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的规划

2024-10-02

毕业后的规划(共11篇)(共11篇)

1.毕业后的规划 篇一

大学毕业后的十年规划

南华大学医学院

全科02班

XX

学号:XXXXXXXXXX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认识自我.............................2

第二章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3

第三章 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4

第四章 具体执行计划.........................5

第五章 评估调整.............................6

结束语.......................................7

前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做个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在当今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有了计划,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并有了为之不懈追求的动力!

俗话说,人生能有几回搏,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确定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给自己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位。在大学刚开始时就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全面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毕业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服务社会!

第一章 认识自我

个人基本情况: 勤奋好学,诚恳踏实、积极向上,有极强的责任心,善于观察,做事认真,易于沟通。有理想、有道德,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纪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爱思考,爱动手,有逻辑性,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挫折承受能力极强。个人优势: 有丰富的班干工作经验,具有了一定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领导能力,应急能力等。个人劣势: 有点害羞,有点过于谨慎,做事速度有待提高等。

个人兴趣: 心理学,设计,看书,书法,听音乐等。

第二章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1)社会环境分析

国家为推动农村医疗事业建设,提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制定农村医疗卫生岗位需求计划,启动实施高等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积极引导面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加强全科医学师资培养。(卫生部、教育部、总后勤部卫生部负责)。计划在2010—2012年连续招收免费全科医学生,出台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文件,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完善和落实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的政策,努力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不足的问题。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和基层部队招收5000名以上定向免费医学生,累计招收超过1万名;安排1.5万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达到3万名;鼓励和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加大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招聘力度,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12万人次和46万人次,继续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人员培训。

(2)职业环境分析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 临床医 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 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 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它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第三章 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1)职业目标:优秀知名全科医师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1.2011-2016年:

成果目标:扎实掌握临床医学知识,通过见习,实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上,积累一定临床经验。学历目标:本科毕业,取得学士学位。

能力目标:具备独立接诊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2.2016年-2022年:

成果目标:拿到医生执业资格证,在乡镇医院定向服务六年期间积累经验。注重医学科研。职务目标:主治医师

能力目标:精通本科医学理论知识,有较丰富临床经 验,有较强科研能力。经济目标:年薪8万

3.2022年—2026年:

学历目标:攻读并取得硕士学位 职务目标:副主任医师

能力目标:科研能力突出,有领导力,在业内有一定声望

经济目标:年薪12万

4.2026年—?

向主任医师奋斗,取得一定科研成果,拥有一定声誉!

第四章 具体执行计划

1.自主学习

(1)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时间,为自己补充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广泛阅读相关书籍、选修、旁听相关课程等。

(2)充分利用实习,见习机会,掌握临床技能(3)丰富自己各方面知识,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2.讨论交流

(1)在校期间多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毕业后选择和其中某些人经常进行交流。

(2)在工作中积极与直接领导沟通、加深了解;利用校友众多的优势,参加校友联谊活动,经常和他们接触、交流。3.实践锻炼

(1)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在嘈杂的环境里也能思考问题,正常工作。

(2)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生活习惯。每天保证睡眠6-8小时,每周锻炼三次以上。

(3)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扩大社交圈、重视同学交际圈、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不论身份贵贱和亲疏程度。第五章 评估调整

(1)评估时间 每年六月份(2)评估内容

1.是否在大学期间专业知识扎实稳固,取得各种证书?

2.是否能顺利考研?

3.是否考察报考公务员或者转行? 4.能否顺利进行职位晋升? 5.是否能在工作中做出成绩? 6.是否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3)调整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2.对比分析原则 3.不断自省原则 4.分段检查原则

结束语

有了自己的计划,便能朝着既定方向奋斗,使自己的生活有奔头。但有句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应注意应变。还有就是要注重实践,不要做说话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说来容易,做来难,但我有信心能做到,因为我正年轻,青春就是用来拼搏的!

2.毕业后的规划 篇二

一、职业生涯规划定义

职业生涯规划 (career planning) 简称生涯规划, 又叫职业生涯设计, 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 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决不只是协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力条件找一份工作, 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 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 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 筹划未来, 拟订一生的方向, 进一步详细估量内、外环境的优势和限制, 在“衡外情, 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各自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二、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不是首先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 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 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 不能“慧眼识英雄”, 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

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 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需要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 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 简直是耽误时间, 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 实际上未雨绸缪, 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磨刀不误砍柴工, 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 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 也更经济、更科学。

现在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接受, 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期望与生涯设计也趋于理性。但是, 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本身认识不够, 在获取有关职业的系统信息方面欠缺主动性, 对自我的认识存在片面性的隐患, 同时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力。一方面, 他们无法确定择业目标, 这就使得大学生树立择业目标产生困难, 而择业目标无法确定就谈不上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另一方面已经确立了择业目标的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却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 想做职业生涯规划, 却不采取应有的行动。

三、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 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明确的目标与规划, 运用科学的方法, 切实可行的措施, 发挥个人的专长, 开发自己的潜能, 克服生涯发展困阻, 避免人生陷阱, 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 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其目的决不只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力条件找到一份工作, 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 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 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 筹划未来, 进一步详尽估量主、客观条件和内外环境优势和限制, 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 设计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合理而又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一)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 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个人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 帮助其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引导个人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使个人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个人评估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引导个人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 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使其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 不断增强其职业竞争力, 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二)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 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 不可盲目地“撞大运”, 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 古语讲,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三)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 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不打无准备之仗。

四、大学毕业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要对职业进行物质、心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 还要根据各方面的分析与自己的职业锚, 合理客观地对职业做出选择。对即将踏入的职业活动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预期, 包括工作的性质、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同事以及上下级关系都要快速适应, 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

职业生涯规划的几个时期主要分为: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职业稳定期、职业结束期。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在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3个阶段。

第一, 职业准备期。职业准备期是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职业意向后, 从事职业的心理、知识、技能的准备以及等待就业机会。毕业生就业前应做好的职业准备包括:身体素质准备 (如身体状况是否良好, 有无缺陷等) ;个性心理准备 (如心理是否健康等) ;知识技能准备 (如知识是否全面, 动手能力如何等) ;职业资格准备 (如是否取得某些资格证书等) 。

第二, 职业选择期。这是实际选择职业的时期, 也是由潜在的劳动者变为现实劳动者的关键时期。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 必须把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有机结合起来。毕业生在职业选择时应该:一是树立信息观念, 注意捕捉需求信息。无论选择还是被选择。最终要以自身素质来满足社会需要为前提。二是正确认识自我。在选择职业时, 注意扬长避短。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思想基础、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等是有具体要求的, 选择职业必须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 只有自身条件能够充分满足职业需求, 才有可能人尽其才发挥作用。三是正确对待职业分工, 正确认识职业分工的意义。在选择职业时要克服世俗观念, 树立“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的思想。因为, 一个人是否能成就事业有所作为, 并不取决于专业或职业性质, 而是取决于他对专业和职业有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对专业和职业发展有没有敏锐的目光与创新的勇气和才能。四是正确处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大学生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兴趣爱好与社会实际需要、个人选择自由与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职业选择不能片面强调个人兴趣爱好, 必须适应和服从社会需要的大局。另外, 还要坚信, 个人的兴趣爱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不能改变的, 它是在后天的实践中产生和培养起来的。五是树立面向基层, 艰苦创业的观念。选择职业时也会面对工作条件的选择。在选择职业时, 不能把目光仅仅盯在城市、机关以及条件好、待遇高的地方和单位, 而是要树立面向基层、艰苦创业的观念, 到基层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练意志、丰富知识、施展才华。

