间,不寒不温,既能清除体内余热又能生津养阴。秋季最适合喝当年春天的铁观音和去年的武夷岩茶。

冬阳红茶与熟普。红茶冬天喝可以养阳气,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熟普洱可以暖胃驱寒,消食化积。

看人喝茶.很多老人担心喝茶会导致缺钙,其实只要不喝过多过浓的茶,并且适当多喝点牛奶吃点豆腐,流失的钙完全可以补回来,上年纪后可多喝些红茶。儿童也可以适当喝点淡茶水,对生长发育有益。男性、女性也分别适合不同的茶。男性适合喝绿茶、三年以上的生普洱、乌龙茶,特别是武夷岩茶,被称为“男人喝的茶”;女性可以适当喝些好绿茶,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但在经期、孕期要控制饮茶量,更年期则可以多喝花茶和单从。1.1.2 喝茶方法也要科学

说到现代人喝茶最大的“失误”,一个大茶杯,一把茶叶泡一天最不可取,这样品尝不到茶的真味,且长期浸泡容易使茶中的重金属析出,不利健康。“喝茶一定要做到茶、水分离,哪怕没有专业茶具,也可准备一个带滤网的茶壶或茶杯。”此外,新茶不洗剩茶不扔、茶垢不清”也是人们喝茶中容易犯的错误。不论幼嫩的新茶还是珍贵的陈茶,表面上都可能有残留农药、尘螨污染,最好“洗”一下,头遍茶倒掉不喝。有些人不愿洗掉茶壶上的茶垢,认为这样可以养壶,其实,茶垢不但对健康不利,还会影响茶的味道。

大家还有一个错误认识,就是觉得喝茶会睡不着觉。很多发酵程度高的茶,比如红茶、熟普洱,其中的咖啡因已所剩无几,不仅不会影响睡眠,相反,晚饭后一小时喝点助消化的茶,可以清理肠胃,有助睡眠。

其实茶文化与科学精神还有很多方面的联系,例如说在茶叶制作的时候要根据制作不同的茶叶品种使用不同的方法,这当中的不同方法也有不同的科学窍门。例如制作糙米茶时茶叶和银杏叶与茶叶混合的比例也是非常有讲究的。还有就是高香型冰冻单丛茶时,经晒青、做青、杀青、揉捻等制作工艺流程后需要保存在冰点以下环境中, 这样才可以是茶叶具有明显的自然花香、滋味甘爽、口感滑醇等特点。茶文化与人文精神

说到人文精神,就是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等的理解和把握,包括对道德人格、理想信念的追寻,对自由、平等、正义等的渴望,对生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等等。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的核心是体现形式与精神的相互统一,对人的精神世界与思想情操十分地重视,这也与我们所倡导的人文精神一脉相承。这一两者的内在联系,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去探索。

2.1 从茶事活动的行为文化看

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约定形成的行为模式,通常是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 如宋代诗人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名句,说明客来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千里寄茶表示对亲人的怀念;民间旧时行聘时以茶为礼,称茶礼,送茶礼叫下茶,古时谚语曰一女不吃两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还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 至于各地各民族的饮茶习俗更是异彩纷呈,各种饮茶方法和茶艺程式也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2.2 从茶事活动的心态文化看

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的新的价值观念 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是在茶事活动中产生的人们在品饮茶汤时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以及由此生发的丰富联想,反映茶叶生产茶区生活饮茶情趣的文艺作品;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谓茶德茶道等等 这就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茶文化作为一种人文精神的思维轨迹实际上是把茶的自然属性与传统美德联系在一起,把人们崇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的高尚品质及人格赋予具体的茶及各种茶事活动中,它不但可以去病养生,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修身怡情,陶冶人的情操,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可增长知识,提高审美情趣,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充分体现了它的素质教育功能 有学者指出,茶文化教育,将是未来对学生品格教育最方便也最深入的渠道之一。而且茶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全方位的,不局限在某一个层面上 它在人格塑造情操追求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幸福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现在的大学生收到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往往会存在不少心浮气躁、心高气傲的现象,茶文化讲究“敬”“和”“静”“怡”真的茶道精神有助于大学生修心养性,最终达到校园和谐,社会和谐。结语

对于茶文化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上面已经做了详细的论述。茶文化要不断地向前发展,需要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入到自身之中,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着更加准确的把握。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自身发展来说,也有很多东西可以从茶文化中借鉴借鉴,特别是对于现今发展过快过热的社会来说,讲究“敬”“和”“静”“怡”真的茶道精神是十分需要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方案下一篇:小学四年级同步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