第三, 职业适应期。择业者刚刚踏上工作岗位, 存在一个适应过程, 要完成从一个择业者到一个职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毕业生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树立职业意识, 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处理问题, 要有主人翁精神, 主动积极地承担岗位责任, 做好本职工作。且要树立团队协作意识。二是从容面对挫折, 刚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不要将工作目标定得过高, 可以减少挫折感, 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新手初上工作岗位, 出现差错实属正常。只要认真分析失败原因, 改正错误, 成功一定会到来。要有“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的心态, 先立足、再谋发展。三是不断完善自我, 尽管毕业生在校期间已经学到了一定的知识, 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但知识结构还不尽完善,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职场新人要想快速进步, 就要不断学习。毕业生要成为有心人, 时时学、处处学。要注意观察公认业务能力最强的上级或者同事, 琢磨他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特点。另外, 还要认真学习本单位、本部门的规章制度, 充分了解自己所承担工作的职责及要求。

目前大学毕业生择业盲从, 缺乏职业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 这对他们择业和长远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愿望并转化为现实行动力, 促进大学生自主地合理安排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更为重要的是, 能够通过唤起个人的职业生涯意识, 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和人生观。大学毕业生应当尽量克服各种压力带来的短期心态, 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一个清晰的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 毕业生要意识到, 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 并不是规划一次, 就可受用终身。具体的生涯计划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个人情况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 及时对自身进行评估和反馈。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毕业生确立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成功就业, 有利于人尽英才, 避免人才浪费, 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仍令人担忧。文章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分析, 鼓励毕业生能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科学的选择和确定职业, 实现一个美好的人生。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卡罗尔·卡特, 林·特罗伊克.刘川, 周冠英译.从大学生到CEO——大学生职业成功秘籍[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杨生斌.职业指导教程[M].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3 (8) .

[3]、李病宽, 刘启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 .

[4]、关勇.简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 2005 (4) .

[5]、范静.新世纪大学生择业心理冲突与调适[J].青年探索, 2003 (1) .

3.逐鹿海洋:规划后的混战 篇三

六月份刚刚成立的三沙市,正在开始编制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经济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这是最新宣布开掘海洋经济的地级市。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7月初专程前往海南,向当地官员承诺将从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区划等十个方面对三沙市给予政策支持。

此前不久,由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的通知》中,明确对发展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进行财政支持。山东、青岛、浙江、宁波、福建、厦门、广东、深圳等地出现在专项资金扶持的名单中。

海洋经济由点到面,全面开花,而各地的竞争也越趋激烈。

不同区位的“蓝色”博弈

在6月结束的浙江省党代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提出,要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要把舟山群岛新区打造为高端海洋产业和重大建设平台。官方数据显示,浙江省今年在海洋经济方面的投资将达1800亿元,他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示范区海洋生产总值约达7000亿元,要占到浙江全省GDP的16%。

在浙江发力海洋经济的同时,山东半岛的蓝色经济区亦开始攻城掠地。

2012年初,山东设立了总规模达300亿元人民币的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用市场化的方式开始对海洋产业进行投资,首期规模80亿元人民币。山东省发改委一位官员向《小康》记者预计,通过市场化运作,在未来8到10年间半岛蓝色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32万亿元,蓝色产业基金将成为这批庞大资金的重要投融资途径之一。

跟山东隔渤海相望的天津市,则利用国家战略新区—滨海新区的政策、区位、智力等优势,将发展重点放在了金融和研究方面。《小康》记者从天津市海洋局了解到,今年天津将进一步加快建设海洋金融创新基地,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渤海基地工程、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国家海洋博物馆等重点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却是最后一个成为国家级“海洋经济试点省份”。

“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才是广东的海洋经济未来核心竞争力所在。”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和广东未来产业转型升级不谋而合。”据广东省规划,到2015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将达到1.5万亿元。

多位专家分析指出,山东突出蓝色半岛经济区整体发展,浙江利用突出港口航运和海岛开发,发展港航强省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广东更重视的是综合开发和区域合作。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相对于鲁浙粤等地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定位,同样作为沿海省份的辽宁、河北、江苏等省制定的“面向大海”规划,更多的是突出“沿海经济”。

“沿海经济与海洋经济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表示,“沿海经济主要是借助和依托区位优势在陆地上发展经济,是相对于内陆地区的经济而言的。依靠临海,产业高度聚集,利用港口和海运成本低的优势,从而发展相关产业。而海洋经济则更多的是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它根据开发区域与海岸线的距离,分为近海开发、远海开发和深海开发。例如:渔业、滨海旅游、深海养殖等方面。”

借国家升级海洋战略之机,沿海各省份纷纷借船出海。江苏大力进行政策探索、产业布局,2011年该省沿海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4%,达8262.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河北省党代会则提出,要把东部沿海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环绕京津的潜能充分释放出来。

这点也体现在辽宁的沿海开发规划布局之中。“凭借大连这一东北亚航运中心的优势,辽宁把便于在沿海发展的钢铁、石化等产业转移到沿海,优化沿海和腹地的产业结构。”肖金成指着地图向记者表示,“从目前全国经济形势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已到关键时期,大力促进陆海联动、实现陆海互补是非常必要的。”

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环渤海经济区与东南沿海省份相比明显有优势。

据中国海洋大学金融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殷克东分析,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促进了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第三产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环渤海区域内产业结构门类齐全,船舶工业、海洋油气开发业、海洋工程产业以及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产业积聚效应,海洋装备制造业优势尤为明显。位于东南沿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则把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与“对台交往”挂钩,厦门市市委书记于伟国曾向《小康》记者表示,厦门就是要利用海西经济区的优势,成为对接台商的大舞台。

就在今年7月,《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也获得批准实施,该市将依靠港口优势,继续保持国内国家航运中心的头把交椅。而处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关怀”下、海岸线长度位于全国第六的广西,则依靠《广西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发挥北部湾经济区“陆海组合”的资源优势,计划到2020年把广西建设成为“海洋强省”。

从北至南,从东到西,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沿海地区已连成“蓝色经济带”。各省市区正围绕海洋这一资源做进一步的谋篇布局,但在地方政府追赶海洋经济态势下,海域行政区域界线缺失的潜在矛盾浮出水面,海域使用和岛屿归属纠纷屡有发生。

产业、港口、海域界的“争夺”战

海洋产业带尚未成形之际,争夺首先在产业项目比拼中显现。

今年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宝钢和武钢筹备多年的广东湛江和广西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基地项目正式获批。早在2005年,为优化产业布局,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对大批钢企外迁进行引导。沿海地区对于钢铁等产业的“热衷”,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各地区背后的角力。

不只是对高附加值产业项目的争夺,对于港口定位的抢占更是“水深火热”。

一位长期从事临港经济的专家就指出,虽说国家现在只批复了四个国家航运中心(上海、大连、天津、厦门),并对彼此定位和分工进行了明确区分,但由于港口具有物流、装备等产业要素,注定了彼此间竞争的长期存在,其他港口觊觎、比拼、争夺“国际航运中心”的动作频频。

在海岸线上,辽宁、天津、河北、山东的港口都在大兴土木,并各自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港口发展规划,对于未来将达到年货物吞吐量进行了展望。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已有港口数量超过40个,沿海城市几乎一城一港。同时,产业转移导致中西部地区对港口需求的上升,亦成为环渤海各省市角逐的重点。

对于港口资源的争夺,进一步导致了临港工业的结构趋同。

据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的一份课题报告显示,目前宁波市与上海、广州、天津、大连、青岛等国内港口城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临港工业发展规划,特别是石化、钢铁、修造船产业和上下游发展定位方面显示出趋同化。长三角范围的产业趋同化比例更高,苏沪产业趋同率超过86%,浙沪产业趋同率超过90%。

而在环渤海地区,这种同质化的竞争同样存在。

业内专家表示,港口的争夺已演变成为港口的无序建设,一些中小港口出台的优惠政策正在变得五花八门,若加上在建及待建的港口,供需将进一步失衡。

近日更有媒体报道指出,由于一直未对沿海省份间划定海域行政区域界线,11个沿海省(区、市)间屡次发生海域使用和岛屿归属纠纷。国家海洋局人士说,海域勘界技术上不是难题,海域外业调查和资料分析两年内就已全部完成。之所以一再拖延,最大的原因在于部分涉界省、县对划界方案互不相让、僵持不下。

实际上,我国10年前就已部署开展首次国内海上行政区域划界。按照原定计划,这一工作要在2005年完成,但延期7年后仍未完成。目前为止,国务院批准了辽冀、辽鲁、冀鲁、津冀北线、津冀南线、闽粤、粤桂、粤琼等8条省际线和8个省(区、市)的县际线。在县际间海域勘界方面,只有江苏和广东少数几条县际线未完成划界。但在省际间海域勘界方面,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上海5省(市)对毗邻海域的四条划界方案互不相让,涉界双方一直未签订协议书。

有分析指出,地方经济割据的现实使各地加速开发港口资源,结构不合理、局部产能过剩的弊端开始显现,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资源浪费的弊端有增无减。唯有通过合作开发、资源整合等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

海洋开发应该设立“红线”

十年前,国家对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现在。

“我记得很清楚,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于海洋经济提到了一句话,‘实施海洋开发’。就这一句话让海洋局上下欢呼雀跃。”一直从事海洋经济研究的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曹忠祥博士对五年前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时至今日,海洋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不到一万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57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9.7%。但面对目前海岸线被各省区市“发展规划”全覆盖的局面,多位专家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都表示了担忧。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经济分会秘书长韩立民认为,海洋产业同质化、临港产业园区重复布局、恶性竞争等是困扰当前我国海洋经济的主要问题。

曹忠祥则进一步表示,就目前的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存在如产业层次较低、低端无序等问题,同时海洋传统产业在海洋经济中的比重还是偏高。发达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左右,而我国仅有30%,这说明我国海洋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粗放阶段。

另据今年五月发布的《中国海洋经济蓝皮书》显示,我国传统海洋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新兴产业比重较低,尚未形成规模。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围海造地用海确权面积在2007年就已经达到540平方公里,这个数字接近新加坡的国土面积。

当谈到我国“蓝色国土”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专家也都纷纷指出,当前我国沿海重工业布局,与国际上对重化工普遍实行的集中布局、集中整治原则相悖;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地区上马重化工项目,增加了环境压力;重化工产业临近环境敏感区,时刻威胁原生态安全;缺乏规划和统筹协调,布局不合理造成公众环境需求与环境形势间矛盾加剧;产业同构,导致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

“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国家有关部门近些年已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条文,而地方政府也应该在法律和政策指导下进一步建立适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业环保规范,以便更好地保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曹忠祥提醒,“切勿再重走陆地经济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海洋产业效率和整体素质不高,突出表现为海洋科技水平较低,海洋高科技人才匮乏。中国海洋大学金融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殷克东说:“海洋经济发展需要海洋科技的大力支持,但是目前我国海洋产业多以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较低,海洋科技对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约为35%左右。在西方一些国家,这个数据高达50%?60%,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4.高迪大学毕业后的十年规划书 篇四

一、引言

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只有认真、合理地规划未来,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才能不至于大学四年茫然虚度,才能认真学习到真本领,从而在四年以后的求职道路上畅通无阻,而不至于在人才济济的现代社会上无立锥之地。这学期选修了赵老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颇多。现在我尽力地尝试着写一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瞭望一下自己的未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在如今人才济济的竞争社会,想要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就必须给自己做好计划,像我这样的大学生更应该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好好做个职业规划。因此,我给自己拟订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认真设计一下自己的未来.二、自我探索 1.职业兴趣(1)我的职业测评报告显示: 探索型 具体表现: 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很感兴趣,对科学研究和科学探索有热情,喜欢同“观念”而不是同人或事物打交道;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但一般不愿动手;有学识才能,但一般不善于领导他人。2.职业技能(1)我的职业测评报告结果显示:我最擅长的两项技能是: 人际敏感、人员管理 ; 最薄弱的两项技能是: 设备维护、数学思维 ; 具体表现:人际敏感: 人际交往中,关注他人的反应,并从中理解他们的想法 服务他人: 想方设法地给他人帮助和服务 人员管理: 激励、促进和指导他人的工作,以及确定最佳工作人选 积极倾听: 注意倾听他人说话,充分理解要点,适当提问,不随意打断 3.职业性格(1)我的职业测评报告结果显示: INFJ型 细致谨慎地执行好现有规则。具体表现:我的性格:大家都说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很善于与人交流,人缘也比较好,但是很多时候在一些场合缺乏自信,有的时候患得患失,总是考虑的太多,所以错过了一些很好的机会。从小到大都比较要强,不服输,总想必别人做的更好,不过来到大学,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开始懂得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不后悔,不管结果是不是第一,只要自己尽力了就是最好的了。性格比较直爽,有的时候容易伤人,虽然在尽力在改变,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我是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做事踏实认真,大家交给我的事情总能很好的完成,一丝不苟。4.职业价值观(1)我的职业测评报告结果显示: 自尊型、家庭中心型 具体表现:这种类型的人受人尊重的欲望很强,追求虚荣,优越感也很强。他们渴望有社会地位和名誉,希望常常受到众人尊敬。在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由于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有时反而很自卑。这种类型的人过着十分平凡但又安定的生活,重视同家人的团聚。为人踏实,生活态度保守,不敢冒险才能型 5.职业胜任能力 我的优势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对实事讯息的出色记忆力;明白该做什么的能力,和现实地对待完成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发动和促进项目时的愉快;精力充沛;喜欢在工作中充满活力;随机应变的能力;使工作有趣和兴奋的能力;参加团队工作的乐趣;实际、现实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常识;逐步上升的方式,在工作中创造的生动有趣的气氛;适应力,愿意冒险和尝试新事物;愿意接受不同和“跟随潮流”的能力。我的弱势能力:一件事做第二遍定会出错;做事过于理性,而有时候应该是按常规出牌的;有严重的个人中心主义,有时听不进别人的劝导。

6、自我探索小结:我感觉自己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认真而严谨的人,我认为自己明确职业兴趣及方向,有一定的能力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能力劣势,所以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不够的能力。平时要多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强化的训练,譬如,要多练练写作,多看一些课外书,拓宽自己的视野,等等

三、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父母都是普通人,家庭条件一般化,觉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非常重要,而我又是女孩子,所以父母希望我能找一份稳定长久的工作。2.学校环境分析

生活环境一般,教学设施齐全,专业课的科目开设受到一致好评,教学质量高,师资雄厚,总的来说,整体教学还是在不错的。

3.社会环境分析

我国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等,都使我们的就业环境看起来不容乐观,而现在大学生毕业渐渐增多,而且需求量渐饱和,政府愈来愈重视预防专业,我正在提高自己的专业才能,以在千万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4.职业环境分析

现今,大多高等学校均设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综合实践能力和英语沟通能力,能够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文化部门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制作、主持以及摄影、撰稿、编剧、广告、社教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专门人才。无论是学校教学设备,师资力量,还是整个学习氛围,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性培养都非常有益,对学生 发展具有较好较大影响力。

5.环境分析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大高校的不断兴起,以及其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各方面人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如今社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高度发达,通过各种传媒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编导这一职业,开始成为社会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亮点。接受系统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高等学历教育无疑是成就“无冕之王”的一条重要路径。

四、职业定位 我得出本人的职业定位的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

优势因素(S)

1.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目标明确

3.善于动脑思考

4.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强

6.求职能力强

7.综合素质比较强

弱势因素(W)

1.专业知识水平不够

2.做事毛躁,不耐心

3.自己努力不够

外部环境因素

机会因素(O)

1.所学专业很好。获得工作机会不错

2.专业缺口,需求量较大

威胁因素(T)

1.全国开设此专业的学校很多,竞争压力较大

2.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 结论: 我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个人能力,最终成为一名在传媒类中的一员。

五、计划实施

1)学好各科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基本知识。2)大四前考取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和英语四级。3)假期实习积累实习经验。

4)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增长各方面见识。

5)汲取他人各种优点,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大的予以改正,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6)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六、评估调整

1.评估的内容:(1)职业目标评估:如果能够能按计划一直持续下去,我将一直努力下去,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个人修养,成为一名的优秀传媒人员。(2)职业路径评估:当出现困难的时候,如在工作中出错,我会努力反省自己的错误,避免以后再出错(3)实施策略评估:如果考研需放弃工作的话,我会放弃考研(4)其它因素评估:即使父母反对我从事这项工作,我也不会放弃 2.评估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我定期(半年或一年)评估规划;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3.调整原则:若在校期间就业形势发生变化,将按当下所处的现状进行合理调整 4.备选方案:如果太多因素的影响使我不能成为一名传媒工作者,我也不会灰心,我将尝试,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七、结束语

5.大学毕业后的五年职业规划xia 篇五

一般情况

姓名:夏丽安性别:男年龄:21

政治面貌:团员最高学历:专科

所学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最感兴趣的专业:建筑 机械类 起止时限和年龄跨度:2014年——2019年23岁至27岁

规划总目标:可以在毕业以后的五年时间里尽可能的创造出对自己

自由发展有利并能相对不受约束的环境。

职业方向:向国家单位或公司管理层进行

自我分析:性格开朗随和 乐于助人 能吃苦耐劳 在人群中有较好的人缘 做事有条理

我的兴趣:足球 篮球 音乐

我心目中的理想职业:有较为稳定并且相对较高收入的自由职业者 环境因素分析

我国国内政治稳定,经济上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政治博弈中,我国的形势挑战机遇并存,并且机遇优于挑战,愈来愈扮演着重大且重要的角色。

职业环境分析

我国建筑行业在空前发展的态势下,同时也突出了不少的阶段问题。但总体来说发展较为持续稳定,并且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目前急需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建筑行业。

我的现状与职业规划成功标准之间的匹配分析

我的优势:动手能力较强,能吃苦;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做事认真;

基础知识十分扎实;为人干净利索,善于听从他人建

议习惯用实际行动证明一切。

我需要补足的方面:做事情需要更加勇敢果断,培养自己的主动性和

行动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生涯规划目标分解

2014---2015 毕业后第一年进入一家较好的单位,认认真真本本分分

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最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迅速

融入新的环境并且尽可能多的学习各项技能,提升

能力,为自己以后创造优良条件开始各种初步积

累。

2015---2016 用心努力工作,熟悉圈内规则,与同事和合作伙伴将建

立良好的关系,为以后的工作生活积攒人脉,积累经

验。

2016---2017 这时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工作经验都已经有了一个提

升,我需要在这段时间里能够开始承担较为重要的工

作,并且能成为独当一面,不可或缺的优秀员工。

2017---2018 这时的各种准备已经初步成形,这个阶段是开始要学习

各个相关行业或者主流知识,力求全方位的提升自

己。

2018---2019能够把自身再提高的东西学有所用,并且有意识的进行

相关的工作,积累经验教训,并为未来五年的职业进

行定位和规划。

职场规划目标:成为公司管理层不可或缺的因素,可以在各项工作和

活动中提供自己的有力力量。

初步财富目标:年薪3---5万

职业生涯规划成功标准

我的成功标准是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可以从容发挥的位置,最重要的是拥有一份不为生计而工作的自己真正喜爱的事业,并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相濡以沫的另一半。

自我认识差距:1.知识面需要进一步扩大储备2.学历较低3.各种具体

工作的经验较少。

缩小差距方案:1.利用在校时间和一切业余时间来弥补知识储备上的差距,比如参加团体活动,进行课程培训,更多的阅

读书籍等。2.多利用业余时间专升本甚至考研。3.工

作生活中尽量让自己更重视过程多于结果(结果也很

重要),在具体的过程中积累各种经验。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一班

2011011230

6.应合理规划留学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篇六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日本就业市场对中国留学生颇加青睐,很多已经在亚洲大陆开辟业务的日本企业或者已经有计划即将前往亚洲开辟市场的企业都从国际化的视角出发,希望能够招聘到具有国际化思维方式和综合技能较强的留学生入职,中国留学生作为在日留学生中最大的群体,自然也获得日本各类企业的更多惠顾。但是,随着日本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增长,原本应该前途光明的中国留学生却在很多日本企业经营者的眼里留下了“不忠”的印象,这给希望留在日本继续工作的中国留学生减分不少。

这里所谓的“不忠”,主要是从日本企业用人角度而言。日本企业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一直沿袭了以往的用人观念,多数企业还沿用了终身制的思路。不少日本本国的毕业生一旦进入企业之后,便终身服务于企业,一直到退休,一生都为一家企业奉献。这样的就业方式对于企业而言,便于延续企业的文化传统,企业员工身上带有明显的企业痕迹,员工的个人荣辱与企业紧密相联。日本企业长久以来已经习惯了员工这种终身只事一主的观念。对于频繁辞职、转职的中国留学生,日本企业自然会感觉到不舒服,人才用着“不顺手”。

中国留学生为什么会对日本企业“不忠”?这恐怕要从中国留学生的自身特点来分析了。

不久前,日本文部省曾对在日留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在留学生中人数最众的中国留学生多数表示希望能够继续在日本就职。这其中,甚至有近半数留学生希望能够至少在日本工作十年,但真正希望留在日本定居的留学生却是少数。这项调查表明,在不少年轻一代中国留学生的心目中,“回家”是归宿。这也是中国人传统观念渗透到中国留学生血脉中的一种表现。与日本学生宁愿留在日本而不愿远赴重洋出国留学相仿,中国人重乡重土的故土观念无论对哪一代中国留学生的影响都是根深蒂固的,更何况,21世纪的中国留学生基本以独生子女为主,最终回到中国侍奉父母左右的想法,很多孩子在走出国门之前就已经将其深深地刻在脑海中。难怪日本企业花费培训成本,最终却打了水漂。

不少中国留学生经历了日本企业的严格筛选,进入企业供职,但却忽视了日本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和日本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一些曾经在日本企业中工作过的留学生都曾经经历过日本上司毫不留情面的训斥。对于日本人而言,他们从小接触的就是严格的社会等级观念的教育,对于上司的呵斥并不陌生,但对于被家长们当作“小太阳”一样精心呵护的年轻一代中国留学生而言,这是无法忍受的。故此,不少人便因为无法与日本同事相处、无法博得日本上司的好感而决定放弃职位,另谋高就。

还有一种情况,不能不说是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就业观念对留学生的影响。刚从校门中走出来的学生面临着严峻的社会竞争。很多人抱着趋利的观念寻找合适的岗位,在一个单位工作不到一年便转职的人大有人在。很多年轻人毕业没几年,已经连续换了好几个工作,转职的理由不是为了谋求更高的工资,就是为了换一个好职位。这样的观念在当今的中国留学生中也很普遍。不少留学生在日本就职,或多说少也是受到了趋利观念的影响,这山望着那山高,为了一份更高的工资放弃了已经有了工作基础的岗位,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全然没有规划,一切只以利益为标准。

7.毕业后的规划 篇七

目前,各级各类高校正在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研究。针对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既有大量的政策、环境、中外对比、模式等方面的探讨,也有越来越多的实证调查统计和分析。总的说来,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无论从理论体系,还是从具体实施上,都只能说是刚刚起步。虽然民办高校已充分认识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但从目前来看,职业生涯规划只停留在个人层面,忽视了学校作为组织应尽的主体职责;大部分学校只行使了为学生提供自我决策的指导职能,缺失学校作为主体应进行组织层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把职业生涯规划作成了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起步晚,缺少专门、专业的职业生涯辅导人员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具体说应该从涉及专业、课程、学制等教育、教学体制的变革入手,为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规划,给学生搭建一个充满了选择机会的、信息以外的、真正的规划平台,使他们有一个施展自我的空间。

2 地方高校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当前地方大学职业规划教育起步比较晚,重视程度不够

职业规划作为一个专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诞生,随后又被引入其他国家,并在加拿大、瑞士、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如今,这些国家平均有超过72%的工作人群直接受益于职业生涯规划。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从欧美传入中国,并被逐步引入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中,但是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广泛开展。许多高等学校还没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只是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来开设。同时像美国、加拿大、日本等许多国家,从小学起就对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而在我国,小学、中学阶段基本没有接受相应的职业生涯教育辅导,到大学才接触职业教育和辅导。

2.2 当前地方高校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完善

由于职业规划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地方高校不管是规划教育的理论体系,还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都还很欠缺。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学校能提供很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仅占8%,而觉得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还不够完善的占61%。

当前各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服务机构(一般为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但就业指导中心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其方式主要是给毕业班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而学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大多数的就业指导课只是讲讲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应聘技巧等,并没有让大学生懂得为什么需要以及如何去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其余各年级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较少,指导方式基本集中在引导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职业规划大赛等一些比较常规的活动。尽管个别高校在一年级开设了职业规划课,但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在传播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时很难形成完整的体系。

2.3 当前地方高校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足够的认识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如果说学生对这门科目不重视,那么肯定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从调查了解当前旅游专业毕业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现状为:(1)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比较淡薄。有人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规划。(2)了解比较浅显。大部分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仅停留在活动层面,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较少。调查显示,约80%的大学生未能系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了解都是通过学校相关的职业规划指导和自己阅读报纸书籍等方式零散地积累。

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的目的常常定位在通过考试,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应付考试上去,很少有大学生会关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再加上中国家庭式灌输教育使得许多大学生自我思考问题能力较差,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新科目自然关注较少。但是我觉得主要问题还是在我们职业规划教育。大学教育重在引导,不是简单地开设这个科目,叫几个老师上上课就完事了,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意识到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3 总结与建议

职业生涯教育直接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据调查,有过科学的职业规划的毕业生明显比没有的就业率高,而且个人发展要好。地方高校旅游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估量、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旅游人才的培养基地,地方高校要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作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新的着力点。我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以下教育几点建议:

3.1 完善职业规划服务体系,强化本土化建设

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同时,在推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模式,要结合本土青年生活安逸、缺乏主动就业意识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体系,尽快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指导思想、辅导内容、培训模式等方面实现本土化,使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帮助。

3.2 科学规划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的时间,分阶段有重点地实施职业规划指导工作

由于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需求和认识不一,高校开展的职业规划教育切忌搞“一刀切”,也不可能一促而就。职业规划教育只有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结合职业市场的变化,进行科学的规划,分阶段有重点地扎实推进,才能达到有针对性的成效。

大学一年级: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让大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加专业学习兴趣,让其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制订职业目标打下基础,并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就业实习基地,了解未来工作的基本条件;组织他们与高年级学生座谈,听取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建议和经验等途径,实现对大一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

大学二年级:使大学生熟悉职业的分类和“职业群”,了解本专业的职业选择范围、本地和外地的雇佣结构以及求职的途径,能够把对自己的了解与职业信息结合起来思考自身的职业规划。大学生在二年级开始逐步学习专业课,这就要求他们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和相关的专业,在培养对本专业的情感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其他专业进行辅修。

大学三年级:主要培养大学生具有评价和分析职业信息,区分各种职业的异同,判断何种职业适合自己,在职业群中作出初步选择的能力。在这一阶段,要使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所选择的某些专业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对选定的专业进行实际的尝试(如开展教学实习、组织参观访问相关企业等),基本确立就业创业的方向。

大学四年级:大学生通过做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深化对本专业操作技能及前沿理论的认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强化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心理适应的转变,学会独立走向社会,顺利地从事职业和适应职业生活。

3.3 加强师资建设,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化

目前,××学院几乎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教师,专职从事职业规划教育人员数量少,且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技巧,无法提供成熟的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服务。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规划的知识和程序,不断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引进专业人士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同时,针对绝大多数学生需要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需要招聘面试技巧、就业理念等相关的培训的情况,高校应该把职业生涯教育正式列入低年级的教学计划,推动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化建设,并对此课程进行创新设计,采用开放灵活的教学方式,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4 丰富校园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进一步普及职业规划理念

学生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高校可进一步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展览和出版校园刊物等活动,继续丰富校园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并提高活动质量,促进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在校内的传播,使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深入人心。

3.5 推行“学长计划”,建立高校“职业生涯数据库”

通过跟踪走出社会的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详细了解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学校可以将“学长”的流向建立职业生涯数据库,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职业生涯数据库中寻找和自己具有相似职业目标的学长的职业规划实践情况,甚至可邀请毕业生回校给在校生讲述自己的职业生涯经历或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引导在校生,这样活生生的职业生涯案例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启发。

3.6 将职业规划理念引进中学,开展人生规划指引教育

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指导学生科学规划人生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中学可开展人生规划指引教育,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习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对人生规划的主控力及学习作决定的方法。这有利于促进大学职业生涯教育的衔接,不断完善吕梁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对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铤.内职业生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注转向[J].教育探索,2010,10.

[2]万生彩.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

8.退休后的生活,您有规划吗? 篇八

离退休还有多远?退休需要准备多少钱?之前尹先生认为这不是太大问题,但真的是这样吗?就尹先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我们来算一笔账,再来看看您有没有这样的困惑。

尹先生目前家庭月收入2.5万元,消费1万元,以5%计算通胀,30年后,如想保持目前生活水平不变,需要多少呢?答案是4.32万元。什么概念?其实就是现在每月有收入,支出其中一万元,六、七十岁时还想过今天的日子,没了收入,支出却要四万三。假设按这样的标准,尹先生从55岁退休,退休后生活的近30年,需要准备大约1500万元。现在大家觉得退休的费用是不是大问题了呢?

关于养老问题,一部分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即便他们工作期间收入不高,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低、储蓄习惯好,年轻时国家包分配工作,退休后的生活仍保障良好,老年生活问题不大。但另一部分中老年人在老年中后期生活会异常窘迫,这些人多数没有完整科学的退休规划,根本没有意识到未来不工作的30年,需要至少之前20-30年的认真积累才能供养。

以房养老并不靠谱

尹先生有几套房子,每月能收1万元租金,就目前而言,他觉得养老没有什么问题。那么,以租金真的能够养老吗?

打个比方,有一款理财产品,描述如下:需要占用大量资金,且灵活性小,一旦急用,可能本金都会受损失,该产品收益仅为2-3%,这样的理财产品您会买吗?其实房子出租,与其一样。

尹先生每月能收一万元租金的几套房子,经评估后卖出价格应该在600-800万元,租售比例仅有2-3%,而且还是毛收益,物业、供暖、再装修、家具电器的维修及再购买均未计算在其中,也还未考虑将来房子老旧后房租下降的因素。

另外,当尹先生急用大笔资金,只能通过卖房获得时,未必能获得合理的回报。但是像他这样手握几套房的还好,对于普通的上班族来说就没那么幸运了。如一位同事的母亲生病了,急需大笔钱,希望在一两个月里卖房变现,但原值300万元的房子最终只卖了180万元。

说到利用房产养老,还有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房产是否会一直增值。从2003年到2012年,其中去掉金融危机那个阶段外,大约7年里房价确实在增值。而且还基于2003年之前,房地产价格在“价值洼地”里。现在,北京的房地产价位已比肩其他国际大都市的价位,是否还有支持持续增长的理由,值得考虑。

养老规划四个要点

如何才能真正做好养老规划呢?要先从养老生活包括的内容说起,主要是四个方面:一、基本生活;二、品质生活;三、疾病控制;四、传承和税务。

基本生活指的是日常开销、柴米油盐、物业水电、朋友小聚、车辆保养、电话费用等,特点是生活中必须有的,而且不论活到多大岁数,不论当时有没有理财能力都需要的。

品质生活指退休后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在旅游中享受惬意人生、给子女在财务上支持等,特点是可高可低,当财务规划做得好时,尽享人生,如果不是太理想,也不会影响基本生活。

疾病控制主要是针对未来疾病特点做好预准备,未来的老年疾病大体表现在多发、可治愈性强、治疗费用不断增加等方面。

传承及税务问题则是资产量较大的家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作为中年人的普遍代表,我们给尹先生做了如下养老规划,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有效建议。

针对基本生活,我们给尹先生推荐最有效的工具就是养老年金,因为它的特点是安全且持续,完全符合基本生活的要求。它很像一个大水桶,年轻时我们坚持一瓢一瓢地往里盛水,上年纪后打开水桶上的龙头持续放水。但和一般水桶不同的是,这里面的水永远放不光,不管您活到多老,都有水喝,这是其他金融工具根本无法达成的。

由于尹先生本身对股票基金小有兴趣,且有一定的经验,所以在针对品质生活方面,他可以把一部分闲钱利用于预期收益率相对高的投资工具,比如股票、基金,虽然看似有一定风险,但毕竟是一个关于几十年后的规划。“时间穿越牛熊”,“定投平抑风险”,如果选择相对稳定的投资工具,佐以科学的投资方法,还是有机会在风险较低的情况下获得较高收益,保障老年品质生活的。比如,他可以选择指数基金作定期定额投资,时间相对长的情况下,达到8%左右的年化收益应没有太大问题;而选择复利滚存的方式又可以让多年后的收益增加数倍。即便是遇到某个阶段收益受外界因素影响处于低位,也因其主要针对品质生活部分,并不至于影响到他及家人的日常生活。

针对老年疾病控制,仅靠医保无法解决医疗费用不断提高的问题,而只针对“初次罹患”重大疾病的商业险又不能解决疾病多发的问题,所以,尹先生需要用医保作疾病控制的基础部分,而商业险则是治疗品质的保障,它的现金提取功能能部分解决紧急现金的需要。

针对传承和税务问题,保险和信托为尹先生起到了其他金融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信托将资产所有人的意愿充分体现,而保险则是实现其梦想的载体。保险除了避税,其非显性资产的特点也为提升资产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国的遗产税草案早已出台,实施应只是时间问题,保险因其标的物是人的健康和生命这一特殊原因,成为唯一零税率的金融工具,到那时,必然是解决遗产税的最佳工具。

另外,谈到退休规划时间的问题,建议最晚应该在预计退休年龄提前20年做准备,所以尹先生现在就必须要做计划了。而退休规划最合适的开始时间,则是在工作的第一天就开始养成习惯,哪怕我只有3000元的月薪,只能拿出300元开始积累,都说明你那个巨大的人生工程开始动工了。

退休规划是个大工程,是个长期工程,朋友们一定要有危机意识,时不我待,早作安排,认真实施,持续坚持,这样才能给自己一个安全、惬意、有尊严、有品质的晚年生活。

(特约作者:吴征宇 中美联泰北京分公司营业处经理)

9.毕业后的档案问题 篇九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道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它是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履行相关毕业程序并取得报道证后,才得以实现。

目前,毕业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甚至有的毕业几年了,档案还在学校放着;还有的将档案放在家里,更甚者早已不知将档案丢在何处。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记载的相关资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另外,如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人事档案。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有些同学就误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其实,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恰是你的人事档案,如你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按国家政策规定,大中专毕业生毕业(以报道证人事部门签署日期为准)一年后,即可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批准转正定级;本科毕业生毕业工作一年(以报道日期计)、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工作满三年可申报初级职称,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办理。由此可见,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

按国家政策规定,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才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一般由委托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托管。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人事关系。另外,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如省人才、市人才、各区人才等,它们的区别只是所属部门的不同,其它无任何区别。

4、哪些毕业生的档案适合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

不想回本地而想将户口落在学校所在地的毕业生,准备考研的毕业生,还无法确定能否在现单位长期干下去的毕业生,以上这些毕业生还可选择将自己的档案人事关系在人才交流机构托管。

签协议前,应对企业全面了解,包括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劳动强度等,同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愿望进行综合考虑,待明确后再签就业协议。考虑周全为上策(按规定改派是有时间限制的),同时这里也提醒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工作的毕业生,除单位给你上保险外,其它情况,如不能将户口迁到本市,单纯的档案调动对你无任何意义。

你可将人事档案落在某人才交流机构,然后去上述城市工作,这样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损失。

(一)负责人事档案关系接受、调出相关手续;(二)办理毕业生的转正定级(三)档案工资的晋级

育证明、出国政审等;(七)代收代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代办医疗保险手续等。

一、关于毕业生就业程序的问题

给各学院,由各学院将材料发给毕业生,毕业生每人一份。

招聘会和各地举办的供需见面会、网上招聘会)。

①各院系组织毕业生座谈、毕业纪念活动、毕业教育动员会、学习有关文件、安排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等。

②各院系到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领取《档案袋》、《档案转寄通知单》和《毕业生登记表》。③毕业生做毕业鉴定。④各院上报就业建议方案⑤按人事厅的日程安排,学生处到人事厅办理毕业生报到证。

f、6月中下旬毕业生参加学校毕业典礼,到各学院领取《报到证》。

定向生原则上不予推荐。若确因特殊情况需要推荐的,应持有本人的改派申请(详细阐明改派原因),原定向单位(地区)出具的同意调整改派的公函,研究生还须经校招生办公室签署意见,并按原国家计委、教育部的有关政策,向培养学校缴纳相应培养费后,方能办理有关手续。

二、关于《就业协议书》的问题

《就业协议书》是学校证明毕业生具有就业资格、也是用人单位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毕业生审批手续的凭证。为维护就业市场的严肃性,避免一个毕业生同时被两个用人单位审批录用,造成用人单位进人指标浪费,同时也为了维护学校的声誉和今后毕业生的就业,每位毕业生只能有一份《就业协议书》原件。

由教育部学生司印制、学校发放的《就业协议书》每位毕业生只有一套(一式三份、编号固定)。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接收单位,并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应认真履行协议。倘若毕业生单方面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已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如要违约,需办理如下解约手续:

b、向本学院提出书面申请(阐明解约理由),并附上单位解约函、原《就业协议书》负责毕业生就业的副书记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后交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

3、毕业生如遗失《就业协议书》如何补办?

毕业生如遗失《就业协议书》,需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系(所)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签署意见,补办。补发的《就业协议书》上注明“根据本人声明,该生原件已遗失,此份为遗失补办件”,以示有别于正式的《就业协议书》。毕业生如谎报遗失《就业协议书》,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校规校纪处分。

三、关于就业审批的问题

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时需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部分地区还需报当地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批,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毕业生可请接收单位到当地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进行确认是否需要审批。

学校用以编制就业方案(开《报到证》)主要以《就业协议书》和用人单位就业主管部门的意见为准。就业的毕业生应注意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需加盖上级主管部门的公章

四、关于报到证的问题

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国家教育部直接印刷,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单独签发。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的档案、户口等。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它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毕业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

毕业生一般在6月中下旬,确切时间以省厅通知为准。

3、何时发放报到证

报到证开回后,由各学院统一到学生处领取,在毕业生办理完离校手续后,发给毕业生。

报到证上的报到时间一般是从开报到证之日起顺沿一个月,但各用人单位一般会有自己的要求,因此毕业生应事先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

报到证遗失补办程序如下:

调配处办理补办手续。

五、关于档案、户口的问题

毕业生的档案由学校按其就业的单位,发送到毕业生工作单位所归属的档案管理部门。毕业生的户口由学校派出所按报到证上标明的就业单位迁移。

就业报到证、升学的录取通知书是毕业生档案转出的凭证。报到单位开到哪里,户口、档案就转到哪里。

单位没收到档案,请毕业生向各学院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查询。

毕业生生源地变动,应出示父母亲单位的调动证明和亲属关系证明(加盖公章),及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的户籍证明。经学院审核后交学生工作处备案。

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国家规定:“经过协商落实和国家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批的毕业生就业计划必须认真执行,未经高校和用人单位双方复议并报地方主管部门批准,学校不得随意改派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得接收和退回毕业生”。

当遇到用人单位拒绝接收时,毕业生应主动向用人单位说明情况,不要与对方争吵,更不要贸然返校,应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由学校分清责任,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若属因学校工作失误造成计划不落实,误派毕业生的,应由学校负责提出调整意见报批。由于用人单位发生重大变化(如撤并、破产、倒闭等)无接收能力的,应及时与学校协商,合理调整。若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难以达到的又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过高要求,则不能作为退人理由。属于毕业生本人身体有病而提出退回的,若是学生在校期间就有传染病史,精神病史,用人单位不知道,待毕业生报到时才被发现的,应允许提出退回;若是报到后才患病的,应按在职人员病假的有关规定处理。

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在制定毕业生建议就业方案时,要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一道,维护《全国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严肃性。毕业生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双方就已构成契约关系(不论是否在学校备案),毕业生如因故要终止与原签约单位的协议,必须办理违约手续。

只要毕业生提供如下材料,学校不作违约处理:

(1)原签约单位同意解除就业协议的书面证明;

毕业生将以上材料送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经审核同意后即可。

毕业生要求办理出国(出境)不参加就业的,学生联系本地人才市场或者其它地方落实接收户口、档案,签订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保卫部办理户口转出手续,到学院办理档案转寄手续。户口、档案的转入手续由学生自己负责。

已经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需要原签约单位出具书面同意公函后才能办理。已经开具报到证的,还要交回报到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毕业生,由学校报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批准,不再负责其就业。在其向学校交纳全部培养费和奖(助)学金后,将其户口关系和档案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2)报到落户后,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接收单位,经教育拒不改正的;

七、人事代理的好处:

代理方承担了下来,借此契机,委托代理的毕业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

2、人事代理是一种法律行为。对被代理对象来讲,个人选择了代理项目,就意味着与代理机构建立了具有法律保证的权益;

向大大迈进,同时更有利于人才个体的自主发展。它代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管理制度的一个发展方向。

八、毕业生就业人事代理的工作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0.毕业后的感悟作文 篇十

曾经的毕业季我们是看客,如今的毕业季我们是主角。下面我们来描述一下毕业后的生活吧。

毕业后的作文范文一:

啊,转眼间,六年过去了,我就要离开这所生活了六年的母校了,心中涌起一种眷恋之情。这里的一草一木,我是那样的熟悉。这六年来,我生活在母校,学习在母校,嬉戏在母校。现在,我即将毕业,要离开这里了,真的很舍不得。

绿草如茵的操场有我们的身影,我和同学们在这里玩耍,欢快的笑声在校园里回荡。明亮的教室里,有同学们的书声琅琅。在课堂上,老师用优美的语言讲课,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在课余时间,我和同学们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在自习课上,同学们专心致志的做作业……

回顾我们六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滴成功,都凝聚了老师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老师您传授给我们知识;老师您交给了我们一些人生道理;老师您每天忙碌的身影浮现在我的眼前。老师,我赞美您,您向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您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为我们付出了全部的光和热;老师,您像清晨的露珠,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更加丰满;老师,您像护花的泥土,时刻守护着我们,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老师,我感激您,是您在我遇到困难时鼓励我;老师,我感激您,您像慈爱的母亲一样,尽心的呵护着我们。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老师,您在我的心目中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您是天使,是大树,是海洋。

在这里我们从无知的孩子成长为一名朝气蓬勃的少年。这里面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时间如流水般过去了,六年了,我深厚的感情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那亲切的教诲,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啊,母校!啊,老师!我真的很舍不得你们。如今,毕业在即,我好想回到那一起走过的美好时光,好想好想永远走不出那在一起的日子。

毕业后的生活作文范文二:

六月,注定是一个离别的季节、辛苦两天的`高三学子们,今天也就解放了。中考过后,带着些许幼稚的想法踏上我们的高中!高考过后,带着些许火拼的冲劲憧憬我们的大学!大学过后,怀着些许忐忑的心情寻找未来的方向!是的,人在经历过后便会变得成熟,理智。毕业季,这个离别的季节。今天,感触颇多。。。

过去的种种在胸口交集纠结,像打翻的五味瓶,甜蜜,酸楚,苦涩,一并涌上心头。

过去的四年,总是默默地期盼着这个好雨时节,因为这时候,会有灿烂的阳光,会有满目的百花争艳,会有香甜的冰激凌。

这是个毕业的季节,当时不经世事的我们会殷切地期待学校那一大堆的活动,期待和好朋友们在一起欢乐的场景。

浮生若梦,四年时间如同流星般瞬间划过静谧的夜空,短暂而凄美。

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离别的味道。

大家同学了四年。四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有时,会觉得很短,像一场梦一样,眼睛一闭一睁,就过去了。有时,会觉得很长,四年的时间,我们从刚入学到了要毕业;从相识到了离别。

即将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年的学校,离开相处了四年的同学,离开教了我们四年的老师。我们的心中,都有太多太多,难以言尽的不舍。挥一挥手,怎能抹去,这不绝如缕的眷恋,哪怕今后的风景会更美更好,我都无法轻抛过去,一展笑颜。尽管告别,在人的一生中是寻常之事。

但真正告别时,却又难一展笑颜,说,再见。

现在的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天来到学校的场景。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

在这里,我没心没肺的哭过,没心没肺的笑过,努力的拼搏过。经过四年的洗礼,同学们都从青涩的面孔逐渐走向成熟。

不是已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而是到了真的要挥手说拜拜的时候了。

我想把这段充满欢笑,充满浪漫,也充满酸涩与淡淡忧郁的生活,用更优美的文字,更多的语言,描绘一帧小照。

当手放在键盘上,就要开始描绘之时,以前经历的一切的一切都历历在目,不停的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出来,而我的手,却什么字,也打不出来了。

我宁愿再来一次这样的生活…可是,人总是要向前看的,再多的不舍也只能封存生活,还是要好好过下去、今天看了一句调侃的话语,却真真实实的反映人生:人生就像心电图,要想它一帆风顺,除非人死了。。。

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正确对待生活!!我们必须学会的。。。

毕业后的生活作文范文三:

一转眼,六年过去了。转过头去看曾经的我们,那时的我们,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单纯,那么的幼稚。可是,现在我们即将分别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见面?

还记得六年前,我腼腆地走上讲台自我介绍,与他们慢慢地熟悉起来。一起笑,一起闹,一起哭,一起玩......想想以前,吵架,打架,都和好了,以为离毕业还有很久,我们还可以在一起。现在,快要毕业了,明明心里有很多话要说,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以前吵架,只是会闹小孩子脾气,要绝交,可过不了多久,又会自己去道歉。一起讨厌着写作业,讨厌某个科目的老师,可那个老师不教我们了,却发现,她挺好的。

同学录上,他们的名字,字迹,留言,都是那么的熟悉。可是,毕业了,还会遇见像他们一样的同学吗?不用看样子从声音上就可以猜出她是谁;不用看名字就知道本子是谁的;不用小心翼翼就算破口大骂也不会生气。这样的他们,以后真的会遇见吗?害怕去初中,因为不熟悉;害怕去初中,怕科目太难;害怕去初中,因为没有他们的存在。

也许,在毕业那天,我们会哭得很厉害,想和你们来一个大大的拥抱。在毕业前打架,闹事,不是因为不懂事,而是因为害怕会被忘记,想让我们记住他。那个说不会哭的人,在毕业那天,他会是哭得最厉害的那个人。家长老师们在意的是成绩,我们在意的是友谊。六年的感情,那一张张笑脸,曾经的眼泪,曾经的欢乐,在一夕之间,成为了回忆。

11.毕业后的规划 篇十一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那到底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呢?对于“生涯”的定义, 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提出, 是指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而“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最后结束这一生的职业工作经历过程, 那么“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 确立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 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 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 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大学时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期, 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

职业生涯规划由自我审定、环境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及评估反馈几个环节组成。

二、专科毕业生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那么, 专科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到底怎么样呢?为此我们针对连云港师范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做了相关的调查, 结果发现, 专科毕业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 从自我审定、环境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以及评估反馈等环节都暴露出一些问题,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绝大部分根本没有规划的意识, 剩余的少部分人也存在目标模糊、主客观认识不够现实、规划和实施有些脱离实际、带有理想化的倾向,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毕业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普遍没有认识, 没有规划

调查中发现, 专科毕业生中许多人从根本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识, 存在着感觉和认知的矛盾, 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清醒的认识, 只听过概念, 缺少实际的实施和进一步的了解。许多同学还尚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对自己人生发展与就业的意义, 简单的认为毕业找工作, 娶妻生子, 养家糊口, 仅此了却一生, 最多将提高生活水平作为朦胧模糊的目标, 尤其是没有相应的计划和具体的实施, 完全是坐等天上掉馅饼, 随遇而安, 根本就不可能成功。这都将会影响大学生就业及今后的人生发展。

2.对自身认识不足, 定位不合理

一个有效、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做好客观准确的自我评估, 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毕业生对自身的了解非常贫乏, 尤其是在能力、性格、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方面。以至于许多毕业生或自卑, 随便找一个对方肯用自己的工作就满足, 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 才发现其实自己并不适合现在的工作, 饱受打击, 更加自卑, 虽然有时待遇和发展并不错, 但却让他们庸碌一生;或自视甚高, 高不成低不就, 蹉跎一生, 无所成就。

3.对企业和社会的现实情况了解不足, 规划与目的脱节, 知识积累和技能培养脱离需要

不少毕业生整天浮于表面, 只考虑自身需求, 对社会、对企业缺乏应有了解, 甚至应聘时仍未弄清对方的业务需求, 不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样的人, 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满足对方的需要, 只看重企业的规模和工资待遇, 只盯住“三大” (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 、“三高” (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 单位, 很少有人愿意考虑欠发达地区或小单位、前途未卜的小厂。其实许多时候, 这些地方反而更容易锻炼人, 更容易把握住成功的机会。

4.社会实践的方向不够清晰

为了增加职业技能, 不少学生花费大量的精力, 盲目的去学习所谓的各种职业技能, 却并不知道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是否有用;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 不少学生选择考取各种证照, 却未考虑费时费财获得的证照, 是否能增加自己就职规划中岗位的筹码;为了增加所谓工作经验, 不少学生选择了兼职, 选择了勤工俭学, 做家教, 做促销员等等, 却未注意各个工作经历与自己职业目标是否相符, 有无冲突;还有不少学生花了大量时间,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文体活动, 只是为了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兴趣广泛, 能力全面, 却全然未注意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总之, 社会实践普遍缺乏方向性, 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不上, 毫无目的性, 在对自身能力和经验的提升上, 忽视了质的要求, 仅是量的堆积, 不仅疲于奔命, 而且盲目性和风险性较大。

5.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不力

调查中有少部分学生有粗糙的生涯规划,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流于空谈, 或犹豫多变, 或贪图小利, 或急躁冒进, 或不自量力, 往往分不清轻重缓急, 不知合理变动, 执行不力导致坐失良机, 再好的规划只有变成现实才有意义。

细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

第一, 教育缺陷。我们专科学校的教育与时代脱节, 没有针对性, 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缺乏系统的指导体系, 甚至连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都教授不足, 导致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职业生涯规划为何物, 更别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平常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本谈不上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培养, 更不用提对企业和现实社会的针对性。

第二, 组织缺陷。我们专科学校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 来全程帮助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尚处于自发状态, 根本没有系统的指导和帮助, 对相关的生涯规划理论了解和具体的规划设计也仅处于萌芽状态, 以至于缺乏专业的评审手段来认识自己, 从而全面认识自身的各项潜力, 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

第三, 社会实践缺陷。我们专科学校的社会接触面太窄, 组织不力, 学生自己的社会实践的目的性不强。学生对于社会、企业的认识仅仅停留于表面, 对实践的认识和机会使用上未能紧密结合并服务于职业生涯规划;而目前学校理多还采用简单的“填鸭式”教育方式, 缺乏足够的现实性, 缺乏足够的走出去和引进来, 与外界, 尤其是目标企业接触太少, 没有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面的专业组织和理论储备, 导致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没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体系, 没有学会与社会、与企业进行科学的沟通和学习, 不知己, 不知彼, 直如盲人夜半骑瞎马, 社会实践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毫不相关。

三、针对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1.建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机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既是一项神圣的事业, 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它充分体现高校的教育功能, 需要具备一支具有较强专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队伍。这就需要通过集中培训和学习, 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 经常开展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 成为大学生的“职业导航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学生求职的需求, 才能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联合学生处、教务处、就业指导部门、心理咨询辅导机构以及班主任辅导员, 成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设计指导机构, 定期沟通, 交流座谈, 通报情况, 安排下步计划,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分批分次进行理论讲授、规划辅导、实践指导、反馈调整, 全程参与其职业生涯规划全程, 紧密结合, 围绕目标, 服务目标。

2.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正确客观的认识自我, 强化职业竞争力,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对学生, 从一年级就开始灌输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思想,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的内涵和职业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明确目前的专业学习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关系。帮助学生在对自我的学习能力、职业兴趣、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评估的基础上, 指导他们进行专业的自我审定, 了解自身的特质、兴趣、潜能, 明晰自己拥有的能力、资源、人脉, 进行职业定位, 制定合适、科学的职业目标, 根据目标需要, 找出自身欠缺的能力、素质和其他资源,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有意识的增强和补足, 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 并按步实施。从而使他们有的放矢地学习, 充分挖掘自己的学习潜力, 为今后职业理想的实现做好准备。

3.多方联系全面指导, 结合职业生涯规划, 具体开展所需要的社会实践

在学校学习生涯中, 可以由指导机构, 根据学生各自的职业生涯规划, 为其提供强针对性的实习机会, 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获取职业需求的动态信息, 详细地了解各种职业的性质、任务、待遇以及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要求, 让他们了解企业, 尤其是目标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帮助学生研究职业内容并了解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能力结构和发展前景。校、企联合, 共同做好职业生涯教育, 帮助学生将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 及时评估、反馈原有的规划, 通过适时调整, 进一步将之科学化、合理化、实际化。

经常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经验介绍、心得座谈, 用他们的奋斗史、成才史, 来帮助学生从实际出发, 制定和执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经常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干预, 帮助他们正确的了解社会现实, 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4.强化相关的竞争力, 重在坚持, 重在执行, 长期坚持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才的内涵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由能力、学历、经历、潜力、体力 (含心理健康) 五个方面组成, 大学生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率不足30%, 多数用人单位反映大学生的知识占有率和转化率偏低, 所以, 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动态的社会需要及求职单位岗位能力的需求, 深化知识, 转化知识, 更新知识, 重组知识, 提升能力, 重构能力, 以适应工作的需要。重点强化证照、性格特质、人脉、历练、情报信息力等方面竞争力。

贯彻原则, 学会执行, 学会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时时检讨, 保持弹性, 量力而为, 适可而止, 长程短程目标互相配合, 同时重在坚持, 重在实施, 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把握住自己的人生, 绝不虚度时光, 那么最终的成功必将被你收获。

四、结束语

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是大学生通向成功的第一步。只有校、企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 充分认识审定专科学生自身, 客观分析环境, 正确选择职业, 科学的规划发展生涯, 全面提升自身各种能力, 严格执行计划, 及时反馈调整, 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各种困扰, 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成就人生价值。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 是为自己的未来人生绘制理想的蓝图。它可以使学生正确审定自我, 了解社会, 促成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本文结合当前专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浅析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专科毕业生,职业生涯设计,问题,应对

参考文献

[1]马奇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十大心理误区[J].中国青年研究, 2005, (10) .

[2]关勇.简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 2005, (4) .

[3]陈德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16) .

上一篇:我和妈妈作文700字下一篇:英国文学选读术语